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社区治理的现状范文

时间:2023-09-04 16:24:59

序论:在您撰写社区治理的现状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社区治理的现状

第1篇

关键词 村改居 行政化 治理主体 社区自治

作者简介:李明珠,天津市滨海新区胡家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一、“村改居”的内涵

“村改居”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应运而生,具体指的是:撤销以往的农村组织,更改为城市居民社区委员会,借助管理城市居民的方法,对“村改居”展开管理。从利益分配角度而言,“村改居”属于对社会利益的一种再分配形式,指的是:重新划定进程农民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利益分配形式。从政策上而言,“村改居”社区的居民属于城市人;但从实际利益角度而言,他们与真正的城市居民所享受的待遇有所不同。而“村改居”要切实保障“村改居”人员的基本权益,提高“村改居”人员的社会地位,使其享受到与城市居民一样的高品质、高水平的生活,最终实现“村改居“追求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目标。

二、新型社区基本环境、治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基本现状

在城市化过程中,“村改居”社区在形式上已基本完成了由农民转变为居民,农村转变为社区,集体土地转变为国有土地,集体经济转变为股份经济的“四个转变”。虽然“村改居”在形式将村委会的牌子换成居委会,在角色上宣布农民变为城市居民,在居住形式上由散落居住的平房庭院变成环境优美,配套完善的城市高层小区,但在社区形态又表现出诸多乡村社区的特性,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异质性和不稳定性。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村改居”社区的数量及其集聚的规模也将越来越庞大,并将成为未来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与治理状况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城市发展和社区管理的水平。通过对“村转居”社区调研发现,其“亦村亦城”的特点存在着诸多问题,严重制约和影响着社区治理的转型和发展以及社区居民的政治经济利益的实现。因此,发现目前“村改居”进程中的问题并对其进行深刻剖析,从而为探寻新型城市化发展的社区治理对策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二)新型社区治理现状及其中存在的问题

“村改居”这种新型的管理组织,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应运而生,其成员由失去土地后的农民组成。“村改居”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组织,在实际运作过程,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村改居”是农村向城市过渡的一个特殊阶段,此时的“社区居委会”行政化色彩偏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组织机构行政化。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政府对居民委员会的定位实际上有偏差,居委会在内部设置和职能上,基本上仍按上下对口模式,被纳入政府的管理体系之内,并没有体现社区的实际情况和居民群众的实际需求进行设置,而居委会无论履行何种功能,都具有“金字塔式”行政化等级结构的组织特征,使居委会俨然貌似政府的派出机构,而不是群众性自治组织。有的政府部门,打着“某某工作进社区”的旗号,把工作延伸或直接推向社区,社区居委会便成了一根针,万事都要从这个根针的“针眼”穿过,于是居委会常常忙于上级督办的任务,致使居民自治管理的空间不断减少。

第二,人员安排的行政化。在实际工作中,现在社区居委会主要人员存在着“民选”和“街聘”的双重身份现象。一方面,“街聘”的方式明显提高了居委会干部的文化素质文化,使年龄结构年轻化,增强了居委会工作的活力,但也由于应聘人员年纪轻、社会经验不足以及就业求职心态的影响,存在对社区工作的责任心不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限等问题,因而得不到社区成员的认同。另一方面,由于采取形式,居民对下派和招聘的居委会工作人员替代原有居民认同度高的工作人员,有被强加的感觉而产生抵触情绪,因此致使“街聘” 在选举中落选;此外,“街聘”的社区工作人员享受的待遇和保障与其他非聘人员之间的反差较大,也导致这些居委会干部的思想波动和工作上的攀比。

第三,组织职能的行政化。居委会在日常工作中偏向满足于完成上面布置的工作,而为居民群众需求考虑的职能越来越少。机关部门把社区居委会当作下属单位,把社区当成一个筐,什么都往里装,上面大量的行政事务和社会事务集中在社区居委会头上。长此以往,居委会也从根本上忽略了原本的自治组织属性,把自己看成是政府组织的一员,把政府的行政力量和工作内容向下延伸,于是便造成了居委会在日常工作中偏向满足于完成上面布置的工作,而为居民群众需求考虑的职能越来越少。目前社区居委会所有工作几乎年年都有评比和考核,考核部门涉及党委、政府的几十个有关职能部门。这样,社区居委会及其成员的工作业绩主要取决于政府及各部门的认同,而不是社区居委会和居民群众的认可,这样就偏离了社区居委会作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自然属性和本质要求,与居委会制度安排的初衷已相去甚远。

第四,工作方式的行政化。社区居委会的主要工作就是解决社区问题、服务居民群众,但其工作方式行政化以后,在实际工作中根本无暇顾及居民群众的意见和需求,既不能很好地服务居民,也不能很好地与居民沟通,在工作中也得不到居民的支持。社区居委会的部分工作人员不适应社区工作的要求,在工作方式存在着机关化倾向,习惯于8小时坐班制,积极主动服务的少,在无形中拉大了社区同居民群众的距离。时间一长,这样的社区居委会也就得不到广大居民的认可。

2.居住环境的改变影响了居民参与自治的意识和热情。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和城市改造建设,居民的流动性加大,人们渐渐离开原来熟悉的生活环境,新的居住模式从客观上限制了社区居民之间能广泛而频繁的交往,形成了“老死不相往来”的状况。同时,社区居民在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都有很大差异。这也是现代社会人们很难象原来村落平房式的居住环境那样维持较长时间的联系,社区内邻里间的情感淡漠,影响了居民之间的交往,进而影响了居民的社区参与意识和热情。尽管“村改居”后,设置了社会为居民提供各项服务,但村民并未完全摆脱有事找村干部的心理依赖。此外,很多“村改居”的居民都具备较强的政治参与意识,但却未将意识付诸于行动。 3.社区自治组织发展速度比较缓慢。“村改居”社区的居民大多是失地的农民,该群体存在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不高等特征,对规章制度缺乏正确的了解,参与自治组织管理活动的意识不强。大部分居民都不了解社区的主要功能,尤其是外来人口,导致社区事务缺乏关注度。自发性的群体组织大多由具有共同爱好的居民组成,缺乏系统性的规划,其管理过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4.“单位制”的体制环境影响了社区参与的积极性。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位制”的后续影响制约着我国居民社区参与,由于各种利益和资源都集中在政府及其附属的单位中,个人的利益绝大部分都是依靠单位来实现,在利益和情感的依赖上基本没有“社区”的概念,居民的社区意识淡漠,导致普遍的社区参与积极性不高。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单位人”逐步转变为“社会人”,居民的利益关系逐渐由单位转入社区,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个人对单位的依赖。但居民的单位情结不会立即消逝,这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居民社区参与的积极性。

