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5 15:11:19
序论:在您撰写城市设计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文化是社会历史长期积淀的产物,包括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等,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也是一座城市的根基.城市文化区别的根本所在,具有其地域性与历史性特征,并在历史的演进中不断发展与变化.城市特色是一座城市区别于其它城市的个性特征,其历史、文化是构成城市特色的重要因素.特定的自然环境与地域风貌孕育了徐州这座拥有两千多年悠久文化的历史文化名城,这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不可复制的资源.在经过了注重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人们关注的重点逐渐转移到了文化带给人们心灵的满足感.汉代是我国民族精神确立的时期,是民族自信力最为强盛的时代,雄浑豪放、民风纯朴、开拓进取、百折不挠是汉文化精髓之所在.汉代也是兼容并蓄的时代,注重文化交流,以开放的态度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使得许多外来文化融入中华文化之中,成为汉文化的一部分.现代社会的开放也需要人们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从传统文化中人们更容易感知自然之统一、阴阳之和谐,理解天人合一的重要性,这也是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内心所缺少.“以文化建构城市,让历史服务于现代”[1]把历史文化资源在城市设计中充分加以利用,展现汉文化主题,可以更好地提升城市知名度,进而打造“文化徐州”的品牌.
2徐州汉文化研究与发展现状
四百多年的两汉文化在中国历史上书写了无比辉煌的一页.徐州作为两汉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至今保留着很多汉文化的遗迹.除了汉墓、汉兵马俑与汉画像石以外,还有项羽的戏马台、刘邦的拔剑泉、子房山等.其艺术形式多种多样.如石雕、砖雕、玉器、金银器、漆器、陶器、建筑等.其中,很多属于国宝级文物,极具艺术欣赏和考古价值.这些是汉文化研究的物质基础,反映出距离两千多年前的汉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对于汉文化遗迹的保护与开发,是汉文化研究与开发的基础.从汉文化遗迹中,人们可以感受到浑厚豪放的汉代精神,这也是融入城市文化之中的精神力量之所在[2].对于徐州这座有着悠久历史与独特文化的城市,历史文化名城的古迹留存是现代城市社会、经济、文化、艺术发展可供研究与借鉴的实物,是延续城市文脉的源泉.在两汉文化的历史背景下,徐州市近年来加大了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力度,建造了许多仿汉文化景观和以汉文化为主题的城市公园.作为传递汉文化精髓,塑造城市人文精神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树立两汉文化品牌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汉文化景区的建设是徐州汉文化展示的一个亮点.以汉文化为特色的主题公园,集中展示了两汉文化精髓.融历史博览、园林景观、旅游休闲为一体,动漫展示与互动形式的融入增加了趣味性,使游客主动参与其中.建筑设计突出汉文化主题,以仿汉建筑为主,突出汉代建筑雄浑、大气的特点,这也是汉文化精神的一种直观展现.除此之外,徐州博物馆、汉画像石馆、龟山汉墓、汉城等景点分散布局,以点带面,营造出城市的整体文化氛围.公共艺术方面的汉文化展现,主要体现在公共环境中的雕塑与壁画作品.例如,三环路环岛的系列雕塑、云龙山隧道口的浮雕、泉山断崖壁画等.汉文化作为徐州现代城市设计之精髓,在建筑、城市景观、公共艺术等方面都应有整体的规划与设计.要考虑诸多的因素与层面,充分体现城市特色、个性与魅力,并以可持续发展的思维去进行现代城市环境的构建,真正使城市精神与内涵融入人们的生活之中,使人们产生归属感与认同感[3].
3现代设计理念与徐州汉文化的结合策略
如何将现代设计理念、手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探索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城市设计,是当代设计从业者一直在探讨的课题.文化存在于精神,反映于物质.在现代城市设计中无论是建筑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还是文化媒体的传播,都植根于文化,是文化的一种外化体现.人们置身于城市文化氛围之中,了解城市历史与文化,直观感受到城市文化的底蕴与内涵.汉文化要以现代形式表现出来才能容易被理解和接受,现代与传统才能达到和谐的统一.运用现代设计理念展现徐州汉文化,就是要把城市文化的独特内涵用现代设计的视觉语言展现出来.
3.1运用现代设计理念建构城市空间
城市空间包括城市规划、建筑、园林与公共艺术等,这是城市的大环境,是城市文化风貌最直观、最生动、最形象的呈现,人们置身于其中就可以得到精神上的体验.汉代距今历史久远,留存下遗迹多为墓葬.所以,在城市空间设计中应注重汉文化精神的融入.例如,简洁方正的整体风格的营造与自然材质、有代表性色彩的运用,都使人们能够感受到汉文化中的古朴与庄重.要使汉文化能够真正融入现代城市空间中,就不能生搬硬套,必须以现代设计理念进行重新规划与整合,经过抽象与重构的过程,古为今用.例如,汉画像石艺术馆新馆的设计,融汉文化内涵与现代设计方法为一体,既注重方正简洁,又不拘泥于讲求对称的汉代建筑形式,依山而建,运用古朴自然的浅色石材融于周围山水之中,建筑周围园林景观的设计洒脱而写意,使得建筑整体丝毫没有突兀之感.在建筑形式上以粗犷的直线条似刀削斧劈般建构出整体形态,体现出雄浑豪放的汉代精神,如图1所示.建图1徐州汉画像艺术馆新馆Fig.1Fig.1XuzhouMuseumofHanDynastyStoneRelief筑中既有代表汉文化特色的汉阙形态作为视觉符号,整体上充满时代感.建筑内部注重自然光线的运用,顶部及墙面大面积采用玻璃,增加透光性,使得内部空间通透而明亮,人们置身其中体验到汉文化与现代科技方法的完美融合.
3.2运用现代设计理念构建城市CIS系统
城市CIS系统全称为“城市形象识别系统”,其基本内涵在于通过挖掘城市的历史与文化内涵,给予城市准确定位.通过独具代表性的视觉形象,表达城市的文化内涵,使城市更加具有个性与特色,从而塑造新的城市形象.人们在城市形象的提升中获得生活品质的提升,让更多的人通过城市中实实在在的品质,获得对城市的整体感知[4].城市CIS系统是以创造良好的城市形象为目标,以简练概括的视觉设计语言;突出城市文化的独特性,体现城市整体形象,展示城市品牌,彰显城市魅力.其中,既应包含传统文化内涵,又应反映时代气息与现代城市的精神风貌,又能通过简练而概括的符号语言;使人们获得有效的视觉感应,进而加深记忆效果,最终达到城市文化的传播和促进的目的[5].城市CIS系统的设计过程是城市文化整合的过程.对于徐州这座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在进行城市设计的过程中引入现代设计理念,构建城市标识系统.对于提升城市凝聚力,塑造城市文化精神,树立城市整体形象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其中,应充分体现汉文化的内涵,使传统历史文化真正融入现代设计形式之中.
3.3充分利用现代传媒传播汉文化
汉文化品牌的传播离不开现代文化传媒.首先要以现代设计理念树立汉文化品牌,要依据不同的产品类型选择不同的包装形式和广告载体.徐州的两汉文化品牌必须打好文化牌,注重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具体产品形象包装上去.选择合适的品牌传播时机,采取平面、户外、展览会等形式的广告媒体和互联网、手机APP、数字互动媒体、车载移动媒体等新兴广告媒体,以合理的搭配使徐州两汉文化的品牌形象迅速深入人心.要在管理、销售和服务等环节上增加投入,将无形的文化价值转化为有形的品牌价值.在品牌传播上,要借鉴外来成功品牌的经营理念,系统、科学地调整品牌推广方向和发展目标,让徐州的两汉文化品牌独树一帜,并逐渐成长为国际性文化品牌.为了更好地传播汉文化,树立城市品牌形象,政府应建立有关城市形象及相关内容传播机构,对此进行统一规划、运作.要调动区域内媒体为塑造和传播城市文化服务,尤其是对城市文化的内涵、驱动要素进行统一设计.要充分利用媒体,借助媒体平台推进城市文化的塑造、传播和汉文化的传承.
