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经济发展的根本基点范文

时间:2023-09-08 17:00:32

序论:在您撰写经济发展的根本基点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经济发展的根本基点

第1篇

4月19日,巴西再次降息,将基准利率从9.75%大幅下调75个基点至9%,接近其历史新低。就在4月17日,印度央行也将其基准利率下调50个基点至8.00%,降幅远大于市场预期。除了巴西和印度外,为了拉动经济增长,日本、越南、澳大利亚、瑞典等国都释放出货币放松信号,就连IMF(世界货币基金组织)的《世界经济展望》中也在督促欧洲央行降息。日前,中国央行也表示,将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等方式增加流动性。

新经济体通胀稍缓 降息保增长

降息放松流动性,根本原因就是希望能挽救下滑的经济,拉动经济发展

像这次降息的巴西,从去年三季度起经济就陷入停滞后的挣扎复苏。巴西央行称,目前通胀风险有限,鉴于全球经济依然脆弱,来自海外的通货膨胀压力不大,同时考虑到之前的货币条件调整进程,决定减息。

而在印度,截至今年3月31日其经济增长速度6.9%,虽然仍跻身于全球经济增速最快的国家行列,但增速已明显低于两年8.4%的增长,主要原因就是工业生产受到国内高利率和全球经济放缓的双重打击。

4月17日的印度央行意外降息50个基点,为近3年来首次下调基准利率,之前市场预期印度央行会降息25个基点。印度央行称,此举意在提振陷入停滞的经济增速。

之前,为了应对经济下行风险,4月10日越南央行宣布大幅调降再融资利率和贴现率100个基点,还下调了越盾存款利率最高上限。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指出,单从越南降息到印度、巴西降息可以看出,保增长依然是许多国家政策重点所在,但目前大部分新兴经济体总体通胀压力正在趋于缓和,但来自食品和能源价格波动的风险仍是潜在威胁,仍会制约货币政策宽松的空间。印度央行在降息的同时也警告称,后续降息空间有限。

欧、美、日印钞机或再加马力

除了新兴经济体的降息行为,欧、美、日对于流动性的举措也备受关注。

近期,IMF就在敦促欧洲央行降息,在IMF4月17日的《世界经济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中提到,如今,支撑经济增长的大部分重担落在货币政策上,欧洲央行应下调基准利率,并持续运用非常规政策,以处理银行业融资和流动性的问题。

欧债危机挥之不去的阴影以及财政紧缩的严峻形势,令欧洲经济的增长前景黯淡。欧洲央行早在去年就已两次降息,并在去年12月,向银行体系注入超过1万亿欧元资金。花旗集团的研究报告指出,随着经济情况恶化并且通胀走低,欧洲央行还有进一步降息的空间,预计今年欧洲央行将两次下调利率25个基点至0.5%的水平。

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自从公布非农就业人数不及预期、3月CPI增速放缓之后,美联储排名靠前的两位大佬副主席耶伦、纽约联储主席杜德利等就希望再次开动印钞机来拉动经济发展。他们认为目前经济虽然复苏,但是进程缓慢,如果经济出现下行风险则将需要更多的宽松政策,这些表态无疑再次提高了投资者对于QE3的预期。

瑞士信贷亚太区首席经济分析师陶冬在近期的一次论坛上指出,美国QE3并没有退出舞台,为了挽救当前美国经济的就业和房地产两大难题,今年夏天美国就可能推出QE3。

中国的近邻日本,其央行副总裁西村清彦也在4月18日表示,日本央行已准备在必要时,实施额外货币宽松措施,来帮助经济复苏并躲避通缩。

流动性宽松 大宗商品再现投资机会

面对全球即将扎堆放松的流动性大军,中国央行又是什么态度呢?

