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语文的跨学科教学范文

时间:2023-09-07 17:29:54

序论:在您撰写语文的跨学科教学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语文的跨学科教学

第1篇

一、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感受,实现美术与语文跨学科教学

形式美是指生活、自然中各种形式因素(点、线、面、色彩、线条、形体、声音等)的有规律组合。美术课上欣赏苏州园林和故宫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感受到苏州园林和故宫形式的不同,感受不同的形式带来的美感,了解苏州园林和故宫的特点。语文课学习《苏州园林》和《故宫博物院》这两篇文章时,学生自然进入课文,很快把握住苏州园林和故宫的特点。

二、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受,实现美术与语文的跨学科教学

自然美是指自然界中一切使人赏心悦目的事物所具有的审美特征和审美价值。自然是人类生存的环境,也是人类重要的审美对象。自然很广泛,人类对自然审美也很广泛。春夏秋冬,日月星辰,花草树木,鸟兽虫鱼,蓝天碧海,冰峰雪谷,湖光山色,风雨雷电等都成为文人墨客所审美、所抒写的对象。如学习朱自清的《春》、竣青的《海滨仲夏夜》、杨朔的《香山红叶》、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时,把学生带到校园里,感受一年四季美丽的自然风景,同时让学生为这四篇课文配上插图。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绘画能力,又让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的内容。

我所在的内丘县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太子岩、扁鹊庙、寒山等旅游景区风光优美,利用节假日带领学生参观、旅游,既让学生进行了写生,又激发了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为学生今后的作文积累了写作素材。

三、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美的感受,实现美术与语文的跨学科教学

社会生活美是指社会生活中各种事物、现象的美和人的美。学生在学习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一课时,以小组为单位,自己选择角色设计形象,用各种材料制作简易服饰,并设计制作小舞台和必要的道具、布景、乐器和海报。学生在全校元旦联欢会上演出取得很好的演出效果。演出服饰、道具、布景、和海报的制作都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美术课上学到的手工制作让学生发挥得淋漓尽致,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学生在表演中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不断激发他们对社会生活美的追求。

四、培养学生对艺术美的感受,实现美术与语文的跨学科教学

艺术美是人类对客观现实进行审美观察、感受和审美体验之后创造出来的一种美。艺术美源于生活美,又高于生活美。黑格尔说:“艺术美高于自然,因为艺术美是由心灵产生和再生的美,心灵和它的产品比自然和它的现象高多少,艺术美也就比自然美高多少。”可以说,艺术美是自然美、社会生活美最集中的反映,对艺术美的欣赏,就是对别人审美活动的结果进行再审美,是一种最高层次的审美。

艺术美包括艺术作品描绘和反映的生活内容的美、意蕴美和情感美、艺术作品的结构美等,诸如典型的形象、丰富的情感、优美的意境、细致的描绘、生动的语言、和谐的韵律、巧妙的构思等等。

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艺术美的教育,有助于学生认识生活,改造生活,从而丰富学生的生活。

美术与语文的跨学科教学不仅可以在课堂进行,课外活动也是实现美术与语文的跨学科教学的广阔空间。如创办文学社及演讲社,出墙报或手抄报等,集体过生日的班会活动,举行化装舞会等,活动过程中,可以穿插学生对自己和他人所创造的形象、海报、服装等的欣赏和评述。

第2篇

【关键词】多元化开放式跨学科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7-0096-01

教师是教学的设计者和参与者,最终教学效果的优劣不仅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更是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在如今知识爆炸、网络化的自媒体时代,即使是小学生也同样具有获取海量信息的不同渠道。作为教师,如果仍然抱残守缺,不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最终必将被社会所淘汰。在十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也深刻感受到了这种持续素质提升所带来的压力和动力,并形成了一些浅薄的思考和看法,希望能与各位同仁共享。

一 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及教师素质提升的必要性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即使是在笔者所在的东部地区也同样存在教学思路程式化、教学方法单一化,以及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的现象。素质教育虽然喊了很多年,但在考试指挥棒的引导下,教师急功近利的思想仍然牢牢把握着课堂教学。大量重复、无用的知识点,却不分区别地强迫所有学生进行背诵、抄写,为的仅仅是所谓的尽快出成绩。教师喊累、学生叫苦、家长焦心、学校无奈,看似短期有效果,实则在学生进入中学后其综合素质不足的软肋已暴露无遗,成绩迅速下滑。教师在这种教学思路的指引下,也会出现教学程式僵化、课外拓展不足、过分围绕教参等问题,长此以往出现储备弱化、知识老化等现象,影响综合素质的提升,并使教学形成恶性循环。

最近几年,虽然各级教育部门及学校也已经认识到了教师综合素质提升的必要性,并采取了一些有益的措施,教师的教学方法总体上也有了很大的改进。但这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仍然还有很大的差距,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刻不容缓。

