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健康管理的知识范文

时间:2023-09-03 14:47:57

序论:在您撰写健康管理的知识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健康管理的知识

第1篇

疗养院接纳的对象可分为三类群体:疾病患者、健康人群和亚健康群体。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已占总人数的70%左右,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这一庞大人群,潜在着发生各类疾病的危险因素,是许多疾病的高发群体,如心脑血管病、肿瘤、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都与平时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心理状态密切相关。如若在这个健康和疾病转化过程前的阶段,进行充分地、有针对性地保健和康复干预,从医学角度实施全面综合管理,有效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康复,就显得尤为重要。因而,对自己的健康进行科学管理,已经是当今每一个人追求生命质量的迫切需求。疗养院应该成为健康管理的专业机构,疗养过程即是实施健康管理的过程。要在充分利用疗养资源和疗养康复手段,对疗养员的饮食、起居、运动、行为等生活方式和习惯,进行合理化引导,对疗养员患有的慢性疾病的治疗和康复,给予全面地干预,从而使疗养员在身体、精神、生活、社交等方面,都能达到和自然社会、人文社会相适应的完美状态。我们最终的目的,是变以往的被动型疗养保健为积极主动型健康维护,通过健康管理,实现健康促进的目标。

疗养全程健康管理的内容及方法

我们结合疗养院工作特点,共分三个阶段,12项管理程序。

入院时:首先是采集健康信息、进行健康体检和建立健康档案。①采集健康信息,是实行健康管理的前提。采集范围包括身体的生理指标情况、心理健康情况、不良生活习惯、亚健康情况和性格类型五个方面。在身体健康采集中,不仅要了解本人的体质和功能活动,还要特别注意了解其过去史、疾病史、家族史及遗传史;在了解不良生活习惯中,我们列举了20多种常见不良生活习惯,供疗养员对照;在了解性格类型方面,我们根据可能成为致病因素,导致身心疾病的有明显性格特征这一特点,注意筛选高血压性格、冠心病性格、癌症性格、消化道溃疡性格等主要疾病性格,从而指导疗养员适当改变消极有害的性格类型,培养健全积极的性格类型,以防致病。②进行健康体检,是建立健康、康复疗养档案的依据,我们根据疗养员的不同年龄、性别和健康状况,编制出不同的体检组合套餐,医师可以针对个体情况,进行相应的加减组合。③建立健康或康复疗养档案,应结合采集的信息和体检结果,全面综合分析后,书写出能充分体现个性化的疗养档案记录,拟定健康、康复疗养方案。

疗养期:主要是实施健康方案、监测健康指标、开展健康教育与咨询、进行心理疏导调节、评定健康等级、预测健康走向、监督自我健康管理等,重点是评定健康等级和预测健康走向。①健康、康复方案的实施:医师应首先将拟订的疗养方案、计划告知疗养员本人,以取得认同与配合。医师还可以根据进展和实际效果,随时进行修订、调整和补充。②监测健康指标:根据疗养员健康状况,对必要的客观检查项目进行复查,为下一步的疗养康复措施提供依据,以使疗养方案、计划更为合理,更有针对性。③健康教育与咨询:这个问题的实质就是一种干预,通过教育和咨询,能为疗养员提供维护健康所必需的知识、技术与服务,并不是只停留在单项传播卫生知识上 ,而是强调互动,反馈信息和效果,起到健康干预的作用。④心理疏导调节:在疗养过程中,通过心理测试、咨询、沟通,以消除紧张情绪,排解心理压力,缓解身心疲劳。⑤评定健康等级并预测健康走向:对健康等级的评定,我们依据总后卫生部制定的标准,进行“健康”或“基本健康”评定。对不健康者,则先在做出相应的疾病诊断,了解掌握病情进展的基础上,研判疾病演变趋势,预测健康走向。我们面对的疗养员中,多数为健康或亚健康状态的人群,要特别注意对亚健康人群的健康走向的预测,因为亚健康是一个动态过程,随时可以向健康和疾病两个方面转化。所以要抓住这个重点,让疗养员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及健康标准,采取积极的态度对待生命健康,即时干预导致亚健康的原因,使亚健康状态不断向健康方向转化。⑥监督自我健康管理:自我健康管理,是个人为维持生命健康和康乐,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而自己采取的健康活动,以及改进个人生活环境和维持个人心态平和而采取的一切行为措施。我们疗养院所进行的健康管理,是一种被动式管理,最终还要靠自己主动去完成,这才是实现个人身心健康的根本所在。因为只有使疗养员学会和掌握科学的管理自身健康的方法,才有能力在面对各种影响健康因素时,做出正确的选择。

出院时:疗养结束时,我们为每1位疗养员提供1套《健康管理指南》手册,手册中记录了疗养期间身体检查、测试结果,明确健康评定,并对其离院后应如何饮食、饮水、睡眠、运动、情绪、性格、生活习惯及监测各项身体指标等,都一一作了具体详细的指导。同时还根据疗养员个体的健康状况,对如何实施健康管理,影响到健康走向的趋势预测,也作了分析记载。使我们对疗养员在院疗养全程中的健康管理,得到了出院后的延续。

做好健康管理组注意的几个环节

第2篇

一、 比对分析,找出差距,发现改进机会

现代企业如能紧跟时代管理步伐,建立了包括职能部门在内的、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岗位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并纳入企业标准化管理系列。企业的安全生产就能逐步走向规范化,但是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标准对照,管理的差距和不足还是显而易见。

