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金融危机带来的机遇范文

时间:2023-09-13 17:06:31

序论:在您撰写金融危机带来的机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金融危机带来的机遇

第1篇

一、金融危机的现状

国际上,由于金融危机已经冲击实体经济,在经济衰退的背景下,世界各国房地产市场和证券市场持续回落产生了负财富效应,消费者的信心下降。企业主动缩减投资规模,对商业贷款的需求大幅减少。企业的投资需求受到金融市场抑制与主动缩减投资规模叠加,导致实体经济中的投资需求加速下降。失业率上升和收入降低,迫使消费者紧缩开支。美联储的报告显示,去年12月的消费信贷连续第三个月下跌,为17年来首次。世界各国投资和消费的下降导致全球国际贸易量减少。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世界贸易今年会收缩2.8%。

在中国,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是金融、证券投资、国际贸易、房地产、汽车等行业。特别是作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的美国实体经济疲软,其对中国商品需求的增速下降,对中国的出口贸易增长造成抑制作用,使得我国的出口企业面临严峻挑战。另一方面,由于企业业务萎缩,会减少用人数量以及冻结招聘,出现大量失业人口,加之2009年大学毕业生需要就业的又高达600多万,令就业形势更加艰难。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日益扩散,进而影响到投资与消费。而这种相互的影响,又把整个社会经济拖入下降的轨道,带来进一步的衰退。

二、金融危机能带来哪些机遇

美国的次贷危机直接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次贷危机向全球范围内扩散的速度也开始加快。为了缓解市场危机,一些国家央行通过注资、降息等手段向金融系统紧急注入流动性,一场全球范围的救赎行动正在上演。我国在去年年底出台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确定了4万亿元投资计划。随着救市行动的启动,中国应该把握机遇,不只是要为避免风险做努力,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总结和研究如何健全制度,顺势适时调整经济结构,解决短期的问题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立足于长远的经济发展。

1.金融危机提供了一个平衡城乡发展的机遇

为应对金融而出台的十项措施,当中包括有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等手段。随着这些政策的实施,不仅会促进投资增长、消费扩大,继续拉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也会有效改善基础设施,特别是目前尚基础设施欠缺的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改善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平衡不均的现状,为农村的发展铺出一条新路,与此同时,基础设施的建设工程必定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这又可以解决农民工及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缓解当前的高失业率这一社会问题,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总的来说,不仅缓解当前的危机,更为以后长远的稳定的经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金融危机提供了一个健全社会保障的机遇

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国家的一项基本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是否完善已经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近年来我国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仍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就业形式日益多元化等严峻挑战。在应对此次危机的措施中,出台了关于加快教育卫生事业发展等相关措施。我个人认为教育投入的重点应该放在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两个方面。基础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国家可以通过鼓励私人或团体成立教育服务机构,引进国外先进教育方案,实施多元化、国际化教育,一方面可以为我国的人才培养做贡献,一方面又可以通过增加的教师岗位缓解就业问题。职业教育主要针对需要职业再培训或加强职业技能的人士而设立,在高失业率的情况下,透过免费培训课程,协助夕阳行业的中壮年工人,学习新的技能去找寻新工作。

3.金融危机提供了一个产业升级的机遇

近几年来,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减弱。目前,主要工农业产品供给能力相对充裕,规模扩张受到国内外市场容量的制约,而服务业发展不充分、水平不高,增长潜力很大,尤其是现代服务业附加价值较高,拉动能力较强,是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应对危机的十项措施中,也出台了关于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支持高技术产业化建设和产业技术进步,支持服务业发展等措施。此次受金融危机影响最深的莫过于出口企业,而主要原因就是现在我国出口产业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它们大多数是以跨国公司的加工车间的形式出现,主要依靠的是廉价的劳动力优势,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少之又少,因此用高新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成了当务之急。也就是说未来中国必须由产品大国逐步升级到产业链的中上游,即由“什么产品都生产”转为“中高端产品”。

