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资产证券化投资范文

时间:2023-09-04 16:24:46

序论:在您撰写资产证券化投资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资产证券化投资

第1篇

最初“玩”资产证券化的当属美国,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初。当时用以证券化的资产,主要是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历经三十多年的成长,房贷证券的流通量已超过美国的联邦债券,成为美国债券市场的“主力军”。美国资产证券化成功的经验,迅速“国际化”到世界其他地方。亚洲地区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并不慢。日本、韩国、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的资产证券化都开展的非常迅速。资产证券化的标的资产,从最初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逐渐发展到包括信用卡应收款、机构按揭贷款、汽车贷款等资产,甚至发展到石油和天然气储备、电影和歌曲版权、未来应收机票款、国际电话费等。从金融资产证券化的角度讲,其交易之所以受到推崇,不仅在于它可以使贷款尤其是长期贷款具有更好的流动性,还在于其可以沟通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不仅在于可以改善金融机构资产的质量,还在于可以分散信用风险,缓解资本充足率8%要求的压力,提高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由于不同国家或地区制度环境的不同,资产证券化交易的结构也有所不同。但是,无论多么复杂,资产证券化交易结构一般都涉及以下方面:1.资产出售方/发起方;2.特殊目的实体;3.信用增级机构;4.服务机构;5.投资者。

由此,似乎可以给资产证券化下一个简单的定义,那就是:资产证券化是金融机构或其他类型的实体,将其能够产生未来现金流的资产组成一个资产池,并以其为基础向投资者发行证券(广义的证券)进行融资。

那么资产证券化涉及哪些会计问题呢?以上述简图为例分析如下:

l提供按揭贷款的机构(比如说商业银行)将按揭贷款“卖”给按揭公司,这个所谓的卖的过程是真卖还是非卖(即是否为真实出售)?如果是真卖,那么就应确认资产出售损益,否则就会使问题变得复杂。比如说,是部分真卖还是根本就是形式上的“卖”。不同的情形,对应着不同的会计处理。

l按揭公司再将按揭贷款转让给特殊目的实体,这个过程也会出现一个真卖还是非真卖的问题,只不过此时的买家不再是按揭公司,而是特殊目的实体。就我国的现实情况而言,要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似乎只有选择信托方式,即特殊目的实体最可能表现为一个信托账户或信托计划。既然是这样,接下来的问题便是,信托账户作为一个特殊的会计主体,它又该如何进行会计处理呢?进一步讲,特殊目的实体(信托)作为一个独立的会计实体,是否应纳入按揭公司合并会计报表范围呢?

l特殊目的实体受让按揭贷款后,需要将其“证券化”。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将按揭贷款“卖”出去。此时,买家成了广大的投资者。正如前述,在我国现实情况下,特殊目的实体最可能表现为特殊目的信托。因此,投资者最后买到的将是一份一份的信托受益凭证。当投资者买入信托凭证时,将现金资产支付给特殊目的信托,而特殊目的信托又将收到的现金支付给按揭公司,按揭公司又将其转付给按揭贷款提供者。如此一个循环下来,按揭贷款提供者便将信贷资产“变现”了。实务当中,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同步完成的。对于特殊目的信托而言,倒是没有什么很特殊的会计问题。恰恰是信托受益凭证持有人,遇到该如何对受益凭证所附着的收益权进行核算的问题。

l如果我国采用特殊目的信托方式进行资产证券化,那么还会牵涉到信托投资公司该如何核算的问题。试想一下,信托公司在信托计划设立、信托资产管理、信托资产收益分配等方面都承担着重要的任务。在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全过程中,信托投资公司也有一个如何进行会计处理的问题。

尽管上述问题解决起来都不容易,但将其理清便可算是走出了一大步。本文认为,解决上述问题可以有以下思路:

第一,关于资产真实出售标准问题。如果只是一般意义上的资产出售,即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出门之后不能再找回卖家,那么事情就变得很简单,也用不着去讨论了。问题是资产证券化是一种结构化创新工具,交易结构的设计往往比较复杂。否则美国安然公司怎么能把人“绕”糊涂了呢?在资产证券化结构日趋复杂的今天,要拟定出一套合理的会计规范,不能为复杂的结构所绕住,而应该抓住其中风险和报酬是如何分配的这个关键。如果与所转让的资产所有权相关的风险和报酬没有从卖家转移到买家,那么无论将结构设计的多么复杂,也不能确认资产是“真”的卖出了。至于如何来判断资产所有权上的风险和报酬转移出去了,则必须从资产买卖合同的条款以及资产证券化方案中的信用增级方式等,来加以分析和判断。会计标准不可能定到使市场中的每项交易都能非常方便的“对号入座”,但在基本原则之下尽可能详细以便于操作,则是非常必要的。

第二,关于特殊目的实体本身的核算和合并报表问题。特殊目的实体如果表现为一个公司制企业,那么其本身的会计核算问题不会显得太难。但是,如果表现为一个信托计划或信托账户,那么也将其视作一个公司制实体来进行会计处理、也独立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就不太容易让人接受了。目前,我国的信托公司在对信托计划进行会计核算时,大多数就不是这样处理的。那么,较为合理的选择是什么呢?答案应是将信托账户或信托计划作为一个独立的会计实体来对待,并独立地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只有这样,才能将信托投资公司自身的资产与信托资产独立开来,这既是信托法所要求的,也符合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因为,信托资产本来就不是信托投资公司的。

至于特殊目的实体是否纳入按揭公司合并会计报表范围的问题,取决于特殊目的公司是否受按揭公司的控制。如果受按揭公司控制,自然而然地就应纳入合并会计报表范围。问题是,如何才能判断按揭公司是否能够控制特殊目的实体。这是一个国际上极富争议而又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想当初美国安然公司如此多的特殊目的实体因为会计准则的某些“不完善”而导致资产和负债风险没有恰当地纳入合并报表,真让人后怕!这方面问题的复杂性在于如何界定控制权的存在。是否必须要有实际持股甚至比例还要超过50%才表明控制权的存在?是否可以通过股权比例以外的因素来界定控制权的存在?因为不是所有情况下都会存在股权因素,比如特殊目的信托,与一般的股份公司根本就不是“同类”组织。如果将此问题延伸开去,将很难三言两语说清楚。但无论如何,值得认真考虑通过股权比例以外的多种因素来界定控制权存在。美国公认会计原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在这方面已经有较深入的探讨。

第三,关于信托受益凭证持有人对收益权的核算问题。如果将通过支付对价取得的信托受益凭证类比到某种金融债券,那么其核算问题就不会太难。问题是信托受益凭证持有人持有的受益凭证,与一般金融债券(比如国债)是有本质区别的。受益凭证具有“一定”的“股权”性质,因为持有信托凭证者对信托资产拥有剩余权。那么为何又只是“一定”呢?因为该凭证的持有者不能对信托资产的运用、处分施加影响,而只能根据信托计划的约定实施监督。从这个意义上讲,信托受益凭证持有者对受益权的核算类比“成本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可能较为合理。

