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2 17:03:40
序论:在您撰写水利工程发展现状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农村 水利工程现状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水利工程质量是对水利工程“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等特性的综合要求。要在满足正常运行稳定和使用的基础上,用投入较少的费用建造出形象美观的水利工程。为了加强对工程建设的管理,控翻工程质量、工期、造价,提高经济效益,保证工程安全和水利资产保值、增值,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大中型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改革措施.如工程建设质量的分工和管理、招标制度等。来保证小型水利工程的质量,也已显示出较强的优越性和生命力。
二、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发展现状
1、基层水利部门是实施小型水利工程的主体.肩负的任务既虚又实
技术力量单薄、业务水平偏低。设计或监理工作多由县(区)级以上相应单位负责,基层水利人员从思想上有了靠山并产生了惰性,致使整体技术水平徘徊不前,有的还出现下降趋势。基层水利技术人员从事上传下达等事物性工作较多.没有或很少有时间进行深造.技术水平提高的速度慢,更缺乏深层次的实践经验。难于承担有一定深度的工作。技术资质不具备、多种职能融一身。在小型水利工程中,设计单位按其资质等级及业务范围承担勘测设计任务,监理单位依照核定的业务范围承担相应的监理任务。基层水利部门负责管理。但实际的操作中.基层水利部门不仅负责行政管理,而且技术服务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兼有设计、监理、施工、政府监督等多种职能,但一般不具备相应资质。
2、设计施工不规范、因陋就简意识浓
小型水利工程立项很少组织可行性论证,工程建设常常不合理或不规范。国家或水利部已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但很多水利基层单位和个人并没有掌握并付诸实臆。小型水利工程多以民办公助为主,建设资金较为紧张,存在能省则省、因陋就简的意识。基层水利技术人员由于缺乏足够的建筑学知识和艺术训练.往往只注重功能的需求而很少涉及艺术和美观的需要,使得大部分水利建筑给人们的印象是粗老笨重。
3、监控措施不完善、检测手段太落后
多数基层水利部门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也没有行之有效的质量监控措施。有的甚至从思想意识上就根本没有这根弦.出现工程质量问题也就在所难免了。对小型工程施工质量的监控多停留在目测上,凭直观印象下结论。很少有先进的监测设备、仪器,更缺乏监测人才,在实施质量监控活动时没有强有力的说服力。
4、财政支持有限
财政不足严重制约着农村重点水利工程配套和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我国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 国家虽然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农村水利工程建设, 但是在很多农村地处欠发达地区, 很难有资金用于农村水利工程的配套建设, 进而导致很多工程无法开工, 进一步限制了农业的发展。
三、采取措施
1、 建立科学管理体制
我们要把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作为一门科学来认真对待,在管理过程中要注重经济效益。我们为了扭转农村水利工程重建、轻管的局面, 在水利工程建成后, 我们可以通过拍卖经营、专业管理等方式, 将农村水利工程交给他们进行管理, 因地制宜, 从而形成合理的运营管理模式, 保证农村水利工程的正常使用, 发挥其应用的作用。与此同时, 我们要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配套工作进行合理管理, 充分发挥小型水利的作用, 更好的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
2、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在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中,要高度重视对农村基层水利人员的培养, 要有计划, 有步骤地选拔相关专业人才去继续深造, 从而适应岗位和市场的双重需求。我们要鼓励职工不断学习的积极性, 从而来提高基层人员的整体素质。我们要针对农村的特色, 因地制宜, 对农村现有水利技术人员进行适当分工, 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培养出各个方面的专家, 进而更好的为农民服务。与此同时, 我们还要加强对技术人员的指导和培训工作, 使他们早日成才。
3、降低成本、加大投入
各级地方政府要根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精神, 加大对由中央农村水利工程的财政投入, 对现有的水利工程维护和新建的水利工程加大资金的投放力度, 从而为保增长、促民生奠定基础。坚决打击挤占挪用农村水利专项资金的违法行为。此外, 我们还要降低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工程成本, 认真核实, 不能造假。
4、改进监控方法、提高检测水平
为了提高质量检测水平.要选择经验丰富、责任心强、水平高的专家,配备先进的检测设备,执行稽察检查使命。同时要向全社会公布水利工程质量举报电话,使群众发现的质量问题能及时处理。适当情况下。可以在受益方中找出懂技术的人员组成一个监督小组,协助技术人员做好材料、设备的进货关,加强施工检测严格监控质量,增加质量监控的说服力和威慑力,减少或避免工程质量评价中的错误、纠纷和矛盾,减少“人情工程”、。关系工程”的弊端。
5.注重美学研究、营造景观工程
水利工程与其它建筑工程一样,要注重美学研究与景观设计.这将会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人类已经从原始水利阶段、经济水利阶段进人生态经济水利阶段.水工建筑物的建设必须与维护生态和保护环境相协调。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各种建筑越来越多地开始注意视角效果,水利建筑也不应该例外,其外表形态应成为人类美学的载体。
6、进行科学管理、确保永续利用
长期以来,由于“重建轻管”水利工程没能建立。以水养水的良性运行机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发展。要把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作为一门科学来对待.注重向管理要效益。扭转“重建轻管”的局面。建后形成的小型水利资产要及时移交给有关单位和个人,明确权属关系及管理分工,向他们颁发产权或使用权证书,采取租赁、拍卖经营、个人承包、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以便形成切实有效、适合当地社会情况和不同工程类型的运行管护模式,使新老水利工程都进入良性运行轨道。
六、我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方向
水利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必须为现代化建设打好基础和提供保障,各级水管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水利部党组提出的水利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在改革和完善管理体制上下功夫,牢固钳立。建设是管理的开始,管理是建设的延续,管理是永恒的主题”的思想观念。把水利管理的重点真正转移到管理上来,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发展。尊重农民意愿,依靠农民力量,合作兴办水利,是发展农村水利事业的基本原则。但政府要做好引导、扶持、监督,服务4个环节。对小微型农村水利工程要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收益”的原则,广泛吸纳社会资金,调动农民群众和社会各方积极性。各级政府要在政策支持、法律保护和资金补助方面给予支持和保障。努力调动各个阶层管理主体的投入积极性,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只有把当今我国水利工程管理中的问题解决了才能使水利更好的服务于农业,使其真正成为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坚实基础。
结论
水利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 它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奠定基础。虽然我国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发展迅速, 但是还存在许多问题, 要充分认识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各级政府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和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水利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人员的培训, 为搞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 1] 刘晓玲, 张 兵.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探索。以江苏省为例[ J]. 水利经济, 2004, 22( 6) : 51-52.