4.金融危机提供了一个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机遇

中国要真正强大起来,要走向世界,没有人民币的国际化是不可能的,但是人民币的国际化不可能一步到位,起初当然是推进人民币区域化,这一点非常重要。首先是人民币、港币和台币的整合问题,如果我们能够借形势把人民币和港币整合起来,然后进一步推进台币,只要这三种货币整合起来,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就顺利完成了第一步。其次是推进人民币与其他货币的互换。货币互换只是人民币国际化的第二个步骤,人民币国际化须经历三个阶段:以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以人民币进行金融交易计价,人民币成为世界储备货币之一。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央行积极地参与了应对危机的国际和区域合作,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多个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自去年12月以来,中国央行已与中国香港地区、韩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白俄罗斯、阿根廷等6个国家和地区的央行及货币当局签署了总额达6500亿元人民币的货币互换协议,相当于我国外汇储备总额的5%。专家指出,在推行人民币结算试点,签署一系列货币互换协议后,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已经启动了破冰之旅。

综上所述,中国可以借助此次机遇,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结合企业需求及本国市场需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和谐发展,加强社会保障投入力度,缓解就业压力,加大技术引进力度,实现产业升级,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扩大本国市场规模,实现自身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中伟:第一财经日报 .2009年02月25日 06:31.省略

[2]华图教育.省略/HTUser/ArticleShow.asp?ArticleID=30513

第2篇

各地市场电话营销方兴未艾

电话营销最初在1970年代由美国开始发展,至今仍被视为相当重要的营销管道之一。根据美国电话营销协会的统计数据,美国本土市场广义的电话营销(含电话销售、客服)相关产值高达5千亿美元,而全英国更有超过5,000家的电话营销中心,电话营销就业人口达35万人(资料来源:英国电话营销协会cca)。在苏格兰,电话营销更是当地政府重点扶持的产业,共建有220个以上的电话营销中心,电话营销人员超过4.6万名,服务的客户包括了微软、摩根史坦利等跨国企业。

中国台湾地区较早引入了电话营销的模式,据台湾著名电话营销专家姚能笔先生介绍,台湾地区的电话营销始于1988年左右,一开始以“一段式”的电话营销为主,即:从接触客户一直到成交,完全透过电话、邮寄或传真完成购买程序。最初电话营销被运用在信用卡的销售上、后是保险,由于绩效相当好,后来慢慢扩及其它金融产品与其它类型的商品。

“在十几年前,全台湾不到三家的保险公司在做电话营销,现在则是相反,不到三家没做电话营销。”姚能笔先生说,“最近,电话营销的‘一段式’营销模式更慢慢开展到“二段式’业务属性的工作上,例如外勤业务员、b2b的业务等,也都有相当不错的成绩展现。”

拓宽电话营销的使用范围

电话营销的应用范围相当广泛,而今已经从狭义的电话营销转向了广义的电话营销。姚能笔先生认为,一直以来,大陆地区的电话营销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但潜力巨大,尤其是在金融保险领域,未来市场相当可观。

“电话营销在大陆的发展最被看好的行业,仍然是在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产业。以保险业来说,电话营销在大陆保险业的发展,最近一两年可能还处于摸索阶段,但就更长远来看,绝对会有爆炸性的发展。”姚能笔说,“再以信用卡行业为例,信用卡的发行在大陆在2008年以前会有倍数的成长,这样的发展提供了电话营销在数据库方面所需的帮助。”

与此同时,电话营销也会在其它领域有类似的成长,实际上,除了电信、保险、银行、投资等金融行业之外,其它如报纸、邮购、饭店、各式俱乐部、健康食品、图书、招聘、软件、国际快递、租赁、保养品等领域,都适合通过电话营销开展营销活动。投资估算和量化,提高营销的准确性,并提升营销的投资回报(roi)。在消费者环境以及大营销环境变迁的形势下,由于符合科技优势以及现代人追求快捷、方便的消费形态,加上成本低、效率高的特性,电话营销被重新受到重视。

电话营销最初在1970年代由美国开始发展,至今仍被视为相当重要的营销管道之一。根据美国电话营销协会的统计数据,美国本土市场广义的电话营销(含电话销售、客服)相关产值高达5千亿美元,而全英国更有超过5,000家的电话营销中心,电话营销就业人口达35万人(资料来源:英国电话营销协会cca)。在苏格兰,电话营销更是当地政府重点扶持的产业,共建有220个以上的电话营销中心,电话营销人员超过4.6万名,服务的客户包括了微软、摩根史坦利等跨国企业。

