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1 17:25:47
序论:在您撰写经典教育理念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幼儿教育;国学教育;方法探索
一、幼儿国学教育的价值
(一)幼儿国学教育的社会价值
所谓国学就是“中学”,更具体而言,从狭义上讲,是指长达数千年来形成的中华文化典籍,所以“国学”,就是由文字记载的中华文化典籍的总称。[1]国学不仅包含着《论语》、《大学》等经典诵读,还包含着中华文化、中华精神、各家学派的思想等许多方面。幼儿的国学教育就是基于国学的基础上,对幼儿实施的启蒙教育。第一,对幼儿实施国学教育,有助于弘扬中华文化。众所周知,学前阶段是人一生发展的启蒙阶段,在此阶段对幼儿进行国学教育,可以加深幼儿对国学的认识与理解,有助于日后更好地发展国学、传承国学。第二,实施国学教育,可以巩固幼儿的民族认同感。有学者认为,中华民族认同就是中华民族的成员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中华民族文化的归属感和情感依附的稳定心理特征。[2]在对幼儿实施国学教育的过程中,让幼儿通过欣赏不同国家的读物,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风俗等。使其在感受不同文化交融的学习氛围中,以本国文化为主,其他国家文化为辅,增强对民族以及国家的认同,为国家培养真正的人才,从而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二)幼儿国学教育对幼儿的自身价值
在学前阶段对幼儿实施国学启蒙教育,有利于幼儿自身的发展。首先,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能力。幼儿通过朗诵经典国学读物,丰富了幼儿的词汇量,也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助于幼儿语言的发展;其次,有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中国作为文化强国,至始至终都注重着道德教育、注重个人品格,在诸多经典国学著作中皆有体现,如:“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德不孤,必有邻”等。通过学习国学,幼儿可以探索和掌握其中深意,规范自身行为,从而提高了幼儿的道德水平。最后,丰富了幼儿的文化底蕴。国学中包含着深厚的文学精粹,幼儿在学习国学知识的过程中,可以提高幼儿的文学修养。
二、幼儿国学教育的基本形式―――将国学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
(一)环境熏陶
幼儿园是为幼儿提供教育和活动的场所,为幼儿提供舒适的环境,环境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同样也是一种隐形的教育手段,对幼儿的智力、心智以及个性发展方面有着突出的作用。[3]在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中,可以加入国学的元素。教师可以将一些古诗转换成图画的形式展示在墙面上,增添了一丝文学气息,也使幼儿随时随地可以感受国学氛围。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将国学带入到生活环境中,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国学名言教给幼儿基本的行为规范,约束他们的行为,这也充分发挥了环境的教育作用。
(二)节日教育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是我们民族丰富的精神财富,它们也被陆续纳入到世界文化遗产之中。中华传统佳节许许多多,每个节日都有其独特的由来、含义及习俗。在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到来之时,教师可以让幼儿欣赏有关这个节日的故事、习俗,并且动手制作有关节日的代表性食物,例如:粽子、元宵等等。让幼儿在获取乐趣的同时掌握知识,丰富经验。
(三)熟读诵背
优秀的国学经典著作,是我们的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朗读和背诵是幼儿习得国学经典的基本途径,幼儿通过熟读的过程,加深对其理解,将其慢慢融入到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基本问题。在熟读诵背的过程中,教师要加以引导,可以通过讲故事、播放影像等形式更好地帮助幼儿理解。当幼儿有疑问产生,或者需要寻求帮助时,教师要及时提供帮助。
(四)游戏渗透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也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游戏贯穿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对幼儿的身体协调发展、智力发展等都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在幼儿园中,常见的游戏有户外游戏、教学游戏、情景游戏等等。教师可以将国学与幼儿游戏进行融合,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渗透国学教育。例如:幼儿可以在角色扮演游戏中,通过扮演孔融及其他人物,完成《孔融让梨》这个经典故事,使幼儿理解《孔融让梨》这个故事以及背后的深意,这也将国学教育更好地渗透到幼儿游戏中来。
三、幼儿国学教育方法发展的趋势
(一)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
1.国学与音乐相结合。幼儿在幼儿阶段的听觉神经系统逐渐完善,幼儿在此阶段往往会受到音乐的熏陶。心理学研究表明,0岁至三岁期间人的听觉神经发展到60%~80%。[4]音乐自身带有一种神奇的感染力,它会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日常生活中,教师播放民间古典音乐,可以陶冶幼儿的音乐情操,提升幼儿对国学的认知。在音乐活动中,可以将国学典籍著作融入到音乐中,为其配上恰当的旋律。
2.国学与美术相结合。3-6岁的幼儿更倾向于动手操作活动,通过动手操作可以加深他们对事物的理解与认识。在进行国学教育时,可以有效地将美术与国学相融合。
3.国学与舞蹈相结合。身体各部位的协调配合、身体的律动对于幼儿自身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可以在舞蹈活动中对幼儿进行国学教育。
(二)从独立化走向生活化
