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市场经济的发展阶段范文

时间:2023-09-05 16:32:04

序论:在您撰写市场经济的发展阶段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市场经济的发展阶段

第1篇

一、发展县域经济要以工业化为导向[文秘写作-www,,找范文请到]

从总体上,我国县域经济还是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准确地说还是传统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新阶段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题。如果说在进入新阶段以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还在农业和农村内部,那么进入新阶段后,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更多地来自农业和农村外部。目前非农收入已经占农民收入的50%左右,农民收入来源逐步多元化。增加农民收入,已经越来越取决于工业和农业、城乡经济的相互关系。因此,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把着力点放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之外。

从本质上讲,县域经济发展过程就是工业化过程,就是从城乡二元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转换的过程。大力推进工业化,使农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大规模地转入工业部门和城镇就业,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前提和根本出路。推进县域经济工业化,不仅要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等工业和服务业部门,提高工业、服务业部门对县域经济的贡献份额,而且要用企业化管理、产业化经营的现代生产经营方式改造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发展现代农业。

我国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基本特点是分散的小规模农户为单位的生产经营。这种生产经营方式难以延长农产品加工链条,培育农产品品牌,提高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难以应对市场的千变万化,回避农业交易成本高的问题,还会增加农业和农户的市场风险。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是制约农业经济发展、农民增收,从而也是最终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进入新阶段,要发展现代农业,改造传统农业生产经济方式,在家庭经营基础上?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企业化管理,鼓励农民建立新型的经济合作组织,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通过农户之间的相互联合,降低生产交易成本,发展农产品加工和销售,分享规模经济效益和农产品加工增值效益。

发展县域经济最重要和最迫切的还是要大力发展工业和服务业。从全国来看,经济大县强县,无不都是工业或服务业发达的县市。进入新阶段,推进工业化要改变乡镇工业与城市工业两张皮的状况。要看到,农村“离土不离乡”的工业化和城市工业化并行发展和过度竞争,在市场供求格局发生变化,发展空间已受到明显制约。特别是在入世后,迫于激烈市场竞争的压力,乡镇工业也强化了资本替代劳动的机制,减少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因此,发展乡镇工业要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调整与城市工业的分工关系,如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产品运输业等;积极促进城乡产业有机整合,形成紧密的产业链和配套关系;打破现有的阻碍城乡产业整合的管理模式,在规划、政策制订和实施上对城乡企业一视同仁,鼓励和引导城乡企业按照市场经济原则进行重组和合作。需要指出的是,进入新阶段后,我国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变为相对过剩,为县域经济工业化既创造了有利条件,也增大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压力,只有继续推进工业化,才能为县域经济发展开辟新的空间。

二、发展县域经济要以城镇化为支撑

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础,而城镇化又能进一步推进县域经济工业化。城镇化有利于农村工业的产业集聚,有利于服务业的成长,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城镇化进程的快慢,直接影响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在推进县域经济工业化的同时加

快城镇化进程,也应成为县域经济的重头戏。相对于城市已较大程度地实现了与工业文明相适应的现代生活方式而言,农村很大程度上还延续着传统生活方式。积极推进城镇化,也有利于从根本上改造农村传统的生活方式,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小城镇是城乡经济的结合部和交汇点,因而也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应该看到,发展县域经济,小城镇这个层次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培育城乡统一的商品和要素市场,整合城乡各种资源,实现优化配置,小城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快小城镇发展,是新阶段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

进入新阶段,积极推进小城镇发展,要改变以前盲目追求“硬化、亮化、绿化”的脱离农村实际的倾向,改变政府主导圈地造城搞建设的机制,实行务实有效的城镇化战略,使小城镇建设真正给农民带来实惠,使农民分享城镇化的成果和效益,切实防止抽取农业和农村资源超前建设小城镇,这不仅从根本上不利于城镇化,还会导致农业和农村发展条件的恶化。要充分利用市场力量和市场机制,广辟投融资渠道,鼓励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聚,带动小城镇建设。要分别轻重缓急,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小城镇建设。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中心镇为重点,使之尽快完善功能,繁荣经济,发挥城乡经济结合部的作用,培育完善市场体系,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调整已经不合时宜的政策,降低农民进城门槛,吸引农民进入小城镇安居乐业。我国各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差异很大,要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地推进城镇化。东部地区可适应大都市圈和城镇体系发展的需要,推进城镇网络发展,中西部地区要重点发展中心镇和发展重点小城镇。经济不发达的县市,小城镇建设更不能急于求成,贪大求洋。

三、发展县域经济要以改革和制度创新为动力

进入新阶段以前,县域经济较快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制度创新的推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实行的的制度创新,极大地提高了解放了农业生产潜力,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大发展。90年代初中期,县域经济的较快发展,主要是乡镇企业崛起,有了农村办工业的制度创新,农村剩余劳动力以“离土不离乡”的方式向农村内部非农产业转移,使农民从“多元化”经营中得到了单一农业经营模式难以得到的收益。

进入新阶段,发展县域经济同样需要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来源于思想解放,来源于社会实践。当前,县域经济制度创新又进入活跃期,包括农村土地流转、农业产业化、定单农业、农民户籍制度改革和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等等,这些领域的制度创新,必将带来生产力的新的解放。因此,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为制度创新创造宽松的环境,必将促进新阶段县域经济的新发展。

县域经济的制度创新,必然要更加符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以市场化为改革取向,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基础。改革和制度创新的目标,应是通过对农业生产制度、土地制度、产权制度和社会组织制度的调整和完善,清除阻隔城乡经济一体化的体制障碍,加快推进城乡商品和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市场机制基础上的自由流动,逐步建立城乡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促进城乡产业整合和城乡企业在市场机制基础上的重组,建立一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县域经济发展新体制和新机制。

第2篇

关键词:房地产经济;价格;市场;控制

Abstract: This paper interprets the real estate market from the economics perspective, mainly using the method of supply and demand to analyse the equilibrium condition of housing market, including the formation of equilibrium quantity and the equilibrium price. This paper also interprets the social effect and social progress led by the market changes of real estate, and announces that the primary cause of market supply changes is the after reaction of disunity ofpeople life level improving and social resources equiped. How to deal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real estate changes is an important task to test the government and economy scholars.

