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缓解压力的策略范文

时间:2023-09-04 16:24:58

序论:在您撰写缓解压力的策略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缓解压力的策略

第1篇

论文摘要 心理压力在高校教师群体的日益显现,致使许多高校教师由于过高的压力、情绪问题,引起焦虑、失眠现象,甚至产生许多心理困扰、忧郁倾向、悲观情绪,通过有效疏导,缓解压力危机的方法,使教师排解压力,平衡自己,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的一份调查显示:93%的教师感觉压力过大,50%的教师想辞职,只有17%教师愿意执教;中国科学院的调查结果为:教师的平均寿命倒数第二;英国教育机构的调查显示:68%的被调查者认为,工作压力是他们最关心的5件事情之一,并且其重要程度已经超过了“生命危险”,44%的被调查者认为他们的压力过大。

1 高校教师的压力来源

1.1 来自职业竞争的压力

高校管理机制的改革,不仅要求教师具有高学历,还要完成一定的教学工作量和科研任务。为了符合职业要求和职称晋升的需要,追求高学历在高校教师中已屡见不鲜,而且需要完成的学术科研也有硬性的指标,同时,在现今高校管理中普遍采用了教师岗位聘任制、挂牌授课制、末位淘汰制、剥离分流、竞争上岗等等,加之,有些中青年教师属于人事或者年薪编制,由于工作任务繁重、工作量超负荷带来的同工不同筹的心理冲突,承受着巨大压力。

1.2 来自教学评价机制产生的心理压力

由于学校的教学评价机制尚不够科学、合理,更没人性化的测评体系,也无法从根本上反映来自学生、教师群体、教学督导、领导层面的客观评价,某些非理性的、随意的、甚至是恶意报复式的不客观、不真实评价在所难免。为了避免学生对自己做出不利的评价,影响年度评价,一些教师甚至会选择讨好学生的做法,这种做法丧失了其应有的教书育人的作用与职能,极大地削弱了教师的职业责任感,使其产生强烈的焦虑与不安,不仅成为教师产生生理、心理、行为问题的直接原因,而且对教育教学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消极影响。

1.3 来自知识分子微妙复杂的人际关系压力

由于教师职级晋升的压力,导致对评选先进、争当优秀比较有功利心,加上教师群体具有孤芳自赏、清高、比较自我的特点,使教师的人际关系紧张,同事之间相互不往来、不做深入沟通,致使许多教师没有交流、沟通的平台,更没有文化生活的支撑,个人的精神生活无法满足。

1.4 来自婚姻情感和家庭生活的压力

由于高级知识分子比较注重精神追求,因此对情感的需求比较高,对婚姻对象要求也很高,特别是教师的职业习惯,在两性关系中常常自以为是、好为人师,表现出唯我自大、惟我独尊的姿态,令人感到高处不胜寒,因此,婚姻生活中常有不和谐因素。

2 压力主要表现及其特征

2.1 教师群体压力的主要表现

现代教师群体常出现疲惫、焦虑、失眠、食欲不振、记忆力减退、健忘、挫败、烦躁不安、易生气、嫉妒、仇视、愤怒、怨恨、哀伤、怀疑、恐惧、迷失与茫然等情绪,这些压力与危机感等情绪被称为“身心症”。这些症状往往由于没有及时、恰当的排解,被压抑、隐忍,以致长久得不到释放,转而会攻击身体的其他器官与神经系统,久而久之,会导致诸如:忧郁症、躁郁症、强迫症、恐慌症等情感疾病,以及神经衰弱、内分泌失调、甲状腺、肿瘤等疾病,严重影响教学工作和生活质量。

2.2 教师群体压力的表现特征

运用普遍调查与个别深度访谈的方式,对高校教师压力与情绪现状进行调查,搜集到高校教师压力的实际案例,通过心理学测量技术进行科学的分析后,发现不能如实反映和确切体现教师的压力与情绪问题,因为高校教师属于高级知识分子,这一特殊的群体往往很自我、很主观,针对压力所做的调查,具有隐藏性、压抑性的特点。教师的职业特点是比较善于表达,对于心理危机、压力与情绪的管理,理论上认同,而行动上不愿意面对甚至不愿意承认自我压力管理失调的状态,而采取抗拒、掩盖等主观行为,因此,在其他心理治疗手段中,往往会产生抵触、伪装、狡辩、甚至不愿意配合等等现象。特别是在心理咨询、催眠治疗中,教师往往采取自我设限、自我保护,无法配合治疗师,更不愿意暴露隐私,特别碍于面子,无法放开自我。

3 缓解压力的几种策略方法

3.1 采用沙盘疗法、色彩画等道具进行科学的分析,达到化解压力的方法

沙盘游戏治疗,又被称为箱庭疗法,是目前国际上很流行的一种心理疏导手段,使用沙、沙盘,以及有关人或物的缩微模型等沙具,来进行心理辅导与心理治疗的一种方法。沙盘疗法,针对教师群体主要治疗焦虑情绪、心理压力、自闭症、忧郁症、攻击性倾向行为、人际关系困扰、亲子关系问题、两性关系不和谐等。做沙盘游戏治疗,可以提高自信心、完善自我性格、提高人际交往技巧、有效的宣泄消极情绪、释放压力等。

3.2 采取团体辅导,举办专题沙龙讲座、心灵成长工作坊,达到化解压力的方法

针对压力与情绪进行再认知,获得重视,并加以舒解,再通过团体辅导的形式,教会一些实用的方法,对压力进行控制,改善情绪。具体可采用的方法:(1)放松训练,参加对象:考试紧张综合症、梗椎病、神经性头痛、肌肉紧张性疼痛;(2)压力调适与情绪发泄演练,参加对象:忧郁症、燥郁症、自闭症;(3)角色扮演与情绪疏导,参加对象:婚姻情感危机、亲子关系危机。

3.3 应建立一套控制压力与情绪管理的支持系统——网上心理预警在线交流空间

根据教师的职业特点、自身特点,可借助现代网络的自由、便捷、隐蔽、私密、保护、安全的优势,建立一套网上心理援助支持系统——包括量表自测评分机制、心理压力色彩自测游戏问卷、亚健康测试问卷评估系统等等,为高校教师提供心理测试与疏导服务的平台,一旦遇到心理危机,教师可以寻找到支持系统,同时可设网上在线交流、心理咨询的空间,以利于有压力的教师寻求协助、获得组织的援助,认识并建立自己的心理防卫机制,当然,教师本人更应该重视与关注心理健康,提高心理防御意识,确立核心价值观,在集体中获得认可与尊重,从多方面、多层面预警、排查、支持援助,是彻底抗击压力与管理情绪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针对高校教师目前存在的较为普遍的各种躯体化、强迫、焦虑和不安等心理问题,开展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组织心理压力认知与鉴定专题沙龙、心理情景剧的演出,组建心灵成长工作坊等形式,利用沙盘游戏进行心理危机的预防与疏导等方法,使教师学会舒解压力与情绪管理的方法,能够自我调节、平衡因工作压力与不良情绪带来的失衡状态,真正成为掌控情绪的主人,从而提升职业的成就感、荣誉感、幸福感。

参考文献

[1]黄建萍.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现状的思考[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8(2).