第2篇

关键词:PPP 资产证券化 ABS

当今无论在经济发展还是金融领域,“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和“资产证券化”均是最火热的名词,而它们相结合产生的“PPP项目资产证券化”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常见诸报端。

2016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证监会联合《关于推进传统基础设施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相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今年2月,被誉为第一单PPP项目ABS(即“信贷资产证券”)的“新水源污水处理服务收费收益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在私募报价系统发行落地;随后上交所、深交所等对优质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建立绿色通道,证券业协会的会议上提出“对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即报即审,绝对优先”,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至今,各地区上报国家l展改革委的拟资产证券化PPP项目共41单。

国家大力推动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背景

(一)PPP目前投资额较大,亟待盘活存量

自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PPP模式在全国得到快速发展。单从财政部入库的PPP项目情况来看,投资及落地规模均已可观。根据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截至2016年12月末,全国入库的PPP项目共计11260个,投资额高达13.5万亿元,约为2016年我国GDP的18%,项目数量和投资额分别较年初大幅增长61%和66%。其中,入库项目已进入签约落地阶段的有1351个,投资额2.2万亿元。未来随着PPP模式进一步推广,投资规模会更大,需要采取相应措施盘活存量资产,加强流转,这有利于PPP的健康发展。

(二)PPP项目期限长、现金流稳定,适宜采用资产证券化盘活存量资产、进行融资

PPP项目投资经营期限一般在10年以上,有些甚至达到30年,时间跨度长提高了社会资本方或项目公司的融资难度和成本。但是,在特许经营阶段,项目公司一般会根据前期签订的协议,按照约定的价格按期收取经营费用,这部分现金流较为持续和稳定。资产证券化最本源的含义是融资人将流动性较差但能够持续产生现金流的资产出售并予以证券化,实现融资并提高资产流动性,PPP项目天然适合作为资产证券化的优良标的。ABS发行的票面利率一般较银行贷款存在一定的成本优势,PPP作为国家大力推广的模式,且本身就有政府方参与其中,隐含了部分政府信用,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方式融资更节约了融资成本。

PPP项目资产证券化投资领域

PPP由财政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两套体系主管,各自有其PPP项目库。国家发展改革委主管传统基础设施领域的PPP项目,财政部主管公共服务领域的PPP项目。

国家发展改革委文件提到,传统基础设施包含七大领域:能源、交通运输、水利、环境保护、农业、林业以及重大市政工程,并对上述七大领域包含的项目类别作出了具体说明;根据财政部相关文件,公共服务领域包含能源、交通运输、市政工程、农业、林业、水利、环境保护、保障性安居工程、医疗卫生、养老、教育、科技、文化、体育、旅游等。对比来看,公共服务领域包含传统基础设施及科教文卫等领域。

对于国家发展改革委主管的PPP项目,未来一段时间,将主要是前述提及的各省市所上报41单项目用来资产证券化,经过各省市的初步筛选,上报的41单项目属于当地比较优质、各项流程操作规范的PPP项目,包含污水垃圾处理项目21单,公路交通项目11单,城市供热、园区基础设施、地下综合管廊、公共停车场等项目7单,能源项目2单。由此来看,主要集中在污水垃圾处理、公交等领域,对应国家发展改革委指定的七大传统基础设施领域当中的环境保护与交通运输等领域。

对于财政部主管的PPP项目证券化的范围,主要是在财政部三批PPP示范项目中选择。根据财政部数据,截至2016年12月末,财政部示范项目共计743个,投资额1.86万亿元。其中,已签约落地363个,投资额9380亿元;落地率49.7%。行业分布方面,落地的363个示范项目中,市政工程类180个,占50%;交通运输类37个,占10%;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类30个,占8%;水利建设类项目21个,占6%;教育、医疗、养老三类合计36个,占10%(见图1)。

综上,未来一段时间,投资者主要面临污水、垃圾处理,公路交通以及供热供气供水等领域的PPP项目ABS,目前企业类ABS涉及上述领域的非PPP项目ABS均已发行过多单。

PPP项目ABS基础资产的形式与交易结构

首批获得上交所挂牌转让无异议函的三笔PPP项目ABS,基础资产基本是收费收益权。未来,收益权类PPP项目ABS成为主要的发行品种,除此之外,PPP项目ABS的基础资产还有哪些形式?

首先,一个PPP项目有多个参与方,虽然PPP项目参与方式及操作模式各异,但项目参与方构成性质与对应职责基本一致:政府、社会资本、金融机构、项目公司、承包第三方,他们扮演的职责分别是:社会资本或项目公司负责PPP项目的建设(也可能再承包给第三方)、运营以及特许经营时段结束后移交给政府或政府指定方,金融机构提供资金(项目公司组建以及项目公司成立后建设运营的融资),政府或政府指定方负责监督项目质量以及在特许经营时段结束后从项目公司或社会资本处接手PPP项目。根据PPP项目参与机构在项目中的职责,一个PPP项目ABS被打包的基础资产可能包含几种,参见表1。

其中,社会资本能够提供的增信措施包括:差额补足、对投资者的投资份额进行回购、对项目公司提供的增信措施进行担保等。

PPP项目ABS还款来源分析

(一)项目本身运营产生的收入

不仅仅是PPP项目ABS,所有基础资产为收费收益权的ABS,投资者都需关注基础资产未来产生的现金流情况。当前,此类ABS未来现金流的预测基本是按照“目前收费状况+影响未来收支因素”的框架进行。PPP项目收入回报机制包括使用者付费、可行性缺口补助和政府付费三种支付方式。三种支付方式下投资者的关注点有所不同(参见表2)。

表2 PPP项目支付方式及对应投资者关注点

支付方式 具体形式 ABS投资者主要关注点

使用者付费 最终消费用户直接付费购买公共产品和服务 如果使用者数量较多,单一使用者对项目现金流影响均较小情况下,则需关注该PPP项目每年现金流的稳定性及在当地的垄断性、对使用者的“粘性”,如目前或者未来当地出现替代性产品等导致使用者分流等,现金流会减少;

如果使用者数量较少,个别使用者对项目现金流影响较大,则需关注使用者的信用情况,特别是费用占比较高者

可行性缺口补助 使用者付费不足以满足社会资本或项目公司成本回收和合理回报时,由政府以财政补贴、股本投入、优惠贷款和其他优惠政策的形式,给予社会资本或项目公司经济补助 要同时关注使用者与政府信用,先看使用者付费与“项目成本+合理回报”的差额;如果使用者付费不足以覆盖,则要看政府给予差额补助的方式与程度

政府付费 政府直接付费购买公共产品和服务 完全转变为政府信用,需关注当地经济和财政收入、支出情况:根据财政部规定,每一年度全部PPP项目需要从预算中安排的支出责任,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应当不超过10%。政府每年支出总计为:社会资本方承担的年均建设成本+年度运营成本+合理利润

