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高中语文案例范文

时间:2023-09-03 14:47:37

序论:在您撰写高中语文案例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高中语文案例

第1篇

但是迄今为止,对于学习方案教学的研究还大多停留在经验型的实践操作层面,理论思考还为数较少。

笔者认为,学习方案是在具有明确学习策略意识的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建构起来的、适合自己的学习风格和学习条件的、学习效果显著而且学习效率较高的学习活动计划,包括学习内容、学习策略、学习过程、学习活动、学习资源等内容。简而言之,学习方案是学生基于教师提供的各种相关内容、自主建构的学习活动计划。

基于这一理解,我们可以在教学中设计学习方案与教学方案整合形成的学案式教案。

学习内容

姜夔的《次石湖书扇韵》:“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学习目标

教学方案:1.欣赏写景古诗词所描述的景致,进一步熟悉古诗词常见的写景表达方式。

2.分析古诗词的写作目的,进一步熟悉古代作家的春秋笔法。

学习方案:学生根据自己已经具有的古诗文基础以及古诗文学习目标,确定对教学目标的掌握程度。选择以下任务,至少完成一项:1.请说明你从诗中欣赏到的景致。2.请分析作者创作此诗的目的。3.请说明你对作者诗中所表达情绪的看法。

学习策略

教学方案:给学生呈现多种活动形式,引导学生按照各自的认知风格和已有的优势学习策略选择恰当的活动方式,学习教学内容,实现学习目标。

学习方案:请选择一种或多种方式完成自己选定的学习任务。

1.个人活动

(1)个人阅读文本。

(2)个人用口头陈述方式(或画图方式,或借助图片说明方式,或借助录像方式)完成学习任务1。若需图片、录像资源,请课前预习时自行准备。(下同)

2.个人活动

(1)个人阅读文本。

(2)个人用口头陈述方式(或画图方式,或借助图片说明方式,或借助录像方式)完成学习任务1。

(3)个人选择与阅读文献。

(4)个人完成学习任务2、3。

3.个人与小组活动

(1)个人阅读文本。

(2)根据座位组成小组,用口头陈述方式(或画图方式,或借助图片说明方式,或借助录像方式)完成学习任务1。

(3)小组成员分工阅读文献。

(4)小组讨论,完成学习任务2、3。

4.小组活动

(1)小组阅读文本。

(2)根据兴趣、友谊等组成小组,用口头陈述方式(或画图方式,或借助图片说明方式,或借助录像方式)完成学习任务1。

(3)小组成员分工阅读文献。

(4)小组讨论,完成学习任务2、3。

评价标准

教学方案:陈述评价标准建议。

1.对本诗中景致的描述是否内容准确、层次清晰。

2.对本诗作者的创作目的是否把握准确,分析是否合理。

3.自我观点陈述是否合理、清晰。

学习方案:选择、修订教师设计的评价标准。

学习过程

教学方案:设计方案,发给学生。

1.导入:呈现本诗,朗诵。

2.内容理解:引导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形式陈述本诗所描述的景致。检查学生是否理解了本诗的基本语义,是否准确理解了“别”字的含义。

3.讨论写作目的:引导学生讨论作者的写作目的;检查学生对于“人”的理解;请学生回答“春秋笔法”的含义。注意引导只选择任务1的学生的兴趣。

4.陈述各自观点:引导学生完成任务3,注意引导只选择任务1、2的学生的兴趣。

5.评价:让学生根据评价标准相互评价学习情况。

学习方案:

1.按照朗读古诗的方式诵读本诗。

2.根据自己选择的方式,陈述自己对本诗所描述景致的理解。

3.分析和陈述本诗的写作目的;理解“人”的含义以及“春秋笔法”的含义;同时聆听他人陈述。

4.陈述自己对于本诗所表达观点的态度,或聆听他人陈述。

5.根据选定的标准,评价学习成效。

学习评价

教学方案:引导学生进行评价。

学习方案:根据任务完成情况,基于评价标准进行相互评价。

拓展

教学方案:

拓展1:思考并陈述:何为诗?何非诗?

