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化学的差量法范文

时间:2023-09-06 16:54:01

序论:在您撰写化学的差量法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化学的差量法

第1篇

“差量法”是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相关物质的“质量差”跟反应物及生成物成正比的原理,求算反应物或生成物质量的一种方法。它的理论依据是:1. 数学教材中的比例的基本性质,即:若a/b=c/d,则a/b=c/d=(a-c)/(b-d)[或=(c-a)/(d-b)]。2. 化学教材中的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生产物的质量对应成正比。数学和化学中这两个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就是“差量法”解题的依据。

二、 适用范围

在化学反应前后,有时固体的质量发生变化【见题型1】,有时气体的质量发生变化【题型 2】,有时是溶液的质量发生变化【题型3】。“差量法”就适用于这些化学反应前后同一状态的物质质量有变化的计算。

三、 题目类型及分析解答

题型1固体质量有变化的计算

将质量为100g的铁棒插入盛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过一段时间后取出,干燥,测得铁棒的质量为101.6g。

求:① 有多少克铁参加了反应?

② 生成铜多少克?

分析 由题意可知,100g铁棒没有完全反应,而生成的铜又附着在铁棒上导致反应后铁棒比反应前的铁棒质量增加。可用下图表示

答 有11.2g铁参加了反应,生成铜12.8g。

当然,也有反应后固体的质量比反应前减少的。如:将H通过盛有8gCuO的试管,加热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冷却、干燥,称得固体的质量为7.6g,求:有多少克CuO参加了反应?其解题思路和方法同上,只把解题格式中的“固体质量增加”改为“固体质量减少”不再重复。

题型2气体质量有变化的计算

把一定质量的NaOH固体投入到100g未知质量分数的硫酸铜溶液中,二者恰好完全反(下转第49页)(上接第29页)应,过滤得滤液98.2g(不考虑滤液的损失)。

求:① 投入的NaOH固体的质量;

② 硫酸铜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分析根据题意,本题简单分析如下:

在反应过程中,溶液中的溶剂(水)并没有质量的变化,导致溶液的质量变化的原因是溶质发生了变化。

解设投入的固体的质量为x,硫酸铜溶液的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为y。

答:投入的NaOH固体的质量为8g,硫酸铜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6%。

同理,亦有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加者,可按同样的思路和方法,只把解题格式中的“溶液质量减少”改为“溶液质量增加”即可。

第2篇

关键词: 化学计算 极值法 差量法

在化学反应中,经常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在相同状态(固、液、气)下的反应物进行反应时,由于有难溶物或者有气体生成,造成反应前后混合物的质量或者体积不一样,存在质量差或者体积差;二是在反应物状态不同的反应中,由于某种反应物部分参与反应,导致反应前后该物质存在质量差或者体积差。依据反应前后的质量差或者体积差进行的计算,简称差量法计算。差量法计算在化学计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对化学反应CuO+H=Cu+HO中的固体物质做定量研究会发现,每80克氧化铜发生反应,同时有64克单质铜生成,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差为16克,对此质量关系可表示为:

例1:有100g CuO黑色粉末,与一定量的H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后,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为92g,则生成单质铜的质量为多少?参加反应的H体积为多少?(标准状况)

[解析]利用差量法

解得m(Cu)=32g

例2:将装有50mL NO和NO混合气体的量筒倒立于水槽中,反应后气体体积缩小为30mL,则原混合气体中的NO和NO体积比为( )

A 5:3 B 3:5 C 3:2 D 2:3

[解析]利用差量法:设NO2的体积为x。

解得x=30mL。则混合气体中NO体积为50mL-30mL=20mL。所以选C。

例3:在氯化铁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若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没有改变,则原混合溶液中Fe和Cu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多少?

