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3 17:06:30
序论:在您撰写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我国大多数国有企业都设有资产管理工作,但只多数是徒有其表。即使有一些国有企业认真对待资产管理工作,可执行起来的效果并不理想。因为有很多资源配置不合理、问题不能有效解决等因素存在。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一下。
1.1 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工作的前瞻性不强
众所周知,国企资产管理涉及十分复杂的内容,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因此,要想做好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工作,首先要提升管理者的前瞻性。而在我国,由于国企资源配置的特殊性,使大多数管理者管理松散,前瞻意识较差性,工作中有一定的随意性,没有理解对资产管理深入研究必要性。[1]同时也与我国现实的管理制度分不开,以往的国企的资产预算由于不够科学、严谨和完善,存在不足或过多问题,结果导致年终岁尾,突击配置资源。不足或过少的只能向上级部门申请,这样的资产预算都是不合理的。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因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工作没有前瞻性。
1.2 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工作内容编制不够完善
从企业管理上看,一项工作的好与坏,起到的效果却截然不同,完全由管理的内容和工作态度所决定。所以,国企的资产管理者工作态度和内容十分重要,它会决定整个工作的最终效果。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多数国企资产管理工作内容和编制不够合理完善,因此,并不能取得理想的工作结果。
1.3 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监督机制不健全
国有企业资产监督机制如果不健全,力度弱化,就不能保证国有资产权益不受侵害。企业管理工作不能只依靠工作的本身效果。我们还应建立相应的监督体制,来监督整个工作过程,从而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加以改进。[2]但是,话是这么说,如何去做,即使是管理者思想上有这种意识,却在实际工作中难以落实,相反,没有重视监督机制,浪费了企业资源。从这点上看,由于管理者的意识不高,使得国企资产管理工作的监督机制不健全或有章不遵,给企业的资产管理工作带来了不利因素。
1.4 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工作的总结内容和执行力都不符合国有企业现状
企业资产管理工作都需要一个过程,才能够正确的完成,同时每一项工作也都需要总结来提高管理水平。可在实际中多数管理人员对资产管理工作,一般都只是有一个简单的开始,不关注流程和细节、也不注重环节制度执行力。特别是无论该项工作执行的效果怎样,没有认真细致进行归纳和总结。使该项工作的成果大打折扣,这对提高企业管理工作水平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2. 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工作的改善意见分析
根据上面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工作存在和可能出现的问题,我们主要给出了以下一些改善措施,希望能够起到效果。
2.1 制定一个统一的执行标准
对于企业的管理者来说,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进行约束,这项工作执行起来就十分混乱。因此,要想做好资产管理工作就应该建立统一的执行标准,使管理者按照流程进行标准化工作,最终产生理想的工作结果。对于企业来说一个好的统一的标准,可以保障和达到预想工作效果。
2.2 完善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工作的监督体系
上面我们已经探讨了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工作缺乏监督机制以及统一执行标准等问题,这些都会使实际工作中出现问题不能及时的解决,影响了工作效果,也给企业效益提升带来不利后果。因此,应该努力完善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工作的监督体系[3]。具体的做法可以是:企业要建立一个监督工作小组,对工作进行动态监督。同时也可以建立岗位之间相互监督机制,从而保障整体工作的效果。
2.3 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上面已经分析过了,直接影响了该项工作的效果的机构问题。那么如何提升管理人员的工作素质是国有企业的首要任务之一。我们可以邀请具有专业素质和水平的高层管理人员,对管理工作结合本企业实际进行讲解和分析。也可到大专院校短期的系统培训。还可以组织不同企业间的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从而有效提升人员素质和解决能力不足的问题,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
2.4 强化对资产预算编制的审核,坚持完善资产预算编制内容
摘 要 国有企业资产是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稳定的物质基础,如何更加有效的管理国有企业资产,促进国有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是国有企业管理者和国有企业资产监管部门工作的重点。在新的社会形势下,我国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何妥善解决这些问题来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对于提高国有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国有企业 资产管理 问题 对策
