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4 16:24:46
序论:在您撰写中小企业税务管理现状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图们江区域地处东北亚的中央部位,与中、俄、朝三国毗邻接壤,且长吉图先导区建设横贯中蒙大通道,并辐射至东北经济区、大图们江经济圈和东北亚经济区,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东北亚区域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图们江区域的发展已影响和拓展至整个延边州地区。
从近几年延边州地区经济发展的宏观数据来看,中小企业已成为延边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和领跑员,对延边州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相关资料可知:截止2012年底,延边州登记的中小企业数量占全州企业总数的99.5%,上缴税金占全口径财政收入的33%,经济总量的47%,同时延边州中小企业的经济总量还在逐年高速增长。不论从企业数量上看,还是从经济总量上看,中小企业对延边地区的经济的增长、就业的稳定及社会的和谐等都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延边州地处我国吉林省的东部经济发展水平较东部沿海等发达地区相比有较大差异,且宏观经济条件下,中小企业的税收负担相对较重,同时,中小企业自身发展力量薄弱,企业内部管理水平较低,内部人员税务知识和专业胜任能力有待提高等,致使企业往往缺少对税务风险的管理和控制,从而导致中小企业的税务风险较重,且其风险管理和控制面临较大压力。
本文以图们江区域(主要以延边州)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和评估延边州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现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一些合理化解决措施和建议,从而,帮助图们江区域中小企业合理规避税务风险,降低和减少税务风险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助力中小企业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二、延边州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从企业危机管理理论的角度来看,危机的爆发通常情况下可分为: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同样,延边州中小企业的税务风险也无异于此。本文从税务风险管理的三个阶段入手,事前防范以规避风险,事中应对控制以阻止风险,事后补救以降低风险,总结和归纳了现阶段延边州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现状和特点。
1.事前税务风险防范意识薄弱
在延边地区,对大多数中小企业而言,经营管理层往往缺乏对税务风险的正确理解和合理认知,在经营决策中往往忽略了税务风险对公司业绩和企业发展的影响。然而,实质上企业税务风险的产生主要集中在两个环节:一是公司注册阶段引发的风险,二是公司纳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从企业的业务构建和管理决策开始,就决定了企业的税收范围和税负大小等相关问题。企业管理人员税务风险防范意识的薄弱,经营业务决策的不得当,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纳税申报、税种、税率、纳税时间、税负缴纳金额等,从而直接影响和改变企业的税务风险大小,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税务风险。
2.事中税务风险控制不及时,应对措施不完善
事中控制是有效防范税务风险,减少损失的重要阶段,而中小企业往往无法准确判断、识别和评估税务风险,并作出及时的反映和应对。结合延边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的具体情况,本文认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税务专业知识欠缺,专业人才匮乏。以延吉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例,截止到2014年末,已有276家企业落户高新区,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0户。通过开发区纳税人交流群了解到:该群包括开发区内近七百余名企业的会计、税务人员,群内每日消息量近一百条,主要内容涵盖税务申报系统、软件、程序等多个方面。这也在侧面反映了:在延边州,大多数的中小企业管理者往往不具备较高的税务知识水平,缺乏对税务知识的了解和运用,一些人甚至在独立完成税务申报和税款缴纳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同时,在中小企业内部往往没有专业的税务人员,为节省成本,降低日常开支,延边州中小企业普遍采用记账或聘用兼职会计人员记账等方式,来负责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税收申报缴纳等工作;由此,企业的内部日常核算和税务管理过度依赖于外部机构和人员,容易导致内部管理和控制的滞后,不利于企业管理者根据会计信息进行决策和监督;且税务机构人员的业务水平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税务活动,从而产生难以为中小企业规避和控制的风险。
(2)内外部信息传递和沟通机制不健全。税务风险的产生和防范离不开税务机关的管理和相关税收政策的变动调整。延边州通过不断强化中小企业技术服务,完善创业、信用担保机构建设,制定扶助小微企业专项行动方案等不断优化企业环境,推动中小企业迅速发展。2013年以来,全州为中小企业减免税收约4.8亿元,清理各类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1553项,下放县市行政审批权限50项。事实证明:外部政府机关的相关信息,企业内部部门间的交流沟通均是影响企业税务工作的重要因素。通过不断完善内外部沟通机制,整合信息资源,有利于帮助中小企业实现税务风险的有效管理。
(3)企业内部税务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税务风险管理制度、考核和监督机制,是重要的税务风险控制机制,但延边州中小企业内部的税务管理制度往往不健全,考核和监督机制徒有虚名,风险管理制度更是虚有其表,从而导致企业内部核算无监督,纳税无保障,业务决策不经税务风险审核,经营活动和会计处理不当等必然导致事中控制难以进行,税务风险频发。
3.事后监督和改进机制不健全
税务风险发生后,及时迅速地处理有利于为企业降低风险,节约成本。一旦税务风险发生后,应积极迅速应对,把握时机,在税务机关进行处罚时,应及时上交税款,缴纳滞纳金,避免将事态扩大,从而避免进一步影响到企业的声誉,损害企业核心利益。从服务行业来看,受企业性质的影响和制约,服务行业中小企业享受政府税收优惠政策少之又少。以延吉市罗京饭店为例,受旅游淡旺季的影响,企业营业收入变动较大,淡季经营可能出现亏损,由此管理者决策对税收风险产生较大的影响,税收滞纳金成为淡季经营中的的严重税务风险。
同时,在经历税务风险后,应及时进行改进和强化监督,在分析和评估税务风险产生的原因的基础上,不断改进企业内部控制和管理制度,从而,有效识别、规避和控制企业的税务风险。在延边州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滞后的监督和改进机制正是影响其税务风险的重要原因。
三、完善延边州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现状的对策
