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老年护理的重点范文

时间:2023-09-07 17:29:44

序论:在您撰写老年护理的重点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老年护理的重点

第1篇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1.303

目前糖尿病在全球迅猛增长,而我国更是重灾区,糖尿病患患者数已位于世界第1,糖尿病已成为中国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糖尿患者群中中老年人占大多数,是糖尿病患者的主力军。由于中老年人是两个特殊的群体,有着独特的心理特点,如何最大限度发挥护理作用,提高护理质量,优质的心理护理十分重要。

2010年1月~2011年7月收治中老年糖尿病患者100例,对患者及家属的问卷调查及护理干预,100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得到良好解决,医患、护患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糖尿病患者良好的健康教育可以避免患者悲观、失望、绝望等心理情绪,增强患者的自信心,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100例,男55例,女45例,年龄45~76岁,平均60岁。均合并有不同程度的慢性并发症。

方法:采取问卷调查方法,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性格特点、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患病后的心理状态。并针对其不同的心理状态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

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心理特点

恐惧、焦虑、抑郁心理问卷调查显示:存在恐惧、焦虑、抑郁心理的中老年糖尿病患者28例(28%)。这类患者对糖尿病较为恐惧,因为知道了这是一种终身性疾病,是不可治愈的疾病,害怕一辈子吃药、打针,更害怕糖尿病各种慢性并发症给自己带来身体上的损害和痛苦,担心不能生活自理,需家人照顾,造成生活质量的下降。此外,经济花费也是他们焦虑的重要原因之一,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花费常常较多,而且需要长期的经济支持,对于那些家庭经济条件差的患者来说是个沉重的负担,他们担心拖累子女,同时他们又害怕死亡,故而变得焦虑不安,性格内向不善表达,整天表现出心事重重,抑郁心理明显。

认知功能障碍:糖尿病患者由于年龄和疾病的因素(特别是老年糖尿病患者),随着机体的衰老,理解力和记忆力均有所下降,听力和视力也有所衰退,加上伴有不同程度的急、慢性并发症,造成认知和感知功能障碍。还有部分糖尿病患者由于对知识的缺乏,容易被小广告、祖传秘方、偏方及保健品所迷惑,因而这些患者对真正的科学知识,真正的健康教育知识了解得很少。本调查显示,存在不同程度认知功能障碍31例(31%)。

悲观、失望心理:存在悲观、失望心理20例(20%),这多见于那些病程长、并发症多且经济拮据的患者。这类患者经济收入少,病情重,长期治疗需要大量的资金,而家庭中又缺乏有力的经济支撑,子女也需要为生活奔波劳碌,没有充足的时间来照顾他们,因而他们对疾病、对未来失去信心,产生了悲观、失望心理。

无所谓心理:有这种心理的糖尿病患者21例(21%),他们处于糖尿病早期,而且文化程度相对较低,他们常常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他们自认为能吃、能喝、能睡,没什么不适,就血糖高一点没什么关系,甚至他们不承认有病,不愿意改变他们原有的生活方式,不愿意用药,不愿意作任何治疗。少数患者还可能与医生、护士对立,不信任、不配合。

护 理

第2篇

老年患者大都患有慢性病,为此要承受长期的疾病折磨,病程漫长,所以往往产生极为复杂的心理活动。老年慢性患者常易出现焦虑、内疚、自责,还可出现消极、悲观、自暴自弃,甚至绝望厌世等心态,有时表现为抑郁少言,有时表现为暴躁、怒气冲冲,遇到一些琐碎小事就大发雷霆。对于这种心理变化,家属要给予谅解,要热情关心他们,耐心引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于患者的粗暴无理,要给于深切的谅解,切勿与患者争吵,伤害患者的自尊心,要以深切的理解与真诚的善意去感化患者,要多与患者谈心,帮助他们正视现实,鼓励他们振作精神,要帮助他们消除顾虑和其他有害的心理因素;增强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因素,主动配合治疗。

总结我科慢性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和中医护理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要求护理人员掌握不同的心理特征,并运用自己所学的中医护理知识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才能更好地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

1 心理特点

1.1 慢性病患者的心理特点 患者因疾病住院改变了其正常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方式,导致忧虑,如:思虑过多、心脾亏弱、忧劳过度、胃中不和等,不仅会使患者的注意力容易过分集中到病体上,还会影响到他的心理状态。