中国台湾地区较早引入了电话营销的模式,据台湾著名电话营销专家姚能笔先生介绍,台湾地区的电话营销始于1988年左右,一开始以“一段式”的电话营销为主,即:从接触客户一直到成交,完全透过电话、邮寄或传真完成购买程序。最初电话营销被运用在信用卡的销售上、后是保险,由于绩效相当好,后来慢慢扩及其它金融产品与其它类型的商品。

“在十几年前,全台湾不到三家的保险公司在做电话营销,现在则是相反,不到三家没做电话营销。”姚能笔先生说,“最近,电话营销的‘一段式’营销模式更慢慢开展到“二段式’业务属性的工作上,例如外勤业务员、b2b的业务等,也都有相当不错的成绩展现。”

电话营销的应用范围相当广泛,而今已经从狭义的电话营销转向了广义的电话营销。姚能笔先生认为,一直以来,大陆地区的电话营销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但潜力巨大,尤其是在金融保险领域,未来市场相当可观。

“电话营销在大陆的发展最被看好的行业,仍然是在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产业。以保险业来说,电话营销在大陆保险业的发展,最近一两年可能还处于摸索阶段,但就更长远来看,绝对会有爆炸性的发展。”姚能笔说,“再以信用卡行业为例,信用卡的发行在大陆在2008年以前会有倍数的成长,这样的发展提供了电话营销在数据库方面所需的帮助。”

第3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 ;人民币; 国际化 ;机遇; 挑战

[中图分类号]F83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2)6-0009-02

一、背景

2008年在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演变成金融危机,并迅速蔓延,很快波及全球。受其影响,全球经济开始陷入持续的萧条之中。为了刺激经济的复苏,美国政府采取的应对方法却是开动印钞机救市,导致美元大幅度贬值。美国滥用其美元霸权地位,“绑架”世界经济将风险转移,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表现。世界各国在对美国这一行为进行谴责的同时也认识到,在缺乏有效约束机制的国际货币体系中,过度依赖美国货币,维护本国宏观经济稳定和金融资产安全,可能带来极大风险。[1]为应对危机和防御风险,各国开始寻求货币的更多元化。

人民币是继英镑、美元、德国马克、日元、欧元等国际货币之后新近崛起的货币。从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人民币的地位在逐渐上升。1997年7月,在亚洲金融危机不断扩散和恶化的过程中,中国政府除直接或间接向遭受危机冲击的国家提供数十亿美元援助外,更作出了“人民币不贬值”的郑重承诺,既维护和提高了人民币的国际声誉,又避免了亚洲国家相互间竞争性的货币贬值,带动了亚洲地区的经济复苏。[2]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迅速上升,人民币在周边国家的流通量增加,再加上中国在处理国际问题上表现出的负责任良好形象,使得中国政府和人民币的公信力提高,人民币开始树立了区域性的国际货币形象。

金融危机使世界各国认识到不能过度依赖美元的同时,人民币的形象和地位日益上升,这就为人民币走向国际化带来了一个新机遇。当然,人民币在抓住机遇在走向国际化的同时,必将面临更多的压力和挑战。

二、金融危机为人民币国际化带来新机遇

1.人民币国际化的历史机遇

需要看到,在全球经济面临更加复杂的环境下,人民币正迎来一个迈向国际化的“最佳时机”。20世纪80年代,美元、德国马克、日元成为当时最重要的三种货币,随着欧元的诞生,德国马克被改写成欧元。

从日元看,日本在东亚具有一定的地位,在东亚除了美元以外,日元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从200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日本也采取政策积极的推动日元的国际化。但由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陷入泡沫经济的泥潭,经济出现困难,日元在亚洲的影响力也大大减退,这就为人民币迈向亚洲,走向人民币区域化,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良机。

从美元来看,次贷危机美国开动印钞机救市的行为恶化了美国政府的财政状况,严重挫败了美元的国际货币霸主地位;虽然这次金融危机不会造成美元地位的改变,但由于美国独大的弊端日益更为清晰的暴露,各国对“强势美元”的信心受到打击等原因,美元的国际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削弱。