(一)现有安全管理在系统性、充分性方面表现不足。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强调的是用结构化、程序化、文件化管理手段,形成较为严密的管理系统。1.在组织结构上,标准要求对职业安全健康风险有一定影响的从事管理、执行和验证的工作人员,应确定其作用、职责和权限,并形成文件予以传达。就是说安全管理不只是安全管理部门的事情,也不只是生产系统的工作,而是与之相关的职能部门、科室都有密切联系,他们在职业安全健康方面的作用、职责和权限要以文件形式明示并告知。2.在管理程序上,避免管理的随意性和部门、岗位之间推卸责任,管理的作用、职责和权限是通过管理程序文件规定来实现,如应急预案与响应程序,事故(事件)报告、调查处理管理程序等。3.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方针、手册、程序和作业文件及其记录构成了一个层次分明、相互联系的文件系统,为实现具体要求做出了规定,为评价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寺续适宜性提供了基础。

(二)对法律法规、持续改进关注不够。标准要求,组织应建立并保持识别和获取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职业安全健康要求(如国家、行业标准)的程序,及时更新这些信息并将有关信息传达给相关人员和其他相关方。国家、地方政府或相关部门颁布的法律、法规、规范、条例、规章是强制性要求,对组织及公民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是组织判别不可承受风险的依据之一,是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的重点。过去,我们往往遇到法律问题找法律,被动地去理解、去执行;持续改进是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基本思想,这个改进指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运行控制过程的持续改进,包括方针、目标、管理方案、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现场安全管理等全面改进,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现场安全检查、整改的持续改进。

(三)职业性危害是职业安全健康不可轻视的问题。所谓职业性危害,指在生产过程、劳动过程、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害劳动者健康的因素。由职业性危害因素所引起的疾病称为职业病。安全管理习惯把主要精力放在工伤事故的预防和管理上,把职业性危害放在相对次要的位置。出现类似问题与政策引导、企业生产工艺设施、技术条件、资金状况、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关系有关。这一问题将随着劳动工伤事故的减少,人们健康要求的提高表现的更为突出。

(四)现有安全管理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比较,不足具体表现在:未建立危险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培训、意识和能力,文件、资料和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等管理控制程序;文件和资料识别不充分,相关文件查询途径不清晰,记录保存期限不明确,职业安全健康“三同时”工作衔接不够;绩效测量和监测未建立体系化管理,自查整改仅限于解决眼前问题,没有管理评审活动等等。

上述发现的问题为准确、有效地建立体系提供帮助,为体系建立后满足适宜性、符合性、有效性要求提供了保证。

二、多体系手册、程序文件和记录管理的兼容与衔接

有的企业在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之前已先后通过质量体系、计量体系、环境体系认证,各体系三个层次文件和记录管理覆盖范围各有侧重、各有交叉。在此基础上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就面临多体系手册、程序文件和记录管理的兼容与衔接问题,这个问题是整合型管理体系涉及的问题。为此,要对几个体系认真分析,反复研究,找出体系要素相近或相通的规律,紧紧围绕职业安全健康特点,对培训、文件、协商与沟通、记录、内审和管理评审管理等通用管理程序文件进行适当调整,编制相互兼顾又有区别的控制程序文件。由于职业安全健康要记录运行控制过程的表格很多,有原、辅材料进出、生产过程控制、设备检测、工业卫生监测、员工职业健康体系、工伤报表等等,为此,要在职业安全健康记录编号时,只要是职业安全健康可用的记录表的记录编号,保留原有编号,纳入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记录管理;职业安全健康需要且没有编号的记录表格赋予职业安全健康自己的编号。这样,职业安全健康体系就有多种编号,但每个记录表格编号又是唯一的,不影响各体系检查验证效果。在编制职业安全健康独有程序文件和运行控制程序文件时,充分反映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特点,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多体系整合提供了借鉴。

三、用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宣贯工作推进体系的创建与实施

风险控制是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运行的主线,基础是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为控制风险,必须对所有作业活动中存在的危害加以识别,而后评价每种危害的危险程序,确定不可承受风险,针对不可承受风险制定措施予以控制。对大型联合企业,生产工艺复杂,设备、设施大型化,生产连续化,危险有害因素复杂多变,只有当全体员工认识、掌握了危害辨识、风险评价的方法才能有效地建立和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首先要从体系宣贯入手,组织领导干部、管理干部,体系内审员、联络员和关键重要岗位员工举办不同层次、不同场次的体系知识培训;通过会议、厂内报纸、广播、电视、电脑网络系统宣传体系方针、目标及职业安全健康相关知识;或在全国安全生产活动月期间,把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知识编辑成问答题,刊登在企业内部小报上,向全体员工普及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知识。其次,依托班组安全活动的基础,在员工完成“三不伤害”防护卡的危害识别前提下,按照划分作业活动、危害辨别、确定风险的步骤,组织全体员工对作业危害进行辨识,填写危害因素基础调查表,由专(兼)安全管理人员确定风险级别并制定对策措施。第三,借助每月安全检查、巡查和专项安全检查机会,检查和督促体系建立计划的完成情况。第四,把在内审、管理评审、外审一阶段、二阶段开出的轻微不符合项、观察项或反映的不足、存在的问题等,收集整理归类在局域网公布,为责任单位和相关单位进行举一反三的及时整改提供信息,促进体系建立与实施。

