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建筑设计抗震规范范文

时间:2023-09-07 17:29:47

序论:在您撰写建筑设计抗震规范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建筑设计抗震规范

第1篇

关键词:抗震;民用建筑

中途分类号:TU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1-0196-01

一、高层民用建筑设计特点

(一)控制建筑物的侧移

在地震的作用下,建筑结构所产生的水平剪切力,是建筑物产生明显的侧移。随着建筑物的高度不断增加,结构的侧向位移快速增大,结构变形也随之增大,侧向位移过大将使结构产生附加内力,当期超过一定限度值时将使整个结构倒塌。因此必须将侧移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保证建筑结构应有的强度刚度稳定性,才能结构安全以及其功能的使用。

(二)地震中产生的水平力

水平力会使建筑物产生倾覆力矩,而且在竖向结构中产生很大的轴力。对高度一定的建筑物而言,竖向荷载基本是不变的,而水平方向上地震作用的数值大小往往会随着高层建筑结构动力特性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幅度变化。

(三)建筑结构的延性设计

高层民用建筑随着高度的增加,在地震的影响下易产生形变的可能性越大。所以就应该要求建筑结构有足够的抗震以及变形能力,设计应遵循“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强底层柱”的设计原则尽可能设置多道抗震防线,主要耗能应有较高的延性和适应的刚度。从而能使建筑结构能承受吸收和消耗大量的地震能量。同时要控制薄弱的部分有足够的形变能力,又不使其发生位移。在结构上采取更精准的设计,使建筑结构具有足够的延性。

二、高层民用建筑抗震设计

(一)场地、地基的选择

选择场地地基首先要根据实际工程的需要,同时还需考虑地震活动情况。分析天然地基的抗震承载力要根据不同的场地来进行,另外分析地震所造成的危害程度,也要根据不同的施工场地来进行。对避让距离的确定可根据地震强度、断裂的地质历史、场地的土地厚度进行,进而有利于对场地范围内地震断裂的确定。必须确保避开那些对建筑物不利的地段进行地基的选择。

(二)良好的抗震结构体系

高层民用建筑结构在抗震设计时应考虑选择适当的抗震结构类型,设计结构尽可能要考虑其抗震的安全特点以及它的经济性。

(三)结构隔震和消震

为了提高结构的的整体抗震性能,隔震和消能减震等抗震技术应用于设计使用功能有特殊要求的建筑,耗能元件及其体系可错开地震动卓越周期,从而防止共振破坏,减轻地震振动及风振。隔震即在建筑物基础与上部结构之间设置设置一层隔震层,使房屋与基础隔开隔离地面运动能量向建筑物的传递,以减小房屋结构的地震反应实现地震时建筑物只发生较轻微运动和形变从而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消能减震则是通过在建筑物中设置消能部件,使地震中输入到建筑物的能量的一部分被消能部件所消耗,另一部分被结构的动能变形承担以达到减振抗震的目的。

三、建筑抗震要点

(一)规则结构

建筑物尤其是高层建筑物设计应符合抗震概念设计要求,对建筑物进行合理布置。大量地震灾害表明,平立面简单且对称的结构类型建筑物在地震时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因为该种建筑结构能够容易估计出其地震反应,易于采取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并进行细部处理。结构的规则是指建筑物平立面外形尺寸、抗侧力构建布置承载力分布等多方面因素要求。要求建筑物平面对称均匀、体型简单、结构刚度,质量延建筑物竖向变化均匀,同时保证建筑物有足够的抗扭转刚度,以减小结构扭转的影响。并且应该尽量满足建筑物在竖向上重力荷载受力均匀,以减小结构内应力和竖向构件间差异变形对建筑结构产生的不利影响。

(二)减小地震能量输入

具有良好抗震性能的高层建筑结构要求结构的变形能力满足在预期的地震作用下的变形要求。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除了控制构件的承载力外还应控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层间位移或位移延性比,然后根据构件变形与机构位移的关系来确定构件的变形值,同时根据截面达到的应变大小及分布来确定构件的要求,选择坚硬的场地土来建造高层建筑等方法减小地震能量输入。

(三)减轻结构自重

对于同样的地基条件下的建筑结构设计,若减轻结构自重则可相应增加层数或减少地基处理造价,尤其是在软土基础上进行结构设计这一作用更为明显,同时由于地震效应与建筑质量成正比,而高层建筑物由于其高度大、重心高等特点,在地震作用时期倾覆力矩也随之增加,因此,为了尽量减少其倾覆力矩应对高层建筑物的填充墙及隔墙尽量采用轻质材料以减轻结构自重。

补充:建筑抗震的相关理论主要包括拟静力理论、反应谱理论、动力理论。

四、结束语

我国对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研究有很多,但这些研究一致认为高层民用建筑的抗震设计的重要技术政策就是经济与安全的关系。因此抗震设计就要抓好经济与安全的关系。

参考文献:

[1]胡聿贤 地震工程学{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5

第2篇

关键词:水工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抗震设计措施

一些大型水工建筑尤其是高坝在设计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视抗震设计。如举世闻名的三峡大坝,在设计过程中依据抗震设计规范,采用了非常多的抗震设计,从而保证了其能够充分应对可能遭遇的强烈地震(否则一旦大坝被震塌,长江下游数亿百姓尽成鱼鳖,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在各类水工建筑建设时,必须充分探究抗震设计规范,应用抗震设计方案。

