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初中化学零基础教学范文

时间:2023-09-14 17:27:58

序论:在您撰写初中化学零基础教学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初中化学零基础教学

第1篇

【关键词】现代教学技术 录像 动画片 PPT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教育阶段,它一方面要为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普及常见的化学常识,另一方面要为进一步学习化学知识构建扎实的基础。作为一门基础学科的构建,学生不仅要记忆一定量的枯燥的元素符号和化合价等,还需掌握大量的化学专用术语,在此基础上还要掌握严密的逻辑推理知识,为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要动用到所有感觉器官才能把新知识接受下来,因而,有人感叹它是理科中的文科。然而教育学告诉我们兴趣是学生的第一教师,那么我们如何灵活运用现代技术来提高我们化学教育的趣味性呢?本文想在这方面作些探讨。(本文涉及的教材以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11月第2版为蓝本)。

1 用实验演示录像去代替部分课堂上的演示实验

教材中的“观察与思考”大多数为我们传统教学中的课堂演示实验(由教师在课堂上做给学生看的实验),如课本P27中的“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这一实验,由于教师只能在讲台上做,离讲台较近的学生看清楚是没问题的,可离得远一点的学生要想看清楚是不太现实的;再如课本p48页上的“电解水的实验室装置”,电解过程中生成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的颜色、烧杯内壁有小水珠出现等现象,只有在超近距离才能看清楚。学生看不清楚实验现象,他们就会对结果产生怀疑,这就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兴趣。如果我们事先把这些实验用数码摄像机近距离的摄成视频文件,把它插入到我们的课件PPT中,既节省了时间,又能让每个学生都看得清楚,何况做成的视频文件以后还可以无限次重复使用,这从小的方面来说节省了经费支出,从大的方面来说也节省了资源。不仅如此,教材的“观察与思考”中的部分实验,及“活动与探究”中的要学生亲自动手做的部分实验,有时限于条件的限制,我们同样可以把它做视频文件加在我们的课件PPT中去,这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 运用软件制作动画片去描述微观粒子的运动和化学反应的机理

由于化学研究的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在化学教学中有许反应机理要靠抽象的理论描述,如课本P65的“水的电解生成氢气与氧气的过程”,P69的“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尤其是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这些变化过程学生既看不见,又摸不着,因此,只能靠描述,学生较难理解。假如我们能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动画模拟,就能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这些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分分合合过程,变抽象为形象,让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重新组合过程。如解释氢气和氧气生成时,动画模拟“水分子”在电流的作用下分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再两两结合成“氢分子”和“氧分子”,这些“氢分子”和“氧分子”再分别聚集在一起,从而形成了氢气和氧气这两种物质。通过这些生动形象动画模拟,学生可以轻松地掌握所要掌握的知识,从而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 用动画模拟出一些不规范和错误操作的结果。以加深学生对化学实验规范化操作重要性的理解与记忆

如课本p36“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的实验中,教师一再强调的这一实验中要注意的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铁夹要夹在离试管口的约四分之一处3、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4、在试管口放置一团蓬松的棉花5、停止实验时,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第1点和第4点学生还容易理解,而第2点、第3点、第5点教师很难去演示其不规范操作的结果,此时我们就可以制作出动画,将其不规范操作的后果通过PPT展示出来,给学生留下真实、生动的教训,让他们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再如课本p203“稀释硫酸的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动画制作出水注入浓硫酸后酸液飞溅的画面和后果,对此错误的操作加以警醒!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4 从互联网上去寻找相应的视频文件去替代课本“拓展视野”中的图文教学

如课本P51中的“自来水的生产过程”。本人从互联网上找到一个5分39秒时长的视频,经过适当的剪切余下5分钟,观看了这个视频相当于带领学生一起到自来水厂参观一番,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了解了自来水的全部净化过程,这要比从课本上对图文的阅读来掌握这方面的知识效果要好得多。再如课本P27上“空气成分的发现”网上就有“瑞利是这样发现空气成分的”视频,我把这4分57秒的视频下载下来插入到我的课件中,这不仅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更加深刻。其实,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壮大,网上的资源越来越丰富,只要我们做有心人,多下点功夫,我们化学教学方法将越来越充实,学生的学习也将变得越来越轻松愉快,越来越丰富多采!

5 利用计算机中的PPT软件,我们可以把课本上的“练习与实践”内容搬到屏幕上,不仅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还可以灵活插入与此知识点相关的历年的中考试题,适当加大训练量,力争“一竿子到底”,加深对知识理解与消化。

第2篇

福建省晋江市新侨中学 洪永健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基础,是验证化学知识的主要标准,是学生获取经验知识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自主建构化学观念的重要途径。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中学化学教学正由“重知识传授”逐渐向“重观念建构”转变,即课堂教学不但要传授事实性基础知识,更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解决问题和发展观念的能力。实验探究最大的优势: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自主构建完整知识体系。在实验复习中,要善于根据学生的现有知识储备,巧设实验情境,以实验为载体引出驱动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进而引导学生自主合作、自主分析、自主归纳、自主解决问题,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体验和感受到知识的发生和发展变化过程,自主建构化学基本观念。本文以“NaOH变质再探究”为例,具体阐述在初中化学实验复习中如何设计观念建构教学。

