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大学生德育自评范文

时间:2023-09-14 17:28:07

序论:在您撰写大学生德育自评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大学生德育自评

第1篇

通过日常的学习,使我掌握了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增加了对这一专业的兴趣爱好。在课余时间,还报考了会计证,为本专业的学习增添了色彩,为以后参加工作做了铺垫。

二、 工作、生活上。

可以对一些社会现象、公司案例等进行一些也行的分析、理解,比以前的盲目猜测有了很大的进步。利用假期时间,找份工作,进行对掌握的基础知识进行实践,在实践中巩固、温习知识,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丰富了日常生活。

三、 在人生观、价值观上。

第2篇

一、学习上。

通过日常的学习,使我掌握了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增加了对这一专业的兴趣爱好。在课余时间,还报考了会计证,为本专业的学习增添了色彩,为以后参加工作做了铺垫。

二、工作、生活上。

可以对一些社会现象、公司案例等进行一些也行的分析、理解,比以前的盲目猜测有了很大的进步。利用假期时间,找份工作,进行对掌握的基础知识进行实践,在实践中巩固、温习知识,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丰富了日常生活。

三、在人生观、价值观上。

第3篇

转眼间大学生生活就要结束了,离校之前,为了明确自己的过去与未来。我觉得我有必要对这几年的大学生活做个自我鉴定!

大学期间,我不仅重视对专业课程和第二外语(日语)的学习,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同时注重个人思想道德品格和修养的提升,坚信先做人后做事的至理名言,认为正直的人格是人才的一项重要标准。

我性格开朗,亦静亦动,本着一颗诚心与人交往,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同时也很乐意倾听,懂得自我反省。我品尝过失败,经历过迷惘,但最终在集体生活中慢慢成长起来,形成了良好的性格品质。

我富有责任感,敢于面对挑战,有强烈的进取心和优秀的团队精神,善于与他人协同作战,同时也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活动策划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大学期间,我踏实肯干,努力不懈,最终在任社团管理中心主任和暑期社会实践等各种社会工作和实践活动中锻炼和提高了自己,更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自我,认可了自己,增强了自信心。

我积极乐观向上,适应能力强。大学生活中,由于远离家乡和经济条件不好,遇到过不少困难,但凭借着良好的心态和同学朋友间的相互支持,我最终获得了成长。相信在以后的工作学习生活中能有更大提高!

第4篇

(牡丹江医学院 基础心理教研室 ,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

[摘要] 本文通过采用大学生压力源问卷与核心自我评价量表(CSES)对326名大学生的压力感与核心自我评价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压力感问卷平均分为55.06±13.11分,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平均分为30.14±7.20分;压力感在男女性别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核心自我评价在男女性别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压力感与核心自我评价在不同年级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压力感可以显著预测核心自我评价。结论得出压力感会影响到个体的核心自我评价,压力感水平高的个体通常会体验到较低的核心自我评价。

[

关键词 ]大学生;压力感;核心自我评价

1 问题的提出

目前,很多大学生长期处于心理亚健康的状态,他们正受到来自学业、就业、情感等多方面因素的困扰,这些因素无形之中也给他们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感,这也成了大学生产生抑郁、紧张、烦躁不安等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压力感是个体在生活适应过程中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源由于环境要求与自身应对能力不平衡而来;这种紧张状态倾向于通过非特异的心理和生理反应表现出来。核心自我评价是个体对自身能力和价值所持有的基本的评价,包括自尊、心理控制源、神经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以往研究表明,核心自我评价作为一种基本的人格特质,与工作满意度、幸福感等有着显著的相关。核心自我评价高的个体通常工作满意度也较高,并且体验到更多的幸福感。组织中的工作压力会降低个体的核心自我评价,本研究假设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压力也会降低其核心自我评价。

2 研究方法

2.1对 象

随机抽取牡丹江医学院和牡丹江师范学院大一到大四的在校大学生,发放问卷350份,收回有效问卷327份,有效率为94%,符合标准。其中,男生156人,女生171人;大一87人,大二98人,大三84人,大四58人。

