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5 16:31:45
序论:在您撰写教育综合知识和教育理论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一般包括教育学、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职业道德、教育法律法规、教学技能、教育观等。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系列图书出版于中国经济出版社由北京师范大学等名校的专家、学者参与策划、编撰、核对和审定。“特岗计划”是中央实施的一项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特殊政策,通过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县县以下农村学校任教,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农村义务教育工作,创新农村学校教师的补充机制,逐步解决农村学校师资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来源:文章屋网 )
一、践行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的大爱精神,打造教师的“良好师德”工程
1.用陶行知精神培养教师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陶行知先生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我们深信,最崇高的精神是人生之无价之宝,非金钱所能买得来,就不必靠金钱而后才振作,大不可因钱少而推诿。”陶行知先生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我们每一个人民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今天,一个人民教师只有具备了这种无私奉献的崇高境界,才能在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不会迷失了自己,才能真正在培养人才中甘为清贫,甘为人梯,才能在为国育才中感受到自己是精神世界的富有者,才能真正感受到教书育人的是自己人生的最大价值。学校通过学习、宣传和研讨陶行知这种无私奉献精神来培养和树立全体教职工无私奉献精神。
2.用陶行知精神培养教师具有大爱精神。陶行知先生说:“爱满天下。”又说:“我们深信如果全国教师对儿童都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决心,必能为我们民族创造一个伟大的新生命。”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大爱精神,就不能成为一位真正的教育家。学校把“爱满天下”四个闪光大字刻在行知园中,每天全体教职工都会看到,潜移默化地影响广大教职员工。学校通过学雷锋捐资助学等活动,使广大教职工体验到“帮助别人,提升自己”的快乐。同时,学校要求教师把大爱精神体现在教书育人的各个细节之中,使广大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老师浓浓的爱。每当教师节等重大节假日,老师们都会收到来自世界各地学子的祝福卡,使老师们分享到爱的回报。
3.用陶行知精神培养教师把职业当作事业来追求。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乡村教师,第一有农夫的身手;第二有科学的头脑;第三有改造社会的精神。他足迹所到的地方,一年能使学校气象生动;二年能使社会信仰教育;三年能使科学农业著效;四年能使村自治告成;五年能使活的教育普及;十年能使荒山成林,废人生利。这种教师就是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又说:“我们要培养农村人民儿童敬爱的导师:健康的体魄,农人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趣,改造社会的精神。”学校组织广大教职工学习陶行知先生这种崇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增强每一位教职工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使广大教职工感悟到教育是事业,通过教书育人培育各行各业的人才,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了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崇高的人,成为改造社会的推动者,使自己的生命在学生的身上发扬光大。
二、践行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思想,打造教师的“教育智慧”工程
1.教师运用“生活教育”理论来引导学生追求向上向前的生活。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教育就是死教育。”又说:“生活教育是运用生活的力量来改造生活,他要运用有目的有计划的生活来改造无目的无计划的生活。”当前,有部分学生生活无目的无计划,一切依赖父母,生活不能自理,学习缺乏兴趣,缺乏吃苦精神,厌恶劳动,过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生活,使教师和家长感到困惑。因此,我们要学习陶行知先生,向“生活教育”要智慧,挖掘学生潜在的个性特长,提供学生成长的舞台,引导学生做好自己生涯发展规划,使学生拥有向上向前的生活力量,学生每天都进步一点点,积少成多,积小胜为大胜,从而使学生有强烈的生活情趣与追求。
2.教师要运用“生活教育”理论来培养学生科学生活能力。陶行知先生指出:“二十世纪是一个科学世界,在科学世界里,只有科学的国家才能存在,我们必须使中华民族具有科学的本领,成为科学的民族,以适应现代生活,生存于现代世界。”又说:“我们是现代人,要过现代的生活,就是要接受现代的教育。”培养学生科学的素质,要从学生的生活中来培养。如学生用杯子问题,当中蕴含着科学的知识以及生活中提倡环保的理念,为了培养学生环保的意识,我们学校要求学生自备杯子,一方面节约材料能源,另一方面减少垃圾污染,同时,我们通过学生使用杯子情况进行调查,有35%的学生使用金属杯子,有36%用塑料杯子,有29%的用宝特瓶,然后,设置几个问题,让学生回答是否正确,如金属杯是否可以装酸性饮料(如果汁),塑料杯装几度的开水会溶出有毒物质,PC材质杯是否可以使用清洁剂清洗,通过答对率的统计与公布正确的答案,来提高学生科学使用杯子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生活能力。