一、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中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法制建设有待提高
近几年来,针对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问题我国相关部门相继制定并出台了部门法律法规,如《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法》、《国有企业监督管理条例》以及《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暂行条例》等,这些法律法规都在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保障性作用。但从整体上来看,我国在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方面的法规制度依然不够完善。现有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法律法规,还存在一些盲区。需建设现代企业相适应的法制建设工作体系:建立健全企业法律顾问工作制度、工作程序、落实工作职责;建立起以事前防范和事中控制为主,以事后补救为辅的企业资产管理法律风险防范制度;企业依法决策、依法管理国有资产的意识。只有在实践中逐步完善法律体系和严格监督,才能在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上更上一个台阶。
(二)国有企业资产流失严重
国有企业资产流失的表现形式是很复杂的,主要为隐性的和显性的资产流失。归纳出以下几种主要情形:一是对国有企业资产低估、漏评甚至都不评估所造成的资产流失。这些资产的流失不仅造成国有企业资产现实利益的损失,而且也影响国家在以后获取收益的权利。二是国有企业资产占用单位滥用经营权,管理不严造成国有企业资产流失。三是因管理的漏洞使税收大量流失造成的资产流失。社会中一些不法分子为了自身的利益而违法国家税收政策和税收法律法规,偷税、漏税、骗税。四是境外国有企业资产的流失。未经批准,在境外进行高风险投机经营造成巨额损失。五是隐性国有企业资产流失。作为国有企业资产重要组成部分的资源性国有企业资产以及常常被人们忽略的大量隐性资产(如商标、企业信誉、专利等)的流失状况也是很严重的。六是国企改革和国有产权交易中的流失。具体表现在实行改制重组时,将国有企业资产低价折股,低价出售或者无偿分配给个人,严重造成国有企业资产流失。
(三)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经营者缺乏激励机制
在改革逐步深化、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建立的过程中,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改革也随之调整深入,经营机制不断转换,市场竞争能力稳步提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也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特别是没有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导致经营者缺乏积极性和创造性,造成国有企业活力不够。近年来,国有企业经营者的重要地位逐步为社会各界所认识,全国理论界、企业界和各级政府部门进行了不断的研究探索,很多地区和部门着手进行国有企业经营者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试行经营者年薪制和股权激励制度,虽然这些改革试点在调动经营者积极性、增强企业活力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方面的原因,以及制度设计、配套措施、政策环境等方面的问题,使得一些改革试点的效果不尽人意。无论从市场经济国家的成功经验,还是从建立激励机制的必要性以及可行性来看,建立有效的经营者激励机制,是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必然选择。
二、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用法律手段强化国有企业资产的管理
强化国有企业的法治建设,是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要求,也是融入经济全球化、参与国际竞争的迫切需要。法制建设的基础是加强立法建设、加大执法力度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提供完整、有效的法律保障。一是立法建设要保障国有企业资产的不可侵犯性,在对其资产范围进行准确界定的同时,还应当对国有企业资产转化的条件和方式进行相应的规定。二是立法建设需要考虑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效益问题,对资产的考核及增值问题进行具体的规定。三是加强企业法律顾问队伍建设。建立科学、规范的企业法律顾问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确保企业法律顾问能顺利地开展工作。四是要强化对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执法保护,通过对各种法律手段的应用来保障国有企业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切实利用法律规范对资产管理中的违法和违规行为进行责任追究。五是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培育企业法制文化。通过不断增强法制观念和管理防范意识,做到依法决策和依法经营管理国有资产。
(二)用制度防范国有企业资产的流失
