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9 20:22:34
序论:在您撰写宪法学习材料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一、人才理念和观念方面的因素。部分领导干部和用人单位思想保守,观念陈旧,致使用人思想不能适应现实需要,影响了宽松开放人才环境的形成。有的不能正确认识人才成长的规律,奉行天才主义和全才主义,重使用,轻培养,甚至不培养,对犯错误的人才也不能宽容对待;有的缺乏尊重人才的观念意识,以自我为中心,看不起人才,不给其建言献策、施展才华的机会和舞台;有的对人才工作“口头上重视,行动上忽视”,谈意义、谈作用头头是道,抓行动、促落实短斤少两;有的在人才的认定和评价上,搞自己说了算,符合自己口味,顺从自己要求的就是人才,否则,纵然你是千里马,也敢把当病驴对待;还有个别人思想不健康,既缺乏思才若渴之心,又缺乏识人断玉之能,更缺乏容才用能之度,不但不甘为人才成长做阶梯,还处处为其设置障碍和机关,进行打压和刁难。
二、地方经济条件方面的因素。人才工作需要高投入,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物资投入力度的不同,会直接导致工作成效的差异。县,相对于省、市以及其他经济发达的地区和部门,在吸纳和开发人才方面明显处于劣势。在待遇收入上,随着新工资政策的执行,虽然在基本工资性收入方面实现了统筹。但是,因津贴实行“一地一策”,地区差异很大。据了解,同一院校同一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在南方发达地区和中西部落后地区就业收入相差几倍,在偏远山区就业差距更大。在生活环境上,因教育、卫生、医疗及其他基础设施落后,很多人才考虑到人居环境、自身发展、子女教育等因素,不愿意到县级地区就业;在政府财政投入上,县级地区,尤其是山区县,因工商业基础薄弱,税源紧缺,县级财政基本上是“吃饭财政”,保人员供养已经捉襟见肘,根本拿不出多少钱来提高人才待遇,更不用说像发达地区那样大笔投入提高科研基础设施以“筑巢引凤”。这些差距的存在,不但使人才引不进、留不住,而且还使本地辛苦培养出来的人才严重流失,形成了人才工作上的消极“马太效应”。
三、人才体制和机制方面的因素。一是人才管理机制僵化。一方面,进口不通、出口不畅。由于当前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严格控编控岗,造成机关事业单位进人困难。而现有人才队伍加速“老化”,年轻人才在整个队伍中所占的比例难以有效提高,人才队伍青黄不接,后备力量不足现象逐渐明显。同时,随着公务员法的实施,公务员队伍的管理逐渐科学化,但就整个县乡基层机关事业单位而言,干部终身制、晋升不易降职难的现象始终未能打破,整个队伍缺乏生机和活力。还有,省直、市直部门近些年来加大了从基层选拔人才的力度,大批优秀人才被从县乡“抽走”,激发了县乡人才队伍的积极性,同时,也加剧了县乡的人才流失。另一方面,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尚未真正形成。机关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公开招考制度的贯彻实施,规范了选人的条件和程序,对从源头上保证新进人才质量,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起到了积极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人才的使用、晋升、调动等环节,真正以品行、知识、能力、业绩为标准,做到公正选人、科学用人的机制还未完全形成,凭领导个人好恶、凭背景关系选人用人的现象仍然较为普遍。二是人才资源的市场化配置程度较低,人才的使用效率不高。人才的柔性流动,是实现人才资源合理配置,激发人才队伍活力的必要措施。但,因条块分割、部门壁垒、政企分制,人才在城乡之间、行业之间、政企之间的流动关卡多、阻力大。特别是在机关事业单位,一般干部的流动十分困难,有不少人从参加工作开始一间办公室、一套桌椅在一个单位一直干到退休。三是人才评价手段单一,唯身份、唯学历、唯职称、唯资历的人才评价标准不符合科学人才观的要求,不利于人才队伍建设。四是在人才开发和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上合力不够,呈现出各自为政,各搞一套的混乱局面,致使工作效率不高,资源浪费严重。
四、用人作风方面的因素。好的用人作风如春风细雨,可以温暖人,感动人,挽留人;坏的用人作风如严霜暴雪,会伤害人,打击人,造成人才流失。当前,有不少领导干部用人不是从有利于党和人民的事业,有利于地方建设,有利于单位发展的角度出发,而是从个人私利出发。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会直接导致优秀人才受到压制和埋没,而无能之辈却得到提拔和重用。有些单位选人用人只在机关里“挑”,在领导身边“选”,在少数熟面孔中“找”,在小圈子中“觅”。还有的选人用人以“亲疏”划圈子、以出身论长短、以资历定取舍、以关系决胜负,愿意干事业、真正干事业的人才受到冷落,阿谀钻营之辈得重用,其结果必然是严重伤害人才的工作积极性。
做好县域人才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更新人才理念,端正用人风气,切实树立科学人才观。物质上的投入因受地方财力的客观制约,短期内难获突破性地提高,但是,人才理念的更新,用人风气的纯正是由人的主观因素决定的,是可以积极改进的。因此,落后地区应以科学人才观为指导,以建立科学开放的人才理念、树立公道正派的用人风气为突破口,努力打造人才工作上的比较优势。要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平等照顾等错误的用人观念,扫除一切不利于人才队伍建设的观念;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对人才工作要重视在口头上,落实在行动上。要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尚,让人才充分体会到社会的认同和尊重,使其产生作为一名人才应该有的自豪感和荣誉感。要按照科学人才观的要求,坚持“不惟学历、不惟资历、只惟能力”的用人原则,不拘一格降人才。要反对人才工作中的不正之风,用公道正派的用人风气温暖人才、凝聚人才,以好的作风选才用才,选作风好能力优的人才。
