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发热病人护理问题范文

时间:2023-09-14 17:27:57

序论:在您撰写发热病人护理问题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发热病人护理问题

第1篇

[关键词] 肺结核; 发热原因分析; 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 R5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2-174-01

肺结核的主要临床证状是发热,不仅是除新发结核病灶和原有病灶进展期,还有肺结核合并其它感染所至,若长期迁延性高热,会使病人进行性衰弱,除治疗外还要有科学的、确切的护理,才能保证病人不出现水与电解质失衡,循环和呼吸功能不全。为病人早日康复打下良好基础。现总结我院1995-2010年收住院的肺结核发热182例病人,对发热原因的分析和护理过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总数 182例,男103例,女79例;年龄5-76岁;为便于分析列下表。

1.2 发热原因分析

1.2.1 迁延性高热的分析 (1)急性粟粒型肺结核,高热在39℃以上,呈稽留热型10例,发热持续3-4周,原因是病人在短期内有大量结核菌进入血液内引起菌血症而高热。(2)干酪型肺炎:5例,高热达39℃-40℃,发热后2-3日,先为稽留热后为弛张热,持续时间不等,原因是肺组织内大片干酪样坏死,呈急性结核症状而高热。原因是肺组织内大片干酪样坏死,呈急性结核症状而高热。(3)浸润型肺结核的急性期,病灶在基底段,急性渗出性胸膜炎均出现高热,热型不定。

1.2.2 迁延性低热的分析 指腔温度在37.4℃-38℃,本组病例迁延性低热占106例,61例为午后低热至次日早转正常,42例发热在37℃-38℃之间不降。原因是,浸润型肺结核的活动期,结核病灶的溶解及空洞形成、支气管播散、胸腔积液均可引起。

1.2.3 肺结核合并症引起发热的分析 发热无规律性,需要在临床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1)肺结核大咯血,血液贮留肺及支气管内,造成局部炎症、血液的吸收热。(2)肺结核并发慢性感染性疾病:慢性肝炎、上耳炎、扁桃体炎,其中有浅在慢性病灶,临床上难以发现,上述各种合并症均可引起发热。(3)继发肺内细菌感染:瘘菌培养可有大量革兰阴性、阳性细菌生长或链球菌感染所致长期发热。

2 发热病人心理护理

2.1 青年患者的心理特点 主要表现在对工作、前途、恋爱、婚姻、提干等的心理顾虑。

护理:我们针对青年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实事求是地将病情及转归告诉他们,引导他们正确处理个人问题,消除其对结核病的错误认识,并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其坚定战胜病症的信心,主动配合治疗;同时,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娱乐活动,活跃文化生活,使病人身心愉快、早日康复。

2.2 中年患者的心理特点 主要表现为家庭生活的经济负担、子女就业、升学、瞻养父母、晋级提干及工资待遇等问题的心理顾虑。他们不愿较长时间地住院,待治愈后再出院,而是病情稍有好转就要求出院。出院后,由于治疗不及时或中断治疗,以及生活不规律等因素而使病情又复发、恶化而再次入院。有的病人甚至出现无法挽回的后果。

护理:根据心理状态,首先应同病人单位联系,请单位妥善处理。同时应耐心向病人讲清提前出院的利害关系和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以引起病人的重视使其安心休养直至痊愈。

2.3 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 由于老年体弱,有的病情较重而心理压力较大,对死亡的恐惧也是有些老年患者特有的一种心理状态。有的病人因生理功能衰竭而在性格上的改变,如固执、烦躁、沉默、迟钝及行动不便或身边无子女,致使性格怪僻或孤独等。

护理:根据不同病人的心理特点,加以疏导、解释,使病人从恐惧、精神不快等心理障碍中解脱出来,注意讲话的方式及态度,以亲切的语言,和蔼的态度耐心地解释,从而得到病人信任,使病人异常心理状态发生转化,同时,帮助病人了解病因及转归,正确地对待疾病,以消除病人的异常心理状态,调整机体的内外平衡,提高疗效,以达到治疗目的。

3 发热病人的临床护理

3.1 一般发热病人的护理

3.1.1 病情观察 应经常巡视病房,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病人突然出现气急、胸疼、、坐位呼吸,则考虑是否发生气胸;对有咳血史和肺结核空洞的患者,预防出现大咯血。均应做好相应的抢救准备工作。

3.1.2 环境和呼吸道管理 确保病室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每日空气消毒,病区清洁卫生,禁止吸烟,病人呼吸道分泌物应自行密闭放置,按时统一收取后进行消毒处理。

3.1.3 休息与饮食 肺结核病人的娱乐活动应受病情加以限制。低热病情较轻者,可室外散步,做适量活动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营养、提高身体抵抗能力;高热病情较重者需卧床静养,减少活动,饮食上应给予有营养易消化的半流食或流食,保证电解质平衡,有利于清除体内毒素,为治疗打好基础。