一是建立健全出资人制度。国资委是政府直属的特设机构,不承担一般政府行政部门的社会公共管理职能。在职责界定上,要明确各级国资委必须在法律的框架内履行出资人职责,以股东的方式行使权力,它不应该也没有权力用行政手段和方式管理企业,即只做纯粹的出资人。当国资委履行国有股东权力时,也要按照同股同权的原理。并从内部管理制度上促使国资委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并落在实处。二是建立国有经营责任制,理顺国有企业资产经营管理体系。表现为建立科学的、可量化的国有企业资产经营责任指标体系。这个体系的建立要体现企业的效益、发展和个性,主要由收入、利润、目标成本、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等内容组成。三是建立和健全监督约束机制。建立监事会制度:向国有企业派出监事会,是国家从体制、机制上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监管做出的一项重要决策。加强国有企业监事会的工作,既是深化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也是国资委履行好职责的需要。实践证明,监事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出资人和企业之间的桥梁作用,并且通过对企业的监督检查,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和建议,有效地维护了出资人利益。政府部门监督:财政部门、国有企业资产监督管理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国有企业进行财务检查、年度决算审核,对中介机构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单位要重点审核;税务部门要对企业纳税情况进行评估,核实企业是否存在偷税、漏税;工商部门要对企业的出资情况进行检查,核实是否存在抽逃资金、虚假出资、出资不实等行为。对造成国有企业资产损失较大,构成犯罪的,要追究刑事责任。
(三)建立健全国有企业资产管理者长效激励机制
国有企业的经营者事实上就是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经营者,所以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尤为重要。在人员选聘方面,要公平、公开、公正,全面实施企业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逢进必考制,企业一般人员双向选择制和竞争上岗制,实行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人员选聘制度。一是完善资产管理者的激励机制,建立科学的业绩考核指标。引入相对业绩比较,研究资产管理者报酬设计问题。二是建立动态的激励机制。既要为资产管理者提供长期聘任的机会,又要强化定期考核、解聘、续聘制度,从而建立起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相结合、声誉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的动态激励模型。三是建立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激励、约束机制。企业经营者要激励原材料供应部门努力降低采购成本,获取高质量的原材料;激励生产部门努力降低生产成本,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激励销售部门努力降低销售成本,开拓产品市场,实现最大的销售收入。四是进一步完善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激励机制。
关键词:归口分级管理;责任跟踪管理;科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固定资产是企业主要的劳动资料,它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经过多次生产过程才全部转移价值的资产。企业投放在固定资产上的资金,称为固定资金。现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均应作为固定资产。
一、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固定资产投资缺乏科学管理。企业缺乏市场调研,没能购置到最新、最好的设备,并且在使用该设备的过
程中没有给企业带来预期的经济效益。
2、账簿设置不健全。企业只设置了固定资产总账和明细账,但没有实物管理账,致使一些净值为零但仍有使用价值,仍在继续使用中的资产没有纳入账内管理。
3、账实不相符。其主要表现:一是损坏报废和丢失的固定资产长期挂账,没有办理相关报废手续,也没进行账务处理;二是新增固定资产没有入账,造成有物无账;三是外单位或个人借用或长期占用的固定资产没有办理相关手续,也无账务处理;四是违反规定,少提甚至不提折旧,使固定资产账面净值虚增,账实不符。新购置的固定资产不仅没有入账,而且直接从成本费用中列支,不仅不利于准确核算成本,还易造成资产流失;缺乏专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管理权限不清,责任不明,出现了人人插手却无人管理的局面。
4、闲置资产调剂和处置不及时,资产浪费现象严重。其主要表现:一是闲置资产无人管理,未及时调剂使用或进行处置,闲置设备无人管理,也无人维护保养,致使部分有使用价值、可调剂使用的资产或有处置价值的闲置资产因无人管理而闲置,甚至因无人维护保养而变为报废资产,造成了较大浪费;二是部分资产损坏维修不及时,人为造成资产闲置。
二、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1、建立投资管理控制制度与责任追踪管理。一是设备采购部门要广泛进行市场调研,捕捉信息,采购最新最好的设备,切实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二是建立投资管理控制制度。财务部门应源头介于并参与固定资产投资的全过程管理,参与可行性研究报告会审,严格审查投资估算和经济评价,并规定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时,必须对决策制度、相应的筹资制度、外部法律法规的约束等固定资产投资制度进行安排,并对可利用资本的成本和规模、项目的赢利性、企业承担风险的意愿和能力等主要影响投资决策的变量进行分析,利用投资决策的基本模型、净现值法与企业财富、净现值法的决策变量等投资决策的价值判断方法,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分析;三是实行固定资产投资的责任追踪管理。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不断推陈出新的新设备的价值越来越大,导致固定资产的单位价值占企业整个资产的比重越来越大,因而固定资产投资风险愈大,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是决定企业前景和命运的投资,必须实行固定资产投资的责任追踪管理。所谓固定资产的责任追踪管理是实行固定资产的台账与档案结合的管理。在购置固定资产前,要进行可行性分析,由企业领导、经济师、工程师、会计师等人员组成投资决策组,进行市场调研与科学论证,写出可行性报告,可行性报告必须由决策组全体人员签字,明确经济责任。在购置固定资产时,在采购付款、使用、修理、保管等过程中要建立固定资产台账式管理,每一个业务环节都要由责任人签字盖章,明确经济责任。在使用固定资产后,要定期对固定资产实行盘点清查,将盘点记录落实到固定资产台账中。与此同时,要定期召开固定资产使用情况分析会,认真做好会议记录,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措施,落到实处。