[解析]加入过量的铁粉后溶液的总质量没有改变,说明加入铁粉溶液增加的质量与还原出的铜单质的质量相等,利用差量法可快速解之。

设反应前Fe和Cu物质的量分别为x、y

由题意知28x=8y,得x∶y=2∶7。

极值法适用于化学中混合物的计算,其基本思路是将与化学反应有关的区间性数值,取其极大值或者极小值,用以判断是否有反应物过量。即假设混合物为其中的一种纯净物,根据题目数据即可计算出结果,然后与已知数据相比较,如相同,则假设正确;如不同,再假设为另一种纯净物,计算后进行对比;如题目已知数据介于二者之间,则一定为混合物。

例:2.3克钠在干燥的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得到3.5克固体(假设反应产物不发生化学反应),据此可判断其产物为( )

第3篇

差量法是根据化学方程式,利用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差、体积差或物质的量差与反应物和产物的量成正比列关系进行计算的一种解题方法.解题的关键是要抓住造成差量的实质.利用这种方法解答化学中的一些问题,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利用质量差求解化学问题

利用质量求解问题是化学学习中最基本的方法,也是学生应当掌握的有效方法.我们在讲课与解题中都应注意这一问题的求解.现在我们举例说明.

例1在1 L 2 mol/L的稀硝酸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铜粉,充分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增加了13.2 g,问:(1)加入的铜粉是多少克?(2)理论上可产生NO气体多少升?(标准状况)

我们可以看到,利用物质的量解题无论从方法上还是计算量上都是很好的一种选择.因而,在解题过程中应当注意相关方法的使用.

三、根据体积差求解题目相关问题

有关气体问题的求解很多时候需要一定技巧,因为气的与固体和液体的性质有所不同.在求解气体问题时,在已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尝试体积差求解.

例5将12 g CO和CO2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后,得到气体的总质量为18 g,求原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分数.

解本题涉及的反应是CO+CuOCO2+Cu 因为“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所以一氧化碳全部参加反应.气体总质量增加是由于一氧化碳变成了二氧化碳造成的,所以根据

第4篇

在中学化学计算中,差量法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技法,是利用差量与化学反应中某物质相对应量之间存在一定比例关系进行解题的方法,它包括质量差量法、气体体积差量法、物质的量差量法、压强差量法、反应过程的热量差量法、溶解度差量法、浓度差量法、化合价差量法等。纵览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经常要用差量法进行解题,在实际计算中用此法可独辟蹊径、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大大提高解题速度,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1差量法的原理

2 差量法的解题步骤

(1)分析差量成因:根据化学方程式分析反应前后形成差量的原因,找出影响差量变化的因素。差量法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找出化学方程式中的“理论差量”和发生反应的“实际差量”。这些差量常常是反应前后同一物态(固、液、气态)、同一物理量(质量、体积、物质的量等)的差量

(2)找关系:找出差量与已知量、未知量之间的关系,再根据差量法原理使对应量成比例,要注意对应量之间单位应一致。

(3)列比例式、求解。

3差量法的应用

3.1 质量差量法

质量差量法是利用化学反应中完全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与质量差量成正比关系求解的方法。此法适用于解答反应不完全或有残留物,反应前后质量有变化或不变的习题。

例1.将ag NaHCO3固体加热分解一段时间后,固体质量变为bg,试求:

(1)尚未分解的NaHCO3的质量?

(2)生成的Na2CO3的质量?

分析:固体质量减少的原因是加热后部分NaHCO3变为Na2CO3,减少的量即为H2O和CO2的量。如果有168g NaHCO3参加反应,则减少的H2O和CO2的量为62g(理论差量), 实际差量为(a-b)g,与相对应量成比例即可求解。

解:设分解的NaHCO3的质量为x,生成的Na2CO3的质量为y。

例2.(2000高考全国卷)在120 ℃时,将12.4g CO2和H2O(g)的混合气体缓缓通过过量的过氧化钠固体,充分反应之后,固体的质量增加6g。请计算:

(1) 产生氧气的质量;

(2) 原混合气体中CO2的质量。

分析: 因CO2和H2O被Na2O2吸收后, 生成Na2CO3和NaOH, 放出O2,质量增加。如果88g CO2被吸收,放出32g O2, 则固体增重(88-32)g, 即理论差量为56g; 如果36g H2O被吸收, 放出32g O2, 则固体增重(36-32)g, 即理论差量为4g。由差量与相对应的量成比例即可求解。