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问题从表面和浅层来看,是受制于其生产规模的大小、经营营管理水平的局限,但究其根本是管理者缺乏税务风险的意识和观念,同时也离不开企业内部的制度化和体制化问题。从中小企业发展现状着手,本文为改善延边州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强化税务风险管理意识,构建税务核算和监督机制
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税务风险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强化税务风险意识,做到会计信息为决策服务,税务管理为企业服务,让税务风险管理意识贯穿企业发展的始终;同时,完善企业内部的核算和监督机制,促进日常核算公开化、透明化,从而最大程度上降低经营活动和会计处理不当引发的税务风险。
2.设置专职会计岗位,聘用专业税务人员作为咨询顾问
企业日常核算是其经营管理决策的重要指标和参考因素,在企业内部应设置专职会计岗位聘用会计人员进行经营活动的日常核算,从而为税务管理工作奠定基础。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生产规模较小、职工人数少、现金流较小,聘用专职税务人员进行税务风险的管理成本较高,企业经营压力较大。因此,聘用专业人员担任咨询顾问具有可行性,请专业人士定期为企业进行税务风险的评估和调整,为企业提供税务知识的普及和咨询帮助,从而可以有效地帮助企业实现对风险的控制和管理。
3.建立内外部的信息沟通和交流机制,加强政企合作
延边州的大多数中小企业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和交流机制,从而导致影响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各项决策无法及时有效地传递,并缺乏正确的反馈。因此,要加强内外部的沟通,安排企业内部的人员定期与主管税务机关沟通,了解和关注政府相关税收政策的变化和调整,组织税务工作人员定期参与政府相关政策培训和学习。充分把握延边州强化中小企业技术服务,完善创业、信用担保机构建设,制定扶助小微企业专项行动方案等的相关优惠和扶持政策,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4.建立税务风险的检查和监督制度,强化企业内部控制
对于企业的日常会计核算和税务相关工作,由熟悉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人员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监督和核查,确保日常核算符合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税务申报、缴纳工作满足税收征管部门的要求,从而降低会计核算错误、因疏忽、漏报导致的偷漏税风险,同时,也对企业会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道德进行检验,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四、结论
税务风险的发生涉及企业收入、成本费用、会计报表、纳税程序、税收政策、税务争诉等多个方面,与企业内部管理组织形式、专职税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企业内部税务风险评估体系、内外信息沟通交流机制等息息相关。从长远角度看,要促进中小企业的长远发展,首先,国家应与时俱进出台相关税收政策,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其次,政府应通过相关政策培训强化对中小企业信息沟通和交流机制的指导,更要引导和鼓励中小企业改变固有思维和意识,从根本上帮助中小企业实现更好地发展;更重要的是,中小企业自身应强化税务风险管理意识,重视企业内部的税务核算和监督机制的构建。从而,全面带动整个延边州乃至图们江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注释:
【关键词】 中小企业; 税务风险; 管理; 实证分析
一、研究背景
企业税务风险对企业产生的影响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目前已有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且主要是针对大型企业,而从实证角度分析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现状的研究成果基本属于空白。因此,本文通过广东省部分城市不同企业的问卷调查,发现中小企业税务管理制度建设上的不足,并总结出影响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建设水平的因素,以期为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机制的建立、健全提供参考依据。
二、研究假设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在风险管理制度、风险的识别与评估、信息的沟通以及监督改进机制上的不健全、不完善,使得在中小企业内部产生了大量的税务风险。因此,本文参照COSO的风险管理框架,从税务风险目标控制、岗位设置、识别与评估、信息沟通以及监督改进等要素,编制了《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现状调查问卷》,对不同类型、规模、运营时间、所在行业的企业在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的差异进行分析,并提出如下假设以待验证。
H1:规模较小企业与规模较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存在差异。
H1A:规模较小企业与规模较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目标设置水平存在差异。
H1B:规模较小企业与规模较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岗位设置水平存在差异。
H1C:规模较小企业与规模较大企业税务风险识别与评估水平存在差异。
H1D:规模较小企业与规模较大企业涉税信息沟通水平存在差异。
H1E:规模较小企业与规模较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监督与改进水平存在差异。
H2:不同所有制类型的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存在差异。
H3:不同运营时间的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存在差异。
H4:不同行业的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存在差异。
H5:经济发达程度不同的地区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存在差异。
三、样本分析
(一)样本介绍
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共向广东省8个城市(广州、惠州、清远、中山、阳江、湛江、潮州、东莞)各类企业发放问卷1 500份,回收问卷1 413份,回收率94.2%;其中有效问卷1 289份,较之问卷发放总量,有效率为85.9%。被试的具体情况见表1。
(二)评价指标的测度方法
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评价中涉及《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现状调查问卷》中的16个问题,这些问题都属于定性指标,因此需要通过对问题选项的赋值来进行量化。具体的赋值方法包括:
方法一:根据企业对问题2选项“会咨询、不咨询”进行的选择,分别赋予“2、0”值进行量化。
方法二:根据企业对问题4、问题6、问题7、问题8、问题9、问题11、问题12、问题13、问题14以及问题16选项“是、否”进行的选择,分别赋予“2、0”值进行量化。
方法三:根据问题1、问题3中企业实际选择的信息沟通程度分别给予不同的分值进行量化,企业选择“从不、偶尔、经常”分别用“0、1、2”来进行量化标度。
