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数字城市信息化建设范文

时间:2023-09-14 17:27:49

序论:在您撰写数字城市信息化建设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数字城市信息化建设

第1篇

1 城市档案信息化和数字化管理建设的重要性

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城市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这就使得以往的城市建设档案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今城市发展的需求,所以,需要严格的依据城市发展的需求,针对档案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进行管理,这也是城市档案建设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项目。而要想使得这一项目可以达到其理想的完成目标,就需要重视以下几点要求:

首先,就是在城市不断发展的进程中没想挂机呢的档案档案所需要存储的信息量也在逐渐的增加。就现阶段来说,我国城市建设档案主要还是将纸质档案作为主要的档案类别。而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各个行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尤其是房地产行业,其发展的速度更快。这也就使得城市建设档案的数量不断的增加,从而为城市建设发展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参考资料,但是同时也使得城市建设档案在管理上呈现出诸多的问题。

以当前的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具体状况来分析,该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选用的工作形式较为落后,这样的落实的管理工作模式,导致城市建设档案在管理上呈现出效率低下以及信息无法共享的难题。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城市建设档案资料无法及时的进行整理,导致档案出现堆积的现象。

面对上述状况,就需要在对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开展的过程中,可以实现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管理,依据这种新型的管理方式以更好的推动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

其次,就是需要针对信息资源的需求量实施高效的优化。在城市发展建设的过程中,城市无论在进行规划还是在进行基础优化的过程中,都需要严格的以及建设档案,并针对城市的发展状况做好相应的记录,以此形成建设档案,不断的对建设档案中的内容进行丰富。通常而言,在城市建设档案中,包含的专业部门就是城市规划以及建设等多个部门。就这一点来分析,针对开发所产生的信息实施良好的管理,可以使得城市建设档案的实际效用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提升其应用的价值,以更好的为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服务。

城市发展以城市建设档案作为载体,记录真实的城市发展信息,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工作的需求,就需要合理的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对城市建设档案进行资源的重新优化配置,使得城市建设档案的形式更加的丰富,并且在存储介质上进行改进。摆脱传统纸质档案的束缚,建设城市建设档案管理的新方式,努力的实现城市建设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和数字化,以最大限度的满足现今城市发展的实际需求。合理的利用高新技术手段和各种新型的数码处理技术,来有效的针对城市建设档案实施收集、整理、整合以及利用等,确保城市建设档案资源能够实现优化,以更好的为城市建设和发展而服务。

2 城市建设档案数字化和信息化建设管理的“三个化”功能

当城市建设的步伐加快,也就是城市建设档案提升的开始。城市建设档案数字化管理与传统意义上的档案管理相比,有着很大的不同,其重点,笔者以为城市建设档案数字化管理具有“三个化”的功能,简称为“三化”:即馆藏档案数字化、档案管理现代化和档案资源利用共享化。

一是馆藏档案数字化。城市建设档案数字化管理,通过运用计算机技术与多媒体技术融为一体的各类传统介质的档案资料,进行协调处理后并转化为数字信息,使所有馆藏信息都以数字化的形式储存,城市建设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实用性明显,效率提高,这是城市建设档案数字化建设的一个核心基本点。

二是档案管理现代化。城市建设档案数字化档案管理,不仅包含了传统档案馆的一切效能,它还包括了档案编码目录和检索自动化、档案全文储存与检索自动化,计算机辅助档案业务工作管理、辅助立卷、档案标引自动化、档案馆办公自动化、档案库房管理、保护技术现代化、建立档案数据库等一系列功能,这是城市建设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的又一个基本点。

三是城市建设档案资源利用共享化。目前,城市建设发展,促使各种城市建设档案的档案资料,仍以文字形式存在于城市建设档案这个信息空间里。要改变这种方式,从查阅到资源共享,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通过信息网络的传媒作用,直接传递到各个用户,从而实现城市建设档案利用的信息资源共享化,完成为社会、为城市建设服务的根本目的。

3 城市建设档案数字化信息化管理工作开展的可行性

一是明确城市建设档案数字化信息化管理目标。要结合我区城市建设发展需要,确定城市建设档案数字化信息化建设方案,确立以数字化信息化建设,促进城市建设档案馆内外各项工作现代化的实施步骤,并对城市建设档案的数字化信息化进行长远的规划,使得城市建设档案的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工作得以稳步推进。

二是购置城市建设档案数字化信息化管理设备。要逐步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每年安排一定的经费购置电脑等现代管理设备,在数字化信息化建设要加大资金投入,合理建设馆内馆外局域网,为建立现代化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奠定了良好的硬件基础。

三是开发城市建设档案数学化信息化管理系统。要建立城市建设档案办公自动化网络系统,该系统涵盖了档案接收、业务指导、整理等主要日常工作,以提高工作效率,满足为全社会和城市建设发展服务的需要。

第2篇

关键词:城市建设档案;信息化;数字化;建设管理

一、引言

城建档案是城市规划、建设及其管理活动中形成的极具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音像等不同格式的文件资料,在我国城市建设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而现如今,传统的城建档案管理模式正逐渐被信息化以及数字化管理模式所取代,因此,相关部门十分有必要加强对这方面的研究实践,以应对未来城建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

