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3 14:47:49
序论:在您撰写企业数字化和信息化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煤炭 企业 信息化 建设 数字 矿山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04-0253-01
随着我国的煤炭能源的加工、利用技术的日益成熟,煤炭在清洁能源技术利用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与提高,使得其作为我国的基础能源的地位不可动摇。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沁水鑫基煤业有限公司在这样的大背景环境下,必须及时进行经营管理方式的转变,探索信息化建设和数字矿山的发展,引进生产自动化、安全监测监控和管理信息系统。
1 信息化建设的经济学基础
信息化应用的经济学基础是边际成本法则,即在技术水平一定的条件之下,边际成本随着分工专业化的程度而降低;拓展信息化是指在相同的技术条件下,改变交易范围,观察到的成本变化,或者是改变成本观察的交易范围变化。对于信息化的建设与研究,要通过效率与成本之间的相互关系,反应出信息化的1+1>2这一“倍增器”的本质特征。
2 数字矿山的简要介绍
数字矿山又称为智慧矿山,它是建立在矿山数字化的基础之上的一种新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它以能够完成矿山企业所有的信息的准确整理和采集、智能化服务、自动化的操控、可视化的发展、规范化的集成、网络化的传输为主要的工作目标。(1)智能化的服务。智能化的服务是针对人工服务所提出的。(2)自动化的操作。(3)可视化的展现。(4)规范化集成。
3 煤炭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与数字矿山的发展的相关建议与对策
3.1 建立矿井数据自动采集和更新系统
矿山数据的基本特征是动态变化和多源异构,因而,必须根据不同的数据来源,建立起不同的数据采集系统。对于固有信息的采集,可以针对矿井测量、地质勘探所产生的基础数据,如钻孔、水文、测量、地质等,进行图纸矢量化的处理,建立起信息化的地测管理系统3DGIS数字矿山系统支持下列几种基础数据的采集:(1)根据采掘工程平面图,手动采集数据生成三维图形。(2)根据地测数据库,自动生成三维图形。(3)自动识别CAD图纸,生成三维图形。
3.2 煤炭企业要加大技术与资金方面的投入力度
煤炭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与数字矿山发展方面,要注重资金与技术的投入比例,力求保证企业在数字建设方面拥有雄厚的资金支持与技术支撑。企业单元技术投入应该向着集成性、综合性的方向发展;煤炭企业在技术投入方面,应该由过去的注重短期效益、单元技术方面,向着全局的、整体的信息化建设方面倾斜,尤其是关注信息集成与整合方面的投入,应该由单纯的战术层面的投入,转向决策层、战略层、战术层的重点综合。
参考文献
当今社会已发展到信息化时代,移动互联网无孔不入,已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企业的发展不再仅仅依靠资金,能源,人力等方面的投入,而往往更多的依靠信息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应用。在这样的情况下,图书、情报、档案作为信息资源的重要构成部分,就自然具有着独特的价值和非凡的意义。就三者任何一个而言,都不能满足当今企业对信息的综合化,便捷化利用的需求。因此,只有通过对三者的信息资源整合,消除传统模式中三者各自为政的弊端,才能使企业图书、情报、档案中所蕴含的信息最大化的利用,最精准的为企业决策提供支持。
二、国内外对图书、情报、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研究概述
早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外就开始对图书、情报、档案的信息整合开始了研究。1967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就将“图书馆组及书目,情报工作与科学名词委员会”更名为“情报工作,图书馆与档案部”。1974年9月,该组织在巴黎召开了全面规划国家文献、图书馆、档案馆基础结构的世界科技情报服务系统大会,提出了建立“国家情报系统”的计划。许多国家由此也启动了图书情报档案发展的各种措施。德国西门子公司,奔驰公司就是图书情报档案整合管理的杰出代表。
我国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1978年,中国科学院召开了图书情报会议,会上赵克北同志提出了图书情报工作一体化的建议,但之后发展一直很缓慢。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与互联网的发展,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很多资源都被信息化、网络化,图书、情报、档案的资源整合的研究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2010年国家设立了图书情报硕士学位,在图书、情报、档案领域掀起了一股新的学术浪潮,产生了很多有价值的理论成果。就目前情况来看,理论基础很丰富,但针对企业的图书、情报、档案信息化整合并不多,有些文章提到了企业图书、情报、档案的信息整合,但只是涉及网络信息的整合,并没有将人力、机构等整合纳入其中,对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图书,情报、档案的信息整合的目标、原则叙述的不多或不全面。
三、整合的可行性分析
1. 图书、情报、档案同根同源
在古代,图书、情报、档案是没有明确区别的,有的信息可以是情报,可以是图书,也可以是档案,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宋代的崇文院,是宋代保存图书的官署,但里面除了图书,还有大量的档案,因此也可以是档案馆,里面还存放许多名人字画,古玩宝器,因此说是博物馆也可。只是到了现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它们的分工要求越来越细,才有了图书、情报、档案之分。正因为它们同根同源,天生就有着许多相似性,如在管理方法,服务对象上都基本相同,才为将三者整合为一体提供了基础。
2. 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