幼儿园中的国学教育往往被看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一个特殊的存在,它被定义为是在某一固定时间段根据教学目标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这就把国学教育独立起来了。国学教育并不单单指一种有关国学的教育教学活动,它更注重地是国学的精神与理念。国学教育逐渐从一种相对独立的教学活动走向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来,逐渐走向大众化、生活化。要将国学融入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增加国学元素,在日常交往中尊敬师长、友爱同伴、孝顺父母,在生活中积极遵守社会行为规范,使每个幼儿都能成为一名有道德的、讲礼貌的好孩子。
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幸福感和学校的教育教学效果。如何在缺乏专职心理教师或现有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不足的现状下,有效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近几年,我校紧紧围绕学校“文化经营,一校多品,办书香艺术名校,培育阳光少年,奠基孩子的幸福人生”的理念(简称“幸福奠基教育”理念)开展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12年我校被评为“江门市心理健康示范学校”,为区域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发挥了示范作用。
一、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让学生感受到舒心、幸福
1.硬环境建设。硬环境就是指学校的建筑布局、校容校貌建设、学校内部环境建设,这些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 。学生走进一所学校,能感受到新颖、整洁、明亮、美丽的风貌,喜欢之情就油然而生,学生在喜欢的环境中读书学习,自然快乐幸福,也能激起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校的书香园、“和谐园”、修心园、杜鹃园、励志园、“幸福源”文化广场、经典文化长廊等,不仅是学生休闲的好去处,也是学生学习的好地方。
2.软环境建设。软环境是指校园文化。一方面,学校通过开展各种艺术、文化、体育、科技和向名人学习等活动,提高学生兴趣,活跃学生身心,达到陶冶情操、美化生活、融洽师生关系的目的,让学生学得快乐;另一方面,学校想方设法加强校风、班风、教风、学风“”建设,形成优良的传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随时随处受到这些优秀精神文化的影响,奠基美好的人生。
3.营造健康的家庭教育环境。我们注重家长学校对指导和帮助改善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的作用,组织家长到学校开会、上课,向家长传授正确的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家长领悟了这些科学的方法理论,就有可能改善家庭成员间的关系,改进家教方法,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与此同时,我们不仅做好校内家长学校的工作,还主动联合居委会、社区等基层组织,定期在居委会、社区举办家庭教育大讲堂,对家长进行家教以及关注孩子心理健康等内容的培训。家长通过参加学习培训,学习了科学的家教方法理论,了解了不同年龄阶段孩子身心发展的常识,运用在日常的教育子女的实际中,改善了亲子关系,使孩子更易于接受教育。因此,许多家长都认识到:培养孩子良好心理素质离不开和睦、文明、愉快的家庭环境。如果孩子从小能生活在温暖愉快的家庭中,得到父母、长辈的正确的爱,必然会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安全、愉快,充满欢乐和信心,这就是孩子家庭幸福感的来源。
二、全员培训,全体参与,让每个学生从教师的关爱中获得幸福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一两位心理教师的事,还需要全体教师的重视和参与。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楷模,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重大影响。
1.全员培训。我校重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理论等知识的培训,近两年完成了全体教师心理健康教育C证资格培训,有四位兼职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完成了心理健康教育B证资格培训;曾邀请北师大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张旭昇等教授亲临我校对全体教师进行为期半个月的心理健康辅导培训;去年寒假期间,派出两位教师参加由广东省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组织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知识短训班学习。通过系列培训,不断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2.教师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全面,没有私心。事实上,有些教师存在“私心”,客观上造成了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全面,让学生得到不公平的对待。有些教师青睐成绩好的学生,对待自己任教的学科成绩不够好或不够喜爱的学生,往往视其为不爱学习,不能包容和全面评价学生,导致学生“受委屈”,逐渐产生对更多学科的厌学、对老师的反感等心理倾向,不利于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
我校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不仅注意避免这种“私心”,还对有偏科现象的学生进行交叉教育。交叉教育是指教师教育喜爱自己学科或相对学得好的学生努力学好其他学科,鼓励学生均衡发展;教师在评价学生时,会尽可能地发掘对自己任教的学科不够喜欢或学得不够好的学生在其他方面的长处和学习其他学得好的学科的闪光点,不会“一棒子打死”。教师以这样公平、全面的评价为切入点教育引导学生,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3.每个教师对心理有障碍的学生都有辅导的责任。我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和实行心理干预不是只依赖心理老师,更多的是依靠全体教师结合学科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恰如其分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疏导,甚至是干预。学校明确规定,每一位教师都是兼职的心理健康辅导员,都有责任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当发现学生心理有障碍时,教师必须给予疏导、干预,有效避免学生不健康的心理品质进一步发展,及时将学生的心理品质引上健康的轨道。