二、当前实行城市建设档案信息化与数字化建设管理的现实意义

(一)有助于满足当前城建档案管理需求

现如今,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产生了大量的城市建设档案,而以往传统的城建档案管理模式却难以与当前城市建设形势相匹配,使得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中总是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工作效率低或者信息共享困难等。所以,现在的城建档案管理必须要与时俱进,积极引进以及使用信息化结合数字化管理的方式,以妥善处理城建档案中纸质档案积压等问题。

(二)有助于提高城建档案管理效率

在过去,城建档案的存储媒介为纸张,在档案保存与管理过程中,受客观因素影响很大,为了保存这些纸质档案,相关部门还需要在存储环境以及档案维护等方面投入大量Y本。尽管如此,纸质档案在管理过程中依然会因反复调阅而产生破损、字迹模糊或者丢失等问题。这些都会严重影响到城建档案管理效率。而在信息时代,随着信息技术以及数字技术的灵活运用,档案管理人员可以将城建档案管理从传统模式解脱出来,将纸质档案转化为电子档案,在优化城建档案管理方式的前提下,实现城建档案管理的规范化以及标准化,以发挥其应有作用。

三、新时期强化城市建设档案信息化与数字化建设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建档案信息的网络化建设

想要实现城市建设档案的信息化与数字化管理,首先就要将档案信息转化为有生命力、流动的资源,即数字化信息。相关部门需要配备统一化的信息设备,完成档案部门计算机管理系统全覆盖,为机关、企业配备全、快、准的档案信息。与此同时,对现有的计算机档案管理系统进行改进以及优化,就档案信息进行自动全文存储、检索、自动标引以及文档信息系统的一体化管理等[2]。另外,城建档案信息的存储应采取高容量载体,包括计算机的磁盘存储系统以及光盘存储系统等。以上述方式来应对和解决档案信息存储难的问题,同时还能帮助相关管理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作强度。最后,各档案管理部门需要主动学习和借鉴其他档案馆信息化管理成功经验,将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到议事日程中来,特别是要注重城建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建设与政府电子政务建设的和谐统一向前发展,以带动自身进步。

(二)做好电子档案的保存工作

目前,存储电子文件的媒介大多为化学磁性材料,从理论上讲,这种材料是可以长期保存的。但是由于电子文件的发展形成过程相对较短,实施贮存中的验证还比较缺乏,因此,在读取光盘时会频频发生磨损现象,进而影响到光盘内电子文件的完整性,严重时还可能造成电子文件丢失等问题。基于此,一些需要长久保存且极具价值的电子文件,需要相关人员定期复制、检查。

(三)加强人员培训,提高管理工作效率

相关部门必须要将提高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素质以及工作能力作为重点,给予其足够的学习以及深造机会,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高其知识水平以及理解水平。与此同时,还需要定期组织档案管理人员学习最新的知识与技术,紧跟时展步伐,用科学的知识以及工作方式武装自己,从而在工作岗位上发挥自己的优势。另外,在平时的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中,还需要定期对人员的能力及素质进行考核,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不断强化自身城建档案信息化与数字化管理水平,以此来形成一个合理的、科学的信息化档案管理平台。

四、结语

总之,城市建设档案的信息化与数字化建设管理,不仅可以实现城市建设档案管理的历史性跨越以及质的突破,同时也能促进我国档案业的良性发展。对此,相关部门或机构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建档案信息的网络化建设,做好电子档案的保存工作,加强人员培训,提高管理工作效率,从而充分发挥城建档案在城市建设中的关键性作用。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数字化;信息化;数字化城市;社会保障卡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8-0215-02

1 社会保障卡的功能

社会保障卡系统作为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社会保障卡采用16K字节的CPU带触电的集成电路卡,其有效期为10年。记载持卡人姓名、性别、公民身份号码等基本信息,具有处理个人各类社会保障事务的功能,其存贮量大;安全性能高;卡内存储信息具有准确、可靠、安全、不易被修改的特点,卡内可存放个人的指纹信息,具有完善的生理凭证和防伪功能。因此,社会保障卡非常安全、可靠地将个人于社会保障体系有关的信息存放于一卡之中,在网络和数据库的配合下,为市民提供各种应用服务,真正方便市民。

社会保障卡在社会保障领域,首先被应用在医疗保险业务上,为参保人员及社会保险管理部门带来了很大的便利。社会保障系统不仅涉及社保、医疗等领域,而且涉及到劳动、民政、公安、卫生等多个领域。目前国内外社会保障卡多应用推广随着智能卡技术的进步在金融、电信、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公共交通等方面得到不断的发展。

昆山市的社会保障(市民)卡实现了水电煤气费缴纳、城市公交一卡通、小额支付等功能。可办理求职、就业、培训、社会保障登记、领取养老保险金、工伤保险金、生育保险金和最低生活保障金等社会保障事务。同时,该卡实现了在城市公交行业和商业银行联网服务,可完成乘车、存取款、消费、转账等服务。

