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农业养殖发展前景范文

时间:2023-09-08 17:00:59

序论:在您撰写农业养殖发展前景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农业养殖发展前景

第1篇

关键词:青贮玉米;发展前景;栽培技术

青贮玉米是鉴于农业生产习惯对一类用途玉米的统称,也称之为饲料玉米。所谓的青贮玉米,指的是将新鲜玉米存放到青贮窖中(即进行青贮),经发酵制成饲料或工业原料的玉米。在目前的养殖也发展中,青贮玉米作为一种重要的饲料发挥着十分显著的作用,尤其是在奶牛饲养中,作用更是巨大。另外,在一些工业生产中,青贮玉米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原料,所以积极的发展青贮玉米,对于我国工业以及养殖业的发展有着十分显著的意义。

一、青贮玉米的发展前景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青贮玉米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首先,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基础上,对于营养的需求在不断的增加,而肉制品是满足人们营养需求的重要途径。要提供丰富的肉制品,需要发展壮大养殖业和畜牧业,而青贮玉米正是养殖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的饲料,随着养殖业的规模扩展,青贮玉米的市场需求会不断的增大。其次是我国的工业发展门类在不断的齐全,而在一些工业行业的发展中,青贮玉米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所以要想促进此类工业的进步和规模的扩大,需要不断的增加工业原料的基础量,这也使得青贮玉米的市场需求量有了增大。简而言之,无论是养殖业的发展还是工业的发展,都离不开青贮玉米的支持,所以青贮玉米的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二、青贮玉米的栽培技术

1.栽培前准备

青贮玉米要实现高产,栽培前的准备工作必要做充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准备工作需要从三方面进行:第一是土地准备。在栽种前,积极的进行土地的平整,对土壤中的塑料等杂物进行及时的清理,这样可以为玉米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第二是进行栽种前的水热环境准备。玉米种子的发芽需要温度和湿度,所以在栽种前,一般需要使用地膜对地表进行覆盖,由此达到聚热和聚湿的效果。第三是进行种子的选择。为了保证玉米生长过程的健康,在种子选择方面,需要强调种子的抗寒性、耐热性、抗旱性以及抗病性。通过种子质量的提升,保证青贮玉米生长的健康是提升其产量的重要保障。

2.播种

青贮玉米到的播种也是实现其高产需要重点注意的一项内容。我国地域辽阔,气候类型多样,水热环境有着极其明显的差异,所以在播种的时候,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播种季节的选择。我国由南向北水热优势递减,所以在播种的时候,要根据当地情况进行适时的播种,这样能够保证种子的发芽率。第二是我国各地的雨水、光热以及常年风向等存在差异,所以在栽种的时候要注意玉米的间隔,保证其各方面的生长条件达到最优。一般而言,高产的青贮玉米都利用宽窄行栽种的形式,至于行向,则根据地区常年风向进行选择。简言之,实现了播种的科学,青贮玉米高产的保证得到进一步加强。

3.种植管理

青贮玉米的种植管理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是对田地的除草。田间杂草一方面占据玉米的生长空间,另一方面吸收玉米的养分,所以对其进行清除十分的必要。就目前的除草措施而言,一种是物理除草,另一种是化学除草。物理除草指的是利用人工或者机械进行杂草的清除,而化学除草指的是化学药剂除草。第二是进行玉米水肥的供应。在水肥供应方面,要根据玉米的生长需要进行重点提供。比如在玉米的拔节期和抽穗期要进行水肥的大量供应,这样可以保证青贮玉米的秸秆壮实高达,其产量自然会得到上升。

4.病虫害预防

病虫害预防是青贮玉米高产需要注意的另一个显著问题。在玉米生产的时候,病虫害会严重影响到其生长质量,进而影响其产量,所以在玉米种植的时候,要积极的进行病虫害的预防和质量,这样可以保证其生长的质量,进而保证产量。

三、结语

青贮玉米在我国的养殖业发展和工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随着养殖业规模的扩大和工业生产需求的增加,青贮玉米的需求量正在不断的加大。在这样的情况下,积极的分析青贮玉米的发展前景和栽培技术对于青贮玉米的高产十分的有效。

参考文献:

[1]詹昌福林大铨.尤溪县鲜食玉米发展前景及高效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4,23:55+57.

