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经济发展的指标范文

时间:2023-09-14 17:28:01

序论:在您撰写经济发展的指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经济发展的指标

第1篇

关键词:金融发展;指标体系;功能观;结构观;金融资源论

Abstract:The definition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is divided into theoretical circles as“function view”which emphasize macro aspects of the quality and“structure view”which emphasize micro aspects of the quantity. The“financial resource hypothesis”which contains the two above,discusses both the function and the structure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The quantization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depends on a series of index systems. The relationship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linked: on one hand,economic development plays a decisive role in financial development by making a lot of requests to financial system; on the other hand,financial development do contribution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by improving itself.

Key Words:financial development,index systems,function view,structure view,financial resource hypothesis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265(2012)08-0011-08

一、金融发展的理论界定

对于金融发展问题的研究可以追溯到戈德史密斯(Goldsmith,1969),他在《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一书中,把金融结构定义为各种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的相对规模,而在此基础上的金融发展就被定义为金融结构的变化。这一系列定义方法,对之后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麦金农(Mackinon,1973)和肖(Shaw,1973)提出了金融深化论和金融抑制论。

对于金融发展的界定,目前的研究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以莫顿和博迪(Merton和Bodie,1995)为代表的金融功能观,另一类则是以莱文(Levine,1997、2004)为代表的金融服务观。以此为基础,从金融系统功能的角度出发,根据对金融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性的不同认识,产生了对于金融发展的不同认识。国内学者白钦先(2005、2006)在总结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了金融功能论,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金融资源论。

(一)金融发展的功能观

根据莫顿和博迪的描述,金融系统的根本功能是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对经济中稀缺资源进行跨空间和时间的有效配置,并以此为基础为实体经济提供服务。莫顿和博迪认为金融系统的功能相对金融机构更加稳定,功能随时间和国界变动较少。金融机构的形式以功能为主导,机构之间的创新和竞争最终将导致金融体系的功能更加完善。现存的机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尽管功能观中机构是重要的,但机构不是分析问题的基准,金融系统的功能是分析的基准,是分析金融系统演化的出发点,这形成了金融系统演化过程的功能观的核心思想。功能观将金融机构提供的经济功能视为固定,试图寻找更好的机构结构以更好地发挥固定的功能。从另一个角度看,金融系统的功能细分实际上就是金融系统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不同途径。莫顿和博迪将金融系统的根本功能细分为六项:跨期转移资源、管理风险、清算支付和结算支付、归集资源并细分股份、提供信息、设法解决激励问题。

莫顿和博迪从金融系统演化的角度区分金融系统基本功能的恒常性和金融结构的最优应变能力或者适应性,金融系统的演化体现为最适合的金融结构以及这种结构的最佳适应能力,金融发展的内涵就被界定为金融机构为了更好地实现其相对稳定的功能而追求的自身结构的变化。

(二)金融发展的结构观

第2篇

一、经济发展的有效性

经济发展的有效性是指经济发展效率,即经济发展过程中投入与产出关系。效率是一切经济工作的中心,也是经济发展质量的中心,其高低可反映经济发展质量的优劣。单位投入获得的产出越多,表明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和经济发展质量越高。一般来说,生产要素投入数量、配置效率及其组合方式决定了经济发展质量和方式。如果生产要素投入数量在经济发展中起主要作用,说明经济发展质量较低,经济发展方式为数量型;如果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在经济发展中起主要作用,则经济发展质量较高,经济发展方式为质量型。经济发展的有效性既是经济发展质量的集中反映,也是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只有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有效性,国民经济才能持续健康发展。根据投入产出关系,评价经济发展有效性的指标主要有:

——劳动生产率。任何经济活动都有劳动消耗,劳动生产率是衡量劳动力投入产出水平的指标,根据一定时期国内生产总值与同期全社会平均从业人数对比来计算,反映社会平均每个劳动者所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即劳动者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多少。其计算公式为:劳动生产率=国家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全社会劳动者平均人数。劳动生产率受科技水平、劳动者素质、产业结构、规模效益、政策体制等多因素的影响,具有较强综合性,是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劳动生产率越高,经济发展质量越高;反之,经济发展质量越低。将劳动生产率作为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把经济发展转移到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投资产出率。任何经济活动都需要相应的场所以及与之相关的机器设备等,因而从一定意义上说,经济活动的起点是从投资开始的。投资产出率是一定时期内国家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与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投资产出率=当年国家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当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投资产出率反映单位固定资产投资额所带来的国内生产总值,是全面评价投资使用效率的综合指标,可用来说明投资规模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投资产出率越高,经济发展质量越高;反之,经济发展质量越低。这一指标从固定资产投资效率角度出发反映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提高固定资产投资的科技水平和优化投资结构。

——贷款产出率。经济活动要有资金(包括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投入,经济活动主体所需资金除部分自有资金外,一般通过银行贷款来获得,客观反映这部分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是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内容。所谓贷款产出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国家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与银行贷款余额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贷款产出率=国家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银行贷款年平均余额。贷款产出率反映的是银行贷款所带来的国内生产总值,贷款产出率越高,贷款的使用效益越高,经济发展质量越高;反之,经济发展质量越低。将贷款产出率作为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指标之一,有利于提高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益。

——耕地产出率。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我国是一个耕地相对贫乏的国家,农业发展又离不开耕地。因此,应将耕地产出率作为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耕地产出率是农业总产值与耕地面积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耕地产出率=农业总产值/农业耕地面积。耕地产出率反映的是耕地利用效率,产出率越高,使用效率越高,经济发展质量越高;反之,经济发展质量越低。耕地产出率不仅受耕地质量的影响,还受耕地集约利用程度的影响,将其作为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指标之一,有利于既注重保护耕地数量,又注重提高耕地质量,并提高其集约利用程度,努力增加单位耕地产出,确保经济发展中国家农产品尤其是粮食安全。

二、经济发展的充分性

经济发展的充分性是指经济发展潜能的利用程度。经济发展潜能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现有各种社会与经济资源是否得到有效的利用,现有生产能力是否已充分发挥了作用;二是指在经济发展中是否形成了新的生产能力,是否使原有的生产能力得以提高,是否为经济系统在未来的健康发展创造了各种必要的物质与技术条件以及良好的外部环境。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应在使其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的同时,保持经济的快速发展。充分性从潜能是否得到充分利用角度反映经济发展质量,实现了充分性就意味着条件允许下的快速增长。经济发展速度是经济发展质量的直接反映,保持适当的经济发展速度是国民经济高质量运行的基础和集中体现。没有速度,潜能的发挥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根据经济发展潜能,评价经济发展充分性的指标主要有:

——经济增长率。经济发展质量问题的提出,并不意味着把它同加快经济发展速度的要求对立起来,而是要实现两者的有机统一。任何经济发展都要求有一定的速度,速度是经济发展的前提。经济发展史上众多的实例表明,各国在经济发展速度上的持续差异是造成他们之间经济实力变化的根源,发展中国家要赶超发达国家就必须提高自己的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发展速度通常用经济增长率来表示,所谓经济增长率是指报告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量与基期国内生产总值之比的百分数,其计算公式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报告期国家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基期国家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基期国家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100%。稳定、合理、持续的经济发展速度是经济发展质量的显著标志,以其评价经济发展质量,能更直接、更准确地反映经济发展状况。当然,强调经济发展速度对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性,并不意味着可以过度“痴迷”国内生产总值,不顾经济效益一味追求高速度。

——就业弹性系数。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劳动者获得收入,提高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充分就业与经济发展之间具有较大的一致性,一般来说,经济发展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但它们之间并非没有矛盾,因为经济发展以技术进步为前提,因而会引起技术性失业。经济发展与就业之间存在着高敏感度的弹性关系,这种关系可以用就业弹性系数来表示。就业弹性系数是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之间数量关系的函数,即劳动力就业的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就业弹性系数=当期从业人员增长率/同期GDP增长率。该指标从劳动就业变化角度来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状况,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应不断创造出新的就业岗位,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使失业率维持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上,从而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对推动经济发展的潜能。

