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7 17:29:52
序论:在您撰写农业发展新业态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农业新业态及其主要形式
目前可观察到的比较成气候的农业新业态大致有这么几种:
从优化和提高农业发展要素配置效率的角度来看:一是出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即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各种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及工商企业资本跨界投资农业逐步成为推动农业发展的新兴力量。二是以土地互换、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进行的农村土地流转,为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农业经营模式,奠定重要基础。三是利用互联网、农业科技等技术优势,既实现农产品生产、流通、销售、服务等全流程的数字化,发展互联网+农业和农产品电商以减少流通环节,打通农产品直通市场与消费者的渠道;又通过农业科技提升农产品价值。
从产业融合、产业链延伸的角度:农业作为第一产业,不断地与第二、第三产业紧密衔接,超越传统农业种植、养殖的单一经营模式,在产业融合中,创新推出农产品深加工、精加工以及涉农产品、涉农产业高附加值新服务:,例如,在城市郊区以农业为载体,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体验农业等第三产业,通过提供现代都市无法供给而且对城市居民颇具新鲜感和生活体验价值的生产生活方式,以产业融合获取超越农业的增加值。
从农业发展方式角度:实现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特色农业、走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是降低农业成本,拉开农业“天花板”和“地板”价格差距,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大势所趋。例如,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步通过农村土地流转将土地集中起来,结合地域特征、历史传承,运用各种信息技术或农业科技,开展类似于“一村一品”的特色农产品生产或现代农业生产,实行适度规模经营。
上面提到的三种农业新业态,已在浙江、安徽等一些省市有不同程度的开展和实践。
财政金融支持农业新业态发展的必要性
财政金融为何要支持其发展?即财政金融支持农业新业态发展的逻辑是什么样的呢?
一是农业新业态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和产业发展方向。农业新业态承担着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重任,是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有益探索,而且是推进产业融合的有力抓手,有望成为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引擎。
二是农业新业态兼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正的外部性。农业新业态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益和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和收入差距;而且,农业新业态能够吸收难以转移到城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及返乡创业的农民工,缓解就业压力;同时,农业新业态对于保障食品安全、保护生态环境等,均大有裨益。
三是支持农业新业态发展是普惠金融的应有之义。开展普惠金融,是体现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这一本质属性的重要决策,一直以来少受金融青睐的农业领域,理应是普惠金融应当着重支持的领域。
清醒认识困难挑战
当前,农业新业态发展面临的金融环境并不容乐观,从间接金融和直接金融的二分法,可以观察到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作为间接金融主导机构的商业银行奉行“信贷思维'过于强调固定资产(特别是房地产)等抵质押物在信贷审批发放中的作用,对农业新业态的商业模式理解不深刻,没有动力向轻资产型的农业新业态发放贷款。
二是农业新业态是近几年才兴起的新鲜事物,虽然代表了现代农业发展和产业升级融合的方向,但受制于经营规模和盈利能力,基本与多层次资本市场无缘,目前尚处于天使资本、风险资本试错的阶段,金融支持的广度和深度均不够。
财政金融政策力挺农业新业态
针对上述制约瓶颈,创新财政金融支持农业新业态发展的方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提高农业要素配置效率
一是培育和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财政支农项目与新型经营主体有效对接。经国务院批准,从2015年调整完善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等三项补贴政策(以下简称农业“三项补贴”),重点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倾斜。进一步下放审批权限,明确条件,扩大范围,规范程序,将更多的财政支农项目交由新型经营主体承接,使其更加广泛和深入地参与财政支农项目的建设、运行和管理。同时,加大对种养大户等新型职业农民、青年农场主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培训和培养。
二是支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推动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担保等政策落地实施。深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为保障农村土地流转和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创造条件。加快农村土地金融创新步伐,推进土地经营权抵押贷和担保试点。
三是加快农村通信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支持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加快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是促进互联网+农业大力发展的基石。同时,开拓互联网金融思维,将农业新业态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数据纳入信用评价体系,通过互联网金融机构开展信用贷款、P2P贷款和众筹股权投资等方式,向农业新业态发展提供金融支持。
四是加大农业科技研发与推广力度。农业科技是助推农业产业发展、提高农产品质量、増加农产品价值、转向现代农业的内涵性因素。但受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影响,农业科技创新经常面临较大制约。加大对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力度,是政府扶持农业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创新财税、金融支持农业新业态的模式