二、创新人才机制和体制,建优人才工作的制度环境。当前,人才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人才制度层面上的竞争,没有科学完善的人才机制和体制,就不可能在竞争中胜出。因此,人才工作要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从工作方式、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全面创新。在坚持“凡进必考”原则,把好“入口”关的同时,要建立和完善正常的退出机制,实行优胜劣汰,畅通“出口”,激发队伍的生机和活力。特别是要针对当前机关事业单位干部队伍“老化”严重,新鲜血液补充困难的现状,应有针对性地采取“提前退休”、“离岗退养”等办法,让一部分年龄比较大、身体状况比较差、工作热情比较欠缺的人员从其岗位上转移开,腾出的职位用于政策性安置和面向社会公开招考,以逐渐改变机关事业单位人才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同时,要加大人才的交流和轮岗力度,以提高人才的综合能力和应对复杂事物的能力,建设复合型人才。省、市部门抽调、借用基层人才的同时,可以下派一部分机关事业单位干部、专业技术人才到县乡挂职锻炼,这样既能丰富下派人才的基层工作经验,又能带动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在人才评价方面,应探索建立资格准入制度,对专业技术要求较高的行业和岗位,制定规范的准入规则,提高“门槛”,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人才竞争环境。在人才流动方面,要加强市场对人才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探索建立人才合理流动的管理服务机制,特别是要加强县级人才市场建设,消除人才流动中的区域、部门、行业、身份等限制,促进用人单位通过市场自主择人,人才通过市场自主择业,提高人才的使用效率。在人才资源开发工作上,要扩大工作覆盖范围,不仅要搞好机关事业单位人才资源开发,还要注重开发“体制外”人才资源。要主动将各类经济社会组织、自由职业者、社区和农村人才纳入人才工作范畴,从人才招聘、智力引进、职称评定、人才培训等方面,为其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做到各类人才队伍统筹开发、共同发展,形成人才工作的大格局。
三、努力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展的社会环境。一是要优化人才服务。要从生活上关心人才,工作上爱护人才,为人才搞好医疗、养老、失业等基本保险,完善人才待遇保障措施,解除人才在干事创业上的后顾之忧,使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二是要以事业聚才,以事业留才,以事业成就人才,积极为人才提供事业发展空间和舞台。三是对工作中犯错误的人才,要能够宽容对待。应遵照人才成长规律,对人才不求全责备,不急于求成,允许人才犯错误,让他们在磨砺挫折中成长,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发展。四是要加强继续教育,促进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在当今信息爆炸时代,知识折旧加速,人才之间的竞争已经变为学习力的竞争,不加强学习,随时就有可能因知识老化而被社会淘汰。在知识信息相对闭塞的地区,更要注重对人才的继续教育,要建立人才的继续教育培训机制,使人才在不断“充电”中持续成长。
文章主要阐述了各种金属材料化学成分分析方法的原理和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今后金属材料分析方法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金属材料;化学成分;分析方法;现状;发展趋势
引言
金属材料在现代建筑和工业设施建设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新型建筑和工业装备的出现,高性能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例如,北京奥运主场馆“鸟巢”在国内建筑史上首次使用110mm的Q460,由舞阳钢厂的科研人员首次研制成功。此外,随着第三代核电AP1000在国内的建设,SA738与S32101这两种高性能钢材才开始在国内研制与生产。众所周知,金属材料性能的优劣主要是由组织结构决定,同时组织结构会随其元素种类和相对含量的不同而改变[1-3]。因此,准确分析材料元素种类和含量,对于新性能材料的研发和合理利用至关重要。金属材料中比较重要的元素为碳、硅、锰、硫和磷,对材料的性能影响最显著。对材料的物理性能影响最大的元素是碳,碳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钢铁组织变化,例如奥氏体钢和马氏体钢,从而影响钢材的物理性能。硅作为脱氧剂,炼钢过程必不可少。沸腾钢的含硅量很低,而在镇静钢中硅的含量一般为0.12%~0.37%。钢中硅含量的增加,会相应提高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例如调质结构钢中硅含量增加1.0%~1.2%,强度可提升15%~20%。但是,硅含量的提高会降低钢材的伸长率和收缩率,冲击韧性明显降低。硫作为钢中的有害元素,在炼钢过程引入,会降低韧性和延展性,造成钢材在热加工过程开裂,因此钢材含硫量都严格控制,例如Q235B要求硫≤0.045%[4]。磷作为钢中有害元素,会降低钢的塑性,同时影响其焊接性能和冷弯性能,所以一般钢种要求磷≤0.045%,优质钢含磷量更低。要掌握金属材料的性能,必须准确分析元素含量,并在此基础上研发性能更加优异的材料。尤其微量元素硼、铝、氮、钒、钛和铌等,例如SA738Gr.D要求硼≤0.0007%,Q345B要求铝≤0.015%[5]。这就要求我们合理的利用化学分析方法,足够精确地分析相关元素含量。
1化学分析方法
随着分析技术的发展,分析金属材料的化学成分先后出现的方法有重量法、滴定法、分光光度法、原子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和吸收光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等[6-8]。其中,重量法、滴定法和分光光度法主要基于离子之间的化学反应,分析化学学科出现时实验人员已经熟练掌握,需要简单的仪器设备即可展开测试,并且易于应用。后面的方法为近几十年新研发出的,物理学研究深入到原子核阶段以后才相继出现,并且随着技术的进步,仪器的研发会朝着效率更高、操作更简单的方向发展,不足之处就是设备比较昂贵,无法在中小企业普及。
1.1重量分析法重量分析法是经典的定量分析方法。出现时间较早,使用最成熟。重量法原理是将材料中待测元素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转化为可称量的化合物,经过过滤-烘干即可准确计算材料中待测元素的含量。当前,重量法主要适用于高含量的Si、S、P、Ag、Cu、Ni和Pb等元素含量的测定。重量法便于操作,但需要合理的沉淀和称量,才能获得准确的测定结果。
1.2滴定分析法滴定分析法,通过两种溶液的相互滴加,并通过显色剂判断反应的终止,按照化学反应计量关系计算待测金属成分含量。根据化学反应机理的不同,可分为酸碱滴定法(主要分析钢铁中的C、Si、P、N、B等元素)、氧化还原滴定法(主要测定Fe、Mn、Cr、V、Cu、Pn、Co和S等)、沉淀滴定法(不常用)和络合滴定法(常用来分析Ni、Mg、Zn、Pb、Al等)四类。此分析方法只需要配置相应的玻璃仪器(比如:滴定管和容量瓶等),成本低廉,易于操作,现在一些中小企业仍在使用。缺点是只能进行单元素分析,分析周期长,不适用于微量元素分析,且分析数据会随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进行波动。