一、教学设计思路

宋心琦教授认为:教育最终让学生受益的不是专业知识,而是影响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学科思想观念。学生能否牢固、准确、定性地建立起基本的化学观念,应当是中学化学教学的第一目标。化学观念引领下的实验复习教学,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化学基础知识和实验基本技能的掌握,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复习课焕发新的活力。在初中化学实验总复习时,为更好地整合实验探究和酸、碱、盐的知识网络,笔者设计了“NaOH变质再探究”教学内容,通过实验探究和观念建构两条主线进行设计和教学,以探究NaOH变质的相关问题为明线,以建构变化观、分类观、实验观、微粒观、价值观、定量观等化学观念为暗线,双管齐下统领整节课堂。

在实验探究设计中,紧紧围绕NaOH溶液变质引导学生提出相关问题:①如何检验NaOH溶液是否变质?②如何检验NaOH溶液的变质程度?③部分变质NaOH溶液中的杂质如何除去?④如何测定NaOH的变质程度?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大量思考、讨论,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自主进行合作探究、自我评价、自我完善。学生在一系列问题的驱动下主动探究,在经历一次次科学探究体验的同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高。

观念的有效建构需要学生在真实、有深度、有挑战性的情境中,以积极主动的心态,通过参与具有驱动性的问题和活动,主动与同学合作去探究和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和隐藏在知识背后的重要思想和观念。基于观念建构的教学设计就要注意情境设计、问题设计和小组活动设计的融合。要根据学生的现有学力,不断打磨、搭建问题支架,提出的问题要层层深入、层次鲜明,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促进学生主动深入思考,帮助学生理解和建构观念。

二、教学设计方案

1.复习引入。

【情境创设】在化学实验会考做“酸与碱的性质”实验时,有少数学生发现往预先滴了无色酚酞的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时,除了看到红色溶液逐渐褪去外,还看到试管中出现少量气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异常现象”呢?

【实物展示】一瓶久置的NaOH试剂瓶,让学生观察瓶口的白色固体。

【趣味实验】CO2与NaOH溶液反应使气球胀大。

【引导小结】NaOH溶液会吸收空气中的CO2而变质生成Na2CO3。

设计意图:通过实事实物、趣味实验引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更好地唤起其对学过知识的回忆,促进对“物质变化观”的建构。

2.探究活动1:如何检验NaOH溶液是否变质?

【教师提问】我们知道,NaOH溶液容易吸收CO2而变质,那如何检验NaOH溶液是否变质?问题的关键是要检验什么物质(或什么离子)的存在?

【学生活动】交流讨论,设计实验方案:①加盐酸,观察是否产生气泡;②加Ca(OH)2溶液,观察是否出现沉淀;③加CaCl2溶液,观察是否出现沉淀。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探究实验的关键:检验是否有Na2CO3的存在,这样学生就会很快利用碳酸盐的性质来解决问题。通过交流讨论和设计方案可帮助学生建构变化观、分类观、微粒观和实验观。

3.探究活动2:如何检验NaOH溶液的变质程度?

【教师追问】如果有变质,那是完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完全变质与部分变质的物质成分有什么不同?这个实验的关键地方是检验什么物质(或什么离子)的存在?

【学生活动】交流讨论,提出方案,修改、完善方案,最后确定:先加入足量中性的CaCl2溶液,以除去影响检验NaOH存在的Na2CO3,过滤后,取滤液再滴入无色酚酞试液,观察是否有变红色(或CuSO4、FeCl3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设计意图: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其思维处于兴奋状态。引导学生分析:不同的问题,关键处不同。在利用物质性质证明物质存在时,要全面考虑,不可片面下结论。让学生体会到很多探究实验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要多步进行的,学生的微粒观、实验观就在体验中形成。

4.探究活动3: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中杂质如何除去?

【教师设疑】生活中很多东西变质后就失去了使用价值,溶液部分变质后就都没有用了吗?怎样才能把变质生成的Na2CO3除去?

【教师启示】除杂时应遵循“不增、不减、可行、易分”原则。

【布置任务】从盐酸、CaCl2、Ca(OH)2中选取可行物质进行除杂,说出实验操作方法。

【学生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说出盐酸、CaCl2不可用的原因,完整、规范说出除杂操作过程。

设计意图:“部分变质的溶液是否像生活中许多变质的东西一样失去使用价值呢?”这种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追问,可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接下来学杂的一般原则和方法就会兴趣高涨,效果好,同时学会充分利用资源,节约资源,培养学生正确的化学价值观。

5.探究活动4:如何测定NaOH的变质程度?

