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金融危机的思考与启示范文

时间:2023-09-12 17:04:05

序论:在您撰写金融危机的思考与启示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金融危机的思考与启示

第1篇

关键词:次贷危机;资产泡沫;中国经济;风险防范

一、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历史背景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经历了自战后以来最深刻的经济结构调整。在这一时期,以信息产业为核心的高科技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加上政策的有效实施,美国经济迎来了空前的繁荣。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政府采取双管齐下的财政政策,即通过减税以刺激供给和通过节支以控制需求。这一政策的实施最终使得美国在1998年实现了30年以来的首次财政平衡。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摒弃相机抉择的传统做法,谨慎地推行以控制通货膨胀为首要任务的稳定货币政策,使利率保持中性,即对经济既非刺激也不抑制,从而使经济能以其自身的潜在增长率,在低通胀率和低失业率并存的情况下保持稳定增长。科技创新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强劲的消费大大推动了经济增长,从1991年4月到2001年12月,美国经济出现了连续117个月的稳定增长,美国经济迎来一个长达10年的繁荣期。

2001年,随着网络泡沫的破裂,美国经济面临衰退的危险。此后,美联储为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连续14次降低再贴现利率,13次降低联储基金利率,直至将利率降到1%的超历史最低水平,并维持了整整一年。这一政策极大地刺激了房地产业的发展,使之成为拉动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导致美国住房价格急剧上升。造成美国房地产价格上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最重要原因则是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的宽松货币政策,特别是低利率政策。

正如经验一再证明,当一个经济体处于泡沫之中时,往往难以判断是否存在泡沫,而只能在泡沫破灭之后才能得出结论。随着美联储不断提高基准利率,房地产价格出现下跌趋势,一方面那些通过浮动利率贷款购房的次级按揭贷款人,心理预期与偿付能力下降,出现大量违约,而其违约风险通过次级按揭贷款衍生产品迅速放大,动摇了市场信心,最后引发了大面积的次级贷款信用危机。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即使拍卖抵押的房产也难以得到本金的金额偿付,一些放贷机构因此出现巨额亏损,甚至倒闭,进而引发以其为基础资产的证券化产品次级债风波。一场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终于在2007年8月突然爆发,不但房地产泡沫终于破灭,美国还陷入了自19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并席卷了美国、欧盟各国、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

二、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长远影响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无论从全球金融市场、资本市场的波动还是美国实体经济的变化来看,次贷之荡在美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都不容小觑。作为世界第一经济体,其对全球的经济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全球正在遭遇一次信用危机的冲击,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估计,到2008年4月为止次级贷已经造成全球的直接金融资产损失达1万亿美元。迫使美联储联手全球中央银行,整体救市,注资了好几千亿资金,包括大幅降息。

从2007年初截止到目前获得的统计数据和研究机构的预测报告看,全球金融市场不仅没有出现任何平静下来的迹象,反而更加动荡不安。金融市场混乱,金融产品定价困难,美国市政优质债券也受殃及,投资者信心严重不足,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引发全球股票市场的巨幅下跌,甚至出现了各国股权市场按时区次序轮次下跌的惨况:美元加速贬值,金价、油价、粮价屡创新高,全球金融市场波动性明显上升。

从表面上看,次贷危机起因于美国,但是由于欧洲是金融衍生品的最大购买者,也就成为此次危机的最大受害者。从此次全球央行的注资额就可看出端倪:此次因次贷危机而投入资金最多的不是美国央行,而是欧洲央行。现在看来,欧洲金融衍生品市场正在经历这样一场危机,次贷危机考验的是欧洲人的风险管理能力。 转贴于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在次贷危机席卷全球的拖累下,中国2008年第三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降至9.996,这是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近年来首次降至一位数。面对次贷危机爆发后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大背景,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显现,尤其是次贷危机对中国的间接影响将不容忽视。

三、启示——基于金融监管的视角

第一,改变监管理念,加强外部监管。金融机构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贪图利益的动机最终导致了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的发生,他们不考虑整体金融市场和整个贷款利益链条上其他主体的风险,最终造成了系统性风险。因此,应当充分重视外部监管,改变只依赖内部监管的理念。

第二,建立动态的金融监管检查和市场约束的监管体系。应该按照巴塞尔协议要求,除了对各个金融混业集团进行资本监管外,还要根据各个金融机构的实际情况尽快建立动态的监管检查和市场约束的金融监管体系,完善资本监管、监管检查和市场约束三大监管体系。

第三,改善对于金融创新的监管。金融创新会扩大金融危机发生的风险,并且传递这种风险,而金融监管只有跟上了金融创新的步伐,才能全面、有效地遏制金融风险的产生。

第四,采取适当的综合监管措施,加强跨国监管。首先,需要适当的综合监管。目前发达国家的金融监管体制日益综合化,即对一些监管机构进行整合,以不断消除监管漏洞、提高监管效率;其次,不断加强中央银行的金融稳定的职能;最后,不断加强跨国监管。随着金融全球化不断发展,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大型国际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遍布全球,因此实现各国跨国协作监管意义重大。

第五,建立混业监管体系,完善金融混业集团发展的法律法规。从长远看,我国应当建立统一的机构从事综合金融管理,负责统一制定金融业的发展规划,通盘考虑和制订金融法律、法规,协调监管政策和监管标准,监测和评估金融部门的整体风险,集中收集监管信息,统一调动监管资源。从金融发展的总体出发,统一研究银行,证券,保险的联系和协作问题,监管问题,创新问题和混业发展问题。与此同时,法律环境的建设是保证金融混业发展的重要基石,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并从中国金融混业集团发展的实际出发,建立包括金融监管,金融风险,金融创新等各方面内容,以适应我国金融混业发展的长远趋势,尽快健全相关法律、规范,调整银行、证券和保险的有关法律以扩展金融混业经营的渠道和范围。

参考文献

[1] 张智.美国住房次贷危机问题研究综述[J].城市,2008,(8).

[2] 秦炜,钟思远.次贷危机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J].时代金融,2008,(1).

第2篇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 金融教育, 金融素质

金融危机使人们更加认识到金融知识的重要性,引发了人们对金融教育的关注。但我国公民的金融知识比较匮乏,金融意识相对来说比较淡薄。这种情况非常不利于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对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会形成一定的制约。因此,在当前的情况下,加强对公众金融教育,使公众了解和掌握必要的金融知识显得尤为迫切。

一、我国金融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

1.我国居民金融知识存在欠缺

金融的深化发展离不开理性的金融活动参与者。而我国居民的金融素质不足,表现在许多层面:一是持卡人用卡知识有限,特别是在信用卡的使用方面知识不足;二是对银行可提供的金融产品认识不足而影响了日常生活决策、抑制了财产性收入的增长,如对房子、存单等抵、质押品认识不足,没能办理贷款业务,而受到资金面的困扰;部分居民资产配置不尽合理。居民金融知识的不足不仅不利于银行开发理财产品,拓展银行的生存盈利空间,也不利于居民提高财产性收入,放慢了经济发展的步伐。