3.1.4 药物治疗 在化疗时应正确指导病人用药。避免用药期间中途停药,造成结核菌耐药,则延长治疗时间。监督指导病人完成规定疗程,确保治疗效果,防止复发。

3.2 咯血病人发热护理 应嘱病人安静休息,消除紧张恐怖情绪,低热患者随咯血停止可自行消退。而高热咯血病人在应用物理降温和解热剂时,应根据病情确定降温幅度和方法。并密切观察降温情况。以防体温骤降引起再度咯血,而危及生命。长期发热的患者,由于水分丢失多,机体消耗大,先从饮食中补充,必要时应静脉补充。

3.3 症状护理

3.3.1 低热的护理 指导病人正确饮食、休息,在应用抗结核及抗和素药物过程中,即可逐渐恢复正常体温。无需特别护理。

3.3.2 高热的护理 由于长期高热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并可不同程度的损害心、肝、肾等器官。大量水分的损失及维生素、蛋白质的消耗,使机体抵抗力减弱,在护理中要特别认真细致。降温方法:(1)物理降温:此方法简便可靠,危险性小,适用于冰袋冷敷、酒精擦浴、温水擦浴、冷盐水灌肠。(2)药物降温:先了解用药史,选用降温药物。用药后,注意观察有无大量出汗,避免虚脱或着凉。如果连续高热,单项方法降温效果不理想,可采取物理和药物联用降温效果会更佳。

第2篇

发热是由于致热原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或体温调节中枢机体功能障碍等原因导致机体的产热增加而散热减少,导致体温调节超过正常范围,在西医学界我们根据临床症状将其分为: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在中医学中的病症中分为:外感热病和内伤杂病两种;西医讲究对症处理,而中医则提倡对因治疗。正确利用中西医技术既对症又对因,又将中医国粹推向了国际社会。

1 资料与方法

1.2 病例分析 原因为过渡劳累,并且冷热交替太快,饮食失调至脾胃虚寒,中气不足,阴火内生,或脾虚不能化生阴血,阴血亏虚,无以敛阳而引发高热,病因机理是气血阴阳亏虚,脏腑功能失调,应给予治疗通腑泻下。

1.3 用药以对因治疗方案及原理 根据上述病症选用藿香正气液,施以拔罐,刮痧,按摩针刺,加以心理治疗和饮食调理。藿香正气液的成分为藿香、茯苓、大腹皮、紫苏叶等,其功效是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作用原理是:藿香有解热发汗的功效,并能增强食欲和消化机能,并对胃肠有解痉防腐之功效,白术有利尿的功效。

1.4 拔罐技术 是借助燃烧热力排出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中脘、神阙、关元等穴位。中脘穴位于胸骨剑突尖与脐连线之间的中点,主要治疗:腹胀、腹痛、呕吐、便秘、哮喘、正好解决病例的一些症状。神阙穴位于脐窝处。主要治疗:水肿、腹痛、中风、不省人事,即昏迷。关元穴位于脐下三寸,主要治疗是:腹痛、痢疾、尿频、产后腹痛、神经衰弱等。有辅的治疗作用。还有一方法是沿脊柱两侧督脉拔罐,每次15分钟,每天一次至数次,每次错开前次的部位为好。

1.6 按摩技术 也是达到上述的功效,但应注意动作要领,动作灵活,压力要均匀,频率要适度,要保证持久,柔和,有力,均匀。方法很多,在这一病例中我主张用推法和揉法,效果不错也很对症,供医学界借鉴,推法方法如下以掌根、大鱼际、小鱼际三者为着力点,作直线平行移动。

1.7 针刺技术 需有医生来操作完成,针刺内关,足三里,中脘等穴位。操作中要掌握无菌操作技术。同时给与开塞露通便,因高热体温未降,大便干结,基于体质虚弱不宜用泻药,只能局部用药达到同样效果,效果显著。

2 护理措施

在治疗过程中加强心理护理,避免情绪过度紧张而发生晕针现象,嘱患者放松情绪,在操作中放一些柔和的音乐来分散治疗,如发生晕针可先停针,让患者静卧,给予糖水,未能缓解还可采用西医急救技术,尤其在体温升高时病人会有恐惧、不安等心理,应安慰病人多关心病人,耐心解答病人的问题,尽量满足病人的需要。

2.1 加强饮食护理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少食油腻、煎炸类食物,且不宜大补,避免过度冷硬食物减少辛辣刺激食物,多食水果、蔬菜等粗纤维食物,利于通便通气,注意食物的色香味鼓励少量多餐。