1.2 患者方面的原因 患者因长期患病,会对自己的病情和即将做的治疗感到束手无策、焦虑,对预期的疗效表示悲观,会有怒、忧、思、悲、恐、惊等情志方面的变化,而产生因七情内起之郁,其过程大多是:“始而伤气、继而及血、终乃成劳”所以要让患者怡情自遣、宽怀调养,才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疗效。

1.3 依赖性和退行性行为反应 依赖性、退行性行为是住院患者最常见的行为反应。患者在患病时自然会受到亲人和周围人们的照顾,成为人们关心帮助的重点对象,有些患者就会产生自信心不足,变得软弱无力,事事都要依赖别人。

2 应对方法

2.1 环境因素 护理人员为患者创造安静、安全、舒适的住院环境,病房温度适宜、光线柔和、床单干燥。

2.2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我们实行人性化、个性化服务的一个良好开始和前提,护理人员在这方面起着主导作用。首先,护理人员要在已经掌握的医学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广度和深度,给患者做病情介绍和入院宣教时,运用通俗语句来描述,这样可以消除患者心中的恐惧和不安。其次,要尊重患者人格,包括在操作时保护患者的隐私,这样能使患者避免窘境,得到患者的信任。

2.3心理护理:对疾病造成病人的痛苦和悲观失落感,护士应予以理解和同情。鼓励病人疏泄抑郁和烦恼,并和病人多谈心,使其提高认识,要坚持治疗、适当锻炼,病情是可以得到长期缓解的。   2.4补充营养:因疾病造成病人较长时间的机体和心理精神的影响,有长期消耗和食欲不强的现象,所以需要注意补充营养。

2.5协助和训练病人自我照顾:首先要使病人消除依赖思想,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积极的和安全的训练。

2.6对并发症和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①增进机体抵抗力。要保证营养、睡眠和良好的情绪,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锻炼。②协助合理用药。对长期用药的病人,要了解用药目的、种类、名称、剂量,注意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以便及时处理。不要随便改变和增减用药的种类和剂量。

2.7指导自我护理,调动患者的主动性:指导病人了解所患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诱发因素,以防止病情反复。指导病人了解所患疾病可能会发生哪些并发症及其原因,以防止发生并发症。鼓励病人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社会活动,提高生活的自理能力。要让患者知道疾病的康复只靠治疗是不够的,还要依赖患者自己的努力,要有战胜疾病的信心,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面对现实,主动融入到社会活动中。

2.8中医护理 因恐惧不安可引起失眠,应用所学的中医耳穴压丸法来治疗。主穴:心、神门、皮质下。配穴:肝火上扰配肝、胆,胃气不和配胃、脾,阴虚火旺配肾。在不服安眠药的情况下收到很好的疗效,有效率达95%,且无不良反应。

3讨论

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以活动的形式存在的。心理活动会有一定的躯体表现,而有了躯体疾病必然会有相应的心理活动。心理活动影响着一个人病体的康复。依据现在“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和“整体护理”理论,我们在治疗时不仅要注重医疗技术,还要依据患者在住院期间不同时期表现出的心理特征进行相对应的心理护理和疏导,才能更好地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疾病影响人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影响着人的身体健康,两者相辅相成。因此,在我们忙于做各种治疗时,切勿疏忽了患者的心理特征。参考文献

[1]马红梅,人文关怀在中医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全科护理杂志,2009第29期

第3篇

老年人患病后,由于社会角色的转变、住院后环境发生改变等因素会使患者产生特有的心理需求和反映,护理人员与患者交往过程中,需要使用良好的言语、表情、态度和行为去影响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

老年患者大都患有慢性病,为此要承受长期的疾病折磨,病程漫长,所以往往产生极为复杂的心理活动。老年慢性患者常易出现焦虑、内疚、自责,还可出现消极、悲观、自暴自弃,甚至绝望厌世等心态,有时表现为抑郁少言,有时表现为暴躁、怒气冲冲,遇到一些琐碎小事就大发雷霆。对于这种心理变化,家属要给予谅解,要热情关心他们,耐心引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于患者的粗暴无理,要给于深切的谅解,切勿与患者争吵,伤害患者的自尊心,要以深切的理解与真诚的善意去感化患者,要多与患者谈心,帮助他们正视现实,鼓励他们振作精神,要帮助他们消除顾虑和其他有害的心理因素;增强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因素,主动配合治疗。

总结我科慢性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和中医护理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要求护理人员掌握不同的心理特征,并运用自己所学的中医护理知识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才能更好地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