通过以上对固定资产投资各个环节的严格管理、层层落实责任人的方法,随时发现问题,对造成固定资产投资不良后果的行为,要追究其责任人,严加惩处。如果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实行了上述管理,将不会再出现投资失误的情况。
2、强化固定资产管理基础工作。针对企业账簿设置不建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强化固定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具体地说:一是编制固定资产目录。以明确固定资产的核算范围,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的依据;二是建立按固定资产类别开设的固定资产登记簿,记录各类固定资产增减变化和结余情况,它相当于固定资产二级账;三是建立健全固定资产卡片制度。固定资产卡片实际上是以每一独立的固定资产项目为对象开设的专用明细账,它相当于固定资产的三级账。企业收入固定资产时设立卡片,登记固定资产的名称、类别、编号、预计使用年限、原始价值、建造单位等原始资料。在使用过程中,凡有固定资产大修理、内部转移和停止使用等业务,都应在卡片中进行登记,固定资产报废或调出时,则登记有关调出和报废日期、原因等资料,并注销其卡片;四是建立健全固定资产实物账。按照各类固定资产的类别、项目、使用地点、使用班组、使用人等内容建立实物账,做到账卡物相符。
3、实行固定资产归口分级管理。针对该企业账实不符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实行固定资产的归口分级管理。固定资产的归口分级管理,就是在企业财务部门的统一协调下,按固定资产的类别,由厂部各职能部门负责归口管理,按各类固定资产的使用地点,由各级使用单位负责具体管理,进一步落实到班组和个人,并实行与岗位责任制相结合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固定资产归口分级管理,包括固定资产归口管理和分级管理两项内容。归口管理的一般做法是:企业的生产设备归生产部门管理,动力设备归动力部门管理,运输工具归运输部门管理,房屋、家具用具归总务部门管理,各种科研开发设备归技术部门管理等。各归口管理的部门要对所分管的固定资产负责,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固定资产分级管理的一般做法是:在归口管理的基础上,按照固定资产的使用地点,将各类固定资产分别交由企业内部各级使用部门负责具体管理,有些资产的管理责任还要具体落实到班组和个人。这样便可做到层层负责任,物物有人管,使固定资产的安全保管和有效利用得到可靠保证。
4、建立健全固定资产采购、维护、保险等制度。针对公司闲置资产调剂和处置不及时、资产浪费现象严重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建立健全固定资产采购、维护、保险等制度。一是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的职务分离与相应责任控制制度。规定固定资产在采购、调出、修理、报废等业务环节中,负责采购、调出、修理、报废等业务的执行人员应与负责审批、保管、付款或收款、记账的人员相分离,并明确其相关职责,控制固定资产流失;二是设备使用及管理部门建立固定资产维修保养制度,建立固定资产逐项定期维修、保养记录,领导要定期检查并做好记录;三是建立固定资产保险制度。规定专门机构、专门人员负责保险的投保、赔付等工作。针对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日常应不定期地召开专题分析会议。每年年底必须召开固定资产管理的专题分析会议,检查固定资产各项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并书面写出分析报告;四是及时调剂或处置闲置资产,提高资产利用率。要树立资产有偿占用的观念,一项资产如果不能给企业创造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就应该重新审视这项资产的有用性,判断其是否属于闲置资产。对闲置资产,应及时申请调剂使用,实在无调剂使用价值的,应尽快处置;五是实行固定资产的增加验收、报废鉴定管理。管好固定资产的首要环节是在固定资产增加时严格把好验收关,财务人员协同资产管理人员深入现场,根据固定资产的交接凭证,认真做好固定资产的验收和交接工作,做到手续完备、责任清楚,保证新增固定资产进入企业处于完好的状态。固定资产报废,要严格掌握,慎重处理。财务部门要认真履行固定资产报废的审批手续,把好固定资产报废审批关,根据报废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与原因,提出处理意见,报请领导审批后,方可处理。对确已丧失使用价值的固定资产的报废,必须经过审查鉴定,对专业性较强的专用设备报废,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审查、鉴定,取得技术鉴定书,申请详细理由,按规定程序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基层单位一律不得擅自报废处理。
总之,提高管理意识是提高管理的关键,认识不到位,各项管理措施就难以落实,企业管理层应把固定资产等实物管理与现金管理置于同等的重要地位,强化全员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
(作者单位:包头财经学校)
主要参考文献:
[1]袁毅平,李丽华.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
关键词:油田企业 资产管理 存在问题 对策思考
0 前言
资产是一个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必须具备的物质资源和条件。资产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物质基础。资产管理的核心是合理运营资产。在油藏经营管理体制下,尽管资产管理机构维持不变,但却对资产管理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资产管理的内容必须由单纯的实物与数据管理向核算与全面管理过渡。