解:设12.4g 混合气体中含CO2的质量为xg,则含H2O的质量为(12.4-x)g,

练习: 1.(2004高考理综北京卷)有三种不同质量比的氧化铜与炭粉的混合物样品①、②、③。甲、乙、丙三同学各取一种样品,加强热充分反应,测定各样品中氧化铜的量。

(1)甲取样品①强热,若所得固体为金属铜,将其置于足量的稀硝酸中微热,产生1.12L气体(标准状况),则样品①中氧化铜的质量为_____g。

(2)乙取样品②ag强热,生成的气体不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再将反应后的固体与足量的稀硝酸微热,充分反应后,有bg固体剩余,该剩余固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样品②中氧化铜质量为_________g(以含a、b的代数式表示)。

(3)丙称量样品③强热后剩余的固体,质量比原样品减小了cg,若该固体为金属铜,则样品③中氧化铜物质的量(n)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

2.质量分数相等的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xg,加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为yg,当NaHCO3完全分解时,y值等于()

3.2 气体体积差量法

气体体积差量法是利用化学反应中的体积差量,根据完全反应的气体体积与体积差量成正比关系求解的方法。此法适用于解答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有变化或不变的习题。

例3.(2006高考理综北京卷)将a LNH3通过灼热的装有铁触媒的硬质玻璃管后,气体的体积变为bL(气体体积均在同温同压下测定),该bL气体中NH3的体积分数是( )

分析:因部分NH3受热分解后生成N2和H2,造成气体体积有所改变。在同温同压下,如果2L NH3受热分解将会生成1LN2和3LH2,则气体体积增加2L(理论差量), 实际差量为(b-a)L, 与对应量列比例式即可求解。

解:设参加反应的NH3为xL

例4. 10.0 mL 某气态烃在50.0mL O2中充分燃烧,得到液态水和35.0mL 的气体混合物(所有气体的体积都是在同温同压下测得的),则该气态烃可能是()

A.CH4 B.C2H6 C.C3H8 D.C4H8

练习:3.(2002高考全国卷)在25℃,101kPa条件下,将15L O2通入10L CO和H2的混合气中,使其完全燃烧,干燥后,恢复至原来的温度和压强。

(1)若剩余气体的体积是15L,则原CO和H2的混合气中

V(CO)=______L, V(H2)=______L。

(2)若剩余气体的体积为aL, 则原CO和H2的

第5篇

【关键词】地球化学测量法;金矿;勘察

地球化学测量方法是针对寻找隐伏矿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勘察技术,通过了解土壤之中的元素分布、总结元素分散与集中规律,进而研究其与矿产分布之中存在的联系,和分析土壤中元素的异常性和变化来寻找矿床。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这种方法在金矿勘察与开采中应用较为广泛,对促进金矿勘察与开采起着重要作用。

一、地球化学测量方法概述

地球化学测量是近几十年随着信息技术、化学技术和勘察技术的发展而形成的一项新的技术体系,在工作中主要是通过发现土质中的异常,并解决和评价其中存在的异常状态来进行找矿工作的。这种异常状态对于地球化学背景而言又存在着特殊性与不确定性,因此在工作中研究地球化学异常是整个工作的基本环节,也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在找矿工作中,在矿区或者未曾受到矿产元素的影响,区域内的地质条件和天然元素未曾发生明显的地球化学变化,则这一区域被称之为地球化学背景。

