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医疗产业现状范文

时间:2023-09-15 17:12:19

序论:在您撰写医疗产业现状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医疗产业现状

第1篇

一、韩国医疗观光产业的环境分析

首先从优势上看,第一,韩国具有先进的医疗技术和专业化的服务产业。从OECD的资料分析来看,韩国的医疗设备是处于尖端领先地位,相对于医疗技术设备一直处于领先的美国来说,可以达到美国的80%。第二,韩国医疗观光产业一直以来有很高的服务态度评价。尤其是韩国对于治疗癌症疾患技术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通过问卷调差,80%的患者对于韩国的医疗服务态度是很满意的,如果有可能,他们会选择来韩国再次接受治疗。另外,韩国的医疗费用相对来讲也有很大的竞争力。在韩国做一个除皱的手术只需要8千到1万左右,在国内的话则需要3万到4万人民币。中国对韩国整形的概念达不到韩国的普及度。在中国仍然属于高级消费的整形手术在韩国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有了价格上的相对优势。甚至中国整形患者觉得即使加上付给中介的费用也要比在国内便宜。最后韩国强有力的媒体宣传团队也是韩国医疗观光产业发展强有力的推手。韩国媒体广告发展迅速,利用韩国的广告媒体宣传也是韩国医疗观光产业走向世界的重要渠道。

从劣势的层面上分析韩国医疗观光产业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国际认知度的问题。韩国相对于新加坡和泰国来讲,医疗观光产业在还没有走向成熟,对于国际的认知度也不是很高。虽然医疗法有关于允许接受外籍患者治疗的规定,但是在法律法规上还是有很大的局限性。其次是宣传力度不够。虽然有些大型整形医院利用宣传,但是对于相对较小的专科整形医院来说,对于宣传资金方面是一个不小大负担。通过旅游公司接收的医疗患者,手术费用大部分也用手续费的方式被中介抽走。甚至由于不负责任的中介让这些中小型整形医院有了濒临破产的危机。

二、韩国医疗产业的问题分析

1.医疗法等法律制约

韩国的医疗法规定,凡是以盈利为目的向医疗机构医师介绍患者,都属于非法行为。由于宣传的制约性,韩国整形医院对外宣传仅局限于当地网站或者旅游杂志上。况且韩国现在没有建立海外医患者医疗事故赔偿体制。甚至发生医疗事故时,医院都是消极和躲避的态度。最近屡屡发生的医疗观光事故也开始让中国顾客望而却步。

2.专业人才紧缺

接收国外医疗患者会引来一系列的问题。在韩国有很多整形专科医院缺乏专业能力。对于必需的治疗翻译和专业陪护人员都不完善。至况且今没有具体规定能接收外籍患者的医院在人才配备上的最基本标准。韩国应该培养为治疗医师和患者顺利沟通的专业翻译。在患者接收治疗的同时应该配有专业的陪护。另外治疗医师的外语能力也是让人担忧,尤其是在给患者开医药处方的时候,外语薄弱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困扰,因为国家文化的不同,尤其是对患者的隐私保护意识也相对薄弱。

3.医疗观光事故

在医疗过程中,出现医疗事故时不可避免的现象。但是韩国没有没有针对医疗观光事故的保险制度导致医疗事故不能的得到妥善的处理,这也是导致韩国医疗产业的危机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对于国外的整形患者来说,一旦发生医疗事故,他们的权益是很难得到保障的。首先,没有明确的物证可以提交,整形医疗事故的定义也是不明确的。在国外滞留的费用对患者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4.非法中介乱收费

中国大量的医疗观光游客涌入韩国,从另一个方面来讲与中介是分不开的。据调查在韩国从事医疗整形中介的不下2000家。在中国随便一个网站搜索都会出现漫天的一条龙服务式韩国医院观光中介广告。韩国的医疗技术、设备,服务水平是吸引世界医疗观光游客的主要原因。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任何的不妥。非法中介乱收费就是最具代表性的问题。正规的中介公司应该是按照患者实际手术的费用收取一定比例的中介费,非法中介却是先向患者收取高额的费用之后再抽出一部分给相关诊疗医院。甚至有的中介可以收取90%的中介费,也就是说手术费用不过仅仅占了10%。由于跨国宣传的限制性,医疗观光产业也做不到彻底与中介脱离运营,可谓有苦难言。

三、强化医疗观光市场方案

中国医疗观光游客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给韩国观光产业带来了极大的收益,反面,中国消费者的权益并没有得到全面的保护,医疗事故频发不能得到赔偿,没有专业陪护等等原因开始让中国游客考虑转移到别的医疗观光市场。那么韩国应该从哪些方面强化市场呢?

首先健全法律制度。虽然2009年医疗法的修正对维持医疗观光游客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在医疗观光产业方面仍然有很大的法律限制,尤其是非法中介让韩国医疗观光产业开始走向危机,中国的医疗观光游客也是望而生畏。为了保护中国医疗观光游客合法权益,不管是在法制还是在市场体制上都应该建立强硬的制度措施。其次是健全医疗事故处理措施。医疗观光与其他观光最明显的差别就是会有医疗事故的意外发生。维持国外医疗患者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要有健全的医疗纷争解决措施。最近我国医疗观光游客在韩国的出现的医疗事故因为没有明确的处理措施导致得不到及时的赔偿,就是能得到赔偿,那对于受害者来说也是微不足道的。韩国的保险界应当尽快开发关于医疗观光事故保险产品,我国医疗观光游客目前在韩国仍然不能加入保险,所以有些患者为了在韩国长期治疗在当地加入了国民保险,这样可以获得一些优惠。因此,韩国的保险公司应该在中国或者当地与中国保险公司开发对于中国医疗观光意外事故保险的产品。另外培养专业人才也是迫在眉睫。正如医院需要专业的翻译人才一样,医疗观光翻译为医疗观光游客解决语言障碍,治疗后的病情恢复反馈,以及提供合适的观光行程。尤其在治疗期间面对陌生的环境,需要专业的医疗观光翻译给予患者帮助。(作者单位:韩国水原大学CSL系)

