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1 17:26:06
序论:在您撰写网络社交媒体的利与弊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知名网友“和菜头”翻译的朱莉文章,在微博等社交媒体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不到两天的时间得到了11万次的转发。随即,在其它社交媒体,不同版本的翻译文章也陆续被贴出,网友们对朱莉的手术甚是关注。
在这起娱乐事件中,朱莉是策划者,并以出色的理念和诚实的态度决定了舆论的走向,在为全球提供一项娱乐谈资的同时,也悄无声息地普及了一种健康常识。
在报道这一新闻事实的同时,媒体邀请医学专家出面谈论手术的利与弊,使得这一娱乐事件变成了健康事件。它传递出两个常识,一是朱莉所做的只是乳腺切除而非切除,这两者有很大区别,意欲效仿者应分清两个不同的手术概念;二是朱莉所采取的治疗做法属于极端治疗,医学专家不建议此种做法,等到病发后再进行切除手术也不迟。在媒体的密集报道下,相信这两个常识已经被输送到无数人那里,朱莉以超过一百名、一千名医生的力量,帮助世界各地的人们了解了这些常识,尤其是对那些羞于谈论健康且不愿意按时体检的女性来说,朱莉给她们增加了勇气。
关键词:思想道德;网络文化;利弊
【中图分类号】G640
在互联网背景下,人们能够感受到不同类别、不同地域的文化,尤其是思想方面的文化。网络文化的入侵有利有弊,要想充分了解并合理利用,首先应掌握网络文化的主要特点。
一、网络文化的特点
(一)虚拟性特征
网络平台实际上是一个更倾向于虚拟模式的生活空间,属于一种新型空间形态,其介质为虚拟状态下的电子信息,让网络使用者在这种虚拟环境中交流、互动与实践。通常而言,用户不会轻易将自己真实信息告知网络另一端的陌生人,在可以隐藏某种信息情况下,网络文化同样处于虚拟状态。
(二)互动性特征
网络文化在传播方式方面与电视、报纸等媒体信息并不相同。传统传播媒体通常掌握在特定人群手中,由上至下的对民众灌输文化(例如金字塔模型,从顶端向下接受范围逐渐扩大)。在网络环境中,用户的交流、信息获取渠道基本上处于平等地位,每个人都可以是网络文化、信息的者或接受者。在无论身份地位、贫富贵贱环境中,每个人都有交流信息的权利。
(三)包容性特征
网络是没有民族、语言、国界等因素隔阂的世界性文化传播环境,由于每个人都可以信息并将自己的观点、看法表达出来,网络文化逐渐出现了低俗、反面的一面,影响了文化的健康性。但由于其开放性特征,网络文化对于这些反面因素存在一定程度的包容,实现了言论自由。
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正面影响
(一)提升思想道德主体性
由于网络世界中文化交流存在正面与负面两种,大学生在接触这些信息过程中会逐渐掌握信息筛选方式。调查发现,约有86%的大学生认为对于网络文化的利与弊可以取其精华、去其槽粕的看待,自主将不良信息屏蔽。在这一点上,证明了思想道德主体性能力的有效提升,多数大学生能够正确区分文化的优劣并选择性接受。
(二)社会道德关系的扩充
现如今大学生接受知识讯息多数通过网络实现,对于一些在没有网络条件下无法有效参与的事件也能够逐渐了解并参与。例如参政议政方面,网络文化不乏针对大学生进行的民意调研,在网络文化影响下,大学生的思想意识程度以及知识涵盖面都有了质的飞跃,在参政议政方面有效率更高。
另外,在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交相关因素也悄然发生着改变。网络学校、电子图书馆、网络旅游、网络银行等等文化载体的实现满足着大学生交友、旅游与学习的愿望,促进了社会道德关系范围的扩大化。
(三)促进了大学生实践性的发展
网络文化为大学生带来了新的认知世界的途径,在这个新环境中大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在多方面能力上均有所提升,例如其超越性、创造性、自主性、主动性等。可以说,优秀的网络文化为大学生带来的正面能量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有效提升了大学生对道德的认识程度与实践比重。
三、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正面影响
(一)意识失范的缺失
大学阶段是人的一生形成良好思想道德意识与品德的重要阶段,在网络文化渗透下,部分大学生可能由于自我控制力度的不足比较容易受到网络文化的影响。对于这部分大学生而言,传统道德规范对其的导向能力与约束能力呈明显成下滑趋势。在这个虚拟空间中,他们可以与世界各地的人们交朋友,隐藏真实信息的说出想要表达的思想,自由度更为灵活。在现实束缚力下降情况下,大学生对自身行为的约束力同样可能下滑,继而出现网络犯罪现象。网络犯罪隐蔽性强,一旦其尝到甜头可能一发不可收拾,自我管理意识也持续下降,造成意识失范的缺失。
(二)文化复杂性的意识腐蚀影响
之前提到,网络文化同样存在好坏之分,多数大学生都能够自觉抵制不良文化。但现如今仍存在部分学生对于网络文化阴暗面的判断不足,容易受到意识上的冲击等。例如某段时间网络上组织大学生“抗日游行”,这种文化的冲击可能造成某些大学生在看完组织标语、内容后产生较强烈情绪,在没有冷静思考下参与到游行队伍中,可能在游行中发生危险或触犯法律。实质上,这种文化的恶劣影响属于大学生意识根基不稳的表现,在网络文化的开放性特征下,一些西方不良思想也同时传入,刺激、奢侈、享乐等不健康信息也同时影响着大学生意识。对于一些缺乏控制力但却存在好奇心的大学生而言,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可能受到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积极向上与不断奋斗的意识逐渐被腐蚀。
四、网络文化在优化大学生思想道德上的策略分析
(一)加强网络监管
目前大学生在校上网多数使用的是校园网,校方在此方面可从源头抓起,将防火墙软件安装至校网络服务器上,实现对迷信、黄色、诽谤、暴力等不良文化的过滤。同时注重对校园网站、BBS的监管,避免出现夸大言论、煽动情绪之类的言语,需及时清除。
(二)丰富学校生活
鉴于网络文化对学生实际生活圈子的禁锢,学校可多举办一些校园活动,增强学生在现实社会中的沟通交流能力,通过各项积极、正能量的活动优化“三观”状态。
(三)校园网侧面影响
校方可将学生上网页面设置得更具学术氛围,春风化雨般的将学生思想道德引导至正确轨迹。可通过潜移默化让学生学会正确鉴别、利用网络文化,让思想道德教育更具渗透性。
结束语
网络改变了传统文化传播方式的媒介,告别了文化局限性,无论用户处于何处都能够接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这便是网络的开放性。大学生在这种开放性环境下,思想道德难免受到正负两面影响。校方应重视这一问题,通过各项措施优化网络文化的传播,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程度。
参考文献:
[1]兰岚.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及对策[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02).