创新财税、金融支持农业新业态的模式,通过运用财政基金的形式和多层次资本市场,促进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和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以政府参与、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的PPP模式,采取阶段参股、跟进投资、风险补助、投资保障等多种方式,引导符合条件的民间资本和企业投资农业新业态,落实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并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积极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符合条件的农业新业态企业在全国股转系统和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逐步推动建立新型经营主体征信体系,为市场运作和政策扶持提供基础信息支撑。
支持适度规模经营、促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2015年7月,财政部出台《关于支持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促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进一步加大对适度规模经营的政策倾斜力度。包括:一是调整和完善鼓励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农业补贴政策,建立完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采取贷款贴息、现金直补、重大技术推广与服务补助等方式,支持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二是促进适度规模经营的农机化扶持政策,引导农机生产企业研发和供给创新;同时,通过财政农机购置补贴和鼓励开展大型农机金融租赁试点、创新农机信贷服务,鼓励和满足农机需求。三是加大财政金融机构对适度规模经营的支持力度。财政扶持资金向规模经营省份倾斜,并加大绩效奖励力度。鼓励农村金融机构采取定向费用补贴,发挥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増量奖励政策的引导作用,推进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支持适度规模经营。四是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丰富和拓宽农业保险有效供给品种和范围,加大对现代农业保险支持的力度,完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开展农产品价格保险试点,有效提高适度规模经营的风险保障水平。
与此同时,一大批有知识、眼光和技能的创业者纷纷投身农业领域,他们以不同于传统农民的姿态,掀起了“新农人现象”。什么是新农人?新农人的出现对农业农村发展意味着什么?本刊就此独家专访了省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郭晓鸣。
新农人就是新型职业农民
记者:您眼里的新农人是如何定义的?
郭晓鸣:新农人是相对于户籍意义上的传统农民而言的,新农人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新农人是指来自农村以外的新的农业投资经营人,他们来自城市和异乡,租地务农为生,把农业收入作为主要收入来源。
广义的新农人就是新型职业农民。他们具有较高的农业种养技术技能和经营农业的能力,规模化地从事现代种养业。他们既可以是城里人,也可以是返乡农民工,更可能是来自农村内部的种养大户。
新农人的基本特质是他们的身份与户籍无关,职业是经营现代农业,他们是一群重信息、重资源、重互利、重创新的农业投资者、经营者、服务者,他们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他们的出现将改变传统农业小、散、多、弱的先天不足,带动农业向信息化、市场化、现代化迈进。
记者:可见,新农人是农民的新群体、农业的新业态、农村的新细胞,那么新农人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
郭晓鸣:党的十以来,政策环境变化更加利好,农业产业面临重大历史机遇,中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加速期。基于中国农业结构转型的现实需求,传统小农生产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农业向规模化发展的需求,伴随着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技术日益广泛进入农业领域,现代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的需求不断增强,将催生出越来越多的新农人群体。
新农人带动新农业发展
记者:您曾经带领专业调研队伍深入三个县进行了新农人的专题样本调研,调研表明新农人的构成比例如何?
郭晓鸣:调研表明,70%以上的新农人是以当地农村社区的农民为主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特点。这些人当中,有种粮大户、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等等,其中,也包含了打工返乡的农民工、当地农技员等,他们的出生地都在本地,本土性和稳定性俱强,他们是固守农业的乡土精英,这些留下来的人,将成为中国未来农业发展最可靠的主力军。
调查中的新农人,还有20%―30%是纯粹的外来人口,这是一个极具意义的积极变化,表明在农村要素继续向城市流动的同时,以人为主的城市要素也在由城向乡逆向转移,这是前所未有的,城乡要素流动呈现了开放式、多元化的特点。
除了人口流动开放性增大的特点外,调查显示,新农人的平均年龄只有44岁,比传统农民60岁以上是大大降低了。同时,他们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程度更高,普遍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甚至有20%左右是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这个结果更有现实意义,表明人们普遍担忧的“谁来种地”的问题并不是无解之难题,随着新农人源源不断地产生或进入,“谁来种地”的问题将可能逐步迎刃而解。
记者:从我们调查采访来看,新农人中有很多人就是跨界,都是从不同的行业过来的。带着新的模式、新的资金、新的人才来到农村,经过创业,很有可能培育出一个新的产业。随着新农人这个群体的产生和不断发展壮大,您觉得它对农村发展的作用和意义何在?
郭晓鸣:新农人代表农业经营主体和经营方式所发生的深刻变化,新农人是一个未来中国农业发展的新常态,是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它的出现和发展壮大是合理的,并且也是积极的。
更深刻的意义在于,新农人的出现,构成“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期的新的人力资源。这将从根本上优化中国农村内部创业和就业结构,为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极其重要的基础性支撑。
同时,我们也需要厘清两种重要认识:
一是不能笼统地用户籍来定义新农人。二是不能以新农人排斥传统农民。尽管老龄农业有明显局限性,但仍有其存在空间,新农人不可能完全取代老农民,在政策层面,应该给予老龄农民应有的政策支持。
给新农人的成长和发展更多阳光雨露
记者:您提到政策支持,那么未来对于新农人这个群体该如何发展,您有哪些对策建议?