2.目前普通高校金融教育的存在些主要问题

(1)金融专业课程的设置缺乏合理性。对于我国多数高校金融专业本科生的学生而言, 多数大学生缺乏基本的金融知识,进大学后.所学习的课程并未摆脱以货币、银行为核心的旧的教材内容。并不能反映近些年来我国金融业高速发展的现状。以被称为社会精英的大学生为例,在笔者的教育实践中深切感受到。实际上,现代金融学的核心内容是公司财务与资本市场的研究。按照国际的主流观点,货币银行学被看作宏观经济学的一部分,国际金融则仅属于国际经济学范畴,显然很多高校并没有将金融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应用型学科来看待。因而也就造成对微观金融活动缺乏研究.缺乏微戏经济主体与金融市场的实证分析,培养的金融人才理论与实际相脱节,无法解决金融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2)金融英语教学严重滞后。金融人才国际化的基本条件是金融人才必须拥有良好的英语水平。然而目前我国高校英语教育整体滞后,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完全是被动学习,荚语应用能力极差,多数学生甚至直到毕业也无法掌握一些基本的金融英语词汇。从金融学科本身分析,目前国内学界与英美学界相比在理论水平上还存在较大差距.诸如《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ics》在英美等国出版的金融学刊物代表了整个金融学科的发展最前沿,而从国内高校在这些国际顶尖期刊的情况分析,能者多数都其有海外学习经历,而在国内的一些学者虽然金融研究水平较高,但出于英语能力不足而无法在这些国际期刊上发表中国学者的声音.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重知识轻能力的问题。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考试为中心。事实上,金融学是一门具有高度实践性的社会科学,也是与社会乃至每个人的生活联系最紧密的一门科学。存款取款、住房按揭、投资股票、购买保险、刷卡消费这些金融活动与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息息相关.而诸如银行卡里的存款不翼而飞、参与“高息”集资血本元归、股市暴跌使资金顷刻化为乌有、恶性通货膨胀加剧贫富差距等现象又会直接威胁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学生课外阅读积极性不高,期末考试乃至研究生专业考试的指挥棒依然起着极大的作用。

(4)科研与教学相脱节。近年来.我国各高校的金融学科的科研水平都有较大提高:具体表现在很多金融专业教师在高级别的期刊发表文章。承担一些重大研究课题,出版了较多学术著作等。由于客观上受职称考核等因素的影响,金融学专业教师的科研方向多与教学相脱节。很多教师为了多出快出成果,其研究方向与教学内容几乎毫无关系,如此下去的结果是教学与科研相割裂。

(5)金融道德教育几乎为空白。金融学的基础不是“聪明和勤劳”。而是“诚实和正直”。与其他行业相比,金融专业工作者更需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与良好的职业操守,而现实情况却是。我国高校金融专业的学生在高校巾缺乏职业道德教育,很多大学生不仅职业道德无从说起,而且就是一些基本做人准则也很难遵守。例如。一些学生平时学习不努力,在考试中却利用各种手段作弊以获得通过:还有少数学生靠造假获得贫困生待遇,这些行为从根本上违背了“诚实和正直”。以这种心态从事未来的金融工作也是非常危险的。

二、金融教育的国际借鉴

近年来,针对备国居民掌握金融知识情况的一系列调查研究都印证了,不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金融教育的投入都需要进一步加大,研究结果显示,人们倾向于高估自己的金融理财能力和知识水平,相当比例的人对基本的金融产品和常识缺乏正确认知,在校学生、低收入人群与其他人相比在金融知识方面更加欠缺,国际性组织在推动金融教育方面做了很多工作。经合组织在2003年启动了一项金融教育计划,呼吁各国政府提高对金融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并每年召开会议研究讨论金融教育领域的重点议题。在美国,众多机构都在开展各种形式的金融教育、指导和宣传。2003年,根据《公平信用交易法》,美国议会通过了金融知识与教育促进法,并据此成立了由近20家相关部门组成的金融知识与教育委员会。将金融教育上升为一项国家战略。从1957年到1985年.美国累计有29个州立法要求中学必须设立针对金融教育的课程.其中有14个州对这些课程应该涉及的范围有明确规定。在英国,英国金融服务监管局承担了对消费者给予金融权益保护和金融教育指导的职责。其下设有专门进行金融教育的部门,牵头制定了国民金融素质规划,提出了在5年间将金融教育覆盖至1000万人的目标。同时,金融服务监管局专门启动了一项名为“钱博士”的计划,通过培育“钱顾问”,对大学在校学生进行金融知识辅导。总的来说,发达国家全民金融教育的经验或做法可以概括为四个多元化、三个相结合与两个侧重点。主体多元化、手段多元化、受众多元化、内容多元化,将金融教育与消费者权益保护相结合,与金融机构信息披露、公司治理、社会责任相结合,与金融监营相结合。同时.侧重于对培训者的培训,侧重于对儿童、青年、妇女和老人群体的教育。发展中国家也在着手开始加大对金融教育的投入力度。印度央行在其网站上专门开设了针对儿童的金融启蒙教育,以非常形象的方式.向孩子们介绍各类基本金融知识。巴西证监会下属金融教育咨询委员会,启动了一项针对大学老师的一周金融知识培训计划,并设立基金,奖励对投资者进行即时、合理风险揭示的报纸杂志等媒体。

三、群策群力有针对性地开展金融教育

由于金融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受教育的群体的素质参差不齐、金融知识点多面广、许多知识点容易混淆,因此需要采取多种形式、多管齐下,共同促进国民金融知识更上一层楼。

1.针对宣传对象细分宣传的内容

(1)重视中小学生的金融教育。中小学阶段对一个人一生习惯的培养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金融教育应从根基抓起,结合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编制相应的课程、音像资料,使金融知识成为常识,促使中小学生从小具有理财的思想,认识到金融对生活的影响。中小学生有一定的接受能力,通过适合中小学生的教育方式,如漫画书、学校专题演出等形式,进行少年理财教育以及灌输对金钱的正确观念,生动形象地宣传储蓄、财务、证券等金融知识,对他们成年以后的理财能力具有积极的影响。

(2)多方位对大学生进行金融教育。大学生群体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强,易于试用和接受银行推出的新产品,善于使用网上银行产品。针对大学生群体的金融教育有多种方式可供选择,如利用软件在电脑上播放教育,利用大学的讲堂开办讲座、开办金融方面的公共课程等形式。在内容方面可以以助学贷款、信用卡知识、信贷融资、证券市场等为重点,一方面结合大学生在校期间的金融需求,一方面结合他们毕业工作后的金融需求,让学生学以致用。在对大学生的金融教育方面.国家应当鼓励金融机构参与,对金融机构而言,发展大学生群体具有潜在效益,不仅可以培养大批体验银行产品的零售群体,而且在每年都有一批大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可能成为有关金融机构的优质客户。

(3)结合中国国情广泛开展对农民的金融素质教育。对农民的金融素质教育不仅包括教会农民关于金融方面的基本知识,还包括教会农民在其现有的财力、资产的条件下如何进行家庭理财,创造和积累家庭财富,帮助贫困的农民走出恶性循环的贫困陷阱。对农民群体的宣传,需要主题突出,形式多样,内容富有针对性,融展示、服务、宣传、咨询等多种形式于一体,针对具体类型的金融产品,制作电视短片、相声、小品等节目,有机地将金融产品与日常生活充分融合,提高金融知识宣传教育的效果。

(4)重视城市里的中低收入群体的金融教育。城市中低收人群体风险承担能力有限,资金量有限,可以着重进行基本金融常识的教育,如证券投资知识、网银业务、银行自助终端的使用、异地存取款和转账业务、办理住房按揭贷款、存单质押贷款等信贷融资业务,重点介绍一些保本理财产品。在中低收入群体教育中,充分利用附近金融机构网点的辐射作用,发挥社区、学校的作用,共同服务群众,介绍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金融知识,免费赠阅有关金融知识宣传手册与宣传资料,重视现场宣传解疑释惑,培养大批合格投资理财人。

(5)高收入群体是金融企业零售业务的重点发展对象。在金融领域里存在帕累托法则,也称二八法则――即金融机构80%的利润来自20%的重要客户,其余20%的利润则来自80%的普通客户。高收入群体是金融公司零售业务利润的重要来源,金融企业从自身的利益出发,是重视高收入群体的,许多金融企业还专门开发了一些产品,为高收人群体量体裁衣。高收人群体风险承受能力比较强,适合接触高端的金融产品,是银行高端理财的对象。国外金融机构针对高端群体,往往配备了各种专业的理财顾问,如针对球星、影星客户,金融企业专门配备懂这方面业务的员工,在为该群体服务的时候,能够更加顺利地交谈。对高收人群体的金融教育,涉及的内容也较为广泛,如各种基金产品、跨国投资、外汇买卖、黄金交易、期货期权、资产的全球配置、保值、增值、避险等内容。