3.4运用现代设计方法推动周边文化产品的开发
汉文化艺术节作为徐州汉文化宣传的重要平台,应调动各方力量,以汉文化作为载体,展示徐州文化底蕴与发展变化.以歌舞、民俗、餐饮等形式,共同营造文化气氛,成为城市文化的组成部分.运用各种媒体的宣传与推广,弘扬城市文化,打造城市品牌.利用舞台剧形式展现徐州汉文化特色.借鉴平遥古城的《一把酸枣》、云南昆明的《云南印象》、皖南宏村的《宏村•阿菊》等极具地方特色且制作精良的歌舞剧,以直观的展示与极富艺术感的形式,使得人们对于当地的地方特色与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旅游商品开发亦是汉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渠道,人们来到徐州不仅要看汉文化的遗迹遗址,领略地域历史特色的人文风俗,感受到独特的城市建筑设施,还应购买到特色旅游商品,感受到徐州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徐州现有的旅游商品包括汉画像石拓片、金银箔礼品、线装书籍、兵马俑文物的仿制品等.近年来,不断开发出丝巾、领带、扑克牌、明信片等旅游纪念品,从形式及内容上都过于陈旧与传统,与现代审美需求脱节,需要推陈出新,突破传统,把现代设计形式与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对接与融合[6].
4结语
关键词:城市设计,城市规划,建筑设计
1城市设计的涵义与内容
1.1城市设计的涵义
《中国大百科全书》给城市设计(Urbandesign)下的定义是:“城市设计是对城市形体环境所进行的设计。一般指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为近期开发地段的建设项目进行的详细规划和具体设计。城市设计的任务是为人们各种活动创造出有一定空间形式的物质环境,内容包括各种建筑、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等方面,必须综合体现社会、经济、城市功能、审美等各方面的要求,因此也称为综合环境设计。”城市设计是介于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的一种设计。相对于城市规划的抽象性和数据化,城市设计更具有具体性和图形化,但是它又不等同于具体的建筑设计,它的研究范畴仅局限于城市形体环境的层面。城市设计的目的在于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城市景观和城市整体形象的艺术水平,创造和谐宜人的生活与工作环境。
1.2城市设计的具体内容
城市设计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城市总体空间设计;城市典型要素空间设计(中心广场,商业街道,居住区,滨水区等);旧城保护与更新空间设计;城市交通设计;城市环境保护设计;城市生态防护圈设计;城市景观设计;城市地下空间设计;城市环境设施与建筑小品设计等。
2现代城市设计的基本特征
1)创作性是城市设计的重要特征。城市设计要实现具体的三维形态框架的建构,它必然是一个创作过程的产物。城市设计的创作过程是设计者逻辑思维、形象思维与创作灵感交织,而形象思维则是城市设计的主要思维。城市设计的创作需要有城市设计的基本技巧,精通城市职能、形体及三维空间关系的处理。2)强调以人为本。即以具体的活生生的人为根本出发点,满足人的需求,以人的心理与生理行为为依据,关注城市空间设计的场所感、归属感,追求舒适和有人情味的空间环境。3)以城市意象为依据。城市设计中强调对城市历史、地理、文化背景进行分析,对其提供有生命力的城市机理延续;要求分析城市的地形、地貌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城市地理位置的优劣势,与周围交通系统的联系。城市意象空间正是人对以上各类客观因素的综合反映。4)综合应用多学科知识。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建筑学、风景建
筑学密切关联,而且还涉及社会学、经济学、生态学、环境心理学、法学和城市管理学等学科。城市设计是这些相关学科在城市物质环境设置、使用和体验这一结合点上的综合体现。借助多学科知识,城市设计追求空间形式上的统一与完美,综合效益上的最佳与优化,社会生活上的和谐与协调。5)时间和空间的统一。只有空间而没有时间的环境是没有活力的。现代城市设计在使环境美达到具体化与视觉化的设计中,除了使用传统的三维环境视觉理论外,还在大范围内把人的时间运动与空间环境视为统一系统,将时间和空间概念从建筑范畴运用到城市环境设计中。
3城市设计的原则
1)表现的原则。即城市设计要反映城市的本质和内涵,要强化城市区别其他城市的地方特色,要形成有个性特色的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景观,使它们成为城市的典型识别标记。2)相互协调的原则。即城市和自然之间、城市各部分之间、城市建筑群之间要相互协调。另外,要协调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关系,保证生态效益的充分发挥;协调保护与建设、景观与生态、投入与产出的多重关系。3)有机秩序的原则。这是“宇宙结构的真正原则”,生物是这样,城市也是这样。城市设计要为城市社区建立一种有机的秩序,包括物质秩序和社会秩序;城市设计必须在城市规划指导下进行设计,要严格执行城市规划法规。
4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区别和联系
4.1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区别
1)追求效益不同。城市设计主要追求环境效益。城市规划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者的平衡发展。
2)出发点和关注点不同。城市设计强调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以人的生理和心理行为为依据,关注具体的城市生活与工作环境。而城市规划是以物质环境为出发点,作为城市建设管理的依据而制定的硬性控制指标,关注是城市整体的协调发展,它较少涉及与人的感性和活动相关的环境场所问题。可以说关注人还是关注物是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分水岭。
3)形态维度不同。城市设计是城市三维空间的环境设计(如建筑群体空间布局、开放空间和环境设计、建筑小品空间布置和设计等)。而城市规划是城市二维空间的总体安排(如用地规划、道路两侧平面安排等)。因此二者表现出不同的形态维度。
4)工作属性不同。城市设计工作属性属于艺术创作,强调环境人文因素,容纳历史积淀,铺垫地区文化,表现时代精神,并结合人的感知经验建立起具有整体结构性特征、易于识别的城市意象和氛围(如城市意象、室外空间、街墙界面、整体材质色彩等)。而城市规划工作属于技术经济规划,以城市建设法规为指导,注重各类技术经济因素(例如交通容量、功能分区、用地开发强度、建筑高度、密度、容积率等数据)。
5)工作成果不同。城市设计工作成果图文并茂,图纸、文本、导则在其中起重要作用,且具有一定的实施操作弹性,并附有具有三维直观效果的表现图纸。城市规划工作成果偏重文字性的法律条款、政策、方案,图纸是次要的。
6)参与人员不同。城市设计主要由建筑师和城市设计专家承担。城市规划是各种专家(如经济学家、社会学家、规划学家、地理学家等)共同合作的结果。
4.2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联系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紧密结合、密不可分。城市设计的三维空间景观的塑造与城市规划的平面布局是一种互为条件、相互制约的关系。城市规划在涉及城市的用地布局、路网结构、市政设施等诸方面的同时,必然包含了对城市空间特征塑造的思考,没有“纯二维”的规划,而且规划的思想观念和意图也必须最终反映在城市三维空间中才能得以实现。
城市设计和城市规划所要研究的对象都是人们所处的城市,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它们都以创造一种良好的、有序的生产、生活环境为目的,都要综合协调各项城市功能,安排城市各项用地,组织好交通和安排好各类工程设施,都要研究城市的社会发展,考虑城市的历史文脉等。可见,它们之间交叉、重叠的领域涵盖了城市建设系统各个方面,两者统一于一个完整的规划过程之中。规划的平面布局图,也是城市设计进行城市三维空间环境塑造的基础依据和前提。另一方面,对城市空间的塑造与安排,又可反馈回来对平面布局进行完善、补充和调整,从而使两者都趋于更加合理化。
5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区别和联系
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是整体环境与个体形象的关系。两者在设计的规模、尺度和层次上是不同的。城市设计主要解决的是城市的面和线问题,它属于城市整体环境设计。建筑设计主要解决的是城市的点的问题(单体、群体建筑在城市都是一个点),它属于城市个体元素设计。建筑设计虽然也要考虑环境效果,但一个良好的城市形态环境更多地取决于城市设计的效果而不是建筑设计的效果。城市设计以多重委托人和整个城市人民作为服务对象,更多反映公众利益和意志。建筑设计一般以单个委托人作为服务对象(大型公共建筑除外),主要取决设计者本人和委托人的目标价值取向。
