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经济发展的理论范文

时间:2023-09-06 16:54:16

序论:在您撰写经济发展的理论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经济发展的理论

第1篇

关键词:贵州经济;内生增长;人力资本;创新

引言:贵州经济的发展模式还属于粗放型,经济结构还不够完善,经济增长缺乏内生动力,继续这样的发展模式贵州经济将会陷入死循环,无法实现可持续的发展。为了突破贵州经济增长的瓶颈,首先需要以正确的理论为基础,对过去的经济增长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然后结合贵州省的实际情况,寻找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一、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关键点

(1)报酬不变和报酬递增。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诸如知识这样的内生要素是具有外部溢出效应的,随着知识的积累会使资本和劳动等生产要素现实报酬递增,所以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提出了具有要素报酬不变或递增性质的生产函数,以解释内生经济增长的原因。(2)边干边学与知识的溢出效应。一是随着资本品的增加积累的知识也越来越多,使得资本品所包含的技术水平得以提高;二是由于知识的外部效应,所有劳动力与资本的效率在转化为产品时都会有所提高。(3)人力资本。由于人力资本的可传递性,其最终结果不仅提高了自身的生产率,而且也提高了劳动与物质资本的生产率,从而形成了生产的收益递增。(4)研究与开发。研究与开发指的是运用现有知识进行科学技术的创新性活动。

二、贵州经济增长动力的问题分析

(1)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对资源的依赖。长久以来,贵州的经济发展对资源的过度依赖仍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10大行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80%以上,可见贵州经济的增长和发展目前仍然依赖于资源投入,一旦资源枯竭,经济发展将陷入极大困境。(2)人力资本的欠缺。贵州人口比例不均衡,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农村人口较多,受教育的机会较少而且教育程度较低,其次,贵州高文化高素质人才分部不均匀,这造成了贵州省内各地区经济发展的脱节,各地区经济水平差距较大。最后,贵州人力资本欠缺的主要原因在于教育程度较低,教育发展水平不够。(3)经济发展中的创新能力不足。大部分企业没有掌握核心技术,农业的科技应用处于较低水平,各个行业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较低,缺乏支撑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更是稀缺。

三、实现经济内生动力的意义

(1)较落后地区经济发展上拥有后发优势,但很多地区只是单纯的引进发达地区的技术和模仿发达地区的技术,并没有真正发挥后发优势,这需要建设完备的基础设施,拥有较完善的经济结构和建立适宜的经济制度,只有具备了这些条件,才能将后发优势真正的转变为发展动力,从而使后发优势得以有效发挥。(2)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贵州生态的破坏,如果还是依靠原来以要素投入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必然会进一步消耗贵州的自然资源破坏其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的破坏必然会影响经济环境。(3)只有实现经济的内生增长,贵州才能脱离现有的区域发展困境,和其他地区共同发展,以较快速度追赶发达地区前进的脚步。否则,贵州将陷入贫困地区发展的死循环中,拉低国家经济的增长水平。

第2篇

关键词: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理论研究;重要性

1 中国工业化的新模式

我国在召开的中提出了家庭联产承包的政策之后,农村务农的人们可以除了土地进行另外的工作获得收入。农村产生了大量的务工者,为乡镇工业的发展和前进提供了人力资源。我国人口众多,建立的各种形式的企业不能都聚集在为数不多的城市里面,应该尽量的扩散到众多的乡镇中去,这就是所说的工业下乡。把工厂建设在广大的乡镇中,一样能够为国家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收入,同时不会让人口聚集在为数不多的城市中,也不会让众多的农村务农者离开家乡。从这方面开讲,促进了工农结合,缩小了城镇差距。在广大乡镇建设工业、城乡结合,实现共同富裕,这和西方发达的工业国家所走的道路是不一样的,却是最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

我国农民在农业繁荣的基础上,以巨大热情兴办集体所有制的乡镇工业。这种工业化的道路,是农民群众在实际生活中自己的创造。

开发具有农村特色的产业。社队工业归属于市场调节掌控,但是一定要选择适合在农村的区域内建设的企业,才可以施展农村地区自身的优势,确保其稳定持续的发展。社队工业必须具备生产的原材料以及打进市场的优势才能够稳定持续的前进。农村建设的工业和当地生产的农副产品综合起来开展劳动密集形式的工业,发展地方风格大范围开拓我国和国外的市场,这些是社队工业能够有更大发展前景必须实施的方式。

2 小城镇发展模式

小城镇是农村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小城镇建设是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人口出路的一个大问题。离土不离乡、离乡不背井这两种方式,应该作为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具体途径来进行研究。“离土不离乡”与“离乡不背井”,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第一阶段的主要形式,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离土又离乡”与“离乡又背井”则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第二阶段的主要形式,是加速城市化进程、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我国存在城乡二元结构和城乡“三大差别”,教授主张把它们和农民一起融合在小城镇里。