注解:

① 2009-2014访韩医疗观光现状

参考文献:

[1] (韩)张倩.《韩国医疗观光产业维持中国观光游客的市场战略》[D],硕士学位论文。韩国成均馆大学.2014年

第2篇

【关键词】 医疗器械产业;国内发展现状;科技含量

1 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分析

医疗器械生产属于知识密集型的高精工产业,所以需要较高的科技技术,门槛较高,但是从事医疗器械生产的企业却与日俱增,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在2005年外商及港澳台商人投资医疗器械生产总值约246.8亿人民币,股份制经营投资约126.2亿人民币,国有企业投产约16.8亿人民币。医疗器械产业呈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良好局势[1]。

但是我们也不要忽视其中的危机,外商投产的多为发达国家需要降低制造成本、环境污染的制造环节,核心产业的生产仍为发达国家所垄断,中国目前属于发达国家的一个生产“车间”。虽然在生产过程中汲取了大量经验,但是利润收益并不理想。

从产品的上产布局上来看,我国由于人口基数较大,所以患者较多,对于病人监护系统的市场需求量较大,该类产品的生产厂家较多,在国外也具有较好的声誉,但是产品多位中低档次,没有较高档次的产品产出。

2 中国医疗器械的发展特点

由于我国具有广大的消费群体和政府政策的支持,所以我国的医疗器械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2.1 高速发展的经济带动医疗需求的提高

我国近几年经济在飞速发展着,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医疗服务业市场得到逐步发展,随着医疗服务业的加速发展,医疗设备的需求量开始不断加大,很多医疗器械生产厂家为了能够得到更多的市场占有率开始加大对高新技术的研发,医疗器械开始向精密化、多样化发展[2]。医疗器械产业作为一个新的增长点受到国家的重视,不断推出更多的政策支持。

2.2 信息化趋势的需要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医疗领域开始向信息化、网络化转变,医疗档案管理开始向网络化管理转变,随着这种趋势的发展引发了对影像学、数字化等新兴的高尖端医疗设备需求量的增加。而随着IT技术的进步也使其可以和医疗技术进行结合产生了很多新的诊断和治疗方法。随着科学的发展医学信息在以后的治疗过程中需要医疗器械也会向着高、精、尖端发展[3]。医院信息系统的使用标志着中国的医疗器械会向着以后的一体化发展,所以更加需要影像学、数字化的诊断仪器。

3 中国医疗器械制造业面临的挑战

医疗器械制造业在世界上也是属于高速发展的高科技产业之一,在我国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起步晚,科技水平落后,有没有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管理,所以我国的医疗器械产出的水平并不高,而且由于没有一个标准,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也存在不规范的问题,在世界市场上竞争力较弱[4]。

3.1 产业结构分散

我国医疗器械生产规模小,烟叶结构较为分散,缺乏竞争力。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对于医疗器械制造业采用粗放式的管理方式,缺乏明确的标准,而生产商又只注重利益,所以产品在产出后产品存在诸多问题。根据资料显示2007医疗器械在我国有大小生产企业共计6000余家,但是在诸多企业中有80%以上的企业为中小型器械,所以使我国的医疗器械制造业不能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抗风险能力弱,而且对于中小型企业我国推行的各种质量管理办法也很难实施,所产出的一些医疗器械的产品质量并不可靠,达不到国际水平所以很难参与国际竞争。

3.2 医疗器械生产重复化

我过医疗器械制造业不仅规模小,还存在着严重的低水平重复性生产,由于企业多、规模小,所以很多企业都是出产一些低水平的产品,所以大量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重复生产,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往往会引发恶性竞争。而且大量的重复生产不仅会造成大量的污染而且过度的竞争会使企业出现亏损最终倒闭。

3.3 企业制造技术的落后

在我国很多企业与发达国家的医疗器械生产商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生产技术严重落后,同比制造同样的器材不仅我国需要浪费更多的成本而且与产品的档次并不高,专业化程度严重不足。而且由于我国进出口关税失衡造成了我国医疗器械出口利润较低。

4 影响我国医疗器械发展的因素

4.1 经济因素

与国外相比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通过有关资料来看我国20世纪末的医疗投入仅为美国的1/5,因为现阶段经济因素影响制约了医疗器械的发展。

4.2 科技因素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医疗科技总体水平落后15年,可以生产的先进医疗器械不到世界的5%,相对低下的科学技术严重影响了我国医疗器械的发展。

综上所述,只有随着改革的迈进才能使我国的医疗器械业屹立于世界强者之林。

参考文献

[1]常健:透视我国医疗器械市场[J].上海生物医学工程,2009,(4),241―242.

[2]中国医学器械行业协会:2009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年鉴[Z]。2010。

第3篇

【关键词】医疗器械产业 发展现状

一、中国医疗器械产业结构分析

尽管医疗器械行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型的高技术产业,进入门槛较高,但进入医疗器械的企业却有增无减。按经济类型分析,2005年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医疗器械企业总产值为246.8亿元,占总产值的47.7%;股份制企业总产值为126.2亿元,占总产值的24.4%;国有企业总产值为16.8亿元,占总产值的3.2%;集体企业总产值为8.1亿元,出现了多种所有制成分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同时,发达国家的医疗器械企业为了降低制造、研发和临床试验等费用,纷纷在发展中国家寻找加工成本低,又无需转让核心技术的外包业务“车间”。中国目前成为国际医疗器械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区,这也给中国医疗器械企业提供了学习借鉴的机会。中国的医疗器械外包业务可以粗略分为4个部分,即金属配件、塑料配件、电子配件和增值服务,其中,利润最高的金属配件制造和增值服务提供业务增长机会最大。