美国城市规划师伊·沙里宁曾经说过:“通常做设计是要将一栋房子置于周围的环境中;将周围的环境置于一个城市规划中。建筑师在设计单体或群体建筑时,必须考虑建筑的大环境和开发地盘红线内的小环境问题。”这段话清楚地说明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城市规划的有机联系。这种有机联系体现了城市空间形态(城市设计解决的问题)和建筑空间形态(建筑设计解决的问题)的连续性。
参考文献:
1.1城市设计的涵义
《中国大百科全书》给城市设计(Urbandesign)下的定义是:“城市设计是对城市形体环境所进行的设计。一般指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为近期开发地段的建设项目进行的详细规划和具体设计。城市设计的任务是为人们各种活动创造出有一定空间形式的物质环境,内容包括各种建筑、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等方面,必须综合体现社会、经济、城市功能、审美等各方面的要求,因此也称为综合环境设计。”城市设计是介于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的一种设计。相对于城市规划的抽象性和数据化,城市设计更具有具体性和图形化,但是它又不等同于具体的建筑设计,它的研究范畴仅局限于城市形体环境的层面。城市设计的目的在于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城市景观和城市整体形象的艺术水平,创造和谐宜人的生活与工作环境。
1.2城市设计的具体内容
城市设计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城市总体空间设计;城市典型要素空间设计(中心广场,商业街道,居住区,滨水区等);旧城保护与更新空间设计;城市交通设计;城市环境保护设计;城市生态防护圈设计;城市景观设计;城市地下空间设计;城市环境设施与建筑小品设计等。
2现代城市设计的基本特征
1)创作性是城市设计的重要特征。城市设计要实现具体的三维形态框架的建构,它必然是一个创作过程的产物。城市设计的创作过程是设计者逻辑思维、形象思维与创作灵感交织,而形象思维则是城市设计的主要思维。城市设计的创作需要有城市设计的基本技巧,精通城市职能、形体及三维空间关系的处理。2)强调以人为本。即以具体的活生生的人为根本出发点,满足人的需求,以人的心理与生理行为为依据,关注城市空间设计的场所感、归属感,追求舒适和有人情味的空间环境。3)以城市意象为依据。城市设计中强调对城市历史、地理、文化背景进行分析,对其提供有生命力的城市机理延续;要求分析城市的地形、地貌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城市地理位置的优劣势,与周围交通系统的联系。城市意象空间正是人对以上各类客观因素的综合反映。4)综合应用多学科知识。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建筑学、风景建
筑学密切关联,而且还涉及社会学、经济学、生态学、环境心理学、法学和城市管理学等学科。城市设计是这些相关学科在城市物质环境设置、使用和体验这一结合点上的综合体现。借助多学科知识,城市设计追求空间形式上的统一与完美,综合效益上的最佳与优化,社会生活上的和谐与协调。5)时间和空间的统一。只有空间而没有时间的环境是没有活力的。现代城市设计在使环境美达到具体化与视觉化的设计中,除了使用传统的三维环境视觉理论外,还在大范围内把人的时间运动与空间环境视为统一系统,将时间和空间概念从建筑范畴运用到城市环境设计中。
3城市设计的原则
1)表现的原则。即城市设计要反映城市的本质和内涵,要强化城市区别其他城市的地方特色,要形成有个性特色的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景观,使它们成为城市的典型识别标记。2)相互协调的原则。即城市和自然之间、城市各部分之间、城市建筑群之间要相互协调。另外,要协调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关系,保证生态效益的充分发挥;协调保护与建设、景观与生态、投入与产出的多重关系。3)有机秩序的原则。这是“宇宙结构的真正原则”,生物是这样,城市也是这样。城市设计要为城市社区建立一种有机的秩序,包括物质秩序和社会秩序;城市设计必须在城市规划指导下进行设计,要严格执行城市规划法规。
4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区别和联系
4.1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区别
1)追求效益不同。城市设计主要追求环境效益。城市规划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者的平衡发展。
2)出发点和关注点不同。城市设计强调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以人的生理和心理行为为依据,关注具体的城市生活与工作环境。而城市规划是以物质环境为出发点,作为城市建设管理的依据而制定的硬性控制指标,关注是城市整体的协调发展,它较少涉及与人的感性和活动相关的环境场所问题。可以说关注人还是关注物是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分水岭。
3)形态维度不同。城市设计是城市三维空间的环境设计(如建筑群体空间布局、开放空间和环境设计、建筑小品空间布置和设计等)。而城市规划是城市二维空间的总体安排(如用地规划、道路两侧平面安排等)。因此二者表现出不同的形态维度。
4)工作属性不同。城市设计工作属性属于艺术创作,强调环境人文因素,容纳历史积淀,铺垫地区文化,表现时代精神,并结合人的感知经验建立起具有整体结构性特征、易于识别的城市意象和氛围(如城市意象、室外空间、街墙界面、整体材质色彩等)。而城市规划工作属于技术经济规划,以城市建设法规为指导,注重各类技术经济因素(例如交通容量、功能分区、用地开发强度、建筑高度、密度、容积率等数据)。
5)工作成果不同。城市设计工作成果图文并茂,图纸、文本、导则在其中起重要作用,且具有一定的实施操作弹性,并附有具有三维直观效果的表现图纸。城市规划工作成果偏重文字性的法律条款、政策、方案,图纸是次要的。
6)参与人员不同。城市设计主要由建筑师和城市设计专家承担。城市规划是各种专家(如经济学家、社会学家、规划学家、地理学家等)共同合作的结果。
4.2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联系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紧密结合、密不可分。城市设计的三维空间景观的塑造与城市规划的平面布局是一种互为条件、相互制约的关系。城市规划在涉及城市的用地布局、路网结构、市政设施等诸方面的同时,必然包含了对城市空间特征塑造的思考,没有“纯二维”的规划,而且规划的思想观念和意图也必须最终反映在城市三维空间中才能得以实现。
城市设计和城市规划所要研究的对象都是人们所处的城市,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它们都以创造一种良好的、有序的生产、生活环境为目的,都要综合协调各项城市功能,安排城市各项用地,组织好交通和安排好各类工程设施,都要研究城市的社会发展,考虑城市的历史文脉等。可见,它们之间交叉、重叠的领域涵盖了城市建设系统各个方面,两者统一于一个完整的规划过程之中。规划的平面布局图,也是城市设计进行城市三维空间环境塑造的基础依据和前提。另一方面,对城市空间的塑造与安排,又可反馈回来对平面布局进行完善、补充和调整,从而使两者都趋于更加合理化。
5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区别和联系
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是整体环境与个体形象的关系。两者在设计的规模、尺度和层次上是不同的。城市设计主要解决的是城市的面和线问题,它属于城市整体环境设计。建筑设计主要解决的是城市的点的问题(单体、群体建筑在城市都是一个点),它属于城市个体元素设计。建筑设计虽然也要考虑环境效果,但一个良好的城市形态环境更多地取决于城市设计的效果而不是建筑设计的效果。城市设计以多重委托人和整个城市人民作为服务对象,更多反映公众利益和意志。建筑设计一般以单个委托人作为服务对象(大型公共建筑除外),主要取决设计者本人和委托人的目标价值取向。
美国城市规划师伊·沙里宁曾经说过:“通常做设计是要将一栋房子置于周围的环境中;将周围的环境置于一个城市规划中。建筑师在设计单体或群体建筑时,必须考虑建筑的大环境和开发地盘红线内的小环境问题。”这段话清楚地说明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城市规划的有机联系。这种有机联系体现了城市空间形态(城市设计解决的问题)和建筑空间形态(建筑设计解决的问题)的连续性。
参考文献:
[1]王建国.城市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8.