1.水工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与要求

1.1.水工建筑建设前应详细调查施工区的地层结构

根据地理学知识,在两个大陆板块的碰撞地带或者岩层的不稳定地带,是地震的多发区。如日本就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就属于地震带,其每年发生的有感地震多达1500次以上。因此,在规划建设水工建筑时,务必要首先研究施工地带的岩层结构。首先,要确定该地带是否处在板块的交界处或者附近区域,若是,则应考虑另选新的建设基地;其次,要推算施工地区地壳岩层的形成年龄,一般新生的地壳岩层不稳定,容易引发地震,而岩层年龄很古老的地壳岩层则比较稳定,一般不会发生强烈地震。因此,在施工设计之前,可以利用一些探测仪器分析地层结构,掌握必要的资料数据,为水工建筑的全面抗震设计打下基础。

1.2.对施工区的地形地貌做好调查研究工作

在2008年汶川五一二特大地震中,研究发现很多水工建筑如桥梁、小型水库等并未在地震中被破坏,而是毁于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中。例如,强烈的地震会引发山体滑坡或者泥石流,其对水工建筑的破坏性并不弱于地震。因此,在水工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对施工区地形地貌的调查研究工作做出了非常明确的规定。首先,是调查水工建筑施工区山体的稳定性。山体稳定性的大小直接与发生山体滑坡的概率相关,一般情况下,山坡较陡峭、碎岩山体容易发生山体滑坡。同时,还要研究施工区的地形地貌,是否会在地震中形成堰塞湖或者泥石流。在收集这些数据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设计出能够预防和抵抗这类次生灾害的十二级方案。特别注意的一点是,在大坝等水工建筑选址时,并不能仅仅根据这些数据确定施工地址(例如平原地带地壳一般比较稳定,但根本不能建设水坝),因此必须将抗震设计具体到水工建筑自身上。

1.3.水工建筑抗震设计须满足“小震不坏,大震不到”

“小震不坏,大震不到”是水工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非常明确的要求。所谓“小震不坏”,是说水工建筑在遭遇到小烈度的地震时,其内部结构和形态不发生或者仅仅发生很小的变化(如内部结构并不发生断裂、裂缝、松动等较严重的破坏情况,或者仅仅发生外部附属结构的小范围剥落),且这种变化并不会构成正常使用威胁。而所谓的“大震不倒”,顾名思义,是指水工建筑(特别是大型水工建筑如大坝、水库等)在遭遇大烈度的地震并被次生灾害冲击中,虽然整体结构遭到严重破坏,但却不会完全崩溃而引发大规模洪灾。这两个水工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提出的明确要求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它的落实不仅保障了水工建筑的施工质量,还在很大程度上阻止了地震灾害进一步扩大的可能性。

2.基于水工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具体抗震设计措施探讨

2.1.科学地选择水工建筑的施工地址

水工建筑选址是非常重要的抗震对策。其原因就在于,由于地质结构的不同,在遭受相同烈度的地震冲击时,被破坏的程度也是不同的。例如相比较于松软的地面,坚硬地面耐受力就非常强,在这种地面上面建设水工建筑,就能实现比松软地面好得多的抗震能力。因此,选择施工地址时,应尽量避开地震时可能发生地基失效的松软场地,选择坚硬场地。基岩、坚实的碎石类地基、硬粘土地基是理想的桥址场地;饱和松散粉细砂、人工填土和极软的粘土地基或不稳定的坡地都是危险地区。同时还应应尽量避免跨越断层,特殊困难情况下应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另外需要注意的一点是,选址是还应尽量避免距离高山、陡坡较近的区域,以免被次生灾害(山体滑坡)破坏。同时,在施工之前还要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以防将水工建筑选建在了地壳断层上。

2.2.地基抗震设计措施

地基是水工建筑的“脚”,若想在地震中“站得稳”,地基必须“扎得深”。在地震多发带(包括其他地区)的大型水工建筑为了提高抵抗地震的能力,一般采用深基坑施工方法,以增强建筑结构的抗扭曲能力。同时,地基一般由钢筋混凝土整体浇筑的桩基础施工而成,其中钢筋选择高强度的抗扭曲筋,以加强基础的整体性和刚度,同时采取减轻上部荷载等相应措施,以防止地震引起动态和永久的不均匀变形。而在地基基础与上层建筑的接触位置,为了防止地震中产生相对滑动或者断裂,应采用嵌入式设计。在地基施工完毕后,还要进行强度检测,特别是对混凝土强度的试验检测,必须严格,保证地基整体的浇筑质量。

2.3.水工建筑建筑外形的选择和结构布置的抗震设计措施

在地震带建设水工建筑时,科学的选择建筑构型和结构布置是非常重要的抗震策略。就以水工建筑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桥梁来说,桥型决定了桥梁的力学结构,而桥孔作为构型的一部分,其位置布置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桥梁的抗震性能。因此,在桥型选择时要做到因地制宜,且梁应结合地形、地质条件、工程规模及震害经验,选择合理的桥型及墩台、基础型式。宜尽可能采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便于修复加固的结构体系。可以考虑采用减震的新结构,比如型钢混凝土结构等。而在桥孔布置时,应兼顾防震能力与通过能力,且以防震能力为主。一般来说,在地震多阀带普遍采用等跨桥孔布置法,两侧桥孔对称,中间不留孔,同时采用低矮桥墩的设计。而且,桥体整体设计在满足通过能力的基础上,尽量减轻重量,减少没有必要的附属结构,以简洁设计为主。同样,在其它水工建筑设计时,也要遵循“以稳为主,兼顾简洁”的设计原则,尽量提高水工建筑的抗震性能。