从地域分布来看,我国医疗器械行业集中在东南部沿海地区。市场占有率居前六位的省份占全国市场80%的份额,显示了医疗器械行业较高的地域集中度。

在产品布局上,我国病人监护系列产品市场需求量大,机电一体化技术复杂性和加工难度相对而言不大,生产厂家较多。中档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已创建较好声誉,2006年出口数量超过5万台。医学影像设备品种多,生产队伍也大。五大医学影像设备品种中除核医学成像设备PET、SPECT外,都有境内产品上市,多限于中档产品,其中B型超声成像仪器和X射线诊断系统的出口数量接近2.5万台,但B型超声成像仪绝大部分是C、D档次的。临床实验室设备不断出现新产品,有两分类和三分类血球计数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半自动生化分析仪、血凝分析仪、酶免疫分析仪、尿液分析仪等。

二、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特点分析

由于我国具有庞大的消费群体和政府的积极支持,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发展空间广阔,产业发展呈现如下发展特点。

1、经济发展带动医疗服务需求升级,导致健康服务需求显著增加。医疗服务市场的逐步开放,使国内外资本投资中国医疗服务产业的速度加快,从而直接导致医械市场需求的增加。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器械的选用会越来越先进,其产品结构会不断调整,功能更加多样化,市场容量会不断扩大。医疗器械产业作为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国民福利的重要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不断增强,中国的医疗器械产业将会获得更快发展。

2、医院信息化趋势引发医疗器械需求增长。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医疗领域的信息化和网络化是今后医疗管理的发展趋势,这个趋势会引发对影像化、数字化等高精尖医疗设备的需求增长。随着IT技术的发展及其与医疗技术的结合,造就出许多新的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B超、CT、核磁共振装置、直线加速器、超声定位体外震波碎石机、神经电位诊断系统、正电子断层扫描机、伽玛照相机等一批尖端精密医疗仪器设备的广泛应用,医疗器械市场销售额增幅十分惊人。医疗领域的信息化和网络化给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医疗领域的信息化和网络化是今后医疗管理的发展趋势,这个趋势会引发对影像化、数字化等高、精、尖医疗设备的需求增长。医院信息系统的普遍建立又使得医院有了进一步建立以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为核心的临床信息系统的要求,占全部医疗信息90%以上的医疗影像信息的处理更是今后医院信息化的核心所在。医院信息化趋势给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据推算,全国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市场的总需求达2l1.7亿元,如果考虑到由其衍生出的高档影像设备以及其他一些附属设备市场,PACS的市场容量将达到300亿元以上。

3、医疗器械产业向创造高附加值发展。产业的高风险性和高投入性必然需要高回报率来支撑,所以医疗器械产业研发费用的高额投入必然导致医疗器械新产品的高附加值,只有如此,医疗器械企业才能发展壮大,医疗器械产业才能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

4、医疗器械产业向相对垄断性发展。医疗器械产品需求的世界性和生产集中性,使医疗器械产品成为世界贸易最广泛的产品之一。由于医疗器械产业高技术、高风险等特征及市场竞争激烈程度,使得医疗器械制造业为少数大医药企业所垄断,使少数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医药市场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尤其自80年代以来世界医疗器械企业并购重组浪潮愈演愈烈,跨国企业兼并收购进一步加大了市场集中度。

三、中国医疗器械产业面临的问题

医疗器械制造业成为世界高技术产业中发展最为迅速的产业之一,它在我国的发展十分迅猛。但由于过度注重持续总量增长,而产生大量结构性矛盾,市场分散、集中度不高且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使我国医药制造业总体水平比较低,国际竞争力弱。当前,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以下诸多问题。

1、医疗器械产业规模结构分散。我国医疗器械企业规模过小,产业组织结构分散,使产业竞争力水平处于较低水平。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业长期实行一种追求数量增长的外延式粗放型扩张战略,虽然近年来通过兼并重组,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生产集中度的问题,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2007年我国共有医疗器械企业近6000家,在如此多的医疗器械企业中,中小企业占80%以上,而大型企业所占的比例不足5%。产业集中度的严重偏低导致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业的规模效应和潜在生产力难以发挥,使医疗器械制造业的生产管理水平和生产利用率低,市场占有率低,抵御风险能力也偏弱。目前我国在研究、生产、销售等各环节已大力推行相应的ISO等各项质量管理规范,但由于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业整个行业的规模偏小,使企业质量管理体系难以推广,医疗器械产品的质量可靠性得不到国际承认,很难打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

2、医疗器械制造业产品结构重复。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业企业不仅规模普遍较小,而且长期存在严重的低水平重复建设,由于企业多、品种少,大量企业生产相同的产品,造成恶性竞争。例如河北霸州一带的民营医疗器械企业就有七八家,但生产的产品同样是技术含量不高的病床及周边产品。多个医疗器械企业重复研制生产同一产品品种会造成医疗器械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低下,能源消耗和物资消耗较高,并且污染严重,同时造成各企业分工不足,成本增加,低水平的过度竞争而造成许多效率低下的医疗器械企业出现亏损,最终导致整个医疗器械制造产业的严重亏损而无法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和悲哀的产业内耗局面。

3、医疗器械制造业技术结构落后。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业的技术结构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生产技术还十分落后,显著地反映在我国医疗器械商品进出口贸易中产品档次不高,专业化程度较低。失衡的进出口产品结构也造成了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业出口利润低效益差。