[2]关淑萍.高校教师心理压力及其减释策略[J].成才之路,2008(19).

第2篇

论文摘要 心理压力在高校教师群体的日益显现,致使许多高校教师由于过高的压力、情绪问题,引起焦虑、失眠现象,甚至产生许多心理困扰、忧郁倾向、悲观情绪,通过有效疏导,缓解压力危机的方法,使教师排解压力,平衡自己,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的一份调查显示:93%的教师感觉压力过大,50%的教师想辞职,只有17%教师愿意执教;中国科学院的调查结果为:教师的平均寿命倒数第二;英国教育机构的调查显示:68%的被调查者认为,工作压力是他们最关心的5件事情之一,并且其重要程度已经超过了“生命危险”,44%的被调查者认为他们的压力过大。

1 高校教师的压力来源

1.1 来自职业竞争的压力

高校管理机制的改革,不仅要求教师具有高学历,还要完成一定的教学工作量和科研任务。为了符合职业要求和职称晋升的需要,追求高学历在高校教师中已屡见不鲜,而且需要完成的学术科研也有硬性的指标,同时,在现今高校管理中普遍采用了教师岗位聘任制、挂牌授课制、末位淘汰制、剥离分流、竞争上岗等等,加之,有些中青年教师属于人事或者年薪编制,由于工作任务繁重、工作量超负荷带来的同工不同筹的心理冲突,承受着巨大压力。

1.2 来自教学评价机制产生的心理压力

由于学校的教学评价机制尚不够科学、合理,更没人性化的测评体系,也无法从根本上反映来自学生、教师群体、教学督导、领导层面的客观评价,某些非理性的、随意的、甚至是恶意报复式的不客观、不真实评价在所难免。为了避免学生对自己做出不利的评价,影响年度评价,一些教师甚至会选择讨好学生的做法,这种做法丧失了其应有的教书育人的作用与职能,极大地削弱了教师的职业责任感,使其产生强烈的焦虑与不安,不仅成为教师产生生理、心理、行为问题的直接原因,而且对教育教学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消极影响。

1.3 来自知识分子微妙复杂的人际关系压力

由于教师职级晋升的压力,导致对评选先进、争当优秀比较有功利心,加上教师群体具有孤芳自赏、清高、比较自我的特点,使教师的人际关系紧张,同事之间相互不往来、不做深入沟通,致使许多教师没有交流、沟通的平台,更没有文化生活的支撑,个人的精神生活无法满足。

1.4 来自婚姻情感和家庭生活的压力

由于高级知识分子比较注重精神追求,因此对情感的需求比较高,对婚姻对象要求也很高,特别是教师的职业习惯,在两性关系中常常自以为是、好为人师,表现出唯我自大、惟我独尊的姿态,令人感到高处不胜寒,因此,婚姻生活中常有不和谐因素。

2 压力主要表现及其特征

2.1 教师群体压力的主要表现

现代教师群体常出现疲惫、焦虑、失眠、食欲不振、记忆力减退、健忘、挫败、烦躁不安、易生气、嫉妒、仇视、愤怒、怨恨、哀伤、怀疑、恐惧、迷失与茫然等情绪,这些压力与危机感等情绪被称为“身心症”。这些症状往往由于没有及时、恰当的排解,被压抑、隐忍,以致长久得不到释放,转而会攻击身体的其他器官与神经系统,久而久之,会导致诸如:忧郁症、躁郁症、强迫症、恐慌症等情感疾病,以及神经衰弱、内分泌失调、甲状腺、肿瘤等疾病,严重影响教学工作和生活质量。

2.2 教师群体压力的表现特征

运用普遍调查与个别深度访谈的方式,对高校教师压力与情绪现状进行调查,搜集到高校教师压力的实际案例,通过心理学测量技术进行科学的分析后,发现不能如实反映和确切体现教师的压力与情绪问题,因为高校教师属于高级知识分子,这一特殊的群体往往很自我、很主观,针对压力所做的调查,具有隐藏性、压抑性的特点。教师的职业特点是比较善于表达,对于心理危机、压力与情绪的管理,理论上认同,而行动上不愿意面对甚至不愿意承认自我压力管理失调的状态,而采取抗拒、掩盖等主观行为,因此,在其他心理治疗手段中,往往会产生抵触、伪装、狡辩、甚至不愿意配合等等现象。特别是在心理咨询、催眠治疗中,教师往往采取自我设限、自我保护,无法配合治疗师,更不愿意暴露隐私,特别碍于面子,无法放开自我。

3 缓解压力的几种策略方法

3.1 采用沙盘疗法、色彩画等道具进行科学的分析,达到化解压力的方法

沙盘游戏治疗,又被称为箱庭疗法,是目前国际上很流行的一种心理疏导手段,使用沙、沙盘,以及有关人或物的缩微模型等沙具,来进行心理辅导与心理治疗的一种方法。沙盘疗法,针对教师群体主要治疗焦虑情绪、心理压力、自闭症、忧郁症、攻击性倾向行为、人际关系困扰、亲子关系问题、两性关系不和谐等。做沙盘游戏治疗,可以提高自信心、完善自我性格、提高人际交往技巧、有效的宣泄消极情绪、释放压力等。

3.2 采取团体辅导,举办专题沙龙讲座、心灵成长工作坊,达到化解压力的方法

针对压力与情绪进行再认知,获得重视,并加以舒解,再通过团体辅导的形式,教会一些实用的方法,对压力进行控制,改善情绪。具体可采用的方法:(1)放松训练,参加对象:考试紧张综合症、梗椎病、神经性头痛、肌肉紧张性疼痛;(2)压力调适与情绪发泄演练,参加对象:忧郁症、燥郁症、自闭症;(3)角色扮演与情绪疏导,参加对象:婚姻情感危机、亲子关系危机。

3.3 应建立一套控制压力与情绪管理的支持系统——网上心理预警在线交流空间

根据教师的职业特点、自身特点,可借助现代网络的自由、便捷、隐蔽、私密、保护、安全的优势,建立一套网上心理援助支持系统——包括量表自测评分机制、心理压力色彩自测游戏问卷、亚健康测试问卷评估系统等等,为高校教师提供心理测试与疏导服务的平台,一旦遇到心理危机,教师可以寻找到支持系统,同时可设网上在线交流、心理咨询的空间,以利于有压力的教师寻求协助、获得组织的援助,认识并建立自己的心理防卫机制,当然,教师本人更应该重视与关注心理健康,提高心理防御意识,确立核心价值观,在集体中获得认可与尊重,从多方面、多层面预警、排查、支持援助,是彻底抗击压力与管理情绪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针对高校教师目前存在的较为普遍的各种躯体化、强迫、焦虑和不安等心理问题,开展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组织心理压力认知与鉴定专题沙龙、心理情景剧的演出,组建心灵成长工作坊等形式,利用沙盘游戏进行心理危机的预防与疏导等方法,使教师学会舒解压力与情绪管理的方法,能够自我调节、平衡因工作压力与不良情绪带来的失衡状态,真正成为掌控情绪的主人,从而提升职业的成就感、荣誉感、幸福感。

参考文献

[1]黄建萍.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现状的思考[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8(2).