从欧元来看,自从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引发全球性金融风暴,欧元的问题也日益显露:首先各国的“大手笔”金融救市行动和经济刺激计划靠的都是政府掏钱,这势必会加重政府的财政负担,导致欧元区各国赤字和债务上升,各国差距拉大,危机货币联盟的整体稳定。其次,金融危机暴露出欧元区内部不团结和经济融合的局限性。再次,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一些中东欧的欧盟成员国经济形式显著恶化,恐难在短期内达到加入欧元区的条件,这意味着欧元区的扩大步伐将受阻。[3]从欧元面临的这一困境来看,其目前难以独自填补美元衰落留下的空间。

“时势造英雄”,人民币国际化开始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共同愿望。

2.人民币国际化的可能性

美元、马克、日元、欧元,这四种货币的国际化具体路径虽然不尽相同,但其全球化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共性。通过研究这些共性可以看出,人民币国际化具有现实的可能性。

第一,强大的经济实力。考察货币国际化的历程可以发现,货币的国际化是以强大的经济体实力为支持的。处于货币国际化进程中的货币,与同时期的其他国家的货币相比都具有不可比拟的经济优势。只有支持该货币的经济体的实力达到一定积累,其发行的货币才具有可靠的基础。[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并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大国,这使得人民币国际化有了更坚实的物质基础。虽然,美国仍然是不可动摇的第一大国。但强大的实力支持有望形成人民币的区域化,最终促进人民币向全球化发展。

第二,强大的金融市场。可以说,在货币国际化过程中,发达的金融市场是不可或缺的支持。虽然,从现阶段来看,中国的金融市场依旧存在很多问题,但是,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压力下,中国金融业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金融市场不断得到规范,金融机构体系不断完善,这是人民币走向国际化必不可少的条件。

第三,货币的稳定程度和国家的全球信任度。无论是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还是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国都以其行为展示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在危机面前仍然保持着人民币的稳定,争得了全球对中国政府的信任程度。

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沉重的打击了亚洲地区的经济,在整个过程中,人民币是唯一经受住考验,始终保持稳定的。尤其是中国政府为稳定东亚和世界金融形势,帮助东亚国家和地区走出困境和摆脱危机,坚定不移地实行人民币不贬值政策更是获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肯定。[5]

世界银行3月17日发表报告指出,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政府不仅组织了大型采购团赴海外采购,还主动免除了46个最不发达国家400多亿元人民币的债务,向多国提供2000多亿元人民币的援助,并承诺对最不发达国家出口到中国的绝大部分商品实行零关税。此外,中国在面临巨大困难的形势下,保持了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体现了对国际社会的高度责任感。[6]

总之,中国在经济发展程度、货币稳定性和政府在国际上的信任度等都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基本条件。

三、人民币国际化所面临的挑战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人民币在给中国带来诸如拓展国际交流,提升综合国力和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等有利影响的同时,人民币也将面临更多的挑战。

首先,中国国内经济更容易受外部冲击的影响。人民币国际化一个最直接的结果就是中国和外部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经济的开放度逐渐加大。在享受人民币国际化带来好处的同时,国内经济会遇到诸如人民币国际化逆转风险、货币替代、国际资本流动冲击等方面的冲击。[7]这对中国经济和金融的稳定产生了一定影响。

其次,人民币将会使中国的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矛盾加剧,加大了货币政策调控的难度,影响国家的宏观调控的效果。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以部分。在封闭加剧条件下,一国的货币政策只受本国的经济形势的影响。而在开放的经济下,外部的经济形势也会影响国内的经济发展,在这种经济情况下国家制定的政策效果就会受到影响。

最后,加大人民币现金管理和监测的难度。人民币国际化后,由于对境外人民币现金需求和流通的监测难度较大,将会加大中央银行对人民币现金管理的难度。

总之,从现阶段人民币发展的情况来看,虽然人民币具备了走向国际化的一些基本的条件,但其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使得人民币离实现真正的国际化还有一段距离。同时,人民币国际化并非一个绝对的获利现象,其同时所带来的问题也是对中国经济的极大挑战。

[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人民币区域化条件与路径》,中国发展出版社,第1页.

[2]龚秀国.《经济全球化与我国货币政策改革》,四川大学出版社,第259页.

[3]《金融危机对欧元的挑战》,.

[4]刘立臻,徐奇渊.《人民币国际化探讨》,人民出版社,第62页.

[5]冯郁川.《人民币渐进国际化的路径与政策选择》,中国金融出版社,第37页.