4、医疗器械制造业生产结构失衡。创新能力是医疗器械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其中技术创新的问题最为突出。国际医疗器械市场上产品的竞争主要表现在依靠创新研究成果来抢占市场垄断地位。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业是在50年代十分薄弱的基础上建立的,而国际上50年代和60年代却是医疗器械发展的黄金时期。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业这些年来的发展一直走的是以仿制为主的道路,医疗器械的研发与创新能力处于低水平重复状态。同时由于我国政府对于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业的政策导向不够,对于医疗器械研发的资金支持严重不足,及风险投资机制和信息市场建设尚不健全等原因,致使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业的新产品研究缺少鼓励创新机制和宏观环境,因此,众多的医疗器械企业不愿或不能研究和开发新产品,于是把焦点投到了开发时间短、见效快的仿制品种上,使得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业新品研发一直处在较低水平上。

四、影响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原因

1、经济因素。经济因素制约了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速度和方向。社会医疗卫生总费用的水平取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以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例来估计。我国在20世纪末社会卫生费用约占GNP的5%左右,远低于美国(早在1993年美国已经达到了19%)。现阶段,一方面由于人民消费水平有限、医院经济实力较差,大多数中、下层医院买不起也用不起昂贵的现代化医疗设备;另一方面受国家和企业财力的限制,资金投入相对较少,医疗器械开发能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

2、技术因素。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技术水平相对较低,这是影响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资料显示,我国医疗器械产品的总体水平比发达国家落后15年,主要医疗器械产品达到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不到5%,产品可靠性差、性能落后,市场竞争力弱。即使是中低档医疗器械产品,我们也不能与发达国家相比。以呼吸机为例,产品平均无故障时间仅200小时左右,而国外产品高达3000小时。另外,当今医疗器械产品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产品被仿制的可能性大为减小,竞争壁垒大大提高。相对低下的技术水平,削弱了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竞争力,极大影响着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

3、社会因素。社会因素涵盖诸多方面的内容,比较复杂。诸如企业所有制结构的转换、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医疗保健体制的变革、国家政策的扶持等等,这些都影响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随着改革的深入,制约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各种社会因素将逐步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 常健:透视我国医疗器械市场[J].上海生物医学工程,2003(4).

[2]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2007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年鉴[Z].2008.

第4篇

关键词 医疗器械 现状 发展对策

1 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现状

我国的医疗器械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到2000年底,全国医疗器械行业产值已突破500亿元,医疗器械5 700多家,生产品种达5 000多个,已能够生产部分高产品如CT、核磁共振、彩超、γ刀等。但是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医疗器械技术含量不高,不少核心技术仍被发达国家大公司垄断,而且所占国际市场份额不足2%。

由于庞大的消费群体和政府的积极支持,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发展空间极为广阔,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①发展加速,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口逐步老龄化,医疗服务需求升级,促进了医疗消费的增长和医疗器械的需求; ②信息化引发了医疗器械需求增长。随着机和技术的发展,医疗领域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引发了对影像化、数字化等高精尖医疗设备的需求增长,给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③国家政策变化带动医疗器械需求增长。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逐步降低了医院对药品收入的依赖程度,提高医疗服务收入是医院减少对药品收入依赖程度的重要途径,由此产生的对中高档医疗设备的需求将构成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一个持续动力;④加入WTO 后,我国医疗器械出口的外向度加大,加入国际市场的空间更为广阔;⑤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将促进医疗器械消费的增加,我国现有医疗机构总数达17.5万家,其中县级以上的医院只有1.3万家,医疗仪器设备的水平较差,亟待提高,这给我国医疗器械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虽然国内医疗器械市场在不断扩大,但我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在很大程度上还保留着传统的生产模式,技术水平仅处于中、低档,低水平重复生产现象严重,竞争能力较差。在我国医疗器械行业销售收入排名前10位的企业中,外资、合资企业就有7家;前50名企业中,合资、外资企业的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都在50%以上,外资和合资企业成为国内医疗器械市场的主力军。我国除了超声聚焦等少数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外,技术总体水平和国外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这种状况在短时间内很难改变。

2 影响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因素

2.1 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制约了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速度和方向。医疗卫生总费用的水平取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以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例来估计。我国在20世纪末社会卫生费用约占GNP的5%左右,远低于美国(早在1993年美国已经达到了19%)。现阶段,一方面由于人民消费水平有限,医院经济实力较差,大多数中、下层医院买不起也用不起昂贵的化医疗设备;另一方面受国家和企业财力的限制,资金投入相对较少,医疗器械开发能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

2.2 技术因素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技术水平相对较低,这是影响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资料显示,我国医疗器械产品的总体水平比发达国家落后15年,主要医疗器械产品达到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不到5%,产品可靠性差、性能落后,市场竞争力弱。即使是中低档医疗器械产品,我们也不能与发达国家相比。以呼吸机为例,产品平均无故障时间仅200h左右,而国外产品高达3 000h。另外,当今医疗器械产品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产品被仿制的可能性大为减小,竞争壁垒大大提高。总之,相对低下的技术水平,削弱了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竞争力,极大影响着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

2.3 因素

社会因素涵盖诸多方面的,比较复杂。诸如:所有制结构的转换;市场体制的完善;企业制度的建立;医疗保健体制的变革;国家政策的扶持等等,这些都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的。随着改革的深入,制约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各种社会因素将逐步得到解决。

3 提高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

3.1 国家政策扶持和保护

产业的快速发展,有赖于产业政策的助推器作用,而我国医疗器械产业政策中还存在着制约因素,需要进一步进行改革:①国家制定一些税收、信贷等优惠政策。欧洲和日本的医疗器械行业是作为福利行业进行扶持的,我国可以借鉴;②要在政府采购政策上给予相应的扶持。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采购国内医疗器械产品;③建立和健全医疗器械方面的标准认证体系,加强认证力度,争取早日与国际标准接轨;④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把面广量大的医疗器械作为发展重点,通过调整医疗器械产业、产品和企业组织结构,鼓励企业联合兼并,实现规模经济,以提高生产集中度和市场占有率;⑤医疗器械行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的高技术产业,状况下,单个企业无论是资金上还是技术上都难以完成大规模的研发,政府需要在科研基金上倾斜。