[ 2] 龚孟建. 社会学视野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制度改革研究[ 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8( 2): 31-32.
关键词:生态水利工程;可持续;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S891文献标识码: A
1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1 对局部气候的影响
水利工程可改变所在地区降水、空气湿度、温度、风向等气候因子。当水库工程建成蓄水后,库区形成水面,使该区域的水热交换方式以及强度发生改变,进而导致当地气温发生变化,一般会提高库区平均气温。另外,库区蓄水、水域面积增大,也使水库及其周边蒸发量、降雨量及湿度增加,使当地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发生一定程度变化。
1.2 对水文情势和水温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但会改变工程河段的水文情势,也会影响到整个流域。筑坝使河流非连续化,库区由原河流生态系统变成了湖泊生态系统,其水流速度、水域深度、水温和水流边界条件都发生了极大变化,蓄水也多会导致库区地下水位升高;坝下河道内径流量、径流过程、水温及流态明显改变,坝下河道减脱水多导致沿岸地下水位下降。通常径流调节能力强的水库上述变化幅度很高,径流式水库变化就相对没那么明显。
1.3 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成后,库区岩土结构、地下水水位、水压等一系列物理因素的改变,可能导致地震、山体滑坡、塌岸等地质灾害的发生。水库蓄水导致地壳应力增大,易引发地震。库区地下水位上升,易引发滑坡、坍塌等事故。
1.4 对水质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成后,库区水流速度变缓,水中的溶解性矿物质减少,溶解氧量下降,水体富营养化可能性增大。进入库区水体的建设垃圾和工农业废水,其含污染物种类多、成分相对复杂、难降解,而库区流态又不利于水中污染物扩散,导致库区水体水质的污染。
2 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必要性与其设计工作发展现状
2.1 建设生态水利工程实现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是基础性及战略性的自然资源。在世界各国水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都日益受到关注,人们已经意识到只有更加科学地、综合地利用水资源、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才能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生态水利工程是一种兼顾水利工程功能及对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新兴水利工程,它从生态环境的全局着手,把科学规划、河流综合管理以及污染防治技术等有机结合,在开发利用水资源、满足社会经济需求的同时,兼顾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水利工程不仅高效开发利用水资源,同时,也妥善保护环境资源,维护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和谐统一。
生态水利与传统的水资源利用存在着本质的不同。传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下的产物,其特点是只顾及眼下,不考虑长远,只注重经济效益,不看重生态价值,为追求经济发展,不惜牺牲生态环境质量。由此,造成了当今日益加剧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这种“涸泽而渔,焚林而猎”的资源利用方式,必然代之以协调有序的、可持续利用方式。而生态水利正是这样一种可持续的资源利用模式,它通过对流域水文系统综合整治与管理,充分发挥水系的资源功能、生态功能、环境功能,使全流域安全保障性、生态适宜性都得以维持或不断改善,支持流域内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2 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原则
2.2.1 安全可靠与经济合理原则
从安全角度出发,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施工须符合水文学、工程力学相关规定,确保设施的规范性;河流纵、横断面规划设计时,要全面考虑河流泥沙输运、河床侵蚀冲刷特性及河势变化趋势,以确保河流修复改造工程的安全稳固性和持久性。从工程的经济因素考虑,应本着投入小、风险小、收益大的原则进行设计。
2.2.2 维持或恢复河流形态空间异质性原则
生态系统群落多样性与生境多样性呈正相关关系,而一个区域的非生物环境空间异质性越强则往往其生境多样性越大。传统的河道治理工程使天然河道渠道化,致使河流生境单一化,导致河流生态系统退化。生态水利工程的根本目的之一,即在于保护和恢复河流乃至流域的生物多样性。因此,在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时应首先对河流演变历史和现状进行调查评估,确定河流生态修复目标,明确保护目标制约因素,对保护物种关键生态因子进行分类和评估,并确定生物对生态因子适宜范围,必要时利用数理模型对不同情境下的非生物环境要素进行模拟。
2.2.3 利用生态系统自组织能力进行设计
生态系统有自组织功能,生态学用以解释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特征,也可用来解释生物群落的动态演替过程。生态工程设计是一种“引导性”或者说是一种“触发性”的设计,生态工程主要依靠生态系统的自组织功能,而设计工作,旨在为生态系统的这种内秉功能建设或恢复适宜的条件,包括演替初期一定的群落组成及水文特征、水质、土壤、地貌等生态因子。
2.3 当前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3.1 缺少针对性的设计方法及评价标准
每一个生态水利工程的具体服务目标都会因时因地不同,这就要求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要因时因地而异。当前,尚缺乏具体的、有针对性的生态水利工程功能评价方法与标准,缺少足够的技术标准与规范,使得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目标不够明确、针对性不足。
2.3.2 水利工程设计者与生态科技人员缺乏合作
水利工程设计必须要遵循生态学原理、遵循流域生态需水规律,但是在具体设计工作中,水利工程设计者与生态科技人员尚缺乏真正意义的合作,部分设计人员对工程生态服务功能考虑不足,对工程设计方案生态可行性研究较少,对设计方案生态影响评价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导致许多水利工程的生态效益不明显,甚至是产生很多的不利影响。
2.3.3 缺乏生态水文测验资料
