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4 16:24:44
序论:在您撰写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容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素质拓展;拓展训练;教学设计;大学生心理健康
一所高职院校,所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人格的学生,这应成为教育的第一宗旨。事实证明,具有健全的人格有助于青年学生适应急剧变化的社会,并有效地为社会服务。从这一个意义上讲,着重与人的精神体能的提高的素质拓展训练,将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新的“希望工程”,这对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素质拓展训练的概念
拓展训练起源于“二战”期间的英国。素质拓展训练是传统拓展训练的一种演变,以独特创意和训练方式被推广开来。素质拓展训练的价值所在,就是将管理心理学、组织行为学以及发展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理论融入其中,以拓展训练的培训模式为载体,研发出一套是适应于企业规范管理和团队建设的课程——拓展训练课程。随着拓展训练的发展,拓展训练进入本科甚至是高职的课程设置中,其中有相当多高校建立了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基地。素质拓展注重于对人的思想、心理、意志、品质、能力、身体以及顽强精神的一种磨练和考验。[1]现代素质拓展是将传统场地拓展训练与生存体验相结合,以在做中学为中心的全新体验式培训方式。它利用自然环境,通过精心设计的项目达到目的,全面提高受训者的人格品质、心理素质和团队精神。[2]
二、以素质拓展训练作为项目化实践内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中青联发(2002)14号《关于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意见》中指出,素质拓展要以开发大学生人力资源为着力点,进一步整合深化教学主渠道外,有助于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各种活动和工作项目。素质拓展训练作为一种适应当代教育发展需要的新型教学手段被应用到各个学科中,是时展的要求。
(一)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对高职生心理健康的具体影响
可提升心理素质。借助素质拓展训练的体验性和情景性,学习者可以在设置的项目情景中扮演某种角色,全心投入到训练当中,这对于认识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心相当有利。真正达到知情意合一。
促进专业技能提升。素质拓展训练已经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训练模式,通过形式多样、变幻莫测的情景对青少年学生予以磨练,促使青少年克服心理惰性,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青少年学生以积极开拓的姿态去战胜困难,提高解决问题的主体能动性,增强学习的迁移能力,促进专业技能的提升。
提升综合职业素质。在整个培训中通过每个人的发挥与自我的全面展现,从中更全面地认识到每个人的特长、优点及潜质所在,有助于帮助人们在实际工作中如何与他人沟通与交流,更好地发挥各自的特长与潜质及相互配合与协作、相互学习与借鉴,从而提升综合职业素质。
(三)将心理素质拓展训练纳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实现途径
以突出职业性为原则,将心理素质拓展训练纳入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以职业教学为中心,着重培养学生自我认知能力、缓解压力能力、人际关系能力、控制情绪的能力、自我监控的能力、自我效能等健康的心理素养。以弥补高职院校学生存在的学习动力不足、缺乏敬业精神、合作精神,责任心差、纪律观念、集体观念淡薄等精神体能问题。
以拓展训练为落脚点,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实施载体。要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育人目标,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仅靠理论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是远远不够的,应拓宽心理教育的实施载体,充分利用互联网快速、便捷、信息量大等优势,营造心理健康氛围,对学生进行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教育。也可以充分利用校园论坛、QQ群、博客等交流平台,以双向交流和沟通的方式,让学生在对话与互动中分析素质拓展训练的心得,实现自我教育。
三、以素质拓展训练作为项目化实践内容进行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
教学设计是提高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效率和兴趣的技术过程。教学设计思路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素质拓展训练中,关注学生心理成长、人格发展和心理素养。在具体教学设计中,将更强调四有“有目标、有专题、有项目、有模块”,来达到总体成效。
(二)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过程的现代视野将教学看成一个系统的过程。系统的成分包括确立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分析、确定拓展项目、编写具体教学实施措施、设计与实施总结性评价。具体的见列表1
课程总课时是24学时,其中理论讲授部分占10个学时,素质拓展训练活动占14个学时,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将把重心放在拓展项目的设计上。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对象差异性设计和开发出更多的训练项目。
三、素质拓展训练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具体运用
素质拓展训练在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实施,就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各项具体的任务。在这种集仿真与游戏与一身的训练中,学生主动积极去迎接困难,克服训练过程的诸如紧张、恐惧等心理难关。随之带来的是发自内心的胜利感、自豪感和自我正视感,这种感觉称之为高峰体验。高峰体验是心理健康的添加剂,心理学家Maslow认为,高峰体验是一种短暂的自我实现。[3]这对于挖掘个人发展潜能、增强自信心和提高自我效能都具有传统教育无法带来的推动作用。以人际关系与交往能力这章内容进行的信任背摔的拓展训练为例,具体实施过程包括如下步骤:第一,首先进行热身运动,破冰之旅可以让学生消除相互之间的隔阂。第二,培训老师先进行情景设置,并示范背摔标准动作和注意事项、人床搭建、辅助等动作,学生跟做动作。第三,根据男女比例进行分组,每15人一组,分为三或四组。10人组成人床,4人辅助,1人轮流进行背摔体验,培训老师做保护。第四,体验共享。在培训老师带领下,全体成员进行分享体验,通过反思、自省、领悟、交流等方式分享在训练过程中的表现出来的正性和负性的情感体验。可以引导学生换位思考问题,促使学生实现理论学习向实际应用所做的知识迁移。
另外,在素质拓展训练实施过程中,应注意把安全作为第一项重要责任。素质拓展训练的一些训练项目队参训学生在心理上具有较高的挑战性。同时一些高空项目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和安全隐患。将素质拓展训练引入教学时,一定要提前周密安排项目安全措施,组织合理,操作得当,以保证拓展项目的顺利开展,并消除学生的思想顾虑。
参考文献:
[1]郭洪芹.素质拓展训练在高校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09(11).