近年来,信息技术迅猛发展,4G时代的开启为移动互联网注入了巨大的能量,给信息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飞跃。过去很多用手工操作的模式都改为用计算机操作,工作效率得到大大提升,数字图书馆,网上博物馆,电子档案应运而生,很多计算机技术应用到图书情报领域,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面向网络的信息交流初步形成,为图书、情报、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提供了技术支持。
3. 理论上有基础
系统论原理中贝塔朗菲有条著名的理论,整体系统的属性与功能远远大于组成整体的各个孤立个体的总和。即各个部分有机组合在一起,取长补短,扬长避短,所发挥的功能大于每个部分功能的简单相加。一加一不是等于二而是大于二。图书、情报、档案三者信息整合之后所发挥的作用大于它们独立工作。这为图书、情报、档案三者信息整合,信息共享提供了理论基础。
4. 法律上有保障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信息法律体系和相关政策,《信息法》已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这方面颁布的法律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电子出版物管理规定》等,这些法律的实施有效地处理了信息资源管理问题、信息技术及信息产业发展问题、信息安全与计算机犯罪问题、信息国际化问题等等。为信息化环境下图书、情报、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提供了完善的制度保障和良好的法律环境,从法律法规上保证了图书、情报、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四、整合的必要性分析
1. 发展缓慢
图书、情报、档案的整合工作已经初见成效,但与其他领域相比,发展的速度依然十分缓慢。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企业对这方面的信息资源整合的程度不容乐观。很多中小企业图书、情报、档案资源整合进展缓慢,数字化程度不高,在这方面的人才也十分有限,三个部门缺乏有机整合,无法实现对外一体化的信息服务,从而不能满足在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发展的需求。
2. 信息化时代的客观要求
在信息化时代下,图书、情报、档案之间的信息联系越来频繁,相互之间的依靠程度也越来越深。而企业对信息的综合性、完整性的要求也越来越多,任何方面的信息缺乏或不完善,都可能对企业的决策制定产生严重制约。因此,加快图书、情报、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工作,既是图书情报事业的必然选择,也是信息化背景下企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五、图书、情报、档案信息资源整合面临的问题
1. 缺乏法律支持
在国外,对图书、情报、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有法律支持,如美国的总统图书馆、加拿大的档案馆,它们在建成之初就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在我国,虽然图书、情报、档案各自本身有相关的法律,但尚没有一部对三者统一协调的法律。使得三者容易各自为政,各自分割,严重影响了企业图书、情报、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建设。
企业信息化作为中国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进程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企业在基础设施、体系结构、标准化、信息共享以及安全加密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使信息化工程管理、网络建设、信息共享、支撑技术、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技术要求、标准和管理基本完善基础设施基本完成,网站数量飞速增加,企业正在由基础建设转到应用建设的进程中。但在企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也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1)开放的、统一的应用平台建设有待于进一步改善企业信息化的发展缺乏宏观统一规划,没有明确提出信息化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与企业信息化的统一性、开放性、交互性和规模经济等自然特性产生了冲突。
2)标准化工作应进一步加强标准体系是企业信息化标准化工作的核心,也是企业信息化总体设计的重要内容,它将各个业务环节有机地连接起来,并为彼此间的协同工作提供技术准则。在整个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各个层面上,大量的标准已经存在,需要国家进一步地明确和贯彻实施。
3)避免重复建设,实现数据资源的有效共享由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模式、理念以及优先级不明确造成当前在整个企业信息化环境中重复建设大量存在,数据资源相对独立。
4)完善立法工作2002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联合了《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和2005年国家颁布的《电子签名法》为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建设的相关方面提供了相关的规则和法规,但应该进一步对网络环境中的相关问题如版权、证据保存、可信管理以及业务规范作更明确细致的要求。
2、数据资源的整合是实现开放企业信息化的核心
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重心正发生着本质的变化,从建设初期的网络建设、信息开始转向了以整合内外部资源为主体、以提高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为目标的应用阶段。长期以来企业信息部门的大量建设资金投入到硬件设备上,缺乏信息录入、更新、深加工的技术,更缺乏把这种信息资源进行加工后产生增值的手段,使得作为信息资源拥有者的企业部门有着大量的“信息孤岛”。