对此,多家机构表示,中国央行降息的可能性不高,因为目前中国一年期存款的利率与通胀率很接近,如果降息,势必再度出现负利率状况。中国央行或许会更倾向于多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方式,来一定程度地放松货币政策。因为今年中国存在经济增长维稳的压力;另一方面,目前通胀基本得到抑制,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能引导前期过于紧缩的货币政策回归中性。在4月18日,中国央行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也印证了这一预期,央行表示将通过下调存款准备金等方式增加流动性。

第2篇

什么是直销经济发展规律?直销经济发展规律是指通过人们的直销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诸现象间的内在必然联系。从微观经济学角度看,中国直销经济发展的展现出如下规律:

一、中国直销是一种不同于“博弈经济”的“经济博弈”现象

“博弈经济”发展为“经济博弈”,是市场经济步入健康的标志。“博弈经济”的实质是,它不再以诚实守信作为信用经济的市场基础,不再以守法遵规作为法制经济的制度规范,不再以公众利益作为社会和谐的必备条件。“博弈经济”的危害必然表现在对诚信经济的公然背叛、对法制经济的公然藐视、对和谐经济的公然践踏上。传销就是“博弈经济”的真正典型。

经济博弈论是在经济领域中研究如何在冲突局势下寻求合作的最优策略的形式理论,它为分析经济中竞争与协同之间的辩证关系提供了一种普遍的可操作的结构模式。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直销企业会根据给定商品的市场价格计算出生产和供应到市场上的商品的数量,以实现最大的利润。而寡头市场的情形要比完全竞争市场复杂得多,直销企业不知道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该如何做出抉择,市场的时效性又要求直销企业必须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迅速做出决策。中国直销企业的“经济博弈”是在有序竞争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这种“经济博弈”与传销的“博弈经济”有着根本的不同,这就是中国直销的“经济博弈”,是一种诚信、公开、和谐的决策过程和决策行为。

二、中国直销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经济现象

所谓人本经济,实际上是与传统的物本经济相对的一个经济学概念,前者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以人为基点,后者则是以物为中心、以物为本、以物为基点。中国直销经济最核心的思想就是以人为根本。一切以人的需要出发,以人的生命质量最优化为准则,自然便是中国直销经济发展的最基本的必要前提。

无论从直销企业提供的产品看,还是从直销经济活动的情况看,中国直销经济均反映了和谐的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反映了保持人的生命质量最优化与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关系。要保持人的生命质量最优化,就要保持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同时还要有足够的财富以满足人的物质的、精神的需求。保持人的生命质量的最优化,是中国直销经济最本质的要求。中国直销提出以人为本,实际上就是对人创造性的重要功能的高度概括。其实人类的生存、发展、享受过程,就是一个痛苦与快乐的过程。中国直销能充分满足不同层次人的不同需要,满足人的个性化和多样性的需求,以实现人对快乐的追求,从而提高了人们的幸福指数。

三、中国直销是一种辩证运动的经济现象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解决我国经济运行中一系列难题的关键“节点”。要真正实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目标,关键是要认识和处理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实现经济增长速度的辩证关系。中国直销经济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中国直销正是这样一种辩证运动的经济现象。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与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具有高度的内在统一性。

第3篇

在会议明确的明年五大主要任务中,“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毫无争议地位列其间。会议部署了就业、居住、医疗、子女入学等各项关乎民生的任务,凸显了决议中明确的“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目的。会议明确,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切实办好涉及民生的大事要事,注重提高发展的包容性。

事实上,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体现了决策层认识的深入。从为发展而发展,到为民生而发展,多年衔枚疾走的中国经济终于觅到了自己应有的归宿,以此为基石再次起跳,方有逃出“中等收入陷阱”魔咒,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国际社会的经验教训,决定了中国决策层绝不会忽视民生的问题。”接受记者采访时,河南省经济学会副会长、郑州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杜书云指出。

而在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蒋选看来,如果被裹挟在高速发展洪流中的民众,连最基本的住房都住不起,那么“这样的发展有什么意义,政府的职能又体现在何处呢?”