(二)项目本身现金流不足的,社会资本或者政府提供增信

目前,交易所发行的收费收益权类ABS,基础资产未来预期产生的现金流在正常情况下对优先级ABS本息的覆盖倍数基本在1.1倍以上,区间下限不是太高,而影响现金流的因素本身就很多。加之PPP项目运营时间一般很长,时间暴露风险较高,因此PPP项目ABS除去项目本身产生的现金流作为第一还款来源外,有必要设置差额补足等增信条款来对冲偿付投资本息不足的风险。

PPP项目ABS增信方一般为项目公司的股东,即社会资本(或其关联方)与政府。因PPP项目是最近几年推行发展,且《通知》要求各省级发展改革委上报的PPP项目社会资本参与方为行业龙头企业,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的41单PPP项目ABS社会资本方资质较好。而对于差额补足方为政府的ABS,则又变成了分析当地经济发展与财政收支情况的问题。

(三)其他增信措施

PPP项目ABS的投资者还可以关注ABS是否设置其他的增信措施以在现金流恶化时生效。比如对于以PPP项目公司为原始权益人的ABS,是否以其特定期间内应收账款的收费权作为质押;以社会资本为原始权益人的ABS,是否以其持有项目的公司股权作为质押;基础资产涉及的建筑等不动产是否用来抵押等。

PPP项目ABS的风险

对于PPP项目资产支持证券,除去面临一般ABS常见的风险外,因为PPP项目的特殊性,投Y者还面临一些其他风险,这些风险最终会导致至少PPP项目失败或提前结束,基础资产灭失,或者预期现金流改变,对产品端的本息覆盖程度降低。

(一)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主要表现为PPP项目合同签订后,政府出台的相关规定或政策使得特许经营项目不能按照原定方案或合同继续执行。

(二)政府信用风险

PPP项目中的信用风险不仅涉及项目公司、社会资本方,有些也与政府违约有关。例如,前几年某污水处理项目中,项目签订后当地政府认为价格不公平,又单方面要求重新谈判来降低承诺价格。

(三)项目公司运营风险

上述某污水处理项目,发生过项目公司处理的污水没有排到指定地方而回流到自来水当中的事件,造成居民自来水水质被污染。上述两个原因,最终导致该项目失败。安全运作是PPP项目成功运行的基石,在引进社会资本专业领域经验、技术的同时,还要加强政府的监督作用,保证项目质量,防止出现重大问题。

(四)PPP项目运作经验不足

PPP在我国运作尚未成熟,相关经验不足,加之项目期限较长,导致项目签订时的条款制约后续的实际运营,并产生后续条款修改的可能,接着会对项目本身的现金流产生影响。

(五)竞争性项目出现

如泉州刺桐大桥项目中,大桥建成后初期,连通了晋江两岸,车流量稳定,车辆通行费稳步增长。但后续泉州市又修了6座大桥。而2004年后,该市大桥中只有刺桐大桥在收费,为了节约费用,人们纷纷在其他大桥通行,影响车辆通行费收入,2016年起,刺桐大桥停止收费。

(六)法律合规风险

在PPP项目识别、准备、采购、执行、移交各环节以及项目进行资产证券化过程中,不合规的操作以及法律瑕疵也会影响基础资产的有效性。

投资者应对风险的建议

(一)利用各种途径,做好信用主体的资质评审工作

通过评级报告、相关研究报告、公司内部的信用评级系统以及新闻报道等途径,做好PPP项目ABS参与主体的信用评审工作:针对社会资本方及项目公司,除与一般企业信评一样分析其经营、财务状况外,更应关注其在PPP项目所涉及领域的运作经验,如某知名体育场PPP项目提前结束的原因,部分就是因为社会资本方缺乏大型体育场馆的管理经验;针对政府方,可利用以往城投债分析搭建的信用评级体系,关注其所在地的经济、财政与以往信用履约情况,对敏感地域、行政级别较低政府方应加强把关。

(二)分析PPP项目现金流预测的合理性

针对收费权类ABS,一般会由第三方评估机构做预测并形成报告,投资者首先应厘清第三方机构的现金流预测框架,然后分析相关假设与增长率等预测背后的逻辑。同时,应将标的评估结果与可比项目进行对比,评估结果过于乐观时需要警惕。

(三)法律合规团队参与,防范法律风险

在进行信用审查的同时,公司法律合规团队也应参与进来,核实PPP项目从发起到落地以及做成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合同的效力、相关账户的真实性,并指出未来可能对本息偿付产生重大影响的条款。

(四)加强与各方的沟通

第3篇

目前选股的两个纬度,一个是行业上的,一个是区域上的。区域上,市场目前炒作“振兴题材”。但是客观地说区域振兴概念很难持续,一方面是地方政府缺钱,另一方面是自上而下合逻辑的贯彻好的标的进行投资较难。随着地方土地财政的减少,我们认为区域投资的纬度未来一段时间不在于“振兴概念”,而在于“地方资产证券化主题”。

未来选股方向在于地方国企

随着土地收入和财政收入的减少,而各地方政府竞相提出N万亿投资口号的情况下,一方面地方政府会打银行的主意,另一方面则会打证券市场的主意,地方政府必然会将其当地国企资产“证券化”,在IPO通道受阻的情况下。必然通过并购重组进行,特别是地方国有资产实力雄厚的省市,比如上海、北京、天津、重庆、武汉、山东、江苏、陕西等。这涉及众多地方国企,足以影响市场的估值。我们认为未来几个月的选股思路就在于此。

从行业纬度来看,经济基本面呈现喜忧参半的局面,我们总结为是“三暖三冷”:政府暖,民间冷;国内暖、国外冷;宏观暖、微观冷。经济基本面在通往复苏的道路上,充满了矛盾和混沌的状态。

随着项目资金到位和天气转暖,3-4月份基建项目将大范围开工,水泥、钢铁、机械等重要的工业品都进入了需求旺季。3-4月份是一个重要的观察时间点。本周开始我们会在全国多个地区进行调研,主要是了解基建项目的开工进展情况和对相关行业的实际拉动作用。

3月中旬后水泥消费进入旺季,上周水泥销量开始逐日增加,但价格大部分持平,仍在低位运行。旺季开始并没有带动水泥价格提升。背后的逻辑是:量的增加不一定能带来价格增长,更重要的是开工率和产销率指标。只有量增加到供需紧张的程度才能驱动价格提升,并最终使水泥企业毛利率提升。行业研究员的判断是2季度之前应该都是在临界点之前徘徊,十分正向拉动效应并不明显。

继续关注“早周期”行业

值得注意的是,上周钢铁贸易商库存出现了下降,在钢价已低于行业平均成本的情况下,社会库存的下降对国内钢价止跌企稳具有积极意义。本轮钢价、开工率和社会库存间的博弈关系告诉我们:在产能严重过剩的背景下,全年钢价更可能是在成本线附近起伏,钢企效益不可能太乐观。但考虑短期的波动触底和估值水平,不建议再大幅减持钢铁与煤炭板块。