Keywords: real estate economics; prices; market; control

中图分类号: F29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和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加上国家出台了多项支持房地产发展的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房地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城镇居民的住房自有化率达到80%以上,建筑和房地产业增加值占GDP 的比例接近10%。目前,除拥有金融资产以外,住房资产成为居民最重要资产,房地产业给居民提供了新的资产形式。

一、我国房地产市场分析

自2009年年初以来房地产市场快速回暖,房价飞涨。房价涨幅调控声音不绝于耳:2010年1月份出台“国十一条”、两会后又重申“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严厉打击投机性购房,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等,中央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重视可见一斑。但是,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的房价并没有应声回落,相反却呈现出上涨的态势。一边是调控政策的频频出台,一边是房价的持续上涨。房价的这种“愈调愈高”的态势已经将政府的调控措施置于十分尴尬的境地。

现在,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近20%,占国内生产总值近10%,已成为国内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当经济繁荣需要抑制需求时,亦或当经济衰退需要拉动需求时,房地产投资均处于重要地位。因此,努力把握宏观经济与房地产市场波动的规律性,促使房地产市场调控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服务,就成为宏观调控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充分显示,房地产市场是重要的资产市场,与信贷、证券等金融市场高度关联,事关国家金融安全和稳定。应灵活审慎地实施房地产市场调控,避免房地产市场大起大落,严防房地产价格的剧烈波动传导至虚拟经济,进而波及实体经济。

二、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经济模式

1.处理好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过去,房地产领域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大大提升了住房生产、分配、消费各环节的效率,但也造成部分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实践探索使我们逐步认识到,住房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低收入者难以完全依靠自身力量解决基本的居住问题。因此,应大力推进住房保障,通过非市场化手段解决部分困难居民的住房问题。同时,保持住房价格相对平稳,使其与国民收入增长相协调,让有条件的居民能够通过住房市场解决住房问题、改善居住环境。也就是说,应处理好市场化与非市场化的关系。推进住房保障,并不是要取代住房市场,而是对市场缺陷的一种弥补。市场机制在住房领域的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协调发展;住房保障则着力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促进住房领域和谐稳定。

从经济规律出发,处理好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过去,房地产市场的形势分析与决策重在用房地产市场的基础数据解释已经出现的经济现象,缺乏对决定市场需求与供给诸多因素的深度考量,特别是缺乏从经济基本面、相关资本资产市场、宏观经济政策等方面对房地产市场的全面分析,因而难以准确判断纷繁复杂的市场现象背后所隐藏的深层次原因。实践探索使我们逐步认识到,宏观经济的高位平稳增长态势决定了住房市场潜在的需求扩张是长期的、必然的,住房市场开始显现的资产市场特性决定了储蓄、股票等资本资产市场与住房市场的相关性日益加深,房地产市场相对于国民经济的规模与地位决定了宏观经济政策对房地产市场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基于房地产市场的这些新特征,应着力建立市场调控的政策组合:在短期市场调控中,主要依靠利率、信贷、税收政策等经济手段,按照市场规律行事;在长期市场引导中,主要依靠规划、住宅法等法律性手段,优化住房建设和消费模式;在特殊时期,可以采用必要的价格干预等行政手段,抑制房地产价格水平的极端变化。

三、房地产经济信托的确权关系

住房市场是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环节,认识到这一地位也是认识现代经济和房地产市场的关键。大多数房地产开发是开发商向银行借贷资金进行开发的,房地产交易是采用银行按揭的方式进行的,因此,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是金融体系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房地产价格一旦上去,在这一价格上签订的交易合同就不容更改,交易必须进行下去,资金才能回笼。因此,房地产价格是不能下降的,因为下降必定会使得开发商破产,银行资金链断裂,银行可能破产,从而损害整个金融市场。

金融资本诞生以来,资本主义就有了新的形式。用的观点来看,金融资本在剥削劳动者的同时,还绑架了劳动者的利益。房地产商用劳动者的资本,来赚取劳动者的血汗,这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下的事实。但实际上,用西方经济学的观点来看,这也是分工使然。房地产商从事房地产开发,就使得所有其他个人能够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分工产生效益,交换提高社会整体福利水平;房地产商专门从事房地产开发,形成了专业分工的专业技能,能比购房者自建住房更高质高效;房地产商对所建房屋负安全责任,要比自建住房安全责任更容易明确。因此,理性的来看待房地产商在房地产开发中的作用,也是理解市场经济下的房地产形势的要点之一。

由于房地产商在房地产开发中具有重要不可替代的地位,房地产开发时需要金融系统协助也成为理所当然的事情。房地产开发周期长,需要资金数量大,个人、厂商自有资金全部用于开发成本就必然高,如果要求不能用贷款形式,则可以预料房价要比现有的价格更高,因为房地产商则将面临更大市场风险。金融系统特别是银行介入,就使得社会利益与房地产开发结合起来,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明白了金融市场与房地产的关系,就应该能够理解房地产价格为什么那么牵动着政府的心。

四、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

1.从长远来看,今后房地产项目管理大体发展具有五大趋势,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如表4-1 概括我国房地产发展趋势:

2.房地产业存在的问题

房地产投资信托作为有效的投资手段可以活跃和刺激金融市场,作为融资手段又可以推动房地产业的发展,对于我国房地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但是,由于我国相关的法规还不完善,再加上房地产投资信托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所以在我国房地产投资信托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 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土地和现金决定其生存和发展,而参与城中村改造,是获取土地资源的一种方式。根据现有的城中村改造政策与操作流程,城中村项目成败的核心在于项目开发前期对改造范围内的土地整合阶段:房地产企业在获得土地之前就必须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拆迁、安置;而对于改造后的土地,房地产企业仍需通过招、拍、挂才能获得土地使用权,房地产投资信托在我国还没有形成完善的运作模式,对受托人的有效约束和激励机制尚未形成,容易发生受托人的道德风险。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信托投资公司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往往会利用各种机会牺牲投资者的利益为自己谋取好处。因此,如何创造一种环境或制度,尽可能使信托投资者的利益与受托人的利益相一致,对房地产投资信托的发展就显得非常关键。虽然银监会《暂行办法》中规定“房地产信托资金的受托方、保管方和使用方不得为同一人,且相互间不得存在关联关系”,但是由于缺乏完善成熟的监督机制,信托公司仍有可能会降低委托人的投资要求而投资于和自己相关联的房地产企业,违背投资收益最大化的原则,房地产市场结构不合理已成为影响中国房地产业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据有关学者分析,住房供应结构中经济适用房、限价普通商品住房等政府调控房源应占总房源的30%~35%比较合理,但现在市面上商业营业用房、别墅、高档公寓的比率较大,无法满足中低收入消费者的购房需求,引发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失衡。造成以上事实的原因,除了房地产商贪图大的利润之外,还由于土地使用权的费用是一些地方财政非常重要的来源,商品房价格的上涨会增加地方的税收、带来相关产业的发展,因而地方政府在决策上的偏激性也导致了商品房结构失衡。