【布置任务】工业烧碱(NaOH)具有较好的杀菌消毒作用且廉价易得,但工业烧碱若保存不当容易变质而混有碳酸钠。某化学学习小组同学围绕工业烧碱样品纯度测定问题,展开了讨论与探究。

(1)利用Na2CO3与稀H2SO4反应产生CO2,通过CO2 质量的测定,确定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从而计算出样品纯度。实验设计如下图所示(固定装置省略)。

第一,反应前,应先关闭弹簧夹c,打开弹簧夹a、b,通入过量的空气,以排尽装置A、B、C中含有的______;反应结束后,为让产生的二氧化碳完全被装置D吸收,应关闭弹簧夹______,打开弹簧夹______(选填“a”、“ b”或“ c”),继续通入足量的空气。

第二,装置C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若没有安装装置C,则测得工业烧碱的纯度将______(选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第三,写出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任写一个)。

(2)利用Na2CO3与CaCl2反应生成CaCO3沉淀,通过测定沉淀质量,确定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从而计算出样品纯度。该实验中CaCl2溶液要过量的原因是 。充分反应后,要经过_______(填操作名称)、洗涤、烘干、称量,得到CaCO3沉淀的质量。利用沉淀法来测量样品纯度还可选择以下 _______试剂(填序号)。

A.NaCl B.Ca(OH)2 C.Ba(OH)2 D.CuSO4

【学生活动】读题、审题,交流讨论探究目的、探究方法、探究流程。

【教师点评】要测定变质NaOH中各成分的含量,通常选用能与Na2CO3反应生成气体或沉淀的物质来实验,通过测定气体或沉淀的质量来计算Na2CO3的含量,从而得出NaOH的含量。

设计意图:别出心裁的引导过程,螺旋上升、定性到定量的驱动问题设计,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兴奋状态,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人。引入定量观,为初高中衔接打下一定的基础。

三、教学设计反思

1.有关酸、碱、盐知识网络的建构是教学难点,也是重点,多数学生在理解、应用、建构知识体系时出现困难。本节课巧设实验探究情境,充分整合了实验探究和酸、碱、盐知识,在探究有关NaOH变质问题时,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有效整合、应用进去了,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自然、高效地对知识进行理解和应用,自主建构化学基本观念。

2.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无论是知识的建构,还是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交流讨论,都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课堂中只是及时点拨、引导与鼓励,这样,学生的自信心和主动性大大增强,气氛活跃,效果良好,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统一。

3.不足之处:本节实验复习课牵涉的知识点多,实验探究能力要求高,少数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合作探究无法开展;受课堂时间影响,定量测定NaOH变质程度的探究、分析无法深入,让学生很好地建构定量观的意图不能较好实现。

4.观念是在大量的事实、概念、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提炼出来的一种总观性的认识。观念建构不是一个简单被告知、强加的过程,而是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以及在反思、评价活动中感悟自省而逐步达成,即观念需要在教师的价值引导与学生的自主建构中形成。随意创设没内涵、没层次、没价值的问题、情境和活动是很难让学生深入理解、概括提炼知识,很难让学生建构出有价值、有深远影响的化学观念。帮助学生建构化学基本观念需要教师精心创设驱动性或开放性问题、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富有吸引力的探究活动来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思索、深入理解,在化学知识不断丰富和反复提炼概括中逐步建构化学基本观念。要从事实性知识提炼成化学观念,绝非是在大脑中堆积大量事实性知识就可以形成的,也绝非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它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需要在实际教学中把教学活动设计与观念的建构紧密联系起来,需要学生思维和情感的积极参与。教师在基于观念建构的教学中采取的教学策略及据此所展开的教学活动应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的提高。

5.李嘉诚曾说过,“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在化学复习教学中,我们应该积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动力,引导学生思考、探索,以学科观念来丰富认知结构,让化学课堂教学“返璞归真”。

参考文献:

[1]宋心琦,胡美玲.对中学化学的主要任务和教材改革的看法[J].化学教育,2001,(9).

[2]李小静.将学科观念的培养贯穿于教学设计之中[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4,(12).

[3]毕华林,卢巍.化学基本观念的内涵及其教学价值[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1,(6).

第3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8

引言: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没有实验的化学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课堂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场所,要想最大程度的使得化学课堂教学内容得到接收,对于教师来说,就是要在40分钟的课堂时间上高效的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对于学生来说,能够充分发挥到课堂教学的作用和功能。然而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而言,只注重对化学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化学实验的操作,促使学生对抽象的化学知识难以全面掌握,课堂气氛单板枯燥,更是无法到达最佳的教学效果。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对实施行之有效教学课堂的需求就更为迫切。

一、目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一)初中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低下

化学是初中生学习的初级阶段,由于化学知识较为抽象,教师仅仅通过简单的口口传授是很难被初中生所认知的,内容枯燥的化学知识更是直接影响到初中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同时对于化学零基础的初中生而言,一旦教师缺乏正确的教学引导,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化学课程的兴趣培养,而兴趣的重要性对于学生来说是无容置疑的,那么可想而知,在一个对于化学学习完全没有兴趣的课堂学习氛围下,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自然也是不扎实的。