4.润物无声,潜移默化,让孩子在课堂教学主渠道的教育中获得幸福。事实上更多地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还是各学科的每一堂课,每一位学科老师给予学生的教育、引导和干预,这就要求学校要通过教学管理工作去促使学科教师寓心理健康教育于各学科教学中。对学生要和蔼可亲,以诱发其良好情绪;善于观察学生情绪变化,及时排除不良情绪的干扰;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创造生动活泼的教育教学情境,使学生乐于学习;发现并表扬学生的优点,尤其是对“弱势群体”,更应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抓住教育契机给予赞许,鼓励他们进取。
三、德心结合,培育幸福阳光少年
人的思想和品德就是“德”。学生的思想和品德与他们的心理健康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学生的性格能反映其品德和世界观,拥有健康性格的学生,往往也具有优秀的品德。我校积极推行德心结合,一方面,教师们十分注意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和个性表现,发现不良的言行或不良的个性表现,能及时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并能对学生进行持续的跟踪教育;另一方面,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经常会带学生到学校的“励志园”“五邑名人墙”“论语堂”等校园人文文化景点开展教育活动,学生在接受思想教育的同时,心灵得到净化,志向得到激发,觉悟得到提升。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他们就会有较高的觉悟,遇到各种问题时就会有足够的心理承受力,就会理智地处理问题,从而避免了不良的心理状况和言行的产生。学生心理健康,个性自然就阳光。
四、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让学生在友爱、和谐的环境中倍感幸福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良好的人际关系能让人感受到社会交往的幸福。学生与周围人保持一种融洽、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归属感和自信心。
1.建设一支关系融洽、阳光和谐的教师队伍。学校教师中人际关系融洽,有助于学校各项事业的兴旺和发展,并能在学生身上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2.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亲其师信其道”,中国人历来把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教育的美好境界来追求。在实践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既是教育的关键,也是工作的难点。师生关系和谐则班兴校兴。
3.关爱每一位学生。我校校长每次在对教师进行师德培训时必讲的一句话就是:教师关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关爱他人的孩子,即每一位学生才是无私的大爱。学校的每一位教师都把每一位学生看作自己的子女,时刻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让学生在教师的关爱中得到幸福。
4.帮助学生建立友爱、和谐的生生关系。学生之间建立友爱、和谐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到班级建设和教育的效果,我校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在日常的工作中通过建立融洽的同事关系,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生间建立和谐的生生关系做出了表率,学生之间的相处和谐了,矛盾就少了,不愉快的事情少了,生生间互敬互让,和睦相处,人人都感受到集体的幸福。学生在团结友爱的集体中生活,自然幸福、快乐、阳光。
随着近两年电竞产业的高速发展,国外的诸多顶级院校都接连设立了电竞相关专业。抛开对于这些专业本身的讨论,在学风相对自由的西方,电竞专业的设置无疑证明了对于整个社会来说,电子竞技的存在是利大于弊的。相比于其他专业而言,这次,我们也没有落后太多。
虽然市场化进程一直在进行,但是目前国内高校的行政色彩还是很浓。这种特点有诸多的弊端,却也相应地存在着诸多的好处,比如政策的影响非常大。
在今年国务院将电竞产业列为重点发展产业之一之后,多所大学都推出了相应的支持政策,比如清华大学就推出了“如果在校期间获得S系列冠军,则可以获得100万人民币奖学金”的支持政策。这里我们不讨论这些政策的实质性,但是顶尖大学对电竞的支持,以及电竞专业的设立,无疑会帮高校电竞摆脱“不务正业”的帽子。
鉴于国内对于学术的崇拜,高校层面的政策支持可以使电竞得到进一步被主流社会认知的机会,电竞的理念也可以逐渐被正确地解读,这对于主流文化接受电竞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而主流文化的接受又是推动电竞发展的直接动力。
那么作为人才的培养基地,高校可以通过怎样的方式为电竞行业培养怎样的人才?
对比传统体育的情况,电竞方面的教育产出的更多是从事幕后工作的人员,因此赛事执行、内容制作、俱乐部管理、队员的商业化运作等都需要成立专门的教育培养体系。而这种体系又可以分为上下两层:
落地的职业教育
笔者曾经谈到过,职业教育是一个行业发展成熟的标志。从理论上讲,职业教育以极低的边际成本复制行业的知识,从从业者的角度,实现行业的规模化。
电竞作为一个高度复合的行业,职业教育不应该仅仅局限在电竞本身或游戏本身。就像电竞老兵BBC张宏圣说的:“我们需要懂游戏的人,需要懂转播技术的人,需要懂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人,需要懂后期包装的人,需要懂市场的人。”
这些人才及其培养机制在目前的职业教育体系中都存在,但是我们需要的是针对电竞领域的相关人才。这些人才不仅仅要掌握本专业过硬的硬知识,也要通过不断地磨炼加深对电竞的理解,掌握相关的软实力。一个简单的例子是,懂转播技术的人很多,但是转播电竞赛事和转播春晚必然需要不同的转播思路。