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引领房地产经济动向

1. 房地产市场的需求。

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可以分成两个方面,自住房需求和投资需求,投资需求又有两个衍生需求,一个是作为转卖的需求,作为出租房屋而购买的需求。自住房需求和对出租房的需求是这个市场上的最终需求。作为转卖的需求最终必须转化成自住房需求和出租房屋的需求。我们从自住房需求开始研究。经济学所研究的需求是指有支付能力且有需要意愿的需求,有意愿没有能力的需求不予考虑,有能力没有意愿的需求也不予考虑,因此住房产品的需求取决于消费者支付能力、消费者需求意愿和消费者人数等三个因素影响,其中消费者的支付能力主要受消费者收入、房价的影响,住房的需求意愿主要受社会文化影响、对未来的预期、替代品与互补品的可得性与价格三个因素影响。政府政策可以对这些因素产生作用从而影响住房市场的需求。

2.房地产市场的供给比较单一。作为消费品和投资品的住房供给是没有区别的。因此,套用一般的供给理论,住房产品的供给也取决于厂商的供给意愿、供给能力,厂商的供给意愿也主要是取决于政府政策要求、厂商主观意愿和对于未来的预期;厂商的供给能力主要取决于房价、替代品与互补品的可得性与价格、厂商的生产技术与生产能力、投入品的价格。政府政策也可以通过作用于这些因素来影响住房市场的供给。

3. 房地产市场的局部均衡。

供求分析方法就是将供给与需求结合起来考虑,可以分析任何消费品在市场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均衡价格、均衡数量的变化,这就是经济学中的局部均衡分析。

4.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分析。

通过这个需求、供给分析,我们可以对于中国房地产市场进行政策分析。

作为消费品的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需求是非常坚挺的。从消费者支付能力来看,随着经济的增长,人们的收入也不断增长,支付能力也是在不断增强的。从消费者的支付意愿来看,中国社会文化决定了对于消费者对于自由住房的推崇和热爱,使得消费者普遍具有购房意愿;保障性住房市场的缺失,使得住房产品缺乏替代品;长期以来对于房价未来上涨的预期也促使越来越多的人及时行动,迅速购房。更重要的是,在中国快速城市化的大时代背景下,即便进城的农民工有一大部分自己不买房,毕业的大学生、从城镇向城市、小城市到大城市的空间流动也使得城市住房产品消费者人数不断增加,这必将推动者住房市场需求的增加。

另一方面,从房地产市场的供给方面来看,在中国现有的政策和市场结构下,政府政策、市场形态和厂商看涨的未来预期使得房地产商可以通过限量供应来攫取最大利润,从而厂商的供给意愿并不高;同时,保障性住房的缺失使得替代品的竞争压力不存在,厂商的技术和生产能力根本不需要全面发挥出来生产大批住房产品,而高昂的土地出让价格和税费开支使得厂商更有理由把价格转移到房价上由消费者承担;更为重要的是,住房产品最重要的投入品——土地,是一个非常稀缺的资源,这种稀缺不仅体现在绝对与相对数量上,我国可用于开发房地产的土地数量是比较有限的,而且在地理分布和时间分布上。这种稀缺性是非常重要的,理解房地产开发的地理分布特点,是理解住房产品稀缺的关键。因此,房地产厂商的限量开发、限量供应和土地稀缺性,加上政府的土地政策(客观上也是由土地的稀缺性造成的),就使得房地产产品的供给是非常低的。由于需求大,供给小,均衡分析的结果就是居高不下的均衡价格和较低的均衡产量,这一均衡状况在市场形态不发生重大改变之前,是不会有任何变化的。政府的房地产政策如果不能影响到这个供求模型中的任何一个决定要素,就必定起不到任何作用。

参考文献:

[1]谭峻.影响房地产市场的主要因素[A].发展的信息技术对管理的挑战——99’管理科学学术会议专辑(下)[C].1999年

[2]翟立宏.信托产品创新:要素解构与环境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第3篇

关键词:交易所债券市场;发展历程;问题诊断;途径

从1981年国债恢复发行开始,我国债券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和壮大,走过了30年的发展历程,逐渐形成了包括场内、场外等多种组织形式和交易方式的市场。但与成熟市场相比,我国债券市场发展明显滞后、诸多问题仍然困扰其进一步跨越式发展。在我国债券市场30周年之际,本文从发展历程回顾、问题诊断及未来发展等视角深入剖析交易所债券市场。

一、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回顾

我国债券市场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991年以前以场外柜台市场为主的阶段,1992年至2000年以交易所市场为主的阶段,以及2001年至今以银行间债券市场为主的阶段。

1.场外柜台交易市场阶段

1988年初,首先在7个城市进行国债流通转让试点,商业银行柜台成为国债买卖场所;到同年6月,国债流通转让试点城市又扩大至54个大中城市,至此,我国债券流通市场基本形成;1991年初,国债交易流通进一步扩大到全国400个地、市一级以上城市。由于债券交易主要通过商业银行及证券经营机构的柜台进行,因此称为场外柜台交易市场阶段。

2.交易所债券市场大发展阶段

1990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交易所债券市场逐渐发展壮大,此后,全国各地的证券交易所都开展债券交易,交易所债券市场逐渐活跃;1993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国债期货试点,国债回购交易在证券公司和商业银行等机构之间大量出现,但由于缺乏全国集中统一的国债托管结算系统,存在国债买空、卖空、挪券和假回购等违规行为。1994年末,国家开始清理整顿各地分散的证券交易场所,将国债交易集中至上海、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进行,交易所债券市场快速发展,国债期货交易突飞猛进。

3.银行间债券市场大发展阶段

1995年,上海证券交易所爆发“三二七”国债期货事件,国债期货试点历时两年而终。1997年初,交易所的债券回购成为银行资金违规流入股票市场(导致股票市场过热)的重要渠道。1997年6月,国务院统一部署,中国人民银行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各商业银行停止在证券交易所证券回购及现券交易的通知(银发[1997]240号)》,将托管在上海和深圳交易所的债券全部转到中央结算公司,并通过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提供的交易系统进行交易,该同业拆借中心于1997年6月16日正式办理银行间债券回购和现券交易,标志着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正式形成。但由于当时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交易主体单一、流动性差等原因,直到2000年之前,债券交易仍然主要通过上海、深圳交易所市场进行。

基于此,银行间债券市场出台了各项政策,如债券结算面向非金融机构开放、实施准入备案制等,使得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主体数量大幅增加、多元化,交易量大幅增加。2001年,银行间债券市场年交易量首次超过交易所债券市场。自此,银行间债券市场一直保持着70%以上的市场份额,占绝对主导地位。以银行间债券市场为主的格局基本形成。