郭晓鸣:四个方面是最为重要的:
第一,消除不合理的政策限制。新农人不断涌现,这表明城乡之间的泾渭分明的界限开始消失,各种要素流动更加频繁,各种进入壁垒也更加松动。因此,应该取消对城里人进入农村从事农业的政策限制,让他们能够同等享受发展农业的各项扶持政策。让农民进城、城里人下乡成为一种常态。
第二,进行针对性的技术培训。新农人在农业专业技术方面是有缺陷的,应当据此提供更多的针对性培训,应设立农业培训基金,精准锁定对象,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培训效率。
第三,突出支持政策重点。新农人从事的规模化现代种养业,生产性基础设施、融资和保险、社会化服务是其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瓶颈,应瞄准其主要政策需求,给予更具针对性的政策支持。
第四,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主要设定一定的进入门槛,保证新农人采取合理的经营行为,防止随意改变土地用途,防止短期化的破坏性生产方式。
关键词:新常态;农业经济;发展;措施
随着我国进入了“新常态”的经济发展新时期,农业产业发展中一些不合理现象也将更加凸显。对新常态下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要适应新常态,树立全新的发展理念,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将新常态的阶段性特征融入到农业经济发展之中,实现农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一、新常态下农业经济发展的特点
1.对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更加注重,突出差异化发展
新常态下,人们更加关注农产品质量和安全,市场对农产品需求呈现出多元化、高质量和品牌化趋势,主流消费者开始追求多样、个性化的消费。农产品消M方式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从过去的吃饱、吃好,向着营养、健康转变,更加注重农产品品质和健康。电子商务对农产品消费、生产引领作用越来越大,成为农产品流通新业态并迅速发展。农产品市场开始细化,产品品质受到重视,市场竞争的关键因素变成了差异化和质量本身。
2.科技创新逐渐成为农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农业新常态下,在生产要素投入方面,传统要素的规模驱动力减弱,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力投入依赖程度呈现出递减趋势,科技创新将成为农业经济发展新引擎。农业经济发展对资本、科学技术、企业家才能、现代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却呈现出递增趋势。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将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成为稳定粮食生产、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的根本动力。
3.发展方式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转变,更加注重质量效益
以往的发展模式依赖于高消费和高投入,新的发展形势下,生产组织方式向着专业化、规模化转变。新的经营主体随之出现,即农业企业、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将进一步加快。农业经济发展生产手段方式更注重标准化、设施化、智能化。生产过程更注重资源循环利用和生态化,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普遍追求。
4.农业产业结构将更加优化,呈现多样化、特色化
新常态下,农业产品结构将逐步得到优化,农业生产活动主体演变为现代农业园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农业休闲观光业发展良好,农产品加工业持续深入,二者占比稳步提高,农业发展大趋势表现为差异化、区域化。农业产业链将加快向纵向延伸和横向联接,全产业链基础上的价值链将进一步拓展。
二、新常态下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农业产业链不完整,农业经营模式单一
在新时期,重视种植环节,轻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环节的观念没有发生变化,农业经济产业链有待完善。忽略了加工生产和营销环节。整体农业产品结构中多是未经加工生产的农产品直接进行销售,缺少特色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导致农业增长慢且品质不高。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较为分散,在面对市场变化和资源调配时,难以保持竞争力。新型农业经营组织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规模生产的进程,然而受制于耕地的分散特点,不同生产方式的差异度很大,要想做到统一管理,并非易事,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市场化的进程。
2.农业生产者素质有待提高,劳动力不足
农民长期依靠种地谋生,主要生活来源靠劳动力,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所从事的劳动机械而单调,难以掌握先进的生产技能,很难适应新常态下农业经济发展的要求。农民总体的知识水平比较低,掌握的关于经济发展、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很有限,难以适应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现代化农业建设需要。在劳动力数量上,目前农村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涌入城市,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状况严重,农村土地撂荒问题非常突出,农业劳动力严重不足,将成为新常态下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
3.波动的农产品价格加大了农业生产的风险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市场经济主导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变化的快速性极易引起农产品价格波动,这增加了农业生产的市场风险。近年来,农产品贸易呈现出国际自由化趋势,这使得国内市场不得不面临来自海外市场的挑战。新常态下,政府不再对大多数农产品实行指导定价机制,农产品直接面对竞争充分的自由市场,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给农业生产的布局工作增加了难度。