——生产能力利用率。生产能力是指在合理的组织和技术条件下,经济活动主体利用现有人力、物力和财力在一定期间所能生产一定种类和质量的产品或处理一定原材料的最大能量。生产能力利用率的高低直接反映经济发展的充分性,因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质量可以用生产能力利用率来衡量。所谓生产能力利用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实际产量与生产能力的比值,它从现有生产能力的利用程度角度来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状况,其计算公式为:生产能力利用率=实际产量/生产能力×100%。该指标越接近百分之百,说明生产能力利用越充分,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之差越小,经济发展质量越高;反之,说明有部分生产能力被闲置,实际经济发展速度小于潜在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发展质量有待提高。生产能力利用率是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遗憾的是目前我国没有该项指标的统计,要正确评价经济发展质量,必须完善该指标的统计和考核办法。

三、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是指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区域结构、贸易结构等的协调程度,它是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合理的经济结构是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并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的基础,是评价经济发展质量高低的重要内容。协调的经济关系不仅标志着经济发展状况处于良好状态,而且是未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前提。在各类经济结构中,产业结构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它的变化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是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内容。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趋势,它通过工业化的加速作用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城市化水平有利于优化城乡结构,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和质量提高。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信息化的大趋势下,任何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都不可能是封闭、孤立的,总是在国际、地区之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环境下实现。因此,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可以用产业结构比、城市化率和对外开放指数来衡量。

——产业结构比。现代经济发展方式本质上是以产业结构变动为核心的经济成长模式,不同的产业结构具有不同的整体效益,从而导致经济以不同的速度增长,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质量状态。产业结构是指一国经济赖以构成的各种产业及其比重和相互关系,各产业之间内在的有机联系通常用产业结构比来表示。所谓产业结构比是一定时期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产业结构比=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合理的产业结构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有利于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发展;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势必会造成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增加无效投入,影响经济发展。因此,产业结构比是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内容,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应提高各产业发展的协调性,保持各产业之间的协调与均衡

.

——城市化率。城市化既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反过来又促进经济发展,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大力推进城市化,是现代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主要目标与基础。城市化水平通常用城市化率来衡量,所谓城市化率是城市人口与全部人口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城市化率=城市人口/全部人口。城市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以城市化水平作为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指标之一,有利于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

——对外开放指数。对外开放程度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经济联系及竞争能力的强弱,对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实力、提高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是经济发展质量高低的具体表现。对外开放程度通常用对外开放指数来衡量,所谓对外开放指数是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加权平均数,其计算公式为:对外开放指数=(进出口总值×0.4+对外资产负债总额×0.3+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总额×0.3)/国内生产总值。这一指标可反映国家或地区经济国际化程度及其产品和服务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吸引外资的能力和强度等,以其作为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指标之一,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的竞争能力,提高经济发展对外的协调性。

四、经济发展的持续性

经济发展的持续性是指经济持续发展的能力,主要表现为指资源、环境承载经济长期发展的能力。经济发展过程是经济要素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有机整合的过程。忽视质量的经济发展会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压力,严重损害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只有在自然资源被有效利用和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的前提下,经济发展才是可持续的。付出巨大资源和环境代价的经济发展是低质量的发展,会导致人们生活质量的下降。国内生产总值没有反映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耗损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单纯用其衡量经济发展显然是不准确的。因此,评价经济发展质量不能忽视资源、环境代价。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可用资源供求系数、单位产值能源消耗量、环境质量成本变化率来衡量。

——资源供求系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长期采用资源高消耗和生活资料高消费来刺激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造成资源普遍不足,对经济发展的支持能力下降。资源对经济支持能力即资源对经济发展的保证程度,可以用资源供求系数来表示。资源供求系数是资源可供量与资源需求量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资源供求系数=资源可供量/资源需要量。当资源供求系数≥1时,资源供给足以保证经济发展的需要;当资源供求系数<1时,资源供给难以保证经济发展的需要。资源可供量与资源储量、新增资源可开发储量、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和资源进口量等有关;资源需求量与经济结构、发展速度相联系。无论是资源供给还是需求,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经济发展质量。以资源供求系数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促进资源供求平衡,提升资源对经济的支持能力。

——单位产值能源消耗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取决于资源对经济发展的支持能力,还与资源消耗量有关,单位产品资源消耗量越大,经济发展质量越低;单位产品资源消耗量下降,表明经济发展质量提高。由于资源的种类繁多,一般以单位产值能源消耗量来反映资源消费状况。所谓单位产值能源消费量是指每生产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要消耗多少能源,即能源消耗总量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其计算公式为:单位产值能源消耗量=能源消耗总量(标准煤)/国内生产总值。单位产值能源消耗量反映的是经济发展过程中能源使用效率,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以其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加强能源管理,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强制淘汰高耗低效产品,以缓解经济发展过程中能源供求矛盾。

——环境质量成本变化率。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条件,是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物质源泉。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总会排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等,这些都会破坏环境、增加大气和江河水质污染等,从而产生环境质量成本。环境质量成本可以用单位产值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及自然资源损失来加以衡量,单位产值环境质量成本=(环境污染损失+生态破坏损失+自然资源损失)/国内生产总值。环境质量成本变化率即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质量成本变动状况,其计算公式为:环境质量成本变化率=报告期环境质量成本/基期环境质量成本-1。它是反映经济发展持续性的重要指标,环境质量成本变化率上升,说明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差;反之,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较好。以环境质量成本变化率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唤醒人们的环境意识,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并对被破坏的环境尽快进行恢复。

五、经济发展的创新性

经济发展的创新性主要是指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中作用。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在这里,技术创新已经不是单纯技术概念,而是技术与经济结合的经济学范畴,涵盖企业运行的全过程。技术创新既是企业竞争力的源泉,也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19世纪下半叶开始,以科学为基础的技术创新成为当时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源泉。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的兴起使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更加明显。从根本上来说,技术创新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效益、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手段,是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标志。经济发展的创新性可以用研究与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专利授予权指数来衡量。

——研究与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对科技进步的财力投入,是技术创新的物质保障。研究与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是指一定时期内全社会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经费投入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即研究开发活动的全部实际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其计算公式为:研究与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研究与开发经费投入额/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它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并成为各国和国际组织评价科技实力或竞争力的首选核心指标。依据一般规律,研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不到1%的国家,是缺乏创新能力的;在1%到2%之间,才会有所作为;大于2%,这个国家或地区的创新能力可能比较强。以研究与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加大研究与开发经费投入,使经济在不断创新中得到高质量的发展。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最终要反映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上,高技术产业化是其重要形式。高技术产业化程度一般用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的比重来衡量,它是高技术产业增加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的比重=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仅反映该行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和科技进步状况,而且还包含科技进步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国际竞争力等诸多经济发展质量的内容,是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以其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使技术创新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效益。

——专利授权指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引进外资,意在用市场换技术。然而,现实情况是,外资在中国大量投资建厂,但核心技术不在我们手里。专利控制在外商手里,我们使用外国专利要付大量费用。在这种情况下,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再快,并不表明经济发展的质量高。自主知识产权掌握程度通常用专利授权指数来表示,所谓专利授权指数是反映专利授权变化的动态相对数,其计算公式为:专利授权指数=报告期获授权专利数/基期获授权专利数。我国的实践证明,只有在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的基础上,经济发展才是有后劲、可持续和高质量的。以专利授权指数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提升经济发展的技术水平。