[2]李春喜,叶润蓉,周玉碧,孙菁,张法伟,杜岩功.高寒牧区青贮玉米的品质分析及其栽培技术[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5,04:34-39.

第2篇

>> 我国动画配音走向专业化发展 试论我国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试论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前景 试论我国节能建筑的发展前景 试论我国管理咨询业的发展前景 试论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试论我国种子产业形势和发展前景 试论我国煤炭经济矛盾应对措施及发展前景展望 试论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业的发展前景与预测 试论我国综采放顶煤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前景分析 试论我国高校学生管理专业化及其制度保障 论我国证券网上交易的发展前景 论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前景 论我国旅游房地产旅游发展前景的思考 浅论我国“节奏体语”的发展前景 论我国网络银行的运营模式及发展前景 论我国公租房的发展前景 试论我国动画产业发展 试论我国基层教育局长的专业化 试论跳高运动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fr =ala0_1.

李真惠.试析影视配音和动画配音的不同特点[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8(S2).

刘海波,倪昊.日本动画产业的发展模式及其对我国的政策启示[J].成功,2008(8).

张黎明.中国动画产业发展研究[D].对外贸易大学,2006.

朱清华.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动画[J].北京电影大学学报,2003(4).

第3篇

关键词:山地乌骨鸡;养殖前景;分析;江油市

中图分类号:S8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3)06-0056-01

“民以食为天,健康是福”。食品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近年来,随着江油市经济的发展及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无污染、无公害绿色畜禽食品受到了人们的青睐,为乌骨鸡养殖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1 山地乌骨鸡概况

“乌骨鸡”是我国一个特有鸡种,以乌皮肤、乌肌肉、乌骨等为特征,具有极高的药用、保健价值,可配制成许多名贵中药,同时乌骨鸡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又是上等菜肴中的珍品。“乌骨鸡”以其特有的美貌和温顺的性格,又被国内外列为观赏鸡种。

2 山地乌骨鸡的价值

2.1 药用价值

中医认为“黑色补肾”,“黑色食品可以固本扶正、润肤美容、强壮身体、延年益寿”。现代科学证明:黑色食品营养丰富均衡,结构合理,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及对人体有特殊调节功能的黑色素。乌骨鸡性甘、辛、热、无毒,是一种补虚弱、治劳损、滋阴、壮阳之珍品,对妇科病疗效显著,具有补肝肾、益气养血、退虚热之功效。此外,还可治疗崩漏、带下、遗精、久痢、骨折等疾患。

2.2 营养价值

乌骨鸡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爽口,营养价值高,含有人体所需20种氨基酸和大量黑色素,乌鸡肉中所含18种氨基酸都高于其他鸡种。乌骨鸡内矿物元素含量也十分丰富,钙、钠、钾、铁、铜、锌、锰等在不同组织器官分布不同,其可食部分的含铁量比三黄鸡高42.95%。乌骨蛋对人体有特殊滋补作用。此外,乌骨鸡含胆固醇较低,是老少或体弱多病者最理想的滋补保健食品。

2.3 经济价值

乌骨鸡是制药业必备的原料,是餐饮业重要的替代食品。以药用、保健、观赏、营养美食等特点为经济价值奠定了基础。山地乌骨鸡养殖是非常好的致富项目,具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饲养乌骨鸡还可增进粮食作物的转换,可把价值极低的粗粮转化为价值昂贵的乌骨鸡,这对农业结构调整,减少粮食积压,加快农作物转化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2.4 观赏价值

乌骨鸡娇小玲珑,体态轻盈匀称,外貌奇特俊俏,头小颈短,眼乌舌黑,紫冠绿耳,丛冠凤头,五爪毛脚,两颊生须,羽毛洁白绢亮如丝,被誉为观赏珍禽。1915年,泰和乌鸡在巴拿马召开的万国会上展出,被命名为“世界观赏鸡”。