2.4.防地震次生灾害的涉及措施

在很多情况下,水工建筑不得不“依山傍水”,建设在高山峡谷地区。因此,在防止地震造成破坏的同时,预防次生灾害造成的破坏也非常重要。首先,是尽可能的增强水工建筑的结构强度,只有建筑体自身具备了“钢筋铁骨”,才不惧怕泥石流或者山体滑坡的冲击。因此,在水工建筑设计施工时,应注重钢筋混凝土的应用。同时,尽量选用整体砼建筑的施工方法,来加强整体建筑结构的强度。此外,在建筑结构之间的衔接处,如主梁和次梁的交接处,应采用加固措施,例如用钢筋网扎箍,并用水泥浇筑;其次,在水工建筑如桥梁的关键部位,应开辟出适当面积的缓冲地带,减小次生灾害的冲击力,以免超过水工建筑抵抗的极限;最后,在水工建筑的周围还应根据实际需求建立防护墙。且防护墙的高度应在两米左右,采用锥型设计方案,最大程度地吸收滑坡或者泥石流的冲击力,保护水工建筑的安全。

3.结束语

水工建筑抗震设计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进行。而且,在设计方案的施工落实过程中,还应当加强施工管理,保证施工质量。同时,在工程验收时必须做好抗震设计的综合考核,保证工程施工品质。

参考文献:

[1] DL 5073-1997,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

第3篇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行日期:2010年12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 告

  第1199号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国家标准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局部修订的公告

  现批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局部修订的条文。自2016年8月1日起实施。经此次修改的原条文同时废止。

  局部修订的条文及具体内容,将刊登在我部有关网站和近期出版的《工程建设标准化》刊物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6年7月7日

  修订说明

  本次局部修订系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4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3]169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的设计、勘察、研究和教学单位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进行局部修订而成。

  此次局部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即,(1)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15》以及民政部2015年行政区划变更公报,修订《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附录A:我国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2)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实施以来各方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对部分条款进行文字性调整。修订过程中广泛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见,对具体修订内容进行了反复的讨论和修改,与相关标准进行协调,最后经审查定稿。

  此次局部修订,共涉及一个附录和10条条文的修改,分别为附录A和第3.4.3条、第3.4.4条、第4.4.1条、第6.4.5条、第7.1.7条、第8.2.7条、第8.2.8条、第9.2.16条、第14.3.1条、第14.3.2条。

  本规范条文下划线部分为修改的内容;用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次局部修订的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本次局部修订的参编单位: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黄世敏 王亚勇 戴国莹 符圣聪 罗开海 李小军 柯长华 郁银泉 娄宇 薛慧立

  本规范主要审查人员:徐培福 齐五辉 范重 吴健 郭明田 吴汉福 马东辉 宋波 潘鹏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 告609号

  关于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011-2010,自2010年12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1.0.2、1.0.4、3.1.1、3.3.1、3.3.2、3.4.1、3.5.2、3.7.1、3.7.4、3.9.1、3.9.2、3.9.4、3.9.6、4.1.6、4.1.8、4.1.9、4.2.2、4.3.2、4.4.5、5.1.1、5.1.3、5.1.4、5.1.6、5.2.5、5.4.1、5.4.2、5.4.3、6.1.2、6.3.3、6.3.7、6.4.3、7.1.2、7.1.5、7.1.8、7.2.4、7.2.6、7.3.1、7.3.3、7.3.5、7.3.6、7.3.8、7.4.1、7.4.4、7.5.7、7.5.8、8.1.3、8.3.1、8.3.6、8.4.1、8.5.1、10.1.3、10.1.12、 10.1.15、12.1.5、12.2.1、12.2.9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0年5月31日

  前 言

  本规范系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2006]77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的设计、勘察、研究和教学单位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进行修订而成。

  修订过程中,编制组总结了2008年汶川地震震害经验,对灾区设防烈度进行了调整,增加了有关山区场地、框架结构填充墙设置、砌体结构楼梯间、抗震结构施工要求的强制性条文,提高了装配式楼板构造和钢筋伸长率的要求。此后,继续开展了专题研究和部分试验研究,调查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大地震(包括汶川地震)的经验教训,采纳了地震工程的新科研成果,考虑了我国的经济条件和工程实践,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了有关设计、勘察、科研、教学单位及抗震管理部门的意见,经反复讨论、修改、充实和试设计,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次修订后共有14章12个附录。除了保持2008年局部修订的规定外,主要修订内容是:补充了关于7度(0.15g)和8度(0.30g)设防的抗震措施规定,按《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调整了设计地震分组;改进了土壤液化判别公式;调整了地震影响系数曲线的阻尼调整参数、钢结构的阻尼比和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隔震结构的水平向减震系数的计算,并补充了大跨屋盖建筑水平和竖向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提高了对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底部框架砌体房屋的抗震设计要求;提出了钢结构房屋抗震等级并相应调整了抗震措施的规定;改进了多层砌体房屋、混凝土抗震墙房屋、配筋砌体房屋的抗震措施;扩大了隔震和消能减震房屋的适用范围;新增建筑抗震性能化设计原则以及有关大跨屋盖建筑、地下建筑、框排架厂房、钢支撑-混凝土框架和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抗震设计规定。取消了内框架砖房的内容。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并将意见和建议寄交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中国筑科学研究院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管理组(邮编:100013,E-mail:GB 50011-cabr@163.com)。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参编单位: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

  中南建筑设计院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筑设计研究院

  云南省设计院

  四川省建筑设计院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中建国际(深圳)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

  清华大学

  同济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浙江大学

  重庆大学

  云南大学

  广州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主要起草人:黄世敏 王亚勇(以下按姓氏笔画排列)