2.2 室内环境 要安静、清洁、舒适、安抚病人、避免烦躁。

2.3 加强病人的皮肤护理 病人大量出汗后,应勤换衣裤给与干净透气好的衣物。

2.4 加强口腔护理 发热病人唾液分泌减少,口腔内食物残渣易于发酵,容易引起细菌繁殖,并且由于抵抗力低下,易引起口腔溃疡,炎症,口腔异味等。可影响患者食欲和与他人的正常交往。因此应加强口腔护理.鼓励多饮水,每日饮用2500-3000毫升为宜,以补充消耗的水分。

2.5 拔罐后的护理 拔罐起罐后被吸附的部位涂上拔罐润肤剂,防止干裂刺痛。年老体弱者拔罐时应保暖,避免暴漏,病人皮肤应干燥,在半小时内避免温水擦浴,此时毛细血管扩张,出汗,温水擦浴后是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寒气逼近,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鼓励患者多饮水,以补充津液,增强活血通络,托毒外透的功效,避免脱水,如有皮肤破损,因按西医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要求来消毒和护理破损处。

第3篇

【摘要】目的:通过对高热病员护理的探讨制定相关的护理措施。方法:经过密切观察病员体温变化,给予正确的物理降温,饮食护理,提供安全舒适的病室环境。结果:对高热病员进行正确的物理降温及生活护理,让病员能更快更好的康复。

【关键词】 体温过高 物理降温 护理

发热是由于各种原因使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产热增加或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体温超过39摄氏度称高热。

1.资料:我科主要是以收治血液病人为主的科室,病人常因机体抵抗能力下降,感染等因素致体温超过37.5摄氏度以上,发热病员伴有头昏,头痛,畏寒,寒战,咽痛等不适,或持续高热造成病员焦虑,烦躁不安等,在通过冰枕降温,保暖等一系列对症处理和精心护理,都治疗好转出院。

2.护理 2.1发热病员每4小时测体温1次,绘制于体温单上,同时观察病员面色、神志、呼吸、脉搏、血压等一些伴随症状。待体温恢复正常3天后,逐渐减少每日测量2次。

2.2 降温:过高温度会破坏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并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危害,因此持续高热在38.5摄氏度以上应采用物理降温,物理降温后半小时复测体温,并绘制在体温单上。伴出血者禁止酒精擦浴,以防局部血管扩张进一步加重出血。

2.2.1 温水擦浴:用低于病人皮肤温度的温水,一般为32—34摄氏度,一般擦浴部位为四肢,颈部,背部,擦至掖窝,腹股沟,腘窝等血管丰富处,停留时间稍长,以助散热。全部擦浴时间约20分钟左右。

2.2.2 酒精擦浴:此法能使局部血管扩张,并利用酒精的蒸发作用带走热量,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用作物理降温的酒精浓度为30%左右,具体配制方法为:95%的酒精100毫升加凉水200毫升。在待擦浴的部位下面铺上干净的厚毛巾,其余部位需要上床单。开始擦浴时,先上肢后下肢,一侧擦完再换另一侧,最后擦腰背部。一般每侧肢体擦5分钟,全部擦毕约30分钟,擦浴结束后,用干毛巾将全身擦干,出汗多者应及时更换衣裤,让病人感到凉爽和舒适。酒精擦浴时应注意动作轻柔,让被擦皮肤稍微发红为度。擦浴时酒精不要太多,薄薄的擦一层即可,这比擦很多酒精更易带走热量。擦浴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病人,如出现体温骤降,寒战,面色苍白,口唇青紫等,应立即停止擦浴,并盖上被子保暖,喝一点糖水。降温勿过急过度,一般降至38.5摄氏度左右即可。不要擦腹部,以免腹部受刺激后产生疼痛与腹泻。皮肤有皮疹,出血点的人禁止酒精擦浴。

2.2.3冰枕或冰袋降温:一般用于前额,必要是可用冰盐水灌肠或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并于降温措施半小时后测量体温一次。降温后注意观察体温骤降,引起虚脱和急性循环障碍。如脉搏快而细弱,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四肢发冷给予吸氧保暖。

2.2.4禁擦部位:枕后,耳廓,阴囊处,心前区,腹部,足底,这些部位对冷的刺激较敏感。冷刺激可引起反射性心率减慢,腹泻等不良反应。对昏迷,感觉异常,年老体弱的病员尤其要注意烫伤或冻伤,擦浴过程中要注意给病人保暖,擦浴完毕后应给病人更换衣裤。

