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德育的文化功能范文

时间:2023-09-17 14:53:06

序论:在您撰写德育的文化功能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德育的文化功能

第1篇

一、校园文化的种类及其作用

校园文化就是指校园各种文化及其活动的总称,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活动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校园文化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它们分为两大种:即,校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1. 校园的物质文化,分为设施类和环境类。

(1)设施类。校园内的各种设施不仅是开展教学活动的物质基础,而且也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没有一定的设施,校园文化活动就难以得到顺利的进行,此类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思想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2)环境类。这里主要是指显性的校园环境,也是一种特殊的校园文化,其主要包括墙报、宣传栏、教室装饰、宿舍布置、校园环境的净化、美化、绿化等等,此类的校园文化对学生产生熏陶和感染作用,真可谓“道是无声却有声”。

2. 校园的精神文化,分为认知类、娱乐类、规范类、传统类、时政类。

(1)认知类。小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在课堂上讲的知识,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我们应采用学生乐意接受的方式,拓宽学生知识面、启迪学生思维方法、提高认识、转变思想。认知类的校园文化活动,包括专题讲座、报告会、读书活动辩论会、影视评论、知识竞赛等等。

(2)娱乐类。此类文化活动倍受学生的青睐。小学生好玩、好动、好乐是他们的天性,学校应想方设法为他们创造条件,使其有适当形式和健康内容的娱乐场所,让学生在娱乐中受到教育,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娱乐类的校园文化活动包括看影视、音乐欣赏、舞蹈、琴、棋、球类,文娱晚会、游园活动、艺术节等等。

(3)规范类。此类文化是学校对学生的行为起着规范和制约的作用,是学校进行正常办学活动的需要,又是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纪律观念和良好作风的需要。规范类的校园文化活动包括学校的规章制度,校规校纪、校服校徽、班级公约、《守则》、《规范》等等。

(4)作风类。此类的校园文化既是显性内容,又有似乎看不见、摸不着,只能心领神会的隐性内容,但却能产生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指导和制约学生的言行。作风类包括校风、教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等等。

(5)时政类。“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早已过去了,我们要有意识地引导小学生关心时局的发展,关心国内外大事,组织各种时政类的文化活动,能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培养爱国主义的思想情感。时政类的校园文化活动包括读报活动,时政讨论会、时事知识竞赛等等。

二、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

从以上校园文化的种类及作用的简要分析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意识到校园文化具有极其显著的德育功能。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提高认知的功能。校园文化能极大地提高学生思想认识的能力。它有强烈的感染力、渗透力,它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品德、观念和生活方式,它渗透着社会文化和民族文化,学生通过参加校园文化活动,认识世界,了解国情,面对现实,继承民族的优良传统,学习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提高思想认识水平,有助于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 具备导向的功能。健康的积极的校园文化,能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前进,它有一股奋发向上的精神,摧人奋进的力量。一场好电影,一场生动的报告会,一次有意义的活动,能给学生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人生,对待现实,对待别人,引发高昂热情,向文化科学进军,向文学艺术的圣殿进发。

3. 优化环境的功能。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特别是设施类和环境类的校园文化建设,对优化育人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能够给学生以美的熏陶,陶冶学生道德情操,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4. 培养能力的功能。开展校园文化的各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锻炼,得到磨炼,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组织能力、说话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适应当前社会需要的社交能力、应变能力、竞争能力等等。

三、努力发挥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

充分地发挥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提高德育实效,是我们德育工作者必须共同关注的问题。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中,我们深切地认识到发挥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优化校园育人环境。学校是一种按科学规律对学生实施教育影响的特殊环境,这种特殊环境的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优化育人环境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近年来,我校十分注意抓好优化校园育人环境的工作,我们采取“两手抓”的办法:一手抓显性的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一手抓隐性的校园环境文化建设。

(1)显性的校园文化建设。主要是指校园“四化”,即净化、绿化、美化、教育化。要完全达到“四化”要求,需要花费相当的资金。当前,教育经费十分紧缺,我们要根据现有财力量力而行,以提高校园特殊育人环境的“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力和渗透力,至少要有以下五方面的内容:一训:即校训;二图:即中国地图、世界地图;三规:即《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四有:即有升旗设施、宣传栏、有图书阅览室、有校史展览馆;五旗:即国旗、党旗、军旗、团旗、队旗。

(2)隐性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主要指“三风”:即校风、学风、教风的培养。“三风”是由学校师生思想观念、行为表现、人际关系、精神面貌等所构成的整体状态,对绝大多数师生的言行起着制约和调节作用,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因此,我们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建设,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注意培养,才能形成优化的育人环境。

2. 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活动。我们以创建区级“校园文化建设先进校”为契机,加强校本课程建设,积极培育市级“乒乓球传统项目”、“书香校园”办学特色,成立各种艺术团、文社、书画院及各种兴趣小组等,精心组织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并为其提供必要的条件;安排适当的地点,投入必要的资金,保证活动的时间,使学生通过活动得到快乐,受到教育,身心获得健康的成长。

3. 重视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基础,班级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关系密切,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努力发挥其德育功能,对抓好学校德育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具体的做法是:

(1)创造优美的班级文化环境。开展“美在教室”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出美的环境,使学生产生一种创造美的愉悦、自豪的心态。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热爱班集体的情感,达到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文明的班级文化心理。主要是指同学间和睦的人际关系,奋发向上的班风,端正鲜明的班级舆论导向等。培养文明的班级文化心理,能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感染力、战斗力。

(3)开展丰富的班级文化活动。班级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挥德育功能的有效途径,是寓德育于活动之中的良好形式。因此,我们对班级文化活动要精心设计,精心安排,精心实施,以便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4. 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的横向联系。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还得加强横向联系,借以展示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果,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同时,通过横向联系还能提高校园文化的层次和开阔学生的视野。校园文化的横向联系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

(1)与社会文化的横向联系。在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交流过程中,学生有更好的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增长见识,适应社会,同时还能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为今后投身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2)与兄弟学校校园文化的横向联系。通过与兄弟学校校园文化的联系交流,不但增强兄弟学校的友谊,而且,通过多种竞赛活动,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树立集体主义精神。

第2篇

德育工作是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其向上的精神和文化氛围的形成,对德育工作的开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对学校而言,教学生学会做人即立德树人是德育工作的目标所在,德育工作渗透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其德育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教育的导向功能