三、“村改居”社区问题的主要解决对策

“村改居”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组织,“村改居”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应运而生。从当前“村改居”社区管理状况来看,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缺乏有效的规划。相关管理人员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做好社区管理改革工作。

(一)淡化社区的政治色彩,强化社会的服务功能

从街道社区当前的管理模式来看,基本遵循了至上而下的领导与被领导管理原则,即:社区受街道办事处的领导,按照街道办事处安排的任务行事,这不利于社会服务功能的发挥。对此,应该按照“政社分开”原则,重新定位政府与街道、社区之间的关系,为社会服务功能的有效发挥,提供良好环境。居委会的主要工作在于:通过行使管理职能,为社区居民提供各项服务,同时重新构建社区与基层政府之的关系。政府应转变自身对社区的指导方式,从政策、财务等方面支持社区工作,而不应该过度地干涉社区事务。作为社区服务管理人员,不仅要认真完成上级安排的各项任务,更重要的是强化自身的服务管理职能,切实为居民办好事、办实事,努力做好社区管理工作。

(二)健全社区居民政治参与制度,完善居民自治管理体系

社区自治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离不开制度支持,因为需要采取措施,健全社区相关管理制度。民主管理制度就是居民共同谈论下而制定的自治章程,该制度的用途在于还给居民监督权、客观地公布社区的重大事务。这样做不仅为居民自治设定了科学的标准,又促使工作的透明度得以提高。此外,社区应该努力营造民主的环境,方便居民进行自我管理以及自我服务创造,促使居民越来越依赖自我管理以及服务创造。

第2篇

论文关键词 村改居 行政化 治理主体 社区自治

一、“村改居”的内涵

“村改居”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应运而生,具体指的是:撤销以往的农村组织,更改为城市居民社区委员会,借助管理城市居民的方法,对“村改居”展开管理。从利益分配角度而言,“村改居”属于对社会利益的一种再分配形式,指的是:重新划定进程农民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利益分配形式。从政策上而言,“村改居”社区的居民属于城市人;但从实际利益角度而言,他们与真正的城市居民所享受的待遇有所不同。而“村改居”要切实保障“村改居”人员的基本权益,提高“村改居”人员的社会地位,使其享受到与城市居民一样的高品质、高水平的生活,最终实现“村改居“追求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目标。

二、新型社区基本环境、治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基本现状

在城市化过程中,“村改居”社区在形式上已基本完成了由农民转变为居民,农村转变为社区,集体土地转变为国有土地,集体经济转变为股份经济的“四个转变”。虽然“村改居”在形式将村委会的牌子换成居委会,在角色上宣布农民变为城市居民,在居住形式上由散落居住的平房庭院变成环境优美,配套完善的城市高层小区,但在社区形态又表现出诸多乡村社区的特性,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异质性和不稳定性。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村改居”社区的数量及其集聚的规模也将越来越庞大,并将成为未来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与治理状况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城市发展和社区管理的水平。通过对“村转居”社区调研发现,其“亦村亦城”的特点存在着诸多问题,严重制约和影响着社区治理的转型和发展以及社区居民的政治经济利益的实现。因此,发现目前“村改居”进程中的问题并对其进行深刻剖析,从而为探寻新型城市化发展的社区治理对策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二)新型社区治理现状及其中存在的问题

“村改居”这种新型的管理组织,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应运而生,其成员由失去土地后的农民组成。“村改居”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组织,在实际运作过程,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村改居”是农村向城市过渡的一个特殊阶段,此时的“社区居委会”行政化色彩偏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组织机构行政化。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政府对居民委员会的定位实际上有偏差,居委会在内部设置和职能上,基本上仍按上下对口模式,被纳入政府的管理体系之内,并没有体现社区的实际情况和居民群众的实际需求进行设置,而居委会无论履行何种功能,都具有“金字塔式”行政化等级结构的组织特征,使居委会俨然貌似政府的派出机构,而不是群众性自治组织。有的政府部门,打着“某某工作进社区”的旗号,把工作延伸或直接推向社区,社区居委会便成了一根针,万事都要从这个根针的“针眼”穿过,于是居委会常常忙于上级督办的任务,致使居民自治管理的空间不断减少。

第二,人员安排的行政化。在实际工作中,现在社区居委会主要人员存在着“民选”和“街聘”的双重身份现象。一方面,“街聘”的方式明显提高了居委会干部的文化素质文化,使年龄结构年轻化,增强了居委会工作的活力,但也由于应聘人员年纪轻、社会经验不足以及就业求职心态的影响,存在对社区工作的责任心不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限等问题,因而得不到社区成员的认同。另一方面,由于采取形式,居民对下派和招聘的居委会工作人员替代原有居民认同度高的工作人员,有被强加的感觉而产生抵触情绪,因此致使“街聘” 在选举中落选;此外,“街聘”的社区工作人员享受的待遇和保障与其他非聘人员之间的反差较大,也导致这些居委会干部的思想波动和工作上的攀比。