1.3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的理论基础是Beer-Lambert定律,用公式表达为A=KcL,在入射光强度一定的情况下,溶液的吸光度正比于溶液的浓度,通过吸光度的变化即可计算待测元素的浓度。分析待测试样前首先要建立标准溶液的吸收光谱曲线,通过这一曲线进行待测试样元素浓度的定量分析。常用于分光光度法分析的仪器有红外、紫外-可见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此方法优点仅需一台分光光度计即可完成,同时兼具灵敏度高,操作简单迅速,应用范围广(周期表中的所有金属元素都可测定,也可测定Si、S、N、B、As、Se、和卤素等非金属元素)。缺点为只可单元素分析,其分析结果的准确性需要依赖灵敏的显色剂,且不同元素之间存在一定的干扰,造成最终的分析结果存在未知偏差。
1.4X射线荧光光谱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的理论基础:物质的基态原子吸收特定波长的X射线后,外层的电子被激发至高能态,处于高能态的电子极不稳定,又跃回至基态或低能态,同时发射出荧光;荧光强度正比于试样中待测元素浓度,通过测定荧光强度即可确定试样中元素含量。当原子辐射的荧光波长与照射X射线波长不同时,称为非共振荧光,反之,则为共振荧光,分析中应用较多的是共振荧光。此法的优点是检出线低,谱线易于分析,分析迅速,若用激光做激发光源时分析效果更佳。缺点该方法要求样品较高的均一性,同时受基体效应的影响,分析结果存在偏差,通常需要进行一定程度地校正。
1.5原子光谱法
(1)原子吸收光谱法。工作原理为用被测元素纯金属制成空心阴极灯的阴极,该光源辐射出特征波长光,通过分光系统寻找该谱线并至于峰线极大位置,此时吸收池溶液在原子化器的作用下生成该元素的基态原子,基态原子吸收特征波长的光而上升到激发态,根据特征波长光强度的改变进行分析得出金属成分含量。原子吸收光谱仪的核心部分为原子化器,目前的原子化器主要有火焰原子、石墨炉原子和汞/氢化物发生原子器(专测Hg、As、Bi、Pn和Sn等)这三种,比较常用的是火焰原子和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其工作原理为利用火焰的高温燃烧使试样原子化进行元素含量分析的一种方法。优点:火焰稳定、读测精度好、基体效应小和噪声小。缺点:点火麻烦、原子化效率低造成精度和灵敏度差,只可分析液体样品。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是利用电流加热石墨炉产生阻热高温使式样原子化,并进行辐射光谱吸收分析的方法。相比于火焰原子吸收法,分析试样几乎全部参加原子化,且有效避免了火焰气体对原子浓度的稀释,此外激发态原子在吸收区停留时间长达1-10-1数量级,因此分析灵敏度和检出限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优点:样品利用率高、灵敏度高(检测限低)、低的化学干扰、液体样品和固体样品均可分析。缺点:设备操作复杂,不如火焰法快速简捷,对试样的均匀性要求高和有较强的背景吸收,测定精度不如火焰原子吸收法。
(2)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是依据物质中的基态原子获得外界传递的能量后,外层电子会经历“低能级—高能级—低能级”,多余的能量以相应的谱线释放,即发射光谱。根据发射光谱就可判断相应元素种类和含量。目前利用原子发射光谱法研制的分析仪器有光电直读光谱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此类方法仪器的共同优点为多元素同时分析,分析周期短。光电直读光谱仪,其工作原理是用电火花激发材料表面,材料表面的原子经激发而发生电子跃迁,从而发射出材料内部元素的特征谱线。优点:测试时间短(几分钟内可以准确分析20多种元素);适用于较宽的波长范围;使用的浓度范围广(可同时进行高低含量元素的分析)。缺点为:由于出射狭缝固定,对分析钢种经常变化的用户不太适用;谱线易漂移,需要定期校准;不能分析小尺寸和不规则样品。电感耦合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仪(ICP)也是一种新型的原子发射光谱法,工作原理为待测物质被环状高温等离子体光源加热至可达6000-8000K,待测物质原子由产生电子跃迁,从而辐射出特征谱线进行元素含量测定。ICP根据进样系统的不同又分为固体进样、液体进样和气体进样三类。ICP要比直读光谱仪器的检出限更低,灵敏度高[9]。缺点对进样系统要求非常严格,无法分析部分难溶和非金属元素。溶液进样系统需要将式样要做成溶液样品,此过程要用酸碱溶样,会对操作人健康造成一定伤害,用时较长。
1.6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是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较灵敏的元素分析方法。相比于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增加了一个四极质谱仪,质谱仪分离不同质荷比的激发离子,最后测量各种离子谱峰强度的一种分析方法。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主要用于测定超痕量和同位素比值,比如对金属材料中的微量元素、镧系元素、难熔金属元素和贵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10]。优点为操作简单、测试周期短、灵敏度高(达ng/ml或更低)。缺点实际检测成本高制约其广泛使用,目前主要用于地质学中金属矿石微量、痕量和超痕量的金属元素测定。
1.7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法该方法是一种新兴的分析技术,是原子发射光谱法的一种。利用高功率激光作用于物质表面,产生瞬态等离子体,光谱仪对等离子体辐射光谱进行分析,就可以确定材料中待分析元素的含量。可用于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元素定性和定量分析。所需设备比教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同时进行多种元素含量测定,分析效率有效提高,此外还可满足远程分析的需要。缺点适用范围较窄,目前主要用来测量不锈钢中的微量元素[9]。
2展望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建筑要求的提高,研发新型和高性能金属材料的需求日益增加,各种痕量元素的快速与简便测定变得愈加重要。文中介绍的主流分析方法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缺点。比如:直读直读光谱仪只能分析特定尺寸块状样品;部分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仪需要酸或碱溶样,溶样过程处理不当会危害环境和人体健康,相应延长了测试周期等。基于此,现有的一些操作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实际应用需要,这就迫切需要我们研发使用方便,分析周期短,灵敏度高,检出限低和绿色环保的新方法和新仪器。因此,我们广大测试人员和仪器制造商应共同努力,推动金属材料化学分析实验方法及仪器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赵黎锋.各种金属材料成分分析方法现状与趋势[J].科技创新报,2012,(05).