方法四:根据问题17中企业实际选择的对国税发[2009]90号文的了解程度,给予不同的分值进行量化,企业选择“从来没有听说过、听说过,但不是很了解、大概了解一些、仔细研读过”分别用“0、0.5、1、2”来进行量化标度。
方法五:根据问题10中企业实际选择的税务风险管理岗位设置情况给予不同的分值进行量化,企业选择“设置了税务部门、设置了税务岗位、有财务部门人员兼任、由外聘机构、否”分别用“2、1.5、1、0.5、0”来进行量化标度。
方法六:由于问题15是反向设置题,根据企业对问题15选项“是、否”进行的选择,分别赋予“0、2”值进行量化。
(三)整体样本的正态检验
传统上,学者多采用ANOVA方法识别因素的不同水平量所带来的差异。但是ANOVA方法应用的前提是变量的分布必须满足正态分布,因为ANOVA所采用的F检验等方法,是建基于正态分布假设之上的。为此,我们首先采用非参数检验中的Kolmogorov-Smirnov检验对各变量进行正态性的检验,检验结果如表2。
可见,全体样本的显著度在1%以上,拒绝样本为正态分布的零假设。这意味着,相关的样本不能采用传统的ANOVA方法进行分析,而Mann-Whitney U检验最显著的优点是无需数据服从正态分布的假设,可以视为对大样本正态检验的代用品,因此,本文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代替ANOVA来进行分析。
四、不同企业规模税务风险管理制度现状分析
(一)不同注册资本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分析
样本数据进行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的结果见表3。
不同注册资本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存在明显差异,相对于大型企业而言,中小企业特别是注册资本低于500万元的小企业,在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目标控制水平、岗位设置水平、识别评估水平以及监督改进水平,都显著低于注册资本在3 000万元以上的大企业。但在信息沟通水平上与大型企业没有显著区别,这是由于小型企业员工人数少,管理权相对集中,导致小型企业在涉税信息的沟通上,反而优于大型企业。就中小企业本身而言,随着企业注册资本的增加,对于注册资本在500―3 000万元的中型企业而言,所有税务风险管理相关的制度建设都有了显著提升,这说明了注册资本越大的企业,规模相对来说也比较大,在其他税务风险管理的制度建设上比起小型企业都有所加强。特别是在税务风险管理目标控制水平、信息沟通水平以及监督改进水平上与注册资本3 000万元以上的大企业相比,并没有显著的区别。但在税务风险管理岗位设置以及税务风险评估水平上还明显低于大型企业。
(二)不同收入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分析
将样本数据进行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的结果见表4。
不同收入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存在明显差异,相对于大型企业而言,中小企业特别是年收入低于500万元的小企业,无论是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目标控制水平、岗位设置水平、识别评估水平、信息沟通水平还是监督改进水平,都显著的低于年收入在5 000万元以上的大企业。就中小企业本身而言,随着企业收入的增加,对于年收入在500―5 000万元的中型企业而言,除了税务风险管理岗位设置水平以外,其他制度建设都有显著提升,这说明了中小企业随着年收入的增加,虽然尚未设置完善的税务风险管理岗位,但在其他税务风险管理的制度建设上已经有所加强。特别是在税务风险管理目标控制水平、信息沟通水平以及监督改进水平上与年收入5 000万元以上的大企业相比,并没有显著的区别。
(三)结果分析
无论从企业注册资本还是经营收入分析,规模较大企业与规模较小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都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经营收入越多的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也越高。研究假设H1得到了证实。具体到目标控制水平、岗位设置水平、识别评估水平、信息沟通水平以及监督改进水平上,规模较大企业与规模较小企业也都存在显著差异,特别是在税务风险的识别与评估水平上,无论是从注册资本还是经营收入来分析,规模越大的企业,其税务风险的识别与评估水平越高。研究假设H1A、H1B、H1C、H1D以及H1E得到了证实。
五、不同特点中小企业在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上的差异研究
(一)样本调整
由于本部分重点研究不同特点中小企业的税务风险意识差异,因此,在数据的使用中进行了进一步筛选,剔除标准参照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文中《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将注册资本在3 000万元以上或年收入在5 000万元以上的规模较大企业予以剔除。剔除大型企业后,有效问卷为967份。被试具体情况见表5。
(二)不同所有制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差异分析
将样本数据进行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的结果见表6。
根据表6进行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不同所有制类型的中小企业渐进显著度明显;主要体现在外资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明显大于其他类型的被试企业。
(三)不同经营年限中小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差异分析
将样本数据进行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的结果见表7。
根据表7进行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运营时间不同的中小企业渐进显著度明显;主要体现在运营时间在10―20年的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明显大于运营时间在10年以下的企业。
(四)不同行业中小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差异分析
将样本数据进行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的结果见表8。
根据表8进行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不同行业的中小企业渐进显著度并不明显;主要表现在工业企业、商业企业、房地产企业以及建筑安装企业之间的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并不存在显著差异。
(五)不同地区中小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差异分析
将样本数据进行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的结果见表9。
根据表9进行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不同地区的中小企业渐进显著度明显;主要体现在湛江、潮州地区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明显高于广州、惠州以及阳江地区企业,另外中山地区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明显高于惠州地区。
(六)结果分析
1.不同所有制中小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特别是外资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企业。研究假设H2得到了证实。