第三,组织职能的行政化。居委会在日常工作中偏向满足于完成上面布置的工作,而为居民群众需求考虑的职能越来越少。机关部门把社区居委会当作下属单位,把社区当成一个筐,什么都往里装,上面大量的行政事务和社会事务集中在社区居委会头上。长此以往,居委会也从根本上忽略了原本的自治组织属性,把自己看成是政府组织的一员,把政府的行政力量和工作内容向下延伸,于是便造成了居委会在日常工作中偏向满足于完成上面布置的工作,而为居民群众需求考虑的职能越来越少。目前社区居委会所有工作几乎年年都有评比和考核,考核部门涉及党委、政府的几十个有关职能部门。这样,社区居委会及其成员的工作业绩主要取决于政府及各部门的认同,而不是社区居委会和居民群众的认可,这样就偏离了社区居委会作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自然属性和本质要求,与居委会制度安排的初衷已相去甚远。

第四,工作方式的行政化。社区居委会的主要工作就是解决社区问题、服务居民群众,但其工作方式行政化以后,在实际工作中根本无暇顾及居民群众的意见和需求,既不能很好地服务居民,也不能很好地与居民沟通,在工作中也得不到居民的支持。社区居委会的部分工作人员不适应社区工作的要求,在工作方式存在着机关化倾向,习惯于8小时坐班制,积极主动服务的少,在无形中拉大了社区同居民群众的距离。时间一长,这样的社区居委会也就得不到广大居民的认可。

2.居住环境的改变影响了居民参与自治的意识和热情。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和城市改造建设,居民的流动性加大,人们渐渐离开原来熟悉的生活环境,新的居住模式从客观上限制了社区居民之间能广泛而频繁的交往,形成了“老死不相往来”的状况。同时,社区居民在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都有很大差异。这也是现代社会人们很难象原来村落平房式的居住环境那样维持较长时间的联系,社区内邻里间的情感淡漠,影响了居民之间的交往,进而影响了居民的社区参与意识和热情。尽管“村改居”后,设置了社会为居民提供各项服务,但村民并未完全摆脱有事找村干部的心理依赖。此外,很多“村改居”的居民都具备较强的政治参与意识,但却未将意识付诸于行动。

3.社区自治组织发展速度比较缓慢。“村改居”社区的居民大多是失地的农民,该群体存在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不高等特征,对规章制度缺乏正确的了解,参与自治组织管理活动的意识不强。大部分居民都不了解社区的主要功能,尤其是外来人口,导致社区事务缺乏关注度。自发性的群体组织大多由具有共同爱好的居民组成,缺乏系统性的规划,其管理过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4.“单位制”的体制环境影响了社区参与的积极性。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位制”的后续影响制约着我国居民社区参与,由于各种利益和资源都集中在政府及其附属的单位中,个人的利益绝大部分都是依靠单位来实现,在利益和情感的依赖上基本没有“社区”的概念,居民的社区意识淡漠,导致普遍的社区参与积极性不高。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单位人”逐步转变为“社会人”,居民的利益关系逐渐由单位转入社区,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个人对单位的依赖。但居民的单位情结不会立即消逝,这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居民社区参与的积极性。

三、“村改居”社区问题的主要解决对策

“村改居”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组织,“村改居”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应运而生。从当前“村改居”社区管理状况来看,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缺乏有效的规划。相关管理人员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做好社区管理改革工作。

(一)淡化社区的政治色彩,强化社会的服务功能

从街道社区当前的管理模式来看,基本遵循了至上而下的领导与被领导管理原则,即:社区受街道办事处的领导,按照街道办事处安排的任务行事,这不利于社会服务功能的发挥。对此,应该按照“政社分开”原则,重新定位政府与街道、社区之间的关系,为社会服务功能的有效发挥,提供良好环境。居委会的主要工作在于:通过行使管理职能,为社区居民提供各项服务,同时重新构建社区与基层政府之的关系。政府应转变自身对社区的指导方式,从政策、财务等方面支持社区工作,而不应该过度地干涉社区事务。作为社区服务管理人员,不仅要认真完成上级安排的各项任务,更重要的是强化自身的服务管理职能,切实为居民办好事、办实事,努力做好社区管理工作。

(二)健全社区居民政治参与制度,完善居民自治管理体系

社区自治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离不开制度支持,因为需要采取措施,健全社区相关管理制度。民主管理制度就是居民共同谈论下而制定的自治章程,该制度的用途在于还给居民监督权、客观地公布社区的重大事务。这样做不仅为居民自治设定了科学的标准,又促使工作的透明度得以提高。此外,社区应该努力营造民主的环境,方便居民进行自我管理以及自我服务创造,促使居民越来越依赖自我管理以及服务创造。

第3篇

(一)政府

从目前我国国情看,政府现在仍然处于占有社会资源的有利地位,政府可以通过其拥有的权力来占有社会资源,并使其达到占有的最大化。在当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中,自上而下的科层制结构使得政府可以主导社会公共产品的供给,并且在这个供给过程中实现自己权力的巩固,从而成为社会公共服务的提供者。由此看来,即便是在社区当中,政府还是担当着强力的主导者角色。社区治理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府权力的约束,政府实际上成为社区治理的最重要的主体之一。

(二)社区居委会

在我们国家,社区居委会是一个居民自治组织,社区居委会是通过社区中的所有居民选举产生的,这是一个社区中的居民实现自我治理的组织机构。社区居委会在社区治理中处于一个重要的地位。而在当前我国社区中,社区居委会更多的参与到上级政府部门工作中。由此陷入每天忙于来自上级政府部门的各种任务,而不是更多的参与自治,这实际上也正是当前我国社区治理所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三)物业管理公司等营利组织

目前在我们国家,城市社区中已经出现很多较为成熟的物业管理公司,而这些物业管理公司也已经充分参与到了社区治理的工作中。物业管理公司等营利组织的参与,可以充分调动社区治理各个主体之间的活力,有效的推动社区治理的发展。这顺应当前政府鼓励发展的社区治理多元化趋势。

以上任何一个社区治理主体在单独进行治理时都存在一定的不足,无法实现我们追求的社区治理效果。其中政府在社区治理过程中不能充分激发市场经济下的治理活力,而社区居委会目前处于一个相对尴尬的境地,正逐渐沦为上级政府部门的附庸。而物业管理公司等营利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缺乏监管,在对社区居民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存在多方面的不足。所以,要想达到社区治理善治的目的,只能彼此之间克服各自的缺陷,互为补充,实现协同治理。