3.教师要运用“生活教育”理论来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们主张以生活改变生活,真正教育作用是使生活与生活摩擦。”又说:“我们的实际生活,就是我们全部的课程。”当前,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较差,特别是学生的自控能力更差,如学生上网安全以及养成自觉锻炼身体习惯等都显得问题多多,教师感到困惑。如果教师能够有效运用“生活教育”理论以及当前新课程倡导的研究性学习有机结合起来,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如《网络安全》为课题的研究性学习,教师可指导学生按下面程序开展,制订方案(研究主题、任务、内容、步骤、人员分工等)、活动实施(查阅资料、问卷调查、访问、设计、宣传、倡议等),汇报与展示,总结与反思,研究主题的拓展。从而使学生做到文明上网、绿色上网和安全上网。
三、践行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理论,打造教师的“教学智慧”工程
1.教师运用“教学做合一”理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角度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实学。不在做上用功夫人,教固不在教,学也不成学。从广义的教育观点看,先生与学生没有严格的分别。”又说:“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教都做为中心。”在听课中,我们会发现,不落实以做为中心的课堂,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以灌输为教学主要方式,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没有得到有效的调动,学生只能被动地听,这样的课堂往往是低效甚至无效,但有部分教师还把教学质量差归因于学生不努力,因此,只有真正转变课堂教学方式,落实课堂以做中心,突出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才能使课堂逐步走向有效。我以为,课堂以做为中心有三个层面,第一层次是课堂突出学生个体为中心,个体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思考,使课堂有效;第二层次是突出学生合作学习为中心,教师引导学生在个体学习基础上,突出集体互动,让学生的思维擦出火花,达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境界;第三层次是教师把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起来,学生课前先学,带着问题来学习,通过个体学习与共同学习来完成课堂学习任务,教师指导学生课后拓展学习,开展研究性学习,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体现,从而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得到挖掘与发扬。
2.教师运用“教学做合一”理论,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们是主张在劳力上劳心,不是主张劳力与劳心并重。劳心与劳力并得虽以一元论,实在是以一人之身而分为两段:一段是劳心生活,一段是劳力生活,这种人的心和力都是劳而没有意识的。这种人的劳心或劳力都不能算是真正之做。真正之做只是在劳力上劳心,用心以制力。这样做的人要用心思去指挥力量,使能轻重得宜,以明对象变化的道理,这种人能以人力胜天。世界上一切发明都是从他那里来的。他用能改造世界,叫世界变色。”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既要突出以做为中心,又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总结概括学习的规律,抓住本学科学习的基本思想与方法,抓住解决问题的通性通法,达到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真正达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只有这样,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才得以提高。否则,如果教师光突出做,而忽视了“劳心”即思考力的培养,那么,学生的能力就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3.教师运用“教学做合一”理论,能有效地提升自己驾驭教学的能力。陶行知先生说过:“以教人者教己,是本校根本方法之一。”落实了课堂“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教师就要首先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就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使教师的教学适合学生的需要,做到深入浅出,有的放矢。同时,教师为了真正提高驾驭课堂能力,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教师就会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充电,不仅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而且还不失时机地向学生学习,一个教师如果能真正悟到向学生学习,发挥学生群体的资源,为我所用,那么,我们的教师当中就会不断涌现“魏书生式”的教育改革家。
四、践行陶行知“社会即学校”教育思想,打造教师“教育资源”工程
职业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意味着职业院校的核心任务是发展学习者的综合职业能力。综合职业能力,是人们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整体化地解决综合性问题的能力,是从事一个(或若干相近)职业所必需的本领,是在职业工作、社会活动和私人生活中科学的思维、对个人和社会负责任行事的热情和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社会与交流能力以及个性能力等方面的内容,它是人的综合素质的物质化表现。