2.发挥有关各方的力量,提高国民金融素质

(1)提高国民金融素质需要政府、金融机构、村镇、学校联手协作。各级政府、金融机构需要加大投入力度,金融机构与学校、社区应加强合作。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应承担起社会责任。花旗银行在金融教育方面的实践值得借鉴:花旗银行与中国许多重点大学和学院及非政府盈利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的关系;同时还通过捐赠等方式,与一些著名非政府机构和非盈利性组织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2)发挥特定群体中一部分先行者的带头作用。金融产品是为经济生活服务的,操作性强,一些知识点需要不断通过实践才能领悟。金融机构可以重点发展部分客户体验有关金融产品,具有积极的作用:一方面,能够反馈金融产品的使用情况、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金融机构产品的适用性;另一方面,通过这部分客户在亲朋好友和同事中起到宣传示范作用,金融机构还可以进一步拓展优质客户群体,弥补金融机构员工难以办到的“空白”地带,不仅能够提高特定群体的金融常识,还可以提高特定群体在金融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提升运用金融产品为经济生活服务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徐勇.次贷危机下金融扫盲时[N].经济参考报,2008-04-21

[2]钟玉梅.浅析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消费导刊,2009.(24)

第3篇

关键词:未上市 国有金融 长期激励

2008年,当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之时,金融上市企业高管的巨额薪酬成了市场的焦点,随之而来的就是一系列限薪举措的出台,这些举措直指国有及国有控股金融企业。但市场上也出现了另外一种呼声――限薪不如长期激励。对于上市金融控股企业来说,长期激励在2008年已被叫停,但随时可能开闸,开闸后上市公司有规范的制度及成熟的案例可以遵循;但对于未上市国有金融公司来说,在没有相应政策的情况下,是否也可以实施长期激励?如何实施?

在本文中,笔者通过SWOT分析,来阐述未上市国有金融企业实施长期激励的优势、劣质、机会和威胁,并最终给出未上市国有金融企业实施长期激励的必要性和策略。

一、未上市国有金融企业实施长期激励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是通过对企业内外部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企业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

由于未上市金融企业在实施长期激励时,也会存在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并且面临政策和市场的机会、威胁。因此,在这里借用SWOT分析法对未上市国有金融企业实施长期激励进行分析。

(一)优势

1.实施长期激励可以将经营管理层的利益与国有股东的利益联系起来。长期激励是一种“利益相关者制度”,它能够对激励人员产生较强的激励作用,提高他们的工作绩效,而管理层绩效的改善将使企业整体的绩效得到提升,以此解决股东和高管人员之间产生的委托问题。

2.实施长期激励可以避免短期激励带来的企业利益短期化的弊病。在现行国有金融企业中薪酬主要是由固定工资、福利性收入和绩效奖金组成,绩效奖金只与当年完成考核指标的情况有关,与企业长期可持续性发展无关。因此决策者在做重大决定时,往往会从短期利益出发,考虑自身在任期间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企业长期经济效益。而长期激励将管理层以及核心员工的长期收入与企业未来若干年的经济效益结合起来,可以有效避免决策者短期行为。

3.长期激励可以使企业的薪酬具有竞争力,能够保留和激励员工,同时能够吸引外部人才。长期激励属于留住核心员工的“金手铐”之一,可以增大员工离职成本,留住对企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人员。同时,长期激励又可以让内部员工看到丰厚的激励收益,向着企业制定的长期发展规划目标迈进。并且,长期激励还有助于吸引外部人才,在金融这个高度依靠高端人才的行业,以高额预期收益获得顶尖级的人才。

(二)劣势

1.未上市国有金融企业进行长期激励,没有相关政策。对于一般的未上市企业,只要股东同意,就可以实施股权激励或限制性股票激励,这相当于增资扩股。但是,对于国有金融企业来说,如果没有长期激励政策的支持,增资扩股的价格低于每股净资产或公开市场价格,就会涉及到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因此对未上市国有金融企业进行长期激励的政策缺失,将成为最大的劣势。

2.激励手段受限,导致长期激励的适用范围变窄。对于未上市金融企业进行长期股权激励,由于无法得到政策的支持,暂时较难开展权益结算的长期激励,只能开展现金结算的长期激励。激励手段受限,可能导致部分企业无法实施长期激励。例如,现金结算的长期激励方式适用于现金流充裕的企业,现金流不足的企业就很难使用该种激励方式。

3.个人所得税税赋过重,使激励的效果比上市公司差。根据2009年财政部及国家税务总局出台的三项针对长期激励个人所得税缴纳问题的政策规定,个人因任职、受雇从上市公司(含上市公司控股企业)取得的股权期权、股票增值权以及限制性股票所得,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区别于所在月份的其他工资薪金所得,单独按下列公式计算当月应纳税款:

应纳税额=(股票期权形式的工资薪金应纳税所得额/规定月份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规定月份数。

但是,非上市公司的员工,取得的股权激励所得,不适用以上规定的优惠计税方法,直接计入个人当期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按照以上个人所得税的规定,取得同样的长期激励收益,非上市的未上市国有金融企业员工要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会远高于上市公司的员工,其税后收益也就更少,这样势必会降低长期激励的效果。

(三)机会

1.政策性机会

在《财政部关于印发的通知》(财金[2011]72号)中,已经提到,金融企业负责人薪酬主要由基本年薪、绩效年薪福利性收入和中长期激励收益等到构成,并指出中长期激励的具体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另外,银监会2011年7月25日《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征求意见稿)》,第一百一十二条指出,“商业银行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行中长期激励计划。”这或许意味着国有银行的中长期激励计划将得到开闸。那么,国有的非银行业金融机构也将有机会参照执行。

2.长期激励的效果得到多数企业认可

根据普华永道《2009-2010年中国企业长期激励现状调查报告》的统计结果,接近70%的参与调查公司表示长期激励方案实施达到了预期目标,超过25%的参与调查公司表示方案实施达到了部分目标,仅有不足6%的参与调查公司表示未达到长期激励方案实施预期目标。

(四)威胁

1.国有控股金融企业高管的产生、退出、责任承担机制没有实行市场化,许多高管都保留着政府的干部身份。身份没有市场化、约束机制没有市场化,却拿市场化薪酬,监管当局认为这对于其他干部来说是一种不公平。一定要对国有控股金融企业高管人员的身份进行改革,产生机制、退出机制、责任承担机制要市场化,还要实行高管任职与薪酬的合同化,这样才有利于化解“金融高管是一种政治待遇”的误解。

2.部分金融企业董事会制度不健全,薪酬委员会没有独立性或者独立董事根本就不独立,造成经营管理层自己决定自己的薪酬水平和长期激励,缺乏社会监督。在这方面,实施长期激励的企业要加强公司治理层面的措施,严格执行股东批准、详细报告与公开披露的规定,让整个市场对实施长期激励的企业进行监管,形成公平的市场薪酬制度。

二、未上市国有金融企业实施长期激励的必要性

(一)人才竞争的加剧,促使未上市国有金融企业实施长期激励

国有企业相对于民营企业来说,职业稳定性相对更强,员工的流动性也较小。但随着金融市场多元化格局不断完善,对于金融人才的竞争将不断加剧。一方面,随着金融企业间收入差距的拉大,尤其是部分上市金融企业薪酬制度逐步趋向市场化,业务提成、绩效奖金增长较快,以及部分上市非国有控股金融企业实行长期激励机制,使得这些金融企业的高管人员及业务骨干的薪酬水平远高于未上市国有金融企业同层级人员的薪酬,这种高收入形成了对未上市国有金融企业人才的吸引。