[2]叶思儒.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一体论,www.baidu.com,2005
2009年,哈尔滨市委提出了城市发展新战略,要求“无论是北跃、南拓、中兴,还是强县,在实施中必须搞好城市设计,以城市设计指导规划审批、建设”。[1]2010年初,在市政府主导下,市规划局组织开展了城市设计“百日会战”活动,针对实施新战略的60余项重大支撑项目,以“特色、和谐”为理念,集中开展城市设计工作。工作思路是:通过同步开展宏观、中微观实施项目城市设计,加强对实施项目的指导,提高实施项目之间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力争做到“功能好、形象佳、交通畅”。中微观项目的规模从新区规划、片区规划、街道城市设计到重要节点设计,基本都是近三年政府计划实施的项目,具有提前管控和现实操作意义。
二、互动设计工作方法
所谓互动设计,即总体设计与中微观项目设计同步开展,过程中交流、修正、完善成果,即“自上而下的指导整合”+“自下而上的反馈吸纳”。总体设计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与哈尔滨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体牵头完成,中微观项目的规划设计由海内外30多家专业机构承担。为了协调上下位关系,政府层面设立了总指挥部和16个分指挥部,总指挥部由市规划局和总体设计单位联合组成,负责推进总体设计研究,与多方沟通协调;总体设计经过独立研究,提出城市设计目标、策略、分区功能和景观定位及设计通则,作为审查的依据,指导和审查中微观项目。分指挥部由区级政府部门和中微观项目设计机构组成,具体推进中微观实施项目的规划设计、落实总体设计要求,并反馈于总体设计,来丰富、完善其内涵。互动设计过程包括4个层次的互动,即总体设计与决策者互动,总体设计与中微观项目互动,设计成果与公众互动,设计成果与专家互动。其中,第二个环节的互动是一项富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工作,也是组织、协调工作最复杂的一项系统工程,这里进行重点介绍,其他常规环节这里不再赘述。第二环节的互动式设计分为一个平行过程和一个交互过程。平行过程——即总体设计研究与中微观项目设计同步开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各设计机构独立开展设计研究,根据各自理解,分别对所承担的项目提出设计目标、对策和初步方案。总体设计则要完成与政府主要决策者之间的初步沟通,对设计目标、思路和重大问题达成共识。交互过程——平行过程完成后,总指挥部与分指挥部进行沟通,就总体设计初步成果对分指挥部和中微观设计机构进行宣讲解读,开展互动研讨和征求意见,进一步矫正、完善总体设计内容。在达成共识后,总指挥部开展1~2次设计指导,相当于对中微观项目方案进行预审,及时指出问题、归纳总结好的方面并吸纳到总体设计中,对有争议部分开展进一步研究。通过多次交互研讨,总指挥部与分指挥部对重大问题的判断达成一致,提交专家和政府审查。
三、城市设计焦点辨析
确定共同的价值目标,提取共同关注的焦点并提出富有理论性、实践性的解决方案,是互动设计指导和成果审查中各方达成共识的基础。设计焦点缺失或准星失调,上位规划无法对下位规划提出具体要求,总体设计的权威性、依据性将受到直接挑战,会战效果将难以保证。为此,总体设计从目标、问题双导向出发,通过对城市特色、目标的理解,从特色塑造与系统性设计问题梳理入手,找出哈尔滨城市设计需要解决的如下焦点问题,提出对策和引导方法。
1.建筑风格与风貌分区
哈尔滨的历史是多元文化交织的历史,建筑也是多元文化融合的产物,而且由于形成年代、建造者、使用者和主导功能的不同,这些文化载体的分布有规律可循:道里区、南岗区以俄罗斯风格为主,道外区有中华巴洛克,老香坊区和文庙地区中国传统特色浓郁,学府路沿线大学校园密集,“三大动力”厂区周边和平房区保持着前苏联风格,呼兰区以萧红文化和呼兰河为代表。这为实施风貌分区塑造创造了绝佳的条件(图1)。总体设计根据历史形成的特色和功能导向,结合行政区划和自然边界,将规划城市建成区划分成三圈层,24个特色片区,其中包括3片历史风貌核心区、8片传统风貌特征区、13片新城风貌特征区。对应三圈层,分别采取“传承”“发展”“创新”为主的策略,明确各片区的主导风貌及其代表性街区、建筑和景观,制定详细的分区导则,作为审查管理依据及与中微观设计之间对话的平台(图2)。对于争议较大的建筑风格问题,总体设计通过研究哈尔滨地域特征并借鉴以往城市设计成果,提出控制窗墙比、门洞及窗的比例、主导色及点缀色、屋顶形式、建筑转角处理等设计通则,并加以示例,在审查中微观项目中严格执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建筑风格指引只是一种底线管理,实际效果还要依靠设计师的创造,规划师无法越俎代庖。设计师对城市的理解力、创造力与业主给予设计师的自由度高度耦合,才能诞生优秀的设计作品。同时,还必须依靠更加科学、透明、严谨的审查制度和严格的事后监管。
2.高度控制
高层建筑是城市空间轮廓的主宰,其分布实质上依循的是城市经济与功能空间的关系。纽约曼哈顿、香港维多利亚港湾、芝加哥中心区、上海陆家嘴、北京CBD等,都是经济空间、功能空间与景观形态重叠的产物。功能空间结构不清晰,高层建筑的分布必然呈现无序状态。不能深刻理解这一点,便无法有效引导城市空间轮廓和景观的形成。目前,哈尔滨的高层建筑已经呈遍地开花之势,严重影响城市的整体形象和街道生活的舒适性。通过深入研究,我们发现哈尔滨的高层建筑分布呈现以下特点:其一,整体分散、局部密集,呈现出沿主要干道、沿主要街道路口、商业中心区集中的特征;其二,沿江建筑高度不断突破,已形成“簇群+点式”高层的局面;其三,道里区、南岗区等老区核心地区高层建筑密布,对天际轮廓、街道空间影响较大,对保护建筑造成视线影响和压力。通过对哈尔滨产业及功能发展趋势的研究,我们认为哈尔滨下一步的发展需要强化商务、科技、信息、交通等区域中心职能,会进一步强化工业、服务业经济并形成生活配套的多中心格局。针对于此,总体设计从构建城市合理空间结构的角度出发,提出打破现有以老城为核心的同心圆结构,打造西部新发展轴:通过新的景观大道设计,将松北新区、群力-哈西、平房新城串联起来,在功能上形成哈尔滨区域竞争新优势,在景观上形成具有时代感的新轴线,类似巴黎的拉德芳斯、伦敦的道克兰、马德里的新区,高层办公、酒店、公寓类建筑以及大体量的商贸会展、交通物流等项目将因功能西移而重新集聚,形成新的多中心地标景观,而建筑形式也可以摆脱“穿衣戴帽”的怪圈,向新地域风格发展;老城将因为经济功能外移而减压,土地价格得到平抑,传统街区将得到更好的保护(图3)。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总体设计将城市划分为六类控高区域,分别提出控制要求。对于已经形成的高层建筑集中区,提出分片、分线完善原则:通过调整土地使用和高层分布,完善局部地区的高层建筑布局,形成优美的标志性轮廓,摆脱高层建筑无序分布的状态(图4)。
3.公共空间系统性及其尺度
公共空间承载着哈尔滨人的生活。这里的人热衷户外活动,啤酒节、音乐节、冰雪节、广场舞、江边垂钓、户外野炊、江畔漫步,不一而足。哈尔滨的公共空间也多种多样,特色十足,诸如自然湿地、江畔公园、广场、步行道、街心花园、三角绿地等。随着城市框架拉开,出现了各级开敞空间分布不均、小型绿地广场被侵占等现象,公共空间的系统性受到破坏。同时,新建广场、公园、街道尺度失调,空间缺乏围合感,舒适度尚不如老城。总体设计延续总体规划结构,提出以“一江一岛、四带六楔”的自然基底空间与特色街道、广场为骨架的人文空间叠合,构成哈尔滨的公共开敞空间系统,使社区公共空间更具均好性,步行环境更加连续,市民活动与大自然的结合更加紧密。为了使人们在户外公共空间获得舒适的视觉和心理感受,总体设计对街道、滨江、广场、历史街区周边建筑尺度提出控制要求。
4.沿江开发
松花江是哈尔滨的母亲河。江畔公园开放、舒朗、自然、惬意,江畔餐厅、青年宫、友谊宫、江上工人俱乐部等,为市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倍受市民欢迎的场所。如今,沿江新建、插建了大量高层住宅,“墙”效应阻碍了江、城功能互动,也遮挡了从城到江的视线通廊,滨江公共属性有下降之势。高层建筑距江过近,改变了江畔舒朗、开阔、自然的风格。总体设计对滨江建筑高度提出分段控制要求,总体思路是保持道外区58至经纬街段既有前低后高的空间形态和天际线不再升高,保持大江两岸眺望视廊,高层建筑群及制高点向群力新区滨江段转移。根据这一原则对重点项目进行重点审查和不断修改,如:经纬街尽端的时代广场及其周边开发,经过多轮研讨确定降低建筑高度和强度,保持建筑和场所的公共性;对群力滨江段提出结合商务功能区,优化空间布局和沿江天际轮廓线,打造西部新的地标;滨江公园向东、西延伸,保持足够的绿地宽度并延续绿化、景观特色等。
5.基质地区引导