3.2 企业自身竞争实力的提高

企业要在强化研发能力、提高营销水平、调整产品结构、重视质量管理以及加强交流合作等方面多作努力,增强自身实力。这是提高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竞争力的关键。

(1)强化研发能力。医疗器械产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的高技术产业,涉及到医药、机械、、塑料等多个行业,含量相对较高。目前,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严重缺乏研发和规模生产实力。因此,强化研发能力,加速产品的升级换代,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是当前我国医疗器械企业的当务之急。

(2)提高营销水平。在与国际龙头企业的竞争中,本土化的直销将成为国内企业的优势,而诚信度低、脆弱的模式则是进口产品市场营销的软肋。因此,发挥直销优势,重视名牌效应,提高营销水平,是国内企业赢得竞争的有力武器。

(3)调整产品结构。优先发展经济实用的、高质量的中低档产品,不能片面强调高、精、尖产品,而应综合考虑疗效好、质量可靠、成本低的产品。要开展市场和需求预测,生产适销对路产品,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重视质量管理。我国的医疗设备较国外产品在质量和售后服务上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重视产品质量管理,加强售后服务,是我国医疗器械企业赢得市场竞争的长远大计。

第5篇

关键词:智慧医疗;产业结构;发展模式;互联网

一、 智慧医疗产业的系统要素

目前我们的医疗卫生行业涉及主要涉及如下单位:政府、核心医疗机构(掌握主要的优质医疗资源)、基层医疗机构(如社区医院,目前优质医疗资源稀缺),再加上需要医疗服务的社会公众,以及在具体行业服务运营过程中所应用到的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互联网+平台(涉及大量ICT公司、互联网企业和通信运营商)即构成智慧医疗产业的系统要素。

二、 智慧医疗应用推广的意义和目标

智慧医疗的应用推广并不能有效解决医疗卫生行业体制甚至机制上的问题,但是在政府的引导下通过智慧医疗的实施可以提升医疗机构个体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能力,强化核心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机构之间的协同,有助于医疗机构形成高效有机的整体,从而提升医疗卫生行业整体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能力,让社会公众的相关民生满意度提升。

卫生部在十二五期间已经对智慧医疗的应用推广作了大量基础性工作,具体见下图一,十三五期间,智慧医疗的应用推广是工作重点之一,除了上述意义之外,最终还可以有助于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强化对医疗机构的管理、监督考核和指导。

医疗卫生行业通过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和互联网+应用平台与社会公众形成有效互动,使所有社会公众及时得到高品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和全面完善终身的健康管理是智慧医疗的最终目标。

三、 智慧医疗的主要系统框图描述

智慧医疗系统主要框图应该由如前所述的核心要素围绕对病患/社会公众的服务构成,包括政府主管部门(各级计生委);主导核心大数据与云计算平台(含主索引);核心医疗机构,其内部大数据与云计算平台是智慧医疗的基础;基层医疗机构等。核心医疗机构与基层医疗机构之间的协同和医疗卫生行业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互联网+应用平台是以后智慧医疗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政府、核心医疗机构、基层医疗机构、需要医疗服务的病患(社会公众),这四大块之间形成网状联系,最终围绕病患(社会公众)形成有机运作的整体。具体见图2。

就核心医疗机构内部进行展开分析,又可分为四层,分别为应用层、数据层、网络层、感知层,其中数据层是关键。数据层主要指在医院内部信息化系统基础上形成的大数据与云计算平台,网络层包括有线网络、无线网络(包括WIFI、不同制式的2/3/4G移动通信网络)。感知层指的各类医疗专用和健康管理专用的各类传感器,如便携类血压/血糖/心电监测传感器等。

目前基于4G移动通信网络的远程重大疾病会诊,基于可穿戴设备和便携设备的慢病管理和基于家庭网关的家庭养老服务是目前核心医疗机构正在尝试的应用热点。

目前我国智慧医疗产业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国家认可的最终系统框图和相应业务标准和技术标准。在政府主导的大数据和云计算平台层目前各省市开展最多的工作为电子病历,目前也正处于起步和试点阶段。

四、 近期智慧医疗产业发展关键问题分析与解决建议

1. 政府主管部门推动产业标准的建立。智慧医疗产业涉及多行业多领域,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和融合产业,涉及的各类标准复杂凌乱,后期应该在政府主导下,组织成立专业人员和机构,加快制定出相应的规范标准。

2. 加快专用传感器的研发及产业化。各类医疗专用和健康管理专用的各类传感器是智慧医疗的核心技术之一,目前有三个问题亟待解决,第一,目前的无线网络环境复杂,包括WIFI和不同制式的2/3/4G移动通信网络,如何设计开发自适应的传感器网络通信接口使得相关数据得到及时高效不失真传输需要引起重视并尽快突破,第二,目前市场上在用的专用传感器基本都是通过私有协议与封闭专用平台对接,开放性差,缺乏行业公认的公用协议,目前在车联网领域,公用协议的问题已经引起重视并在逐步解决中,中国移动已经在前几年推出了规范物联网终端与M2M平台间数据通信和用于终端规范管理的WMMP协议,并且在车联网领域进行了积极推广,值得智慧医疗产业在发展专用传感器时借鉴;第三,专用传感器所传送的数据涉及个人隐私,需要法律层面制定相应法规进行保护并明确相应的信息技术安全体系建设要求。

这些问题可以通过标杆项目的实施同步探索解决,产业化是促进专用传感器研发突破和相关问题解决的有效推手。

3. 创新运营模式。智慧医疗改变了现有的就医模式,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互联网+应用让卫生医疗体系中每个要素紧密联系并充分发挥作用,尤其最稀缺的资源,医生尤其是名医,其生产力得到了彻底解放,解决各医疗机构之间医疗资源不平衡的现状,但是对于相应的利益如何合理分配就要创新运营模式。