[2]李军.金属材料成分分析方法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13).
[3]狄海燕.新技术下金属材料成分分析技术发展前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6).
[4]GB/T700-2006碳素结构钢[S].[5]GB/T1591-2008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S].
[6]胡江桥.金属材料成分分析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0).
[7]李大为.金属材料成分分析方法现状与趋势[J].工业设计,2012,(3).
[8]程美洁.金属材料成分分析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8).
[9]程栋,陈海峰.电感藕合等离子发射光谱在金属材料分析中的应用[J].电站辅机,2007,(1).
开展深入学习时间科学发展观以来,我局严格按照县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认真开展了第一阶段的学习实践活动,进入第二阶段以来,我们在充分利用调研成果的基础上,围绕“好中求快、以快赶强、科学发展实现新突破”这个主题,紧密联系本单位工作实际,广泛征求民政工作者和服务对象的意见和建议,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查找民政部门存在的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问题,通过调研、分析、聚焦、提炼,我们认为民政部门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领会还不够系统深刻。尽管我们在学习调研阶段认真学习和自学,多数党员干部能够自觉运用科学发展观来武装头脑,但由于理论水平不高,对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科学内涵、根本要求理解的还不够系统深刻,特别是把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与民政工作的具体要求有机结合起来,把科学发展观的普遍真理与民政工作的特殊要求有机结合起来,把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与破解民政工作难题的有效方法有机结合起来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差距。工作中存在着创新能力不够,思路不够宽广,措施不够有力的问题。
二是为民服务宗旨观念有待进一步加强。个别党员干部存在着为民服务宗旨淡化,工作不够积极主动,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关注程度不够,缺少有效的解决方法,遇到问题绕着走,工作缺乏主动性,满足于完成本职工作,主动深入基层解决民政对象的实际困难少。
三是民政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有的党员干部创新意识不强,工作中仍然靠惯性思维去做,自我提高意识不强,应对工作用老一套,处理事务凭经验,与新时期民政工作的需要产生了不小的差距,还存在着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不过硬,服务水平不高,办事能力不强,效率不高等方面的问题,影响和制约了民政工作的开展。
四是落实民生等方面关键性工作有待进一步突破。随着党和政府对民生工作的高度关注,民政部门的职能正在不断扩大和增多,民政工作的任务越来越繁重,制约民政事业发展的瓶颈越来越多。主要表现为社会保障水平偏低,农村保障面过窄,个别村干部存在着优亲厚友、骗保、瞒保等问题;城镇低保存在着处于低保边缘的困难户难以界定家庭收入等方面的问题。救助资金紧张,难以满足困难群体的需要,困难户不能得到及时救助。民政基础建设滞后,基层民政队伍力量薄弱,民政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等方面的问题需进一步加强。
一、交通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首先是要发展经济,只有经济发展了,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增强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不断改善,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有坚实的物质基础。交通作为建设平果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人”是指最广大人民群众。“本”是指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近年来,我们交通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各项工作都充分体现了“人”和“本”的思想,事事以人为本,时时以人为本,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以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把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内涵始终贯穿于公路建设和交通运输管理上来,从真正意义上为人民、依靠人民、惠及人民。通过几年的努力,全县交通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经过农村革命老区公路建设和农村公路通达工程建设、通行政村等级公路硬化建设,目前我县通等级公路总里程907公里,其中二级公路31.3公里,三级公路133公里,四级公路742公里;目前,全县171个行政村及10个社区,所有社区已通等级路,148个行政村通四级路以上,占行政村总数86.5%,预计2008年底,全县171个行政村将村村通等级路。届时,全县行政村通等级公路率达100%,达到全市领先地位。道路运输管理工作上以新增客运班线和营运客车为手段,促进运输市场的发展,净化了我县道路运输市场,使我县运输市场正朝健康、有序、安全方向推进,实现了车进站、站管车、人进站的良好秩序。今年来共审核办理道路运输证834本,新开通10条农村客运班线许可投入20辆,目前已有14辆投入运行,全县农村客运班线达23条,客运车辆总数达382辆。这都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大大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农民兄弟脱贫致富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特别是一些偏僻村庄,农民看着修到家门口的公路,从心底里感谢国家,感谢我们的党。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正确把握我县交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以科学发展的眼光认真审视和正确评估交通发展面临的形势,准确把握交通发展的规律和脉搏,是实现交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前提,我们必须对我县交通发展当前面临的形势有清醒的认识。