四、遵循管理原则,分层管理,分级控制

对大型企业,管理幅度大、层次多,职业安全健康涵盖所有生产和办公区域从事作业活动的人员,要根据体系要素制定了职业安全健康职责,部门、单位按管理职责要求,分层管理,分级控制。

(一)文件管理。公司职业安全健康程序方面的文件。按《文件管理程序》批准、分布、发放、使用、更改,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由所在单位根据岗位安全要求起草,报职业安全健康管理部门审核后按《文件管理程序》管理;受控文件主要通过电子网络管理;需用书面发放受控文件的按规定领用签收;部门、单位制定的涉及职业安全健康文件和资料的文件,需报职业安全健康管理部门备案,保证文件在满足充分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下做到最小化。

(二)不可承受风险的控制。为了把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的更为严密些,要根据企业目前管理水平和职业安全健康风险承受能力,把可能造成重伤、急性中度中毒以上事故作为评价不可承受风险的划分准则。辨识出不可承受的风险。为加强抗风险能力,应本着不求全齐备,集中精力和现有资料,把主要的重大危险因素控制好的原则,对不可承受风险项目再次分析评估,确定出公司级重大危险因素和厂级不可承受风险,分级有重点地采取针对措施。对满足《重大危险源辨识》条件的甲、乙类公司级重大危险源,制定了应急救援预案、分预案,并有计划地组织演练。

(三)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案是实现职业安全健康目标、方针的保证。要根据职业安全健康方针、目标寻找管理方案。要把项目中污染大,环境作业条件差的项目作为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案首选,按照职能职责分工,基建技术改造管理部门按职业安全健康“三同时”要求管理建设项目,工程项目组负责具体的组织实施,安全管理部门和项目单位配合完成。把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案放置在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中有利于方案管理,特别有于职业危害源头的治理。

五、加强内审员队伍建设是建立和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基本保证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内审员条件是:熟悉体系标准,掌握审核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具备有一定安全生产知识和工作经验,办事公正、客观等。体系内审员不仅仅只是为组织进行内部审核时才发挥作用,而应当把内审员当作体系运行的常规力量来组织管理,为他们提供机会,不断地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在建立体系初期,要求体系覆盖的部门、单位指定专人参加体系基本知识培训,作为今后职业安全健康工作联络员加以培养。在联络员中鼓励参加内审员资格证书考试,特别是安全系统管理人员。让他们参与初始评审工作,参加所在单位危害辨识的组织协调,学习运用风险评价的一般方法。为进一步提高他们对标准的认识理解,为各单位体系宣贯提供有效的师资,可以组织内审员第二次异地脱产学习,并增加了新的学员。

第3篇

新世纪以来我国石油工业飞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上石油行业的有力竞争者,但企业职业健康管理不到位的问题一直存在,从一定从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石油企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发展脚步。因此石油企业乃至全社会都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企业健康管理工作,建立长效机制,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只有这样企业员工的利益才能得到充分的保障,石油企业的发展才有立足之本。

关键词:

石油企业;职业病防治;企业健康管理

国家经济迅猛发展,对能源的消耗越来越大。作为我国能源的主要供给者,石油企业承载着国家能源安全的重任。但石油企业落后的职业健康管理水平,使得近年来石油企业问题频发,职业病患病率以及员工职业病纠纷数量逐年增加,职业健康管理已经成为制约石油企业快速发展的短板,而职业病防治是企业职业健康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若石油企业不能够及时认识自身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石油企业的发展将受到极大的阻碍,国家的能源安全也得不到有效保障。本文针对石油企业职业病预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健全法律、法规,明确监管部门职责等应对策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企业职业健康管理的措施,旨在完善我国职业健康管理制度,促进石油企业快速发展。

1石油企业职业病防治现状

(1)职业卫生法律法规不健全自《职业病防治法》颁布以来,石油行业职业病防治工作有了长足进步,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石油企业面对着走出国门的压力,入世后的中国市场对石油企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而目前我国虽然有《职业病防治法》来指导相应工作,但相关配套法律法规体系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很多预防工作的开展找不到明确的方向。

(2)员工对职业病的了解不够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一般职业病具有潜伏周期强、发展较为缓慢的特点。正是因为职业病不像其他疾病对人体产生迅速伤害,因此石油企业大多数员工缺少起码的认识,在患有职业病后,不能获得及时的治疗,导致病情恶化。此外,更为严重的是,很多员工不清楚那些疾病是职业病,那些是身体自然老化所引起的,导致在患有职业病后不能够获得及时的赔偿。

(3)石油企业重视不够,职业病预防工作不到位石油企业对职业病预防不够重视体现在:①经费投入较少,职业病预防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石油企业部分部门连基本的急救用品、危害标志以及个人防护用品等职业病预防设备都无法及时配备,这种情况直接影响着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开展。②石油企业工作人员分布广泛,部分施工人员工作条件相对较差,但企业却不能及时给这些高危作业人员配备专门的医疗小组,使员工患职业病的几率大大增加。③企业环保意识不强,在进行油气生产时,对“三废”的把控不严,致使“三废”不仅污染了环境,还给企业员工带来了巨大的职业病风险。