2.2方 法

2.2.1大学生压力源采用朱林仙等人编制的《大学生压力源问卷》。该问卷由5个维度构成,采用Likert5点计分,这5个维度分别是学业压力、经济压力、恋爱压力、就业压力和人际关系压力。该量表是国内外使用最多的测量生活满意度的量表,有着良好的心理测量学指标,Cronbach α系数为0.82-0.88。本研究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9。

2.2.2核心自我评价量表采用Judge等人编制的核心自我评价量表(CSES),该量表包含一个因素,共12个题项,采用Likert5点计分,从1分(完全同意)到5分(完全不同意),其中有六道题采用反向计分(原来选1的记为5,原来选5的记为1),分别是2、4、6、8、10、12,将反向题反向计分后与其他题目得分相加得分即可得到总分。研究表明,该量表有着良好的信效度,Cronbach α系数为0.81-0.87,重测信度(间隔三个月)为0.81。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7。

3 分析结果

3.1压力感与核心自我评价的描述分析

对核心自我评价与生活满意度统计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见表1。

3.2压力感与核心自我评价在男女性别在上的差异比较

对压力感与核心自我评价在男女性别上的差异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为核心自我评价在男女性别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F=1.360,P>0.05),压力感在男女性别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F=1.253,P<0.05),男生的压力感显著大于女生的。结果见表2。

3.3压力感与核心自我评价在不同年级上的差异比较

对核心自我评价与压力感在不同年级上的差异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核心自我评价在不同年级上均存在显著性的差异,进行事后检验结果表明,大一学生的核心自我评价水平显著高于大二学生的核心自我评价水平,其它年级不存在差异;压力感在不同年级上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

3.4压力感对核心自我评价的回归分析

检验压力感对核心自我评价的预测作用,以压力感为自变量、核心自我评价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4。压力感可以显著预测核心自我评价,测定系数R2为0.34,标准化回归系数Beta为0.361。

4讨 论

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压力感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日常生活中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受到很多人的关注,近些年也经常从新闻上看到大学生因压力大而自杀、辍学等消息。有研究显示,现在的大学生普遍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在四年学习结束后却很难找到满意工作对大学生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学业压力是作为学生永远需要面对的问题,由于就业难,所以很多学生选择考研,这也无形中增加了他们的学业压力。压力感在男女不同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且男生的压力高于女生的压力。这是因为在在现代生活中,男人是社会和家庭支柱,相比于女女,他要承担起更多的责任,所以男生的压力会显著高于女生的。以往研究也表明,相对于女性来说,男性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已有研究结果表明,工作压力可以影响员工的核心自我评价。和以往研究结果类似,本研究结果为大学生压力感可以显著预测核心自我评价。在压力面前,个体会感到紧张焦虑,对自己的评价会降低。

参考文献:

1Judge T A,Locke E A,Durham C C.The dispositional causes of job satisfaction:A core evaluations approach[J].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1997,19:151-188.

2甘怡群,王纯,胡潇潇.中国人的核心自我评价的理论构想[J].心理科学进展,2007(2):217-223.

3黎建斌,聂衍刚.核心自我评价研究的反思与展望[J].心理科学进展,2010(12): 1848-1857 .

4李昌林,孙庆民.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07(5):561-563.

5杨艳,张敏,冯婷,等.临床护士核心自我评价、工作满意度和离职倾向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4):550-552.

6陈允恩,彭焱,王莹,等.钢铁工人主观幸福感与核心自我评价、领悟性社会支持的相关性[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10):1509-1511.

7任志洪,江光荣,叶一舵.班级环境与青少年抑郁的关系:核心自我评价的中介与调节作用[J].心理科学,2011(5):1106-1112.

8朱林仙.大学生心理压力、社会支持及其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D ]. 南昌: 浙江大学, 2007.

9盛红勇.大学生压力感与心理求助的综合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1):122-123

10 仲理峰.心理资本对员工的工作绩效、组织承诺及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7( 4):328-334.