企业信息化建设必须以"信息资源管理为支撑",摆脱只注重局部应用或以网络为核心的观念,将各个企业部门信息资源进行后台集中和统一管理:首先是通过统一的接口与标准,将数据统一集中;其次是管理这些统一的数据;最后,就是使这些数据能够共享,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
数据整合可以将原来孤立于多个异构数据库系统的数据信息整合起来,为企业信息化应用提供一个完整统一的数据视图,而要实现此目标关键就是数据资源的整合,核心是互连互通和数据共享。通过将原来孤立于多个异构数据库系统的数据信息整合起来,为企业信息化提供一个完整统一的数据视图,从而实现数据资源的透明访问和数据资源的充分利用。现有的数据整合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1)定制转换工具采用“一对一”的方式,很多的数据库系统生产商都有自己的相关产品,使数据在不同的数据源之间定制专用的迁移转换,实现数据的迁移和共享。例如MicrosoftHostIntegrationServer2000可以实现SQLServer2000和DB2之间的集成和整合,SQLServer2000中通过DTS实现向ACCESS和ORACLE及其他数据库系统之间的迁移。
此种方式实现相对简单,但存在多种不足:首先需要正确理解不同数据库系统的元数据和结构以及数据的流动方式;其次此方法只能实现相对应的数据库系统之间的整合,扩充性差,对于存在多种不同的数据库系统的电子政务环境中,需要多种定制工具,实现方式相对麻烦;第三由于数据在不同的数据库系统中存在多种副本,冗余量过大,而如果在访问时即时迁移的话又影响到系统的相应时间;第四数据在迁移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网络流量,所以数据整合的时间会受到限制,该方法应用较少。
2)集中复制数据采用“多对一”的方式,实际上是数据仓库在企业信息化环境中的应用。通过将同一领域的不同系统的数据库的所有相关的数据通过分析、转换和装载中的数据移入数据仓库中,实现对异构数据源中的数据进行集中式存储和统一管理。此方式的优点是系统在原有的系统架构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商业规则独立运作,数据集成的质量高,在用复杂的查询语言访问低级别的详细信息的时候是一个较好的方法,并且对于实现数据挖掘和决策支持是必然选择。但基于数据仓库的方法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数据仓库要想实现议购数据源之间的集中管理和存储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网络流量;其次数据仓库是面向主题的、历史的数据,往往是只读的,而对于企业信息化环境中存在大量的数据需要进行修改和删除操作时,只能定期更新而无法实现实时变化;第三当异构的数据源的数据模式发生变化或新的数据源加入时,就必须生成一次全局的模式,使得维护全局模式变得更为困难,从而影响了系统的可扩展性。
对于数据量较小的单位而言,可以综合以上两种方案的优点,采用联邦数据库理论的方法(比数据仓库更小而且更关注与构建复杂业务规则来支持功能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并且对不同数据源的写操作更为方便)。此方案中关键模块为联邦服务器,联邦服务器通过软件模块与不同的数据源之间进行通信,而客户端通过多种应用程序(包括ODBC、JDBC或WEB服务客户机)与联邦服务器交互。但由于联邦数据库的复杂的实现技术和高昂的费用代价严重的影响到在企业信息化环境中的应用。
3)基于XML的WEBServices的数据整合要想实现异构数据源整合,必须使异构数据源为应用程提供统一的全局模式的数据视图,使数据层的数据用一个公共的数据模型表现为统一的数据格式,并能够在公共数据模型上定义基本运算和实现查询和存取等操作。XML由于语义性强、交互性好、自描述、跨平台和良好的可扩展性等特性使其成为交换平台模型的首选标准。作为SOA架构的典型代表,WEBServices是一种基于XML的独立软件成分或服务程序,具有标准的程序接口和协议,可以实现不同硬件平台之上的异构数据库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负责数据集成的WEBService位于异构数据源(数据层)和应用程序(应用层)之间,向下协调各种数据库系统,向上为访问集成数据的应用系统提供统一的全局数据模式。
对于数据向XML的转换主要基于模板的XML查询、基于扩展SQL的XML查询和基于虚拟的XML文档的查询。整合的过程(如图1所示)为:将业务数据从数据源中读取并转换为符合XML规范要求的格式;以WEBService方式将XML格式的数据提交至中间层(此过程可以采用WSsecurity或SSL、TSL来实现安全传输),由中间层仍然采用WEBService送达应用层。此方案由于支持XML、SOAP和UDDI等标准或协议,使得整合平台可以以中间件的形式在不同的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平台和开发平台之上实现异构数据库平台的整合,并能够通过将WEBService在注册中心的实现代码的重用。但数据冗余和无法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资源是无法克服的缺点。
图1基于XML的数据集成的流程
4)基于元数据的数据整合数据元是通过定义、标识、表示以及允许值等一系列属性描述的在特定的语义环境中被认为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的数据单元。数据元一般来说由对象类、特性和表示3部份组成。它们的关系如图2所示。数据元表示规范是通过描述数据元的一系列属性来实现的。这些属性实际上是数据元的元数据。针对数据元的查询、维护及基于数据元的信息抽取的需要设计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属性:标识类属性、表示类属性、关系类属性、管理类属性和附加类属性。
