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高中语文基本知识范文

时间:2023-09-06 16:54:03

序论:在您撰写高中语文基本知识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高中语文基本知识

第1篇

关键词:语文 优质课 考试 评价

一、高中语文教学优质课的基本评价标准

什么样的课才算是真正的好课?笔者认为,一是要有自己的思想。对课文有自己深刻和独到的见解,对教学有自己独特的思路和设计。二是要有文化。课堂上传授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应是文化。为此需要不懈的阅读、思考、积累和创新,使自己丰厚的文化底蕴,使自己成为一部书,一部非常生动、丰富和深刻的教科书。三是要有智慧的课。有智慧的老师在课堂上才能游刃有余,从而真正做到亲切自然、指点有方,使课堂散发出磁性和魅力,达到以灵性启迪学生悟性,并激发学生产生观念的最高境界。四是要心中有学生。真正的好课,不是老师出彩,而是学生出彩,简而言之,出彩要出在学生的学上。五是要简单化,要深入浅出。上课时间为什么老是不够?教师多讲、多导,时间就这样过去了,而且容易导致复杂,结果反而把学生绕糊涂了。

二、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正确处理教学与考试评价的关系

考试是评价的主要方式之一,考试应与其他评价方式相结合。对学生的评价不限于学业评价,还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

一是在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中引入考试评价机制,但不能唯考试是从。就基础教育而言,课堂学业考试应着跟于促进每个学生的进步,激励学生个性的发展。在教学目标与考试手段的关系上,不能本末倒置,而应使考试服务于教学。改革考试评价制度要以完善和促进课堂教学为目标,避免盲目性。改革方式应循序渐进,在充分论证和取得试点成效的前提下稳步推进,减少考试改革对正常教学秩序的影响。

二是转变传统的考试观念,增加考试评价的多样性。考试评价方式具有多样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需根据考试的目的、性质、内容和对象,选择相应的考试形式与方法。倡导综合运用多种考试考核方法,不应以书面测验作为惟一手段。部分学科实行口试与笔试相结合,开卷、半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相结合,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考试对学科与书本基本知识的掌握,也应侧重考察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必须转变传统的考试观念,突出评价的发展是中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核心。此外,应扩展考试评价的主体与客体范围。考试评价不仅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涉及到学生对学生、学生对老师、学生和教师的自我评价。

三是拓展考试内容,更新评价标准,促进语文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考试内容与评价标准的改进,关系到对中学教育教学的积极导向,关系到人才选拔的质量与效应,关系到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在考试命题环节,注重及时吸收科学、文化新成果,淡化记忆为主的考试内容,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关注学生的思维、技能、品质和创新等方面的考察。高考内容改革将更加注重对考生素质和能力的考查,积极引导中学加强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高考科目设置改革将统一性与选择性相结合,在满足高等学校选拔人才的同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选拔方式的改革要进一步探索建立在文化考试基础上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办法。

四是聚焦考试,演练提升。教师结合考试命题思路,设置变式训练,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练习。让学生通过训练将知识方法运用到具体的问题解决之中,以完成知识方法的建构,同时让学生体验到学以致用的成功感,提高学生参与复习的信心和主动性。

三、高考评价改革必为培养高素质、强潜能、具有综合知识和能力人才提供契机

第2篇

关键词:新课改 语文教师 素质 技能

适应新的课程改革就必须在教学和学习上加强提高。新的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语文教师到底该怎样做才能顺应时代的潮流,才能从容面对这次严峻的考验。于漪老师说的好“语文教育的质量说到底是语文教师的质量,语文教育发展的如何关键在语文教师自我发展得如何。”也就是说教育质量取决于教师素质,教师素质决定教师的职业命运。我觉得,一个有进取心的语文教师应该具备以下四种基本素质:

一、良好的道德素质

关于教育的作用,有人曾形象地这样说:教育是人灵魂的教育,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着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俄国著名文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也说:“教师把学生造成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教师是学生阅读中的第德书籍,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直接影响着身边的学生。教师是人才的哺育者。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质,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这就要求作为育人者的教师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健全的人格,自己会做人、会做事、会合作、会学习。只有这样才能通过自身榜样的力量,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成为学生的楷模,完成社会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二、自由独立的人格