第5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平台;大学生;创业教育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近年来我国高校中出现的为应对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和国家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其本质在于将创新创业融入到大学生培养的全过程中去,进而带动高校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的整体转型。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要想真正取得实效,就必须在理论和实践上找准着力点,推进创业教育不断取得实效,近年来,以构筑电子商务平台来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开始在不少大学生中流行起来,极大地提升了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一、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当前高校着力推动大学生就业的现实路径,但在这一过程中,如何找寻到科学、高效的大学生创业教育途径,为创业教育提供可靠抓手,就成为高校必须解决的现实性问题之一。电子商务平台的出现,为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一)提高大学生创业教育实效性的需要

自2010年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以来,大学生创业教育就开始在各大高校中逐步展开,但在实际进行中却出现了一些问题,最为突出的是创业教育的实效不高,效果不明显,很多老师把创业教育当成了理论课去教,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普遍不高。诚然,进行大学生创业教育需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创新创业理念等理论知识的指导,这也是实现学生成功实现创业的必要条件之一,但另一方面,创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创新创业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光靠理论课并不能很好地使学生获得创业的真实体验,也就是说,大学生创业教育并不能“教出来”,而是要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平台让学生去感悟、去体验并最终有创业的获得感,而利用电子商务为学生的创业教育搭建平台,则可以极大地提高创业教育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更好地推动高校的大学生创业教育。

(二)大学生易于接受和认可

事实上,作为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延伸的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可以有多重多样的形式,例如创业大赛、讲座、论坛、模拟实践等各种方式,但对于从小就生活在网络环境中的当代大学生来说,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来搭建大学生创业平台更易于被他们所接收和认可,例如北京联合大学等高校已经开始与阿里巴巴等电商进行合作,在学校中搭建本校UEB电子商务校园虚拟企业,通过这些平台能够使学生充分地接触企业、接触社会和市场,也为他们日后进行创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推进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建设的路径思考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已经成为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新的支撑点和着力点,高校、政府乃至行业需要合力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更好地助力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

(一)高校应积极转变观念,大力加强高校电子商务大学生创业教育培训基地建设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高校应充分认识到电子商务平台在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加强与相关电商企业如阿里巴巴等加强合作,搭建高校电子商务创业教育平台,为广大教师和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奠定坚实基础。在这一过程中,高校需要积极地本着互利共赢的精神同相关电商开展合作,要让企业看到前景,看到希望,提高企业参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热情和积极性,更好地支持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

(二)加快建设以电子商务为主要内容的大学生创业园和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

随着电子商务在推动高校创业教育中的积极意义逐步凸显,未来电子商务平台不应仅仅局限于高校校园之内,而是应该积极走出校门,走向市场,这需要政府部门、高校、企业乃至行业组织各方积极协同合作,从政策、资金、理论指导等方面提供支持,因势利导,积极依托当地电子商务产业园,搭建以电子商务为主要内容的大学生创业园和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从而有效地对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进行直接的专项扶持,推动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向前发展。

第6篇

关键词:大学生 英语 学习

一、大学生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汉语学习重视不足

学生不注重汉语写作与汉语百科知识的学习。而汉语作为母语,对于学习外语的基础作用得不到应有的发挥,不能做到汉语学习与外语学习的有机融合,导致在英语阅读、翻译与会话时出现困难。

(二)英语词汇量有限,对语法结构掌握不熟练

词汇是构成句子的基本单元,缺少必要的词汇量就无法保证通畅的阅读速度,也就谈不上对阅读文章的正确理解。在英语学习中,词汇量成了其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的瓶颈。另外,基础语法结构掌握不扎实,也限制了学生理解的准确性和阅读速度。

(三)缺乏基本的阅读技能

阅读有它自身的技巧,掌握这些技巧对学生的阅读大有裨益。如略读法,可浏览通篇,了解文章大意及中心思想;寻读法,可有目的地寻找文章的主要信息等。学生若掌握了基本的阅读技能、就能提高阅读速度及质量。