2.运营时间不同的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特别是运营时间在10-20年的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显著高于运营时间不到10年的企业。研究假设H3得到了证实。
3.不同行业的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虽然有所不同,但并未存在显著差异。工业企业、商业企业、房地产业以及建筑安装业的差异并不明显。研究假设H4没有得到支持。
4.虽然不同地区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但与企业所在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并无直接联系,例如在2011年广东省城市GDP排名第九位的湛江市,其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显著高于排名第一位、第六位以及第十六位的广州、惠州及阳江。研究假设H5没有得到支持。
六、结论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果及分析如下:
1.与规模较大的企业相比,规模较小的企业其税务风险管理水平都显著较低。由此可以看出,中小企业在税务风险的管理上是明显落后于大型企业的,这也证明了中小企业需要加强税务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2.与税务风险目标控制、岗位设置、信息沟通以及监督改进等制度相比,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的税务风险识别与评估水平也随之提高,这说明部分中小企业在进行税务风险管理的时候,更注重税务风险的识别与评估,但在其他制度的建设上没有同步跟上。
3.在对中小企业进行分析时发现,外资企业在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上比内资企业要高。一方面由于国外税务风险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早,外资企业非常重视税务风险问题。另一方面,也由于外资企业收入较高,其员工素质普遍较高,在税务风险的管控上更有“执行力”。
4.中小企业的经营年限也直接影响了其税务风险管理水平。经营时间较长的中小企业对税收制度了解的多一些,甚至是在税收问题上“吃过亏”,因此对于税务风险的重视程度要显著高于经营年限较短的中小企业。
5.本研究最初假设,中小企业所在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会影响到其税务风险管理水平。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水平应高于其他地区。通过分析最终发现,经济发达与否并未显著影响到当地中小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水平。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水平可能会受到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经营环境、税收环境、税收执法力度以及文化背景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
6.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的必要性。税务风险的管理不仅要求中小企业要有税务风险意识,关键还要建立一套税务风险管理制度。参照COSO的风险管理框架,中小企业同样需要从税务风险目标控制、岗位设置、识别与评估、信息沟通以及监督改进等要素入手,建立税务风险管理制度。仅有风险意识,没有建立配套的制度,将无法实现管理税务风险的目的。同时,各项制度的建设必须齐头并进,不能简单的将税务风险管理的概念停留在税务风险的识别与评估,要设置专门的税务风险管理岗位及控制目标,通过企业内部及外部的涉税信息沟通,识别与评估税务风险,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应对策略,及时的完善、改进管理制度。
7.中小企业应认识到进行税务风险管理的紧迫性。中小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应及时进行,不能等到出现税务问题了再“亡羊补牢”。在前文的分析中提到了税务风险可能给中小企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如果一定要在税收上“吃了亏”才想起税务风险管理,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成本就太高了。特别是对于刚成立的中小企业,应该在成立初就打好税务风险管理的基础,为企业快速平稳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另外,与外资企业相比,内资企业更应该尽快认识到税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并建立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好地生存、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会税收,对策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主体之一,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并为我国社会稳定和劳动力市场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然而,受到外部宏观经济形势、传统的经济体制、技术含量低、资本匮乏和企业规模有限等因素的影响,很多中小企业在财会税收管理方面都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并成为了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1、中小企业财会税收管理的意义。第一,财会税收管理有助于国家税收制度的完善,对于中小企业财会税收中出现的避税、逃税问题,国家税收管理部门可以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不断完善税收管理制度以及税收方面的法律法规。第二,财会税收有助于中小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财会税收管理是以企业对自身经营管理清晰了解为基础的,能够对企业的资金运动过程进行清晰的反映,也是企业整个经营管理过程所必须贯彻的基本原则。企业经营决策的制定也应以财会税收为基础,因此,加强企业的财会税收管理,有助于企业经营、筹资、投资过程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以及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第三,财会税收管理有助于降低中小企业的税务风险,防止企业因税务问题而遭受经济损失。财会税收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所面临的潜在税务风险,以及“税务风险”所带来的损失,从而有助于实现企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2、中小企业财会税收现状
2.1中小企业并未充分重视财会税收问题。很多中小企业并无专门的财会税收管理人员,对于税务问题的规划管理也仅仅流于形式,并未真正开展有效的财会税收管理。而且,很多企业对于财会税收重要性的认识层次也较低,对于企业税务筹划缺乏战略性的、整体的、长远的考虑,在进行税务筹划和管理时,仅仅从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个阶段出发,只对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安排购销活动、选择会计方法和选择经营规模等问题进行规划,却很少涉及新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经营衔接段以及企业设立之前等阶段的规划[1]。