二、地球化学测量方法的应用意义

矿产资源作为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的主要物质基础,在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中,人类对于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经过多年的矿产开采和勘察,使得在目前的矿产勘察中新的矿产产地的寻找越来越困难,大型矿床的勘察更是存在着巨大的隐伏性和机遇性。根据多年的矿产勘察实例进行分析,采用化学测量方法进行矿产资源勘察与开采是十分有效的途径,尤其是在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的勘察中,其效果表现的尤为明显。在金、银、铂等珍贵金属矿产的勘察历程中,这种方法的应用已成为一种见效快、成本低的技术手段,同时在地质样品分析技术不断完善与改进的新时期,地球化测量方法中对于微弱矿化的直接接受和辨别信息的能力不断的提高,对于辨认矿产种类、发现矿产储量提出了更加丰富的技术依据和理论基础。

三、地球化学测量法勘察金矿的主要方法

随着勘察程度的提高,在出露区找到新矿床的可能性变小,加强隐伏区找矿法的研究与应用是广大地质找矿工作者面临的挑战。

1、定点及编号

将采样点的位置准确地标定在相应的图件上称为定点。测区用规则测网采样时,将测量结果换算成坐标落在图件上。采样点的误差最好不超过点线距的1/20-1/10。若用不规则测网采样时,定点的误差要大些,一般要求定点的误差在相应图中不超过1mm。编号应按所采样品顺序、工种、不同方法分别进行连续编号。

2、采样

2.1采样对象为基岩

地表岩石测量采样有三种方式:采新鲜基岩、采半风化基岩和风化基岩的残积碎块。采集时一般在直径1m范围内,敲取3-5块组成一个样品,分别包装不得混淆。要注意避免样品的人为富集和贫化。对钻孔岩石采样时,应对岩芯自上而下按一定间距采样,每个样品在点距1/10范围内采3-5块组成。点距一般为0.5-5m,近矿加密,远矿放稀。浅井、探槽、坑道内的采样基本与钻孔岩芯采样相同。进行岩石背景测量采样(即正常区的岩石采样)时,应在采样点1m2的范围内,均匀采取无矿化现象的新鲜基岩3-5块组成一个样品。为了有代表性,同种岩性样品数一般不得少于30件。所有岩石测量的样品重量一般为100-200g。

2.2对象为正常发育的残坡积层

样品应当采自最富含指示元素的层位,一般采自残积层。腐植殖层因含大量植物根系等有机质对分析工作不利,故不予采集。混入的岩石碎块、植物根系应予除掉。每个样品的原始重量为100-150g。

2.3金矿岩石测量

原始样(100-200g)干燥粗碎过20目筛孔研磨全部过30目筛孔缩分至40g研磨过80目筛孔取20g送分析剩余部分留作副样。

采样层位的确定原则应为有利于金属活动态富集的稳定的层位,样品为长期滞留本地,基本未经运移。在首先考虑土壤样品的代表性和有效性,保证地质效果的前提下,要注意提高工作效率,控制经济成本。

3、加工

样品加工的目的是使样品的物质组成和粉碎程度符合分析测试要求。土壤样品采集后,均严格按样品加工的操作程序标准执行,采用风干、日晒的方法,随时擦搓或用木棒轻敲碎样品,过40目筛,装入纸袋。为防止各种污染,加工完一个样品后,将所用工具刷扫干净,再用于下一个样品的加工,并对当日加工的样品进行查对,查对无误后每10个样品用线绳扎紧,按顺序装箱。样品加工程序是:晒干搓碎过筛充分摇荡对角线缩分装袋装箱。样品加工满足化探工作要求。土壤样品过40日后,交中心实验室加工处理,磨碎至200目进行5个相态的提取测金分析。

4、数据处理

勘察地球化学数据处理是应用数学方法从地球化学原始数据中提取指示元素的信息,揭示指示元素含量(变量)与各种地质现象的内在联系。其结果和图示信息为异常圈定、异常评价和靶区筛选找矿提供有效的研究和服务。只有确认测区内元素含量是属于或近似于对数正态分布或正态分布时,才能用数理统计方法确定背景值和背景上限值。如果符合,可以用正常的程序进行处理,如果不符合须对原始的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剔除后才能用正常的程序进行处理。常用的方法有偏度、峰度检验法。