六、经济发展的稳定性

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是指国民经济运行的平稳状况,它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保证。这是因为:过度的经济波动会破坏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内在机制,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从而影响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加大宏观经济运行的潜在风险,如经济过热往往导致通货膨胀、经济过冷则会造成高失业率。当然,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并不是意味着经济发展速度始终保持一个不变的常数,而是在正常经济发展速度附近窄幅波动,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经济发展的稳定性越好,经济安全性越大,经济发展质量越高。稳定性是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标志,它可以用经济增长波动率和价格波动率来衡量。

——经济增长波动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增长率总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上下波动,判断经济发展是否稳定、过程是否健康,必须给出其波动的合理区间范围。一般当经济发增长波动率小于±0.5,且各方面的比例关系处于协调状态时,可以认为经济发展是平稳、过程是健康的;当经济增长波动率大于±0.5,或经济系统各主要比例关系处于失调状态时,表明经济发展不够平稳、过程不够健康。经济增长波动率可用当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与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之差,除以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计算,其计算公式为:经济增长波动率=(当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高质量的经济发展要求各年经济增长率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以经济增长波动率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将经济波动控制在适当的范围之内,保持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避免经济大起大落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

——价格指数波动率。价格是国民经济的综合反映,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最终会通过价格波动得以反映。价格波动幅度越大,经济发展稳定性越差、质量越低。价格波动幅度通常用价格指数波动率来衡量,价格指数波动率反映的是一定时期内价格总水平的波动幅度,反映价格总水平变化的价格指数主要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因而价格指数波动率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价格指数波动率=(报告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基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基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之所以要用价格指数波动率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是因为稳定物价不仅是我国宏观调控的四大目标之一,而且也是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标志。以此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保持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七、经济发展的分享性

经济发展的分享性是指经济发展的结果即经济发展对于减少贫困、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作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焦艳玲,1999),不断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应使更多的人从中受益。如果经济发展速度很高,而居民消费水平增长率较低,贫富两极分化,这样的经济发展是低质量和不可持续的。因此,居民能否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是经济发展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经济发展的分享性可用居民收入增长率、恩格尔系数和城乡居民收入比等指标来衡量,它要求经济发展更加关注和改善民生,以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共享发展为目标的。

——居民收入增长率。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为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要始终把保持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使经济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放在首要位置,以实现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因此,应把居民收入增长率作为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内容。居民收入增长率是报告期居民收入与基期居民收入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居民收入增长率=报告期居民收入/基期居民收入×100%。居民收入增长率可分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这是因为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及收入统计不同的现实情况,需要对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情况分别反映,才能更具体、更实际地反映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及其变化。以居民收入增长率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实现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

——恩格尔系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是否得到提高是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标准,国际上通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生活质量状况。所谓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占居民总支出的比例,其计算公式为:恩格尔系数=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居民消费支出总额。食品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随收入变化而变化,在收入水平较低时,食品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收入的增加,在食品需求基本满足的情况下,消费重心才会开始向穿、用等方面转移。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以恩格尔系数评价经济发展质量,可使经济发展更多地关注居民生活质量。

——城乡居民收入比。收入分配问题涉及到经济发展质量和社会公平,对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可以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生产力水平的进步,但如果差距过大,突破合理的度,就必然走向两极分化。居民收入差距除行业、地区差距外,最突出的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可用城乡居民收入比来衡量,其计算公式为:城乡居民收入比=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城乡居民收入比反映的是国民收入在城乡分配的均等化程度,即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能否在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中受到平等的待遇。城乡居民收入比差距越小,表明经济发展过程中城乡发展协调程度越好;反之,表明城乡发展的协调程度越差,经济发展质量欠佳。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评价经济发展质量,能较客观、直观地反映和监测城乡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预报、预警和防止居民之间出现贫富两极分化。

八、结束语

第3篇

一、经济发展的有效性

经济发展的有效性是指经济发展效率,即经济发展过程中投入与产出关系。效率是一切经济工作的中心,也是经济发展质量的中心,其高低可反映经济发展质量的优劣。单位投入获得的产出越多,表明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和经济发展质量越高。一般来说,生产要素投入数量、配置效率及其组合方式决定了经济发展质量和方式。如果生产要素投入数量在经济发展中起主要作用,说明经济发展质量较低,经济发展方式为数量型;如果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在经济发展中起主要作用,则经济发展质量较高,经济发展方式为质量型。经济发展的有效性既是经济发展质量的集中反映,也是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只有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有效性,国民经济才能持续健康发展。根据投入产出关系,评价经济发展有效性的指标主要有:

——劳动生产率。任何经济活动都有劳动消耗,劳动生产率是衡量劳动力投入产出水平的指标,根据一定时期国内生产总值与同期全社会平均从业人数对比来计算,反映社会平均每个劳动者所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即劳动者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多少。其计算公式为:劳动生产率=国家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全社会劳动者平均人数。劳动生产率受科技水平、劳动者素质、产业结构、规模效益、政策体制等多因素的影响,具有较强综合性,是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劳动生产率越高,经济发展质量越高;反之,经济发展质量越低。将劳动生产率作为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把经济发展转移到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投资产出率。任何经济活动都需要相应的场所以及与之相关的机器设备等,因而从一定意义上说,经济活动的起点是从投资开始的。投资产出率是一定时期内国家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与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投资产出率=当年国家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当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投资产出率反映单位固定资产投资额所带来的国内生产总值,是全面评价投资使用效率的综合指标,可用来说明投资规模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投资产出率越高,经济发展质量越高;反之,经济发展质量越低。这一指标从固定资产投资效率角度出发反映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提高固定资产投资的科技水平和优化投资结构。

——贷款产出率。经济活动要有资金(包括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投入,经济活动主体所需资金除部分自有资金外,一般通过银行贷款来获得,客观反映这部分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是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内容。所谓贷款产出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国家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与银行贷款余额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贷款产出率=国家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银行贷款年平均余额。贷款产出率反映的是银行贷款所带来的国内生产总值,贷款产出率越高,贷款的使用效益越高,经济发展质量越高;反之,经济发展质量越低。将贷款产出率作为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指标之一,有利于提高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益。

——耕地产出率。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我国是一个耕地相对贫乏的国家,农业发展又离不开耕地。因此,应将耕地产出率作为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耕地产出率是农业总产值与耕地面积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耕地产出率=农业总产值/农业耕地面积。耕地产出率反映的是耕地利用效率,产出率越高,使用效率越高,经济发展质量越高;反之,经济发展质量越低。耕地产出率不仅受耕地质量的影响,还受耕地集约利用程度的影响,将其作为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指标之一,有利于既注重保护耕地数量,又注重提高耕地质量,并提高其集约利用程度,努力增加单位耕地产出,确保经济发展中国家农产品尤其是粮食安全。

二、经济发展的充分性

经济发展的充分性是指经济发展潜能的利用程度。经济发展潜能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现有各种社会与经济资源是否得到有效的利用,现有生产能力是否已充分发挥了作用;二是指在经济发展中是否形成了新的生产能力,是否使原有的生产能力得以提高,是否为经济系统在未来的健康发展创造了各种必要的物质与技术条件以及良好的外部环境。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应在使其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的同时,保持经济的快速发展。充分性从潜能是否得到充分利用角度反映经济发展质量,实现了充分性就意味着条件允许下的快速增长。经济发展速度是经济发展质量的直接反映,保持适当的经济发展速度是国民经济高质量运行的基础和集中体现。没有速度,潜能的发挥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根据经济发展潜能,评价经济发展充分性的指标主要有:

——经济增长率。经济发展质量问题的提出,并不意味着把它同加快经济发展速度的要求对立起来,而是要实现两者的有机统一。任何经济发展都要求有一定的速度,速度是经济发展的前提。经济发展史上众多的实例表明,各国在经济发展速度上的持续差异是造成他们之间经济实力变化的根源,发展中国家要赶超发达国家就必须提高自己的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发展速度通常用经济增长率来表示,所谓经济增长率是指报告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量与基期国内生产总值之比的百分数,其计算公式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报告期国家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基期国家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基期国家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100%。稳定、合理、持续的经济发展速度是经济发展质量的显著标志,以其评价经济发展质量,能更直接、更准确地反映经济发展状况。当然,强调经济发展速度对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性,并不意味着可以过度“痴迷”国内生产总值,不顾经济效益一味追求高速度。