(一)教育目标的一致性是二者整合的先决条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是让大学生学会站在的立场,运用理论中的观点、方法来认识问题、解决问题[4]。它的具体要求是要立足于大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使大学生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要使大学生具备较高的文学修养,拥有较深的文化积淀,具有一定的史学基础,拥有较高程度的哲学思辨,对社会有较强的认知能力,同时还要具备一定艺术特长,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对大学生良好性格的修养、良好人格的培养,健康人品的滋养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使大学生自身可以生产潜在的文化产品,对整个社会产生良好的文化影响,为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输送正能量。可见,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拥有共同的目标,即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共同应对社会转型期各种消极思想观念、价值追求和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影响。因此二者具备整合的现实条件。
(二)教育内容的相辅相成性是二者整合的逻辑依据
文化素质教育不仅仅是文学、史学、哲学、艺术、美学等相关知识通过逻辑阐述对大学生的一种灌输,而更关注知识背后的文化背景、文化根源,以及社会和价值理念对大学生内心的影响。将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特别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成果传递给大学生,使之内化为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能力气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理论课教育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涉及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等方面。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里有大量的人性、道德、审美、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内容,解决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问题,这些内容必然涉及思想政治教育的“三观”问题,二者共同影响着大学生道德观念和政治素养的形成。同时,立足我国的国情,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必须以理论为指导,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服务。总之,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虽各有侧重,但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这一点上是相辅相成的。
(三)教育形式和方法的互补性为二者的整合提供了广阔空间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都主要依靠课堂教学、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等方式进行,都必须采取多样化的方法。二者在深入开展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相互借鉴、相互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一门学科以后更加注重理论在大学生中的广泛传播和应用,引导和促成学生系统掌握和运用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教育方法更强调系统教育理论的教授,在大多数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中,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是辅助的教育方式。文化素质教育为了让大学生汲取更多的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和思想精华,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和生活品质、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其教学场景更加开放,不局限于课堂,其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和容易接受并吸引大学生广泛参与。通过营造生动丰富和充满人文精神的教育氛围,调动学生参与教育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启迪大学生智慧,激发大学生灵感,引导大学生思考,活跃大学生思维。那么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实践性,二者需要在教学方法上取长补短。此外,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开展,均可以运用文化素质教育丰富多样的教育形式,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设计主题,以把握文化素质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
二、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途径
(一)以“三全”育人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
转变观念、统一思想是一切教育改革的前提。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统一于素质教育,目的是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基本教育观,也是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对此,高校中普遍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一是认为文化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只是文化课或“两课”教师、辅导员的责任,二是认为只要开设一些公选课就达到了提升学生素质的目的。实际上,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学科的区别就在于,它们必须贯穿于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和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全部环节,并依靠全体教育者的共同参与才能真正实现,是“全过程、全方位、全员”育人的最好体现。因此,各级教育管理者和全体教师都需要正确认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认识自身的责任并努力承担起这一重任。
(二)校内教育机构与师资队伍的整合
1.改革和优化高校内部相关教育机构及人员设立专门的机构统一管理协调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职能应包括制订教育教学计划、优化课程设置、设计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教育效果评价等。将文化素质教育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合一,形成教育合力。同时动员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在所有的课堂上言传身教,提升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思想道德水平。充分发挥政治理论课教师、文化素质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在大学生素质教育活动中的指导作用。2.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和思想政治素质教师的文化素养和思想政治素质集中体现在日常的思维角度、言谈举止、为人处世、生活态度等细节上,对大学生的影响非常深远。一方面要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政治素质,他们的能力越强,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形成就越好、越完善,因此增强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能够潜移默化地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另一方面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文化素养,根据对东北林业大学部分学生的调查,65%的大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课堂效果由思想政治教育课老师来决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能力越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就越快、越明显,因此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文化素质能够潜移默化地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质。
(三)教育形式和方法的整合
1.将政治理论融入到文化素质教育活动之中大学里经过长期沉淀形成的文化氛围是大学生文化素养形成和提高的土壤。大学各类科技节、文化艺术节内容丰富,各类社团活动精彩纷呈。将政治理论融入各种活动之中可以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同时达到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如东北林业大学将政治学习活动和主题推进式教育实践融入多种形式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活动。在活动中,生态文明建设等党的新的发展理念和经验总结潜移默化地传递给了大学生,对大学生进行了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掌握了中国化新的理论成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2.改革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根据对东北林业大学部分学生的调查,在大多数大学生看来“两课”是枯燥乏味的理论教育,不喜欢老师空洞的说教。但是通过课堂教学模式及考试形式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东北林业大学为例,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音乐、影视、小品、相声等艺术表现形式都应用到了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极大地提高了大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的积极性,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同时也提高了大学生艺术素养、科学素质、文化品位等文化素质。
(四)教育内容的整合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以四川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在读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1050份,回收1011份,回收率为96.29%。
2.研究方法
采用自编的“大学生素质教育调查问卷”。共29个题目,分为四个部分,分别调查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对素质教育的需求、对高校素质教育的要求。本次调查问卷的炔恳恢滦孕哦任0.84。
3.数据处理
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
二、分析与结果
1.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质现状
大学生素质教育涵盖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政治素质、科学素质、创新素质等方面。本课题旨在采取分类引导的培养方式鼓励学生参与各种素质拓展活动,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深度和质量,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调查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质。