关于有色近期的走势,我们和很多投资者做了交流。金属期货市场对基本面的风吹草动很敏感,资本市场对期货价格的波动也很敏感。我们现在处于一个对信号非常敏感的时期,但来自基本面的信号往往是混淆和缺乏持续性的。对于流动性泛滥将导致通胀,所以应该开始超配资源股的说法,投资逻辑上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只有通胀使得名义利润大幅度增长才是有色股飙升的基础,对工业金属而言。基本面需求是皮,流动性冲击是毛。在目前需求不足,产能过剩的背景下,有色价格更可能是在成本线附近起伏,至少上半年看不到效益的乐观情况,我们觉得在目前已经整体涨幅很高(反映了流动性预期)的情况下,进一步持续上涨(反映业绩增长预期)为时太早。

第4篇

关键词:风险隔离机制 spv设计 资产转让 增级措施

资产证券化是集合一系列用途、质量、偿还期限相同或相近,并可以产生大规模稳定的现金流的资产(或贷款),对其进行组合包装后,以其为标的资产发行证券进行融资的过程。它的基本运行程序是:商业银行将其持有的资产卖给spv,从spv那里回收资金;spv以这些资产为支撑发行证券,由证券承销商将证券销售给投资者,回收资金。资产证券的本息,以及证券化的其它费用由借款人偿付的贷款本息来支付。

简言之,资产证券化就是将缺乏流动性、但预期能产生大规模稳定现金流的资产包装成证券出售给投资者,包装的目的是为了吸引投资者,包装的原因是由于多数情况下发起人自身的资产状况并不理想、难以涉足资本市场来融资。证券市场筹资功能的实现依靠投资者的参与,因此,资产证券化不仅限于吸引投资者,还必须加强对投资者权利的保护。

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威胁投资者利益的主要是破产风险,尤其是发起人的破产和spv自己的破产。风险隔离机制就是为隔离上述风险所设的“防火墙”,主要涉及spv的组织形式和资产转让的形式。增级措施使证券本息的支付不再单纯依赖贷款产生的现金流。因此,资产证券化要着眼于风险隔离机制的构造和增级评级这两个环节加强对投资者权利的保护。

spv的设计

spv(special purpose vehicle)就是一个特殊目的法律实体,完全是为了融资而设立的临时机构,但又必须能获得国际上权威资信机构授予的较高信用等级。根据标准·普尔公司的定义,spv是一个不可能因其自己的行为而导致破产,并且与任何有关当事人的破产充分隔离的实体。

(一)spv的特征

spv一般是独立于其它金融机构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可能由第三方设立,也可能是发起人的全资子公司。它主要有以下特征:

1.spv是一个特殊的法律实体。spv是发起人在实现其预期财务目标过程中,为了迎合法律的要求而特设的一个法律概念上的实体,近乎一个“空壳公司”,只拥有名义上资产和权益,实际管理和控制均委托他人进行,自身并不拥有职员和设施。但它必须在法律上是一个独立于发起人的法人实体。

2.spv是一个临时机构。spv系因证券化业务而设,也将因其预期目的的达到而解散。因此,它的业务仅限于证券化。

3.spv是一个“空壳公司”。其基础资产由发起人提供,资产的现金流管理委托给信托机构,证券发行由证券承销商包办。

4.spv是一个“不破产实体”。证券化前必须经过严格测算,以确保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足以支付证券本息和证券化的其它费用,故spv在正常运作情况下一般不会破产。通过“真实销售”,证券化资产法律上的所有人是spv,有效隔离了银行的破产风险。

5.成本最小化原则。资产证券化是一种收益空间较小的证券业务,因而在其各个环节中必须追求成本的最小化。基于上述考虑,spv的净资产不能太大,不能拥有自己的人员和设施,在组建地的选择上也首先要考虑税收因素。

总之,spv的实质意义不过是在“破产隔离”的设计上,在表面形式上却只能是一个小规模的公司。它可能连自己的经营场所都不需要,甚至只需一个法律上的名称即可。

(二)spv设计中需注意的问题

1.spv的组织形式。选择一个既能担当起spv职责、税负又小或没有纳税义务的组织形式是非常重要的。在实践中,spv一般是有限合伙、信托或有限公司,在英美法系国家主要为信托的形式,而在大陆法系则主要为公司的形式。从我国的情况来看,spv极有可能采用公司形式。为保护投资者权利,应保证发起人的破产不会累及spv。如果spv是银行的全资子公司,当二者存在过度控制或不利影响、关系暧昧或极度复杂时,在发起人破产时法院可能将spv的资产与发起人合并。因此,spv不仅要在形式上独立,还需采取一些其它措施,如独立从事业务、有独立的办公场所、管理人员和财务制度、独立支付成本和费用、避免关联交易等。

2.spv组建地的选择。spv既可在发起人所在地组建,也可在其他地区注册。一般情况下,选择注册地除要考虑税收、法律监管的因素,还要考虑破产法的规定,以及该地区政策的稳定性。

3.spv设计中的风险隔离问题。spv作为银行与投资者之间的中介和证券的发行人,是资产证券化交易结构的中心。银行之所以能够成功地将其资产转让给投资者,是因为设计了一个不破产的spv,阻断了银行破产给投资者带来的风险,给了投资者以极大的安全保障。要做到远离破产风险,构造spv时须做到这几点:

spv经营范围的限制。经过严格测算的证券化业务风险不大。为防范风险,spv的章程、协议应严格禁止其从事与证券化无关的任何其它经营和投融资活动,避免发生与证券化无关的负债。

债务范围的限制。为防范风险,spv除履行资产转让这一债务及相关担保义务债务外,一般不应发生任何其他与证券化无关的债务和提供其他担保。

spv破产的限制。自愿性破产常是债务人逃废债务的惯用伎俩,独立董事制度是限制自愿性破产的一个重要措施。spv的董事会中应至少有一名独立董事,必须有独立董事的同意票才能申请破产。使spv获得破产隔离效果的另一技术性措施是spv的结构由两类股票组成,规定必须在这两类股票的持有人都同意时才能提出自愿破产申请,而其中一类股票被抵押给spv证券的持有人或者由他们控制。破产程序启动前一定时间内证券本息的支付可能因破产程序的启动而被法院撤销或宣告无效,因此,spv一般与其债权人约定,在证券本息全部清偿完毕之后1年(或更久)内不得对spv提出破产申请,以此来限制spv的非自愿性破产。

当然,除上述措施外,还有对spv的其它相关限制,如不得用发起人的资产设立抵押等,来确保spv的独立性和不破产地位。

资产转让

隔离发起人破产风险的另一个措施便是确保被转让资产的真实出售,但发起人因出售所得可能要涉及所得税问题,使证券化的成本提高。因此,资产转让的目的是既要实现风险隔离,又要富有成本和效率优势。

资产转让的方式一般有债务更新、从属参与和真实销售三种。所谓债务更新是指先终止发起人(商业银行)与债务人(贷款人)之间的债务合约,再由spv与债务人之间按原合约主要条款订立一份新合约来替换原来的债务合约。从法律角度来看,债务更新的实质是合同的转让,可以满足“真实销售”的要求,但手续较烦琐,成本较高,适于仅涉及少数债务人的情况,不适于债务人众多的资产的证券化。