  丁洁民 方泰生 邓华 叶燎原 冯远 吕西林 刘琼祥 李亮 李惠 李霆 李小军 李亚明 李英民 李国强 杨林德 苏经宇 肖伟 吴明舜 辛鸿博 张瑞龙 陈炯 陈富生 欧进萍 郁银泉 易方民 罗开海 周正华 周炳章 周福霖 周锡元 柯长华 娄宇 姜文伟 袁金西 钱基宏 钱稼茹 徐建 徐永基 唐曹明 容柏生 曹文宏 符圣聪 章一萍 葛学礼 董津城 程才渊 傅学怡 曾德民 窦南华 蔡益燕 薛彦涛 薛慧立 戴国莹

第4篇

关键词:建筑抗震设计;发展与背景;最新修订;注意的方面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继唐山大地震,近年来我国陆续又发生大规模的严重地震,不断在敲响建筑抗震的警钟,《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也在我过建筑科技科研人员的精心研究下,做出了一次又一次的改动变更。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在人民政府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高层住宅,高层办公用楼等高层建筑陆续出现在了我们的视线中。所以为了人民更安全的生活,我们需要在高层建筑的设计上响应规范的微调,做出一些变化。本文结合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发展进程与最新的修改,对于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给出了一些新的见解。

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发展与背景

我国最早期的建筑工程抗震设计主要参考苏联的《地震区建筑抗震设计规范》。1959年和1964年,我国曾两次起草并拟定了包括各类工程结构的《地震区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草案),虽然未正式颁布,但对以后的工程抗震设计仍起了重要的作用[1]。而后,随着国力的发展与技术的提高,我国于1974年正式颁布了第一本工程抗震设计规范――TJ11―74《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试行)。1978年,TJ11―78《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简称《78规范》)[2],国家建委批准颁布。1989年,GBJ11―8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简称《89规范》)[3],建设部批准颁布。1990年开始实施,并于1993年作局部修订。2001年,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简称《2001规范》)[4],建设部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于2008年5・12汶川地震后作了局部修订,成为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版本)[5]。2010年,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目前已完成报批手续。我国在建筑工程抗震设计领域的规范基本成型。

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最新修订

修订主要依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标[2006]77号文件通知进行的。于2007年7月对《2001规范》开始修订,2008年4成初稿。而2008年5月12日发生了汶川地震,面向全国征求意见的修订计划工作暂时中断,但是编制组成员迅速进入灾区开展震害调查,取得大量的建筑破坏资料数据,为规范修订提供宝贵而珍重的参考。震害资料显示,建设规划选址应充分考虑各种地质情况影响,中、小学校舍和医院等重要建筑应提高抗震设防类别,各类结构的重要部位和薄弱部位、例如楼梯间等应予加强,结构防止连续倒塌和强柱弱梁设计问题应予重视等等。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落实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的要求,在认真总结建筑震害经验的基础上,对《2001规范》作了应急的局部修订,于2008年7月30日颁布了GB50011―2001(2008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局部修订的修订内容有:

(1)依据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局部修订,对四川、陕西、甘肃地震灾区的设防烈度予以变更;

(2)增加山区场地建筑抗震设计的专门要求;

(3)从概念设计的角度,提出建筑结构体系需要注意和改进之处;

(4)提高楼梯间抗震安全性的对策;

(5)抗震结构材料性能和施工要求的局部调整;

(6)增加一定数量的强制性条文。

在完成2008版局部修订之后,《2001规范》的修订工作步入正轨,认真吸取汶川地震的震害经验,按要求于2009年12月完成审查并报批。2008版和2009年修订基本延续了《2001规范》的主要抗震设计理念和方法。

3 高层建筑抗震设计中应该注意的方面

3.1结构体系与材料的选用

在地震常发区,建筑结构体系或材料的选用是否合理是人们特别关注的事情。在我国,低于150 米的建筑采用的结构体系主要有三种:筒中筒、框―筒和框架―支撑体系。其它国家的高层建筑也常采用这些体系。但国外建筑大多都是钢结构建筑,而我国钢筋混凝土建筑的比例高达9 成。如此高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及混合结构,国内外对如此高比例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的抗地震作用并没有很好的经验。混式结构的钢筋混凝土内筒常常要承受70%至90%的震层剪力。采用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则应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位移限值作为变形控制的基准;但因为此结构的弯曲变形侧移比较大,采用刚度较小的钢框架协助减小侧移的方式,不仅效果不明显,而且会使钢结构负担显著增大,有时必须通过设置伸臂结构或增加混凝土筒的刚度的方式产生加强层才能达到规范的侧移限值;如果柱距或结构体系发生变化时,就应设置结构转换层。转换层和加强层产生的大刚度容易造成结构刚度的突变,往往会造成柱构件剪力的突然加大,外框架柱连接处与转换层构件或加强层伸臂之间很难保证强柱弱梁。因此要慎重选择转换层和加强层的结构模式,尽可能降低它们的刚度,避免其造成的不利影响

3.2场地和地基的选择

建筑的场地以及地基的选择对于高层建筑的抗震能力具有直接的影响,是建筑抗震设计的基础,在进行建筑场地以及地基的选择时,应该充分了解当地的地震活动情况,对当地的地质情况进行有效性、科学性的勘察,在收集丰富资料的基础之上对场地进行综合的分析和评价,评估当地的抗震设计等级,对一些不利于抗震设计的场地应该尽可能的进行规避,而实在无法规避的应该有针对性的做好相应的处理措施,在高层建筑地基选择过程当中应该尽可能的选择岩石或是其它具有较高密实度的基土,从而提高建筑地基的抗震能力,尽可能的避开不利于抗震的软性地基土,对于一些达不到抗震要求的地基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加固和改造,使其能够符合相应的标准。