2.3 饮食护理:注意营养,加强水分的补充,可进食易消化吸收的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低脂食物,以满足机体热量的需要。饭菜尽量做可口一些,令病人有食欲感,可少食多餐,鼓励病员多饮水。每天2500—3000毫升,必要是按医嘱静脉补充液体,还应鼓励病员多吃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2.4 口腔护理:持续高热病人口腔粘膜干燥,抵抗力下降易引起口腔炎,粘膜糜烂,应于晨起睡前饭后协助病员漱口,口腔干裂者应涂植物油,甘油或唇膏保护。

2.5 皮肤护理:高热病员在退热过程中出汗较多应及时擦干汗液更换衣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但要防止受凉,长期高热卧床者应防止压疮。

2.6病室环境宜安静,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各种护理应集中,避免干扰病员休息。

2.7安全护理:高热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当高热患者伴有躁动不安,谵妄应注意防止坠床,舌咬伤,可给予床挡保护,必要时给予约束带固定患者,松紧要适宜。

2.8心理护理:对高热患者应经常巡视病房,关心患者,耐心听取,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还应注意患者的心理反应。同时做好健康教育,如教会患者测量体温,如何进行物理降温。

小结发热的各个阶段由于出现的临床症状不同,患者有寒颤,面色苍白,头痛,出汗等不适,尤其是持续高热的患者{住院时间较长或经济负担较重}可使其情绪紧张,恐惧。我们应加倍关爱病人,注意其心理反应,指导病人或家属给予正确的物理降温方法,并创造安全舒适的病室环境,使病员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基础护理学

第4篇

结果:患者经过心理干预后均能消除恐惧、紧张、焦虑心理并积极配合治疗,无1例并发症,康复出院。

结论:疫情出现时,发热患者存在严重的焦虑、恐惧心理。进行心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268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164-01

近几年,随着“非典”、甲型流感、禽流感等传染病相继发生,人们逐渐了解了这些传染病的发病症状、预防和愈后等知识。但是当有病例出现时,大部分发热病人就易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心理,影响到疾病的康复。作为医院发热门诊的护理人员必须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帮助他们减轻紧张情绪,使他们安心接受治疗,早日康复。

1 常见的心理问题

1.1 恐惧、紧张心理。非典疫情结束后,发热病人必须进入发热门诊就诊。由于被隔离留观,社会角色发生转变,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秩序被打乱。尤其在有疫情出现时,对去医院看病产生恐惧心理,埋怨自己怎么不小心就发烧了,同时又担心万一不是传染病,去发热门诊就医是否会被传染上。常常表现出坐立不安,不知所措,迫切希望得到医生帮助,及早给予准确的诊断。

1.2 焦虑、怀疑心理。发热常使患者感到极度不适。被置于发热门诊,没有亲人在身边照顾,表现出焦虑情绪。加之,发热门诊医护人员的防护措施,加重了患者的心理压力。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患上了传染病,害怕传染给家人、朋友;害怕治疗时间长,是否会有并发症等问题。一般他们听不进去别人的安慰,情绪非常敌视,总是怀疑被误诊、用错药,担心药物的不良反应,总以为意外可能会发生在他们的身上 [1]。

1.3 躲避、侥幸心理。有的发热患者干脆就不去医院就诊,自己在家吃退烧药,不管对症不对症,想着只要体温降至正常就没事了。在家盲目消毒,怀着侥幸心理拒绝留观。

1.4 着急求好心理。多数患者缺乏疾病转归知识和相关医学知识,希望用上药就能药到病除,缩短治疗时间,收到良好的疗效。若病情有反复、疗效不明显时就表现出不能理解,甚至会出现抵触情绪。

2 心理干预措施

2.1 尽早准确做出诊断。患者越早知道自己的病情诊断,就会越早减轻心理压力,有利于身体各方面免疫系统的提高。确切地知道自己的病情,并且治疗后出现疗效,患者心情就会更加轻松,积极配合,安心接受治疗。

2.2 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患者来到一个陌生环境,加之对病情的不了解,易产生孤独不安全感。护理人员首先要主动热情地接待患者,以温和愉快的语言、真诚亲切的问候及高度负责的态度关怀患者,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发热门诊严肃紧张的环境。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用亲切温柔的语言安慰患者,与他们共同分析现状,鼓励患者把内心深处的心理问题讲出来。

2.3 提高心理护理技巧。护理人员不仅要有精湛的护理技术,更应具有丰富的心理知识。细心地观察患者需求,依据不同的心理需求尽量满足患者的需要。患者看不到护士的表情,只能通过声音感觉护士的态度,护士要用亲切、委婉的礼貌用语,主动、热情、细致地做好各项解释和护理工作。告诉他们有相当一部分疾病的发病进展、治疗、预后、转归都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 [2]。鼓励他们积极面对现实,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4 加强健康教育。患者从入院到出院,护士应针对不同时期,不同的心理需求进行健康教育。如介绍入院须知,责任医生和责任护士,让病人了解病区环境、病房设施及功能。了解各种检查治疗、理解消毒和谢绝探视的重要性。讲解发热病人在发热门诊就诊的必要性,坦诚告诉患者确诊为传染病的可能及治疗措施,以取得患者理解支持和积极配合。告知使用药物的注意事项,出现不适要及时告诉医生或护士。通过宣教使他们明白传染病并不可怕,采取科学的方法是可防可控的。发热症状出现时要争取及早到发热门诊进行治疗,做到早隔离、早治疗、早治愈。