从属参与是发起人以附追索权的方式向spv融资,基础资产不发生转让,发起人与债务人的合约一直有效,spv与债务人之间无合同关系。spv发行证券融资,发起人以其所持有的资产为担保向spv融资,在原始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发起人再向spv偿还借款,spv再以此支付证券本息。从属参与实际上就是担保融资,在大陆法系,这其实是以债权出质的权利质押。在这种模式下,spv资产的取得过分依赖原始债务人偿付,必须防范原始债务人故意使财产减少、毁坏、欺诈贷款或提前还款等风险。尽管各国破产法都承认别除权,但别除权的行使非常麻烦,且在超额担保情况下,超额担保部分还是会被列入发起人的破产财产。因此,从属参与并不能完全隔离发起人的破产风险,所发证券也将难以吸引投资者。

相比之下,真实销售是较为理想的选择。真实销售采取的是表外处理,不仅有助于改善发起人的资产负债表,而且在破产隔离的实现上也更为彻底。从法律角度来看,真实销售属于债权的转让。但至于什么样情况下构成一个真实销售,需要法院通过个案分析予以确定。

理想的资产转让是一个外观上是真实出售,而实际是担保融资的交易;一个在破产法和会计制度上被认为是真实出售,而在税法上被认为是担保融资的交易。因此,为保护投资者的权利,监管部门应加强对资产转让的监管。

信用增级和信用评级

真实销售有利于隔离发起人的破产风险,但由此可能使spv丧失对发起人财产的追索权,证券本息的偿付只能孤立地依靠资产产生的现金流,这就必然蕴含另一种风险:如果原始债务人违约怎么办?如果原始债务人提前还款造成现金流不稳怎么办?因此,spv常采用外部增级和内部增级这两种信用加强措施来提高证券的信用等级。否则,spv这一空壳公司所发的证券定将难以吸引投资者。

外部增级是指由发起人以外的第三方提供信用增级工具,其常见形式有:由银行提供信用证、保险公司提供保证函或者担保公司提供担保等,甚至还可以由第三方提供享有次级请求权的贷款。

内部增级主要通过对spv资本结构的设计来实现。其常见形式有:一是将spv发行的证券划分为优先级和次级证券,次级证券必须在优先级证券完全得到清偿之后才能获偿。次级证券由追求高收益并愿意承担高风险的投资者、发起人和为spv提供信用的人所持有。次级证券的存在加强了优先证券的信用等级。二是由发起人向spv提供担保。实际上,证券化多由发起人提供信用担保。在证券的本息不能支付时,由发起人补偿,投资者还可以就其向发起人追索。但这种提供追索权的资产转移很容易被认定为融资担保,采取这种手段必须极其谨慎。三是由发起人为所转让的资产提供超额担保或者打折出售。此时,证券化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大于证券本息支付所需的现金量,这样,spv就可以利用转移来的多余财产为证券支付提供保证。

由于债务人存在违约的可能,资产产生的现金流是不稳定的,甚至可能会“断流”。因此,当spv无法按时支付证券本息时,就需有人为其垫支,即为spv提供流动性便利,以保证支付的及时性。

采取了信用增强和流动性便利措施后,就可以对证券进行评级了。评级时首先要遵循对普通证券信用风险评估的基本准则,其次要就spv的违约可能性、spv承担责任的条件和能力、关联方破产对spv的影响这三个方面进行评估。由于采取了一系列信用增强措施,证券的信用等级多能达到投资者所认可的级别,尤其是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多能达到aaa级,成为仅次于政府债券的“银边债券”。

初次评级后,评级机构还需要对证券在整个存续期内的业绩进行“跟踪”,及时发现新的风险因素,并做出是否需要升级、维持原状或降级的决定,以维护投资者的利益。

相比于普通证券,资产证券的风险性更高。设计不好,易造成证券化操作的失败。监管不利,易损害投资者权利。保护投资者意即保护市场,因此,应切实保护好投资者权利。

参考文献:

1.何德旭.中国金融创新与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2.符启林.商品房预售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第5篇

关键词:风险隔离机制SPV设计资产转让增级措施

资产证券化是集合一系列用途、质量、偿还期限相同或相近,并可以产生大规模稳定的现金流的资产(或贷款),对其进行组合包装后,以其为标的资产发行证券进行融资的过程。它的基本运行程序是:商业银行将其持有的资产卖给SPV,从SPV那里回收资金;SPV以这些资产为支撑发行证券,由证券承销商将证券销售给投资者,回收资金。资产证券的本息,以及证券化的其它费用由借款人偿付的贷款本息来支付。

简言之,资产证券化就是将缺乏流动性、但预期能产生大规模稳定现金流的资产包装成证券出售给投资者,包装的目的是为了吸引投资者,包装的原因是由于多数情况下发起人自身的资产状况并不理想、难以涉足资本市场来融资。证券市场筹资功能的实现依靠投资者的参与,因此,资产证券化不仅限于吸引投资者,还必须加强对投资者权利的保护。

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威胁投资者利益的主要是破产风险,尤其是发起人的破产和SPV自己的破产。风险隔离机制就是为隔离上述风险所设的“防火墙”,主要涉及SPV的组织形式和资产转让的形式。增级措施使证券本息的支付不再单纯依赖贷款产生的现金流。因此,资产证券化要着眼于风险隔离机制的构造和增级评级这两个环节加强对投资者权利的保护。

SPV的设计

SPV(SpecialPurposeVehicle)就是一个特殊目的法律实体,完全是为了融资而设立的临时机构,但又必须能获得国际上权威资信机构授予的较高信用等级。根据标准·普尔公司的定义,SPV是一个不可能因其自己的行为而导致破产,并且与任何有关当事人的破产充分隔离的实体。

(一)SPV的特征

SPV一般是独立于其它金融机构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可能由第三方设立,也可能是发起人的全资子公司。它主要有以下特征:

1.SPV是一个特殊的法律实体。SPV是发起人在实现其预期财务目标过程中,为了迎合法律的要求而特设的一个法律概念上的实体,近乎一个“空壳公司”,只拥有名义上资产和权益,实际管理和控制均委托他人进行,自身并不拥有职员和设施。但它必须在法律上是一个独立于发起人的法人实体。

2.SPV是一个临时机构。SPV系因证券化业务而设,也将因其预期目的的达到而解散。因此,它的业务仅限于证券化。

3.SPV是一个“空壳公司”。其基础资产由发起人提供,资产的现金流管理委托给信托机构,证券发行由证券承销商包办。

4.SPV是一个“不破产实体”。证券化前必须经过严格测算,以确保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足以支付证券本息和证券化的其它费用,故SPV在正常运作情况下一般不会破产。通过“真实销售”,证券化资产法律上的所有人是SPV,有效隔离了银行的破产风险。

5.成本最小化原则。资产证券化是一种收益空间较小的证券业务,因而在其各个环节中必须追求成本的最小化。基于上述考虑,SPV的净资产不能太大,不能拥有自己的人员和设施,在组建地的选择上也首先要考虑税收因素。