——就业弹性系数。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劳动者获得收入,提高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充分就业与经济发展之间具有较大的一致性,一般来说,经济发展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但它们之间并非没有矛盾,因为经济发展以技术进步为前提,因而会引起技术性失业。经济发展与就业之间存在着高敏感度的弹性关系,这种关系可以用就业弹性系数来表示。就业弹性系数是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之间数量关系的函数,即劳动力就业的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就业弹性系数=当期从业人员增长率/同期GDP增长率。该指标从劳动就业变化角度来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状况,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应不断创造出新的就业岗位,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使失业率维持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上,从而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对推动经济发展的潜能。

——生产能力利用率。生产能力是指在合理的组织和技术条件下,经济活动主体利用现有人力、物力和财力在一定期间所能生产一定种类和质量的产品或处理一定原材料的最大能量。生产能力利用率的高低直接反映经济发展的充分性,因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质量可以用生产能力利用率来衡量。所谓生产能力利用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实际产量与生产能力的比值,它从现有生产能力的利用程度角度来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状况,其计算公式为:生产能力利用率=实际产量/生产能力×100%。该指标越接近百分之百,说明生产能力利用越充分,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之差越小,经济发展质量越高;反之,说明有部分生产能力被闲置,实际经济发展速度小于潜在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发展质量有待提高。生产能力利用率是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遗憾的是目前我国没有该项指标的统计,要正确评价经济发展质量,必须完善该指标的统计和考核办法。

三、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是指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区域结构、贸易结构等的协调程度,它是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合理的经济结构是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并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的基础,是评价经济发展质量高低的重要内容。协调的经济关系不仅标志着经济发展状况处于良好状态,而且是未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前提。在各类经济结构中,产业结构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它的变化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是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内容。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趋势,它通过工业化的加速作用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城市化水平有利于优化城乡结构,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和质量提高。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信息化的大趋势下,任何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都不可能是封闭、孤立的,总是在国际、地区之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环境下实现。因此,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可以用产业结构比、城市化率和对外开放指数来衡量。

——产业结构比。现代经济发展方式本质上是以产业结构变动为核心的经济成长模式,不同的产业结构具有不同的整体效益,从而导致经济以不同的速度增长,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质量状态。产业结构是指一国经济赖以构成的各种产业及其比重和相互关系,各产业之间内在的有机联系通常用产业结构比来表示。所谓产业结构比是一定时期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产业结构比=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合理的产业结构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有利于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发展;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势必会造成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增加无效投入,影响经济发展。因此,产业结构比是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内容,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应提高各产业发展的协调性,保持各产业之间的协调与均衡

.

——城市化率。城市化既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反过来又促进经济发展,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大力推进城市化,是现代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主要目标与基础。城市化水平通常用城市化率来衡量,所谓城市化率是城市人口与全部人口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城市化率=城市人口/全部人口。城市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以城市化水平作为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指标之一,有利于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

——对外开放指数。对外开放程度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经济联系及竞争能力的强弱,对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实力、提高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是经济发展质量高低的具体表现。对外开放程度通常用对外开放指数来衡量,所谓对外开放指数是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加权平均数,其计算公式为:对外开放指数=(进出口总值×0.4+对外资产负债总额×0.3+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总额×0.3)/国内生产总值。这一指标可反映国家或地区经济国际化程度及其产品和服务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吸引外资的能力和强度等,以其作为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指标之一,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的竞争能力,提高经济发展对外的协调性。

四、经济发展的持续性

经济发展的持续性是指经济持续发展的能力,主要表现为指资源、环境承载经济长期发展的能力。经济发展过程是经济要素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有机整合的过程。忽视质量的经济发展会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压力,严重损害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只有在自然资源被有效利用和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的前提下,经济发展才是可持续的。付出巨大资源和环境代价的经济发展是低质量的发展,会导致人们生活质量的下降。国内生产总值没有反映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耗损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单纯用其衡量经济发展显然是不准确的。因此,评价经济发展质量不能忽视资源、环境代价。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可用资源供求系数、单位产值能源消耗量、环境质量成本变化率来衡量。

——资源供求系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长期采用资源高消耗和生活资料高消费来刺激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造成资源普遍不足,对经济发展的支持能力下降。资源对经济支持能力即资源对经济发展的保证程度,可以用资源供求系数来表示。资源供求系数是资源可供量与资源需求量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资源供求系数=资源可供量/资源需要量。当资源供求系数≥1时,资源供给足以保证经济发展的需要;当资源供求系数<1时,资源供给难以保证经济发展的需要。资源可供量与资源储量、新增资源可开发储量、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和资源进口量等有关;资源需求量与经济结构、发展速度相联系。无论是资源供给还是需求,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经济发展质量。以资源供求系数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促进资源供求平衡,提升资源对经济的支持能力。

——单位产值能源消耗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取决于资源对经济发展的支持能力,还与资源消耗量有关,单位产品资源消耗量越大,经济发展质量越低;单位产品资源消耗量下降,表明经济发展质量提高。由于资源的种类繁多,一般以单位产值能源消耗量来反映资源消费状况。所谓单位产值能源消费量是指每生产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要消耗多少能源,即能源消耗总量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其计算公式为:单位产值能源消耗量=能源消耗总量(标准煤)/国内生产总值。单位产值能源消耗量反映的是经济发展过程中能源使用效率,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以其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加强能源管理,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强制淘汰高耗低效产品,以缓解经济发展过程中能源供求矛盾。

——环境质量成本变化率。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条件,是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物质源泉。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总会排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等,这些都会破坏环境、增加大气和江河水质污染等,从而产生环境质量成本。环境质量成本可以用单位产值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及自然资源损失来加以衡量,单位产值环境质量成本=(环境污染损失+生态破坏损失+自然资源损失)/国内生产总值。环境质量成本变化率即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质量成本变动状况,其计算公式为:环境质量成本变化率=报告期环境质量成本/基期环境质量成本-1。它是反映经济发展持续性的重要指标,环境质量成本变化率上升,说明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差;反之,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较好。以环境质量成本变化率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唤醒人们的环境意识,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并对被破坏的环境尽快进行恢复。

五、经济发展的创新性

经济发展的创新性主要是指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中作用。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在这里,技术创新已经不是单纯技术概念,而是技术与经济结合的经济学范畴,涵盖企业运行的全过程。技术创新既是企业竞争力的源泉,也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19世纪下半叶开始,以科学为基础的技术创新成为当时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源泉。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的兴起使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更加明显。从根本上来说,技术创新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效益、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手段,是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标志。经济发展的创新性可以用研究与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专利授予权指数来衡量。

——研究与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对科技进步的财力投入,是技术创新的物质保障。研究与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是指一定时期内全社会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经费投入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即研究开发活动的全部实际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其计算公式为:研究与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研究与开发经费投入额/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它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并成为各国和国际组织评价科技实力或竞争力的首选核心指标。依据一般规律,研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不到1%的国家,是缺乏创新能力的;在1%到2%之间,才会有所作为;大于2%,这个国家或地区的创新能力可能比较强。以研究与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加大研究与开发经费投入,使经济在不断创新中得到高质量的发展。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最终要反映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上,高技术产业化是其重要形式。高技术产业化程度一般用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的比重来衡量,它是高技术产业增加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的比重=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仅反映该行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和科技进步状况,而且还包含科技进步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国际竞争力等诸多经济发展质量的内容,是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以其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使技术创新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效益。