无锡市民卡是国内第一张加载有生物指纹识别功能和二维条形码信息的“双核多界面”卡。今后,必须刷卡比对指纹,才能去幼儿园接走孩子;去银行ATM机提款,只要按手指、比对指纹就能取款,另外,它还可以用在住宅小区的门禁系统和单位刷卡考勤办公等方面。

随着社会保障网上业务系统逐步完善和金保工程在全国范围内的全面铺开,社会保障卡将承载越来越多的社会功能。社会保障卡被广泛喻为开启社会信息化管理的“金钥匙”,通过这把“金钥匙”,可以快速实现人与社会保障的对接,对落实社会保障措施,稳定社会秩序,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意义重大。

此外,社会保障卡还是握在劳动者手中开启与网络系统联络之门的钥匙,凭借这把钥匙,持卡人可以上网查询信息,还可以在网上办理有关劳动和社会保障事务。

2 数字城市规划

首先完成数字医院设计方案。结合社区卫生医疗系统,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电子病厉;基本实现卫生政务电子化,医疗服务数字化,公共卫生管理网络化,适应卫生改革和发展要求,高效便捷,服务于政府、社会和居民的卫生信息化体系。

其次开展档案资源的电子化,完成信息资源规划,启动民生示范工程,解决一些局部的和关键性的问题。档案数字化建设的目标是:现有的档案文件资料全部实现数字化处理,建立健全档案目录数据库、现行文件全文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照片、音频、视频等),通过数据接口和政务办公系统连通,用先进的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提供安全、高效的管理和利用,实现真正的资源共享。应用系统开发采用统一的基础信息平台,有助于在各个阶段降低成本,共享应用和技术资源,避免重复独立建设,降低技术风险和实施难度,最终加快“数字克拉玛依”建设速度和效果。

3 完善社会保障卡功能助推数字化城市建设

首先,社会保障卡覆盖面宽、服务时间长。社保中心“为您记录一生,服务一生,保障一生”,完全可以保证数据采集的完整、准确。新疆油田社保中心管理各类参保群众共计17余万人。克拉玛依市社保局管理各类参保群众共计17.6万人。总计占克拉玛依市38万人口总量的91%。

其次,伴随“金保工程”的推进,各项业务的信息化水平逐步提高。社保已经实现了网上征缴、网上查询、银行等业务,即将实现医疗网络结算,网上自助服务等。社保中心已完成29万名参保人员基本信息与公安局二代身份证基本信息的核对、完成参保人员照片提取;市区各大医院正在进行HIS系统与社保卡接口软件的升级改造;首批社保卡进入制卡阶段。前期准备工作已基本准备就绪,2010年年内将实现持卡就医、买药,实时结算及即将网上查询系统服务等。社保网络的终端也逐步延伸向企业、医院、社区等,网络信息化促进数字化社保时代的来临,这些都为全面网络化管理,全市统一协调管理奠定了基础。

再次,创建数字化城市和数字化大油田的宏伟规划已提上议事日程,各行各业在科学发展契机下,大力发展网络信息化建设,社保事业也与之齐头并进。另外,作为资源型城市,与外界的联系、配合也越来越广泛,中石油、自治区等部门也非常重视投入远程办公、无纸化办公。高素质的人才环境也为信息化、数字化提供人脉。克拉玛依整体经济水平较高,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率也较高,这些为全市范围内实施信息管理、监控提供了软、硬件的支持。

4 社会保障卡未来的发展趋势

首先,完善卡存储、结算、转账、支付功能。社保与银行联合,在社保卡中开辟“现金支付”专户,由个人自愿存入一定金额(利息可以优惠和免税),用于支付现金部分的费用,一方面免去现金携带的不便,另一方面在参保群众发生大额现金住院时可以及时筹款救治。另外,与银行的联系更可以促进社保业务之间的相互转换,完成从征缴划账、账户转移、基金支付等各环节经济活动,有效减少现金流动的不便。

社会保障卡与医疗机构、社区信息的对接,完成从就医、报销、支付、结算等网上操作系统,避免了参保群众来回奔波,减少了社保经办业务量,节约了人力物力,使社保业务从事务性繁忙中解脱出来,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其次,创建个人征信系统。通过信息化网络管理,与社区、退管站、邮政、银行、各参保单位、税收等部门建立子系统联系,使查询、自助服务、协同办公等现代化的办公方式在全市内普遍推广,提供全面数据和公共服务职能。

社会保障卡记录了参保者就医、养老、社会救助等较多的民生信息,通过卡管理建立黑名单制度,对违反各类政策、法规的人员进行预警,与银行、公积金、民政、社区等机构联系,实现多部门联动,对违法、违规行为及时监控。有效杜绝冒领、多领、恶意欠款等不良行为的产生,提高各部门工作的准确率,减少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第三,个人健康、医疗、生存状态跟踪管理,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社保数据信息化的完成,各个相关部门(医疗卫生机构、社区服务、劳动保障、药品监督等)可以因地制宜地将多种分析手段和研究方式应用于运行分析,以定量、定性相结合对比、类比相辅助进行数据分析研究。