[6]《中国与世界携手应对金融危机》,read.省略/content_868633.

第4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会计师事务所;挑战;机遇

中图分类号:F930.99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7-0121-02

一、国际金融危机给会计师事务所带来的挑战

(一)挑战之一:业务收入减少

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KPMG)2009财年截止到9月30日。毕马威的全球主席方礼彦在夏季达沃斯期间接受《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独家专访时称“今年的收入会有所下降。”他预估,会有一位数的下调幅度。他还说,“各地区各行业的业务在维持流动性、预测变动不定的客户需求以及保持经营业绩方面,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安永全球主席和首席执行官詹・戴利先生在会计领域有着30多年的丰富经验,可以说是什么风浪都经历过。然而,在接受专访时,他承认当前的金融危机是他迄今为止所面临的最棘手的困难。他说:“这是过去十年来我经历的最糟糕的时期。在我3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也是最困难的时期。” “金融危机中,没有并购活动,没有IPO交易可谈,可支配支出被推迟,面临价格压力等等不一而足,我们都受到了影响”。

会计师事务所业务收入减少主要原因有:(1)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一段时期以来国内国际证券市场不景气,资本市场融资萧条,导致会计师事务所的上市业务锐减;(2)企业自身面临巨大的经营压力,其自发性的会计服务购买需求减少,会计师事务所非年审业务减少;(3)企业为了压缩费用,要求会计师事务所降低会计服务价格。

(二)挑战之二:审计难度增加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遭遇了诸多巨大难题。主要表现有:经济增长明显减速、世界贸易和投资增长放慢、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倾向上升、国际通货紧缩压力和通货膨胀隐患增加。由于市场需求普遍下降,主要商品价格巨幅波动,同时,金融工具公允价值深度下跌,交易信用风险增加,经济纠纷明显增加。企业的经营环境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增加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难度。比如,对收入确认舞弊、资产减值、持续经营、公允价值计量等方面的判断和取证的难度大大增加。因此,企业经营风险有向审计风险转化的倾向,从而使注册会计师面临的审计风险增加。

(三)挑战之三:会计师事务所难以持续发展

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们国家急需大力发展的注册会计师事业、急需壮大壮强的会计师事务所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碍。事务所业务不但无法形成增长,还可能出现业务萎缩。业务拓展方面受到的严重限制,影响了会计师事务所自身的稳定与发展。很多事务所停止或减少新员工的招聘计划,实行针对部分员工的无薪休假制度,甚至被迫进行裁员,这些行为都使事务所面临着经济危机结束后人才储备严重短缺的可能性。目前,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加深,危机何时见底尚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经济复苏之路漫长而遥远,会计师事务所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二、国际金融危机给会计师事务所带来的机遇

(一)金融危机是推动会计理论发展的历史动力之一

纵观会计发展的历史进程,每一次经济金融危机史,都是一部会计反思史、创新史和再造史。比如, 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现代会计准则模式萌发雏形。1973年的中东石油危机下,诞生了现值会计计量方法。通过分析,不难得出结论:会计行业总是伴随着经济金融危机的压力而谋发展、求创新。面对这场如海啸般席卷而来的全球化金融危机,会计行业作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化解危难、争取光明的重要力量,应尽量避免迷信教条僵化的条条框框,也不应该因循守旧、停滞不前。在金融危机影响下,更多国家、地区和会计组织愿意积极走到一起共同沟通协调。全世界会计业都应团结协作,致力于建立一套高质量的全球统一的财务报告准则体系。我们坚信,在世界各国会计从业人士的紧密合作下,会计行业和会计职业一定可以摆脱危机,求得创新和飞跃,建立适应新的经济形势的统一、高效而客观的会计准则体系。

(二)国家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决策带来的巨大机遇

国务院提出加快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发展保障。在国家“4万亿”经济刺激大背景下,国家经济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仅以福建省为例,福建2008年投资1 200多亿元,推进总投资9 100多亿元的500个重点项目建设。2009年,福建省计划重点项目投资总额为1 470亿元。在这些项目中,重点建设77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包括港口、铁路、公路、机场、综合交通枢纽、跨海通道等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注册会计师将参与相关重大投资项目咨询论证和审计监督工作,积极发挥在审计监督、财务诊断、投资分析、风险控制等方面的专业优势,保障项目论证安全、资金使用安全和项目管理安全,同时也扩展了业务范围。资金流必将带来人才流,二者密不可分。大型投资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必将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我国注册会计师的国际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为使我国经济更加健康的发展,我们需要开展广阔的国际合作,以使注册会计师行业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可以借机培养一批能够承办国际业务、符合会计职业国际化发展要求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和事务所管理人才,进而为中国内地企业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三、会计师事务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具体措施