校园文化能借助精神纽带和心理熏陶、吸引、团结校内所有成员,通过激发每个人对学校的真挚感情而把校园和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培养他们的群体意识和团队精神,在校园内建立起高度和谐、信任、理解、包容的群体氛围。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与活动,使校园文化成为开展思想教育且深受广大学生欢迎的新载体,并从而引导他们在成长与成才的道路上努力拼搏。这种教育的导向功能主要表现为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和暗示渗透。

2.行为的约束功能

校园文化的约束功能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一是制度的直接约束,即学校各级各类组织的管理和各项规章制度的规范;二是校园文化氛围的间接约束,即通过校园风气和舆论而形成的潜在规则,是学校实现科学管理的前提。通过创造一致的精神气候和融洽的文化氛围,以消除从心理和情绪上的自扰和相互摩擦,减少内耗,协调人际关系,使个体的潜能得到进一步的发挥。

3.实践的促进功能

校园文化活动能将学生课堂内的学习与课外学习结合起来,相互作用、相互渗透,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学生在参与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中,创新能力、组织能力、宣传能力和管理能力等各种实际工作能力都会得到锻炼和提高,为今后走向社会胜任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4.情感的陶冶功能

整洁优美的校容校貌、现代先进的设施装备、井井有条的校园秩序、品高业精的师表形象、求实进取的敬业精神、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和谐融洽的人际交往、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等,无时不在感染着学生,使之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励他们更加热爱学校、热爱生活。我们不仅要重视教育的结果,更要重视教育的过程。只有真正贴近学生的生命需要和现实生活,真正引导学习者去经历、体验、感悟和反思,让学生快乐成长的教育,才是良好的教育。这些熏陶虽然是隐性的,潜移默化的,但它也是深刻的沁人心脾的教育,具有滴水穿石的功效,其教育功能是难以替代的。

校园文化虽然有多种多样的德育功能,但这些德育功能的发挥需要我们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设计、营造、调控。只有这样,才能使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达到有机统一,形成强大的合力,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1)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同时,突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同时要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良好校园精神文化,有利于浓厚的教育、学习氛围的形成,也能在教育直接难以达到或不能充分发挥效用的地方产生影响,成为教育的向导和有益的补充。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主体精神社会化的过程和缩影,能通过其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使校园内的每个人在潜移默化之中,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各个方面,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因此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同时,也要大力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2)加强制度文化建设,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性,突出校园文化建设的个性化、特色化。学校在制订规章制度中,应突出价值观念、素质要求、态度作风等,给制度以灵魂、强调人的理想信念、奋斗方向、做人准则,把精神要求与具体规定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既能起强制作用,又能发挥激励规范的作用。

(3)加强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突出师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作用。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育人主要通过学生的活动展开,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寓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求真、求知、求乐,使他们在参与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根据不同年段的学生的认识结构、兴趣特点、能力水平和心理、生理特性,设计和采取多样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学生的才干。

(4)加强精神文化建设,要以育人为目的,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精神形态的校园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面,这一层面表现在:一是学校目标,全体员工一致努力、为之奋斗,逐步成为全体成员的共识,成为学校工作的凝聚点;二是价值观念,应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各种方式,树立全新的价值观念,使之成为全体师生共同享有的学校内评价人与事的价值,评价成功与失败,成绩与缺点的观念和标准;三是精神作风,学校可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同化、培育师生员工的这种精神作风,来推广学校的行为规范,发挥精神形态的校园文化的规范功能;四是校园礼仪,在学校目标、价值观念和精神作风的指导下,形成学校文化传统形式是礼节、仪式化的价值观念。比如:互致问候、升旗仪式,、颁奖仪式、穿校服、戴校徽等,都能激发和强化师生的文化意识,使大家受到浓烈的情感熏陶,产生归属感和自我约束力。

第3篇

【关键词】宿舍文化、德育功能、途径

宿舍文化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一定影响,在新世纪人才培养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宿舍文化建设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宿舍――这个学生第二课堂育人功能是否充分发挥,直接影响到校园精神文明建设,越来越受德育工作者的重视,探讨宿舍文化建设的德育功能,成为新时期加强高校德育工作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内涵及构成

“宿舍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宿舍为主要活动空间,以课余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该文化使宿舍成为学生美化生活、优化环境、独立价格的成长的摇篮。” [1]

“宿舍文化是学生宿舍内的一种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以大学生为主要对象,在思想特征、价值取向、行为趋势、生活方式等方面具有一定独特属性和功能的文化类型”。 [2]一般来说,宿舍文化基本上可划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三个方面。

宿舍物质文化指的是学生宿舍内的物质环境。它包括宿舍的整体布局及硬件设施。比如宿舍各种学习、生活、床上用品、生活用品摆放习惯、宿舍整体的装饰布置、宿舍卫生的定期清扫和保持等。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去向,体现了观察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是宿舍其他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展现了宿舍的外在形象。

宿舍精神文化指的是宿舍成员的精神面貌、生活方式及思想意识形态。它包括舍友们在活动中彼此开成的言语及非言语的沟通、宿舍艺术活动及其成果及认知方式、创造能力、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

宿舍制度文化指的是宿舍成员在日常学习、生活的交往过程中开成的社会关系及调控这些关系的规范体系。

二、大学生宿舍文化在高校德育中的功能

良好的舍风可以促进校风、学风的形成,进而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宿舍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形态,具有陶冶、激励、规范、辐射、凝聚等作用,归根结底就是育人功能。因此,大学生宿舍文化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与功能,其德育功能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引导功能

宿舍文化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载体,同校园其他文化一 样,对宿舍成员的行为具有导向和同化功能,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有着深刻的影响。

众所周知,大学时期是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个人的观念意识尚未完全定型,道德^念尚不完善,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宿舍文化对大学生三观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导向和同化作用,它就像一根无形纽带联结着每一个成员,影响着他们的思想品行、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的选择。其中,积极健康的宿舍文化能营造出优美的宿舍环境 、浓厚的文化氛围,激励和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和生活情操。

(二)心理调适功能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是自然、社会和心理三者活动的统一体,人的任何一种活动都会伴有心理现象的出现,大学生思想方面的问题,有很多与心理因素有关。人的心理是需要调节的,尤其是当代大学生,来自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竞争压力 ,心理较为脆弱,更加需要调节。良好的宿舍文化氛围有助于调节大学生的心理状态 ,有利于大学生人格的完善 ,有利于宿舍成员间建立和谐愉悦的关系。