3.3建筑结构的规则性

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当中,应该尽可能的按照规则来,尤其是抗侧力结构应该尽可能的简单化,从而保证可靠性和承载力分布的均匀性;建筑结构的平面布置应该选择形状比较规则的图形,这样在发生地震的时候能够确保建筑整体的承载力均匀分布;应该尽可能的避免不规则的结构平面,造成建筑结构质心和刚心出现交错,这样一旦出现地震;一些和刚心距离比较大,刚度不足的构件就会发生侧移,受到较大的地震力的影响,有可能因为承受不住而发生损坏,最终导致建筑由于某个构件的损坏而发生倾斜和倒塌,为了防止抗侧力结构横向刚度突然出现变化,应该使垂直方向的抗侧力的截面积从上到下逐渐的递减。

3.4楼梯间设计的加强

楼梯的结构是直接或间接与主体结构相连的,例如,对于框架结构房屋,楼梯事实上是主体框架结构的一部分,在地震作用下,斜向构件梯段板也要承受剪力,这有可能导致梯段板断裂。梯段板通常有半个层高,两个标高处的水平位移有差值,容易使梯段板拉裂。另外,其各跑段梯段板的振型不一定相同和同步,容易导致梯段板底部受力钢筋与梯段板分离,钢筋断裂,还可能导致平台梁受扭破坏。在框架结构楼梯中由于存在休息平台,易形成短柱*除此以外,楼梯间高度相当于1.5个层高,这也会对楼梯间的稳定性造成影响.施工缝的留置也可能会影响楼梯的稳定性。多层民用房屋结构中,楼梯多为现浇板式结构,楼梯的施工应与楼房其他主体结构的施工同步进行,才能保证房屋的主体结构安全和抗震效果。这样,在楼梯中就不可避免地留置一定数量的施工缝,施工缝的留置位置和支模方法直接关系到主体工程质量和施工难易程度。

为加强楼梯间的整体性及墙体的稳定性,以增强其空间刚度,应加强纵横墙体之间的可靠连以限制墙体裂缝的产生,发展及倒塌。

(1)顶层楼梯间墙体应沿墙高每隔500mm设2Φ6通长钢和Φ4分布短钢筋平面内点焊组成的拉结网片或Φ4点焊网片;7~9度时,其他各层楼梯间墙体在休息平台或楼层半高处设置60mm厚、纵向钢筋不应少于2Φ10的钢筋混凝土带或配筋砖带;配筋砖带不少于3皮,每皮的配筋不少于2Φ6,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7.5且不低于同层墙体的浆强度等级。

(2) 楼梯间及门厅内墙阳角处的主梁支承长度不应小于500mm并应与圈梁连接。

(3)突出屋顶的楼梯间,除其构造柱应伸到顶部!并与顶部圈梁连接外,所有墙体应沿墙高隔2Φ6通长钢和Φ4分布短钢筋平面内点焊组成的拉结网片或Φ4点焊网片。

4 结语

我国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还会在今后的实践中吸取更多的经验,从而成长的更加成熟,而高层建筑的成熟也将称为这我国走向小康社会的鲜明符号。在高层建筑的设计上积极响应《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是对人民群众安全的责任。从长远角度看,开发各种合理的实用可行抗震设计策略,是一件非常重要且有意义的事情。

参考文献

[1]TJ11-74 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

[2]GB 50011-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2008版

[3]王亚勇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发展沿革和最新修订 《建筑结构学报》 2010年6月

第5篇

关键词: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发展

中图分类号:TU35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作为建筑抗震工作的重要依据,在很在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抗震工作人员必须根据本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发展水平,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有效地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当代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内涵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是指为了减轻地震对建筑的破坏程度,减轻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对建筑建设规范作出的要求和规定。它包括对地震所产生的作用的客观分析、由各方制定的关于建筑建设活动的规定文件、对建筑的结构抗震性能的分析、对不同的建筑物和建筑场地的地基分析,以及建筑抗震方法策略经验的总结。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受国家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影响较大,因此,它能够反应一个国家的经济技术发展状况和抗震理念,有很重要的研究价值。

二、当代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发展趋向及问题

随着抗震理论的不断提高,当代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也不断的发展。目前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发展现状是反应谱理论在设计规范中的应用比较全面,但是动力理论尤其是非线性动力理论的应用还有待完善。应用抗震设计规范的对象一般都是数量较大、面积较广的结构物,一些比较复杂的设计规范必须进行精简,形成具体简单地设计方法,才能够被更好的利用。在当代建筑设计规范的发展中,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问题:

1、建筑抗震设防标准

地震的发生规律是不可预测的,当代建筑抗震设防标准是根据对地震发生概率的分析,采用了“大震、中震、小震”三个标准。大震是指大于当地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也叫做罕遇烈度的地震;小震指小于当地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也叫众值烈度的地震;中震是指等于当地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也叫基本烈度地震。抗震设防是为了尽量减少地震对建筑的破坏和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危害,对于大小不同的地震,要根据建筑的重要性和人口的集中度,给与不同标准的设防,可以概括为“大震不倒塌,中震能修补、小震不损坏”。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面积辽阔的国家,而且各地区的地理条件差别很大,地震给不同地区带来的危害,差别也很大。在制定建筑抗震设防标准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建筑抗震设防标准。