2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及职业健康管理的措施

(1)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法律是一切工作开展的指导和准绳,有了完善的法律法规,石油企业才能加强对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视,同时在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时也有了参考方向。在《职业病防治法》的基础之上出台法律细则,力求将职业病防治的方方面面都纳入到法律体系中,用法律来规范石油企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上解决企业对职业病预防重视不够,出现职业病后公司推卸责任的问题。

(2)开展职业病科普教育,提高企业员工职业病防治意识职业病防治工作的主体是员工,提升员工的职业病防治意识才能真正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因此石油企业应当定期开展职业病预防工作的宣传教育,同时借助业余时间开展职业病预防知识竞赛等活动,提升企业员工对于职业病的认识。特别是随着我国市场程度越来越高,石油企业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迅速发展,对企业的职业病预防工作相对滞后,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而进行职业病科普教育,不仅可以提升企业员工的职业病防治意识,对企业自身的发展也是大有裨益的。

(3)监管部门加强监督,增强企业对于职业病防治的重视在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之前,石油企业职业病预防工作缺乏明确的指导和法律的限制,监管部门应当作为监督者,加强对于石油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监督,并定期进行检查,将检查结果作为卫生考核指标,如果企业累计卫生指标不合格,监管部门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此来引起石油企业各级领导的重视,才能解决由于对卫生工作不重视而引起种种问题。企业应当加大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投入,引进完整的防治设备,同时为高危工作人员配备专门的医疗小组,降低职业病的发病率。职业病防治工作不到位的本质原因还是企业职业健康管理制度不完善造成的,加强职业健康管理,消除职业病的培育温床,才能从根本上上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下面是关于加强职业健康管理的措施:

(4)建立职业健康管理制度,明确监管部门职责监管部门职责:①制定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和相关行业标准[1]。②对用人单位进行职业健康审查,对于不符合要求的企业采取相应措施,以达到规范其健康管理工作的目的。③负责对即将上马的项目进行职业健康审核,对于竣工项目进行验收审查。监管部门应当根据自身职责加强对石油企业的卫生监管力度,在新项目的审批过程中,严格按照审批标准进行卫生审查,只有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项目才能正常施工[2]。而针对那些即将竣工的建设项目,监管部门的验收工作也丝毫不能有半点马虎。

3结语

石油工业是我国能源供给系统的支柱产业,石油企业的健康运行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维持人民生活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加强职业健康管理,做好职业病预防工作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职业健康持续发展保障健康员工素质

中图分类号: C91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企业的健康管理是提高员工生命质量的重要手段

1、加强职业健康管理,是践行“以人为本”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核心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即以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本。随着当前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人们已把身心健康、舒适、提高幸福指数等作为新的奋斗目标,对健康的需求也在发生质的变化。让广大干部员工享有健康、舒适的工作环境,身心受到应有的关爱与保护,是践行“以人为本”重要思想、维护广大干部员工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对于构建和谐矿区,促进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加强职业健康管理,是企业管理实现质的飞跃的具体体现。生命的状态不仅仅是活着,还有健康。随着煤矿员工安全意识的提高,对安全工作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避免伤亡事故,还要保障自己的身体健康,追求更高的生命质量。煤矿的工作也不仅是实现安全生产,而是向全面做好员工的生命健康工作转变。只有健康的人才能从事一切活动,企业的健康管理是提高员工生命质量的重要手段。企业在“保障生命”到“保障健康”理念的指导下,奋斗目标由过去的单纯防范和控制人身伤亡,向保障员工的职业健康这一更高的目标和层次迈进,从而将保护员工健康的各种措施与企业的管理有机地融为一体,把损害员工身体健康的各种危害均列为危险源和风险加以控制,有效地改善员工的作业条件,减少并控制各种危害员工身体健康的现象,实现管理工作质的飞跃。

二、大力开展丰富多采的体育活动,提高健康水平

为广泛组织全矿职工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职工体质,活跃职工生活,大力开展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丰富多采的体育活动,提高健康水平和员工素质。

1、成立了孙村煤矿全员健身协会。完善了协会组织机构。制定了协会章程。章程共分总则、业务范围、组织机构、会员管理、经费和使用原则和附则。协会设立辖篮球协会、乒乓球协会、羽毛球协会、嗒嗒球协会、健美操协会、健美协会、垂钓协会、棋类协会、武术协会、登山协会十个单项协会。

2、建设健身硬件网络。为各单位、部室配备了健身器材,2012年全矿共投资19.9万元购买并发放了哑铃100副、握力棒87件、篮球53个、排球51个、嗒嗒球87副、羽毛球拍87副、乒乓球拍87副等活动器材;有条件的厂网点配备乒乓球台6张;投资3.2万元购买了健身器材,在西广场建立了活动健身区域,利用健身器材,方便了职工健身活动。

3、开展现代职场标准广播操的推广。利用安全大型活动时间,组织职工练习了广播体操,通过练习职工情绪高涨,认为多做广播体操既能增强体质,又能预防腰酸、颈椎酸痛等不良反应。今后地面各单位和部室将组织集中学习广播操,根据实际在灯光球场或自选地点,也可以直接由员工利用业余时间自行操练。