经过上述发展历程之后,目前我国债券市场形成了以银行间市场为主、交易所市场为辅的债券市场结构,换言之,我国债券市场格局包括以银行间市场为代表的包括银行间债券市场和商业银行国债柜台市场的场外市场,以及以沪深交易所为代表的场内市场两个部分。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都具有各自优势,也都存在较明显的缺陷,缺乏强大的生命力,不能很好地担当起促进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的历史重任。因此,促进两个市场互联互通、实现优势互补是关键。

二、交易所债券市场的存在问题分析

由于目前银行间债券市场规模占绝对优势,相比之下,交易所债券市场受政策限制,发展缓慢,规模较小,上交所债券市场(交易所债券市场主要以上交所市场为主)仅占我国债券市场的3%。但交易所债券市场具有定价效率高,价格连续,市场透明度高,交易系统先进、技术网络和渠道覆盖广泛等优势,是我国债券市场体系构建中的重要环节。为了充分发挥交易所债券市场的优势,首先对交易所债券市场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做到扬长避短。

1.交易所债券市场的存在问题:与发达国家债券市场相比

(1)市场规模较小

债券融资已成为世界资本市场的主要融资方式,截至2010年底,全球债券市场托管量超过90万亿美元,已远超股票融资额。美国、日本和欧洲的债券市场较为发达,英、法、德等欧洲国家债券规模增长较快,中国、巴西、韩国等新兴国家债券市场发展迅速,但规模仍然偏小。截至2010年底,中国债券市场托管量约为3万亿美元,仅占全球债券市场的3.3%,而交易所债券市场又仅占我国债券市场的3%,市场规模较小。

(2)产品种类少

欧美等发达国家债券市场发达,产品包括国债、地方债、政策债、公司债、债券衍生品及证券化产品等,不仅有国内债券,更有国际债券、外币债券,种类多,结构合理。交易所债券市场仅有国债、地方债、公司债和可转债等国内债券产品,没有债券衍生品、证券化产品、国际债券等。

(3)产品同质化

欧美等发达国家债券市场产品的信用等级差异较大,产品差异化明显,可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与发达国家债券市场相比,我国交易所债券市场产品的信用等级大多为A+级以上,风险等级普遍较高,低风险低收益,产品同质化明显,市场交易清淡。

2.交易所债券市场的存在问题:与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相比

从我国债券市场发展历程来看,2001年之后,银行间债券市场一直占据绝对地位。目前,交易所债券市场规模仅占我国债券市场的3%左右。与银行间债券市场相比,交易所债券市场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交易所债券市场规模小

2001年。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量首次超过交易所债券市场,特别是2003年以后,银行间债券市场托管量快速增长,并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原本在交易所债券市场交易的投资者纷纷转入银行间市场,导致了交易所债券市场托管量、交易量的下降。目前,交易所债券市场仅相当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3,09%,规模较小。

(2)产品创新步伐缓慢

银行间债券市场一直大力发展市场化导向的创新产品,既考虑各类发行者的发行意愿,也根据投资者的需求推动相关债券产品的发展,提高了发行效率,形成了良性循环。而交易所债券市场的市场化程度不高,行政化色彩明显,多样化投资者需求难以满足,各类发行人积极性不高,导致发行者和投资者均倾向于进入银行间市场交易。交易所债券市场产品过于标准

化,尚未形成一个包括标准化和非标准化品种的多样化产品结构,现货品种比较单一,缺乏债券远期、利率互换等债券衍生产品,不能满足投资人多样化需要,降低了交易所债券市场流动性。

(3)发行审批程序复杂,结果可预期性不强

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债券发行采取注册制,审批效率高,灵活性大,从而使得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债券品种包括国债、地方债、政策性金融债、国际机构债、普通金融债、企业债、央票、中期票据、集合票据、短期融资券、资产支持证券等,较高的发行效率和较大规模的投资者,保证了多样化产品的供给需求趋于平衡。与之不同的是,交易所债券市场的的债券发行采取核准制,审批效率较银行间市场低,审批节奏及结果的可预期性不强,从而限制了交易所债券市场拓展的空间。

与股票交易方式一样,交易所债券市场采取交易机制,投资者必须通过交易所会员才能进入交易所债券市场。而银行间债券市场不同,其采取的是投资者注册制,投资者对自己的债券投资有较大的掌控能力,因而具有参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积极性和愿望。

三、交易所债券市场的未来发展

正如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一样,驱动交易所债券市场发展的“三驾马车”是市场、平台和政策。

平台驱动是拉力。平台驱动是指交易所债券市场需要构建一个集场内交易与场外交易于一体、支持多样化投资的固定收益平台,通过强大的平台吸引银行间投资者,形成强大的拉力。反之,缺乏强大的平台,投资者也会来而复失。可见,平台驱动是交易所债券市场谋划长远的基础。

市场驱动是推力。市场驱动是指交易所债券市场在功能强大、支持多样化投资的固定收益平台吸引下,“逐利”的投资者自发选择、自我演化而形成的市场作用。允许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者(主要是商业银行)进入交易所债券市场,构建多元化的债券持有者结构,为投资者打开多样化投资渠道,为交易所债券市场发展注入市场选择机制,从而打造交易所债券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政策驱动是剂。政策驱动是指债券监管机构的各项政策规定对推动交易所债券市场发展具有“剂”作用。交易所债券市场发展离不开监管机构等政策部门的支持。目前我国债券市场属于分品种多头监管方式:国债的发行由财政部监管,国债的二级市场由证监会(交易所部分)、人民银行(银行间部分)共同监管;政策性金融债券由人民银行监管;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均属公司债券,但由不同机构监管,其中企业债由发改委监管,上市公司的公司债及可转换债券属证监会监管,中期票据及短期融资券属人民银行监管。历史造就的这种分品种监管方式,随着市场的变化已成为了债券市场发展的阻力,严重降低了债券市场效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可见,政策驱动是交易所债券市场发展的“剂”。

综上所述,平台驱动、市场驱动和政策驱动构成了交易所债券市场发展的“三驾马车”,三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平台驱动是拉力,市场驱动是推力,政策驱动是剂,三者共同驱动交易所债券市场踏上复兴之路。

参考文献:

[1]陆文山:推进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的若干问题再认识――兼论资本市场功能的完善[J],证券市场导报,2010年4月

[2]金永军:债券市场场内外微观交易结构的趋势分析[J],证券市场导报,2009年4月

第4篇

关键词: 市场经济;企业发展;问题;研究

0 引言

如今中国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格局已初步形成,它不同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崭新的概念,是同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及内在规律

