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大专的网络教育范文

时间:2023-09-08 17:00:41

序论:在您撰写大专的网络教育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大专的网络教育

第1篇

【关键词】电大中专生;情感教育;问题与对策

一.电大中专生的现状和问题

从电大中专生的生源来说,一般都是未能考上理想高中,被家长或社会环境逼迫继续上学的初中应届或往届毕业生。这类学生都有或多或少的自卑感,内心非常渴望得到尊重和理解。大家都知道,中专生难于管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都不好,甚至有些学生有学习困难症。究其原因,有家庭的因素。闲谈中常听电大中专生的家庭状况比较复杂,有些是父母离异,指望电大为父母看着他们的孩子,学习好不好没关系。有些家里发生刑事案,孩子寄养在亲戚家,和社会上不务正业的人接触过多,经常课后在社会上游荡,放任自己。他们都有饱受别人指责和父母的训斥,内心叛逆,甚至沾染上不少的社会恶习,自律性差。在学校通过破坏公共财产发泄情绪,通过对周围的人挑衅或敌视,无理取闹甚至肆意捣乱引起别人的注意和关注。通过对一百名电大中专生的面对面的谈话,了解他们内心真正的困扰,主要有以下方面:

首先是不能科学的排遣孤独情感。相当多的电大中专生在情感孤独时,显得无奈和焦虑,不能释怀这份孤独。许多女生通过写日记,把心思全部写进了日记里。男生更多的是把它留在心里,要不积压孤独,通过大声音乐宣泄,要不无事生非,情绪失控喜欢打架。也有患上自闭症的,经常喃喃自语。也有借助于酒、以及违法犯罪等途径宣泄外,网络成为了电大中专生宣泄情感孤独的重要途径。但网络本身是虚拟的世界,具有复杂性,网络在为学生的情感宣泄提供了有利平台的同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近几年来网瘾成为了社会问题。

其次是不能合理的抚慰情感伤口。中专生对世界和社会的认知还不全面,涉世不深,有些学生受过或正在受着情感虐待与创伤。作为家庭、学校、社会都应及时采取措施帮助这类学生。比如,家长和孩子真心沟通,了解他们内心真正需要的安慰。学校可以召开家长会,一起探讨孩子教育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经验教训,给受伤的孩子进行正确引导。

最后是心理健康得不到重视。中专生一方面存在学习习惯不好,对理论知识和实操能力掌握不够,这样在面对学业压力和未来就业压力,心理迷茫进而产生害怕面对现实。对自己的未来不能进行科学规划,喜欢好高骛远。

二.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在电大中专生的教育中,智力教育被放在了优先的位置,而关系到这个年龄段人生观形成的情感等非智力教育往往没有得到重视。但事实上,情感、意志、态度、动机、兴趣、气质、性格等非智力健康发展与智力培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情感越深直接影响认知水平走向更加深刻和牢固,学生自然就会对学习产生兴趣。中专生中存在的冷血行为、心灵扭曲、心胸狭窄、学习困难等现象,在一定称得上与情感控制能力不足有很大关系。所以说,电大教师要充分的认识到情感培养的重要,认识到素质教育中重要的一环,就是把握中专生智力教育与情感教育的和谐统一。

三.情感教育方法探索

中专学生情感丰富、求知欲强,对新鲜事务有比较强的接受能力,特别是现在互联网时代,学生经常情绪化做事,做出出格的事情甚至自我伤害或攻击他人。随意宣泄不满。学校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及构建科学的情感教育模式,为中专学生情感教育提供了适应互联网时代新方法和新途径,一切从学生根本利益出发,采取恰当措施,促进其知行统一,必将提高电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这就要求电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重视与情感教育的结合,以求构建一个以情促知、以知增情、情知互促、和谐统一的“以人为本”情感教育模式,从而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主要从三方面来探索如何加强中专学生的情感教育。

(一).充分发挥中专班主任的作用

引导中专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中专班主任教育工作的重点,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中专生进入电大之后,由于中专教育有别于初中的封闭教育,要求学生培养自我学习、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人际交往的逐步开阔。有些中专生开始利用课余时间到社会上工作,比如麦当劳等。给中专学生进入社会提供了锻炼舞台。在电大中专学生情感危机的处理中,班主任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因为班主任与学生沟通机会多,中专生的年纪一般在十八岁左右,属于叛逆阶段,家长的话往往不听,而班主任的教育反而容易接受。与学生之间有所感情联系,班主任做学生工作时往往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专教育培养的学生一般是技术蓝领工人,是国家职业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其群体中部分学生都普遍存在着理想贫乏、信仰缺失、道德移离、思想颓废等现象。中专班主任应多采用激励机制来解决电大中专学生情感危机问题。激励往往可以激发人的潜能和动机,诱导学生自主行为,使其发挥出内在动力。促使中专学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激励是对于中专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有效方法。面对新互联网时代,激励机制对于改善中专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班主任老师可以通过相互交流和分享彼此的教育心得,共同为中专生的情感教育努力。

(二).加强校园网络管理

随着现在网络的高速发展,中专生可以通过微博,人人网,QQ群聊,飞信,手机微信等新媒体在当代学生中的普及,加之网络的虚拟性、交互性以及实时性等特点,网络深刻地影响着当代学生的思想状况。网络给传统思政教育带来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价值判断多样化对原有思想造成冲击,另一方面是由于信息渠道选择的多样化对原有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冲击。学生可以从网络里虚拟生活,比如网络恋爱和网络夫妻,有些学生不能自拔。在网络环境下多种思想文化的交织碰撞中,严重影响学生正确价值观念。许多网络事件不乏披着合理理论外衣的错误价值观,对于中专学生未成形的价值观极易产生致命影响,导致学生价值观的错位,另外,虚拟社区缺乏法制约束,在虚拟环境下缺乏现实道德的约束,缺乏对真实世界的正确认识,缺乏面对面的真诚,长期沉浸在这样的脱离现实的环境里,不利于中专学生对现实世界的认识,极易引发青年中专生学生心理信任危机,形成人格障碍,从而影响学生正确的价值体系的构建。