3 山地乌骨鸡养殖市场预测

山地乌骨鸡是生产某些名贵中药必不可少的原料,是美味佳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对乌骨鸡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乌骨鸡已成为公认的美味佳肴和良药进入了百姓家庭,这就为江油市发展山地乌骨鸡养殖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第4篇

  一、我县渔业产业发展的现状、潜力及对发展定位的认识

  (一)渔业产业的发展现状。

  “十三五”以来,县渔业主管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渔业和农村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积极开展渔业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克服各种困难,务实开展渔业产业开发工作,引进鲶鱼、螃蟹、匙吻鲟、鮰鱼等名优品种进行试验推广,培育发展集垂钓、娱乐、餐饮于一体的休闲渔业。纵观吴起渔业历史,实现了我县渔业产业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小到大的根本转变,为我县打造了一个全新的特色优势产业,并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据调查,目前全县现有养鱼水域面积约10000亩,开展养殖水面达9000亩以上。近年来,又成立了6家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2家水产养殖公司,年投放大规格鱼种5000公斤,鱼苗300万尾,预计年末水产品总产量可达到480吨。通过逐年发展,我县渔业水域面积居全市之首,已成为渔业发展重点县。2014年,我县生产的鲤鱼、鲫鱼、鲢鱼、草鱼等四个品种已通过了农业部无公害水产品产地、产品认证,2016年我县又被农业部全国水产总站认定为全国水产技术推广示范站。同时,对水域环境保护也有了进一步认识,创建了简易化验室,购置了便携式水质检测设备,开展了养殖水域水质监测和保护工作。我县水生生物资源丰富,有充足的饵料生物和多品种的野生鱼类及野生水鸟,使这些物种得以在我县生存繁衍。通过各级党政组织大力宣传,提高了区域内居民的环境优化意识,为全县生态保护和渔业产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我县发展渔业产业的优势及发展潜力。

    虽然渔业在大农业中所占比例还不是很大,但从渔业产业发展的潜力和发展前景来看,我县发展渔业产业具有很多特色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一是水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发展生态渔业养殖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我县水土保持工作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大量建造淤地坝,这对发展渔业创造了丰富的水资源优势,为在我县发展特色生态养殖提供了优越的自然环境。2014年县水产站引进匙吻鲟、螃蟹等等名优鱼类在边墙渠水库试验养殖成功,随后在吴仓堡计岔水库试验鲶鱼、鮰鱼养殖,同样获得成功。目前淤地坝生态养殖模式在我县大力推广,大大降低了养殖成本,减少了外源性疫病感染的风险,为进一步发展生态养殖模式奠定了良好基础。从发展前景看,随着养殖技术逐步完善,发展集生产、观光、餐饮、休闲避暑等为一体的乡村“渔家乐”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二是常规养鱼水资源充足,养殖技术及经营模式取得成功示范。我县南部的洛河流域气候温和湿润、植被良好、山清水秀、旅游资源丰富,特别适宜于多种淡水鱼类生存繁衍,发展水产养殖及休闲观光渔业的自然环境条件和区位优势非常明显。随着生态环境的逐步向好,北部的周、长水库虽然气候干燥但养殖面积较大,发展生态渔业和集约化网箱养殖同样潜力巨大,既可调整产业结构又可改善生态环境,同时能有效增加农民收入。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城市人口急剧增长,人们休闲养生意识不断提高,县城附近可建设垂钓鱼塘,以满足人们休闲娱乐需求,比如,金佛坪村、马湾村已建成的垂钓鱼塘效果显著,收入可观,极大地拓展了我县渔业产业发展空间和养殖收益。据四海养殖专业合作社代表程占雄介绍,如果加上休闲垂钓型渔家乐的经营收益,自己经营的水库年纯收益在10万元以上,为我县发展渔业产业做出了很好的示范。