(四)中外文化背景不同引起的阅读困难

在学习汉语时,不存在文化背景知识方面的困难,如“草船借箭”“鸿门宴”等谚语不会影响我们对文章的理解;“大锅饭”“土豪”等新词的含义,我们也能充分领会,但在学习英语时的过程中,由于中外文化背景的差异,会给我们的表达带来很多困难,如果不了解这些典故的由来,就会严重影响我们理解与表达的准确性。

二、提高阅读能力的具体方法

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三种方法:

(一)猜词义法

在阅读过程中,常遇到一个棘手的问题:查生词会影响阅读速度,不查生词又影响对原文的理解。若在阅读过程中能将碰到的生词推测出来,在不查单词而又不影响对文章结构理解的同时,便能提高阅读速度,猜词义法是阅读过程中较常用的方法。猜词义就是要分析词的结构,要求具有构词法知识,其中包括词缀法、转类法、合词法、拼缀法、逆成法和缩略法。通过分析词的结构、猜词义,既能提高阅读速度,又增强了对文章含义的理解。

(二)抓住中心思想

能较好地理解所阅读的内容,但速度太慢,这样的阅读不足取;有较快的速度,但不能较好地理解所读内容,这种阅读也没多少价值。因此,要提高阅读能力,抓住文章段落的中心思想是最好的办法。一段文章如果没有中心,就无疑是一盘散沙。在阅读中,应该先区分哪些是中心,哪些是细节,找出主题句和细节词。

一般情况下,根据英文的行文习惯,主题句在段落中的位置有三种情况:

1.位于段首;2.位于段末;3.位于段中,位于段落第一句的情况较普遍。在阅读时,比较容易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在这个中心思想的指导下理解全文,把握细节。

(三)养成成组视读的习惯

有些人抱怨自己阅读速度慢,那是因为把每个单词都分开阅读。若不是一个词一个词地去阅读,而是一组词一组词地阅读,阅读速度肯定会成倍地提高。这种阅读方法叫成组视读(Phrase Reading)。

三、对当前大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现状分析

客观来说,目前教学组织形式非常单一,使学生感到心情紧张而无法正常发挥,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开小差,甚至失去听英语的兴趣,其结果是学生长期缺乏听的体验,视觉系统成了学生获取新语言知识的唯一渠道,学生看得懂,但听不懂,使学生英语听力水平偏低。如今学生只是在英语课上接触英语,生活环境中能自觉听英语的不多,多半学生反映对电视上播出的英语节目听不懂;上课时,听力部分的题目稍难些,学生便听不懂、说不出,严重影响了英语交流的正常进行。

四、提高大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的两种最基本的方法和策略

针对大学生听力水平偏低的现状,笔者提出了两种练习听力的基本方法,供大家参考学习:

(一)英语“精听”的方法和策略

“精听”是指按考试听力模式或课本中听力课模式进行的一种听的活动。可帮助学生熟悉考题,掌握解题技巧。“精听”解决的是专项训练,选用教学录音和有故事情节的短文或科普短文。

在精听的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英语单词的弱读。精听材料时要把所有的弱读单词听出来并掌握它的发音规则;其次,注意英语单词的连读,要根据语境,确定语意;再次,注意单音节单词的发音。那些单音节词,只有一个音节,发音时间短促,容易被忽略,在精听时,要识别这些单音节单词。

(二)英语“泛听”的方法和策略

“泛听”指一种不拘泥于细节而着眼于了解大意或接受熏陶的听力活动。它是注意听力练习“量”的一种训练,目的不是追求对所听内容的全部理解,而是培养学生从整体上捕捉信息和逻辑思维能力。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感知能力。“泛听”是解决宏观问题的,是对精听的补充。

五、课余训练

提高听力单靠上课时间不够,学生可利用业余时间训练:

(一)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可用资源

电视英语新闻、英语广播对英语听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开始觉得较难,先选择相对较简单的,如VOA里的SPECIAL ENGLISH,里面的语速较慢,易听懂。对有听力基础的来说,可坚持听中国国际广播电台(CRI) 和VOA的标准英语。英语的原声影片同样能提高英语听力。但在看原声电影时,尽量不要去看英文字幕和中文字幕,强迫自己听发音,听语调,多听节奏舒缓的流行歌曲,是提高英语听力的方法,利用歌曲培养听力,还可参加英语晚会、朗诵比赛、演讲比赛和英语角活动,在练习英语口语时,也提高了英语的听力水平。

(二)进行大量英语阅读和口语练习

很多人为了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就把所有的时间都集中在听力材料的练习上,其实这是不太对的,我们不是生活在国外,无论怎样都不可能营造出一个真正的在外国的文化氛围来,这就说明只注重单一的听力练习是错误的,要在练习阅读和听力的基础上,同时还要进行大量的口语练习。

第7篇

一关于自爱的概念

自爱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不同的学者对它有不同的理解和界定。夏心军认为[1],自爱是指对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负有特殊的责任,根据自己的生活境遇,积极创造条件,不断满足自己的需要,关心自己的发展,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关注自己总比别人多。丁小萍认为自爱即个人对于自我的爱[2],具体的说是个人对自我的生理性存在和心理精神性存在的关切和珍惜。李桂梅的观点与其相似[3],认为自爱有两层含义:自我保存和人格维护。自我保存是为了维护人的自然个体的存在。这几乎是人的一种本能;而人格维护和人格的尊严感则是在社会中后天培养的,它是维护人作为社会存在物在社会中的生存,没有人的感性生命,也就没有自我的一切,同时如果没有人格尊严感,人的肉体生命的意义就与动物生命相差无几,在这个意义上人格自爱有更高尚的价值。自爱的本质要求―――铸就高尚的人格[4]。还有学者肖群忠从爱肉体物质的自我和精神道德的自我两方面来阐释自爱的含义[5],并且提出自知、自主是自爱的基础,自卫、自尊是对自爱的维护,自立、自强是自爱的行动,自超、自善是自爱的目标,而自控、自由才是自爱实现的舵手、航向以及所要达到的自爱的境界。

对于自爱的内涵可谓众说纷纭,总结其中的共同点发现大都是从个体生命存在和精神存在两个角度来讲自爱。关于女大学生的自爱未见有概念解释,在自爱概念的基础上,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女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对于自己生理性自我和精神性存在的关爱和维护。

二与自爱相关的研究

对于自爱的讨论多与道德相联系,“自爱是人的品德结构中最具有源发性、动力性的基础美德。”因此,高校德育,要加强对大学生的自爱教育,以自爱为起点,从而学会爱他人,并获得社会广泛普遍的互爱。爱是平等的,“每一方都是爱着自身的善,并且以同等的愿望和快乐回报对方”[6],所以,只有懂得爱别人的人才会获得他人的爱,最终才会共同营造一个爱与被爱的美德社会。自爱成为一个人积极进取、自我完善的强大的内在动力,是推动道德进步的主体杠杆。自爱作为人的一种本能,与生俱来、与人共存,那种主张道德教育要消灭自爱仅仅强调他爱,其实就是要违背人的天性,把道德作为一种外部力量,强调它对人性的约束,以使人掩饰自爱的天性按照外在的道德规则行事。这样做不仅不可能消灭自爱,相反,因为人的合理的自爱没有得到满足,最终往往走向异化―――人格表里不一[7]。

自爱教育意含着对人的生命安全教育和精神人格的教育。要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培养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增强爱心和社会责任感,体会生命意义和人格尊严[8]。从另一个层面讲,现今德育理念要源于生活、关注生命、观照主体人的存在和发展。生命德育主张,道德教育要关注人的生命存在和意义获得,道德的原则就是生命的原则,而生命的原则就是自爱,只有学会自爱才能学会道德,回归生命才能寻回失落的德育有效性[9]。自爱把德育、生命教育和人格教育巧妙的融合在了一起。

