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5 17:12:43
序论:在您撰写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君特?雷泽诺(Trent Reznor)和阿蒂库斯?罗斯(Atticus Ross),是芬奇的“同伙”,至少在声音上,他们三位一体。从《社交网络》(The Social Network)开始,经过《龙纹身的女孩》,来到《消失的爱人》,前两位的配乐,为芬奇的电影做了最为贴切的声音上的注释和补充,他们也因此而获得了奥斯卡的最佳配乐,那年满身戾气的君特?雷泽诺礼服笔挺地站在领奖台上的样子,实在违和。
当然有必要介绍一下君特?雷泽诺,他是九寸钉(Nine Inch Nails)乐队的灵魂,如果没有他和它,20世纪90年代的摇滚乐版图会损失好大一块。虽然君特?雷泽诺喜欢用粗话歌词来糟践主流乐坛,但九寸钉通过自己的音乐,成功地将工业摇滚这一本属另类的音乐类别带入主流乐界,并创造巨大成功,这是不争的事实。有人这样形容他们的音乐:负罪感、异化、无尽的痛苦及其艺术化的表达,创造了一些令人铭记在心的摇滚乐。而前面的那些形容词,用来形容芬奇的电影,也正合适。
将《消失的爱人》的意义提到某种高度,可以得出这样的文字:撕下了资产阶级温情脉脉的面纱。而对于中产阶级表面光鲜亮丽实则空虚堕落的描述,《消失的爱人》中极致的悬疑式的勾勒,其实在布努埃尔的《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中也早就有了谐虐版的阐述。由此延伸到配乐,如果君特?雷泽诺和阿蒂库斯?罗斯再用他们在前两部电影配乐中的方法,当然会和影片本身不搭调。所以在这次的配乐中,他们不动声色地将音符锁定于安静的氛围之中,遍布于影片之中却从不跳将出来打扰影片的节奏和画面。那些细碎微弱的声音,让影片自始至终充满了一种不祥的感觉,乍似一潭死水,实则遍地暗流。在某些片段中,音乐甚至可以用温馨来比喻,当然这也是诡计一个,貌似安宁却暗藏杀机。君特?雷泽诺依然使用着自己最为熟悉的电子键盘,只不过原来那些暴躁自毁的节拍,在今天被岁月简约成滞重泥泞的缓拍,而他内心的魔性,并没有彻底消失,只是以更为隐蔽的状态潜伏于那些表面平静的声音之中。原本,这些魔性并不专属于君特?雷泽诺,它们是人心深处本就存在的黑暗篇章,得到机会,就会撕破安宁破土而出。
《一条安达鲁狗》
Un chien andalou (1928 法国)
导演:路易斯·布努埃尔
制片人:路易斯·布努埃尔、萨尔瓦多·达利
编剧:路易斯·布努埃尔、萨尔瓦多·达利
摄影师:阿尔伯特·杜沃格、吉米·勃列特
配乐:默片形式放映
演员:路易斯·布努埃尔、萨尔瓦多·达利、皮埃尔·巴切夫、西蒙涅·马雷尔
一个奇怪的骑自行车的人在穿越街道时毫无缘由地突然摔在地上;一个男人拖着两架钢琴,钢琴上分别放着两具早已腐烂的驴的尸体,之后,用来拖动钢琴的绳子上又突然出现了两个牧师(其中一个是画家萨尔瓦多·达利);一个女人躺在沙滩上,露出的腋毛突然变成了带着硬刺的海胆;一个瘦高的男人盯着自己的手掌,手掌中心有一个洞,从洞中爬出了许多蚂蚁。