当职业教育推出了相关的针对性培养后,便可以和社会上与电竞行业相关的公司进行合作,这也一直是职业教育的一个特点。同时,上文提到的软实力,也大都是在这个过程塑造。通过不断地实习,了解用户的需求,以及电竞内容的特质,这种专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是促进电竞行业发展的根本手段。职业教育会成为那些有志于从事电竞行业相关工作的人的职业通道。这个通道比前面提到的电竞社团更加垂直,更加便捷。
高瞻远瞩的高校教育
经济理论中,人才、技术、资本被认为是经济发展的根本驱动力,而人才又直接与教育相关。因此,教育对于一个新兴行业的发展显得至关重要,特别是类似于电子竞技这种非线性行业。
诸如设计、音乐这类行业被称为非线性行业。这类行业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直接与消费者打交道,从业者本身就是生产者,行业本身在短期呈现出很大的随机性,在长期却呈现出极强的必然性。这类行业从业者的共有特点是,其专业性不会随着理论、时间和经验的增加线性增长,反而更倾向于幂律上升,即经过了长时间的积累后,专业性在某一时刻会大幅度提升,从而大幅提升行业产出的质量。以赛事为核心的电竞行业很明显属于这个类别。
在这些行业中,由于理论并不会诸如工科专业一样可以产生实时的效果导致理论的学习往往被忽视,从业者更多地依赖于经验、直觉,又被称为软实力的一种。可是无论对比同类型的影视行业,还是投资行业,我们发现,理论上的指导虽然不会产生短期收益,却会产生长期的巨大收益。
因此,高校中理论层面的有关电子竞技的教育的存在是必然的也是被需要的。而且这种教育可以在未来的5到10年内发挥作用,解决当前行业的一些根本性难题。比如电竞出现的必然性,从理论上可以很容易得出:形式可能不是唯一的,但是出现是一定的结论。这是由技术以及消费者偏好决定的。随着技术的发展,游戏作为人类的本能一定会被移植到更多的载体上,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电子游戏的世界中,则会引发游戏行业的爆炸式发展。电子竞技与游戏周边产业作为从游戏行业分离出来的衍生行业的出现就是必然的。
理论对于商业上同样存在着巨大的指导作用。比如电子竞技究竟应该如何定义?只有给电子竞技下一个满足充要性的定义,才会区分哪些游戏有成为电竞项目的潜质,哪些游戏厂商值得投资。
对于赛事同样,虽然现阶段电竞赛事是对标传统体育赛事,但是随着电竞赛事的发展,其独有的特性越发的明显。前段时间,杂志记者采访了几位在传统体育赛事行业中浸多年的从业者。他们一致认为,当前赛事的价值来自于赛事能够多大程度上吸引到更多的用户。所以,赛事能够登上怎样的平台,就意味着赛事有多大的影响力,也即意味着赛事的价值有多大。
对于这个观点本身,当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笔者认为,任何标的资产的估值都取决于资产在未来创造的现金流。从这个角度分析,即便一个赛事可以吸引到大部分盲从的观众,但是究竟能驱动多少观众为赛事消费,才是最关键的问题。
一个极端的假设是,对于星际争霸这款相对古老的游戏,就算星际争霸在政府的支持下大办赛事,并且赛事登陆所有的主流媒体平台,难道这款游戏就会起死回生,成为全国最火的电竞项目么?答案当然是否。
电竞行业的发展也是同样,如果没有理论上的指导,那么短期内政策的利好只会带来资本地疯狂涌入,继而产生一个又一个精彩的资本故事。在这些故事背后却是赛事的执行水平仍然停滞不前、赛事周边的内容仍显同质、赛事的变现模式仍然缥缈无望。而这种情况的改变从根本上依赖于从业者不断地“正确探索”,即在理论指导下的有效性试错。如果这一过程没有有效地进行,那么带来的必然是电竞产业的昙花一现。
举个例子,在刚刚过去的股灾中,所有的投资者因为一个个利好政策而疯狂地押注股市上涨,虽然股市短期是一个投票机,但是长期来看股市却是一个称重机。而市场到底“有多重”又明显取决于经济发展的情况。当股市短期的涨幅过分透支了经济的长期发展后,随之而来的自然是股市的崩溃和参与者的倾家荡产。
即便承认当前的电竞赛事正在沿着BaaS的模式前行,但是由Service转换为Business的过程不单单是靠时间能够完成的。对用户行为的分析与引导,对赛事具体变现机制的设计,这些都需要强大的理论作为支撑,否则只会是一次次徒劳地试错。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Google聘请了范里安等顶级经济学家为其设计广告拍卖机制。在这一机制的加成下,Google的广告收入大幅增长。Google借助搜索引擎和定向推送改变了传统的广告投放模式,可是在模式变现的过程中,真正使其发挥威力的则是经济学家的机制设计理论。
所以,电竞行业作为一个交叉行业,其本身就需要较多的理论来支撑论证其发展。在发展的早期,经验可以帮助从业者打败那些“不懂的新进入者”,而资本则可以帮助企业完成野蛮的初期成长。但是一旦涉及到行业发展的未来,就必须从理论上论证发展的方向。大学中的教育恰好可以完成这一点。
笔者认为,大学中的电子竞技理论性教育应该着眼于一下几个方面:首先应该吸收传统体育理论方面的教育,其次是互联网时代下的社会科学教育,当然,赛事相关理论的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针对不同的专业方向,可以添加诸如金融等方面的教育。
除去电子竞技专业本专业的教育外,其余专业也应积极添加与电子竞技有关的内容。比如,数据分析专业可以提供数据分析师,食品专业可以提供营养师等等。任何一个行业内的从业者从来都不只是单单来自于一个专业或几个专业。跨专业的背景可以更好地帮助行业的发展,尤其是对新兴行业。
成功往往来源于一个简单的想法与不懈努力的实践。1965年,普通的办公室,再简单不过的商业理念――把瑞典高中生带去英国学习,英孚教育集团的诞生显得有点随意,有点简陋,那时候估计它的创始人,一位名叫Bertil Hult的瑞典年轻人,也没有料想到,44年后的今天,这个简单的念头成就了当今全球最大的私人英语教育机构――EF英孚教育集团。
走进英孚,前台以一副色彩斑斓的海报为背景,海报上展示的是英孚遍布全球的足迹。初见英孚教育集团南区总监庄迅女士时,她一身简洁舒适的打扮,头发干净利落地扎在后面,略施淡妆,脸上始终带着微笑,友善是她给我的第一感觉。
她带着小记参观了教室,颜色各异的小矮凳子,五颜六色的墙壁,以及各种可爱的小道具把这个30来方的小空间布置得如同儿童乐园,透过门上的小窗,小记看到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电脑室里,光听声音,还以为小孩在沉迷游戏,凑近去看,才发现,小朋友确实在打游戏,但那是英孚研发的学习英语的游戏软件。轻松快乐,这是英孚的教育环境给我的第一感受。
1993年,英孚进入中国市场,它的每一步都谨慎而踏实。那时候的中国,了解英语培训机构的人不多,如何融入这个汉语如此强势的国家,如何稳打稳扎地巩固市场,这一路所历经的风雨,在岁月的沉淀中,英孚塑造了良好的品牌形象,今天我们与庄总监一起走进英孚,了解英孚。
Q=Cookie World
S=英孚教育集团南区总监stella zhuang
Q:EF什么时候开始关注3-15岁小孩的教育?这个想法如何诞生的?