二、当前我国城市社区组织管理体制现状分析

(一)社区组织结构存在缺陷

一是当前我国城市社区中街道办和居委会无法进行有效的工作部署。当前居委会更多的是承接街道办事处安排下来的任务,这就使得居委会无法更好的去完成自治工作。居委会对街道办的工作任务应接不暇,其对于自身社区的治理就无法更好的处理,这是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是社会团体等非营利组织发育不足。在我国城市社区中,成熟的社会团体比较少,大部分还处于摸索阶段,即使有较为成熟的社会团体,发展状况也不理想。不仅如此,在社区中的社会团体独立性不足,有较多的社会团体是由政府部门或居委会建立的,缺乏相应的活力,不能够在社区治理中发挥有效的作用。

(二)社区组织管理职能模糊

在社区管理过程中,存在横向和纵向的划分,横向和纵向不能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条块分割的局面。这种社区组织管理职能的模糊,直接导致社区内各个治理主体之间彼此扯皮,无法实现合作共治,实际上增加了治理的成本,也降低了治理的效率。

(三)缺乏科学的社区治理目标

在我国以前的社区工作中,侧重点是社区的发展,忽视了社区中精神文明建设,对公共服务的提供也不足,同时还缺乏对于社区工作人员的培训提升。这使得社区缺乏文化创新的活力,社区集体活动较少,社区居民参与不足。社区工作人员能力不高,对社区治理工作不了解,这样就无法较好的完成社区内部的治理工作。最终结果就是无法实现社区更好的发展。

三、针对城市社区组织管理存在问题的改革探讨

(一)构建社会协同治理机制

社会协同治理机制,就是指在协同治理的理念指导下,政府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努力推动社会的发展培育,加强社会层面的参与沟通,通过社会参与平台的构建,让多方治理主体彼此协同治理,达到善治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协调好各个治理主体彼此之间的关系,做到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实现社会治理多元化主体的协同互动,再次把协同治理机制落实到社区治理中。

最终需要实现的就是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共建共享、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城市社区治理新格局。

(二)构建合理的社区组织结构,做到条块结合、以块为主

这里的条块结合、以块为主是指:在我国城市社区组织结构管理中,上级行政部门的专业管理要结合到街道办事处的综合管理中,主要以街道办事处综合管理为主,同时做好专业管理的互动。由此做到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有机结合。

(三)明确社区组织管理的职能,确定科学合理的目标

社区组织管理过程中,要明确其管理职能,由此才能更好的实现社区组织管理的目的,达到社区组织管理的效果。在社区治理过程中,主要目标是构建有活力的、健康的和谐社区,这就要求社区居委会有科学的规划,能够根据社区实际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自身社区制定社区发展规划。除此之外,社区居委会应该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让社区居民能够在社区中享受到集体的福利。

第4篇

摘要:社区作为一个复杂的地域性社会系统,在其内部存在着各种类型的社区组织。本文主要分析我国城市社区组织管理体制的问题与对策,并以成都市成华区为例进行研究。

关键词:社区组织 现状分析 策略

一、城市社区组织管理所取得成效——以成都市成华区为例

1、居委会硬件设施得以改善

近年来,成华区政府逐渐加大对于该社区的建设力度,2009年成都市成华区财政局播发 580万元资金,主要用于社区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以打造培华、同乐、中横路、东路、东篱路等社区为重点,新增加了 3-5 个亮点;以改造万年路、府青、双林、圣灯寺4 个社区相应的办公用房为重点,并改善两委和服务站的办公条件。

2、居委会干部素质不断提高

近年来,伴随着高学历人员大量加入到社区工作中,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的学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组织社区内两委会成员进行相应的政治、业务轮训,以强化“四心”——事业心、责任心、公心、爱心为着力点,提升“两力” ——执行能力、服务能力为主要,使社区居委会干部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及素质不断提高。

3、居委会财政支出得到基本保障

随着社区的不断发展,政府越来越认识到加强社区建设的重要之处,对社区建设的投入也与日俱增,与往年相比,拨发给社区居委会的经费有了很大提高,但是现有财政经费仅能基本保障社区的日常工作正常运行,如果进一步组织开展居民所热衷的各项活动则经费不足,从而限制了社区内各项活动的开展。

4、建立了社区长效管理机制

成华区先后建立了“现场办公、限时办公、评比公示、干部巡查”等制度,建立了“社区党委分工、社区管委会分工、民主议决事规定、社区物业管理”1等制度,此外对社区的工作管理者实施绩效挂钩制度,将相应的考核结果上报有关部门,提高社区工作效率,从而探索出了一套社区长效管理机制。

5、社区配套设施建设得到完善

成华区相应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已取得相应成效,该区先后引进了 SM 广场及伊藤洋华堂等大型购物中心,建立了便民服务超市、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文化广场等,提高了社区公共服务质量,为社区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公共产品,社区配套设施建设已基本可满足社区居民的要求。

二、城市社区组织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以成都市成华区为例

1、社区组织结构不合理

当前社区自治组织身上体现了“自治性”本质要求和行政化管制烙印的“双重特性”。这两种特性代表了两种相反的发展要求, 而发展方向上的矛盾冲突必然导致自组织在身份性质上的认同困惑, 从根本上牵制了社区自组织的发展。

2、社区组织的管理职能不明确

虽然法律上明确规定社区居委会是城市社区居民自治性组织,但涉及到具体工作中社区居委会却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社区居委会被列为为政府管理部门的下属机构,政府管理部门同社区居委会本应有的指导与协助、服务与监督关系却演变成了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在社区自治中造成了难以化解的体制。

3、社区组织管理目标的设定不科学

社区承担了大量的城市社会管理事务,社区工作任务相对繁重, 工作内容涉及过广。除了临时性、突击性的工作外,常规性工作分类多达几十个, 包括公共卫生工作、民政工作、青少年教育工作、计划生育工作等。