[2]关淑萍.高校教师心理压力及其减释策略[J].成才之路,2008(19).

第3篇

关键词 压力控制 情绪管理 缓解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3 文献标识码:A

The Mitigation Strategies of Teacher Stress and Emotional Management

LI Hongmei

(XingZhi College,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Jinhua, Zhejiang 321004)

AbstractThe psychological pressure of groups of teachers become more promin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resulting emotional problems in many university teachers , anxiety, insomnia phenomenon, and even many mental plague, depression, tendency to pessimism, through effective counseling to ease the pressure to the crisis, balance themselves, manage their emotions and do the masters of mood.

Key wordspressure control; emotional management; mitigation strategies

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的一份调查显示:93%的教师感觉压力过大,50%的教师想辞职,只有17%教师愿意执教;中国科学院的调查结果为:教师的平均寿命倒数第二;英国教育机构的调查显示:68%的被调查者认为,工作压力是他们最关心的5件事情之一,并且其重要程度已经超过了“生命危险”,44%的被调查者认为他们的压力过大。

1 高校教师的压力来源

1.1 来自职业竞争的压力

高校管理机制的改革,不仅要求教师具有高学历,还要完成一定的教学工作量和科研任务。为了符合职业要求和职称晋升的需要,追求高学历在高校教师中已屡见不鲜,而且需要完成的学术科研也有硬性的指标,同时,在现今高校管理中普遍采用了教师岗位聘任制、挂牌授课制、末位淘汰制、剥离分流、竞争上岗等等,加之,有些中青年教师属于人事或者年薪编制,由于工作任务繁重、工作量超负荷带来的同工不同筹的心理冲突,承受着巨大压力。

1.2 来自教学评价机制产生的心理压力

由于学校的教学评价机制尚不够科学、合理,更没人性化的测评体系,也无法从根本上反映来自学生、教师群体、教学督导、领导层面的客观评价,某些非理性的、随意的、甚至是恶意报复式的不客观、不真实评价在所难免。为了避免学生对自己做出不利的评价,影响年度评价,一些教师甚至会选择讨好学生的做法,这种做法丧失了其应有的教书育人的作用与职能,极大地削弱了教师的职业责任感,使其产生强烈的焦虑与不安,不仅成为教师产生生理、心理、行为问题的直接原因,而且对教育教学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消极影响。

1.3 来自知识分子微妙复杂的人际关系压力

由于教师职级晋升的压力,导致对评选先进、争当优秀比较有功利心,加上教师群体具有孤芳自赏、清高、比较自我的特点,使教师的人际关系紧张,同事之间相互不往来、不做深入沟通,致使许多教师没有交流、沟通的平台,更没有文化生活的支撑,个人的精神生活无法满足。

1.4 来自婚姻情感和家庭生活的压力

由于高级知识分子比较注重精神追求,因此对情感的需求比较高,对婚姻对象要求也很高,特别是教师的职业习惯,在两性关系中常常自以为是、好为人师,表现出唯我自大、惟我独尊的姿态,令人感到高处不胜寒,因此,婚姻生活中常有不和谐因素。

2 压力主要表现及其特征

2.1 教师群体压力的主要表现

现代教师群体常出现疲惫、焦虑、失眠、食欲不振、记忆力减退、健忘、挫败、烦躁不安、易生气、嫉妒、仇视、愤怒、怨恨、哀伤、怀疑、恐惧、迷失与茫然等情绪,这些压力与危机感等情绪被称为“身心症”。这些症状往往由于没有及时、恰当的排解,被压抑、隐忍,以致长久得不到释放,转而会攻击身体的其他器官与神经系统,久而久之,会导致诸如:忧郁症、躁郁症、强迫症、恐慌症等情感疾病,以及神经衰弱、内分泌失调、甲状腺、肿瘤等疾病,严重影响教学工作和生活质量。

2.2 教师群体压力的表现特征

运用普遍调查与个别深度访谈的方式,对高校教师压力与情绪现状进行调查,搜集到高校教师压力的实际案例,通过心理学测量技术进行科学的分析后,发现不能如实反映和确切体现教师的压力与情绪问题,因为高校教师属于高级知识分子,这一特殊的群体往往很自我、很主观,针对压力所做的调查,具有隐藏性、压抑性的特点。教师的职业特点是比较善于表达,对于心理危机、压力与情绪的管理,理论上认同,而行动上不愿意面对甚至不愿意承认自我压力管理失调的状态,而采取抗拒、掩盖等主观行为,因此,在其他心理治疗手段中,往往会产生抵触、伪装、狡辩、甚至不愿意配合等等现象。特别是在心理咨询、催眠治疗中,教师往往采取自我设限、自我保护,无法配合治疗师,更不愿意暴露隐私,特别碍于面子,无法放开自我。

3 缓解压力的几种策略方法

3.1 采用沙盘疗法、色彩画等道具进行科学的分析,达到化解压力的方法

沙盘游戏治疗,又被称为箱庭疗法,是目前国际上很流行的一种心理疏导手段,使用沙、沙盘,以及有关人或物的缩微模型等沙具,来进行心理辅导与心理治疗的一种方法。沙盘疗法,针对教师群体主要治疗焦虑情绪、心理压力、自闭症、忧郁症、攻击性倾向行为、人际关系困扰、亲子关系问题、两性关系不和谐等。做沙盘游戏治疗,可以提高自信心、完善自我性格、提高人际交往技巧、有效的宣泄消极情绪、释放压力等。

3.2 采取团体辅导,举办专题沙龙讲座、心灵成长工作坊,达到化解压力的方法

针对压力与情绪进行再认知,获得重视,并加以舒解,再通过团体辅导的形式,教会一些实用的方法,对压力进行控制,改善情绪。具体可采用的方法:(1)放松训练,参加对象:考试紧张综合症、梗椎病、神经性头痛、肌肉紧张性疼痛;(2)压力调适与情绪发泄演练,参加对象:忧郁症、燥郁症、自闭症;(3)角色扮演与情绪疏导,参加对象:婚姻情感危机、亲子关系危机。

3.3 应建立一套控制压力与情绪管理的支持系统――网上心理预警在线交流空间

根据教师的职业特点、自身特点,可借助现代网络的自由、便捷、隐蔽、私密、保护、安全的优势,建立一套网上心理援助支持系统――包括量表自测评分机制、心理压力色彩自测游戏问卷、亚健康测试问卷评估系统等等,为高校教师提供心理测试与疏导服务的平台,一旦遇到心理危机,教师可以寻找到支持系统,同时可设网上在线交流、心理咨询的空间,以利于有压力的教师寻求协助、获得组织的援助,认识并建立自己的心理防卫机制,当然,教师本人更应该重视与关注心理健康,提高心理防御意识,确立核心价值观,在集体中获得认可与尊重,从多方面、多层面预警、排查、支持援助,是彻底抗击压力与管理情绪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针对高校教师目前存在的较为普遍的各种躯体化、强迫、焦虑和不安等心理问题,开展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组织心理压力认知与鉴定专题沙龙、心理情景剧的演出,组建心灵成长工作坊等形式,利用沙盘游戏进行心理危机的预防与疏导等方法,使教师学会舒解压力与情绪管理的方法,能够自我调节、平衡因工作压力与不良情绪带来的失衡状态,真正成为掌控情绪的主人,从而提升职业的成就感、荣誉感、幸福感。

参考文献

[1]黄建萍.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现状的思考[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8(2).