数据元元数据信息可以采用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进行存储和组织,也可以采用XML文档的方式。XML文档的所具有的树形结构使其可以方便的描述数据元的组织结构。目前电子交换的XML文档标准通常使用XMLSchema进行描述。数据元是一个完备的元数据集合,基于数据元库和利用XMLSchema类型定义机制构建的扩展类型库,可以定义出数据元元数据属性到XMLSchema文档元素之间的映射规则:数据元对应XMLSchema中的XML元素。数据元包括了元数据模型的各类结构信息的细节,包括继承信息和组成信息;数据元中构成继承关系的数据元对应该数据元所对应元素类型的基类型;与数据元构成组成关系的数据元,对应数据元所对应元素的子元素;数据元所包含的数据类型(DataType)信息对应数据元所对应元素的类型。基于XML的交换技术非常容易进行扩展,对于分布式数据库环境或数据仓库中可以通过建构基于XML的公共数据元库,即可实现元数据的访问、存取和集成,为电子政务的原数据提供统一的平台,从而实现电子政务环境中的异构数据库的有效整合。但由于使元数据用XMLSchema进行描述,而XMLSchema的简洁性有待于进一步的改善,并且为了实现方便的定义元数据,XMLSchema辅助生成技术的研究也将是一个挑战。
关键词:冶金企业,铁路运输,自动化管理,信息系统
0.引言
钢铁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冶金企业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各企业大显神通弥补不足,提高效益。其中冶金企业现行的铁路运输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生产要求,为了提高生产的可靠性、安全性、高效性,在对目前铁路运输管理系统运作模式、职能划分以及基层作业详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了铁路运输综合自动化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建成以后可以大大地提高铁路运输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和工作效率,将为公司领导的决策提供真实可靠、全面快捷的信息,生产作业更加流畅。
1.系统总体构成
铁路运输综合自动化管理信息系统涉及铁路运输的各个方面,能及时、准确地为各运输调度指挥管理部门提供现代化的调度指挥管理手段及平台。该系统由生产指挥控制中心网、运输部中心网及车站设备构成。
2.职能管理部门的系统划分
针对宣化钢铁公司具体情况,运输部中心主要负责协调各作业区之间的运输调度和管理,并协同路局准确统计路局车辆在工厂作业区、成品作业区、西车务作业区以及炼铁作业区发生的交接、调入、待卸、卸车、空停待装、装车、交出等八个主要业务活动和解冻、维修两个辅助业务活动的滞留时间及业务活动的时间间隔;准确统计路局车、自备车装/卸运量、停时以及班组运量、停时、运送时间;实现在厂车总数、车种、品名、交接时间,各作业区路局车总数、车种、品名、交接时间、站场股道占用情况,当日内到达、发出车数、车种、品名、收货单位、发货单位的查询;通过网络查询车辆挂钩计划的编制和执行情况、股道详细信息及车辆详细信息;还可通过调度监督系统掌握厂内铁路全线列车的运行情况。论文参考网。
生产指挥中心主要负责下达月、周、日的运输计划,实现运输的应急管理,协调运输调度指挥,实时掌握厂内车的位置和状态,查询和统计各种运输调度信息。
车站设备主要完成各种作业基础信息的录入,调度计划的输入、发送,调度监督、微机联锁、机车信号信息的采集等功能。论文参考网。
3.系统功能简介
3.1货车实时跟踪管理系统
该系统利用计算机及其网络通信技术,以车站为基础信息源点,收集、处理和交换车流信息,由计算机网络向各级车号、调度提供日常计划和调度指挥所需的各种货车资料。一方面提高各岗位生产人员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使运输组织人员能及时准确地掌握车流和货流,组织有计划装车、卸车和排空车,从而保证均衡运输和良性循环,提高运输生产的能力和效益。通过该系统可实现对整个运输系统中的机车、车辆、原料和产品的位置及状态的实时跟踪和管理,同时自动生成各级查询和统计报表,为各级调度人员和运输部领导进行生产指挥提供实时准确的数据。
3.2运输调度管理信息系统
运输调度管理信息子系统是提高运输效率、实现厂内铁路运输自动化指挥、集中管理、集中监视、集中控制的必不可少的系统。通过该系统可直接指挥行车,实时掌握列车运行状况、信号设备显示状态,完成运输计划的编制、调整及调度命令的生成和下达等功能,并进行信息汇总、处理;可对列车的运行进行实时监视并具有历史查询功能;还可为调度指挥管理人员提供管辖范围内信号设备状态及列车运行状况。
3.3调度命令无线传送系统
一般情况下,调度作业指令的传输是通过调度手写调度计划,再用人工的方式将调车计划单交给调车人员和机车上的司机。这种方式严重限制了机车的作业范围、导致了机车作业的不连续性,降低了机车的作业效率,给生产运输带来了极大的不变。为此我们可以安装使用调车计划无线传输系统,即在各站设立调度命令无线传送控制中心,并在每台机车上加装机车信息台,地面控制中心接收铁路货物车辆实时跟踪管理信息系统的调度作业指令,通过无线方式发送到机车信息台上,机车信息台通过液晶显示器显示调度作业计划单并通过打印机打印出来,作为机车作业的依据,同时机车信息台还将机车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反馈给地面控制中心和铁路货物车辆实时跟踪管理信息系统。这种方式可以大大提高机车的作业效率。
该系统由中心局域网和基层网两层网络组成。其中基层网由微机监测系统构成,是面向用户的开放性设计的系统,使安装、调试、使用、维护更加方便、简捷。
3.4智能计算机联锁系统
我们现在正在使用智能型计算机联锁系统,它是模块化系统,采用了双机热备的冗余结构以保证其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可用性,实践证明该设备安全、可靠、实用。该系统具备有进路的选排、锁闭、解锁以及信号操作、道岔操作、特殊操作等联锁功能。操作和显示均通过电气联锁上位机实现,同时可根据需要,给车站值班员配置若干台监视器,以达到安全行车的重要目的。
4.结束语
铁路运输综合自动化管理信息系统是为了适应铁路运输发展需要而开发的,完全实现了运输管理的自动化。论文参考网。如果完全投入使用,将会彻底改变了传统落后的管理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该系统对于我公司的铁路运输管理将有极大的使用价值,将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效益。目前,我们虽然只使用了部分的无线传送系统和计算机联锁系统,但是运输效率却取得了质的飞跃。相信未来,我们的无线平调系统将更加完善,铁路物流将更加顺畅。
参考文献
[1]平调无线调车系统.
[2]微机联锁系统技术.
[3]网络系统的集成管理.概念、体系及其应用.