校园网是学生获取网络信息主要的地方就是机房,宿舍宽带。学校附近的网吧等。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净化校园网络环境是网络管理中重要的课题,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加强了对BBS论坛的建设和规范管理,遏止校园网上有害信息的传播,对一些不健康的网站进行禁止登陆,逐步建立学生网上行为的责任感和网络道德建设,校园网在电大思想政治教育中地位和作用更加显著,已经成为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新平台,为电大教育的改革、发展、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增强青少年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网络道德意识。注重对学生进行网络文明及有关法律、道德教育,在中专生课堂倡导文明上网的内容,重视学生健康上网的习惯,规范学生的网络行为,提高中专生自我抵制网络有害信息侵害的能力。

(三).教师带头发挥榜样的力量

身正为范,以身作则,是教师的义务,也是为人师表是情感教育的有效方法。任何学生成长的道路上都会有意无意地从教师的言谈举止,文明修养,和思想境界表现中接受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的老师要始终形成一种习惯,看到学校不文明的行为要勇敢站出来说不,看到水管在流水,要自动关掉;如果我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或办公室的人,记得关掉灯节约,下雨了要主动关窗户等身边事都是教育的素材。美好的人性不光在书本,教师应该在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因为我时刻记得自己是一个教育工作者。

总体说来,相对于智力教育,情感教育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理念,涵盖了教育的全过程、各个教育环节,其重要性越来越受到教育届的重视。电大中专生的情感教育本身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电大要应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来培养和教育中专生,为他们创造宽松的成长氛围,组织有益集体活动,并通过这些活动彼此了解和沟通。让电大中专生在平等的沟通和对话中提高自身素养。增强情感意识。作为教师的我们,在不断提升自身素养的同时,更要关注情感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爱的光芒。在培养中专学生情感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中国梦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刘杰.班主任教育离不开情感[J].班主任工作,2003(2).

[2]朱小曼.情感教育论纲.人民出版社.2008.

[3]卢家楣.情感教育心理学原理的实践应用[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4]贺玲中等卫生职业教育领域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研究L1].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

[5]闫杰加强情感教育构建和谐校园.[I]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30):179-180

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时代 心理健康教育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在飞速的发展当中,网络已经进入了千家万户,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使用,网络技术具有时效性强、容量大、受众广等诸多特点,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领域,甚至学生的生活环境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些影响致使人们发生了诸多方面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则给高校中的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高校对大学生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转换新的模式。

一、网络时代环境下大学生的心理教育特点

(一)自主化心理

主动化心理实质上指代的是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采用的手段,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当中,大学生是其中的核心,所有的教育都只有一种方法改变教学活动,那就是将被动接受教育的人转变成主动,以此,大学生要树立起主体的意识,同时积极的参与其中,这样的教育才可以达到最终的目标,在网络背景下,大学生自身的自主意识会不断的增强,网络中为学生提供了很多内容,学生可以对其进行自由的选择,资源的利用率以及教育后的整体效果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因此,利用网络的同时还要对大学生的心理变化进行及时的了解,防止他们内心形成心理方面的障碍。

(二)多元化心理

多元化的心理主要指代的是新健康教育中的内容,网络化的时代主要有即时性、全面性和开放性三点信息特点,大学生在网络化的时代环境下,他们的价值体系以及人之方法都会遭受到很大的影响,除此之外,网络世界还具有虚拟性,因此,诸多大学生会在网络上将日常生活中戴起来的面具摘下,把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袒露出来,对网络倾诉在生活中遇到的苦闷和抑郁,多种病态化的心理和扭曲化的心理都可以展现出来。心理健康教育一定要开展出更多的教育内容,让当代大学生自身的发展需求以及社会对大学生提出的高要求得到满足,除此之外,教育内容中国要涉及到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心理方法的提高等多种内容。

(三)交互化心理

交互化心理实质上指代的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网络上的交流沟通方式都是具有主动性的,原本被动的强迫式传统教育在网络中完全被颠覆,在网络世界中,学生可以根据心灵上的感触接受网络带来的引导。当代的大学生都以创新求异和个性突出最为追求的目标,网络则可以为大学生提供这种平台,传统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既没有生动性,也没有针对性,枯燥乏味的教育效果导致学生对此降低了重视度,以此,相关的教育模式将网络技术引入到教学手段当中,将网络中的被动变成主动,大学生可以更加轻松的接受相关教育。

二、网络时代环境下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出现的新模式

(一)立体化的教育模式

在网络化的时代里,大学的围墙和地球村之间在力量方面形成了十分鲜明的对比,二者之间的对比结果就是,地球村比大学的围墙更加的具有影响力和吸引力,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要在它的周边建立起立体化的网络保护墙,然后让网络完全发挥出作用,这个教育模式主要有直接和间接、校外和校内、集体和个体等。

(二)预防形式教育模式

这种方法可以面向所有的大学生,这种的监狱方法也是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罪不可缺少的教育形式,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开展具有正对性的相关干预对策,网络很容易让大学生沉迷其中,除此之外还会养成诸多坏习惯,大学生需要最完善的干预模式来引导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三)教育主导和主体之间互动教育模式

这种模式和传统教育的模式是相同的,由于有网络作为主流背景,二者之间的关系逐渐的处于平等状态,没有老师的权威感,而学生也可以当“老师”的机会,这样的变化是一种全新的沟通方法,主导和主体之间存在一种平等的互动形式,这样的模式也是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中,十分重要的基础部分和保障部分,这样的模式对老是有着很高的要求,授课老师需要有更加广阔的视野范围和更多的知识,老师于学生之间需要建立起彼此沟通、彼此信任的心态。

(四)三角形势教育模式

网络出现之后,高校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这样的影响不仅给家庭和学校带去了巨大的挑战,给社会也造成了巨大的挑战,网络中的诸多内容对大学生都有着知名的吸引力,同时,网络时代中的大学生缺少社会对他们的支持,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遭受到了直接性的影响,这种教育模式将三者互相之间联系在了一起,全面的提高了大学生在心理上的教育。

三、结束语

高校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王万和品德教育之间有着相似点,它们的教学最终目标就是将大学生培养成优秀、合格的全方面发展人才,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相关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将品德教育与其相互进行有效的结合,以此作为大学心理教育模式的基础,两种教育之间形成相互弥补的状态,在品德教育中加入网络方面的道德修养教育,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添加上一层基础层面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朱国平,孙祥,顾莹.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性建设[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35-36.