生态水文测验资料是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重要基础数据之一,能够帮助分析评价生态过程受水文过程的影响情况。缺乏水文资料,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工作就难以有效的设计理论、方法与技术参数进行。目前,我国的水文测验工作相对仍不完善,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人员不能获得足够的水文基础资料,是致使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工作未能很好地进行的主要原因之一。
2.4 改善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现状的主要措施
(1)依靠工程水文学与生态水文学进行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加强水利工作者与生态科技人员间的合作。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要有机的将工程水文学与生态水文学相结合,科学制定水利工程生态功能目标。在设计中,既要重视对水利工程社会经济服务目标,又要保障生态目标对水资源的需求,才能提高设计的科学性,从而实现水利工程社会经济服务功能与生态保护功能的和谐统一。生态水文学与工程水文学是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重要理论基础,基于对生态水文知识一定认识高度基础上的设计,才可能使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的不利影响因素得到更加全面、有效地控制,进而才可能实现水利工程的生态服务功能目标。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工作具有鲜明的跨学科特性,水利科学与生态科学在该项工作中的地位均举足轻重。水利工程设计人员与生态科技人员在设计中的全过程交流反馈,是科学设计、实现生态水利工程价值的基础。
(2)明确生态敏感目标,丰富设计基础资料,科学进行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生态水利工程设计首先要明确设计的内容和目标,设计过程中要清楚地认识到工程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生态目标,在工程规划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到对生态目标各方面的不利影响,在实际设计工作中有针对性的调整、优化设计方案,以避免或减缓工程的不利生态影响,使不利生态影响最小化;同时水利工程设计方案须符合水利建设的实际,保证水利工程的正常进行。设计中基础资料的充分搜集十分重要,应尽可能的搜集已有水文、生态等基础观测资料及研究成果,相关专业科技人员应注重沟通与资料的共享。
(3)生态水利工程结合环境工程设计。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要吸收环境科学理论与技术,对水量与水质进行同步科学配置,尽量将生态水利工程与水污染防治工程相结合。可依具体工程建设区域及水量变化过程进行设计,具体工程实施方案应考虑水量季节变化,使生态水利工程能够更好的建设、运用。同时,应设计以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净化水质为目的的生态水利工程,如以减小土壤盐渍化风险为目的适度开采地下水进行水稻种植,以实现水质净化为目的的人工湿地工程等,实现水利工程生态服务功能与水污染控制功能的兼备。
3结束语:
关键词:水利工程;测量技术;发展现状
Abstract: The measurement techniques for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survey, construction and completion acceptance plays a vital role, and the GPS technology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in various fields, especially in water conservancy engineering measurement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prospect is very broad.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GPS RTK measurement technology and principle; analyzes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survey technology present situation and trend of development.
Key words: hydraulic engineering; measuring techniques; development status
中图分类号:TV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6-0020-02
一、水利工程中应用GPS RTK测量技术
1、控制点加密的测量
在首级控制网的基础上,为满足地形图及断面等测量的需要,必须进行加密控制点的测量。而水利水电工程多位于偏远地区,已知高等级控制点较少,常规的控制测量方法是测距仪导线,测量精度受到很多条件限制,且工作量大。而用GPS RTK加密测量控制点则很简单,只需在测区10km范围内有3个以上且包含测区的高等级测量控制点即可,操作简单方便,平均每天可测量30~40个加密控制点,效率较高。2、水下地形测量 水利工程测量最难的是水下地形测量,水下地形复杂,作业条件差,而水下地形资料的准确性对水利工程建设十分重要。传统水下地形测量方法大多采用经纬仪交汇或全站仪配合测深仪,其缺点是:精度不高,测区范围有限,工作量大,人员配置多等。随着GPS 测量技术在测量中的空前发展,水下地形测量也较多地采用GPS RTK技术,主要设备有:双频Trimble GPS 5700 RTK,中海达数字单(双)频测深仪,海洋测量软件。进行GPS RTK水下地形测量的步骤是:将GPS、测深仪和笔记本电脑连接成一体,导航软件对测量船进行定位,并指导测量船在指定测量断面上航行,GPS和测深仪将实时测得数据导入笔记本电脑,由海洋测量软件处理生成水下地形图或导出*.Dat数据,再由成图软件绘制水下地形图。从几年测量结果来看,GPS在水下地形测量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测量的精度,减少了工作量,缩短了工作日,并且输出的数字化的水下地形图为今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建立和管理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3、施工放样测量 利用RTK随机软件中放样的功能进行点、直线、曲线放样功能,进行施工放样测量。输入设计好的已知坐标作为参考点和目标点,流动站实地所在位置的坐标作为修正点,电子手簿屏幕上的图形显示出实地待定点相对于目标点所偏移的距离,按照指示移动流动站,直到满足所要求的精度。同样方法可以用来复样及检查验收。 4、数字化地形图测量利用RTK快速定位和实时得到坐标结果的特点,在一定的测量环境中可以进行地形测量。地形点的测量可以在数据采集的功能下进行,也可以根据现场地形的实际情况进行测量设定,采集完的地形点经过成图处理,生成数字化管道地形图。地形点的采集可以单人作业,极大地节约了人力和时间。