[2]关淑萍.高校教师心理压力及其减释策略[J].成才之路,2008(19).

第4篇

论文摘要:幼儿教师的工压力是指幼儿教师由于工作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与其他教育阶段的教师相比,幼儿教师工作压力的来源有其独特的一面。幼儿教师工作压力对教育教学、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负面影响。幼儿教师的工作压力可以通过社会采取一系列措施、幼儿园采用EAP计划及教师个人积极主动的态度的策略来缓解。

一、幼儿教师工作压力内涵

“压力”一词来源英文的“SIY2SS”,其基本内涵为有机体为满足需要而产生的一种非特定性的反应,而工作压力则是当个体被迫偏离正常的或期望的生活方式时所体验到并表现出的不舒适的感觉。

基于压力和工作压力的含义,20世纪70年代英国的柯利柯夫(Kyriacou. C.)和苏利夫(Sulcli, fJ"e.J.)首次将教师工作压力定义为:由教师的工作而产生的负向晴感(如生气或沮丧)及反应症状Moracco认为教师工作压力是当教师的幸福和自尊受到威胁时,心理平衡发生改变而产生的影响;Kyriaton则指出教师工作压力是教师的消极感受或不愉快情感状态;Borg, Baglion 1995提出教师的消极情感引发的潜在的生理、心理变化为教师工作压力。我国也有相关学者提出教师工作压力是教师个体因教师这一职业所赋予的职业要求等而产生的压力,它不一定局限于教育、教学情景。

综合上述观点,我们认为,教师工作压力是指由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与生存状况相关的烦恼事件或学校工作环境等诸多因素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心理及行为改变的一种紧张状态。相应的,幼儿教师的工作压力是指幼儿教师由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工作环境及社会要求等因素产生的一系列生理、心理及行为改变的一种紧张状态。

二、幼儿教师工作压力的主要来源

教师的工作压力是由教师个人的个性特点、自我期望值、自我效能感等个体内部因素,及社会、学校工作、学生家长、学生、家庭等外部因素造成的。幼儿教师工作压力也与这些因素有关,同时,与其他教育阶段的教师工压力相比,也表现出其独特的一面:

第一,幼儿园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更快,改革的力度更大,职业竞争更激烈,这种改革与竞争对教师职业素养的要求更高,部分教师在短时间内难以适应这种改革的步伐,是导致教师心理压力的主要原因。

第二,工作更具体、复杂、繁重。幼儿教师面对保育和教育双重任务,从幼儿的吃、喝、拉、撒、睡、安全,到对幼儿的教育,都要求教师倾注心力,关注幼儿成长进步的一点一滴、获得发展的程度,并做好记录、原因分析,以便修正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共同促进幼儿发展。

目前,多数幼儿园已经市场化了,引入了竞争机制,幼儿园经常开展与工资挂钩的竞赛活动,淘汰一些竞争失败的教师。另外,为了扩大影响,吸引生源,会经常开展许多公开的活动,比如:儿童节、万圣节、圣诞节、演讲比赛等等,为了搞出花样和新意,比其它班做得更好,教师一方面要绞尽脑汁,冥思苦想以应对这些活动,另一方面还要保证日常工作的正常开展,不仅休息时间被排练活动占用,还要承受高负荷的压力。

第三,幼儿园中大部分都是女教师,“小心眼”、勾心斗角、背后传言的情况就多。做同样的工作,有无编制得到的报酬却相差很多,有时没有编制的老师要做更多的工作。天天应付这样的人际矛盾,面对这样的不公平,无疑也会加重教师的工作压力。同时,幼儿还很小,理解能力差,师幼沟通费力,教师的内心压力也无处诉说,这也会加剧教师的工作压力。

第四,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更低,不受社会的尊重,往往被冠以“高级保姆”的称号。对幼儿的教育也没有“考试”、“升学”等那样明显的效果,工作成绩不容易得到社会的认可。工资报酬大部分也仅维持在最低水平。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家长对他们的要求却是有增无减,越来越高。

三、幼儿教师工作压力的消极效应

适当的工作压力能使教师产生积极向上的工作动力,提高工作效率。但是一旦超越警戒线,工作压力就会让教师感到不堪负重,特别是压力持续时间过长,会让个体产生消极的情绪状态,从而产生消极的行为,降低甚至破坏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更有甚者会引发躯体、心理疾病。

一般认为,教师工作压力过大会引发教师焦虑、暴躁、忧郁等消极的情绪、情感体验,及抽烟、酗酒,暴食、缺勤等不良行为;引起教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降,容易遗忘一些重要的事件,甚至注意力难以集中等认知不协调现象;影响教师团队的凝聚力和工作效率。我们试从幼儿教师工作压力过大对幼儿园教育教学、幼儿的身心发展等方面的负面影响,来阐释幼儿教师工作压力的消极效应。

(一)教师产生消极的教学态度。工作压力过大会使教师懒于创新,无数遍地重复一本教材、一个教案,不愿意学习新东西,不知道自己所教学科领域中的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他们往往用严格的纪律来束缚幼儿,认为“小绵羊”式的幼儿就是好孩子。当教学效果不好或幼儿出现问题时,不是从自身找原因,而是通通怪罪幼儿。

(二)降低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工作压力过大会使教师表现出焦虑、暴躁等情绪,这会影响到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创造性和积极性的发挥,结果必然会导致教学效果和效率的降低。此外,教师压力过大还会降低教师个人智力活动的效率,容易使教师带着“灰色眼镜”看待幼儿,动辄就对幼儿说些难听的、恐吓的话语,甚至体罚幼儿,使幼儿感到紧张、不安,也会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和效率。 (三)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幼儿教师工作压力过大时,容易产生暴躁、紧张、压抑、焦虑等一些不良情绪,无形中会影响到幼儿的情绪和行为,使幼儿或多或少的产生消极体验。工作压力过大也会使教师产生过激言行,将压力转嫁给幼儿,对幼儿要求苛刻,稍有错误就厉声斥责、冷嘲热讽,甚至对幼儿进行身体或精神上的体罚。另外,教师因工作压力过大,或由于工作压力过大引起疾病而经常性缺勤时,幼儿会因为老师经常不在而不能上某些领域的课,或只能由其他老师代课而产生适不良,这些都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四、幼儿教师工作压力的缓解策略

(一)社会及幼儿家长要尊师重教。努力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加大对幼儿教师这一职业的宣传力度,运用多种方式为幼儿教师树立形象:采取正确适当的方式进行幼儿教育改革,改革的内容、范围、程度等要多请教师参与策划,并为教师提供足够的改革信息;加大对教师的职业培训,提高教师职业培训质量,也可以提高教师职业社会地位。另外,社会各界和幼儿家长对教师的期望和要求应切合实际,客观正确地评价幼儿教师,为教师创设一个宽松的舆论环境和工作环境,“使教师从完美形象的期望中摆脱出来,成为现实中的人,成为能正视自身弱点的人”。