从2010年上市公司年报中,我们可以对金融业悬殊的薪酬差距窥豹一斑。2010年,中国银行董事长肖钢年薪100.8万元,建设银行董事长郭树清99.1万元,交行董事长胡怀邦98.93万元,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95.9万元,农行董事长项俊波93.5万元,5位董事长年薪的总和也不敌深发展董事长肖遂宁(825万元)或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715.48万元)一人的薪酬。国有五大商业银行无论规模和盈利水平,都远超过股份制银行,但高管薪酬却难以与之抗衡。

而且随着新机构的陆续涌现以及现有机构业务的不断拓展,内部人才的培养无法迅速跟上,自然把竞争的焦点集中到了存量人才上,因而金融企业间对人才的挖角也必将愈演愈烈。

另一方面,民营金融企业迅速崛起,如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典当行、货币经纪公司等,该类公司虽然没有银监局颁发的金融业务许可证,但其从事的业务性质属于金融领域,部分公司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业务类同,部分公司是将银行等金融机构作为交易对手或为其提供服务。因此,该类公司在创立及后续的发展过程中对金融人才趋之若鹜,给予高职位、高薪甚至直接给予公司股份,这必将对现有的金融人才形成新的争夺,而非上市金融企业承受的压力会更大。

作为一个“牌照”高度管制的行业,金融有进入的特许门槛,其产品和服务价格被高度管制,利润有垄断性,而这又是一个高度依赖人力资本尤其是智力资本的行业,需要最聪明的经理人。因此,未上市国有金融企业在面对人才的激烈竞争中,必须要改革现有的薪酬制度,启动长期激励计划,留住人才的同时,提高企业的创利能力及长期发展的能力。

(二)未上市国有金融企业现有的薪酬体系无法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改革薪酬体系、推出长期激励措施势在必行

从目前来看,我国大多数未上市国有金融企业分配方式单一,薪酬激励主要依赖于奖金和绩效工资。但是干好干坏,奖金差距拉不开;企业效益好与差的年份绩效工资也相差无几,这样的奖金和绩效工资能起到的激励作用微乎其微。

在长期激励方案日益推广的背景下,长期激励已作为核心人员薪酬回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激励效果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肯定,因此,未上市国有金融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逐步实施长期激励。

三、未上市国有金融企业实施长期激励的策略

(一)长期激励方式的选择

如前所述,现阶段未上市国有金融企业可以采用的长期激励方式主要是现金结算的长期激励,包括股票增值权、虚拟股票和业绩股票,它们的共性是适合于现金流充裕的企业,区别在于:

1.股票增值权,对于未上市公司来说,是指企业可以按照行权日与授权日每股净资产的差价乘以授权股票数量,发给被授权人现金。对于持有大量长期股权投资的个别金融企业,无论主业是否盈利以及盈利多少,以往投资的股权分红或权益核算的投资收益都会使每股净资产增加,这种情况下,每股净资产的增加不是因为激励对象的努力,因此,不适用于股票增值权,或者在计算每股净资产增加值时,剔除长期股权投资收益的影响。

2.虚拟股票,是指激励对象可根据被授予虚拟股票的数量参与公司的分红并享受股份升值收益,但没有所有权和表决权。虚拟股票适用于有能力也有意愿每年进行分红的公司。个别金融企业受经济资本、净资本限制或未达到某些监管指标,短期内不能恢复现金分红的,则不适用虚拟股票。

3.业绩股票,对于未上市企业来说,是指激励对象经过努力实现了业绩目标后,则公司授予其一定数量的股份或提取一定比例的奖励基金作为增资款,向激励对象进行增资,使激励对象持有公司一定数量的股份。业绩股票的增加会改变原股东的持股比例,对于由于业绩股票的出现导致国有股权丧失绝对控股地位的,基本不适用。

长期激励方式的选择要符合金融企业自身发展阶段和财务状况,才能起到预期的激励作用。

(二)激励对象的确定

激励对象原则上限于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对公司整体业绩和持续发展有直接影响的核心技术人员和管理骨干。

长期激励范围不能过宽,范围过宽将成为变相的福利,起不到激励应有的效果。而且,长期激励费用会对损益产生显著的影响,一定要选择对企业发展有关键影响力的核心人员,使激励产生的效益能够远远大于激励的费用。

另一方面,激励的范围也不能过窄,不仅要包括高管,还要包括核心部门的中层干部和核心业务人员,将对企业业绩有重大影响的人员均作为激励对象。

(三)授予数量的确定

在确定对激励对象的授予数量时,应综合考虑非上市国有金融控股企业经营管理层及核心人员的工资总额及结构。

金融企业负责人的工资总额(包含长期激励收益在内)不应超过中央及各省制定的《金融企业负责人薪酬审核管理办法》规定的限额,负责人以外的其他激励对象应充分考虑其业绩贡献,合理确定其薪酬总额,对于业绩特别突出的激励对象,可以通过长期激励授予数量的增加,使其薪酬总额高于企业负责人。

由于长期激励是否可达到行权条件,具有众多不确定性,因此,应合理确定长期激励收益在工资总额中的比例。比例过小,起不到激励作用;比例过大,在无法行权时又会使激励对象原有的基本薪酬和绩效薪酬无法得到保障,挫伤其积极性。因此,《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规定:在股权激励计划有效期内,高级管理人员个人股权激励预期收益水平,应控制在其薪酬总水平(含预期的期权或股权收益)的30%以内。未上市国有控股金融企业有必要参照执行。

(四)业绩目标的设定

实施长期激励计划应当以绩效考核指标完成情况为条件,因此,业绩指标设定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激励对象是否能够被授予长期激励,以及是否能行权,并从中获得收益。指标设定不当,如设定过松或过紧的指标,都会导致激励计划的失败。金融企业的业绩指标由于受经济周期及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不能简单设定为比上年或比基准年份上涨多少,而要与行业内同类企业相比,以净利润、经济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占比、资产规模、不良资产比例等项目的综合排名作为长期激励实施的条件。

(五)长期激励的时间要素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对长期激励的时间有所限制,如规定股权激励计划的有效期一般不超过10年,行权限制期原则上不得少于2年等。

对于未上市国有控股金融企业实行长期激励,时间上没有硬性的规定。但应把握一个原则,长期激励是要避免经营管理者的短期行为,促进企业长期高速发展,因此,有效期及限制期不能过短。至于多少年合适,要根据相应业务的风险持续时期、每个企业经营班子的任期、核心人才提拔的平均年限等来合理确定,并不断加以完善性调整。

参考文献:

[1]普华永道.2009-2010年中国企业长期激励现状调查报

告, 2010(4).