(一)节省资源,控制成本,保持必要的投入

控制成本的方案,包括减少商务旅行以及提高工作效率等等。建立健全包括质量控制、风险管理、财务管理、员工培训、人力资源、业务承接和安排、时间成本、管理信息系统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提升事务所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与此同时,做必要的投入,尤其是人才的投入。比如,毕马威对人员的培训还在继续进行,仍在招聘新员工。去年毕马威大中华区就招聘了1 900名新员工。毕马威希望到2010年大中华地区的员工总数能够超过10 000人。一手控制成本,另一手为长远业务进行投资。这样可以平衡长远目标和短期成本,通过综合措施渡过此次金融危机,并使会计事务所在危机后变成一个劳动生产率更高、人才更优秀的企业。

(二)追求做大做强,实现战略联盟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行业面临着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全新时代,在国际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走国际化道路,是国内各大事务所必须做出的选择。事务所应结合自身的发展目标、市场定位和价值取向,寻求“战略联盟伙伴” ,开拓“战略联盟路线”。不同的事务所,有着独特的文化体系,不同的竞争优势。战略联盟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团结协作、共同发展。综合各个事务所的特长、经营优势和区域优势,扩大在区域及行业的影响力,将提供的服务向纵深方向发展,从而牢固树立自身的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市场影响力,实现多元化经营,从而实现国际化的发展目标。

(三)拓宽业务范围,转移业务重心

金融危机使得不少的事务所清盘清算等业务出现增长,各个事务所主要收入不在仅仅局限于审计或税务等基本的业务。据部分事务所介绍,在金融海啸的影响下,他们还是拥有了不少的机遇,业务大幅度增加。因为,现金流问题在整个经济状况下出现了相当大的问题,商业纠纷、罪案的数量有所增加,涉及到清盘清算、调解纠纷等的业务带来了不小的收获。

(四)采取措施控制风险

1.谨慎选择客户。对客户的挑选过程应非常严谨,不能使任何人都能成为事务所的客户。风险把关的第一步,就是只选择有信用的优秀客户。

2.保证业务工作的高水准。员工在做审计时必须是带着怀疑的眼光来考察,要有非常高的职业水准。

第5篇

【关键词】私人银行 金融危机 机遇

私人银行在目前的

二、客户回流的原因

(一) 金融 危机使外资银行的信誉遭到挑战,中资银行的信用优势凸显

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许多蜚声国际的金融机构宣布破产,这使国内客户在对外资银行美誉度不断下降的同时,无形中提升了对本土银行的信任度。更多投资者考虑将财产留在境内,选择大银行和稳健的产品。毕竟在市场 经济 不够发达的

第6篇

一、4月市场回顾

三月下旬,市场持续回调,直至四月初,大盘探明了2250一线的低点后,以600113浙江东日,600679金山开发等为代表的温州、上海等地金融改革题材股异军突起,带动金融类板块整体走强;另外以000014沙河股份,000036华联控股为代表的深圳前海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题材股的带领下,地产板块表现也相对强势。大盘直至4月20日收盘突破2400点。

二、市场后续格局分析

从上证指数周线图可以看到,去年8月以来的走势正在构筑一个清晰的头肩底形态,当下已经接近形态末端的临界位置。综合政策面微调修复投资需求的可能,资金面逐步放宽的可能,技术面突破的可能以及市场本身的低估值状态,我们仍然对A股市场短期和中期的走势表示乐观,建议投资者把握机会积极参与,以获得理想的投资回报。

三、五月主要投资机会分析

(一)由上图清晰可见,2012第一季度投资对GDP增长率的贡献已经跌至十年最低,投资需求大幅下滑已经成为了拖累经济的主要原因,同时我们发现剔除通胀因素的中央投资以及固定资产投资(一季度值)仍处于负增长状态。然而从2012年中央政府对基建项目的预算来看,并没有显著的减少。