12月14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议明确,要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在记者采访的多位经济学者看来,选在此时再次强调此语,彰显了中国决策层保民生的决心与信心。

除了置身舆论聚光灯下的房地产行业,决议中对于其它关乎民生的各项工作均予以定调。12处民生的明线,辅之以纵横交错于公报文字间的种种暗线,昭示着来年经济工作进一步向民生倾斜的大势。

民生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同时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次“自我救赎”。以外贸为例,面对欧美经济的不振,风光多年的中国出口增速已呈连续回落之势,这一现状对扩大内需形成空前强大的倒逼。12月14日公布的决议中,强调扩大内需为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点”,而攻克这一“战略基点”的首要“秘笈”,无外乎“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来”。

面对风云诡谲的2012年,中国经济前路之荆棘可以想见。此间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明了来年“为民生而发展、以民生促发展”的必然之途。可以预见,“民生”将成为统御来年中国经济的中坚力量,更将成为破解中国经济发展瓶颈的“源代码”。

编后语:

“稳中求进”才能应对复杂多变挑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落幕,会前被高度关注、多方揣测的“定调”也公之于众:推动明年经济社会发展,要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

求稳而非求快,先稳而后求进,是纵观国内外经济大局后作出的审慎判断,是应对未来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明智决策。

未来一年,中国经济将复杂多变,控制风险的难度也日趋增大。比如,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违约风险、房地产等资产价格膨胀的泡沫风险、民间借贷非法集资的影子银行风险等等。加上外部需求趋于下滑、通胀并未根本缓解、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等等,种种风险交织纠结,未来一年的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

第4篇

关键词:农技;推广;效益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967(2015)04-0047-03

近年来,随着我省农技推广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和先进技术推广、运用和普及的速度,为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如何提高农业技术的推广效益,适应新形势下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1湟中县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现状

目前,湟中县已经基本建立和完善了由种子、蔬菜、农技、农机等部门组成的县、乡、村三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网络体系。县上有种子经营管理站、蔬菜技术推广站、农机推广站、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良种繁殖场、农业技术学校(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和农业机械化学校;全县15个乡镇有农机站和农业技术推广站(经济发展服务中心),拦隆口、共和、田家寨、上新庄、李家山、鲁沙尔、多巴镇7个中心乡镇有种子站(供种点),393个村有农业科技示范户。县、乡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人员168名,农业科技示范户1000户,农业科技示范户带动的科技辐射户15000户。

2农技推广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逐步从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从传统型农业向技术型农业发展,因而对农村生产形式和农技推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农业生产进行分户作业,农技推广工作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农户之间生产技术、资金投入和劳动力的不平衡,在产量和收益上差别较大。由于生产耕作高度分散,农业生产进行科学管理的难度大,农业新技术的推广效益较低,甚至生产上具有盲目性;由于按人承包耕地,不能很好地发挥农民各自的专业特长,从事农业生产收入比较低,有的乡镇和村甚至出现了耕地撂荒的现象。据2013年统计资料,全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8064元,15个乡镇中最高的乡镇达11146元,最低的乡镇只有5985元。进行技术型农业生产的仅占46.3%,农业技术推广的推广普及面只能到村一级的主要干部、组长、科技示范户和极少数的普通农户之中。特别是还有一些村的组长选任,还以轮换承担的形式进行,农户间逐户担任,一年轮换一次,科技永平较低。因此,农业技术推广的渠道淤塞不畅,直接影响了推广效益的真正发挥。最终,将会影响湟中“三农”工作的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3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效益的思路和对策

3.1建立农民经济联合组织,疏通农技推广渠道

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加强对农业生产的宏观控制,是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为发挥这一积极因素,农技推广部门应顺应当前时展潮流,因势利导,务必帮助农民组建以农户为主体的农业经济联合体和经济合作组织。具体作法是,发挥农民各自的专业特长,推荐科技水平较高和有一定专业特长的户主为农业经济联合体或经济合作组织的负责人,组织农户拿出一部分或全部耕地,使同类型耕地或同类型生产资料相对集中,形成各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特产种养业、养殖业、企业经济联合体等等。各种农户经济联合体的规模大小可视具体情况而定,根据地域条件以15-20户联合为宜。这种经济联合体或经济合作组织可以在村组内或村组外联合建立,并且保持相对稳定,进行有计划的生产。做到统一核算,自负盈亏。组建农业经济联合体或经济合作组织,有利于农业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有利于推广效益的提高。其一,同类型生产资料相对集中,技术推广和普及面也随之扩大;其二,生产单位相对减少,有利于加强农业的宏观控制,实行科学管理和集约化经营;其三,县种子管理站、农机推广站、蔬菜技术推广站和农技推广中心的各专业站及相关科室,乡镇种子站和农技站(经济发展服务中心)的专业技术干部与各种经济联合体或经济合作组织之间,有利于技术渗透;第四,不同的经济联合体或经济合作组织推广不同的农业生产技术,有利于疏通农业技术的推广渠道,大大提高农技推广的效益。

