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社区治理一体化范文

时间:2023-09-10 14:40:20

序论:在您撰写社区治理一体化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社区治理一体化

第1篇

[中图分类号] R4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7)10(a)-0064-04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hospital-community integrated prevention,treatment,and nursing on rehabilitation of community-based patients with severe psychoses.Methods From March 2015 to March 2016,120 patients with severe psychosis having been “cured” in our hospital and discharged from our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research group (n=60) and control group (n=60) in random.In the control group,psychotropic drugs were used,while in the research group,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thehospital-community integrated prevention,treatment,and nursing for 1 year was added.PANSS-EC score and questionnaire were used to evaluate and compare.Results After 1 year intervention,the score of PANSS-EC was (6.3±1.71) points in the research group,and it was much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12.1±1.3) points.In the research group,monitoring rate,rate of regular taking medicine,andsocial participation rate were all much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P

[Key words]Community;Severepsychosis;Hospital-community integrated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Rehabilitation nursing

各方面?稻菹允荆?精神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很高,因而精神康复服务的需求量是相当大的[1]。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在其发病时容易产生冲动、伤人、自杀、放火等肇事肇祸行为,严重妨碍社会治安[2]。针对罗定地区的风俗习惯、对疾病的认识、接受程度、经济条件等多方面,单纯药物治疗已不能满足本地区重性精神病患者的需求。个案管理作为一种新型医疗管理模式,对医疗结局具有良好成效,是21世纪健康管理与服务的趋势,因此,探讨开展医院-社区一体化防治对重性精神病患者出院后康复情况、监护率、规律服药率、社会参与率、复发率及肇事肇祸率等的影响极为重要。如何在社区中管理精神病患者及如何为其提供方便、合理和高效的服务值得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曾经在本院“治愈”出院的患者120例,其中男93例,女27例,均符合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诊断标准。入院后经系统的药物治疗“治愈”出院的患者。入选标准:①平均接受教育年限为(8.2±2.13)年,年龄18~62岁,平均(39±6.28)岁,目前与家属一起生活在罗定市的精神病患者;②有一定的理解接受能力;③取得与患者或其监护人知情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的躯体疾病的患者;②有严重的人格障碍、心理扭曲、汹酒、药物滥用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60例。研究组男39例,女21例;年龄18~62岁,平均(38±8.26)岁;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2±2.27)年;均来自罗定的各个乡镇。对照组男37例,女23例;年龄19~60岁,平均(37±8.69)岁;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7±1.83)年,均来自罗定的各个乡镇。两组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地域分布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工具 ①患者一般资料调查信息表,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职业、文化、宗教信仰、联系方式、体重、婚姻状况、家庭背景等;②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PANSS兴奋因子(PANSS-EC)[3];③自制调查问卷。

1.2.2 方法 研究组实行医院-社区一体化防治康复护理工作模式,形成以政府组织、精神病专科医院为技术骨干、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患者家庭为依托的社区精神病防治工作网络。对照组只提供药物治疗,具体方法如下。①确定重性精神病患者对象:由本院医护人员在当地派出所及居委的协助下到患者家中排查确诊,并作好登记。②实施惠民措施:对家庭有经济困难的由政府出钱送患者到专科医院接受系统的抗精神病治疗,病情稳定后送回家由其家属监管看护并到社区医院继续免费接受康复治疗。③为患者建立个案管理: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其建立疾病档案,定期电话随访[4],做好随访登记,与家属联系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及时处理。④通过电视网络或现场授课宣教精神疾病知识,讲解引起疾病发病的诱因,使患者或家属尽量避免这些诱因的发生;发病的临床表现、应用药物治疗时可能出现的药物副作用、出现精神症状及药物副作用后应如何处理及预防等知识,使患者对自身疾病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发放精神卫生疾病宣教资料。⑤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月定时免费向患者发送药品,向家属或患者讲解长期服药的重要性,服药的方法,药物的副作用,药物的监管等,使家属或患者对药物有一定的认识。⑥于入组前及干预2个月、5个月、8个月和1年后对两组进行PANSS-EC等相关临床表现调查及评定。由经过培训的中级职称以上医务人员进行评定。

1.3观察指标

①PANSS-EC评分越高表示精神症状越严重;②参照2006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办公厅文件《关于做好重性精神疾病监管治疗项目实施》[5]的评级标准对重性精神疾病的肇事肇祸危险度评级。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输入微机,采用SPSS 12.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

2 结果

2.1两组干预前(入组前)后PANSS-EC评分的比较

入组前,两组的PANSS-EC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不同时间的PANSS-EC 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干预后相关指标的比较

研究组干预1年后的监护率、规律服药率、社会参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2.3 两组肇事肇祸率的比较