觉得应该做到以下的两方面:第一在内陆地区建设这种以人口为主的蓄水水库,第二是在人口稀缺土地比较广阔的边区发展能源。对于在规模比较小的乡镇建设人口为主的蓄水水库用途,社会学家讲过一个很适合的话:社队工业的建设把一些人民的身份从农民转变成了工厂工人,城镇开办的一些工厂也招用了一部分的农民工。这代表着在现代社会已经有很多农民变成了城镇人。

有关向边远地区疏导人口的问题,现在的边远地区面临两种情况,留不住当地的人才,另一个是具有手艺技能的人才进入。应该恭迎这些带着手艺来到边远地区的人民进入,想办法把他们赚的钱留下,进行更大程度的投资。换句话说,就是对他们实行开放对策,把他们留下来。在西部大开发项目中,就应该通过人才的变换能够加快城市建设,通过人们的互相串动,带动西部的地区资本方面、能源开发、物流方面的发展,富裕边区以及加强边防的稳固。

对于小城镇的发展,先讲述一个成功的例子。如:在江南我国经济最繁荣的地区之一,其中吴江县的发展,社会学家曾经就对吴江县的小城镇调查过,同时开展了深层次的分析,触及到了小城镇发展最尖锐的问题。

通过类型比较法是有可能从个别逐渐接近整体的。“这个方法至今认为是有价值的,但是也已经看到它的不足。”这种方法的不足阐述如下:美国芝加哥社会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雷德菲尔德(Redfild)教授也主张微型分析,但是他后来也感到研究一个文化较高的农民社区,应当注意到这个社区在经济上和意识形态上与城镇的联系。这就对我过去的方法指出了不足之处了。在对我国农村问题的考察不能只在农村进行,由于在经济形式上它归属于城镇掌管,不对掌管的地区进行考察不利于看清楚农村的样态。在思想观念中来讲,更受到社会经济文化的磨练,被当时的中国发展状态所控制。在这方面存在一个发展基础和建筑上层的关系,这里不论进行怎样的分析调查,都不能真正的解决这个现象。在对规模比较小的城镇中发展方式进行对比时,要努力摆脱这种方式的不完善部分,要用敏锐以及长远的眼光进行分析,对于个别的地方使用微观的态度往远处看区域发展的特色。

从各个发展方面不同的立场去研究在规模较小的城镇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要慢慢扩大考察的范畴,进行对比使用的方法要慢慢的深入到实际,慢慢的提高自身的观点。我们在对规模较小的城镇进行研究时,慢慢从不是很了解的状态中分出了类型,又在考察其前进方向分出了其发展模式,要从不同的发展模式中考察其共同的前进方向。

3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1983年,在《小城镇・再探索》一文中,提出了“经济发展模式”的概念。“模式”是指在一定地区、一定历史条件下具有特色的经济发展过程。对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探讨研究工作向前推进了一步,即要从整体出发,探索每个地区的发展背景、条件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与其它地区相区别的发展特色,促使他进入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道路的比较研究。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旬,社会学家第一个说出了苏南形式的思想,是以南通、无锡、苏州、常州这些地区差不多一样的发展模式提出的此思想。这四个地区都处在长江下游地区,都是因为进行乡镇企业的建设而进入工业发展模式的。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实行家庭联产方式的时候,这些地区没有把社队企业废除,而是更加努力的建设发展社队企业。当时,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怎样把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为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这就大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他们千方百计地去开辟种种生财之道,农民常称它为‘找活路’。各地农民处境不同,条件有别,所找到的活路多种多样,因而形成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各种发展模式”。教授对苏南的调查总结了四条:无农不稳,即没有农业,经济站不稳;无工不富,即没有工业富不起来;无商不活,即没有商业经济活不起来;无才不兴,即没有教育和科学文化就不能继续前进。

在1986年,社会学家在温州地区进行考察时发现,温州人去外地发展的人数已经达到了二十二万人,其中外出务工的人数占一半,外出做生意经商的差不多有十万人。这是温州形式的主干。温州地区的农民外出进行务工,把赚到的钱寄回到家乡,这是温州发展启动的第一批资金,然后通过广阔的开放市场营销自家的作坊产品。温州形式其中的一个发展特色:小商品、大商场,个体私营快速发展,所占经济比重很大。社会学家对于温州的发展模式用了两个词进行了概括:个体所有制、家庭所有制。家庭所有制对温州形式进行了定义,适合苏南发展的社会所有制极端的另一种做法。社会学家认为:其实在苏南发展形式中的社会所有制也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家庭所有制。社队企业的发展、经营、招工、分配都是模仿传统的大家庭生活模式,新发展的事物差不多都不能脱离出传统的家庭模式结构。但是借助家庭模式进行了更广阔的发展。

第3篇

关键词:发展实践;发展理论;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1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2)04-0007-04