S:自1965年成立以来,我们就十分关注青少年儿童的英文教育,英孚教育集团的董事长与创始人Bertil Hult先生成立EF只是出于一个简单的想法:让瑞典的学生暑假有机会到英国学习英语,这就是EF英孚教育的起源。
自1993年进入中国以来,EF开始为中国的儿童及成人提供本土化的英语培训,精心设计了各类专业课程,以迎合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需要,经过十五年的发展,EF英孚学校已遍布中国50多个城市,同时,EF也是世界唯一一所设立全球学术研发部门的语言培训机构。09年春季,我们还会在全球同步推出全新的针对3-6岁儿童的Small Star幼儿英语课程,为学生提供最高效的英语学习方式,让语言不再成为他们与世界进行沟通的障碍。
Q:与其他的非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相比,中国的幼儿英语教育存在怎样的特点?
S:中国本土语言比较强势,因此学生在学习英语时,面临着3大困难:缺乏学习英语的环境-缺乏学习英语的兴趣;以及在使用英语与人沟通的过程中缺乏自信。
在中国,人们从小学到大学总共要花上2000多个小时学习英文,但许多学生仍然是“哑巴英语”,缺乏在实际生活中说英语的自信心,传统的英语教育还是停留在建立英语的基本知识结构,如听说读写,词汇和语法,而不太注重英语的流利,准确,自信,社交技巧与创造性等方面。
针对中国幼儿英语教育的这些存在问题,EF自己研发的先进的英语学习方法,尽量让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全方位地接触英语,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良好的互动,以及网上学习系统,如高效的Efekta学习系统,等都能保证学生在学校在家也能接触英语。
Q:EF的幼儿教育在进入中国市场的过程当中遇到了什么困难?EF如何去克服?
S:EF对欧美学生的教学经验较丰富,但中国的语言系统与他们很不同,因此刚进入中国市场时,EF花了3-4年的时间来研究中国市场的本土化特性,了解了这个市场的特点后,才进行科学的布点,EF的选址主要集中在名校和大型社区的地方,以方便学生就近来学习。
刚开始,确实很多中国父母对这种私人的英语培训机构并不熟悉,所以我们先找切入点。当时我们跟广州市教育局合作搞办学机构,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同时广州市的一些知名学校也给予了我们很大程度上的配合与支持,我们以此慢慢地把市场打开,建立良好的口碑和品牌,现在很多学生都知道EF这个品牌了。
Q:如今,英语培训机构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英孚如何去稳定并加强自己的地位呢?
S:我们在上海设有一个致力于学习体验研究的全球产品研发部门,EF是中国目前为止唯一有自己的研发中心的教育机构,我们的教材还有教学系统都是自己研发的,我们始终坚信为学生提供最高效的学习工具和方法才是提升竞争力的根本。
我们发现,在中国这个市场容量尚在发展早期,其潜力是巨大的,因此,更好地与消费者沟通,提供符合他们需求的产品的公司将会引领这个市场发展。EF不断通过不同的市场活动,引导家长更加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学习特点,引导他们在针对英文培训的问题上做出准确的判断。为确保学生的英语学习成效,我们的课程系统已经由数千位中国学生试用过,并且还在持续不断的更新。为考核教学效果,我们还设有课程管理体系以对学习的学习进度进行跟踪,让学生时刻了解学习的进展情况,让他们既能享受学习的快乐也能得到提高。
Q:EF认为3-7岁幼儿英语教育的关键应该是什么?在教学上如何去体现?
S:任何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因材施教,要了解孩子不同阶段的生理和心理的特点,注意匹配合适的教学方式。研究发现,孩子天生具有不同的学习智能类型,他们学习语言时具有一种或几种智能模式,单一教学法只适合一种孩子,而无法调动其他智能类型的孩子的学习潜能,丰富多样的整合教学法才能让每个孩子爱上英语。
英孚学术研发团队的专家们非常关注孩子与成人语言学习中不同的兴趣点,比如说,越小的孩子对于接触新语言越大胆,更加敢于尝试,但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因此,课程设计中就需要增加更多好玩的元素。课堂教育中糅合了各种教学方法,交际教学法,任务教学法,故事教学法等,小年龄段的班级里,1个老师负责8-10个学生,这样老师便有足够的时间观察不同学生的长处,以便对症下药,更好地因材施教。
针对幼儿教育的特性,EF对教员的挑选也是很严格的,EF有全球的老师招聘中心,进行全球性的运作。应聘的老师必须符合以下五个要求:1.来自英语为母语的国度,2.口音要中性,不强调美音或英音;3.老师要有TEFL和剑桥双重认证;4.大学文凭;5.有一定的教学经验;符合条件的老师还必须进行为期2周到1个月的系统培训,EF认为爱心和耐心是一个老师最重要的品质。
Q:偶尔会有父母抱怨小孩在培训机构的学习没有成效,你是怎么看待这些事情?