1心理特点

1.1慢性病患者的心理特点 患者因疾病住院改变了其正常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方式,导致忧虑,如:思虑过多、心脾亏弱、忧劳过度、胃中不和等,不仅会使患者的注意力容易过分集中到病体上,还会影响到他的心理状态。

1.2患者方面的原因 患者因长期患病,会对自己的病情和即将做的治疗感到束手无策、焦虑,对预期的疗效表示悲观,会有怒、忧、思、悲、恐、惊等情志方面的变化,而产生因七情内起之郁,其过程大多是:“始而伤气、继而及血、终乃成劳”所以要让患者怡情自遣、宽怀调养,才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疗效。

1.3依赖性和退行反应 依赖性、退行是住院患者最常见的行为反应。患者在患病时自然会受到亲人和周围人们的照顾,成为人们关心帮助的重点对象,有些患者就会产生自信心不足,变得软弱无力,事事都要依赖别人。

2应对方法

2.1环境因素 护理人员为患者创造安静、安全、舒适的住院环境,病房温度适宜、光线柔和、床单干燥。

2.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我们实行人性化、个性化服务的一个良好开始和前提,护理人员在这方面起着主导作用。首先,护理人员要在已经掌握的医学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广度和深度,给患者做病情介绍和入院宣教时,运用通俗语句来描述,这样可以消除患者心中的恐惧和不安。其次,要尊重患者人格,包括在操作时保护患者的隐私,这样能使患者避免窘境,得到患者的信任。

2.3 心理护理:对疾病造成病人的痛苦和悲观失落感,护士应予以理解和同情。鼓励病人疏泄抑郁和烦恼,并和病人多谈心,使其提高认识,要坚持治疗、适当锻炼,病情是可以得到长期缓解的。

2.4 补充营养:因疾病造成病人较长时间的机体和心理精神的影响,有长期消耗和食欲不强的现象,所以需要注意补充营养。

2.5 协助和训练病人自我照顾:首先要使病人消除依赖思想,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积极的和安全的训练。

2.6 对并发症和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①增进机体抵抗力。要保证营养、睡眠和良好的情绪,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锻炼。②协助合理用药。对长期用药的病人,要了解用药目的、种类、名称、剂量,注意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以便及时处理。不要随便改变和增减用药的种类和剂量。

2.7 指导自我护理,调动患者的主动性:指导病人了解所患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诱发因素,以防止病情反复。指导病人了解所患疾病可能会发生哪些并发症及其原因,以防止发生并发症。鼓励病人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社会活动,提高生活的自理能力。要让患者知道疾病的康复只靠治疗是不够的,还要依赖患者自己的努力,要有战胜疾病的信心,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面对现实,主动融入到社会活动中。

2.8 中医护理 因恐惧不安可引起失眠,应用所学的中医耳穴压丸法来治疗。主穴:心、神门、皮质下。配穴:肝火上扰配肝、胆,胃气不和配胃、脾,阴虚火旺配肾。在不服安眠药的情况下收到很好的疗效,有效率达95%,且无不良反应。

3 讨论

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以活动的形式存在的。心理活动会有一定的躯体表现,而有了躯体疾病必然会有相应的心理活动。心理活动影响着一个人病体的康复。依据现在“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和“整体护理”理论,我们在治疗时不仅要注重医疗技术,还要依据患者在住院期间不同时期表现出的心理特征进行相对应的心理护理和疏导,才能更好地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疾病影响人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影响着人的身体健康,两者相辅相成。因此,在我们忙于做各种治疗时,切勿疏忽了患者的心理特征。

参考文献

[1] 马红梅,人文关怀在中医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全科护理杂志,2009第29期

[2] 芩彩玲,浅谈慢性病患者情志护理的重要性,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2第07B期

第4篇

老年病人由于自身生理机能的退行性变化,手术前往往情绪悲观,态度消极,增添了手术的复杂性和风险性。最大限度地帮助老年病人安全度过手术期是非常重要的,现将对我院2004~2005年收治的老年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00例老年住院病人均是65岁以上的,其中男112例,女88例,病人病情较复杂,除手术外,合并高血压120例,占60%,合并心脏病86例,占43%,合并糖尿病44例,占22%。

2 老年病人的特点

2.1 老年病人的生理特点:老年病人的体质较弱,全身条件较差,并发症多,入院时除手术疾病外大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其它慢性疾病,其抵抗力、代偿力、应激力等较差。另外,老年病人较年轻人的手术疾病也较复杂和严重。