(三)规范约束功能

宿舍文化对学生的行为有着一定的规范作用和约束力.这种规范既是一种硬性约束又是一种软约束。宿舍的明文规章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学生的日常行为 ,它不仅影响全体成员的感觉、认识、情绪、心理机制和心理过程,而且从整体上影响全体成员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

(四)激励功能

宿舍文化具有激励功能,良好的宿舍文化对学生是一种内在的驱动和激励,能促使宿舍成员积极奋进、克服困难、开拓创新。特别是当宿舍成员遇到困难时,宿舍文化会成为学生追求理想与发展的力量源泉 , 给学生以信念的支撑。同时.在宿舍中形成的共同需要与目标对每个宿舍成员都有很强的激励作用,从而使宿舍每个人都把内在潜力和创造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三、创建良好大学生宿舍文化的有效途径

第一 ,制定和完善宿舍项规章制度

俗话说“不依规矩,无以成方圆。”规章制度是管理工作的依据,一套健全完善且行之有效的宿舍规章制度,会促进宿舍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保证学生有一个良好有序的生活环境,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宿舍文化朝着健康文明、规范的方向发展,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第二,打造良好宿舍环境

宿舍环境是宿舍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宿舍环境会促进宿舍成员身心健康。心理学研究表明,当环境作用于人的大脑时 ,会产生相关的感觉 、知觉 、表象 、思维 、需要 、意志等 ,从而影响着人的活动。当良好的环境作用于学生时,学生可以在思想上得以感化,情操上得以陶冶,精神上得以升华。

第三,营造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围

精神文化指的是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文化素养、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是宿舍德育功能的核心,须着重培养。首先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大学生戒奢节俭、诚实笃信、勤劳勇敢的优良品格。其次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形成自强不息、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良好心态。最后要构建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因为宿舍是大学生思想交流、情感传递和生活休息的重要场所,也是矛盾易发的集中地。积极引导大学生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相互包容和理解,营造和谐的生活氛围。

第4篇

关键词:文化传统;校园文化;德育功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7-0044-02

一、文化根性的意蕴

(一)文化根性的界定

“根性”一般是指事物的本质和本性,具有最稳定、最持久、最显著的特征,因此在词源层面上讲,文化根性即文化的本质和本性。以历史演进的角度为切口,本文的论证基点“文化根性”是指中国文化传统伦理精神的价值取向和“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二)文化根性――文化传统的价值再发现

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得以延续、发展乃至繁荣的精神源泉。文化传统不仅仅具有历史价值,它同样具有现实意义与实践品格。然而,在当今这个“唯经济至上”的时代,它的价值未得到应有的重视。道德危机是当今时代的“产物”,亦是人类自身发展的“拦路虎”。因此,探索合理有效的途径,解决道德困境势在必行。面对现实问题仅仅从当下这一单纯的维度思考,所形成的对策难免具有片面性与狭隘性。笔者认为,基于现实亦能超越当下是解决当前困境的一种视角。此处“超越”具有两层深意:其一为“重视传统”,其二为“展望未来”。其中“重视传统”是其根基,亦是本文探讨的重点。正确地理解文化传统是挖掘其价值的前提。既为传统,在于其横跨古今的强大生命力,又得名于其辐射世界的强大影响力。因此文化传统对于人类的价值意义不容忽视。谈及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必然绕不开中国传统哲学的精髓。据宋志明老师的见解,可将中国哲学的精神概括为:自强不息;实事求是;以人为本;辩证思维;内在超越;有容乃大。这样一种精神是渗透于中华文化“血脉”之中的,促使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形成。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伦理精神,浓厚的伦理精神贯穿中国文化几千年,特别是“伦理本位的文化精神直接导致了重义轻利的社会价值取向,植根于传统文化伦理精神,所以历史上中国人在基本的价值观上强调先义后利,义贵于利,义高于利,一切追求都放在伦理道德的标尺下衡量。”中国文化传统重视“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中国文化“以人为本”的传统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开始形成了。儒家文化提倡“仁者爱人”的人本主义。《大学》在开篇写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作者在这里以简明的语句点明了“以民为本”的观念。道家强调“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的人生哲学。当然,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具有两面性,因此采用“扬弃”的态度与方法尤为重要。任何文化传统都需要经过现代性的洗礼,这是一种文明发展的必然。因此,“重义轻利”的社会价值取向在当今社会应体现为弱化工具价值,凸显本体价值;抑制功利主义,彰显道德情怀。“以人为本”的人文情怀在当代应体现在把人当做目的而非手段,以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校园文化内隐德育价值

(一)文化与德育同源共流

1.文化与德育指向一致。文化的内涵具有复杂性,古今中外对它的界定可谓众说纷纭。不同的学派、不同的学科对它的界说也不相同。本文主要从文化的精髓来看,精神价值追求是文化的核心,德育是指向人孕耘嘌的教育。事实上,教育理论界对于德育的内涵与外延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檀传宝的《学校道德教育原理》认为:“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价值的理解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结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1]班华主编的《现代德育论》认为:“德育即育德,也就是有意识地实现社会思想道德的个体内化,或者有目的地促进个体思想品德社会化。”[2]尽管学者们赋予德育不同的界定,但不难看出德育的核心取向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3]由此可见,文化与德育具有一致的核心价值取向。

2.文化与德育双向互动。文化与德育内核一致,文化与德育不是一种不证自明的单向关系,而是一种相辅相成、双向互动的辩证关系。一方面,文化蕴含德育功能。具体来说,文化具有价值导向功能,通过各种文化因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等。另一方面,德育具有文化属性。德育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此德育天然具有文化属性,并且利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三、学校德育困境召唤优秀校园文化

学校教育的功利价值取向导致手段与目的的倒置,学生成为学习的“机器”,为分数所奴役。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在这种功利环境中,学校德育当然找不到它的“安生立命”之处,因为德育与升学无关,与指标评价无关,一切都为考试科目让步,致使学校德育在夹缝中生存。即便学校开设了德育课程,诸多问题也渗透其中。德育与文化是双向互动的辩证关系。文化蕴含德育功能,德育具有文化属性。因此,学校德育在困境之中理唤优秀文化,需要文化因子来润泽,故作为隐性德育课程的校园文化的价值应得到重视。