第3篇

【关键词】网络技术 大学英语 内部动机 专业素质提升

21世纪进入第二个十年,互联网科技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了我国社会各个层面: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均与互联网平台深度地整合渗透,教育界则走在了网络时代的最前沿,微课、翻转课堂、慕课、大数据、电子语料库、在线教育平台等带有鲜明网络时代特色的新生教育元素层出不穷,各领。在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的大趋势下,英语作为国际语言承载着无可替代的桥接和沟通的作用。英语教育与互联网的结合,是相辅相成、互为犄角的优势契合,是新时代新格局下大学英语教育的必然趋势。那么作为教育最重要的因素――教育者,亦即大学英语教师,如何紧跟互联网时代的步伐及其对英语教育提出的挑战,如何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以适应全新的教育时代特征和要求?

一、网络时代大学英语教师面临的挑战

传统的“师生对坐,面授机宜”的教育方法在网络时代无疑是低效和守旧的,已经无法满足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高校教师,尤其是英语教师要紧跟网络化教育的步伐,转换教育教学理念,突破观念和文化差异的障碍,让自己从心理上接受和认可网络化教育和教学手段的必然趋势,从行为上向其学习、了解和靠拢。多媒体教学设备普遍普及的今天,很多中青年英语教师开始全程使用电子讲义进行授课,并在一定程度上分享自己的教学资源,但这并没有将信息网络化带给我们的机会发挥到极致。相当多的教师仍然未能完全开放自己的课堂和视野,将学生从纸质的课本的练习题中解放出来,接触浩瀚无边的互联网教学资源与机会,对现有的教材和教学内容经由网络进行发散和拓展,并将其与自己的教学实践整合。

新时代的高校生源结构、外语学习能力、以及对于网络学习方式的敏感度同样对大学英语教师提出了挑战。随着改革开放的力度和深度不断加大,大批的大学新生在入校时已经具有相当的语言基础,接触过大量的原汁原味的语言素材,且懂得通过网络词典、英语学习门户网站进行英语的自发接触和学习。我们所面对的学生,已非十年前的吴下阿蒙。假如英语教师仍自我封闭地停留在“故纸堆”的学习资料和素材上,如何应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挑战,如何给予他们有建设性的建议和答案?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革新,大学英语教师将全方位的面临技术革命所带来的种种挑战。作为公众课程发展趋向的微课和翻转课堂,无论是其指导思想和实现手段都是以网络为基石和灵魂的,教师需要熟练掌握制作电子课件需要的种种软件和录音设施的操作技巧,并且转变传统课堂的语言和思维模式,以压缩的时间来传递丰富的信息和知识点,以创意的思路和引导来传授语法和词汇。面临这样的挑战,高校英语教师需要勤思自我素养的提升之路。

二、网络环境下高校英语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的思路

任何职业的从业者得专业素养都并非一成不变的,均需与时俱进、与需俱进。计算机革命之前的时代,英语教师的职业生涯或许仅需与书本、黑板和粉笔相伴度过,但这已经是遥远的过去。Grundy & Robinson认为,教师职业素养的发展动力分别来自外部系统和自身。面临全球化、国际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大趋势,大学英语教师无论是从社会、学校、学院等外部要求,亦或是无可回避的自身成长的内在需求,都必须直面挑战,准确对自己的职业进行定位刷新,培养获取新时代必须的教师教学技能。

首先,网络及因其应运而生的教学指导思想、具体教学方法是这一大环境下教师学习的对象和目标。大学英语教师需要走在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前沿教育理念的第一线,就必须接受网络教育相关理论知识的高强度、深层次的再教育,了解网络科技给传统教育带来的冲击和重新定位,比较传统课堂教育中教师的角色定位与网络教育技术和资源下新型英语教师的特点和工作要求。具体而言,教师相当程度上要从“台前”转向“幕后”,精良的课堂设计需要转变成系统完整的电子课堂展示,传统英语课堂中教师言传身受的语言知识和词汇讲解则需要转向教师对于学生课前对于电子课件的熟悉程度的考核,以及对其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的判断和引导。这要求大学英语教师扭转过往的教育理念,接纳网络技术传统讲台上的教师形象的冲击,甘于当幕后的讲解者和台前的引导者。同时,英语教师需要接受高强度、高频率、深层次的计算机相关培训,了解制作网络课程所需要的软硬件操作技能。

其次,网络时代所带来的信息爆炸式增长是不容错过的英语教育资源和机遇。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开放自己的视野,结合教学内容搜索和匹配与之契合度高的文化背景资料、视频音频教学素材。例如上外版《大学英语》第四册第二单元 The Freedom Givers牵涉美国种族歧视和民权抗争的历史,则任课教师可以从网络资源中甄选一部分与废奴运动和南北战争相关性强的纪录片或文献,穿插于整个单元的讲解中,帮助学生对其主旨形成更为立体和生动的印象。在网络资源方面,大学英语教师同时还享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教育内网资源。由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学术资料均需订购,一般外网终端很少能够得到链接,这间接导致了本科生的学术意识淡薄和缺位。而大学英语教师则可以利用手边的教育网资源,向学生讲解学术论文和研究相关知识,介绍含金量高且针对性强的典型论文,启蒙学生的科研意识。

三、结语

于大学英语教育者和教育研究者而言,网络技术革命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将体现在他们的工作的理论、实践、反思和提升的每一个维度。在学生人人手执智能手机、图书馆和宿舍课桌摆满笔记本电脑的今天,再固守着传统英语教学方式的桎梏无疑是与时代脱节的。近百年前杜威先生就明确指出,教师的素质提升取决于其专业行为过程中的反思实践,并为其提供必要的推动力。这一思想在网络时代的洪流席卷校园和课堂的今天,尤为值得我们深思。网络及其相关不应成为被英语教师漠视或拒绝的干扰因素,而应顺势而为,让其成为助力我们教育理念与时俱进,专业素养不断提升的有效介质。

参考文献:

[1]吴长青.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角色定位[J].继续教育研究,2014,8.