(二)教学方式单一、传统化

虽然教育改革的推进步伐一直都未曾停下,素质教育的教学要求也一直在强调,但是在许多初中化学教学课堂上,许多教师仍旧在采用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化学知识以“填鸭式”的办法硬塞给越来越没有学习兴趣的学生们,把学生仅仅当做是一台接收知识的机器,也不管学生是否能够,以及是否愿意笑话这些知识。在整个的化学课堂上,就只听见老师一个人在课堂上滔滔不绝,而底下有兴趣听讲的学生却寥寥无几。课堂上丝毫没有思想的碰撞,毫无生气可言,学生的学习成果自然也是可以想象的。而很多学校还在唯考试分数是尊,自然培养出的学生也只能是应付考试的机器。

(三)忽视化学实验课的重要性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单纯的黑板教学法只会使学生有种雾里看花的感觉,并不能完全理解化学知识,忽视化学实验课的重要作用,死板的课堂教学只会导致学生死记硬背的应付考试,真正能够将化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少之又少,同样也使初中化学教学偏离当今教学改革的目标,影响着初中化学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高效课堂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效手段,教师应该牢固确立“有效教学”这一先进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它不仅能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奠定基础,也能为学生将来参加工作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做好准备。为此,本文主要针对初中化学教学为例,系统的分析如何提高课堂效率的方式方法,从而带动初中化学教学水平的提高,使化学教师能够为初中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一)转变教学观念,实现师生角色的真正转换

高效课堂就是要用最短的时间范围内取得最大的教学效益,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从而最终达到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为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化学教师应该改变传统刻板的教学理念,深入研究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着力构建学生自觉主动、积极思考、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要充分实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假如化学课堂是一个小剧场,学生则是舞台上所扮演的主要角色,教师则是导演,要优化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形成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为高效的课堂打下了基础。

(二)简化教学内容,使化学教学贴近生活化

初中化学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对学生的理解和学习都会产生很大的障碍,为了提高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向45分钟要质量、要效率,化学教师就要对化学教学内容进行刻苦钻研,积极探索,将化学教学贴近生活化,让初中生感受到化学不仅仅是简单的课本知识,更是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都接触的生活常识,充分利用好初中生对外界生活的好奇心理,活跃课堂气氛。

在氧化还原反应类型教学中,如:CUO+H2=CU+H2O 我说CUO是一对幸福的夫妻,CU为丈夫O为妻子,H2是第三者插足,反应的结果是H2强了人家的老婆成了家H和O结合变成了H2O,CUO这个家被拆散了老婆0被抢走了,变成了单身汉CU。在这个反应中CUO被H2还原成CU,H2被CUO氧化成H2O,像这样的反应就叫氧化还原反应。在初中化学阶段像H2这样有还原性的物质还有C和CO,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用它们冶炼矿物,比如:Fe2O3+C= 你知道生成物是什么吗?你能总结出氧化还原反应类型的特点吗?

这种方法语言幽默诙谐,和社会现象紧密联系,浅显易懂,重难点在不知不觉中被解决,学生印象很深。

又如在讲干燥剂,食物保鲜的容时,结合当时正是中秋节,同学们发现一般情况下每个月饼包装里有一个抗氧化剂的小包装,还有的学生对买衣物鞋时盒子里面有一个干燥剂的小包装,在这些包装上都写着不可食用的字样,同学们对它们产生了兴趣,这时候教师不失时宜的引导学生上网查找资料,进实验室验证其性质,通过这些学习过程学生收获很多,让他们明白了生活当中处处有化学。

(三)转变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初中化学要想提高化学教学的课堂质量,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培养起学生们对于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转变以往的传统教育模式,不能以“填鸭式”的方式硬性的将化学知识塞给学生。而是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活跃化学的课堂氛围。

化学教师可以将多媒体与网络计算机相结合,让化学知识的传授更为直观化和具体化,摒弃传统的教学手段黑板粉笔,幻灯投影片的呆板、僵硬的表现形式,计算机的模拟功能可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静止的内容动态化,以便于学生获取准确深刻的直观感知,从而形成完整的理性认识。如在讲授氧化汞分子 HgO的分解过程时,教师可以将分子和原子的运动过程制作成动画形式,用多媒体展现给学生,利用两个大小不同的球体代表汞原子和氧原子,但两个球碰撞时就会产生氧化汞分子,如果将加热的氧化汞分子分为两种不同的原子――汞原子和氧原子。

(四)注重化学实验在课堂上的应用

面对当今教育改革的深化发展,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是高校课堂的一个有力突破口,通常对于初中化学教学主要分为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其中演示实验主要是由化学教师实验进行精心的设计,使学生在实验中操作简便易行,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观察实验和做实验,观察到现象,更能体会到实验的趣味,对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应用。如初中化学教材中有关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及其具有毒性这两个性质进行演示实验,

图1一氧化碳演示实验图

如图所示,当a口处输入适量的一氧化碳后,关闭开关a和b可观察到A中鱼仍活着,B中蛙死亡,C中鲜红的血液变成黑色。实验显示一氧化碳是难溶于水的并且具有很大的毒性。通过化学实验加深了学生对一氧化碳的理解,使化学知识更为直观化、具体化。同时化学实验还包括学生实验,提倡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动手为主,根据大纲的要求,在初中化学课中必须学习一些最基本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化学实验在很大程度上是化学教学的重要手段,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的重要方法。