第4篇

【关键词】 后金融危机; 会计改革; 公允价值会计

一、引言

“后金融危机时期”主要指随着经济危机的缓和,而进入相对平稳期,但是并没有或者不可能完全解决固有的危机,世界各国的经济仍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与不稳定性,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是一种缓和与未知的动荡并存的状态。金融危机爆发后,很多金融机构认为公允价值是这次危机的罪魁祸首。虽然公允价值存在诸多缺陷,但是在新的形势下需要全面科学地看待这一问题,使会计改革在持续深入的同时,走适合我国国情之路。本文以公允价值的改革为切入点,探讨后金融危机时期会计改革与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二、后金融危机时期会计改革的背景

公允价值会计在金融危机时期暴露了很多弊端与问题。金融危机发生后,各方对公允价值会计的主张各不相同,展开了空前激烈的讨论,有的认为公允价值会计增强了财务信息的透明度,有的则认为公允价值会计是“瘟疫”。支持公允价值会计的理由主要表现在,首先公允价值会计并不是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只是反映了这一危机的事实;其次由于公允价值会计能够及时给投资者传递关于市场的预警信号,从某种程度上大大降低了投资者的损失,公允价值会计与市场波动之间的关系应该具有明确的方向性,是市场波动造成公允价值的变化,而不是公允价值会计造成了市场的波动。而反对公允价值会计的观点主要表现在:首先由于许多金融衍生品的市价是借助极为复杂的估值模型来进行的,建模的风险会严重影响它的准确性;其次公允价值会计具有一定的顺周效应,在经济景气的时候创造经济泡沫,而在经济萧条时会进一步恶化经济系统,使之演变成资产黑洞;公允价值会计由于其反馈效应容易使金融机构过分关注其账面损失,当不知内部实情的投资者得知后,会因为恐慌做出抛售股票等行为,最终使资产价格不断创新低。

三、后金融危机时期会计改革的方向

(一)总的改革方向

后金融危机时期会计改革(主要是指公允价值改革)主要包括3个方向,首先是减少采用金融工具过程中会计准则的复杂性与繁琐性;其次是延长会计顺周效应;最后是提高财务信息的公信度与透明度。其中在延长会计顺周效应方向上,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也制定了相应的改革措施,比如改革现有的金融资产减值模式,挖掘会计预期损失模型,取消会计已发生损失模型,给缺少流动资产的不良金融资产会计提供较为准确详细的资产指引,此外同意在主题业务模式发生变化的条件下,责任人在申报现有的金融资产时,需要进行再一次分级与分类,使申报主体获得更多的选择权,降低金融资产与负债在会计计量中可能出现的错配效应。在提高金融机构财务信息的透明度与公信度方面,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改革措施主要包括,完善风险披露准则,加大对金融工具风险内容方面的披露,加强合并报表的管理工作,尤其是强化有着特殊目的的并表管理,改进终止确认的标准,较大程度上提升证券化业务的终止确认标准。

(二)套期会计简化

在套期会计简化工作方面,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在淡化繁琐性规则的基础上,拟采用原则导向规范套期会计。具体的简化主要包括,套期项目如果一旦指定,就不能够撤销;不能够对特定项目进行部分套期,只能够进行全额套期;撤销百分之八十到百分之一百二十五的追溯式有效性测试;取消或者放宽组合套期类似项目的测试;不管预测中的交易是不是按照预期计划发生,现金流量套期损益再一次分类应当在套期一开始就载明且计入当期的损益,假如这些措施不能够降低套期会计的繁琐性,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就可能取消套期会计。降低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复杂性历来很头疼,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曾将这一问题列入了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议事日程,他们甚至提出将所有的金融工具都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计量的做法。因为这样做就不需要分类金融资产、不用减值测试金融资产、不用规范金融资产转移、不用拆分嵌入式衍生工具以及不用规定套期会计。

(三)基于缓解顺周效应的模型选择

1.已发生模型以及公允价值模型的不足

金融危机爆发后,各界对会计上的已发生损失模型提出了质疑与抨击,其中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认为,这种模型内在逻辑不一致。这种模型要求用触发事件为确认减值的基础,当信用风险的变动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确认时,系统将会推迟信用损失的确认,在一定的情况下可能产生“悬崖效应”;这种模型不仅和报告主体的定价决策方式不统一,同时也和报告主体的风险管理方式不统一;这种模型由于其仅当触发事件发生后才确认减值的特点,会导致不同的报告主体会依据不同的触发事件进行减值,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可比性;这种模型未能准确有效地反映金融资产的经济现实;此外这种模型在对什么时候转回已确认的减值损失没有作详细的操作性说明。在缓解顺周效应方面,公允价值模型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减值损失和金融资产的成本计量属性不统一,此外也会加大复杂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减值损失时,将会破坏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减值计量以及收入确认之间的关联性;每一个采用公允价值的减值方法都会对减值触发事件进行具体详实的规定,这样会增加繁琐性;最后公允价值减值的方法会混淆单一计量类别中公允价值与摊余成本。

2.预期损失模型的适应性

在缓解顺周效应模型选择方面,预期损失模型与公允价值模型及经济周期模型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这一模型由于仅确认已发生信用损失,而不确认预期信用损失,从一定方面来说打破了以往的传统。一般来说采用预期损失模型具有以下优点,能够较好地反映金融资产的经济实质,缩小信用风险管理与信用损失会计处理间的距离;在减值测试中不需要触发事件可以使实务更一致,提高信息的可比性;利息收入确认有效地考虑到预期信用的损失,能够较好地反映报告主体在金融资产存续期间内所实现的经济效益;可以及时有效避免高估或者低估现象,大大缓解已发生损失模型条件下的“悬崖效应”。

四、后金融危机时期公允价值会计的改革

(一)公允价值准则实施的灵活性

后金融危机时期的公允价值会计改革应当在坚持适合中国国情的前提下,与全球市场发展的趋势相一致。公允价值准则的实施首先要保持一定的灵活性。因为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实施一方面要走中国特色之路,同时还要适应全球金融发展的要求,因此灵活性的实施显得尤为重要。虽然戴维・泰迪提出公允价值依旧是目前不可替代的资产价值计量的方法,能够较为有效地反映资本状况,但与此同时也主张构建一个全球化的会计准则框架体系。

(二)有效发挥监督的功能

公允价值准则一方面要在核算上提供相关的原则,另一方面要发挥其监督的功能,应当强化监督公允价值的使用,扩大公允价值的获取渠道,进而构建服务于会计监督的预警机制。财政部门需要加强和物价及统计部门之间的团结协作,依据政府部门所拥有的监督技术,管理好监管资源;有效使用现代通讯网络技术,收集同类产品相关生产销售信息,然后进行整理分析,将客观的准确的且有一定代表性的数据作为公允价值计量的参考依据。

(三)完善公允价值计量标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完善公允价值计量的标准是适应金融全球化的必然要求。只有采用国际会计标准及时有效地披露相关的会计信息,才能够赢得投资者的信任,避免因为投资者因为不了解企业内部实情,在市场系统恶化的时候抛出股票而使企业市值出现猛烈震荡,此外也能够真正约束经营管理者。如果公允价值所提供的信息不能够很好地为决策服务时,应当充分完善公允价值的计量或者与其他计量方式综合使用。

五、结语

金融危机暴露了公允价值会计的许多问题与漏洞,值得各界深思。后金融危机时期的会计的改革与发展迫在眉睫,不仅要从会计系统性风险方面去评价现行的制度安排,还需要根据金融工具进行精确计量,预测所有可能的结果,尽可能地降低公允价值的繁琐性与会计准则信息的透明度,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在坚持公允计量及谨慎性等原则下,客观准确地反映企业资产内在的价值。相信通过各方共同的努力,我国会计改革将会更好地适应与推动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世忠.后危机时代公允价值会计的改革与重塑[J].会计研究,2010(6).