[2]李寒梅.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影响的调查与思考[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2(06).
关键词:微信电商营销;营销方式;优势;劣势
中图分类号:F71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7-0067-02
近年来,传统电商市场趋于饱和,品牌化与集成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传统个体电商的准入门槛也逐渐升高。传统的个体电商拥有的市场份额不断缩小,竞争形势极为严峻。在此背景下,个体投资者逐渐将目光投向社交软件平台。在微博代购的成功推动下,微信这一更具可信度的社交平台日益发展为新型电商主体的主战场。据统计,2015年微商行业年交易额高达1 819.5亿元,如此巨大的成就不仅缘于目前电子商务环境的相对成熟,还与微信电商自身的特点密切相关。但是,随着微商的不断繁荣与发展,其隐患也逐渐凸现出来,呈现出优势与短板共存的局面。
一、微信电商营销的主要方式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推出的一款免费移动应用,核心功能为多媒体信息通信,自诞生以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微信电商营销是以强关系营销为基础的一种扩散式传播,当一个用户在微信账号上信息时,他的微信朋友是能够看到的,而若该朋友选择转发,那么该朋友的朋友又能看到,这一定点扩散式转发所产生的影响不可估量。同样的话,从朋友和陌生人那里听来势必会有不同的效果。微信电商营销基于“朋友圈”的层层关系网,其传播方式相较于微博而言有一定的不同。微信所采取的传播模式为一对一或一对多,信息的发送与接收双方互为好友,以社交网络“朋友”为基础的概念关系更加稳固。此外,微信这一信息平台具有封闭性,信息接收者从微信中获取的信息会给人一种单向信息推送的感觉,人们只能看到共同好友的点赞或留言信息,而微博作为一种公共信息的平台,信息接收者可以看到所有人的评论,这会引发开放式的思考与选择模式,在此状态下人们若不感兴趣会直接取消关注。相对而言,微信客户有更高的“命中率”,以下是微信电商营销的几大营销方式。
第一,二维码扫描,对O2O营销模式予以打造。不同于B2B、B2C、C2C等传统电子商务模式,O2O会借助网络平台向互联网用户进行线下商店信息的推送,以将线上用户转化为自己的线下客户。微信这一网络社交平台具有二维码扫描功能,用户扫描二维码可以完成好友添加与企业公众号关注等操作,微信电商营销可以借助此项功能向用户推送产品信息,此外,用户还有权利享受一定的优惠与折扣。如此一来,微信电商营销就实现了O2O的营销模式。商家在运作之时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线上揽客与线下服务;消费者则可以在线上进行服务的筛选,并于线下统一结算。对于商家与消费者而言,移动互联网的便捷与实惠均能得到充分的体验。
第二,朋友圈与转发,引发口碑效应。微信朋友圈是指微信上通过各种渠道认识的朋友所形成的圈子。在朋友圈里,可以进行消息的与转发,也可以评论微信好友所的消息,还可以点击朋友圈链接由一个圈子跳转至另一个圈子。相似度高是朋友圈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圈内人都有一些相似点,例如,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有相同的学习经历或者所从事的工作相同等等,这些相似点既是商家进行目标市场寻找与定位的依据,又是他们开展精准营销的前提。朋友圈中推广的产品通常都可以产生较高的信任度,这有利于产品信息的转载,进而引发口碑效应,最终加速产品信息的传播。
第三,微信公众平台,对产品进行互动式宣传。现阶段,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开展网络营销,微信公众平台的强大功能与影响力已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人们目前已经走入微信时代,很多人从早晨起床到晚上入睡的一天时间内都会利用微信与外界联系、沟通。对于粉丝数量庞大的微信公众号而言,其所拥有的商业价值不可估量。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图片广告、植入广告甚至是一般广告都能够大放异彩,所取得的广告效果难以比拟。在微信公众平台的支撑下,很多企业可以更加便捷地进行品牌的推广,及时解答消费者的各种疑问,并与消费者展开实时与互动式的沟通。
二、微信电商营销的优势分析
第一,传播方式方便快捷。移动客户端是微信用户的具体传播渠道,主要集中于安卓与苹果两个智能系统中。移动互联网时代,“人手一部手机”已是常态,通过微信进行信息的推送已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通信手段,它已发展为一种生活方式。与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以及淘宝等传统电商的宣传不同,微信电商在开展营销活动之时实现了传播主体对宣传成本的降低以及前期筹备时间的缩短。一般的公众号借助公众平台进行文字、图片与语音三类内容的便可以实现对产品的推广与营销,对于传播主体而言,推送方式的方便与快捷是其最大势所在。