3.2以点带面,加速技术的推广速度

没有农业技术推广示范基点和样板,先进的农业技术在大面积上是难以推广开的。因此,县种子经营管理站、农机推广站、蔬菜站和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各专业站、相关科室,乡镇种子站、农机站和农技推广站(经济发展服务中心),首先要办好农业技术推广示范基点。示范基点应做到“五有”,即有技术骨干,有推广项目,有推广效益,有经验总结,有突出影响(能带动大面积)。示范基点宏观技术与管理可办到一个乡镇或一个村,微观技术可分类型和专业,直接办到农户经济合作组织,由示范基点的经济合作组织再带动面上同类型的经济合作组织,真正做到点、面结合,达到“点上开花,面上结果”。通过办示范基点,使农民看得见,摸得着,提高他们接受农业新技术的能力。办示范基点,要把过去那种单一的产前指导或产中指导,发展为产前、产中和产后的系列化服务。有的农民说,新技术实话好,可就是产品不好销。因此,要搞好农技推广工作,就必须要开展产前、产中和产后的系列化服务。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既能发挥技术优势,又能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近几年,湟中县农技推广部门开展的测土、配方和供肥(作物专用肥)一条龙示范样板,取得了“开方、抓药、治病”的系列化服务的新成效。湟中县农机部门推广的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彻底改变了以往马铃薯种植中传统的人工施肥、开沟、播种、除草、培土、杀秧、收获的落后生产方式,摆脱了马铃薯生产投工多、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效益差的问题,实现了节本增效。其次,要建立良种繁育基点。一般良种的增产潜力要占整个农艺措施的三分之一。因此,搞好良种推广是农业技术推广的一个重要内容。目前,一个好的优良品种推广到大面积运用需要几年时间,须繁殖6-8代,有的优良品种到大面积普及时良种的各种优势开始逐渐下降,尤其是品种的抗性下降更加明显。多年来,湟中县种子部门一直坚持不懈,常年开展的小麦、蚕豆“三圃制”良种提纯复壮工作制度,实施的农作物种子工程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良种优势和增产潜力得到了充分发挥。全县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了98%,基本遏制了以往大田生产中品种多、杂、乱的状况,得益于良种推广示范基点和特约种子繁育基地的建立与运行。但在有些浅山乡镇,由于种子部门没有在当地建立良种繁育基地或良种推广示范基点,品种杂、乱、劣的现象还较严重,可谓是一把增产的“枷锁”。所以,各乡镇种子站和农技站(经济发展服务中心),都应该建立良种推广示范基点,把粮食、经济、蔬菜等作物的优良品种加速推广到大面积生产中。第三,农艺与农机相融合。农业机械化是以机械化代替畜力和人力种植的新技术,传统的作物种植方式存在着用工多、生产成本高、产量损失大,而机械化生产技术具有省工省时、节本增效、增产增收的技术优势。所以,农业技术的推广,要实现农艺与农机技术的有机结合与综合运用,相得益彰。

3.3围绕商品生产搞推广,提高技术生产的规模效益

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业技术推广应该立足于商品生产,因为商品生产的经济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技术性。近几年,湟中县种子、农技部门分别在川、浅、脑三类地区的拦隆口、土门关、鲁沙尔等乡镇建立了麦类新品种繁殖基地、优质豆类原种繁殖基地、马铃薯种薯生产基地、高海拔地区冬小麦扩种基地、蔬菜优新品种展示基地,树立了粮食、油料和蔬菜作物模式化、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示范基地;开展了不同作物、不同品种间的“万亩高产示范区”、“千亩高产示范片”和“百亩高产攻关田”创建,以及“塔尔寺大景区万亩油菜花”种植等,有效地促进了全县农村商品经济的大力发展。这样围绕商品生产搞推广,把农业新技术开发、增加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与种植业经济效益开发融为一体,把微观技术与宏观决策相结合,从而大大提高了全县农业技术推广的整体效应和规模效益。