4、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体育比赛活动。确保了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比赛,保证了每个职工都有锻炼的机会。各专业、区队之间要开展各类友谊赛,比赛以参与为主,成绩只供参考,年终设各类比赛总冠军及全员参与奖,重点奖励参与职工数量多、广泛的专业、区队。增强有氧运动锻炼。有氧运动可提高机体的摄氧量,增进心肺功能,是达到健康效应的最佳方式。有氧运动包括步行(散步、快走)、慢跑、打球、游泳、爬山、骑自行车、健身操、太极拳等。结合有氧运动的特点,职工充分利用饭后等业余时间多外出散步,周末有条件的同家人一同外出郊游,既锻炼身体,又促进家庭和睦。工区充分利用双休时间,积极为职工联系外出旅游地点,通过组团方式,组织工区职工家属一同外出游玩,既能加强职工之间的交流,又能放松心情。

三、建立了职工心理健康教育制度

1、建立了职工心理健康教育制度。一是全员学习。组织各单位利用半个月的时间集中学习了《关于促进全员职业健康的实施意见》,学习了煤矿职工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让全体员工明确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教育员工进一步牢固树立“快乐工作”等心理健康管理新理念,克服侥幸、麻痹、情绪、冒险、逆反、盲目、迷信、凑乎、松懈等不利于安全生产的心理,不断提高全员的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对安全生产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二是扎实开展了大讨论活动。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各单位利用一个月的时间,组织员工在周一时事政策学习和周五安全学习时间里,采取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让每个人都讲述对“心理健康管理”的认识,开展好“心理健康管理”的大讨论活动。在讨论中围绕以下教育命题来展开,比如“什么是煤矿职工应该具有的心理素质”、“常见心理问题解决方法”等等。

2、建立了“一对一”心理疏导服务制度。开办“心理诊所”,采取“一对一”的心理疏导服务方式,专门为心理出现问题及严重、典型办班的井下违章人员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心理疏导等服务,对症下“药”,帮助改变不良的思维方式,消除影响正常工作的心理状态。

四、建立了职业健康知识普及教育制度

1、建立了员工健康档案管理制度。各基层单位在员工家庭档案中,增加了职业健康内容,主要包括:员工的一般情况、既往病史、职业病史、体检情况、工伤(职业病)记载等内容,使基层管理者了解每名员工的身体状况,为员工调整岗位和安排具体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第5篇

【关键词】健康管理;乙型肝炎;预防;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R51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12-174-01

前言

乙型肝炎是临床常见传染性疾病,流行性广,在公共场合发生感染的几率较高,疾病治疗所需费用高,如何在公共场合预防乙型肝炎,现已成为社会关注热点话题。健康管理指的是通过预测及评估指定对象的潜在健康隐患,制定出科学的预防措施,防止传染性疾病感染。在健康管理过程中,如何解决健康安全隐患,预防疾病发生,是该管理模式中的核心内容。可通过预防与管理相结合,降低乙型肝炎的发生率,抑制感染性疾病发展,减少患者的医疗成本,为人们的健康提供重要保障。本文主要分析了乙型肝炎的健康管理方法,并针对我国现阶段乙型肝炎健康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并提出对应措施,以此提高健康管理在乙型肝炎中的作用。

1乙型肝炎传播途径

乙型肝炎主要通过粘膜、破损皮肤、母婴以及血液等途径传播,其中最主要的传播方式为母婴传播。乙肝患者在分娩过程中,体液与血液等与新生儿接触时,HBV病毒则会传染给婴儿。若进行穿刺医疗操作时,所用的医疗器械未经消毒,HBV病毒则会通过皮肤黏膜传播[1]。在日常生活中,如进行穿耳洞、纹身以及修足等活动时,病毒可通过皮肤或血液接触传染。共用牙刷、剃须刀、指甲钳等亦会增加乙肝疾病感染可能性。因此,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发生传染性疾病。采供血机构方面,应对献血人员进行乙肝病毒筛查,降低血液传播几率。乙型肝炎患者应戒烟戒酒,避免过度疲劳,合理安排饮食,避免病情加重。

2乙型肝炎健康管理工作中的不足

我国人口数量较多,乙型肝炎的发病率较高,应加强健康管理,降低乙型肝炎传播率。首先,我国在HBV病毒携带者以及乙型肝炎患者管理方面,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或采用的管理模式落后,无法适应现代化健康管理的需求。例如,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对乙型肝炎患者实施一对一管理。但由于管理对象较多,导致资源浪费现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医务人员在对患者进行诊疗时,若发现患者存在传染疾病,应详细记录在门诊登记本上,并进行网络直报,以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和审核,掌握乙型肝炎的相关信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把这些资料和数据作为乙型肝炎的健康教育资料和宣传资料,来提高社会对于该疾病的认识,但由于健康教育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或健康教育只停留在表面,并未进行深入教育,导致效果不理想,人们对乙型肝炎认识不足,预防措施不到位,难以降低乙型肝炎传染率。

3完善乙型肝炎健康管理工作的对策

3.1加强档案管理:

医院应对已确诊的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档案管理,全面了解患者的健康信息。在档案上详细记录患者的基本情况,如年龄、性别等,并记录病史、疾病诊断、疾病治疗、治疗效果等,包括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治疗费用、病情发展等相关信息。

3.2采用分层次管理模式:

对于部分较为严重的乙型肝炎患者,可采用一对一的管理模式,由1名医生负责1例患者的健康管理,使医生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2]。对于未患有其他合并疾病、且病情较为相似的患者,可采用多对一的管理模式,由1名医生负责多名患者的健康管理,通过类似的治疗方案,减少治疗成本。

3.3健康教育方法:

应通过分层管理模式进行健康教育。例如,对于乙型肝炎患者亲友等高危感染对象,可采用发放健康宣传手册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使其掌握疾病预防方法,积极注射疫苗预防疾病[3]。对于普通的管理对象,如健康人群及亚健康人群等,可通过社区进行健康教育。组织人员进行社区宣传,讲解乙型肝炎相关知识,如疾病诱发因素、传染途径、以及预防方法等,使人们正确掌握乙型肝炎的预防措施,掌握疾病防治知识。

3.4做好随访工作:

为不断加强健康管理,应对乙型肝炎患者的档案、及其治疗过程、预后等进行监测,做好随访工作。监测完成后,应详细记录在健康档案内,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划分管理等级,使乙型肝炎健康管理更加完善,提高健康管理效果。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应通过系统、科学的管理模式,提高健康管理在乙型肝炎预防控制方面的作用。控制健康因素,杜绝健康隐患,做好疾病预防工作,并通过科学的健康管理,降低疾病发生率,减少疾病传染可能性,从而达到健康管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金伟斌,卢建华,吴建国.基于健康管理的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社区防控策略[J].医学与社会,2011,10(02):124-125.

第6篇

关键词:职业健康监护;目的;问题;有效对策

引言:职业病调查报告称2010年我国职业病高达27240例,其中职业中毒2034例(急性617例、慢性1417例),尘肺病23812例,其他1394例。从行业分析,以煤炭、铁道、有色金属行业为主,不仅严重影响劳动者身体健康,而且已然成为社会公共卫生重点问题。为此加强职业健康监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职业健康监护存在一定的问题,如监护档案管理不科学、医疗保障欠缺公平等。本文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先分析职业健康监护存在的问题,第二部分重点论述加强职业健康监护规范管理的有效对策。

一、职业健康监护的目的

(1)监测工作相关疾病的发展趋势及疾病发病率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之间的变化;(2)掌握对健康危害的程度;(3)鉴定新的职业危害、危害因素和危害人群;(4)进行目标干预;(5)评价预防和干预措施效果;(6)为制定职业病危害防治对策和卫生政策提供依据。

二、职业健康监护规范存在的问题

1、用人单位问题:目前部分用人单位偏重于经济效益,或者本身对法律相关知识不是很了解,没有根据职业健康监护相关法律,结合自身行业特点建立完善的监护制度,仅在岗位期间安排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而在岗前、离岗时却没有行体检,可能埋下职业病隐患。同时单位在劳动者入岗前没有进行科学、全面的职业病相关知识培训,包括职业病危害性、诱因、卫生知识等,致使劳动人员对自身职业危害了解甚少,易让劳动者在不知情情况下患上职业病。另外,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提供的职业病“服务”不够,如个人防护用品没有配备、职业健康检查不全面等。

2、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及职业卫生监督部门问题:目前社会上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还不是很多,且部分机构中检查设备不够、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不能满足现代职业健康监护要求。另外,职业健康监护工作的开展离不开职业卫生监督部门的监督,但现实却是监督执法力度不大,尤其是部分中小企业,存在防护设备简陋、生产落后等问题,而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却没有及时监管,增加这些企业劳动者患上职业病的概率。

3、劳动者问题:部分劳动者对职业病相关法律知识不是很了解,在自身利益造成侵犯时不知晓或者不会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利益。部分劳动者虽然对职业病有所了解,或者知晓工作岗位内容对身体有危害,但考虑到工作不好找、赚钱养家等因素,还是会选择这份工作,而放弃职业健康权利。有些劳动者患有某些疾病,害怕会因此丢掉工作,为此拒绝体检或减少体检项目。另外,职业健康监护还存在档案资料不全、医疗保障缺乏公平等。

三、职业健康监护规范实施与管理的有效对策

1、政府高度重视,各部门通力合作:各级地方政府要充分认识到加强职业健康监护的重要性,把职业健康监护纳入到日常工作中,并将其与政绩挂钩,站在广大劳动者角度上客观看待问题,结合《职业病防治法》、国内经济发展与职业病关系现状制定行之有效的职业病防治具体措施。同时政府应该设置职业病防治专项经费,为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物质基础,通过会议讨论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部门再把职业卫生服务工作具体内容分配到个人,施行层层责任制度,让个人、部门在职业病防治中坚守岗位,且各职能部门相互监督、合作,推动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政府要站在和谐社会构建高度上不断完全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为劳动者职业病权益服务。另外,建立健全长效协作机制,带动相关部门(工会、安监部门、卫生部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等)共同参与到职业病防治工作中,逐渐形成“政府主导、各相关部门联动”监管体制。

2、加强职业病相关知识宣传,提高企业、劳动者防治意识:目前社会上职业病发生与企业、劳动者职业病防治意识薄弱密切相关,为此需借助电视、广播、微博等媒体加强《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相关知识(类型、危害性、诱因、防治小技巧)宣传,重点宣传对象为企业法定代表、外来劳动者,一方面提高企业领导职业病防治意识,把职业病防治与企业经济发展、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自觉的完善相关设备设施及福利,如防护口罩,定期职业健康体检等。且严格执行国家职业病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及身体健康。另一方面通过宣传提高劳动者自我保护意识,让劳动者在日常工作中尽可能的避免职业病危害因素,学会自我保护。且当其权益受到企业侵犯时,懂得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监督部门加大职业卫生服务市场整顿力度:监督部门首先要不断完善自我职能,加大监督人员职业病法律、类型、危害性、职业道德等培训和学习,让监督人员对职业健康监护有充分的认识,提高监督人员综合素质,便于监督执法工作的顺利进行。监督部门要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相关证书进行审核,若没有相关证书而擅自进行体检,则要按照法律给予查处。另外,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加快职业健康检查软件开发,结合当下职业健康监护内容、目的、现状等统一规范软件系统,以提高职业健康监护规范性。