在这一系列诡异的、毫无逻辑可言的镜头中间,还有一个这样的场景:导演路易斯·布努埃尔饰演的男人先是磨刀,然后走到阳台眺望,天空中有一轮圆月,乌云遮过,将月亮分割成两部分。随后,这个男人用手里的刀片,将一个坐在椅子上的女人的眼球割开——在这个段落中很明显,一个镜头影射着另一个镜头,并且相互对立:女人的眼睛和月亮相关联,男人的剃刀和乌云相关联,眼睛被剃刀割瞎和月亮挡住一样,都是失去了光明。在这两场“戏”中有两段字幕,第一段字幕先前打出“Once upon a time(从前)”,紧接着出现第二段字幕“Eight years later(八年后)”。此外再没有任何解释。
这就是《一条安达鲁狗》对所有超现实主义和极简主义电影的永恒馈赠。
在拍摄这部影片时,导演布努埃尔和画家达利都籍籍无名。如果那时有人告诉他们,他们会因为拍摄这部谁也看不懂的电影而名垂青史,那他多半是个疯子。的确,这部反传统的影片没有任何故事性,你完全找不到电影的什么“故事脊椎”,它就是一场琐碎的、无关紧要的实验。布努埃尔和达利看起来就是在用《一条安达鲁狗》宣泄狂躁,并从中寻找乐趣。
事实就是如此,布努埃尔本人在第一次看完影片后,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差点看吐了”。接着,在电影首映时,布努埃尔藏在影院的银幕后头,他在自己的口袋里塞满了石头,以便在观众因为愤怒而攻击他时——进行“适当地”还击。但结果实在出人意外,观众对影片发出欢呼,他们对那些毫无关联的影像和急速诡异的剪辑赞赏不已。布努埃尔甚至有些失望,从此开始了他一辈子纠结而讽刺的艺术生涯——他所批判的中产阶级们永远是他的电影最稳定的观众群(最具代表性的现象就是他的经典名作《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
《一条安达鲁狗》至今仍被“超现实主义者”膜拜,它每天都有新的拥趸,这些人没事儿就反复观看它;据说,那些准备认真学习电影的人早晚也要看一遍《一条安达鲁狗》,他们总会在其中找到营养。
有什么比mojito这款经典的鸡尾酒更适合夏日炎炎中感受一下清凉呢?那浮动在晶莹冰块之间的绿薄荷叶,仿佛把夏天的绿荫都映入了杯中,而其口感中杂有薄荷的清香,青柠檬的微酸,糖浆的甘甜,以及朗姆酒的微醺,清爽不刺激,止乏而解渴。
Daiquiri和mojito都含有朗姆酒,青柠檬汁,蔗糖和冰块,所以也有人说mojito是从Daiquiri发展来的,这两款都为在哈瓦那呆了12年的美国作家海明威所爱。他说:我的mojito在五分钱酒吧, 我的daiguiri在小佛罗里达餐厅――你可以想见,这两家酒吧和餐厅在游客中的知名度。当然,海明威在全世界留下了一条鸡尾酒之路,你要了解当地的饮料,踏着他的足迹前进就行了――在马德里的Palace喝Dry Martini,在威尼斯的Harry酒吧喝bellinis,在巴黎的丽兹饭店酒吧(后来被命名为海明威酒吧)喝马提尼和血腥玛丽,在哈瓦那的五分钱酒吧喝mojito,在小佛罗里达餐厅喝daiquiri。
在古巴,daiquiri是上流社会和美国游客喝的鸡尾酒,而mojito是工人阶级的酒。然而酒的时尚也是循环往复的,朗姆酒的野性,mojito的绿色,也许都是令其如今比daiquiri酷的原因吧。
到底什么构成好的mojito?最主要薄荷叶要够鲜吧! 蔫蔫的薄荷叶就彻底不要谈了。那样说来,自己在家里养盆薄荷,到时候随手一摘,自己动手挤柠檬,也许是最棒的。很多配方强调12片薄荷叶子,少了的话,清凉味不够或者看起来没那么养眼?还有,最好不要像很多酒吧那样用苏打水代替气泡矿泉水。
