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初中历史教学叙事范文

时间:2023-09-05 16:31:58

序论:在您撰写初中历史教学叙事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初中历史教学叙事

第1篇

教育日新月异,表现在教师的专业发展呈现以下趋势:从追求教师数量向追求教师质量转变,从维持教师现状向追求教师卓越转变。一方面是教育学者普遍认为持久的、高质量的教师培训是一所学校发展及改革取得成功的基础,另一方面是广大历史教师觉得教师生活太苦、太累又枯燥,这似乎成为一种新的矛盾。基于这种发展趋势及新的矛盾,如何促进农村初中历史教师的专业发展,选择什么样的途径实现他们的专业发展就成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教育的新问题。不少学者认为,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依托教师的教育实践,然而,由于诸多原因,农村初中历史教师的素质赶不上城区的初中历史教师。如何引导广大初中历史教师依托“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促进专业发展?我认为必须把“教育教学叙事”研究作为引导广大农村初中教师内在的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与丰富的动力,让他们在“教育教学叙事”研究的过程中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自我总结、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

所谓教育教学叙事,是指通过教育教学主体的故事叙说来描绘教育教学事件,以使教育教学行为和活动得以诠释的意义建构方式,让写自己的教育教学故事,撰写教育教学日志,记录教育教学痕迹逐渐成为广大教师生活的一部分,成为教师成长档案的重要内容。

诚然,广大初中历史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仅指教师专业发展所必备的素质,还要看如何在实践行动中体现历史素质结构的进一步完善。实践行动不应回避教育培训,而应看到“教育教学叙事”研究既能在立足具有“校本”特点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促进农村初中历史教师群体的共同专业发展,又能用这些鲜活的教育教学实例引领广大农村初中历史教师进一步生成教育智慧。但需要强调的是,教师撰写教育教学故事不是为了炫耀某种研究成果,其根本目的是让广大农村初中历史教师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故事建构为手段来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寻求改进教学、发展自我的突破口。

那么,该如何促进农村初中历史教师的教育教学叙事研究?必须摆正滴水穿石与自我更新的关系,在形成新的教学观、学生观的同时,在践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将新课程的改革理念与教育教学实践“零距离接触”,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能力。其关键在于广大农村初中历史教师重新定位自我。

1.以全新的视角审视新课程与新理念。“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这一次新课程改革的灵魂,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要将新课程倡导的理念转化为每一个农村历史教师自己的信念,需要一个从思想认识到思维习惯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如何推进?可以用教育教学叙事研究的方法,促进自身具有课程意识、学生意识、开放意识、问题意识,并通过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通过改革历史课堂教学来影响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什么呢?因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绝不只是简单地换了一套教科书,其实质是一场教育观念的革新,是人才培养模式、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彻底变革;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历史教师的作用已不只是教给学生现成的知识,更在于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帮助学生努力构建,在于注意培养学生多层次与多角度的思维,给学生以更多的赏识,从而让学生“潜能”中最本质的“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赏的需求”得到满足。

由此看来,广大初中历史教师如能自觉地参与教育教学叙事研究,就能在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的更新等方面逐渐形成新的教育理念,既让历史课改取得真正成功,又促使学生转变历史学习方式,更激发学生在历史课堂中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从而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思考、学会运用,养成终身受用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2.在“用好”教材的基础上尽可能地超越教材。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倡学校和教师应该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教科书已不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新课程为广大教师发挥主动性、创造性提供了平台,而且便于教师在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广大农村历史教师自觉地参与教育教学叙事研究,就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自身智慧,在对教材不断拓展与补充的过程中使教材更显生机与活力,在对教材进行大胆改造的过程中使历史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地区苏中地区腹部的宝应,受到运河文化和长江文化的双重滋润,正从运河时代进入高速时代,农村历史教师如果在教学实践中无视身边的这些变化,只是按部就班地教教材,将丰厚的历史闲置一旁,势必会造成鲜活的优秀历史资源的浪费,久而久之,会使中学生的历史学习积极性慢慢丧失。