第二,商家无须自主费心选货,可信度较高。较之淘宝等传统电商而言,微信电商所销售的产品具有更加明显的品牌化趋势,这一趋势对于化妆品行业来说最为突出。通常情况下,传统电商的化妆品店会同时经营多个品牌的化妆品,而微信电商大多会有针对性地进行少而精的品牌的选择,并在选好品牌之后从各级处进货。与大部分传统电商相比,这一进货模式能够极大地节约人力成本,同时可信度会比较高。
第三,熟人营销有利于增强顾客黏性。微信电商的目标客户都是他们的微信好友,调查显示,微信中的好友有六成以上都来自于手机通讯录,这表明对于微信与现实世界而言,两者好友关系的重合度很高,即微信中的好友关系属于一种强社交关系,多以熟人为主,大部分微信电商在起步阶段都是以这一强社交关系为支撑,借助客户对自己的信任开展营销活动。此外,当客户对商品的效果持一种认可的态度时,以对微信好友的信任及帮助好友的想法为出发点,各客户会在自己的朋友圈或社交圈内进行宣传,让微信好友的商品信息呈现出一种链式的传播状态,最终极大地增加微商客户数量,扩大熟人圈子与规模。与传统电商将东西卖给素未谋面的陌生人的生人营销方式相比,微信电商的熟人营销毫无疑问地更有利于客户黏性与忠诚度的增加。
第四,个性化营销更加具有针对性。微信电商营销的特性化特征十分明显,与传统商家的减价促销不同,微信电商一般情况下不太会采取降价的促销方式,他们经常以转发推广消息送礼品、加好友送礼品或加群领红包等方式进行商品的营销,这类方式更加个性化,具有很强的互动性。此类营销活动的开展原因在于,微信电商需要通过微信好友的增加来扩大目标市场规模。不同于传统电商,微信电商以朋友圈信息为其主要的营销工具,这些信息只能让微信好友看到,要想扩大营销并增加销售额就必须添加更多的好友,以增加潜在客户数量。对于微信电商而言,传统的价格战在通过口碑进行营销之时的重要性会降低,这是由于口碑对消费者的价格敏感度予以中和。此外,微信电商会更加明确地界定目标客户,这就使得他们的营销手段也更加具有针对性。例如,针对购买力极强的青年女性市场,微商会制定一些赠送高端电子设备、高级化妆品等的营销方案。
三、微信电商营销的劣势分析
第一,用户容易快速忽略微信信息。微信的不断推广增加了其用户的人数与规模,通过微信,人们会获取越来越丰富的信息。在海量信息的轰炸下,用户很容易对一些不感兴趣的内容进行筛选与过滤,这极易造成用户的流失。若对精准化的营销有所忽略,商家便无法对用户有用且精辟的消息,这很容易使用户取消对其公众号的关注,因而最终丧失微信营销的机会。
第二,支付手段不便于统一管理。与以淘宝为例的传统电商统一用支付宝作为支付手段不同,微信电商的支付手段虽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支付宝、微信甚至线下支付均可,为用户的付款提供了便利,但却对微信电商自己带来了支付管理的难题。微信的支付晚于微信电商而出现,而微信电商营销对线下关系的依赖推动了线下支付的产生。对于消费者来说,支付渠道的多样化能够极大地提高其消费体验,但对于微信电商而言,同样是多样化的支付方式,会增加管理成本,不利于资源的整合。这一弊端在线下支付上的体现更加明显,线下支付一定风险的存在不利于规范化的管理。
第三,产品单一化严重,缺乏相对竞争优势。微信电商所制定的产品战略少而精,面临着严重的类型与品牌单一化现象。原因在于微信电商大多是个人或小团体,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若经营的产品种类与数量过多,就需要对朋友圈进行及时的更新,时间与精力一定的条件下势必会挤压与客户进行沟通与发货的时间。加之微信电商经营的产品大多单价较高,这使得同等财力的微商同传统电商相比所能投入经营的产品数量与种类极为不同,单一化特征必然会相对明显,这就令微商在价格上缺乏竞争优势。
第四,营销体系不够健全。现阶段,微信电商营销尚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建立起健全的营销体系,很多营销方式并不成熟。例如,一些商家只将微信视为移动的微博,他们过分看重信息的传播而忽略了与消费者的互动,失去了微信营销体验式营销的独特之处。长此以往,会使用户产生抵触心理。又如,近期微信电商的点赞营销模式十分流行,为了积攒人气,商家经常会举办转发点赞“满就送”的活动,虽然很多商家会对承诺予以兑现,但并非全部商家都能够言出必行,有的会推脱、否认、延迟兑现,降低消费者的信任度。此外,缺乏商品参数与买家评论的微信电商营销只能够对商品信息进行简单的展示,很难保证商品质量,使消费者遭受一系列损失。
四、结语
虽然现阶段微信电商营销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也有着十分可观的市场价值,但其真实价值的实现需要更多商家对微信营销进行了解,深入研究其营销实质,掌握营销技巧,最终将微信电商营销工作真正地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洋,郭进利.微商营销的利与弊――与淘宝电商相比[J].电子商务,2015,(8):27-28.