威士忌直截了当,苦艾酒属于巴黎的文人艺术家,啤酒平凡,龙蛇兰是拉丁饮料,就如同二锅头属于北京老爷子。马提尼的优雅杯子适合城市气氛,但是又简单低调。西班牙超现实主义导演布努埃尔也独钟马提尼,而且他是马提尼的纯粹主义者――不喝邦德那种伏特加马提尼,而是纯粹杜松子酒的马提尼。马提尼的纯粹主义者认为伏特加马提尼必须注明伏特加,而马提尼本身是没有伏特加的。布努埃尔的自传读起来是一片天籁的纯真自然,学是学不来的。单说其中一章《俗世乐趣》,专门讲他对酒烟和酒吧的热爱。像他的电影常常是白日梦一样,他喜欢白天安静的光线黯淡的酒吧,独自沉思不聊天的顾客,而他叫上一杯喜爱的鸡尾酒,一坐就是一下午,构思他的下一部电影。他甚至认为这样的时刻是神圣的,而激发这种神圣,喝的饮料必须是英国杜松子,而且是调成甜味极淡的马提尼。“喜欢甜味极淡马提尼的内行们建议在混酒时,只允许一线阳光略过一瓶Noilly Prat(调马提尼用的Vermouth甜酒的一种品牌)。
布努埃尔对于马提尼的另一要求倒跟邦德一样――冰块必须够冷,不能融化,“没有什么比水兮兮的马提尼更糟。”布努埃尔还给出了他的“专利”调法,他说这是他“长期实验的结晶,保证产生完美的结果”。“客人来的那天,把所有原料――杯子、杜松子、拌酒器放入冰箱。用温度计确定冰块大约在零下20度。在你的朋友抵达之前不要把任何东西拿出冰箱,到了之后,在冰块上滴几滴Noilly Prat,和半小勺Angostura苦味,摇晃,然后倒出来,只留冰块,两种味道只在冰块上留下了轻微的残迹,这时把纯杜松子酒倒在冰块上,再次摇晃,然后就可以入杯盛给客人了。”
关键词:自然、飘逸、透明
在烟雾和镜像的世界里,“私语”呈现出带有柔和色彩的海市蜃楼般的虚幻感,手工上色处理让人想起早期的彩色影像。然而,这不是一种对过往时代的静态致敬。因为运动是万物与生俱来的特性,从熊熊烈焰到滴水的水龙头,无不体现出这一点。而表面纹理给人不同程度的不透明感。
精神
关键词:手工、民俗、纯朴
沉浸在民间传说中,精神这一主题向即将到来的春天的致敬,或许唤醒了那种除了在周末晚间古装电视剧以外从未真正存在过的田园生活。这一主题元素相对简单,全新的自然、鲜艳的色彩、质朴的纹理和手工事物。这是一种本源的回归,对于城市居民来说,对自己动手,烤面包、种菜等的一种幻想,即使你开着四驱车,穿着Wellington的靴子。
冒险
关键词:工业化、科幻与低科幻、现代与未来主义
科幻面对低科幻,是当今乱世的一种反映。随着旧的衰退和瓦解后工业社会崇尚废弃的美,同时用现代和未来主义加以混合。结果是:充满了有毒色彩的可怕环境,以及引用了《飞侠哥顿》和任何惊奇漫画作品的流行元素的科幻小说。后整理和材质结合两个元素:粗糙与光滑,原油、煤炭和粗糙玻璃与超光滑喷枪处理抛光使其具有镜面般的光泽相对比。
文雅
关键词:经典、舒适、本土
中性色与经典建筑细节相结合,这一主题带我们穿越传统本土习俗的家庭之旅,玩着老式的棋盘游戏、烤着蛋糕、享受着周围环境的舒适和一盒廉价的巧克力带来的简单快乐。戏剧化通过关键要素点亮,胭脂红、大红和金色,回荡在歌剧之夜,而镀金的椅子让人想起经典时尚。从镀金到蛋糕表面的糖衣,一切事物都追求完美。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得到真实演绎。
光线
面料从经典的高支棉府绸、光物印染、贡缎到珠片织物,营造一种远古的神秘感和痕迹,体现光线折射后耀眼的神秘感,包彩以高贵感、锃亮感的中性混色为主。
繁簇
重点突出混搭和拼贴。面料除了多彩的胶质感涂层和复杂的装饰性几何纹样,注重民族和民俗的融合,创造出无国界的作品,是一种真正的世界公民物品,体现百川入海的宏伟。色彩多选择天然的多元纯色。