要想实现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应当明确一系列的相关问题:
一、明确能力研究的重点。能力不是简单的客观事实,而是一种个体特征。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按照不同原则对它进行定义,但没有必要对能力内涵和分类等进行精细的研究,也不可能建立统一的能力体系。学者Resse曾系统研究过600种能力,但始终无法找出它们与能力发展之间的联系。当前,能力研究解决的关键问题应当是寻找能力的载体和促进能力发展的方法。
二、了解能力需求方的特点。对综合职业能力的需求主要来自那些采用现代生产组织方式的企业和组织。进入21世纪,为了实现“质量更高、技术更新、成本更低、离客户更近”的目标,先进企业大量引进新的管理方式(如偏平化管理)、组织流程(如持续优化过程)和生产方式(如柔性生产),这要求专业人员不仅具备专业能力,还要主动参与劳动组织构架。作为自主管理的工作小组成员,员工要具备解决问题和自我管理的能力,能对新的、不可预见的情况做出独立判断和灵活反应,因此,专业交流、顾客导向、团队能力和创新精神成为现代企业员工的重要能力。
三、理解能力提供方的特点。作为能力提供方,职业教育的学习者(包括他们的家长)已经意识到,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并努力发展个性能力。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有条件的,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动机。学习者必须对所学职业领域的工作感兴趣,有长期投身其中的愿望,才有可能发展自己的职业能力。有时外部环境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动机,如政府和企业的激励措施。但是对职业院校来讲,更重要的是帮助学习者建立“职业认同感”(identity),这是职业道德的基础。学习者要想建立职业认同感,必须全面了解所学职业的工作内涵,包括专业技术、专业工作和专业劳动的社会组织规则,这对教学内容选定提出了新的挑战。
四、进行科学的能力评价。与知识考试和技能考核相比,职业能力的证明和鉴定非常困难。要想了解一个人是否能够应对困难情境、解决从未遇到过的综合性问题,主要采用观察法,而在社会实证(empirical)研究中,观察法恰恰是一种无法准确鉴定社会现实的方法。我们很难对职业能力进行准确的鉴定,只能对其进行诊断和评价。在人力资源管理和心理学实践中,人们开发了多种员工能力评价方法,它们有一些共同特点,如公开性、参与式和过程性等,这对职业院校的能力评价提供了宝贵经验。
美国艺术教育家霍斯曼认为,艺术教师必须是一个“艺术家――教师”,是一个对于其所教课程一方面具备良好技能,一方面具有高深知识的艺术家。在《艺术与学校》一书中,霍斯曼归纳了作为一个称职艺术教师所必须具备的以下10方面的素质:(1)想为年轻人工作;(2)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艺术家;(3)具备所教课程的必备技能;(4)是一个教学计划地制定者与革新家;(5)对所有艺术及其在社会与人类文化中的作用较为敏感;(6)是地方博物馆或艺术中心的成员;(7)具备艺术与建筑学方面的知识;(8)对流行的艺术书籍、画廊、国家与地方上的艺术家、电影等比较了解;(9)懂得如何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又能从学生那里获得具有创造品质的作品;(10)有一个充满艺术气氛的住所,能使来访者意识到艺术是居民生活的重要部分。
“艺术教师的跨域能力”是针对艺术课程改革进程中艺术教师素质结构相对单一、师资培养相对滞后的现状提出的。这一提法不一定完善和精准,但体现了对新时期综合性艺术教师培养方向的美好期望。本文从基本素质要求和特殊素质要求这两方面来谈具备跨域能力的艺术教师所应具备的素质要求。
一、基本素质要求
1.道德品质的要求。教师的道德品质是一名人民教师最重要的基础素质,即师德。艺术教育本身是一种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关注艺术与人文,艺术与情感的紧密结合,更要求艺术教师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
2.知识的要求。一名普通的教师应该达到教育理论知识、所学专业学科知识、普通文化知识三个方面的知识要求。对于一名艺术教师来说,教育理论知识是基础,艺术学科知识是教学的框架,普通文化知识则是使其艺术教育得到充实和提升的重要因素。
3.基本能力的要求。对于一名教师来说,基本能力主要是指教育教学的能力,包括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课堂管理能力、教学设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评价与反思的能力、发掘资源的能力等。
二、特殊素质要求
特殊素质要求是针对综合艺术教师这一特指的群体而提出的,由于艺术课程的综合性,对艺术教师的素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1.具备多门类的艺术专业知识与技能。多门类的综合艺术学科需要艺术教师掌握多种艺术专业知识与技能,这也是对综合艺术教师跨域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跨域教师除了熟知自己的专业学科所具备的专业知识之外,还要基本掌握其他艺术门类的基础理论知识,并尽可能地掌握更多的专业技能。
2.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基础及丰厚的人文素养。综合艺术课程实施的重要条件是艺术教师应该具备多学科的文化知识与素养。可以说,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基础及丰厚的人文素养是培养艺术教师跨域能力的重要内涵。艺术教师所面临的艺术课程本身就是综合型的、内容丰富的、知识领域广阔的,作为其课程的实施者,艺术教师不仅需要掌握丰富的艺术知识,还应学习其他的文化学科知识或常识,只有在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完整发展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开拓视野,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内化为个人的文化素养,在艺术教学中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艺术教育只关注技能技巧的训练,只着重艺术知识的灌输,不重视文化修养的提升,那么,学生会逐渐成为艺术知识与技能的储存罐,艺术教师也会逐渐成为单一而机械的传道授业者。而这,与我们的艺术课程实施要求是大相径庭的。