一、引言

一般而言,推动理论发展的动力有:学科内部的理论纷争、实践领域的影响、学科之间的相互促进等。本文主要探索二战后经济发展实践对发展经济学理论的影响。二战后,新兴独立国家产生,为了设计适宜本国国情的发展政策,政策制定者们从率先腾飞的经济体的发展经验中寻求答案,学者们则对这些发展经验进行理论上的解释和推广,促进了经济发展理论的不断演化。本文跟踪了60年来世界经济增长较快的国家的经济发展实践,认为它们影响了经济发展理论的演化。

二、上世纪50年代的发展实践与发展理论

上世纪50年代以及二战以前的一段时间,苏联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苏联在“一五”和“二五”期间的工业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19.3%和17.1%,二战后,1946—1950年增长率达到20%,1951—1955年达到11.2%,它迅速实现了工业化。其发展战略的典型特征是大规模的投资以及高速的工业化、国有经济、计划经济、内向发展。这些对于那些想迅速建立自己独立国民经济体系的第三世界国家有强大的示范效应,上世纪50年代的发展理论大都受到了苏联经济成功的启发。

50年代占主导地位的发展理论包括:大推进理论(罗森斯坦一罗丹,1943、1955、1957)认为由于“货币的外部性”能带来规模经济,所以要靠大规模投资在几个互为补充的工业部门同时实行有计划的工业化;由于“技术的外部性”,教育和训练工人必须靠国家安排;他还强调了基础设施的规模经济的重要性。计划化理论(钱纳里,1955)认为生产部门的相互关联和生产要素的结构性非均衡引起的外在经济是价格制度不适合发展中国家的原因,因此强调了计划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贸易条件恶化理论(辛格,1950)和中心—理论(普雷维什,1950)从不同侧面强调了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不利地位,主张发展中国家应该通过贸易保护来实施进口替代工业化。起飞理论(罗斯托,1956)假定投资收益率是固定的,为了让收入的增长率高于人口的增长率,投资占GNP的比率必须超过一个最小门槛,强调了资本的重要性。

苏联的经济增长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了蓝本。这一时期发展中国家都把GNP增长视为主要目标。各国仿效苏联模式实施唯工业化战略,采取牺牲农业的方式,建立起门类齐全的工业部门,通过“剪刀差”压低粮食价格,提供廉价食品给城市工人,并减少了投入到农业中的公共资源。进口替代政策迅速在发展中国家蔓延,这种内向型的增长模式启动了工业发展,然而,由于与发展中国家要素禀赋并不匹配,培育了大量的低效工业产业。

三、20世纪60年代的发展实践与发展理论

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领跑是日本和巴西。日本1958年至1969年的平均增长率达到11.2%。其发展策略是:重视农业。60年代起日本大批农业劳动力流向城市,大量土地撂荒,城乡经济失衡,因此日本开始了以农业机械化、化学化为基本特征的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扩大固定资产投资。积极引进先进技术设备。重视教育、科学技术和科技人才。充分利用国外市场与资源。经济计划和产业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日本与巴西的经济增长和伴随着经济增长而出现的问题对这一时期的发展理论产生了影响。

舒尔茨(1960)在分析了日本和德国在二战后经济迅速恢复的奇迹后提出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的积累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他还强调必须给农业机会,把先进生产要素导入到农业中去。费景汉和拉尼斯(1964)揭示了增长过程中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之间功能的相互依赖关系——落后部门必须为工业部门提供资源,而现代部门必须有吸纳的能力。辛格(1964)肯定了人力资本投资、研究与开发、科学与工业之间相互累积性扩张等因素的递增收益效应,并将其称为“投资前基础设施”。刘易斯(1966)强调了经济计划和产业政策的重要性;同时指出只有工农业平衡发展或者对外贸易取得重大进展才会出现没有通货膨胀的增长,当一国进口替代活力被耗尽同时又没有取得农业上的突破就会产生结构性通胀。

日本战后的经济恢复能力大大超过预期,而50年代的发展战略在实践中受挫,各国政府不得不重新审视其战略选择。60年代的经济发展目标仍然主要集中在GNP增长上,另外增长与贸易平衡之间的关系受到更多关注,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也亟待解决。60年代主流的发展战略中,教育、科技和农业受到重视。为了找到进口商品和出口商品之间更为合适的组合,发展中国家适当地调整了其汇率和贸易政策,并因此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第4篇

[关键词] 后发优势 经济发展 海南

2009年12月,《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印发,标志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南发展面临新的历史机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海南岛发展经济的必然要求。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国内旅游消费开始进入大众化、多样化快速发展时期,这都是海南经济发展的绝佳背景。

但是当前,海南总体上仍属于欠发达地区,经济实力不强。根据后发优势理论,海南的相对落后状态反而使海南具有后发优势,如何利用好海南的后发优势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甚至赶超相对先发的经济区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文献综述

所谓后发优势,是指在先进国家或地区与后进国家或地区并存的情况下,后进国家或地区所具有的内在的、客观的有利条件,能使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比发达国家或地区实现更快的发展速度,表现为一种势能优势。