——专利授权指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引进外资,意在用市场换技术。然而,现实情况是,外资在中国大量投资建厂,但核心技术不在我们手里。专利控制在外商手里,我们使用外国专利要付大量费用。在这种情况下,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再快,并不表明经济发展的质量高。自主知识产权掌握程度通常用专利授权指数来表示,所谓专利授权指数是反映专利授权变化的动态相对数,其计算公式为:专利授权指数=报告期获授权专利数/基期获授权专利数。我国的实践证明,只有在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的基础上,经济发展才是有后劲、可持续和高质量的。以专利授权指数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提升经济发展的技术水平。

六、经济发展的稳定性

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是指国民经济运行的平稳状况,它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保证。这是因为:过度的经济波动会破坏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内在机制,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从而影响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加大宏观经济运行的潜在风险,如经济过热往往导致通货膨胀、经济过冷则会造成高失业率。当然,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并不是意味着经济发展速度始终保持一个不变的常数,而是在正常经济发展速度附近窄幅波动,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经济发展的稳定性越好,经济安全性越大,经济发展质量越高。稳定性是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标志,它可以用经济增长波动率和价格波动率来衡量。

——经济增长波动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增长率总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上下波动,判断经济发展是否稳定、过程是否健康,必须给出其波动的合理区间范围。一般当经济发增长波动率小于±0.5,且各方面的比例关系处于协调状态时,可以认为经济发展是平稳、过程是健康的;当经济增长波动率大于±0.5,或经济系统各主要比例关系处于失调状态时,表明经济发展不够平稳、过程不够健康。经济增长波动率可用当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与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之差,除以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计算,其计算公式为:经济增长波动率=(当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高质量的经济发展要求各年经济增长率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以经济增长波动率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将经济波动控制在适当的范围之内,保持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避免经济大起大落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

——价格指数波动率。价格是国民经济的综合反映,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最终会通过价格波动得以反映。价格波动幅度越大,经济发展稳定性越差、质量越低。价格波动幅度通常用价格指数波动率来衡量,价格指数波动率反映的是一定时期内价格总水平的波动幅度,反映价格总水平变化的价格指数主要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因而价格指数波动率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价格指数波动率=(报告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基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基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之所以要用价格指数波动率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是因为稳定物价不仅是我国宏观调控的四大目标之一,而且也是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标志。以此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保持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七、经济发展的分享性

经济发展的分享性是指经济发展的结果即经济发展对于减少贫困、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作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焦艳玲,1999),不断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应使更多的人从中受益。如果经济发展速度很高,而居民消费水平增长率较低,贫富两极分化,这样的经济发展是低质量和不可持续的。因此,居民能否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是经济发展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经济发展的分享性可用居民收入增长率、恩格尔系数和城乡居民收入比等指标来衡量,它要求经济发展更加关注和改善民生,以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共享发展为目标的。

——居民收入增长率。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为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要始终把保持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使经济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放在首要位置,以实现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因此,应把居民收入增长率作为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内容。居民收入增长率是报告期居民收入与基期居民收入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居民收入增长率=报告期居民收入/基期居民收入×100%。居民收入增长率可分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这是因为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及收入统计不同的现实情况,需要对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情况分别反映,才能更具体、更实际地反映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及其变化。以居民收入增长率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实现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

——恩格尔系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是否得到提高是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标准,国际上通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生活质量状况。所谓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占居民总支出的比例,其计算公式为:恩格尔系数=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居民消费支出总额。食品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随收入变化而变化,在收入水平较低时,食品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收入的增加,在食品需求基本满足的情况下,消费重心才会开始向穿、用等方面转移。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以恩格尔系数评价经济发展质量,可使经济发展更多地关注居民生活质量。

——城乡居民收入比。收入分配问题涉及到经济发展质量和社会公平,对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可以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生产力水平的进步,但如果差距过大,突破合理的度,就必然走向两极分化。居民收入差距除行业、地区差距外,最突出的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可用城乡居民收入比来衡量,其计算公式为:城乡居民收入比=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城乡居民收入比反映的是国民收入在城乡分配的均等化程度,即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能否在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中受到平等的待遇。城乡居民收入比差距越小,表明经济发展过程中城乡发展协调程度越好;反之,表明城乡发展的协调程度越差,经济发展质量欠佳。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评价经济发展质量,能较客观、直观地反映和监测城乡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预报、预警和防止居民之间出现贫富两极分化。

八、结束语

第4篇

关键词:基尼系数 塞尔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11-141-02

人均GDP是用来衡量在一定时期内某一地区创造的服务与产品的价值总和。人均GDP的不同表明由于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别,从而形成地区间人们收入的不同。因此,人均GDP是标志着经济发展与人们富裕程度的最佳近似值,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为全面客观的认识改革开放以来辽宁省各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差距状况,本文利用辽宁省人均GDP这一数据指标,并通过这一指标计算了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及塞尔指标来对辽宁省区域发展差距状况进行初步描述。

1 辽宁地区人均实际GDP的变异系数分析

文章用1995-2007年期间辽宁省统计年鉴中各个城市人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数据,采用1994年为基期,根据国内生产总值折算指数①换算成实际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计算出辽宁省1995-2006年的不同地区的变异系数,并根据计算结果绘制成图1。

从图1中可以看出辽宁省在1995-2006年间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阶段性,第一个阶段为1995-1999年,在这期间变异系数呈不断上升趋势,数值由0.5066变化到0.5566,也就是说,在这段时期,辽宁省区域经济差距呈不断扩大的趋势,经济增长趋于发散。第二个阶段为1999-2006年期间,变异系数又趋于逐步缩小,其值由0.5566减少到0.5429,由此表明这段时期辽宁省的区域差距又有所减小,经济增长趋于收敛。但最终2006年的变异系数的数值还是要高于1995年。

2 辽宁地区人均实际GDP的基尼系数分析

根据第二章中所述的分项收入分解的基尼系数计算方法,我们按三次产业划分对1995-2006年辽宁省人均GDP进行分解,即将GDP分解为、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仍以1994年为基期,并根据生产总值的数据换算成可比价格数据,由公式先分别计算出每个产业产值的基尼系数及基尼系数贡献率,然后再由公式计算全省整体的差距是多少,即GDP的基尼系数。利用Excel软件②计算,并将所得结果绘制在表1中。通过表1我们就可以分析三次产业对全省整体经济差距变化的趋势的影响。

比较三次产业的集中率与人均GDP的基尼系数,可以看出不同年份第二、第三产业的集中率都高出GDP的基尼系数,而第一产业的集中程度远远低于GDP的基尼系数,这表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对GDP的基尼系数一直起着促进的作用,而第一产业则起着降低总体不平衡的作用。

如果我们从变化趋势上来看,则会发现GDP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基尼系数变化趋势比较相似,呈现阶段性,即都本着先上升后下降的这一趋势,且GDP和第三产业的基尼系数的变化趋势几乎是一样的。第一产业的基尼系数在1995-2000年间则呈现起伏状,但在2000-2006年间第一产业的基尼系数则一直趋于缓慢下降的这样一个态势。基尼系数的这种变化趋势也进一步说明了辽宁地区的经济差异所呈现出的阶段性,即经济差异出现先拉大后缩小的现象。

3 辽宁地区人均实际GDP的塞尔指标分析

为了更准确的描述辽宁省区域差异变化的不同地区构成及不同地区内各个城市经济发展不同的变化过程,我们对辽宁省塞尔指标进行了分解。

同上文中变异系数、基尼系数计算一样,我们选取辽宁省1995-2007年统计年鉴中的人均GDP及各个城市人口的数据,计算出辽宁省总体、地带内和地带间以及辽西北、辽东、辽中南的塞尔指标反映1995-2006年以来辽宁省各个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变化情况及趋势。辽宁省东部不同城市间塞尔指数变化趋势相当平缓;辽宁中南部和辽宁西北部不同城市间塞尔指数1995-2006年呈现出一定阶段性,即在1995-2002年间塞尔指标不断增大,说明这段时间辽宁西北部和辽宁中南部各城市间经济差异在拉大;但从2002-2006年以来塞尔指标又开始趋于缩小,则说明这段时间辽宁西北部和辽宁中南部各城市间经济差距在不断的缩小。