1.1 市场发挥基础作用价值规律调节社会生产和流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传统的计划经济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有根本的区别,按照经济学的说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价值规律是社会生产和流通的主要调节者;而在传统计划经济中,价值规律不起调节作用,调节社会生产和流通的,是国家的指令性计划。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等一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例外,其支配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最主要的是价值规律,也就是商品和服务的价格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而波动,供过于求时上涨,供不应求时下跌,各个企业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动,决定和调整自己的生产和经营,从而维系社会生产和社会需求的平衡。

1.2 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就必须使企业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和利益主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在我国对于非国有企业来说做到这一点较为容易,尽管政府的行政干预至今还不少。但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具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政府和企业一同融入市场改变以往的思路和做法,根据新机制重新调整逐步解决。

1.3 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把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这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调控丰富经验的科学总结,是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只有很好地处理增长与稳定的关系,才能既促进经济增长,又保持经济稳定。

2 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的特点

国有企业是一种特殊企业,它的资本全部或主要由国家投入,其全部资产或主要股份归国家所有。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是不以营利为主要目的的,它担负国家经济管理、调节社会经济的职能。国有企业往往享有许多国家给予的政策性优惠和某些特权,但同时它也受到国家和有关主管部门的政策性限制,要优先保障国家和社会需要,满足国家调节经济的要求,其营利性体现为追求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有时利微或无利也得经营。国有企业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都起着重要作用。在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事事靠上级主管部门,照他们的指令办事,经济效益好坏不在乎,没有改善经营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活力。在如今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也转变为独立的市场主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彻底打破了雇佣关系上的“铁饭碗”和分配中的“大锅饭”,这就要求其必须努力适应市场,参与市场竞争。经营得好,就能不断发展壮大,经营者和职工也能增加收益,否则就要承担亏损甚至破产的风险。

3 国有企业如何运用市场力量发展

3.1 改变思想,正视自身的优劣势 国有企业一直是政府支持和扶植的对象。改革开放之前党的枪指到哪里企业就打到哪里,企业的领导没有经营自,无权独立做出生产、投资、雇佣等决定,加之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权力过于集中,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大大削弱了其与市场的联系,因此国有企业适应能力差,市场意识淡薄。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点深化、国家政策的不断调整,拥有庞大组织结构的国有企业其劣势日趋明显,进一步造成了部分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升高,不良资产增多,服务水平下降等市场竞争力不足的负面现象。若想在如今的市场经济体制中生存下来,首先就要正视企业的不足,正确认识市场竞争,它不是摧毁企业的洪水猛兽,而是企业赢得技术创新、管理提升、规模发展的动力。只有从思想上进行根本性地转变,准确把握竞争机制,抓住市场机遇,改变人员依赖思想,改进生产管理方式,才能带领企业走出老模式融入市场的大潮。

3.2 充分研究市场规律,寻找新的出路 作为国有企业的领导,其不仅肩负着企业职工的希望,同时也担负着带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任。在现阶段如何更好地生存下去是摆在国企领导面前的一个难题,仅仅依靠政府的扶持、政策的支持、行业的垄断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吗?昔日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一些大国企都纷纷破产或重组,一个个惨痛的事实告诉我们那是行不通的,只有靠充分研究市场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寻求自身突破,迎合市场经济需求,找准企业的市场定位,完善内部结构,提高产品质量,丰富产品品类,加强产品创新,完善后期服务等增值项目。真正做到换位思考,站在用户角度考虑问题,站在用户的角度推销产品;运用社会规范创造共识,与客户找到共识观念;采取互惠双赢的策略;强化市场团队的信任与合作,才能逐步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对世界先进企业地研究与学习,与时俱进,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保护民族品牌,将自身优势最大化,为国有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迎得一席之地。

3.3 加强企业成本管理 企业要争夺市场和生存发展空间,就必须加强成本控制,作为国家经济支柱的国有企业经历了从不太计较成本到需要成本控制合理才能生存的转变。然而成本的降低不是无原则、单纯的,还需要与企业的发展战略想结合,使其达到一个相对平衡。很多企业在进行成本控制时,不考虑企业当前的战略,忽视了成本控制应服务于企业战略的关键问题,导致成本控制与企业战略脱节,未体现战略目标。国有企业的生产成本较高要想在短期内达到一个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水平,不仅需要对成本进行详细的计算、分析,还需结合企业的长远发展规划及战略目标,分阶段、分步骤地做好成本控制,进而更有效地落实企业的发展战略。

3.4 优化组织结构,提高人员素质 企业发展的根本是人,庞大的组织机构似乎是优势,但人员知识水平的差距、生产工人技术水平的局限性在经济体制调整之后逐渐显现。如何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使人员知识结构水平更适应企业的发展,在采用多种方式调动现有人才工作积极性、加强一线工人技术更新学习的基础上,引进现阶段企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成为当务之急。只有有效地运用市场机制,采用现代人性化企业管理方式建立符合市场规律和企业文化的绩效、培训体制,构筑公平、公正的员工提升平台,努力提高管理人员的组织管理能力、一线员工的技术生产力和工作效率,充分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能力,打造认真、团结、奋进的精英团队,引领国内工业科技发展,努力与世界同行业先进水平接轨,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中国企业竞争力报告解读(2006)――创新与竞争[J].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刘元印.转型经济[M].中国工商出版社,2007.

第5篇

内容摘要:本文重点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转型的路径,在“中国特色的发展经济学”的视角下,并根据中国金融的发展历程,将金融转型的路径划分为:初级发展阶段(起步期、发展期和调整期)、进化发展阶段(危机期、后危机期和完善期)和高级发展阶段(参与期、共同期和直接期)。

关键词:中国金融 国际金融 转型路径

中国金融改革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历程,这一历程伴随着金融转型的过程。从长期来看,全球经济面临再平衡的问题,而中国经济则面临着结构调整的艰巨任务,这些变化已经并正在对中国金融业产生深刻影响。同时,从金融领域来看,全球银行业发生着深刻变化,监管机构也推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为此,中国金融业不仅要关注宏观经济的新形势,而且还要适应中国经济结构调整、银行业监管变革和金融市场的变化,进行相应的创新和整合。中国必须抓住全球金融转型的机遇,直面自身一系列瓶颈性难题,坚决踏上金融转型之路,以期长远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将重点研究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转型的路径,在“中国特色的发展经济学”的视角下,并根据中国金融的发展历程,将金融转型的路径划分为:初级发展阶段(起步期发展期调整期)进化发展阶段(危机期后危机期完善期)高级发展阶段(参与期共同期直接期)。