第5篇

【关键词】发热 外感内伤 寒热虚实 辨证施护

中图分类号:R248.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1-151-02

Suotan“fever”of Nursing

Zhao Liwei

Universi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angchun, Jilin, Changchun 130021

【Abstract】where the human body temperature, or temperature is normal and the patient a sense of themselves as having fever, are known as fever. Fever caused by reasons, can be summarized as two major categories of exogenous and internal injuries. Exogenous heat mainly due to invasion by six evils of the evil; heat internal injuries was due to diet, weary, emotional injury, or bleeding resistance and other reasons, resulting in sex fluid deficiency of qi and blood, organs dysfunction. To the different clinical syndromes, the dialectical nursing.

【Key words】cold and heat internal injuries exogenous heat Nursing

凡人体体温升高,或体温正常而病人自觉有发热感,均称之为发热。发热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可以发生在许多疾病的过程中。

引起发热的原因,可归纳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外感发热主要因六之邪侵袭所致,虽有表证、里证、气分热、血分热之不同,但总以正邪相争为其主要病机。属于内伤者,乃由于饮食、劳倦、情志所伤,或瘀血内阻等原因,导致气血亏虚,脏腑功能失调而发热。

辩证分析:

1 外感发热

外感发热,多属实热,发病急,病程短,热势较重,有感受外邪之病史,常伴有其它外感之症。根据病邪所在部位之不同,又分为表证、里证、及半表半里证的发热。

1.1 表证发热

其特点为恶寒发热,即发热的同时有恶寒,虽加衣被,或近火取暖仍不能解其寒。一般发热为中等程度,体温多在38~39°C之间。多见于外感病的初期,乃正邪相争,郁于肌表而致发热。所谓“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又有风寒、风热之别。

1.1.1 风寒表证 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疼,鼻塞声重,流清涕,咳嗽,咳痰稀薄色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而润,脉浮或浮紧。乃风寒外束,卫阳被郁而致发热。

1.1.2 风热表证 发热较著微恶风寒,头胀痛,口干微渴,或有汗出,咳嗽咽燥,咳痰粘稠或黄,或咽喉肿痛,舌苔薄黄,舌边尖红,脉浮数。乃风热袭肺,热郁肌表而至发热。

1.2里证发热

其特点但热不寒,常出现高热(体温在39°C以上,又称壮热)。乃邪气入里,里热亢盛而致发热,属里实热证。又有热入气分、热入营血的区别。

1.2.1 热入气分 壮热,不恶寒反恶热,面赤汗多,口渴喜冷饮,或兼咳喘胸痛,咳吐黄痰或午后潮热,腹满拒按,烦躁谵语,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洪数或沉实有力。乃里热炽盛,蒸腾于外而致发热。

1.2.2 热入营血 身热夜甚,口不甚渴,心烦不寐,甚或神昏谵语,斑疹隐现,或兼四肢抽搐,吐血、衄血,舌质红绛,脉细数。乃温热之邪内陷,深入营血而致发热。若热邪久羁血分,劫灼肝肾之阴,即可由实热转为虚热。表现为持续低热,暮热朝凉,,五心烦热,热退无汗,口干咽燥,神倦,肢体干瘦,或见于手足蠕动,舌红少津,脉细数。

1.3 半表半里证发热

其特点是往来寒热,即发热与恶寒交替出现,发热时不恶寒,恶寒时不发热。证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不欲饮食,兼口苦、咽干、目眩、脉弦。乃邪郁少阳,枢机不利而致发热。

2 内伤发热

内伤发热,虚证为多,一般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常表现为低热,(体温在37~38°C),但有时也可出现高热。也有自觉发热或五心烦热而体温并不升高者,根据病因、病机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2.1 阴虚发热 午后或夜间潮热,或手足心热,心烦少寐,颧红盗汗,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乃亏虚,水不制火,阴虚阳亢而致发热。

2.2 气虚发热 发热常在劳累后发生或加剧,热势或低或高,头晕乏力,气短懒言,自汗,易于感冒,食少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乃中气不足,阴火内生而致发热。