总之,SPV的实质意义不过是在“破产隔离”的设计上,在表面形式上却只能是一个小规模的公司。它可能连自己的经营场所都不需要,甚至只需一个法律上的名称即可。

(二)SPV设计中需注意的问题

1.SPV的组织形式。选择一个既能担当起SPV职责、税负又小或没有纳税义务的组织形式是非常重要的。在实践中,SPV一般是有限合伙、信托或有限公司,在英美法系国家主要为信托的形式,而在大陆法系则主要为公司的形式。从我国的情况来看,SPV极有可能采用公司形式。为保护投资者权利,应保证发起人的破产不会累及SPV。如果SPV是银行的全资子公司,当二者存在过度控制或不利影响、关系暧昧或极度复杂时,在发起人破产时法院可能将SPV的资产与发起人合并。因此,SPV不仅要在形式上独立,还需采取一些其它措施,如独立从事业务、有独立的办公场所、管理人员和财务制度、独立支付成本和费用、避免关联交易等。

2.SPV组建地的选择。SPV既可在发起人所在地组建,也可在其他地区注册。一般情况下,选择注册地除要考虑税收、法律监管的因素,还要考虑破产法的规定,以及该地区政策的稳定性。

3.SPV设计中的风险隔离问题。SPV作为银行与投资者之间的中介和证券的发行人,是资产证券化交易结构的中心。银行之所以能够成功地将其资产转让给投资者,是因为设计了一个不破产的SPV,阻断了银行破产给投资者带来的风险,给了投资者以极大的安全保障。要做到远离破产风险,构造SPV时须做到这几点:

SPV经营范围的限制。经过严格测算的证券化业务风险不大。为防范风险,SPV的章程、协议应严格禁止其从事与证券化无关的任何其它经营和投融资活动,避免发生与证券化无关的负债。

债务范围的限制。为防范风险,SPV除履行资产转让这一债务及相关担保义务债务外,一般不应发生任何其他与证券化无关的债务和提供其他担保。

SPV破产的限制。自愿性破产常是债务人逃废债务的惯用伎俩,独立董事制度是限制自愿性破产的一个重要措施。SPV的董事会中应至少有一名独立董事,必须有独立董事的同意票才能申请破产。使SPV获得破产隔离效果的另一技术性措施是SPV的结构由两类股票组成,规定必须在这两类股票的持有人都同意时才能提出自愿破产申请,而其中一类股票被抵押给SPV证券的持有人或者由他们控制。破产程序启动前一定时间内证券本息的支付可能因破产程序的启动而被法院撤销或宣告无效,因此,SPV一般与其债权人约定,在证券本息全部清偿完毕之后1年(或更久)内不得对SPV提出破产申请,以此来限制SPV的非自愿性破产。

当然,除上述措施外,还有对SPV的其它相关限制,如不得用发起人的资产设立抵押等,来确保SPV的独立性和不破产地位。

资产转让

隔离发起人破产风险的另一个措施便是确保被转让资产的真实出售,但发起人因出售所得可能要涉及所得税问题,使证券化的成本提高。因此,资产转让的目的是既要实现风险隔离,又要富有成本和效率优势。

资产转让的方式一般有债务更新、从属参与和真实销售三种。所谓债务更新是指先终止发起人(商业银行)与债务人(贷款人)之间的债务合约,再由SPV与债务人之间按原合约主要条款订立一份新合约来替换原来的债务合约。从法律角度来看,债务更新的实质是合同的转让,可以满足“真实销售”的要求,但手续较烦琐,成本较高,适于仅涉及少数债务人的情况,不适于债务人众多的资产的证券化。

从属参与是发起人以附追索权的方式向SPV融资,基础资产不发生转让,发起人与债务人的合约一直有效,SPV与债务人之间无合同关系。SPV发行证券融资,发起人以其所持有的资产为担保向SPV融资,在原始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发起人再向SPV偿还借款,SPV再以此支付证券本息。从属参与实际上就是担保融资,在大陆法系,这其实是以债权出质的权利质押。在这种模式下,SPV资产的取得过分依赖原始债务人偿付,必须防范原始债务人故意使财产减少、毁坏、欺诈贷款或提前还款等风险。尽管各国破产法都承认别除权,但别除权的行使非常麻烦,且在超额担保情况下,超额担保部分还是会被列入发起人的破产财产。因此,从属参与并不能完全隔离发起人的破产风险,所发证券也将难以吸引投资者。

相比之下,真实销售是较为理想的选择。真实销售采取的是表外处理,不仅有助于改善发起人的资产负债表,而且在破产隔离的实现上也更为彻底。从法律角度来看,真实销售属于债权的转让。但至于什么样情况下构成一个真实销售,需要法院通过个案分析予以确定。

理想的资产转让是一个外观上是真实出售,而实际是担保融资的交易;一个在破产法和会计制度上被认为是真实出售,而在税法上被认为是担保融资的交易。因此,为保护投资者的权利,监管部门应加强对资产转让的监管。

信用增级和信用评级

真实销售有利于隔离发起人的破产风险,但由此可能使SPV丧失对发起人财产的追索权,证券本息的偿付只能孤立地依靠资产产生的现金流,这就必然蕴含另一种风险:如果原始债务人违约怎么办?如果原始债务人提前还款造成现金流不稳怎么办?因此,SPV常采用外部增级和内部增级这两种信用加强措施来提高证券的信用等级。否则,SPV这一空壳公司所发的证券定将难以吸引投资者。

外部增级是指由发起人以外的第三方提供信用增级工具,其常见形式有:由银行提供信用证、保险公司提供保证函或者担保公司提供担保等,甚至还可以由第三方提供享有次级请求权的贷款。

内部增级主要通过对SPV资本结构的设计来实现。其常见形式有:一是将SPV发行的证券划分为优先级和次级证券,次级证券必须在优先级证券完全得到清偿之后才能获偿。次级证券由追求高收益并愿意承担高风险的投资者、发起人和为SPV提供信用的人所持有。次级证券的存在加强了优先证券的信用等级。二是由发起人向SPV提供担保。实际上,证券化多由发起人提供信用担保。在证券的本息不能支付时,由发起人补偿,投资者还可以就其向发起人追索。但这种提供追索权的资产转移很容易被认定为融资担保,采取这种手段必须极其谨慎。三是由发起人为所转让的资产提供超额担保或者打折出售。此时,证券化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大于证券本息支付所需的现金量,这样,SPV就可以利用转移来的多余财产为证券支付提供保证。

由于债务人存在违约的可能,资产产生的现金流是不稳定的,甚至可能会“断流”。因此,当SPV无法按时支付证券本息时,就需有人为其垫支,即为SPV提供流动性便利,以保证支付的及时性。

采取了信用增强和流动性便利措施后,就可以对证券进行评级了。评级时首先要遵循对普通证券信用风险评估的基本准则,其次要就SPV的违约可能性、SPV承担责任的条件和能力、关联方破产对SPV的影响这三个方面进行评估。由于采取了一系列信用增强措施,证券的信用等级多能达到投资者所认可的级别,尤其是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多能达到AAA级,成为仅次于政府债券的“银边债券”。