四、汲取根性力量,建构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

道德教育的终极追求就是引领人建构一种有目的、有理想的美好生活。人首先是生活在现实中的人,其成长离不开生活环境的滋养。作为学生,校园就是他们每天生活的大环境,校园文化就是他们每天“呼吸”的“人文气”,因此借鉴文化传统之精髓建构校园文化,利于为学生更好地生活创造生长点。

(一)汲取文化传统精髓定位校园文化建构理念

理念决定方向。校园文化的营造需要诸多的实践行动去实现,但如何做,如何营造,需要理念的支撑和思路的设计。理念是内隐建构者价值倾向,理想追求的精神产物。建构者所持有的价值追求不同,实际营造的过程就不同,结果自然千差万别。这是“实是求事”思想的体现。校园文化的特色是历史与现实结合的产物,是学校生命力的彰显,是该学校成为该学校的“安身立命”之本。不同类型、级别的学校应该营造不同的校园文化,自己的才是最具特色的,最具特色的才是具有创造力,最具创造力的文化才能更好地“滋养”学生。因此,校园文化的建构首先立足本学校实际情况,也就是文化传统中彰显的“实事求是”。教育是“成人”的事业。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教育环境,其营造的价值应该是为校园里的“人”服务的。“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应该是校园文化建构的核心价值追求。此处的“人”不仅是教育者,学习者还有管理者、乃至物业人员,因为文化终归是“人”的文化,各方通力配合是营造最佳文化氛围的必要条件。把每个人当作人来对待是基本的尊重,也是激发每个人潜力的基础,亦是实现每个人意义的保障。“实事求是”是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的基础;“以人为本”是实现校园文化德育价值的灵魂。秉承二者,引领校园文化建构的方向,益于建构促进学生德性养成的文化环境。

(二)实现内在超越,引导校园空间文化改造。

校园是师生成长、发展的重要场域。如何让教师、学生以及所有相关人员愿意走进校园,需要让校园焕发内在魅力。内在魅力的焕发需要理性审视,自我超越。正如中国文化传统倡导的“内在超越”即引导超于现状的方向,不断超越自我。校园空间文化的营造主要体现在校园整体布局、建筑设计风格、教室设置等方面。传统的空间设计更多地体现整齐划一,庄重威严,教师权威等特点,缺乏一定的灵活性与个性,难以让身处其中的人特别是学生实现心灵自由地徜徉。校园整体布局、建筑风格开放、大气是其具有神秘吸引力的前提。师生都向往自由开阔的氛围,一个大气的校园布局是师生神往的,益于孕育宁静致远的“气息”,利于师生宽广胸襟的修炼。“活动”、“灵便”的教室、自由组合的桌椅,是营造师生平等、自主、积极性、创造力的条件。校园空间文化的德育功能较为隐晦,但却实实在在对师生的认知、情感、态度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值得予以应有的重视与改造。

校园文化的营造,不仅立足当下,亦需回到文化传统中汲取益于当展的价值精髓。只有两者结合,才能在一定价值高度上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使校园文化发挥其独特的德育价值,最终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德性,过有意义的生活。

参考文献:

[1]孙峰.现代德育原理[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3.

[2]石中英.教育学的文化性格[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7:286-298.

第5篇

关键词:文化素质 文化素质教育 德育 德育功能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已在我国渐成趋势,而我们的这种在一两年之间便扩大几倍招生规模的教育并不是在一种渐进式的发展进程中实现的,而是在国家政策的规划下实施的,这使得高校的教育工作量空前加大,而高校德育也在此中,原本德育在高校中就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使得原本就以抓襟见肘的德育工作更是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和挑战。而高校德育是社会道德教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社会生活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高校德育更需要强化,而有效的强化方法第一就是要充分利用好各种有利条件来完善德育工作,补充原有的单纯的德育模式,因为我国高校德育的有效性却不高,其关键症结就在于我们一直以来没有积极有效地依托文化传统,充分利用和发挥文化传统的德育的功能,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挥文化素质教育的德育功能。

虽然高校文化素质教育与德育在目标取向上是有所差别的,即前者强调人的必备的社会所要求的文化素质的培养而后者则是主要强调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和培养问题;同时在实际的教育内容上也存有诸多的不同,即文化素质教育设计诸多的不同领域的思想文化内容,这里有音乐的文学的哲学的历史的等等方面的知识,文化素质教育是一项综合性教育,而德育往往只涉及与人的思想道德相关的文化内容的教育,因而它在教育内容方面具有极强的单项性。

但是,这不能决定文化素质教育与德育之间就不存在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恰好相反,两者之间存在着诸多的相关性,在新形势下高校德育的有效性是需要文化素质教育的帮助来实现的,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具有一定的德育功能,文化素质教育对德育的有效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德育功能具体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文化素质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德育,其特殊性就在于它是一种更具效用的隐性教育模式。任何文化都是包涵着一定的思想观念。而之所以存在积极的健康的文化,就是因为积极的进步的思想观念被包涵在这些文化之中,是这些文化所包含的思想的性质决定了文化的性质,而不包含思想的文化也是不存在的,只有包含着好的或不好的思想的文化,而却没有不包含思想的文化。所以任何文化素质的教育在实质上都将是一定的思想教育,都是在传达一定思想、观念和态度给一定对象,使这些对象在思想观念上达到一定的素质,形成一定的态度或行为模式。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讲,文化素质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甚至是一种更为无形但却更为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在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把思想政治教育仅仅理解为单一的德育模式,它是各种实现这思想传达的思想教育的总和),它是以更为隐形的载体即文化来实施德育的。有的时候,我们把德育单纯地理解为是由专门机构和人员所专门进行的思想道德观念的传达活动,这就使得整个社会性的德育陷于一种孤立无援的境地,其效用也会因为缺少其它事物的支撑和帮助而弱化。但是德育却是全社会的,对社会进行德育是不可能在孤立的情况下进行,也是不可能有一种单一的德育模式来完成的,在有的时候,其它模式的效用也是不能忽视的,而为了实现对整个社会的思想教育我们有必要利用各种模式,在这些模式中文化素质教育就是具有持久效用的德育模式,它可以达到专业化的德育所达不到的教育效果,从而对社会的整个德育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文化素质教育可以传递社会道德文化,这为德育的实施提供了必要的文化背景。文化是民族的甚至是整个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的积极的进步的体现着人的本质的精神观念,人之成人的过程就是一定的社会文化内化为人自身属性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文化就是作为可以影响乃至是决定文化的接受主体如何为人的社会精神,而当这种文化成为了文化接受主体的作为完全意义上的人的不可分割的部分时,文化所达到的程度就是文化素质,文化素质是有层次的,社会群体为了社会的发展与存在都必然要对其成员进行文化素质的要求,因为一定程度的文化素质是人之为人所必需的,文化素质教育是有关于人之能够成为一个合格与健全的社会之人所必需的基本性的人文知识传达给人的教育方式。由于文化本身是一种由多文化元素构成的系统性的观念体系,文化素质教育不能是一种单项知识或技术知识的教育模式,所以它必然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模式,文化素质教育是传承文化的重要方式。无论是现代社会还是古代社会,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社会、国家的稳定与健康发展都有赖于社会文化体系的运作的持续与有效。因此,任何社会的主导力量都必然要把体现着自己利益与意志的文化作为社会的主导文化在社会中加以实施,这使得任何社会生活都不可能在没有文化背景的情况下存在。而德育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因此是根本不可能单独地构筑起整个社会所需的文化背景,同时,它本身的存在和作用的发挥也是需要社会文化的支撑的,在没有与之相适应的同质的文化环境的存在,德育所分配的思想道德观念将不会被社会群体所认同,将会到处受到各种各样的亚文化的排斥,因此,社会主义德育的有效实施必要有与之同质的社会文化作为背景,作为思想接受的心理基础。而文化素质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此,即通过教育的形式把社会主导性文化灌输给青年人,从而为德育有效实施和目标实现提供了必要的文化背景。