(1)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现状。思想道德素质位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首位,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起主导性作用,是大学生个人信仰和价值取向的基础。开展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研究,提高教育水平,能够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当代大学生对其群体的思想道德素质水平的评价情况为:760人(75.17%)认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差,133人(13.16%)认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好,78人(7.72%)认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一般,还有28人(2.77%)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情况不了解。在关于“是否应该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问题上,绝大多数(828人,81.9%)认为“有必要”,只有少数(148人,14.6%)认为“没有必要”,还有26人(2.6%)抱一般或者无所谓的态度。
23.6%的大学生赞同“没有理想,就谈不上享受生活,有了钱也没意义”,27.6%的大学生认为影响不大,5.5%的大学生持反对意见。关于是否认同“努力学习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实现人生个人价值”这一观点,超过一半的大学生(54.7%)认为“是”,33.7%的大学生持中立态度,只有10%的大学生持否定态度。关于“在处理个人与集体利益的关系上,是否赞成‘宁可牺牲集体利益,也要维护个人利益’”,52.1%的大学生不赞成这一说法,38.9%的大学生持中立态度,只有7.7%的大学生持赞成态度。对“是否有必要了解为人处世的道理”的问题,79.4%的大学生认为“很有必要”,3.1%的大学生认为“有点必要”,15.8%的大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在“勤俭节约”的问题上,80.3%的大学生认为“很有必要”,11.3%的大学生认为“有点必要”,只有6.6%的大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关于诚信程度问题,29.3%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诚信程度很高,19.8%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诚信程度有点好,接近一半(49.7%)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诚信程度非常差。
(2)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人文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人文素质教育研究主要着眼于大学生非专业素质的教育研究,包括情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艺术教育、安全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文明礼仪教育、思维方法教育等。笔者首先调查了大学生对人文素质的理解情况,8.1%的大学生所理解的人文素质是“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和知识水平”,7.6%的大学生认为人文素质是“人文科学体现的精神”,77.3%的大学生认为人文素养既体现了“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和知识水平”,又包含了“人文科学体现的精神”。
关于当前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情况,只有9.3%的大学生认为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整体很好,35.41%的大学生认为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整体较好,45.3%的大学生认为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整体一般,6.92%的大学生认为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整体较差,极少数(0.89%)大学生对当代大学生的现有人文素质水平很不满意。在关于“人文素养对专业学习产生的影响”这一问题上,14.63%的大学生认为人文素养可以促进对专业知识的理解,49.22%的大学生认为人文素养可以增加思想的深度与广度,33.12%的大学生认为人文素养可以使眼界更开阔、思维更系统;只有4.6%的大学生认为人文素养对专业学习的影响不大。在“人生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这一问题(多选)上,37.88%的大学生认为人生价值体现在金钱、财富上,18.4%的大学生认为人生价值体现在权力上,37%的大学生认为人生价值体现在名誉、地位上,36.2%的大学生认为人生价值体现在享受上,83.38%的大学生认为人生价值体现在给自己所爱的人带来幸福上,56.38%的大学生认为人生价值体现在对国家、民族或者全人类有所贡献。在“看待大学生读课外书”的问题上,63.3%的大学生认为应博览群书,提高人文素养,23.2%的大学生认为应在精通专业基础上读部分经典图书,3.8%的大学生认为只读有实用价值的图书、仅有0.2%的大学生觉得读不读书影响不大。
(3)大学生对素质教育内容的需求。首先,探讨了大学生成长成才所需要具备的能力。大学生认为想要成长成才,第一应该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90.21%),第二是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83.58%),然后依次是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81.70%)、积极健康的个性(72.11%)、独到的思维方式(65.68%)、细心敏捷的思维(65.48%)。
其次,针对各素质的重要程度展开研究,86.65%的大学生认为最重要的素质是心理素质,其次是思想道德素质(82.59%),然后是专业素质(72.9%)、创新素质(65.28%),不到一半的大学生认为科学素质(47.97%)、政治素质(45.2%)、人文素质(45.5%)很重要。大学生期望提高的素质所占比例较高的是专业素质(66.37%)、创新素质(65.28%)。心理素质(55.89%),关于提高思想道德素质(23.74%)、科学素质(38.97%)、政治素质(23.15%)、人文素质(26.61%),大学生的期望并不高。一方面,目前许多大学生认识到心理素质对自己的身心健康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这肯定了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所作出的努力。另一方面,还有很多大学生没有认识到科学素质、政治素质、人文素质的重要性,这给高校素质教育敲响了警钟。正因为学生对人文素质、科学素质、政治素质等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本课题才会针大学生素质教育提出分类引导的思路。
最后,针对大学生普遍缺失并且不太重视的人文素质展开调查。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认为他们应该具备的人文素质,所选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人际交往能力(75.56%)、语言表达能力(75.77%)、团队协作能力(74.58%)、学习能力(72.3%)、创新能力(69.14%)、心理承受能力(68.25%)、社会适应能力(64.99%)、组织管理能力(63.4%)以及解决问题能力(57.67%)。 在大学期间,大学生期望提高的能力,所选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语言表达能力(82.69%)、人际交往能力(79.62%)、组织管理能力(77.55%)、团队协作能力(70.72%)、社会适应能力(55%)。
2.大学生对高校素质教育的要求
本研究还针对大学生对高校素质教育的要求展开调查,旨在为创新高校素质教育形式和内容提供一些依据。针对 “高校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方向”这个问题,45.6%的大学生认为应该以全面提高身心素质、发展大学生的个性为目标;9.8%的大学生认为素质教育应渗透到全部教育领域;20.87%的大学生认为素质教育应从全局角度考查和发展;9.77%的大学生认为高校应该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有利环境。
78.66%的大学生认为高校素质教育培养效果应该重点考查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49.26%的大学生认为应该考查合理的知识结构,70.62%的大学生认为应该考查心理适应能力,59.35%的大学生认为应该考查思想道德品质,74.185%的大学生认为应该考查自我学习能力,23.64%的大学生认为除考查素质教育的效果,还应该结合用人单位的评估来考查。
在“提高人文素养方面,高校应该加强什么工作”这一问题上,56.28%的大学生认为高校应提高相关职能部门对学生人文培养的重视程度,68.25%的大学生认为高校应提高人文课程质量,优化校选课设置,增加人文课程数量,56.48%的大学生认为高校应着力提高教师和管理人员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55.89%的大学生认为高校应加大投入打造校园人文景观,优化人文教育硬化环境,48.82%的大学生认为高校应多邀请有影响的人士,多开展一些有影响的人文活动,48.27%的大学生认为高校要围绕职业发展需要来开展人文素质教育,68.84%的大学生认为人文素质课程内容更需要具有趣味性,77.35%的大学生认为人文素质教育要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避免空洞的说教,59.45%的大学生认为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要多样化,33.43%的大学生认为高校要加强师资建设。
三、讨论
1.大学生素质教育现状
总的来说,大学生的思想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他们普遍认为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较差,部分人理想信念淡薄,人生观、价值观迷惘或错位,对民族命运和前途、对国家的未来和发展的关注度低,对当前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毫无兴趣。大学生价值目标显现出功利化,热衷于追求安逸舒适的生活,自我意识过于强烈,缺少对事业的献身精神和对集体的奉献精神;对自身的思想品德要求降低,基本文明素质不高,社会公德缺失,不懂基本礼貌。
由于人文教育在整个教学体系中所占比重不够,导致人文素质教育程度不够;再加上一些大学生功利实用主义思想明显,导致部分学生人文素养缺乏,生活品位不高,全面发展不够,对为人处世的道理懂得不多,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不强,以至于连实验报告和求职书都写不好,且错别字连篇。
2.大学生对素质教育内容的需求
大学生认为最重要的素质是心理和思想道德素质,比较忽视人文、科学以及政治素质,当把人文素质内容具体化,再次进行调查时,发现他们对人文素质的各方面能力具有比较高的需求,这与之前的调查结果不一致,可能是因为大学生对人文素质的内涵了解不透彻,存在理解上的偏差;当把人文素质的具体能力呈现出来时,他们则能根据自身需求做出相应的选择。
大学生渴求提高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语言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但通过课堂教学却无法有效提高这些能力。因此,应提高以上能力,甚至是提高人文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创新素质等综合素质,要依托第二课堂,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为他们提供更多锻炼个人能力的机会,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3.大学生对高校素质教育的要求
大学生希望高校把全面提高身心素质、发展大学生个性作为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他们希望能够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各种能力,有针对性地培养符合自己需求的能力。那么,高校在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时候,如何将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相结合,这就需要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拓展素质教育培养的形式。
对于高校应该怎么做才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很多大学生认为高校应提高人文课程质量,优化校选课设置,增加人文课程数量,相关职能部门提高对学生人文培养的重视程度,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避免空洞说教,课程内容更需要具有趣味性,教学方法要多样化。
只有从这些方面做起,才能丰富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拓宽人文素质教育渠道,增强人文素质教育的趣味性,使学生真正受益,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
[1]杨小俊.论大学生素质教育[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
[2]吴云志,王可欣.大学生素质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
[3]常 鹏.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D]. 晋中:山西农业大学,2014.
[4]张永波,王洋天.大学生素质教育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 农家之友,2010(7).