因此中央政府在以基建为主的大型项目投资上仍有充足的弹性。鉴于此,我们倾向于认为5月将会看到有结构性的预调微调政策出台。这些政策将针对以基建项目为主的投资需求的恢复性增长。具体的我们建议投资者配置铁路建设、高铁、水泥建材等相关板块的低估值二线蓝筹股。

(二)金融改革带来金改股和券商股的中长期投资机会

今年初以来,金融市场改革动向和措施频繁出现,推进节奏在过去十年实属罕见,截至目前,改革总体方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设立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规范发展民间融资,加快发展新型金融组织,研究发展个人境外直投;

2 加大金融市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推进债券市场建设以丰富直接融资渠道,避免实体经济对信贷的过度依赖;

3 完善资本市场体系和产品,尤其是加强衍生品市场的建设;

4 进一步提高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

第7篇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先后召开了座谈会2次,参加座谈会人员有镇、村劳动保障工作人员25人,中小型企业劳动保障管理人员12人。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对镇劳动监察中队了解企业劳动关系情况。通过座谈调研和数据统计分析,我们初步了解了国际金融危机对我镇中小企业劳动关系的冲击和影响,并对新形势下如何构建和谐稳定的中小企业劳动关系产生了一些思考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和我们的思考建议如下。

一、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小企业劳动关系的影响

参加座谈的镇、村和企业劳动保障管人员一致认为,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各级党政组织科学决策,全面实施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三保”政策,果断采取了一系列正确的应对措施,有效地扩大了国内需求,妥善地解决了一系列重大民生问题;广大企业积极响应上级号召,正视危机,调整结构,加强管理,提升科技,内部挖潜,拓展市场,转型升级,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极大地调广大企业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大缓和了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小企业的冲击和影响,有效地保持了中小企业劳动关系的总体稳定和和谐。但实际上,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小企业劳动关系还是产生了明显的冲击和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拖欠克扣工资案件量增额大

受国际金融危机直接冲击和影响的是中小型企业经济。据我们调查统计,今年1-6月,被调查的12家中小型企业只有4家与去年同期相比略有增长,8家同比增长均有较大回落。在8家中小型企业中,因外贸出口业务减少导致经济增长回落的幅度达35%以上的有6家。其中,2家中型企业和1家小型企业因业务不足,生产能过过剩,效益下降,资金运转困难,导致拖欠克扣员工工资问题突出。

(二)部分企业裁员数量较多。

据统计,在12家中小型企业中,自去年6月份以来,由于受金融危机冲击影响而不同程度地采取被迫减员的有10家,其中,裁员20至50人的有4家,裁员100至165人的各1家。其裁员的主要原因在于企业外贸出口订单减少,个别企业甚至中止了外贸业务。虽然这6家裁员20人以上的中小企业在裁员时都经过镇、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裁员合法性审核,有效地避免了劳资纠纷的产生,但被裁员工却都需要重新就业,这从另一方面增加了政府的就业压力。

(三)外地员工“两不愿”增多

所谓外地员工“两不愿”,指不愿签订劳动合同,不愿参加养老保险。因此,中小企业外地员工劳动合同签订率普遍较低。据村和镇企业劳动保障管理人员反映,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不到50%。有的企业调减了员工福利,再加上目前养老保险还不能实现跨省、跨地区合理转移,因此,外地员工不愿意参加养老保险。

(四)维护员工合法权益难度加大

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最近一个时期,劳动监察部门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难度有了明显增大,其主要原因在于员工诉求发生了变化。以往员工的诉求相对比较单一,以解决8小时以内的拖欠克扣工资问题和严重超时加班,影响员工必要休息为主。今年以来,员工除了以往的诉求外,较多地提出了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支付双倍工资的诉求、支付经济补偿金和享受年休假待遇的诉求。

(五)群体上访案件批量金额增大

据调查,劳动保障群体上访案件主要有五类:

1、因企业拖欠克扣工资引发的群体性上访。

2、因企业在裁员过程中违法违规、方法简单彦生的群体性上访。

3、是因企业不发或少发加班费而引发的群体性上访。

4、是因企业资金链断裂,造成停产、半停产,员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维护而产生的群体性上访。

5、足因个别企业法人代表和相关管理人员“人本”意识和法制意识不强,不懂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引发的群体上访。