强化居民健康跟踪管理职能,通过数据分析,依据疾病谱和死亡谱的变化,对慢性病的防治与管理已成为医疗卫生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首先,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建立居民健康电子档案。按病种建立个人健康档案,从发病、治疗、处方、效果反馈等全程跟踪,为疾病突发准备第一手转诊资料;其次,在有效信息基础上,进行分类管理,分病种进行群体健康指导。对同类型疾病群体或亚健康群体,开展药品安全、饮食治疗、康复训练等集中辅导、座谈,帮助类群组成员互相促进、监督,提高疾病防治效果;第三,加强医疗机构协作,完善转诊后治疗的跟踪管理。

第四,网络信息平台建设,为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持。社会保障卡数据信息网络化,在不同平台和网络终端的用户按照自己的权限在任意时段对全市各类型参保群众的分类信息进行数据汇总、统计分析和预测预警。客观、及时、准确的网络信息数据,可以便于各业务部门自动汇总数据,实时异地协同办公,更可以完成领导宏观掌控全局,管理实时监控服务。

例如,开展“医疗运行分析”。医疗改革正在摸索前行,社保卡的信息记载功能提供准确、详尽的第一手资料,为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依据政策系数,统计分析历年基金收支情况,模拟不同政策下基金收支和个人享受各种待遇的差异,为政策调整、财政补助等提供数据支持;对离退休人员的待遇领取资格记录认证,根据相应的年龄、性别、工种、退休类别、伤残级别、身体状况、就医情况等信息,在业务操作系统中实施预警机制,对不同群体采取不同的核查周期,将过去的专项性工作转化为日常性工作;人机结合对系统数据比较分析、比率分析、关联分析以及开展详查、抽查、顺查、逆差等实现核对人数、核对基数、核查清欠等稽核功能,确保稽核管理的公平、合理、有效。

最后,电子档案功能。档案对于每一个社会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历史的纸张记载一方面不便保存,另一方面查找检索困难。社会保障卡的数据承载功能强化了个人信息的电子化,电子信息占用空间少,信息记录数字化、简单化,保存时间长,便于按类别检索。社保电子档案记录了一个人从参保缴费、转移、退岗享受各项待遇的详细信息,是一个完整的时间记录,具有直观、详尽的特点。社保档案电子化符合社会发展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是科学发展的产物,是历史的必然,是数字化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

完善社会保障卡的电子信息记录功能和多终端对接能力,积极扩展数字城市管理平台,加强信息化资源整合,及时、准确、客观的反应城市发展。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克服多头管理、重复建档、信息闭塞等弊端,真正实现全时段、全方位覆盖式的城市管理模式,实现城市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和精细化,使城市服务职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巫惠林.社保网络系统的技术与功能.中国社会保障,2005,(1):52-53.

[2]张苗.走出信息孤岛.中国社会保障,2009,(2):76.

[3]侯悄悄.数据打造医保管理品牌效应.中国劳动保障,2009,(7):25-26.

第4篇

数字城市的概念来源于数字地球,是数字地球的城市信息化的必然发展趋势,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简而言之,就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把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在网络上进行数字化虚拟实现。现在城市的生活发展离不开信息服务,城市信息化的建设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城市的发展。

1、建立信息化服务平台的意义

随着数字城市的初步建设,数字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在九五末期和十五初期就被提了出来,并得到了较广泛的认同。2001年建设部组织有关专家编撰的数字城市导论中就给出了一个经多次讨论修改的数字城市框架体系,该体系中列出了三个公共平台,分别是城市综合信息平台,城市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和城市电信基础设施平台。

通过建设数字城市信息化服务平台,不仅能提供城市统一的基础信息平台,实现整个城市的各类信息可视化查询、显示和输出,而且可以满足城市各政府职能部门的日常办公及其专业应用需求,在空间上优化配置,在时间上合理利用,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交流、综合和合作;同时还能宏观性的全局性的制定城市整体规划和发展战略,、为城市的建设、管理和服务等提供综合决策的现代化工具和手段,。

2、数字城市公共信息平台的作用:

数字城市公共信息平台的作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基于程序专用或公共网设施,为城市信息共享和应用提供高效率的网络环境支持。实现城市的网络化,即电话网、有线电视网与Internet,三网实现互联互通;通过网络将分散的数据库,信息系统连接起来,建立互操作平台,建立数据仓库与交换中心,数据处理共享平台;二是通过建设地理空间框架数据库,为社会经济等信息基于位置的整合与集成提供支持。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既是一座城市的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也是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基本组成部分,它是信息集成的载体,是数字城市赖以实现的不可或缺的基础支撑;三是在地理空间框架数据库的基础上,通过整合和扩展城市公共社会经济等信息,建立信息管理与应用服务系统,实现城市公共信息的共享,为基于公共信息平台开发各种信息应用系统,开展综合或专题应用提供保障。

3、数字城市公共信息平台的内容:

早在2002年中国GIS协会完成的测绘科技发展基金项目,构建数字中国地理空间基础框架总体战略研究中,数字城市框架系统基本上被完全接受,并被扩展为数字中国基本框架,上述提到的三个平台被分别表述为:社会经济信息平台,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和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尽管用词不一致,但在城市层面上提及意思是一致的。它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网络基础设施主要为数字城市的运行提供基础保证,是国家和地方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任务,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或地理空间框架数据平台一般由城市最基本的空间信息及其管理和服务系统构成,是空间信息应用以及实现社会经济信息与空间信息整合的基础;城市综合信息平台和社会经济信息平台,就是在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数据平台的基础上的一个服务于城市应用的整合性公共平台。这三个方面实际上也是城市公共信息平台所应包括的基本功能和应起到的核心作用。