互联网的平台思维就是开放、共享、共赢的思维,这就意味着要把现有的卫生医疗行业打造成一个开放、多方共赢互利的生态圈。政府应该在满足相应公共服务需求的基础上指导和引导各类医疗机构探索运用市场化手段满足各类人群的不同的医疗需求。

4. 加快建设政府主导的大数据与云计算平台。在前面所述的智慧医疗系统框图中,最重要的应该是政府主导的大数据与云计算平台层,政府主导的大数据与云计算平台将另外三个层面,即医疗机构内部大数据与云计算平台、医疗机构之间的协同平台、医疗卫生行业与社会公众互联网+平台融合成一个高效有机的整体,而且政府主导的大数据平台未必完成所有数据的物理集中,但肯定要形成一个完整的逻辑视图。政府主导的大数据和云计算平台是一个逻辑集中管理平台,其数据分散在各处,通过核心模型虚拟成完整的数据集合,其中目前各省市都在做的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大数据应用就是完整的个人电子健康档案(包括电子病历),比如江苏省人民医院已建成的个人电子健康档案一期项目目前包括三个库:(1)相关人员的基本资料;(2)主要疾病和健康问题摘要、主要卫生服务记录等信息;(3)动态远程检测数据。方便医护人员在医院、或社区监护平台实时查看被监护者的健康档案情况。被监护者或其家人在家中、办公场所、在户外可以通过网络随时掌握监护者的健康档案情况。通过智能终端将人体实时体征信号转换为数字信息,通过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完成远端信息的连续、实时、准确采集。远程医疗监测平台随时随地的测量心电、呼吸、血压、体温、心率、血糖、脉搏、血氧等生命体征,实现对身体隐患的早发现和早治疗。目前实现了血压或心率远程监测。当智能终端传输的数据超过系统设置的临界值的时候,系统会以短信的形式通知相关负责的值班护士,医生和平台维护人员,另外相关医生还可以通过手机APP随时随地进行具体信息和数据的移动查询。

政府主管部门主导的大数据与云计算平台的建设有利于智慧医疗产业顶层设计的有效落地,需要政府主管部门加快投入,及早建设。

五、 智慧医疗产业的内涵

智慧医疗产业是一个全新的产业,体现了信息化带来的产业融合新趋势,正如约翰.索普指出的,“随着计算机能力的广泛化、先进的通信能力消除了时空的约束,经营的本质甚至整个产业都需要重新定义”。也就是,当信息技术应用发展到要求相关行业进行信息技术之外的配套改革的地步时,“完成这些变革需要重组产业的边界,至少需要改变产业结构和产业运行规则”。而且智慧医疗产业充分体现了信息化和新型工业化融合的特点,所谓智慧只有通过医疗产业的两化融合和对信息的全方位有效利用才能充分体现出来。形象地描述,通过各种先进的ICT技术实现的智慧医疗应用是智慧医疗产业的血管与肌肉,而政府主管部门主导的大数据与云计算平台是大脑,核心医疗机构的大数据与云计算平台是心脏。

六、 智慧医疗产业近期应用热点

前面已经提到,目前基于4G移动通信网络的远程重大疾病会诊,基于可穿戴设备和便携设备的慢病管理和和基于家庭网关的家庭养老服务是目前核心医疗机构正在尝试的应用热点。而这两个应用热点带来的影响是不太一样的。

随着国内通信业的迅猛发展,网络的全覆盖已经是现实,目前省人民医院已经通过移动的4G移动通信技术实现了心血管疾病的远程诊疗,并可以在省人民医院本部远程指导其他医院进行现场手术,大大提高了核心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间的协同效率和优质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今年,基于移动4G移动通信技术的心血管疾病远程诊疗系统将覆盖全国近30家医院,远至陕西富平。另外在此基础上,江苏省卫计委将尝试建设覆盖全省的基于4G移动通信网络的远程重大疾病会诊系统。

基于可穿戴设备和便携设备的慢病管理和和基于家庭网关的家庭养老服务不仅仅是利用先进ICT技术实现的智慧医疗医用,更多地体现了全覆盖医疗解决方案带来的革命性的商业影响。全覆盖医疗解决方案的潜在商业影响很大,到2020年,医疗成本将占美国GDP的20%,超过4万亿美元,这其中将有一办用于慢性病患者,这些慢性病患者可以通过预防性保健和监测获得更好的治疗,充分降低住院治疗成本,并充分体现了以病患为核心的模式特点。而在国内,养老问题由于社会老龄化趋势也更加凸显,老年人也是慢性病患者的主体,另外慢性病患者年轻化趋势日趋明显,患者数量数目庞大,因此基于可穿戴设备和便携设备的慢病管理和和基于家庭网关的家庭养老服务浮出水面,其在国内的商业影响相比美国更加巨大,需要相关设备生产厂家、通信运营商、ICT公司和互联网公司充分介入,另外核心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机构尤其社区医院的协同更是此项工作能否成功运作的关键,其运作体系相当复杂,甚至需要在政府主管部门指导和推动下由各方成立混合所有制公司予以落地,这将是智慧医疗产业在近期最大的一块蛋糕。

七、 智慧医疗发展的产业模式建议

在目前的智慧医疗产业发展过程中,智慧医疗产业发展凸显成两种模式,即以互联网企业为主导的医疗机构全覆盖模式和以核心医疗机构为主导的医联体模式。

目前在互联网企业为主导的医疗机构全覆盖模式方面,挂号应用是已经开展比较成熟和普遍的一个应用,而以核心医疗机构为主导的医联体模式所伴随的是各个核心医疗机构的集团化,比如江苏省人民医院和鼓楼医院都已经组建了医院集团,并且向社区医院进行服务延伸。