S:很多父母将自己对待英语的学习观念强加于孩子,如每天要掌握多少个单词,要会认国际音标,要迅速掌握会话等等,殊不知这阶段的孩子有自己学习英语的特点,单一的方法去教孩子可能导致孩子失去学习兴趣。
其实成人的这些观念起源于70、80年代的教育体系,我认为这
种方式培养的学生很多都仅是哑巴英语,大部分人都无法做到自信地用英语与人交流。全球化的环境下,英语最重要的功能是沟通,过去的教育方式只会让小孩重蹈覆辙,我们应理解并尊重小孩的生理特点,例如3-6岁的小孩,他对知识的输入与输出是不成正比的,小孩的语言系统有一个接收,积累,爆发的过程,学英语也是一样,总有一个累积的过程,等到小孩的知识结构得到提高后,必然有一个爆发的过程,因此希望家长能建立起合理的期望值。
另外家长应明白兴趣是孩子们做好一件事情的前提。当一个孩子不讨厌英语时,他才能够真正想要去了解它,而不是对抗性地学习。很多家长见到孩子对英文学习打不起精神,就很着急并因此训斥孩子。对此,我建议家长应该更多地去了解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例如:我的女儿由于中文说的好,因此她对中文的自信影响了她对英语的兴趣,后来3岁半的时候她参加英孚的英语培训,在课堂的趣味游戏中,发现英语可以跟游戏联系在一起,慢慢地她就对英语有兴趣了。
Q:金融危机下,家长应如何计划与分配孩子的教育开支?
E:从父母的角度出发来考虑,学习英语是长期的行为,父母要做好计划,量力而行,恰当地估计家庭的经济能力。小孩的英语学习不是一个短期的行为,而是一个需要不断重复的过程,因此计划性很重要;另外,针对小孩的特性,如何给他选择适合的机构,现在的培训机构很多,各有特色,如果选择错误,小孩不但没成效,也浪费金钱,因此在选择机构时,应尊重小孩的兴趣与性格特点。
Q:能谈谈您个人的幼儿教育理念吗?
S:我的育儿理念也是从不断的摸索中获得的。刚开始我也是以成人的思维方式来思考女儿的行为,直到后来我才了解小孩本身存在着自己的思维方式,她需要通过不断地实践来学习与成长。中国的教学是传授式的,而外国则是实践性强,我个人认为后者更能对小孩起到启发的作用。
女儿3岁前,我任其自由地发展,3岁以后,我开始跟她讲一些道理,开始注意她的行为规范和习惯,这个年龄段的小孩是能理解并接受的。我认为在6岁前,不要要求小孩学习上要达到什么程度,应更多地教她一些做人的理念,例如诚信,责任等基本的东西。6岁前教会事半功倍,小学阶段让她慢慢巩固,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Q:能举一个比较成功的教育例子吗?
E:我想说小孩的教育是需要持之以恒的。我的女儿上的是寄宿幼儿园,小学又提前了上学,性格很活跃,年龄又偏小,因此老师总是反应说她不太专心,不爱按规矩学习,这会影响她在学校的学习,为了帮助她纠正这不良习惯,我们全家出动,一起制定了作息表,并郑重其事地召开了家庭会议,要求大家都要严格遵守,如此做法让女儿明白事情的重要性。在作息表里,我们详细地列出了每天的行程,如几点起床,多长的上课时间,休息时间等,一天下来,大家聚在一起讨论女儿一天的表现,对不妥的地方做修改,一个暑假的训练过后,女儿在这些方面做得不错了。小孩的教育需要耐心与恒心,并且一些观念与习惯在很小的时候就会形成,因此在小孩成长的关键期,父母要多用心。
教学主题
第1课 新环境,新起点
执教
教学目标
1.明确从小学升入中学,是人生历程的一个重要变化。
2.了解新环境,认识新同学,感受新生活,掌握适应新环境的方法,提高适应能力。
3.感受并理解人的成长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新的挑战。
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
教学准备
课前需要了解学生在进入中学生活后的心理感受和需要
活
动
过
程
课堂设计
修改案
一、我诉我心
(1)阅读体验。让学生阅读材料,了解主人公的经历。
(2)分享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进入中学后,主人公对自己的认识是怎样的?你怎样看主人公的变化?你在进入中学生活后有哪些感受?有什么困惑?
(3)总结归纳。在学生思考、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总结:进入新的环境,我们会面临很多方面的变化,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感受,这些都是正常的。
设计意图: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体会到面对新的环境产生各种感受是正常的。
二、心海导航
(1)阅读思考。让学生阅读材料,总结归纳适应中学生活的方法。
(2)分享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你采取过哪些方法让自己尽快适应新环境?
(3)总结归纳。在学生思考、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对每位同学来说,我们都会经历一段调整自己原有认识和行为的过程。
经历这个过程,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方法,有些你已经尝试过,有些可能还不完全了解。后面我们进一步通过活动来帮助大家度过中学适应阶段。
设计意图:学生能够明确尽快适应中学生生活的方法。
三、活动在线
活动1 找不同
(1)引导学生思考:进人中学生活,我们都面临一个新的环境。你感受到中学生活和小学生活有哪些不同?请写在表格中。
(2)分享交流。分小组进行交流:我们认识到中学和小学有哪些共同之处?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调节自己的心态和行为,适应中学生活,你有哪些建议?