现实中我们大多数教师出于对领导、权威的信任和崇拜,出于对各种律令的尊重,出于自己想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甚或优秀的语文教师的热情,盲目的服从,思想独立与自由的空间在教参、权威、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面愈来愈小。这主要表现在:按照教参的要求在教学目标上搞“一刀切”,试图用一个模子要求,把学生造成统一标准;遵照考纲要求,在教学任务上只注重知识的传教,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学任务的核心是“唯书”“唯知”,我们的答案只有一个,“雪化了只能是水”,不可能是春天;承袭老的教学传统,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注入式教学独占课堂,单纯向学生灌输,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一支粉笔,从黑板的左上角一直写到右上角;盲从新的教改模式,无论什么课型都利用多媒体去循循善诱,填唯一答案;强调学生行为互动,不管其是否心动、脑动……..这样的教师,这样的教学行为,培养的结果必定是:学生的主体人格被异化,个性发展被扭曲,主动精神被扼杀,创造精神被淹没……..这样的人才如何能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如何能承担起迅速并持续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任。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我们认真学习新课标,不难发现:新课程设计的理念“促使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课程设计的原则“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课程设计思路课程设“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部分,为有“不同需要的学生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提倡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评价的原则注意“主体多元化”。可见新课标强调:加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而要真正完成这一任务,教师必需要具备自由独立的人格。

三、深厚的文化素养

中学语文新大纲和新教材,非常重视对学生的人文素质的教育,这对教师的学科业务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落实中学语文新大纲的要求,教好中学语文新教材,中学语文教师应该进一步加强专业基础的修养,逐步提高教学能力。

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初中语文新大纲要求“学习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高中语文新大纲则要求“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初步鉴赏文学作品”。又规定“在全部(高中)课文里文学作品可占60%”。同时高中语文新教材的第三、四册,集中进行文学鉴赏教学,培养学生感知、理解、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注意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因此,我们可以说强调文学教学,是新大纲新教材的又一重大变化。这同时也就要求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必须要具有文章鉴赏能力。

总之,现代语文教师应以“博、大、精、深”作为自己素质提高的奋斗目标,马卡连柯说:“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当前,许多在校教学、教研上卓有成就的语文教师被誉为‘杂家’”,也说明了一个语文教师应是既专亦博、博学多能的‘通才’。如今,各类全国性的语文课程教学赛课比赛最后一项就是教师才艺展示,如此看来,社会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不只限于“三笔一话”,还要有自己的情趣爱好,更要才艺兼备。

参考文献:

[1]闫立钦,语文教育学引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8)

第3篇

第一、要更新教育思想,要有现代语文观

语文是“文化载体”,是传承文明的一个纽带,这决定语文学科是无限的过去与无限的未来中的一个点。一个优秀的中学语文教师必须具有现代的教育观。

一个优秀的中学语文教师必须具有现代的学生观。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不是教师说教的结果,它最终取决于教师的感染力,是语文教师这颗心灵感染无数个学生心灵的结果。语文教师不仅要诲人不倦,还要学而不厌,以身作则;不仅能够言传,而且能够身教。要注意到“语文教师在思想文化素质和教学语言行为方面的身教作用”是教学大纲对所有语文教师的要求。

第二、要有现代职业素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育是育人的事业,教师除了要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外,还必须具备较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教育界老前辈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

教师的修养首先是人的品格,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而且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就要求教育者本身是思想先进、道德高尚的人。教师德才兼备,才能给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榜样的力量。中学语文教师还要有良好的治学品质。其次是要具备完整的知识结构。教师的专业能力素质至关重要,它源于教师的专业知识修养和普通学识修养。作为担当语文专业教学工作的语文教师,他要具有属于这一领域的文字、语言、逻辑和文学等知识,并懂得学习和研究它们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不是把自己的主要精力都用在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上,而是有余力去研究教学艺术,在发展学生的智力和特长上多下功夫。