二 多元化、开放式、跨学科教学探索的优势

好的教学方法是成功教学的关键。在如今的小学课堂开设有语文、数学、英语、品德与社会、科学、信息技术、体育、美术、音乐九门课程,而许多学科之间往往存在大量知识点的交叉,从而出现教师重复布置、学生重复完成,学生的大量时间被无效学习所占据,减负和素质教育都会成为一句空话。而多元化、开放式、跨学科的大语文教学则可以将不同的学科进行整合,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以师生课内、课外的互动进行延伸,实现真正的教学相长。如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了实现对大语文教学的探索,对部分关联学科进行了整合,笔者兼任语文、品德与社会、科学三门学科的教学,进而进行大语文教学的探索。在大语文教学的背景下,笔者对三门学科的异同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并最终以一门大语文学科的方式进行教学。多元化、跨学科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接收的信息量大增,而在校学习的时间却并没有增加;而开放式自主学习模式的确立,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彻底改变了学生消极、被动接受的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 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实行多元化、开放式、跨学科的大语文教学模式虽然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但客观上对小学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现大语文教学的教师必须是一本真正的大百科全书。现代的社会是一个网络信息爆炸的时代,即使是小学生,当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后,其获取的知识量也是惊人的,所以教师要有被学生问倒的思想准备。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日常的知识储备以及课前的充分准备都将显得尤为重要。

当然,立足现实,在目前的教改实践中,完全跨学科的大语文教学在实现上还有许多需要逾越的高山,其教学成果也有待于更多的检验,但这不妨碍广大的小学语文教师借鉴这种多元化、开放式、跨学科的教学方式。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阅读的东西越多,他掌握课内的基础知识就越容易。教师可以在这种教学方式中,更多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更多地将教学向课外实践延伸、向临近学科延伸,拓展他们的思维方式、健全他们的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探索出一条小学语文教学的新路子。

四 新的教学模式客观上也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提升

在传统教育体制的束缚下,许多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十分繁重,每天都在考虑如何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根本无暇顾及自身素质的提升,更谈不上学习、研究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而在实施了新的教学模式后,情况就大不相同了。俗话说:教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在实施了大语文的教学模式后,教师教给学生的已经远远超过了一碗水,这势必要求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否则将在教学中显得捉襟见肘。小学语文教师不仅是语文教学模式的运用者,而且也应当是文化知识的学习者、传授者和学生身心发展的引导者。

第3篇

“跨学科”是现代社会科技与文艺发展的主要趋势与潮流,当前的课堂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科内知识传授和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学科间的知识和能力的渗透,因此,在今天它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被广泛地应用到学科教学当中。不难想象的是自从它在国内被提出,学者们无不持欢迎态度,现有的学术研究更是从各个方面研究它在各学科中的具体应用。跨学科教学固然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但是如果不加思索地应用到艺术教育当中去,那是相当危险的。本文对跨学科教学在艺术教育应用中存在的若干问题的分析正是笔者的一些顾虑,希望能让教育工作者重新审视跨学科教学在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一、“跨学科”概念辨析

“跨学科”在中国的兴起是在上世纪80年代,之后的几十年间,学者们研究了跨学科下各种教学模式与教学原则。以艺术为例,数字媒体艺术、综合类艺术、艺术学等跨学科教学的研究极大地丰富了艺术教学。但是“跨学科”一词的概念非常模糊,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工程院以及国家卫生研究院指出,“跨学科研究是团队或者个人整合来自多学科的信息、数据、技术、工具、视角、概念和理论,解决某一学科和研究领域内不能解决的问题。”①我国跨学科研究专家刘忠林则认为,“跨学科研究是科研主体在科学划分的基础上,打破不同学科之间的界限,跨越不同研究领域而进行的一种科学创造活动,是解决复杂的科学技术问题和社会问题而达到不同学科相互渗透的一个重要手段。”②在已有的跨学科教学研究中,多数只是简单借用这个概念,并没有深入挖掘概念本身的意义。因本文由收集整理此,探讨跨学科教学法在艺术教育领域应用之前,我们有必要简单解释一下这个概念。

简单来说,跨学科教学就是几门学科结合或者交叉模式下的一种教学方式,它的核心应当是打破原有的学科教学习惯和教学思维方式,超越纯粹的学科教学目标,取而代之的是多学科共通的教学目标,在多学科的融合交叉教学中,建立各学科知识、能力之间的横向联系与整合,从而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整体发展,也促使学生的单个学科学习能力的提升。③但这并不是“跨学科”概念的全部,随着跨学科研究的深入,国外的研究学者通常将跨学科看作一个综合的概念,是各种程度学科合作的统称,从初级到高级通常分为多学科(multi—disciplinary)、复杂学科(pluri—disciplinary)、交叉学科(cross—disciplinary)、互动学科(inter—disciplinary)和超学科(trans—disciplinary)五类。在学术研究中,很多中国学者往往没有搞清楚这五种不同程度的学科合作的区别,经常将它们混用,更有甚者,将英文单词pluri—disciplinary、cross—disciplinary、inter—disciplinary不做区别,统统译作“跨学科”,这明显是有问题的。