第5篇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突破制约环渤海区域合作瓶颈

(一)区域整体利益大于局部利益的合作理念还未形成

2005年,随着天津滨海新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环渤海地区新一轮开发开放浪潮的兴起,该地区对各自的发展战略、经济布局和区域合作做出新的调整。比如,天津提出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北京在提出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之后,又在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积极推进区域合作和对口支援,找准北京在京津冀都市圈和环渤海地区的定位,加强与周边省区市的联系沟通。”河北省提出加快曹妃甸开发建设和“沿海经济隆起带”。山东省2007年提出了“一体两翼”区域发展和海洋经济战略。辽宁提出沿海“五点一线”开发开放战略,重点打造辽宁沿海经济带。山西、内蒙古也在积极加强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合作,

仔细研究这些地区的发展战略就会发现,一方面。各省市在重新定位中对区域经济合作赋予了新的内涵并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环渤海经济圈”合作倍受重视。在地域上,京津冀、鲁北、辽西三地区“弧形”沿海经济走廊的联系与合作将会更加密切。在内涵上,基础设施、产业、贸易、物流、旅游、科技等方面的合作也日益紧密。政府、企业、民间的交流和互动日益频繁。另一方面,各省市在沿海地区摆重镇、布重兵、出重拳(建新区、上重大项目、搞重点工程),使发展重心在地域上向沿海集中,由此使产业集中、(引资)项目集中、所需资源要素集中的问题凸显。从战略取向看,环渤海各省市的战略取向和合作重点是有偏重和差异的。山东、辽宁并不满足于在环渤海的定位和发展,试图在“环黄海”、“东北亚”概念中寻找新的定位和突破。而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的“去环渤海化”取向使得两省的经济合作重心超越了环渤海经济圈,

可见,若从环渤海区域整体发展考量,以上战略大多依然是从追求本地区利益最大化目标出发制定的,而区域合作理念在战略中并未得到应有的体现,虽然各省市领导层都充分认识到环渤海区域合作存在合作基础和巨大的共同利益,但从战略本身及实施效果看,其区域合作理念还处于初期设想阶段,并未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

(二)行政区划管理体制导致区域合作壁垒重重

目前,虽然环渤海地区基本不存在商品流动的限制和贸易壁垒,但仍然存在着要素流通和资源配置的种种羁绊,这主要源于我国行政区划观念过强,适应市场经济的环渤海区域合作机制还未形成,表现在实际的合作过程中,各省市的行政意识远远强于市场意识,政府对资源的控制能力较强和对企业干预程度过大,导致整个区域经济不仅具有浓厚政治经济色彩,还产生了超强的垄断特征,垄断阻滞了按市场经济规律要求的产业链形成。正因为如此。区域内不但没有形成统一的产品市场、要素市场和服务市场,更缺乏统一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重复建设问题突出。环渤海区内大部分省市自治区目前都在竞相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甚至都要求有自己的出海口。天津、秦皇岛、京唐港,加上正在兴建的曹妃甸,四大港口集中在半径不到200公里的范围内,其密集度世界少见。

而且,跨区域的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治理也缺乏有效协调。20多年来,区域内围绕水资源的竞争不断加剧并付出了较大的代价。对于存在的问题,区域内并不是没有认识到,但长期以来区域间的协调还仅限于学术讨论,缺乏高层协作机制,最终造成了在一些关键问题上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有整个产业链的配套以及金融、信息、物流等行业的支持体系。在长三角和珠三角,每隔几十公里就有一个工业化水平很高的现代城市,已经形成上下游衔接、大小配套、结构合理、分工细致的大规模产业群。而环渤海地区由于京津两大城市双雄并立,周边能与两市产业衔接的中等城市数量很少,小型城市的产业水平低下,不仅难以形成有效的分工格局,有效拉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而且,由于产业的传递梯度落差大,甚至形成了产业“悬崖”,很难形成平衡衔接的产业链;加之行政区划的阻碍,区域间的深度合作难以形成。

(三)环渤海区域市场化程度低,民营经济的“核心动力”不足

环渤海区域市场化程度与全国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表现为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占地方GDP的比重在50%以下,而同期浙江为54.8%,广东为54.3%。目前较为通行的是用成长型企业区位优势系数(成长型企业的地区比重与连续样本企业数目地区比重之比)衡量区位优势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并由此来判断不同的地区对企业更新与企业发展的不同作用。一些研究成果对国内主要经济区域的成长型企业区位优势系数进行了测算,结果是浙江1.26、上海1.17、江苏1.07、广东1.06、河北1.01,京津都在1.0以下。系数高于1.0说明该地区成长型企业对老企业的替代速度快,经济有活力,而且系数越高,地区经济活力越大。这说明,京津乃至环渤海地区企业成长的环境有待加强,地区活力不足。

二、广州从竞争“老大”到推动竞争合作给予我们的启示

据《重庆日报》2008年4月15日报道,广州正在从一个产业竞争者。变身为服务珠三角地区的“引擎”。从工业转向现代服务业,表明广州正在淡化产业竞争者的角色,转而成为谋划地区合作的推动者。从竞争珠三角龙头老大变为竞争合作的“服务引擎”,广州发展思路的转变值得环渤海地区借鉴。

(一)从同质竞争到主动错位――走向竞合

珠三角的城市群,过去由于发展思路相似。在基础设施、产业结构等方面雷同。形成恶性竞争。广州也曾陷身其中,参与广深金融中心之争就是一个最好的缩影。但广州并未从这种同质竞争中获得好处。作为中心城市,其运行成

本高,缺乏发展加工贸易优势。经济发展一度落后于珠三角其他城市。而珠三角的整体区域竞争力也因这种恶性竞争,被后起的长三角赶超。

怎样才能成为珠三角真正的区域中心,担起“带头大哥”的责任?多年竞争的实践使广州认识到,“必须更新观念,走出同质竞争怪圈!”必须主动与其他城市差异竞争、错位发展。此后。广州毅然放弃轻工业。转身向汽车、石化等重工业进军。观念的转变带来经济大发展,2007年,广州工业总产值从10年前的1000亿元发展到超过1万亿元。周边城市也从中获得重大机会,纷纷对接广州汽车业,发展零配件产业。在2008年出台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上,广州为与深圳错位发展,主动避开电子信息业,而选择了以生物产业、信息服务、数控装备制造业为重点,

可见,一个中心城市应该发展什么产业。并不完全由自身决定,必须考虑今后一个时期周边城市的市场需求。由于广州已确立“竞合”理念,即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使其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冲破地域思维,担当起区域联动发展的“火车头”。2007年5月,广州重新确定了城市定位:建成带动全省、辐射华南、影响东南亚的现代化大都市。并以全国视角、全球视野,把广州市的发展置于“与珠三角城市群联动发展的战略地位”,具备了中心城市应有的宽广胸怀和气度以及科学发展的理念。

(二)从竞争者到“服务引擎”――主动服务珠三角

广州在发展中深刻认识到,要成为珠三角名副其实的龙头,不应是只关注自身发展的小“发动机”,而应成为对周边区域起到较大辐射作用的大“发动机”。广州对珠三角贡献的大小,很大程度也取决于它对珠三角的服务程度。为此,2008年,广州把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到首位,目标是实现从产业竞争者转型为珠三角的“服务引擎”,它将建设服务外包示范园区、总部经济商务区、物流园区、网络游戏及动漫产业基地作为2008年招商引资的重点。目前。一大批国际先进的现代服务业项目相继落户羊城,包括微软(中国)产业基地、IBM软件创新中心、英特尔广州国际安全数据解决方案中心、英国乐购华南区总部等。而且,广州已开始在交通、运输、物流等多个领域主动出击,进一步寻求服务珠三角的新机遇。

(三)珠三角“争”与“合”给予我们的启示

广州适时转变观念,主动把与珠三角其他城市的关系从恶性竞争调整为竞争合作的策略,对环渤海区域合作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迅猛发展的趋势下,我们必须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画地为牢的行政体制障碍,拆除以邻为壑的思想藩篱,建立一种“竞合”关系,实现合作共赢。

竞争的结果是你输我赢,而“竞合”的结果是我赢你也赢。竞争与“竞合”中的“竞”――前者为无序之竞、恶性之竞;后者为有序之竞和良性之竞。竞争与“竞合”的结局――“争”。以胜负为目的,难以和谐;而“合”,乃合纵连横,以互惠互利为目的。

合纵连横,以巨无霸之规模合谋大业,比孤胆英雄、散兵游勇的胜算机会更大。解放思想,拓宽视野,不能只看自己眼前利益。一定要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竞合”是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惟一路径选择,在合作中分享不断做大的蛋糕,从“彼得我失”的“零和”思维转向相得益彰的“正和”博弈。惟有如此,才能在合作中实现共赢,在竞争中获得活力。