第三、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

古人云:“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不解者,则非师也”。教师要教好学生,必须精通语文学科的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的演讲能力、写作能力,还必须具有广泛的文化修养。有了“一桶水”,还需要不断更新补充,才能源源不断地提供给学生的“一杯水”,总之,教师需要不断进行知识更新,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

瓢水,教师就要有桶水。语文教师自己能写出一些好文章,一定可以吸引学生认真写作。

第四.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新课程具有选择性,在学生选择课程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不同水平、不同志趣和发展方向给予具体的指导。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是高中数学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必要的指导。新课程倡导探究性、研究性学习,教师要指导学生就某个专题查找、阅读、收集资料文献,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编写数学小论文、科普报告。指导学生如何开展数学建模活动和完成数学建模报告,等等。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对学生给予全面的指导,要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

第4篇

研究目的及意义:施蒂纳是青年黑格尔派的重要人物和逻辑终结者,他的代表作《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第一次全面的批判了费尔巴哈甚至是启蒙思想以来的古典人本主义逻辑,也是西方思想史上在现代性的语境中第一个自觉地消解形而上学的人,而且他直接地影响了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传统的思想史教学中,施蒂纳被贬为一个小丑式的浅薄理论家,虽然国内目前有个别学者深刻地认识到了施蒂纳的重要意义并作了简要的分析,但这种不受理论界重视的情况仍未完全改变。我的研究试图对施蒂纳的代表作的理论特色及其思想对费尔巴哈、马克思等当时各种哲学的巨大影响进行阐述分析以及对其思想与克尔凯郭尔、尼采、阿多诺甚至当代后现代思想的理论相似性进行浅要发掘。

研究计划:立足现有资料,力求先把握施蒂纳的代表作《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的主要内容与理论逻辑,同时参照早年和现有学者对施蒂纳的研究成果(如张一兵《回到马克思》中对施蒂纳的研究),然后进一步寻找分析施蒂纳反对形而上类本质思想的当世影响,以及他的思想与克尔凯郭尔、尼采、阿多诺及后现代思想的理论相似性。

章节目录

一.施蒂纳其人及其代表作介绍

(1) 施蒂纳其人及其所处的历史环境。

(2) 施蒂纳代表作《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的文本分析。

(3) 施蒂纳的理论观点及对其分析。

二. 论施蒂纳的当世影响与冲击

(1) 施蒂纳思想对当时各种哲学(重点是费尔巴哈哲学)的批判。

(2) 施蒂纳对马克思思想形成的直接影响。

三.施蒂纳思想的后世意义:分析施蒂纳的思想与克尔凯郭尔、尼采、阿多诺甚至后现代思想的相似性。

1. 施蒂纳与克尔凯郭尔

2. 施蒂纳与尼采

3. 施蒂纳与阿多诺

4. 施蒂纳与后现代思想

四.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施蒂纳《唯一者及其所有物》,商务馆89年版

张一兵《回到马克思》,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孙伯揆《探索者道路的探索》2002年版

张凤阳《现代性的谱系》南大出版社2004年版

道格拉斯.凯尔纳《后现代转向》,南大出版社2002年版

张一兵《无调式的辩证想象》,三联书店2001年版。

罗素《西方哲学史》商务馆1982年版

尼采《论道德的谱系》商务馆1992年版

尼采《权力意志》商务馆98年版

尼采《偶像的黄昏》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梯利《西方哲学史》商务馆2000年版

赵敦华《西方现代哲学新编》北大出版社2001年版

刘放桐《现代西方哲学》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谭培文《唯物主义如何可能成为社会主义哲学基础的历史唯物主义》,《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5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创新性思维;基础知识;课堂气氛;想象能力;参考答案;培养方法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高中语文教师为了顺应应试教育的发展要求,一直更为关注学生基本语文知识的掌握。但是随着教育发展的不断完善,新的时期,在新课改素质教育理念的合理指导下,我们教师本身也与时俱进地逐渐认识到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是不够的,还应该努力增长学生的学习能力,尤其是要注意在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因为创新性思维能力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在学习中找到知识的真正乐趣、快乐地成长为自身学习的小主人,而我们中国的学生在这个方面一直相对处于较为缓慢的发展状态。高中时期,正是学生发展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高中语文教师要有效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学生本身的年龄特点,积极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 注重基本知识的讲授,为学生打牢基础