2、建筑物的设计结构

建筑结构的体系类型、建筑的施工因素以及建筑结构的使用功能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结构地震的反应。当代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对此有不同的规定。对于建筑结构的使用功能的重要程度,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给出了不同分类,对不同的类型给予不同的抗震措施。在建筑的结构体系方面,对于平面或立面不规则等复杂的的平面结构的建筑结构,要考虑扭转振动效应,进行水平地震的计算和内力调整;对于比较均匀和对称的结构要运用通过地震的作用效应来实现扭转效应。但是现实中,那些均匀结构的建筑,也存在扭转破坏的情况,由于地震自己可以产生扭转的作用,有时会使结构的扭转作用变大。所以,当通过地震的作用效应来考虑扭转效应时,要注意结构的平面大小对扭转效应的影响,进行不同的调整。

3、地震的作用

有很多因素会对地震的作用产生影响,地震的作用可以表示成地震发生的概率的一个函数,如果将地震的作用用参数来表示,要考虑地震发生的一个概率,通过地震的频谱特征、地震的强度和持续时间来表示,地震的大小、发生地的地理情况、震中距等都会对地震的作用有很大程度的影响。因为地震的发生的持续时间也不能确定,而且震级较小但持续时间较长的地震破坏力比震级大但是持续时间较短的地震破坏力更大,对于这种情况,往往通过调整地震的频谱特征和强度来表示。在时程分析法中才能考虑地震的持续时间对结构的影响,用拟静力理论的振型分解法和底部剪力法也可以反映地震的持续时间,今后,运用地震的持续时间来调整地震的作用也需要给予重视。

4、场地和地基

当选择建筑场地时,应该先了解场地的地质结构和地震活动情况,总结出抗震的有力地段、不利地段和危险地段,尽量避开不利和危险地段。场地和地基常常通过场地的土分类和它们的特征周期值来影响地震,当代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运用运用场地土覆盖层的厚度以及剪切波速来划分场地的类型,但是这在表示场地土层对地震的影响上并不全面,党对场地图层进行分类时,还要考虑到承载力、基数等的变化对分类的影响,并且要在构造方法、计算方法和概念的设计上加以分析。在当代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对于场地条件在地震影响上的研究还有待完善,应该在抗震设计规范中进行必要的修正。

三、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完善

针对当代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解决,使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更为完善。

首先是对于建构抗震设防分区的完善,地震对建筑所在地的影响,应该运用地震动强度以及设计反应谱来反映。其次是对于场地地基和基础抗震设计的完善,包括根据不同场地的类型采取抗震构造措施的措施,对建筑场地类型划分的部分调整,以及在地基基础抗震设计和岩土勘察上的完善。还有就是对于不同结构的建筑在抗震方法上的完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要在框架结构上进行调整;砌体结构的建筑要注意,在层数和总高度上同时控制砌体建筑的使用范围,在一个墙段内要有多个芯柱和构造柱。

总之,在对建筑物进行抗震设计时,主要要有一些设计概念:1.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场地,避开对抗震不利的地段;2.建筑形状力求简单、规则;3.利用多道抗震防线;4.加强结构的延性,防止脆性破坏;5.非结构构件应满足抗震要求。

结束语:

由于地震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地震的发生有不可预测,所以,抗震工作十分重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对抗震工作的实施有很好的规范和指导作用,随着抗震理念的不断发展,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也不断完善,必然会在指导抗震工作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谢礼立,马玉宏.现代抗震设计理论的发展过程[J].国际地震动态.2003(8)

[2] 蔡健,周靖,禹奇才.建筑抗震设计理论研究进展[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1)

第6篇

关键词: 抗震设计 变电站选址 楼梯 强制性条文

引言

汶川地震发生后,根据建设部落实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的要求,相关部门在2008 年7 月底推出了针对GB 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修订2008 版(以下简称新“抗规”),变电站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变电站的抗震设计十分重要,笔者就近两年来新“抗规”在变电工程中的应用做经验总结并提出设计建议,以供同类工程参考。

1.更加重视山区变电站的选址工作

变电站的选址是建设变电工程的首要步骤,对工程建设的投资和建设速度有重大影响,是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新“抗规”的3.3.5 条是本次修订新增的条款,针对山区房屋选址和地基基础设计,提出明确的抗震要求:“1.山区建筑场地应根据地质、地形条件和使用要求,因地制宜设置符合抗震设防要求的边坡工程;边坡应避免深挖高填,坡高大且稳定性差的边坡应采用后仰放坡或分阶放坡。2. 建筑基础与土质、强风化岩质边坡的边缘应留有足够的距离,其值应根据抗震设防烈度的高低确定,并采取措施避免地震时地基基础破坏。”

在兼顾出线规划及工艺布局的前提下,山区变电站应结合自然地形布置,高差较大区根据配电装置区分成台阶式布置,边坡较多的采用了分阶放坡的方式。主控楼、配电间及构支架靠近边坡布置时,其基础距坡顶和坡脚的安全距离应据抗震设防烈度确定。新“抗规”的4.1.8条也更加明确了不利地段的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应乘以增大系数,其值“在1.1~1.6范围内采用”。山区变电站选址时若无法避开、非岩石的陡坡、河岸和边坡边缘等不利地段不利地段时,必须按增大系数认真核算地震作用的影响。