舞蹈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存在形式,民族舞蹈更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承,随着人们对民族舞蹈关注度的提升,少数民族的舞蹈教学也逐渐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就我国目前来说,综合性大学中少数民族舞蹈教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还不够完善,只有不断地调整教育教学方法,坚定地走好教育教学的规范化路线,才能确保少数民族舞蹈得以良性发展。
一、少数民族舞蹈概述
(一)少数民族舞蹈。古往今来,舞蹈一直是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通过舞蹈技能的展现和表演来传递一种情感,传承一种文化。舞蹈源于艺术又高于艺术,它的艺术美不仅仅体现在舞者优美的舞蹈动作以及娴熟的舞蹈技能上,还体现在其传递出来的丰富情感上。我国是一个少数民族众多的国家,由于历史发展和风土人情的差异,少数民族的舞蹈种类也纷繁众多。不同的民族拥有不同的发展文化,不同的文化演变出不同的舞蹈类型,在进行相关的舞蹈学习时,除了要不断结合民族文化外,还应该引入国际舞蹈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技巧,发展多元化、全球化的舞蹈形式。只有在体验舞蹈所传递出来的美、精神以及信仰的同时,不断调整舞蹈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技巧,才能为我国的少数民族舞蹈注入新的活力,丰富舞蹈的形式,开拓舞者的视野。至此才能不断地发扬我国的少数民族舞蹈文化,提高我国少数民族舞蹈的国际关注度和认知度。
(二)提高对少数民族舞蹈的重视度。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的国家,民族舞蹈作为一种文化传承方式,在历史文明发展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少数民族舞蹈为作为珍贵的文化财富,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珍惜并发扬广大,只有树立正确的少数民族舞蹈价值观和文化观,才能不断地深化并加强少数民族舞蹈的艺术价值和表现形式。这就需要相关高校、机构或组织在提高重视度的基础之上不断调整教育教学方法,不断地发展并壮大少数民族舞蹈这一特殊的艺术形式。
二、综合性大学中少数民族舞蹈教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探讨
(一)综合性大学中少数民族舞蹈教育教学方法探究。1.加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少数民族舞蹈作为一门独立的舞蹈教学学科,除了进行常规舞蹈教学外,还要突出表现少数民族的文化发展特色和人文情感,所以在教学时一定要首先让学生充分地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和情感体现。教师要不断加强少数民族的背景文化教育,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来不断提高学生们的文化认识和艺术素养。2.采用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方法。所谓的理论联系实践教学方法是指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技能训练,即舞蹈技能和技巧的学习。综合性大学的少数民族舞蹈教学是具有其自身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规律的,对学员进行少数民族舞蹈教学,绝不能单纯地讲解理论知识而缺乏实践技巧训练,更不能偏重实践技能训练忽视文化知识基础。只有二者协调统一地进行教学,才能确保学生获得最佳的学习效率。3.合理利用单元式教学法。单元教学法是舞蹈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学原则、教学任务、教学方法以及组织形式等。针对我国少数民族舞蹈的教学,也要采用划分单元的形式进行教学,既要区分出不同的舞蹈,又要融合不同的舞蹈,在确保独立性的基础之上进行共性结合,这样才能不断地充实舞蹈的表现形式。
(二)综合性大学中少数民族舞蹈教育教学相关改进策略研究。1.深入民间,挖掘少数民族舞蹈。目前各大高校收录的少数民族舞蹈形式还不够全面,民间和基层仍然流传着很多舞蹈形式,这就需要综合性大学深入民间挖掘舞蹈素材,之后选取内涵丰富、特点明显、表现形式优美的舞蹈作为教学内容。同时,对于民间舞蹈形式还要做系统的理论研究和技能训练,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2.不断地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师要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深入地了解民族文化、民族风格以及表现形式,并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例如:在进行蒙古舞教学时,老师可以通过视频播放安代舞的形式,首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通过创设情景的形式模拟嘎达梅林电影中的人物,展示其中的舞蹈表演片段,这样既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提升教学效果。3.加大舞蹈中的情感投入。舞蹈是一种肢体表现形式,虽然技巧和动作很重要,但是舞蹈所要展现的情感及内涵更为重要。情感体现是舞蹈的灵魂展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舞蹈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寄情于舞的能力。