(3)总结归纳。在学生思考、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总结:从小学
进人中学,是人生历程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面对改变,调整
心态、积极行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新的环境。
设计意图:认识中学生活和小学生活的不同,分享适应新环境的方法。
活动2 我们的校园
(1)指导学生阅读材料和活动要求。
(2)画出校园平面图,并和同学可以让学生分享交流。教师邀请学生展示并介绍校园,分享平面图中最喜欢的部分,以及对自己三年初中生活的期望。
(3)总结归纳。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总结:进人中学,我
们在新的校园里共同学习、共同生活,这是我们共同的家园,让我们尽快融入新环境,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熟悉并了解校园环境,帮助学生更快地适应校园生活。
活动在线3 请你记住“我”
(1)教师说明活动目的和活动步骤,引导学生进行活动。
(2)分享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分享:你在这个过程中的感受是
如果发现什么?记住了多少同学的姓名?你还有哪些方法可以让自己更多地认识新同学?
(3)教师总结:记住新同学的姓名,意味着一段新友谊的开始。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多结交些新的朋友吧。
设计意图:明白记住同伴姓名的重要性,通过活动尽可能多地记住同学姓名拉近彼此的距离。
四、小贴士
(1)指导学生阅读并思考提高环境适应能力的方法。
(2)教师总结:通过学习,同学们或多或少都掌握了一些方法,现在更重要的,就是把这些方法落实在行动上。
设计意图:掌握一些提高环境适应能力的方法。
感悟
收获
课后延展
鼓励课后多认识新朋友,尽快想办法记住更多人的名字,一遍认识更多的新朋友。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
板书设计
新环境,新起点
[关键词]行为导向 英语函电 实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5-0135-02
为了满足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我国各大高校的商务英语教学都将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自己的目标。这就要求传统的经贸英语函电教学必须大力提高实践教学的力度,转变学生拘泥于课堂及书本的学习模式,逐步形成“课堂教学+实训辅助”的教学体系,以培养能够适应社会的应用型外贸人才。本文将以长春工程学院为例,探讨将职业教育的基本理念――行为导向教学法应用到大学本科的英语函电实训环节之中,构建更适合应用型本科大学的英语函电实训教学模式,以不断加强实训教学环节对于课堂教学的辅助作用。
一、行为导向教学理念
行为导向教学法起源于德国的双元制教学,是职业教育的基本理念之一。德国职教专家特拉姆对“行为导向”作了明确界定:“……是一种指导思想,培养学习者具备自我判断能力,懂行和负责的行为。它可视为主体得以持续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说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得以展现。”行为导向教学理念的根本点就是创造教与学和师生互动的社会交往的仿真情境,产生一种行为理论的假设,从而形成有助于师生互动,特别是学生主动参加学习的情境。
行为导向教学法是由多种教学技术、手段、方法结合而成的,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内核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法主要包括:多媒体使用技术、项目教学法、合作学习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模拟教学法等等。行为导向教学法旨在使教师变为一名主持人、一位协调者或一位监督者,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使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而且使学生各种行为能力亦可以得到充分提高,使得许多商务英语专业(方向)的毕业生就业后可以立即胜任外贸函电的撰写与翻译工作。
二、大学生英语函电写作能力现状
传统的英语函电课堂教学方法还是沿用基础英语写作的教学模式:教师先讲授写作方法,然后由学生根据课文套写信件。学生缺乏对贸易流程的整体认识以及感性认识,因此商务信函的写作能力无法得到强化。作为英语函电课程的任课教师,通过在长春工程学院外语学院英语专业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除了语法和用词错误之外,学生在学习英语函电写作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一)无法掌握特定情景中的语言功能
由于学生对国际贸易语篇社团的种种语言规范不够了解,对于商务函电的社会功能和交际目的也不十分清楚,因此学生虽然能够做到所使用的语言符合语法规范,却不能达到预期的商务交流的目的,甚至起到消极影响。例如,在表达拒绝对方时,不少学生不留余地地一口回绝。“We can not accept your price because it is too high.”这种消极、否定的陈述会使对方往坏的方面联想。而如果能够考虑到特定的商务交际情景,用如下的表达“I am afraid your price is on the high side.” 就能顾及对方的面子,使得话语的回旋余地增加,表示尚有机会今后再合作。
(二)缺乏对外贸业务环节的整体认识
由于课堂上教师的授课都是按照教材规定好的顺序进行,虽然也符合国际贸易的各个程序,但是缺少对整个对外贸易环节的感性认识,而且课堂教学也很难保证学生对于整个环节的连续性认识,使学生容易对英语函电这门课程产生畏惧心理,进而严重影响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学习效果。
(三)课堂教学无法提供实际演练的机会
目前,国内关于外贸英语函电方面的书籍种类繁多,内容各异。但是,这些教材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大多以讲解为主,样信解释为辅,学生在课堂上没有足够的时间和条件进行信函写作的实际演练。对于学生来说,所学到的写作知识只是纸上谈兵,无法融入到真实的商务情景中去,因此在写信的时候只能机械地照搬一些样信里的套话,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久而久之,学生便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经贸英语函电实训环节设计
由于行为导向教学法是由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结合而成的,那么笔者在设计具体实训环节的时候,就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技术及网络资源,并将项目教学法与角色扮演法、情境模拟教学法相结合,使学生通过团队合作的方法将外贸业务员日常工作中所要涉及的函电翻译与写作过程真实演练一遍,从而获取了课堂学习所无法带来的感性认识。
(一)实训项目的设计