初次评级后,评级机构还需要对证券在整个存续期内的业绩进行“跟踪”,及时发现新的风险因素,并做出是否需要升级、维持原状或降级的决定,以维护投资者的利益。

相比于普通证券,资产证券的风险性更高。设计不好,易造成证券化操作的失败。监管不利,易损害投资者权利。保护投资者意即保护市场,因此,应切实保护好投资者权利。

参考文献:

1.何德旭.中国金融创新与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2.符启林.商品房预售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第6篇

关键字:资产证券化;坏账处理;不良资产;保护投资者

前言

为了将缺乏流动性、但具有未来预期稳定现金流转变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证券并据以融资,资产证券化得以应运而生。资产证券化是国际上比较通行的一种处理不良资产的方式,通过将不良资产证券化,银行可以提前收回现金,提升不良资产的潜在价值。但是,如果发起人为了减少自己坏账的风险和成本,而将该笔坏账通过证券化的流程使其可以在金额市场上销售,这样就会使投资者承担确定的风险。换言之,是发起人将自己坏账的成本转嫁给了广大投资者。这样绝对不是资产证券化的本意,那么资产证券化能避免坏账证券化以保护投资者吗?

一、资产证券化的概况

1970年美国的政府国民抵押协会,首次发行以抵押贷款组合为基础资产的抵押支持证券-房贷转付证券,完成首笔资产证券化交易以来,资产证券化逐渐成为一种被广泛采用的金融创新工具而得到了迅猛发展。①

资产证券化是发起人将缺乏流动性但能够在未来产生可预见的、稳定的现金流的资产或资产集合(在法学本质上是债权)出售给SPV,由其通过一定得结构安排,分离和重组资产的收益和风险并增强资产的信用,转化成由资产产生的现金流担保的可自由流通的证券,销售给金融市场上的投资者。②资产证券化将相对不流动的资产转换成市场可出售的证券,提高了资产流动性,提供了新的融资来源。

可以看出,资产证券化是把缺乏流动性、但具有未来预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集中起来,形成一个资产池,通过结构性重组,将其转变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证券并据以融资。在银行财务管理中,资产证券化是银行贷款业务适应市场发展而自发产生的新的银行业务,是对传统商业银行业务持有贷款到期、坐等利差实现的革命性变革,属于金融业务的一种创新。资产证券化不仅使银行突破了金融管制体系下分业、分地区经营的限制,更重要的是提高了银行资金的流动性,分散了信用风险,增强了银行对利率变动的敏感性,更使商业银行开发新贷款品种的积极性也大为提高。随着金融工程技术的日益提高,资产证券化的品种会日益增多,交易结构会日益复杂。

二、避免资产证券化沦为坏账处理的因素

资产证券化是国际上比较通行的一种处理不良资产的方式,通过将不良资产证券化,银行可以提前收回现金,提升不良资产的潜在价值。银行在资产证券化以实现不良资产流通起来的过程中,是否会沦为坏账处理的工具呢?如果在构建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未考虑到坏账的问题,或者说没有设计规避坏账假借资产证券化的名义来转嫁风险的因素,那么资产证券化产生的初衷就荡然无存,其存在的价值也就会失去根基。

(一)不良资产不同于坏账

银行如果出现坏账,确实会造成银行的损失,影响银行的信贷资本和资产的流动性。这笔不能收回的账款是否可以以不良资产的名义来实现证券化呢?当然不能。

从不良资产与坏账的区别来看,坏账是已经确认应收而又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而银行的不良资产(常称为不良债权),其中最主要的是不良贷款,是指银行顾客不能按期、按量归还本息的贷款。也就是说是那些银行发放的贷款不能按预先约定的期限、利率收回本金和利息。

从不良资产进行资产证券化来看,之所以资产证券化从问世以来一直被视为解决银行不良资产的最佳途径是因为资产证券化确实能够将银行资产负债表上的信贷资产由表内移至表外,从而提高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和盈利性,但不良资产证券化是有严格的前提条件的:被证券化的资产必须具备良好的未来预期收益,要有未来的现金流量作为保证。因此并不是所有的不良资产都能证券化。

可见,银行进行资产证券化是为了解决那些欠缺流动性的资产,实现已经逾期回收的贷款的回笼,同时,对资产证券化还进行可限制,所以,理论上是不允许确定不能收回的坏账进行证券化。

(二)信用增级降低坏账处理的可能性

信用增级是指在资产证券化中被用以防范风险、保护投资者的技术。③信用增级既可以由发起人通过超额担保、购买从属证券和设置利差账户等形式提供,也可以由第三人(通常是保险公司、金融担保公司和银行)通过保险、担保和签发信用证等形式提供。一般,在证券化的过程中,SPV与信用增级的提供人签订信用增级合同或者让偿付协议,明确信用增级提供人的信用等级、所提供的信用增级方式、幅度、偿付的条件和信用增级提供人可以获得信用增级费用。④

信用增级并不是从形式上是证券化的不良资产从表面上显示为良好资产,以吸引投资者,其实,证券化的资产通过信用增级,可以使投资者即使发生信用风险的情况下,也能实现证券权益的实现。是为了提高资产信用级别,增强证券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减轻和化解资产的信用风险,并在实质上为投资者的利益提供保护。

信用增级确实可以保护投资者的投资回报的权益,但是,有一点可能会被忽视,就是潜在的审核功能。试想,有谁会愿意为确实不能回收的坏账来进行信用增级呢?为了减少自己的风险,肯定也会进行必要的形式审查。比起水平参差不齐的投资者而言,显然,专业从事资产证券化信用增级的提供者更可能识别是否是坏账。

(三)真实销售减少坏账处理的可能性

SPV是指接受发起人的资产组合,并发行以此为支持的证券的特殊实体。SPV的原始概念来自于防火墙的风险隔离设计,它的设计主要为了达到"破产隔离"的目的。破产隔离是为避免发起人的破产风险和SPV的破产风险危机应收款,确保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这要求SPV需采取"真实销售"的方式从发起人处购得应收款。真实销售要求发起人将与拟证券化资产有关的权益和风险或控制权一并转移给SPV,是SPV获得对资产的合法权利。这也意味着SPV在交易之后既有权获取资产的收益,还需要承担资产的损失。

关于真实销售可以减少坏账处理可以从非真实销售角度来思考。例如,证券化资产剩余利润抽取利润不属于真实销售,它是一开始并没有确定发起人对资产的责任,而是若资产发生损失,发起人就爱予以弥补;资产在偿还投资者权益后又剩余,发起人旧雨衣获取。这种非真实销售行为是SPV对发起人有追索权,这种情况下,即使发起人进行坏账证券化,对SPV也不会有什么坏处,毕竟在资产发生损失时,SPV可以从发起人处获得补偿。显而易见,如果不采用真实销售模式,会极大地增加发起人通过证券化来处理坏账的可能性,而严格要求SPV发行的资产是通过真实销售而得的,其对该资产承担相应的风险,可以有效减少坏账处理的可能性。

三、总结

从理论上讲,构建资产证券化时确实禁止坏账处理,并且在现实运行中,也会通过一系列关联的制度设计来避免坏账证券化,如必须真实销售的要求、信用增级机构的把控。这些都会降低投资者的投资风险,保护投资者的投资回报的权益。但是,任何制度的设计在它的运行过程中都会有所漏洞,换言之,资产证券化并不能百分百确保在实践中不会存在坏账的证券化,可是资产证券化从其理论构架和制度设计上是可以尽量避免坏账处理的。

参考文献:

①http:///link?url=UNzjKjkChkW8tj8zQVek3qgcCkbyhFyRdelLb4mnESSQROEnwu26AigrReUZtg5k

②洪艳荣,资产证券化法律问题研究[M]:6.