城市公共信息平台要建设起来,并能发挥其作用,首先需要合理确定城市公共信息的内容及质量。地理信息提供与地理位置有关的空间信息与属性信息,是其他各类信息的空间定位基础载体,是城市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比如目前所谓的基础地理信息实际上是基本地形信息,不能满足大多数应用的需要。地理空间框架数据是一级有最广泛用户群的空间基础数据,主要包括行政区划、道路、水体、地名、建筑物、地下空间设施、地址、地籍、数字影像高程测量控制点,土地利用现状规划用地园林绿地,特殊管理区域公共服务设施和环境等数据。

城市公共信息除包括地理空间框架数据外,还应包括一些基本的社会经济和统计等信息,这些信息的质量取决于数据本身的特征及应用需求,同时还需要认真研究城市公共信息平台的服务模式,北京、武汉等城市在信息平台服务方式方面都做了很好的尝试,他们可以提供基于专用网络在线信息租赁服务,传统意义上的数据提供或拷贝服务以及面向公众的信息和浏览服务等等。

4、数字城市公共信息平台的成果:

应该说在十五期间,我国在数字城市和城市信息化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比如,众多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地理空间框架数据与空间信息平台和城市信息应用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取得了积极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和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对城市空间信息给予了较大力度的支持,研究开发了一批关键技术,并形成了若干示范应用工程,多项城市空间信息应用方面的国家和行业标准等等。而与此同时,人们对数字城市及城市空间信息应用的认识更加理性化,科学化和合理化。

5、数字城市公共信息平台面临的挑战:

数字城市公共信息平台的广阔数据平台,充分实现了城市信息的共享,为城市建设和人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也为政府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民众提供了工具。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数字城市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在整个城市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问题,既有技术上的局限,也有体制机制方面的制约,比如核心技术的国产化程度较低、信息获取与处理的时效性相对滞后,海量公共信息的存储维护更新问题,地理信息的保密与公开服务的矛盾问题,具备处理公共信息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缺乏等等,使信息平台的发展和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所以整个数字城市公共信息平台的推广和发展还需要经历一个比较长的时期。但是信息平台包含着的强大功能和应用价值,只要在未来采取措施着重解决这些问题,信息平台还是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

6、结语

数字城市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是城市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的必然趋势,也是城市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智慧城市、云中心、物联网建设的兴起,城市信息化建设又将掀起新一轮的,通过数字信息技术的应用,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建立,提高城市综合服务能力及服务水平,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虽然面临一些挑战,必须转换观念,以战略眼光认识城市信息化平台建设的意义,以发展眼光看待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内涵与前景,以务实的态度处理好长远规划与近期目标的关系,通过技术创新人才队伍培养和共享机制,实现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迈进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肖建华.罗名海.Xiao JianHua.Luo MingHai 城市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的若干问题[期刊论文] - 城市勘测 2010(5)

第5篇

关键词:数字城市;信息化测绘;关系;作用与对策

0 引言

在信息化发展的今天,数字城市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要想全面开展数字城市的建设工作,首先就需要掌握并控制城市的所有地理信息数据,而掌握这些地理信息数据也就需要信息化测绘来完成,由此看来,在熟悉城市建设过程中,信息化测绘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如果在数字城市建设过程中没有合理的运用信息化测绘,那么就会导致城市并不能够向数字化方向发展。因此,作为城市测绘部门的工作人员,首先需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深入研究数字化城市,从而促进城市地理信息产业的较快发展。

一、数字城市的概述

1、数字城市的含义

数字城市是指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系统RS等关键技术以及可视化虚拟现实技术、卫星对地观测技术、卫星通讯技术、数据库技术、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等,深入开发和应用空间信息资源,建设服务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管理,通过建设宽带多媒体信息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等基础设施平台,整合城市信息资源,建立城市电子政府、电子商务企业、电子社区,实现城市经济信息化、城市综合信息的数字化、智能化、可视化,城市管理、决策、工作、学习、娱乐的数字化、网络化,实现城市资源在空间上的优化配置,在时间上的合理利用,以达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2、数字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

总体来说,数字城市的建设也就是采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来提高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等多方面的管理工作,以此促进城市智能化的发展。数字城市的建设实际上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数字化。数字城市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按照相关的规范标准,然后建设一个健全的数字化数据库,从而对城市各个基础设施各项产业进行优化管理。2)网络化。在一定的规定要求下,需要将各种网络相互连接,并在其中建立起一个相应的信息平台,以此对其进行严格的管理。3)智能化。在数字城市建设过程中,交通、资源实现智能化是数字城市建设的基础。