4、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是劳动者健康变化与职业病危害因素关系的客观记录, 是职业病诊断鉴定的重要依据之一, 也是区分健康损害责任的重要证据,同时也是评价用人单位治理职业病危害的依据。 内容包括: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 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由用人单位为劳动者建立, 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 劳动者有权查阅, 复印其本人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有专人管理。

四、职业健康监护的质量保证

职业健康监护是由政府卫生部门主管,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或规定组织实施,为确保健康监护的质量,首先应领导重视,做好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资质审定和管理,建立监督机制,注重能力建设。其次是建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质量体系,制定岗位职责,仪器设备,工作流程,技术规范,实验室质量控制,档案管理等制度。

五、结语

职业健康监护肩负防治职业病的重责,为此各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视职业健康监护,加大对职业病防治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同时利用媒体宣传职业病相关知识,提高企业和劳动者职业病防治意识,自觉的配合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另外监督部门要加大职业卫生服务市场整顿力度,各相关部门通力合作,促进职业健康监护工作规范开展。

参考文献

[1]朱光成,石开芳,姚丹成.职业健康监护规范的实施与管理[J].贵州医药,2004,09:859-860.

[2]崔维琪,曾强,张磊,董爱军,王鑫.职业健康监护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医疗卫生装备,2013,05:53-56+68.

[3]刘银花.湘江关西涂料公司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研究[D].湖南大学,2014.

第7篇

关键词:班风;班级管理;心理素质;养成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1-0318-02

一、明确培养目标构建管理平台

班级目标是班集体发展的规划,是教育每一个成员的主题。它把全班师生连接在一起、团结在一起,成为全班师生统一认识和行动的纲领。

目标确定应力求避免“好高骛远,虚无缥缈”,避免假、大、空,脱离实际。它有近期和长期之分。近期目标通常在不同的时间段,结合学生的情况而定。长期目标以学期或学年等时间段来制定。比如把班级长期目标设定为:以‘诚信’为主线,抓好综合素质培养,树立“诚信、勤奋、守纪、进取”的优良班风,力争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有理想、有文化、讲文明、有作为的人等等。

心理学在强化理论方面有这样的论述:人和动物有一种本能,他们总能自主的做出许多行为。凡是受到强化的行为,以后出现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凡是没有受到强化的行为 ,以后出现的可能性就会下降。为了实现班级管理目标,有效的形成学生的认知和优良品德的养成,制定针对培养目标的行为规范实施细则,构建一个班级管理平台必不可少。

行为规范实施细则通过量化将考核分成四大块:学风、行为、卫生和文体活动。考核内容既有规定,又鼓励个性化发展。考核做到组织落实,责任落实。考核结果每周在班会上予以公布,班长总结,辅导员点评,利用班会大造舆论表扬好人好事,指出存在问题。

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良好的氛围能不断陶冶人的心灵,潜移默化营造好的品质。围绕班级培养目标展开的行为规范教育和考核,就是营造这种氛围的有效尝试。

教室和寝室卫生值日是每个学生课余的一项义务。要求学生不仅当作一种劳动,更重要的是通过劳动锻炼自己,培养敬业精神、认真负责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对于旷劳行为,不轻易放过。除必要的考核之外,辅导员都要谈话,询问原因,指出旷劳存在的危害性。

二、把好选拔关注重培养班级管理骨干队伍

班级管理的成败班干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注重选拔关,把有管理潜质并有为同学服务精神的学生选拔到班干部的行列中来,把他们培养成为团结一心、富有主动精神、尽心尽责的学生骨干,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直接关系到班级管理的成败。辅导员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更新观念,让自己从原来 “家长”、“保姆”的角色,变成班级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协调者,帮助学生搭建一个展示管理能力,自主管理的舞台。

确定班干部,辅导员不能搞“一言堂”包办指定,也不完全按投票的多寡来确定。要保持学生干部持续不衰的朝气,就要给每个学生都提供锻炼机会。每学期班委会最好改选一次,采用自我推荐,竞选演讲、民主投票,再由辅导员根据操行考核与被选同学自身特点,结合竞选职位进行最后分工。

班干部的竞选演讲是给每个学生提供展现自我,锻炼胆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机会。随着在校时间的递增,同学们的这种意识不断增强,参与精神十分高涨。

对于班干部的任用,要建立在充分信任的基础上,鼓励其大胆管理。一般说来,学生干部工作热情较高,但管理经验缺乏,工作简单,有时不讲究方式方法。辅导员要善于发现问题,本着从严要求的精神,给学生干部管理方法的指导,循循善诱,做好思想工作。

对班干部既要鼓励大胆工作,又要实行有效监督。这种监督一看能否做到以身作则,起好的表率作用;二看在行使班级考核权中能否坚持公平、公正,不询私情。这项工作可以由直接向辅导员负责的班委民主评议小组来承担,每两周一评、月总评,考评结果作为操行考核以及优秀学生干部考核的依据。