三、天津在应对危机、统筹区域发展中的新思路

(一)规划先行,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2009年5月初,天津公布《天津空间战略发展规划》。规划中首先着眼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一轴两带”,辐射到天津市域版图之外,即通过“一轴”加强和北京、河北省相关区域的联系,通过“两带”向外辐射,与周边地区协调发展。尤其是规划中的东部滨海发展带,往北延伸至唐山、曹妃甸、秦皇岛直至大连、盘锦一带,往南到黄骅、烟台。通过这一带可以把环渤海湾的港口城市通过便捷的交通有机地联系起来,然后在港口的布局上、产业定位上形成合理分工,促进整个环渤海区域的协调发展。与此同时,在生态城市建设中,也突出环渤海经济区的概念,将天津市的生态建设纳入到京、津、冀地区生态格局中,期望通过“南北生态”保护区的建设,构建天津城市生态屏障,并融入京津冀地区整体生态格局,完善城市大生态体系。

可以说,此战略规划是从整个区域,甚至从国家层面编制的,不仅考虑了天津的发展、滨海新区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以服务环渤海并向环渤海区域辐射的理念。

(二)注重发挥“大项目效应”,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推动滨海新区开发开放

当前,天津滨海新区正在成为服务环渤海区域发展新的经济增长极,其发展已进入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的全面开发建设的新阶段。特别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不断扩散带来的冲击面前,天津市将重大项目引进和建设作为支撑经济增长、转变发展方式的头等大事。仅滨海新区2009年5000万元以上的重大工业、服务业和农渔业项目达到375个,包括百万吨乙烯炼化一体化、天碱搬迁改造、西飞A320机翼总装等173个项目将于年内竣工投产:中航直升机研发制造基地、中星微数字芯片等156个项目将开工建设。据报道,2008年竣工投产的空客A320系列飞机等93个重大项目,可新增产值和营业收入1200亿元:2009年竣工投产的173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可新增产值和营业收入800亿元。按增加值率20%计算,两项合计可新增CDP400亿元左右。更为重要的是,高水平大项目好项目的建设,不仅显著提升了天津滨海新区的产业结构,而且,诸如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端、高质、高新产业呈现出聚集发展的态势,为滨海新区建设国际领先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实现更长时间和更好效益的发展积聚了能量,为发挥滨海新区的龙头带动作用,打造中国北方经济中心构筑了坚实基础。

(三)构筑大交通格局,服务环渤海区域发展

环渤海经济圈的建设,离不开完善的交通网络。为此,天津市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有利契机,启动实施了滨海新区基础设施3年建设规划,重点推进道路交通、水资源、能源、环境整治四大系统共300多个项目,总投资3200亿元。2009年滨海新区重点建设93个项目,年内预计完成投资1150亿元。连接河北曹妃甸和黄骅的海滨大道、贯通滨海新区南北的中央大道、京津城际高铁滨海新区段、津秦客运专线、集疏港公路、天津港主航道拓宽、天津机场第二跑道等重大项目都在加快建设。2009年第一季度,滨海新区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75.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45倍,投资规模和增幅都创历史最好水平。

天津市秉承“滨海新区不仅是天津的新区,也是环渤海的新区、全国的新区”的战略理念,将服务环渤海区域经济振兴和中国北方地区发展作为自身的历史责任。滨海新区力争通过2―3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构筑快捷通畅的现代立体交通网络,显著增强滨海新区的载体和服务功能,以此扩大天津与“三北”腹地省区市的经济合作,充分发挥北方对外开放门户作用,不断提高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

(四)加快构建自主创新体系,提高抗风险能力,为环渤海区域发展提供示范

第6篇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 中小企业担保机构现状 问题 发展机遇

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银行风险控制力度加大,目前虽然国家施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是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未能得到根本好转,中小企业贷款能力大幅下降,资金需求愈趋紧张。在这样的环境下加快发展我国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发挥其在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中的应有作用,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寻保难的问题,建立“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以政府财力为支撑,以专业担保机构”为运作主体,能够有效地控制、分散和分解风险的贷款信用担保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1 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发展现状

我国高度重视中小企业融资问题,1992年起开始探索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至今已有十多年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规范扶持中小企业担保机构,提升中小企业的信用能力,缓解其融资困境,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1 完善法规信用担保体系基本形成 随着担保法的出台及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意见的颁布,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逐步得到规范,中小企业促进法又明确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今年国家又明确各镇级以上都要建立相应的信用担保机构,应该说从政策层面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已初步形成。

1.2 中小企业担保机构规模逐渐扩大、能力得到提

升 随着经济形势不断变化,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不断优化、整合,担保企业的资本金总额、平均每户资本额及担保贷款数量明显增大。2011年底全国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实收资本已达4591亿元,同比增长17.2%,其中注册资本1亿元以上的担保、再担保机构为2196家,已达到中小企业担保机构总量的50%,注册资本10亿元以上的担保、再担保机构达34家,一批服务水平高、信用记录好、抗风险能力强、资本规模大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正在形成,在公司治理、风险控制、功能创新、银担合作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担保行业整体结构得到了优化。

1.3 政策性担保与民营担保互补体系逐步形成 近年来,由于中央出台了财税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地方各级政府也相应建立了省、市、县三级政策性担保机构,同时引进了大量民间资本设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政府政策性担保与民营资本担保互补、信用担保和再担保联动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已经形成。2011年底全国4439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中,民营担保机构3367家,所占比重为75.9%,实收资本额所占比重为70%。我国担保行业从初期的以财政资金为主,逐步形成以民营担保为主体、政策性担保为辅的格局转变。

2 后危机时代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发展的机遇

2.1 金融危机刺激推动消费产业发展 在企业形势不景气、失业率居高不下的形势下,人们为了感受温暖愿望,消费也会逐步上升。根据一般经验,一定的人均GDP发展水平与一定的恩格尔系数以及一定的消费支出存在相关性。从近几年的假日旅游情况看,我国居民消费潜能还远未得到释放,消费的空间很大。因而,可以把提升人们的需求作为扩大消费、增加内需的重要内容,扩大生产消费类产品提高人们消费水平,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一定的社会环境。

2.2 金融危机促使企业加大科技创新从而推动产业发展 金融危机的结果是企业间的竞争愈加激烈,而竞争本质上就是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的竞争,创新能力日益成为检验企业、行业乃至国家的关键指标。从历史经验看,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往往会产生重大科技创新和科技革命,而重大科技成果又能推动产业经济走向复苏。1929年的全球经济危机引发了产业界以电子、核能、航空航天等新技术突破为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通过技术创新的突破,增加新的社会需求,推动新一轮的经济繁荣,科技创新及其成果的转化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必将极大地促进中小企业及担保机构的快速发展。

2.3 金融危机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前几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了我国的出口经济,但也为调整我国经济结构、加快产业升级带来了机会,对那些技术水平低、劳动密集型、高能耗的产业将被迫淘汰或升级,使我国企业的产业结构向技术含量高、能耗低、知识密集型的产业转变。促使企业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能耗大、产量多带动向高技术产业协同发展、结构优化升级带动转变。

3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虽然进入了相对平稳期,但是相当一部分担保机构还是受到一定影响,担保机构数量逐步减少,2009年底为5547家,2010年为4817家,2011年为4439家。大多数担保机构仍处于起步或调整期,规范发展的意识和基础较弱,特别是随着全球经济下行,受保企业不景气,代偿风险骤增,致使相当一部分担保机构可持续发展前景不明。