4.农业发展缺乏科技创新
农业发展依赖于农业科技水平的进步,它直接影响着发展的步伐与质量。面对经济新常态的到来,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还面临着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缺乏,农业科技的发展缺乏创新力,这限制了农业科研水平的提高。同时大量的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未能应用到实际生产中,仅仅停留在纸面报告中,这阻碍了高新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转化速度过慢,未能在农业实际操作中得到很好转化,未能将农业技术落到实处。多数农业科技创新不具备实践操作性,过于注重总量和规模的扩大,没有将精力真正投入到高新技术、应用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工作中。
三、新常态下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措施
1.新常态下,发展农业经济,做好农业保障政策的调整和完善工作
切实做好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的落实工作,稳定农业生产,同时加大支持力度。提高对农业经济发展的财政支出数量、比例和增速。扩大农业支持保护领域,不局限于传统的粮食安全,肉蛋奶、水果、蔬菜、水产品等都应该在该领域内。持续优化农业支持保护生态格局,加强对农业生态补偿和资源养护投入力度,加大对生产领域及生产者农民的支持保护,做好生产方式的引导工作,实现优质、安全、绿色、生态的可持续化发展。持续细化、优化农业支持保护办法,增强其可实施性,确保支农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
2.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注重农业质量效益
新常态下,农业经济的发展要坚持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上的主导性和决定性的作用,将经济利益的提高摆在中心位置,依照价值规律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符合多层次的市场需求。新的经济形势下,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内容,一方面调整产品结构,另一方面拓展农业生态产业链,打造农产品生产与加工、营销、仓储的一体化产业经营平台,培育农业旅游、文化生态圈。各地政府应依据各地特点发展具有区域优势的农业产业,推动农业合理健康发展。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着农产品的价格,调控应遵循市场机制,依据市场变化,预测市场动向,以此为基础,制定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及内容。
3.加强农业技术创新,坚持科技引领农业
新常态下,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将为经济新常态下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必须坚持农业技术的创新和农业科技发展,发挥农业技术创新带领作用,坚持科技引领农业。积极探索研究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技术等高新技术与现代农业发展的结合,促进农业发展步入高质、高量、高效益阶段。做好农业技术服务和指导工作,发挥农业技术对生产的推动作用。落实新型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确保高效种植、养殖等创新成果转化成生产力、经济效益。
4.加强农业生产者培训,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新常态下,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现代化建设依赖于农业生产者培训水平的提高和业务能力的提升。结合各地区的优势农业产业,确定培训人选、培训目标和内容,增加农业生产实践环节的占比,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要加强农民技能培训,邀请有资质的农业技师定期对农民进行专业的技术指导。规划并落实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体系建设工作,让更多的科研教育机构参与进来。
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中要调整好农业产业结构,更加注重农业的效益,提升农业的增值增效空间。将传统的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到依靠科技引领上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和品质。创新农业支持政策和财政支持,培养新型农民,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同时,注重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改善,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参考文献:
全力以赴降旱魔,夏粮再创新高
今年,商水县小麦种植面积120万亩。播种后的4个月内没有出现有效降雨,干旱时间之长,范围之大,历史罕见。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抗旱浇麦工作,全县日均出动劳动力15万余人次,机械6万余台次,将全县小麦普浇三遍,打赢了抗旱浇麦这场硬仗。同时,通过科技入户、百名科技人员包百村等措施,指导群众科学浇水、合理施肥、适时中耕、化学除草和病虫害防治等。期间,共发放科普知识手册303份,向农民发送手机短信73条,为县委、县政府当好了“参谋”。通过不懈努力,今年小麦获得了大丰收。经测定,全县小麦平均单产556公斤,比去年增加33.1公斤,增产6.3%;总产6.67亿公斤,比去年增加0.5亿公斤,增产8.1%。小麦万亩高产创建示范方经农业部委托省小麦专家验收组进行测产,平均单产达到615.5公斤。