(一)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给交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目前,我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县主城区在获得更大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了强劲的运输需求。预计“十一五”期间,我县公路客货运周转量、水路货物周转量、汽车保有量,以及港口货物吞吐量还将出现大幅度的增长。交通需求不仅表现在数量的快速增长,也表现在对高品质运输服务的强烈需求,对交通服务形式、内容与质量的越来越高的要求。如何进一步增强交通服务能力,提高运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更多地方便社会公众,保障公众安全,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交通运输需求,成为交通部门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重点课题。
(二)区域发展新定位,给交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平果县以“率先科学发展,着力改善民生,打造现代文明铝都”这一主题,以该发展目标为定位、随着百色区域内已建成有亚洲最大的平果铝业公司,容易形成整体效应,成为区域性的最大的铝工业基地。这也是平果县撤县建市的雄心壮志。平果在区域优势上已成为经济通道上的枢纽城市,其承南启北、通江达海的交通区位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凸显,交通建设也势必再一次被推向平果新一轮发展大潮的前沿,这就对交通网络建设的速度、规模、等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科学发展观的新理念,给交通发展赋予了新内涵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占用和消耗大量的能源、土地等资源,给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造成很大压力。我县土地资源相对紧缺,能源资源对外依存度比较高,资源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明显不强。科学发展观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新要求,给交通快速发展提出了新命题,交通部门必须积极运用交通发展新思维,探索交通发展新路径,增创交通发展新优势,开创交通发展新局面。
(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格局,给交通发展开辟了新空间
区域经济要协调发展,交通必须与之相适应。平果县在融入百色成为滇黔桂三省区边缘区中心城市区域经济的基础上,应充分发挥主城区的龙头优势,用交通推动周边市区协同发展,并有重点、有差异地确定不同区域的交通发展规模与水平。同时随着平果县经济社会发展,城乡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城市间、城郊间、城乡间人流物流也会迅猛增加。对此,平果交通应充分利用现代物流技术,优化网络布局,协调组织管理,完善标准体系,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向智能化发展,实现公路建设与交通运输之间的高效协同,逐步达到建设与管理的一体化,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社会发展需求。
(五)国家宏观调控的日益深入,给交通发展带来了新考验
如何应对宏观调控新形势下出现的诸多新情况,是平果今后交通发展面临的新课题。资金紧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已经成为交通发展速度和质量的制约瓶颈。在目前的政策框架下,除了高速公路及国、省道外,通乡油路提级改造工程建设、农村公路建设、危桥改造、港站枢纽建设等交通重点工程所需资金中的相当一部分必须由地方配套筹集,数额巨大,地方筹资的难度越来越大;项目立项审批必须具备的条件越来越多,程序越来越复杂,项目前期工作难度进一步加大。如何破解这些难题,已经成为交通能否实现率先发展的关键。
总的来看,我县交通发展所面临的形势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
三、当前我县交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目前,全县交通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基本形成了由南昆铁路为主动脉,南百高速公路为主骨架,国、省、县乡道为支撑的大交通网络。但综观全局,我县大交通的格局并未真正形成,与平果县今后发展目标的要求比,与构建现代文明铝都的需要比,与人民群众的期望比,我县的交通发展水平、交通适应能力和交通服务水平仍有待提高。
(一)公路总体建设水平还不高
相比周边先进地区而言,我县公路里程少,密度低,跨区域干线运输通道不足,市际干线公路网络化程度低,通达深度不够,等级公路里程比重低,三级以上公路仅占全县公路总里程的5.5%(不含高速公路),县乡村道路全部是四级公路,全县公路密度只为0.37公里/平方公里,全路网的效益得不到最高限度的发挥。
(二)地方公路分布不均衡,南北部公路交通发展差距较大
高级、次高级路面里程比重相差大。公路网层次不完善,公路技术等级结构不合理,建设与养护未能均衡发展。农村公路养护机制尚未真正形成,养护问题日益突出。内河航道等级偏低,高等级航道数量明显不足,内河航区间缺乏有效连接。沿江港口等级较低,大型化、专业化码头泊位尚未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化集装箱运输系统构建难度大,这远远不能满足平果今后的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资源和环境对综合交通发展的压力进一步加大
平果县人多地少,资源相对短缺,与交通发展相关的土地、岸线、能源、城市发展空间和环境污染对交通发展的制约愈来愈大,尤其是土地资源紧缺地区,部分通道线位资源严重不足,发展空间严重受限。
(四)各种运输方式缺乏有效衔接,整体服务效率不高
公、铁、水三种运输方式结构不够协调,重陆轻水,重主体建设、轻配套设施建设。客货枢纽站场建设布局不够合理,功能定位不准,设计标准不高,使铁路与公路、水路客货联运缺乏有效衔接。铁路客流与周边城镇间、市域内的公交运输、出租车的运输还不太协调。百色港平果旺江作业区不能如期运行,影响了港口的快速发展,也限制了公路、铁路功能的发挥。
四、加快我县交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基本思路
(一)总体目标
以“率先科学发展,着力改善民生,打造现代文明铝都”这一主题为动力,以平果建设后三年任务为目标,以“交通优先发展”为载体,着力构建现代化大交通格局。今年自治区把我县作为全区通乡油路提级改造试点县,利用这个的机会,实施通乡油路大会战即将启动。2008至2010年计划实施通乡油路提级改造7条151公里,其中2008年实施果化至进结至天等(平果段)、旧城至那沙、平果至太平至耶圩至海城等三级以上油路共82.13公里。2008年我县通行政村水泥路建设项目共9条65公里,这些项目争取于年底全部完工。利用后三年,着力把平果打造成为通村公路硬化百色市率先县。
(二)基本思路
1、落实“三个服务”。一是服务平果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县委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提出的“率先科学发展,着力改善民生,打造现代文明铝都”的主题发展目标,自觉加快交通发展,提高交通基础设施的网络化、规模化程度,扩大有效供给,为经济社会全局的发展增创新优势、提供新动力、拓展新领域,形成满足需求、适度超前的支撑和保障能力,形成平果经济社会更具竞争力的发展环境。二是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新一轮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的要求,高效优质地推进通村路面硬化建设,致力于改善农村交通状况,改善农村投资环境,为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提供良好的交通条件。三是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积极推进农村客运班车通达工程和城乡客运一体化工程,大力实施城市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不断提高交通基础设施的便捷度、舒适度,不断增加公共交通服务的有效供给能力,不断提升公共交通服务的效率、质量和水平,让人民群众出行满意。