二、信息化测绘概述

1、信息化测绘的特点

信息化测绘的最本质特征也就是为城市提供及时有效的地理信息数据,从而实现其综合。信息化测绘体系与数字化测绘体系不同的是,信息化测绘体系是在信息化社会的基础上实现的一种信息服务的能力建设目标。根据总结,它具有以下几点特征:1)能够及时获取地理信息数据。通过信息化测绘,将地理信息数据建设从静态转变为动态,从而有利于管理人员对其进行实时更新与检测。2)能够拓展信息网络。通过信息化测绘,可以将信息网络从局域转变到广域,也就是说,在互联网开往的网络环境之下,数字化测绘一般是以局域网为主而工作的,但是信息化测绘必须要通过广域网来进行交流、工作,实现了信息交互的网络化。3)使基础设施公用化。通过信息化测绘体系,其中包括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库的使用等,使其从专业部门使用转变为公用人员施工,从而彻底实现了测绘基础设施的公用化。4)保证技术向数字化方向发展。信息化测绘是建立在数字化测绘的基础上的,从技术的角度来说,信息化测绘与数字化测绘并无太大的区别,信息化测绘的技术基础与数字化测绘的基础基础都是数字化,但是信息化测绘却能给社会提供能高层次的地理信息数据,从而对其进行合理的管理并提供综合服务。

2、信息化测绘的核心技术

信息化测绘是在数字化测绘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而来,因此,它具有多重特征:实时化、动态化、数字化、智能化等。通过该技术能够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而为人们所用。信息化测绘技术主要包括: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技术,航空航天遥感技术(RS),基础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数字测图技术,信息高速公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信息技术,精密工程测量智能化技术,地下管网探测自动化技术,变形与形变自动监测技术,地籍与房产数字化测量技术以及多种技术集成等。

三、信息化测绘在数字城市建设中的对策

1、加快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建设,完善信息共享机制

按照统一设计、分级负责的原则,加快各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建立面向全社会的数据服务平台,满足数字城市建设的数据需求,提供权威数据服务。建立健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定期更新和动态更新相结合的更新机制,切实提高基础地理信息的现势性,实现基础地理信息资源数量增加、质量提高和结构优化。

构建基础地理信息公共平台,进一步完善推进地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加强空间数据生产及使用的协调和管理,加强资源整合,制定和完善地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明确共建共享的内容、方式和责任,充分利用现有和规划建设的国家信息化设施,避免重复建设,建设全国测绘成果网络化分发服务系统,及时测绘成果目录,提供丰富的地理信息服务,为数字城市建设提供科学、准确、及时的基础地理信息和测绘服务。

2、积极推进测绘信息化建设

现代测绘科学以空间科学、信息科学、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为基础,既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又进一步发展了信息技术的行业。随着测绘科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测绘业已从传统行业逐步向信息化产业转化,从单一提供模拟测绘数据和服务向提供多形式、多尺度的信息化测绘产品转化,测绘产业应借助数字城市建设的东风,积极推动测绘技术数字化、信息化的建设,逐步实现测绘生产自动化,测绘产品信息化以及测绘服务社会化、网络化,为数字城市建设提供高质量、高精度的信息化空间基础地理数据和测绘服务。测绘生产自动化就是通过GPS技术、全野外数字化测图技术、全数字航空航天遥感技术等测绘新技术,实现从地理信息获取、处理到服务的测绘生产全过程的数字化及快速化。应建立地理信息数据采集自动化、数据处理智能化、生产管理及办公自动化、测绘服务网络化为特征的测绘生产体系,包括地理信息的数据采集及更新实现自动化,数据处理及分析智能化,数据管理及更新实现实时化和动态化,生产管理和指挥调度自动化,成果应用和服务实现网络化和社会化。

四、结束语

事实上,数字城市的建设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测绘技术的发展是建设数字城市的基本条件,也是其关键环节,在数字城市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城市测绘部门必须要对数字城市建设的各个因素进行深入分析,采用现代化先进的技术来获取更多有用的地理信息数据,然后采用有效的措施来发挥信息化测绘的作用,以此加快数字城市建设的速度,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信息化测绘;数字城市;建议

1引言

21世纪是一个数字化时代,加快城市化进程,进行现代化管理,都对数字城市建设提出了迫切需求。在数字城市建设中,信息化测绘发挥着重要的基础和支撑作用。本文基于信息化测绘和数字城市的概念,根据徐州市的特点,对徐州市“数字城市”的整体构建和取得的成果进行了简要介绍,同时结合徐州市实际情况,给出了一些建设“数字城市”的建议。

2 相关概念

按照主体功能划分,信息化测绘体系主要由基准体系、技术体系、装备体系、标准体系等组成,其中:技术体系主要包括空间对地观测技术和地理信息处理、管理、显示、服务、应用等技术,核心是快速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精确与定量遥感技术、网络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空间信息网格技术等;装备体系主要包括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平台、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基础设施、航空航天遥感影像快速获取平台、先进野外测绘技术装备、地理信息数据处理技术装备以及地理信息数据交换传输服务网络等[1]。信息化测绘的本质仍然是一种数字化体系,数字化是信息化测绘的基础[2]。

数字城市是一个集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等为一体的巨型系统工程,它不仅能在计算机上建立虚拟城市,再现全市的各种资源分布状态,更为重要的是,它可以在对各类信息进行专题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各种信息的交流、融合和挖掘,促进城市不同部门、不同层次之间的信息共享、交流和综合,进而对城市的所有信息进行整体的综合处理和研究 [3]。