1 当前油田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资产管理缺乏总体认识,管理过程缺乏有机协调
长期以来,油田企业的资产购置资金均来源于计划部门申请到的企业自有资金,国家大包大揽的投入体制助长了部分油田企业对资产重投入、轻管理的错误观念,大多数油田企业把重点放在资产的申购报批环节,忽视资产形成后的运营与管理,对资产的事中和事后管理重视不足,从而导致大量闲置资产和低效资产的存在。同时,油田企业资产购建以部门为主,致使很多资产名义上归油田企业所有,实际上是归各部门所有的管理现状。在这种管理体制下,由于资产使用部门间不能有效共享信息,以致管理不到位,造成资源浪费和管理效率低下。
1.2 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方法和手段滞后
受计划经济体制管理思想的影响,目前不少油田企业的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如:在资产的预算配置环节缺乏科学的审核机制,在资产购置环节没有清晰和规范的管理控制程序和方法。同时,管理手段依旧停留在手工登记和监管资产上,数据具有陈旧和静态的特征,不能及时反映资产的存量分布和动态变化。而且,对固定资产的长期动态管理也不到位,以致家底不清,资产账、卡、物不相符等情况的发生。
1.3 资产管理机构分散,职能不清
油田企业资产管理是对油田企业所属范围内的资产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控制的过程。油田企业资产管理职能由不同部门执行,计划部门负责制订购置计划,财务资产部门负责资金核算,设备部门负责设备管理,房产部门负责房产类的资产管理。从表面上看,这种资产管理形式涉及多个部门,分工管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资产分块管理,职能界定不清晰,各部门间缺乏密切配合,致使油田企业资产管理缺乏有效的协调、检查、监督和控制。
1.4 资产核算数据不完整,缺少资产使用效益评估监控体系
很多单位对资产的管理至今仍局限于资产账面管理.部分单位对占用的资产没有进行完全成本核算,没有制定具体的资产成本核算及计提折旧办法,资产核算数据不全面、不具体,造成无法对资产使用效益进行合理评估与考核,同时,没有建立资产监控、监督机制,对闲置资产不闻不问;没有建立资源共享机制.购置的设备形同部门私有财产,甚至仅局限于个别人的使用,从而造成高投资、低效益现象的发生。
2 改进油田企业资产管理的对策思考
2.1 观念创新,扩展经营资产的思路
对资产最好的管理不是将其封存.而是对其合理使用。油田企业资产分为油气资产和固定资产,但主体为油气资产,它是指油田企业各采油气区块的油气井和相关的施工设备。油气资产在采油企业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其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油田企业的经济效益。在对待油气资产方面,由于其具有特殊性,可以在现有资产管理办法的基础上,着重探索油气资产报废与再利用管理办法,完善已报废油气水井在油价和储量条件许可情况下再次利用的评判方法和标准,对已经提完折旧的油水井等资产核算其再利用的价值。在对待固定资产方面,应按照效益最大化原则,适当扩大油藏经营管理主体的资产出租权、闲置资产调剂权、废旧资产处置权等。本着“经营油田企业”的理念,盘活存量资产,以依法理财的思想经营油田企业资产,突出资产管理的整体性原则和效率性原则。
2.2 制度创新,建立科学合理的资产预算管理制度
充分认识资产纳入预算管理的重要性,通过对资产的预算管理,克服资产的重复购置,调节闲置资产,做到物尽其用,增强经费使用效益,杜绝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重钱轻物”、“重购轻管”的现象。探索建立油田企业资产预算管理制度,把资产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制定出系统的、可操作性的资产预算执行及报告制度。用制度规范资产的购建、有效使用和处置行为。
2.3 分析方法创新,完善增量资产管理
建立效益跟踪责任制。首先做好存量清查与分析工作,进行存量分析是摸清家底,提高投资效益的基础;以存量分析为基础.对资产的技术适用性、先进性进行鉴定分析,指导资产的购建计划,再进行资产效益评价,完善资产的投资论证体系,建立效益跟踪责任制,保证购建的资产具有较高的回报率。
2.4 科学手段创新,借助ERP及网络优势,实现资产的动态管理
ERP的数据管理系统中的PS模块与财务的Fl模块有效结合,可以提供资产投入、形成及其价值构成的详细描述,但资产一旦形成后,数据库中的资产数据将变成静态数据,很难再从中找到以后的动态变化数据以及某一时点资产的具体情况。对此有必要建立符合油田企业自身要求的资产网络化管理体系。与ERP相结合,推进油田企业资产管理信息化的应用,形成一套包括资产最小类别、资产代码、生产或非生产使用、维修情况、资产现状等内容的完整资产档案完善资产管理系统,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事后监督为事前审查和实时监控,逐步形成对资产的投入需求、形成方式、调节使用、审核报销、计价核算、处置报废的时时监控模式,使资产从需求、购入、使用直至报废都处于制度的严密监督和管理之下。同时借助网络优势,实现资产“账、卡、物.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实时管理,从而保证资产“账账、账实”相符。
2.5 坚持财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
建立健全资产核算总账、明细账、序时账、备查账,认真进行固定资产卡片的记录与登记,严密核算;建立健全资产购置、接受捐赠、内部转移以及资产处置的审批制度,做到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实行企业首长负责制,并确立具体资产管理人员,把资产管理纳入企业负责人离任审计范围,明确职责,落实责任。要管理体系创新,实现油田企业资产效用的最大化。其一,建立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监督体系;其二.建立可行的开发管理单元资产管理评价体系。
3 结束语