3.1 由于担保机构自身内部问题

3.1.1 经营和盈利模式不完善,盈利能力不强。目前担保机构法定盈利渠道只有两个:一是保费收入;二是投资收益,投资额需在净资产20%以内,且仅限于国债、金融债及固定收益类产品,上述两项均属低收益产品。与此相应,作为高风险行业,担保机构要按年末责任余额1%计提赔偿准备;按当年保费收入50%计提未到期责任准备,收益与风险失衡,甚至形成制度性亏损,担保机构盈利模式亟待调整。

3.1.2 由于宏观经济走势不明朗部分地区担保业务出现增速放缓与代偿骤增并存的现象。受银行提高合作门槛、减少授保额度、降低合作意愿,以及宏观经济走势不明朗等诸多因素影响,目前不少中小企业担保业务增速放缓。多年来首次出现解保大于新增的现象,而且目前代偿出现明显上升势头,代偿率已由2010年的0.16%上升到2011年的0.42%。

3.1.3 担保机构的资金放大倍数低。发达国家担保机构担保资金平均放大倍数一般都在10倍以上,韩国、美国、日本的法定放大倍数分别为20、50和60。我国的规定担保机构放大倍数为10倍,而实际情况上我国中小企业担保机构担保资金平均放大倍数都在3倍左右,远未达到政策许可的10倍范围,也就是说担保机构资金增信的杠杆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释放,巨大潜力有待发掘。

3.1.4 担保行业中高层管理人才缺乏、从业人员素质亟待提高。多数担保机构成立时间短,高管及团队对行业风险的识别、判断、掌控水平和敬业精神亟待提高,这也是近期影响担保业绩和出险的重要因素。同时,近两年担保机构发展迅猛,专业资深、复合型人才奇缺,致使机构间相互“挖人”、流动过频,也不利于行业有序健康发展,急需有关部门指导担保人才的能力建设。

3.2 由于银担合作双方利益不同,共担风险的机制尚未形成 担保业务尤其是融资性担保业务必须获得协作银行的认同与合作。目前担保机构在银担合作中始终处于弱势地位,难以平等开展业务,存在门槛高、成本高、难分险、难共享等实际问题。

一是银行对担保机构准入门槛高。部分银行大幅度提高准入门槛,降低授信倍率,提高保证金比率。个别银行甚至提出所有制歧视政策,这对目前以民营担保机构为主体、融资性担保业务为主业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造成极大影响;二是银行收取担保机构保证金,从源头上增加了担保机构的经营成本,促使其转嫁受保企业;三是担保贷款风险几乎全部由担保机构独自承担。在贷款担保业务合作中,除极少数政策性担保机构外,代偿损失全部由担保机构独自承担,同时由于担保机构一直以来不能进入银行的征信系统,分享企业的信用信息资源,从而增加了担保机构的信用风险。

3.3 相关部门支持力度、政策到位还不够、监管制度尚不完善 中小企业融资是项系统工程,融资性担保涉及方方面面,其中动产、不动产抵质押非常重要。国土、房产、工商、公证等有些部门在办理反担保物抵质押登记时,对担保业务认知度不高,影响担保机构的风险管理和效率。有些政策如担保机构准备金税前扣除政策在有些地方执行不到位。部分担保公司的主营业务已不再是为中小企业进行融资性担保,而是在采取挪用客户保证金,或者利用关联企业套取银行信贷资金用于高风险投资和高息放贷,个别担保企业对外非法吸收存款,把担保作副业,对这些违规行为监管制度尚不完善。

4 后危机时代加快担保机构发展的对策

金融危机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如何应对挑战,使企业转“危”为“安”,从而推动中小企业及担保机构实现跨越式发展,达到双赢目的是摆在面前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

4.1 推进政策性担保释放资金杠杆潜能 从国外经验来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一般主要是以政策性担保机构为主体,其目的通过政府出台扶持政策,如为民营担保机构提供再担保、贷款保险,通过政策性担保机构推动的民营担保机构的发展来解决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困难。因此,建议政府加大对担保机构的政策扶持力度,完善担保机构的资本金补充制度,扩大担保机构担保资金的放大倍率,释放资金杠杆潜能。

4.2 防患未然构建“银-担”风险分担机制 目前银行对担保资金损失的风险分担机制尚未完善,加强担保机构与协作银行平等合作,构建“银-担”风险分担机制是保证担保资金正常运行的前提。同时从利益分析的角度来看,银行与担保公司又是利益的共同体,银行收取贷款利息,担保公司收取担保费,因而双方都必须承担相应部分的风险成本;从控制风险的角度来看,风险分担机制也可以制约银行避免产生不作为行为。因此,建议对信用较高、内控制度健全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协作银行要明确制度,在相应范围内分担一定比例的信用风险责任,改变担保机构承担绝大部分风险的现状。

4.3 不断推动信用担保行业优化组合 针对信用担保机构目前存在的规模小、经营乱等问题,必须加快信用担保行业整合优化组合。对管理不规范、业务混乱、违规操作的担保机构实行规范整顿,积极引导规模大、经营业绩好的担保机构对其进行兼并重组,在逐步放开设立民营担保机构标准的同时加大对从事违规、违法业务的担保机构清理,以改善担保行业的整体环境。

4.4 落实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财税扶持政策 继续执行对符合条件的信用担保机构免征营业税政策及风险准备金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借助政府财力、政策优势,扶持一批规模大信用高、风险控制好、操作规范,以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的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担保机构,加大对其营业税、所得税、风险补偿等扶持力度;更好地发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专项资金的政策导向作用,降低担保收费。

4.5 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金融创新 设立代偿风险池,由政府部门、担保公司或其他机构按一定比例出资,贷款如果产生不良,先由风险池赔付,超出部分再由政府、担保公司和银行三方按比例承担损失;设立小微企业集合信托债券基金,以政府财政资金为引导,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同时在应收账款质押贷款、知识产权抵押贷款、租金收入质押贷款、股权质押贷款、小额循环贷款等方面取得新突破。鼓励金融机构采用组合担保、互助担保和支票授信等信用增级方式,扩大中小企业信用贷款比例。

4.6 完善监管体系,加强风险管控 担保风险具有隐蔽、突发、连锁性,地方中小企业管理部门要充分认识风险监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依法加强担保机构的合规监管,明确工作思路,突出风险管控重点,与相关部门加强协作,针对行业的突发问题,进一步推进监管制度建设。相关部门应加快培训及资质认证,开展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征集和信用等级评价工作,通过信用评级,增强中小企业信用意识,加快推进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冯玲娟.浙江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分析[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9(07).

第7篇

>> 公允价值参数估计与金融市场的顺周期性:基于金融危机视角 基于金融危机的公允价值问题 基于金融危机的企业公允价值获取研究 基于金融危机的公允价值问题探讨 基于金融危机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思考 金融危机与公允价值计量 公允价值与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下的公允价值 金融危机对公允价值的影响分析 金融危机与公允价值会计:美国的启示 公允价值会计与金融危机的关系研究 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的运用与思考 金融危机下公允价值的危与机 公允价值与金融危机的辩证思考 金融危机与公允价值会计——对后金融时代公允价值的思考 基于后金融危机时期公允价值会计的分析 基于经济后果观的金融危机与公允价值会计研究 金融危机视角下的公允价值会计及金融稳定性研究 金融危机环境下企业公允价值的分析与完善 金融危机背景下公允价值会计存在问题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8]Howaid W Wolosky. Creating and Maintaining Trust. The Practical Accountant, 2008.

[9]SEC. Report and Recommendations Pursuant to Section 133 of the Emergency Economic Stabilization Act of 2008: Study on Mark-to-Market Accounting,2008.

[10]ECB. Fair value accounting and financial stability. Occasional paper series, 2004.

[11]Allen, F. & Carletti. E. Mark-to-market accounting and liquidity pricing.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08.

[12]Wallison, P. Fair value accounting: a critique. ,2008.

[13]Laux, C. & Leuz. The crisis of fair value accounting: Making sense of the recent debate. Accounting Organization and Society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