自1995年以来不同地区间塞尔指标和总塞尔指标表现出快速上升趋势,说明不仅三大地区间的经济差距一直在扩大,而且整个辽宁省区域经济差距也一直在扩大。从表2的贡献率还可以看出,整个辽宁省经济差距的大约92%以上的变化都是由不同地区间的差距引起的,而且不同地区间的塞尔指数对整体差距的贡献一直在上升,很显然三大地带之间的差距对整个辽宁省差异的变化贡献逐渐增大,这说明整个辽宁省经济差异的扩大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不同地区间的不平衡的发展。而地区内的差距对全省总体的差异贡献比较小,且辽中南对整个辽宁省差异贡献一直在缩小,从6.14%缩小到了3.49%,地带内不同城市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也相对较小。

注释:

第5篇

关键词:沟域经济 评价 指标体系

引言

作为山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沟域是首都和谐社会的生态建设关键带、山区经济启动带和城市功能拓展带,是首都宜居城市建设的坚实生态屏障,是北京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支撑,是环境友好型的特色产业基地。通过对沟域在首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分析,可将沟域的整体功能划分为三级子功能,即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山区沟域经济建设,就是要充分认识和发挥沟域的多种功能,实现山区可持续发展和保障人类福祉。沟域经济发展到现在,学术界大多是从理论分析和政策经验角度对其进行研究,甚少从实证分析角度来具体分析北京沟域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问题,因而对北京沟域经济的发展进行实证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构建原则与指标确定

(一)构建原则

沟域经济的评价指标体系应该能够充分体现沟域经济的内涵和功能定位,为持续有效地推进沟域经济建设提供指导和借鉴意义。沟域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和实用性原则。充分反映和体现沟域经济的内涵,科学、系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沟域经济的实质。同时,尽可能选择简单明了、有代表性的综合指标和重点指标。

2.可测性和可比性原则。充分考虑数据的可得性和指标量化的难易程度,定量和定性相结合。不具有直接可比性的指标,需要标准化处理使其具有可比性。

3.动态性和静态性原则。沟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指标设定充分考虑动态变化,能综合反映沟域经济的发展过程和趋势,便于预测与管理。

(二)指标确定

1.各项指标及目标值的确定。沟域经济建设的实现程度必须有一个评价标准。沟域经济建设把2020年确定为目标年;同时参照了中央、北京市委各级政府部门制定的相关发展规划,主要参考了《中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社会建设规划纲要》、《“十二五”农业与农村科技发展规划》、《北京市郊区民俗旅游村评定标准(试行)》、《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另外也将国际上对相关指标标准和水平的界定作为一个参考标准。

2.沟域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在征求了相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本文的沟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才得以构建。整个指标体系中,一级指标1个,二级指标4个,三级指标14个。各指标之间的关系如表1所示,且给出了它们各自的目标值。表2表示专家评分的测评表,给出了专家测评的指标构成。

3.评价方法。对所有参加评比的沟域统一计算综合指数,按照分值大小进行排序,划分奖励等级。评价分值可划分为七个档次:很好100-90分;好89-80分;较好79-65分;中64-55分;一般54-40分;较差39-20分;差19-0分。

对于每一条沟域,可以根据一级、二级指标计算的结果,分析其在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和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情况,为找出差距、调整思路和改进工作。另,为保证评价数据准确,有必要对有关统计人员的进行必要培训。

北京四季花海沟域经济发展评价案例分析

(一)四季花海沟域原始指标标准化

1.各项指标的标准值。指标体系的构建必须科学、合理,而指标权重的准确性则是构建过程中重要的一步。本文咨询了北京市多位研究沟域经济的专家和研究人员,以使权重具有权威性,得到均通过了一致性检验的所有的判断矩阵。通过查阅沟域经济建设网站和北京市统计局网站等相关政府网站,查阅《北京市统计年鉴》(2008-2012)和《北京区域统计年鉴》(2008-2012)等相关统计资料,以及亲自参与的沟域调研小组的实地调研得到的一手材料和数据,并经过计算得到表3所示结果。

2.各项指标数据的处理。综合评价之前,需要通过标准化处理四季花海沟域各项指标,消除量纲、数量级,再将其置于统一的评价体系。通常有三种处理方法来进行指标的标准化处理:“标准化”处理法、极值处理法和功效系数法,本文采用极值处理法中的极大值处理方法,即用每一项指标的数据值除以近五年来各项指标最大的数据值。

(二)四季花海沟域经济建设的宏观评价

首先从宏观角度评价四季花海沟域经济建设,即评价四季花海沟域的建设成效,检验该沟域经济建设的实现程度。本文采用综合评价法,计算出四季花海沟域建设二级指标的指标实现度S,并将相关指标结果带入公式S=A/P×100%(其中,S为实现度;A为实际值;P为目标值;对于高于目标值的指标,按满分计算(100分))得到,目标年是2020年,“十一五”期间四季花海沟域经济建设的实现程度分别为51.74%、59.26%和49.89%。可以看出,四季花海沟域的社会服务能力较低,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生态环境保护能力一般。具体从表3中可以看出,农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生活垃圾得到了无害化处理,农村污水集中处理程度远远不够,服务基础薄弱,其他指标都在增长。总之,从宏观角度来看,四季花海沟域经济建设正逐步向前推进,但同时存在一些短板,需要花物力、财力、人力来解决。

(三)四季花海沟域经济建设的微观评价

从具体到每个指标的分析来评价四季花海沟域建设情况,即是微观评价。从细节中分析沟域经济建设的优势和不足之处,确定该沟域建设重点和难点,为有效推动该沟域的经济建设提供针对性的措施。

为衡量四季花海沟域的微观成效,采用假设检验方法,比较四季花海沟域建设各项指标在“十一五”期间前两年(2006-2007)的平均值和后两年(2010-2011)的平均值,对各个指标进行显著性检验。

利用假设检验方法,试图找出两组数据平均值的差异情况。设前两年各项指标的平均值为X1,后两年各项指标的平均值为X2,建立假设如下:

H0:μ1=μ2,前后两年新农村建设指标Xi的总体均值相同

H1:μ1≠μ2,前后两年新农村建设指标Xi的总体均值不同

构造的t统计量为:

其中,,自由度ν=n1+n2-2

运用上述假设检验方法对各指标前后两年的平均值进行显著性检验,由于定性指标不具有数量上的累加性,不予考虑。检验的结果如表4所示。

通过以上假设检验分析“十一五”期间前后两年(2007-2008与2010-2011)四季花海沟域经济建设各指标的变化情况,可以得出:四季花海沟域经济建设在2010-2011年两年间民俗旅游接待户比重显著性提高,水平达到99%,是沟域经济建设变化最快也是唯一的一个;同时,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林木覆盖率、民俗旅游接待户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等方面也有较为明显的改善,表明该沟域社会服务能力有一定的好转。但是该沟域的生态环境保护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构建沟域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实证分析法对北京四季花海沟域进行实证研究,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北京四季花海沟域发展进行评价。随着北京沟域建设的发展以及其在全国推广的可能,研究中将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今后还需要深入研究,可以利用本文构建的沟域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对北京的每条沟域一一进行宏观和微观方面的分析,进而系统评价该条沟域的建设情况,及时应对沟域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春腊,张义丰,刘沛林,徐美.沟域经济背景下的山区空间发展战略研究[J].人文地理,2011(2)