最早提出经济学意义上“后起性”概念的是19世纪英国古典经济学家约翰•穆勒。他对“后起性”的解释仅是经济不发达状况,没有进一步解释“后起性”有什么样的优势。约翰•穆勒之后,美国经济史学家格申克龙在总结德国、意大利等国经济追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于1962年创立了后发优势论(Gerchenkron ,1962)。格申克龙对19世纪德国、意大利、俄国等欧洲较为落后国家的工业化过程进行了经验分析,并由此指出:“一个工业化时期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其工业化进程和特征在许多主要方面表现出与先进国家(如美国)显著不同。”

在格申克龙后发优势假设提出以后,美国经济学家列维(Levy)于1966年从现代化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具体化,从而发展了后发优势理论(Levy,1996)。之后的阿伯拉莫维茨的后发优势理论始于其“追赶假说”(Abramovitz,1989),即不论劳动生产率还是以单位资本收入衡量,一国经济发展的初始水平与其经济增长速度都是呈反向关系的。也就是说一国的经济越是落后。其经济增长的速度越高,反之亦然。但是这一假说是潜在的而不是现实的,只有在一定的限制下才能成立。

日本学者南亮进以日本为背景,探讨了日本的后发优势从产生到消亡的过程。他认为日本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的高速增长主要是从后发优势中受益。特别是日本在现代经济增长之前,或与现代经济增长并行,已经具有了阿伯拉莫维茨所说的很强的消化和掌握现代技术的“社会能力”,具体体现为丰富的人力资源、现代化的经营组织、发达的信息产业和装备产业,这是日本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经济追赶的必要条件,从而印证了阿伯拉莫维茨的有关观点。

近年来,国内学者逐步认识和理解了后发优势理论,并在结合社会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作出了新的探索。北京大学罗荣渠(1993)归纳了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的表现形式,并论证了它们在现代化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作用和重要影响。复旦大学陆德明(1999)初步形成了基于后发优势的“发展动力理论”框架,提出了后发国家的发展动力转换假说,认为通过学习型追赶,后发国家与先发国家的发展差距能逐步缩小,但总还有一定差距无法消除,要超越这一“最后最小差距”,后发国家的发展动力必须更新转换,即从原来的主要由后发利益驱动的引进学习转向主要由先发利益驱动的自主创新。清华大学傅家骥、施培公(1999)探讨了作为后发优势重要表现的技术模仿创新问题,从资源积累的角度对模仿创新造就后发优势的内在机理进行了探讨。武汉大学郭熙宝(2000)从发展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出发,深入研究了西方经济追赶理论,对涉及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的各种流派和观点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并对全球化与信息化条件下的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的新变化作了有益的探索。

但是如何利用后发优势促进海南经济的发展,国内研究文献还较少,因此本文试图借鉴别国或地区利用后发优势发展的经验,为海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出谋划策。

二、后发优势的来源

落后国家或后发展经济可以借鉴先进国的经验,采取赶超工业化发展战略,可以借用先进国家的技术和巨额资本,从而实现经济跳跃式的快速发展。后发优势的来源为:

1.技术引进和技术模仿。后发展国家通过从先发展的国家那里引进各种先进技术,并经过模仿、消化吸收和改进提高而带来多种利益。这样,后发展国家就能在更高技术层次上开始工业化进程。发达国家比起后发展国家更为先进的科学技术正是后进国家赶上先进国家的一大优势,因为很多现成的科技知识可以利用。作为后发展中国家,可以不需要花费巨资来从事研究和开发,引进并消化这些先进技术的成本则要少得多。

2.组织制度和管理技术上的模仿创新。组织制度和管理技术上的模仿创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能够极大地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制度、企业组织制度、管理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后发展国家大多数缺乏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制度体系和管理技术,这一方面不利于甚至严重妨碍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对低效的经济体制的改革,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的创新,形成完整、统一、竞争、开放的市场体系,健全保证经济有序运行的法律制度,完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微观企业制度,实行合理有效的宏观调控,引进先进管理技术,实现经济的高速发展。

3.结构转换。在国内方面,后发展国家无论是产业结构,还是地区经济结构,都存在着典型的二元经济特征,即先进部门或地区与传统落后部门或地区并存。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结构转变(资源从低效率部门向高生产率部门配置)推动的,这是落后国家的一个特有优势。在国际方面,发达国家随着工业化的纵深发展,经济的比较优势将从一个产业转向另一个产业。随着国际资本向外扩张,产业链的国际延伸,发展中国家也将具有参与国际分工合作,连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后发优势。

4.社会意识。后发展国家因受自身相对落后的经济限制,以及受先进国家经验的刺激和启迪的影响,激发了他们实现赶超工业化国家的强烈的社会意识,而且一国落后程度越大,这种意识及其功效也就越显著。