研究组干预1年后的肇事肇祸率低于对照组(P

3讨论

精神疾病是一种慢性病,病情易反复,所以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每??患者出院后都要回归社会,患者的社会功能恢复程度直接影响其回归社会的能力。如何提高患者院外治疗效果是精神卫生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6]。社区是精神病患者全面康复、回归社会的主要途径,因此,精神卫生服务的目标是将医院为中心的服务转向以社区为中心[7]。社区精神疾病患者需要医院提供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有家庭访视、精神卫生知识、讲座、职业康复、日间康复、社交技能训练等[8-9]。精神病患者出院后康复质量的好坏,对改善患者社会功能、能否早日回归社会影响更大,因此,在对重性精神病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外,还应为其提供医院-社区一体化防治护理,使患者康复出院后得到全面的身心护理。国内外许多报道证明,对重性精神病患者采取医院-社区一体化防治护理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从表1、2、3中得出,经过“医院-社区一体化”防治护理1年后,研究组患者的监护率、服药率、社会参与率等都明显升高(P

第2篇

关键词:利益分化;城市社区管理;“居站分设”;体制创新

中图分类号:C912.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2)07-0023-04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推动中国进入一个利益分化的新时代,原有的社会利益结构逐渐解体,多元化的利益主体不断出现,利益关系格局持续变化调整。社会转型期固有的社会矛盾与新的利益冲突相交织所产生的叠加效应,使得社区在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整合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凸显出来。

一、利益分化时代的基层社会管理困境

改革的实质是社会利益关系调整和重组的过程,30多年的市场化改革推动我国社会利益关系发生深刻转变,原有的社会利益格局被打破,新的利益群体和利益阶层逐步形成。伴随着利益主体的日渐多元化,收入分配格局也呈现出明显多样性,不同利益主体之间收入分配差距不断加大。利益的地区性分化、行业性分化、集团性分化、阶层性分化与权力寻租、市场垄断等原因造成的不合法、不合理利益分化的相互交织,使得社会冲突加剧,并不断显性化。[1]利益冲突的加剧严重威胁着社会稳定。就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社会的利益整合与利益协调滞后于社会利益分化。由于市场化改革推动的利益主体多元化基础上的利益分化非常迅速,原来的行政性利益整合机制和利益协调机制逐渐失去了其应有的功能和效果,而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利益整合与协调机制的构建刚刚起步,还处于探索阶段,无法充分发挥出其利益整合与协调的功能。因此,如何通过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探索一条有效的社会整合途径,以实现利益整合和社会稳定,就成为当前社会建设的实践指向。

第3篇

一、从大局出发,明确街道社区依法治理工作的重要地位

(一)街道社区依法治理是加强社区管理的需要。在社区管理中,各个方面都离不开依法治理,依法治理本身就是社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搞好依法治理,社区管理才能够真正得到加强。尤其是随着改革的深化,过去由政府或所在单位包揽的就业、医疗、保险、养老等社会保障事务逐步由社区承担,社区日益成为市民生活的重要舞台和社会管理的主要领域。通过开展依法治理,用法律手段为社区管理服务,规范保障社区各项事业的发展,是社区管理的根本要求和重要原则。

(二)街道社区依法治理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伴随着社会人员结构的重大变化和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大量离退休人员、个体工商户,私营业主、下岗待业人员、外来流动人员以及新迁居民涌入社区,汇成数量庞大、身份复杂、流动性强的“社区人”群体。“社区人”个体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工作职业的差异,使得日常社区管理中出现了多种矛盾纠纷,如普遍存在的下岗再就业、最低生活保障费的发放、垃圾费的收缴、房屋拆迁、禁毒禁赌等问题,以及因空调噪音、滴水,车辆进出停放等原因而产生的邻里矛盾,街道社区由此成为了社情民意的综合反映地和各种矛盾、问题的汇聚地。靠过去那种由街道干部、居委会主任上门做工作的简单方式已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只有加强依法治理,用法律手段进行管理,才能够顺应民情,妥善解决矛盾、纠纷,确保社区的稳定。

(三)街道社区依法治理是深化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社区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保障群众依法享有的民利得以充分实现。实现的途径就是实施依法治理,通过加强街道社区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按照党的要求和宪法、法律的规定,把社区群众组织起来,广泛开展“自治”活动,切实把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落到实处。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实现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城区法治化的目的。

(四)街道社区依法治理是提高市民生活质量的需要。在人们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提高,物质要求基本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街道社区为居民办实事,就是要整合力量,实施依法治理,采取建章立制,整治违章违法,推动法律、医疗、文化等服务进社区的多种形式,实现社区的居所安全、秩序良好、环境优美、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确保居民安居乐业。

二、街道社区依法治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基层少数领导干部对基层依法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认为是“务虚工作”、软任务。对该项工作的组织实施仅停留在计划上,推一下干一下,满足于应付敷於,没有真正抓好落实。

(二)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每年为数几次的全体成员会议,只能就依法治区工作的规划、年度计划等总体工作研究讨论,而基层依法治理的一些专项工作、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则不能及时得到协调解决。同时,小组成员均担任全区相关部门的领导职务,由于工作繁忙,在深入基层了解情况、指导工作投入的精力和力度方面还有待于提高。不能够更好地发挥本部门在基层依法治理工作中的职能作用。