2.2 手术期间的心理特点:老年病人由于具有特定的生理条件,必然导致心理上的变化,大多数病程较长,认为即使手术也难延续生命,对手术深感紧张和恐惧,对疾病的康复缺乏信心,其中一部分病人是在子女的劝说下而入院治疗,接受手术的病人对手术的恐惧甚至超过了对死亡的恐惧,还有一部分人认为自己年龄已高,会在经济上、陪护上给子女增加负担而产生一定的顾虑。

2.3 手术的生理变化:由于老年病人的客观条件及特殊的心理变化,致使其血压容易上升,一些血压原本正常的病人,一进入手术室即因紧张而出现血压升高,甚至达到难以手术的程度,其他生命体征也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3 老年病人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

3.1 加强术前访视:做好术前访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由于手术本身是一种创伤,病人从非手术状态到手术状态,需要有一个适应和能够接受的过程。因此,有必要向病人介绍手术室的环境,各种监测仪器所产生的报警声,麻醉的方式,手术方法的概要。让病人感觉每一个环节都有人关心,增加他们的安全感,同时也增强护患之间的交流。

3.2 病人术前晚必须保证足够的睡眠:让其关系最密切的亲人陪护在身旁,保持病室安静以及柔和的光线,如难以入睡可适当应用镇静剂,进入手术室前再次安慰病人,使其放松,减轻恐惧心理,避免血压升高、心率增快。

3.3 由于病人对手术室的环境和气氛极为敏感,在手术过程中,护士和医生的言谈举止很重要,病人进入手术室会认为自己的生命就掌握在医护人员的手里。因此,手术人员严肃认真、全神贯注对减轻病人的疑虑很重要,所有人员不应在手术室闲谈、嬉笑或窃窃私语。护士应与麻醉师配合默契,若术中病情突变或发生意外,应沉着冷静,以免造成病人的恐惧;对各种仪器的报警声应调到最小程度,避免对病人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病人进入手术室,护士应将其轻轻搬上手术床,主动与其交谈,转移其注意力使之放松,配合麻醉师尽快使病人处于麻醉状态,手术中病人如对手术感到不适和痛苦,巡回护士应耐心向其解释,使其了解这是手术带来的不适,手术后自然会消失。

第5篇

【关键词】脑卒中 早发癫痫 老年 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8-205-02

急性脑血管疾病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居民饮食结构的改变,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该病的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均较高,是构成人类三大致死原因之一。癫痫是一种复杂的神经科综合征[1],急性脑血管疾病是引起老年人继发癫痫的主要原因,,我科在对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自护理论护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07年9月~2010年7月收治的38例老年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记为治疗组,选取2005年9月~2007年5月收治的40例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的资料作为对照,记为对照组,治疗组男性23例,女性15例,年龄在63~84岁之间,平均65.5±6.6岁,脑出血20例,脑梗死18例;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在65~80岁之间,平均66.7±5.6岁,脑出血22例,脑梗死18例。所有患者均经颅脑CT或者MIR扫描,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行常规检查,接受脱水剂及神经营养治疗,癫痫发作时,根据情况选择单一药物或者双药治疗,对癫痫持续状态脉注射安定或者苯妥英钠。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患者采用自护理论护理,包括完全护理、部分护理;支持-教育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变化及护理满意度。

1.3 ADL评定方法 根据Barthel指数将患者的ADL能力分为3级,显效:有轻度功能障碍,可以完成部分日常生活,需要一定的帮助。有效:有中度功能障碍,需要极大的帮助才能完成生活活动。无效:患者有重度功能障碍,多数日常生活活动不能完成或者需要人照料。

1.4 护理满意度 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估,采取百分制。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2]。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内和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和x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治疗组患者显效20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8.94%,对照组患者显效17例,有效10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67.5,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见表2

表 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分)