三、想方设法培养优良的团队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学生的构成来自不同地域,成分相对复杂。其个人条件相差较大,而性格也千差万别。一部分学习用功,表现较好的学生,其性格内向孤僻;而学习上不思进取,表现不好的学生目空一切,我行我素,心理素质很不稳定。这样的班级常常缺乏凝聚力,班级活动无人问津,好似一盘散沙。

如何化解这些矛盾呢?第一,开展丰富多彩而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一个好的班级,集体活动不可缺。可以通过参加集体活动让学生逐渐加深对集体的理解和感情。每次活动都应该提出一个活动主题,明确提出活动目的。从而使每次活动都能达到效果最大化。第二,坚持正面教育,坚持用具有时代感的先进人物、事迹感染,熏陶学生。“只要有恒心,铁棒磨成针”,用潜移默化地力量一定能感染,熏陶,陶冶学生的情操。教室里悬挂具有激励作用的条幅、字画。组织学生到伟人纪念地参观,组织开展学雷锋知识竞赛,学雷锋演讲主题班会,寻找日常生活中现代雷锋的事例,联系实际,联系自己,大力培养“六爱”感恩之心。班会上还可以结合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对学生进行理想主义教育、国情教育以及集体主义教育,增进学生的爱国情怀。第三,用身边榜样的力量感染人。用身边的先进典型激励学生,是正面教育的最好方法。正面宣传比反面批评使人容易接受,更能激发人的进取心。身边的榜样生动、直观,是一部活生生的好教材,非常容易让学生产生模仿、攀比的心理。同样是学生,别人能做,为什么自己不能做?这样相互攀比往往会不自觉地产生一种有潜质的、有追求的动力源,激发学生积极进取。第四,参加集体活动是班级考核的重要内容。对踊跃参加班级活动的学生予以表彰奖励,对不参加班级活动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并在操行考核中予以体现。第五,班级活动后总结是提升活动目的的关键环节。总结会上由学生畅谈感想,班长或辅导员点评。不仅总结活动中可圈可点的事例,更要对同学中团结友善、热情助人、维护集体荣誉的闪光点大加宣传和赞扬。

四、创设“互爱”的班级人际关系环境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人的活动,无论是心理活动还是行为活动,都是由一定的环境条件所激发,其活动过程受环境条件所制约。”

环境对学生的思想塑造和健康成长影响很大,心理健康教育应当渗透在校学习的整个过程。对学生来说他时刻生活在班集体中,只要拥有良好的班风、学风,就易形成民主、和谐上进的情感气氛,就有利于学生之间,师生间思想、情趣、情操等的相互感应,有宜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热爱学生是辅导员必须具备的职业情感,是良好师生关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营造优秀班级的重要因素。关心学生的学习进步,更要关心学生的思想、生活和情感变化,做到不偏爱,一视同仁。

正确对待学生的情感障碍及行为障碍,给予及时的心理疏导。有些学生心理上存有缺陷,自卑感较强,常为自己某些方面的欠缺,如高考分数低文化基础差,身材矮小、相貌一般、家境贫寒、不善交际而苦恼,情绪消沉,甚至破罐破摔。这些学生往往具有集体活动不参加,公众场合缩头缩脑,综合测评后进的特点。对这些学生辅导员要主动与其谈话、关心他们,鼓励他们端正学习态度,并与任课教师配合共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帮助他们打破自我封闭,扩展交往空间,积极参加学校各种活动,不断战胜自我。

学生中或多或少有一些“问题”学生。对于他们,辅导员常常有恨铁不成钢的心理,用智慧和道理教育说服学生,实现师生之间心理的沟通是获得最佳教育效果的必由之路。用积极的态度挖掘特别是“问题”学生的“闪光点”,及时在全班宣传和表扬,增强他们做人的自尊心和自豪感,促进他们认识自我、战胜自我、完善自我的信心。忌讳简单粗暴的训斥,冷嘲热讽的挖苦。

五、班级文化建设促进学生道德情操培养

学生每天的课余时间比较充足,把这个时间段利用起来是教育工作者们应该重视的。

应让图书阅览室、活动室、体育馆等场所都成为育人的场所,寓教于乐,寓教于学。坚持做到活动经常化,内容主题化。比如:每月一次的读书读报感想报告会,班级学习园地、黑板报;以寝室为单位轮流出版班级小报纸,有计划地开展班级运动会、班级专业技能比赛,节假日自编自演文艺节目等。

六、班级管理到位促进学生良好行为养成

好的班级管理营造良好的班风,为学生在校的全面成长提供了好的育人环境。学习意识、竞争意识、敬业意识和职业道德的形成,使学生从过去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变“被动学”为“主动学、乐于学”,提高了学习质量,形成了“尊师、守纪、勤奋、多能”的浓郁学风。如同杜甫的诗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在对班级管理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一个优秀班集体的形成过程无论对于学生优良思想品质还是健康心理素质养成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搞好班集体要首先建立一个内部团结、作风民主、关心同学、乐于助人的班委会。通过积极的思想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结合细致、严格的教育管理方法,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具有互助友爱、和睦、温馨、积极向上的班集体一定能够实现。一个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环境一定能够营造成功。

参考文献:

[1] 谢安邦.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8.

[2] 李春秋.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

[3] 刘芳芳.当前高职院校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