第三,文化素质教育可以创造同质道德的接受心理,对德育的实施起着先导作用。任何社会的德育都是一种文化教育,之所以这样说,原因在于任何德育都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中进行的。我们都清楚地知道,每个国家的德育都是针对这个国家各个民族、各个阶层的,而这些德育的对象都是一定民族、一定阶级的成员,这些成员从其出生之时起便生活在该空间的民族的社会的文化背景之中,这些文化因子往往深植于社会成员的骨子里,因而这些文化成分对社会的成员具有不可无视的影响,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这些成员对其它思想、观念的态度,甚至会决定他们是否接受这些思想,如果这些思想观念与他们日常所熟悉并已经内化为他们的行为取向相冲突时,这些文化观念必然会排斥外来的德育所传达的思想和观念,这将会使德育很难有效地发挥作用,也必然影响其预期效果的实现,这样德育的有效性必将无从谈起。在这种情况下,德育如果不考虑克服这种文化的冲突性而影星地持续这种教育,不但会无功而返,而且还会强化这些控制着教育对象的文化观念中不良成分的生存能力,强化对德育所传达的思想道德观念的排斥作用,这样下去如果不能有效地克服教育对象的这种文化固执,德育将无法实施,所以要教育必要先驱除教育对象的所有的不良观念和文化对其的控制。这一点的实现很难由德育自身来完成,因为它与这些文化观念对立太明显,太容易为人所觉察,也就太容易引起教育对象的反感,在此,必须有文化素质的教育从心里、从情感以及从道德等方面来克服原有文化对教育对象的控制与支配,是与德育所要传达的思想观念相近的文化素质教育为德育的有效实施起到文化先导的作用,而这一点是德育本身所无法单独完成的工作,这需要文化素质教育的作用发挥。

第四,文化素质教育可以促成人的健康的道德情感素质的生成,这可以帮助德育有效地实施更高层次的情感教育。文化素质教育不是一种单项的教育活动,而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模式,它是通过比较集中的方式来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和水平,是人的社会化的综合形态,也是这种人成为社会指人的最为简便的形式,它是人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而学习有关人的文化知识所采用的方式。它包括很多内容和知识,它是帮助人们形成人之为人的基本素质的活动,因此,它所教育的内容对人来说都是些基本性的知识、观念和情感道德,但是这些基本素质对一个人来说却是必要的,是人进一步学习更为深化、更为抽象的知识、形成更为深刻与持久的人格、道德与情感的基础条件,因为学习的过程就是以原有知识同化和激活新知识的并是新知识内化为人的自身属性的过程,就是以原有的道德情感来理解新的更为高尚的道德情感以使之内化为人的新的更为高尚的道德情感从而促进人的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的过程。文化素质教育中有很多的有关于人性的、道德的、情感的教育内容。例如通过对社会历史以及国家的历史教育,可以提高教育对象对本民族、自己的祖国的了解,使之不断地强化对民族和国家的情感,逐渐地形成对民族与国家的认同,生成积极的爱国情感。而这将有助于德育实施的更为深刻的也更为抽象的爱国主义教育。而单纯地对教育对象实施这些思想观念的灌输既不是自然的,也将会因为缺少必要的知识情感的基础而效果甚微。但是,如果在进行这些层次更高的思想、情感和道德知识教育之前,很有必要进行与德育所要灌输的这些内容有关的基础性的知识与情感,从而使德育中的道德情感内容具有一定的接收基础,以便有效地实现德育有关与此方面内容的教育效果。

第6篇

摘要: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对青少年学生品德健康发展具有规范、导向、促进和激励的功能,是学生成长的基本教育因素。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优化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强化学校德育功能折射出优秀的校园文化。

关键词:德育功能校园文化 情感陶冶校风

校园文化是一个特定性的区域性文化,是学校长期形成并为全体师生员工所认同的校园精神、校园制度和校园的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制度、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校园文化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关键。因此,了解校园文化的层次、结构和功能,把握校园文化的特点,强化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显得格外必要和迫切。同时体现一个学校的校风风貌。

一、德育功能在校园文化中的作用

校园文化作为学校教育中的隐性课程,具有暗示性和渗透性的特点。校园文化对学生品德形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一种无声的命令,无言的教育,是感化学生的熔炉,对学生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它与显性课程相配合,成为学校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渠道和有效手段,也是学生实践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德育功能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需要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传、身教等有效手段,在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是一种改造人的主观世界的行为实践活动,通过实践能够培养人的思想品德,完善人的主体人格。校园文化所具有的德育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引导认知功能,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区文化,具有鲜明的精神文明和德育特性。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广泛而有益的兴趣爱好,追求高雅新美的文化品位,塑造活泼开朗的个性品质,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健康成长。

(二)规范行为功能,校园文化是由校内师生自发组织创造和享有的精神文明和文化氛围。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校内师生的道德风尚、精神面貌、行为方式以及文娱活动的水平。一方面校内师生在校园文化当中生活,必然受到有形的或无形的、有明文规定的或无明文规定的等各种规范的要求和制约。另一方面,受群体效应和从众心理的影响,他会不断调控自己的行为,逐步融入到群体之中,最终成为群体中的一员。