2.2忽视财会税务风险。在中小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过程中,并非全部的财会税收管理都能够为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一旦税务管理出现漏洞,企业就会面临较大的税务风险。笔者通过对财会税收失败的中小企业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导致企业财会税收失败的主要原因包括:中小企业财会税收信息不真实、企业税务管理人员主观判断不合理、财会税收管理造成的投资失败、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存在认识差异、企业税务管理意识较弱等等[2]。
2.3 中小企业财会税收管理不专业。企业财会税收管理与会计、税收等多方面知识都存在直接联系,同时涉及中小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管理科学。现阶段,这种适用于中小企业的“一专多能”的税务管理人员数量较少,无法满足中小企业日益增长的需要。所以,中小企业现有的财会税务管理制度通常经不起稽查和推敲,企业的税务筹划方案经常被税务管理部门,因而不仅需要补缴少缴的税款,还需要缴纳罚款或滞纳金[3]。
3、中小企业财会税收问题的应对措施
3.1强化中小企业财会税收意识和风险规避意识
首先,树立明确的税务管理目标。中小企业通常缺乏明确的财会税务管理目标,仅仅着眼于近期经济利益,而选择不交税或是少缴税,而这种行为实际上会对其长期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企业应从长期发展需要和战略目标出发,制定长期的税务管理目标,为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其次,奠定良好的会计核算基础。若中小企业财会税收制度不完整、不健全,就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若以失真的会计信息为基础进行企业财会税收管理,则会增强企业的税务风险。最后,加强企业与税务机关之间的合作与沟通。各个中小企业应熟悉税务征管的具体要求和特征,系统学习国家相关的税务政策和宏观调控政策,从而为企业财会税收管理的合理性、规范性与合法性提供保证[4]。
3.2加强企业税务管理人员的培养工作,加快税务行业的发展。一方面,国家应制定实施促进税务行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我国应在借鉴国外相关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税务师法》、《税务法》,从而明确规定出税务的法律责任、义务、权利、范围、宗旨和性质等,将业务监督、后续教育、规章制度的制定、执业范围、资格认定和资格考试等内容纳入税务管理体系之中,从而为税务市场的良好、健康运行提供保证。另一方面,还应不断加大对于税务管理人员的培训投入,为现有的税务和会计管理人员提供培训和教育机会,从而提高其执业能力[5]。
4总结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然而,受到资金筹集能力、融资渠道单一、管理水平滞后、经济规模较小等因素的限制,中小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所以,从财会税收方面入手,建立和实施规范、合理的财会税收制度,能够为中小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蔡楚悦.现代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商贸.2012,1(6):106--107
[2]金永龙.浅谈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问题集解决对策[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7,1(14):45--46
[3]杜学锦.我国中小企业的税收筹划研究[J].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12(1):9--10
关键词:企业税务管理 税务风险 纳税筹划
众所周知,税收是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力,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它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其本质是一种国家居于主导地位的分配关系。因此作为纳税人的企业必须要意识到税收的无偿性、强制性和固定性特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上规范经营、发展壮大之路。然而在社会实践中,不少中小企业虽然能抓住资金、成本、利润等财务管理三要素对企业日常运作进行实时控制,并能及时规避经营风险,但却总被困扰于“偷税漏税”的怪圈中,为了蝇头小利断送了企业的大好前程。鉴于此,分析此种现象存在之根源,探究加强中小企业税务管理之途径,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了。
一、中小企业税务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舆论界和企业界关于我国中小企业成败流行“三年周期”的说法,指大多数中小企业的鼎盛时期大约只持续3年时间,“一年发家,两年发财,三年关门”。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企业的平均寿命则长达40年。究其原因,我国中小企业“短命”有诸如面临多种法律风险、经营风险等外在原因,也有缺乏核心竞争力、自身素质不高、管理粗放等内在原因,但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税”,都是偷税惹的祸,被税务机关查处以后,企业垮掉的、注销的、改名的,老板跑路的、判刑的都有,偷税已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不查则已,一查就死”,是目前相当多的中小企业所面临的严峻现实。
1.中小企业涉税活动缺乏税务管理
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的根源何在?究其原因,是源自企业纳税存在观念上的重大误区―税是财务的事儿。实务中大家都习惯把税放到财务这个事后环节去解决,认为缴税多少全凭企业财务人员水平的高低,而在最初的决策、合同的签订、业务的执行过程都不考虑税,整个经营活动缺乏税务管理,等到业务已经全部完成了,才要求财务核算时琢磨怎么少缴税,这种事后筹谋的做法不是偷税是什么。
税到底是怎么产生的?是财务部门“制造”出来的吗?决不是。税是由企业的经营行为所导致的,若企业从事产品的生产销售,就一定会产生增值税;若企业从事餐饮、租赁、运输等服务活动,就一定会产生营业税。所以企业不同的经营行为产生了不同的税,而财务部门仅仅是负责事后的核算和税款缴纳。因此税的问题并不是一个单纯的财务问题,要解决企业税务风险也不能仅仅指望财务部门的努力,而应着眼于对企业经营活动未雨绸缪的全盘规划。
2.中小企业纳税实务缺乏税务监管
中小企业的纳税实务管理包括企业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款缴纳、发票管理等诸多内容。这是财务部门的主要职责之一。但是财务缴税还需要监管吗?实际上,不同的企业由于财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责任心参差不齐,对国家财税政策的理解存在偏差,导致缴税过程中的随意性很大,可能会使企业遭受巨大的损失,例如,不了解国家制定的行业税收优惠政策,致使企业错失税收优惠等。
可见,由于中小企业各种涉税活动缺乏税务管理,纳税实务又缺乏税务监管,导致税收在企业中几乎处于失控状态,必然形成巨大的税务风险,直至压垮企业。