拓展2:请用你喜欢的曲谱为本诗谱曲,曲谱要与本诗意境相符。播放三首可供参考的歌曲:《明月几时有》(王菲演唱),《满江红》(张明敏演唱),《青花瓷》(周杰伦演唱)。

拓展3:诗歌创作。写诗并非难事,只要有感,便可抒发。请根据自己情感与思想表达的需要,学写古诗,或写现代诗。

学习方案: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特长,选择一项内容进行拓展学习。以下为本环节的教学现场实录:

学生1、2:选择拓展活动1。二人先后发言,说明对诗歌的界定、看法。

学生3―7:选择为古诗谱曲,用王菲方式演唱古诗。

学生8―12:选择为古诗谱曲,用周杰伦的方式演唱。

学生13―15:选择为古诗谱曲,自己谱曲、演唱。

学生16:选择诗歌创作,朗诵自己的诗歌。

附:学习资源(4300余字)

1.关于石湖居士范成大。

2.关于本诗作者姜夔。

3.对本诗本义的理解。

4.范成大作品二首。

5.姜夔作品二首。

6.诗作若干。

以上方案是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过的一个真实方案,课堂教学非常成功,学生不仅仅根据各自的选择完成了知识内容的学习、开展了情感态度的讨论,更是展示了各自的成果――或者陈述了自己的文学见解,或者朗诵了自己创作的诗歌,或者演唱了自己谱曲的诗歌。

这一学习方案具有以下特征。

1.这是一个以学习者为主导的学习方案,不是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案。在这一学习方案中,学习者根据教师提供的多种方案,设定自己的学习目标、选择自己的学习活动、确定自己的评价标准、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学生课后说,这是一节他们自己做主的课。这一方案中包括了学生应该在课堂上完成的阅读理解练习、写作练习。

2.学生在这一节课中所建构的学习方案是基于他们自己的学习风格和学习条件的。写诗的同学之所以写诗,是因为她喜欢而且长于诗歌创作;谱曲的同学之所以选择为古诗谱曲,甚至放弃老师提供的可供选择的曲谱,自己创作曲谱,是因为他们喜欢。

3.这一学习方案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的。教师事先为学生设计了不同的学习目标、不同的学习活动、不同的学习过程,学生则是基于老师提供的材料进行选择。

4.这一方案中包含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有关于姜夔、范成大的介绍以及他们的其他代表性诗作,有对本诗的基本语义的理解(可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完成课堂练习),有可参考的诗作(教师的诗作、高中生的诗作,以帮助学生树立写诗的信心)。

5.这一学习方案是一个完整的学习活动计划,包括知识、情境、资源、评价四个主要部分,内含学习目标、学习策略、学习过程、学习支架、学习资源、评价标准等重要内容。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这类学习方案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成效。

第2篇

关键词: 高中地理 案例教学 存在问题 改进对策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是通过对一个具体的地理教学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观察、调查、分析、讨论、实践、思考和归纳的一种开放式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不仅包括传授学生“知识”的方法,而且包括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即让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教法和学法的有机整合。高中地理教学中已普遍采用案例教学法,并收到较好的效果。但在案例教学中也存在不少的阻碍与问题,有待于理论研究和在实践中探索。

一、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的教育教学和实践能力不足。

采用案例教学法的前提条件是教师自身必须具备较强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较强的教学艺术和组织能力。但由于大多数教师是由“校门”到“校门”,没有实践经验,加上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缺乏对教师实践方面的培训,因而无法有效对案例进行研究、判断、思考学习,导致案例教学只是在课堂教学中穿插某些案例作为教学的补充和说明,案例启发角度比较单一,案例点评不够深入、全面,从而影响案例教学的实际效果。

2.学生适应案例教学的能力不强,积极性不高。

案例教学要取得较好的效果,对学生的要求也比较高,要求学生具有较丰富的社会阅历,从而在案例教学过程中积极展开讨论,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开拓思路。但是,一方面由于长期以来学生受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的影响很深,已经形成被动接受知识的依赖心理。另一方面由于高中学习任务繁重,部分学生没有时间在课前做充分的准备或不做准备,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发言就不积极,课堂气氛较沉闷,部分学生成为被动的听众,几次下来,对案例教学失去热情甚至觉得是一种负担。部分学生尽管课前准备较为充分,但课堂讨论参与积极性不高,比较沉默,被动倾听,不主动发言,导致课堂气氛比较沉闷。