基质地区是一个城市占地面积最大、承载城市最基本功能的地区,由于它“绿叶”的身份而往往被忽略。但毋庸置疑,没有基质地区的整体风貌作为“绿叶”,标志性景观也无所谓“红花”;没有基质地区的人居环境,居民的生活品质将无法保证。因此,重视基质地区的风貌和人居环境提升,是城市设计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从社会、文化、生态角度来讲,基质地区问题甚至比其他问题更加重要。哈尔滨的基质地区主要为居住型地区、工业型地区和科教型地区。街区和建筑肌理是基质地区具备识别性的条件,建成环境则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实实在在感受到的。总体设计按照肌理、建成环境质量提升目标,将居住型地区划分为重建、改善、较好、新建等四类,将工业型地区划分为传统、新型、搬迁改造等三类,科教型地区依据集中度划分为不同片区,分别提出设计导则要求。
四、功能空间与景观形态重构建议
内因决定外因。一座城市外在的形象,取决于其内在的城市功能和土地经济性。城市设计只有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才能找到正确的引导方法。伦敦、巴黎、法兰克福、阿姆斯特丹、马德里等传统城市,就是在金融、贸易发展的商机面前,卓有远见地谋划了新的中心,不但争取到成为全球或区域经济中心的机会,成功实现经济转型,而且有效保护了传统文化并成为世界旅游名城,实现了保护与发展双赢。反观中国很多城市,昆明、杭州、济南等,老城厢高楼林立,传统街巷房屋毁损殆尽,城市景观单一乏味,文化生活缺少了灵魂和载体,经济转型从何谈起?这是典型的因功能空间与景观形态不兼容造成的恶果。总体设计充分认识到城市发展的这种规律性,首先从认识问题的角度出发,研究城市功能转型与景观形态转型的关系,进而大胆提出哈尔滨要实现功能重构、空间重构,并带动景观格局重构的设想,从而疏解老城、培育战略性新兴功能区,这是解决城市功能空间与景观形态背离矛盾的根本途径(图5)。尽管这种思维超越了总体设计的研究范畴,但仍得到了有关领导的高度认同。总体设计作为一项专项规划,无法改变上位法定规划确定的用地布局和空间形态,但在实践中仍指明了引导思路并坚定地贯彻下来:建筑风格与风貌分区引导、高度控制、沿江开发引导等,都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找到了答案。希望哈尔滨新的空间发展战略能够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功能与景观的结构上达到高度协调和统一,使发展与保护相得益彰,带动城市迈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高度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五、总结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误区
1关于“市民”广场
城市广场是城市最富魅力的公众空间,在城市设计中占重要地位,被誉为城市的“客厅”。城市广场按其使用功能可分为交通广场、集会广场、纪念性广场、建筑广场、休闲广场等,也可按所处地段而命名(如天安门广场,热河路广场等)。
事实上,自二千年前在古希腊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广场以来,广场不但是城市空间体系构成的需要,而且历来是城市进行社交往来、休闲娱乐和信息交流等活动的重要场所,是人们接触自然、陶冶情趣的城市空间环境。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广场的多功能、多层次属性愈益强烈。也就是说,大多数城市广场是多元化、复合型的。如:南京“新街口广场”和“热河路广场”均位于两条主干道交会点,转盘中央立有中山先生铜像,渡江胜利纪念碑,兼具交通和纪念性双重功能;大连“中山广场”既是交通广场,又是休闲广场;北京“天安门广场”则既是建筑广场、交通广场,又是休闲广场、集会广场和纪念性广场。
但是,不论何种广场,其使用主体都是市民。因此,城市广场都是市民的广场,没有市民与非市民的区分。
个别城市把某几个广场称作“市民”广场,是混淆概念,且不合逻辑。笔者敦请业内人士不能受从众心理影响,不加分析地人云亦云。当前所谓的“市民”广场,按其使用功能,实际上是休闲广场。事实上,大多数城市并未将休闲广场称之为“市民”广场,如:青岛“五四广场”,大连“星海广场”、“胜利广场”,上海“人民广场”等。
明确以上概念,有助于城市休闲广场的功能定位,有助于增强设计师的使命感,使设计师进行创作时,致力于塑造多层次、多景现、多情趣的多元空间环境,为城市提供高质量的、具有高雅文化品位的多样化活动空间,从而不断提高城市休闲广场的设计质量。
2关于“下沉式”广场
解放后,江苏最早的下沉式广场出现于1985年连云港市淮海大学(今淮海工学院)校区规划设计,但未实施。自八十年代中后期以来,某些设计师比较热衷于“下沉式”,几乎成为一种时尚的新潮。但十几年来,总的情况是规划设计多、付诸实施少,有幸实施的所谓“下沉式”广场也是不如意的多,成功者少。
造成上述情况,有诸多因素。依笔者所识,一个成功的真正意义上的下沉式广场应该兼具尺度、深度、空间的关连度三要素。
下沉式是城市休闲广场的一种设计手法,下沉式广场是孕育于主广场(休闲广场)中的子广场。因此,其母体——主广场应当是尺度很大,视野十分开阔的大广场,为了打破巨空间的空旷感和视觉的单一感,设计师巧妙运用垂直高差的手法分隔空间,以取得空间和视觉效果的变化,这或许就是“下沉式”创作思维的原由。因此,主广场若非大尺度,设计师就不可滥用“下沉式”,否则,很容易导致在方案阶段即遭否决。
下沉的子广场,既然祈求取得空间、视觉和使用功能的效果转换,那么,其下沉量就必然需有一定深度,否则,就达不到预期目的。下沉量不大的所谓“下沉式”广场,如果置身其间,视线所及,都是杂乱无章的人腿和车轮,丝毫没有空间尺度、气氛、环境、视觉和场所转换的感觉,当然也谈不上美感。不能把城市广场理解为一马平川的整块平地,况且,广场的原地形总是高低不平的。设计师进行广场设计创作时,不能把稍有高差的处理手法均称之为“下沉式”,正如没有人把建筑平台、观景台等美称为“上沉式”一样。高差略有变化的处理手法,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下沉式”广场。
那么,下沉量以多深为宜?这与子广场本身尺度有关。笔者以为,一般应以人在子广场内尽量少看到蓝天、白云、高大树木以外的近处地面场景为宜。
下沉式广场不宜设计成尽端式的孤立子空间,它应当与邻近地下空间串连融合,成为整个空间序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孤岛感的子广场,不易吸引人流,而串连套合的序列空间方能引人入胜。
上海博物馆旁的下沉式广场,它孕育于人民广场的巨空间中,下沉深度达3米以上,并且与地下商业街相通。由宽广的人民广场(主广场)拾级而下,随着视点下降,步入相对恬静的下沉式子广场。子广场内,草地、花卉、树木、造型简洁的桌椅、别致的灯具,造就了环境宜人的庭院休闲空间,置身其间,看不到地面熙来攘往的人群、车流和近处建筑群体,小坐稍憩别有情趣,体现了空间、视觉和使用功能的效果转换。同时,通过该子广场可进入地下商业街——香港名品街及地铁站,它既是地下商业街的室外庭院,又是进入主广场前的一个富有生机的绿色过渡空间。
大连胜利广场位于市商业中心区,南临火车站广场及著名的大连客站,北、西、东为市各大商业圈。广场东北、西北分别为七层高的百货楼、美食楼,均为欧式风格。地下为三层地下商业城,总建筑面积达147,000平方米。周边城市道路人行道上有三个台阶,拾级而上进入地面广场。广场内,绿化与硬铺砌地面结合,配以休息椅、灯具、花台等小品,也颇耐人寻味,具有浓郁的庭院风味。广场中央成功地运用了下沉手法,籍以分隔使用空间。下沉子广场北部为舞台,有经常性文艺演出,南部为看台及小型足球场。盛大演出时,球场可兼作观众池座,而足球场则增强了大连作为足球城的体育氛围。子广场下沉量有一层楼高,使子广场与地下商业城附l层相通。整个广场(含子广场)约有20个人行通道与地下商业城相通,集散便捷,还有4个汽车通道可进入400泊位的地下车库。地下商业城内则有八个通道,使人流可不经地面直达邻近各大商业圈。整个广场动静态交通考虑周详,在处理手法上,上承与下沉浑为一体,下沉则沉而不死,各相关空间串联组合,成为人流活动链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下沉量及尺度适宜,不仅出色地解决了视线、功能和空间感的转换,而且满足了市民多层面的活动需要。
江阴市政广场位于新建的市府大厦南,广场尺度较大。原设计由南向北有向上微坡,以强化主楼的气势感。东部长江中路两侧各有一个下沉子广场,以地下过人通道相连。路南的子广场则与商贸中心、写字楼的地下层相通。该广场设计不失为成功之作,1998年获建设部三等奖。
3关于“小区”与“绿化率”