二、中小企业税务管理的重要性
要解决上述问题,就必须走出中小企业纳税观念上的重大误区,树立正确的税收观念,了解企业税务管理的重要性。
1.加强税务管理有助于中小企业规范经营行为,规避税务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
企业的税务风险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由于违反了税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发生逃避缴纳税款的行为,从而面临的补税、罚款、加收滞纳金、刑罚处罚以及声誉损害等风险;另一种是因企业经营行为未经过事前的合理筹划,或适用税法不准确,没有用足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导致企业多缴税,承担了不必要的税收负担。因此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加强税务管理,将其渗透入企业的各种业务活动中,诸如合同的签订、货款的结算、货物的发出以及发票的开具等,规范企业经营行为,降低企业的税收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2.加强税务管理有助于提高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和税务遵从度
加强中小企业税务管理的过程,就是税法的学习和运用过程,就是设计并明确业务流程的过程,就是按照国家相关财务政策的有关规定规范和完整做好会计核算和税款缴纳的过程。中小企业在充分认识税务风险后果的基础上,可以提高纳税意识和税务风险的防范意识,从而提高本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和税务遵从度。
三、加强中小企业税务管理的举措
1.加强中小企业涉税活动的税务管理
中小企业的涉税活动包罗万象,主要应加强企业日常经营、投资、营销、筹资、技术开发、商务合同、税务会计、薪酬福利等的税务管理。研究国家的各项税收法规,把有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用好、用足,将税务管理手段渗透入企业的经营决策、业务流程,并对企业的纳税行为进行统一筹划、统一管理,建立完善的税务管理体系。
2.加强中小企业纳税实务的税务监管
即要监管财务缴税,对中小企业的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款缴纳、发票管理、税收减免申报、出口退税、税收抵免、延期纳税申报等各个环节实行实时监控。可在财务部之外单独设置税务部,配备专业管理人员。
综上所述,广大中小企业应加强税务管理,学会用税收的手段去经营企业、管理企业,真正做到经营上的合法、税务上的规范,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康庄大道。
参考文献:
[1]聂兴海.税收筹划在实践中的误区[J].化工管理,2012.(03)
[2]杜纯勤.浅析税收筹划在企业管理中的实践[J].中国总会计师,2012.(07)
摘 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商品生产经营的主体,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安排自己的涉税活动来减轻自身税收负担,合理地减轻自身的税负,即税务筹划,不但能在筹资环节中有效地节约开支,还能在经营过程中为企业的税务进行合理合法地瘦身。本文即对税务筹划进行简单的探讨,从税务筹划的现状、加强税务筹划发展的对策、合理筹划的方法进行浅析。
关键词 税收机制 税务筹划 中小企业
一、中小企业税收筹划的现状分析
1.中小企业对税务筹划的认识性
税务筹划在我国起步比较晚,对中小企业来说还比较新鲜,缺乏税务筹划的全面了解,导致在认识上存在很大的误区。有些中小企业认为税务筹划与税务部门无关,是自己的事情。然而,国家指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是希望纳税人能够主动学习,并在纳税过程中积极回应,有助于开展税收工作。还有些中小企业认为税务筹划就是避税,正因为存在这样的误区,将税务筹划与避税混为一谈,在思想上忽视税务筹划。另外,税务筹划分工不明确,工作权责不能有效落实,使得会计人员认为税务筹划是领导们的事情,与自己无关,导致税务筹划无法顺利开展。再者,会计人员配备不足,同时对会计人员信心不足,怀疑能否顺利开展税务筹划工作,最终导致企业难以有效开展税务筹划。
2.社会未能提供理想的税务筹划环境
税收活动中的征收管理水平不高:我国税收征管与其他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同时,由于行政人员具有较大的裁定权力,致使纳税人与征税人关系复杂。税务执法人员不依法办税现象比比皆是,收受企业好处,为企业减少税收。严重妨碍税务筹划的健康发展。
财税发展慢:我国税务咨询、筹划等业务还在不断发展,行业可为企业节约建立税务筹划部门的开支,有利于开展税务筹划活动。税务人员专业水平有限,筹划经验不足,使得公司无法有效进行税务筹划,无法帮助中小企业开展税务筹划,合理减少税负。
税法宣传力度不够:我国的税收法律法规存在一定的不足,使得不法企业从中获取暴利,让国家遭受很大的税收损失。同时,税法宣传力度不足,仅仅刊登在税务杂志上,缺乏调查反馈,使得中小企业进行税务筹划时带来不便。再者,各行各业对税法调整有不同的看法,缺少宣传和解释有可能带来不必要的误解。
二、加强税务筹划的对策
1.正确认识税务筹划
了解税务筹划的作用,增强依法纳税的观念,有利于税务筹划工作顺利开展。税务筹划有利于缓解企业税负,相当于提升企业业绩,但也不能将企业的利润寄托于税务筹划。
2.提升规避税务筹划风险意识
规避税务筹划风险前要明确税务筹划的目标:税务筹划是为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利润最大化,提高企业整体效益。很多中小企业忽略企业财务管理,同时会计人员作风要严谨,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使得税务筹划工作顺利开展。由于税务机构筹划水平有限,为明显违反税法规定的方案不管不顾,使得企业承担因税务筹划不当带来的巨大风险。
3.配合税收管理工作
日常经营活动中应在避免税收活动中不必要支出,如超过纳税期限缴纳滞纳金。中小企业必须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及时税务登记和纳税申报,根据纳税要求上交有关材料进行审批,不能因为规模大就偷税、漏税,不利于企业发展。
4.加强与税务执法部门的沟通
在税务筹划过程中不能仅仅依靠税务筹划部门开展工作,同时也应该熟悉有关调控政策和法律法规,在与税务执法部门沟通过程中,遇到不合理的税务行为,要巧妙地拒绝,合法维权有利于维护企业与税务部门的关系。
5.多关注税收优惠政策
随着税收制度不断完善,中小企业配合税务工作的同时多了解税收优惠政策,适时调整企业税负结构。选择税收优惠是要注意:明确税收优惠政策,滥用或误用会被认为偷税;熟悉税收优惠政策的条款说明,按有关规定进行登记和申报,保障纳税人权益。
6.不应一味的降低税收
税务筹划过程中不能一味的降低税负,而忽视长期可持续发展。合理的税务筹划应该着眼于企业发展,减少企业整体税负,合理规划,避免缴纳不必要的税收。仅仅为了其他环节的节税,可能会提高其他环节的税负,企业总体收益反而降低。因此,在选择税务筹划过程中不仅要关注短期效益,更应提出有利于长远发展的税务筹划方案。
7.借鉴税收专家的经验。
税务筹划属于高层次财务管理,不仅要了解税法,还要具备金融、投资等专业知识。中小企业在人才配备方面存在限制,可以聘请专家或机构,借鉴专家们丰富的经验,使得筹划方案合法合理,最大可能降低税务筹划风险。
三、营造良好的税务筹划环境
1.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出台中小企业的相关税收政策
中小企业在提供就业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有些中小企业还接纳特殊群体,中小企业在这些方面拥有巨大的优势。因此,国家为中小企业应制定专门的税收政策,在税务登记,税收申报等方面适当放宽政策,使中小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借助税收扶持政策,为中小企业营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