[2]李力,文旭.中国外语教育――理论、方法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第4篇

 

一、项目目标及选择广告学专业试点原因

 

1.项目目标

 

中央电大与试点省级电大共同探索基于网络的个性化学习支持服务的模式和相应的运行机制,满足学生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提高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为基于网络的个性化教学服务的推广提供依据。

 

项目要实现的主要目标是:建立兼职网络辅导教师的聘请管理制度;探索以课程为单位的服务团队的建立及其运行方式;形成基于网络的个性化课程学习服务模式;形成基于网络的个性化教学服务的管理模式。

 

2.选择广告学专业试点原因

 

保证一些生源零散、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地区的教学是“基于网络的个性化教学指导与服务”项目试点要集中解决的关键问题。广告学专业生源分布比较分散,专业师资力量不够均衡,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二、广告学专业“基于网络的个性化教学”实施内容

 

广告学专业“基于网络的个性化教学”具体做法是:根据生源及教师分布情况,在保证原有日常教学进程和方式不变的同时,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性化教学班级,选拔优秀的广告学专业辅导教师,进行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课程辅导,如提问、答疑、讲解、课后讨论、询问学习状况、了解学习进程、交流学习方法与心得等,切实为学生的课程学习提供有效的支持与保障。

 

1.课程实施范围

 

广告学专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基于网络的个性化教学,对象包括2008年秋季入学的广告学专业本科所有学生。地域范围是2008年秋季学生所在的北京、广州、内蒙古、大连西安、深圳、江西、湖北、山西、甘肃、山东、宁波、安徽等19个地方电大。课程范围包括开放教育入学指南、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广告策划、广告创意与表现、广告心理学、中外广告史、广告法规与管理、网络广告实务、品牌竞争策略、计算机三维设计等课程。

 

2.教师的分配及教学任务

 

教师分为主持教师和辅导教师,主持教师利用电大在线平台做课程辅导,辅导教师对学生进行辅导、答疑、讨论和指导实践等。辅导方式是通过网络和其他通信媒体,集中辅导或个别辅导,可以是实时或非实时、专题讨论、网上形成性考核辅导,或围绕教学的心理辅导。辅导的内容可以是课程内容,也可以是教学方式方法的指导。辅导老师与主持教师之间通过及时沟通辅导情况和学生学习效果,针对个性化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出相应调整。

 

3.学生分布情况

 

全国电大开放教育本科广告学专业学生构成为,2008年秋季294人;2009年春季268人,共计562人。学生分布在19所省级电大及其36个教学点,20人以上的省电大有6家;10人(含10人)至20人的省电大有5家;10人以下的省电大有8家。

 

三、“基于网络的个性化教学”优势与劣势分析

 

1.优势

 

其一,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充分利用网络教学手段,以及其他辅电子信息技术手段,让电大学生在同一平台上获得教学信息、共享教学资源。

 

其二,增加了学习机会。部分地区学生数量少,无法组班,通过试点,这些学生能得到和其他地区学生一样的受教育机会。

 

其三,节约教学成本。统一的教学服务既保证了教学质量,又减少了教师聘用费用及教学资源重复建设费用,节省了地方电大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其四,有效提高教学质量。选择优秀教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解决了部分地区师资不足的问题,保证了教学质量。

 

其五,实现真正意义的远程教学。电大教育依赖面授教学,无法真正摆脱传统教学模式。基于网络的个性化教学实现了真正意义的远程教学,充分体现了教学辅导的直接性、学生受教的主动性、教与学的互动性、教师辅导工作的可监督性,以及教学效率的可评判性等等。

 

2.劣势

 

在广告学专业个性化教学探索中所发现的问题和困难其产生的原因并不是远程教育模式本身的劣势,而是先进的理念与具体实施的不适应所导致,具体体现为以下几方面。

 

其一,学生信息的搜集方面。广告学专业个性化教学共有36个教学点参加。学生信息搜集慢,导致学生开课时间较晚,形成性考核平台分班不及时,学生完成第一次形考时间仓促,影响教学进度。

 

其二,辅导教师的组织方面。由于个性化教学处于试点阶段,大部分课程辅导教师并未经过相关培训,对自己的工作任务不很清楚,对学生的指导及问题反馈不及时,缺乏有效的沟通和联系。

 

其三,服务团队的监控、管理方面。教师对学生的辅导主要是通过论坛和QQ群进行。其辅导效果尚无量化的考核标准。

 

其四,不同课程的学生分班方面。学生选课信息的收集周期较长影响了学生分班、辅导教师安排、形考工作的正常开展。

 

其五,学生自主学习的控制力方面。对于完全网络教学而没有面授课的教学形式,学生是否能主动参与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目前,大部分学生需要在教师反复督促下参与网络学习,并且是因完成形考作业的需要。

 

四、“基于网络的个性化教学”改进建议

 

1.建立学生管理人员的联络网,使学生管理得到有效落实

 

针对选课信息的收集周期较长、上传下达不及时、配合不默契等问题,需要建立有效的教务人员联络网,提供学生日常管理的非学术服务,配合个性化教学工作的开展。

 

2.培养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实施“个性化教学”的初衷是通过整合全国电大优秀教师资源提高教育质量,但是地方电大的部分广告学专业相关课程长期是由外聘教师承担,电大系统内专业教师资源严重不足。因此,需要培养稳定的电大兼职教师队伍,对电大教师资源进行有益补充。

 

3.推行教师工作标准化以及考核制度量化

 

辅导教师主要通过论坛、QQ群、电话、短信等方式辅导学生,其工作量很难准确统计,缺乏客观数据的支撑,教师考核就失去了客观性和公平性。因此应明确教师的辅导帖子数量、QQ群在线时间等的最低标准,并以此衡量教师工作质量,进行定期监督检查。

 

4.将班级划分由地域分班改为以课程分班

 

以课程进行分班,能够避免以地域分班带来的辅导教师同时负责若干班级论坛、QQ群的问题,从而大大减轻辅导教师工作量。

 

5.设立学生网上学习的监督性考核标准

 

将学生的网上学习情况纳入考核标准,并通过网络后台技术支持,实现在作业考核前必须有一定量的网上在线学习时间、论坛讨论帖子数、下载课程资料的数量,督促学生参与网上学习。