城市居住区的结构组成系列为组团-街坊-小区-居住区。不同级别的市民集居规模,其相应的公建配置、道路级别、交通设施与绿地等均有不同要求。其中,居住小区是指由城市道路或由城市道路与自然界线(如河流等)划分的具有一定规模并不为城市交通干道(下转79页)(上接83页)所穿越的完整地段,区内设有一整套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和机构。在以上界限内,不仅能保证居民生活的方便、安全和安静,而且还有利于城市道路分工和交通组织,从而减少城市道路密度。具体说,居住小区规模以设置一个小学为其人口规模的下限,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服务半径为其用地规模的上限。以当前户均65-70平方米建筑面积,户均3.5人框算,住宅建筑面积约需20万平方米,人口约10000人,占地约15公顷以上方能称得上完整的、真正意义上的小区。
应当指出,近年来住宅开发建设市场上确实存在某种混乱理念。即:不论住宅建筑量的集约规模多大,一概称之为“小区”,甚至仅3公顷左右的地块,也冠以“小区”的雅号。这种理念上的混乱,可能与当前锒牙式的住宅开发建设方式有关。
零星小地块的规划设计使设计师对全局的了解与分析不够,设计思路受到局限与制约,较易导致居住小区组织结构与居住组团不够清晰合理,建筑群体风貌不够协调,道路交通系统与公建配置选址不够合理顺畅,绿地系统布置有失均衡。因此,笔者主张:在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规指导下,按真正意义上的居住小区进行规划设计,而开发建设则可分期分片实施之。按整体设计布局进行分片分块开发的住宅组团或住宅街坊仍可分别名为XX苑、XX村等,与当前开发公司的运作并无矛盾。
还应当指出,近年来在某些小区规划设计指标与设计要点中,屡见不鲜地出现“绿化率”这一似是而非的指标,唯独缺少“绿地率”这一必备指标。
公共艺术是一种以雕塑、建筑、公共设施、影像艺术等为表现形式的公共空间艺术。其发展的空间不仅在于物质上对于城市构建的独特性象征,还在于对于人们心灵、精神上的引导。其基本内涵和文化精神具有公开性、独特性、民族性等多种特征。公开性是指公共艺术对于人们是一种开放、自由、交互的艺术,对于人们的思想交流和情感表达都是没有限制和禁锢的。独特性是指公共艺术对于城市的设计有其相对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超越性,既是城市自我形象的一种展示,又是城市标新立异的独特象征。民族性是指公共艺术的展示一定体现了某种民族文化因素,体现着各民族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艺术是无国界的,公共艺术亦是如此。面对如今多元化的文化趋势,公共艺术的呈现形式也是丰富多样的,公共艺术体现出多种文化因素相结合和碰撞的文化特性。
二、公共艺术在城市设计中的多元表达
公共艺术是一种开放的、公共的艺术表现,对于城市设计的风格和观念的表现而言是一种有着特有的灵魂构筑的艺术,既有着展现城市样貌的公开性,又展现着艺术家的个性。21世纪是一个多元的信息时代,城市作为文化的中心,借助公共艺术的表现设计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公共艺术被界定为一种城市标志性的产物,既有着其独特的观赏价值,又和当地的人文精神融为一体,突显出城市的设计风格和导向观念。公共艺术是城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公共艺术对于城市设计的风格和观念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社会文化是公共艺术的主要内涵表现,人文活动的多元思考扩展了其表现的领域。公共艺术不仅需要艺术家的创新,还需要融合建筑师、环保学者等多方面的思考,从而达成现代城市的人文环境设计共识。现代城市公共艺术主要具备了装饰与纪念两个方面的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公共艺术作品取悦大众、美化环境的功能得到强化与提升,而纪念被逐渐削弱。写实与装饰风格从属于传统的表现形式,其显著特点是强调作品的主题性和思想性。自20世纪以来,为了与强调“功能至上”的现代建筑形式和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相适应,造型艺术理念不断革新,以造型基本构成元素——点、线、面、体为视觉表达对象的抽象风格逐渐成为了新兴城市公共艺术的主流。抽象风格之所以风靡城市公共艺术领域,与其在材料、工艺上的应用较为自由、简便,在色彩表达方面更易与环境色彩相契合等因素息息相关。这类看似简单的公共艺术作品却为现代化城市增色不少,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也渐趋抽象化。公共艺术的创作离不开社会背景,对照当前艺术发展的趋势,公共艺术呈现出的多元化趋势对于城市设计的风格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公共艺术品的设计前提是辅助完整的环境形态构成,实现和传递场所中物与物、人与物、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对话关系。公共艺术是城市公共环境的组成部分,它存在于公共空间内,为人们传递各种信息,包括城市的地域文化、风土人情、民俗民风等社会学、文化学方面的内容,同时也传递出作品本身的表现结构、符号内容、表述方式及形式风格。从早期对于公共艺术雕塑的重视到提倡雕塑与建筑相结合的理念,再到现在呈现出的多种艺术的结合,公共艺术的表现不再局限于某一种艺术,城市设计的风格和观念更加与市民的经济文化生活等密切相关,强调大众化和自由化表达,公共艺术在城市设计中不仅成为环境空间中不可缺少的要素,还提供了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营造出现代与历史对话的氛围,创造出充满美感的公共空间,使得城市环境更具有人文气息和人性化特征,突显城市设计的生机与活力。
三、城市公共艺术的未来指向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在生活中有了更多的文化追求,公共艺术品也逐渐变得不容忽视。值得肯定的是,公共艺术对城市设计的风格与观念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长期以来,艺术家热衷于表述自我意识下的个人感受和个人经验,对于公共社会的普遍理想与恒久性的文化精神的关切显得相对薄弱,使其作品与当代本土社会形态和一般大众的生存状态没有产生密切的关联。艺术家个性的张扬对于城市设计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如果强调艺术家对现实文化的整体关注,公共艺术对于城市设计的表达就会显得更接地气,更具有时代性和社会性的象征。艺术的公共性要求其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关注,包括对公共设施形态的整体规划与合理设计,以显示出其对人性及尊严的普遍关切和维护,这是未来公共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规划者和公共艺术品的创作者对城市整体环境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作为城市环境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公共艺术品,其形式、色彩等方面的运用能否与城市环境相和谐,成为衡量一件城市公共艺术品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城市公共艺术不仅是将公共艺术展露于公共出入的空间场所的行为,还有着和社会群众对话的艺术表达。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在其公共性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大众情怀和人文关怀。在多元化的社会时代,公共艺术的创作在关注作品本身的基础上,必将结合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符合当地人文情怀的需要,与自然生态环境相融合,从而使城市设计呈现出独特的风格和观念导向。这种源于社会公共领域的道德和理想的公共精神是未来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趋势,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统一。
关键词:城市设计城市形态美学环境
一艺术范畴
1“真”的城市形态
城市形态指的是城市的空间、建筑、环境与人所共同形成的整体的构成关系。它直接反映了一座城市的结构形式和类型特点,反映了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的历史图式,反映了城市的文化特征[1]。