结语:通过以上对实施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方式方法的分析,可见,良好的高效课堂是教学改革的一大创新之举,化学教师应该树立有效教学的先进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加深对化学知识理解的广度、深度,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加强化学课堂的实践性,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同时高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学生的主体作用,要突出学生在化学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参考文献:

[1] 陈金余;;化学教学中新课程理念的实践与体会[J];教学仪器与实验;2010;(01);12-13

第4篇

要想提高高一化学潜能生的化学成绩,必须弄清导致学生化学成绩差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人们常说:“善于发现问题是在工作中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解决任何问题首先最重要的是找出问题的原因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往往找到原因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只有发现问题和认真分析了问题的所在之后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只有发现了我高一化学潜能生学习化学的问题所在之后,才有可能正确地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并使自己在工作中有更大的发展。只有找到高一化学潜能生成绩不好的的根源,在教学中才能对症下药,学生的化学成绩才可能快速的提升。

1.1知识原因。在高一上期的教学中,发现我校有一部分同学的初中化学化学基础差得惊人。在对刚进高一学的教学和测试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1~20号元素符号根本就不会写,不会认。初中常见元素的化合价没记住,初中常见物质化学式写不出来,更别说化学方程式了。可以说这一部分学生的初中化学基础为零基础,不能说其初中化学基础不好,而是根本就没学入门;而且心中还充满了对化学知识的一种恐惧,对初中化学老师的一种负面情绪。这些学生进入高中,我们化学老师如果就按常规的教学方式来对他们进行教学,可以说他们仍然是没有什么收获的。高中三年读完后可能对化学这一学科还是一无所知,更不要说培养他们对化学的科学素养了。

1.2学习方式以及思维方式的原因。有一部分学生的初中化学成绩很好,但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习惯于通过死记硬背来学习化学知识,不会变通而且不是理解记忆的。这部分学生一进入高一,面对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物质的量,这部分潜能生根本没有办法学习;面对第二章离子方程式,氧化还原等根本没有法;面对第三、四章量的化学方程式,不断变化的习题这部分学生一下子就不知道怎么办了。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只能平时多提醒,在平时教学中尽可能留一些帮助记忆的作业,以帮助学生渡过这个适应期。对于这种情况,老师应多多指导学习方法,同时注意选取有代表性题目作为课下作业。

2激发学习化学的欲望

学生刚从初三到高一,作为老师的我们要有充分准备,不失时机的调动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由过去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事实证明学生主动学比教师拼命教更重要。当然,学生要实现这一转变也不是老师的一句话都能实现的,我们要认真对待每一位潜能生,针对他们的情况做出个案分析,精心设记每一堂课。在教学过程中要与学生有心与心的交流,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做换位思考,而不是居高临下的姿态。比如把单元总结课变成活动课,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采用不同形式的竞赛寓教于乐,比如猜化学谜语,化合物接龙,把化学名词写在纸上,一个比划一个猜等,你会发现学生在玩中巩固了知识,提高了兴趣,甚至很期待下一次活动,并为了下一次的胜利而暗暗下决心好好学习,同时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要多做个人纵向比较,对于学习中的成绩要及时给予肯定,在设置相关问题的难度要由易到难,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成功。

教师在教学时要巧妙设计,精心安排,激发起学生的浓厚兴趣,从高一学生一入学就把学生牢牢抓住,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在教学过程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欲。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欲望的激发是多么的重要。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要有了学习化学的兴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由被动变成主动了。要想提高成绩就会由难变易了。

3做好与学生的情感沟通

我们做让学生喜欢的老师,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往往因为喜欢一个老师而喜欢他所教的科目,所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很重要。教师的思想要来源于学生而高于学生,避免高不可攀,才能拉近彼此的距离。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给学生以极大的耐心,做任何事情要多做换位思考。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只是关心学生的知识,更要与学生一道努力,多与学生交心谈心,了解他们成长的烦恼。遇到不听课的学生问到刚刚讲过的问题时,耐心的给他讲一遍比训他十遍都有效。教师不能有架子,坚决做到不压堂,不挖苦学生,不向班任汇报,自己课上的问题自己解决。不让学生反感。处理问题的方式要出乎学生的预料,例如有一次上课有个学生在玩手机,我本来生气了刚要说他几句,碰巧班主任来了,我就把手机收好,继续讲课,不但不告状也不处理了,就像什么也没发生,我注意到那个学生的表情由忐忑不安变成了感动,开始认认真真的听课,下课后我将手机还给了他,并对他说这是第一次,希望也是最后一次,学生以后的每一节化学课都很认真,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我庆幸没有开口,而且相信“此处无声胜有声”。