  (三)对全县渔业产业发展定位的认识。

  根据对我县渔业产业发展现状、发展优势、发展潜力的综合评估,在“十三五”期间,发展以渔为依托的集鱼类养殖、休闲垂钓、餐饮娱乐、旅游度假为一体的新型“渔家乐”已成为一个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新兴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因此,要站在充分发挥我县独特的水资源优势及区位优势、保护退耕还林成果、创新发展特色渔业、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推进旅游富县战略实施、优化最佳宜居环境、加快转型跨越发展,站在“绿色创新、开放共享、安全健康”新品牌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我县发展休闲渔业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创新突破口的战略定位,抢抓机遇、科学布点、统筹规划、强基固本、创新发展,把加快渔业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各具特色的渔家乐、辟暑山庄、休闲垂钓与创新我县新的观光景点有机结合起来,放在与发展蔬菜、畜牧产业同等重要的位置统筹规划、全面推进。

  三、渔业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宣传、引导及推介力度不够,对外窗口较少,渔业及渔家乐作为新兴特色产业还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2、扶持政策和投资资金较少,支撑渔业发展的项目少,财政资金对渔业的倾斜力度不够。经营者对养鱼及经营渔家乐的基础设施投入明显不足,致使养鱼的效益没有很好的发挥出来。

  3、对渔业养殖及产业经营的技能培训还未跟上,相关的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缺乏。

  4、资源利用率不高,前景好,潜力大,但开发力度不大,整体发展规划滞后。

  四、对加快渔业产业发展的建议

  1、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加快发展生态休闲观光渔业在我县跨越式科学发展中的重大战略意义,明确发展优势、发展潜力、发展定位,把创新发展新兴渔业纳入特色优势产业,统筹规划、科学布点、加快发展。

  2、尽快制定科学的渔业产业发展规划,加大引导及对外宣传推介力度,着力打造“绿色创新、开放共享、安全健康”这一吴起新名片、新品牌。

  3、切实加大对发展生态养殖、休闲观光渔家乐的政策扶持及资金投入力度。建议建立财政支持渔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积极推介相关招商引资项目,拓宽项目申报渠道,加强与发展渔业相关的电力、道路、渠系等基础设施建设。动员和鼓励能人、大户投资渔业的规模养殖和生态休闲观光渔家乐,加强渔业文化建设。努力构建全社会重视和支持新兴渔业、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

第5篇

关键词:林下经济;存在问题;发展模式;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5-0151-2

近年来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林下经济已成为农林产业结合发展的新模式,特别是林下种养殖被更多的农户所接受,在促进农民增加收入、培育保护林木资源等方面,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西林县位于广西最西端,地处桂、滇、黔三省(区)结合部,属于云贵高原余脉。全县土地总面积452.4万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410.7万亩,非林地面积41.7万亩,森林覆盖率76.1%。现辖2个镇6个乡,共有93个村委会、751个村民小组,有4个国营林场,现有人口 15.4万人。全县自然条件优越,境内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0.4℃,平均降雨量1101.5mm,年平均日照时数1608.5小时,县境内森林资源丰富,生长着大量杉木、马尾松和众多的阔叶树种。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进行,促进了林业发展模式的转变,使林业产业发展从单纯利用林木资源向综合利用林木、林地和景观资源转变。因此,发展林下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由于西林县林下经济发展起步晚,目前全县林下资源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在新的形势下,探讨如何科学利用林下资源,大力发展林下养殖,走高效集约经营、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是当前本县林下养殖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1 西林县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发展现状

西林县林下经济发展起步晚,市场组织化程度低,龙头企业少,科技力量薄弱,基础设施不配套,开发资金短缺等因素,制约了西林县林下经济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导致目前全县林下资源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截止目前,全县已发展林下养殖年出栏5000羽以上规模养殖32户,涉及林地面积1520亩,现存栏55.7万羽,累计出栏量45.3万羽,成立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2个,新建2个林下养殖集中区。林下种植主要是农户零星培育灵芝、木耳、香菇等,面积约500亩,没有形成规模。