1.寻求贸易伙伴。为了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更好地掌握社会交际和协调能力,笔者一改以往为学生安排贸易伙伴的方式,而是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教室,让学生在网络平台上广告阐述贸易倾向,在同学中寻找贸易伙伴。虽然这样做将加大实训过程的复杂性,但是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加强了实训的真实性。在此阶段学生将自由组成3-5人的小组,形成模拟情景中的进口方与出口方,同时进行各自的角色分工,为今后的贸易磋商做准备。
2.导入情境。经贸英语函电实训中的模拟工作情境必须针对具体要求,根据真实贸易环节进行训练,学生的实际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因此笔者把以下八个主要环节作为模拟情境引入到实训当中:
情境的导入可以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主地去学习。学生会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自行拟定往来信函,如果遇到自己不懂或理解不深之处,还可以在网络平台上立即发现,马上查找,进行有目标的自主学习。
3.结合口头谈判。函电的课堂教学重点落实在如何写,而在实训阶段,为了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融入到真实的对外贸易环节,并增强角色扮演的真实性,笔者让学生在进行函电磋商之前先进行一轮真实的口头贸易谈判。每个小组作为贸易一方参加谈判,每个组员按照各自的分工准备谈判内容并亲自参与到其中。在谈判结束之后,再根据整个谈判的过程起草函电,并通过E-MAIL发送给对方公司。这样一来,增强了实训情景的真实性,也提高了每个组员的参与兴趣,使学生在自己的行动过程中学习并巩固了所学到的知识。
(二)实训效果的评估
秉承行为导向教学理念,整个函电的实训过程要使学生充分体验到对外贸易这个工作的流程,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体现出自主学习的方针,因此我院对于学生的实训成绩评价将采取过程性评估的方式。并主要从三个方面为学生的学习效果评分:个人得分,小组得分,组内互评得分。
指导教师将学生个人及小组的评价得分记录下来,并根据不同的项目目标,设计有助于提高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评价表,建立小组合作学习档案,包括日常学习记录和不定期的任务记录,最后将小组平时各种评价和记录得分按照一定的分配比例记入总成绩。指导教师尤其要对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进行记录,以便提供到网络上进行分析,使学生能尽量避免错误的发生。同时,指导教师要发动学生积极参与评估,提出解决办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经过在长春工程学院外语学院英语专业所进行的三年英语函电实训教学改革,笔者认为将行为导向教学理念应用到大学本科英语专业的函电实训教学当中,能够弥补学生无法亲身到对外贸易公司进行贸易实践的不足,在尽量利用学校现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对于真实外贸活动所进行的情境模拟,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习效果显著提高。这种函电实训模式,既能加深学生对外贸基本流程及基础知识的了解,又有助于学生通过函电写作加强对外商务沟通的能力,并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
【参考文献】
[1]Dickinson L.Self-instruction in Language Learning[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1987.
[2]甘鸿.外经贸英语函电与谈判(修订本)[M].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6.6.
一、激趣导入策略
精彩的导入能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利用电子书包“立体化资源拓展教学内容”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猫》第一课时,课伊始,我播放课前学生上传到电子书包的有趣的猫的图片,并与学生一起呼唤猫的名字导入新课,熟悉的有趣的图片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再如,在教学《触摸春天》(第二课时)则欣赏由学生课前上传到电子书包的学生动情朗读1-4段安静创造奇迹的句子的录音,导入新课。来自身边小伙伴的配乐朗读,快速地让学生回顾第一课时的学习,同时自然而然地投入到第二课时的学习中。
二、多元导学策略
基于电子书包多元工具的深度“对话”环境,充分凸显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作用。
如,在教学《触摸春天》一课“回归整体,迁移升华”环节,我提出了如下研学要求――你是怎样理解“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这句话的意思?(学习提示:联系课文或联系生活实际)。
引导学生课前收集有关身残志坚的故事上传到电子书包“互动讨论中”。同时老师也上传大量图文并茂地故事,利用大量的补充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理解这句含义深刻的句子。并通过反复的引读强化对中心句的理解与感悟。利用电子书包的录音功能及交互性,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高课堂学习的效能。课后,让学生把自己体会最深的句子以及原因录下来,一方面很好的地落实了有感情朗读的要求,同时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自由展示的舞台。
三、深度导练策略
在研学拓展中,借助电子书包进行拓展性阅读及练笔迁移,让学生的练更充分、更深入,有效地实现读写结合。
例如,在《触摸春天》研学拓展环节,我引导学生借助电子书包开展如下学习活动:
1. (课内)学了课文,我深深地感动着,我想对安静(海伦・凯勒、同学、朋友、家人等)(选其一在电子书包上写一写)说:____。
2. (课外)推荐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传》《贝多芬传》并把收集到的资料及阅读后的感受,上传到电子书包。并在拓展阅读栏目中上传了以上三本电子书。解决了学生因找不到书不能开展课外阅读的难题。也为学生读后的情感表达提供交流的平台。
四、自主研学策略
课前,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重难点,将学习内容编写成“导学案”(即学生学习的路线图),上传到电子书包“学案中心”,供学生提前预习。并在电子书包“互动讨论”中反馈预习情况,为教师课堂有针对性地引导提供了可能。
如教学《猫》第一课时,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如下:
1. 收集有关作者的资料,上传到“互动讨论”(字数不超300字)。
2. 读准生字词,上传录音。写一写难写的字,并进行投票。
又如,在教学《触摸春天》(第二课时),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如下:
1. 收集残疾人奋斗的故事,并上传到电子书包共享。
2.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1-4段中安静创造奇迹的句子(上传录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