(二)采用EAP (employee assistant planning)计划(即员工援助计划,组织帮助员工缓解压力的重要手段),幼儿园应该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第一,为教师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研究表明:在一个愉悦的环境中工作的人,他的工作潜能发挥是原来的3倍,特别是感受不到工作压力的存在。所以,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是幼儿园缓解教师工作压力的重要一步。幼儿园应该严格控制班额,减轻教师的工作量;为教师提供多种娱乐活动,放松教师的心情;吸纳教帅参与管理,增强教师的主人翁意识。

第二,改善教师绩效考核的机制。对教师进行绩效考核,不是为了给教师定位、分等,而是促进教师更好地教育教学。幼儿园要尽量减少各种不必要的评比活动,采取多元化的考核体系,尽量采用没有涉及奖惩的评价制度,如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等,立足于教师的现有水平,以增强幼儿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促进其发展。

第三,形成学习型的团队。越是团队的,越是自己的。幼儿园要构建压力管理的学习型团队,不断地总结经验,进行交流,这样在摸索中形成了良好的压力管理的意识,从而成为切实的行动向导。

第四,借助共同任务来缓解教师工作压力。教育教学任务是有分有合的,在满足教师的归属需求,确立和保持教师的自我认同与自尊,提供相互支持与安全的感觉的基础上,引导教师完成共同任务,可以增加个体完成任务的动力,减少不确定性和焦虑,提高自我认同感,增强教师团队的凝聚力,使教师更加快速、高质量地完成任务。

(三)教师个人要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对待来自职业和个人因素的压力。

第一,加强身体锻炼,锻炼也是一种精神娱乐法,它可以通过分散或转移教师的注意力,使教师从情感或身体的紧张中放松下来。

第二,教师要主动尝试新的行为方式,以缓解个人行为特性与环境不相适应之间的冲突,从而使自己跳出现有的困境,使生活变得轻松。

第三,学会正确的归因,在面对高压力时,进行积极归因,避免消极思维。对压力源作外归因而不是内归因,作不可控性归因而非可控性归因,这样就避免自己在高压力情境下形成“习得性无助感”。

第5篇

关键词:高校女教师;心理压力;心理福利;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7-0265-02

一、福利及心理福利

福利本身涵盖的内容相当的广泛,关于福利一词的基本含义,在汉语辞典中主要有两种解释。一是“生活上的利益,特指对生活 食宿、医疗等 的照顾”。这也是大众意义上对福利的理解。二是“幸福和利益”,显然第二种解释较第一种解释更为广泛,涵盖了精神与物质两方面的内容,既包括物质的丰富,也包括精神的充实。福利经济学的创始人庇古(Pigou)认为,一个人的福利寓于他自己的满足之中,这种满足可以由于对财物的占有而产生,也可由于其他原因(如知识、情感、欲望等)而产生,而全部的福利则应该包括所有这些满足。由此,参照汉语辞典和庇古提出的经济福利,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人类福利主要涵盖经济(物质)和心理(精神)两方面内容,其中与经济或物质有关,可以用货币直接或间接衡量的那部分成为经济福利,而与人们的精神或心理相关,且主要通过主观评价与感受来衡量的部分,则可称为心理福利。经济福利同心理福利一起构成福利的全部。

二、高校女教师心理特点

(1)高校女教师和男教师相比具有较高的忧虑性和较低的心理健康水平。许多的研究表明,女性比男性具有更高的焦虑倾向。调查显示,高校女教师比男教师情绪易激动,易生烦恼,心神动摇不定,易受环境支配;常产生矛盾,比较难照顾到大体;且忧虑抑郁烦恼自扰,具有较低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新环境中的成长能力低于男教师。(2)高校女教师与其他行业的女性相比,人际关系的敏感、抑郁和焦虑表现更为突出。(3)高校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随年龄的增长不断提高,且年龄越大的女教师心理健康水平越高。有研究结果显示,高校35岁以下的女教师是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发群体,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8个因子的分值均高于35岁以上的女教师。(4)高学历女教师和具有中级职称女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有研究结果显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和具有中级职称的女教师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偏执、精神病性6个因子的分值均高于具有本科学历及以下学历和具有高级职称及中级及以下职称的女教师。

三、高校女教师面临的心理压力

1.知识更新的压力。我们处在一个知识爆炸,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社会。据统计,现在全世界的科学家每天将近写6 000 ~ 7 000 篇文章,发表的科学信息量还在以每年 13 %的速度增长。高校教师作为知识、信息的创造者和传播者,需要不断地学习最新、最前沿的科技知识,才能满足自身发展以及学生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才不至于被时代所淘汰。因此,高校教师在知识更新方面有非常深刻的压力和危机感。很多高校青年教师采用继续深造的方式,比如读博、博后等方式来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减轻自己在这方面的压力和危机感。但这种继续深造将高校教师、尤其是高校女教师,本来就相当忙碌的工作和生活变得更加忙碌,心理压力更加巨大,因为她们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在完成教学任务、知识及时更新的同时,去照顾好自己的家庭。

2.社会期望和要求过高的压力。高校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地位举足轻重,它的成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关系着国家的未来。 因此,社会各界都在关注着高校和高校教师,对高校教师寄予很高的期望和要求。社会成员要求和期望教师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要求教师是一个高素质的模范公民,要求教师恪守职业道德,只求奉献,不讲享受,认为教师就应该安贫乐道,任何事情都比一般人做得好。在公众的心目中,高校教师是有知识有教养的人,是宣传社会伦理道德,是为人师表的楷模。 多重角色集于一身,有时确实让教师们感到左右为难。社会各界认为,教育质量低,学生问题多,其责任在于教师,从而出现因为社会出现多种问题而谴责教师的现象,并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减少社会对教师的物质资助和精神支持,这必将妨害教师正常心态的保持。尤其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社会的思维定式往往是允许女性在很好地完成家庭职责的基础上才去追求社会目标,否则将面临巨大的家庭和社会压力;或者使女性处于事业与家庭都要兼顾的超负荷状态,许多女性最终因不堪重负而挫伤其进取精神,或者导致家庭矛盾增多,造成沉重心理负担。

3.人事制度改革造成的压力。以往,高校相对而言是一个安稳的象牙塔,年纪大的教师基本都评上了教授、副教授,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都较高,压力相对较小。目前中国高校教育改革正全面深入地进行,意味着高校教师的心理定式、工作方式、竞争方式的改变,意味着利益关系的调整。改革打破了“职务职称终身制”,使得高校成了一个竞争激烈的场所,这在给高校教师带来更大活动空间和自由选择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职业压力。教师的收入因职称、资历等拉开越来越大的差距。尤其是青年教师,因为他们年轻,在职称方面由于年限的限制上不去,收入自然也就上不去。再如,在申报一些重大科研项目方面,青年教师由于资历浅、职称低,即使有较高的科研水平,也没有资格去竞争一些科研项目。可如果不搞科研,将来即使评职称的年限到了,也评不上职称。在这样一种相互矛盾的境况之中,青年教师、尤其是青年女教师,由于在心理承受能力上较之男教师会相对差一些,所以在心理上普遍会存在更大的压力。