论文关键词:英语教学 综合能力 文化传播
在我院许多学生眼里,英语学习已经成为与专业课同等重要,甚至于对于今后的职业生涯有着更加深远影响的科目。大学英语教育涉及的在校学生人数最多,学习周期最长。近几年来,在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英语教育的硬件设施不断改进,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效果取得了相当的发展,不过在发展的同时,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古人日:“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除了是知识的传递者之外,还应是方法的引导者;而具体到英语教师,我们还得承担文化中介人的角色。
大学英语教师,特别是独立学院的教师普遍超负荷工作,学历层次偏低,进修和培训机会偏少。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对大学英语教学资源造成的压力越来越大,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大学英语教育需要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英语的不同需求,针对独立学院的特点,大学英语教师必须具备与之相适应的综合素质。
一、英语语言的教学能力
大学英语教学多年来存在的一些老问题,如英语教师仍主要采用以传授语言知识为主的“教材+黑板+录音机”的模式,以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为目的的交际法教学还远离课堂;尤其令人担忧的是,目前大学英语教学非但没有淡化应试教学的色彩,反而有朝着“考研是目标,四、六级是关键,60分是硬道理”的方向发展的趋势。特别是因为独立学院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差整体过级率不高,更是对这一方面很重视。最终导致了英语教学僵化,英语教师成了应试教学的工具。英语语言教学没能达到应用的目的;英语教学所花的多学时与实际效果极不相称。为了培养大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英语语言,大学英语教师应该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把握英语教学的主动性。
1、转变教学思想,更新教学观念
大学英语教师首先应转变把通过各种级别的外语考试看作是英语教学的终极目标,把考试通过率视为衡量英语教学的尺子的错误的观念与认识。课堂教授的内容必须从英语语言特点的讲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英语交流使用能力的培养为中心。教师应从单纯的语言知识传授者变为同时具备实际语言使用能力的指导者和使用效果的监控者。
比如在词汇的掌握方面,教师自身首先必须熟练掌握足够的英语日常词汇和专业词汇,同时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运用积极词汇。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大学生如果要自如地使用英语语言,需要掌握《大学英语词表》中的6800个左右的单词和2600多个词组。其中的3200个左右为积极词汇…。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以学生语言能力提高为中心;教学应在字词的基础上由句子水平转变到语段水平,由单纯重视语言运用的精确性转变为既重视精确又重视流利和通顺。教师在英语语言教学思想和观念的转变过程中,要把握好培养英语语言认知能力和培养英语语言使用能力的互动关系。
另外,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思维,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不应该通过把英文译为汉语来帮助学生理解,而应该多挖掘内心深处对于英语语言的认知。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努力引导学生通往英语最精深的领域,去消化和吸收欧美语言的精髓,去认知和理解这种文化对我们自身的启迪作用。
2、优化课程体系,改进教学内容
大学英语教师,应该是一个富有激情和创新的教师。特别是面对独立学院的学生,他们中的很多人在中学对英语就不太感兴趣,所以课堂教学中更不能墨守陈规,一成不变。而是能够挑战常规,大胆创新,努力探索最佳的教学手段和教学途径,通过对教材的艺术处理,激发起学生心中的智慧与求知欲。现代的英语教学流行“任务型活动”,但实际上,任务是多种多样的,是可以由教师自由创造的。当然,如何活跃课堂,如何激发学生的激情,都要靠教师的创新、探索。
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包括英语语言知识,英语使用技能,英语交际能力等。大学英语教师要善于通过英语语言的教学把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培养起来,并最终把学生的英语语言潜力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一线教师有直接接触不同层次,不同背景学生的便利,他们必须能够总结归纳学生英语学习的需要,不断通过课程建设改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做到能听,会改和善实施。
不过,课程教学的创新也不能一味的迎合学生,任何课堂教学的创新都是建立在授课教师能够驾驭课堂节奏和达到教学目的的基础上的。如果过分的迎合学生以至于在上课的过程中不能做到收放自如,反而会起到不好的效果。同时应该注意的就是,生动的语言应该幽默有度,如果灌输的成分太多太频,反而有失偏颇,影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而这样一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勤恳度和求知欲望下降,对英语教学来说这是非常不希望发生的事情。
二、英语文化的传播能力