【关键词】素质教育 大学生 管理模式
目前,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高校教育改革活动和学术研究活动,主要集中在如何通过改革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因素,来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而在教学管理方面却鲜有论述。因此,文章从教育管理或者是高校行政管理的角度,另辟蹊径,来分析其对大学生素质教育基本内容的理解、实施以及所取得的效果,从而为当前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1.高校素质教育管理缺乏协同性、一体性
首先,高校素质教育管理缺乏协同性。目前,各所高校的素质教育管理权力主要集中在党、团、学工三个部门,由其规划校内素质教育的方法、内容和措施。而包括招生、就业、教务、院系在内的诸多与学生密切接触的部门却并未与党、团、学工就学生素质教育管理形成有效的沟通和协调。其次,高校素质教育管理缺乏一体性。各个部门之间缺乏应有的沟通和了解,不仅相互认同的思想比较薄弱,甚至存在轻视、否认、玷污对方思想和行为的活动,参与相关素质教育互动的积极性低,由此大大削弱了校内各个部门组织的素质教育活动的价值和意义。
2.高校素质教育管理活动缺乏对学生特征的关注
当前大学生大都出生于上个世纪90年代,被现代人冠名为“九零后的一代”。他们一方面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强,兴趣感浓厚,却缺乏足够的耐心,浅尝辄止,很少能够持之以恒地研究或者是学习某件事情;另一方面表现出明显的理想主义色彩,对生活、工作、学习和爱情抱有极高的憧憬,觉得只需要付出很少的努力便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然而一旦面临失败或者是挫折的时候,便产生强烈的挫败感,或者是放弃自己的想法,或者是陷入极大的消沉、抑郁之中。然而,目前高校管理者在制定规则的时候,主要是参考国家的标准以及其他兄弟院校的措施,缺乏对本校学生知识需求、心理特征、个性特点的了解和认识,由此导致虽然学校提供的素质教育类的选修课非常多或者是校园文体活动非常丰富,却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达不到预期的人才培养效果。
3.高校素质教育主要是在社会就业的倒逼下进行的
目前,我国虽然制定了系统的高校素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等,鼓励、支持甚至采取一系列评估、奖励、监督等手段刺激高校积极开展素质教育活动,提高素质教育管理质量,然而,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高校也确实认识到了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但受国家政策的影响非常小,主要是在社会就业压力的倒逼下开展的素质教育活动。在此情况下,容易产生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从高校行政管理的角度,单纯地注重增加学生专业课中的实践内容、互动内容等,却不太重视选修课、校园活动等,从而导致很多的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课程教学活动流于形式。其次,与国家严格的政策力量相比,在社会就业压力倒闭之下开展的素质教育活动,也大大削弱了校内实施的力度。
4.高校素质教育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
一方面缺乏对院系、党、团、学工部门素质教育效果的考核;另一方面也缺乏对学生素质水平、知识需求特征、个性特点方面的考核等,从而使学校领导开展素质教育活动大都是在各自为政状态下的一种主观判断和主观臆测,由此造成所开课程和活动与学生的实际需求不符,无法激发其足够的兴趣;或者是素质教育课程和素质教育活动的内容与方法长期不变,无法实现与时俱进,造成教育内容、文体活动的陈旧等。
5.高校管理机制对第二课堂素质教育活动的管理严重不足
近年来,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日益解放,高校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变得越来越明显,其自发组织的第二课堂素质教育活动的数量也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然而,除了部分党委、团委、学工组织受到学校或者是院系的直接指导之外,大部分的文体活动组织都是处于自我管理的状态。他们缺乏专业老师的指导,他们也缺乏一定的经验,无法提高活动质量,同时还缺乏一定的约束,自由度太高,随意性强,再加上缺乏经费等问题,大大限制了组织的成长,很难实现延续性的发展。
大学生素质教育管理创新方式
1.构建以某一副校长为主的核心管理层
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管理机构为了提高组织相关工作的实施效力,加强其在各个部门之间的指导与协调的力度,学校可以委托一位副校长专门负责大学生素质教育管理组织的日常工作,包括大学生素质教育内容的研究、素质教育活动的规划与评估等。在该副校长的领导之下,还可以设置一系列由学生会、党委、校团委、就业指导中心、教务处、考核办、各个院系的相关领导组成的工作组,为副校长的日常工作建言献策,在辅助副校长完成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管理工作的同时,也能够通过不定期的会议为各个部门的领导提供一个以“大学生素质教育”为主题的沟通平台,加强他们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活动。
2.设置一个素质教育理论研究机构
该部门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方式来开展工作。一是广泛收集政府部门有关大学生素质教育方面的政策资料,随后加以深入的研究和解读;二是通过国家大学生就业情况报告、社会大众媒体以及学校内的就业指导中心等各种渠道,收集有关社会人才需求情况方面的资料;三是通过调查研究的方式,来了解高校大学生就业水平和存在的问题等;四是以校级科研课题的方式,委托高校内的专家、学者进行大学生素质教育、大学生就业方面的研究活动,从而获取更加系统、专业的研究资料和发展策略。
3.设置一个当代大学生心理与个性特征研究机构
该机构一是通过专业书籍、学术期刊、大众媒体的渠道,搜集其他学者的研究资料和研究成果;二是在本校定期开展对大学生心理与个性特征的调查活动,调查对象包括学生群体、辅导员群体、教师群体、学校管理者群体等,由此获得第一手资料;三是同样以校级课堂的形式,委托具有心理学、社会性或者是教育学知识背景的专家、学者就大学生心理与个性特征展开具体的研究活动,从而获得更加专业、系统的研究资料和研究成果,并将这些资料和成果提供给上级领导者,为具体的大学生素质教育管理活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4.建立一个素质教育管理、规划与执行机构
该机构下设专业课程素质教育机构、选修课程素质教育机构、文体活动素质教育管理机构等。选修课程素质教育管理机构一是根据素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及所在学校学生的心理与个性特征,来安排科学、合理、系统的选修课程体系;二是负责考核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三是负责监督各门课程的考试情况。高校素质教育管理系统中的文体活动素质教育管理机构应当分为两个具体的部门,即“自上而下”的文体活动管理部和“自下而上”的文体活动管理部。前者一方面负责安排高校党、团、学工部、组织部、学生会举办的一系列活动;另一方面负责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外以增强大学生素质为核心的优秀文体活动。后者则主要是负责校内学生所举办的一系列文体活动。
5.建立一个素质教育监督与评估机构
该机构一方面制定日常考核指标,也即是了解大学生素质水平、素质现状,尤其是与国家素质教育内容相比,特定高校大学生内在素质存在的问题等,从而为素质教育相关决策的制定提供参考资料;另一方面是对各个机构实施的素质教育活动的效果进行考核与评估,包括专业课素质教育效果、选修课素质教育效果、文体活动素质教育效果等。这既给相关部门和个人一定的压力,增强其实施素质教育活动的动力;同时也能够及时地发现文体,并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
总体来说,各校要在正常的教学管理组织之外建构起一个独立的、由一位副校长负责的素质教育管理组织,其下设素质教育理论研究机构、现代大学生心理与个性特征研究机构、所在学校素质教育管理与规划机构、素质教育监督与评估机构等,从而围绕着“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来评估、监督与指导高校正常的教学活动、文体活动,强化其素质教育改革的理念,提高其素质教育改革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邓伟:《高校推进素质教育的哲学思考》,《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S2)。
[2]张军:《大学生素质教育现状分析及措施探讨》,《中国电力教育》2010年第9期。
[3]盛昌琴:《对当前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再探讨》,《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第4期。
研究综合运用教育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以及现代素质教育的有关理论,将体育素质教育视为广义素质教育中一个具有相对完整体系的独立子系统,对我国高等学校体育素质教育内容体系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旨在为高校体育界全面推行体育素质教育提供理论依据。为推进新世纪高校体育的大发展探求改革思路。
2研究对象与方法
高等学校体育教师与教育行政管理干部共267人,其中教授31人,副教授78人,讲师87人,助教37人,教育行政干部34人样本覆盖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安徽、山东、河南、陕西、辽宁、黑龙江、北京、上海等12省市的46所高等院校研究采用文献资料分析、面访调查、座谈调查、问卷调查等方法。
3研究结果与分析讨论
体育素质教育是广义素质教育中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以为社会育人为其根本目的,以体育实践为其主要手段、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过程。