(三)基层依法治理工作还存在着死角。如以青壮年为主体的外来人员大量涌入社区,受经济发展大环境的影响,不少外来务工人员无业可就,在管理上造成“真空”,成为管理问题的隐患。有关职能部门缺乏依法治理的工作前瞻性,还未从宏观上规划管理,导致职责不清,各自为战,离基层依法治理工作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四)对街道社区依法治理工作指导考核的力度不够。依法治区领导小组成员参与指导、考核基层依法治理工作的机会不多,目前仍停留在由设在区司法局内的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人员负责开展,给基层单位的感觉就是该工作仅是司法行政部门的职能工作,弱化了其工作地位。

(五)相关单位的依法治理工作缺乏工作连续性,重视程度不够。基层依法治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方方面面无所不包,涉及到全区各部门、街道、社区。相关单位都有必要明确专人专职或兼职从事该项工作的日常事务,承担起工作联络事宜,但有些单位则是人员得不到保证或经常变动,经费也不能够保障,渐而使本单位的依法治理工作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状态。

三、齐抓共管,积极开展街道社区依法治理工作

(一)以宣传发动为先导,构筑工作网络机制。要在社区内采取多样形式,广泛宣传街道社区依法治理的要求、目的与意义,取得社区群众的理解与支持。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要变一年一次例会改为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便于工作情况的沟通和问题的及时解决。为推动工作开展,更好发挥领导小组成员的作用,可将街道、社区划分“责任片”,由小组成员定点负责,亲临现场协调指导,强化工作力度。同时,街道要真正把该项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做到有安排、有落实、有成效,逐步形成由街道工委领导、办事处组织实施、相关职能部门指导检查、社区内单位密切配合、居民共同参与的街道社区依法治理的工作格局。

(二)以普法教育为抓手,深化法律进社区活动。普法与依法治理在社区的紧密结合,是法制宣传教育的深化和发展。社区普法活动要紧紧围绕街道社区依法治理工作,在四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内容进一步贴近社区、服务基层。应就社区管理和社区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矛盾纠纷广泛开展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二是形式进一步以人为本、灵活多样。通过制作下发《法律知识问答》手册、举办社区说法故事会、法制文艺表演等活动,把法律知识内容融入生活化、通俗化、趣味化的表现形式中,以事喻法、以案释法、以艺示法。三是队伍进一步扩大。在原有法律进社区的服务队伍基础上,从社区居民中大力召募有志于普法事业的志愿者,让他们也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向身边的人讲身边的法律事,使得学法用法真正成为“寻常百姓事”。四是阵地进一步明确。要将主阵地放在社区居委会。在抓紧开展对街道干部、社区居委会主任系统培训的同时,努力使居委会做到“四有”:即有一个法制宣传专栏、配一套法律书籍、建立一支法制宣传教育志愿者队伍、每季度兴办一堂法制课。

(三)以社区“自治”为立足点,营造社区法治氛围。街道、社区居委会不仅要在日常工作中注重依法管理社区事务,还要在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订立符合实际、操作性强的《社区公约》,努力使社区居委会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要推广红花街道的“民情日记”和夫子庙街道的“百姓百言”、“社区议事园”等好的做法,引导、鼓励群众反映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参与社区管理、监督社区事务,使社区群众切实行使参与“社区自治”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为社区的依法治理工作夯实广泛的群众基础。

(四)以解决“难点”、“热点”问题为突破口,实施专项治理。在开展街道社区依法治理工作的过程中,要确定治理重点,特别是注意突出社区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的“难点”、“热点”问题的整治。如针对、游戏机、不健康网络、黄色媒介对中小学生的隐蚀,各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实施对校园周边不法经营活动的取缔整治;小区内机动车辆乱停乱放、流动摊贩占道经营、环境卫生存在死角等现象,物业管理部门加强疏导管理等。通过这些具体的、实实在在的工作,把街道社区依法治理工作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行为,树立和维护区委、区政府为民办实事的良好形象。

第4篇

一、从大局出发,明确街道社区依法治理工作的重要地位

(一)街道社区依法治理是加强社区管理的需要。在社区管理中,各个方面都离不开依法治理,依法治理本身就是社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搞好依法治理,社区管理才能够真正得到加强。尤其是随着改革的深化,过去由政府或所在单位包揽的就业、医疗、保险、养老等社会保障事务逐步由社区承担,社区日益成为市民生活的重要舞台和社会管理的主要领域。通过开展依法治理,用法律手段为社区管理服务,规范保障社区各项事业的发展,是社区管理的根本要求和重要原则。