 

6.完善网上自主学习资源

 

网上学习的前提是必须有丰富的学习资源,而现有电大教学平台的资源无法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求,需要加强教学辅导、期末复习指导、往届试题、学习方式、考核方式、平台使用等方面的资源建设。

 

7.加强网络技术后台建设

 

远程教育需要建立良好的网络学习条件。建立学生网上个人学习界面,让学生从选课、选班级的过程中解放出来,方便学生完成课程的学习和考试。

第5篇

关键词:OM在线教育平台;翻转课堂;搭建web界面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5)17-0036-02

随着社会的信息化,互联网全球化,各种PC、iPad等移动终端的平民化,教育也真正地走向了现代化。伴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远程教育、在线课堂等具有时代特征的个性化学习平台应运而生,中小学“微课”也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发展,技术的更新促进了教学方式方法的变革,教育界新时代的产物:“翻转课堂”大有取“传统教育”而代之之势。那么,“翻转课堂”如何实施,怎么实施,实施翻转课堂有什么积极的作用和实际意义,就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理性思考。

一、什么是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源于美国并在全世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在我国同样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并逐步予以实施。那么,什么是翻转课堂呢?所谓“翻转课堂”就是对传统教学方式方法进行了颠覆,对教学结构进行了重新构架。

通俗地说,“翻转课堂”就是把“传道授业”放在学习者的家中,“解惑”放在了课堂。“授业”与“解惑”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了翻转。同时,“传道授业”者把面对面的授业过程变成了用“微视频”、“微课”代替的网络多媒体教学。传统的课堂被充分利用来“解惑”。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灌输转为自主探究。进一步细化了“因生而异”的个性化教学及“我的地盘我作主”的自主探究性学习。

二、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难点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中,作为不可或缺的主角――教师除了面对教学思想的转变和更新外,还要面临互联网教学这一新的课题。

翻转课堂的实施主要包含四个环节,首先是教师以备课组为单位,实施集体备课制作导学案;其次是收集资源,细化知识点,按知识点分层次地创建教学微视频并上传资源平台;再次是学生登陆自主学习平台,根据自身的学习需求,有选择性地完成相关的学习和评价;最后,教师根据学习平台统计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辅导方案,完成第二天课堂上的“解惑”。

在实施的四个环节上,前两个环节主要是传统工艺,没有涉及太多技术层面的问题,作为年青一代的教师可较好完成。主要的问题在于后两个环节:如何对学习主体自主学习的过程加以实时的引导和控制;如何对学习主体自主学习的学习进度和学习完成度加以量化评价;如何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开展及时的生生交流和师生互动。

三、运用OM在线教学平台搭建“翻转课堂”

1.OM在线教学平台概念及功能

OM在线教学平台是一个充分整合了文字、图片、视频等元素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平台,实现了基于互联网的自主学习和在线授课及在线交流等功能,是传统教育方式的有效补充。它集教、学、管于一体,突破了传统校园教育时空的局限性,为广大的学习者提供一个自主化、个性化、多元化交互式的学习平台。

OM在线教学平台设计的核心理念是:运用网络优势,模拟课堂教学,将学习过程网络化。OM网络教学平台是对传统固定式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和校园教育只是时间、空间和手段上的区别,在学习流程上继承传统的学校教育模式,它既保持了现有教学体系的亮点,又充分发挥了计算机和网络的优势。

OM网络课堂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以下环节。

(1)课程录制:教师可将整个课程讲解过程录制下来,供学生日后点播。

(2)虚拟课堂:虚拟课堂是OM系统的一个特有功能,其主要功能是将已录制的视频课件放到实时课堂中播放,教师可以随时穿插实时的视频语音或文字进行交流。

(3)视频语音交互:系统设置两路发言席,一路教师,一路学生,所有学生都能听到此两路实时视频语音。

(4)文档播放:教师可打开多种格式文档,供学生同步观看。

(5)电子教鞭:教师可打开教鞭指示,如同现实课堂中的教鞭功能。

(6)电子白板:教师可用鼠标或手写板在文档上做标注及讲解。

(7)文字交互:实时的在线消息,支持表情功能。

(8)在线测验: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进行在线的课堂测试,学生现场答题。

教师还可通过OM在线教学平台统计和下载课堂的多种数据,如:学生列表、聊天记录、测试结果等。

2.OM在线教学平台与翻转课堂的有效整合

结合OM在线教学平台的功能特点,可较好突破“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后两个环节所面临的技术瓶颈,从而搭建一个基于OM平台的高效的“翻转课堂”。

根据平台的录制课件功能,我们能高效地制作因生而异的微课多媒体教学课件,从而为不同层次的学习主体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平台。

利用平台的视频语音功能、内置的电子白板功能等在线交互功能虚拟呈现一个课堂,合理引导组织学生学习。这样不但有效解决了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无法及时进行生生交流和师生互动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那些面对面交流中害羞开不了口、心理素质差、语言表达能力欠缺的学生提问题的困难。该平台所构建的虚拟网络环境使学生不管是学习上的问题、生活中的问题,还是心理方面的问题,均可以毫无顾忌地畅所欲言。由此便于教师从中发现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每个学生的问题。

通过OM平台的网站模块,教师可以架构适合自己的电子资源。以Web方式虚拟具体的学习情境,以知识点为目标的,以任务驱动模式呈现给学习的主体。学习主体可以选择自主学习,或是通过平台工具进行小组协作探究完成学习。

利用平台的在线测试功能可随时随地对学习主体的学习效率及学习完成度进行检测与评价。通过OM平台系统的在线测试功能,教师可以编排发放针对每天导学案的测试题,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进行监控,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进度。同时,通过及时的界面分数反馈,学习主体容易产生学习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

利用平台的后台统计功能,根据结果反馈出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并进行及时有效的总结,为第二天的“解惑”提供方向,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四、基于OM平台的“翻转课堂”的意义

基于OM平台的“翻转课堂”的搭建,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教学平台,便于教学主体集中、统一备课,达到了高效的资源共享。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小范围的教育公平的实现。对于教师,也减轻了其工作负担,提高了工作效果。另外,根据平台的反馈,教师能更方便、更快捷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使教师能事先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向,使得教学效率进一步提高。