3.1高校学生体育素质结构体系的探讨
研究表明,身体显性因素与身体隐性因素共同反映着大学生身体素质发展水平,可将其归于身体素质类。心理因素与个性因素是大学生体育心理素质的两个主要内容。体育认识因素和体育实践意识可统称为体育思想素质。体育道德基础与体育道德实践因子描述的是大学生体育道德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状况,属于体育道德素质。体育基础知识素养和体育人文知识素养集中体现着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水准,可概括为体育文化素质。运动技术能力与学习锻炼能力明显反映的是学生体育能力发展水平,可归纳为体育能力素质。体育审美修养与体育审美倾向因子,形成了大学生体育审美素质的主要内容而个体行为习惯和社会行为因素则体现了大学生综合体育素质的发展状况,其本身也以体育行为素养的新姿成为这一素质体系中的新成员。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人是自然、心理和社会的统一体这一观点,将上述8个素质加以进一步概括,可分为3个基本层面。一是生理层面,指的是身体素质类二是心理层面,主要指体育心理素质类三是社会层面,涵盖体育思想素质、体育道德素质、体育文化素质、体育能力素质、体育审美素质与体育行为素养。我国大学生体育素质的这一相对合理结构,揭示了大学生体育素质系统的多维复杂、纵横交错的内容构成,展示了21世纪大学生体育素质发展与优化的演进轨迹
3.2高等学校体育素质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
3.2.1高等学校体育素质教育内容组成分析
根据现代教育学、人才学及素质教育论的有关理论,大学生体育素质结构与高等学校体育素质教育内容之间存在着一种严密而合理的逻辑对应关系,这种关系可以揭示。
与大学生体育素质结构相匹配,高等学校体育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相应地包括身体素质教育、体育心理素质教育、体育思想素质教育、体育道德素质教育、体育文化素质教育、体育能力素质教育、体育审美素质教育与体育行为素养教育等8个方面。为了进一步了解各类体育素质教育的具体内容,仍有必要依据素质与素质教育的相互关系,对上述8个方面逐一进行详细分析。
第1类:身体素质教育
身体素质教育在体育素质教育中的含义,既特指运动训练学意义上的运动素质发展,也泛指解剖、生理学意义上的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适应能力、身体耐受能力以及身体抵抗疾病能力等方面的提高。身体素质教育是依据大学生身体素质发展需求提出来的,它体现着体育素质教育与其它学科素质教育相区别的本质特征,即体育素质教育具有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提高身体素质的独特作用。
身体素质教育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培养良好的身体形态、提高身体机能、发展运动素质、增强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以及提高身体耐受能力等5个方面。身体耐受能力是指人体承受高强度、长时间地持续劳动的能力。它作为未来社会高压力、强竞争特征对人才素质的特殊要求,应被合理纳入身体素质教育内容之中。不言而喻,身体素质教育是体育素质教育内容体系最为核心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着体育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与本质功能。
第2类:体育心理素质教育 意志品质、培养体育兴趣与需要等个性倾向以及自信心等自体育心理素质教育包括提高智力品质、培养体育情感与我意识,同样,体育心理素质教育是大学生综合素质。
第3类:体育思想素质教育
体育思想素质教育主要包括体育价值观、终身体育意识、快乐体育思想、健康教育思想、体育参与意识、体育消费意识、体育法规意识等方面的培养与教育意识是行为的先导,良好的体育思想素质是大学生其它体育素质高度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加强大学生体育思想素质的培养应贯穿于体育素质教育的整个过程。
第4类:体育道德素质教育
体育道德素质教育是指对学生体育道德认识、意志和行为的教育和培养。倡导良好的体育道德,是当前倍受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在高校体育中加强学生体育道德素质的培养必定成为体育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第5类:体育文化素质教育
体育文化素质教育指的是要通过体育提高学生在体育哲学、体育史学、体育理论等社会科学、体育生物科学、运动医学等方面的知识修养。知识的内化表现为人的知识文化素养。因此,体育文化素质教育要以掌握知识文化为手段,以培养知识文化素养为目标而有序、系统地展开。
第6类:体育能力素质教育
体育能力素质教育主要包括对学生运动能力、技术能力、学习能力、锻炼能力及自评自控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与提高体育能力素质是促使大学生顺利完成体育学习与锻炼的综合品质,在体育素质教育体系中占据着十分突出的地位。
第7类:体育审美素质教育
体育审美素质教育主要指的是提高学生对体育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方面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与创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审美爱好与情趣等。体育美是体育赖以存在与发展的基本特质之一。充分挖掘与表现体育美、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审美素养是体育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第8类:体育行为素养教育
体育行为素养教育主要指的是要通过体育活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身体锻炼习惯、卫生习惯、生活习惯及人际交往行为等。良好的体育行为素养是大学生其它体育素质高度发展的外在表现,因此,将体育行为素养教育纳入体育素质教育的内容体系,不仅是理念上的突破,而且是实践上的需要。第3,在内容组成上体现出继承性与创新性^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内容组成吸纳了古今中外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众多优秀思想与改革成果,并创造性地将基础教育领域的素质教育经验推向了高等教育领域,将一般素质教育成果移植到了体育学科素质教育范畴,因而表现出继承性与创新性的高度统一。
3.22高等学校体育素质教育内容体系研究通过以上体育素质与体育素质教育对应关系分析,以及各类不同体育素质教育具体内容的研究,依据前述3个层面素质结构的分类方法,我们可进一步将8类体育素质教育归纳为3个层面:一是生理层面素质教育,主要指身体素质教育;二是心理层面素质教育,即体育心理素质教育;三是社会层面素质教育,包括体育思想、道德、文化、能力、审美与行为素质教育等6个方面。至此,高等学校体育素质教育内容的相对完整体系可以加以展示。
高等学校体育素质教育内容的相对完整体系具有以下5大重要特征
第1,在指导思想上体现出全体性、全面性与主体t性高等学校体育素质教育在指导思想上立足于面向全体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体现出全体性特征;其内容体系涵盖体育素质发展的方方面面,具有全面性同时,高校体育素质教育指向“以人为本”,强调学生体育能力、个性与创造能力的培养,反映出高度的主体性特征高校体育素质教育上述3个特征与素质教育的一般特征完全吻合,符合广义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与基本思想。
第2,在产生机制上反映出客观性与时代性^高校体育素质教育内容的产生来自于广大高校体育界人士对大学生体育素质发展趋势的客观判断与瞻前考虑,反映了新世纪社会发展对学生体育素质培育的时代要求,因此该结构具有客观性与时代性。
第3,在功能特征上反映出特殊性与拓展丨性体育素质教育内容体系将身体素质教育作为生理层面素质教育而提出,突出了体育的强身健体的本质功f能从这一基本功能出发,该内容结构挖掘出体育素质教育的多种心理价值与社会价值,拓展了体育的心理或社会方面的多功能,因而它在功能特征上具有特殊性和拓展十性第5,在内容构架上体现出系统性与动态‘性高校体育素质教育体系内涵丰富、层次分明,各类体育素质教育相互独立、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系统该系统的内容构架随社会条件的变化而始终处于动态发展之中。因此,系统性与动态性是这一内容体系的重要特征。
关键词:地方高校;组织文化;素质教育;创新途径
近年来,随着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地方高校、教师与学生越来越关注素质教育这个话题与课题,围绕素质教育也开展很多的工作,不过成效不是很理想,没有很好地展现出一个地方高校的特色,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咎于地方高校在开展素质教育时没有很好地分析把握好自身的组织文化,尤其是办学文化,导致素质教育开展没有自己的创新之处[1],也影响地方高校大学生组织文化的发展。因此,从组织文化影响视角下研讨地方高校素质教育的创新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与长远价值。
一、地方高校高校组织文化与素质教育的相关性分析
高校作为一种教育文化机构,具有自身的组织文化,这种组织文化对其管理、教学、科研、学生工作、教师、学生、对外服务都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素质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课题,深受高校组织文化的影响[2]。
(一)地方高校组织文化与素质教育的内涵与价值