3.以一个历史教育行家的标准要求自己,不断学习、不断追求。广大历史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新课标,从而掌握最前沿的教育理论和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广大历史教师一旦投身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育教学叙事研究,就会明显感到新教材一个显著的变化,那就是从表面看难度降低了,但涉及面更宽,要求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必须适应这一变化,并尽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历史教材增加了许多图文和问题讨论,每个历史教师都必须思考“历史课怎么上”这一问题。新课程理念下,中学历史教师必须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拓展自己的学科知识,才能从容自如地驾驭日益开放的课堂,这就意味着教师不仅要有厚实的学科专业知识,而且要了解相关学科乃至于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而每个教师从教后都会面临年龄逐渐增大、工作任务偏重、教育观念滞后、知识逐渐老化、教学方法手段保守等问题,是听之任之还是不断追求,需要通过“教育教学叙事”研究来促进更多的农村初中历史教师具有现代教育思想,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拥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早日成为行家型历史教师。

第2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虚拟实验教学

物理是一门结合实验才能更好学习的学科,知识的形成与掌握都是通过实验来奠定的,所以物理实验在这个学科中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为了解决实验的局限性,教师可以引入虚拟实验教学方式.虚拟实验室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而建立的,是通过计算机来完成操作的.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不能演示的实验可以通过虚拟实验来完成,从而让学生了解某些结论的形成过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虚拟实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

一、开展虚拟实验教学,优化教学过程

1.降低了实验所需的成本.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实验器材都是全校性的使用,如果有所损坏的话,学校就得花一定的财力去进行维护.而开展虚拟实验教学,就不用考虑这个方面的问题,为学校省下一部分的财力.这种教学方法,既不用考虑实验器材的使用时长,也可以同时供大家使用,能够实现实验教学的整体性.比如,“力学”实验,由于弹簧秤的质量与学生的力气不匹配,学生容易拉坏弹力秤.而开展虚拟实验教学,能够避免这个问题.

2.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由于实验器材及教室空间的局限和上课时间的约束,不能实现一次性的教学,只能采用分批制度进行实验操作.而虚拟实验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实验.

3.掌握实验的节奏.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由于一些实验现象的产生是一瞬间的,学生往往不能抓住这个时刻进行观察.而在虚拟实验中,如果学生某个现象没有看到,就可以减缓实验的速度对实验现象进行记录,使学生能够对于某些现象进行验证和思考.

4.对于自身安全有保证.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有些危险性的实验可能由于学生的操作不当有安全隐患.比如,“电流测试”实验,有些学生在测试之前没有检查好相关器件的导电程度就直接进行使用,后来在测试通路时就触电了.而在虚拟实验中能够避免这个问题.如果学生的操作不当,也不会伤及到学生自身的安危,提高了安全性.

二、开展虚拟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

1.在虚拟实验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对于传统的实验教学来说,学习模式过于单一,教师在黑板上直接板书给学生看,让学生阅读课本来学习知识.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来说很枯燥,甚至有些学生选择不听,导致教学效果下降.教师即使有时组织学生去实验室做实验,也只是一些简单的实验,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在虚拟实验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模拟的软件,在模拟仿真的环境下进行实验,使学生感受到实验结果的神奇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2.在虚拟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是探究知识的重要方式,能够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也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是较为直观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有自己的认识和思考,对于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教师很难让学生把所有的实验都做一遍,这样对于学生理解相关知识是有点困难的.而在虚拟实验教学中,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空余时间进行实验,这样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使学生学习的时候更加有兴趣去探究知识的来龙去脉,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第3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反思;认真探讨

所谓教学反思就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实践过程的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它是立足于自我之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为及情境的能力。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规律:“经验+反思=成长”。可见教学反思是一个教师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我已从事多年初中历史教学,深感历史教学任重而道远,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同时也让我深深体会到历史教学的乐趣。面对生龙活虎的青春少年,如何调动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显著的教学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现在新课程实施以后的内容更多的是结合学生的时代特点,同时要求教师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法,还学生以课堂和学习的自。教与学是交往、互动的,师生双方相互启发、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通过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根据我所教班级学生的特点,我在上课时让学生充分阅读教材,然后以点拨为主,让学生发挥想象,联系已知知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老师共同探讨、步步引申,让学生在知识生活海洋里尽情地畅游。使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得到极大的满足,学习兴趣愈来愈浓。