总之,油田企业在其资产管理过程中还会有新问题出现,需要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之上,利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引进国内外科学的资产管理经验,时刻保持“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分析方法创新,科学手段创新,管理体系创新”的创新思维,走出一条符合油田企业自身特点的资产管理路子,以加强资产管理水平、提高资产的利用率来增加企业经济效益,从而提高油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一、油田企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效益观念淡薄,管理粗放,导致资产利用率低下问题
资产管理主要集中于资产的后期管理和实物管理,对资产的前期配置、后期绩效评价以及对资产的价值管理等重大问题长期缺乏研究。个别单位领导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中存在着 “重取得,轻流动,重占有,轻效益”的陈旧观念,缺乏资产运营意识、管理粗放,即使存在闲置、待报废固定资产,也不愿在油田内部各单位之间进行调剂利用。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资产形成后由单位和部门无偿占有使用,缺少对部门和单位的绩效考评机制。
2.账实不符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固定资产往往存在有账无物、有物无账和账实不匹配的账实不符问题。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计划指标不愿意被浪费,往往项目未完工就先列资,形成固定资产虚列;二是投资计划的挪用与串项问题,利用购买甲固定资产的投资指标购买乙或丙固定资产,造成账实不匹配;三是在没有投资计划指标的情况下,利用其他资金渠道购建固定资产,形成有物无账的实物固定资产;四是会计差错,即已报废处置、盘亏的固定资产未及时进行账务处理造成有账无物。固定资产账实不符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3.固定资产盲目投资问题
油田是一种高投入行业,多数投资项目金额巨大,从几万元到几千万元不等,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巨额损失。但在实际工作中,某些负责固定资产投资指标审批的部门,往往有时为了个别人或个别单位的局部利益,忽视整个油田的发展,随意核拨投资指标,结果造成重复购置或购入大量无效固定资产。盲目投资不仅严重阻碍了油田正常的生产经营发展,浪费了大量采购资金,而且极易形成闲置、低效或无效的固定资产。
4.固定资产现场管理问题
目前,油田企业普遍存在“重资产核算,轻现场管理”的现象。固定资产现场管理力度不够,对正在使用的固定资产的技术状况不能准确把握,还只是停留在“现场保管员”的层面上。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二是因机构编制问题,没有配备必要的现场管理人员。另一方面,油田各基层单位的闲置、待报废固定资产均由各单位自行管理。受审批权限影响,报批处置的时间过长,极易发生被盗、遗失、遭拆卸、资产状况恶化等情况,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闲置、待报废固定资产的处置效益。
5.资产管理渠道不畅,各部门相互脱节
油田目前资产运营模式主要是:由规划计划部门负责投资计划的审批,由各业务部门负责资产的购建,由财务资产部门负责资产的在建核算与转资工作,各部门之间难以有效协调,各行其职,资产管理人员难以做到全方位管理。
6.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
任何有利于考核之外的措施都缺乏约束力,资产管理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有效的考核奖惩机制和有效的资产经营机制。
二、油田资产管理的必要性
1.有利于节约油田企业成本。
油田的资产管理能够有效的对资产进行处理,并对资产设备在日常工作中进行有效维护,减少资产设备的流失和折损。在资产管理过程中,对资产进行有效的效益分析,对资产的折旧和更新换代进行积极探讨,对于资产的处理也能够达到效益的最大化,这些都会给油田企业节约成本。同时通过资产管理人员的有效管理,能够减少资产流失和耗损带来的成本,还能够通过资产的更新换代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也间接的节约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2.有利于提高资产的有效配置。
通过有效的资产管理,能够对资产的取得、修理、改良、报废和处置行为进行严格的规范,确保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同时,对于资产完整完善的管理,能够充分发挥公司的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益。
3.有利于减少财务风险。完整有效的资产管理能够确保企业的成本真实性,同时通过有效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
三、加强油田企业资产管理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1.对固定资产管理从源头抓起,完善资产投资论证体系,建立效益跟踪责任制,保证购建的资产具有较高的回报率
固定资产的投资论证包括效益论证和技术论证。做好购建资产的效益论证至关重要,它是资产投资项目的基础,是购建资产的基石。企业的目的是不断追求效益最大化,对油气资产购建项目可行性研究要做到依据充分、测算科学合理,不能盲目上项目,造成大量的资产闲置,最终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的包袱。技术论证包括设备寿命、先进性、通用性和多功能性等。石油企业在购建资产时,技术上要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前瞻性。如今的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现在先进的技术,在几年后将会落后,而油气资产的建设期较长,如果油气资产形成以后,其技术被淘汰,这样将得不偿失。
资产投资项目论证至关重要,企业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而效益都是通过一个个投资项目来实现的,要确保项目的效益,就必须做好投资的论证工作,项目可行就上,不可行就要坚决放弃。