2、实现“三个有机衔接”。一是注重各种交通网络的衔接和协调,以整体效益更大、比例结构更优的目标,对各种交通网络进行整合。二是注重境内外交通通道、走廊的衔接和协调,紧贴我县城镇体系和生产力布局,加快构建由多种运输方式有机构成的选择更自由、运行更可靠的大通道和大走廊。三是注重枢纽的衔接和协调,以实现打通毗邻市、县为目标,突出加强交通运输枢纽的整合,引导各种运输场站共建共享和加强连接性基础设施建设。
五、推动我县交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举措
对于平果交通而言,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既是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也是各种深层次矛盾的凸现期。针对当前平果交通发展所面临的形势,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实施“交通优先发展”和“交通惠及民生”为抓手,以构建现代化大交通格局为主攻方向,统筹兼顾,好中求快,努力实现平果交通又好又快发展。
(一)解放思想促发展
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改革的深度、开放的力度、发展的速度。站在新的发展起点,面对新的发展环境,交通部门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清醒地认识存在的差距和不足、面临的挑战和难题、发展的趋势和特征、自身的定位和作为,不为过去的成绩而自满,不为既有的经验所束缚,不为传统的模式所局限,不为目前的小进而停滞,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创新有为,克难攻坚,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交通需求和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出行需要。解放思想,关键是转变观念,服务发展。要进一步增强“发展意识”,当好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助推器”。牢牢把握西部大开发新形势下加快交通发展的新要求和有利条件,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稳中求进,进中求快,快中求优,迅速兴起新一轮交通建设的。要深化对交通运输本质属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推进交通运输由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大力发展现代交通业,不断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和服务领域,有力提升交通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二)科学规划图发展
以构建平果现代化大交通格局的发展思路,以前瞻性的思维切实加强交通发展战略研究,科学制订我县大交通发展规划。一是精心谋划、确保水准。通过聘请区内外知名规划设计单位,积极借鉴先进地区的发展成果,结合平果地域特点、经济社会发展特征和未来走势,从战略高度谋划平果未来交通的发展取向,研究编制交通基础建设总体规划,进一步完善公路、港口、航道、公交、枢纽和产业发展等专项规划。二是注重衔接、确保科学。按照优化、协调、可持续的要求,积极适应现代交通建设的趋势,加强综合规划和统筹,加快资源整合,推行先进管理,加强对交通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之间的有机衔接,大力推进城乡客运发展一体化、区域交通发展一体化,形成能力充分、衔接顺畅、运行高效、安全环保的现代化、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三是严格执行、确保权威。严格按规划推进各类项目建设,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杜绝朝令夕改、事随人变现象。
(三)统筹兼顾谋发展
交通实现科学发展,关键是要统筹协调好“四个关系”。一是统筹协调好加快交通发展与服务地方发展的关系。加快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加强公路建设与交通运输的衔接配套,加快发展紧贴产业特点、便捷高效可靠的现代物流服务,大幅降低物流成本,着力把平果打造成为最具竞争力的投资环境。二是统筹协调好公路交通和水运交通发展的关系。在继续加快公路建设的同时,坚持水陆并举的方针,加大水运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充分发挥我县航道和港口区位的天然优势,努力使平果成为百色沿河港口的龙头。三是统筹协调好地区间交通发展的关系。注意保护好、引导好各地发展交通的热情,同时注重规划控制,分类指导,防止个别地区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以“协调发展,合作共赢”为宗旨,建立区域交通紧密合作机制,积极整合交通资源,优化区域交通网络。例如,打通与天等、马山、大化、武鸣等城市的交通动脉。四是统筹协调好交通建设和行业管理的关系。坚持建管养并重的方针,在继续优质高效地推进交通建设的同时,全面强化行业管理,积极推进交通建设结构调整。
一、全县窑业用地的基本情况
(一)数量和布局有共性。全县现有轮窑83座,主要分布在花沟、陈大、城西、闸北、石弓、临湖等乡镇。从布局来看,除城关、青町等少数乡镇外,全县其它乡镇都有砖瓦窑厂存在,其分布主要受土质、取土成本、土源、产业带动等诸多因素影响。
(二)窑厂建设背景特殊。我县窑厂70%建于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乡镇企业热”这一时期。作为乡镇企业骨干的各类砖瓦窑厂建设,受到各级政府的提倡与鼓励,仅作为乡镇企业上报备案即可,无需办理用地及采矿审批手续。当时砖瓦窑厂的异军突起,对于繁荣农村经济,提高社会生产力,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为国家提供税源,都起到了极为主要的作用,成为乡镇经济一支重要力量和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三)产品单一,市场狭窄。全县83座窑厂主要生产机制粘土实心砖(俗称红砖),占产品种类的100%。轮窑(以20门为例),年产红砖1200-1500万块,吊丝窑年产量约200—260万块。正常年份全县所有窑厂年生产量约11.7—14.7亿块,95%的销售对象是当地村民、城镇居民。
(四)土源取得形式多,非法开采比例大。窑基大多建在河坝、废地上,占85%;凉坯区大多是租用农民的承包地,每亩年租金800元左右,占85%;制砖土源主要包括买土:以每车5—10元的价格收购村民的零星土;买地:以每亩1.5万元左右买农民的承包地取土;买河坝:以协商价格买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民的某一区域河坝取土;采挖自己的承包地;就地深挖历史形成的取土坑。总体以买地、买土为主。全县现有窑厂均未取得采矿许可证及合法用地手续。
(五)占地面积大,资源浪费严重。一是经营场所:每座轮窑(以20门为例)约需50亩。二是取土用地:每座轮窑年需粘土2.85万立方米,以挖深5米计算,需吃土地10亩。也就说全县每年需挖地取土约500亩,扣除复垦部分外,每年约有300亩土地被挖损。