2.整理税收优惠政策,实行法制化
在各种法规文件的补充部分中可以看到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中小企业属于弱势群体,缺乏承受能力和社会谈判能力。散乱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于中小企业很难执行到位。因此,整理中小企业享有的税收优惠政策并实行法制化,有利于中小企业通过税务筹划更好地享有税收优惠。
3.规范税收征收管理工作
税务部门应建立严格有效的监督制度,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和征收标准,根据企业发展情况科学核定应纳税额,严禁或人为扩大征收范围,通过核定征收切实保护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为企业实行税务筹划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小企业;会计核算;措施
一、对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现状进行阐述
(一)缺乏专业会计人才
目前,诸多中小企业尚未设立专门会计机构,且内部会计人员的学历不高,没有足够掌握专业的会计知识,同时企业内部的会计人员多数是源自亲朋好友,此外,也有部分是来自人才市场招聘,但是对于较为重要的出纳工作则只能是由企业自身的亲朋好友负责,很少是由外部会计人员负责,且对其更换频率较高,以上这种情况是出于中小企业对经济效益和安全性的考虑,但是这种方式会带来诸多问题,因为在中小企业中会计的职能和作用较弱,使得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对其依赖性较小和关注度较低,故企业管理者本着节约成本的原则就没有设立专门的会计机构,导致会计核算的作用没有得到发挥,此外,中小企业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会计人员手握其经济命脉,易得知企业的商业机密,但是会计人员一旦从业道德出现问题,便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二)会计造假在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常态化
一般来讲,中小企业会准备两套或者两套以上的账本,一套是主要用于应对税务部门的稽查,而且做这套账本必须是根据税务部门所定的标准来编报,另一套是用于内部管理,例如家族式企业就是设立三本流水账,即应收款项,应付款项以及库存现金,此外,对中小企业的内部核算很少存在,第三套帐则是为需要银行融资,但是这套账本主要是彰显企业经济实力以获取银行贷款为目的。
(三)中小企业偷税漏税的现象严重
目前,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迅速,给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中小企业也不例外,因此迫使中小企业寻求降低自身发展的成本费用的方法和途径,诸多企业都以税务筹划来使自身合理避税,以降低税务成本,但是因为中小企业内部的会计人员操作过当使得合理避税转变为逃税漏税,为中小企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税负风险,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四)对会计核算的监督力度较小
目前,对中小企业的会计监督控制力度较小,仅仅是进行年度例行审计和日常的报表报送,在多数部分中的中小企业内部并没有设立会计审计机构,唯有较少部分的企业拥有内部审计机构,但是其作用正在被不断削弱,某些企业内部的业务人员,领导抓住监督机制的漏洞,来对相关人员进行非法贿赂甚至采取各种方式或者手段非法占用企业资金。
(五)中心企业的核算精准度不高
由于诸多中小企业内部管理混乱,这导致无法为财务工作提供支持,企业领导者没有招聘足够多的专业财务人才,也无法根据规定进行仔细核算,使得会计工作的作用没有取得过多的实际效果,又因为中小企业规模小,经营业务单一,故没有具备投资和融资的资格,此外,由于企业的领导者对市场的动态能够有效的把握,减少风险,进而做出决策,故会计人员在决策当中的作用较小。
二、针对此现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政府推进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的建设
政府在处理中小企业会计核算问题的过程中可以设立中小企业信用数据库,并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的信用公示制度,遵守法律向社会公开自身的信用状况,此外,还可以开始对中小企业信用等级的评定工作,在基础之上设立奖惩机制,对于在会计工作表现良好的人员,给予提升职位或者给予奖金,对在会计工作较差的人员,给予批评,情节严重者给予降级处分甚至开除,提高企业诚实守信的形象,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来促进诚信市场的形成,提高中小企业资信知名度和透明度。
(二)相关税务人员加大对税务稽查的力度
税务部门人员应当努力学习财务会计知识,坚持廉洁征税,遵守税务方面的法律法规,因此税务部门应该加强对税务人员的检查与考核,以及加大部门的执法力度,建设税务执法队伍,严格查处对中小企业内部会计的偷税漏税的行为,并严格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因此税务人员的从业素质和自身廉洁是进行征税的重要因素,但是中小企业便会通过贿赂税务人员来减少自身的税务。
(三)完善和创新中小企业会计体制
政府部门应当逐渐引导中小企业不断改革和创新自身的组织机构,鼓励和支持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小企业组合为股份有限公司,更要加大对较大规模和素质的企业向集约化方向发展的支持力度,慢慢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转变,实现强化会计核算的目的。
(四)相关的政府部门应当加大对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管理力度
当前,诸多中小企业在办理工商营业执照时对于在企业建立之后的相关的会计人员进行审核是违反规定,一旦遇到此种情况,一律不予批准其办理工商营业执照的申请,在办理税务登记时,税务部门要对会计核算人员进一步的检查,这是在根本上规范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并促进会计核算在企业中的建立。
(五)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力度
目前,要着重进行对中小企业的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培训的主要内容便是会计法律法规和税收法律法规,在经过培训之后,使得会计人员能够正确认识到会计对企业的发展的重要性,进而提高其参与工作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之上,增强会计人员的从业素质和道德,使得会计人员根据法律法规来设置账簿,进行会计核算以及会计监督。
三、结论
总而言之,会计核算是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有着关键性的作用,但是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的会计核算的制度主要从会计基础工作层面着手,进而编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以及到编制会计报表的各个部分,都必须真实,客观,及时反映出中小企业具体的经营情况的会计信息,促进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段玉珍.有关中小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2 (02):169-169.