四、地球化学测量法金矿勘察的作用与效果

勘察地球化学自20世纪30年代初诞生以来,经过70余年的发展,已经从矿产勘察的一种经验或技术,发展成为一门行之有效理论体系的地学分枝科学。目前除了传统的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水地球化学测量等方法外,还发展了如构造叠加晕法、热释汞法、电地球化学法、酶提取法、地气法以及金属活动态测量等新方法。

矿产勘察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任何一种单纯或单一的化探方法都很难对发现的化探异常做出圆满的解释。因此在实际勘察工作中,必须从思想上重视化探方法与地质、物探、遥感等技术方法的综合应用,充分发挥各学科的特长和优势,最大限度的克服异常的多解性。此外,任何一种找矿标志和指示元素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矿床类型和成矿条件的限制,因此,在利用上述方法时还必须结合具体矿区的地质背景,在地质研究的指引下有针对性的进行。

第6篇

关键词:理论差量 实际差量

化学计算是高中化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新标下的高考中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在近几年的高考理综试题中难度虽然有些下降,但该部内容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及能力培养是其它内容无法替代的,且它能较好地检测学生将化学概念及化学用语、理论、性质和数学工具综合起来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学科内和学科间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化学计算能力在新课标高考中得到应有的重视。在高考题中,计算题占有一定的比例,主要以选择、填空等形式出现,但据我近几年的高三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对化学计算题心存恐惧,拿到题后无从下手,成为丢分的主要对象,是很多学生无法跨越的一道障碍。究其原因,是他们缺少解题的方法。实际上对于化学计算题除了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外,如果能运用一定的计算方法和技巧,迅速理清关系,则会事半功倍,解决化学计算题的方法有多种,而差量法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它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解决一些化学计算题,下面我们就了解一下这种方法。

差量法是依据化学反应前后的某些差量(固体质量差、溶液质量差、气体体积差、气体物质的量差等)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变化量成比例而建立的一种解题方法,此法实际上是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变形。它的基本解题思路是将“差量”看做化学方程式右端的一项,将实际差量与化学方程式中的理论差量列成比例,而正确找出现论差量是解题的关键。

差量法适用的条件是:(1)反应不完全或有残留物,而此种情况下差量法可以消除未反应物质对计算的影响。(2)反应前后存在差量且此差量容易求出,只有在反应后差量易求出时才能使差量法的优势得以体现。

差量法解题的一般步骤和形式为:(1)首先要审清题意,分析题目中产生差量的根本原因。(2)将理论和实际差量写在化学方程式的右边,并以此作为关系量。(3)写出比例式并求出未知数。当然,我们遇具体问题还要具体分析,不必完全拘泥于该形式,有时还可以用关系式等形式来求反应前后差量,从而解决问题,我们学习知识的目的是应用,下面我们通过一些实际问题来了解一下差量法在化学计算题中的应用,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

一、质量差量法

例1:取一根Mg条置于坩埚内点燃,得到MgO和Mg3N2的混合物总质量为0.470g,冷却后加入足量水,将反应产物加热蒸干灼烧,得到MgO的质量为0.486g。计算燃烧所得混合物中Mg3N2和质量分数。

解析:Mg3N2+6H2O=3Mg(OH)2+2NH3

Mg(OH)2= MgO+H2O 由反应方程式可知,Mg燃烧后所得混合物经一列变化全部转化为MgO,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产生差值的原因是Mg3N2转化为MgO造成的,我们设燃烧所得混合物中Mg3N2质量为x,根据差量法计算:

Mg3N2―― 3MgO m

100 120 20

X 0.486g-0.470g=0.016g

= x=0.008g

原混合物中Mg3N2的质量分数为 ×100%=17.02%

通过本题的解答我们可以发现,质量差量法解题的关键是找出反应前后,同一状态物质的质量差,从而求解。

二、气体物质的量或体积差量法

例2:将等物质的量的N2、O2、CO2混合气体通过Na2O2后,体积变为原体积的 (同温、同压),这时混合气体中N2、O2、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3:4:1 B.3:3:2 C.6:7:3 D.6:9:0