多学科:它是指在一个综合科目下,比如“艺术”“人文”等大科目,教授两门或两门以上专业。多学科教学过程并不追求彼此的合作或形成一个共同的理论框架,只是在各自领域内进行教学。大多数传统学校采用的都是多学科教学的方式,这种教学方式缺点在于,缺乏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相互联系,只是对知识的简单累加。

复杂学科:在复杂学科教学模式下,各科目之间表现出一定的联接关系,但是在具体的概念表述上却并没有深入的联系,与多学科一样没有形成一个共同的理论框架。国内不少跨学科教学尝试的结果最终还是没有走出复杂学科教学的模式。

交叉学科:交叉学科教学与前两种不同的地方在于,这之中有一门学科的概念处于支配和领导地位,学科间的互动是单方面的。

互动学科:国内的学术研究在使用“跨学科”概念时,实际上指的就是“互动学科”。国内通常将其译作“跨学科”,但在这里为了区别其他学科合作模式,笔者将其译作“互动学科”以更好地说明它与其他四种的不同之处。在互动学科教学模式下,学科之间呈现高度的合作性,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协调发展,形成一个共同的理论框架。

超学科:整个教育系统内部所有科目之间多层次、全方面的合作与互动。目前来说,超学科教学的提出更像是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它虽然是作为跨学科教学的终极形式存在,但实现的可能性并不大。

为了后文分析的方便,本文所使用的“跨学科”概念相当于“互动学科”概念,即形成一个共同理论框架的跨学科高度合作。

二、艺术教育跨学科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众所周知的是学科之间的合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学校和老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跨学科教学的研究学者就普遍建议,为了让跨学科教学法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去,教师应该参与到所有学科当中,这就意味着教师的备课量要大大增加。除此之外,跨学科教学也要求教师与教师之间、教研室与教研室之间必须存在深入的交流与合作。但实际情况是学校的专业教师并没有足够多的时间去应对这个挑战,更有甚者,跨学科教学会削减各分支艺术学科的教学量。

其次,跨学科教学容易忽视一门学科的专业深度。过去的传统教育仅把语文和数学定为核心学科,把艺术课程视为一种可有可无的学科,但随着多元智能理论的发展,综合艺术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何谓“综合”?在《国家艺术课程标准》中强调了四个“综合”,即单元内大综合、课内小综合、艺术类姊妹学科间综合和艺术与非艺术学科间综合。虽然综合艺术教育使用了跨学科教学方式将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等多种艺术连接或综合为一体,期望它们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加强,但是相应的提供给深入学习一门学科的教学时间就减少了,虽然达到了专业的宽度,但无法达到专业的深度。值得注意的是,当投入学科建设的预算与资金减少的时候,极易出现的情况是将这些诸如音乐、美术、戏剧等各独立专业糅合成一门综合学科。

再次,跨学科教学的方式让艺术学科获得与其他学科互动的机会,但在与其他学科的合作中,艺术门类却往往无法保持自己的学科独特性,出现研究重心的偏移,尤其是那些传统优势学科或者是获得了政府与学校大力建设的学科,如心理学与艺术领域交叉的心理学美学就是属于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而不属于艺术学科。跨学科的艺术教育也就成了一个各学科对艺术领域嫁接的学术试验场,而不是一个真正的学科领域。如果艺术专业无法保持自己的独有价值,只是为了整体教育的有用性,那么这样的艺术教育实际上是在倒退。因此,在跨学科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意识到艺术作为一门学科的重要性,而不是为了跨学科去拼凑各种学科的文本。

最后,跨学科教学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这是学者们在谈论跨学科教学过程中常常忽视的问题,教师如何有效地运用跨学科教学最关键的问题在于自身的专业素质。在现有的四年制大学培养过程中,往往只能让学习者深入掌握一门专业,那我们如何才能培养出一个合格的跨学科教学教师呢?这是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目前来说,可行的办法是提倡教师自主学习与钻研,因为当钻研一种艺术形式达到一定深度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被吸引到其他艺术形式当中去,在教学过程中就能有效地带动学生的兴趣到其他学科领域。

第4篇

一、什么是跨学科教学

(德)舒尔茨指出,跨学科教学就是以一个学科为中心,在这个学科中选择一个中心题目,围绕这个中心题目,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展开对所指向的共同题目进行加工和设计教学。它的意义在于使得各学科得以交叉成一个知识点,促使多门学科在教学中融会贯通。

本文以校本教材《茶》为教学内容,对其中的茶诗歌、茶散文的语文教学进行探讨。这不仅能促进学生对茶诗散文的理解与运用,同时也形成一个知识辐射圈,加强对茶艺基础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让学生真正领悟茶文化的精华。

二、反复诵读,创设意境,激感

学生在进行茶艺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也进行着茶文化基础知识的学习,其中茶诗和茶散文可以说是茶文化中的精髓,而在诗歌散文的教学中,诵读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美的享受。教师通过创设意境,指引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激发学生对诗歌散文的情感与内涵。