对于这两种产业发展模式,我们认为绝不是简单的非此即彼的关系,智慧医疗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新医改的切入点之一,智慧医疗的产业模式应该是上述两种模式的综合,从前面所述的智慧医疗系统框图来看,智慧医疗产业的各核心要素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多要素协同重于单要素主导,并且通过在大数据和云计算基础上最终实现一致的信息流带来相关产业的融合和系统的重组。因此,政府在做好顶层设计(包括标准制定)和政策引导扶持的前提下,要积极发挥核心医疗机构、通信运营商和主流ICT公司、互联网公司的积极性,让大家积极探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开拓智慧医疗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周振华.信息化与产业融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 (美)柯本,(美)布朗,(美)普里查德,著.互联网新思维:未来十年的企业变形计[M].钱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3] (美)斯奈德,著.4G革命:无线新时代[M].钱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第6篇

【关键词】医疗器械;现状;发展对策

1 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现状

我国的医疗器械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到2015年底,全国医疗器械行业产值已突破1000亿元,医疗器械工业企业近1万多家,生产品种达8 000多个,已能够生产部分高科技产品如CT、核磁共振、彩超、γ刀等。但是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医疗器械技术含量不高,不少核心技术仍被发达国家大公司垄断,而且所占国际市场份额不足2%。

由于庞大的消费群体和政府的积极支持,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发展空间极为广阔,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①经济发展加速,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口逐步老龄化,医疗服务需求升级,促进了医疗消费的增长和医疗器械的需求; ②医院信息化引发了医疗器械需求增长。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医疗领域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引发了对影像化、数字化等高精尖医疗设备的需求增长,给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③国家政策变化带动医疗器械需求增长。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逐步降低了医院对药品收入的依赖程度,提高医疗服务收入是医院减少对药品收入依赖程度的重要途径,由此产生的对中高档医疗设备的需求将构成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一个持续动力;④加入WTO 后,我国医疗器械出口的外向度加大,加入国际市场的空间更为广阔;⑤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将促进医疗器械消费的增加,我国现有医疗机构总数达20万家,其中县级以上的医院只有2万家,医疗仪器设备的水平较差,亟待提高,这给我国医疗器械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虽然国内医疗器械市场在不断扩大,但我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在很大程度上还保留着传统的生产模式,技术水平仅处于中、低档,低水平重复生产现象严重,竞争能力较差。在我国医疗器械行业销售收入排名前10位的企业中,外资、合资企业就有7家;前50名企业中,合资、外资企业的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都在50%以上,外资和合资企业成为国内医疗器械市场的主力军。我国除了超声聚焦等少数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外,技术总体水平和国外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这种状况在短时间内很难改变。

2 影响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因素

2.1 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制约了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速度和方向。社会医疗卫生总费用的水平取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以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例来估计。我国在20世纪末社会卫生费用约占GNP的5%左右,远低于美国(早在1993年美国已经达到了19%)。现阶段,一方面由于人民消费水平有限,医院经济实力较差,大多数中、下层医院买不起也用不起昂贵的现代化医疗设备;另一方面受国家和企业财力的限制,资金投入相对较少,医疗器械开发能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

2.2 技术因素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技术水平相对较低,这是影响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资料显示,我国医疗器械产品的总体水平比发达国家落后15年,主要医疗器械产品达到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不到5%,产品可靠性差、性能落后,市场竞争力弱。即使是中低档医疗器械产品,我们也不能与发达国家相比。以呼吸机为例,产品平均无故障时间仅200h左右,而国外产品高达3 000h。另外,当今医疗器械产品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产品被仿制的可能性大为减小,竞争壁垒大大提高。总之,相对低下的技术水平,削弱了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竞争力,极大影响着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

2.3 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涵盖诸多方面的内容,比较复杂。诸如:企业所有制结构的转换;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医疗保健体制的变革;国家政策的扶持等等,这些都影响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随着改革的深入,制约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各种社会因素将逐步得到解决。

3 提高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

3.1 国家政策扶持和保护

产业的快速发展,有赖于产业政策的助推器作用,而我国医疗器械产业政策中还存在着制约因素,需要进一步进行改革:①国家制定一些税收、信贷等优惠政策。欧洲和日本的医疗器械行业是作为福利行业进行扶持的,我国可以借鉴参考;②要在政府采购政策上给予相应的扶持。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采购国内医疗器械产品;③建立和健全医疗器械方面的标准认证体系,加强认证力度,争取早日与国际标准接轨;④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把面广量大的医疗器械作为发展重点,通过调整医疗器械产业、产品和企业组织结构,鼓励企业联合兼并,实现规模经济,以提高生产集中度和市场占有率;⑤医疗器械行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的高技术产业,目前状况下,单个企业无论是资金上还是技术上都难以完成大规模的研发,政府需要在科研基金上倾斜。

3.2 企业自身竞争实力的提高

企业要在强化研发能力、提高营销水平、调整产品结构、重视质量管理以及加强交流合作等方面多作努力,增强自身实力。这是提高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竞争力的关键。

(1)强化研发能力。医疗器械产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的高技术产业,涉及到医药、机械、电子、塑料等多个行业,科技含量相对较高。目前,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严重缺乏研发和规模生产实力。因此,强化研发能力,加速产品的升级换代,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是当前我国医疗器械企业的当务之急。

(2)提高营销水平。在与国际龙头企业的竞争中,本土化的直销将成为国内企业的优势,而诚信度低、网络脆弱的模式则是进口产品市场营销的软肋。因此,发挥直销优势,重视名牌效应,提高营销水平,是国内企业赢得竞争的有力武器。