3.4提高农民素质,加快农业技术推广运用步伐

目前,有些农民仍然在运用传统的农业生产经验来从事农业生产经济活动,而新兴科学技术尚未从根本上影响到传统的生产领域。而只有一部分专业合作组织、科技示范户和部分农户,应用新技术来代替传统的农业生产经验,并获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据调查,当前我县经验性农民约占全县农村主要劳动力的70%,农民对农业生产的科技投入水平仍然停留在较低的水平线上。如果说以往农技推广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开发了农民智力的经验层次,那么在以后的发展中,随着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必须由此转向以实用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智力开发上。这是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的根本出路,也是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效益的极其重要的举措。湟中县有名的全国劳动模范———共和镇苏儿吉村苏生成,只有初中文化程度,2005年以来,他先后到山东、四川等地学棚蔬菜生产种植技术。几年来,他把主要精力放在实用技术运用上,办起了当地第一家蔬菜生产专业合作社,为全村蔬菜种植户提供优良种子、育苗、栽培咨询和产销服务,提供技术指导,是一个典型的由经验性农民发展为技术性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农业部门要主动配合其他相关部门立足于当前,着眼长远,服务农民,实行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一是进一步发展文教事业,普及和提高农民的文化科技知识。首先,要办好县级农业技术学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切实加强师资力量,配备教学器材,努力提高教学水平,为乡村干部、专业户和经济合作组织输送大批人才;其次,以乡镇种子站、农机站和农技站(经济发展服务中心)为依托,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深入村、组,创办农民“田间技术学校”,针对农民在本季节、本农事生产活动中遇到的具体实际问题,开展理论讲座或授课,到田间地头手把手进行施教,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统一,学用结合,学以致用;二是加强科普宣传,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宣传普及农业科技知识。着眼服务于当前,使农业科学技术真正渗透到广大农民中去。如开办各种培训班,举行科技咨询,发行科技资料;召开新技术交流现场会、良种推广现场观摩会;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平台宣传等。第三,搞好农民技术队伍建设,完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完善“专家—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农户”的农业科技成果应用快速通道。按照“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领着农民赚”的思路,推进农业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技术创新与示范基地创建工作,有效地解决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和农业技术转化“最后一道坎”的问题。最终实现农作物新品种、农业新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达到农民增产、增收和增效的目的。这是国内外业界的通用做法,也是作物新品种、农业新技术在生产上发挥重要作用的关键措施之一。

3.5理顺农技推广体系,不断充实农技推广干部队伍

第5篇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和推动科学发展的重大举措,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的必然要求,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十一五”期间,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都取得重大进展,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总结过去五年的发展之路,我们对科学发展观指导作用的认识更加深化,进一步认识到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是坚持科学发展;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随着我国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和国际竞争不断深化,不仅一些长期积累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而且又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利益主体多元现象日益显现,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出现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根源就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缓慢和滞后。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更好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适应全球需求结构重大变化、提升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的必然要求。两年前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广泛而深远,促使世界经济朝增速减缓、结构调整、制度重建时期过渡,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国际市场需求相对收缩,世界经济恢复需要较长时间。这场危机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冲击至今仍未完全消除。它直接影响的是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实质则是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对过度依赖外需的增长结构的冲击,使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紧迫性突出显现。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国际经济、科技领域竞争更趋激烈,各主要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纷纷采取规模和力度空前的经济刺激措施,加大科技研发力度,纷纷把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作为新一轮产业发展重点,抢占世界经济发展新的制高点,,面对世界经济的深度变革和调整,面对正在全球展开的一场新的全方位综合国力竞争,我们只有抓住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入挖掘国内需求潜力,有效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才能拓宽我国经济发展的回旋余地,紧紧跟上国际经济科技发展大势,形成国家发展新引擎,赢得国际竞争新优势,在国际市场风云变幻中立于不败之地。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遵循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个坚持”的基本要求。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这“五个坚持”,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指明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努力方向和工作重点。在“十二五”期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上取得突破,为科学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必须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战略基点,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大力增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提升知识、技术转移和规模化生产能力,大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积极构建完整的创新体系和现代产业体系:必须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标准,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必须着眼于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开放来推动,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