③邵乐,浅析信贷资产证券化[J]2004,3:27

第7篇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地方政府;保障房;棚改区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地方政府所承担的经济建设任务越来越重,所需的资金量也逐年加大。面对一些地方政府近年来财政收入增速逐年放缓、财政支出需求逐年增加的实际情况,如何利用资产证券化等先进的技术手段拓宽资金来源,保障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是一个值得探索的命题。笔者拟以保障房建设项目、棚改区建设项目为例,进行一个简单的方案设计,探索资产证券化在前述领域的应用前景。

一、资产证券化简介

资产证券化是近40多年来国际金融领域最重要的金融创新和金融工具之一。自问世以来,发展非常迅速。而在我国,资产证券化还是一个较为新鲜的事物。

1、概念

资产证券化(ABS,Asset Backed Securitization)是指把缺乏流动性,但具有未来现金流的应收账款等资产汇集起来,通过结构性重组,将其转变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证券,据以融通资金的过程。

资产证券化中所指的资产是指原始权益人因过去的交易事项所取得和控制的经济权益,范围几乎没有限制,只要能够产生收益的资产均可以进行资产证券化。

2、运作方式

一个基本的资产证券化交易过程通常包括三个主要交易主体:原始权益人(发起人)、特设信托机构(SPV,Special Purpose Vehicle)以及投资者。

投资银行把这三个交易主体组织起来,构建成为一个严谨有效的交易结构:原始权益人(发起人)将自己拥有的特定资产以“真实出售”的方式出售给特设机构(SPV),SPV获得该资产的所有权,并向投资者发行以该资产的预期收益为担保的资产担保证券,用证券出售所得支付购买发起人资产所需的价格,同时用对该资产的所有权来确保未来的收益首先用于对证券投资者还本付息。投资者出资购买了证券后,定期得到SPV分配的本金及利息。

SPV在资产证券化交易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是整个业务的载体。SPV之所以被称作“特设机构”,就在于SPV只能购买发起人的资产,不能够进行其他业务。这就保证了其是一个不能破产的实体,从而完全保障投资者的利益。

在整个交易过程中,为了保证投资者的利益,SPV还需要通过信用增级机构对资产进行信用增级。信用增级是用于确保发行人按时支付投资利息的各种有效手段和金融工具的总称,是提高资产担保证券交易质量和安全性的一项关键技术。

3、经济意义

从微观上看,资产证券化能够提高资产的流动性,从而有效改善发行人的资本结构,同时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渠道,有效降低了融资成本。

从宏观上看,资产证券化实现了规模经济,提高了金融体系的运作效率,并改进了信息不对称的程度,降低了交易成本的同时,为发起人增加了新的融资渠道,为投资者增加了新的投资渠道。

二、地方政府进行资产证券化的探索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做好2013年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的通知》提到“2013年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是基本建成470万套、新开工630万套”。同时督促各地方政府抓紧落实、加快进度。《通知》还要求积极推进棚户区(危旧房)改造,到“十二五”末期,力争基本完成集中成片棚户区改造。

对于新建保障房项目,通常财政资金作为项目资本金仅占整个项目总投资的20%至30%,剩余70%至80%的建设资金需要通过银行贷款等渠道筹措解决。通常情况下,由于保障房项目存在利润低、抵押担保不足以及贷款期限过长等问题,商业银行在信贷资源偏紧的情况下,更倾向于综合回报高、周期短的项目,因此保障房建设企业承担了相当大的资金筹集压力。而对于棚户区改造,现阶段地方政府遇到的问题是,实现棚户区改造,需要政府投入巨量的财政资金进行基础设施投资、改造、升级。在基础设施完备之后,棚户区才有进一步的价值提升可能。

因此,在财政资金压力较大的现阶段,在不增加政府债务的前提下,以现有资产所能够带来的未来一段时期的收益作为标的物,可以进行资产证券化的探讨与尝试,简要操作模式及特点如下:

由保障房或棚户区改造建设管理企业作为发起人,将保障房、配套商业地产、停车位以及未来指定年限(如20年)可获得的房屋租金等能够明确带来现金流的资产出售给SPV。SPV将上述资产组合形成一个“资产池”,并以该“资产池” 的预期收益作为担保标的物向投资者发售担保证券。并用证券出售所得支付购买上述资产所需的价格,同时用对该资产的所有权来确保未来的收益首先用于对证券投资者还本付息。

保障房或棚户区建设企业作为发起人,可以一次性获得原本需要未来数年才能够逐步获得的资金,从而有效缓解现阶段的建设资金压力。同时,将通过资产证券化获得的资金投入到现阶段建设中,又能够保证下一个保障房或产业布局的尽快实现,从而尽早带来现金流的输入,促成建设发展的良性循环。

按照资产证券化的要求,资产的全部收益(扣除固定的服务费后)首先用于对证券投资者进行分红,因此作为投资者,在持有该项证券期间,可获得稳定的固定收益。

通过组建“资产池”,可以较为灵活的调整资产证券化中的标的物—资产。新形成的符合资产条件的资产可以动态的进入“资产池”,同时如果“资产池”中原有的资产发生产权变更等事项,也可以灵活的将其从“资产池”中移出。在保证稳定收益的前提下,资产证券化中的资产可以进行必要的调整。

三、面临的困难

资产证券化近十年来在我国受到了很多专家学者的呼吁,但是始终未有实质性推进。无论是信贷资产证券化,还是以REITS为代表的房地产(不动产)类信托,实际进入可操作阶段的例子屈指可数。而制度性困境是阻止其进一步发展的困难之一。

纵观整个资产证券化的过程,无论是法律主体地位、税收主体、交易结构安排,还是资产管理、评估、信托等相关层面,都缺乏相应的法律安排。缺乏行之有效的法律规范,直接导致了资产证券化的无法大规模推广。

以税收政策为例,按照目前的税收政策,整个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出现的两个交易过程—资产“真实出售”以及投资者购买证券,各方都需要缴纳较高的税费,产生了重复征税的问题。这使得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利润被摊薄,净回报率的降低无法吸引到到社会投资者。

困境之二在于资产证券化在我国推广过程中的“生不逢时”。2008年前后,就在国内对资产证券化进行广泛讨论的时候,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爆发了由次级抵押贷款大规模违约引发的经济危机。由于经济危机的原因,国内对以资产证券化为核心的金融创新产生了怀疑,同时在制度的创新上更加趋向于谨慎保守。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也阻碍了资产证券化的进一步推广。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