二、水利水电工程测量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变形监测
变形监测又称变形测量,是对变形体进行测量,确定其空间位置及内部形态的变化特征。水利水电工程的变形监测主要包括基准网测量、工作基点测量、变形体变形监测、监测资料分析等内容,目前常用的变形监测方法主要有大地测量法、基准线测量法以及液体静力水准测量方法等。
(1)大地测量法。大地测量方法是变形监测的经典方法,可完成变形监测基准网测量、工作基点测量、变形体变形监测等工作,测量设备主要有电子水准仪、精密全站仪,测量方法包括传统的三角测量、几何水准测量、交会测量和现代的边角测量、三角高程测量等方法。大地测量方法利用常规大地测量仪器,理论方法成熟,数据可靠,观测费用较低,但观测时间长,劳动强度高,横度易受观测条件影响,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较低。
(2)基准线测量法。基准线法是水平位移变形监侧的常用方法,土石坝、重力坝、支墩坝等直线形大坝的坝体、坝基一般采用引张线法、真空激光准直法和垂线法观测,若坝体较短可采用视准线法、大气激光准直法观测;拱坝坝体坝基主要采用垂线法或大地测量法观测;近坝区岩体、高边坡、滑坡体水平位移监测主要采用大地测量法、视准线法和垂线法。
视准线法的优点是所用设备普通,操作简便,费用少,但受照准精度、大气折光等多种因素影响,操作误差不易控制,精度会受到明显的影响。近年来采用较少。引张线法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大坝水平位移监测主要方法,具有设备简单、测量方便、速度快、精度高、成本低等特点。引张线读数仪由早期人工测读引张线仪发展到目前的步进电机光电跟踪式引张线仪、电容感应式引张线仪、CCD式引张线仪以及电磁感应式引张线仪,基本实现了实时自动化观测。对于短距离引张线,取消了系统中的浮托装置,提高引张线的综合精度,简化引张线的观测程序,可实现完全自动化观测。垂线包括正垂线和倒垂线两种形式,是水利水电工程水平位移变形监测的主要方法。正垂线—般采用“—线多站式”,可用于水工建筑物各高程面处的水平位移监测、挠度观测和倾斜测量等;倒垂线—般要求深入稳定的基岩内,大多用于岩层错动监测、挠度监测,或用作水平位移的基准点监测。垂线监测由传统人工读数的垂线坐标仪发展到自动化观测的遥测垂线坐标仪。
(3)液体静力水准测量方法。垂直位移监测技术主要有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液体静力水准测量技术,目前发展最快的是液体静力水准测量技术。液体静力水准测量系统特别适用于坝体廊道内高程观测及高程传递,它通过各种类型的传感器测量容器的液面高度,可同时获取数十乃至数百个监测点的高程,具有高精度、遥测、自动化、可移动和持续测量等特点。两容器间的距离可达数十公里,如用于跨河与跨海峡的水准测量;通过一种压力传感器,允许两容器之间的高差从过去的数厘米达到数米。
2、水下地形测量技术
传统的水下地形测量采用一般多以经纬仪、电磁波测距仪及标尺、标杆为主要工具,用断面法或极坐标法及交会法定位,用测深杆和测深锤来采集水深数据,这种方法存在作业效率低,误差大等诸多缺点,近来已经很少被采用。近年来随着卫星定位技术的发展,DGPS、GPS RTK及CORS系统配合多波束测深仪进行水下地形测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DGPS(差分全球定位系统)是以某已知点作为基准点,基准点的GPS接收机连续接收卫星信号,并与已知点的位置进行比较,确定当时误差的伪距修正值,将这些修正值通过无线电台接收,用户接收机接收修正值来实时校正GPS信号,它具有全天侯、实时连续、高精度等特点。目前GPS RTK及CORS系统定位已达到厘米级的定位精度,并且能够做到实时无验潮测量。以上几种定位技术进行水下地形测量与岸上基准点交会法、极坐标法等定位技术相比。具有极大的优势,特别是较大面积的水下地形测量,可以大大缩短工作周期,减轻劳动强度。
3、数字地形测绘技术
随着全站仪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应用,形成了多种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数字测绘方法,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版权的优秀数字成图软件,采用三维测绘技术,不仅可满足地形图和专业图测绘成图,还可进行GIS前端数据采集与更新。数字化测绘技术作业模式主要采用电子平板模式、数字测记模式和数字摄影测量模式(含数字近景摄影测量模式)。
关键词: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发展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前言:水利工程建设是我国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农业大国,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则更为重要,国家近几年持续加大农村水利的投资力度,实施了一大批如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小农水重点县、农村饮水安全、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等事关民生的重点工程。但当前,由于传统因素的制约,我国的农村水利工程建设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难点有待解决,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农村水利建设与发展,需要给予高度重视,并采取科学有效措施给予改进与完善。
一、目前我国农村水利项目的现状分析
1、农业生产在我国的基础性地位还缺乏重视
我国当前正处于农村发展新时期,政府不断加大力度制定并实施三农扶持政策,同时不断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这些都体现了我国政府对于农村建设的重视。水利工程建设是农村建设的命脉,直接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大多存在专业化程度不高、人员冗杂、工程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而且水利工程的效益得不到最大发挥,收益又较为缓慢同时也较为隐蔽,导致人们对于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性还缺乏客观正确的认识,这些都制约了我国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发展。
2、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缺乏系统性
我们要客观清晰的认识到农村水利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多方面力量协调配合,才能发挥其目标功效。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同时也不能片面孤立的将其与整个系统分离开来,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人们往往不能综合多方面因素加以考量,进而严重忽视和影响了水利工程效益的发挥。
3、水利工程还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