总结城市形态研究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看到,真的城市形态并不是单一的,而是拼贴式的,是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积淀的会合;真的城市形态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历史的变化而产生渐进式、碎片式的变化,通过这种渐变,既可以保持城市文化的延续,又能不断地更新;在城市形态的图底关系中,虚体形态(城市空间)往往比实体形态(城市建筑)更重要。
城市具有了真的形态,就具备了创造美感的基本条件。一个城市如果结构合理,我们便说它在美学原则上体现了合规律性。它能够为人们提供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各种基本需求条件,就能为人们的审美活动构筑广阔的舞台,从而在美的层面体现出城市设计美的合目的性来;一个城市如果形象真实,具有独特的感染力,在心理功能上就具有了认知的基础。城市的艺术形象是城市形态美的外在表现,它是人们接受美和培养美的媒介,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反映,同时也是规划师、设计师和建筑师思想情感的表现和表达。
有些城市具有诱人的形象条件,吸引了大量的观光客,但生活在其中的居民却认为城市的结构有问题,生活不便,所谓的吸引力纯粹是一种城市的作秀表演;有的城市看起来没什么特别的地方,但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却备感亲切、温馨,居民不肆张扬,乐得逍遥。在这样的城市中待得稍微久一些,你就能感受到恬静、舒适带来的愉悦和。很多欧洲城市和我国江南的一些中小城市之所以让人难忘,原因恐怕就在这里。这就说明了一个城市美的问题:高层林立、“现代化形象”突出的城市未必就能给人们带来美感,而结构合理的城市却可以让人得到美的享受。也就是说,城市形态的真,必须要首先做到结构合理,然后再考虑在真实的形态下去塑造形象。只有惹眼的形象,而这种形象与城市的结构完全脱节,那这个城市的形态就属于不真,而不真的城市是无法创造美的。
2“善”的城市环境
我们这里所说的城市环境,主要指的是城市的文脉环境。
城市的文脉,是城市赖以存在的背景,是与城市的内在本质相关联的那些背景。一切决定城市的产生、发展及城市形态的显性或隐性的东西,都可以列入城市文脉的范畴。城市的显性形态是由那些可见的要素组成,包括人、建筑、景观以及环境中的各种要素;而城市的隐性形态指的则是那些对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潜在的深刻影响的因素,比如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以及社会习俗、心理行为等。显性的形态,看得见,摸得着,能够体验,可以感知,特别是城市中公共领域的形态,它的使用和体验,决定着对城市形态和空间的感知,强烈地影响着对城市的使用;隐性的形态是设计者所不能控制的,它受文化形态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很复杂。凯文·林奇指出,认知是城市生活的基础,城市设计应以满足人们的认知要求为目标。人是城市景象的一部分,城市形象是人的一切感受的合成,因此,我们必须将建筑、城市与人的知觉三者拉近,放在文化与哲学的高度加以看待,强调人与环境的统一[2]。
善的城市环境除了要在文脉环境上为人们创造连续的、可以使人感受到历史变迁和生活场景变化的文化背景之外,还要为人们创造一个可以从容应对生活的功能背景。如果一个城市功能不健全,效率低、质量差,而消耗又大,就无法满足居住在其中的人们的基本物质需求,那又如何能满足他们的精神生活需求呢?有些城市和地区,虽有着良好的环境资源,但是连衣、食、住、行等基本条件都无法保证,人们也就没有心情去欣赏这些美。城市应为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也就无法体现城市环境美的合目的性,因而也就无法满足人们对美的事物的欲求。
3“美”的城市意象
艺术的创造,首先需要构思。而构思的中心,就在于建构意象、经营意象,其目的还是要实现审美意象。审美意象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设计者对实际生活的体验,对人类生活价值的感悟。
人类对城市的建设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具有自觉的审美意识的。当然,城市不是作为一件纯粹的艺术品而存在的,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城市的艺术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艺术的创作角度讲,城市设计关注的多为城市环境艺术的组合,关注街道、广场、建筑、园林、雕塑等元素的相互关系,确立它们之间的组合方式,并将它们的美体现出来,表达出来。
在艺术构思中,意与象如何结合为意象,是创作者要解决的最基本的矛盾。“象”是客体对象的映像,无论是直接感知的映象,回忆过去而来的表象,还是由联想而来的印象,尽管各自的清晰度不一样,但都要求符合客体对象,要按照客体的外在尺度来再现对象,要求真实。“意”则是艺术家、设计者主体自身的意向。主体依照自己的意向来感知、改造客体对象,把客体的外在尺度和主体的内在尺度统一起来,按照美的规律把意与象结合为审美意象。
美的城市意象从一定意义上说,取决于设计师对审美意象的建构。创造一个什么样的意象世界,决定于设计师的审美意向,生活中充满了真、善、美,同时也存在着无数的假、恶、丑。好的城市形态塑造,应该是能够激发起人们对真、善、美的审美,设计师的审美意向直接和审美理想、审美观念相联系,而审美理想和审美观念处于审美心理结构的中心,对审美意象的经营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
城市形态、城市环境、城市意象是城市设计美学艺术范畴的三个主要方面。真的城市形态是人们认知城市的基础;善的城市环境是实现美的合目的性的关键;而美的城市意象表述的是城市形态的艺术创造与情感体验。总之,城市的艺术形象不是城市各个要素的简单拼合,而是从整体上进行系统的艺术处理。因此,一个好的城市形态,应该是真、善、美高度统一的艺术综合体。
二物化结构
1自然要素
既然城市处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那么城市的规划与设计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如何在自然状态与人工物之间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关系。由于平原、峡谷、盆地、丘陵、滨水地区等的自然环境状况不同,城市形态的构成手法与美学意境也不尽相同。城市设计应把有特色的自然景观突显出来,包括峭壁、山峰、高原、河流、湖泊、地平线上的连绵轮廓等。这些特征景观是城市建筑形式的补充,应当最大限度地保持其自然状态。
园林艺术是城市形态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城市风景区、公园、绿化等。城市设计美学不但要研究园林艺术的特征和基本规律,还要探讨园林艺术与民族文化传统和审美意识的关系。城市园林绿化的作用和价值是多方面的,在城市形态的构成和环境美化中,园林绿化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公园、绿地、绿化带、林阴道等,除了它们自身的生态作用之外,对于营造城市景观、丰富城市色彩、提供休闲场所、创造舒适环境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现代城市建设中,如何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协调统一起来,注意保护自然环境并不断开拓城市自然景观,使生活环境更接近于大自然,已成为城市设计者的重要课题之一。解决好这个问题,不仅有助于创造出富有特色的城市景观,使城市环境美大为增色,而且有利于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平衡。
2人工要素
城市空间是城市特性和特征的物质表现,是城市中最易识别、最易记忆的部分,是城市魅力的展示场所。人们对城市的认知往往是通过对城市空间的认知来实现的。“城市空间与建筑空间一样,可能是相对独立的整体空间,也可能是相互有联系的序列空间。与建筑空间不同,在城市空间中后者占主导地位。它是由不同功能、不同面积、不同形态的各种空间如广场、街道、园林、绿地、居住庭院等相互交织的具有一定体系的序列。”[3]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城市空间的设计主要应考虑的就是秩序问题。