第6篇

关键词: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协调配合

 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

(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制定各自为政,缺乏全局观念 本来财政和银行都是代表国家根本利益的综合部门,应把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置于第一位。但是现实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基本上都是由各部门根据自己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和判断、以本部门的经济利益为基点、依托自己的宏观调控目标和机制而制定,而对两大政策相互关系和影响、尤其是对两大政策的相互抵触可能导致的后果缺乏权衡;财政和金融部门之间也缺乏稳定的沟通机制,致使两大政策的搭配方式和调控力度很难准确把握,乃至出现逆向调节和相互抵触。因此,为有效地发挥两大政策的宏观调控合力,必须实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由目前的各自为政到协调配合的根本转变。

(二)财政调控能力弱化,金融调控独木难支 制度变迁进程中,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社会资金配置渠道了根本性变化,即国民收入分配由政府向企业和个人急剧倾斜,资金配置由财政主导型转向金融主导型,金融事业空前发展和凸显。但是金融事业的过分凸显并非其自身真正发展的结果,而是财政规模萎缩和国有企业资金困难烘托而出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财政规模不断萎缩,财力日趋困窘,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逐年下降,致使财政调控缺少必要的物力基础,调控功能难以有效发挥。而金融业的持续发展,富集了足够的财力,因而也就顺理成章地承担起了本不属于自己职责范围的事情,如国有企业的过度负债等,其结果是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劣化,严重影响商业银行的正常运作。商业银行既是货币政策的调控对象,又是货币政策的传导者,由于银行承揽了本不属于自己职责范围的事情,使货币政策执行结果偏离既定目标,甚至扭曲变形。

(三)财政与银行职能错位,影响两大政策的配合 绩效财政和银行在宏观调控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两者的地位和特点各异,运作方式和手段便不尽相同,因此两者理应有明确的分工。而长期以来,财政和银行关系不顺,使调控职能相互错位,影响配合绩效。(1)财政资金信用化和信贷资金财政化并存。银行挤占大量财政资金,使财政直接增支或减收,干扰了财政的调控效果。财政挤占银行资金也日趋严重,如财政向银行的间接透支有长期化扩大化的趋势和银行承担部分本应由财政安排的国家专项储备等。(2)银行代行财政宏观调控职能,突出表现在用银行贷款维持亏损企业运转和代行社会公共保障职能。(3)通常,货币政策侧重总量控制,财政政策更适于结构调整。但随着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根本变化,银行信贷资金成为社会投资的资金主源,银行承担总量和结构调控职能,但其成效并不显著,结构矛盾不但没能有效解决,反而日趋突出。 国有企业体制缺陷严重阻滞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现代企业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控的基点,也是宏观调控成败的关键。但是,我国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完善,国有企业还不是真正的市场主体,基本上不具备硬预算约束机制,对国家的依赖性较大。企业自我发展能力低下,但却有着强烈的投资欲望和冲动,而自有资本和财政资源又非常有限,便过度依赖银行贷款,致使负债居高不下;兼之企业效益不好、亏损严重、信用观念缺乏,导致偿债能力和愿望严重不足,由此产生了对国有银行的多重冲击。值此情形,财政和货币政策工具都难以有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架构

第7篇

关键词:统计学理论;安全经济分析;应用

具不完全统计,世界范围内每年由于相应灾害事故所导致的经济损失为国民生产总值的死个百分点。伴随经济的全面进程,民众对安全的要求也不可同日而语。安全经济与资源及环境一样,被列为基本国策。文章将以统计学理论在安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作为切入点,在此基础上予以深入的探究,相关内容如下所述。

1安全经济统计标准的构建

安全经济指标即通过数字,客观的体现安全经济统计目标的状态及特性数据,亦为安全生产状态及能力的定量化显示。安全经济标准机制即通过一些和安全因素存在内质联系的经济特点标准所构成,要客观、合理的体现安全目标、安全状态及效果等安全经济质量特征。

安全经济统计的基点即为设计一个安全经济统计标准与相应的模型,而合理有效的安全经济质量及数量标准机制,能够深化企业对安全生产状况予以动态、科学的评价,为深化企业安全经济决策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政府监管系统予以统计监督铺平道路。而且,合理的标准机制可以为安全工程、安全活动及安全工作提供依据。