(三)陶冶情感功能,情感陶冶是指自觉地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情操方面受到感染、熏陶。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不是直接的理论输入,而是通过创设各具特色的校园生活、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以及各种生动活泼的文化艺术活动等形式潜移默化进行的。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生活,能够使学生丰富的情感合理地释放出来。通过墙报上的《弟子规》《三字经》、小报《雷锋精神》、壁画《锦绣山河》等形式把德育内容展示出来;通过组织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朗读诗歌、聆听音乐、欣赏画展、观看电影等,使他们在这些活动中不知不觉地被校园文化所展示的风采中鲜明的导向所感染,从而激发欲望、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娱乐精神、优化素质,逐步成为一个在衣着服饰、言谈举止以及理想追求、心灵品格等方面都符合学校教育要求的合格学生。

(四)实践锻炼功能,学生是校园文化的主体,也是学校德育的主体。学生在校园中接受学校德育的同时,亲身参与到校园文化活动的实践中,使之具有了自我教育、自我锻炼的功能。校园为学生提供了实践锻炼的大舞台,为学生创造了各种表现自我的机会。他们从中可正确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找准自己的角色和位置,可以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自我组织管理、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以及独立自主、自我调控的能力,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内部潜能。

(五)凝聚激励功能,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不仅体现在师生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产品方面,更体现在师生参与和创造校园文化的交往活动过程之中。在校园文化的实际活动中,学校的好人好事、决定决议、时尚风尚以及社会新闻、时事政治等,都会通过校园中的广播站、黑板报等形式迅速传播开去,并在学生中产生共鸣,形成联动效应。只要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占领了学校阵地,就能抵制各种不良的社会思潮对学校的渗透和影响,净化育人环境。

(六)生态性功能,首先表现于它可以在受教育者思想上树立一种崭新的人生观、自然观、环境观,二是规范人与自然的交往行为,合理调节人类自身的行为,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培养一代“大自然善良公民”,树立全社会“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新风。

在一定意义上讲,学校德育功能创造的成果折射出优秀的校园文化。也可以说,校园文化是在学校德育功能的引导下开展起来的,学校德育赋予它以核心内容和本质特性。校园文化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的心理素质、文明的行为习惯、良好的道德品质、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崇高的理想信念、坚定的政治方向、改善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等良好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隐性课程的教育作用,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认识德育功能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将其潜在的功能尽可能地发掘出来。

二、学校德育功能折射出校园文化的几点看法

目前校园文化建设中仍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如:一些学校教职工缺乏对校园文化重要性的认识,过分强调智育而忽视德育,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仍不完善,有些制度没有得到实施;硬件设施建设不全面;有些学生对文学文艺活动缺乏自主性和参与性;有些学生心理负担过重,但又得不到及时疏导;在个别学校甚至出现了健全人格培养方面的空白,致使学生违法犯罪案件屡有发生。本人对强化学校德育功能折射出校园文化谈几点粗略的看法:

(一)加强对校园文化的管理和引导,一个学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状况、校园精神和文化氛围的形成,与学校领导的态度和导向有着极大的关系。怎样强化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呢?首先要提高认识、积极引导,使之纳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其次,教职员工认真落实德育大纲精神,转变教育观念,切实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形成党政领导齐抓共管的态势,从体制上保证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再次,加强对校园文化的管理和引导,把握校园文化的功能、层次、结构、趋势,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从整体上优化设计,充分考虑学校、教师、学生三个维度的整合效应。此外,要教育全体教职工都肩负起德育的责任,克服只教书不育人的现象。

(二)加强学校文化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优化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学校的各种建筑和设施,都应精心设计,合理布局,既要体现艺术性给人以美感,更要富有教育意义使人从中受到感染、教化和启迪。同时,完善各种咨询教育体系,包括学习咨询、心理咨询、发展咨询等,使之成为学生健康发展和学校正常秩序的保障体系。苏霍姆林斯基曾就校园环境建设说过这样一段话:“无论是种植花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校广播,我们都将从审美的角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的远在目标。”

(三)加强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文明健康的校风,推动校园文化的良性发展校风是学校的精神面貌,是折射一个学校德育功能的面镜子,是由全体师生长期努力、集体形成的一种稳定的、隐性的精神状态,体现着一所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治学风尚。学校应当高扬主旋律,抓好校园政治性文化建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从而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精神;通过严格的常规管理和纪律约束,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培育优良校风。

(四)加强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联系,贯彻社会、家庭、学校三结合的思想,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校园文化不是一种围墙里的封闭文化,必须与社会文化、家庭文化密切结合,形成一股正向的“合力”,方能更好地发挥其德育功效,产生互动效应。具了解,诸如北大、清华等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高校,在双休日、节假日已成为了父母们带着孩子旅游的热点。这恰好说明优秀校园文化对社会的强大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同样,社会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影响也不可低估,各种社会思潮、各种时尚潮流都会在校园引起震荡。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就要加强它与社会文化的联系,如邀请教学、艺术、政治、经济等领域卓有成就的人物(特别是从本校毕业的同学)为学生做报告,或是主动争取文化部门的支持和帮助,开展一些活动,既为学校开展课余文化活动起示范和推动作用,又能让学生了解围墙外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生活。

学校德育功能真正折射出的校园文化。它既是一种客观现象,也是一个活动过程。以学生为主体,以德育为目标的校园文化,始终与学生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养成息息相关。校园文化既是学校德育实施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不断提高学校德育成效的大有潜力的教育资源。校园文化是折射学校德育极其重要的载体,依托这个载体,学校德育能够更加实实在在和富有成效地开展起来;校园文化也是折射学校德育极其有效的一种途径,通过这种途径,学校德育能够更好地拓宽教育渠道,使学生的德育生活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生动有效;校园文化还是折射学校德育极其重要的一个实践条件,利用这个条件,学校德育更加符合知情意行发展的教育规律,真正收到教育人、塑造人的品德的功效。

[注释]:

第7篇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活动;高校德育;隐性德育功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逐渐重视生活品质和幸福感,尤其是文化程度较高的大学生,对校园文化活动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校园文化具有无限魅力,凝聚师生力量,影响高校生活中的一人一物、一草一木,校园文化建设与高校德育共生共存,不可分割,彼此促进,共同发展,为学生的道德发展保驾护航。