2.陈俊红,李红,周连第.北京市山区沟域经济发展的探索与实践[J].生态经济,2010,225(5)

3.曹明贵.以旅游资源为龙头带动山区经济的发展[J].生产力研究,2005(11)

4.中国山区经济技术赴意大利培训团.意大利山区经济政策[J].林业财务与会计,1998(4)

5.胡霞.关于日本山区半山区农业直接补贴政策的考察与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7(6)

6.宋书灵,王薇薇.北京山区县产业结构可持续发展研究[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7(11)

7.陈国阶,王青.中国山区经济发展阶段的理论模型与预测[J].地理学报,2004(3)

8.陈国阶等.中国山区发展报告[M].商务印书馆,2010

第6篇

【关键词】多指标决策评价 综合评价 香港 社会经济发展

一、引言

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香港,是国际著名的商业、金融和贸易中心。它拥有全球最繁忙的货柜码头,处理全球最多的国际空运货柜,是全球最自由开放的市场,一直被诸多评比机构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之一,其社会经济发展备受瞩目。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团结带领香港各界人士,自强不息,奋力拼搏,克服亚洲金融危机、非典疫情等带来的种种困难和挑战,成功地把“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变为现实,实现了经济的强劲复苏和快速增长,保持了香港繁荣稳定。香港的繁荣昌盛对于推进中国大陆经济,整个亚洲,乃至整个世界经济都会产生重要作用。笔者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7》最新资料,应用多指标决策评价方法对2002-2006年香港的社会经济情况进行定性定量评价分析,为香港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二、多指标决策评价方法简介

假设某一多指标决策问题的方案集为A={A1,A2,…,An},指标集为G={G1,G2,…,Gm},且令矩阵Y=(yij)n×m表示方案集A对指标集G的“决策矩阵”,其中yij(i=1,2,…,n;j=1,2,…,m)表示方案Ai对指标Gj的指标值。由于各评价指标的量纲不同,故本文将评价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从而可得无量纲化的决策矩阵Z=(zij)n×m,其中

其中,yjmin,yjmax表示指标Gj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显然,di(w)越大表明方案Ai越优。从而可以对各决策方案Ai进行定量的综合评价并排序。

(一)权向量w的离差最大化确定方法

如果某一指标Gj对决策方案Ai的综合评价值没有影响,那么,指标Gj的权重应取0;相反,如果某一指标Gj对决策方案Ai的综合评价值有很大影响,那么,指标Gj应取较大的权重。因此,对于指标Gj,可令vij(w)表示某一方案Ai与其它决策方案的加权离差, 则有:

(二)离差最大化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的步骤

①按照(1)式,求无量纲化的决策矩阵Z=(zij)n×m;

②采用离差最大化方法,按照(4)式确定最优权向量w=(w1,w2,…,wm)T;

③根据(2)式计算各方案Ai的综合评价值di(w) i=1,2,…,n;

④根据步骤③中各决策方案的综合评价值大小, 我们可以对各决策方案进行定量的综合评价并排序。

三、实证分析

(一)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遵循科学性、代表性和完整性的评价原则,笔者选取反映香港社会经济发展的10个主要指标:本地生产总值(按2000年固定价格计算)x1(亿港元)、人均本地生产总值x2(港元)、商品进出口贸易总额x3(亿港元)、对外服务贸易总额(即服务出口与服务进口之和)x4(亿港元)、政府储备结余x5(亿港元)、进出香港货物总量x6(万吨)、集装箱吞吐量x7(万标准集装箱)、访港旅客x8(万人次)、国际投资头寸x9(亿港元)、政府收入总额x10(亿港元)等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这10个极大项指标可基本反映香港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原始数据取自《中国统计年鉴-2007》,由统计数据建立指标数据库,列于表1。

注)本表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7》编制。

(二)综合评价分析

根据上述运算步骤,应用Matlab编程计算,可得其相应结果列于表2。由于表2最后一行的权重大小几乎相等,可知反映香港社会经济发展的10个主要指标协调发展,对香港社会经济的发展都起着均等的作用,这体现了香港社会经济结构非常稳健;另外,据表2最后一列的综合评价值逐年增大,可知香港特别行政区2002-2006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逐年推进,一年好过一年,尤其是2006年发展状态最佳,其历年排名依次为:2006、2005、2004、2003和2002年。

2002-2006年香港的贸易额从31799亿港元增至50608亿港元,同比增长分别为4.3%,11.6%,16.4%,10.9%,10.5%。2006年,香港股市集资总额创下5245亿港元的历史纪录。

2003年的综合评价值为0.1656,远低于2004年的0.5192,这说明2003年香港社会经济发展的状态不佳,其主要原因应为2003年正值香港刚刚渡过东南亚金融危机、又遭非典的袭击,从表2可知旅游业受到严重影响。2003年6月29日,《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在香港签署,为经济低迷、社会不景气的香港注入了强心剂和新的活力。CEPA实施以来,香港的本地生产总值不嗯噬,失业率不断下降。CEPA不仅推动了港澳经济复苏和飞速发展,也成为香港地区经济转型的新契机,把香港的发展与内地的广阔市场、高速发展的经济联系起来,让香港经济存满活力。

参考文献:

[1]本报讯.伟大的构想,成功的实践――祝贺祖国10周年[N].人民日报,2007.

[2]雷钦礼.经济管理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3]王永瑜.雷达图定量综合评价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J].统计教育,2007,(1).

第7篇

关键词:经济发展质量;指标体系;冗余度分析;灵敏度分析

一、引言

近些年来,学术界广泛关注对经济发展质量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对我国和区域内部经济发展质量的评估及对策研究。在指标体系构建上,以经济发展质量的内在含义为出发点,结合时代要求及发展规划,进行指标体系设计。对不同学者关于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比较分析来看,各个学者都是依据个人知识积累以及对经济发展质量内涵的判断,选取适当指标构建指标体系,目前并未形成一个具有规范及标准形式的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对于指标体系中指标选取是否合理、指标体系是否科学有效、指标体系能否准确描述经济发展实际都缺乏相关检验,因此,对指标体系进行检验在填补现有研究空白的同时,也可以帮助人们更加客观真实地了解经济发展真实情况。

江苏作为我国的经济大省,目前正处于第三次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之所以要不断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是因为江苏经济增长过程中面临着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经济二元化等问题。因此,本文以江苏经济发展质量为研究对象,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江苏经济发展质量进行评价分析,并利用冗余度分析、灵敏度分析对江苏经济发展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检验,并期望为其他省份经济发展质量评价分析提供一定帮助和借鉴。

二、研究现状

经济发展质量问题一直是专家和学者们关注和研究的重点,通过对现有学术成果的研究不难发现,关于指标体系的研究主要包括指标体系如何进行设置的问题以及运用指标体系对国家或者地区进行实证研究方面。

(一)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现状

王文博(2001)根据指标选取和指标体系设置的规定和准则,以经济发展质量的本质要求为依据,从反映经济数量、效益、要素配置和效率、要素重新组合、经济平稳度以及科创角度设定了评估经济发展质量的指标体系。李变花(2004)首先指出了现有经济质量评价主要考虑从经济总量方面来评价的指标体系缺陷,针对以上缺陷,提出要从经济增加总量水平、经济投入产出效益水平、经济结构合理性、科技创新、环保质量、人民生活几个方面对前有指标体系进行了完善和修正,使之更加合理。冷崇总(2008)紧紧围绕经济发展质量内涵要求,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包含经济发展结构维度、经济投入――产出效率维度、潜能维度、资源与环保维度、科技进步与创新维度、经济波动性维度以及人民生活质量与经济分享性维度。