(二)街道社区依法治理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伴随着社会人员结构的重大变化和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大量离退休人员、个体工商户,私营业主、下岗待业人员、外来流动人员以及新迁居民涌入社区,汇成数量庞大、身份复杂、流动性强的“社区人”群体。“社区人”个体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工作职业的差异,使得日常社区管理中出现了多种矛盾纠纷,如普遍存在的下岗再就业、最低生活保障费的发放、垃圾费的收缴、房屋拆迁、禁毒禁赌等问题,以及因空调噪音、滴水,车辆进出停放等原因而产生的邻里矛盾,街道社区由此成为了社情民意的综合反映地和各种矛盾、问题的汇聚地。靠过去那种由街道干部、居委会主任上门做工作的简单方式已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只有加强依法治理,用法律手段进行管理,才能够顺应民情,妥善解决矛盾、纠纷,确保社区的稳定。

(三)街道社区依法治理是深化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社区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保障群众依法享有的民利得以充分实现。实现的途径就是实施依法治理,通过加强街道社区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按照党的要求和宪法、法律的规定,把社区群众组织起来,广泛开展“自治”活动,切实把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落到实处。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实现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城区法治化的目的。

(四)街道社区依法治理是提高市民生活质量的需要。在人们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提高,物质要求基本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街道社区为居民办实事,就是要整合力量,实施依法治理,采取建章立制,整治违章违法,推动法律、医疗、文化等服务进社区的多种形式,实现社区的居所安全、秩序良好、环境优美、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确保居民安居乐业。

二、街道社区依法治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基层少数领导干部对基层依法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认为是“务虚工作”、软任务。对该项工作的组织实施仅停留在计划上,推一下干一下,满足于应付敷於,没有真正抓好落实。

(二)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每年为数几次的全体成员会议,只能就依法治区工作的规划、年度计划等总体工作研究讨论,而基层依法治理的一些专项工作、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则不能及时得到协调解决。同时,小组成员均担任全区相关部门的领导职务,由于工作繁忙,在深入基层了解情况、指导工作投入的精力和力度方面还有待于提高。不能够更好地发挥本部门在基层依法治理工作中的职能作用。

(三)基层依法治理工作还存在着死角。如以青壮年为主体的外来人员大量涌入社区,受经济发展大环境的影响,不少外来务工人员无业可就,在管理上造成“真空”,成为管理问题的隐患。有关职能部门缺乏依法治理的工作前瞻性,还未从宏观上规划管理,导致职责不清,各自为战,离基层依法治理工作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四)对街道社区依法治理工作指导考核的力度不够。依法治区领导小组成员参与指导、考核基层依法治理工作的机会不多,目前仍停留在由设在区司法局内的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人员负责开展,给基层单位的感觉就是该工作仅是司法行政部门的职能工作,弱化了其工作地位。

(五)相关单位的依法治理工作缺乏工作连续性,重视程度不够。基层依法治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方方面面无所不包,涉及到全区各部门、街道、社区。相关单位都有必要明确专人专职或兼职从事该项工作的日常事务,承担起工作联络事宜,但有些单位则是人员得不到保证或经常变动,经费也不能够保障,渐而使本单位的依法治理工作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状态。

三、齐抓共管,积极开展街道社区依法治理工作

(一)以宣传发动为先导,构筑工作网络机制。要在社区内采取多样形式,广泛宣传街道社区依法治理的要求、目的与意义,取得社区群众的理解与支持。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要变一年一次例会改为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便于工作情况的沟通和问题的及时解决。为推动工作开展,更好发挥领导小组成员的作用,可将街道、社区划分“责任片”,由小组成员定点负责,亲临现场协调指导,强化工作力度。同时,街道要真正把该项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做到有安排、有落实、有成效,逐步形成由街道工委领导、办事处组织实施、相关职能部门指导检查、社区内单位密切配合、居民共同参与的街道社区依法治理的工作格局。

(二)以普法教育为抓手,深化法律进社区活动。普法与依法治理在社区的紧密结合,是法制宣传教育的深化和发展。社区普法活动要紧紧围绕街道社区依法治理工作,在四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内容进一步贴近社区、服务基层。应就社区管理和社区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矛盾纠纷广泛开展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二是形式进一步以人为本、灵活多样。通过制作下发《法律知识问答》手册、举办社区说法故事会、法制文艺表演等活动,把法律知识内容融入生活化、通俗化、趣味化的表现形式中,以事喻法、以案释法、以艺示法。三是队伍进一步扩大。在原有法律进社区的服务队伍基础上,从社区居民中大力召募有志于普法事业的志愿者,让他们也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向身边的人讲身边的法律事,使得学法用法真正成为“寻常百姓事”。四是阵地进一步明确。要将主阵地放在社区居委会。在抓紧开展对街道干部、社区居委会主任系统培训的同时,努力使居委会做到“四有”:即有一个法制宣传专栏、配一套法律书籍、建立一支法制宣传教育志愿者队伍、每季度兴办一堂法制课。

(三)以社区“自治”为立足点,营造社区法治氛围。街道、社区居委会不仅要在日常工作中注重依法管理社区事务,还要在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订立符合实际、操作性强的《社区公约》,努力使社区居委会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要推广红花街道的“民情日记”和夫子庙街道的“百姓百言”、“社区议事园”等好的做法,引导、鼓励群众反映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参与社区管理、监督社区事务,使社区群众切实行使参与“社区自治”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为社区的依法治理工作夯实广泛的群众基础。