学生的学习可以分为两个基本的阶段,一个是接受储存知识的阶段,一个是消化发展思维的阶段。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显然属于第二个发展的阶段。但是并不是意味着我们高中语文教师就可以在学生的习得知识的阶段放松警惕、掉以轻心了。事实恰恰相反,这两个阶段之间是相辅相成、连贯紧密的,二者缺一不可,前者是为后者做准备。就像是人类史上伟大的科学家牛顿曾经讲过的:“我之所以去的今天的成就,是因为我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良好地吸收和借鉴基本的语文知识,是学生思维能力得到长足发展的关键前提。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学生的大脑中只有储存了大量的语文知识信息和材料,才能在需要使用的时候进行高效地挑选和整合。因此,我们要更加重视学生基本知识的接受情况。诚如中国古展史上儒家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荀子的名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量变引起质变,只有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达到了一定的层次,才能在发展创新性思维的时候更加自然和顺利。总之,教师基本知识的传授是在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帮助学生打牢基础、做足准备。

2 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

高中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对于环境气氛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在一个轻松民主的环境状态下,学生的思维能力往往能够得到长足的发展进步,因为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大脑更为放松,思维发展的空间就更大一些。而在一个相对严肃紧张的课堂气氛中,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发展可能相对缓慢一些。因为学生在一个严肃的气氛中,可能因为害羞或者是担心出错,不愿意及时勇敢地表达、分享自己不一样的见解。因此,我们高中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的时候要注意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教师营造和谐气氛的方式主要是两种,一是注意自己的教学语言和精神面貌,二是积极地进行师生互动。在有关教师教学语言的调查问卷中,大部分的学生都表示教师的教学语言从很大程度上掌控着整个课堂的气氛变化,对学生的学习感受影响也比较大。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要尽量注意自己的教学语言,多使用一些亲切自然、幽默诙谐的语言形式,给学生们如沐春风、温暖快乐的课堂感受。学生在轻松惬意的氛围下学习语言知识,在主动分享自己想法的时候即使出错,也不会造成尴尬的状态。所以教师的教学面貌本身积极乐观,学生们学习的感受也就快乐幸福。现在流行的一种说法“正能量是会互相感染的”就是这个道理。其次,教师要注意跟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积极地互动。通过互动的和谐师生状态,学生们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了实现,也就更加愿意分享和表达自己的见解、自觉开发创新性思维。此外通过互动,学生也会进一步增强跟任课教师之间的情感联系,增加对教师的信任。我们高中语文教师就可以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鼓励和支持学生更加放心大胆地发散思维、追求创新。总之,学习语言知识是必须具备一定的创新性思维的,我们高中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更要在教学中通过对课堂气氛的改进促进对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3 改变传统的讲题模式,恰当运用参考答案

第6篇

【关键词】语文;高中;新课改;教师;素养

语文课堂教学的成败与教师息息相关,语文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于语文教师自我的发展。高中语文课改的具体实施主要依靠语文教师,因此,切实提高语文教师素养,是成功实施新课改的重要保障,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基本前提,也是教师适应新课改、提升自我的有效途径。

一、语文教师素养

本人认为教师素养具体包括人格素养、知识素养、教学管理素养和教研素养。

二、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教师素养

1.人格素养

人格即指人的气质、性格、能力等特征,也是人的道德品质的体现,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和熏陶的。语文教师要想真正把教学中的人文思想和理念传授给学生,其自身必须具备高尚的人格素养。语文教师的高尚人格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有着积极的作用。这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意志品质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因势利导,通过自身榜样的力量感染学生,使学生能自觉意识到,并按照教师所体现的道德规范来校正或约束自己的行为。反之,则会使学生的心灵或人格受到伤害。