创设意境,可以借助多媒体,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文字中的抽象画面,也可以通过音乐来使学生进入相应的情境。例如在讲授散文《天下第一香――茉莉花》时,教师通过放映茉莉花茶的图片或视频,播放《茉莉花》的歌曲,创设出“茶农采茶乐在其中”的意境,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置身于飘香的茶园中,并通过朗读课文及茉莉花的古诗,更深地入境,从而激发出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达到更好的赏析效果。朗诵时,如果能加入适当的背景音乐,不仅能够提升诗歌散文的内涵,也更容易展现出作者的情感与作品的意境。值得注意的是,音?返难窈退卸恋挠锏饔锲?等都要充分流露出作品原有的思想感情,教师要在所创设的情境中引导学生尽可能地对作品的情感“原汁原味”地还原。

三、茶艺实操,再现意境,领悟美感

王国维的“意境说”比较科学地分析了“情”与“景”的关系,他指出,景多无限,情也说不尽,“境界”本质上是“情”与“景”两个元素构成的。“情”与“景”的结合体现了作者精神活动的结果。二者的多样化的对立统一,便形成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作品。可以说,意境是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将思想感情与作品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

对于茶艺课堂上茶诗散文的学习,我们可以利用“再现意境”作为纽带,把茶艺课上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对茶诗、散文典型形象的再塑造上,从而使学生触“景”生情,自主体验作品情感。

四、茶艺展示,烘托意境,陶冶情感

“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在散文诗歌中,写景只是手段,抒情才是目的。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能让学生理解景物所烘托的氛围,景物所渲染的意境目的何在。例如教学唐代元稹的《一言至七言茶诗》: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第5篇

首先,应该是个谦逊的学习者。彼得・圣吉在其著作《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中提出了学习型组织所需的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以及系统思考这五项修炼。其中每一项修炼都需要我们去学习,虚心地去学习。作为语文教师为实现自我超越和改善心智模式,结合“活动导研”的教学模式,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去学习。

学习理科老师的“公式化”教学和操作性活动方式。数学教学中常会用公式推导法,这样得出结论的原因比较直观,便于记忆和下一环节的操作。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尝试用这样的方式使复杂的语言表述变得直观易懂,比如:反问+肯定=否定,表示肯定形式的反问句表达否定的意思,反过来一样可以这样表达。这样公式化的呈现,利于学生掌握这个知识点。

有时让学生记忆一个知识,学生总是记不住,老师没有别的办法,只是让学生再花更多的时间来记忆。如果说记住也是学会的一部分的话,那么根据科学研究,动手操作是更有利于学会的。理科学习过程中,老师通过让学生绘图、动手实验,很快的让学生学会了,这真的值得语文老师思考自己的教学,思考我们的教学活动是否可以设计一些操作性的活动,让学生更容易、更快捷地学会。比如记住某句重要的话,我们是否可以创设一个活动,让甲学生说给乙学生听,或者讲授给组内更多的同学去听,并让他阐述之所以这么说的理由,让他在为别人服务的过程中思考、记忆、体验成功,从而更便捷地记住知识点。一味地花r间,肯定不是明智的做法,多设计一些操作性的活动,必然有助于语文学习。

学习英语学科的反复性操练。同为文科,甚至有语文老师觉得英语学科的教学思维深度尚不及语文,我们从其教学中有什么可学?其实不然。英语老师在教学中对一个语言点的教学反复的操练,直至所有人都掌握的教学方式是值得我们语文老师借鉴的。我们发现,现在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越来越低,直接影响到其书面表达的能力。教材中的口语交际部分的内容,我们俗称为“说话题”,过去都不用花时间去教的,稍一点拨,学生都能很好地完成,确保不失分。现在的学生这样的题目失分很多,源于他们现在的生活更多的是与手机和电脑接触,与人的交流不够。所以教学这部分内容,我们也需要像教小朋友说话一样,对有些离学生生活有点距离的句式要进行反复操练,切不可认为这个“简单”,不用教。学生的生活发生了变化,我们的教学也需跟着变。从英语学科借鉴反复操练,有助于语文学科一些重要句式的掌握。

仅仅作为学习者,不能体现出语文教师在学习型组织里的角色定位。所以,语文教师更应该是学习型组织形成战斗力的能量源。

语文教师必须是正能量源,是促使这个组织会学习的“催化剂”。语文教师应该是个阅读者,广泛地吸取各方面的知识,崇尚阅读,热爱阅读,应该成为语文人的标签。以这样的标签影响跨学科学习团队的其他成员,使这个团队更具有“学习”的气质。更广泛地阅读可以为组织的成长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撑和信息源。除了在阅读上的榜样作用,谦逊地向他人学习,也可以成为这个组织的榜样。教师集体中不排除个别人有点“文人相轻”的习气,甚至觉得学科不同,有什么可学的。语文教师以自己的谦逊,实实在在地学习和实践,影响团队其他学科成员抛弃个人的偏狭,站在团队的角度思考个人的成长和团队的成长。