为做好以抢收抢种和秸秆禁烧为重点的三夏工作,由四名副局长带队,分乡包片对各乡镇(场、办)秸秆处理情况进行检查验收。三夏办公室全天值班,对各乡镇(场、办)积极进行三夏进度统计、下乡督促检查和秸秆处理检查验收等工作。编制《三夏简报》23期;发送三夏指挥部文件9期。三夏办公室主任王建庄同志不分昼夜带领人员下乡督促检查,发现问题,立即通知当地党委政府,及时加以解决。今年商水县三夏工作好于以往任何一年,全县小麦3天收割结束,5天夏种完成。全县基本实现了“不着一把火,不冒一股烟,不烧毁一棵树”的“三不”目标。
特色农业绘新篇
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目标,商水县特色农业实现了面积增加,档次和效益的提高。姚集乡日光温室占地2000亩,加上陆地蔬菜面积达5000亩。棚菜效益收入可观,好的每棚年收入6万多元,群众发展棚菜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今年该乡政府采取土地流转的形式,又新增大棚500亩。城关乡大井村花卉种植规模进一步扩大,新增大棚30个,达到180棚,预计年收入720万元。东城办事处的苏坡行政村新建日光温室200个,占地300亩,年可收入500万元左右。该县实施油料倍增计划项目,通过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实行补贴等措施,抓好花生、芝麻油料作物种植。在舒庄、邓城、郝岗三乡镇建立了花生万亩核心区,建立了6个千亩示范方和6个百亩攻关田。在白寺、固墙、位集三乡镇建立芝麻万亩核心区,以此辐射带动30万亩油料作物的发展。
项目引进成效显著
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进一步促进城乡一体化,农业局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调整结构、壮大县域经济的重中之重。目前已引进资金2000万元,在黄寨建起了新型墙体材料厂,该项目的厂房、水、电、通讯等建设基本就绪,60台生产设备已安装调试成功。另由两名副局长和10名股站长具体负责操作,建立了招商引资激励机制,调动了每一位同志参与招商引资的积极性。
今年商水县承担标准粮田建设项目两个,总投资831万元,目前已经完工。新打机井430眼,修建桥涵50座,修路15.1公里,整修沟渠23公里,平整土地8000亩,购买喷灌机械406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总投资100万元。采集土样3850个,开展田间肥料试验30项,推荐小麦施肥配方3个。新建了占地500平方米的土壤检测中心。目前,28.8万公斤花生种子、0.5万公斤芝麻种子已落实到位,57.5万公斤肥料正在发放之中。农业局抽调50名技术人员,对10个乡镇100个行政村1000户农户,实施了科技入户工程。实现了技术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技术指导员对科技户集中培训5万人次。举办电视技术讲座4期,发放技术资料10万份,使科技户的科学种田意识和技术应用水平明显提高。示范户种植的7574.5亩小麦,平均单产576.2公斤,比全县平均单产556公斤增加20.2公斤,增产3.6%。
为了在大灾之年夺取夏粮丰收,商水县农业局组织全局干部职工深入到田间地头,手把手、面对面地指导农民适时开展小麦生产管理。共下乡指导800余人次。针对今年全县小麦病虫害严重发生的实际情况,加大了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力度。农技人员指导农民适时、科学防治,降低成本,提高防效。期间,全县小麦病虫害总发生面积593.6万亩次,总防治面积575.6万亩次,有效控制了病虫害对全县小麦的危害,为夺取小麦丰收奠定了基础。
开拓创新,助推新农村建设
为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了全面做好全县新农村工作,县农业局在局长王建庄的带领下,围绕“六通、六有、六治”的总体目标,以项目带动、整体推进的方式,对全县187个行政村进行了综合治理。制定了年度工作计划和实施细则,细化分解了目标任务,并一一落实到相关单位和各乡镇(场、办)。各乡镇(场、办)围绕推进农村道路硬面化、饮水安全化、环境整洁化、卫生规范化、精神文明化、村庄园林化、家庭富裕化等内容,积极开展工作,使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加大监管力度,确保农民减负
今年以来,商水县农业局农业执法大队强化措施,健全执法体系,加大了对农资市场的监管力度。他们严格广告审查,严把各个环节,严禁假冒伪劣农资冲击该县市场,确保农民利益不受损害。上半年查扣假农药200余件,查处不合格农药500余件,责令改正1200余件;查处不合格种子3000余公斤,责令改正5000余公斤;抽样化验肥料品种46个,抽检率100%,对不合格的8个品种进行了严厉处罚,并令其限期整改;共处理案件160起,结案率达到100%。
今年,商水县农监办在案件查处、农民负担审计、乱收费专项治理等方面也取得了可喜成绩。半年来,农监办明察暗访30多次,涉及24个乡镇,90个行政村,走访农户700多户,查处涉农案件10余起,为农民减轻负担100多万元。
学习科学发展观,加强廉政建设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问题;对策;农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19.014
我国是典型的农业大国,农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对于我国的国际地位有一定的影响,努力做好“三农”工作十分关键,国家也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发展。农业机械化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发展进程,所以做好农业发展的第一步要努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尽管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还是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及时得到解决。本文总结了当前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困难与解决对策,希望对于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有所帮助。
1当前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当中难免存在一些问题,只要农业机械化工作人员善于总结,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上下一心就能攻克难题。本文总结当前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二是在农业机械化发展方面的科研力度投入不够;三是农业机械化发展装备结构有待调整。