解析:混合气体通过Na3O2时只有CO2参加反应:

2CO2+2Na3O2=2Na2CO3+O2,由反应式可得,每有2molCO2反应,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少1mol,设原混合气体各为1mol,参加反应的CO2物质的量为x,生成O2物质为量为y,根据差量法

2CO2+2Na3O2=2Na2CO3+O2 n

2 | |

x y 3×(1- )= mol

由比例式可得 x= mol y= mol

反应后 n(N2):n(O2):n(CO2)=1:(1+ ):(1- )

=3:4:1

例3:将V1L的H2和V2L的N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达到平衡后混合气体总体积为V3L(同温、同压下测定),生成NH3的体积是( )

A.(V1+V2-V3)L B.(V1+V2+V3)L

C.(V1+V2-2V3)L D.(V3-V1-V2)L

解析:从N2与H2一定条件下反应:N2+3H2 2NH3,由反应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为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反应前后体积差值为(V1+V2-V3)L。根据差量法,设生成NH3体积为x:

N2+3H2 2NH3 n

1 3 2 2

X (V1+V2-V3)L

反应后生成NH3体积为(V1+V2-V3)L。

通过以上两道习题,我可以看出,气体物质的量或体积差量法解决化学计算题,关键是找出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或体积的理论和实际差量,从而列出计算关系式,题目便可迎刃而解。

下面再例举几道习题,供大家练习。

1、有Na3CO3、Na2HCO3、CaO、NaOH组成的混合物27.2g,把它们溶于足量水中,充分反应后溶液中Ca2+、CO2-、HCO3-均转化为沉淀,将反应后容器内水分蒸干,最后得白色固体物质共29g,则原混合物中含Na2CO3的质量是多少克?

2、把4.48LCO2(标况)通过一定量Na2O2固体后,收集到气体3.36L(标况),则3.36气体的质量为( )

A.3.2g B.4.8g C.5.4g D.6.0g

我们在使用差量法时,必须理清思路,寻找合适的差量,从而可以使解题过程简单化,在高考中为我们节省出更多的时间,对理综成绩的提高有很大帮助。因此一定要加强练习,充分理解并熟练运用它,在解题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7篇

一、地球化学测量方法概述

地球化学测量是近几十年随着信息技术、化学技术和勘察技术的发展而形成的一项新的技术体系,在工作中主要是通过发现土质中的异常,并解决和评价其中存在的异常状态来进行找矿工作的。这种异常状态对于地球化学背景而言又存在着特殊性与不确定性,因此在工作中研究地球化学异常是整个工作的基本环节,也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在找矿工作中,在矿区或者未曾受到矿产元素的影响,区域内的地质条件和天然元素未曾发生明显的地球化学变化,则这一区域被称之为地球化学背景。

二、地球化学测量方法的应用意义

矿产资源作为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的主要物质基础,在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中,人类对于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经过多年的矿产开采和勘察,使得在目前的矿产勘察中新的矿产产地的寻找越来越困难,大型矿床的勘察更是存在着巨大的隐伏性和机遇性。根据多年的矿产勘察实例进行分析,采用化学测量方法进行矿产资源勘察与开采是十分有效的途径,尤其是在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的勘察中,其效果表现的尤为明显。在金、银、铂等珍贵金属矿产的勘察历程中,这种方法的应用已成为一种见效快、成本低的技术手段,同时在地质样品分析技术不断完善与改进的新时期,地球化测量方法中对于微弱矿化的直接接受和辨别信息的能力不断的提高,对于辨认矿产种类、发现矿产储量提出了更加丰富的技术依据和理论基础。

三、地球化学测量法勘察金矿的主要方法

随着勘察程度的提高,在出露区找到新矿床的可能性变小,加强隐伏区找矿法的研究与应用是广大地质找矿工作者面临的挑战。

1、定点及编号

将采样点的位置准确地标定在相应的图件上称为定点。测区用规则测网采样时,将测量结果换算成坐标落在图件上。采样点的误差最好不超过点线距的1/20-1/10。若用不规则测网采样时,定点的误差要大些,一般要求定点的误差在相应图中不超过1mm。编号应按所采样品顺序、工种、不同方法分别进行连续编号。