[2] 王惊雷.企业微信营销研究及策略分析[J].价格月刊,2014,(9):68-71.
[3] 唐妍洁.传播学视角下微信营销的利与弊[J].新闻世界,2014,(2):112-113.
[关键词]微信;大学校园;利弊
[DOI]10.13939/ki.zgsc.2017.12.275
近几年,手机和网络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大学生群体中,微信已经渗透到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以及消费等都有深远的影响。
1 微信概述
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信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支持聊天、视频、文字、图片、支付等多种形式。据调查,微信自2011年推出以来,使用人数逐年上升,是目前使用人数最多的互联网应用程序,尤其受大学生群体的喜爱。
2 微信在大学生群体中流行的原因
(1)方便快捷。利用微信能够方便快捷地完成信息的传递。实现远程交流,方便与同学、家人之间的交流,跨越时间、空间的限制。
(2)信息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微信以网络为媒介,能够实现长距离、高速度传播,信息具有超强的时效性,信息的发送和接收都不受时间限制,可以随时完成。互动的双向性,利用微信可以进行互动,因此微信比传统的网络工具更具优势。
(3)微信的功能强大。微信的功能不仅局限于聊天、视频,更成为一种常见的营销手段,微信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很多大学生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做起了微商,利用朋友圈这一免费媒介,宣传自己的产品,这种营销方式成本较低,适合学生操作。
(4)资费便宜。与传统的信息发送不同,微信只有在网络覆盖下,其在使用过程中是不收费的,因此深受大学生的欢迎,适应于没有收入的大学生。
微信作为一种新的交友途径和一种新的营销手段,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和步伐逐渐增快,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机会越来越少,微信的产生可以解决人们遇到的这个问题,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交流沟通,超越空间限制,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3 微信在大学校园流行的利与弊
3.1 微信对学生发展的积极影响
(1)拓宽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微信作为新兴的自媒体,以网络为载体,能够快速地实现资源的共享,信息能够借助网络快速传播,拓宽了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在学习上能够使学生能够了解最新资讯,更加了解社会的变化,顺应时展的潮流,达到不出门就能了解天下事,在生活上,通过朋友圈,可以了解朋友和家长的最新动态,促进亲情、友情的发展。
(2)扩大学生的社交范围和视野。微信可以使大学生交到更多的朋友,开阔大学生的视野,及时了解时事新闻,获取各种最新的知识和信息;可以毫无顾忌地与网友聊天,倾吐心事,减轻课业负担,缓解压力;可以发表自己对各种问题的看法和见解,觉得很有成就感;可以提高自己某项业余爱好的水平。
(3)加快大学生的生活节奏,提高效率。通过微信,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能够节省大学生的时间,使学生能够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时间。
(4)促进大学生的创业。大学生对于微信这一平台比较了解。微信作为虚拟交易平台可以省掉租赁店铺的费用,通过微信朋友圈进行广告宣传,省去了宣传费用,有效了解决了大学生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微信支持图片、语言、文字形式的发送,有助于实现快速、便捷的实现与客户的沟通,并且这种沟通不需要浪费金钱和空间。微信营销支持全城定为搜素,有助于扩大客户面,锁住客户资源,借助微信平台进行产品销售可以足不出户地进行相关操作,减少了人力、物力以及时间的浪费,大学生要充分利用微信平台进行创业。
(5)有利于实现资源的共享源共享是基于网络的资源分享,是众多的网络爱好者不求利益,把自己收集的一些通过平台共享给广大群众。
3.2 微信的迅速普及给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
资源的共享能够有效避免各类资源的重复建设,使信息资源配置合理,充分利用,避免不必要的资源重复和浪费。
微信给大学生的生活和交流带来了便利,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发展,但大学生过于沉溺于网络世界中,也不利于其自身的发展。
(1)干扰学生的学习,影响课堂学习效率。微信为用户提供了聊天、视频、交友、朋友圈添加关注、语音对讲等多种功能,容易使学生过于沉溺于微信等网络自媒体,会干扰学生的学习,影学生学习的注意力,部分学生甚至会在课堂上随时随地利用微信聊天,分散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严重干扰课堂秩序,大大降低了课堂学习效率。
(2)带来更多的安全隐患。微信平台不但可以关注学生认识的家人、同学,也可以通过“附近的人”、“摇一摇”等方式添加不认识的陌生人,大学生还没有接触过社会,缺乏社会阅历,思想比较单纯,很容易让犯罪分子趁机而入,落入交友陷阱,容易上当受骗。
(3)影响学生的价值观。价值观对人们自身行为的定向和调节起着重要的作用,价值观决定人的自我认识,它直接影响和决定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标。价值观对人的一生发展都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网络传播的信息形形、错综复杂,有很多不负责任的言论被广泛传播,很多消极、不健康的信息传播负能量的信息,会对大学生产生误导,不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4 引导大学生正确、积极使用微信等新兴媒体的方法策略