(六)近年治理有成效。2003年县国土资源局成立以来,通过宣传造势,建章立志、落实责任、规范用地、限期复垦、强化执法等手段,使全县窑厂布局混乱、开采无序的局面得到了有效遏制,窑业生产秩序全面好转。一是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全面形成。成立了国土、公安等8部门参加的“治理整顿矿业秩序领导小组”,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层层签订了窑厂治理目标责任书;开展了3次联合拆除窑厂行动,创下了一天拆窑26座的记录。二是窑厂布局得到了科学调整。建立了窑厂采矿登记档案,科学划定了用地区域,严格执行了窑业生产最低规模制度。全县砖瓦窑厂由2003年初的221座减少到目前的148座,无土源、规模小、条件差的73座砖瓦窑场被先后拆除,每年减少窑业用地规模400余亩。四是挖损土地得到了有效地利用。4年来,在已挖损的土地上共复垦老取土区2600亩,恢复粮食年生产能力2500吨;开挖鱼塘208面,年渔业收入增加41.6万元;植树1.8万株,潜在经济价值360万元;开挖深沟206条,可灌溉农田1.48万亩;安排源和堂制药厂等招商引资项目2个,建设涡阳县兴华生态示范庄1个。
二、砖瓦窑厂用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两法”衔接不严密。《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把砖瓦用粘土划为非金属矿产类矿产资源,理应属国家所有,而实际采挖的烧制砖瓦用黏土都是集体所有土地的表层土壤,资源所有权难以界定;2004年11月30日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强矿业用地管理的通知》(皖国土资[2004]203号)文件下发之前,矿山企业开采小矿及零星分散资源使用土地如何办理用地手续也没有具体操作细则,即使该文件明确了矿业用地管理的一些要求,但规定对开采小矿及零星分散资源的矿山企业只能办理临时用地审批手续,并不得在临时用地范围内修建永久性建(构)筑物,事实上窑基及其办公设施并不属于临时建(构)筑物。因此,在依法管理窑厂的过程中,采矿权和用地审批无法衔接,而全部以非法采矿、非法用地处理又不现实,使国土资源部门在管理过程中处于两难境地。
(二)地方各级政府耕地保护问责制度粗糙。以2006年8月31日《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1号)为标志而建立的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问责制度,也只明确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应对本行政区域内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等负总责,但不负责怎么追究领导责任不明确、不细化,还仅仅是一个概念化的规定,而此前更是没有刚性规定,客观上造成了各级政府尤其是乡镇政府负责人耕地保护意识不强,而国土资源部门难以独立完成耕地保护这一系统工程。
(三)利益驱使窑厂屡禁不止。一是经营窑厂利润丰厚。以2006年的20门轮窑为例,年产量为1500万块左右,每块成本为0.19元,而销售价格为0.23元,税(费)前利润为60万元,扣除各种税费、杂项开支10万元,一个轮窑年纯盈利高达50万元;就是年生产能力210万块粘土砖的吊窑,年纯盈利也在8万元左右。二是乡镇政府可从中取利。以陈大镇为例,该镇2006年全年财政收入为42.8万元,而来自窑厂的耕地占用和营业税两项收入就达10.7万元,占全镇当年财政收入的25%,像牌坊镇收自窑厂的税费占全镇财政收入高达70%,各类窑厂提供的税费在乡镇政府财政收入中平均占有40%的比例。因此,窑主不顾一切建窑制砖,乡镇政府被动制止,国土部门被于奔命的局面就此形成。
(四)挖损区土地复垦比例小。近30年形成的各种深浅不同、规划不一、大小各异的取土挖损区复垦利用程度低。一是由于年代久远,造成部分区域权属不清、责任不明;二是取土深度浅则2米,深则10米,复耕无望;三是复垦成本大,每亩要3000—8000元不等;四是没有强制性措施。一部行政法规《土地复垦规定》也已颁布实施了近20年,配套措施不健全,强制力不强,虽然实行“谁破坏、谁复垦”的原则,但对不履行或者不按照规定要求履行土地复垦义务的企业和个人,国土部门只能责令限期改正或处于以每亩每年200—1000元的罚款,这对于年盈利数十万元的砖瓦窑来讲是不足道的,因此,窑厂土地复垦随意性很大,抓易弃难客观存在。
(五)推广新型墙体材料步履维坚。近年来,我县先后上马了20多家免烧承重混凝土空心砌块砖场,但生产的产品在我县难以推广,砖场纷纷停产、倒闭,原因有四:一是村(居)民传统使用习惯,造成对混凝土空心砖不认同。二是新产品无价格优势。目前市面上免烧空心砖的生产成本与实心粘土砖相差无几,农(居)民更倾向选择使用实心黏土砖。三是“禁实”步伐过慢。虽然我县近年通过专项整治,窑厂减少了70余家,但仍有140余家在生产黏土实心砖,加上我县没有执行《安徽省新型墙体材料推广应用办法》,黏土实心砖仍占据我县绝对份额。四是煤矸石烧结砖、粉煤灰蒸压砖场投入很大,动辄上千万,而政府又没有优惠扶持政策,加之市场认可度不高,短期内没有企业愿意上马。
三、“堵”、“疏”并举,积极寻求窑厂毁地的治本之策
(一)扼住“吃地虎”的脖子。一是加大粘土砖税(费)征收调节力度。加大粘土砖生产、销售环节的税(费)征收力度,按法定标准上限征收,使之在建筑材料市场上不具有竞争力;二是加大砖瓦窑厂的违法成本。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对毁田取土行为严打重罚,直至追究刑事责任;三是大区域同步治理。实事证明,局部治理只能是“捺倒葫芦起了瓢”,涡阳治了,淮北也要治,谯城也要治,安徽治了,河南省要治,山东省也要治,整个淮北平原都要一个政策、一把尺子,一个步子的治理,不给实心粘土砖生产销售空间。五是建筑设计单位应按照国家和省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与有关规程,设计建筑项目,采用节能技术,标明应当使用的新型墙体材料,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按设计要求,不得使用实心粘土砖。
(二)放脱推广新型墙体的“缰绳”。一是对兴办新型墙体材料的企业,政府应积极扶持,舍得投入。上马一个年产3000—8000万块的全煤矸石烧结砖场动辄就需1000多万元,政府应在积极协助金融信贷支持的同时,税费政策上也要给予优惠,使其建得起、卖得掉。二是要严格执行《安徽省新型墙体材料推广应用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使“禁实”范围扩大到县城规划区、建制镇。
一、领导重视,统筹安排,营造良好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氛围
为全面落实市委、市教育局党委的要求,贯彻“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的实施意见”,学校本着把学习提高贯彻始终、把解决实际问题贯彻始终、把走群众路线贯彻始终、把领导干部带头贯彻始终、确保教学活动与日常工作两不误两促进的原则,对学习实践活动进行了认真研究部署,成立了以总支书记为组长,主任、副主任为副组长,中层领导干部为成员的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统筹安排全系的学习实践活动,制定了《乌鲁木齐外国语学校第十二中学关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方案》,并利用会议、橱窗、板报、校刊、校园网等多种形式,宣传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根本要求,动员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身到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中来,使全校上下形成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良好氛围。