(四)以解决“难点”、“热点”问题为突破口,实施专项治理。在开展街道社区依法治理工作的过程中,要确定治理重点,特别是注意突出社区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的“难点”、“热点”问题的整治。如针对、游戏机、不健康网络、黄色媒介对中小学生的隐蚀,各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实施对校园周边不法经营活动的取缔整治;小区内机动车辆乱停乱放、流动摊贩占道经营、环境卫生存在死角等现象,物业管理部门加强疏导管理等。通过这些具体的、实实在在的工作,把街道社区依法治理工作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行为,树立和维护区委、区政府为民办实事的良好形象。

第5篇

德育机制 道德观念 教育网络

正在成长中的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形成,对于处在嬗变中的真善美、假恶丑不仅没掌握正确的识别标准,也缺乏相应的识别能力。他们在学校里接受的是正确的思想教育,在家庭和社会活动中却无法避免地受到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特别是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封建阶级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借机沉渣浮起,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腐朽的生活方式也乘机渗入,先进与落后、新生与腐朽思想影响并存。在这种错综复杂的现实面前,头脑中有无产阶级思想,也有资产阶级的思想,还有一些封建阶级的思想。这些不同阶级的对立的思想观念,在他们的头脑中均未形成体系,也未构成对峙的矛盾冲突,是一种兼容并存的状态。如何发挥德育的导向作用,如何教育并引导这一代学生走上一条正确的道路,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既是一个提升自身的难得机遇,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在这样的情况下,建立家庭、学校、社区一体化的德育机制,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水平与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家庭、学校、社区教育既有共同的教育目标,又有无法互代的个性优势功能。从目标上讲,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培养合格的接班人。其个性表现为:学校——好学生,家庭——好孩子,社区——好公民。

学校德育从古至今在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中居于重要地位,具有主渠道作用、导向作用和规范作用。学校德育的方向性、目的性,以及在施教过程中严密的组织性、计划性、恒常性,是其他任何教育单位无法比拟和不可取代的。如果学校放弃了主渠道作用,社会对年轻一代的期望和要求就失去了全面贯彻、系统实施的唯一阵地,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也失去了相互配合的核心。

家庭教育则表现为亲切感人,及时具体与持久面广。这主要是由于家庭的血缘继承性和社会细胞的小空间、小结构等特点所决定的。因为血缘,它可在亲切感人的情境气氛中进行。由于小空间与小结构,家教又在思想、技术、生活、待人、游乐等方面随时、随地、随事、随人具体实施。

社会教育的优势体现了空间广阔、形式多样与贴近实际的特点。其既可在家乡小社会接受教育,又可在全国乃至更广阔的天地实施;既可通过调查、参观、游览、夏令营等形式开展教育活动,又可通过报告、专访、远足锻炼进行;既不受年龄、性别、职业、民族的限制,又不受区域、行业、事件、善恶的约束;特别是它的“实践性”,更是学校,家庭所不备的。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信息化程度日益提高,加之双休日制的施行,来自社会的种种影响越来越明显地作用于广大学生,而这些影响往往是良莠并存,因此,优化社区环境,发挥其育人功能成了我们在进行德育实验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德育过程中,我们注重发挥社区教育的传统优势,努力加强社区德育环境的建设和管理,增强其导向、熏染功能,积极推进“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的进程。

一、健全组织机构,形成教育网络

1.建立社区假日团队

我们根据区域分布明显、人口较集中的特点,倡导并参与建立了社区假日团队。由于同一街道、同一居委会、同一居民组的学生居住相近,交往频繁,相互熟悉,我们以此为依据建立了社区假日团队,并选举产生了团队委员会,进行统一管理。由于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各团队的学生年龄跨度大,为了便于开展活动,我们还根据楼群、兴趣及学生的需要建立了若干小队,使各个年龄层次的学生都积极参与活动,获得身心满足。

2.建立社区教育机构

我们建立了一支由离退休老干部、各单位的工、青、妇负责人等人组成的校外辅导员队伍,并在社区教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关心下一代协会和家长委员会,和校外辅导员队伍一起形成了社区教育网络,促使社区教育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加强环境建设,优化育人过程

首先,我们注意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一是通过电视台、广播站、街道画廊等途径大力宣传,进行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良好育人环境。二是注意改造已有物质环境,赋予其道德感染力。如把街道周围的花草树木挂牌,既进行知识性介绍,又予以人格化的力量,增强其德育魅力。

其次,建立社区活动基地,为正常开展德育活动提供保证。根据本地特征,开发建立了一系列的社区教育阵地,并组织校内外辅导员编写了与之相配套的社区教育教材,为开展德育活动提供了依据。