第6篇

关键词:跨文化教育;科学教育;教师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12-0151-05

一、跨文化教育的内涵

跨文化教育(intercultural education)是在20世纪后期随着世界民主化发展过程应运而生的,是对呈现某一文化(a certain culture)的人类群体的受教育者进行关于其他人类群体文化(other cultures)的教育活动[1],以引导这些受教育者获得丰富的跨文化知识,养成尊重、宽容、平等、开放的跨文化心态和客观、无偏见的跨文化观念与世界意识,并形成有效的跨文化交往、理解、比较、取舍、合作、传播的能力,从而通过教育层面的努力,消解跨文化冲突,建构和谐的跨文化社会,最终促进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

200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跨文化教育指南》中表述了关于跨文化教育的三个原则:其一,跨文化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不同文化的独特性;其二,跨文化教育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其三,跨文化教育要促进个人、种族、社会、文化和宗教团体之间的尊重、理解和团结[2]。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当前中国面临着越来越广泛深入的跨文化交往,很多跨文化碰撞也必然会相伴而生。因此,在学校教育中进行规范的跨文化教育已经迫在眉睫。然而,目前除了在英语教育领域有少数相关研究外,我国跨文化教育的理论研究非常缺乏。学校教育是跨文化能力培养的最主要途径,但目前我国的跨文化教育还处于混沌无序的状态,根本没有形成自觉的跨文化教育实践。“跨文化”作为概念直到 2001 年才出现在《国家英语课程标准(试验稿)》中。而在科学教育中跨文化教育几乎空白。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的教学内容中包含了来自西方的科学思想、思维方式以及大量西方科学家(如牛顿、伽里略、爱因斯坦、瓦特、焦耳等)和科学史故事(如牛顿在苹果树下的故事、伽里略的重力实验故事以及太阳中心说导致的宗教迫害等等),包含了大量西方文化的跨文化教育题材,而在学校科学教育中却没有开展自觉的、系统的跨文化教育实践。因此,当前进行规范的跨文化教育理论与实践已经迫在眉睫。

二、中国、加拿大理科教师对“科学与文化的联系”认识的比较研究

1.研究目标

从文化的维度来看,现代科学是西方(欧美)文化的亚文化群,具有不同世界观的学生在学习西方科学时会面临跨文化的体验。因而需要教师能充当“文化中介者”(Culture broker)的角色,帮助学生跨越文化障碍,解决可能产生的文化冲突,使科学课程更容易为学生接受。这对师范教育提出了挑战:要帮助教师更好地认识西方科学的文化本质,以便处理在科学课堂上可能遇到的文化冲突。

本研究旨在通过比较中国、加拿大理科教师对科学与文化联结的看法的异同,了解理科教师对其科学课堂中潜在的文化冲突的认识,从而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文化中介者”。

2.测试工具

我们采用的“科学与文化的联结”测试量表(science and culture nexus,以下简称SCN)是由科学教育专家杰吉德(O. Jegede,澳大利亚)、埃肯海德 (G. Aikenhead,加拿大)、欧古尼(M. Ogunniyi,南非)和柯本(W.Cobern,美国)联合开发的[3]。

测试量表包括五个部分:A.科学;B.科学与文化;C.科学与常识;D.文化;E.理科教学。五个子部分之间是合理连贯而独立的。SCN共67题,考察了对科学与文化的本质与联系及对科学教育的看法,要求调查对象选择并赋值:“5”=“非常同意”,“4”=“同意”,“3”=“中立”,“2”=“不同意”,“1”=“非常不同意”。

通过系统收集中国和加拿大理科教师对本土文化与西方科学文化间联结的理解与认识的定性、定量数据,调查具有不同背景的理科教师对科学与文化联结的不同观点。

3.结果分析

本研究的被试为加拿大萨克其万省(Saskatchewan)的25名中学理科教师和我国“全国骨干教师培训班”的37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学理科教师(以下简称中、加教师)。中、加教师的显著区别在于:1)他们自身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2)萨克其万省位于加拿大西部,被试教师面对的学生主要为原住民,而中国被试教师大多与其学生有相同的本土文化。这些差异造成了他们对“科学与文化的联结”的看法存在着异同。研究用SCN中的36题进行了测试,并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部分结果按测试领域分析如下(见表1)。

(1) “科学”方面

中、加教师对科学含义有着高度一致的看法,认为科学是一项“探究未知的活动”(A2),对 “从社会学角度看待科学”(A6)均持否定观点。且大多数教师认为科学是“对现实的合理解释”(A13),通过解释自然的神奇而满足人的好奇心。但多数教师将科学与技术等同起来(A4)中国教师平均值(以下简称“中平均值”)是3.05,加拿大教师平均值(以下简称加平均值)是3.61;A5“中平均值”为3.49,“加平均值”为4.00,将科学与属于技术范畴的活动与目标联系起来,从而科学与文化的相互作用就等同于技术与文化的相互作用。中、加教师持有这些共同的观点可能是由于两国教师具有相似的大学科学课程学习背景,对西方科学怀有相似的兴趣,对学校科学教育持相似的看法。

但在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上,两国教师也存在着显著差异。如:

“科学是绝大多数技术进步的基础”(A8,t检验,p

“科学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现象全局的、整体的认识”(A12,t检验,p

(2)“科学与文化”方面

两国教师看法的共同点有:都认可科学在受到社会文化等因素影响之余所具有的普遍性(B12),对学生在本土文化氛围中建构科学概念,并将科学与自身对自然界的理解相融合,他们都表达了相当的信心(B2)。

两国教师在“科学与文化”方面看法存在显著差异的主要有:

“科学知识一旦掌握,它就会控制一个人的思维方式”(B3,t检验,p

“现代科学常被认为是西方文化的子文化,西方的信仰、价值观和习俗是科学隐含的内容”(B7,t检验,p

“科学帮助了一些西方国家对其他不同文化的国家进行殖民统治”(B16,t检验,p

另外,学校科学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其对学生产生正面的影响。有趣的是,教师对这一影响的本质有不同看法(“科学可以帮助非西方人的进步,如果他们能将科学融入他们的思维方式”,B14)。加拿大教师(平均值3.04)相信学习科学能赋予非西方学生能力,帮助其进步;中国教师(平均值2.49)认为个人成长、国家发展还受其他因素影响。

(3) “科学与常识”方面

两国教师均认为有时科学证据不适用于日常知识(“通过科学方法得到的结果按常识来看并不总是有道理的”,C7),但在“科学与常识差异极大,根本是两回事”(C3,t检验,p

(4)“文化”方面

要探究教师对“科学与文化的联结”的看法,先要清楚其对文化的看法。几乎所有教师对文化的概念都持相似的看法,基本同意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D1)或“一种意义体系”(D3),这些均是源自人类学的说法。

但加拿大教师认为文化是可变的,而中国教师更注重文化的稳定性。“一个民族的文化是永恒的,因为它会代代相传”(D6,t检验,p

(5)“理科教学”方面

两国教师均相信,科学学习效果与学生个人意义建构有十分密切的联系(“科学教育关键在于要让学生从科学知识中归纳出自己的理解”,E2),而对于“理科教师的主要职责是为学生继续深造做准备”(E11)大多持否定态度。在理科教师的首要责任问题上,均同意要让学生学会辩证思维(“理科教师的主要职责是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而不是依赖专家或权威”,E12)。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表达出来的教育目标未必就是其真正在课堂上采用并努力实现的目标。在我国,虽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走过10年历程,但应试教育的影响仍然存在。两国教师均未能深刻地认识到非西方学生对西方科学的不适应性(“对许多学生而言,学习科学就如同迈入另一种文化”,E15)。

在“理科教学”方面,两国教师的主要差异在于,中国教师认为学校科学教育内容反映了当地文化,他们更加意识到学校理科学习与学生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表达了对知识的更为整合性的看法(“学校所授的科学概念影响着我周围的主流文化”,E4,t检验,p

三、跨文化教育对科学教育和教师教育的意义

1.对科学教育的挑战

学生在从日常生活的文化背景跨越到学校科学教育的文化背景这一过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对大多数本土世界观与西方科学世界观存在差异的学生来说,跨越文化障碍并不是顺利自然的。

从跨文化教育的视角来看待科学教育,教是传输文化,学是获取文化。科学作为西方文化中权威、力量和进步的圣像,它会渗透入其他与之相联系的文化中,从而对非西方学生产生“文化同化”(Culture Assimilation)。而部分学生依靠运用“法蒂玛”法则[3](Fatima’s rules),以尽可能多地吸取信息、背诵概念等方法来求得通过考试,回避文化同化过程及障碍,但他们并未进行真正意义的学习。

对大多数本土世界观与西方科学世界观存在差异的学生来说,跨越文化障碍并不是顺利自然的。按跨越过程的难易程度可分为一致的文化支持顺利地跨越、不同的文化需要经过努力才能跨越、多样的文化导致有风险的跨越、相互冲突的文化使得学生不可能真正完成跨越。

那么,如何使学生在批判地掌握西方科学的同时,不丢失他们自身文化中有价值的东西?在“文化同化”与“法蒂玛”法则这两极之间的一条可取之道是开展兼容性学习(Collateral learning),即在一个存在潜在冲突的环境中学习知识,跨越文化障碍的认知过程[4]。兼容性学习提倡与文化密切相关(culturally sensitive or responsive)的科学课程,将学校科学教育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把学生的本土文化、语言、知识看作学习西方文化的一笔财富而非负担。构建科学课程,应当以跨文化的观点选取合适的西方科学知识、技能和价值观。课程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评价体系的构建,都能让学生更容易跨越自身文化与学校科学教育文化之间的障碍。

2.对教师教育的启示

研究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虽然国籍不同,但绝大多数两国理科教师并没有意识到在西方科学的文化层面,科学与本土知识在认识论和世界观层面的不同,以及在科学课堂上许多学生正在经历的文化冲撞。是否意识到西方科学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不仅仅是一个经典的知识体系,直接关系到理科教师能否胜任“文化中介者”这一角色。因此,通过某种形式的职业培训使教师具备实施“文化中介”的技能,改变跨文化教育能力薄弱的现状,对我国跨文化教育的开展非常重要。通过教师职前教育和在职教育,将科学教育的跨文化观点介绍给师范生或在职教师,有助于他们以新的视角和观点来看待学生并改善科学教育。