二、深入学习,认真调研,积极破解影响系科学发展的难题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学校领导班子带头,以年级为单位,集中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深刻剖析,通过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学习讲话精神与联系实际研讨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准确地把握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通过学习,广大党员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坚定性明显增强,并都写出了内容深刻的心得体会,领导班子成员还写出了个人剖析材料。
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我们充分发动广大教师,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等形式,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教师关于影响系科学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收到有价值的建议意见十余条。
随后,系领导班子认真梳理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认真分析、检查在思想观念、工作思路、制度措施、工作成效等方面存在的不符合、不适应科学发展要求的突出问题,并据此提出了明确、具体的整改措施。
通过学习、调研、查摆,我们的办学思路更加清晰,目标更加明确,工作标准更高,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在思想观念、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方面都有明显的提升,工作的责任心和紧迫感进一步增强,并牢固树立了为实现科学发展做贡献、为广大师生办实事办好事的决心和信心。
三、努力实践,科学发展,各项工作成效显著
有了科学发展的理念,有了符合科学发展的制度措施,有了广大师生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积极性和扎实、勤奋的工作作风,我校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一)、扎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意识形态领域、反渗透活动,继续抓紧抓好干部、党员、教师三支队伍建设。
(二)、德育工作不断创新
本学年学校德育工作继续遵循“巩固成熟点,解决重点、难点,开发新起点”的原则,不断探索和创新,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迎接自治区级德育达标校的复验,对我校的德育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对我校自20*年取得自治区级德育达标校以来在德育方面所做的工作给与了充分肯定。
2、注重提升班主任队伍的整体素质。学校根据具体情况,按照新的《班主任管理办法、费用发放办法》,通过班主任培训、新老班主任座谈交流等形式,提高班主任队伍的素质。
3、进一步提高“素质教育周活动周”的教育水平和增强其辐射功能。
4、加强对学生会工作的指导、管理,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学生会对学校的管理的有效性。
5、以各种丰富多彩的形式拓宽德育渠道。
(三)、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办学宗旨,紧紧围绕落实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推行教育改革,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四)、加强考核及常规管理,迎接新课改,进一步完善教研教改制度。
(五)、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和综合治理工作,积极创建文明、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
(六)、依法治校、依法执教。
(七)、学校重视工会工作,充分发挥了团委工会作用,初步形成了校园管理网络,党政工团齐抓共管。
(八)、校园环境、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
(九)进一步加强外语特色教育教学工作,拓展特色教育的新渠道。
一、近期工作总结
(一)春耕备耕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水定地、以地定水、以水定农作物”的原则,在保证“两条红线”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调整种植业结构。搞好市场分析,主动了解市场需求,积极协助农牧民发展订单农业,做到“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种什么”,保证农牧民“种的出来,卖得出去”。全县已储备化肥600吨、农家肥3万吨、农药0.7吨、农膜3吨;小麦良种200吨,价格3.7元/kg;玉米种子100吨,价格在11—14元/kg不等;另外还调运打瓜种子5吨,蔬菜种子200公斤;农机检修已基本完成;扶贫贴息贷款工作全面展开。
(二)畜牧业方面。完成牧民定居、牲畜转场和接羔招投标的前期准备工作,牧民定居的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完成;已下派160名县、乡、村机关干部及兽医技术人员,到各乡(镇)做好牧民安全转场、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调运接羔育幼饲草600吨、料1000吨、药品17万;发放抗灾保畜资金490户、410万。圆满完成春季家禽禽流感防疫工作,防疫家禽1.5万羽,使用疫苗3160毫升,防疫密度达到100%。
(三)水利方面。全县派出85人次到石河子市147团、144团等地考察学习小麦膜下滴灌技术,为推广滴灌工程积累经验。完成滴灌工程以及人畜饮水工程的招投标前期准备工作。本月底开始全县积极筹备防汛物资,已储备防洪袋5万条,铅丝10吨,钢筋10吨,石块1000方,成立了防洪抢险突击队120人。配有防洪抢险机械:推土机1台、挖掘机2台,翻斗车2辆,55型拖拉机2辆,确保不出现任何汛情。
(三)其它方面。粮食方面,完成油葵收购2756.50吨,外调2056.50吨。林业方面,完成春季造林的地块落实,与新疆丰裕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奇台县、呼图壁县等签订苗木合同20.5万株,其中沙棘苗12万株、杨树苗5万株、榆树苗1万株、黄榆苗合同1.3万株。气象方面,积极做好气象服务工作以及人影作业。扶贫方面,做好扶贫贴息贷款的前期准备工作。劳动力转移方面,转移农村劳动力534人,实现创收163.35万元,培训农牧民2025人次。
二、下一阶段工作
(一)继续做好春耕备工作。整合资金,做好化肥、种子等农资储备工作;3月25日开始农机维修审验工作;完成4000万元中央扶贫贴息贷款农贷资金发放工作。
(二)畜牧业方面。本月底完成牧民定居工程的招投标工作。继续做好牲畜转场工作,确保牲畜安全转场。接羔育幼工作将在3月25日后全面展开,全县牲畜接羔育幼急需草335吨、料221吨、药13万元,抓紧做好接羔育幼的饲草料、药品的调运工作。牲畜安全越冬渡春尚需饲草2400吨、料1000吨,继续做好饲草料的调运工作。坚持畜(禽)类免疫“五不漏”原则,确保牲畜疫病防治免疫率达到100%,计划4月底前对全县牲畜进行口蹄疫防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