英语语言的传授过程离不开英语文化的传播。语言是构筑文化的基础也是文化传播的途径。格拉德斯通对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做了精要的概括:“语言和文化紧密地交织在一起。语言既是整个文化的产物和结果,又是形成并沟通文化的媒介。”英语在世界许多国家中使用,但却代表着以英美为主流的文化传统。
当前,制约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大学英语教师英语文化教学方法的滞后。可以说,如果不能大面积改进英语文化教学,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就很难有指望。大学英语教师只有自己了解了主流英语国家的文化传统后才能在课堂中准确地介绍这些文化,教授好英语文化的载体。大学英语教师应该使学生的英语文化知识和语言能力协调发展、综合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这就要求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与此目的相适应。优化教学方法是目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
除此之外,人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英语教学既担负着英美等国语言教学的任务又具有传播英美文化、科学、艺术等领域知识的作用,是综合性很强的工具学科,所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广泛。大学英语教师不仅要掌握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更应有扎实的语言学、文化学、文学、哲学、历史学等方面的知识。可以说,现代大学英语教学老师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得具备多元化的知识结构。知识是教学激情,教学效果的基础。很难想象,一个知识面狭窄的教师,会有什么激情,在教学中也很难期望这样的教师能深入浅出,引导学生举一反三。那些教学效果差,学生欢迎程度低的教师往往只能照本宣科,就事论事,使原本应该生动活泼,妙趣横生的教学变成一潭死水,枯燥乏味,令人生厌。事实上,只有知识渊博的英语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喜爱与敬佩。 虽然几乎所有的大学英语教师都懂得以上这些改进的积极作用,但是,能将以上方法运用于实际教学中者甚少。目前我院大学英语教师队伍都由50岁左右的教师和近几年大学毕业生构成,独立院校的这支队伍中绝大多数只有大学本科学历,职称结构也不尽合理。一方面他们在掌握新的教学理论上有困难,另一方面由于师资队伍人员不足,都是超负荷工作,缺乏时间、精力研究、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年轻教师为了适应新的角色,还在努力掌握自己的老师在教授自己时所用的传统的代代相传的授课方法。旧时的教学方法沿用了老的教材,过时的教案,那种体系下培养出来的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就不高,死记硬背的痕迹难以消除。
三、培养英语教学的激情
我们总说在英语教学中,教师的激情很重要,重要到可以直接影响英语教学的最终效果。那么大学英语教师需要的是什么样的激情呢?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目标导向性的心理情绪状态。一切艺术创造都是在激情的推动下进行的。教师在传播和再现这种创造的过程中,同样必须拥有激情。英国伟大诗人拜伦说:“激情是诗的粮食,诗的薪火。”没有激情就没有诗歌,同样,一个富有激情的大学英语老师只要一拿起课本,一走进教室,就能全身心投入,走进学生心灵,架起课本和学生之间大桥梁,通过激情再现,给学生以美不胜收的语言文化的享受,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学习欲望,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那么,大学英语教师的激情是如何培养的呢?
1、激情来自教师对职业的热爱
是教师就要爱自己从事的教育事业。一个大学英语教师,要以满腔热情去热爱英语教学事业,并以此去感染自己的学生。最重要的是,教师要热爱学生,全身心的去关心他们。只有这种敬业和真挚的爱,才能使教师产生教学的激情。有了真挚的爱,才会有宽容,才能以博大的胸怀去理解学生,帮助他们达到学习目的;有了真挚的爱,才会有忍耐和信心;有了真挚的爱,才能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爱”是大学英语老师产生激情的源泉。
2、激情来自不断的实践和探索
现代大学英语教师应加强自身的教学理论修养,提高教学实践水平;应努力探索一条适合自己教学个性的新路子;要博采众长、虚心求教,使自己的教学路子越走越宽,越走越顺畅,从而不断领略到英语教学的无限乐趣,不断产生英语教学应有的激情。不断的实践和探索是英语教师产生激情的必由之路。
四、掌握其他英语教学手段
优秀的大学英语教师的语言总是能够根据课堂教学的具体变化而不断调整,又自然贴切,生动流畅,能够紧紧把学生吸引住。除了教授学生掌握语言作为学习的工具的技能之外还要让学生能够使用非语言沟通的手段。当学生学会了如何运用英语语言进行交流后,教师还要进一步传授英语国家中非语言交流的知识,以激励学生更加完整地学习英语交流沟通的知识。许多大学生学会了不少英语词汇,也会运用这些词汇进行造句。但是英语语言只是所有英语交流媒介中的一部分,相当部分的交流和沟通是通过非语言的形式来完成的。为了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让学生能在更加广阔的英语交流空问自由翱翔,享受到有灵犀一点通”的快乐,现代大学英语教师必须既是英语语言专家又是非语言交流专家。
大学英语的教学手段现代化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当今以推行多媒体为主的现代化教学已成为英语教学手段改革的标志。完善教学手段更重要的还在于使用这些手段的英语教师。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离不开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任课教师,因此大学英语教师的当务之急是要迅速掌握不断改进的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开发先进教学设备的功能,尽快发挥出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卓越功效来。