中国金融转型初级发展阶段

中国金融转型初级发展阶段(从1978年至2007年):这一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系扩张运行的时期。一方面中国的国民经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30年间经济实现世界少有的年均9.8%的增长速度。另一方面又积累了大量的矛盾和问题,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经济增长依靠物质资源的投入来支撑,过度依赖出口拉动经济,社会保障不健全,城乡两元结构的矛盾加剧,收入差距日益扩大,区域性经济发展不平衡,资源利用缺乏可持续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不足等。这一阶段的显著特点是经济的快速增长使经济总量呈现加速扩张态势,但充分凸显了“三大”:经济规模大,成本压力大,产能过大;三低:低端,低价,低利润。

从金融领域来看,这一阶段金融转型取得了辉煌成就,也充满了曲折与争议。总体而言,中国金融业基本完成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金融业已上升为国民经济的核心产业,并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改革,适应了经济高速发展对金融服务的需要。从金融转型的路径来看,这一阶段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步骤:起步期发展期调整期。

1978年至1984年,是我国金融体系和结构开始了制度调整的起步时期。在这个时期,金融体系和结构出现了变化,最主要表现在实行金融机构多元化,打破传统制度一统天下的组织结构,建立了二级银行制度的框架。显著特点是金融制度变革的发生时期,新机构和旧机制并存,机构是新的,但制度安排的运行机制基本上是旧机制起支配作用。

1985年至1996年,是我国金融体系走向市场化的发展时期。在这个时期,金融基本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创新,为金融市场建立了初步框架。显著特点是金融宏观调控向间接调控过渡,从单一的行政型调控向运用经济手段转变。资金管理从统存统贷转变为差额包干的基础上,继而推进到差额控制和实存实贷,由指标管理过渡到资金管理;金融调控也从单一的行政手段直接调控向市场化运作机制调整,从开始的控制贷款规模,逐步启用中央银行的三大政策工具,发展到以比例管理彻底取代贷款规模控制。

1997年至2007年,是我国金融体系变革进入市场金融体系框架的调整时期,我国宏观经济发生了新的变化,由传统的短缺经济发展到总量相对过剩、需求不足的经济。显著特点是形成“一行三会”格局,银监会负责统一监管全国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及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证监会对全国证券、期货市场实行集中统一监管;保监会则统一监管全国的保险市场。而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履行一定的金融监管职责,并负责协调三家监管委员会的工作,充当最后贷款人,在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金融转型进化发展阶段

中国金融转型进化发展阶段(2008年至2015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这一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系调整运行的时期,是由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转折期,是经济结构大调整、经济发展方式大转变和发展模式再创新的一个关键阶段。这不仅是因为国际经济环境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化,而且过去30多年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因素也发生了新的变化,面临的挑战日趋复杂和严峻。这一阶段的显著特点是各种问题和矛盾进行深度调整和寻找解决方法,积聚经济新一轮发展的动力。

从金融领域来看,这一阶段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国内结构调整的挑战。从金融转型的路径来看,这一阶段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步骤:危机期(2008年至2009年第一季度)后危机期(2009年第二季度至2010年)完善期(2011年至2015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

2008年世界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多变,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国际金融危机,并导致全球实体经济进入严重衰退,全球金融市场出现剧烈动荡,全球经济金融进入了危机时期。在这个时期,金融体系运行的宏观环境良好;金融改革成效显著,金融开放继续推进,金融创新不断加强;外汇储备继续保持增长,应对外部冲击能力不断增强;财政收入、企业利润和居民收入继续保持增长,实际支付能力进一步提高;金融市场继续保持健康发展,总体运行平稳;金融安全网建设继续推进,金融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同时,中国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合作,共同维护国际金融稳定。

2009年无疑是中国金融业挑战与机遇并存、发展与风险并蓄的一年,第二季度以来,尽管失业率依然走高,但全球经济信心逐步恢复,经济先行指标PMI得到回升,工业实际产出开始回暖,金融市场利差指标恢复正常,消费者信心震荡回升,经济增长预期上调,全球经济金融逐步渡过国际金融危机的恐慌而进入了后危机时期。在这个时期,金融业改革取得积极进展,金融机构实力明显增强,金融市场运行平稳,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金融体系总体稳健。国际金融市场逐渐稳定,国内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逐步巩固,但影响我国金融稳定的内外部环境依然复杂,金融体系潜在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继续存在,维护金融稳定依然面临严峻挑战。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金融体系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需要,而走向国际金融市场化的完善时期。“十二五”时期,只有继续贯彻落实金融促进经济发展各项措施,创造有利于金融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继续深化金融改革,提高金融业抗风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发挥危机应急处置机制作用,切实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切实改善融资结构,提升金融服务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能力;改进金融监管制度和方法,完善金融监管体系;稳步推进金融创新,提升金融业整体竞争力;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为国际金融稳定奠定良好基础。

中国金融转型高级发展阶段

中国金融转型高级发展阶段:当主要矛盾和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积聚了新的积极因素之后,进入高级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系成熟运行的时期。其显著特点是更多地体现出经济社会成熟发展的特征、成功的运行和卓越的成效,使中国经济模式、政治制度、法律规范、社会文化、技术进步、管理理念等不但体现中国特色,而且具有世界典范。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化会成为中国金融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从金融转型的路径来看,这一阶段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步骤:即从中国参与建立国际金融监管制度及制定国际金融市场规则的程度依次划分为参与制定期、共同制定期到直接制定期,这是中国金融转型路径达到高级发展阶段的必然结果。

结论

虽然总的来说,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但它基本符合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需要,是我国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初级发展阶段的一种必然选择。事实证明,我国渐进式的金融体制改革,既保证了转型过程中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实现了自身的改革目标。

但是必须看到,伴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金融体制中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已开始日益凸显,阻碍着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亟待进一步解决。这集中反映在一方面我国金融资产规模迅速积累,另一方面金融体系的内部效率却没有得到明显提高。衡量金融体制改革成就并不只是规模的扩张,而更重要的是效率的改善。只有提高金融体系的效率,才能有效地动员资本、配置资本,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目前我国的金融体系在结构布局、制度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不少固有的问题,阻碍了其金融资源有效配置的功能发挥,从而难以适应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需要。中国的经济转型以“渐进”而闻名,金融转型更为渐进。但是这种过甚的渐进,实际上已经严重损害了效率,客观上要求提升金融转型速度。

参考文献:

1.巴曙松,谭迎庆,聂建康.建国60年金融转型的进程―基于金融发展的视角[J].金融管理与研究,2009(10)

2.国家统计局.大改革 大开放 大发展―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一[R].国家统计局,2008

3.许莎雯.“进化发展阶段”的中国经济―“十二五”中国经济发展展望[A].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4.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分析小组.中国金融稳定报2009[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第6篇