2安全经济指数的应用

众所周知,安全生产即为连续的过程,安全投入与事故为正相关,那么怎样从安全经济结构的相关环节,分析安全系统的基本状态即为安全经济综合指数的侧重点。安全经济综合指数要分析安全投入、事故损失及安全效益等参数,对安全经济系统运行环节予以综合性研究,分析安全经济运行的有效性。

安全经济统计指数的意义包括下述几点:第一點,通过统计指数分析繁琐安全经济现象的变动方向。举例说明,经编制安全生产指数能够在纵、横双向上体现安全生产相对水平及改善情况,同时事故综合指数能够通过差异化事故后果特点指标去整体评定事故的危害性;第二点,通过统计指数对安全经济现象的变动予以因素研究,分析相关因素对安全生产的作用,尤其是在大环境中,研究经济发展及安全生产之间的影响,可以为出台有效的安全生产策略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三点,通过统计指数研究繁琐安全现象的长期变化状态,依附于动态指数所构建的指数数列,体现安全现象在很长时间范围内的动态特性;第四点,通过统计指数对多指标的安全经济予以整体评估。而安全经济现象能够经指数予以整体评定,这样便于对特定安全问题的发展程度予以整体的数量分析。

3安全生产及回归分析

安全经济系统涵盖下述及方面:①安全经济利益;②安全分工协作;③安全经济效益;④安全数量关系,而且安全生产本身就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一个部分,和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存在内质联系。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相互制衡,会因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及能力的影响而出现改变,经济活动能力及产业结构、工艺等因素都对安全生产形成一定的冲击。

安全经济的数量相关性即为安全经济关系的基础,分析安全经济的数量比率即为安全经济统计分析的基础。所以通过统计学评定分析、回归分析以及因子分析等举措,可以理顺安全生产及社会经济进程间的关联与影响结构,研究经济损失、安全投入和安全有效性的关系,能够发现安全生产方面经济现象中潜藏的规律,这样便于从根本认识安全经济客观规律,为安全经济的规划与安全管理等奠定良好的基础。

4安全生产的时间序列分析

安全经济现象即社会生产环节的构成因子,与社会经济现象共同处在运动与发展中。安全经济统计也是了解安全问题的一种方式,不但要从安全经济现象的关联性及制约中予以分析,同时要从其发展规律中予以分析。在安全经济统计分析过程,经时间序列资料研究,能够有效规避下述问题:首先,经计算水平标准及速度指标,掌握安全生产的发展变化规律;其次,通过时间序列的解析,利用长期趋势研究、循环变动研究等掌握安全经济现象的规律;最后,在对时间序列相应变动的基础上予以研究,把安全生产过去与现在的脉络及规律予以拓展,通过定量模型预测安全生产在以后发展的情况。

安全经济的时间趋势预测,尤其是匹配于宏观经济予以预测,针对客观了解安全经济发展规律意义深远,设计安全生产发展举措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在安全生产方面,对生产安全事故率指标予以预测,可以掌握安全生产工作的未来发展趋势。

5结论

综上所述,伴随经济的全面进程,民众对安全的要求也不可同日而语。安全经济与资源及环境一样,被列为基本国策。安全经济统计的基点即为设计一个安全经济统计标准与相应的模型,而合理有效的安全经济质量及数量标准机制,能够深化企业对安全生产状况予以动态、科学的评价,为深化企业安全经济决策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政府监管系统予以统计监督铺平道路。而且,合理的标准机制可以为安全工程、安全活动及安全工作提供依据。通过经济学及统计学理论处理安全经济问题,研究企业安全生产现状与未来可能达的水平,评定安全投资收益及择取最佳安全经济方案,在此基础上对影响安全的相关因素予以分析,能够找到对安全状态产生一定影响的因素,为企业安全经济决策铺平道路。

作者:王奥

参考文献: 

[1]王子介.试用经济学理论评估安全效益[A].第十四届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地区职业安全健康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6. 

[2]丁卫平,王杰华,管致锦.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教学评估智能辅助决策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电化教育研究,2014,04. 

[3]张文文,尹江霞.AIC准则在回归系数的主相关估计中的应用与计算[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 

[4]黄江林,杨俊义.试论当前县级政府统计工作及法制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对策[A].2015山西省统计科研成果汇编[C],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