关键词:英语教学综合能力文化传播
在我院许多学生眼里,英语学习已经成为与专业课同等重要,甚至于对于今后的职业生涯有着更加深远影响的科目。大学英语教育涉及的在校学生人数最多,学习周期最长。近几年来,在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英语教育的硬件设施不断改进,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效果取得了相当的发展,不过在发展的同时,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古人日:“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除了是知识的传递者之外,还应是方法的引导者;而具体到英语教师,我们还得承担文化中介人的角色。
大学英语教师,特别是独立学院的教师普遍超负荷工作,学历层次偏低,进修和培训机会偏少。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对大学英语教学资源造成的压力越来越大,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大学英语教育需要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英语的不同需求,针对独立学院的特点,大学英语教师必须具备与之相适应的综合素质。
一、英语语言的教学能力
大学英语教学多年来存在的一些老问题,如英语教师仍主要采用以传授语言知识为主的“教材+黑板+录音机”的模式,以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为目的的交际法教学还远离课堂;尤其令人担忧的是,目前大学英语教学非但没有淡化应试教学的色彩,反而有朝着“考研是目标,四、六级是关键,60分是硬道理”的方向发展的趋势。特别是因为独立学院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差整体过级率不高,更是对这一方面很重视。最终导致了英语教学僵化,英语教师成了应试教学的工具。英语语言教学没能达到应用的目的;英语教学所花的多学时与实际效果极不相称。为了培养大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英语语言,大学英语教师应该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把握英语教学的主动性。
1、转变教学思想,更新教学观念
大学英语教师首先应转变把通过各种级别的外语考试看作是英语教学的终极目标,把考试通过率视为衡量英语教学的尺子的错误的观念与认识。课堂教授的内容必须从英语语言特点的讲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英语交流使用能力的培养为中心。教师应从单纯的语言知识传授者变为同时具备实际语言使用能力的指导者和使用效果的监控者。
比如在词汇的掌握方面,教师自身首先必须熟练掌握足够的英语日常词汇和专业词汇,同时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运用积极词汇。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大学生如果要自如地使用英语语言,需要掌握《大学英语词表》中的6800个左右的单词和2600多个词组。其中的3200个左右为积极词汇…。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以学生语言能力提高为中心;教学应在字词的基础上由句子水平转变到语段水平,由单纯重视语言运用的精确性转变为既重视精确又重视流利和通顺。教师在英语语言教学思想和观念的转变过程中,要把握好培养英语语言认知能力和培养英语语言使用能力的互动关系。
另外,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思维,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不应该通过把英文译为汉语来帮助学生理解,而应该多挖掘内心深处对于英语语言的认知。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努力引导学生通往英语最精深的领域,去消化和吸收欧美语言的精髓,去认知和理解这种文化对我们自身的启迪作用。
2、优化课程体系,改进教学内容
大学英语教师,应该是一个富有激情和创新的教师。特别是面对独立学院的学生,他们中的很多人在中学对英语就不太感兴趣,所以课堂教学中更不能墨守陈规,一成不变。而是能够挑战常规,大胆创新,努力探索最佳的教学手段和教学途径,通过对教材的艺术处理,激发起学生心中的智慧与求知欲。现代的英语教学流行“任务型活动”,但实际上,任务是多种多样的,是可以由教师自由创造的。当然,如何活跃课堂,如何激发学生的激情,都要靠教师的创新、探索。
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包括英语语言知识,英语使用技能,英语交际能力等。大学英语教师要善于通过英语语言的教学把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培养起来,并最终把学生的英语语言潜力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一线教师有直接接触不同层次,不同背景学生的便利,他们必须能够总结归纳学生英语学习的需要,不断通过课程建设改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做到能听,会改和善实施。
不过,课程教学的创新也不能一味的迎合学生,任何课堂教学的创新都是建立在授课教师能够驾驭课堂节奏和达到教学目的的基础上的。如果过分的迎合学生以至于在上课的过程中不能做到收放自如,反而会起到不好的效果。同时应该注意的就是,生动的语言应该幽默有度,如果灌输的成分太多太频,反而有失偏颇,影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而这样一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勤恳度和求知欲望下降,对英语教学来说这是非常不希望发生的事情。
二、英语文化的传播能力
英语语言的传授过程离不开英语文化的传播。语言是构筑文化的基础也是文化传播的途径。格拉德斯通对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做了精要的概括:“语言和文化紧密地交织在一起。语言既是整个文化的产物和结果,又是形成并沟通文化的媒介。”英语在世界许多国家中使用,但却代表着以英美为主流的文化传统。