1.2 存在的问题

1.2.1 规模小、缺乏龙头企业 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必须要借力借势,依托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化发展,尤其要网罗产供销一条龙一体化的多家龙头企业加入到发展林下经济的行列中来。西林县目前林下种养殖业缺少建设大户,缺少龙头企业,难以形成规模优势。

1.2.2 市场组织化程度低 缺乏行业协会的指导,种养殖户市场信息闭塞,产品种养不能根据市场需求进行选择,以及缺乏销售渠道,效益难以得到保障。

1.2.3 资金投入不充足 西林县拥有410万亩林地,其中60万亩以上可以发展林下经济。由于没有林地经济扶持政策支持,大多数农户缺乏启动资金,影响了林地经济的良性发展。

1.2.4 项目包装不成熟 缺乏林下经济发展经验,在包装和打造林下经济的精品项目过程中,即使找到好的项目,也很难达成共识,从而导致项目储备及发展模式严重缺失。

1.2.5 科技力量薄弱 在种养殖过程中,农户种养殖方式,模式单一,缺少科学种养殖技术,致使养殖成本高、效益差,不能适应市场需求。

1.2.6 基础条件差、服务体系不配套 西林县属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地段的褶皱地带,全县地貌以中山为主,占全县总面积的98.3%。而本县林木种植多数集中在山上,路、电、水等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严重制约着林下经济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截止目前,尚未建立林下经济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没有建立覆盖全县的林下经济服务中心、林下经济服务协会或专业合作社。农民发展林下经济眼前和后顾之忧由谁解决?怎么解决?诸如此类的问题得不到完满的回答。

2 林下经济的发展前景

西林是山区县,发展林下种植养殖业,能起到林业农业协调发展,发展产业化效应,林业产业也从单纯利用林业资源向林业资源和林地资源结合利用转变,是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综合体现,发展前景广阔,且潜力巨大,林下种植养殖业将成为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和林农增收的新的增长点。从现有成功技术经验和市场发展前景看,一是在林下饲养禽类,特别是西林本地土鸡、麻鸭,深加工链条长,市场前景广阔;二是在林地种植灵芝、木耳、香菇等菌类,原料充足,技术要求不高,近两年的市场波动小,收益有较好保障;三是林下种植铁皮石斛等药用植物,西林各地都生长有野生的铁皮石斛,环境适合推广种植,而铁皮石斛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市场前景广阔。

3 林下经济发展模式

结合西林县林下经济发展的经验和市场前景,可重点推广以下模式。

3.1 林下种植

充分利用本县拥有的林下资源发展种植业。主要发展模式包括:林—草模式,在林下种植牧草,用于发展养殖业;林—菌模式,在林下种植培育香菇、蘑菇、木耳、灵芝等菌类;林—药模式,在林下种植药用植物铁皮石斛、金银花等。

3.2 林下养殖

充分利用林下空间发展立体养殖。主要发展模式包括:林—禽模式,在林下圈养鸡、鸭、鹅、鸟等禽类;林—畜模式,在林下圈养羊或放养猪、牛等家畜。

3.3 林下产品经营加工

利用林下产业的产品资源,发展林下产品的加工、流通和销售业,深化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

4 林下经济发展对策与措施

4.1 加大扶持力度,推动林下经济快速发展

第6篇

《指南》指出,对优势特色产业的扶持范围是:经营项目原则上需符合《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规划(2016-2018年)》,主要包括:经济林及设施农业、畜禽水产养殖等种植养殖基地项目;粮油、果蔬、畜禽等农产品加工项目;农产品储藏保鲜、产地批发市场等流通设施项目。

扶持的类型分两种:

(一)财政补助项目

1.符合当地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规划。

2.资源优势突出,区域特色明显。

3.市场潜力较大,辐射带动能力强,显著带动农民增收,预期效益好。

4.建设方案先进科学,产品技术和工艺路线合理。

5.项目建设符合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要求,有利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项目产生的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环保要求,获得相关环保部门的审核或批复;农业面源污染能得到有效治理;农业生产废弃物能得到有效利用;能够确保水资源安全和可持续利用。种养业生产过程减少农药、化肥、添加剂等投入品使用,符合相关农业生产规范要求;产品质量安全可靠,达到相关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

6.投资估算合理,自筹资金来源有保障,筹资方案可行。

7.土地流转用地或项目建设用地手续合法。

(二)贷款贴息项目

1.优先支持符合当地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规划的产业。对于未列入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但市场发展前景好、示范带动作用强的其他产业,也可列入扶持范围。

2.贷款由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用途符合国家金融政策和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扶持范围。3.贷款期限、贴息期限及额度等符合规定要求。4.贷款项目对农业结构调整、优势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农民增收和就业带动作用明显。

第7篇

(黑龙江省五常市畜牧兽医站 150200)

1 五常市基本情况

黑龙江省五常市北接松嫩平原,距省城哈尔滨115km;东南靠张广才岭西麓与尚志市相邻,东北部与哈尔滨市阿城区相邻,西部、西南部、南部与吉林省的榆树、舒兰、蛟河毗邻,是黑吉两省经济结合部。幅员面积7512 km2,五常地域呈狭长形,西北倾斜。

五常市素有“六山一水半草二分半田”之称。市域内中山面积达481km2,占总面积的6.4%,低山面积l653km2,占总面积的22%,丘陵面积1118km2,占总面积的14. 9%,高平原面积2270km2,占总面积的30.2%,堆积谷平原面积323km2,占总面积的4. 3%,冲积平原面积1667km2,占总面积的22. 2%。中山、低山、丘陵面积3252km2,占总面积的43. 9%,高平原、平原、河谷平原面积4260km2,占总面积56. 7%,水面183.7km2,占全市总面积的2. 5%。

全市辖24个乡镇,261个行政村,总人口100万,其中农业人口63万,农业户12.7万户。

五常地处北纬42~45度,属中温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明显,全年平均气温4.6℃,无霜期为130天。

五常市地貌构成为“六山一水半草二分半田”,除一水外,其它资源均可作畜牧业的大文章。全市幅员面积为7512km2,耕地面积370万亩,其中水田150万亩,旱田200万亩,经济作物面积为20万亩。旱田区主要分布在北部和中部的14个乡镇,年产玉米、大豆约10亿kg,这是五常发展畜牧业的主要饲料来源。同时,年产玉米秸秆20亿kg,这是五常发展“两牛”和山绵羊的主要饲草来源。

水田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东南部山区、半山区乡镇,150万亩的水稻,每年可生产秸秆7.5亿kg,这些水稻秸秆是东部、东南部乡镇农户养牛、养羊的主要饲料。但由于这些地区畜牧业发展比较缓慢,畜禽饲养量较少,致使这些水稻秸秆大部分被烧掉,没有很好地开发利用。如果这部分资源被开发利用,那么,必将推动山区、半山区乡镇畜牧业的大发展、快发展。

2 五常市畜牧业发展现状

五常市是农业大市,也是畜牧业大市,几年来,畜禽饲养规模、生产质量和经济效益均得到了长足发展,截止2014年,全市生猪、肉牛、家禽、山绵羊饲养量和奶牛存栏分别达到了73.1万头、16.4万头、799.3万只、12.2万只和3.1万头,同比增长分别为2.2%、4. 8%、4.6%、4.0%和1.2%,全市有养畜禽“两户”2. 12万户,专业村屯80个,各类牧场120处,建立了奶牛、肉牛、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全市现有改良站点24处,良种奶牛、肉牛和三元杂交猪覆盖率分别达到了98%、80%和70%;全市实施了无规定疫病区项目建设,建立了市级动物诊疗中心和标准化化验室,开展了动物重大疾病的化验、解剖和诊治等多项业务,建立了261个村级畜牧兽医综合服务室,开展了常见病的诊治和畜禽免疫注射业务。