现在的学生成长在改革开放以后,接受的思想是多元化的,头脑中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渠道的:电影、电视、书刊、网络等,因此获取的知识是多样化的,也有真真假假的。他们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各方面都知道一些,知识可谓五花八门。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大量的历史知识。他们憧憬未来,关注现实,经常对现实的问题要问个为什么,却似是而非,容易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他们拥有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和敏捷的记忆力。这就使他们想象力丰富,思维能力具有极大的广阔性。这又给当前的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历史老师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在考试指挥棒的指挥下,历史这门学科成为单纯的复述性学科,强调记忆性成为历史教学的一大特点。教学中很少有学生的探究性、分析性的思维过程。具体而言,从教学方法来看,还比较单一、陈旧,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得不够。很大程度上是教师的“一言堂”。如何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历史课焕发出应有的生机与活力,这是历史教学反思的一个重要方面。从教学结构来:看现在很多历史教师大多以历史知识经验传授型的教学为主,这就使得学生很难形成具有主体意识的社会科学理念、人文精神。这一点与我们与我们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的理念是完全相悖的。从教学内容来看,历史课的内容是讲述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人类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地点进行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就成为历史课内容的四要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太偏重于四要素的传授而容易忽略搜集与处理信息、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学生在解析材料时普遍觉得有一定的难度,不能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加以运用,新课程实施后,如何改变原来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边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提高自己的能力,成为历史教师共同面队的一个难题。从思想教育方面来看,教师进行爱国教育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时,只是给出一个或几个结论,说这一事件是爱国的,那个人物是爱国的,学生是茫茫然,似懂非懂,明显思想教育在历史课堂上落实不够。如何在课堂创设思想教育的情境,使学生的品质和情操受到良好的熏陶,把历史课堂变成学生思想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历史教师与新课程为了适应当前教育形势的发展,使自己尽快得成长、成熟起来,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

1.通过学生进行教育反思。

一个好的教师应该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如果有的学生在课堂上突然表现异常,那肯定是教学的某个环节出了问题。例如,我在上八年级上册《》一课时,让学生对爆发的原因进行讨论并选几名代表进行发言,有位同学平时对历史很感兴趣,思维活跃,发言踊跃,但那节课却显得比较沉默,课后我主动与他进行交流,他说,对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不理解,原因是对当时的英国历史知识缺乏了解,随后我对导入新课这个环节进行了反思。

2.通过教师本身进行教学反思。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讨论的时间比较多,但教师必要的引导,适当的点评,也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教师在引导、点评时不流畅,时常卡壳,使得学生满腹疑虑,这就意味着教师对待课堂的准备肯定不充分,也就不得不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了。

3.通过请同事或专家听评自己的课来进行反思。

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如果教师对自己的课作了精心准备,上课时得心应手,往往很难觉察出自己还存在着什么不足,但如果青铜市或教学专家来听课以后,总是能找到自己还需改进的地方。

第4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倒序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4)13/15-0069-04

“轻负高效”一直是教师追求有效教学的目标,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在日常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对某些教学难点,学生时常有易错、易遗忘和不易掌握的特点,教师要如何才能设计出“轻负高效”的教学过程呢?笔者认为,运用“最近发展区”的教学理论,巧妙设计“倒序式”的教学过程,是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之一。

前苏联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维果茨基认为,在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上,至少要确定两种发展水平。第一种水平是学生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能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第二种是学生可能达到的水平,即在他人的帮助下,通过个体努力可以达到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寻找和努力创设最近发展区,提供给学生力所能及而又略高于学生当前发展水平的任务, 搭建能引导和促进学生主动探索学习的“脚手架”,从而实现学生从潜在发展水平向实际发展水平的转化。

何为“倒序式”教学?笔者认为,按照知识本身的逻辑结构次序,或相应技能的操作顺序来设计教学过程,即为“顺序式”教学,反之,为“倒序式”教学。通过教学实践笔者发现,用“倒序式”教学在处理教学难点时,往往能有效分解难点,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搭建能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脚手架”,通过学生自己探究实践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不易被遗忘,教学有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教学过程重构的背景