5.先发国家的消费示范。先发展国家由于经济的先行发展,消费也比后发展国家成熟、高级。先发展国家人民的消费方式很容易成为后发展国家的时尚,成为后发展国家人民追逐、竞相模仿的对象。先发展国家人民的高消费给后发展国家以示范,引领后发展国家去追求更高水平的消费,给经济以强大的发展刺激。另一方面可以迅速推动后发展国家消费的升级换代,以需求带动供给,给经济以强有力的推动。

三、海南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利用后发优势发展经济

海南经济现在存在的问题是城镇化发展不足,经济结构层次偏低,产业整体素质不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不强;对外开放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国际贸易、利用外资和入境游客规模偏小;重大交通设施发展滞后,快速通达周边地区的出岛通道亟待完善;旅游产品创新不足,配套服务不完善,国际知名度不高;城乡管理水平较低,社会综合素质需要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相对脆弱,风暴潮等灾害时有发生,可持续发展的任务比较艰巨;旅游服务质量有待提高,人才培养、引进和储备不足,人文社会环境有待改善。

海南要改变以上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大力发展经济就需要很好地发挥后发优势。后发优势是一种潜在优势,它不可能自发地发挥出来,这正如阿伯拉莫维茨所论述的那样,要变这种潜在优势为现实的经济发展,需要一定的社会能力和历史机遇。这就需要海南地区创造使后发优势得以发挥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条件,以及一套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

1.海南发挥后发优势,首先需要利用好绝佳的政策环境。这个政策环境,最根本的是政府对海南地区发展的支持。国务院对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批复是对海南经济发展极大的政策支持。使海南地区在产品市场的推广、先进设备、技术和资本的引进占有很大优势。明确政府对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指导思想、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利用好政府给予的政策优惠,是海南经济发展的巨大优势。

2.海南发挥后发优势,需要有一个高效的政府。后发展地区迫于外部环境的压力,开始工业化、现代化的征程时,内部缺少必要的条件,需要领导层有目的地培育工业化、现代化的因素,不断加快工业化、现代化进程。这就需要一个能够有远见卓识、恢宏魄力、驾驭能力、领导权威的政府。紧跟国家的政策,海南省政府和各市区政府严格落实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规划,改进行政系统的办事效率就成了海南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3.海南发挥后发优势,需要技术和制度的引进模仿以及创新。海南地区的技术层次和国内发达地区的差距很大,但这正可以使海南以低成本引进先进的技术,从而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发展。海南还应利用好经济特区的特殊政策和建设国际旅游岛的优惠政策,做好先进制度的引进和创新,营造高效的制度环境,加快海南经济的发展。

4.海南发挥后发优势,需要改变落后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西方文明之外的国家中,后发优势发挥得比较好的典型代表是日本、韩国和新加坡,他们之所以能够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成功地实现跨越式发展,一个重要原因是它们在引进西方国家技术和资金的同时,也引进了西方的管理和法治,许多现代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观念为国民所接受,因而在改变国家落后面貌的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5.海南发挥后发优势,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科学技术基础。后发优势是潜在的,而非现实的。如利用后发优势,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就需要国内具备引进技术所必须的技术设备基础、人才条件和市场需求。不顾条件许可,乱用后发优势,反而可能事与愿违。就后发优势发挥作用的现实能力角度来看,它需要两个支撑条件:一个是科学技术的支撑条件,另一个是经济实力的支撑条件。要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科学技术基础就必然要大力发展教育。目前海南在发展教育方面已稍有起色,如三亚技工学校对海南生源实行三免一补(免学费、书费和住宿费,每月补150元生活费),有力的保障了家境贫困的学生学到一技之长。但海南地区的教育毕竟与国内其他地区教育的差距还很大,今后在政府投入和吸引民间资本进入教育事业方面还大有作为。

参考文献:

[1] 亚历山大•格申克龙:经济落后的历史透视[C].谢立中,孙立平,二十世纪西方现代化理论文选,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

[2] 陆德明:中国经济发展动因分析[M].山西经济出版社, 1999年

[3] 王必达:后发优势与区域发展[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4]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5] 郭熙保:经济发展:理论与政策[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6] 施培公:后发优势―模仿创新的理论与实证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

[7] (日)南亮进:日本的经济发展[M].经济管理出版社,1992年

第5篇

【关键词】经济增长 经济发展 方式 结构

一、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不同内涵

在很早以前的的经济理论中,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是一样的含义。“经济发展问题实质上就是通过增加人均产值来提高国民收入水平, 使每一个人都能消费得更多”[1]。当时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一般指的是工业化水平的提高,综合国力的增强,以及各项经济指标在数量上的完成。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这种片面地在数量上追求经济增长的速度,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经济结构失调、区域失衡、收入分配不均、工业污染及生态恶化等。于是,人们开始审视过去经济的发展态势,重新定义经济发展的内涵,把增长与发展明确的区分开来。认为增长指的是人均产品在量上面的的增加,一般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即人均GNP的增长率来衡量。而发展则包含两层含义,它既包含人均产值的增加,也包含另外一个指标:即社会经济结构的改变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我国的必要性