4.婚姻家庭的压力。女教师一经结婚,有了家庭,她们就不止面临职业上的竞争,更要面临着教师、贤妻、良母、女儿、儿媳等多重角色挑战,女教师的身上不仅承担着教学上的压力,家庭、婚姻的责任,还要应对生育儿女,子女升学、长辈养老送终等生活事件,加上女性本身生理特点导致的生物易感性,使其产生更多负性情绪和主观不适,最终形成焦虑或抑郁等心理疾病。许多女教师追求双重角色的完美,即在学校她们是教师、管理者,在家里她们是贤妻良母,要承担着养儿育女、照顾老人、操作家务等工作。一旦家务繁重,或家庭成员患病或感情、婚姻出现危机,就易导致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的发生。因此,婚姻家庭问题会加重女教师的心理负担。

四、心理福利在高校女教师心理压力缓解方面的作用及策略

心理福利,即把维护心理健康作为一种待遇免费提供给劳动者,它与工资待遇共同构成完整的福利机制,满足在激烈的竞争下心理正在接受各种挑战的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然而,心理福利形成一定的机制必须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

1.社会应对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给予更多的关注,特别是女教师的心理健康。高校女教师肩负着为祖国培养高级专业人才和人类生息繁衍的双重使命,因此,政府应制定各种政策在社会上加强现代性别意识的宣传,转变陈旧的性别观念,使机械论的男女平等观向人性化的男女平等观转变,不断提高高校女教师的地位;各级领导各级妇联应为高校女教师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舆论环境,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和职业保障,减轻她们的工作压力,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配合高校女教师,使高校女教师在一个被爱、被理解、被尊重的氛围中工作,以提高工作积极性。

2.高等学校及学校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高校女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高校及学校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高校女教师的心理健康对高校的建设与发展、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学校领导要树立现代教育观和以人为本的思想,给女教师营造一个平等、安定的环境,重视女教师的生理和社会特点,适当减轻她们的劳动强度,维护她们的基本权益。注意建立合理的评估体系,在制定教学、科研相关的工作指标以及职称的评定等各方面做到公平且切实可行,从而激发女教师的成就动机。扩大女教师的参与权和决策权,积极听取她们的意见,让她们真正感觉到地位的提高。同时,学校及相关主管部门应积极组织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娱乐活动,及时帮助女教师缓解压力;建立女教师的心理档案,关注女教师的心理健康;要实行人性化管理,理解和尊重女教师,尤其要关心她们的家庭生活,帮助她们解决家庭困难,排解她们的后顾之忧。

3.高校女教师应有意识地不断提升自我心理素质。(1)高校女教师要加强学习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知识,注意劳逸结合,增强自我心理调节能力,从容面对压力,合理宣泄情绪,适时释放心理紧张,缓解心理压力,从而有效地解决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2)高校女教师要确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塑造健全的人格。女性的社会价值如何,取决于女性自身。高校女教师要想在教师职业上取得成功,就必须正确地认识自我与社会,应该对自己的能力、气质、性格等有一个稳定而正确的认识和判断,树立信心,增强竞争意识,充分认识到女性自身的优势,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调整自我发展方向。(3)高校女教师在遇到无法自我排解的心理问题时,应及时向受过严格训练的专业咨询人员寻找心理帮助和指导,以便使心理问题尽早得到消除。

参考文献:

[1] 范为桥.心理福利的概念与范畴――关于福利的心理学思考[J].社会科学,2000,(2).

[2] 赵勇,李雪平,李真.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及心理福利机制[J].科技广场,2009,(10).

[3] 束仁龙.高校教师职业压力来源与缓解策略[J].池州学院学报,2008,(2).

第6篇

〔论文摘要〕本文对缓解教师职业压力提出了六条管理策略:改革管理制度,树立现代管理理念,以制度“活力”化解教师压力;淡化“官”念,树立服务意识,以领导“威力”化解教师压力;尊重关心理解教师,满足教师情感的需要,缓解教师发展的压力;加强沟通与理解,减少校园人际内耗压力;善用激励力量,形成合理的压力氛围,变压力为动力;培训、教育、引导,增强教师抗压耐压承受能力。对组织部门实施教师的压力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论文关键词〕教师;职业压力;柔性管理;策略

所谓教师压力的柔性管理策略就是以人为本,关注教师的思想、情感和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去应对现实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有效化解教师压力的一种现代管理方法。社会转型与教育改革给教师带来巨大的挑战和压力,使教师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关注教师心理健康,缓解教师职业压力,是教育管理者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主要探讨用柔性管理方法有效缓解教师压力的策略。

一、改革管理制度,树立现代管理理念,以制度“活力”化解教师压力

缓解教师压力首先要从改革教师管理制度开始,力求为教师提供一个自由、自主、宽松的制度环境。

1.考勤制度松一些。条件允许的学校可以改变坐班制度,凡没有课的教师,都可以在上午第二节课和下午第二节课到班。这样,教师就改变了过去“上班、坐班”的呆板机械的工作状态,消除了“怕罚款”的紧张心理。既减轻了教师的工作压力,也不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

2.工作负担减一些。为了平衡超负荷工作教师的心理,学校要对教师的工作量进行调整,如调低教师的满负荷工作量,对超负荷的教师加大课时津贴补助;对学生的作业量、教师的课外辅导次数都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执行;对不同资历和水平的教师在备课、听课、作业等教学环节上,做出不同的要求。

3.评价机制活一些。由于多种原因,在现实的评价中多是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标准,并以此作为评价教师最主要的依据,甚至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与教师的业绩考评、评优、晋升、奖金直接挂钩,导致一些教师为了得到好的评价不惜牺牲学生和自己的心身健康。为此,教育系统应建立科学、公正的教师评价体系,促进教师的教育行为和教育理念向素质教育回归,同时也将教师从考试压力中解放出来。

二、淡化“官”念,树立服务意识,以领导“威力”化解教师压力

人本主义管理理念认为,学校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只是社会分工上的不同,在人格上是平等的,管理者要尊重被管理者的人格,与之建立起一种平等、亲密、友善的关系。这就要求管理者平时要多关心被管理者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洞悉他们的思想、感情,多体谅他们的困难和疾苦,多一份关怀,多一份真诚。另外,管理者要特别注重自身的人格修养,努力做到胸襟坦荡、言行一致、廉洁奉公、不计前嫌私怨、不抱成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学校的管理应不同于一般的行政管理工作,学校管理者应淡化“官”念,经常与教师进行交流沟通,想教师所想,急教师所急,持之以恒地为教师服务,不以“言”威号召人,而应以德服人。作为校长,只有真正被教师信任、拥护,学校的发展前途才远大,教师才能正确面对压力,克服压力,化压力为动力。