2.知识素养

①专业知识。教师要教书育人,掌握专业的学科知识是基础。高中语文教师应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宏观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结构,熟悉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同时关注了解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最新研究。教师在掌握精通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灵活运用口语化、浅显的语言将基本知识表达出来,增强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还可以把零散的知识点汇聚起来,便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②科学文化知识。教师的科学文化素质在整个教师素质构成中占有重要位置,素质教育要求高中教师具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即专业知识要精,而相关专业的知识也要有所涉猎。如今正值信息时代,教师和学生都是同步接受信息,如果教师不及时更新知识,难免会在面对学生提问时陷入难堪之境。

③教育理论知识。广博的知识和视野有助于高中语文教师应对来自学生和新课程改革的挑战,同时也能使语文教师自身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因此,当下高中语文教师在掌握专业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还应系统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等知识,了解教育工作的基本原理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语文教学实践积累更多的理论经验。多数学生会因为老师一个肯定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感到“我能行”、“我很棒”,从而喜欢上语文课。事实上,这是老师将心理学中的“罗森塔尔效应”运用到教学中的结果。可见,只有具备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才能树立正确的教育指导思想,克服教育工作的盲目性,以便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对症下药”,达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3.教师教学管理素养

新课程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的学习方式,故应切实改变 “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观,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和交流者,创设平等和谐的环境,使学生既学到了知识,锻炼了技能,又培养了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教学管理素养。

4.教师教研素养

教师应学会批判地认识自己的教学实践,参与到研究者的队伍中去,以便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课堂教学,改善并提高自己的教育实践。

总之,新课改为我们教师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提出了全新的挑战:教师必须通过不断学习研究先进的语文教育理念和科学实用的教学方法,确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提高自身的素养。

第7篇

一、自主学习教学法的重要意义

(一)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教学法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以教师指导为辅的教学方法。因此,将自主学习教学法引入高中语文的教学实践中,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一方面,自主学习教学法通过定期组织语文知识竞赛等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热情和动力,而且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参与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将自主学习教学法引入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在自主学习教学法的具体运用中,通过采用语文学习小组等方式学习高中语文,有利于学生问对相关问题的讨论和交流,发挥团队精神的重要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有利于学生对问题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探索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学习鲁迅的《狂人日记》时,通过小组学习方式的自主学习教学法,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对作者的基本概况、写作背景、文章特点和其他著作等进行全面、认真、细致地了解和探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局限于教师课堂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育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讲授更多的知识,但是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和学习热情的激发,对学生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十分不利。因此,学校有必要将自主学习教学法引入高中语文的教学活动,以丰富高中教学方式方法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例如,在教授《荷塘月色》时,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根据教学提纲要求,按部就班地要求学生分析和学习这一文章。而是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就文章的写作特点和语言特色等方面自有表达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分析和思考文章的内涵和特点。一方面,将自主学习教学法引入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又被动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变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知识,改变了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的教学方式。另一方面,自主学习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自主学习教学法的具体运用

(一)实行语文学习小组模式

所谓学习小组模式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对基本学习内容和特定课题进行自由讨论和交流,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和学习模式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和良好互动生是实现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小组学习不仅是课堂合作的主要形式,而且丰富了传统的被动课堂教学模式。实行语文学习小组模式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和热情,而且有利于形成轻松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对学生对语文知识积极主动思考和探索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为充分发挥自主学习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教师有必要实行语文学习小组模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还必须为要保证学习小组积极、有序、高效地运行。因此,教师必须采用随机或其他合理方法做好学习小组的分组,由学生推选负责人的小组组长,引导学生运用讨论和交流等科学的学习方法,以提高学习小组的学习效率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赏析李清照的《醉花阴》这首词时,让学生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自由讨论和交流关于这首词的语言韵律、写作背景和所表达的思想内涵,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

(二)定期组织语文知识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