关键词:中国金融国际金融转型路径

中国金融改革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历程,这一历程伴随着金融转型的过程。从长期来看,全球经济面临再平衡的问题,而中国经济则面临着结构调整的艰巨任务,这些变化已经并正在对中国金融业产生深刻影响。同时,从金融领域来看,全球银行业发生着深刻变化,监管机构也推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为此,中国金融业不仅要关注宏观经济的新形势,而且还要适应中国经济结构调整、银行业监管变革和金融市场的变化,进行相应的创新和整合。中国必须抓住全球金融转型的机遇,直面自身一系列瓶颈性难题,坚决踏上金融转型之路,以期长远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将重点研究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转型的路径,在“中国特色的发展经济学”的视角下,并根据中国金融的发展历程,将金融转型的路径划分为:初级发展阶段(起步期发展期调整期)进化发展阶段(危机期后危机期完善期)高级发展阶段(参与期共同期直接期)。

一、中国金融转型初级发展阶段

中国金融转型初级发展阶段(从1978年至2007年):这一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系扩张运行的时期。一方面中国的国民经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30年间经济实现世界少有的年均9.8%的增长速度。另一方面又积累了大量的矛盾和问题,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经济增长依靠物质资源的投入来支撑,过度依赖出口拉动经济,社会保障不健全,城乡两元结构的矛盾加剧,收入差距日益扩大,区域性经济发展不平衡,资源利用缺乏可持续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不足等。这一阶段的显著特点是经济的快速增长使经济总量呈现加速扩张态势,但充分凸显了“三大”:经济规模大,成本压力大,产能过大;三低:低端,低价,低利润。

从金融领域来看,这一阶段金融转型取得了辉煌成就,也充满了曲折与争议。总体而言,中国金融业基本完成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金融业已上升为国民经济的核心产业,并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改革,适应了经济高速发展对金融服务的需要。从金融转型的路径来看,这一阶段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步骤:起步期发展期调整期。

1978年至1984年,是我国金融体系和结构开始了制度调整的起步时期。在这个时期,金融体系和结构出现了变化,最主要表现在实行金融机构多元化,打破传统制度一统天下的组织结构,建立了二级银行制度的框架。显著特点是金融制度变革的发生时期,新机构和旧机制并存,机构是新的,但制度安排的运行机制基本上是旧机制起支配作用。

1985年至1996年,是我国金融体系走向市场化的发展时期。在这个时期,金融基本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创新,为金融市场建立了初步框架。显著特点是金融宏观调控向间接调控过渡,从单一的行政型调控向运用经济手段转变。资金管理从统存统贷转变为差额包干的基础上,继而推进到差额控制和实存实贷,由指标管理过渡到资金管理;金融调控也从单一的行政手段直接调控向市场化运作机制调整,从开始的控制贷款规模,逐步启用中央银行的三大政策工具,发展到以比例管理彻底取代贷款规模控制。

1997年至2007年,是我国金融体系变革进入市场金融体系框架的调整时期,我国宏观经济发生了新的变化,由传统的短缺经济发展到总量相对过剩、需求不足的经济。显著特点是形成“一行三会”格局,银监会负责统一监管全国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及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证监会对全国证券、期货市场实行集中统一监管;保监会则统一监管全国的保险市场。而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履行一定的金融监管职责,并负责协调三家监管委员会的工作,充当最后贷款人,在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中国金融转型进化发展阶段

中国金融转型进化发展阶段(2008年至2015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这一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系调整运行的时期,是由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转折期,是经济结构大调整、经济发展方式大转变和发展模式再创新的一个关键阶段。这不仅是因为国际经济环境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化,而且过去30多年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因素也发生了新的变化,面临的挑战日趋复杂和严峻。这一阶段的显著特点是各种问题和矛盾进行深度调整和寻找解决方法,积聚经济新一轮发展的动力。

从金融领域来看,这一阶段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国内结构调整的挑战。从金融转型的路径来看,这一阶段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步骤:危机期(2008年至2009年第一季度)后危机期(2009年第二季度至2010年)完善期(2011年至2015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

2008年世界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多变,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国际金融危机,并导致全球实体经济进入严重衰退,全球金融市场出现剧烈动荡,全球经济金融进入了危机时期。在这个时期,金融体系运行的宏观环境良好;金融改革成效显著,金融开放继续推进,金融创新不断加强;外汇储备继续保持增长,应对外部冲击能力不断增强;财政收入、企业利润和居民收入继续保持增长,实际支付能力进一步提高;金融市场继续保持健康发展,总体运行平稳;金融安全网建设继续推进,金融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同时,中国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合作,共同维护国际金融稳定。

2009年无疑是中国金融业挑战与机遇并存、发展与风险并蓄的一年,第二季度以来,尽管失业率依然走高,但全球经济信心逐步恢复,经济先行指标PMI得到回升,工业实际产出开始回暖,金融市场利差指标恢复正常,消费者信心震荡回升,经济增长预期上调,全球经济金融逐步渡过国际金融危机的恐慌而进入了后危机时期。在这个时期,金融业改革取得积极进展,金融机构实力明显增强,金融市场运行平稳,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金融体系总体稳健。国际金融市场逐渐稳定,国内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逐步巩固,但影响我国金融稳定的内外部环境依然复杂,金融体系潜在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继续存在,维护金融稳定依然面临严峻挑战。“十二五”时期,是我国金融体系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需要,而走向国际金融市场化的完善时期。“十二五”时期,只有继续贯彻落实金融促进经济发展各项措施,创造有利于金融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继续深化金融改革,提高金融业抗风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发挥危机应急处置机制作用,切实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切实改善融资结构,提升金融服务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能力;改进金融监管制度和方法,完善金融监管体系;稳步推进金融创新,提升金融业整体竞争力;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为国际金融稳定奠定良好基础。

三、中国金融转型高级发展阶段

中国金融转型高级发展阶段:当主要矛盾和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积聚了新的积极因素之后,进入高级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系成熟运行的时期。其显著特点是更多地体现出经济社会成熟发展的特征、成功的运行和卓越的成效,使中国经济模式、政治制度、法律规范、社会文化、技术进步、管理理念等不但体现中国特色,而且具有世界典范。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化会成为中国金融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从金融转型的路径来看,这一阶段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步骤:即从中国参与建立国际金融监管制度及制定国际金融市场规则的程度依次划分为参与制定期、共同制定期到直接制定期,这是中国金融转型路径达到高级发展阶段的必然结果。

四、结论

虽然总的来说,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但它基本符合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需要,是我国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初级发展阶段的一种必然选择。事实证明,我国渐进式的金融体制改革,既保证了转型过程中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实现了自身的改革目标。