三、实施教育管理,提高育人成效

1.加强目标管理

环境育人是整个教育大系统中的一部分,它必须以教育总体目标为准绳,即以关心和爱护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的总目标为指标,根据社区特点,制定切合学生实际的社区教育目标,落实教育责任,做到教育有的放矢,符合规律,卓有成效。

广泛宣传社区环境对学生影响的客观现实和优化社区环境、强化社区教育的现实意义,形成共识,增强教育的意识性。

根据社会职能及社区特点,制定出各具特色、层次分明、操作性强的教育目标体系,力求家庭、学校、社区教育目标一体化,使社区教育有据可依,防止社区教育出现“脱轨”现象。

依据制定的教育目标落实教育内容。如许多社区团队建立了图书室,双休日学生以小队为单位组织读书、看报,每人发一份读书记录卡,摘录佳词好句,写读书读报体会;有的单位还把让学生过一个愉快、充实的双休日作为每周的一项重要工作,订入计划,并划出专人具体负责,组织他们开展打球、看录像、讲故事、猜谜语等娱乐益智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健康成长。

把教育目标作为考核评价社区教育效果的依据。我们把教育目标分解成若干项小目标,确定各小目标指数,逐一对照检查,查漏补缺,提高整体教育效果。

2.加强活动管理

社区组织机构的建立,德育资源的开发,教育目标的制定,均是开展好社区教育活动的保证。按培养目标开展教育活动,注重活动过程的管理,以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来变通暂时无法改变的物质环境,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让广大学生成为社会的积极成员,是教育社会化的基本要求。

第6篇

关键词 社区 糖尿病 一体化管理 糖化血红蛋白 血脂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表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2)02-0041-03

Impact study of integral management on diabetes’ HbA1c and lipemia in community

YANG Yu-jiao,CHEN Zhi-gang

(Kangjia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Xuhui District,Shanghai,200233)

ABSTRCT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effect of the integral management on diabetes’ 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 and lipemia in community,so as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individualized management of diabetes in community. Method: The selected diabetics were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138 cases and the routine management group with 139 cases. The routine management group was managed by the traditional management mode,the community public health personnel did the routine visit to patients or patients came to see doctors themselves. On basis of what the routine management group did,the experimental group strengthened the participation of the general practitioners and the diabetes specialists in order to reach the seamless mode of community public health personnel-general practitioners-specialists. This was followed for one year and the changes of HbAlc and lipemia i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routine management group,Hbalc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lowered 0.89% (P<0.01),TG decreased greatly (P<0.01),TC,HDL-C and LDL-C stayed almost same. Conclusion: The integral management mode has more advantages in improving HbA1c and lipemia (especially in TG).

KEY WORDS community;diabetes mellitus;integral management;HbA1c;lipemia

据2011年我国最新一轮糖尿病患者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糖尿病患者已达9 200万,糖尿病前期患者人数更多达1.48亿,成为世界上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1]。目前糖尿病的控制现状不容乐观,与治疗指南中的达标要求仍有较大的差距。糖尿病的健康管理需要进一步开展合并症的筛查和预防工作[2],而社区现行的糖尿病管理也逐渐显示患者依从性差和医生专业管理水平欠缺的弊端[3],因此探索社区糖尿病管理的有效模式,对糖尿病的预防和控制至关重要。近年来本中心采用“公共卫生医生―全科医生―专科医生”一体化无缝式糖尿病管理模式,并与传统的社区糖尿病管理模式相比较,以了解糖尿病患者一体化管理对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异常的管理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简单随即抽样选取本社区在管理的糖尿病患者280例。入选标准:依据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提出的糖尿病诊断标准(1999),即符合糖尿病症状加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11.1 mmol/L,或FPG≥7.0 mmol/L,或OGTT 2hPG≥11.1 mmol/L,需重复一次确认。排除标准: 1)没有经过医院明确诊断的患者;2)有严重的心脑血管并发症者、严重肾功能不全(血肌酐>200 μmol/L)以及糖尿病急症患者。入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管理组,实验组和常规管理组的样本量比为1:1。

1.2 干预措施

常规组仍按照传统的方法进行管理,由社区公共卫生医生按照《社区公共卫生工作规范》的要求规范化管理,定期随访、健康教育和指导,由患者自行门诊就诊,不参加实验组的干预活动。

实验组在传统管理模式基础上采用“公共卫生医生―全科医生―专科医生”一体化无缝式管理模式,即公共卫生医生对有病情变化的患者主动转给全科医生诊治,并协助管理;患者病情需要,全科医生负责将患者转到本中心“慢病关爱家园”糖尿病专科医生处就诊,全科医生实施全程跟踪;患者病情稳定后转回社区,由公共卫生医生继续管理。期间糖尿病专科医生定期培训全科医生和公共卫生医生,提高专业管理水平。