作为“翻转课堂”的学习主体,通过该平台学生可以结合自身学习情况合理安排学习方向和学习速度。使其整个学习过程在自己的掌控之下,不会出现传统课堂中的紧张和压抑情绪,想学就学,想小组探究就小组探究,真正做到我的学习我做主。

基于OM平台的“翻转课堂”最大的好处在于增加了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时间,有利于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学习过程中疑难问题的解答,学生既可采用求助于个人,也可以选择开展小组讨论。同学间、师生间互帮互助,互相促进,逐步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让学习从原本是某些个体的一种负担变成了一种乐趣,同时,也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总之,基于OM平台搭建的“翻转课堂”模式在极大丰富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同时,也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新的挑战:作为教师,如何在平台的帮助下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在互联网这个花花世界中专心于学习;作为学生,如何在神奇的互联网中做好克制与自律。这显然是任重而道远的。

(说明:本文中的“OM在线教育平台”为我校立项的江苏省现代技术研究所技术应用类重点课题《八小时外师生实时互动学习平台应用研究》的技术平台。此课题于2012年底结题并获得省级一等奖。)

参考文献:

[1] 黎加厚.课程管理系统(CMS)及其选择[J]现代教育技术,2008, (9).

第6篇

关键词:网络教学平台;大学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02-0014-02

一、引言

互联网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为翻转课堂提供了很好的实施条件。翻转课堂成为国内外教育改革的新浪潮,为教与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主动获取优质的教育资源且实现自主的学习。而当今教育的重点是怎样通过现有学校教育、网络资源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学习的可持续发展及终身化。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然而,当今大学教育基本上都是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往往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只是被动地学习,机械地接受知识。填鸭式的教学约束了大学生在课堂中的自由性、灵活性及创造性,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与发展,更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此时,翻转课堂以其特殊的身份进入到各学者的心中,得到国内不少学者的青睐。

二、翻转课堂简介

“翻转课堂”(The Flipped Classroom)的理念来自于美国科罗拉多州Woodland Park High School 的Jonathan Bergmann和Aaron Sams这两位化学老师。简单的描述就是让学生在家看教学视频,在课堂上完成作业,教师对遇到困难的学生进行讲解。这种做法颠倒了传统学校“课上教师讲授、课后学生完成作业”的教学模式,这就是日渐兴起的翻转课堂。翻转课堂分为课内与课外的翻转及课内翻转两种方式,本文主要研究第一种方式: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翻转。即将课堂讲授的知识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学生课后作业回到课堂上师生一起探讨解决的教学模式。其主要的作用是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实现主动而有意义的学习。

三、大学实施翻转课堂的可行性

翻转课堂以其成功的实践及新颖的理念注入了每个教育者、学习者的心中。国内外中小学在实践过程中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实际上,大学阶段是实施翻转课堂的良好时机。大学生从典型的应试教育中走进大学,领悟到大学与中学的本质性差别。首先,时间相对充裕,大学生基本上不再有考试的压力,有了很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其次,大学生年龄在17-25岁之间,相对中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较强。再次,大学教师到国外访学进修的机会多,更容易接受、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尤其是年轻的大学教师,他们敢于尝试新的教学方式。此外,大学生参加的社团活动、校外活动较多,经常会因为时间冲突而不能到教室上课。而大学校园都具备了网络环境,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网上学习,为大学实施翻转课堂提供了前提条件。因此,在大学生阶段实施翻转课堂具有可行性。

四、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

本文主要论述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大学翻转课堂,网络教学平台主要为学生的课前自主学习提供方便的服务。学生的课前学习微视频、任务清单及拓展资料都分门别类地放到平台上去,学生通过互联网可以方便获取需要的资源。据研究,大学生更喜好视频类的学习资料,因此本研究平台上的教学内容模块重点使用微视频。课前作业模块主要放置学生每次的任务,主要是根据微视频的内容制定的问题。论坛模块主要是用于交流和沟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什么疑问及时向其他学生或老师提问,其他学生和老师一起帮助解决学生的问题,不会让学生产生挫败感而放弃提问。

课前的自主学习完成后,学生回到课堂中的针对性学习。实际上,教师通过平台及学生提交的作业基本掌握了学生的学习情况,稍微对设计好的课堂教学进行调整即可。在课堂教学部分,首先教师鼓励学生说出困惑的知识点,如果学生没有什么疑问,那么教师抛出任务(项目),让学生运用课前学习的知识来完成;可以通过小组协作的方式,也可以通过个人单独完成。本研究课堂设计的任务或项目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及经历;此外,任务和项目尽可能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境,而不是为学习知识而设计一些假设的情境。真实的任务或项目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和求知欲。下图是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翻转课堂框架图,简要地概述了网络教学平台下翻转课堂的实施情况及教师和学生的主要任务。

五、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翻转课堂的实践优势

笔者在实践中发现,该模式的翻转课堂为大学生提供了较好的学习环境。首先,学生可以借助电脑、手机等设备方便地进行随时学习和交流,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及网络自主学习能力。其次,教师通过平台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课前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监督、管理,清楚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于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再次,学生可以利用平台上的论坛随时提问,教师或者其他学生可以进行回答。教师也可以针对重要的问题发起讨论,让学生都发言,形成头脑风暴,对学生的认识和多角度理解也有帮助。最后,精选的拓展资源也能拓宽学生的知识和视野,教师通过往年的经验上传一些相关的延伸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进行挑选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灵活、自主。

六、网络教学平台下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及策略

在翻转课堂的实施过程中主要有以下的问题:第一,微视频的设计与录制,很多教师将传统的课堂简单切分而成微视频,没有重新设计和选择内容。笔者在实践中得出的经验是:认真听取班上学生的真正需求及建议,他们的满足和兴趣才是录制的出发点。第二,课前作业的设置和量的控制问题。学生在课前必须看完相关的微视频后进行针对性的练习,如何设置高质量适度的作业是实践的一大挑战。在实践中发现,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将作业分层次,这样既不会使基础差的学生对任务无从下手,也不会使基础扎实的学生因为作业简单而失去继续学习的兴趣。第三,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懒散,不爱学习。教师如何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主要是制作丰富有趣的微视频,还通过奖励和惩罚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监督管理功能来管理学生的学习过程。

七、展望和总结

笔者通过实践经验得出,翻转课堂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应用价值,是国内教学改革的一大新尝试,但是同样面临诸多因素的影响。翻转课堂在大学的实施具有相当的优势和可行性,符合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及终身学习理念。但是要真正成功地实施翻转,并非一位教师就可以实现,而是需要整个教育界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马秀麟,赵国庆,等. 大学信息技术公共课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证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10):79-85.