治疗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自护理论强调患者的自理能力,在完成自理活动时需要他人的指导和帮助,自我护理教育是针对患者的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概念和健康知识进行健康教育,是护理人员交给患者必要的知识,帮助患者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患者处于癫痫大发作或者癫痫持续状态,治疗应该以抢救生命、控制病情为重点。患者癫痫发作时,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和裤带,停止进食,并清除患者口腔分泌物,酌情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防止出现吸入性肺炎。用毛巾塞入上下臼齿之间,防止出现舌咬伤,床头放置长枕头,避免患者头部撞伤,预防骨折和脱臼。抽搐停止后,注意患者肢体摆放,注意监测患者的瞳孔、意识、生命体征以及抽搐情况。处于疾病恢复期,病情稳定者可部分护理,教给患者疾病的相关知识和康复知识,注意预防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患者长期卧床,极易出现压疮和肺部感染,指导患者家属预防坠积性肺炎和压疮的发生,对患者进行吞咽训练,避免误吸的出现,强化患者的安全自我保护意识,让患者家属扶患者进行训练。注意合理饮食,每天低盐低脂饮食,伴有糖尿病患者不宜进食含糖量高的饮食。对患者的病情、个体差异、文化层次进行评估,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可行的健康教育计划和目标[8],并进行系统健康教育,讲解癫痫的预防知识和病因,向患者及家属强调规律服药的重要性,不能擅自停药或者换药,以免引起复发。对脑卒中继发早发性癫痫患者进行自护理论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秦绍森,国 红,苏 闻.中风后癫痫的临床研究[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0,3(1):46―48.

第6篇

【关键词】 老年手术患者;护理;配合要点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739-01

随着社会发展,科学的进步。人类对健康和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人类的寿命也有普遍提高。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如何处理这一特定人群的问题,使他们尽快恢复健康,解放围绕其周围的人,使他们尽快投入工作和生活,已成为社会问题[1]。而手术中护理是否正确,会直接影响手术的成功及预后。手术室护士应掌握老年病人的生理特点,做好整个手术过程的配合,使病人安全度过手术期。

手术中的护理配合要点:

1 心理护理

手术特别是老年患者入手术室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因此在护理老年手术患者过程中护士要做好心理护理。因巡回护士术前已探视患者,会让患者产生一种依托感[2]。可以通过亲切的交谈、深切关心的言语等转移患者的注意力。过度紧张的病人可适当给予一定得镇静药物。

2 血管的选择

针对老年患者血管弹性差、脆性增加、循环差等特点,尽量选择上肢血管,可有效减少静脉炎、静脉血栓等的产生。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可选择深静脉置管如锁骨下静脉或PICC.3 保暖

针对老年人新陈代谢缓慢、怕冷等特点,手术间室温应设定在24-26°C之间。术前注意被服保暖特别是肩膀和脚底处。术中使用的冲洗液应注意使用温箱将冲洗液加温至37°C左右,可避免体内过多热量散失,防止术中低体温的发生[3]。

3 术中检测

因老年人身体机能低下,特别是多种疾病并存的患者。手术中密切观察病人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用物准备齐全,刷手护士默契配合,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在术中,应严格控制补液量和补液速度,对心、肺、肾功能不全的病人尤其要谨慎。老年人因补液不当造成心、肺、肾功能衰竭和因术中术后血压波动太大造成脑血管意外的病例屡有报道,应引起高度重视。

4 防褥疮

由于老年人皮肤弹性差,周围循环差等特点。长时间的手术或不当的操作都可能引起压疮或褥疮。所以术前应当评估患者的情况,术中床单保持平整干燥,避免拖、拉、拽等不当操作,对容易压迫部位采用软垫保护,对手术时间较长的患者采取针对性的皮肤护理。

5 手术配合

当老年患者施行较复杂的手术时,要安排高年资的护士参与该手术。这是因为医护之间娴熟的配合,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包括与麻醉师的配合,对全麻病人应备好各种抢救药品、器材,检查有无松动牙齿、义齿,以避免脱落和误吸;在进行硬膜外麻醉时,由于老年人韧带和软组织失去弹性,甚至钙化,穿刺困难,因而配合麻醉师取得病人的合作、摆好正确的是十分重要的。根据手术部位摆时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既要充分暴露术野,又不要妨碍呼吸和循环功能,并且要防止褥疮的发生和神经的损伤。与手术者的配合,要求物品准备齐全,4注意力集中,熟悉手术过程,主动配合缩短手术时间[4]。

6 安全防护

术前详细询问患者体内有无假体、安装临时起搏器、金属义齿等。对装有起搏器的患者禁用高频电刀,对安装假体、金属义齿的患者应慎用高频电刀。术中严密观察患者肢体,避免肢体与床体或托盘头架等金属物体接触。可采用布类敷料保护易接触部位。

7 防坠床

因部分老年患者神智思维模糊,配合不好,而手术床又较窄,加之全麻患者术后复苏过程不受控制。极易发生坠床。所以巡回护士要加强看护,最好能陪在患者旁边。对有些患者使用约束带,但约束带松紧要适宜,且要衬以棉垫,要保证患者舒适为宜。