[关键词] 网络环境 企业组织结构 管理创新
一、问题的提出
在电子信息技术影响下现代企业竞争日益激烈,方式日益走向整体化、复杂化。网络技术推动着现代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它在改造经济产业特征、竞争状况等企业外部环境的同时,也从企业经营战略、组织结构规模、管理层次与幅度等多方面深刻影响了企业内部管理体系,构成企业组织优化创新的重要动因。
1.从网络和电子信息技术特征分析企业运行环境的变化
(1)复杂性提高。反映环境复杂性的指标有三个:数目、多样性和相互依赖性。在网络环境下,组织实体的实际数目正逐步增加,另外,通讯技术和运输技术的显著提高,使单个企业能够发现和利用各种各样技术的、经济的和社会的机会,因此,出现了日益增多的社会专业化和多样化。同时,专业化也将进一步引起企业之间相互依赖性的提高。
(2)变动性提高。网络环境变动性提高主要表现在单个事件速度的提高,知识进步产生的新技术大大缩短了单个事件的时间周期。例如产品研究开发技术,广告技术和运输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提高,使得企业新的产品周期和市场周期都大大缩短了。
2.网络和电子信息环境对企业组织结构优化的压力
(1)战略制约下的企业组织结构优化。企业结构设计要服从战略,由于网络环境的变化,电子商务的出现,使市场进一步细分,个性化需求与服务要求提高。企业战略将在两方面呈现出“此消彼长”:一方面,竞争范围的扩展,即国际国内市场由于互联网作用完全融合,所有企业都面向国际市场,中小企业也要面向国际化发展;另一方面,产品线的缩减,即使是实力雄厚的大企业也要采取更加集聚的战略。要保持在此战略下的生存空间,必须寻求更多的创新,并进行组织结构的优化与变革。
(2)管理规模与管理层次的缩减。网络环境催生了众多数量的企业,但企业规模却有缩减的趋势,这是降低企业内部成本的必然要求,网络技术的发展正为其提供了可行性。在更加专业化的分工要求下,企业战略重点是强化核心竞争能力,而将非核心业务放弃,转而利用各种各样的合作形式。另一方面许多中间的管理层次因职能的弱化而被取消压缩,严格的层级概念退化,而各单位每个人都成为一个与其他单位或个人保持信息沟通的节点。在此,网络技术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技术对人力资源结构的影响。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变革对员工提出了知识上、能力上的新要求,涉及职位分类,工作设计与评价,低效考核,人事管理方式,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的设计,薪酬结构,人力资源的设置和配置等方面,从而对企业组织结构的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提出了新的要求。
3.网络和电子信息技术影响企业结构创新的经济学机理
(1)交易费用的解释:企业组织结构创新的动因在于节约交易费用,因此企业组织结构创新的历程就是企业通过减少“有限理性”与“机会主义”的影响,逐步减少交易费用的过程。企业由于有限理性的压力,逐步采取了分权发展;而为了克服分权过程中由于机会主义(缺少监督)可能造成的损失,又必须进行有效的控制,这两种需求的不同结合就造成了各种不同的组织结构模式。在网络环境中,外部交易成本常常低于组织规模扩大而产生的内部管理成本,组织结构不得不变。
(2)mintabery理论:企业存在承担不同职能的人员如战略顶层人才,技术操作人员,中层人员等,他们在组织中的重要性差别决定了组织结构的采用。例如在传统环境中,操作者为重,结构偏重于专业官僚制;而在网络环境中,协同人员是关键,企业应偏重于专家控制结构。
(3)基于能力理论和组织资本理论的解释:企业竞争的基础在于企业的能力特别是难以模仿的核心能力;组织资本和企业能力在竞争中起重要作用。因此,组织结构创新的动力很大一部分来源于这二者的释放。
二、从网络和电子信息技术看企业组织结构的局限性
1.流行的几种企业组织模式和结构
(1)H型结构。H型结构是一种控股公司型组织结构。较多的出现在由横向合并而形成的企业中,这种结构使合并后的子公司保持了较大的独立性。在较为普遍存在的功能性控股公司中,其子公司执行不同的经济结构功能而总公司则通过各种委员会和职能部门来协调和控制子公司的目标和行为。
(2)U型结构。U型结构是集中的,按职能划分部门的组织结构(一元组织结构)。他是一种中央集权式的企业组织结构,将企业按职能划分为若干部门,各部门的独立性较小,管理权集中在高层管理人员手中。其重要缺陷是高层经理们由于陷入了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无法做好长期性的资源配置工作。同时,由于高层经理人员总是从他们的专业和所处部门的立场来评价公司的政策,结果,政策的制定和计划的编制,通常是有利害关系的各方协商的结果,而不是根据全盘需要而做出的反应。
(3)M型组织。M型组织结构是一种多单位组织结构,它是一种分权式的层机制组织结构,其分支结构拥有较多自而成为利润中心。事业部在组织内部类似一个个独立的企业,有着自身的任务和目标。企业的政策制定和行政管理两项职能实现了分离。
2.网络和电子信息条件下现行企业组织结构的挑战
(1)直线职能制企业组织结构局限:它以直线制为基础,在各级生产行政领导下设置相应地管理职能部门,分别从事专门职能管理工作。职能部门拟定的计划、方案以及有关指令,由生产行政领导者批准下达,职能部门对下级领导者和下级机构无权直接下达命令或进行指挥,只起业务指导作用。如图:
直线职能制组织适应企业职能复杂化的情景,对企业组织结构进行了新的设计和改进,它吸取了职能制组织发挥专业管理作用的长处,从而有助于提高企业组织管理的效率,为发挥生产行政指挥系统的作用提供了组织保证。但随着信息化要求的提高,组织环境的复杂性与交易性程度明显提高,对专业分工的职能部门的横向联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网络环境下,直线职能制组织容易产生部门间的脱节,导致信息失真,决策失误,它的不适应性完全暴露出来了。
(2)事业部制组织(部门化结构)局限:事业部是在企业统一领导下,根据产品、地区或市场而划分的,统一进行产品设计、采购、生产和销售活动的相对独立的经营单位。事业部是企业控制下的利润中心,具有利润生产,利润核算和利润管理的职能,有自己的产品责任单位或市场责任单位,有自己的产品和独立的市场。如图:
其优点是便于灵活的根据市场做出相应的决策,取得竞争的主动权,有利于企业最高管理者专心致力于公司的战略决策和长期规划,有利于调动部门积极性,提升人才,进行业绩核算。
(3)模拟性分散管理结构局限:它是一种类似于事业部制的组织形式,并非真正的分权结构而是人为的把组织分为若干“组织单位”,实行模拟分散管理。它适用于生产过程连续强和业务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大型组织,其优劣与事业部组织类似,不加赘述。
(4)矩阵制组织(规划―目标组织)局限:它是按职能划分的部门和按产品、服务项目划分的小组结合起来组成一个矩阵,是同一名职能成员既同职能部门保持组织与业务上的联系又参加产品或项目小组的工作。项目小组的成员都受到双重领导。如图:
矩阵制结构打破了传统的一元性领导关系,它可以使企业组织管理中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较好地结合起来,加强了职能部门与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激发了成员的积极性,提高了技术水平,并且有较好的适应性和稳定性。但正因为这种突破容易在组织内部产生工作矛盾,除非对职权和指责关系有着明确规定和理解,否则这种类型的结构会给管理者带来问题并对作业效率带来牺牲,同样离网络环境的要求有一定距离。