1德育内涵: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隐性德育功能

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动态载体,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是学生学习生活的第二课堂,发挥着极为重要的隐性德育功能。校园文化活动基本可分为思想引领类活动、志愿服务类活动、社会实践类活动、科技创新类活动、文明礼仪类活动、文体艺术类活动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既满足了教师及学生对课余生活的需求,也能够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凝聚思想,搭筑沟通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及学生与学生的桥梁,加强交流,构建和谐校园,产生积极的社会效益。从内隐学习理论角度分析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学生内隐的无意识的学习更能满足其潜意识的学习需求。而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更多则是无意识的内隐式过程,通过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不断发展。所以高校校园文化活动通过动态形式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道德发展、思想引导等产生了隐性影响,发挥其隐性德育功能。

1.1教育内化和思想引领功能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作为隐性教育的载体,其影响力和说服力远大于课堂教育,更容易被学生认同和内化。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教育内化和需求满足功能是指根据高校教育目标和学生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需求组织策划校园文化活动,将教育内容合理融合在活动中,使学生乐于接受,真正将收获体会内化为个人自身素质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高校是一个社会文化组织机构,其中各种类型的活动都具有一定的文化性。西方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分析了人不同层次的需要后说:“高级需要的满足能引起更合意的主观效果,即更深刻的幸福感、宁静感,以及内心生活的丰富感。”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情感需求、生活需求、人际交往需求等基础上,校园文化活动也就从主观上满足了其幸福感和内心世界的丰富感,达到了预期的主观效果,即高级需要的满足。学生能从中得到锻炼,正确认识自我,准确定位,为终生教育奠定基础[1]。

1.2品德塑造和价值引导功能

个体的思想品德结构主要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根据德育过程的规律,个体品德的形成是通过培养个人的知、情、意、行逐渐形成的[2]。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评价和看法。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价值观具有稳定性、持久性、历史性、选择性和主观性。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品德塑造和价值导向功能是指通过活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促进师生道德认知的发展,陶冶其道德情感,形成道德意志,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另外,榜样示范作用和思想引领类教育活动将正确的价值观念渗透到师生的思想和行动中,引导其价值取向,对师生进行合理性教化,从而塑造思想品德结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3榜样示范与行为规范功能

校园文化建设在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能够形成很强的凝聚力,是学校发展前进的重要精神力量。校园文化活动的榜样示范和行为规范功能是指,通过活动教师与学生能够团结合作加强沟通,激发师生的兴趣和热情,使其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有荣辱心、使命感、自豪感和责任心,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产生激励力量,约束规范师生言语行为,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高校大学生处于思想的形成和稳定期,校园文化活动尤其是思想引领类活动以参与者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实施,丰富多彩,发人深省,可以使参与者结合自身的实际体会和感悟将理论文化知识和思想哲理内化为自身的精神力量和个人信仰,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大学生的爱校情结,一定程度上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以高度的责任心激励学生为个人、学校及社会的发展努力贡献力量。另外,大学生正处在心理断乳时期,面对一种全新的环境和生活,经常难以适应这种急剧的变化,尤其是从高中繁忙的学习生活转变为大学宽松无人监管的生活环境,他们很容易由对家长和中学教师的依赖,转向对新群体中同伴的归属需求。大学生较强的从众心理就是他们归属需求的一种突出表现。大学生极易受群体效应和从众心理的影响,不断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并使之尽快融入群体之中。这种规范作用,有助于学生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文化活动中树立的榜样示范要求自己,在学习及参与文化活动的过程中,模仿优秀榜样或大学辅导员、专业教学教师、师兄姐或同辈群体来规范约束言行,从而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模式,善于逆向思考,富有创新精神[3]。

2道德审视: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存在的问题

2.1高校硬件条件相对薄弱,资金分配不合理,无法满足学生需求

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但是高校的硬件条件仍然相当薄弱,区域分配及校际分配不均衡,加之学生基数大,尽管部分高校建起了现代化的综合体育馆、活动中心、礼堂音乐厅等组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场所,还是无法适应大众化教育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要求,也不能满足学生对活动的需求。这从根本上限制了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实施,不利于校园文化建设。另一方面,校园文化活动的资金分配不合理,大部分的经费用于学校的大型文化活动上,一般为文体艺术类活动,铺张浪费现象严重,形式主义色彩浓厚,而忽视了富有教育意义的小型活动,例如学生自发组织的读书活动或志愿援孤活动等,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组织参与该活动的积极主动性,不利于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和行为的规范,未能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服务他人的需求。

2.2校园文化活动与教学活动严重脱节,影响其功能的发挥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实施者没有真正找到校园文化活动与教学活动的结合点,总是把文化活动与课程教学截然分开,导致两者严重脱节,从而使校园文化活动失去了与教学活动相互补益的意义。高校目前的校园文化活动很多,但大部分属于文体艺术类活动和志愿服务类活动,其中与专业结合紧密具有学科专业特色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科技创新活动、教学技能活动相对较少,学生覆盖率较低。一些志愿服务活动科技含量不高,只是停留在体力劳动或者募捐方面;而社会实践类活动也只是一些宣讲或者体力劳动,无法真正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产生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使学习到的理论脱离实际,幻化成为空壳。这不仅影响校园文化活动教育内化功能的发挥,同时也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2.3不同类型的校园文化活动吸引力与参与度的高低影响隐性德育功能的发挥

根据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调查研究,文体艺术类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最强,志愿服务类活动和社会实践类活动对学生的吸引程度居中[4]。可见,文体型、娱乐型活动较受学生欢迎,实践实用型次之,知识型、学术型和科技创新型活动受欢迎程度一般。思想引领、学术讲座等类型的活动形式较为枯燥无味,情操陶冶、科技创新类活动门槛较高,参与机会少,所以并未真正成为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支柱,一定程度上限制和约束了隐性德育功能的发挥。另外,校园文化活动形式设计单一,未和广大学生进行交流,无法切实根据教师和学生的需要进行活动设计和策划,继承性过强,依赖原有的活动形式,缺乏特色和创新性,不能与时俱进,宣传力度和广度不够,导致活动参与覆盖面小,吸引力弱,丧失了活动预期的价值,不利于隐的发挥。

3德育路径:强化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隐性德育功能

审视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现状,我们发现,种种壁垒影响了其隐性德育功能的发挥,活动规模具有局限性,活动方式单一化,活动内容形式化,活动缺乏创新性和吸引力,无法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因此,应从高校管理者、组织实施者、参与者、活动媒介等各个角度,寻求正确的德育路径,强化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隐性德育功能。