2.在固定资产使用环节,落实组织机构,明确管理责任,建立油气资产使用效果的分析评价体系,盘活存量,用好增量
一是要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落实管理责任制,建立行之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组织体系。二是要建立油气资产使用效果的分析评价体系,加强增量管理,做好存量分析。三是要严格资产分类,根据不同类别的资产实施不同的管理方法,及时分析资产的使用效率及效果,细化资产管理,并且按其价值与重要程度的大小对资产划分等级,实行重点管理。四是要合理制定油气资产运营政策,对油气资产实行有偿使用,通过收取资产占用费、考核折旧及奖励成本指标等方式,使各单位的油气资产与其经济效益挂钩,并纳入各单位考核指标,遏制无效、低效及非经营性资产的膨胀,提高有效资产存量,降低资产使用费用。
3.搞好资产清查盘点,实现资产账实相符
关键词:无形资产;流失;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5-000-01
一、无形资产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现实情况
(一)无形资产的概念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无形资产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无形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帐款、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专利权、商标权等,因为它们没有物质实体,而是表现为某种法定权利或技术。但是,会计上通常将无形资产作狭义的理解,即将专利权、商标权等称为无形资产。
(二)无形资产在企业管理中的现实情况
1.重“有形”轻“无形”
我国企业传统的资产管理往往只侧重于有形资产的管理,而忽视缺少实物形态的无形资产的管理。很多企业对无形资产在企业生存、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还没有真正意识到无形资产是企业资源中最为有效、最具市场竞争力的核心资源。许多企业花费在无形资产上的财力、物力、人力与有形资产相比少之又少,严重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
2.品牌保护意识薄弱
在保护无形资产方面,没有法律保护意识,无形资产开发之后,企业管理人员不懂得申请专利、注册商标、开发新产品和新技术,也不懂得保护品牌。商品秘密和行业技术被窃取以及山寨产品泛滥时,也不会运用法律的手段来保护。这些造成企业无形资产的丢失,更会对企业无形资产的升值和发展产生无法挽救的负面影响。
3.忽视无形资产的开发和利用
大多数企业过度使用或长期不用无形资产,而不是充分、有效、合理地使用。比如,企业合资过程中,许多优秀品牌通过折价入股后,被企业闲置,使其价值丧失。另外,企业长期不参与提升自身形象的活动,也削弱了其无形资产的价值。
4.无形资产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一方面,经过这些年的建立,我国关于无形资产相关的法律法规已经初具规模。但是相对于无形资产在我国的迅速发展,我国关于无形资产保护的法律法规还是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另一方面,有法可依却执法不力。在执行过程中“人治”代替了“法治”,执法不严让那些利用产权交易中饱私囊的行为逃脱了法律的制裁。
二、解决企业无形资产问题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企业无形资产问题的宣讲工作
无形资产是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因此,企业要重视无形资产的营运管理,通过品牌延伸或者授权等方式降低无形资产的研发风险和成本。完善企业内部对于无形资产科学管理的办法,使得企业管理人员了解无形资产的重要性,进而懂得如何运用法律科学地保护企业的无形资产。使员工形成自愿的无形资产共享观念。
(二)设立无形资产管理部门
企业要设立专门的无形资产管理部门,配备专门的无形资产管理人员对企业的无形资产进行系统管理,负责无形资产的研制、投资、开发、申请、注册、维护、考核与评价等。同时,由于无形资产管理涉及到财务、技术、管理、法律等诸多专业领域,是一项专业性强的工作,应从企业外部聘请高水平的专家加强对无形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无形资产管理者的素质,从而实现对无形资产的有效管理。
(三)培养研发无形资产的专业人才
无形资产的研发成功可以带给企业丰厚的利润,我国缺少的是创新型人才,企业如果可以培养出一个研发无形资产的专业人才,那么对于企业的长久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作用。研发出一个高端的专业技术,对于提高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着巨大的帮助。
三、结束语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 笔者认为企业无形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只要认真分析其特性,我们就可以得出无形资产管理方面存在重大问题是无形资产流失的根源。完善无形资产管理,是阻止无形资产流失的根本途径。
一个完善的无形资产管理体制,是防止无形资产流失的屏障。换言之,研究无形资产管理有利于减少无形资产流失,有利于科技的进步,进而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我国经济建设中的基础产业和交通、能源、建筑、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改良;促进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平衡;扩大国际经济、技术交流,发展对外合作和对外贸易。加强企业的无形资产的管理,既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也是现代企业管理者更好地适应知识经济和有效的进行知识管理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贾颖.我国中小企业无形资产管理研究[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55-57.