幻想
重点突出柔软、超轻质感的感观。面料以花式纱、府绸和尼龙为主,配以色彩轻快或结构变形的图案,在营造出爱丽丝般的梦游仙境中,突出甜蜜、怪异和鬼魅。色彩以能体现孩童般斑斓幻想的中性色为主。
曲线
以荷叶边、褶皱、盘花绣珠等织物打造蜿蜒的起伏感,线条的袅绕衬托女性的曲线,生动而又立体,十分具有画面感,且更加地细致和精致,让人回味。
正如所有人都想当然地认为,得益于作为全球时尚高地的巴黎,他们不仅眼界远盖,更直接地就毫无顾及地施行,《ELLE》杂志的时尚总监Anne S10wey曾如此表明为何巴黎能带给时装编辑最佳的工作环境:“以这座美丽城市的背景,足以令你可以穿上那些在纽约永远也不可能披在身上的东西。”
这只是法国杂志的影响力在这个国度施行的一个切片――《巴黎竞赛画报》早已作为审慎的资产阶级魅力,二战后便极端苛刻地存在着(事实上,它已经是巴黎相当八卦的杂志了);《Purple Fashion》则是发达时尚主义的抒情诗人,见证着后现代时尚的新走向,这一点上法国人比美国人、日本人眼界不知领先多少年;新时尚杂志《Numero》则是极致唯美主义分子,给杂志演绎着最纯粹的范本;《The Purple Journal》则是巴黎的诗意隐形地图,为夸耀化的杂志作出优雅的转身;连来自美国的连锁刊物《VOGUE》,来到法国则变成是唯一的时尚民族主义刊物《VOGUE PARl5》。除了法文,它们的另一副共同的脸孔则是:高眉,带有思想深度与文化礼节的自命不凡。
“人类是从不停止想象的动物。”法国现代哲学家加斯东・巴歇拉如是夸耀说。我们的政论家储安平亦曾这样认为“法人是思想之人”。就连品牌做的杂志亦如是,最高眉者当推Hermes的杂志《HERMES》。他们的执行总裁曾在这本杂志的“编者言”中大谈赫拉克里特与巴门尼德的哲学比较。
《The Purple Journal》同样是另一种法式高眉――高智隐于其中。读者可以把这本杂志的字里行间比作一幅大巴黎的地图,人们能够在一排排房屋、门径和院落的掩护下不引人注目地四处走动。就像是波德莱尔那样,这位忧郁诗人曾写道:“旁观者在任何地方都是隐姓埋名的王子。”
每个法国男女都毫不谦逊地认为,法国在文化方面始终领导着全世界:建筑、绘画、音乐、电影、文学、雕塑、哑剧、芭蕾,以及如何在拂晓的决斗中光荣地死去。他们迷醉于美学上的法典,这让他们在这些方面都变得很是苛刻讲究。这一切的典型物莫过于:高时装(Haute Couture)。
他们懂得在每一页中显露着不同凡响,充满艺术气息的感觉:我们很少机会能在法文杂志中寻到编辑学上和设计学上的破绽。在很多时候,你能联系到的是他们在用词上的严谨,以及一种神圣的仪式感,就像他们对待高时装那样,“高级女装是法国时尚的活的记忆,这种时尚中正在消失的手工、技艺和想象的标准被作为一种必要的孝道而保持着。”亚当・戈普尼克曾这样描述到。
这些杂志都染上了法国人的某些方面的特性,正如学者尼克・雅普与米歇尔・西莱特的阐述――这个国家的人都会为显示自己的广阔智慧而奋斗、规划和行动。对此他们有一个词来概括:论说。这个词包括了从空洞的饶舌直至深奥的演说中的所有含义,但是其中他们最喜好的是:“一番推理论证”。那些精于此道的人(约占人口的95%)得到了他们所在社群中很高的评价。
在夸耀一幅印象派绘画、一个福贝格彩绘蛋或一个塞夫勒花瓶时,一个法国男士或女士会极为得意地提出一个时髦的论据,让旁人充分感受其论说的魅力――在《VOGUE PARIS》与《PurpleFashion》上面,我们常常能发现这些煞有介事的时尚论说。