三、尊重关心理解教师,满足教师情感的需要,缓解教师发展的压力

自我实现的人性观认为:效率的最大化不是管理的全部内容和惟一目标,情感需要、发展需要才是管理目标的重要内容。因此,一个人性化的管理者应着力创造一个适宜人性张扬的环境。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尊重教师的劳动、创造、需要,着力营造尊师重教的环境。要爱护、保护、关心教师,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竭尽全力为教师办实事、办好事。当教师的利益受到侵害或教师被误解时,要敢于直言和大胆维护教师权益,严肃处理侵犯教师身心健康的现象。其次,要重视教师的公平需要,营造公平的环境,做到考核评价公平、物质分配公平、奖励惩罚公平、发展机会公平,以增强教师的满足感。再次,必须重视教师的发展需要。学校管理不仅要做到“为了人、尊重人、理解人”,还要做到“依赖人、满足人、发展人”。工作上,依靠他们,充分授权,使他们觉得自己是在“挑大梁”,以充分发挥个人的才能,展示个人的特长;学习上,支持他们,使他们获得再提高的机会。

四、加强领导、教师之间的沟通与理解,减少校园人际内耗压力

在学校中构建良好、畅通的沟通渠道,有助于思想统一、信息共享,减少心理隔阂、缩短人际距离。沟通是释放压力的良好渠道。领导与教师加强沟通,有助于减轻其角色模糊和角色冲突,减少对自我角色的不确定性。同事间的沟通可消除许多不必要的猜疑,加深彼此间的感情。很多人际关系紧张往往是由于缺乏沟通与理解造成的。因此,管理者必须意识到一点,即管理不善会成为压力生成的重要根源。如管理者设立不现实的目标让教师去完成,或者没有同教师进行充分交流,没有认真倾听教师的声音等,这些都可能造成一些本可以避免的压力。所以管理者要创设良好的氛围,加强人际沟通。竞争虽然不可避免,但要尽力维持教师间良性竞争的关系,避免恶性的不正当竞争。如开设教师论坛、举办教师联欢晚会,开放校园网站聊天室、博客、校长信箱,举行学校领导与教师代表恳谈会议等活动,使之成为学校领导与普通教师之间沟通的重要渠道,能起到融洽校园人际关系,缓解工作压力的作用。  五、善用激励力量,形成合理的压力氛围,变压力为动力

学校领导要通过有效的压力管理,在学校中形成合理的压力氛围,促使教师保持高昂的士气、饱满的工作情绪和积极的工作态度,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要善于利用压力,激励教师不断挑战自己、提升自己。

1.目标激励,增强使命感。应给教师创设既远大又切实的奋斗目标:(1)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将青少年培养成合格加特长的人才;(2)把学校办成规范加特色的学校;(3)把自己造就成全能型、科研型、学者型教师。并把以上几点有机结合起来,诱发教师的工作动机,激发其内心的积极因素。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目标激励的渐进性。可表述为“一年入门,三年懂行,五年成熟,七年显才能”。因为,教师的所有进步都是外在教育和内在进取两大互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学校应科学地为教师设计近期、中期、长期的奋斗目标,启动其从教的强烈内因,激励其发展成才。(2)目标激励的调适性。倘若期望值过高,盲目乐观,实现不了,会使教师产生心理挫折;期望值过低,缺乏信心,又容易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所以,应及时帮助教师调整期望值,充分发挥目标的激励作用。

2.荣誉激励,增强成就感。首先,应大力提倡集体荣誉感;其次,应充分肯定正当的个人荣誉感。在实施中应着重把握以下几点:(1)帮助教师摆正成就与荣誉的辩证关系。应充分利用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有理想、有志气、有抱负的成就心理,积极鼓励他们在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2)充分运用知名度效应。即大力宣传教师的先进事迹,在师生中形成明显的认同感和强烈的凝聚心理。(3)充分运用竞争激励机制,使其成就在竞争中产生,荣誉在竞争中获得。

3.物质激励,增强实惠感。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奉献”应多于“索取”,但也不能一味地只讲精神不谈物质。注重运用物质激励手段,增强实惠感,可缩小与其他行业物质待遇的差距,调整教师心理的不公正和不平衡感。但也应注意两点:(1)引导教师正确地对待物质待遇,不能“一切向钱看”,特别要注意防止工作责任和奖罚上的“一刀切”。(2)合理使用资金,把钱花在刀刃上。

六、培训、教育、引导,增强教师抗压耐压能力

学校应组织一些培训和活动,如请一些专家给教师作有关心理调节和压力调控的讲座,利用学校工会的“教师之家”的功能,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能有效地帮助教师排解压力和增强抗压能力。

1.引导教师有效管理时间。引导教师关注一下自己的时间是如何应用的,了解自己需要改变的是什么,找出自己时间管理上的误区,并设法把它们从自己的习惯上排除。引导教师运用80/20定律,勇于舍弃不太重要的事情。许多人喜欢将任务集中于期限之前完成,结果常常把事情留到最后一刻去做,这无疑会加重他们的压力感。

2.引导教师认识教育工作的价值和乐趣。教师的工作繁忙而琐碎,在同等压力下,有的教师感到单调、枯燥、疲惫,有的教师却感到充实、丰富、幸福。区别就在于认识的角度不同。所以,作为学校管理者,必须引导教师从工作中认识教育的价值和乐趣,与同事多交流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第7篇

〔关键词〕教师;职业压力;柔性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09)09-0014-03

所谓教师压力的柔性管理策略就是以人为本,关注教师的思想、情感和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去应对现实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有效化解教师压力的一种现代管理方法。社会转型与教育改革给教师带来巨大的挑战和压力,使教师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关注教师心理健康,缓解教师职业压力,是教育管理者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主要探讨用柔性管理方法有效缓解教师压力的策略。

一、改革管理制度,树立现代管理理念,以制度“活力”化解教师压力

缓解教师压力首先要从改革教师管理制度开始,力求为教师提供一个自由、自主、宽松的制度环境。

1.考勤制度松一些。条件允许的学校可以改变坐班制度,凡没有课的教师,都可以在上午第二节课和下午第二节课到班。这样,教师就改变了过去“上班、坐班”的呆板机械的工作状态,消除了“怕罚款”的紧张心理。既减轻了教师的工作压力,也不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

2.工作负担减一些。为了平衡超负荷工作教师的心理,学校要对教师的工作量进行调整,如调低教师的满负荷工作量,对超负荷的教师加大课时津贴补助;对学生的作业量、教师的课外辅导次数都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执行;对不同资历和水平的教师在备课、听课、作业等教学环节上,做出不同的要求。

3.评价机制活一些。由于多种原因,在现实的评价中多是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标准,并以此作为评价教师最主要的依据,甚至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与教师的业绩考评、评优、晋升、奖金直接挂钩,导致一些教师为了得到好的评价不惜牺牲学生和自己的心身健康。为此,教育系统应建立科学、公正的教师评价体系,促进教师的教育行为和教育理念向素质教育回归,同时也将教师从考试压力中解放出来。