(二)指标体系的运用及实证分析的研究现状

钞小静,任保平(2011)选取经济转型30年来我国和各地区经济数据,构建评价体系,测算了各个年份国家和地区经济质量指数。刘小平(2014)利用指标体系和相关分析评价方法,从横向(即分区域)和纵向(及分时期)两方面对全国总体经济发展状况和分地区经济发展差异进行了研究,通过PCA的分析方式最终实现量化经济增长质量的工作。宋明顺等(2015)从竞争质量、民生质量和生态质量三个维度出发,采用熵值法,并提出国际标杆对比法来对我国宏观经济质量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测度和比照结论与我国及标杆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相吻合。

三、指标体系构建

通过大量阅读经济发展质量和指标体系设立相关文献,尝试以经济发展质量本质含义为出发点,以测度江苏经济发展质量为目的,结合江苏实情,考虑经济增长效率、经济结构、经济稳健性、科技进步、资源环境、人民生活6大影响因素,构建了包含34个科学的、合理的二级指标的江苏经济发展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具体见表1。

四、江苏经济发展质量指数测算

(一)数据来源

本文分析江苏经济发展质量,以2005~2014年《江苏统计年鉴》为数据主要来源,分析江苏2004~2013年10年期间经济发展的质量状况、变化趋势,并试图找出其中影响因素。

(二)指标筛选

以上通过总过前人经验和结合江苏实际构建了江苏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其虽然能够较为全面和系统地反映和衡量江苏经济发展质量,但合理性和有效性无法直接作出判断,需进行进一步的检验,原因在于:一是总量较多的基础指标导致数据收集难度;二是某些基础指标可以反映经济发展质量的多个方面,指标之间高度相关性问题难以避开;三是某些指标虽然能够用于衡量经济发展质量,但其重要性和辨识能力较差,造成指标体系冗余。所以在进行实证分析之前,删除相关性大的基础指标有助在精简指标体系本身的同时,确保分析评价的有效程度。利用SPSS 19.0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删除以下相关系数较大指标:第一产业贡献率X5、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变动率X13、人均科技投入X16、科技活动人员占总人口比重X19、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电耗X21、城市人均住宅面积X27、农村人均住宅面积X28、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X3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3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X34共十项指标。

(三)衡量江苏经济发展质量指数并评价分析

评价方法的选择应遵循科学性和客观性原则,因此本文选取熵值法对各个指标进行赋权,计算各个指标权重,进而测度经济发展质量指数,计算步骤如下(其中代表基础指标,i为年份,m为指标总数,n为总年数)。

第一,无量纲处理数据以后,计算第j个指标、第i个样本指标值的比重pij,公式如下:

第二,计算第j个指标的熵值,公式如下:

第三,计算第j项指标的差异性系数gi,公式如下:

第四,计算第j个指标的权重ωj,公式如下:

第五,计算经济发展质量指数vi,公式如下:

熵值法测算出的各个二级指标的权重如下,见表2。

根据计算所得的二级经济指标权重测算出相联系的一级指标权重,分别为:12.8%、15.8%、13.8%、15.5%、24.5%、17.6%,其中经济增长结构、资源环境和人民生活影响最大,每项指标权重基本上都在15%以上,表明每个维度都对经济质量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指标体系6个维度选取合理。接着,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得出江苏经济发展质量指数,并绘制了江苏2004~2014年这十年经济发展质量趋势变化图,见图1。

结合图1和相关数据可以看出,江苏经济发展质量经历了三个阶段,2004年之前为第一阶段,江苏经济快速增长,GDP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同时投资产出率也不断提高,有较为良好的经济效率和效益,物价平稳,经济增长质量呈上升趋势的;2004~2009年为第二阶段,这一阶段在外部江苏经济的发展受到了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江苏受到极大冲击,GDP增长率从2005年的23.96%降低至2009年的11.22%,进出口总额下滑,同时这一时期经济稳定性较差,不仅GDP波动较大,通货膨胀率也较高,城市化进程较慢,人民生活质量改善速度缓慢,经济质量偏低;2009~2013年期间,江苏面对新形势,秉承十精神、可持续发展观和时代要求,坚持经济转型,以科技创新为源动力,产业升级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已趋于合理化。这一时期江苏经济发展质量是不断提高的,并且有保持继续提升的趋势。

五、指标体系有效性检验

指标体系设置是否合理,是否具有较高普适性,这需要通过有效性检验来衡量期是否有效。独立性检验、冗余性检验和普适性检验是指标体系有效性检验的重要维度和内容。本文参考付允、刘怡君(2009)和许涤龙、薛美荣(2014)的理论和操作方法,以冗余度RD(Redundancy Degree)来衡量指标体系的独立性和冗余程度,灵敏度SD(Sensitivity Degree)来衡量指标体系是否具有空间普适性,以删除较大相关性指标后的指标体系为研究对象,对本文所设计的指标体系进行有效性检验。

(一)冗余度检验

冗余度检验的目的在于检验指标体系本身是否既有较强的独立性,是否存在冗余基础指标。在充分考虑各个影响因素的前提下,为了构建合理的和科学的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往往选取较多基础指标来诠释经济发展质量的内在要求,虽然这保证了指标体系能够较为完整的描述经济发展质量内涵,但这会造成指标选择的重复性,指标体系冗杂,因此有必要利用冗余度检验来考察指标体系结构合理程度。只要冗余度小于所设定的标准,则认为指标体系是通过冗余度检验的,结构是合理的。设指标体系相关系数矩阵为R:

这里设置RD的临界值为0.5,即只要RD小于或等于0.5时,指标体系通过冗余度检验,否则需对指标体系进行修正。利用SPSS 19.0对指标进行相关性检验,计算得到各个指标相关系数绝对值之和为223.08,RD=0.36

(二)灵敏度检验

一个有效性较高的指标体系应当具有较高的普适性,这既是测度指标体系结果有效性的方法,也是检验评价结果可靠性的依据。灵敏度指的是一个或者某些个指标值的微小变化或误差是否导致检验结果的巨大变化,若结果变化大则表示灵敏度越高,被评价对象普适性越低;反之,灵敏度较小,被评价对象具有较高的普适性。下面采取公式(7)计算灵敏度大小,式(7)表示指标数据变化1%,引起的评价结果的变化大小。

因此,指标体系的灵敏度。

根据以上公式计算得出指标体系的灵敏度SD=1.36

六、结论

本文选取江苏为研究对象,利用熵值法测算出江苏近十年经济发展质量指数,并利用冗余度和灵敏度检验对指标体系进行了检验,得出以下结论。

1. 2004~2013年期间,江苏经济发展质量经历了三个阶段,2004年之前呈上升阶段,2004~2009年期间经济发展质量下降,2009~2013年期间,江苏努力推行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政策,注重经济发展数量的同时,更将注意力转移到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上去,实现经济发展数量上的增长,质量上的提升。

2. 在对剔除相关性系数较大的基础指标之后的指标体系进行冗余度检验,目的在于考察指标选择是否合理,指标体系是否精简。利用平均相关系数检验的指标体系,其冗余程度偏低,保持精简性的同时全面反映了所研究的经济问题。指标体系通过灵敏度检验,指标的微小变化并未引起评价结果先后的巨大差别,这表明指标体系具有普适性,是合理有效的。

参考文献:

[1]王文博.经济增长质量统计指标体系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1(44).

[2]李变花.经济增长质量指标体系的设置[J].统计与决策,2004(01).

[3]冷崇总.构建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J].宏观经济管理,2008(04).

[4]李娟伟,任保平.重庆市经济增长质量评价与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

[5]钞小静,任保平.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时序变化与地区差异分析[J].经济研究, 2011(04).

[6]刘小平.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时序变化与地区差异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4(06).

[7]宋明顺,张霞,易荣华,朱婷婷.经济发展质量评价体系研究及应用[J].经济学家,2015(02).

[8]付允,刘怡君.指标体系有效性的RST评价方法及应用[J].管理评论,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