4注意知识授课的节奏

第5篇

关键词:技校 化工专业 化学课堂教学

化学是技校化工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该课程的学习主要是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所用到的基础知识,为以后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而技校生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近几年普通高校入学门槛的大幅降低,使得本来招生就困难的技工学校更是雪上加霜,技工学校为此招收了一些对高考无望的初中毕业生甚至还未毕业的学生。他们多数文化基础差,思想行为自由散漫。据了解,近几年招收的化工类专业学生,他们不只是初中化学知识掌握得不好,有的甚至根本就没有接触过化学课。如何让这些化学基础差甚至零基础的学生也能走进化学的大门,掌握化学知识,是我们化学课教师应该努力探讨的课题。

笔者就自己近几年在教学过程中积累的一些经验谈以下几点,和大家交流。

一、重视初中与技校化学知识的衔接教学

为更加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应对本专业全体新生做一次初中化学知识的摸底测试,然后有针对性地制定初中化学知识的补习教学计划。这就要求技校教师要熟悉初中化学教材的内容和体系,然后结合技校新教材及对学生的摸底情况,明确哪些知识点是初中已经讲过且大多数学生也已掌握的,哪些知识点是需要拓宽加深的。而对于零基础的学生,还要同时有针对性地从元素符号开始补习,可以采取课堂上布置任务,课下委托成绩好的学生帮助抽查任务完成情况的方法。为更好地落实补习效果,激励帮与学双方学生,可以给帮助者增加平时积分,根据被帮者任务的完成情况,作为其平时考核成绩之一。据笔者几年来的经验,通过这种方式,补习效果良好。

二、打破常规教学顺序,先讲解元素周期表及周期律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工具。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例如,原子结构、元素性质等等。也就是说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的发现,使得化学学习和研究有据可循。如果先将这些规律告诉学生,让他们对化学不再感到无从下手,对化学的学习就会积极主动得多。而这部分内容在现有教材中往往被安排在非金属元素、金属元素等章节之后,按此顺序讲到周期表和周期律时,往往学生已经对化学这门课完全失去了兴趣。笔者在实际教学中,一方面先补习最基本的化学知识,一方面就开始讲解元素周期表及周期律(也可简单介绍一下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实践发现,学生对周期律的学习很感兴趣,回答问题非常活跃,知识掌握得很牢固。成绩好一点儿的学生更是能活学活用,在后面知识的学习中,甚至能自己分析比较元素及单质等的性质。这使得化学课堂教学的效果大幅提高。

三、结合专业需求,科学选择教材内容

在教学活动中,教材是其中最根本的教学载体,选择合适的教材,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技校化学教材版本多种多样,但不少教材内容缺乏实际应用价值和知识价值,这不仅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更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些教材尽管做到了贴近实际和生活,贴近社会和岗位,但却是多个专业通用的教材,因此我们一直缺少相应的专用教材。而化学作为技校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应以为专业课服务为宗旨,本着够用、实用的原则,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性讲授。例如,对于化工专业学生,金属及其化合物、电解质溶液及电化学相关知识是他们的必修内容;而化学平衡、化学计算、化学基本操作及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等方面的知识则是化检专业的必修内容。而对于教材中那些与专业联系不大或无关的内容,则可以不讲或者略讲,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当然,校本教材也是不错的选择,尤其是不少学校和企业联合办学,订单班、委培班应运而生。像这样的班级的教材更是需要校企双方共同协商编撰,以更好地为对口企业培养专属技能型人才。

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化学的魅力在于它将一百多种元素巧妙地结合,组成神奇美丽的世界。我们恰恰可以利用化学的普遍性和神奇性,结合生活中的现象将化学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例如,在讲授硅及其化合物的内容时,不妨先提出两个问题:①大家见过雕画的玻璃吗?玻璃的成分是什么?②如何才能在玻璃上雕画?然后再展开新课的讲解。这样,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既让他们学习了新知识,认识了硅酸钠,同时也复习了旧知识氢氟酸的性质。其实,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像这种结合实际让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很多,作为教师,只有用心备课,倾注对学生的热情、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才能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五、引导学生健康上网,增长知识

学生上课玩手机现象非常普遍,这是目前困扰技校课堂教学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学校和教师们想尽了办法,可谓各尽其能。其实在课堂上教师也是可以正确引导学生利用手机的,例如,在讲到硅和二氧化硅知识点时,可以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见过玛瑙和水晶吗?如此漂亮的两样东西,它们有着怎样的关系?它们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就在大多数同学感到迷茫的时候,让他们拿出手机,上网查资料,找答案,相互交流。这种方式不仅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让他们增长了见识,学到了知识。

六、建立鼓励式考评机制,关爱每一位学生

课堂上的教学管理不容易,同样对于学生成绩的评定也是一大难题。太严格了不行,太宽松了课堂教学更是难以维持。如何有机地将二者结合起来,以考核促学习,是技校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笔者采取的做法是建立激励式的考评机制,以成绩制约课堂纪律。这样既有助于课堂教学管理,又解决了学生成绩考核的难题,也算一举两得。通常做法是加大学生平时分(礼貌礼节、出勤、课堂提问、作业等)比例,占到50%~60%。同时在日常教学中,充分在平时分上做文章。譬如,如果上一次课布置的思考题,这次提问没有一个人回答上来,则全班扣分;如果哪一次全班整体纪律较好,则全班加分。即通过奖惩结合,在课堂上营造大起大落的氛围,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学生保持课堂纪律;又能消除他们对学习成绩考核的顾虑,还可以有针对性地关注到需要关心的学生。这对于留住学生,降低流失率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七、做好演示实验,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第6篇