二、淡化“官”念,树立服务意识,以领导“威力”化解教师压力

人本主义管理理念认为,学校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只是社会分工上的不同,在人格上是平等的,管理者要尊重被管理者的人格,与之建立起一种平等、亲密、友善的关系。这就要求管理者平时要多关心被管理者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洞悉他们的思想、感情,多体谅他们的困难和疾苦,多一份关怀,多一份真诚。另外,管理者要特别注重自身的人格修养,努力做到胸襟坦荡、言行一致、廉洁奉公、不计前嫌私怨、不抱成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学校的管理应不同于一般的行政管理工作,学校管理者应淡化“官”念,经常与教师进行交流沟通,想教师所想,急教师所急,持之以恒地为教师服务,不以“言”威号召人,而应以德服人。作为校长,只有真正被教师信任、拥护,学校的发展前途才远大,教师才能正确面对压力,克服压力,化压力为动力。

三、尊重关心理解教师,满足教师情感的需要,缓解教师发展的压力

自我实现的人性观认为:效率的最大化不是管理的全部内容和惟一目标,情感需要、发展需要才是管理目标的重要内容。因此,一个人性化的管理者应着力创造一个适宜人性张扬的环境。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尊重教师的劳动、创造、需要,着力营造尊师重教的环境。要爱护、保护、关心教师,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竭尽全力为教师办实事、办好事。当教师的利益受到侵害或教师被误解时,要敢于直言和大胆维护教师权益,严肃处理侵犯教师身心健康的现象。其次,要重视教师的公平需要,营造公平的环境,做到考核评价公平、物质分配公平、奖励惩罚公平、发展机会公平,以增强教师的满足感。再次,必须重视教师的发展需要。学校管理不仅要做到“为了人、尊重人、理解人”,还要做到“依赖人、满足人、发展人”。工作上,依靠他们,充分授权,使他们觉得自己是在“挑大梁”,以充分发挥个人的才能,展示个人的特长;学习上,支持他们,使他们获得再提高的机会。

四、加强领导、教师之间的沟通与理解,减少校园人际内耗压力

在学校中构建良好、畅通的沟通渠道,有助于思想统一、信息共享,减少心理隔阂、缩短人际距离。沟通是释放压力的良好渠道。领导与教师加强沟通,有助于减轻其角色模糊和角色冲突,减少对自我角色的不确定性。同事间的沟通可消除许多不必要的猜疑,加深彼此间的感情。很多人际关系紧张往往是由于缺乏沟通与理解造成的。因此,管理者必须意识到一点,即管理不善会成为压力生成的重要根源。如管理者设立不现实的目标让教师去完成,或者没有同教师进行充分交流,没有认真倾听教师的声音等,这些都可能造成一些本可以避免的压力。所以管理者要创设良好的氛围,加强人际沟通。竞争虽然不可避免,但要尽力维持教师间良性竞争的关系,避免恶性的不正当竞争。如开设教师论坛、举办教师联欢晚会,开放校园网站聊天室、博客、校长信箱,举行学校领导与教师代表恳谈会议等活动,使之成为学校领导与普通教师之间沟通的重要渠道,能起到融洽校园人际关系,缓解工作压力的作用。

五、善用激励力量,形成合理的压力氛围,变压力为动力

学校领导要通过有效的压力管理,在学校中形成合理的压力氛围,促使教师保持高昂的士气、饱满的工作情绪和积极的工作态度,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要善于利用压力,激励教师不断挑战自己、提升自己。

1.目标激励,增强使命感。应给教师创设既远大又切实的奋斗目标:(1)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将青少年培养成合格加特长的人才;(2)把学校办成规范加特色的学校;(3)把自己造就成全能型、科研型、学者型教师。并把以上几点有机结合起来,诱发教师的工作动机,激发其内心的积极因素。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目标激励的渐进性。可表述为“一年入门,三年懂行,五年成熟,七年显才能”。因为,教师的所有进步都是外在教育和内在进取两大互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学校应科学地为教师设计近期、中期、长期的奋斗目标,启动其从教的强烈内因,激励其发展成才。(2)目标激励的调适性。倘若期望值过高,盲目乐观,实现不了,会使教师产生心理挫折;期望值过低,缺乏信心,又容易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所以,应及时帮助教师调整期望值,充分发挥目标的激励作用。

2.荣誉激励,增强成就感。首先,应大力提倡集体荣誉感;其次,应充分肯定正当的个人荣誉感。在实施中应着重把握以下几点:(1)帮助教师摆正成就与荣誉的辩证关系。应充分利用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有理想、有志气、有抱负的成就心理,积极鼓励他们在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2)充分运用知名度效应。即大力宣传教师的先进事迹,在师生中形成明显的认同感和强烈的凝聚心理。(3)充分运用竞争激励机制,使其成就在竞争中产生,荣誉在竞争中获得。

3.物质激励,增强实惠感。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奉献”应多于“索取”,但也不能一味地只讲精神不谈物质。注重运用物质激励手段,增强实惠感,可缩小与其他行业物质待遇的差距,调整教师心理的不公正和不平衡感。但也应注意两点:(1)引导教师正确地对待物质待遇,不能“一切向钱看”,特别要注意防止工作责任和奖罚上的“一刀切”。(2)合理使用资金,把钱花在刀刃上。

六、培训、教育、引导,增强教师抗压耐压能力

学校应组织一些培训和活动,如请一些专家给教师作有关心理调节和压力调控的讲座,利用学校工会的“教师之家”的功能,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能有效地帮助教师排解压力和增强抗压能力。

1.引导教师有效管理时间。引导教师关注一下自己的时间是如何应用的,了解自己需要改变的是什么,找出自己时间管理上的误区,并设法把它们从自己的习惯上排除。引导教师运用80/20定律,勇于舍弃不太重要的事情。许多人喜欢将任务集中于期限之前完成,结果常常把事情留到最后一刻去做,这无疑会加重他们的压力感。

2.引导教师认识教育工作的价值和乐趣。教师的工作繁忙而琐碎,在同等压力下,有的教师感到单调、枯燥、疲惫,有的教师却感到充实、丰富、幸福。区别就在于认识的角度不同。所以,作为学校管理者,必须引导教师从工作中认识教育的价值和乐趣,与同事多交流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3.引导教师改变对压力事件的感知,改变思维方式。人们的不良情绪有些是因为生活中的不利境遇所引起的,也有些是由于对事情的真实情况缺乏了解或认识有偏差而盲目地生长起来的。任何东西都有两面性,用不同的态度看待它,就会有不同的体验。我们应引导教师找出那些不实际的、且可能会引发压力的信(下转第18页)(上接第15页)条(如作为一名教师,应当受到领导的肯定和学生的赞扬),并改变他们的看法、态度。

4.引导教师加强锻炼,学会身心放松。一个积极的个人健康计划是有效的压力应对策略之一。许多研究表明,锻炼会减轻对心理压力源的反应,也可阻止或减轻诸如沮丧、消沉之感,改善在工作压力下大脑的活动节奏,清理、宣泄在人际交往或工作压力中的情感,降低压力水平,摆脱轻度烦恼,增加自控、自主、自我满足感。教师长期伏案工作,工作忙碌,坚持锻炼非常重要,因此教师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且为生理能力所接受的锻炼方式,坚持锻炼。(稿件编号:090820005)

参考文献:

[1]姚立新.学校系统的压力管理[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8.(4).

[2]彭小英,方平.教师压力应对策略的研究述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