2.变电站内建筑物要考虑楼梯间对整体结构的影响

地震中出现的楼梯破坏形态,以楼梯的扭转破坏、梯板的剪拉破坏以及梯梁、梯柱的破坏这几种形式为主。可见,楼梯的抗震设计是关乎生命的重要内容。传统的计算在软件建模时,多数情况下是将楼梯间开洞或者设板厚为零,将楼梯的竖向荷载传递到相应框架梁、柱或墙上,并未将楼梯的构件作为结构的一部分来考虑,然后再使用其他软件对楼梯构件进行补充计算。经过这样的处理,虽然是简化了计算,但是却忽略了楼梯间对整体结构的影响,与实际受力情况有很大出入。事实上,整个楼梯在地震荷载作用下起到了一个K形支撑的作用,楼梯平台板的平面面内刚度相当大,地震时会将较大的水平力传递到楼梯的平台梁以及梯段板,导致平台梁发生剪扭破坏,梯段板则会发生拉弯破坏、压弯破坏。若是把平台梁和梯段板仅作为受弯构件来考虑,显然偏于不安全。

新“抗规”对建筑方案的各种不规则性,分别给出处理对策,以提高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的协调性。今后的变电站建筑物设计中,尽量避免不规则的平、立面。同时,楼梯间不宜布设在主控楼、配电装置楼的端部或拐角处。新“抗规”3.6.6条中明确要求“计算中应考虑楼梯构件的影响”;7.3.8条也对楼梯间提出了几项具体要求提高楼梯间的构造措施“1.顶层楼梯间横墙和外墙应沿墙高每隔500mm设2φ6通长钢筋;7~9度时其它各层楼梯间墙体应在休息平台或楼层半高处设置60mm厚的钢筋混凝土带或配筋砖带,其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7.5, 纵向钢筋不应少于2φ10。2.楼梯间及门厅内墙阳角处的大梁支承长度不应小于500mm, 并应与圈梁连接。3.装配式楼梯段应与平台板的梁可靠连接;不应采用墙中悬挑式踏步或踏步竖肋插入墙体的楼梯,不应采用无筋砖砌栏板。4.突出屋顶的楼、电梯间,构造柱应伸到顶部,并与顶部圈梁连接,内外墙交接处应沿墙高每隔500mm设2φ6通长拉结钢筋。”改进计算方法的关键就是要建立楼梯间正确的计算模型,将楼梯参与整体计算,以考虑地震作用。此外,建议适当加厚梯板,并将负筋拉通,使其刚度均匀;梯板和平台板均采用双面双向配筋,以提高延性;平台梁受扭较明显,也要适当加大截面, 并加强其上、下的纵筋和箍筋;梯柱的体积配箍率也可以相应加大,箍筋沿柱全高加密,控制剪压比,避免梯柱过早产生脆性破坏;在梯板转角处要局部加强构造措施。

3.注意材料性能指标的修改

在新“抗规”中,3.9.2条及3.9.3条分别对结构材料性能指标应符合的最低要求及宜符合的要求进行了修改。3.9.2条中把“普通粘土砖”改成了“普通砖”,“多孔粘土砖”改成了“多孔砖”,今后在选择变电站建构筑物的砌体结构材料时,适用范围更宽了些;由于钢筋伸长率是控制钢筋延性的重要性能指标,对抗震等级为一、二级的框架结构的钢筋性能增加了新的要求:“钢筋在最大拉力下的总伸长率实测值不应小于9%”;结构钢材的性能指标,也将分子、分母对换,改为“屈服强度实测值与抗拉强度实测值的比值”。3.9.3 条对普通钢筋的性能更明确了纵向受力钢筋宜选用“符合抗震性能指标”的要求,而箍筋宜选用的型号中不再将HPB235 级钢筋列入其中。变电站中钢筋及钢材的应用很广,其材料性能指标必须引起重视,以保证建构筑物的质量。

4.认真执行新增的强制性条文

新“抗规”的3.7.4条、3.9.4条、3.9.6条、5.4.3条、7.3.6条等,是将原来的一般性条文修订为新的强制性条文。

设计过程中,变电站的主控楼及配电装置楼多采用框架结构,其围护墙和隔墙即使是属于建筑非结构构件,也应根据新“抗规”3.7.4条考虑其设置对结构抗震的不利影响,以加强这些构件的抗震安全性。当仅考虑竖向地震作用时,新“抗规”5.4.3条也明确了“各类结构构件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均应采用1.0”,建模计算时要注意相关参数的取值。

有的变电站在施工过程中,由于采购原因或现场具体情况,有时施工或监理会提出以强度等级较高的钢筋替代原设计中的纵向受力钢筋,此时,必须严格按照新“抗规”3.9.4条的规定“按照钢筋承载力设计值相等的原则换算,并应满足最小配筋率、抗裂验算等要求。”只有满足了这些要求,才可以同意进行钢筋替换。还有新“抗规”3.9.6条的要求“钢筋混凝土构造柱、芯柱和底部框架-抗震墙砖房中砖抗震墙的施工,应先砌墙后浇构造柱、芯柱和框架梁柱。”这些都是为了实现预期的抗震设防目标,将构造要求和施工顺序具体化,从而加强了对施工质量的监督和控制。

根据电气设备的需要,有的大型设备如筑变压器、GIS设备等有时要布置在室内,因此结构常常要布设跨度不小于6m大梁。新“抗规”补充规定了大跨混凝土梁支承构件的构造和承载力要求,不允许采用一般的砖柱或砖墙,要严格按照7.3.6条对相应构件进行可靠连接,并采用一定的加强措施。

结语

随着变电技术的不断发展,变电站内建构筑物的高度越来越高、体型变化更为复杂,各种新型结构体系也在不断出现,我们在认真执行新“新抗规”设计的同时,为保证变电站的安全运行,还需要进一步去探讨抗震设计理念。

参考文献:

【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版)(GB50011-2001)

【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3】王亚勇. 概论汶川地震后我国建筑抗震设计标准的修订. 土木工程学报, 2009

【4】王亚勇、戴国莹.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发展沿革和最新修订.建筑结构学报,2010

【5】张风亮、范 娜、张晏文、卜军华、刘西光、张锡成.浅谈楼梯的抗震分析和设计分析.建筑结构,2010

第7篇

关键词:抗震设计高层建筑性能设计

Abstract: now China construction industry's rapid development, China's construction industry standards and industry standards have been continuously improved and updated in reform. Contemporary,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of people on the use of building function. Now, in this paper is that the problem of design for high-rise building seismic elaboration, and proposed some standardized measures.