对科学教育所持的跨文化的观点主要基于以下一系列假设[5]:

1)西方科学自身是一种文化实体,是欧美社会众多亚文化之一,因为西方科学的文化包含在欧美文化背景之中。2)人们生活并共存于许多以语言、种族、性别、社会阶层、职业、信仰和地理位置而划分的亚文化中。人们从一种亚文化向另一种亚文化迁移,这一过程成为“跨越文化边界”的过程。3)人们自身的核心文化可能在不同程度上与西方科学的文化有差异。4)科学课堂中的文化氛围是学校文化的亚文化之一。5)从日常生活到学校科学教育,大多数学生经历了文化的改变。6)因此,学习科学对学生而言是一种文化跨越。7)若在跨越文化的过程中得到帮助,学生会在科学学习上更加成功。8)这种帮助主要来自教师(“文化中介者”)。他确定要跨越文化障碍,指导学生来回于障碍之间,通过科技对学生日常生活的影响,鼓励学生学习科学,促使学生从可能产生的文化冲突中获得认识。

有些学生(潜在的科学家)能够非常顺利地跨越文化障碍,开展科学学习,与西方科学家能融合得很好,以致对他们而言,障碍几乎是不存在的[6]。大多数师范生和理科教师属于这一类

学校科学教育的跨文化观点对大多数理科教师而言是非传统的观点,也是一种能为理科教师直觉性接受的观点,挑战在于如何让理科教师(职前、职中)将这种直觉有意识地转化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将“文化中介者”这一新角色介绍给师范生及在职教师,将科学的文化层面需要传输给他们,培养跨文化的敏感性和多元文化意识,成为理科教师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

作为“文化中介者”的理科教师首先需要了解学生的个人世界观(与学生日常文化有关),辨析学生在科学学习过程中(寻求意义,建构意义的过程)个人观点所处的文化背景,明确其可能经历的文化跨越类型,然后依据“科学的文化内涵”引入另一种文化观点。在教学中,教师要建立一种语言行为模式,明确指出某一时刻他所指的是何种文化,以防学生发生混淆。

最后值得指出的是,本研究中发现,背景的不同会造成教师对某一观点所持看法的极大差异。因此在理科教师专业发展培训项目的设计中,需要对教师进行课堂观察,以了解在何种背景下具体的专业发展培训计划对教师课堂实践具有的意义。比较研究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并为实现“面向全体学生”的科学教育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鲁子问. 试论跨文化教育的实践思路[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2(4).

[2]黄志成,魏晓明. 跨文化教育——国际教育新思潮[J]. 全球教 育展望,2007(36).

[3]Glen S. Aikenhead. Science and culture nexus—a research report[EB/OL]. http://usask.ca/education/people/aikenhead/report.htm.

[4]Olugbemiro J. Jegede;Glen S. Aikenhead. Transcending cultural borders:Implications for science teaching[J]. Research in sci? ence&technological education,1999(17).

第7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跨学科整合 课堂教学

一、小学语文与多学科之间的联系

1.小学语文和数学之间的联系

小学期间学生学习的两大学科就是语文及数学,它们的联系是可以相互迁移及整合。语文这个学科是所有学习的关键性器具,它就等同于基石,其意义就像是地基对于整座大厦的意义。数学这个学科则是所有自然学课程教学的中心,语文学科则是学习这个中心学科的基石。如果语文教学效果不佳,不能正确理解讲义,那么数学的教学也成为一个难题,由于求解数学问题的过程中,首先就要理解出题人究竟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只要语文教学效果得到保证,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其文字的理解技能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不但有助于数学的教学,甚至也会福泽其他课程的教学。

2.小学语文和音乐、美术这两个学科之间的联系

现今据有效研究表明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有效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思维,逐渐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我们都知道学生在小学时期是其最具想象力的阶段,但是这些想象力并不可以直接用语言进行有效表达,所以,许多小学生都喜欢美术。如果选用美术的策略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就可以增加语文课堂的活跃程度,烘托良好的学习氛围,进而获得较好的教学效率,并有效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想象能力。而音乐可以将人的情感充分地表达出来,带领人渐入忘我的境界之中,音乐可以有效刺激人的大脑,引起大脑神经系统的兴奋,并且音乐还可以利用其欢悦的节奏,改善小学语文较为沉重的课堂气氛。

3.小学语文和信息技术之间的联系

当世界以快速的步伐步入工业时代的同时,也慢慢步入了信息技术文明的年代。学生信息技术背景之下表现出了比较大的学习差别,当前的学生愈加具有自身的个性特点,反应也愈加灵敏。小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能对计算机实现较为简单的操作,可以使用网络技术收集有利于自身学生的各式各类信息,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探索欲望,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试着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开拓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其逻辑想象技能。