当前,制约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大学英语教师英语文化教学方法的滞后。可以说,如果不能大面积改进英语文化教学,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就很难有指望。大学英语教师只有自己了解了主流英语国家的文化传统后才能在课堂中准确地介绍这些文化,教授好英语文化的载体。大学英语教师应该使学生的英语文化知识和语言能力协调发展、综合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这就要求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与此目的相适应。优化教学方法是目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
除此之外,人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英语教学既担负着英美等国语言教学的任务又具有传播英美文化、科学、艺术等领域知识的作用,是综合性很强的工具学科,所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广泛。大学英语教师不仅要掌握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更应有扎实的语言学、文化学、文学、哲学、历史学等方面的知识。可以说,现代大学英语教学老师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得具备多元化的知识结构。知识是教学激情,教学效果的基础。很难想象,一个知识面狭窄的教师,会有什么激情,在教学中也很难期望这样的教师能深入浅出,引导学生举一反三。那些教学效果差,学生欢迎程度低的教师往往只能照本宣科,就事论事,使原本应该生动活泼,妙趣横生的教学变成一潭死水,枯燥乏味,令人生厌。事实上,只有知识渊博的英语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喜爱与敬佩。
虽然几乎所有的大学英语教师都懂得以上这些改进的积极作用,但是,能将以上方法运用于实际教学中者甚少。目前我院大学英语教师队伍都由50岁左右的教师和近几年大学毕业生构成,独立院校的这支队伍中绝大多数只有大学本科学历,职称结构也不尽合理。一方面他们在掌握新的教学理论上有困难,另一方面由于师资队伍人员不足,都是超负荷工作,缺乏时间、精力研究、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年轻教师为了适应新的角色,还在努力掌握自己的老师在教授自己时所用的传统的代代相传的授课方法。旧时的教学方法沿用了老的教材,过时的教案,那种体系下培养出来的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就不高,死记硬背的痕迹难以消除。
三、培养英语教学的激情
我们总说在英语教学中,教师的激情很重要,重要到可以直接影响英语教学的最终效果。那么大学英语教师需要的是什么样的激情呢?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目标导向性的心理情绪状态。一切艺术创造都是在激情的推动下进行的。教师在传播和再现这种创造的过程中,同样必须拥有激情。英国伟大诗人拜伦说:“激情是诗的粮食,诗的薪火。”没有激情就没有诗歌,同样,一个富有激情的大学英语老师只要一拿起课本,一走进教室,就能全身心投入,走进学生心灵,架起课本和学生之间大桥梁,通过激情再现,给学生以美不胜收的语言文化的享受,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学习欲望,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那么,大学英语教师的激情是如何培养的呢?
1、激情来自教师对职业的热爱
是教师就要爱自己从事的教育事业。一个大学英语教师,要以满腔热情去热爱英语教学事业,并以此去感染自己的学生。最重要的是,教师要热爱学生,全身心的去关心他们。只有这种敬业和真挚的爱,才能使教师产生教学的激情。有了真挚的爱,才会有宽容,才能以博大的胸怀去理解学生,帮助他们达到学习目的;有了真挚的爱,才会有忍耐和信心;有了真挚的爱,才能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爱”是大学英语老师产生激情的源泉。
2、激情来自不断的实践和探索
现代大学英语教师应加强自身的教学理论修养,提高教学实践水平;应努力探索一条适合自己教学个性的新路子;要博采众长、虚心求教,使自己的教学路子越走越宽,越走越顺畅,从而不断领略到英语教学的无限乐趣,不断产生英语教学应有的激情。不断的实践和探索是英语教师产生激情的必由之路。
四、掌握其他英语教学手段
优秀的大学英语教师的语言总是能够根据课堂教学的具体变化而不断调整,又自然贴切,生动流畅,能够紧紧把学生吸引住。除了教授学生掌握语言作为学习的工具的技能之外还要让学生能够使用非语言沟通的手段。当学生学会了如何运用英语语言进行交流后,教师还要进一步传授英语国家中非语言交流的知识,以激励学生更加完整地学习英语交流沟通的知识。许多大学生学会了不少英语词汇,也会运用这些词汇进行造句。但是英语语言只是所有英语交流媒介中的一部分,相当部分的交流和沟通是通过非语言的形式来完成的。为了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让学生能在更加广阔的英语交流空问自由翱翔,享受到有灵犀一点通”的快乐,现代大学英语教师必须既是英语语言专家又是非语言交流专家。
大学英语的教学手段现代化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当今以推行多媒体为主的现代化教学已成为英语教学手段改革的标志。完善教学手段更重要的还在于使用这些手段的英语教师。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离不开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任课教师,因此大学英语教师的当务之急是要迅速掌握不断改进的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开发先进教学设备的功能,尽快发挥出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卓越功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