(一) 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影响我国整体经济的协调发展

各个地区只有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找出并好好利用自己的优势,才能缩小与其他区域的差距,实现我国经济在总体上的同步发展。目前,我们西部和东部在经济发展上还有一定的差距。东部沿海地区在经济总量和人均值上都要比西部高。而西部地区的经济则相对落后,西部地区在资源、环境上的优势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东西部地区经济的差异,致使很多西部地区的人们跑到沿海地区去打工挣钱。这导致本来就没有人口优势的西部地区陷入更加不利的处境,反过来使东西部经济的差异更加加剧。因此,统筹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才能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才能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才能推动整个国家向前进步。

(二)经济增长方式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2013年1月14日起,连续三天的时间里,中国一些城市的空气都陷入了重度污染中,北京甚至变成了“雾都”,浓雾弥漫在整个城市的上空,威胁公众的身体健康,对居民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硕果累累。但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伴随而来了很多的问题: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和酸雨。使社会、环境、资源等许多方面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三)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的现代化步伐虽然有所加快,整体水平有所提高。但毋庸置疑,传统行业、低效能产业依然占主导的地位,高新技术和高科技含量的产业则发展比较缓慢。“中国制造”的产品遍布全球,但技术含量较少,依然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例如在我国的手机制造业中,国产手机所用的屏幕、芯片几乎全部来自国外进口。中国的电子巨头富士康,也只是雇佣国人廉价的劳动力,组装电子产品,而真正的核心技术,依然被国外掌握着。这反映出我国自己主导的产业技术相对较少,所以才导致国产手机大部分沦为大同小异的“山寨”产品。如何把“中国制造”转为“中国创造”,拥有更多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成为产品链上游的供应端,才能使我们创造的价值得到最大发挥,才能使我们的企业真正走向现代化。

三、从经济增长方式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与创新

从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到经济发展方式,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它需要统筹规划,按部就班地开展和实施。

(一)对经济结构重新审视和调整

“民以食为天”,农业方面,努力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农产工具的科技化,优化农产品种子的质量,更新农民的劳作观念。工业方面,更新效率低下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发展高新产业,增加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研发力度,使我国从以往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过渡到资本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产业上去,降低单位产品的资源消耗,提高生产效率。服务业方面,在完善传统服务行业的基础上,拓展新型的现代服务业,使服务业跟上时代的步伐。例如现在网上购物的兴起,为物流企业带来蓬勃发展的同时,也给传统物流企业带来一些新的挑战。如何在保质保量的基础上使服务业更加人性化,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新问题。

(二)把科教兴国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

劳动者受教育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劳动者的素质和质量,而劳动者的素质和质量,则制约着该国的科技发展水平,进而影响着经济发展水平。一个国家的经济实现怎样的发展,发展的水平怎么样,最终还是需要依靠劳动者来实现。为此,国家应该继续加大教育的投资力度。首先,在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同时,提高大学的录取率,给更多人提供继续深造的机会。其次,加强职业教育的培训力度。目前我国政府在职业教育这方面还不够重视,投资力度也需要加强。再次,加大对农村偏远地区和西部落后地区的教育重视,使不同地区的人都能享受到接受教育的机会。教育公平,人才才能公平,各地区经济发展才能平衡。

最后,经济发展在数量上的增长固然重要,但是如果片面追求增长,就会引起一系列社会问题,使经济发展严重失衡。“如果说经济增长是个量的概念,那么经济发展就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质’的概念。从广泛的意义上来说,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而且还包括国民的生活质量,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和制度结构的总体进步[2]。”因此,在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必须关注经济发展的质量。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关乎整个国家的经济运行态势,对整个社会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澳]海因茨·阿恩特. 经济发展思想史[M]. 唐宇华, 吴良健,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7: 52.

第6篇

关键词:金融支持;县域经济

一、金融支持理论的发展趋势

研究金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关系,早已成为金融实践研究领域之焦点问题。且已在以往诸多经济学家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中被充分证实。

(一)金融发展理论概述

1955年,E·S·肖以名为《金融中介机构与储蓄——投资》的著作,格利以名为《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方面》的著作,开启了金融发展理论研究的先河。E·S·肖和格利构建了金融发展的模型,此模型具有从初级到高级。从简到繁变化的特征。该模型论证了经济发展阶段与金融作用成正相关的命题,即经济发展阶段越高,则金融发挥的作用越大。

1966年,帕特里克在其论文《欠发达国家的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中,充分论证了许多金融问题,核心问题为货币供给和需求推动。研究表明,金融体系通过刺激投资和储蓄的方式。来制约资源配置和改进资本构成。如在实践中一些经济不发达国家,政府会运用金融优先发展方式,去推动货币供给总量,从而拉动社会经济增长。