“书签式链接”是苏教版信息技术八年级“网页制作”章节中“超链接”部分的内容,既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在传统的顺序式教学中,学生通常是按照制作的顺序依次学习以下三个操作步骤:(1)插入书签,并命名;(2)设置书签式链接;(3)预览检验效果。由于学生对第1步和第2步的操作都相对比较陌生,所以,容易出现教师“教”一步,学生才能“学”一步的现象,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而且还会由于教师频繁切换“广播”产生一定的烦躁心理,更为严重的是,当学生在结束模仿需要独立完成类似的制作任务时,教师往往会发现有一些学生无从下手,好似已经不记得刚刚的操作过程了,再过几节课这样的遗忘率会更高且遗忘面会更广,教学效果实在不如人意。

以下是笔者对该内容的教学分析,以找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对教学过程进行重新设计。

二、教学分析与教学过程的重构

(一)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目标:了解“书签式链接”的实现效果和作用;掌握制作书签式链接的三个步骤。

(二)学生已有的相关水平和经验

(1)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的“书签”概念和作用。

(2)绝大部分学生在课上都有使用“百度百科”的经验,而“百度百科”的页面设计中就运用了大量的书签式链接。

(3)学生在使用Word等软件中有设置超链接的经验,并且在之前的FrontPage课中,也学习了如何设置不同网页之间的跳转链接,因此,对学习“书签式链接的设置方法”有一定的探究基础。

(4)学生已掌握切换编辑视图和预览视图的方法。会通过右键菜单查看对象属性。

(三)教学过程的重构

(1)复习导入。先引导学生复习普通网页间的超链接效果和制作方法,随后抛出问题“今天将要学习的书签式链接又会有什么不同呢?”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导入,不仅为学生探究书签式链接的设置方法垫定基础,而且可以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2)教师打开“百度百科”中的“南京”词条,边解说边演示其中的书签式链接的应用效果。

(设计意图:用实际生活中的网页实例向学生展示“书签式链接”的应用效果,会更有利于学生体会其实用性,增强学习动机。)

(3)教师在PPT中用自定义动画的方式(效果如图1所示),引导学生反思和小结:书签式链接与普通的网页链接效果有什么不同,适用于什么情况的网页。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反思的对比教学,学生能更清晰地理解、体会到书签式链接的作用和适用场合。)

(4) “那该如何制作呢?”教师用PPT展示制作“书签式链接”的三个步骤,并说明将用倒序的方式来学习,即:先看效果、再做链接、最后学习如何放书签。

(设计意图:学生在学习具体操作前,先通过PPT上的“关键字”,对整个操作过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较为清晰的思路,清楚地知道自己每一步都在完成什么目标,可以减少盲目模仿,提升学习质量。)

(5)倒序探究第一步:看效果。教师打开半成品的练习素材网页(截图效果如图2所示),点击标题文字 “玄武湖”,网页内容即跳转到其对应的景点介绍,教师再继续点击景点介绍下方的返回标志,网页内容又重新回到页面顶端,这些都是教师课前预先做好的书签式链接效果。教师边演示边说明本课的练习目标:请学生给其他三个景点都设置好类似的链接效果。

(设计意图:明确具体的任务目标和实现效果,并为第二步中的主动探究做好铺垫。)

(6)倒序探究第二步:做链接。教师将素材网页切换到“编辑”视图,边演示边与学生互动,“现在大家看到的小旗子就是老师提前放置好的书签(截图效果如图3所示),下面我们通过右键菜单来查看‘玄武湖’的书签式链接效果是如何实现的。”教师右击“玄武湖”,学生说:“选择超链接属性”,教师打开属性设置对话框,学生观察弹出的设置窗口,并说出自己的发现。学生发现它链接的不是一张网页,而是一个名称为“1”的书签。“现在这张网页中已放置了四个书签,哪一个书签的名称是‘1’呢?其他三个书签的名称又分别是什么呢?”这时教师再请一位学生通过右键菜单的方式,演示查看已放置好的书签名称。

教师适时点评学生的演示操作,并布置探究练习任务:“请同学们尝试用网页中已提前放置好的书签给景点‘灵谷寺’制作书签式链接。”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自行通过预览视图检验效果。教师在巡回辅导中,发现学生共找到两种略有差别的方法来实现,各自单击图4中的两个标识处,均可以找到当前网页中的书签。在学生集体探究后,教师请使用不同操作方法的学生进行演示操作,并适当点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已有的超链接制作经验去分析书签式链接的设置方法,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易于学生理解两者的差别,从而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书签式链接的设置方法。)