1.地方高校组织文化与素质教育的内涵与价值。组织文化,从本质上就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组织所拥有的文化。就地方高校而言,从类型上讲,分类很多,有的学者将之分为学者文化、学生文化、管理文化等,也学者将之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3],还有的将组织文化归结于一个组织的精神、理念层面的文化,比如,价值取向、规范、信仰信念等,将之作为一种比较狭义的理解。大学组织文化对地方高校各个方面具有很多的作用与功能。一是大学生组织文化反映一所地方高校的形象、水平、气质、内涵,是一所高校发展的内在驱动力,能够促进高校的办学方向与办学水平,能够促进高校教学、科研、管理与学生工作等方面的创新发展;二是大学组织文化能够极大影响学校的素质教育发展、学科教育发展、就业创业教育发展、公民教育发展、学生的内涵式发展、学生的人格魅力与气质的发展;三是大学组织文化的发展能够很好地促进高校的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发展和依法治校,促进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成功。2.地方高校素质教育的内涵与价值。素质教育是地方高校教育系统的重要课题、内容与任务,主要是指向对大学生进行各方面素质的教育,从不同侧面理解,地方高校素质教育的内容内涵更加丰富多彩。从价值视角来讲,地方高校素质教育具有很多的功能与作用。开展素质教育一方面能够极大提升大学生的素质、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大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大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另一方面,能够极大提升地方高校办学质量、办学形象、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大学竞争力,也能够推动地方高校与地方政府及企业合作,不断提高地方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
(二)高校组织文化与素质教育的逻辑关联
1.高校组织文化为素质教育提供很多的软管理,对素质教育各个方面产生重大影响。影响地方高校素质教育的因素很多,比如,地方文化、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高校教师文化、高校管理文化、高校学生文化、高校校园文化以及教师队伍的建设等,都是影响地方高校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隐私,其中,大学组织文化对地方高校素质教育的发展作用巨大,从方向的作用到具体的方式、内容的开展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由此可见,开展素质教育务必要注重大学组织文化的建设发展。2.素质教育为高校组织文化的贯彻、融入等提供很好的平台与途径。大学组织文化既是地方高校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重要的条件与动力,还是地方高校发展的重要任务与课题,怎样发展大学组织文化一直是地方高校思考与探索的重要话题,大力推进专业教学改革发展、公共教学创新发展、科学研究转型发展、教师队伍的再教育培训、校园文化建设、青年教育、大学生素质教育、大学生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学生工作的创新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等。这些都是地方高校组织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其中,开展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复杂工程,涉及很多的方面与因素,需要地方高校组织文化的支撑,也会受到地方高校组织文化的多方面影响。
二、当前地方高校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
(一)素质教育理念层面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地方高校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与可持续运行
1.教育的融合性、协同理念坚持不足。地方高校在开展素质教育时没有很好地注重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职业教育等的融合,没有注重将素质教育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公民教育等融合在一起,致使素质教育的内容不宽泛;没有很好地注重各大教育主体的协同驱动,没有很好地调动教师、学生的互动协作,致使素质教育还是教师在唱独角戏,彰显素质教育的碎片化发展的现状。2.教育的创新性与复合型理念坚持不足。地方高校在开展素质教育时没有很好地结合学校组织文化发展的情况、学校办学的情况、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以及学生的素质情况来及时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创新发展;没有很好地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内容、方式、考核督导与保障等方面加以整合。3.教育的实践性理念坚持不足。地方高校在开展素质教育时往往注重理论性的理念坚持,忽略实践理念的贯彻,致使素质教育中的学生实践活动开展明显不足不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地方高校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与实际应用能力。4.教育的科学性理念与系统性理念坚持不足。地方高校在开展素质教育时没有很好地分析把握大学组织文化发展的规律、学生成长的规律、高等教育的规律、素质教育的规律,致使地方高校素质教育的合规律性不足;没有很好地将素质教育作为一个系统来运行与统筹,没有很好地协调处理素质教育的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要素的逻辑关系,致使地方高校素质教育的完整性不足。
(二)素质教育内容层面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地方高校素质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1.目前,地方高校在开展素质教育时,往往注重创业素质与就业素质、艺术素质、学科素质等方面培训教育,忽略人文素质的教育,以为人文素质教育很虚;正因为这样,地方高校开展素质教育往往没有很好地将人文素质的教育融入大学生的专业学科素质教育中,导致大学生的专业素质与人文素质的教育整合明显不足。2.大学生的科技素质是当代中国科技强国的需要,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是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需要,大学生的网络素质是当代中国建设网络强国与网络文明的需要,都应该受到地方高校的重视。地方高校在开展素质教育时,对大学生的科技素质培育显得很不够,没有专门的教材支撑和专题讲座;对大学生的法治素质培育虽然有一点措施,但完整的大学生法律素质培育的课程体系没有形成;对大学生的网络素养培养虽然有所重视,但专业的网络素质教育的培养读本没有出版。3.大学生的社交素质与心理素质都是大学生应对各种困难与挑战的重要素质与能力,应该受到重视。当前,地方高校在开展素质教育时,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较为重视,但是落实得不够好;对大学生社交素质教育有所涉及,不过重视得不够。
(三)素质教育方式层面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地方高校素质教育的覆盖面与惠及面
1.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都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与途径,都应该受到重视。地方高校在开展素质教育时往往理论活动开展较多,各类素质知识的传授较多,真正如何运用这些知识化为大学生能力的实践活动开展明显不足。2.与地方政府合作,与地方企业合作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与桥梁,也应该受到重视,但是就目前来看,地方高校在培育大学生素质时,往往重视校内的活动与教育,重视发挥自身的教育功能与调动自身的教育力量,没有很好地打开素质教育的思路,没有充分利用地方高校与地方合作的平台来探索思考与创新发展素质教育的平台、形式,这难免会导致地方高校素质教育缺乏社会实用性。3.建构主义理论下的师生互动教育形式是一种很好的素质教育手段,地方高校应该高度重视。环视地方高校素质教育的现场,往往还是注重教师的主体作用发挥,忽略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新创造性的发挥。4.网络教育方式是互联网普及下的一种教育方式,应该受到地方高校重视,不过就素质教育而言,地方高校没有很好地开发网络平台,没有很好地进行素质教育的慕课建设开发,致使地方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网络教育模式开发利用的力度与广度还非常不够。
(四)素质教育主体层面与保障督导层面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地方高校素质教育的有力推动
主体力量的调动与保障督导机制的构建运行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推手与条件,应该受到地方高校的重视,但是就目前来看,地方高校在开展素质教育过程中,教师素质教育的意识不够,能力不强,学生本身的素质教育意识也不积极,师生两大主体的互动合作问题以及各个部门的协作不够;完整的素质教育考核督导机制缺位,完善有力的保障措施没有真正到位。
三、主动应对大学组织文化的影响与发展,不断推进地方高校素质教育的创新发展
(一)构建好地方高校优秀、富有特色的组织文化,为素质教育创新发展提供良好的组织文化氛围和强大的动力
1.加大地方高校制度层面的建设,不断做好其组织文化体系的制度文化建设。这方面需要地方高校在高等教育相关法规的指导下,积极学习西方发达国家大学文化建设经验与做法,强化制度观念,做好自身大学生的现代大学的各项制度文化建设,以此奠定整个学校发展的制度基础。2.加大地方高校物质层面的建设,不断做好其组织文化体系的物质文化建设。这方面需要地方高校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充分做好大学生活动的各大场域的建设,强化办学设施的质量与数量并重,以此奠定整个学校发展的物质基础与物质条件。3.加大地方高校精神层面的建设,不断做好其组织文化体系的精神文化建设。这方面需要地方高校领会大学的内涵与本质,积极做好整个学校办学方向、办学宗旨、办学理念、办学文化等方面的顶层设计,做好学校精神文化的建设发展,以此提升整个学校的办学境界。
(二)主动适应组织文化的发展,全力推进地方高校素质教育的创新发展