通过对近几年的研究回顾发现,学者们对自爱都持肯定的观点,认为只有爱自己才能更好的爱别人,是道德教育和生命教育等必不可少的成分。对于中国的女性,由于几千年来的宗法伦理观念对其人格的束缚,传统女性角色的定位,另外因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化,外来商业文化畸形引导和侵扰,导致了女性对自身发展认识不足,不能正确审视和定位自己。在大环境的影响下,致使一部分女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心理健康、就业等方面的劣势。这种现象的存在,一方面将影响女性整体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会影响人权平衡发展。只有女性自身不断提高自爱意识,才能在男女平等的大潮中获得实质性的进步,成长为既有东方传统美德又有现代开拓意识的高素质人才。正如美国心理学家韦恩・W戴埃所说:“你可能患有社会性的疾病,一种并非一针就好的疾病,你很可能染上了自我轻视的病毒,唯一治疗方法便是大剂量服用自爱药丸。”对于女大学生的自爱研究是急迫的。

三关于女大学生自爱的相关研究

1恋爱交友和性问题方面

女大学生正处在身心急剧变化和人格形成的青春后期,并且现代大学生的婚恋态度日趋开放,传统性道德监督的约束力下降。恋爱交友和性问题成为她们不得不面对的首要问题之一,在此方面的健康发展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和人格的形成与完善。在对待婚恋问题上,女大学生要严肃慎重,形成健康的情感,与自爱关系密切。

王静在2005年春季对重庆市部分高校女大学生的恋爱观进行了问卷调查[10],最后提出帮助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性道德观念,加强自爱意识的培养,使之能正确对待学业和恋爱,提高爱的能力和责任。尚宇红通过分析当代女大学生的青春期性心理特点[11],重点对如何正确面对恋爱,应对突发事件等进行了阐述,目的在于帮助女大学生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塑造美好社会形象,加强自身全面素质的提高。指出每一位女大学生都应该树立自尊、自爱、自强的精神,珍惜难得的宝贵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珍惜自己美好的青春年华。段信美研究总结了大学生校园行为的新趋势[12],校园从隐蔽到公开,从灵肉分离到结合,婚前增多,提出应及时采取适宜的干预措施帮助大学生正确处理恋爱、及问题,提高女大学生的自尊、自爱和自我保护能力,增强男大学生在婚恋等方面的责任感,使两性关系健康发展。孙茜子也指出当代女大学生性观念问题日渐凸显[13],这集中反映了她们婚恋观、性道德观的变化轨迹,关乎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价值取向,于对策和建议中强调了自爱的重要性。

2就业方面

女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企业和社会传统思想的偏见,女大学生生理上的劣势等原因,但我们不能否认的是女大学生自身主观问题同样是影响她们就业难的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传统“女性意识”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部分女大学生,自认为女不如男,对自己能力估计不足,从而导致心理上产生自卑、自暴自弃和弱者心态,成就意识水平较低,害怕竞争和冒险等,在择业时缺乏自信、勇气和独立意识。

胡艳芳认为与男生相比[14],女大学生的就业处于弱势,她们在就业时往往会遇到更大的障碍,影响她们顺利地择业。要解决这个问题,不仅需要法律、政策方面的保障,同时也需要女大学生自身观念的转变,自强自爱,提高自身素质。同样王斌认为女大学生如何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15],实现“自救”是最终的落脚点和关键所在。立足于她们的自身实际而作一些探讨,认真作好求职准备,坚持自爱,紧跟时代的步伐,时刻塑造、调整、充实、提高自己。谢丽萍还分析了女大学生就业难所产生的消极片面的社会影响[16],所占比例极少的部分学生破罐破摔、青春作赌。她们既没有优越的家庭条件,也没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自强自立的信心,从而丧失自尊自爱。在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下,以自己的年龄、青春游戏人生。这些人虽然所占比例小,但负面影响很大。