我国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大多是公益性建设项目,因此在日常管理中一旦发生质量问题,无法及时找到负责单位,缺乏科学的管理与维修。水利工程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灌溉的效率,同时也在抵御自然灾害方面起到重要作用,鉴于水利工程在实际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和所处的特殊地位,政府都应该加大资金和政策方面的扶持力度,保证其功效的正常发挥,避免因问题解决不及时而引发严重后果。
4、政府对水利工程的管理垄断
在我国,水利工程多数是一项政府出资建设的公益性工程项目,因此,政府对农村水利工程具有绝对的管理权限。水利工程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部分,是控制农村灌溉、饮用、生态景观水源的命脉项目,不适合由私营企业建设和管理,所以,要由政府统一在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其管理效能,实现资源的公平公正的分配,保障农业人口的用水权利,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作用。
二、如何提高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效果
1、提高人们对于水资源的正确认识
农村人员大多数缺乏对于水资源的正确认识,存在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错误观念,因此也就不能够充分发挥水资源作用,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为了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于水资源的错误认识,上级管理部门应重视对水资源价值和性质的宣传,普及水资源的知识,使人们意识到水资源是有价的并且是十分宝贵的,以此提高人们的觉悟水平,杜绝水资源浪费现象。
2、加大政府的管理力度,明确管理责任
实施水利工程分级进行管理的体系,建立健全乡镇水利水保服务机构。水利工程建设是基础保障,各级领导务必从战略的高度来来深入了解水利的位置和效果,把水利真正作为一项基础产业来抓,其间最重要的一条即是政府部门应给予高度重视,要强化诱导方向,明确职责,把立足点放在深化下去调查研究、拟定政策措施、进行宏观调控上,按经济规律办事,以经济手段完善管理体系,实施水利工程归口办理,县级水务主管部门应依法治水管水,建立健全乡镇水利水保服务机构。
行政上要明确职责为主,事务上要条理清晰,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充分发挥乡镇水利水保服务站民主监督、洽谈和水利技术服务的功用。一是强化工程项目分工、业主职责,即依照谁获益,谁担负,谁投资,谁管理的准则,由村组干部、大众代表或致富能手参加,清楚工程的相关细节;二是增加水利建设科技含量,变革水利工程办理制度,依照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以水利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根本目标,加速节水灌溉、旱作农业、设备农业、生态环境管理等农业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处理已建成水利工程运营生机缺乏的问题,促进工程进一步的顺利有序运转。
3、实施水源自主管理,提高人员管理的积极性
一是实行自建、自有、自管、自用体制,发给产权证,受法律保护,农户自己用不完的水,允许在农户之间,按平等协商、互利互惠、有偿服务的原则,调剂余缺,充分发挥工程和水资源的最佳效益;二是对较多农户受益的小型公共水利工程应当按水系、渠系,成立由工程管理单位、用水单位和用水户组成的用水者协会等多种形式的农村用水合作组织,共同管好用好水利工程设施,使其发挥更大效益;三是对以向乡村企业、果园、种植场、养殖场供水为主,兼有村民生活供水任务的农村供水工程,应参照股份合作制的企业办法组建企业法人实体,实行企业内劳动者平等持股、合作经营。
4、制定新型税费计量方法,提高收费公平性
政府部门应该制定出一套精准的水量测量方法,建设完善的计费体制,保证灌溉资源的高效利用,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首先,要统一各个地方的水费计量标准,防止乱收费现象的方式;其次,水费计价要科学和精确,针对不同地区差异可以采用不同方法,避免给农民带来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再次,完善收费监督体制,保证收费过程的公开透明。
5、采用新型管理模式,更新管理理念
要充分认识水作为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所不可替代性和有限再生性,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作为强化水资源办理的基础。在进行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既要注重经济效益,又要注重社会效益,还要着重生态效益。
要科学制定水利工程管理发展规划,尽可能高效的使用有限的水利资金,在运行管理这个薄弱环节上,强化配套设施建造以推进水利工程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进一步加速与水利工程有关的各种配套体系建设,将市场经济中的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合理地运用到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中来,要经过建立相关法律法规来进一步规范水利工程管理,保障水利的正常运作,以经济效益推进水利工程的良性运转。
6、大力推进水利工程体系改革,完善管理机制
我国的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虽然是由政府主导,但依据我国政府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于农业水利工程的管理权和经营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施科学的分配政策,因此,可以以多种经营方式实现水利工程的有效管理,
另外,政府还应该在必要时投入管理和维修资金,增加对水利工程管理的投入力度,并不断完善水利工程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以保证水利工程的正常发展需要。与此同时,政府可以建立奖惩机制,对承包单位进行适当奖励或惩罚,以便于提高工程的管理质量,更好的发挥政府的监管作用,使我国的水利工程管理体系更加健全,也更加规范化,从而适应社会市场化发展需求。
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村水利工程须从项目的论证、设计、建设、建后运行管理等环节抓起,多措并举,确保达到预期工程效益,应注重增加科技含量,加强资金投入,推行专项资金项目预算审签制度,培养组建专业化水管队伍,加强政府引导、服务、监督,进行科学管理等,更加有效的强化农村水利工程的健康有序发展,为农村建设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杨登成,杨彩霞,孙芳芳.探讨强化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9,(12).