(1)学校要充分利用微信平台,在微信群进行延伸教学。学校要充分发挥微信通信的便捷性和免费性。教师可以组织建立班级微信群,讨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充分利用微信可以进行图片、文字和语音的交流,顺应大学生使用微信的潮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互动平台,通过微信师生之间进行交流,有利于促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在微信发表的动态更加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更好地因材施教。
(2)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社会要加强媒介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媒介的职业素养是影响网络安全、秩序的关键因素,媒体相关工作人员要加强责任意识的培养,社会要培养媒介职业素养,传播正确、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信息,更多的顾虑国家和学生的利益,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做到自己的行为无愧于职业操守,目前很多媒体工作人员为了个人和企业利益,传播一些热度高、但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信息,都是媒介职业素养低的结果,因此,要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媒介工作人员的责任心。
(3)借助媒体宣传力度,积极开展校园活动。要充分发挥微信自媒体的宣传力度,积极开展有益于大学生身心发展的校园活动,增强校园的文化氛围,促进大学生的健康积极发展。
(4)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学校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开展相应的提高大学生安全意识的课程,据调查,在大学生存在很多上当受骗的事件,学校应给学生普及一定的安全知识,提高学生对于安全的警惕性,给学生讲解一些上当受骗的案例,增加学生经验,培养学生的自控力和拒绝诱惑的能力,让学生了解犯罪分子的手段,不单独与陌生网友见面,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是减少学生上当受骗的重要途径。
5 结 论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微信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其自身也存在一定的弊端,这就需要我们采取有效的措施,充分发挥微信对于大学生发展的积极作用,避免其消极影响,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潘浩,陈飞宇.从高校学生管理角度看微信文化的利与弊[J].亚太教育,2015(1).
[2]厉进,信息时代网络即时通讯软件的发展思路与未来[J].科技资讯,2009(17).
[作者简介]杨静(1979―),女,汉族,内蒙古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上接P270)
【关键词】声乐教育;网络;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J617.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2-0087-01
“国际声乐”是新浪微博中关于声乐方面最为活跃的博主之一。自2011年7月27日注册以来已经发表了16414篇微博,涉及到声乐方面的声乐资讯、歌剧、音乐会、名家名唱、声乐比赛、大师课(声乐教学)、歌谱、纪录片、艺术家传记等。截至发稿为止共拥有了1212536位粉丝。本文即以“国际声乐”的微博为例,就网络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进行详尽的分析,对其存在的利与弊及其功能与内容进行阐述。
一、微博的特点
1.关注。在微博上可以选择你所需要的类型或者你所崇拜的歌唱家进行关注,然后就可以看到他们的动态和观点以及分享的内容。该功能能够使我们和歌唱家们成为好友,并能分享和阅读到他们发表的内容。2.转发。通过这个功能,可以把你所喜欢的微博一键转发到你的微博上,供你的好友阅读。3.评论。通过这个功能,可以把你的观点和问题在微博上留言,这样就可以得到博主的回复或解答。
通过这些功能,“国际声乐”发表或者转发一条微博,按照现在的“粉丝”数量,就可以产生120万次以上的阅读,也可以供120万的“粉丝”留言和发表自己的观点。
二、“国际声乐”微博的内容
“国际声乐”非常重视音乐会和歌剧的内容。平均每天都会发5篇左右的相关视频或音频。尤其是20世纪初期意大利美声唱法黄金时期的歌唱家的音乐会或歌剧。其中包括卡鲁索、吉利、斯基帕、卡拉斯等顶级大师的珍贵资料。
三、网络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
(一)通过“微博”等社交平台收集有价值的教学资源。网络的发展拉近了世界的距离。我们能够轻松地搜索到大歌唱家们演唱的音乐会、歌剧或者大师课,尤其是市场上极难看到的20世纪早期的珍贵影像资料。而且,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把它们搜集起来互相交流、探讨。
(二)有价值的教学资源能够方便有效地积累声乐曲目和打破教师在教学时进行范唱的局限性。随着网络的开放,师生们看到的越来越多,听到的越来越多。所以,我们对声乐曲目的了解和积累也会更加方便。很简单的例子,我们在网上看到某位歌唱家在音乐会上唱到某一首歌,觉得好听,很适合自己或者很适合自己的某一位学生,就可以进行学习。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也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和学生的演唱进行对比、进行修改,从而实现共同学习。