1.1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农业机械虽然在逐步应用和推广,但是目前农业机械的服务体系并不健全。农机的种类在不断增加,逐渐向农产品加工和畜牧类生产延伸,但是与之配套的服务却没有跟上,不能适应农机服务市场化和发展化的需求,这也严重影响了农业机械化发展。
1.2农业机械化科研投入力度不够
受农业经济发展的限制,农业科研经费投入远远达不到要求。我国农业机械的技术储备少,仪器和设备老化严重,研发工作又落后,这些都不能满足先进农业生产的要求。同时大中型农业机械数量少,使农机械化在整体上无法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
1.3农业机械装备结构不合理,失衡现象严重
近年来,伴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农业装备也迅猛发展,农机设备数量和活动量不断加大,各种农业机械涌现在田间地头,给农民带来了便利,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但与此同时,农机装备结构失衡现象严重,农机装备结构发展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小型机械偏多,大型机械有时却不够用;二是动力机械过多,配套机械过少;三是种植类机械偏多,但经济作物、畜牧、养殖机械方面却刚刚起步。
2解决当前农机化发展存在问题的对策
2.1健全机械化发展服务体系
针对农业机械化发展体系不健全的问题,要创新服务模式,发展市场资源配置,形成以市场为主导的新型农机服务体系。同时大力发展农机服务组织,鼓励农民共同使用农业机械,积极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促进农业机械销售、生产作业和维修等服务再上新台阶。
2.2加大政府支持和科研资金投入
政府扶持和科研资金投入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基础。政府可以依据市场实际情况来制定和完善关于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并提供一定科研资金投入及加大补贴力度,以激励科研人员研制出更先进、更适合区域发展的农业机械设备。
2.3注重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要努力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就要对当地情况进行了解,要充分进行调研,了解农户真正所需,平衡农机装备数量及类型,保证农业生产顺利进行。同时各地要抓好农机购置补贴的机会,不能盲目购买。运用好农机购置补贴,购买适合自家的农业机械。同时农机装备也要向着多功能、复合型、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3结语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发展要想有新的突破首先就要努力解决当前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要想解决当前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就要健全农业机械化发展服务体系,壮大农机发展服务组织。政府在农业机械化发展方面要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扶持。要注重优化农机装备的结构,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还需要农业机械化工作人员的努力,农业机械化工作者可以以身作则,兢兢业业,把努力做好农业机械化发展工作当成自己的光荣使命。同时农业机械化的健康发展也需要社会各界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帮助,在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之下,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可以再上新台阶,农业发展有新的进展和突破。
参考文献
[1] 甘怀场.基层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09,(04).
[2] 谢韵清.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必要性及现状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1).
[3] 石永昆.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2.
[4] 骆健民.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的评估与发展模式的研究[D].浙江大学, 2006.
[5] 甘怀场.基层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09,(04).
绿色饲料是指以青绿色植物茎叶为基本组分的饲料。其“绿色”的涵义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不受化肥、农药的污染,对人体和畜禽的健康不构成威胁,对环境无污染,对生态无影响。近年来,环境恶化和生态系统遭破坏等问题日益严重,如何减轻生态环境负担,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被提上议事日程。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时期,抓住机遇,发展绿色饲料产业是实现现阶段目标的必然选择,是时代赋予的责任。
1 发展绿色饲料产业的必要性
1.1 发展绿色饲料产业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我国是地域大国和人口大国,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都对养殖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扩大养殖规模,提高动物产品总量成为必然的课题[1]。养殖业的发展壮大又能解决很大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对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已由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向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功能方向转变。绿色饲料产业的兴起正是新历史时期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切入点,标志着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进入全新发展时期。