[2] 周洪明.浅谈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1,(03).
[关键词]水利工程;主要功能;发展趋势
[DOI]10.13939/ki.zgsc.2015.41.182
宜昌市位于湖北省西部,地处长江上游与中游的结合部。东边与湖北荆州市、荆门市接壤,南边与湖南省石门县毗邻,北边与湖北省襄阳市和神农架林区相接,西边与湖北省恩施自治州相连。宜昌市中心城区位于著名的长江三峡西陵峡,距举世闻名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40公里,距长江上第一座大型水电站葛洲坝水电站仅3公里。自20世纪70年代葛洲坝工程开工建设以来,就标志着宜昌市水利工程建设发展必将由此展开。1994年,从开始便引发移民、生态环境等诸多问题的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水利工程项目――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开始兴建,这一史诗性建筑物再次把宜昌这个钟灵毓秀的城市放在世人眼前。然而尽管葛洲坝水电站与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从最初的争议不断到现在已经完全具有防洪、航运、发电、种植、灌溉甚至更多功用,但是它们面对的群体是全国地区,所以对于宜昌地区的防洪、灌溉功用并没有宜昌本地的小型发电站取得的效果来得更为直接。
1 现 状
(1)对于各大水利枢纽工程的作用,越来越多的人了解的只是发电、蓄水等,其实不然,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与其下游的葛洲坝水电站构成梯级电站,主要就有三大效益,也就是防洪、发电与航运,其中防洪被认为是最核心的效益。
(2)兴建水利工程过程中,有些议案中已经预见的问题仍旧亟待解决,比如生态系统破坏、地质灾害预防。有的问题在兴建工程的时候已经被肯定和认识,但由于当时的条件限制暂时还没有有效且完整的方案去解决所以被搁置。还有的是一些当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有了新的应对和解决办法。
(3)《三峡后续工作规划》里明确提出要在适当时刻开展三峡后续有关工作,对于确保三峡水利工程的长期安全运行和能够持续发挥综合效益,提升三峡水利工程服务我国国民经济和促进社会发展能力,后续工作所占比重不可忽视。
(4)近年来,宜昌市在加强水利工程及相关产业的监督管理和相关制度建设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针对宜昌市水利工程建设这一方面所取得的经验并不是个例,已经开始有其他地区意向建设新的水利工程,并且已经开始有采取这种监督管理和相关制度建设措施。
(5)管理体制方面,葛洲坝工程、三峡工程、清江隔河岩、高坝洲分别由中央和省属国有企业管理,地方小水电站(单站装机5万kW以下)由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主管。
2 当前宜昌市水利工程发展面临的机遇
一是2015年5月18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与水利部联合下达湖北省重大水利工程投资计划,总投资资金达23.9782亿元,主要用于湖北省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在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发展史中,其他地区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水利工程项目能够如此被重视和引起如此多关注的目光。这一措施是积极有效的,表明了国家对于湖北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态度,把水利工程建设当做一件稳定大局的大事来看待。
二是水利部已经成立安全监督管理司,以往对于各大水利工程的诟病已经有明显减少和改善,无论是葛洲坝水电站还是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又或者宜昌本地的中小型水电站,尽管不可否认的会对周边地区环境和生态污染防治带来一定的影响,但实际上,水利工程带来的效益要比弊端大得多,这里的效益并不是指的经济效益,因为宜昌市大型水电站譬如葛洲坝水电站、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不对宜昌当地发电的,它们构成的梯形电站更多的是针对全国,但是带来的防洪、航运、灌溉作用带来的宏观效益是明显的。
三是自70年代葛洲坝、1994年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工以来,尽管与其他行业的发展形势相比还是有不足之处存在,但是在水利工程发展这方面近些年引起的关注越来越广泛,近年来的一些重大措施或者是大中型水利工程取得的一些比如三峡电站机组今年首次全开运行等成绩都将扩大其影响力度。
四是随着时展,专业人才需求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在宜昌市各大水利工程单位用人选择上明显提高征选条件,这也将明显表现为从业人员职业素质明显提高。在国家发展必然趋势的促使下,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对于宜昌市水利工程建设也会产生积极影响。
3 结 论
(1)宜昌市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虽然在全国范围内知名,但是宜昌本地发电另有三百多座小型发电站进行水力发电以及防洪、灌溉等作用。葛洲坝水电站、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等发电先输送至国家电网再按比率分配。宜昌市水利电力局分管宜昌地区各小型水利发电站,并对其进行宏观指导性管理。
(2)国家大力支持湖北省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宜昌市水利工程在原来基础上更注重后期工作。不可否认的是兴建水利会带来生态破坏、移民搬迁等一系列问题,但其防洪、航运、灌溉、发电等功用带来的社会效益甚至给整个国家带来的利处也是显而易见。重点是要做好水利后期维护与改善方面措施,才能保证其更高效率的运行。
【关键词】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一、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及其管理概述
小型农村水利工程主要是指除涝面积在3万亩以下、灌溉面积在1万亩以下、库容在10万立方米以下、渠道流量在每秒1立方米以下的农村供水工程与水利工程。农村的小型水利工程涉及面较广,从功能上来看可以分为饮水设施、蓄水设施、提水设施、交叉建筑物、输水配水设施、田间灌水设施、生活供水设施、降渍排涝设施、防洪设施。在实际的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中,蓄水设施一般包括水池、塘坝、小水库等,供水设施包括农村地区的水窖、自来水厂等,田间灌水设施包括闸管、滴灌、喷灌、灌水沟等,降渍排涝设施主要由排涝泵站、排水闸、低下暗管、排水沟等,倒洪吸、渡槽、桥涵等属于交叉建筑物,提水设施包括机井等。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在城乡各地分布十分普遍,在灌溉、排涝、发电、养殖、排洪、改善生态环境以及水土保持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作为农业灌溉的基础,其管理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主体包括农民;二是农村水利工程的使用者与管理者主体是农民;三是由于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在使用和管理过程中涉及到较多的农户,所以农户之间需要作出合作和互助;四是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可以分为具有公共性且规模较大的工程以及主要以自用为用途的微小型水利工程。农户在生活和生产中具有公平用水权,所以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应当在农户参与以及政府指导与规划下有序进行。