其次,就是教学时进行范唱的局限性。每个老师每个星期都有二十多节课。如果老师对每个学生都进行示范的话,这肯定是吃不消的。而且,还由于声部之间的差异性,男老师教女学生或者女老师教男学生之间存在的音色上的差异性,都会影响教学效果。但是,如果我们将国内外知名音乐家、歌唱家的演唱、教学录像剪辑、整理成课件,作为声乐教学的视听课程,他们的讲解与范唱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也会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视听结合、及时准确地学习科学的演唱方法及歌唱理念。声乐演唱确实是靠口传心授,从简单的模仿开始。但是,单纯的模仿很容易进入到声音概念的误区。以前我的声乐老师常讲:“要学会模仿声音的开始,而不要模仿声音的结束。”我们在音乐厅或者在视频上听到的声音都是通过身体的共鸣加上空气的传播而产生的结果,相对于演唱者演唱时自己听到的声音已经发生了变化。所以,模仿,要知道模仿什么,听,要学会听哪里。
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借助网络上的大师班,来学师们讲述自己在歌唱时的感受和状态,来听他们分享他们所听到的自己的声音以及分享自己是如何唱出这个声音的。在“国际声乐”分享的大师班中最有名的有以下几个:当代最著名的女高音弗莱明在上海音乐学院和茱莉亚音乐学院的大师班;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弗莱尼在莫斯科音乐学院的大师课;帕瓦罗蒂在茱莉亚音乐学院的大师课等等。
四、网络在声乐教学中的弊端
关键词:大学生 “碎片化”阅读 理性应对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3-0148-0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类新兴媒体已成为社会媒介主体,微博、微信等社交软件成为了大学生的宠儿,随之而来的“碎片化”阅读成为了当今社会无法避免的潮流趋势。在“碎片化”阅读为我们带来极大的便利背后,我们更应看到“碎片化”阅读对于人们思想内容、思考方式以及阅读深度所带来的诸多影响,理性应对。
一、阅读方式的时代变革
从结绳记事到甲骨文,从青铜石碑到竹木简帛,直至造纸术及印刷术普及,先后兴起的新媒体诸如报刊、广播、电视,而今却都已成了传统媒体。如今我们已经步入互联网时代。2012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智能手机网民规模达3.3亿,在手机网民中占比达79%。而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随着信息数字时代的来临,人们的读书观念和阅读习惯进一步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我国国民(18-70周岁)对数字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40.3%,比2011年上升1.7个百分点,其中手机阅读的人群较2011年的27.6%,增加了3.6个百分点,增幅达13.0%。在我国接触过数字化阅读方式的国民中有90.6%的读者表示阅读过电子书后就不会再购买同类纸质版。由此可见,阅读方式正在从实到虚,从纸质阅读转到屏幕阅读。一个以手机阅读、网络在线阅读为标志的快速、浅表性的“碎片化”阅读方式正在加速影响着广大读者。
二、“碎片化”阅读定义及特点
微博、微信等以势不可挡之势使得大家放下了手中的书籍,转而利用各种闲暇时间拿起手机打开各类软件查看五花八门的信息,形成一种新的阅读习惯――“碎片化”阅读。
1.“碎片化”阅读定义
所谓“碎片化”,在上世纪80年代常见于“后现代主义”的有关研究文献中,原意为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所谓“碎片化”阅读,一方面是指读者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终端进行的不完整、断断续续的阅读模式; 另一方面是指读者阅读的是短小的片断式内容,即随时可中断的零碎化、片段化、非结构化阅读内容。“碎片化”阅读的最好诠释就是大学生群体中受众率极高的微博、微信等软件,现在几乎所有大学生都已经习惯在课间休息时间拿出手机浏览各类信息,更有甚者俨然已经成为低头一族。“碎片化”阅读完全渗透进人们的生活,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第一,阅读内容“碎片化”。以微博为例,在字数140的限制下,人们总会想尽办法使语言尽量简洁以表达更多的内容。人们可以将一件事情以微博的形式切割成许多部分,随着事情的发展与变化,还可以继续发微博记录事件的发展,也就是将新闻信息切割“碎片化”。而对于阅读微博的人来说也是“碎片化”的,因为受教育程度、思考能力的不同,微博用户对于同一新闻信息的理解与考虑也是大相径庭,这就代表微博信息中的内容被多元化,人们的注意力被分散到各个方面,这也是“碎片化”的一种表现。第二,阅读时间“碎片化”。微博的主要用途就是为人们打发时间,于是人们只要有闲暇时间就会打开微博,开始浏览一条条“碎片化”信息。人们习惯于将时间切割,在小段的时间内或浏览信息。在这些看似无事可做的短小时间内,能有像微博这样的软件让人们消遣,同时进行一定的人际交往,对于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大学生而言是十分乐意接受的。第三,阅读形式“碎片化”。现在大学生可以利用电子设备随时随地拍摄任何需要的图片,发表想要表达的内容,这些使微博信息的和接收方式都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
简而言之,“碎片化”阅读的特点体现在其内容、时间、形式的“碎片化”上,而大学生也逐渐适应这一阅读模式甚至没有察觉其危险性,他们还没有意识到他们已经被“碎片化”阅读所包围,需要了解“碎片化”阅读的利与弊以便于理性应对。
三、“碎片化”阅读的利与弊
1.“碎片化”阅读的利
“碎片化”阅读由于它可以随时中断,内容、时间、形式“碎片化”的特性,为适应于“碎片化”阅读的读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首先,知识、信息更新换代速度极快。如今的网络用户在世界人口中占有极大的比重,也就说明人们对于网络的依赖逐渐加深。网上用户的增加,伴随着的是网上信息的多元化加剧。每个人对于网络信息的不同见解使得网络信息的更新换代加速,也让读者可以接受更多不同的信息,了解以前未曾获得的知识。