1.2 我国精饲料资源总量不足问题将长期存在
研究表明,我国的精饲料资源总量长期存在不足,存在多达5000万t左右的缺口[2]。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未来几年面临的主要难题。绿色饲料资源丰富、品质好、适口性好,适用于绝大多数畜禽的养殖,这提供了绿色饲料生产发展的可能性。事实和经验证明,只有大力发展绿色饲料产业,才能解决我国饲料资源不足的问题。
1.3 绿色饲料产业示范建设工作初见成效
近年来,在一些地区已经开展了绿色饲料产业化示范建设的初步工作,并已取得不错成效,这就为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绿色饲料产业建设提供了可行性。
2 绿色饲料产业的发展现状
2.1 种类逐渐增多,生产消费持续增长
最初用作绿色饲料的是主要为紫花苜蓿,到20世纪末其它种类的绿色饲料产品总量已远远超过紫花苜蓿。随着绿色饲料影响力的扩大及生产技术的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绿色饲料作物被开发利用。随着需求的持续增大,世界绿色饲料生产消费总量也在持续增加。四川等长江中下游农户养猪生态系统中,50%左右的饲料能量和蛋白质是由绿色饲料提供的。历史上我国绿色饲料生产与利用基本是以户种户用为基础的。近年来得益于国内养殖逐渐规模化,绿色饲料产业也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2.2 科学化程度逐渐提高
绿色饲料最初主要是青干草,后来产品类型逐渐增多,存储方式也不断改进。绿色饲料的育种、栽培、加工、抗病、除虫等都成为了研究的重点。
2.3 可持续发展观念逐步增强
最初发展绿色饲料产业主要是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但随着环境恶化和生态系统遭破坏等问题日益严重,如何减轻生态环境负担,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被提上议事日程。在注重经济效益时,更应该重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一原则必须严格遵守,才能实现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3 发展绿色饲料产业的几点建议
3.1 提高绿色饲料产业科技含量
绿色饲料产业大都建立在相对差的生态环境地区,必须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摆脱以往传统、落后的耕种方式。要想扩大绿色饲料生产规模,实现真正的产业化经营,就更离不开先进的科学技术的支撑。种种因素决定了应用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必要性。需要注意的是,在吸收先进技术和经验的时候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切忌囫囵吞枣。
3.2 完善产品质量标准与质检体系
应加快相关绿色饲料产品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同时加强标准化知识的宣传培训,帮助绿色饲料生产者、经营者正确理解运用标准,保障生产和经营的有序进行。随着绿色饲料质量标准的出台,应当配套建立各级质量监管体系,负责质量抽查与产品合格发放,以维护市场秩序,保证有序发展。
目前,国内对现代农业的研究很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现代农业的概念和内涵,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以及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体系等方面,而对于新型业态农业的研究并不多,目前也仅看到了笔者团队提出了新型业态农业的概念和内涵,并从我国的复杂地形现状出发,提出了我国临海、山坡、平原区域的新型业态农业的发展模式。从以往相关研究中可以看到,新型业态农业主要特征集中在“新”字上,可以理解为业态的融合创新。即就是对于现在传统农业,通过业态的拓展,而产生一种新的复合产业,例如在商业领域内,通过信息产业与商业结合,运用网络平台,产生了一种新的销售方式,极大了满足了人们消费需求。同时新型业态农业的“新”字另一层含义体现为农业科学技术的创新,即就是在现有的生产技术条件下,通过农业科学技术的开发,生产出高品质以及高附加值的农产品,以满足城乡居民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从而增加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二、国外新型业态农业的发展模式
二十世纪中期,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这些国家在发展工商业的同时,也逐渐重视农业的发展,形成了观光农业、都市农业、生态农业等多种形式的经营模式,并逐步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为了提高本国农业收入以及农产品质量和国际竞争力,开始探索农业新的发展途径,把主要的方向放在了创新和融合方面,也就是所说的新型业态农业。于是逐渐地在荷兰、日本以及英国等地出现一种创新农业发展形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发展模式。下面以这些国家的发展模式为对象,探讨这些国家新型业态农业的发展模式及特征,分析其关键所在,以期探索对我国新型业态农业发展的启示。
1.日本模式:多功能环保发展型
当前日本的新型业态农业的发展以“六次产业化”为核心。“六次产业”这一概念是由日本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社团法人JA综合研究所所长、农业专家今村奈良臣提出的。今村教授批判了原来“农业六次产业”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概念,指出了农业的“六次产业”应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乘积。也就是说,在整个农业生产过程中,如果其中任何一次产业产值为零,其农业的总产值为零。即就是只有通过各个产业间的创新和融合,才能取得农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从而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日本的“六次产业”就是农业融合了加工业、生产资料制造等二次产业,以及加工完成农产品的流通、贩卖服务等第三产业,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服务体系。可以说将三次产业相乘的核心就是“产业一体化”和“产业融合”。通过产业融合和一体化,使得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从而推动第一产业的发展。