1.以精神文化为指导,不断完善地方高校素质教育的理念体系。地方高校开展素质教育务必要契合自己学校的精神文化,切合自己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宗旨,将学术性理念、教学性理念、研究性理念融入素质教育的全过程,坚持科学、系统、协同、创新、复合整合的教育理念。2.以教学文化、地方文化为支撑,不断提升地方高校素质教育的主体力量,丰富素质教育的内容体系。地方高校开展素质教育务必要契合自己学校的教学文化、地方文化、学生文化、教师文化,以此充分发挥学生与教师的主体作用和积极性;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情感教育等整合融入丰富素质教育的内容体系,将学科素质、专业素质、心理与社交素质、科技素质与人文素质、网络素质与法律素质等纳入地方高校素质教育的视域之中。3.以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为保障,不断创新地方高校素质教育的形式与平台。地方高校开展素质教育务必要契合自己学校的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充分利用与开发这些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的价值、功能与内容,将之融入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全过程,推动素质教育制度化运行,以此不断夯实素质教育的制度供给与物质条件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庞海芍,郇秀红.素质教育与大学教育改革[J].中国高教研究,2015(9):32-46.
[2]郭凯,陆雷娜,况志华.大学生创业综合素质教育路径探讨[J].中国教育学刊,2015(11):53-61.
关键词:理工科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教学体系
一、问题的提出
进入21世纪以来,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欠缺,引起了党和政府、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各高校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做了诸多理论和实践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发展依然不平衡,尤其是对于理工科大学而言,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高、玄、虚、浅、散”的现象。所谓“高”,就是表现为把文化素质教育写在文件上、挂在口头上,讲起来很重要,做起来旁边靠;所谓“玄”,就是把文化素质教育说得很玄乎,难度很大,贪大求全,难以把握,可望不可即;所谓“虚”,就是把文化素质教育与大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离,做表面文章,花样文章;所谓“浅”,就是内容上表现为单项化,把文化素质教育肤浅地理解成唱歌、跳舞等技艺型的单项活动,或者简单地归结为让理工科生学文史,让文科生学理工;所谓“散”,则是表现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和文化活动设置上,没有明确的和前后一致的指向和目的,东一榔头西一棒,“东边日出西边雨”。
这些现象从根本上而言则集中表现为:缺乏认识上的统一性、目的上的一致性、内容上的关联性、对象上的针对性、活动上的系统性;实施中表现为临时性、随意性、不持久,内容浅层化、活动表层化,没有很好把握大学生的实际需求,没有从整体上把握和设计文化素质教育。
二、实践的基本路径
近年来,兰州理工大学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在借鉴和吸收国内外高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把文化素质教育的重点放在教育引导大学生精神成人上,对理工科大学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原则、内容途径和方式方法,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初步形成了以生活化、人文化、诗意化为指导原则,以教育引导大学生精神成人,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文化品位、人文素养为培养目标,以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文化素质教育实践体系、文化素质教育活动体系为有力支撑,强调教化养成、以文化人、知行合一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教学体系。学校着眼需求整合资源,优化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让大学生在知识体系的学习中积淀升华;注重实践行为引导,构建文化素质教育实践体系,让大学生在知行合一的过程中教化养成;熏陶感化以文化人,拓展文化素质教育活动体系,让大学生在人文和谐的氛围里诗意栖居。并由此,提高了教师的文化素养,提升了学校的文化品位与办学格调。
三、实践的具体方法
1. 厘清内核把握重点,确立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让文化素质教育在紧贴学生中落地生根
(1)确立教育引导大学生精神成人、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文化品位、人文素养的目标。分析总结多年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经验,可以发现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具有整体性、弥漫性、渐进性等特点。要使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取得预想的效果,需要从整体上把握和设计。首先要厘清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学校近年来,把文化素质教育的重点放在教育引导大学生精神成人,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文化品位、人文素养上,即在价值根基上懂得做人的道理,并把这些道理内化为德行,确立正确的价值观来规范行为,升华美好心灵,以此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核,而人文知识传授、实践活动开展、环境氛围优化都要以此为目标,并由此来整体把握和设计整个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教学体系。
(2)确立“生活化、人文化、诗意化”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指导原则。“生活化、人文化、诗意化”三个方面相辅相成、互为依托,构成一个整体,深化了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为学校构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教学体系,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基本遵循。
――生活化就是从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进行文化素质教育。2004年以来,学校每年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分析理工科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问题之所在,找出文化素质教育生态链上的“裂点”、“缺点”和“断点”。不难得出结论,对于理工科大学生而言,最需要链接的是人文素质的培育,而其中最紧缺的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教育。因此,学校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人文素质教学体系、实践活动体系和校园文化活动体系的构建中一以贯之。通过活跃和丰富学术文化、科技文化、体艺文化、心理文化、节庆文化、广场文化、网络文化、社区文化、社团文化、班级文化和宿舍文化等,把学生生活转化为文化素质教育资源,使人文素质教育饱含生活元素,富有生活气息,融入和渗透到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当中,充满生机活力,实现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全员覆盖,全过程开展。
――人文化就是从关心人、尊重人入手开展文化素质教育。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是文化素质教育的题中之意和核心内容,更是文化素质教育的首要着力之处,是由外在的教育进入大学生内心世界,把文化知识内化为文化素质的钥匙和媒介,正所谓要以爱心育爱心。学校在文化素质教育中,不论是课堂教学还是活动开展,都注重从点滴小事中去感染人,从具体工作细节中去感化人,把人文精神的理念外化为人文关怀的行为,以人文关怀的行为感染和影响大学生的内心世界。
――诗意化就是以精神生态和审美趣向来提升文化素质教育。学校在文化素质教育中,注重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以审美活动为载体,以情境互动为表现,通过凝练和宣传学校“红柳精神”,打造红柳品牌文化,优化校园人文环境,提升文化品位,强化引导作用,以高尚,高格,高雅,熏陶之,感染之,化育之,引导大学生从中体味、感受精神的自由和内在的幸福,使大学生在富有特色的文化氛围里诗意地栖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精神的陶冶和心灵的滋润。
学校在“生活化、人文化、诗意化”原则的指导下,以教育引导大学生精神成人,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文化品位、人文素养为重点,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构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教学体系,组织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活动,较好地解决了“高、玄、虚、浅、散”的问题,使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认识更加统一,目标更加一致,内容更加系统,氛围更加浓厚,特色更加鲜明,由空中落到地面,由虚浮变为实际,由散乱趋向系统,渗透融合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2. 着眼需求整合资源,优化文化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让大学生在知识体系的学习中积淀升华