但是必须看到,伴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金融体制中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已开始日益凸显,阻碍着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亟待进一步解决。这集中反映在一方面我国金融资产规模迅速积累,另一方面金融体系的内部效率却没有得到明显提高。衡量金融体制改革成就并不只是规模的扩张,而更重要的是效率的改善。只有提高金融体系的效率,才能有效地动员资本、配置资本,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目前我国的金融体系在结构布局、制度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不少固有的问题,阻碍了其金融资源有效配置的功能发挥,从而难以适应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需要。中国的经济转型以“渐进”而闻名,金融转型更为渐进。但是这种过甚的渐进,实际上已经严重损害了效率,客观上要求提升金融转型速度。

参考文献:

1.巴曙松,谭迎庆,聂建康.建国60年金融转型的进程—基于金融发展的视角[J].金融管理与研究,2009(10)

2.国家统计局.大改革大开放大发展—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一[R].国家统计局,2008

3.许莎雯.“进化发展阶段”的中国经济—“十二五”中国经济发展展望[A].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4.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分析小组.中国金融稳定报2009[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第7篇

中国金融转型初级发展阶段

中国金融转型初级发展阶段(从1978年至2007年):这一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系扩张运行的时期。一方面中国的国民经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30年间经济实现世界少有的年均9.8%的增长速度。另一方面又积累了大量的矛盾和问题,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经济增长依靠物质资源的投入来支撑,过度依赖出口拉动经济,社会保障不健全,城乡两元结构的矛盾加剧,收入差距日益扩大,区域性经济发展不平衡,资源利用缺乏可持续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不足等。这一阶段的显著特点是经济的快速增长使经济总量呈现加速扩张态势,但充分凸显了“三大”:经济规模大,成本压力大,产能过大;三低:低端,低价,低利润。

从金融领域来看,这一阶段金融转型取得了辉煌成就,也充满了曲折与争议。总体而言,中国金融业基本完成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金融业已上升为国民经济的核心产业,并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改革,适应了经济高速发展对金融服务的需要。从金融转型的路径来看,这一阶段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步骤:起步期发展期调整期。

1978年至1984年,是我国金融体系和结构开始了制度调整的起步时期。在这个时期,金融体系和结构出现了变化,最主要表现在实行金融机构多元化,打破传统制度一统天下的组织结构,建立了二级银行制度的框架。显著特点是金融制度变革的发生时期,新机构和旧机制并存,机构是新的,但制度安排的运行机制基本上是旧机制起支配作用。

1985年至1996年,是我国金融体系走向市场化的发展时期。在这个时期,金融基本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创新,为金融市场建立了初步框架。显著特点是金融宏观调控向间接调控过渡,从单一的行政型调控向运用经济手段转变。资金管理从统存统贷转变为差额包干的基础上,继而推进到差额控制和实存实贷,由指标管理过渡到资金管理;金融调控也从单一的行政手段直接调控向市场化运作机制调整,从开始的控制贷款规模,逐步启用中央银行的三大政策工具,发展到以比例管理彻底取代贷款规模控制。

1997年至2007年,是我国金融体系变革进入市场金融体系框架的调整时期,我国宏观经济发生了新的变化,由传统的短缺经济发展到总量相对过剩、需求不足的经济。显著特点是形成“一行三会”格局,银监会负责统一监管全国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及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证监会对全国证券、期货市场实行集中统一监管;保监会则统一监管全国的保险市场。而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履行一定的金融监管职责,并负责协调三家监管委员会的工作,充当最后贷款人,在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金融转型进化发展阶段

中国金融转型进化发展阶段(2008年至2015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这一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系调整运行的时期,是由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转折期,是经济结构大调整、经济发展方式大转变和发展模式再创新的一个关键阶段。这不仅是因为国际经济环境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化,而且过去30多年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因素也发生了新的变化,面临的挑战日趋复杂和严峻。这一阶段的显著特点是各种问题和矛盾进行深度调整和寻找解决方法,积聚经济新一轮发展的动力。

从金融领域来看,这一阶段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国内结构调整的挑战。从金融转型的路径来看,这一阶段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步骤:危机期(2008年至2009年第一季度)后危机期(2009年第二季度至2010年)完善期(2011年至2015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

2008年世界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多变,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国际金融危机,并导致全球实体经济进入严重衰退,全球金融市场出现剧烈动荡,全球经济金融进入了危机时期。在这个时期,金融体系运行的宏观环境良好;金融改革成效显著,金融开放继续推进,金融创新不断加强;外汇储备继续保持增长,应对外部冲击能力不断增强;财政收入、企业利润和居民收入继续保持增长,实际支付能力进一步提高;金融市场继续保持健康发展,总体运行平稳;金融安全网建设继续推进,金融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同时,中国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合作,共同维护国际金融稳定。

2009年无疑是中国金融业挑战与机遇并存、发展与风险并蓄的一年,第二季度以来,尽管失业率依然走高,但全球经济信心逐步恢复,经济先行指标PMI得到回升,工业实际产出开始回暖,金融市场利差指标恢复正常,消费者信心震荡回升,经济增长预期上调,全球经济金融逐步渡过国际金融危机的恐慌而进入了后危机时期。在这个时期,金融业改革取得积极进展,金融机构实力明显增强,金融市场运行平稳,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金融体系总体稳健。国际金融市场逐渐稳定,国内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逐步巩固,但影响我国金融稳定的内外部环境依然复杂,金融体系潜在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继续存在,维护金融稳定依然面临严峻挑战。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金融体系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需要,而走向国际金融市场化的完善时期。“十二五”时期,只有继续贯彻落实金融促进经济发展各项措施,创造有利于金融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继续深化金融改革,提高金融业抗风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发挥危机应急处置机制作用,切实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切实改善融资结构,提升金融服务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能力;改进金融监管制度和方法,完善金融监管体系;稳步推进金融创新,提升金融业整体竞争力;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为国际金融稳定奠定良好基础。

中国金融转型高级发展阶段

中国金融转型高级发展阶段:当主要矛盾和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积聚了新的积极因素之后,进入高级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系成熟运行的时期。其显著特点是更多地体现出经济社会成熟发展的特征、成功的运行和卓越的成效,使中国经济模式、政治制度、法律规范、社会文化、技术进步、管理理念等不但体现中国特色,而且具有世界典范。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化会成为中国金融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从金融转型的路径来看,这一阶段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步骤:即从中国参与建立国际金融监管制度及制定国际金融市场规则的程度依次划分为参与制定期、共同制定期到直接制定期,这是中国金融转型路径达到高级发展阶段的必然结果。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