1969年,在35个国家100年经济发展信息基础之上,戈德史密斯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重要结论,经济发展水平与金融相关率正相关。这一重大结论奠定了金融发展的理论根基,为今后的金融理论研究提供了基础参考和分析方法,很有积极指导意义。

经济在发展。科技在进步。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也在逐渐拓展,其研究结果说明金融要素、金融体系的完善在经济成长中处于核心地位。因此,要研究经济的发展,必须从金融领域人手,以这些理论为依据研究金融体系的变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通过金融体系改革,减少金融抑制,最终实现金融深化与经济发展相互协调。

(二)我国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的关系理论概述

就我国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的关系问题,在国外学者理论研究结果的借鉴学习基础之上,我国的一些学者进行了分析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列举如下:

1995年,张杰提出金融成长的定义,指出金融成长范畴有两个方面,即金融发展与金融增长。张杰从金融努力、经济结构和经济状态三个角度研究了其对金融成长的影响。最后提出金融成长的内生分析框架理论。

1997年。王光谦提出金融对经济增长有三方面的贡献。贡献之一:金融借助高科技,以提高生产力和实现资源再配置及规模效益的方式,作用于国民经济增长。贡献之二:金融借助经济转型,来提高储蓄一投资要素,拉动经济发展。贡献之三:金融产业借助自身价值创造。为国民生产总值做贡献。

2003年。计承江提出发挥金融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杠杆”作用,需找准均衡点。需借助金融“杠杆”找准城乡统筹建设的着力点。找准发展现代大农业建设的支撑点,来促进农村信用体系的完善。

2004年,周小川强调了农村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在风险防范基础之上,发挥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的合力,加大对农民农业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

(三)县域经济和县域金融两者关系的理论概述

党的十六大会议正式提出“壮大县域经济”之说,此后。在我国各地有很多专家就此问题展开了细致深入的研究。

2007年,郭建民和蔡国华指出,金融抑制现象在我国各地县普遍存在。其具体表象是县域资金外流和信贷投入总量不充足的问题。他们指出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大力发展县域特色金融。实现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职能。来体现合作性金融的积极作用,进一步规范和发展民间金融,去克服县域金融抑制的现象。

同年,另一学者李文森指出。“三农问题”的发展面临的困境本质上是县域金融所面临困境。因为县域经济范畴几乎涵盖了我国所有弱势群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在经济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状态良好,反之则较落后。解决县域金融问题的重点是解决好两组矛盾:即金融企业商业化运作和县域经济效益不高之间的矛盾,及民间金融良性扩张和金融监管部门监管之间的矛盾。

如今,在我国学术领域针对县域经济的研究还较少。还未构成科学、系统的理论框架。县域经济发展的科学研究还不系统、全面。这就需要对县域经济与县域金融的关系进行深入系统的探讨。

二、金融支持理论综述

金融支持指国家和各级地方金融机构借助多种金融工具,来推动某个特定区域经济的发展的活动。其途径是借助金融体系与金融工具的综合利用。来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区域经济发展和金融支持的关系十分密切,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制约。金融支持的力度越大。本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就越快。反之亦然。所以。经济发达地区的金融业也很发达。

(一)金融支持和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

一般而言,金融支持水平受到金融发展水平的直接制约。当金融发展到相当水平时,就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重要的支持作用。金融的发展要求金融机构能高效运行,金融工具需多样化。金融的发展会导致金融机构增多,金融机构和实体经济之间的交易成本也会降低。

(二)以金融推动主体不同的分类

以金融推动主体的差异,将金融支持分为两类,即政策性金融支持与市场性金融支持。

1.政策性金融支持

学术界对政策性金融支持理解有异,存在国家金融支持、制度金融支持、政府金融支持等不同认知。政策性金融支持不是根据一般认知的效率准则去实施。而是根据政府政策目标而制定的。相关金融领域的政策支持,它较好的兼顾了社会的效益与政策的。

2.市场性金融支持

市场性金融支持是将市场机制做为前提,各产业通过金融机构来取得资金支持的一种融资方式。市场性金融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它以社会存款为资金来源,借助负债完成信用创造,以利润最大化为追求目标等特征。从而实现资金支持各类企业,提供完善的融资服务。

经济发展需要金融支持。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程度和经济的宏观调控息息相关。

(三)以金融支持形态不同的分类

以金融支持形态的差异,把金融支持分为:金融制度支持、金融总量支持和金融结构支持三类。

1.金融制度支持

金融制度支持是研究各种金融制度、政策对经济所产生作用的理论。主要内容有:区域金融政策、金融开放程度、金融法律和金融组织的形式等方面的制度。

第7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 外部性 政府管理 市场机制

党的十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因此,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