(7)倒序探究第三步:放书签。“现在我们离成功只差一步了,书签是如何放到网页中的呢?其实很简单,操作方法和插入图片差不多”,这时有不少学生就已经争着说出来:“用‘插入’菜单。”教师边展示菜单位置边提问“在前一个任务中,大家可以发现老师取的书签名称,有用英文,你们现在自己试一试,请给“明孝陵”这个景点制作书签式链接”。

学生集体练习后,教师视学生的完成情况安排适当的点评和演示操作,并引导学生小结:书签的命名;制作书签式链接的三个步骤。

(8)顺序式巩固练习。在上一任务中,其实学生已经经历了“放书签――做链接――预览检验效果”的完整制作过程,因此,本环节的练习目的就是在上一环节探究实践和总结方法的基础上,对重点内容进行巩固和熟练。

三、教学重构后的效果及思考

本案例在教学重构后,教学过程环环相扣,能不断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兴趣,不仅课堂学习目标达成率高,而且经学期末小测试发现,学生在未复习的情况下,对该知识点的反馈情况仍然非常好,遗忘率很低。

反思本案例教学质量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收获。

(一)努力寻找和创设“最近发展区”,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同化

首先,寻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思考学生已学习过哪些与本课教学内容相关的铺垫性知识与技能、学生平时的学习习惯和已有的相关生活经验等。

其次,根据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论可以知道以下几点。

(1)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是学习新知识的关键。换句话说,课前认真分析学生当前的学习水平,找出和创设本课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将非常有利于学生学习新知。

(2)新的意义是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产物。在本案例中,对每一个新知识的学习,教师都会有意识地将其与学生已有的相关经验进行联系,从而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也为学生搭建了主动学习的“脚手架”,有利于学生将新知识主动同化到自己原有的认识体系中。

(3)有意义的保持和遗忘是认知同化的继续。奥苏伯尔认为:认识有简缩的趋势,通过认知同化过程,掌握了有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比记住大量事实更为经济、省力,也便于利用。所以,通过意义学习获得的概念和原理是不容易忘记的。在本案例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始终通过引导学生体会,与旧知识进行对比思考,不断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兴趣,最后再对探究结果进行反思和总结,从而使学生在自主感知和实践的过程中自然获得新知和技能,这样的新知获取方式显然要比教师直接将答案告诉学生印象来得深刻,因此,本课的目标达成率高,遗忘率低。

(二)“倒序式”教学是创设“最近发展区”的有效办法之一

1.“倒序式”教学有助于分解教学难点

在寻找到学生学习的多个最近发展区后,如何有效地将这些零散的点串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一条学生主动学习的线索呢?笔者认为,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逆向式”教学,不失为一种好的思路。如果把一课堂最终的学习目标比作是一座山的山顶,那么,在顺序式教学的开始,学生就是站在山脚看山顶,如果前几个知识点对学生来说相对陌生,就容易形成一些畏难情绪,不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在本案例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分析发现,如果把制作“书签式链接”的三个步骤反过来学习,学生就能较容易找到最近发展区,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探究学习新知。学生在逆向式教学的过程中,每次从自己当前的位置向山顶看,最多只会看到自己目前正在探究的这个难点,因为,再向上的知识“我”刚刚都已经掌握了,所以,学生会始终有一种“我距成功只有一步之遥”的感觉,因此,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特点,采用逆向式教学能有效分解难点,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