摘 要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税收筹划对中小企业稳住脚跟并取得长足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中小企业税收筹划的意义出发,结合对我国中小企业税收筹划现状的考察,从内外环境两个方面提出改善中小企业税收筹划的建议。
关键词 中小企业 税收筹划 现状和对策
当前,不同国家、地区和不同行业之间存在很大的税收政策差异性,以及会计制度规定在会计处理方法的弹性选用,这些都为税收筹划提供了自由选择的空间和条件,在今后的经营活动中,中小企业要实现利润最大化,税收筹划问题必然要进入中小企业管理者所要考虑的日程表之中。这是因为,一方面,偷逃税的成本和风险会越来越高;另一方面,随着未来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间成本的竞争也将进入白热化阶段。
一、税收筹划的概念
税收筹划是指在遵守税法和符合立法精神的前提下,利用税收法规所赋予的税收优惠或选择机会,通过对企业投资、经营和理财等活动的事先安排和筹划,在众多的纳税方案中选择其中税负最轻或最佳纳的税方案,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行为。它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综合学科,其最主要的特征是合法性和前瞻性,目标是减轻纳税负担,降低纳税成本,使企业利润达到最大化。
二、我国中小企业税收筹划的意义
截止到2010年,我国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提供了全国75%的城镇就业岗位,上交的税收已经超过全国的税收收入的50%。中小企业在确保国民经济适度增长、缓解就业压力、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力量。
三、我国中小企业企业税收筹划的现状分析
(一)中小企业对税收筹划认识不足
1.认为与税务机关搞好关系是主要的,税收筹划是次要的。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税收法制建设相对滞后,加上征管机制不完善,税务机关在执法上的自由裁量权较大,一定程度上存在税收执法上的随意性,造成纳税人把与税务机关搞好关系作为降低税收支出的一条捷径。
2.认为税收筹划就是避税,钻税收制度的空子。
很多人将税收筹划与避税等同起来,其实这是一种误判。税收筹划会涉及到一些避税措施,但是并不等同于避税,它是纳税人在事前通过对企业的注册地点、组织形式、投资方向,筹资方式、业务流程、财务制度等涉及的经营活动的合理安排,用足税收优惠政策,达到节税的效果。
3.认为税收筹划的目的就是少缴税。
税收筹划的直接目的是为了降低税收负担,但在税收筹划方案的选择时,并不能认为缴税最少的方案就是企业最优选择。税收筹划的目标应服务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总目标,有助于企业发展战略的实现。
(二)中小企业税收筹划专业人才缺乏
税收筹划实质上是一种高层次、高智力型的财务管理活动,是事先的规划和安排,经济活动一旦发生后,就无法事后补救。
(三)中小企业税收筹划水平不高
企业税收筹划水平可以从深度上划分为三个层次:初级筹划立足于规避额外税负;中级筹划立足于综合考虑不同方案的税负差别,选择最佳经营决策;而高级筹划指通过反映、申诉、呼吁等措施积极争取对自身有利的税收政策。从我国的现状来看,中小企业水平低下是不容置疑的。
四、改善我国中小企业税收筹划现状的对策
(一)外部环境方面的对策
1.税法及税收制度的完善。我国应当进一步完善税法,制定一些与税收筹划相关的法律条款,提高立法级次,修订税法语言表达不清或不明确之处,明确税收筹划定义,避免出现纳税人与税务机关在“税收筹划”认识上的分歧;明晰税收征管范围,明确税务机关职能,真正做到纳税、征税环节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提升税收征收监管力度,保障税收征收的统一、严肃、公正和公平;切实转变税务执法人员观念,提高税务人员业务能力;努力培养一批税务专门律师,完善税收筹划争议解决途径,更好地保障广大中小企业税收方面的权益。
2.建立健全税收筹划机制。首先,应广泛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我国实践,制定《税务法》、《税务师法》等,以明确税收的性质、宗旨、范围、权利、义务及法律责任,将税务资格考试、资格认定、执业范围、管理协会的规章制度、后续教育、业务监督纳入统一管理体系中去,从立法的高度确立税收的地位和作用,为税收提供法律依据,为税收市场的健康运行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其次,提高人素质。
(二)内部环境方面的对策
1.中小企业要强化税收筹划及规避税收筹划风险的意识。
2.中小企业要注重税收筹划专业人才的培养。税收筹划是一项高层次的理财活动,成功的税收筹划不仅要求筹划主体以正确的理论作为指导,更要筹划主体具备法律、税收、财务会计、统计、金融、数学、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严密的逻辑思维、统筹谋划的能力。因此,企业要想降低税收筹划的风险,提高税收筹划的成功率,就必须重视企业内部税收筹划人才的培养,就必须提高其财务部门人员的素质,多组织财务部门进行税收方面的学习,多加强与税收筹划专门服务部门的合作,以提高本企业财务人员实施税收筹划的能力。
中小企业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税收筹划是企业纳税意识不断增强的表现,它表明企业的有关利益主体将会采取合法的手段来追求税后利益最大化的实现,这也是中小企业不断走向成熟、走向理性的标志。同时,从经济运行的客观效果看,税收筹划也正是政府运用税收杠杆引导中小企业,使企业按政策倾斜的方向实现政府的宏观调控意图。中小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是企业的一项长期行为和事前筹划活动,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企业的管理者不仅要着眼于税法的选择,更重要的是着眼于总体的管理决策。
参考文献:
[1]张中秀.税务筹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