一、低碳经济的外部性分析

最早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提出“低碳经济”这一概念。《能源白皮书》指出,“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低碳经济是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机会,也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了机会,同时也能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低碳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外部性是个体经济单位的行为对社会或者其他个人部门造成了影响却没有承担相应的义务或获得回报。同时,外部性有正负之分,正外部性是指某一经济主体的生产或消费使另一经济主体受益而无法从后者获取报酬,即代表公共产品的生产,如城市绿化;负外部性是指经济主体的生产或消费使另一经济主体受损而后者无法获得补偿,即代表环境污染。可见,外部性是经济活动中的一种溢出效应,对受影响者来说,这种成本或收益不是自愿接受的,而是由对方强加的,并且这种成本或收益并不反映在市场机制的运行过程之中。

低碳经济也存在外部性,例如:植树造林可以增加碳汇,降低大气中的温室气体,这就是正外部性;与之对应,一些生产企业向大气中释放温室气体,产生的温室效应降低了社会整体的福利,这就是负外部性。低碳经济的外部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在低碳经济外部性产生前,没有任何交易行为;例如,企业排放温室气体前不会与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受害者进行讨论还价,以确定这种行为的产权形式或者交易方式。对于外部性的范围和补偿支付,双方当事人也没有在事前进行任何的谈判。(2)低碳经济中外部性存在产权的缺失,使事后的补偿和谈判存在困难;例如当企业将未经严格处理的废气排入空气时,企业所污染的空气是很难定义其产权。而这种产权的缺失却使排污者过度使用这些物品,不考虑其他人的公共权利。

二、基于外部性理论的低碳经济发展策略

从前面的分析中可以发现,由于低碳经济存在的外部性,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这样的“公地悲剧”。要解决低碳经济的外部性所带来的不利后果,目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政府管理

1、政府管制。政府采用一些激励性的政策及强制性规制方法,例如转移支付的补贴、技术标准、规定限额、强制性命令及处罚等。目前我国主要采取以政府管制为主的减排政策,比如排污收费、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政策、逐步完善的各项环保制度等。

2、通过征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碳税是指针对二氧化碳排放所征收的税,它通过对燃煤和石油下游的汽油、航空燃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产品,按其碳含量的比例征税,以实现减少化石燃料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目的。作为世界上最先采用税收手段控制温室气体的区域,欧盟形成了完整而健全的征税体系。最早由芬兰于1990年开征碳税,此后,瑞典、挪威、荷兰、丹麦、意大利、德国、英国、法国等国也相继开征。近年来,为履行《京都议定书》义务,一些国家如日本、加拿大、瑞士等国也纷纷开征碳税。

(二)市场机制

科斯认为,外部经济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产权界定不够明确或界定不当。低碳经济涉及到减排和碳排放碳交易问题,二氧化碳的排放以及物权的确定,其理论基础就来源于科斯所提出的“通过权利的清晰界定来获得资源配置的效率”的论断。解决外部性问题另一个方式是产权交易,使涉及外部性问题的各方就外部性的水平达成一个最优的协议。碳交易是其中的典型情况。碳交易是对温室气体排放权的交易,是为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所采用的市场机制。1997 年《京都议定书》明确提出环境合理容量是有限的,因此碳的排放权和减排量额度就成为了一种稀缺资源,使得碳资产成为有价资产。目前,碳交易有排放贸易机制、联合履行机制、清洁发展机制三种减排机制。根据以上三种机制,碳交易可以分为两种形态:基于配额的交易和基于项目的交易。配额型交易指总量管制下所产生的排减单位的交易,主要是《京都议定书》规定的附件一国家之间超额排减量的交易,通常是现货交易。项目型交易指因进行减排项目所产生的减排单位的交易,如清洁发展机制下的“排放减量权证(CERS)”、联合履行机制下的“排放减最单位(ERUS)”,主要是通过国与国合作的排减计划产生的减排量交易,通常以期货方式预先买卖。《京都议定书》生效后,全球碳交易市场快速发展。据估计,全球碳交易市场容量将有可能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

(三)企业发展

1、企业要积极进行产品结构升级,大力发展低碳化新能源产品,尽可能减少碳排放,切实做到低碳制造。这就要求企业更新设备,创新、研发新技术,围绕节能减排、环境脆弱、低碳经济等重大问题,提高资金利润率,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同时,要求企业在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降低管理成本,减少不必要的工作环节,提高效率,从用车、招待、出差方面严格控制费用额度,有效控制非生产性支出,实现低碳办公。

2、企业要转变增长方式,由高投入、高产出的粗放型向依靠科技进步的集约型转变,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首先,加快科技进步,提高科技进步对企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全面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其次,提高企业内部劳动者的素质,选拔和培训优秀的产业工人。要把企业的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抓住“低碳”乘势而上。

3、企业要根据党和政府的政策方针,逐步完善本企业的节能低碳目标体系。在制定企业发展规划时增设节能低碳目标项目,同时,严格规定产品在生产、流通领域内的碳排放,保证企业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作者单位:湖北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朱四海.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与中国的选择[ J ]. 发展研究,2009,(5)

[2]邓越月,金仁椒. 低碳经济: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J ]. 社会科学家,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