2.“倒序式”教学有利于突破学生易错点

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教师还经常能够发现学生的一些易错点,例如:学生在运用Flash软件制作“动作补间”动画时,时常会忘记要先将运动对象转化为“元件”,再进行“动作”设置,尽管这一点教师在一开始的演示操作时已经强调,尽管教师发现学生出错后,在练习反馈中又再次指出并纠错,但几次课后当学生再次制作这个类似的动画时,依然还会有不少学生犯同样的错误。分析原因,可能主要有以下两点:(1)与“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过程相比,“将运动对象转换为元件”这一步确实是多出来的步骤,容易形成学生的遗忘点。(2)有部分学生对于他人所犯的错误,根本不会在意,只要自己的结果正确就可以了,所以,教师的纠错反馈措施对部分学生来说是无效的。后来,教师用“逆向式”教学的方法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简要流程如下:(1)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复习“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再展示“动作补间”动画的效果,感受其与“形状补间”动画的效果区别。(2)在设置时,教师指出“形状补间”动画的补间类型是“形状”,而“动作补间”的补间类型是“动作”,然后给学生两个半成品的动画文件,让学生分别设计动作补间的效果。其中一个文件中的运动对象,教师已经预先将其转为“元件”,而另一个文件中的运动对象则是矢量图。学生实验的结果,显然是一个能成功,一个不能成功,这样就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而且让每个学生都“犯”了一次这样的错误,那么,学生在好奇的心境中,学习会更加主动,同时,又纠正了自己“犯”的错,记忆效果就会更加深刻了。(3)再次与“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进行对比,总结“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最后再进行顺序式练习。这样一来,这个“易错点”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倒序式”教学后进行“顺序式”的总结和练习,有利于知识的融汇贯通和巩固

通过“倒序式”教学,学生逐个突破了难点。经实践证明,在“倒序式”的探究后,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则能提炼精华,化繁为简,加深学生的印象。再通过顺序式练习,就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融汇贯通和巩固。

参考文献:

第5篇

初中物理教学中,知识呈现的顺序一般来说决定于教材,这里有一个问题值得研究,那就是在教材改革中所调整的知识呈现顺序,体现的到底是什么样的意图.通常情况下,这样的调整都是基于课程标准以及教材编写者的思路,而到了一线教师手上,这样调整的余地似乎不是很大.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很多时候也有对教材进行灵活处理且取得不错效果的.本文重谈这个话题,是因为笔者认为,在对知识顺序重构之时,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原有经验,后者与前者之间的因果关系越明晰,则这种调整将越成功.本文以“物态变化”的教学为例,一些浅显的看法.

1基于教材――分析学生的原有经验

对学生原有经验的分析是需要基础的,笔者所确定的基础就是教材上的知识顺序.说得具体一点,就是根据教材上确定的知识顺序,去判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什么样的思维,这种思维与教材上的知识顺序的吻合点在哪里,是否存在更合理的顺序,以便让学生在学习中思维更加顺畅.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说的知识顺序重构,并不完全是指章节上的调整,也包括某一节中知识顺序的调整,甚至包括某一个概念与定义的呈现顺序等.

以苏教版“物态变化”教学为例,知识呈现的顺序依次是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汽化和液化、熔化和凝固、升华和凝华、水循环.这样的顺序相对于其它版本的教材而言,或者是相对于以前的教材而言,确实做了调整,将汽化和液化置于熔化和凝固之前,是有学生认知方面考虑的,毕竟在学生的生活中汽化和液化的例子相对更多,同时也是有知识难度方面的原因的,因为熔化知识当中需要研究冰熔化的特点,而这个实验相对于水的沸腾实验来说,显然难度更大,不容易成功.在学生初学物态变化之时,以一个复杂实验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不太恰当.

进一步分析,让学生基于生活经验去学习汽化和液化,在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尤其是对物态变化的初步认识之后,再去学习熔化和凝固,其本身就是一个经验不断累积的过程,也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那么还有没有改进的余地呢?笔者以为还是有的,因为学生在认识物态变化的时候,不大可能真的从汽化液化开始,然后依次向另外四种物态变化过渡,在学生有了一些观点萌芽的时候,及时帮一把,可以让这些萌芽更好地为后面的知识学习服务.

2基于经验――分析调整知识顺序

在上述思考的基础上,笔者在教学中高度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反应,然后捕捉一些教学资源,以便更好地构建本章的知识网络.

示例一物质的三态变化教学中,为了充分让学生的经验显性化,笔者在介绍了三态的特征之后,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你能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说说你所知道的物态变化吗?(必要的时候,需要解释一下物态变化,因为物态变化其实也是一个专业概念,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此时过多地使用这个概念,还是会影响其思维的)这个时候就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回答来“任意”确定知识的呈现顺序了.在笔者的课堂上,学生最先想到最多的例子就是熔化,夏天吃冰棍、冬天冰熔化等例子,是学生的第一反应,因此熔化概念的构建是最早的.有意思的是,熔化概念建构之后学生想到的不是凝固,而是汽化,学生自然想到了蒸发,如衣服上的水、地面上的水会慢慢变干等,这可能与学生此前的科学学习中的影响有关,具体不再赘述.学生想到哪种物态变化,就先讨论哪种变化,不必拘泥于教材顺序,待例子齐全之后,再构建物态变化的三角形示意图即可.