其次,知识、信息共享。网络用户们在网络上各抒己见,相互传阅各类信息,使“碎片化”阅读拥有了极高的受众率,也让阅读不再是某个群体的特权,人人都享有阅读的权利。这不仅是网络普及化的象征,也体现更加公平公正的社会理念。不仅仅是大学生,只要是懂得网络的人,都可以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
第三,阅读可随时随地进行,方便快捷。这大概是网络阅读相较于传统阅读的最大优势。不论你是在公交车上,还是在学校里,都可以随意进行阅读,不再受制于书本,局限于地点时间。这为大学生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不用再背着厚厚的书本,也不用非要去图书馆借书,只需要一个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接收互联网上层出不穷的信息。
第四,读者可以相互交流,参与人际交往。传统阅读往往是被动地接受书本的信息无法与人交流,很难产生共鸣。而“碎片化”阅读则恰恰相反。它鼓励人们阅读并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与人交流意见,并且在这种平等独立的对话中,会让人有新的启发,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更能激发阅读的积极性和参与性。“碎片化”阅读的主动性为读者阅读后进行交流,参与人际交往活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最后,有效利用零碎r间进行阅读,提高时间利用率。现代生活节奏日益加快,许多人根本找不到合理的时间来进行传统阅读,而“碎片化”阅读由于其随时可以中断的特性备受青睐。读者可以在各种零碎时间进行阅读,有效利用了这些原本被荒废的时间,这也是另一种节约时间。
2.“碎片化”阅读的弊端
“碎片化”阅读在时间的合理利用和提供方便快捷的阅读方面都是很有益处的,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是美国科技作家卡尔认为:“我们牺牲了深入阅读的功能,变成只是信息的解码者,形成丰富的精神连接的能力被搁置。”由此可见,“碎片化”阅读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使读者的注意力容易分散。“碎片化”阅读的“碎片化”信息,让人们关注的层次、方面完全不同,由此导致的对信息的注意力分散也是显而易见。阅读本身是需要集中注意力的事情,然而在其“碎片化”特点的影响下,读者注意力分散,不能专注于阅读,可想而知这样阅读的结果往往会是无用功。其次,容易使读者头脑浅薄化,思维“碎片化”。“碎片化”的信息使读者的思维受其影响,也被切割成许多部分,成为“碎片化”的模板。信息的“碎片化”、多元化其实也就意味着信息的浅薄简陋。许多网上信息都只是流于表面,单单叙述一件事情于我们的思维头脑并没有多大的作用,阅读的真正意义在于阅读后的反思与启发。而“碎片化”阅读恰恰弱化了这一最为重要的步骤,只是挑选出吸引读者眼球的信息大肆传播,却并没有给予读者足够的思考空间,这对于阅读来说是一件极其可悲的事。
第三,容易使读者形成惰性化依赖。“碎片化”阅读却让读者的思考积极性下降,不愿意在阅读后费心去思考而是依赖于网上的见解。以微博为例,很多人喜欢刷微博,感觉这样刷了微博之后接收了许多信息,了解很多知识,然而一觉起来之后所有的东西都忘得一干二净。这并不是阅读,更称不上学习,这不过是走马观花,于我们并没有任何的益处。
最后,使读者沉迷网络交流,忽视真实世界的人际交往。手机的普及使低头族也大大增加,尤其是现在的大学生。明明家人、朋友就在身边,却非要在网络上对话,不论是一起聊天还是一起吃饭,人与人之间永远隔着手机,这样下去,人类的语言功能会不会就此丧失,只剩下手指还能继续活动?网络上的交流毕竟是虚拟的,不可捉摸,根本无法与现实中面对面的交流相比。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而不是手机与手机之间的交往,我们不能沉浸在网络的猎奇世界中,还是应该回到现实世界,感受真正的人际关系。
四、如何理性应对“碎片化”阅读
“碎片化”阅读是科学技术变革与时展的产物,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促使人们快速移动,而在这移动的过程中等待的时间越来越多,时间也被切割为无数小块,使人们没有时间没有办法静下心来真正阅读一本纸质读物,于是电子网络阅读应运而生。手机上各类软件,为人们提供了在零碎时间进行零碎阅读的平台,也就养成了“碎片化”阅读的习惯。既然“碎片化”阅读的大势已然不可避免,我们就不能妄图改变这一社会趋势,而应该改变自己,适应这股潮流。
首先,我们需要在“碎片化”阅读的洪流中保持清醒独立的思考,而不是依赖于网络上的知识见解,错把这些信息都当作是自己思考所得,这样的做法无异于自欺欺人,只会使阅读毫无意义,我们自身则毫无进步。
第二,我们要在传统阅读与“碎片化”中阅读中保持平衡。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阅读方式,然而不管阅读方式如何变化,文字所承载的文字力量始终如一。不论是青灯黄卷式的纸质阅读,还是即时的在线浏览,我们都应该寻找其中的平衡,以达到阅读的目的。传统阅读的书卷魅力可以让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经典,寻找自己的感悟;“碎片化”阅读则让我们高效利用时间,短时间内获得大量丰富的信息。两者相辅相成,追求其中的平衡必然让我们受益匪浅。
最后,我们需要不懈地追求阅读品质。不论是纸质阅读还是“碎片化”阅读,我们都应该看重阅读品质。经典著作的生机活力源源不断,甚至历久弥新,即使已经越过千年,依然可以从中发现新的魅力,也唯有这样的书籍才能真正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开始自发的思考,从而获得启发。阅读品质代表了一个人的生活品质,读者的精神滋养居于这些经典书籍之中,读者的反复咀嚼使这些经典焕发新的活力。对于阅读品质的追求不仅仅是对古著经典的继承发扬,更是心灵智慧与精神境界的传承。
五、结语
在如今的网络时代,信息的多元化与复杂化让人难以判断其正确性与可靠性。“碎片化”阅读在为我们提供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与阅读习惯。唯有正视“碎片化”阅读在如今社会中的地位,懂得在“碎片化”阅读的同时,结合传统的纸质阅读,细细品味经典名著,再加以自己的独立思考,才能实现阅读的真正意义。
参考文献:
[1]安德鲁・基恩.网民的狂欢:关于互联网弊端的反思[M].上海:南海出版社,2009.