3.1加强教育部门及高校的重视程度,保障硬件,合理分配活动物资

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教育部门及高校应加强对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视程度,充分认识到校园文化活动在隐性德育功能方面的重要性,保证物资配备,不能以缺少资金为由减少削弱校园文化活动的物质投入。完善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合理科学规划校园环境,为校园文化活动提供优美的环境,符合美学要求,体现校园特色和人文精神;完备齐全的教学科研设备和活动设施,健全的文化体育活动设施,是高校校园文化活动顺利开展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礼堂音乐厅、多功能报告厅、会议室、体育场所及学生活动中心,学生工作办公区等,有利于开展学术科技文化活动和文体艺术类活动,提高活动质量[5]。另外,要合理分配活动物资,根据活动的重要性和隐分配活动物资,加大对科技创新类活动和社会实践类活动的资金投入,在原有基础上相应减少对文体艺术类重形式轻内涵活动的投入比例,重视校园文化活动对师生的凝聚激励和行为规范功能及品德塑造和价值导向功能,侧重对具备该功能的活动的物资支持,通过对活动物资的分配达到引导和协调各类活动全面均衡发展、强化高校校园文化活动隐性德育功能的目的。

3.2寻求校园文化活动和教学活动的结合点,将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

校园文化活动和教学活动相辅相成,紧密相关,两者在形式、内容、手段、途径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却有绝对的相关性即教育目标一致,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校园文化活动是高校的第二课堂,是教学活动的延伸和补充,学生通过教学活动间接地获得文化理论知识,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而校园文化活动则以文化活动形态的扩张力来消解教学活动面临的障碍,将所学知识立体化、饱满化,巩固深化教学活动成果,为教学活动的进一步拓展提供动力保障和实践支持。在知识的立体建构上,文化活动可以促使学生将自己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之中,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得到检验和完善,从而获得新知[6]。所以,校园文化活动必须结合专业特色组织开展,例如心理学专业学生深入军队、监狱、医院、太阳村或灾区进行团体或个人心理咨询,既将所学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于时间过程,也塑造了助人为乐、传递幸福、为人民服务的人格品质,规范自我行为,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另外,校园文化活动还可弥补教学活动的不足,通过丰富多彩的人文教育活动激发理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之亦然。

3.3提升活动组织实施者的综合能力,打造校园文化活动品牌

首先完善师德建设,加大教师参与、指导校园文化活动的力度,使校园文化活动成为凝聚师生的桥梁。加强完善师德建设,使教师群体树立全面科学的育人观,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注重言传身教;教师应积极参与和指导校园文化活动,既可以丰富教师的课余生活,又能为学生的发展成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帮助,还能凝聚师生力量,构建和谐校园;另外,教师应将科研学术贯彻到文化活动中,树立教学活动和文化活动相结合的观念,使学生灵活学习,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其次加强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学生组织及团支部、班委会等基层组织的管理,使学生充分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尤其是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是校园文化活动的主体,应负责活动的组织策划、实施等环节,突出活动的思想教育意义,减小形式性,注重活动的创新性,与时俱进,结合时事政事开展相关活动,使参与者及时了解和认识社会现状,保证活动质量。同时学生党员及骨干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注重个人素质的提升和完善,其榜样示范作用在潜移默化中也发挥着隐,影响他人的行为和思想动态。

3.4挖掘参与者的内在需求,激发高校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首先,校园文化活动不能流于形式,要挖掘参与者的内在需求,知道参与者喜欢什么,想要什么,能够接受什么,从而以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实施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满足其内在需求,使参与者能够主动将所闻所见真正入耳入心,进行思考并内化成个人道德认知,激起道德情感的认同,并在模仿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个人的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真正发挥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德育功能;其次提升参与者组织参与活动的层次。参与者不能仅仅局限于锻炼能力、扩大人际交往、增强个人竞争力等参与动机,还要以塑造品德和价值观、规范行为、凝聚思想等为目标参与到活动中,善于思考和总结,真正适应并融入社会,既能培养优秀人才,达成育人的显,锻炼组织者和参与者的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科技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同时也能强化德育隐的发挥和落实,满足教师和学生的显性及隐性的双重需求。

3.5重视利用网络平台扩大活动宣传力度

要充分发挥校园网络、校级报刊、校园广播站、校园电视台、校园宣传栏的作用。首先对高校校园文化活动进行前期宣传和后期汇报总结,扩大活动的宣传力度,使师生能够了解活动,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使更多的人受到活动的影响,最大程度上发挥活动的隐,使隐显性化,激发师生参与活动的热情,还可以对学校及品牌活动进行宣传,扩大影响力和美誉度,将活动的作用辐射到社会层面;其次利用齐全的媒体设备提高活动质量和层次,将媒体设备运用到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增强活动效果,多角度、全方位、形象化、直观化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的隐性德育教育,使媒体成为校园文化活动的另一种载体,发挥活动的各类功能;再次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尤其是新媒体,加强网络管理,拓宽校园文化活动的渠道。高校应基于互联网的交互性、开放性和适时性等特点,利用网络平台开设、组织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师生之间进行互问互答,释疑解惑,平等交流,把网上的虚拟与客观的现实联系起来,使网络真正融入师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起到凝聚人心和传播文明的作用[7]。总之,高校是文化组织和学术场地,高校校园文化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塑造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校园文化活动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引导力,塑造师生人格品质,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认识观和价值观,能够习得规范的行为方式,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同时,参与者能够陶冶情操,增强审美能力,提高生活品质和幸福感,将精神力量辐射至社会中。所以,强化校园文化活动的隐性德育功能刻不容缓,希望各高校高度重视,能够真正做到寓教于境、寓教于乐、寓教于理、寓教于心,促进校园文化活动的全面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校园,培育适应社会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林玉.高校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及其强化对策探析[J].南方论刊,2011(7):65-67.

[2]肖玲.论大学校园文化与德育渗透的几个问题[J].咸宁学院学报,2007,27(4):151-153.

[3]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王继强,李华涛,贾斌,等.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吸引力现状与对策分析———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为例[J].中国电力教育,2012(02):138-139.

[5]邹志强,陈锦秀.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和载体浅析[J].高教研究,2006(2):46-47.

[6]彭巧胤,谢相勋.再论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关系[J].学校党建和思想教育,2011(05):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