三、网络和电子信息条件下企业组织结构优化创新的战略与对策
1.再造战略引导下的企业横向性组织结构转变
(1)再造战略是一种业务流程彻底再设计的跨职能的创新,它着眼于企业价值创造过程,采用全新的方式,摒弃所有有关现在如何工作的概念,消除工作流程中的死角和时滞,围绕关键目标和核心竞争能力来组织设计流程。
(2)审查跨职能边界工作流程的再造工程势必引起企业组织结构的横向转变,这种转变摆脱了过去上层负担过多的职能结构与陈旧的部门边界。
(3)关于团队。自我管理型团队,是新型横向性组织的基本类型,一般由5到30名员工组成,各自拥有不同的技能并经常转换工作,生产整个产品或提供整个服务。具有以下要素:①被授权可以获得完成整个任务所需的资源;②团队包括各种技能的员工并且优势互补;③团队被赋予决策权与自。
由以上可知,横向性组织结构创新对网络环境的可适应性;短暂的反应时间和快速的决策意味着更高的顾客满意度;部门间的壁垒被减弱或拆除;团队对管理的取代既提高了士气又降低了交易成本。就内部而言,每个团队能享受充分的激励,团员成员不断发掘自己的潜能;而且由于相互间的充分信息交流与合作,团队的重新结合往往能完成许多以前不能解决的难题,并且这种组合的管理成本被降低到最低;这在根本上与网络环境相适应。当然这需要重新设计信息系统,以提供团队成员组织内外的信息,这可能导致更长的协调时间。
2.动态虚拟性环境设计
这种设计方案是基于网络环境下企业灵活性要求与规模限制的矛盾而产生的。动态虚拟设计不是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的商业战略,而是以相互合作为原则,关注企业之间维持交换和合作的共同标准,所以在资源交换价值不容易测定的条件下更为适应,降低了企业内外部风险,提高其在网络环境下的稳定性与适应性。网络组织中企业的交易并非即期的与一次性的,所以这种结构可以有效地克服信息资源的垄断性和不对称性给交易带来的困难。同时,在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作为物质保障,使信息在网络组织中自由流动且可充分共享,并使得这种以合作为基础的网络组织,成为合作企业获得信息资源的最佳组织形式。
总之,企业组织结构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的发展应与整个企业的变革协调一致,特别需要强调的是,除非在理念上赶上网络时代的要求,仓促的套用任何一项创新都是一种守旧。组织结构是企业的骨架,其优化和创新要服从于战略并受企业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企业创新根本目标是提升企业的价值,其动力来自于顾客的需求与内部的不适,它不应被视为一种潮流。
参考文献:
[1]孙 平:《现代企业组织论》.西南财大出版社,1997
[2]Joseph M Putt等:《管理学精要》.机械工业出版社
[3]1999年版倪义芳等:“IT与企业管理模式的转变”.《经济管理》,2002.4
[4]陈之敏:“网络经济时代企业的组织机构变化和新型竞争战略”.《经济管理》,2002.6
[5]Richard L.Daft:《组织理论与设计精要》.机械工业出版社
关键词 企业 数字化转型 研究
一、企业数字化转型阶段
企业数字化转型(Digital Transforation),数字化转型不只是企业内部数字化自动化的应用,其正真内涵载于用互联网的思维打通企业内部的运营流程,将企业的前台与后台紧密结合在一起。同时从客户为中心出发,把企业的运作、决策及服务紧密围绕客户体验而进行。
对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研究,能够明确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阶段分类,对科学、系统研究企业数字化起到重要的作用。21世纪以来,国际上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阶段分类,简略的概括为萌芽、扩张、业务变革和战略变革阶段,这些阶段分类大多以发达国家的视角来进行划分,对我们有很好的参考价值。但国家在不同经济水平,数字的出发点是不同的,数字化转型的路径将不一致。综合国内学者对于企业数字化阶段的研究,大体将分为数字化初始期、基础设施变革期、业务数字化转型期以及战略变革期四个阶段。
二、企业数字化阶段分类研究
企业数字化转型阶段划分指标。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企业数字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企业数字化战略的重视和实施程度、人力资源信息化能力水平、IT的应用状况、数字化效益指标等五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企业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
企业数字化基础设施的计算应包含硬件、软件、通讯设备、视频会议室、信息化的培训课程、信息管理部的建设、专业IT人才团队、以及技术的维护。应按照如下公式计算(最近5年,企业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费用占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重)乘以100%
(二)企业数字化战略的重视和实施程度
企业数字化在企业的地位反映了该企业是否重视数字化转型,数字技术、云计算使得21世纪传统行业竞争无比激烈,将数字化转型提升到战略高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其主要评价依据包括:企业信息化领导的地位、信息部门的地位、信息化工作的整体规划水平、信息话的重视程度等。
(三)人力资源信息化能力水平
人力资源是企业最为重要的资源之一,企业的任何其他资源都是在人力资源的参与下才变得灵活起来。对于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能力的评价包括:雇员的IT技能和数字化的理念、是否有专门的数据库管理员、是否建立了IT部门并配置专业的IT人员、信息部门是否定期进行培训以提高人力资源整体的信息能力和数字化观念等等。
(四)IT的应用状况
无论数字化设施建设多么完善,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为战略高度,IT的应用水平都直接关系到企业数字化战略的成败。IT的利用状况囊括: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程度水平、数字化对决策的支持程度、电子商务的应用、互联网的应用水平、企业系统之间讯息共享的程度、能否实现面向外部的电子公文交互等等。
企业利用互联网开展业务占传统业务的比例。包含电子商务的销售额与总销售金额的比例和线上购买金额占总采购额的比例。
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阶段特征
(一)处于数字化转型初始期的企业
初始期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最初阶段,此阶段还未建立数字化相关的信息管理制度;其制造生产过程中的信息技术都不完善,计算机的普及率包括信息技术的普及率都比较低,使用常用的办公自动化软件,企业的信息基础建设和信息系统应用都处于较低水平,企业停留在硬件系统的建设层次。
(二)基础设施的变革期