2.3 血虚发热 多见低热,头晕眼花,神倦乏力,心悸不宁,面白少华,唇甲色淡,舌质淡,脉细弱。常有失血过多的病史,乃阴血不足,无以敛阳而致发热

2.4 肝郁发热 时觉身热心烦,热势常随情绪波动而起伏,精神抑郁或烦躁易怒,胸胁胀满,善太息,口苦而干,苔黄,脉弦数。妇女常兼月经不调,经行腹痛,或发胀。乃肝气不舒,气郁化火而致发热。

2.5 瘀血发热 午后或夜晚发热,口干咽燥而不欲饮,肢体常有固定痛处或肿块,甚则肌肤甲错,面色黯黑或萎黄,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涩。乃瘀血阻滞,气血壅遏而致发热。

3 护理

3.1 病情观察

3.1.1 观察热型 发现患者发热,应立即测量体温,以后每四小时测量一次。掌握发热的程度及持续时间;观察发热同时是否恶寒,寒热有无规律性;注意分清恶寒发热、但热不寒、往来寒热、午后潮热等几种类型。

3.1.2 观察伴随症状 注意有无汗出,是否口渴,喜冷饮或喜热饮;有无咳嗽、胸痛、关节痛、腹痛、尿急、尿痛、头痛、呕吐、神昏、抽搐或皮肤斑疹、吐血、衄血等;有无气血亏虚、阴虚内热、气滞血瘀等表现。

3.1.3 急诊入院者,要注意询问病史。

3.1.4 观察神色、舌苔、脉象等变化,注意病情之转归。

3.2 一般护理

3.2.1 生活护理 一般发热病人均须注意休息,高热患者应卧床,内伤低热患者可在体力允许的条件下,适当锻炼,以增强体质。根据病情,适当调节室内的温度及湿度。外感风寒表证须注意保暖,可适当增加衣被。里热实证室温应偏低,空气宜湿润,并注意通风。内伤气血虚发热者,要根据气候变化,随时增加衣被,以免感受外邪,加重疾病。发热病人汗出多时,须用毛巾擦干,并注意避风。汗止后要及时更换内衣,保持皮肤清洁。外感发热常见于温病,若属于急性传染性疾病,当实行隔离治疗,及时转入专科医院或隔离病房。

3.2.2 饮食护理 外感发热病人的饮食宜清淡,易于消化。可给米粥、面条、面片等。风寒表证可服葱姜汤以发汗;里实热证应多给清热解毒及生津之品,如绿豆粥、、西瓜、水果、清凉饮料等,忌食煎炸油腻。内伤发热须根据不同类型进行饮食调养。阴虚发热者,忌辛辣、油炸之品,宜食甲鱼、银耳、蜂蜜、冰糖等以滋补;气虚、血虚发热者,忌食生冷粘滞之物,宜食牛奶、鸡蛋、大枣、山药、桂圆等平补气血之品;瘀血发热者,可选食山楂、桃等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食物;肝郁发热者,忌食辛辣与饮酒。

3.2.3 心里护理 对高热病人,须做好病人及家属的安慰工作,经常巡视病房,内伤肝郁发热者,要注意调节情志,保持精神愉快。

3.2.4 口腔护理 督促病人搞好个人口腔卫生。对不能自行洗漱的高热患者,护士要每天2~3次为患者清洁口腔,并每天检查高热患者的口腔 局部,注意粘膜有无溃疡,口唇周围有无疱疹等。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并施以相应的护理。

3.3 投药护理

注意解表药当武火快煎,并趁热服下,服后卧床保温。风寒表证者,可加盖衣被,并多饮开水或热粥以助药力。药后以微汗出为宜,不可令汗出淋漓。饮食须禁生冷、油腻、酸醋。里实热证服清热泻火药时可稍凉。高热者当缩短投药时间,每4~6小时服一次。服大承气汤后,要注意大便情况,若便通、热退,即应停服,不必尽剂。内伤气血虚发热,服补中益气汤、归脾汤时,宜空腹趁热服下,忌食萝卜、浓茶。一般病人可按常规服药,忌生冷、油腻、辛辣之品。投药后要注意观察药后反应,记录体温下降情况。

3.4 发热的处理

一般发热无需特殊处理,若高热患者自觉难以忍受,或可能发生抽搐时,可根据情况,选用以下方法退热:

3.4.1 针刺泄热 可选大椎、曲池、合谷为主穴,热在气分者,配商阳、内庭、关冲;热入营血者,取曲泽、委中浮络刺血,或刺中冲、少冲出血。

第6篇

1临床资料

10 例肝脓肿住院病人。其中, 男6例, 女4例;年龄40~88 岁, 平均60.5 岁;均经CT检查确诊。全部治愈出院。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