对话刘小东
虽然不属于电影圈,画家刘小东却跟电影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20年里,他做过多部纪录片故事片的主角。首先是王小帅的《冬春的日子》,他和爱人喻红本色出演了一对艺术家情侣,后来影片获广泛赞誉,被BBC评为全球百部经典片之一。
后来,刘小东又以美术指导兼演员的双重身份,参与张元的《北京杂种》,这两部关乎“北京艺术家状态”的独立电影,堪称90年代最重磅的两枚现实主义炸弹。
到了2005年,刘小东奔赴即将消失的二三峡完成《三峡大移民》和《三峡新移民》两组油画系列。这个经历被贾樟柯制作成纪录片《东》,见证了画家的创作过程,也再现了一个遭遇拆迁死难事故的家庭的真实状态。随后,两人合作(贾任导演、刘任策划)的《三峡好人》轰动世界影坛。
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刘小东赴灾城北川绘出了《入北川》,这个时期的影像被王小帅剪辑进了短片《等待》中。2010到2011年间,刘小东返回家乡辽宁锦州金城镇,以童年伙伴们为模特,着手绘制《金城小子》组画,台湾大导演侯孝贤率领团队全程纪录,同名纪录片一举斩获第48届金马奖最佳纪录片奖。
刘小东“触电”的跨度长达20年。在整个华人世界,或许再没有第二个画家像他这样,每一个生命阶段的创作和生活,都被电影纪录了下来,而日每一次都是与华人世界最杰出的电影导演合作,电影成全了他,他也成全了电影。
Q:在你人生的哪个阶段,最热衷看电影?
A:我大概是在大学的时候看电影比较多,那时候电影资料馆有美国电影周、欧洲电影周这样的电影展,我们都会想尽办法搞到票,然后跑去看。
Q:那时候看的电影,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A:比较深的是安德烈·塔科夫斯基的电影。还有西班牙片——有一部非常有意思的电影叫作《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是布努埃尔的。还有一部获奥斯卡奖的英国电影,叫《火之战车》。
Q:这些电影跟你画画有关系吗?
A:跟画画没关系,塔科夫斯基电影里面有一种力量感跟浓重的历史感,比如旧钟啊,一匹马在战场上飞奔啊,这种苍凉的力量感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喜欢布努埃尔则是另一种感觉,他电影里面的人一会儿走在荒滩上,一会儿一起吃饭,忽然这样忽然那样的,给人感觉莫名其妙,但我看的同时又觉得很有趣。至于《火之战车》,是因为它有一种浓郁的色调,湿漉漉的空气感—下子就把你抓住了,属那种很有质感的电影。
Q:为什么我们需要电影?
A:因为人需要全方位地看到自己,存这个意义上讲我们需要电影。比如你想看到你的背影,你想看到你痛苦的时候什么样子,你想听到你说话的声音。你听到的自己的声音跟录下来的声音是不一样的,当你在电影里面听到自己的声音会说:这个不是我。影像就是这样的——电影能够让你看到这个不是你的你。并且电影是能够全方位地贴近人类感情的艺术,它跟绘画不一样,绘画是静止的、宁静的,电影是运动的,把声音也容纳了进来。
Q:可能比起别的国家,在中国,电影的影响要超过国外。对于你和你这一代人来讲,在电影当中获得的是什么呢?是认知自己还是获得了一种娱乐?