一、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意识薄弱。固定资产一般体积较大不易移动,因此,一些企业对固定资产只重采购不重管理,经常花费大量的资金购入固定资产。谁在使用、状况如何,这些资产在哪些部门存放,采购之后便无人问津。很多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缺位现象严重,造成固定资产管理混乱、不能熟练应用计算机操作技术,难以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部分企业未设置专门部门和专职人员管理固定资产,更有企业部门职责不清,管理责任不明,导致出现问题时部门之间互不配合,无人负责,造成固定资产资源浪费、损坏严重。2.固定资产的购置行为不当。企业固定资产的购置中,很多购置行为存在不妥之处,主要体现在固定资产的重复采购和无用采购。在部分企业中,由于资产管理人员没有对固定资产进行仔细的盘查和检阅,忽略了一部分固定资产的存在,在不充分了解固定资产的前提下,重复购买固定资产。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企业在购买固定资产前,没有做充分的考虑和计划,导致购买的一部分固定资产成为单位内部的闲置资产,这样不仅导致资金的流失,还会浪费已有的资源。所以,固定资产购置行为不当也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程度上的损失。3.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规范。这主要是指在现在国家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固定资产购置的账单和票据管理制度缺失;另一方面是对固定资产购置后的登记方式没有明确的规定。在这样的情况下,往往会导致我们对固定资产所记载的账本与实际物品统计的过程中出现极大地偏差,统计过程容易出现问题,无法核对实际的资产情况。除此之外,这种登记不规范的方式也往往会给我们企业带来一定程度上损失,有一部分人会因为个人私利而利用购买固定资产的名义去钻空子,导致一部分财产和固定资产下落不明。4.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程度低。随着现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我国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也出现了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程度低的问题。由于固定资产的添置和购买,会牵扯到很多的数据,所以在现在我们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数据混乱的现象,因此要耗费大量的企业的人力和财力等资源,非常不方便。这都是由于忽略了信息应用的问题,从而导致了企业资源的大量损耗和流失。
二、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的解决策略
1.加强管理层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企业管理层应带头提高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以保证各个部门能够及时、准确地为资产管理、会计部门提供有效的数据。建立固定资产管理考核指标,将固定资产考核成果作为部门、员工成果考核、提拔晋升的重要依据,促使企业各部门、全体员工树立正确的固定资产管理观,积极为固定资产管理、会计部门提供相关数据。2.定期审核固定资产存量。现阶段,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市场环境不甚稳定,再加上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简单失误,就导致企业既存的固定资产不可避免的出现质量、效率以及配置结构等方面不协调的问题。基于此种情况,企业财务部门中与固定资产管理相关的人员必须发挥自身实权,及时审核和调查固定资产的既有存量,真实准确的把握企业资产存量情况,确保核算信息的真实性,从而更加有效地聚集企业固定资产资源优势,合理调整、优化与分配既有的固定资产存量。3.加强固定资产的购置行为。在上面的问题中我们可以看出,由于企业固定资产的购置行为不当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麻烦,造成企业内部资源的耗费和资金的流失,所以加强固定资产的购置行为也是比较关键的一项任务。我们应该在企业进行固定资产购置的前提下,由固定资产的管理人员首先进行详细的统计,还有对所需物品实用性的排查,避免造成固定资产重复购买或是无用添置的现象发生,节约我们企业内部资金和财产的利用。4.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在我国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依然存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的现象存在。所以,我们应该致力于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帮助我们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顺利进行。首先,我们应该在固定资产账单管理制度上进行完善,制定相关的法律制度,避免由于规定不明确而带来的麻烦。明确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可以有利于我们顺利进行固定资产管理的任务,不会出现财务与实物混乱的局面。除此之外,我们要加强固定资产的登记问题,由于固定资产登记形式的不明确,也给我们企业固定资产的统计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行政事业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应该制定相同的固定资产登记形式,使财物核对顺利进行。5.推进固定资产信息化程度。在现在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给我们带来的方便,利用信息化方式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有利于我们节省大量的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例如,我们可以加强条形码的使用,推动网络管理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运行,加强信息化的管理设备等各个方面,只有在我们不断努力的过程中,我们才能推进固定资产信息化程度,实现高效便捷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
作者:赵景璐 单位:太原供水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