课程教学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的主渠道。学校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结合学校教学资源的实际,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本内容,对原有的文化素质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增强了课程知识体系完整性和各课程之间的关联性,构建了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在内的,有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使大学生文化素质在文化知识体系的学习中积淀升华。
(1)整合课程模块,优化课程体系。学校从1994年开始在大学生中开设人文素质选修课,经过近20年的积极探索和实践,在全校本科生中逐步开设了100多门人文素质选修课程,规定学生必须修读5个学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并在2006年、2010年两次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按照收缩战线、优化结构、凝练特色、服务学生的要求,对分散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进行了规划、整合、完善,凝练为历史及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经典名著赏析教育课程、思维及道德养成教育课程、政治法律素养教育课程、知识普及教育课程五大课程模块,把第二课堂活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之中,进而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列入教学规划体系和各专业教学计划中。努力为学生构建适应终身教育和社会发展变化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其中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哲学导论、科学技术哲学、中国经典文学作品读、西方文化概论、大学生实用心理学等13门课程成为学生喜爱的精品课程。同时,学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引入文化素质教育内容,使二者相互衔接,相互渗透,相互融合,让学生感受到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还是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目标指向的一致性,同一性。
(2)改革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学校积极推进文化素质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优化教学手段。通过组织教学观摩、参观、专题讨论、集体备课、学术沙龙等,积极开展文化素质类课程教学特点规律的研究,主动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普遍采用了情景式、启发式、互动式、研究式和专题讲授、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启发思路,加深认识。为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学校改变原有的纸笔考试一统天下的局面,将文化素质类课程成绩考核分为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两部分,加重论文及答辩式、案例分析式考试的份量,以等级制取代百分制。这种考试评价方式既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有利于考查学生学习的效果,达到了以考促学、以考促思的目的。
(3)加强队伍建设,编选精品教材。学校成立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心,配备了专业老师,制定了教师引进和培养计划。通过开展培训学习、加大引进力度等措施,提高了教师队伍的素质。学校每年投入专项经费用于课程建设,购买大量的文化素质教育类书籍、影视资料等,丰富学习资源。有计划地组织学校教师和校外专家编写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教材,选用教育部推荐的文化素质教育优秀教材,保证课堂教学内容和授课的质量。
3. 注重实践行为引导,构建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体系,让大学生在身体力行的过程中教化养成
大学生人文素质提升是一个知行合一、教化养成的过程,而其主体实践和切身体验活动,是将文化知识内化为文化素质的重要环节和根本途径。学校通过科技学术、文化艺术和社会实践为三大支撑的大学生素质拓展平台,组织大学生开展系列化、届次化的主题实践活动,将文化素质教育从课堂拓展到实践,从课堂外延到校园,延伸到社会,由耳濡目染到身体力行。近年来,学校先后在校内、省内外建立了一批相对固定的社会实践基地、大学生教育基地,组织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红色圣地参观研讨活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公益活动、社团活动、经典诵读活动、读书演讲活动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大学生通过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和知识储备服务社会,亲身参与到社会经济文化建设之中,不但赢得了社会的尊重,挖掘了自己的潜力,体验了服务社会、关爱他人带来的快乐,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忧患意识,更重要的是这种价值体验进一步加深了他们对人文精神的情感体验和主体认知,升华了大学生的道德情操,激励他们把爱国热情和成长成才的强烈愿望转化为学习进步的实际行动。
4. 熏陶感化以文化人,拓展文化素质教育活动体系,让大学生在人文和谐的氛围里诗意栖居
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很大程度上是在一定的校园人文环境、校园文化活动氛围的共同作用下逐步形成的。近年来,学校以红柳品牌文化为引领,通过积极拓展、构建校园文化活动体系,突出校园文化的人文内涵,让大学生在人文和谐的氛围里诗意栖居。
红柳精神是兰州理工大学90余年形成的办学特色和光荣传统,学校深入挖掘红柳精神的文化内涵,打造了一批体现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富于创造性的红柳品牌文化。学校推出的“红柳大讲堂”,受到师生员工的欢迎和社会各界的好评;创作的诗歌《红柳颂》,已成为师生员工耳熟能详的校园文化经典作品;创办的红柳网,月点击量超过10万人次。
在红柳品牌文化的带动、示范、辐射、提升下,红色文化活动、节庆文化活动、广场文化活动、心理文化活动、网络文化活动、社区文化活动、社团文化活动等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从学校到学院、社区、班级、社团等各层面全面展开,系列化、届次化的科技学术、文艺体育活动,精彩纷呈,推进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全方位渗透,全方位覆盖,使大学生在人文和谐的浓厚氛围里得到浸润和熏陶。
四、实践体会
以“生活化、人文化、诗意化”为指导原则,构建理工科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体系的实践,深化了对理工科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特点规律的认识。
首先,要遵循“生活化、人文化、诗意化”的指导原则。生活化、人文化、诗意化为建立理工科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教学体系的目标任务、方法渠道提供了基本遵循。就是要坚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以教育引导大学生精神成人为目标,以课堂教育、实践体验和文化熏陶为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形式,用体系化的知识教育,主体性的实践体验,人文化的表达方式和诗意化的熏陶环境,使教化养成、知行合一、以人化文、以文化人相统一,让大学生能够处处感受到这样的文化氛围,乐意参与各种文化活动,愿意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快乐,从内在素质上整体提升文化品位和素养
其次,要把握整体性、一致性、覆盖性的基本要求。文化素质教育尽管内容涵盖方方面面,蕴含丰富,但对于一所大学来说,又具有很强的整体性,是人格修养、道德品质、文化知识、诚信责任、法律和公民意识诸方面教育的整合体。在内容上,要通过建立与教育目标相适应,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整体优化的教育教学体系,促进课堂内外、学校内外、教学积淀、实践养成、熏陶浸润等要素相互衔接,相互融合;在组织领导上,要通过建立文化素质教育的工作机制,保证文化素质教育决策科学化、责任明晰化、管理目标化和工作制度化,各级领导、各部门都能够围绕教育目标协调一致地组织文化素质教育;在教育对象上,要坚持课堂教学、学习实践、氛围熏陶相结合,并积极利用网络传媒等科技手段,为学生提供一个研习文化知识,开展主体实践活动,接受文化熏陶,立体交叉、动静结合的环境氛围,使文化素质教育覆盖到全体学生。
第三,要采取渗透性、渐进性、持续性的培育方式。要通过学校、学院、社团、班级、社区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把文化素质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并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需求,制定有梯度的和专业特点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实践活动,保证学生在校四年期间能够循序渐进、持续不断地受到文化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