A:对于我来说,是通过观看电影的经验,回顾到人生曾经所经历的阶段。在看电影的时候,能够突然地把你的某种经验带动起来。我会很看重电影这种带动人认知过往的东西。
我大学时看电影比较多,现存则不会刻意去看很多碟什么的,我会带孩子一起去影院。但电影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因为你会通过看电影,感动得流泪,从而获得另一种更大的。心灵上像被洗涤了一样,从内在到外在,好像把自己变得干净了。
关键词: 贝多芬 钢琴奏鸣曲 风格特点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于1770年12月16日诞生于莱茵河畔的波恩城,是德国伟大的作曲家、钢琴演奏家。他的钢琴奏鸣曲创作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他的人生虽然充满坎坷和磨难,但在他的音乐里却始终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和斗争精神,以及对真理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
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集中了前辈大师的创作成果,站在他所处的时代前列,以新的素质体现了亨德尔音乐的英雄性、群众性和巴赫的深邃性、哲理性、宏伟性气魄,发展了海顿的人民性、风俗性艺术风格,借鉴了莫扎特深刻入微的心理刻画和热烈的抒情性,创立了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其作品既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又有强烈的时代感;既有古典主义的音乐美感,又有浪漫主义的真切情感,因此他是由古典主义乐派向浪漫主义乐派跨进的一座桥梁,是屹立在18、19世纪之交的一座音乐丰碑,对200世纪欧洲音乐的创作乃至世界音乐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深刻的、广泛的影响。
贝多芬从青年时代开始创作钢琴奏鸣曲直到晚年,他的创作风格也总是在变化,其中贝多芬32首钢琴奏鸣曲中的乐章数目也是十分自由的,二、三、四乐章的都有(32首奏鸣曲中三乐章的有14首、四乐章的有12首、二乐章的有6首)。下面按作品产生年代的先后划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以此对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风格特征进行初步的比较:
一、早期(1792―1800年)
社会背景及历史文化的变迁,使维也纳古典乐派作曲家们的境遇、社会地位、思想,以及创作音乐风格也经历了一个从海顿没有深刻精神内涵的闲适,到莫扎特个人思想情感初步个性化表达的优美、秀丽和热情,再到贝多芬充满个人主观意志和自由、平等、博爱理想的崇高这样一个渐变的过程。
同时,贝多芬又探索了发展钢琴奏鸣曲的新道路和新形式。在早期奏鸣曲中,特别是在第8首奏鸣曲《悲怆》中,可以举出许多进行探索的例子。例如,《悲怆》奏鸣曲第一乐章的前面,贝多芬加了一段很大的引子,在展开部的开始及尾声前又出现了这段引子的素材。《悲怆》各乐章的主题是很相似的:引子的主题和快板部分的第一乐章是相似的。第一乐章的副部主题和第三乐章(回旋曲)的第一主题很接近,第二乐章的第一主题和回旋曲的第一主题也略有相似之处。
贝多芬早期的风格特征一方面延续并发展了海顿、莫扎特的质朴、严谨、富哲理性等古典传统,同时他的旋律继承海顿式的动机开展的手法,又吸收莫扎特旋律的深情,形成简洁、粗犷、质朴、热情的特征。另一方面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个性,节奏上频繁的变换、切分和休止造成的动力性、不平衡感;和声、调性上不谐和、不稳定范围的扩大;力度上大幅度的起伏等,构成贝多芬音乐的强烈感染力。
二、中期(1800―1815年)