4、社区组织管理制度不健全

主要体现在社区组织的性质、功能和社区建设的目标地位尚不够明确,认识也很不一致,城市社区内部组织体系不够规范,缺乏法律依据。

三、针对城市社区组织管理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1、建立完善的社区组织结构,条块结合、以块为主

这里的“条块结合,以块为主”2是指:在社区建设管理体制中,行政部门的专业管理要与街道办事处的综合管理加以结合,但要以街道办事处综合管理为主。条是指进行专业管理的各职能部门,块指的是进行综合管理的地域性机构——街道党工委和街道办事处。

2、明确社区组织管理职能,树立科学合理的目标

社区组织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从推进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与创新入手,健全社区组织,理顺社区关系,完善社区功能,整合社区资源,发展社区事业,努力建设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要求相适应的管理科学、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现代化文明社区。管理重心下移,立足基层管理重心下移,就是将一部分职能下移至社区,增强社区的功能,其核心是向社区放权,其中包括第二级政府(区委、区政府)向第三级管理机构的分权,其目的是解决在原有体制下形成的街道承担的工作任务很多,而管理权限很少的不合理现象。

3、完善社区组织管理制度

在社区组织事权不断下放的过程中,首先需要遵循权责利一致原则,切实落实街道的权利,管人与管事相结合,切实落实街道财力;其次是要遵循放权与分权相结合原则,在放权同时将各组织、机构的职能进行清理,做到政企、政事、政社职能的相分离,适当分解下移的职能,不可以简单放任了之;再次是责任主体唯一原则,以防止出现职责不分、互相推诿现象;最后为管理幅度适中原则,放权是要考虑管理的规模效应和管理成本,防止放权不够导致的管理不到位,以及放权过度而造成的专业管理割裂及街道无法承受的现象出现。

4、建立城市社区评议机制

我们的意见是“强化两头,弱化中间”。所谓“强化两头”,是指加强市和街两级政权,在进一步加强市级统一规划和宏观调控权的同时,确保城市协调、有序、可持续发展;街道本是区派出机关,由于20世纪90年代市、区两级大量下方权力,已演变成为一级的政权机构,且其规模日渐扩大,人口总数有的多达10万,等同于一个小型城市,在这种情况下,适时地将街道改设为城市基层政府是必要和可行的。所谓“弱化中间”,是指慢慢弱化区级的政权,街区政府的设置,使得许多原有区级职能部分上收给市,如规划和宏观调控权,而又有很大一部分的权力又下放给街区政府,在这种情况下,为减少管理层次,节约行政成本,弱化区级政府,使之成为市的派出机构是必要和可行的。

注释:

[1]马彦琳编. 现代城市管理学,科学出版社,2003

[2]王国枫:我国社区服务的科学定位,黑龙江社会科学,2004 (S)

参考文献:

[1]谢守红,谢双喜. 国外城市社区管理模式的比较与借鉴[J]. 社会科学家,2004.

[2]王文元. 东京社区:如何打造管理环节[J]. 社区,2011,(l):2-6.

[3]张励. 关于加强上海社区建设与管理的思考[D].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9.

第5篇

关键词 青年社会组织 社会治理 建议

一、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背景与意义

在大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当下,谁来承接政府转移的职能,这是我们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从学理而言,现代政治学认为,现代社会应是政府、市场、社会三种力量基本均衡的社会,三者共同构成稳定社会的“铁三角”。[1]

“青年社会组织”一词由上海团市委在工作实践基础上首创,最先称作“青年自组织”。[2]目前理论界、实务界对青年社会组织的概念内涵尚存争议,上海团市委认为,青年社会组织是指由青年自发成立、自主发展、自我运作的一种组织形式,它充分体现了青年的社会性、发展性,以及青年组织从无到有、从无序到有序的发展过程。[3]

本文认为青年社会组织是社会组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是指以18至40岁的青年为主体,自发成立、自主运作、自我管理,涉及青年事务的民间非营利组织,其中包括依法正式登记注册的青年社会组织和暂未具备登记注册条件但在发挥积极作用的青年自组织。目前,闵行全区注册社会组织(民非、社团)共756家,其中以民非注册的青年社会组织43家,以社团注册的3家,共计46家。

二、闵行区青年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现状

为更全面地了解区内青年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现状,笔者于2015年7~8月期间对相关青年社会组织进行了问卷调查、座谈走访等,共发放46份问卷,获得有效问卷40份,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了分析。

(一)青年社会组织的生存概况

(1)提供有偿服务是资金来源的主要方式。数据显示,资金来源最主要的方式是提供有偿服务,占31.25%,其次是政府采购或政府拨款(18.75%)和项目收入(18.75%)。剩余依次为商业赞助、会员费、其他,社会捐赠为0。

(2)行政办公支出是青年社会组织的主要支出。数据显示,行政办公支出占31.58%,是最主要的支出。其余依次为活动支出26.32%、工作人员工资福利支出21.05%,以及设备和器材支出、公共服务支出。

(3)缺乏资金是青年社会组织面临的首要问题。数据显示,缺乏资金是青年社会组织面临的首要问题,占38.46%。其余依次为缺乏社会支持23.08%、缺乏政策支持15.38%,以及缺乏人才、组织自身能力有待提高和其他。被调研组织中无人勾选“行政干预太多,体制不顺”的选项。

(二)青年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情况

(1)承接政府委托项目是青年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主要方式。数据显示,在与政府部门的合作情况中,71.43%的受调查青年社会组织是通过承接政府委托项目的方式参与社会治理。剩余14.29%表示与政府部门没有合作关系,14.29%表示曾向政府部门提供咨询。被调研社会组织中,均未接受过政府部门的无偿赞助。

(2)教育、文化体育服务是青年社会组织承担的主要社会公共服务。数据显示,在青年社会组织已承担的社会公共服务功能中,教育服务和文化体育服务是最主要的两大类,均占到了23.08%,排第三的为环境美化服务15.38%,剩余依次为就业服务、慈善扶贫和社会救助、公共安全、社会融合、心理咨询,被调研社会组织中没有从事卫生医疗和家政便民服务的机构。而在未来还能承担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中,教育服务仍是最主要的服务,占21.74%,其余比较多的仍然是就业服务、慈善扶贫及社会救助、文化体育服务、社会融合服务,依然没有机构选择家政便民服务。