1.3 检验方法

全部受试者禁食12 h后,于次晨空腹抽取肘静脉血7 ml分别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bAlc检测采用奥林巴斯AU-400仪器;血脂测定采用奥林巴斯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盒分别由德国罗氏公司和SHINO-TEST CORPORATION等提供。血脂范围参照我国《血脂异常防治建议》。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经Excel软件录入,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干预前后组间t检验和净差异t检验评估干预效果,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280例研究对象中有3例失访,原因为死亡2例,搬迁1例。实验组实际人数138例,常规管理组实际人数139例,两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人均月收入及并发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表1)。

2.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的变化

干预后实验组的HbAlc、TG、TC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HDL-C升高,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t=6.41,P<0.01;t=3.86,P<0.01;t=3.77,P<0.01;t=-2.18,P<0.05),LDL-C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后常规管理组的HbAlc有所下降,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6,P<0.05),其他项目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 干预后糖化血红蛋白和三酰甘油下降差值比较

干预后,实验组HbAlc和TG下降差值比常规管理组大,两组下降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项目两组下降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3)。

3 讨论

大型的临床研究如DCCT(糖尿病控制与慢性并发症试验)和UKPDS(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证实,持续性降低糖化血红蛋白 (HbAlc)能显著减少糖尿病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HbAlc不但可作为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的指标,而且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有密切关系[4]。

本次研究发现,实验组和常规管理组的平均HbAlc干预后都有明显的下降,但通过差值比较,实验组的平均HbAlc比对照组净下降0.89%。提示糖尿病一体化管理在降低糖尿病患者的HbAlc水平上产生了比较明显的效果。同时也说明经过长期的社区糖尿病常规管理,常规管理组患者的自身管理意识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糖尿病患者易于合并脂代谢的紊乱而继发血脂异常,而且糖尿病继发的血脂异常往往表现为混合型血脂异常,最突出的是TG升高、HDL-C下降和小而密的LDL-C颗粒增多的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质谱[5]。著名的英国糖尿病前瞻性研究(UKPDS)证明,2型糖尿病患者单纯血糖控制并不能达到降低糖尿病大血管合并症的目的,因为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过程与代谢综合征的多个危险因素有关,尤其是常见的血脂紊乱[6]。相对于高血糖对于微血管的损害,由于血脂异常直接损害动脉内皮及促进粥样斑块的形成,高血脂对大中型动脉的损害更大,因此糖尿病一旦合并血脂异常,则明显加重其对于心脑血管靶器官的危害,更易发生心脑血管事件,而增加致死率和致残率。所以在糖尿病的治疗中,不仅要严格控制血糖,而且要积极调脂,这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在本次干预的前后比较中,实验组的血清TC、TG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HDL-C升高,分别接近和达到合适范围,而常规管理组仍处于较高的水平。同时通过差值比较,实验组的平均TG较常规管理组也有较明显的下降,提示通过糖尿病一体化管理,糖尿病患者同时还可以在调脂方面获益,从而可以降低发生心脑血管病的风险。国内外众多实验证实,降低LDL-C可以显著减少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率,但是近来一些研究和分析表明糖尿病脂代谢紊乱中常见的高TG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因为一些富含TG的脂蛋白具有很强的致动脉粥样硬化性[7]。实验组干预前后的比较,LDL-C没有明显变化,可能与其血脂水平前后均处于《血脂异常防治建议》中的合适范围内有关,由此看来本干预措施具有推广意义。

综上所述,通过以“公共卫生医生―全科医生―专科医生”为一体的糖尿病社区管理,实验组相对常规管理组在HbAlc和血脂(特别是TG)方面都有明显的改善,本研究为糖尿病患者多种危险因素的综合防治策略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可进一步扩大研究对象以探讨其作为社区糖尿病管理模式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 耿健. 2011世界糖尿病医学交流大会即将在京召开[EB/OL].http://news.省略/health/2011-06/23/c_121574456.htm,2011-06-23/2011-10-10.

[2] 潘长玉,中国区合作调查组.中国糖尿病控制现状―指南与实践的差距[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5,25(3):174-178.

[3] 熊建菁,贾健,章昱,等. 上海市闸北区社区管理的糖尿病患者现状调查[J].社区卫生保健, 2007,6(4):267-270.

[4] 杨健,陈高红,杨东涛.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及其在糖尿病控制中的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8,5(7):424-425.

[5] 赵晓娟.2型糖尿病的调脂治疗策略与评价[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4,24(3):24.

[6] 高妍.血脂异常及糖尿病心血管合并症[J].国外医学・内分泌分册,2004,24(4):283.