近年老年手术患者比例呈增加趋势,手术年龄的范围扩大,使高龄患者许多过去难以手术治疗的疾病获得治愈。针对老年患者存在的许多不利因素,要求手术室护士不但要有全面的护理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还要有较强的责任心和伦理道德修养。近年,我们重视了围手术期的护理,在整个护理过程中针对老年患者所特有的病理生理特点,采取以病人为中心,系统的有计划的身心护理,医护密切配合,制订严密的计划,妥善处理术中意外,使所有的老年患者均顺利地度过手术关。

参考文献

[1] 殷磊.老年护理学[J].护士进修杂志,2001,16(9):644-645.

[2] 张建华.慢性肾衰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心理干预.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37.

第7篇

我国老年肿瘤患者逐年上升,老年人与其他患者有着较大的不同,是一组特殊的群体,临床上的护理工作尤显重要,不仅护理项目、程序较多,而且心理需求增加,我们临床护理人员应在掌握老年患者的生理、心理特点的同时恰当运用护理措施,对提高该类人群的生存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老年肿瘤患者生理和心理特点

老年肿瘤患者在得知患上肿瘤后,对生理和心理产生较大的影响,临床上常见如下。

生理特点:患上肿瘤的老年人,机体上营养状态下降,导致各个脏器能量不足,正常功能受到影响,抵抗力下降,很容易合并上其他慢性病。机体适应能力下降,对药物的耐受性下降,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出现身体不适应症状。

心理特点:①焦虑心理:老年肿瘤患者由于癌症折磨,形容枯槁,生活能力下降不能正常工生活,一些文化程度高的患者感到被社会抛弃,社会地位下降,闷闷不乐,特别是相当一部分患者都是贫困的晚期癌症患者,由于反复长时间的医治,严重的经济负担,使患者担心家庭经济问题,思虑家属的生活问题,终日思绪不断,表现为六神无主、反复自言自语、睡眠差、记忆力下降等。②抑郁心理:在临床一部分患者中,有很多家属为了某些原因,对患者隐瞒病情,但由于患者偶然的机会获知自己的病情,因此,很想通过家属求证,面对面谈论自已的病情及治疗等问题,但遭到家属的回避,甚至拒绝,一些病人一旦了解了自己的病情,认为是宣告生命即将结束。此时患者就有很压抑的心理,感到自己不受关心,生存毫无意义,特别是老年人,由于年龄大,经济来源不充足,儿女关怀不当等,均可使其对生活失去信心,表现为整日闷闷不乐、少言寡语、不思饮食,无意睡眠、放弃治疗、自暴自弃,个别出现自杀念头等。③孤独心理:老年肿瘤患者由于病程长,特别是老年患者及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长期躺在床上,与外界不能接触,心理的孤独尤为突出。④愤怒心理:癌症患者在未得知病情时,寄予治愈很大希望。但当得知自已的病情无法医治,生命快到尽头时,心理会感到愤愤不平,心理的悲愤油然而生,常常出其不意地向他人发脾气,表现为烦躁不安、怨恨他人,敌视周围的人,甚至做一些过激的行为,如自杀、求安乐死。⑤恐惧绝望心理:由于对疾病治疗了解的不全面,病人一想到患上不治之症,而晚期癌症患者的主要表现为癌痛和恶液质,随着病情加重,患者的疼痛加剧,体质减弱,患者产生对死亡的恐惧,害怕离开自己的亲人,离开美丽的人生,表现为非常沮丧,精神紧张,反应过于敏感,食欲明显下降,失眠,也有表现出语言行为粗暴者。特别是当癌痛折磨时,患者感到似乎死亡即将来临,极度恐惧,甚至引致绝望心理。⑥乐观向上心理:临床上一般见于文化知识层次较高、思想境界较高、心理素质好、社会阅历丰富、对生活非常热爱、真正理解生命的含义、求生欲望强烈的人,在知道患上肿瘤后,能科学面对,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在治疗中追求提高生存质量,减轻痛苦,延长生命。

护 理

临床上大部分病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疑虑、抑郁、绝望,在护理工作中,要求我们制定一定的策略,采取相应的措施,正确引导患者,放下精神包袱,减轻心理压力,配合医生治疗,改善生存质量,延长生命长度,对老年患者来说是最有实际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