(3)政府采购是青年社会组织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主要资金来源。数据显示,在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资金来源方面,最主要的是政府采购或政府拨款,占27.78%,其他还有商业赞助等。

(4)资金不足是承接社会公共服务项目面临的最大困难。青年社会组织承接社会公共服务项目的主要困难方面,37.5%认为资金不足,25%认为税收政策优惠无法落实,12.5%认为是信息不对称等。

(三)对今后青年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期望

(1)集中招标采购和定向签订长期合作协议是青年社会组织承接社会公共服务项目最希望的方式。数据显示,当问及承接社会公共服务项目应采取的方式时,受调查青年社会组织认为应“由政府公共平台集中招标采购”和“定向签订长期合作协议”的均有30.77%。其中,也有较多机构选择了短期合作、定向补贴、行政职能授权转移。

(2)采购标准明确是青年社会组织在政府购买服务中最看重的程序因素。数据显示,35.71%的受调查青年社会组织认为采购标准要明确是政府购买服务中最重要的程序。其余依次是程序公开透明和信息公开透明。

(3)加强项目的过程监控是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中最应加强的环节。数据显示,在问及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应如何加强监督和审核时,26.67%的受调查青年社会组织认为“要加强项目的过程监控”。剩余选择较多的是加强绩效考核和第三方评估监督,但资金跟踪监管的选项较少机构选择。

(4)政府加大放权和制定明确服务标准是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中有待加强的最主要方面。数据显示,在问及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中有待加强的方面,认为“政府部门要加大放权力度”和“制定明确服务标准”的均占27.12%。

(5)提供财政支持和项目经费是今后青年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最需要的政府支持。数据显示,38.46%的受调查青年社会组织认为需要政府“提供财政支持和项目经费”。剩余诉求依次为税费减免和场地支持,而通常政府提供较多的“对社会组织开展培训”则没有一家机构选择。

三、闵行区青年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问题和瓶颈

结合问卷调查分析和座谈走访,我们认为当前闵行区青年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仍存在以下主要瓶颈:

(一)资金是困扰青年社会组织生存发展的首要问题

资金是青年社会组织最基本的资源之一。缺乏资金的青年社会组织无法开展正常的活动,也难以吸收足够的专业人才,严重影响其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这不仅在问卷调查还是座谈走访时都是青年社会组织反映最强烈的问题。

(二)缺乏政府购买青年社会组织服务的常态化机制

一方面,政府部门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意识不够普及;另一方面,政府购买青年社会组织服务具体的制度性安排相对缺失或滞后,政府购买服务的财政拨付力度不大。此外,与青年社会组织有最密切业务关系的共青团组织,资源存在一定局限性,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解决青年社会组织资金困境的资源不足。

(三)政府监督管理方式单一

目前,对社会组织的监管主要集中在登记与审批这道关口。社会组织登记审批一旦获批,政府的监管力度就显得不够,尤其缺乏多样化、常态化、制度化的监管手段。

(四)青年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不够多元

目前,除了共青团系统的青年中心项目等,没有针对青年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有效平台和项目,部门合力尚未形成。例如,民政系统的公益创投、公益项目招投标对青年项目支持力度相对较弱,根据福利彩票金相关规定,只能用于弱势青年群体,实际上就排除了大量青年文体公益类的诉求。此外,青年社会组织作为新时期青年再组织化的重要载体,应当承担重要的群体利益表达功能,但目前没有很好的渠道提供给青年社会组织向党政反映诉求。

(五)宣传力度不够

目前,各类媒体对于青年社会组织宣传力度不够,这一方面会影响青年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过程中的认可度和信任度;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在整个社会中形成鼓励从事社会创业的氛围,以及青年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的良好社会舆论环境。

四、深化闵行区青年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建议

(一)政府部门应充分认识大力培育社会组织的重要性

只有思想上为社会组织“松绑”,才能在实际工作中为社会组织“松绑”。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并非政府责任的转移,而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具体方式和机制的转变,是政府为了向民众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公共服务而将其具体生产过程让渡给社会组织。政府部门只有清晰认识到这点,才能为包括青年社会组织在内的所有社会组织充分发挥作用营造良好的政治氛围和政策环境。

(二)强化公共财政在社会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主体责任

青年社会组织承接政府的一部分社会公共服务功能,是公共服务供给多元化的一种体现,但这不等于政府不再承担相关责任。政府应当强化公共财政在社会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主体责任,一是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制度,在政府购买中明确服务对象、服务方法、服务数量和质量以及服务的监控和评估方法等。二是探讨建立公共财政对青年社会组织资助和奖励机制,并加大对区内青年社会组织的枢纽型组织――“青年空间”的支持力度。三是要切实落实公益性社会组织税收优惠管理办法,并鼓励社会各界对公益性社会组织捐赠,拓宽社会组织筹资渠道。

(三)加强对青年社会组织的事中监管和事后评估

政府应该转变“重登记管理、轻运行监管”的做法。在事中监管方面,考虑在相关主管部门建立社会组织信息公开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和失信惩罚制度,建立社会组织法人数据库,定期公布社会组织遵纪守法、年检情况等信息。在事后评估方面,民政、共青团等相关部门应联合建立综合评估考核机制,加强政府购买青年社会组织服务的绩效管理。

(作者单位为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作者简介:迟骋(1983―),男,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2014级MPA研究生3班。]

参考文献

[1] 岳金柱.解决制约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瓶颈”对策的思考[J].社团管理研究,2009(11):1.