根据日本农林水产省的计划,到2015年日本将在国内500个产地推广一体化和产业融合的服务战略,实现农产品增收。从日本的农业“六次产业化”的形成和发展来看,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以第一产业农业为基础,通过第二产业对农产品进行加工以及第三产业的流通、服务,形成有地方特色的高附加值农产品;第二种是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制造,促进农业基础原材料的生产,同时拉动了对农产品以及加工制品进行销售和流通的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种是举办各种城乡交流体验活动、开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以及体验农业等三产的活动,促进一、二产业的发展。从日本新型业态农业的发展经验来看,其开发重点是创造了高效的设施农业、高科技的加工农业、多样的体验型和观光型的休闲农业等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新型业态农业。其开发特征为利用了农业的绿色和环保功能、拓展了农业的休闲、体验和示范多种功能,最终形成了以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和镶嵌式多功能的“绿岛农业”。
2.荷兰模式:高科技和资源集约发展型
荷兰是低洼之国,全国有四分之一的土地海拔不到1米,四分之一的土地低于海面,人均耕地也非常少,只有一亩多。相对较差的地形和农业生产环境,促进荷兰在农业方面不断进行创新,成为了继美国、法国之后,世界第三大农业贸易出口大国。尤其在花卉和乳制品加工出口方面,紧随美国之后,成为世界第二大出国贸易国。荷兰主要是通过高科技促进其新型业态农业的发展。一方面以发达、高效的设施农业和精细化生产农业为基础,重点生产一些附加值较高的温室作物和园艺作物,并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生产体系。另一方面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的创新,集约生产优质的花卉、奶制品和蔬菜,在满足荷兰国内需求的同时,进行大量的出口贸易,使荷兰成为世界人均农产品出口创汇最多的国家,从而使荷兰成为世界新型业态农业发展的又一个典范。从荷兰农业发展的实践来看,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点,第一点是通过高度发达的农业科学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发展新型业态农业。荷兰是一个极其注重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的国家,该国平均每年的费用几乎高达政府总预算的五分之一,经过长期的实践,荷兰形成了由农业发展部负责的“OVO三位一体”农业体系。第二点是荷兰的农业以农民为核心,以农场为载体,建立了全国性的农业科学技术创新体系与信息交流网络平台,这为农业科研成果的转换提供了有力的帮助。第三点就是通过全力打造农业产业链,提高产业链的经营水平,实现了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层次转变。
三、对我国发展新型业态农业的启示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一些新型业态农业比较发达的国家,通过各种产业的融合和创新,农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而我国土地资源情况和以上两个国家基本相似,人多地少,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劣势,现在急需通过发展新型业态农业来提高农业的发展水平,因此日本、荷兰两个国家的发展模式对我国发展新型业态农业,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四、我国发展新型业态农业的保障措施和支持政策根据以上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经验可见,各国政府普遍对农业比较重视,不仅将其作为解决温饱问题的手段,更主要的是一种可以获利的高效益产业来对待,并从政策法规、财政税收、金融、公共服务、信息等方面给予保障和支持。为了发展我国的新型业态农业,必须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编制规划,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不管哪种新型业态,政府在其发展过程中都应该起好引导作用,并作好服务和支持工作。纵观世界发达国家,在农业发展的整个历程和不同阶段中均有较为明确的发展规划和方向。科学的规划也有助于减少个体在农业经营上的盲目性。
2.实施倾向性财政税收政策
由于新型业态农业一般具有产业融合、效益复合、公共产品等特征。单纯的市场价格、经济收益并不能反映出新型业态农业所产生的全部效益及成本。通常情况下新型业态农业所产生的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的成本无法通过市场手段得到补偿。所以国家应该对新型业态农业实行更多的政策性投资和税收优惠政策。
3.提供多种形式的金融支持
金融支持是国际上支持农业发展的普遍做法,我国各个地方新型业态农业的发展更多的靠自有资金、政府投资和银行信贷,采取其他融资方式的企业非常少。所以政府在金融手段及融资手段中的支持对新兴业态农业发展而言就显得十分重要。政府应该着手建立多元化、多途径的新型业态农业融资平台,坚持发展以金融机构融资为主体、以新型业态农业的投资基金以及民间投资与资本市场融资作为补充的多种形式的金融支持体系。
4.提升农业产业链经营水平
在新型业态农业发展过程中,与新型业态农业相关的一切企业或者产业它们的价值链均是由相互关联的许多能够创造价值的活动组成的,并且这些环节相互关联并相互影响。因此,政府应该鼓励农业企业及其他相关行业、企业进行创新,形成在空间上优化集聚并且相互协作的创新式链式产业组织模式,从而提升农业产业链经营水平。同时政府在新型业态农业产业链条中要起到重要的扶持和支持作用。
5.重视农业教育培训,大力培育新型业态农业经营主体
从荷兰、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可以看出,从事新型业态农业的农民的高素质高技能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前提和保证。新型业态农业的发展具有市场化,科技化等特征,这就要求从事新型业态农业的经营主体需要具备从事新型业态农业生产、管理和市场经营等多方面的技能。因此,政府可以从多方面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6.加大科技支持力度,普及技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