建筑是城市人工环境和人文景观的主体,是构成城市形态的基本要素。城市环境与乡村环境最显著的区别就在于建筑的高度密集,这是形成城市景观特色的主要部分。沙里宁干脆说:“城市设计基本上是一个建筑问题。”可见建筑在组成城市形态和城市景观的诸要素中占据了核心的地位。建筑实体对于城市整体美的贡献不在于建筑个体,而在于建筑群体和空间的组合。沙里宁在分析了欧洲中世纪著名城市和它们的建筑设计之后得出结论:这些城镇之所以能形成如此生动、美好的面貌,不是仅靠多建漂亮的房屋,而是得益于这些房屋在形式上的相互协调[4]。现代建筑从整体观念提出:不但建筑个体的形象要尽善尽美,而且建筑与建筑之间、建筑与整体空间环境之间也要和谐统一。城市建筑设计要根据城市形态的总体要求,仔细推敲城市空间的比例、尺度、序列和建筑群的色彩、高低、体形、质感和韵律等,遵循统一、变化、协调的美学原则,创造既统一又有变化的城市建筑艺术美。通过对建筑实体负责任的设计,可以成功创造出任何形式的城市空间。
环境艺术,顾名思义包括环境和艺术两个方面,是利用各种艺术方式和技术手段,对实体环境进行总体艺术设计,以创造空间形态美的一种综合艺术。它的创作一方面是依托实体环境,从实体环境出发;另一方面又要将实体环境艺术化,以创造出某种艺术氛围或艺术境界,从而使城市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达到统一。按艺术原则进行城市建设,按艺术方式改造环境,就是环境艺术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城市环境艺术几乎涉及所有物质形态的环境构成要素,诸如自然景观、建筑艺术、园林艺术、雕塑艺术、壁画艺术、工艺美术、广告装饰等等。但是,环境艺术并不是这些构成要素和门类艺术的简单叠加,而是以人为中心,以创造空间形态美为目的,将各种要素和艺术手段有机地结合和统一起来。
3社会要素
城市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会聚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积淀。历史不仅仅只出现在教科书中,更反映在有生命、有形体、有质感的城市中。作为城市发展的象征、历史文脉的体现和文化特色的反映,对观赏者、游览者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作用。保护历史文化遗存是城市开发建设和改造中急需重视的一个问题。
城市是以人为主体的一个集约人口、集约经济、集约科学、集约文化的空间系统,是一定地域中的经济实体、政治社会实体、科学文化实体的统一。城市设计美学与城市社会生活紧紧相连,密不可分,应从审美角度研究城市的日常生活、人际关系、行为规范的问题,以及它们与城市设计、城市建设的关系,探讨城市社会美的构成和城市社会生活的审美价值标准。
城市大众既是城市生产和生活的主体,也是城市审美活动、审美关系的主体。他们不但参与城市形态美的欣赏,从优美的城市环境和生活中得到美的享受,而且也参与美的创造。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居民大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也会越来越高。同时,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城市居民的社会闲暇时间总量以及闲暇休憩在社会总时间量中的比重不断增加,从而为居民按照个人兴趣参加各种文化娱乐、艺术、体育等审美活动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因此,城市设计美学既要研究作为审美对象的城市形态的客观存在,也要研究作为审美主体的城市居民的审美意识、审美心理。城市大众的审美意识包括在城市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所形成的审美理想、审美观念、审美标准、审美情趣和审美需求等。它们是城市大众在感受、认知、欣赏和创造城市形态美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同时又反过来对城市形态美的欣赏和创造起支配作用。
三观念体系
1环境美论
我们常常会因为一幅画、一张明信片或一幅照片惊叹自然的美,而当你真正身临其境时往往会觉得失望。这是因为,在先验的意义上,人们对自然美的感知给予了一种理论化的图式,把自然美恒定为一个概念,其结果必然是相反。自然美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观念,对它的审美感知应当是一种分析的结果,而不是先验的标准。
环境的艺术性需要自然的要素,也需要人工的要素来实现。为打破传统上生活与艺术相隔离的状态,需要创造出一种能使观众有如置身其中的艺术环境。这也对现代环境艺术的形成和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城市园林化思想的提出和城市园林艺术的发展,环境设计以及大地景观规划等学科的进展,都从不同的方面促进了环境艺术观的形成和发展。
环境艺术与人的生活空间是结合在一起的,人的行为的改变会带来视点的改变,由此形成的空间环境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并具有了时间的顺序。这样,空间不再是三维的形式,而将以四维的形式出现,环境艺术因而就同时具有了时间和空间的序列。随着审美主体欣赏角度和视点的变化,在静态和动态的发展关系中,环境艺术就会表现出多样变化的形式和形象。
2空间美论
美是一种整体的和谐,城市空间的美体现在空间的各组成部分——自然环境、园林绿化、建筑、小品、雕塑、壁画、装饰艺术、广告艺术等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上。城市各构成要素之间的有机协调组合是形成城市环境整体美的重要条件。
首先,整体观体现在对场所精神的理解和传承上。只有当空间从它所处的历史事件、社会文化、人类活动等特定条件中获得了文脉意义时,它才能被称之为场所[5];其次,整体观表现为对城市空间可变化形态的控制。城市不可能停留在固定的形态上永久不变,“拼贴”是一种必然。在这种变化和拼贴的过程中,城市需要有一些固定不变的东西存在,它们是城市认知的关键点;最后,整体观是城市空间特征的统一和协调意识。很显然,没有特色的城市,哪里能谈得上美呢?
人的行为是从感觉、知觉、认知到空间行为的一系列过程,而不是简单地指人的外显行为。例如知觉和认知虽不是外显行为,却是人们认识和使用空间的重要因素,人们对空间环境的审美过程也主要在视知觉中进行,因此,建立正确的行为观对空间环境的创造将会起到有益的帮助作用。人对空间的体验和感知程度也就决定了空间创造的成功与失败。
行为体验是人们形成环境意象的唯一途径。积极的行为体验能够有助于人们形成头脑中的认知地图,了解空间的意义;能够扩大和深化人们的活动范围,增加人们对环境的信赖感和依附感,鼓励人们相互交流,减轻环境的压力,并积极参与到环境的改造之中去。积极的行为体验可以激发联想,拓展人们的思维空间,并密切环境与行为的互动关系。
3生活美论
我们常常会听到人们对不同城市的评价,比如野蛮、粗俗、文雅、得体、素质高等等。其实这些词语描述的都是城市居民在文化观念和文化程度上的差异。城市居民既是城市生产和生活的主体,也是城市审美活动的主体。他们不但是城市美的欣赏者,也是城市美的创造者。因此,城市居民的文化水平会直接影响到城市形态美的创造。
优美生活的体验要求城市居民首先要具备良好的审美意识,这样才能感知到城市环境、城市空间和城市生活的美之所在。而审美意识的形成关键在于教育和培养。城市审美教育是通过城市的审美和艺术活动来陶冶人的情感、美化人的心灵。它和城市的思想道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对提高城市居民的文化素质、铸造城市居民的性格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艺术的表现还要依靠创作者的感觉、想像、情感和对艺术的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说,城市设计师、建筑师就等同于艺术家,他们必须深入现实生活,获得深刻的社会体验和生活体验,在这种体验中去发掘美,才能把生活中的美加以提炼、凝聚,同时加上丰富的情感,从而创作出艺术的典型形象,使人们得到美的享受。这既符合一般的艺术规律,也同样符合城市的艺术创造[6]。
参考文献
[1]LynchK.GoodCityForm.Boston:TheMITPress,1985.
[2]LynchK.TheImageoftheCity.Boston:TheMITPress,1985.
[3]金广君.图解城市设计.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4]沙里宁.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顾启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