[2]陈奕,凌梦.微博 “碎片化阅读”传播麻醉功能解读[J].编辑之友,2014(5).
[3]CNNIC.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J/OL].[2011-03- 22].http://.cn/dtygg/dtgg/201101/P020110119328960192287.pdf.
关键词:消费社会;微信功能;异化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1-0275-01
据腾讯企鹅智库的《微信平台首份数据研究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微信已变成了一个蕴含巨大经济驱动力的“现象产品”。微信直接带动的信息消费规模已达952亿元,生活消费规模已达110亿元,其中娱乐消费时生活消费的最大支出,规模为58.91亿元。微信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与消费联系日益紧密,构建起了现代社会消费新模式,以微信为媒介的消费模式与传统购买模式有哪些异同,微信功能的多样化给人们带来的利与弊有哪些?笔者试图从消费社会学理论出发,分析微信及其功能在消费社会中的异化。
波德里亚是法国当代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他运用符号学的方法对消费社会进行研究,独具创新地提出了符号消费和符号价值以及符号拜物教的思想,为消费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他认为符号消费操纵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形态。人们把一切物品赋予了符号的意义,以消费来提升自我的价值。商品以符号形式构建出人与物的关系模式,符号消费控制着人们的思想,发挥着规范人、统治人意识形态的作用。
一、微信变异为购物商场
“消费者与物的关系因而出现了变化:他不会再从特别用途上去看这个物,而是从它的全部意义上去看全套的物。它们不再是一串简单的商品,而是一串意义,因为它们相互暗示着更复杂的高档商品,并使消费者产生一系列更为复杂的动机。”①人们跟风地使用微信,某种程度上试图占有微信背后的深层符号价值,巧妙地凸显自己的身份与地位。传统意义上的社交工具主要功能是移动通讯,为身处各方的人们随时随地的相互联系和沟通提供了便利,人们切实感受到“地球村”时代的便利,实现了“天涯若比邻”的神话。如今,环顾周围,微信与购物挂钩,微信变成了营销市场,成为商家下一个争夺战场。利用二维码扫描进行O2O折扣;通过查看附近的人进行营销信息的植入;通过开放平台+朋友圈+公众平台进行互动营销;通过漂流瓶进行品牌营销。②“谁先吃透微信营销,谁就占领了3亿人!”“占领年轻人的市场,就必须占领微信这块营销阵地”
二、微信功能转换:满足欲望的工具
(一)微信购物――个性化“杂货店”
“丰富与盘算的综合,就是杂货店。杂货店实现了消费的综合活动。它不把同类的商品并置在一起,而是采用符号混放,把各种材料都视为全部消费符号的部分领域。”③传统的杂货店变成了微信购物圈,在微信朋友圈上,消费者可以浏览琳琅满目的商品,商品都是虚拟环境中通过图片、文字和视频等多种方式完美地展现在你的面前,只要消费者点击购买,虚拟的物品就会借助物流公司,自然来到你身旁。微信购物更显示出了“符号”消费的重要意义,实体消费早已风光不再,网络消费在某种情况下就是虚拟的网络符号消费,人们在购物网站上流连忘返,在消费之中寻找着幸福和自我满足。更加让人惊奇的是,如今的消费者早已不满足于甘当被动的角色,手机互联网让大众有变成销售者的机会,任何人只有拥有基本的上网设备就可以把自己的物品摆在网络中出售,随着出售者范围的扩大化,消费者和出售者的角色混杂在用一个人身上会大为普遍,这种消费文化将更加深刻地影响到我们的思维、意识和行为。
(二)社交互动――虚伪的关切服务
“关切服务机制本身就是一种生产机制,它生产交流、服务的人际关系。它的目的是生产关切,却必定要同时生产和再生产出距离感、交流障碍、昏暗和严峻。”④对于微信社交的自由、平等、随性和开放的优势,已经被不断地放大且形成了巨大的营销效应。微信朋友圈里面充满着各种代购信息,反映着消费符号在大众话语中的广泛传播,而这种流行机制背后折射出的是消费社会“到处都泛滥着虚伪的自发性、个性化话语、情感性和背景式个人关系”。有网民戏言“人生就像朋友圈,你永远不知道身边哪一个好友会成为下一个代购”,朋友圈与代购考验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朋友关系变成了消费关系,代购在出售着友情,用友情为商品买单,变成了人情绑架。
三、总结与反思
“消费世纪是彻底异化的世纪,商品的逻辑支配着整个文化、、人际关系,以至个体的幻象和冲动。”⑤在消费社会时代,微信的功能被具体化和操纵化,变成了被“形象、符号和可消费的范型”。微信的符号化和象征意义早已超越了微信本身。人们使用微信通话、语音聊天、上网冲浪、娱乐交流的过程也是一种“吸收符号及被符号吸收”的过程。微信普及后,人们再也没有真实的交流、面对面体会,人与人之间关系变得冷漠、沉寂,人们沉迷在虚拟符号世界里,无法再审视自己真实的需求。面对微信我们带来的异化,人们已经开始反思和改变,许多组织和个人呼吁大家关闭微信,重回真实世界,提升媒介素养,构建和谐的消费伦理观念。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