Keywords: Design of aseismic design of high-rise building performance

中图分类号:TU9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高层建筑抗震设计的特点

1、水平荷载是地震荷载中的最重要因素

水瓶荷载会造成建筑物产生不平衡,并且会在建筑的结构之中产生很大的轴力,这些都会和建筑物高度的两次方成一个正比的关系。所以,随着建筑高度的慢慢增加,水平的荷载就会完全不同。对一些高度不是很高的建筑物来说,,向荷载一般都是不会变的。但是如果随着建筑物的刚度和质量等等动力 特点的不同,水平地震荷载和风荷载的转变一般都是较大的。

2、建筑结构的延伸审计必须要得到重视

一般而言,高层建筑结构的刚度会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少,显得越来越柔,在地震荷载的作用下会导致变形严重。所以,就必须要要求建筑结构一定要有强大的变形能力,这样才能就算结构产生塑性变形也不会有危险。一定要在建筑结构的延伸设计上采取实用的措施,才使得建筑结构的延性稳定。

高层建筑抗震设计一般遇到的问题

在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中,抗震问题的研究的就是遇到的最根本的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中短柱的问题。现在,我就抗震设计中一般都会遇到的几个问题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1、缺乏充足资料数据

在岩石的探察中,由于缺乏充足的资料数据。很多时候,有些工程在扩初设计的阶段都还没有能够得到准确的岩土工程的探察数据,在这个时候就已经直接的进入的施工设计的阶段。没有岩土工程的探察数据和相关资料,设计就缺少了一些必要的数据。

2、平衡面布置不规整

对于结构平衡面的布置。例如不规则的外形,不对称的外形和凹凸的变化很大,还有结构平面的形状和刚度在同一结构的单元里面显得不均匀而且不对称。

3、抗震构造柱布置不完善

例如,在外墙的转角处,大厅的四个角的构造柱设置不成对和甚至没有设置构造柱,有些以构造柱来代替砖墙去承山重力,在山墙和纵墙的交接点没有设计抗震构造柱,或者设置的抗震构造柱太多等等。

4、竖向布置结构不当

对于高层建筑,竖向体型过大而产生外挑和内收的情况,便要进行调整。立面收进部分的尺寸的比值一般是B1/B不满足》=0.75的要求。

高层建筑抗震设计的规范化措施

选择合正确的高层建筑结构体系

正确的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可以有效的实现建筑物的安全,并且经济划算。首先,我们在进行高层建筑的时候,一定要把抗震的概念融合在自己的设计中,一定要对建筑物的外形尺寸有一个全面的考虑,每一个因素都要考虑清楚。例如抗侧力的构件布置,承载力的分布和质量分布等等这些常见的因素。我提倡平立面的简单对称,对于构建规则的布置,我们要采取相对应的抗震结构措施,并且对细部要进行一些处理。要确保抗侧力体系的刚度的承载力可以实现上下变化的自动性和均匀性。其次,还要对建筑的承载力和弹性等等这些方面有一些严谨的计算,不可出错,要建立一个完整精细的抗震结构图的框架。最后,要对结构的刚度,承载力和稳定性采取一些必要的辅助的措施。如下图所示为高层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表:

图一

图二

选择抗震性能比较好的材料

一般来说,抗震功能比较好的高层建筑都是和所选择的材料有莫大的关系。好的建筑材料在面对地震的袭击的时候,承载能力和延展的能力一般都高于材料一般的建筑。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高层建筑的时候,要严格根据建筑工程所需要的条件,去选择抗震性能比较好的材料。一般比较好的材料是钢结构的材料。现在,我国钢材市场的产量还是很充裕的,所以要尽可能的采用多一些钢结构材料去建设高层建筑。根据数据研究表明,在相同的地基下建造高层建筑,采用钢材料的建筑物可以把承重柱的重量减少百分之65左右,为此可以大大的降低建筑体的重心,在地震时的倾覆力矩也会大大的得到减少,从而提高高层建筑的稳定性。

要构造多种不同的抗震技术措施

首先,可以改变结构的特性,采取软垫防震和摆动防震等方式去减少地震的能量输入:其次,还可以采用钢管材料的混凝土柱,利用他们良好的塑性去提高混凝土的延性。钢材料和混凝土的结合,抗压强度可以明显的提高还可以使得极限压得到应变;最后,在高层建筑的建设中,要使建筑结构体系保持一个比较大的内部空间,对于结构构件的强弱关系,要进行适当的处理和调节。除此之外,还要建立一系列的区服区,建立区服区,可以把有效区服的阶段大大的延长,从而达到吸收和耗散地震的能量的功能。

结语

高层建筑防震设计是一种复杂的结构体系,本文以实际的工程作为背景,对高层建筑抗震设计体系作了一个深刻的研究,详细的研究了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和要选择的材料。在跨度比较大的时候,可以选择钢析架,减轻结构的自重和方便施工。

参考文献:

1.张刚.:浅谈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08) .

2.张越. 高层建筑抗震设计原则及应注意的问题[J]. 民营科技, 2011,(01) .

3.崔烨,孙晓红.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与分析[J]. 科技资讯, 201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