多数病人,思想压力大,入院时都不同程度存在焦虑、紧张恐惧心理。焦虑是困扰肝脓肿患者的重要心理问题 。担心肝脏穿刺会导致肝脏出血、破裂, 担心穿刺后效果。和患者交谈要语言亲切,态度和蔼,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安慰病人。让病人安心,放下沉重的思想包袱。向病人及家属详细介绍病情, 阐明穿刺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使病人积极配合治疗。必要是加用少量抗焦虑药物。

2.2术中观察与护理

此手术是在局麻下进行, 患者始终处于清醒状态。护士随时观察患者的表情, 主动询问患者有无不适, 一方面分散患者的注意力, 另一方面给患者心理支持, 使手术顺利进行。在穿刺过程中, 密切观察病人的血压、呼吸、面色及神志等方面的变化。并经常与病人沟通交流, 减轻病人紧张焦虑的情绪。

2.3术后护理

术后卧床休息24 h, 术后2h内,每15~30min 测血压、脉搏、呼吸1 次,稳定后每3h测一次,术后6h内严格平卧,制动。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是否出现脉搏快、血压下降,出冷汗、面色苍白等,应及时通知医师和积极配合抢救。密切观察患者意识、面色及穿刺处有无渗血、疼痛。每日测体温4次, 发热患者按发热护理, 鼓励患者多饮水,卧床休息, 每日护理口腔2~3 次。每日引流脓肿, 冲洗脓腔及局部用药, 观察引流的性质、气味和量的变化。

3饮食指导

肝脓肿属于消耗性疾病,由于长期发热、体质严重消耗;营养差, 因此应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必要时静脉补充白蛋白、血浆, 以提高机体抵抗力, 促进康复。糖尿病并发肝脓肿的病人应控制饮食, 进低糖,高维生素C饮食。

4 高热病人护理

对高热病人,护士要注意观察病人意识,生命体征, 腹痛的变化, 特别是体温和腹痛情况。发热时应首选药物降温,如安痛定肌注,再辅以物理降温包括冰袋冷敷、酒精擦浴。降温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防止病人在降温过程中大量出汗,皮肤蒸发水分增多使体液丢失过多,致血容量不足、血压下降。保持衣着及盖被适中, 大量出汗后及时更换内衣。保持口腔、皮肤清洁, 预防口腔、皮肤感染。定时测量并记录体温, 观察、记录降温效果。

5讨论

肝脓肿在临床上是多发疾病,一般起病急,尤其近几年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多。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的病例也呈增多趋势,严重时并发感染、休克,危及病人生命。因此,对这类病人更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肝脓肿是死亡率很高的重症疾病。目前全身应用抗生素联合经皮穿刺成为了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主要手段, CT引导下穿刺治疗肝脓肿是微创手术, 对组织有一定的创伤, 要保证穿刺治疗的成功, 首先要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2], 护理人员应及时与病人沟通, 了解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 取得病人的积极配合, 保证穿刺的成功。与传统的手术相比, 穿刺置管应用得当可取代手术切开引流, 且有简便、安全、成功率高的优点, 患者痛苦小、易接受, 并发症少, 病程短, 病死率低; 对患者心理创伤小, 全身影响小, 避免了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总之,CT引导下穿刺治疗肝脓肿安全有效,无明显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但在CT引导下穿刺治疗肝脓治疗时要注意是否合并有其他疾病,包括术前仔细检查,术中进行活检并动态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发现有合并症者应及早进行手术及其他病因治疗。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 小儿高热; 护理效果

小儿高热和成人高热不同, 因为小儿大脑皮质发育尚未成熟, 兴奋易扩散, 起病较急, 容易引起惊厥。加上小儿表达能力较差, 所以小儿高热的护理是一项重要而细致的工作。小儿高热的观察与护理体会。儿科许多疾病都可以引起小儿高热, 其临床表现为: 体温在39.1度 以上, 烦躁不安, 面色赤红, 脉博快等, 严重的患儿可出现昏迷、惊厥。患高热病的小儿病情发展很快, 如果治疗不及时, 将导致严重后果, 所以应严密观察小儿的体温等病情变化, 对症下药, 及时治疗。现将小儿高热的观察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文收集15 例, 均属住院治疗的患儿, 其中男性9 例, 女性6 例。年龄1 月~ 1 岁5 例, 1~ 3 岁10 例,平均年龄2 岁。病情分布:上呼吸道感染7 例, 肺炎4 例, 败血症1例, 痢疾2 例, 尿路感染1 例。

2 观察与护理[1-10]