关键词:初中生;化学;问卷调查;原因;对策

中国分类号:G633.8

初中化学从零开始,既要帮助毫无化学概念的学生打好基础,又要为高中知识做好衔接,同时还要保障学生的中考过关。时间紧、任务重。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在上学期期中考试之后,学生的成绩就会出现分化。因此笔者对2014届的学生做了一次问卷调查。然后随机抽取了三个班的问卷分析,以下是调查结果。

1 调查结果

一、请将你的想法告诉我们:

1、 你对所学化学课程感兴趣吗?A不感兴趣 B 感兴趣 C 说不清楚

2、 你认为学习化学是一件? A 高兴的事B 讨厌的事 C 不得不做的事

3、 上课老师提问时你会? A 低头,不和老师的眼神交汇B 只要不点到自己, 从不主动回答C 有时举手回答

4、 在课堂上,参加一些实验操作活动吗?A 经常参加 B偶尔参加C 从没参加过

5、 怎样评价你再化学学习方面的能力? A 一般B 较高C 较差

6、 你喜欢什么类型的化学教学? A 老师直接讲解B 小组合作探究 C 自己独立思考探究

7、 遇到比较复杂的化学问题你会? A 动手操作B 自己思考C 置之不理

8、 有课前预习的习惯吗? A 经常有B 偶尔有 C 几乎没有

9、 当自己的想法与老师、书本不一样时?A 大胆质疑B打消想法,服从老师C 与同学探究

10、在课堂教学中,你提出自己的疑问吗?A 从不提问B 经常提问C 偶尔提问

11、你课外,每天花在化学学科所用时间?A 30分钟B 30-60分钟C 1个小时

二、写出你的真实想法

1、在前四个单元中你最喜欢哪个单元?理由?

41.7喜欢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简单,可以做实验

47.9喜欢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可以做实验,现象直观

10.4喜欢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生活中比较熟悉水,可以做实验

2、到目前为止,你最喜欢你任课老师的哪一节化学课,理由?

66.7喜欢第二单元课题二氧气,有实验 22.6喜欢第一单元,简单

10.7其他

3、到目前的测验中,你最少的一次是多少分?

50分以上:12.5 40分以上:22.5 30分以上:27.5 20分以上:30 其他:7.5其中36分及格,及格:47.5 不及格:52.5

4、学完第四单元,你能写出常见的化学式吗?上册课本中的化学式你能自己读出吗?化学专业用语你迷惑吗?

能写出:92.9 不能写出:7.1 能读出:90.5 不能读出:9.5

迷惑:45.2 不迷惑:54.8

对于此次结果,经过认真的研究和分析。发现了一些原因及相应的对策。

2 分化的原因

2.1 教材的原因

初中教材面对的是零基础的学生,前两个单元内容较为简单,从空气入手,配合实验,学生学习较为轻松。超过40的学生选择自学。第三单元开始,内容从宏观转向微观,增加了难度,缺少能让学生直观体验的实验,降低了学习兴趣。可自学的学生降低到了20。第四单元,出现生活中常见的水和实验,学生的兴趣又重新被调动,但已经不能很好的从微观去理解。到了化学式与化合价,有近一半的学生表现出迷惑。可自学的学生更是降低到了10。

2.2学生的原因

学生学习自主性较差,习惯于依赖老师,忽视总结反思。上课时只关注实验现象,忽视知识的学习,对知识理解不透。有的学生觉得化学分值较低,轻视了化学的学习,有的学生受到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不重视学习。因此在期中考试之后,及格的人数47.5,不及格占到了52.5,出现分化。

2.3教师的原因

初中化学的教学时间只有一年,中考压力大,造成教师在教学上侧重抓进度,背知识,忽视对能力的培养,为了与高中知识能很好衔接,容易过度拓展教材,挫伤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产生厌学情绪。

2.4.硬件原因

由于多媒体教室的有限,造成教学手段单一,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在调查中超过60的学生喜欢有实验且最好能自己动手操作的课。但由于硬件条件缺乏,学生真正接触实验仪器的机会很少。很大程度上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对策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向互动过程,为了避免学生过早的出现分化,笔者结合此次问卷和多年的教学实践,觉得应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3.1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充分的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去组织教学,把学生难理解的内容用动画的形式去展现,结合丰富的网络资源更新自己的教法。

3.2转变观念、更新教法

从生活入手,在教学中把知识融入生活实际。比如生活中切开的苹果很快变黄是因为被氧化等。结合自身特点安排教学,比如元素符号和化学式的书写提前写出一部分给学生,分散难点。在教学方法上要形式多变,比如化合价的记忆和使用可以利用口诀和小组比赛的方式,既降低难度又激发兴趣。