[2]王红,赵蔚,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的设计――基于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3,23(8):5-10.

第7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网络考试;反拨效应;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795(2012)09-0072-0005

1.引言

语言测试对教和学的影响在测试领域里被称为测试的后效作用或反拨作用(Alderson&Wall,1993:115-129)。纵观语言测试影响研究的历史,国外研究重点从探讨“测试对教与学的影响(Hughes,1989)逐步发展到全面探讨后效作用的性质(Alderson&Wall,1993:120-121),他们提出了测试的十五个反拨效应假设,並在语言教育界开了先河。这些假说和Bailey(1996:262)的“反拨效应基本模式”对语言测试的反拨效应研究框架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内外语界对语言测试研究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研究重点逐步从“提高测试信度(reliability)和改进测试效度(validity)发展到关注测试的后效”(杨惠中、桂诗春,2007:368-374)。近二十年来,语言测试的后效作用研究备受关注。如:Cheng et al.(2004);黄大勇等(2002:288-293);亓鲁霞(2006:29-32);金艳(2006:65-73);蔡基刚(2009:3-8)。关于英语作为大规模高风险测试(high-stakes examination)的反拨作用,国内外专家和学者进行了大量的实证和理论方面的研究(如:亓鲁霞,2011;黄大勇,2011;Andrews,1995;Cheng,1997,1998;Andrews et al,2002;Shohamy et al,1996等)。近年来,在高等教育领域两大主要国际英语语言测试雅思(IELTS)和托福(TOEFL)的反拨效应也备受关注。相比较而言,从教师专业反展的角度来研究语言测试的反拨作用目前尚显不足。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应用,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改革考试方式,利用计算机进行语言测试,这是语言测试的发展趋势。世界大规模的语言水平考试,包括TOEFL、IELTS等先后实施机考,加速了语言测试网络化的趋势。我国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目前也正在积极加紧网络化测试步伐。以大学英语四、六级网考为代表的大学英语网络考试,是结合现代语言测试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实施的全国性的大规模标准化网络考试。大学英语网络考试作为我国本土化的计算机化语言测试自2008年12月试点以来,已成为人们关注和讨论的热门话题,它对语言学习者和教师产生了巨大影响。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在教学职业生涯的每一阶段教师掌握良好专业实践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Hoyle,1980)。肖丽萍(2002:56-57)指出,教师专业发展是增进教师专业化以及提高教师职业素养的过程,强调教师从个人发展角度对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作出设想,通过学习、进修等途径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不断充实、更新知识的过程,也是逐渐形成教育实践经验和智慧的过程。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和大学英语考试改革的源动力。我国目前进行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能否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英语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大规模网考是大型标准化常模参照考试(norln referenced examination),这类考试主要用来检测学生的语言水平,通常不管是怎么教或怎么学的,但这类考试反过来对教师产生一定的后效作用。因此,关注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探索大学英语网络考试对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带来哪些影响,对促进我国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可持续发展和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意义重大。

2.研究方法

笔者使用了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和深度访谈三种方法采集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进行研究。首先,通过问卷调查对比纸考和网考两种不同考试形式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师对考试改革的看法、态度、了解程度;其次,对比大学英语四级网考和纸考的成绩,随机观察了三所高校三名大学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並就相关问题对他们进行了访谈。观察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情况、网络课程教学设计、教师角色的重构、教师课堂教学评估方式等方面来对比考试改革对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最后通过深度访谈进一步了解大学英语网考对大学英语教师自身计算机和网络应用能力、课程教学模式创新、课堂教学评估方式等方面的影响。

2.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广东一所地方高校和两所一类院校的50名大学英语教师(女教师35人,男教师15人),地方高校和一类院校中31-40岁拥有3年以上教龄的中青年教师分别占47.0%和57.1%,3年以上教龄並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分别占62.3%和80.3%,6年以上教龄具有讲师和副教授职称的教师分别占75.3%和84.3%。50名教师均填写了问卷,之后研究者观摩了其中3位教师的读写课堂,並对4名教师进行了深度访谈。

2.2研究工具

本研究所使用的调查问卷和深度访谈问题的设计参考了Alderson&Wall(1993:120-121)及Alderson&Hamp-Lyonfi(1996:280-297)的反拨效应假设和Bailey(1996:257-279)的反拨效应研究基本模式。

2.2.1调查问巷

该问卷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教师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教龄、职称等;第二部分有20道题目,涉及5个维度:①教师对于大学英语网考的了解程度,使用了包括“非常了解”、“了解”、“中立”、“不了解”、“完全不了解”等选项的Likert五级量表来调查教师的态度;②教师对测试改革的态度、角色的转变;③网考对教师自身计算机和网络应用能力的影响;④网络课程教学设计;⑤教师课堂教学评估方式。通过社会统计软件SPSS17.0对所得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2.2深度访谈问题

访谈为半结构式的深度访谈,访谈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对大学英语网络考试改革的了解和态度;二是网考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3.结果与分析

3.1教师对大学英语网考情况的了解程度

通过问卷,调查了大学英语教师对考试题型、分值的分配、评分标准等的了解。

由图1~图4可见,对于实施大学英语网考的一类院校,59.8%的教师对网考题型分布、分值和评分标准很了解,根据教学和测试不可分割的影响作用,39.8%的教师预计学生网考成绩会略高于纸考成绩;而对于没有实施网考的学校,47.2%的教师不主动了解考试改革,对网考不了解,74.3%的教师预测学生纸考成绩会高于网考成绩。教师以什么态度对待考试,将决定其会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去准备相应的课堂。