二、我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发展现状与问题
农村的小型水利工程作为农村基建设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农村的小型水利工程具有较大的涉及面、较大的数量、较小的规模以及较大的环境差异和参差不齐的建设水平和管理水平等特点,当前农村的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中暴露出了许多有待重视和解决的问题,总体而言,当前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已经难以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求,甚至已经成为了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所以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得到了社会比较广泛的关注与重视。
(一)农业水资源紧缺急需加快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进程
我国作为一个缺水干旱的国家,水资源在总量上明显不足,并且水资源在时空分布上也十分不均衡,季节性缺水以及区域性缺水现象十分严重。而我国同时也是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是不言而喻和不可替代的,为了解决水资源不足与农业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加快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是有效的,也是必要的手段。
(二)建设标准较低
当前农村中的小型水利工程许多都是在20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建成,受到技术以及经济条件的限制,水利工程具有较低的建设标准,其表现为防洪设计标准较低、地基处理以及地质勘查欠缺、规划设计与材料质量以及技术水平较低。另一方面由于农村现有小型水利工程由于建设年代较长,所以出现了老化的现象。
(三)工程的完好率较低
农村的小型水利工程具有建设标准较低、规模较小的特点,在经济、技术、管理等诸方面因素的影响下,设计、规划、管理以及施工等阶段都存在一些问题。水利工程在建设完毕之后需要进行一定的维护与完善,但是水利工程管理却没有跟上这些需求,许多当前仍在使用中的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出现了或多或少的病害,并且许多水利工程在受到人为破坏或者自然灾害破坏后因为无法使用而被废弃,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水利资源的浪费。
(四)工程的效益较低
农村中大多数小型水利工程都因为配套设施不完善而具有较低的工程效益,在重视建设而缺乏管理的理念影响下许多水利工程都不能得到良好的维护管理,从而导致水利工程本身供水能力不断下降,效益也随之不断下滑。
(五)工程管理有待完善
当前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存在管理机构有待健全、管理条件有待改善以及管理投入与管理队伍素质有待提高的问题。许多原有的水利工程损坏严重,例如在灌溉用渠中出现的漏、渗、跑、冒等现象十分普遍,由于农村在用水生产方面的进度缺乏统一性和一致性,所以在农业生产用水时为了自身需求随意开沟、节流、堵坝、放水等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破坏水利工程的主要因素,从而导致水利工程功能的逐渐削弱。另一方面,新建的水利工程在水费收入较低的情况下维护经费以及管理经费难以得到保障,许多工程并不能得到良好的、及时的维护与管理。
三、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趋势
(一)工程管理的科学化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效益的低下以及资源的浪费主要归咎于工程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完善,在此过程中要扭转重视水利工程建设而忽视水利工程管理的意识,通过加强管理来提高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利用率与效率。在完工后的小型水利工程要移交给个人或者相关单位,在明确产权的基础上来明确工程管理工作的主体。另一方面,要对水利工程配套工作作出完善以确保水利工程效能的充分发挥。由于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主要用途包括农业生产以及防范灾害,所以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具有公益性和经营性双重性质,而管理工作也要根据工程性质的不同而做出区别,对于经营性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要在核算成本的基础上进行有偿服务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要求。
(二)加大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投入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是具有公益性的基础设施,公共财政应当给予支撑并使农民受益,从而突出其公益性和公共性,所以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应当是公共财政扶持的对象。在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过程中不仅要求政府能够加大投入,同时调动农民的投入积极性也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农民投入和政府投入的结合以实现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进程的推进。但是与此同时应当认识到,农民可以进行投资,但是如果每亩地拿出几百元进行投资的话显然已经超出了农民本身的负担能力。所以政府仍旧是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主要投资主体。而作为农村小型工程建设与管理主体的各级政府应当明确自身责任,在重视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以长远眼光增加农村水工成管理投入,在此过程中不仅要积极建设新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以确保农业发展需求以及农民用水需求得到满足,同时有必要对已有水利工程进行改造与维修,避免资源浪费。另一方面,政府要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投入资金进行引导,杜绝专用专项资金问题的产生,水利工程建设单位需要向有关部门汇报工程成本控制情况,从而以便政府部门能够在协调资金的基础上实现资金的优化配置。
(三)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
人是进行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主体,所以重视通过人力资源的开发以提高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基层水利工程管理部门中,应当有步骤有计划的选拔人才并根据人才岗位需求来进行人才培训与深造,从而确保水利工程管理部门人力资源能够适应农村小型水工程管理需求。对于农村中的水利工程技术人员应当进行择优选用并明确其义务与责任,在工程建成以后通过做好技术交底来提高水利工程技术人员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刘铁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社会科学版),2004(3).
[2]李燕琼.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制度创新与实践[J].经济体制改革,2003(4).