3 徐州市“数字城市”建设概况

3.1技术框架

徐州市数字城市建设被列为江苏省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与应用示范试点。该项目于2007年5月经国家测绘局批准立项,并纳入国家测绘局数字区域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示范工程计划,由国家测绘局、江苏省测绘局和徐州市人民政府三方合作建设,总投资1500 万元。通过试点建设,形成徐州统一、权威的城市地理空间信息管理服务平台,为建设数字徐州奠定基础,并通过试点项目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为全国城市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建设提供示范和指导[4]。数字城市是以徐州市地理空间信息公共平台为核心,以政府信息门户网站、社会网站和各类信息化终端为服务和表现手段,以组织领导、政策法规和运营机制为保障环境的国土资源管理、房产管理、城市规划等城市建设管理和服务的完整体系。体系结构见图1.

3.2建设概况

徐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目前已完成基于数字徐州地理空间框架的数据资源整合、市公安局治安监控资源的整合、118 平方公里的部件普查、9 个标准系统(城管通子系统、受理子系统、协同工作子系统、监督指挥子系统、地理编码子系统、综合评价子系统、应用维护子系统、基础数据管理子系统、数据交换子系统)和11 个拓展

图1:数字徐州体系结构

系统(领导督办管理子系统、领导移动督办子系统、户外广告管理子系统、GPS 监控子系统、数据更新管理子系统、移动执法子系统、业务短信子系统、视频监控子系统、门户网站子系统、12319 对接子系统、城市管理应急子系统)的开发、50 个监控点建设、四级联动网络和硬件部署已经到位。2009 年12 底开始,整个系统开始试运行。

(1)初步建成了徐州市二维、三维多尺度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成了徐州市多尺度、现势性较好地地理信息数据库。可以通过统一标准的服务接口,使各级应用单位建立基于地理信息的管理系统,目前数字国土、数字地税、数字城管已经取得了比较好的应用效果。

(2)数据共建共享取得成效。在数字徐州推进过程中,按照数据共建共享机制,分别与规划、城管、房管、水利、园林、十二军等十几家单位签订了共建共享协议,地理信息数据在相应的部门已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节约了大量的财政开支。其中数字国土也是数字徐州的一个示范应用,通过平台及数据支持,70%的土地证可以做到立等可取,同时对徐州市振兴老工作基地建设涉地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持;城管局作为数字徐州示范应用,使用地理信息数据,节约了70%的部件普查费用,加快了项目实施进度;数字地税使用地理信息数据,当年土地使用税增收上亿元;水利局用于水利规划节约了投资、提高了规划水平与效率;其他应用单位通过使用共享的地理信息数据,也不同程度地节约了财政投入,提升了管理水平。

4 存在问题及建议

(1)组织机构不健全。目前,很多地区各项工作的推进还只停留在国土资源局的层面上在推进,在实施过程中,以一个部门的力量推进政府层面的工作,难度和压力都很大。建议政府对数字城市的建设给予高度重视,成立专门领导小组,把这项工作作为重要的、基础性、长期的工作来落实。

(2)推进层面不高。数字城市作为一个城市信息化的重要基础,是整合各类资源、共同维护、共同运营的一个平台,需要每个专业部门在共建共享及安全保密的前提下可以把其他部门需要的资源都共享出来,形成资源整合、协同办公的模式。现在的推进层面只停留在国土部门与其他各部门沟通推进的层面,没有政府层面专门机构的推进保障,各部门积极性不高,推进进程缓慢,很难形成真正的数字城市体系。建议政府成立专门的机构,可以整合各方资源形成一个综合性的运营实体,负责数字城市平台运行、数据更新维护、应用推广等具体工作。

(3)缺少网络支撑。数字城市地理信息数字属于保密数据,目前很多城市还没有健全的保密网络的支撑。建议加强保密政务网的建设,形成互联互通、资源整合、资源共享的协同办公模式。

参考文献:

[1]信息化测绘体系有关问题探讨. 测绘发展研究中心,2008.6.30.

[2]姜钦杰,楼宇.测绘发展新视野―信息化测绘.

[3]钟子春,钱柳羲.数字城市的研究与实现.万方数据库.

第7篇

关键字: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化城市具体应用

中图分类号:TU984.11+1文献标识码:A

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例如地理的分布性、事件的动态性、资源的易购性以及局部的多样性等,这种种问题都影响到城市发展的协调性和整体性。要解决这些问题,最主要的是应用更先进的技术手段,促进城市朝着数字化的方向发展。数字化城市是综合的利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以及多媒体等技术,对城市的基础设施以及功能机制进行信息的自动采集和动态监管,以及时的发现城市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加以解决。数字化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应用众多技术手段和信息系统,本文就以地理信息系统为中心,对其应用进行分析论述。

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在数字化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以该系统为核心的空间信息技术为城市的管理和生活提供了一种多层面的且立体化的信息服务体系,对数字化城市的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GIS已经广泛的应用在众多的行业,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其具体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领域。