3.2网考促进教师创新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及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课堂观摩发现,两所已实施大学英语网考的学校,其大学英语课堂均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平台相结合的多元互动式教学模式。教师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对网络教学资源进行整合,给学生提供大量自主学习材料(如教案、课件、参考书等),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研究和学习。针对每一章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布置课前预习任务和课后思考题。学生通过做预习题,能在课前对相关内容进行自主思考,因而在课堂上能更快、更深刻地理解讲解内容,並能更好地进行课堂互动与反馈。课后思考题能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加深印象,巩固知识,从而引导学生课后自我思考和自主学习。教师还提供大量课外网络学习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方向和指导。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开展单元测试和学期测试,电脑自动记录和统计成绩,此举既可以强化课后学习,又可以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教师利用网络学习平台组织学生进行协作式、研究式、体验式学习。网络课程引进Web2.0应用,有效组织教学活动,加强交互的引导。强化网络课程学习的互动性,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网络课程及时引入国际最新成果和优秀案例,充实教学内容(包括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使课程内容能面向世界,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新的教学模式的引入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让学生和教师均能从中受益。

为了对两种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效果做一直观分析,笔者随机抽取了于大二第一学期参加大学英语四级纸考和网考的学生各100名,对其考试成绩进行对比。纸考四级试题各项包括:听力、阅读、综合、写作与翻译。网考试题各项分包括:听力、阅读、口语和写作。通过对比纸考和网考单项相同的三部分,包括:听力、阅读和总分。如表1所示,利用SPSS(17.0)统计成绩与相关性分析表明如下:

表1是大学英语四级纸考和网考成绩中的相同单项的方差分析。两种考试形式在“听力”、“阅读”两部分的p

3.3网考提高了大学英语教师自身计算机和网络应用能力

大学英语网络考试,全部依托网络和计算机来完成,注重对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通过问卷调查,19%的大学英语教师计算机技术熟练,38%的大学英语教师主动学习计算机和网络操作知识和技能,熟练相关操作,包括在网络学习平台上进行课程建设、与学生在线交流、布置作业、检测学生自学的进度和效果等。图5显示了“网考改革促进大学英语教师自身计算机和网络应用能力的提高”的调查结果,33%的被调查教师同意或完全同意该陈述,17%的教师保持中立,没有教师持负面意见。可见,测试的改革能够促进教师逐渐提高自身计算机和网络应用能力,从而增强其在信息时代的竞争力,也为进一步指导学生和提高学生的相应技能打下基础。

3.4网考促进大学英语教师评估能力的提高

图6显示了“大学英语四级网考改革促进教师评估学生成绩的能力”的调查结果。38%的教师认为新的考试形式能够促进他们评估和测试学生学习的成绩能力,但选择“完全同意”的比例(10%)明显较少,24位被调查教师保持“中立”,占48%,另有4%的教师不认为网考改革能促进教师评估和检查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对网考改革促进教师计算机和网络应用能力,被调查教师对测试改革促进教师教学评估的能力的看法上略显犹豫,个别教师持反对意见,这可能和部分教师对网考题型陌生、对评估成绩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关。对于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来说,对学生学习的评估是相当重要的,是教学主题中心的重要环节。事实上,教学设计的每一步都与评估紧密相连。从课题的选择到标准的制定再到教学的内容都是如此。好的教学计划里包含或暗示着评估的策略。任何课程设计的第一步都是提出两个问题,“在讲授课程之后,我希望学生能够学会些什么?”,“我怎样才知道学生是否可以达到课程目的?”。这些问题的答案,对于学生、教师都是非常重要的。

大学英语教师对评估感到困惑,一个原因可能是,他们自己在受教育的经历中,对考试和成绩报告形成了一种同样的看法,认为考试是教师作为权威对学生进行的评估。如果教师在评估的过程中,把重点从“对学生做评判”转移到“信息收集”上来,也许能消除学生和老师对考试的负面情绪。通过网络学习平台收集到的信息可以用来使教师看清学生的进步,认识到哪些方面需要更加努力,了解学生的熟练水平,从而更好地安排课程和教授课程。

3.5大学英语教师课堂角色差异

为了就大学英语网考改革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拨作用进行更为细致的分析,课题组成员于2011年3月到5月上旬分别观摩了三所高校的三位大学英语教师(以下简称甲、乙、丙)的课堂教学。甲有18年的教龄、乙有8年的教龄,均第二次教参加大学英语四级网考的学生,丙有2年的教龄,第一次教参加大学英语四级纸考的学生。

通过观摩课堂教学,我们发现实施大学英语网络考试的两所学校都是网络学习平台结合传统的课堂教学加小班口语授课。教师甲和乙课堂教学目标明确,都采取了交际教学法,以目的语为主,以多种课堂活动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出勤率高,学生英语学习欲望高。而教师丙的课堂教学从内容和形式都不如教师甲和乙,课堂教学内容比较单一,因为部分同学提前通过了四级考试,学生出勤率低,剩下的学生缺少学习动力,导致课堂气氛差。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和课堂评估方面也欠缺,机械地讲解大量的语法、词汇,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缺乏使用语言的机会。教师丙在讲解课文时,主要介绍文章的文化背景知识,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通过造句子掌握单词,她不时地叫学生起来造句,然后把课文中的几个复杂句翻译成中文,引导学生分析课文段落,接着讲解课后练习题。教师控制着整个课堂,而学生是被动的学习者。

教师甲和乙的课堂引入了计算机和网络学习平台,创造了一种新的学习环境,学生有了更多的时间讲口语,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课堂角色和理念都发生了变化,教师在课堂中起着主导的作用,教师是促进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帮助者。课前借助了网络学习平台组织教学资源,要求学生提前自学课文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了解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包括词汇、语法和篇章分析。课上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进行资源搜索和加工,引导协作讨论,课堂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创设真实情景,师生交流互动次数多。两位教师都适时给予学生肯定和表扬,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通过网络学习平台提交小组作品,重新构建课堂知识。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高,课堂气氛轻松、活跃。教师及时纠正偏离,总结课堂教学得失,提高教学效果。

由此看来,大学英语网络考试改革对教师的课堂角色的转变也带来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