(3)调整产品结构。优先发展经济实用的、高质量的中低档产品,不能片面强调高、精、尖产品,而应综合考虑疗效好、质量可靠、成本低的产品。要开展市场分析和需求预测,生产适销对路产品,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重视质量管理。我国的医疗设备较国外产品在质量和售后服务上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重视产品质量管理,加强售后服务,是我国医疗器械企业赢得市场竞争的长远大计。

第7篇

一、稀土新材料的产业现状

稀土新材料主要包括稀土永磁材料、稀土储氢材料、稀土抛光粉、稀土发光材料、稀土催化材料、稀土磁致伸缩材料、稀土发热材料、稀土热障涂层材料、稀土超导材料等数十种。

(一)钕铁硼永磁材料的产业现状

钕铁硼永磁材料已广泛应用于永磁电机、计算机、通讯、医疗器械等领域,在风力发电机、混合动力汽车、家电等很多节能减排新兴领域也显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钕铁硼永磁材料产业近年来快速发展。2000年,我国钕铁硼永磁材料产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钕铁硼磁体生产国。2010年,我国稀土永磁材料产量为82600吨(实物),比2009年增长48.56%。

近年来,随着钕铁硼制造技术的持续研发、专有设备技术进步和国外先进设备的引进,我国的烧结钕铁硼永磁产品档次和质量显著提高,已经形成N到TH7个系列43个牌号的产品。合金冶炼采用的速凝薄片和氢处理技术,使我国从最初只能生产N40以下的中低档产品,发展到可生产N45-N50的高牌号产品。

内蒙古是我国稀土永磁材料开发和生产最早的地区之一,钕铁硼永磁材料的研发一直处于国内的先进行列,以低氧工艺为代表的工艺技术已普遍为国内认可和采用,对我国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几年,我区钕铁硼永磁材料产业规模逐步扩大,企业数量达到10余家,产能达到3万吨,2011年产量为7311吨,约为全国产量的10%。

(二)稀土储氢材料的产业现状

国内外稀土储氢合金产品主要为稀土系LaNi5型,用于镍氢电池的负极材料。2005年以来,中国稀土储氢材料和镍氢电池的产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国,储氢合金产能和产量分别超过2万吨和1.5万吨。内蒙古稀土储氢合金企业有5家,产能为1万吨,约占2011年全国产量2343吨的13%。

国内外规模型储氢合金企业的技术和工艺水平没有明显的差距。内蒙古稀奥科贮氢合金有限公司在成立时用250万美元购买了美国OVONIC电池公司(OBC)独家专利和技术,在国内中等规模镍氢电池厂中具有广泛的市场,产品质量稳定。

传统LaNi5型储氢合金的技术门槛低、产能过剩,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利润低、回款慢,发展前景很不乐观。因此,急需开发新型的稀土储氢电极材料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三)稀土抛光粉的产业现状

我国稀土抛光粉的生产已有50多年的历史,生产工艺基本成熟。彩电与计算机显示器制造行业、电子元件、眼镜片及平板玻璃是稀土抛光粉的主要用户。我区稀土抛光材料企业有11家,产能为2万吨,约为2011年全国产量3437吨的25%。

包头天骄清美稀土抛光粉公司目前在国内产销量最大,企业直接引进日本清美化学株式会社的工艺和技术,产品已形成高、中、低档系列。中国所用的高端抛光粉大多从日本进口,部分由包头天骄清美提供。

由于包头天骄清美、包头罗地亚等一些具有先进技术和装备的生产企业座落在包头,因此,包头稀土抛光粉产业位于国内先进行列,与国际水平相当。

(四)稀土发光材料的产业现状

我国稀土发光材料生产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步以来,获得了迅速发展。目前已形成四大主流产品:灯用三基色荧光粉、信息显示用荧光粉、稀土金属卤化物和长余辉荧光粉。其中,灯用稀土荧光灯粉用量最大,消耗稀土最多,对节能和环保的贡献也最为突出。2007年我国节能灯用稀土三基色荧光粉产量6400吨,稀土节能荧光灯年产量达到36亿支,均跃居世界第一位。2010年全国稀土发光材料产量达到9398吨。

我区只有位于包头市的内蒙古天彩稀土发光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应用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的技术生产稀土发光材料,其主要产品有PDP荧光粉、稀土长余辉荧光粉以及由长余辉荧光粉所生产的一些初级产品,如夜光相纸、夜光工艺品、夜光膜等。2008年,稀土长余辉荧光粉产量为26吨。

2012年,由包头钢铁(集团)控股,与江苏天彩科技材料有限公司联合组建包钢靖江天彩科技材料有限公司,共同打造世界最大的稀土发光材料生产基地,一期工程投产后将实现年产1500吨稀土发光材料的规模,产值预计将超15亿元,三期工程全部竣工投产预计产销可达百亿元。

发白光的发光二极管(LED)成为第四代照明光源——半导体照明。上世纪90年代中期,日本日亚化学公司开发出荧光材料覆盖蓝光LED产生的白光光源。其中所用的稀土石榴石荧光体YAG在国内外已产业化。我国的YAG荧光粉产品供应全国多家白光LED器件生产厂家,并远销美国、韩国和中国台湾等地,制作的白光LED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五)稀土催化材料的产业现状

2006年稀土催化材料的应用约占世界稀土总消费量的20%,成为稀土的最大应用市场。北美是石油裂化和汽车催化剂的最大市场。我国2006年稀土催化剂的生产能力已经超过10 万吨,稀土在石油化工和汽车尾气催化净化领域的消费总量达到9300吨(REO)。

世界汽车尾气催化剂主要由四家公司——英国的Johnson Matthey 公司、美国的Engelhard 公司和Allied Signal 公司以及德国的Degussa 公司垄断,四大公司已全部在上海建厂,其产品进入了中国的新车配套市场,并占有了相当的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