2、采样

2.1采样对象为基岩

地表岩石测量采样有三种方式:采新鲜基岩、采半风化基岩和风化基岩的残积碎块。采集时一般在直径1m范围内,敲取3-5块组成一个样品,分别包装不得混淆。要注意避免样品的人为富集和贫化。对钻孔岩石采样时,应对岩芯自上而下按一定间距采样,每个样品在点距1/10范围内采3-5块组成。点距一般为0.5-5m,近矿加密,远矿放稀。浅井、探槽、坑道内的采样基本与钻孔岩芯采样相同。进行岩石背景测量采样(即正常区的岩石采样)时,应在采样点1m2的范围内,均匀采取无矿化现象的新鲜基岩3-5块组成一个样品。为了有代表性,同种岩性样品数一般不得少于30件。所有岩石测量的样品重量一般为100-200g。

2.2对象为正常发育的残坡积层

样品应当采自最富含指示元素的层位,一般采自残积层。腐植殖层因含大量植物根系等有机质对分析工作不利,故不予采集。混入的岩石碎块、植物根系应予除掉。每个样品的原始重量为100-150g。

2.3金矿岩石测量

原始样(100-200g)干燥粗碎过20目筛孔研磨全部过30目筛孔缩分至40g研磨过80目筛孔取20g送分析剩余部分留作副样。

采样层位的确定原则应为有利于金属活动态富集的稳定的层位,样品为长期滞留本地,基本未经运移。在首先考虑土壤样品的代表性和有效性,保证地质效果的前提下,要注意提高工作效率,控制经济成本。

3、加工

样品加工的目的是使样品的物质组成和粉碎程度符合分析测试要求。土壤样品采集后,均严格按样品加工的操作程序标准执行,采用风干、日晒的方法,随时擦搓或用木棒轻敲碎样品,过40目筛,装入纸袋。为防止各种污染,加工完一个样品后,将所用工具刷扫干净,再用于下一个样品的加工,并对当日加工的样品进行查对,查对无误后每10个样品用线绳扎紧,按顺序装箱。样品加工程序是:晒干搓碎过筛充分摇荡对角线缩分装袋装箱。样品加工满足化探工作要求。土壤样品过40日后,交中心实验室加工处理,磨碎至200目进行5个相态的提取测金分析。

4、数据处理

勘察地球化学数据处理是应用数学方法从地球化学原始数据中提取指示元素的信息,揭示指示元素含量(变量)与各种地质现象的内在联系。其结果和图示信息为异常圈定、异常评价和靶区筛选找矿提供有效的研究和服务。只有确认测区内元素含量是属于或近似于对数正态分布或正态分布时,才能用数理统计方法确定背景值和背景上限值。如果符合,可以用正常的程序进行处理,如果不符合须对原始的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剔除后才能用正常的程序进行处理。常用的方法有偏度、峰度检验法。

四、地球化学测量法金矿勘察的作用与效果

勘察地球化学自20世纪30年代初诞生以来,经过70余年的发展,已经从矿产勘察的一种经验或技术,发展成为一门行之有效理论体系的地学分枝科学。目前除了传统的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水地球化学测量等方法外,还发展了如构造叠加晕法、热释汞法、电地球化学法、酶提取法、地气法以及金属活动态测量等新方法。

矿产勘察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任何一种单纯或单一的化探方法都很难对发现的化探异常做出圆满的解释。因此在实际勘察工作中,必须从思想上重视化探方法与地质、物探、遥感等技术方法的综合应用,充分发挥各学科的特长和优势,最大限度的克服异常的多解性。此外,任何一种找矿标志和指示元素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矿床类型和成矿条件的限制,因此,在利用上述方法时还必须结合具体矿区的地质背景,在地质研究的指引下有针对性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