一GIS在交通管理领域的应用

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这个过程中城市交通流通量逐年上升,机动车保有量大幅度提升,带来的城市交通问题越来越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利用GIS进行停车场的规划和管理,能够大幅度的提升停车规划,并且提升管理的效率,这样就能够降低成本,缓解城市交通问题。

同时,GIS还应用在机动车污染查询、分析以及显示系统中,通过这一系统,就能够实时的反映出机动车的污染状况,为相关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的机动车污染控制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和技术支持。

交通的发展同样也会带来噪声的污染,将GIS和城区交通噪声数据相结合,就能够通过建立的模型,对未来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污染情况进行科学的预测,为有效缓解噪声污染提供帮助可支持。

除此之外,GIS在交通管理领域的应用还涉及到物流配送、车辆行驶安全管理、公路客运换成站选址的布局以及车辆监控调度等方面,应用该系统,能够更好的保证城市交通运营过程的科学性、合理性、协调性以及完善性,并且能够进一步的促进数字化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二GIS在数字化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GIS应用在数字化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能够保证基础数据的详尽、精确和可靠,并且能够提升规划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在规划建设中,利用GIS软件,能够方便快捷的生成各种规划用途和相关的规划报告,并且能够利用数据库进行数据管理工作,确保数据及时更新和增补。随着技术的进步,卫星遥感技术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利用卫星遥感获得的图片质量大幅度提升,信息量也更为丰富,因此说,在数字化城市规划建设中,将卫星遥感技术和GIS相结合,利用GIS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对图片的空间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和研究,这样能够进一步的促进数字化城市的规划建设。

数字化城市的规划建设需要项目的审批,利用GIS能够更好的完成审批工作。数字化城市规划建设中,建设项目的规划审批是一项较为繁重且复杂的工作,传统的审批方式存在着审批周期长、计算精度差以及数据不规范且图纸不易保存的现象,而将GIS引入到审批规划中,能够优化建设项目的审批流程,同时加大项目审核的深度和高度,这样一来将会最大限度的提升规划和管理审查的质量,并且能够确保审批的公开性和透明性。除此之外,利用GIS,在日常工作中就能够实现城市规划和管理信息系统的图形数据采集以及更新的工作,建立起一体化的动态更新机制,更好的为项目的审批工作服务。

三GIS在日常生活管理方面的应用

在数字化城市建设的过程中,经常会存在着一些生活化的问题,例如生活垃圾的处理、突发公共事件的处治,地下管线的铺设等,这些问题都和城市中生存的人息息相关。应用GIS,能够更好的将这些生活问题处理好,为数字化城市的规划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城市化进程加快使得城市的人口急剧增长,城市规模不断的扩张,在这个过程中城市垃圾大量产生,垃圾的处理已经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在处理的过程中,利用GIS能够更好的实现处理。例如,该技术能够帮助相关部门更加合理和有效的对垃圾填埋厂进行选址,并且决定垃圾桶的最优位置,同时也能够更好的优化垃圾中转站的选址过程,使该过程更为高效和科学。同时,综合的分析和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收运过程中收集、运输以及中转和处理各个阶段的情况,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也是GIS在垃圾处理方面的具体应用。

城市是人聚集的大集体,在这个集体中经常会发生突发事件,面对城市中的各类突发事件,相关部门应该及时正确的进行处理,并且要建立起科学的预测和预警机制,确保人员能够快速科学的处理应急问题。利用GIS中的可视化技术以及信息整合技术,能够增强空间分析能力,为相关部门提供各种有效的信息,并对人口、设施等信息进行集成和可视化的表达,通过数据的共享技术加快对事件的处理。

城市生活中离不开通信,具体的生活中也离不开给排水系统、热力燃气系统等,这些都是和生活密切相关的,也是在数字化城市规划建设中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要想确保这些系统的正常运行,就需要重点加强地下管线的管理。在这个过程中,应用GIS技术,能够对地下管网的规划设计进行科学的监督,并对能够实现地下管网的图档管理、输配管理、用户管理以及综合查询和统计的功能,这样将会提高管网信息的利用效率。对于地下管线应用GIS技术较为成熟的领域主要有供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天然气输配管网调度监控系统以及城市部件、事件管理系统等,这些系统的优化和升级进一步的促进GIS技术在这一领域的深入应用。

除此之外,GIS还在公共服务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也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数字化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将会带来大量的城市管理工作,面对复杂的工作,应用GIS能够提高城市公共服务的水平,并且为广大市民提供更为舒适的生活空间。GIS能够为城市公共服务实现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无缝连接,以便为市民提供快速科学的信息服务,例如该系统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公共设施管理系统、医疗资源查询系统以及商业网点管理系统等,这样能够更加便捷市民的生活,这也是GIS在日常生活管理方面的应用。

结束语: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化城市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在发展的过程中,应用GIS,能够更好的促进数字化城市的规划建设。本文就以GIS为中心,对其在数字化城市规划建设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对今后的数字化城市发展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张桂英 张桂利 张鹏 浅谈地理信息系统及应用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2年第08期

[2] 杜森 董晓媛 田洪军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甘肃科技,2006年第09期

[3] 董旭琴 浅谈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领域和发展 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及其应用论坛论文集,2005年

[4] 张勇 浅谈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北京测绘,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