示例二汽化(蒸发)教学中,如果按教材一般都是先学习定义,再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虽然教材上没有,但实际上都是要教的,能够提前熟悉控制变量,学生也能够接受,这样的调整是必要的),最后学习蒸发吸热.但在笔者的课堂上,笔者多次发现学生总是先想到蒸发是吸热的,因为学生在例举蒸发的例子的时候,就容易根据例子判断出蒸发吸热.既然如此,就不必拘泥于教材顺序,就可以将蒸发吸热的认识固定下来.

示例三关于水循环的教学,可以渗透到前面三节知识的教学中.水循环作为最后一节,通常不受重视,但笔者发现在前面六种物态变化的教学中,已经涉及到水循环的很多例子,于是笔者突发奇想,从汽化的教学开始,就在事先准备好了的一张空白幻灯片上,借助白板的绘画功能,用笔画出山川、大树、河流、白云等,然后每学一种物态变化,就用箭头标出一种物态变化,而当六种物态变化学完后,这个水循环的示意图也就画好了.这样不仅将水循环的知识渗透到前面三节教学中,同时这样的形象化处理,还可以让学生在构建六种物态变化的时候更为顺利,效果是极好的.

3教后评价与反思――深化教学理解

在调整了知识呈现的顺序之后,笔者以为有必要梳理学生在知识构建过程中的具体反应,同时要评估这样调整的教学效果.在经过上述调整之后,笔者总结出三个优点与一个不足。

第6篇

一、可持续发展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当下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这对于缓解我国环境压力、人口压力、经济发展压力来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持续发展意识,注重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其关键点在于“可持续”和“长远性”。可持续发展意识培养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提升环境保护观念

我国人口众多,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样一来,虽然我国地大物博,但人均占有量不足。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面临的发展问题更为严峻。在经济发展前期,由于过多地强调于经济产量,忽略环境问题,导致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污染十分严重,限制了我国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通过培养可持续发展意识,能够使中学生意识到环境污染问题,从而加强环境保护。

(二)建立正确的人口观念

从现阶段我国计划生育发展角度来看,人口的急剧增加,给社会医疗、教育等事业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并且在对问题解决过程中,具有较大的复杂性。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口观念,能够对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较好把握。

(三)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念

资源问题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来说,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我国在对资源利用过程中,不注重对资源的保护,导致很多资源面临枯竭的危险。这样一来,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我国将存在无资源可用的尴尬境地。通过培养可持续发展意识,能够让学生意识到资源节约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节约能源资源,杜绝浪费。

二、培养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对策探究

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如何正确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使学生真正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对这一理念进行应用,是地理教学过程中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议题。

(一)把握课堂教学

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培养,不单单局限于课堂上的讲授,需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结合,才能够有效加深学生对可持续发展意识的理解和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涉及到可持续发展意识的问题进行提问,让学生以课堂讨论的方式进行探讨,对自己的观点进行阐述。这样一来,可以更好地加深学生对该问题的认识,将可持续发展意识牢牢记在心里。同时,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现代化教学工具进行应用,能够将一些视频、图像信息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意识到环境污染问题。

(二)注重实践活动

在进行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争取学校的支持,能够积极开展课外活动,让学生能够设身处地的参与到活动当中,从而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意识。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环境保护,对学校周边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行治理。学生通过参与环保活动,实践动手进行保护环境,才能够真正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结合实际情况,向学生讲授环境污染的危害[4]。例如影响到了人们正常的生活,可能会导致疾病传播等等。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培养,必须要注重与生活实际进行联系,这样一来,才能够生动、形象的对问题进行反应。

(三)加强可持续发展意识渗透

第7篇

关键词:人教版;地理教材;知识储备;海水运动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8-0086-02