17到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所倡导的思想自由、个性发展思想和反对封建传统、宗教束缚的思想,潜移默化地浸润到贝多芬的意识中。对真、善、美的呼唤和歌颂,对假、恶、丑的鞭挞和抗争,世界的和平,人类的幸福,成为贝多芬中期所有音乐作品的主题。为表达这种主题,贝多芬根深蒂固地置身于现实中。他谱写的东西,记录着他的良知,凝聚着他的理想,塑造着他的全部思想历程,是他人格力量的物化。中期是贝多芬创作的旺盛和关键时期,他努力探索扩展奏鸣曲的表现力和套曲的结构功能,进行了多方面的创新和发展,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征。
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d小调(暴风雨)》Op・31No・2,是贝多芬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中争议最大的一首。无论从它的思想、内容,还是从它在贝多芬一生钢琴创作的地位都有各种不同的说法。在思想性方面,按照罗曼・罗兰的看法:《暴风雨奏鸣曲》是贝多芬在音乐中直接表达思想的最突出的例证之一。“这是他,就是他本人!”罗曼・罗兰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一时期贝多芬艺术独具一格地表达了《暴风雨》中的对立性,这是“无法遏止的急流,粗犷的力量”和“高瞻远瞩思想的统治”之间的对立。这首奏鸣曲在构思上是美学和伦理学上的胜利,它摆脱了《月光》音乐发展中达到高峰时感情的动荡不安、心灵的苦难,它肯定了人民的因素,通过民间曲调与社会的悲欢相融合,难怪是列宁所喜爱的音乐作品之一[1]。贝多芬的第31号三首钢琴奏鸣曲在所有钢琴奏鸣曲中是一个转折点,而且在他的整个音响化哲学体系中也是一个大的转折前的先兆和信号,正是这先兆和信号,预告了贝多芬的体系中出现了一个英雄的、革命的浪漫派的时期,向贝多芬心目中的新目标昂首挺进[2]。
三、晚期(1815―1825年)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创作晚期是欧洲大陆最黑暗的时期,各国君主组成“神圣同盟”残酷镇压人民,坚持资产阶级民主理想的贝多芬面对这黑暗倒退的现实极为不满,心情沉重、苦闷、彷徨,创作暂时处于低潮。晚年的贝多芬在不断克服精神危机、耳疾、经济压力、家庭纠纷等困难的情况下,在他随后的人生旅途中,他使奏鸣曲的创作形式完全服从他自身的非凡幻想之中,以坚定的意志和无比的毅力继续投入创作。贝多芬晚期钢琴奏鸣曲的风格表现了他深沉、内省、诚挚、复杂的内心独白,其思想内容越来越具有深刻的主观意识,表达了他的痛苦与希望、明朗与阴霾、动摇与坚定等复杂情感,以及从最自由的幻想走向最坚定的意志。他以抒情内省性取代了以往的英雄性,以抽象性和复杂性代替了以往作品的标题性。他的奏鸣曲曲式结构已经完全自由化了,摆脱了一切传统规则。即兴性、心理的探索、深刻的哲理性,以及浪漫主义的艺术思维等是贝多芬这时期作品的突出特点。贝多芬最后五首钢琴奏鸣首首是经典,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1818年创作的《降B大调第二十九(锤子键琴)奏鸣曲》(O p.106)。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晚期作品的风格特点之一是审慎地挖掘主题和动机的最大潜力,这也是沉思的成果之一;又一特点是有意模糊分界线而获得持续性。贝多芬晚期作品的抽象性、普遍性,表现为对位织体的篇幅和重要性越来越大,这也是他音乐创作处于颠峰状态的作品风格,这个时期的作品被世人公认为“超越了从前所有音乐,向人类想象力所能触及的最高领域翱翔”。除了形式和风格的改变,除了独立性和独特性,还有一种个性的表达,即“人类情感和思想的彻底解放”。这个时期也被世人称为贝多芬的思想期。
综上所述,贝多芬的三十二首奏鸣曲所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它所具有的价值和魅力在于均衡地反映了贝多芬整个音乐创作生涯的各个时期,体现了他一生所经历的漫长的音乐和精神之旅,并将一个时期的社会的潇洒和优雅,完美地展示了一种特定的音乐形式在天才作曲家手中所能达到的高超的技巧和丰富的变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