信息部门开始建立;随之企业开始逐渐建立信息化的管理规范,企业在组织结构和营运模式上更加注重数字化变革,信息技术开始融入企业生产的每个环节与职能部门,并且信息化变革更向着企业的统一化模式发展,企业已构建出具规模的内部网络,此时的信息技术处于推广和快速发展阶段,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较初始阶段有明显完善。
(三)业务数字化转型期
处于业务数字化转型期的企业不仅建立了完善的数字化信息系统,配备了专门的数字化部门及专业IT人员,整个企业的信息化意识全面提高,在企业内部实现了数据高度共享,组织通过数字化的变革和业务流程再造将企业的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完美结合。这个时期的企业生产效率明显提升,信息系统在随着业务流程的数字化变革进行调试和改变,由于信息管理系统改进和变动的影响,此阶段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进度也会轻微波动。企业业务数字化转型的施行触及企业管理模式、业务流程、组织架构等过程。在业务数字化变革中,以变革标的为导向保证变革有一个具有方向性的、能够监测的、有向导的管理环境,为整个变革进程制定计划,构成有实效的项目小组和有效管理项目进程。选用新的领导方式对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企业变革进程的管理的核心价值进行宣传增强管理层领导工作的有效性。
(四)战略变革期
企业领导层面,处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战略变革期的CIO,自身不仅具备了全局性的眼光,同时能够以过程为导向,根据公司的组织设计进行调整.不仅具备信息分析知识,而且能够帮助公司筛选和利用关键信息.并且还具备了能用投资回报率来决定IT方面的支出,高层领导角色在现阶段由CIO来担当,并制定战略层次的方案。在制度层次,企业已建立高效的管理体制。企业的价值链用互联网思维联系和组织起来,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进入正真成熟阶段,并在企业的战略层进一步强调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并且持续对转型进行战略投资。
四、数字化转型阶段注意事项
(一)创新业务模式
数字化时代,企业最重要的是设计并构建新的业务模式。惟以最适合的规范方法不断地重新把全部业务要素纠合在一起才能满足客户期望,领先于竞争对手。
(二)推动构建客户和社区的互动
对客户和社区的自由交换的新模式的构建是企业数字化改造的关键能力。传统企业与客户交互大多发生在销售、营销和售后的过程中。而数字化时代,企业必须从产品设计到供应链再到企业的财务方面等等,都与客户进行交互。构建与客户交流的社区,这一点小米科技公司做的很到位,小米社区和论坛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恰当的充当了与客户交互桥梁的角色。使得企业的设计人员、工程师与客户进行交互,让顾客得到了更好的用户体验。
(三)优化和构建数字化供应链
传统企业以满足供应商来涉及供应链,而数字化企业必须针对顾客优化供应链。对数字化供应链进行优化,把这个供应链网络中的物流信息进行组织,提取更有价值的信息。依据数字化网络系统对信息按要求进行管理和输出。来达到协调远程客户与企业的关系,满足企业的个性化需求。
(四)识别转型时机
通过对企业所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信息的整体掌握来识别转型时期。需要判断自身的产品或服务的数字化程度,同时把握自身的竞争对手怎样应对新的客户期望。根据时代和客户的变化要重新定义价值主张,来实现产品或服务的差异化,来实现数字化的价值。
(五)执行数字化转型战略并且持续改进
通过重新定义业务和运营模式,构建新的数字化虚拟社区,来实现客户的交互和数字化供应链的完善。这些不仅需要严格执行而且更需要持续改进,随着市场的变化,顾客的要求和偏好在随时变化,只有通过分析客户交互,来寻求新的源动力。
五、总结
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大致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末,从数字化产品与基础设施开始扩展,进入21世纪初后,开始发展到数字分发与Web战略阶段,其中Web战略与电子商务以及如何通过Web战略提高效率等。直到2010年代,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进行到业务模式层面,标志为移动革命、社交媒体、超级数字化。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信息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强大动力,在新世纪背景下,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本文通过对企业数字化转型不同阶段的阐述,从企业数字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企业数字化战略的重视和实施程度、人力资源信息化能力水平、IT的应用状况、数字化效益指标等五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同时也提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一些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可以为处于不同阶段的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一定的借鉴,结合企业本身,努力找到适合自己的数字化转型道路.但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对于那些能够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并率先进行数字化转型战略的企业,能够在变革大潮中占据有利地位。
参考文献:
[1] 赵冰.浅谈制定企业信息化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J].科技信息,2009(19):314.
[2] 欧阳峰.我国企业信息化演进的内外影响因素[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27(1):173-174.
[3] 龚芳,金岳晴.企业信息化成熟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06(33):9185-9187.
[4] Saul J.Berman,数字化转型-为数字化和物理化的融合制定新型业务模式[J].IdeaWatch.
[5] 杜立辉.企业信息化成熟度模型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5(8).
[6] Jian Fu Zhang.Evalu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enterprise informatiz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J].Expert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11.38:8938-8948.