3心理健康方面

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大学生们面临着学习、生活以及将来就业等种种压力,容易产生各种心理困扰和冲突。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面临更加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挑战,也显现出更多、更为明显的心理问题。很多学者把自爱作为心理健康的标准来考虑。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践中提出了“自知、自爱、自持、自尊、自强、自觉”的心理健康的十二字方针[17]。把自爱作为良好的自我意识的组成,悦纳自己、接纳自己的一切,包括内在的、外表的,对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实事求是,具有自尊心,不会因自己的缺陷而感到过分的自责和自卑。爱生命,不虚度年华;爱名誉,诚实、光明磊落[18]。

王香认为当代女大学生是中国妇女中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群体,促进女大学生健康成长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正确分析不利于她们健康成长的各种因素,找出问题的根源,帮助她们自立、自强、自尊、自爱,使她们健康成长为社会的有用之材。张永华总结了女大学生心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19],包括依赖性和自主性的矛盾,个人“高期望”与社会“低现实”的矛盾,知识阅历的浅薄性与社会复杂性的矛盾等,学校应针对女大学生的特点,经常开展一些培养气质、陶冶情操的活动,目标就是把女大学生培养为自强、自尊、自立、自爱有魅力的新一代女性。而健康心理和拥有幸福感的基础正是自强、自尊、自爱等的生活态度以及独立自主的生活方式[20]。

四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对于女大学生的自爱问题,很多学者都给予了关注,相关研究涉及婚恋、交友、就业和心理健康等广泛领域,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

在研究方法上,关于女大学生自爱基本上是理论研究,鲜有单独的实证研究,在方法先进性上有待提高;在研究内容上,对于女大学生自爱没有明确的概念解释,虽然在婚恋、交友、就业等方面有所涉及,但没有对其进行过专门研究,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只是配合这些相关的研究提出,且多在建议和对策中指出,泛泛而论。长此以往下去,既无益于该研究领域的进展,也不能够为女大学生的健康成材提供有力支持;在研究广度上,反映国外最新研究成果的译介文章很稀少,只对国内女大学生的有关领域进行了自爱讨论,未见有跨文化的比较研究;在研究的深度上,多是低起点、重复性的研究,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有突破、有创新的研究少。

针对目前我国女大学生自爱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如下改进建议:改变以理论思辩性研究为主,缺少实证研究的现状,并且在研究过程中,将调查法、访谈法或个案研究等多种方法综合运用,提高研究方法的先进性,使研究更具科学性和客观性;针对研究内容停留在浅层次的局面,应在女大学生自爱的内涵、现状、影响因素、作用机制和干预研究等方面下功夫;更多关注国外最新研究成果,可以此为借鉴,提高本土研究起点,并做到对本土研究的创新。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女大学生自爱问题研究的全面、系统和深入化,不断提高研究成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夏心军.谦让与自爱―――德育的人性化反思及走向[J].当代教育科学,2004(13):7-10.

[2]丁小萍.人性自私论、无私论与自爱论的比较分析[J].浙江社会科学,1995(6):70-73.

[3]李桂梅.略论女性的自爱意识[J].道德与文明,1997(1):32-34.

[4]杨丽嫡.论“人的自爱”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J].知识经济,2010(15).

[5]肖群忠.论自爱[J].道德与文明,2004(4):17-22.

[6]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M].苗力田,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70.

[7]沈嘉祺.论道德教育中的自爱[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2):5-12.

[8]韩传信.论青少年自爱教育[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4):95-98.

[9]吴元.自爱:道德的源头[J].管理纵横,2005(2):54-55.

[10]王静.当代女大学生恋爱的调查与教育策略[J].青少年研究,2006(1):18-20.

[11]尚宇红.当代女大学生性心理调适及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4):59-60.

[12]段信美,胡培基,丁凡.大学生校园行为的趋势及干预对策[J].中国性科学,2003(4):23-25.

[13]孙茜子.当代女大学生研究[D].郑州大学,2010.

[14]胡艳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2):62.

[15]王斌,杨艳.关于女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几点思考[J].企业家天地-理论前沿,2005(8):69-70.

[16]谢丽萍.对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几点思考[J].生产力研究, 2002(4):125-126.

[17]徐少莲,金丽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践[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1(5):562-563.

[18]郭谊.关爱我们的心灵[J].家庭健康,200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