2.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患儿体温在39.1度以上无惊厥者, 首先考虑用酒精擦浴或温水擦浴, 这种物理降温方法简单易行, 基本无环境与条件限制, 但在给患儿用酒精擦浴或温水擦浴时, 禁止对心前进行物理降温, 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对物理降温后无效的患儿, 再使用药物降温。高热伴惊厥的患儿 应首先选用药物降温和抗惊厥治疗, 对患儿进行药物降温时, 每30 min 测一次体温, 并仔细观察体温的变化。仔细观察呼吸频率与节律的变化 如果患儿的呼吸深且快, 当频率超过一定的限度时, 说明病情严重; 如果发现患儿呼吸节律不齐, 呈点头状或抽泣样呼吸, 并伴随神志改变, 这是呼吸衰竭的信号, 要立即向主管医生报告, 采取抢救措施。若确定为肺炎引起的发热, 在观察与护理的过程中,要密切注意脉博与心率的变化, 如果脉博在160~ 180 次/min, 应及时报告医生, 检查是否有心功能不全的情况, 备好抢救的药物。

2.2 保持呼吸道通畅, 纠正缺氧。

协助患儿排痰 正常小儿的支气管较成人的要狭窄得多, 粘膜较脆弱, 血管丰富。如果是肺炎引起的高热, 患儿呼吸道粘膜的粘性渗出物较多, 易堵塞气管, 影响小儿呼吸,因此要及时清除痰液, 保持呼吸道畅通。对病情严重的患儿, 要及时给氧 患儿因高热而惊厥, 会引起口唇、指甲青紫、呼吸困难、鼻冀扇动等, 这是患儿缺氧的信号, 应及时给氧, 通常使用面罩给氧。给氧后要密切观察患儿缺氧的情况是否改善。

2.3 营养和水分的补充。

小儿患病时, 肌体对食物营养的吸收率降低, 而分解代谢产物增加, 所以应补充营养丰富的流汁或半流汁食物,以增加肌体的抵抗能力, 补充分解代谢的消耗, 高热致水分大量丢失, 应多饮水。用静脉滴注法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注意液体量和滴速, 新生儿以8~ 15 滴/ min 为宜, 小儿以15~ 35 滴/ min 为宜, 如果液体量过多、过快, 易引起患儿心衰或肺水肿等并发症。口腔护理 持续发热的患儿, 唾液分泌减少, 口腔粘膜干燥, 在加上维生素缺乏和肌体抵抗能力下降, 极易引起口腔炎和溃疡。睡前、饭前和饭后, 帮助患儿漱口或用湿棉球抹擦作口腔卫生, 唇干裂者应涂油保护。皮肤护理 高热病患儿在退热过程中, 往往大量出汗, 应及时擦干汗液和更换衣服, 防止着凉, 新生儿尿布要及时更换, 保持干燥和臀部清洁。

三、小儿高热护理注意事项总结

3.1 患儿应卧床休息, 严密观察病情: 尤应观察有无发惊, 有无皮疹, 有无面色苍白, 四肢厥冷, 皮肤花纹等循环衰竭症状. 并注意观察小儿精神、大、小便及肢体活动等情况。有变化时及时报告医生。

3.2 补充水份: 发热时由于温度的增高, 呼吸加快, 出汗较多, 故患儿都有不同程度的失水。保证足量的水份摄入, 可促进毒素和代谢产物的排除, 避免组织脱水。病情严重者须记录出入量, 对补液量的掌握十分重要. 小儿静脉输液一定要掌握好输入量, 在输液过程中应经常观察输液速度。

3.3 注意口腔护理, 每月至少用生理盐水清洗口腔一次, 口唇干裂者涂以油。‘

3.4 及时降温, 可将物理降温与药物降温相结合; 高热患儿在用酒精擦浴作物理降温时, 常用75 % 医用酒精与温水混合, 比例为1B2, 温度为40~ 45 e 为宜, 对患儿的额头、手脚心、颈部、双脸窝部及腹股沟等处作轻柔的擦洗, 无论是酒精擦浴或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 还是药物降温,患儿的体温都不能骤降, 以防出汗过多, 引起虚脱。

参考文献:

[1] 许家芹.小儿高热护理的要点[J].中国基层医药, 1994,(04) .

[2] 徐慧,李桂花,陈美玲.静脉留置管在儿科中的应用和护理[J].包头医学, 2005,(04) .

[3] 史艾.如何护理高热病人[J].长寿, 1998,(08) .

[4] 王东英.儿科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护士(学术版), 2006,(01) .

[5] 张艳芬,林硕,周小平,欧香连,易知,孙大富.循环式高热降温机对顽固性高热降温护理效应[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1996,(03) .

[6] 丰雪荣.高热患者物理降温的护理探讨[J].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05,(05) .

[7] 张爱珍,柳凯芹.一例小儿布—卡氏综合征的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 2000,(05) .

[8] 周力,赵琳,王金庄,徐梅,蒲霞.一例罕见术中恶性高热病人的抢救及处理[J]. 护士进修杂志, 200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