[关键词]农村;小型;水利工程
前言
水利建设是当今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环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目前大型水利工程管理主要集中在城市,在农村还是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与水利建设。中国大部分农村特别是西部,干旱少雨,水资源贫乏,众多的人口与有限的资源加剧了环境的负荷,制约着经济的发展。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村小型水利工程须从项目的论证、设计、建设、监理、管理等环节抓起,做好质量全程监控工作。应注重开发人力资源,加强资金投入,推行专项资金项目预算审签制度,加强政府引导、服务、监督,进行科学管理等。
1、小型水利工程的概述
水利工程最为一个项目工程就是对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控制,治理,调配,保护,开发利用,以达到除害兴利的目的而修建的工程.水利工程的用处很大,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小型水利工程作为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粮食生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作用影响深远,但是,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权责不明, 投入不足,发展滞后,管理不善,效益衰减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已成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制约因素,严重危及国家粮食安全。水利工程主要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在我国也称为水工程。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但其自然存在的状态并不完全符合人类的需要。一个国家的发展,修建水利工程是必不可少的,既能帮助人民生活又能保证对水资源的合理运用.只有修建水利工程,才能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 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
2、我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水利工程发展较为缓慢,只有加强水利工程的建设,提高水利工程的利用率,才能切实提高我国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在我国, 目前大型水利工程管理主要集中在城市,在农村还是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与水利建设.中国大部分农村特别是西北部,干旱少雨,水资源贫乏,众多的人口与有限的资源加剧了环境的负荷,制约着经济的发展。由于水利工程的影响面较广,水利工程规划是流域规划或地区水利规划的组成部分,而一项水利工程的兴建,对其周围地区的环境将产生很大的影响。
在我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现状,主要有以下几点:①财政投入资金较小,由于农村发展较慢,资金相对匮乏各村地方各级财力紧,严重制约着农村重点水利工程配套和小型水利工程补助.新农村建设以来,虽然国家大力扶持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在规划布局,项目安排和资金补助上给予很大倾斜.对农村政策的一度照顾,但是我国农村发达地区较少,农村贫困地区较多仍然处于低迷状态,很难有较多资金用于农村水利重点工程的建设配套,致使部分工程无法按期启动,由于资金的关系,工程进度很慢,开工建设的也很难按计划竣工验收,加大了继续向上争取工程项目的难度.同时所有财政支持的资金与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所需补助资金差距较大,主要还是靠受益群众自行解决,更使得农民积极性降低,工程进度缓慢并且在农村难以进行下去,导致工程施工到一半就进行不下去的情况时有发生。②农村水利技术人员素质较低,对水利工程的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于水利项目逐年增多,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很多水管单位内设机构不科学,非工程管理岗位多,人力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导致效率低下,人浮于事。再者说,水利人员素质较低,致使其效率低下,并未达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在我国,设计或监理工作多由县(区)级以上相应单位负责,基层水利人员从思想上有了靠山并产生了惰性,致使整体技术水平徘徊不前,有的还出现下降趋势.许多基层水利技术人员从事上传下达等事物性工作较多,或者并没有或很少有时间进行深造,技术水平提高的速度慢,更缺乏深层次的实践经验,难于承担有一定深度的工作。③新建工程难度越来越大,造价越来越高,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并且现有工程设施尚未全部配套,如有的灌区缺乏田间工程, 有的有灌无排,有的设施已经老化,加上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措施不力,工程效益还未充分发挥.小型水利工程立项很少组织可行性论证,工程建设常常不合理或不规范。
3、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
3.1进行科学管理
要把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作为一门科学来对待,注重向管理要效益,扭转重建轻管的局面建后形成的小型水利资产要及时移交给有关单位和个人,向他们颁发产权或使用权证书,采取专业管护、拍卖经营、个人承包等形式,以便形成切实有效适合当地社会情况和不同工程类型的运行管护模式,使新老水利工程都进入良性运行轨道。其次,要搞好中小型水利工程的配套工作,以充分发挥其最大效能。因为农村水利既有农田灌溉、水产养殖和生活供水等兴利功能,也有防洪、除涝、降渍、防治地方病等除害减灾功能。所以以水利为主的工程兼有经营性和公益性,而防洪除涝等工程完全是公益性,不具备经营条件。根据各种不同农村水利的特点,需要对不同功能的水利工程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尊重农民意愿,依靠农民自己的力量,使水利工程在完善的工程管理条件之下,取得较好的工程效益。以水利为主的工程,既要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有偿服务,核算成本,降低费用,促使工程良性运行,又要坚持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宗旨。
3.2加强资金投入
在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中,需大量的工程投资,应由中央明确各级地方政府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财政投入责任,以此来增加各级地方政府财政投入。对现有工程进行维修改造,同时增加新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适应当今水利发展要求在努力增加地方财政投入的同时,地方政府应加强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行政领导,积极组织群众参与水利工程建设中来,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为了杜绝挤占挪用农业专项资金的现象发生,项目实施单位要及时向主管领导和相关部门汇报项目情况,与财政部门积极协调衔接,争取地方配套资金。
3.3开发人力资源
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基层水利行业整体人力资源的开发。要有计划、按步骤地选拔人才去深造,以适应岗位需要和市场需求;鼓励职工在职学习,不断提高整体素质,使基层水利人力资源切实得到保值和增值。对农村现有水利技术人员进行适当分工,明确每个人的业务主攻方向,尽早造就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水资源管理、地质及地下水、水行政执法、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行家里手,并能统揽全局,承担起相应的工作。进一步做好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十分重要,水利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大有用武之地,同时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与先导。建设新农村,水利要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