(六)业主欠薪逃逸案件增多

我镇业主因欠薪逃逸的企业主要有三类,一类是经营场地租赁企业。再一类是建筑施工企业。第三类是无证无照企业。

二、应对危机,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思考建议

通过这次调研,我们感到,当前中小型企业劳动关系复杂多样,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构建和谐稳定的企业劳动关系难度加大,而国际金融危机对劳动关系的冲击和影响还将延续深入。我们应当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上级的“三保”政策,进一步加大力度,支持、帮助和促进中小型企业转危为安,转型升级,同时,要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全力构建和谐稳定的企业劳动关系:

(一)要明确新时期企业劳动关系的构建目标

在新的历史时期,企业劳动关系的构建目标是什么?我们认为,目标就是“稳定劳动关系,创造和谐环境,共渡经济难关”。按照这一目标,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正确处理维护员工合法权益与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的关系,正确处理局部与全局的关系,正确处理科学处事与依法办事的关系,切实加强劳动保障管理,从源头上抑制劳动纠纷,努力化解各种劳动纠纷,实现企业与员工和谐发展。

(二)要进一步加强中小型企业劳动保障管理

加强中小型企业劳动保障管理,是构建和谐稳定的企业劳动关系的基础和关键。然而要进步加强中小企业劳动关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小型企业法定代表人的意识。因此,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首先应对中小企业中科学发展意识、“人本"意识、劳动保障法制意识相对不强的法人代表进行培训,增强他们的科学发展意识,使他们进一步重视企业劳动保障管理、了解执行《劳动合同法》。

(三)要进一步完善劳动保障制度建设

在一定程度上说,劳动保障制度建设的好坏,决定着劳动关系的好坏,因此,进一步完善我镇劳动保障制度显得十分重要。从镇、村两个层面看,当前应着重完善好以下几项劳动保障制度:一是应进一步完善企业工资保证金制度。从目前我镇经营场地租赁企业和建筑施工企业执行工资保证金制度情况看,多数企业执行情况较好,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群体性拖欠工资纠纷的处理,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的企业没有执行。因此,政府应当尽快督促相关企业上交工资保证金。确保群体性拖欠员工工资案件的及时有效处理。二是要进一步完善镇政府应急周转金制度。我镇和劳动保障部门的应急周转金制度已经不适应当前解决重大劳资纠纷案件的处理,主要问题是应急周转金标准太低。要进一步提高各级应急周转金标准。三是要建立健全企业裁员全程指导制度。镇、村劳动保障部门应进一步把握好裁员的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指导企业采取自救措施,督促企业履行法定程序,切实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四)要进一步完善劳资纠纷应急处理机制

各级劳动关系三方要要加强金融危机对企业劳动关系影响的监控,在建立健全劳资纠纷预案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劳资纠纷应急处理机制。也就是说,企业劳资纠纷一旦产生,首先要形成统一指挥、属地管辖、快速介入、分工协作的应急预案,实现劳资纠纷信息和案情互通、联动的应急处置工作机制。工会和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实行劳动关系协调和劳动法律监督“双向建议”制度。对社会影响较大的突发性劳动关系问题,协调劳动关系三方要统一研究应对措施,及时妥善化解矛盾。

(五)要进一步加强劳动关系情况检查

开展劳动关系检查是各级劳动保障部门了解劳动关系情况的最直接最重要的途径和方法。通过检查,不仅较为全面地了解企业劳动关系情况,而且可以通过现场办公的办法,快速做出应对和处置。这对预防和处理好各种企业劳动纠纷能起到较好的作用。劳动关系检查主要包括日常巡查和专项检查两类。日常巡查和专项检查均要以镇劳动监察中队为主,做到上下互动,镇、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配合。

(六)要进一步全面加强劳动保障队伍建设

进一步加强劳动保障管理队伍建设是我镇构建和谐稳定的企业劳动关系的重要保证。在新形势下,我镇劳动保障部门应当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强大动力,进一步全面加强劳动保障队伍建设,重点要抓好以下几点:

1、抓好劳动保障队伍的政治业务学习,确立为人民服务和依法办事的指导思想。

2、抓好服务态度、服务能力、服务效率,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果;

3、抓好影响劳动关系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努力实现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4、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提高劳动保障队伍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和坚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