第6篇

关键词:企业设计;设计管理;发展趋势;现状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商品已经成为能否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作为其生产者的企业也应成为承担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基于 此背景,本文从企业如何顺应可持续发展这一历史潮流,建立将可持续 发展与企业生产、经营等活动相联系的管理策略,有效地解决社会经济 的可持续发展和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问题,实现企业自身与社会 经济共同的可持续发展。

一、企业中的设计管理

设计管理的内容包含两方面,其一是绕新产品开发展开工作, 这是它的核心部分;其二是围绕企业管理开展活动,这是它的基本任 务。具体来说,主要有:设计战略管理 (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做出的针 对设计工作的长期规划和方法策略,是对设计部门发展的规划,是设计 的准则和方向性要求)、设计目标管理 (企业的设计部门根据设计战略 的要求组织各项设计活动预期取得的成果) 、设计程序管理、设计组织 管理 (企业设计系统管理)、设计人员管理、设计质量管理 (使提出的 设计方案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并在生产阶段达到设计所要求的质量)、设 计产权管理。设计管理作为一门新的研究领域,一种应对激烈竞争的最 具潜力的工具,正在飞速的发展,并且受到愈来愈多人的关注和讨论。

二、我国设计管理现状

设计管理是工业设计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其发展时间较 短,国内对设计管理的理论研究也是刚刚起步,甚至有的领域 还没有展开。相反,台湾地区和毗邻我国的韩国、日本等国家 的设计管理已经在企业开发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在我国 大陆,对设计管理的运用和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由于设计管 理进入我国的时间较短,人们普遍缺乏对设计管理理论的研究 和实践运用,导致人们对设计管理的概念和相关知识的掌握仅 停留在这种模式的表面。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国设计管理 在企业设计活动中的战略地位和所具有职能以及重要作用并没 有引起企业管理者的重视,正如国际著名品牌管理专家米尔 顿?科特勒指出的“目前中国还没有真正的产品品牌建设。” 在此基础上,2010 年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设计管 理研究所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成立。蔡军教授不仅强调了研究 设计管理的重要性,还从市场营销、组织模型和技术发展 3 方 面进一步研究设计管理的相关内容,并以设计管理为核心,探 讨了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而得出了工业设计的 3 大范畴,即产 品设计、服务设计和系统设计。设计管理不仅涉及设计流程和 效率方面的内容,还以创新策略的产生和实施为目标。尽管目 前企业已经把设计摆在了重要的位置,但是,以设计为核心的 企业组织模式和理论仍不完善。

三、优秀设计管理案例

(一)苹果公司 苹果公司的成功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全新的设计策略中了全部的设计资源,实现了系统的产品设计创新,在稳定 公司效益的同时,进一步改进了公司的管理、组织和运营模式; 2、注重人才,尽量简化公司的组织结构,由专业人员直接领导 精选出的设计小组,全面构建设计管理体系;3、注重产品设计、 服务设计和系统设计的创新性融合,加强设计与技术开发之间 的高度协作能力,为用户带来创新体验,以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4苹果最成功的创新是用设计管理思维整合组织模式、技术发 展和市场营销等,进而实现融合产品、服务和系统的整体创新。

(二)索尼公司 索尼的成功取决于以下 3 点:1品牌策略和创新设计在索 尼公司的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索尼的战略核心重地不是 集团高层,而是索尼的全球工程设计集团创造中心。在索尼公 司,全球工程设计集团创造中心不同于一般的设计部门,它有 相当大的权力,可以全面负责企业的设计和品牌规划,进而 保证设计的表现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一致,使设计与管理相 融合。2索尼集团的设计与品牌的结合,使设计与企业战略 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企业在市场上形成了绝对的核心竞争力。

四、设计管理的发展趋势

在我国,设计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正处在蓬勃发展的阶段, 短暂的设计管理对我国设计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决定性作 用。设计管理不仅能够提高设计的效率,推动设计产业的总体 提升,还能促使设计与策略、服务等相融合。设计管理能使设 计和设计工作更加人性化,既能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又能改善 设计机构部门之间的关系,相互帮助,相互依存。中国企业要 想长期生存和发展,就要建立完整、全面的设计策略管理,并 整合创新理论体系,运用系统化的设计管理建立完善的组织结 构和鲜明的企业形象。一个具备完善的管理系统的公司,将赢 得员工和顾客的信任。 设计管理对中国设计产业的发展有强有力的推动作用,我 国企业应继续运用设计管理理论,结合实践内容不断开拓创新, 有效地提升我国的设计管理水平,进而为世界设计事业作贡献。

参考文献:

[1] 阚晓玲.有限合伙制房地产企业组织架构及多项目设计管理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12.

[2] 周淑贞.浅析企业设计中心的设计管理理论发展的现状与趋势[J].设计,2013,(6):174-175.

[3] 黄桔.浅析在设计行业中设计管理的强化――以珠三角地区设计行业为例[J].艺术科技,2012,(3):172-173.DOI:10.3969/j.issn.1004-9436.2012.03.094.

第7篇

关键词:高职;社区护理;项目化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7-0225-02

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不断发展,我国卫生保健领域正在逐渐形成“大病进医院,小病在社区”的模式。未来,我国初级卫生保健中将需要大量社区护理人才,社区护士的培养和教育工作将越来越重要。但是,目前我国社区护理教育的重点仍定位于在岗人员强化培训及医院临床护士转型培训上,专门的社区护理人才培养机构很少。国内许多高职院校的护理专业虽然开设了《社区护理》课程,但是大多作为考查课,从形式和内容上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们在多年《社区护理》课程教学中发现:目前社区护理学课程定位欠合理,知识结构上与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传染病护理、精神病护理等有较多的重复,理论的阐述较抽象,学生社区护理实践机会很少,社区护理技能不凸显等。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教学效果不佳,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高职《社区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的重要性凸显不够

《社区护理》是近年来高职护理专业新开设的课程,结合了《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学》的知识。强调社区护士在社区的工作特点,更好地体现护理特色。但是,对于护理专业的学生来说,与《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基础护理》等护理专业课程相比,他们对这门课的认识要陌生得多。通过在学生调查中我们发现,在学习这门课之前,很少有学生知道社区护理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更不用说毕业后从事社区护理工作了。这种情况直接导致学生更多地把《社区护理》这门课作为“副课”,不会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课程的系统性不强