五常市畜牧业具有完备的畜牧保障体系,实行市、乡、村、屯四级联动。普遍开展了繁育改良、疾病防治、产品检疫、技术指导等多项业务和生产经营业务,为畜牧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61个行政村基本上建立了村级畜牧兽医服务室,主要由个体兽医或繁育改良员承担村级服务室的业务工作,基本上形成了以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为龙头,以乡镇畜牧发展中心为纽带,以村级服务室为基础的服务体系,为畜禽户提供了繁育改良、防疫灭病、饲料供应、技术指导、信息服务、产品销售等项服务。

由于五常市幅员广阔、地貌复杂、资源多样、养殖基础不同,决定了我市发展畜牧业不能一刀切,搞一个模式,而要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全力推进,走布局区域化、生产规模化、经营集约化、加工系列化、品质标准化之路。

五常市区域布局的重点是:北部和中部旱作区乡镇,要充分利用饲料和秸秆资源充足的优势,重点发展奶牛、生猪等产业;东南部山区、半山区乡镇要充分利用草原面积大、草质好、生态环境优等特点,重点发展肉牛、山绵羊和特种养殖生产;五常镇、拉林镇、山河镇等中心城镇要充分利用交通便利,物流顺畅,市场较大等特点,重点发展畜产品加工业和饲料加工业,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起到龙头作用。

五常市结构调整的重点是:五常市的畜牧业结构调整,既要考虑国内市场,更要着眼国际市场,既要瞄准现实要求,也要着眼潜在要求,要立足多样化、优质化市场要求,重点发展奶牛、肉牛等市场占有率高,国内或国际市场前景广阔的优势畜种。同时,要稳定发展生猪和蛋、肉鸡等耗粮型畜种,要充分利用五常市的资源优势,积极发展肉羊、绒山羊、大鹅、特种养殖生产,为特色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3 五常市畜牧业发展前景

3.1 奶牛发展前景

五常市奶业正处在加快发展阶段。但由于起步较晚,发展水平较低,而落后于双城、呼兰、杜蒙、扶余、肇东等市(县)。制约五常市奶牛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是:良种奶牛数量不足,单产水平低、饲养规模小而分散,奶站建设数量少。但随着城乡人民收入的增加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国内奶类产品市场需求旺盛,增长潜力巨大。五常市农作物秸秆、草原、粮食等饲料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源充足,鲜奶在生产成本、运输距离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五常市又是生态建设示范县,绿色畜产品生产有了良好开端,随着优良品种的推广,新技术的普及,奶牛业必将有一个大的发展空间。

3.2 肉牛发展前景

五常市是仅次于阿城、宾县的哈市第三大牛肉生产县,但从总体上看,五常市肉牛饲养水平不高,平均胴体重、出栏率和出栏头均产肉量都比较低,牛肉产品档次低,优质和高档牛肉比重小,出口数量很小。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牛肉的国内消费需求将逐步增长。同时,由于牛肉每千克生产成本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比发达国家约低55%,具有成本优势,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牛肉的需求量增加,为五常市大力发展肉牛业加快出口带来了新的机遇。

五常市具有丰富的肉牛品种资源和饲草、饲料资源,近年来,建设了近30繁改站点,改良了当地的黄牛品种,形成了以西门塔尔改良一代为主体的肉牛基础群,今后,五常市要按照“饲养上水平、上规模,质量上档资、保安全”的要求,加大肉牛优良品种的繁育和推广力度,加快建设无规定疫病区,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引进加工企业,全面提高单产和质量安全水平,创建名牌牛肉产品,增加高档牛肉的国内市场份额。

3.3 生猪发展前景

生猪生产是五常市畜牧业的重要产业,2003年,生猪饲养量88.1万头,实现了农村人口人均1头猪的目标,但由于五常市缺乏龙头加工企业,生猪生产一直保持稳定发展的态势。

今后五常市将加大对畜牧业加工企业的招商力度,努力引进大型的生猪深加工企业,做大做强我市的生猪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