一、知识储备与教学顺序

知识储备是学生在接触某一具体知识之前所掌握的相关辅助知识,可以是在本课之前的学习过程中所学的知识,也可以是其他学科所学的内容,甚至还包括学生的课外知识。可以想象,如果学生具有较丰富的课内外知识储备,在学习某一新课程时,这些之前储备的知识就可以成为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的工具。如果学生并不具有较丰富的知识储备,此时的课程教学就必须回到教材的具体编写顺序,通过调整不同单元、不同内容之间的组合方式,利用前面讲授的内容作为后续内容的知识储备来解决这一问题[1,2]。

二、教学案例分析

为了更直观地阐述知识储备与教学顺序之间的关系,现以人教版地理高中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大规模海水运动”为例进行分析[3]。水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连接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纽带。本章以地球上的水循环开始,介绍了地球表面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最后以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结束。“人水关系”成为构建本章知识主体的脉络。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是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的要素之一,所以本课在本章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和理解的难点之一。

三、教学目标的设定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本课主要围绕以下三方面目标展开。

1.知识技能目标。①理解洋流的形成原理,学会利用地图归纳世界表层洋流分布规律和模式。②学会运用课文中相关案例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创设问题情境,结合之前所学的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归纳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锻炼学生发现、探究并解决问题的能力。②通过案例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使用地图、知识迁移与类比、思维综合的能力。

3.教学重点。①运用气压带、风带解释世界表层洋流成因,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和模式。②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四、教材分析

1.案例分析。本课教材内容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解释洋流概念,并按其性质进行分类,讨论了洋流成因与盛行风向之间的关系,结合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分析洋流的动力机制,最后结合洋流模式图总结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第二部分以实例的形式,分析了不同性质的洋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即北大西洋暖流和秘鲁寒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考虑洋流等相关知识在初中地理教材中涉及较少,因此学生在相关方面的知识储备有限。结合课标要求和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可以对本课内容结构进行适当调整。即先讲授第二部分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让学生通过案例对暖流和寒流产生感性认识;再进行第一部分的知识讲解,学习洋流的产生原因、主要驱动力和分布模式。

2.教学过程设计。①导入。利用玩具鸭子海上漂流和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新闻报道,引入新课,使学生对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洋流,有初步的认识。同时强调洋流运动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稳定性。②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首先,用PPT展示几处同纬度大陆东岸和西岸的景观,使学生直观感受洋流对气候干湿状况的影响,再结合洋流分布模式分析具体情况。得出结论,洋流对气候有调节作用――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降湿。其次,介绍洋流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的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指导学生从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上找到寒暖流交汇处,学习世界主要渔场的分布。再次,利用泰坦尼克号在北大西洋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处遇冰山沉没的事例,介绍洋流对航海的相关影响。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导出结论――洋流影响航海,顺流航行船速快,逆流航行速度慢;寒暖流交汇容易形成大雾,对航行造成不利影响。最后,结合墨西哥湾的石油泄露污染事件,引导学生分析洋流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向学生介绍洋流会加快海洋污染的净化速度,但同时把污染带到别处,扩大了污染的范围。③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首先,通过对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复习,学习盛行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是形成洋流的重要原因。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并得出以下结论:在赤道两侧,南北半球的信风分别驱动海水由东向西流动,形成南北赤道暖流,赤道洋流到达大洋西岸,受到陆地阻挡,一小部分回头形成赤道逆流,大部分向较高纬度流,至中纬度受西风影响形成西风漂流,到大洋东岸时,一部分折向高纬度,加入极地环流,一部分折向低纬度,成为赤道洋流的补偿流。全球形成了分别以副极地,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其次,介绍不同性质的洋流,向学生说明中低纬度大洋东侧是寒流,西侧是暖流。中高纬度反之。最后,介绍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的方向在冬夏季节会发生转变。北印度洋夏季顺时针环流,冬季逆时针环流。④相关拓展。洋流深刻地影响了地理环境,同时洋流也是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1998年中国南方地区洪水的相关案例,引出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并以此加强学生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为今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相关内容的学习做好知识储备。

五、小结

由于初中地理中对洋流这部分的知识涉及较少,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并没有世界表层洋流系统的概念。因此本次课在教学顺序上对原教材进行了一定调整,先进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知识和案例的介绍,再转到洋流的成因、动力机制和模式的总结。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洋流系统模式,学习如何利用洋流的性质和特征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达到学以致用和灵活掌握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黄显华,霍秉坤.寻找课程论和教科书设计的理论基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