二、小学语文跨学科整合教学的意义与作用

1.可以有效化解语文课堂上的教学难点

当小学生无法正确理清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某些教学内容,产生了思维堵塞,这个时候老师就应该及时对教学内容进行跨学科的整合,并作出相应的调整,应用其他学科有用的内容解决这部分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多方向发展,使学生的思维更生动化,最终达到两倍于传统的教学效果。例如运用多媒体技术把原本枯燥难懂的教学内容以动画的形式展示给学生看,这样原本难懂的字词立马就变成一个个生动的形象,“活”在学生的面前,原来难以运用语言进行表达的教学内容也可以变成要言不烦,言近旨远。

2.培育小学生的思维技能

在现今选用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有部分是不切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内容,对于这部分内容学生很难理解透彻,把小学语文教学进行跨学科整合就有助于填充这部分教学内容的不足之处。利用其他学科知识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有助于培育小学生的思维技能,避免学生出现思维僵化,所以,在进行课堂提问的时候,学生可以不受任何限制,从而更好地促进其创新思维的发展。

3.有效补充小学语文教学的资源

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多学科的整合,可以搜罗到大批量的小学语文教学资源,围绕这部分“额外”的教学资源进行语文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因为是进行多学科整合教学,把多门学科知识紧紧联系成一个有机整体,让学生可以向不同方向进行能力拓展,进一步便利的教学信息的传递。顺利进行多学科整合语文教学内容,学生可以获得内涵更为丰富的知识。由于小学语文教材就那么几十页,所含有的教学内容毕竟有限度的,而且小学生在人生阅历、生活经验方面也相对较少,因此进行多学科整合教学,可以让学生逐步丰富其语文学习的资料。

三、整合其他学科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几点建议

1.利用数学策略弥补语文教学方式的不足

在进行小学五年级《飞夺泸定桥》这篇课文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为了让小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在接到任务到打泸定桥的时候,是如何克服困难,以常人难以达到的速度行军的。在这时老师整合进了数学的策略进行教学。当老师完成课文重点内容的教学任务之后,没有像往常的教学手法进行组织教学,而是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出示了一个数学计算题:行军110千米共用了10个小时,请问每个小时需要行军多长距离?老师让学生动动脑筋解出这道数学题的答案。这道数学题对于小学五年级的同学来讲是“小菜一碟”,很快学生就解答出了问题的最终答案:每个小时需要走11千米才可以完成任务。老师紧接着追问学生,那么在《飞夺泸定桥》这篇课文里面行军的速度是不是最快的速度,还是说是平均的行走速度呢?为什么呢?老师要求学生思考这两个问题的时候要紧密结合课文。很快的学生又给出了答案,他们觉得这个速度指的是平均速度,原因①:在课文中已经一整天都没有进食,他们肯定已经是饥肠辘辘了,在这样的状态之下行军的速度肯定会有所减缓,因此是平均行军速度。原因②:在教材里面讲到行军的时候是在一个下雨天的晚上,而且是在泥泞的道路中行军,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之下肯定会加大了他们前行的难度,其速度也肯定会变得较慢,因此应该是平均速度。还有许多学生从课文中寻找到另外的原因。利用数学中的简单运算,把教学内容中的多方面因素都紧密结合在了一起,把平时较为沉闷的课堂变成了一个师生顺畅沟通的场所,学生被教师的生动教学深深吸引,对课文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2.利用音乐美术提高语文课堂的艺术感

音乐与美术是属于艺术类的课程,当它们与小学语文有效整合的时候可以让语文课堂更具有艺术感。音乐有着巨大的魅力,不同风格的音乐可以引起人类不同的影响。例如在进行小学六年级《月光曲》这篇课文教学的时候,在这篇课文中重点在于第9自然段中的内容,在这部分内容主要是介绍了音乐家贝多芬创作《月光曲》这首曲子的具体情境。对于这部分内容学生很难理解清楚。在进行这阶段中可以播放这首钢琴曲给学生听,引领学生在曲子中细细品味贝多芬创作这首曲子的过程,并让学生带着感情朗读课文,引导他们展开想象,在头脑中画出曲子中的相应画面,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整合信息技术,有效增加小学语文课堂的感染力

将信息技术整合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可以利用图文相结合的影像资料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有助于创新学生的思维技能。例如在进行《登鹳雀楼》这篇课文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相关影像资料,让学生对作者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之后直接展示鹤雀楼相关画面给学生看,这样学生可以形成一个关于鹤雀楼的感性认识,并在这个基础之上进行教学,让学生对登上鹤雀楼的情境产生不同的情感,从而为正确理解诗句情感表达打下了很好的基石。

四、结束语

综上,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实际教学的时候,应该尽可能扩充教学应用的范围,在整合多学科的基础上运用当代的教学策略,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文良.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M].新华出版社,2005.

[2]孙杰远.信息技术和语文课程整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郝春荣. 小学语文教学管见[J].学周刊,2013.

[4]曹智勇. 论改革发展中的小学语文教学创新[J].语文建设,2012.

[5]张楷,唐静. 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J].新疆教育报,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