3.3循序渐进,不随意拓展

初中教材基础知识内容少、理论性不强,有很多知识点比如化合价在中考中已经被弱化,但高中用到较多。如果只顾及中考,学生到高中会造成脱节,但如果过度拓展,会加重学生负担。所以在教学上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不过度拓展。

3.4注重在课堂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用化学思维分析问题、科学探究能力等。充分利用启发探究式教学,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和理解,在教学活动中,尽量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进来,不仅学到知识也会操作应用。

3.5精简习题,保证效率

九年级课业重时间短,超过80的学生选择了花费时间不超过半小时。老师课前帮助学生整理习题。课后的习题,是对知识点科学、合理、有效的加以应用,应当堂完成。其他的习题合理删减,学生肯定不会做错的题目精简一部分,综合性题选择不是拓展太深的让学生完成,拓展过宽的让学生选做。平时的练习中,把学生的易错点归纳整理,集中训练。降低学生负担,提高效率。

综上所述,教师应不断加强对自身业务的学习,善于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在教学中让学生多接触实验,注重学生能力和化学思维的培养,把化学与生活结合,让化学从生活走进课堂,进而走入学生的内心,就一定能降低这个分化点。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赞可夫.和教师的谈话[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杂志邮寄:

地址:安徽省阜阳市颍南路30号三环集团公司一楼;

第7篇

一、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可见想象力的重要性。没有想象力就不会有推动科学发展的原动力。因此我们要想出更多的办法来启发学生去积极思考。在教学中要注重结合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去创设问题情境,精心设计问题,大力培养学生的积极思维,同时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分析,激发学习情趣,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思考中、启发中获得知识。例如,在读题干的时候,让学生读懂题中问题的根源,到底问了一个什么问题?在教学中,让学生去“寻找”也会启发学生的思维。例如,让学生寻找配平原理、化合价的计算方式等都会激发学生的思考。再一个最主要的就是多问,一个有启发性的问题,远远比滔滔不绝的讲解好很多。例如问学生为什么铁器容易生锈而瓷器不会生锈?一个问题就会让学生回味所学知识,展开思维启发学习动力。

二、利用实验,启发学生在看中学知识

化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是检验化学理论的标准,在学生形成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实验是最佳的具有不可代替性的因素。在化学教学中,利用实验教学是很普遍的。我们都知道,“百闻不如一见,耳听为实,眼见为真。”利用实验,学生有新鲜感,可以在观察中认识事物。观察是学生感知真理的主要途径,也是智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让镁在氧气中燃烧,亮白、耀眼的火花会激发学生的想象,刺激他们思考的神经。再比如把银针插入发霉的米饭或者水果之中,银针逐渐变色,学生会怎么想?这样利用实验教学,学生能不喜欢吗?化学与物理学科一样,都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我们要重视实验课教学,好的实验课能引发学生积极思维,启发学生大脑,开动智慧的大门。让学生亲身体验,参与实验过程,抓住他们思维活跃,感情丰富,兴趣广泛,求知欲望强等特点,引导学生参与其中,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人,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三、通过挖掘化学知识中的“美”,启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化学有着深刻的内涵。在授课过程中,挖掘并展示化学的美,不仅能赋予化学以生命,而且会给学生内心思想增添光芒。一般情况下,如果我们能把单调的书本知识以生动优美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使他们在感官、触感、美感等各个方面获得知识,其结果必然会使他们以浓厚的兴趣参与课堂学习。利用简笔画,可以画出优美的化学实验方程式;利用课件可以形象地演示化学演变过程;利用具体实验,可以验证课本理论。这些都是化学的美,是化学学科独一无二的魅力。另外,化学的语言美也会激发学生的斗志和爱国情怀。例如,我们说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它是古代中国人用化学知识发明创造的,比欧美国家早了几百年,现在的各种武器、核爆炸等都是在火药的研发基础上产生的。这样短短几句话,能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求知欲望也因此被激发起来。

四、巧设习题,启发兴趣,培养能力

做习题是所有学科必不可少的一个项目。然而做习题是有讲究的,不能一把抓,而要有一定的设计。课前要有习题,课前习题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可以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起到纽带的作用。课中习题,它可以缓解课堂压力,缓冲学习的乏味,使学生更好地接受刚学得的知识。课后习题可以巩固新知识,帮助学生运用已有的学习经验和已有的方法来探索新知识、感悟新知识。习题设计要多样性,主要是要采取变化习题结构和表达方式,防止学生思维定式,僵化思维,要把知识活学活用。同时还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习题,例如让学生在课后小组合作制取氧气。这样的动手练习会使学生把理论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会把知识彻底融化到脑海里。

总之,初中化学课很重要。它是中考必考的科目,也是学生读高中学习化学的基础,更是我国培养未来科学人才的启蒙科目之一。我们化学老师责任重大,我们是学生开启学习化学知识的领路人。我们不能辜负国家的希望,要多思考,多探究,让化学之光照耀每个学生走向阳光的科学大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