《社区护理》课程包括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学知识,还结合护理学的操作技能,课程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从社区护理到健康教育、从环境卫生到食品营养、从急性病到慢性病、从家庭护理到健康档案、从统计学到流行病学等,课程内容多,跳跃性大,前后缺乏系统性和逻辑性。各部分内容之间缺乏直接的关联,教学内容跳跃性大,所以,教师普遍认为社区护理学的课难讲,学生在学习中普遍反映知识结构松散,抓不住重点。

(三)与前后课程的联系不紧密

《社区护理》课程中虽然涉及基础护理的内容,也有急性病、慢性病、妇女和儿童保健、老年病护理等内容,但是,就整个课程的总体而言,更多着眼于社区工作。研究对象为社区群体,有患者和病人,但更多的是健康人群和亚健康人群。研究目的更强调的是疾病的预防而不是治疗。所以,学习的内容侧重于社区工作的一些特点。这些内容与学生学习的前导课程和后续课程联系不是很紧密,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也没有很细的专业定向,跟内外科护理的教育没有清晰地区分,社区护理的工作方法没能很好地渗透到护理内容上。

(四)统计学部分难度太大

《社区护理》课程中涉及部分统计学的内容,这是令许多学生非常头痛的一部分知识。虽然说统计学内容和他们以前高中学习的数学没有多少联系,但是,统计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如小概率事件、正态分布、假设检验等内容还是让不少同学“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学起来很糊涂。因为听不懂就不想学,不学就更加听不懂,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五)理论与实践脱节

《社区护理》的传统教学模式中,以课堂上理论课为主,实践课为辅。因为专业课时的紧张,本课程只能安排6学时的实践课,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统计学部分操作训练。理论学习中,关于社区工作的内容根本没有实践的机会,对社区护理工作的理解更多停留在书本上,没有社区工作的实际操作经验。我们目前社区护理实践主要针对健康促进、家庭护理、疾病管理、预防保健等技能训练,但是对于流行病调查、人际沟通、独立判断、护理科研等能力的培养基本是空白的,这样的模式,很难培养出高素质的社区护士。

(六)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体系还处于起步阶段,社区工作的护士大多学历较低,理论知识不强,也没有制定出完整的、较独立的工作程序。高职院校的护士在实习阶段,几乎所有都是安排在专科医院,实习内容也主要针对临床专科护理,缺乏专门针对社区护理工作的理解。高职院校的护理系教师绝大多数是临床医师或专科护士,很少是专门从事社区护理专业,授课教师也常常缺乏社区实践工作经验,存在照本宣科的问题。

(七)学生能力目标难以实现

传统的教学目标中,主要强调的是知识目标。虽然也有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但大多是停留在理论上。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主要是期末考试,考得好的学生就是好学生。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多高分低能,走上工作岗位后,无法在短时间内尽快适应社区或临床的工作。不少毕业后的同学反映,走上工作岗位,许多实践操作技能需要从头学起。如果我们高职学生连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目标都没有得到真正实现,也就无法真正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技术、高技能专业人才的需求。

二、高职《社区护理》项目化教学改革的探索

(一)增加课程的岗位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学生对《社区护理》课程不熟悉、不了解的现状,学校和系部应当对护理专业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教育,通过入学教育或专题讲座,为学生剖析我国目前护理就业现状,分析将来护理就业的方向。让学生知道毕业以后,不是所有的同学都会去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也是我们工作的一片广阔天地。通过社区护理的岗位教育,让更多的学生了解社区护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改革教学目标,强化学生能力培养

我们必须积极改革教学目标,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学生的就业为指导,强化学生能力培养。以知识目标为基础,重点加强实践操作训练,在操作过程中渗透相关素质目标。改革教学的考核机制,不以教师“教得好”为标准,而以学生“学得好”为标准。学生学得怎么样,不是学校的专家教授说了算,而是要让用人单位来评价。

(三)整编教材内容,增加课程的系统性

目前《社区护理》课程的教材,大多是以预防医学的内容为主,不适合现在的社区护理教学,更不适合项目化教学改革,必须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整编。删除与其他课程重复的内容,如急性传染病、社区妇幼保健、精神卫生等内容;缩减统计学部分内容;增加社区工作相关的内容。并把所有的内容按照项目化改革的需要,设计成每一个项目,增加课程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四)改革教学方法,强化学习的技能性

项目化教学改革中,课题组教师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精心组织和设计教学项目(如:社区护士模拟招聘、新生心理健康的调查、食物成分及糖尿病食谱的编制、“校园健康行”的健康教育活动、医学论文分析与讲解等)。并对每个项目设计具体任务,设置具体的情境,提出社区护理问题及解决措施,指导学生完成相应的任务。学生通过完成每一个项目,获得一定成果,既提高了学习兴趣,培养了动手能力,又实现了能力目标。此外,还可以鼓励有能力的学生在完成课堂的项目以外,利用课余时间,自行设计、实施并完成课外的项目。“双线并行”有利于有能力的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为以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改革教学考核,培养综合素质

传统的教学考核主要以期末考试的成绩作为主要评价标准,只能考查学生的知识目标而不能考查学生的能力水平。这种“一张试卷论高低”的考核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的人才培养目标了。我们通过改革教学考核方式,不再完全以期末考试作为唯一标准,更多强调学生在项目教学中,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组织工作和独立工作能力等,并把这些工作中的表现都以具体的分值量化出来。另外,鼓励有能力的同学以兴趣小组的形式积极组织和参与课外项目,对表现突出的同学有额外加分。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能对不同能力的学生区别训练,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走出校门,走进社区,加强学生实践操作技能

教师在教学中适当安排社会调查、社区参观、社区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目前,我们已经逐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区,与学院附属护理院下辖的两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合作,在社区老师的指导下,开展社区护理常见工作。未来计划与更多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更进一步的交流合作机制。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培养了社区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社区护理》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改革,以岗位需求作为学生培养方向,以能力目标作为学生主要培养目标,将社区护理课堂教学与社区工作实践有机结合,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提供了平台,使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得以锻炼和提高。同时,学生通过接触社会,增强了服务意识,也提高了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社会适应性。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利于能力目标的培养,而且为高职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探索之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