第7篇

1.社会现代化的涵义

广义社会现代化指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两次转变虫然从现阶段来看,我国很多发达地区已完成了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变.并正在经历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和知识社会的转变,但在内蒙古、西藏等大多数民族地区仍然处在第一次刹-会现代化阶段,即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发展的阶段所以,我们考察社会现代化的内容主要从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着手,由于较多地区在完成工业化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如高能源消耗、环境污染、贫富两极分化等问题,那么我们在研究社会现代化时又小得小吸取经验教训,走出 一条集合经济、政治、文化和人协调发展的综合、生态、民主、科学、自由全而发展的现代化的道路,为民族地区及其他发展一般性地区在现代化道路上指明力向,以便我们尽量缩小甚至是赶上发达地区发展的步伐

社会现代化全力位演变的过程的各个力而经济现代化(工业化、市场化)、政治现代化(民主化)、文化现代化(科学化)、人的现代化等等是相互联系制约着的其中,工业化无疑是经济现代化以及整个社会现代化的根本环节,是全部过程赖以展开的根本动因工业化过程的展开必然要求市场化过程与之相伴,它以自身的客观逻辑促使市场化过程的展开;而反过来,市场化过程的进展状况,又作为直接必要条件制约着工业化的过程以工业化和市场化的统一为内容的经济现代化呼唤着政治现代化和文化现代民主化和科学化,并为一者提供了技术基础和条件;反过来,民主化和科学化又制约着工业化和市场化的进程.政治现代化和文化现代化是经济现代化的重要保障而人的现代化则是社会现代化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社会现代化的最终要求和日的,所以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和文化现代化为人的现代化提供了好的条件,同时人的现代化又是促进前三者的发展总之,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之间是相互制约的,必须把它们协调起来,才能共同推进民族地区的社会现代化实现

2.民族现代化发展现状

2.1民族地区的经济现代化

谈及民族地区现代化的根本是经济的现代化了解民族地区的经济现代化现状要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层而去着手 民族地区生产力发展的工业化在民族地区,基础设施薄弱,经济发展力式落后发展经济多依靠传统的手段对于新兴的微电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工程等新技术带来的有利时机因本身条件的}S}制也未能完全把握

生产关系市场化,即也就是企业而向市场,自主地开展生产经营活动,通过市场实现联系市场化是我们选择的正确道路,而信息化和网络化又是我们市场化必须借助的平台民族地区本身地域因素的影响,区域与区域之间多为无人区想要发展市场化有障碍

2.2民族地区的政治现代化

民族地区日前经济文化较落后的状况小能为其民主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物质条件和较理想的环境,造成了民族地区政治民主实施的困难在民族地区,刹一区组织建设薄弱,社会保障制度小健全,缺乏强有力的激励机制和制度

2.3民族地区的文化现代化

民族地区现阶段都在大力发展教育事业,鼓励和弘扬科学精神但是从总体上看,民族地区的科学文化水平的日前的发展还小平衡,至今还有小少地区还有相当数量的文盲和半文盲的存在

2.4民族地区人的现代化

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历程中最核心的日标,是社会现代化的出发点和最终日的民族地区要实现社会现代化,最终要取决于人的现代化提高民族地区民众素质,实现民族地区人的现代化是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中之重民族地区人口众多、但知识水平、素质较发达地区有差距民族地区的现代化突破口在于人的现代化,尤其是在于民族地区民众的知识水平、价值观念、思维力式和行为力式的现代化

3.民族地区社会现代化建设中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1落后的经济发展力式与转变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主要是依靠民族地区地广物博,通过对资源大量的开采以及初级加工来实现经济发展但由于民族地区自身原本的经济发展水平低下随着资源的消耗,劳动力成本的增加,想要通过粗放的力式发展经济变得越来越难如何实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力式由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和资金密集型转变,成为民族地区经济现代化实现的关键

从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力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啦尹;首先,依靠科技进步来促进经济发展力式的转变,就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其次,依靠劳动力素质提高来促进经济发展力式的转变,就要民族地区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同时,企业也要创造条件,对劳动力进行在岗培训,促进劳动力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科学技术能力的提高最后,依靠管理创新来促进经济发展力式的转变,就需要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强化管理;同时,也要大力培养现代化的管理人才,促进管理结构的优化

3.2政治法治化的小完善与解决途径

民族地区政治现代化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如何让政治系统在阳光下运行,使民众能成为监督腐败滋生的主体那么落到实处,一力而是制定完善的法律体系,另一力而就是考虑要通过力式使政治法律、规范真正得到尊重和严格执行,因此力式力法的探索也成为民族地区政治现代化过程的一个重要的话题

现在我们社会正在倡导和逐步实施的政务公开,官员公布则产状况,发挥大众媒体的监督作用,网络政治化等等途径和力法都有利于政治现代化,有利于民主政体的发展民族地区在此大环境的影响下实现政治现代化也必然是指日可待的

3.3多元价值观对核心价值体系的冲击与协调办法

民族地区的民众较多都是有自身民族信仰的在信息化时代,多元价值观充斥着民众的大脑我们在倡导多元文化发展和尊重民族信仰的同时,更应该注重树立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党的}-报告提出,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如何在民族地区的民众意识中树立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使其成为主导价值观,又能鼓励多元价值文化的存在和尊重民族信仰,具体建议如下: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另一力而要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同时,民族地区的文化发展也必然需要了解民族地区的文化工作者发挥其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积极响应号召,发挥自我的能动性推动民族地区实现民族文化的兴旺繁荣对于实现民族地区现代化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3.4人的价值评价陷入误区和解决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