[7] 朱农飞,罗元.数字化转型[J].首席财务官,2014.01:74-75.
[8] 刘英姿,吴昊,林伟.企业信息化阶段发展的模式及.阶段特征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4(2):101-103.
关键词:工业化;信息化;数字化车间;两化融合
中图分类号:TP2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1
作为制造类企业的核心环节――制造车间,则是企业能力提升的关键所在,在经历手工作坊、流水线规模生产等阶段后,以信息技术为依托,践行两化融合的数字化车间建设成为当前制造业车间的发展方向,以各种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为手段,融合先进管理思想,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企业成本,切实提升车间管理水平。本文也从这个角度出发,通过探讨数字化车间的建设思路,提出数字化车间的建设模型及相关考虑因素,并对数字化车间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力求为现代企业转型、两化融合的建设提供些许参考。
一、数字化车间的形成及意义
1.制造业车间应用管理的演化过程。当今社会不断高速发展,科学技术以及管理也随之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工业化以来加工制造行业在技术应用以及管理中得到了几次大的变革,我们从社会实际发展情况来看,在工业的发展过程当中,每一次有力的变革都会给工业水平带来较大幅度的提升,笔者经过分析将制造业车间应用管理的演化过程总结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手工作业、单一生产;第二阶段是工业技术引入、流水线规模生产;第三阶段是信息技术引入、信息化辅助生产;第四阶段是信息化与工业化结合,实行两化相互融合。
2.数字化车间的建设意义。每一次技术变革都会带来工业发展的长足进步,充分践行两化融合概念的数字化车间也不例外,通过数字化车间的建设,解决企业核心环节的两化融合问题,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工业技术的优势,使两者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一方面更好地发挥信息化平台优势,发挥信息技术的指导及决策分析作用,改进工业流程,指导并促进工业水平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发挥各种工业技术对信息化的支撑和基础作用,做好数字化车间的建设,已逐步成为现代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二、比较实际的建设思路
1.建设思路的整体考虑
数字化车间的整体建设思路,应该从实际出发,以信息技术和工业技术的应用为手段,以改善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为目标,建设符合企业实际,切实提高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数字化车间。
1.1 数字化车间的建设范围。数字化车间的建设范围,应当以企业实际业务范围为主,业务涉及的加工制造、物流、管理和维修等环节均应纳入数字化车间的管理范围,即数字化车间应该是一个整体的解决方案,需涉及车间业务的方方面面,这样才能发挥各个环节的联动作用,提高整体水平。从数字化车间的整体建设范围及规划上,应当通盘考虑,应用到业务流程的每一个环节,使车间业务的点、线、面各个层次均纳入管理范围。
1.2 数字化车间的建设模型。数字化车间的建设,应当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工业控制技术的优势,以建设高度自动化和高度智能化,尽可能降低人工参与的自动运转的制造车间为目标。通过智能设备、自动化技术、自动识别技术、AGV 等技术的应用,实现实体设备的自动控制和运转,通过信息技术的数据采集、信息传递、监控和广播等技术的应用,进而实现将整个车间建设成一台结构合理、动力充沛的自动运转的机器的数字化车间建设目标。
2.可用技术探讨
2.1 数字化车间的网络建设。数字化车间的网络建设是串联各项业务,使之互相协作的保障,根据目前技术的发展,需要配套建设的网络环境包括工业以太网网络和工业自动化网络,以用于支持工业现场设备、模块、系统等等之间的通讯和关联。
2.2 数字化车间的应用技术考虑。技术进步是推动企业发展变革的原动力,数字化车间的建设也是以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依托,通过各种技术手段的应用而使科学技术为生产服务,将技术进步转化为实际的生产成果。通过前面对网络建设及硬件支持的分析,综合考虑数字化车间的建设模型,可以将建设数字化车间所需的基本技术手段总结如图4 所示。
图4 数字化车间技术手段
3.数字化车间建设中需注意问题
任何事情的全面实施都需要进行全盘考虑,针对问题的多面性需要进行全盘考虑,在进行数字化车间的建设的过程也必当如此,这样面对数字车间的建设过程就能够更加清晰的给予认识,在建设的过程中就不会因为小问题而给整个项目带来损失,笔者针对整体过程中所出现问题进行总体分析,认为在此期间所需要格外注意的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①在建设的过程当中需要注意安全生产问题;②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的分析问题,切不可盲目照搬和教条主义;③在项目建设中需要分析技术可行性问题;④发展创新问题。
三、数字化车间应用展望
为进一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提升国民经济的工业化和信息化水平,通过数字化车间的建设,在基础的工业单元层面对信息化和工业化进行有机整合,实现两化融合的科学发展。可以说数字化车间的建设不仅是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更是两化融合的发展要求。
从国家两化融合的发展规划可以看出,数字化车间是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的必然产物,是新时期工业化进程中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良好切入点,数字化车间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不仅适用于制造行业,更可因地制宜的推广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多个行业,为国民经济发展助力,提升国民经济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侯闯.“十二五”MIE服务为先――记2010第五届中国制造业信息化新年趋势论坛暨2009MIE创新之星风云榜颁奖盛典[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10(04).
[2]杨海成,江彦,丁常彦,白云川.跨国精英关注中国“十一五”制造业信息化大势[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6(02).
[3]张艳,于巧稚.中国制造业信息化转型期的新思考――“十二五”MIE中国机会高端座谈会纪实[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10(04).
[4]黄迪生,张心耘,任海霞,刘炜,赵恒,李晓波,姜剑,杨维明,王可,彭旭,胡玉文,胡其登,张慧,张蕾,江彦,白云川,丁常彦,王征.创新设计正当时――三维CAD普及与深化应用研讨纪实[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