3.使用的教学案例质量不高,缺乏适用的、本土化的教学案例。

案例是案例教学法的基础和依托,是师生、生生交流、互动的平台。案例内容成为师生的知识、能力、经验、阅历甚至品格共同指向的对象,正是通过对案例内容的阅读、思考、交流、辩论,达到思维碰撞、互相启迪。案例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案例教学的质量。

目前地理教材中绝大多数案例仅涉及某一章节的一个或几个知识点,跨知识点、跨章节、跨课程的综合性案例较少。单一知识点案例很少存在讨论、辩论、争论的空间,甚至仅根据案例所处的章节无须思考就能得出确定的答案,这类案例仅能起到帮助理解抽象的概念、理论、规则的作用。另外,目前,我们在教学中使用的案例大多是国外案例。运用国外的案例进行教学,教师无法很好地把握国外案例的内涵,无法与本国的实际情况有效联系。从使用自编的本土案例的情况看,普遍反映质量不高,且与实际应用相脱离,特别是对一些综合性案例的编写,编写者缺乏第一手材料的收集,没有长期扎根基层的实际经验,实战不足导致编写出来的案例无法反映最新的动态,保证内容的鲜活性。所有这些都使学生丧失参与案例学习的兴趣,导致难以达到案例教学应有的效果。

二、改进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对策

1.采取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地理教师要多学习、研究国内地理案例教学法方面的论文,多参与案例教学理论研讨、教学观摩、教学比赛等活动。多学习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多听课、多请教、多思考、多总结,尽快找到适合所任教的课程和学生特点的案例教学程序、步骤,运用于教学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

地理教师要迅速加强专业知识储备。备课力求充分,做好专业知识、教学手段、教学心理等各方面的准备之后,才能进入课堂讨论阶段。在课堂讨论中要明确学生的认知和角色,并为其营造畅所欲言、相互启发、争论的氛围,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教师应对学生的讨论情况及主要观点进行总结与评价。并且要处理好案例教学中的活泼与秩序、激励与约束之间的关系,防止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出现越位和缺位的情形,避免在案例教学中唱独角戏,或者不能接受学生不同意见,一味强调教师个人的权威。课后及时总结,不求多,力求质量,循序渐进。

2.不断提高学生的适应性和参与意识。

案例教学的成功实施,学生是关键因素之一。一方面任课教师要了解班级的基本情况,以及学生知识能力水平上的差异,根据多数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难度、不同内容的案例进行教学,另一方面对懒于参加案例讨论的学生,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来调动其积极性,改变部分学生落后的观念和错误的认识,使其明白案例教学的重要意义。可采用专题的形式给予学生必要的引导和采用新鲜、有趣的案例吸引学生,诱发其讨论兴趣。可采用“头脑风暴法”的形式,让学生兴奋起来,另外,采取各种有效的激励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通过采用勇于发言者给予的平时成绩高等手段,让学生感到压力,使其产生动力和紧迫感,还可采取小组对抗赛、辩论赛来营造积极向上的竞争氛围,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参与意识。

3.要精选案例,并尽可能自编紧扣教学内容的本土化案例。

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整理地理案例。教师应当通过案例书籍、网络、报刊、电视节目等途径特别关注地理案例,时时注意、处处留心,保持敏感,发现好的案例立刻记录出处,以备寻找、整理。但是,考虑到地理教师收集案例的能力、精力,适合地理课程案例教学使用的现成案例毕竟数量有限,因此,改编、自编案例就成为更高效的方法。

比之于寻找、收集现成案例,改编、自编案例创造性更强,对教师知识、能力的要求更高。改编案例是以一个或几个现成案例为基础和原型,根据自己的需要,重新设计案情,删除、增加、调整、组合案情,重新设计问题。自编案例难度较大,不是所有教师都能自己编出高水平案例,只能量力而行。

选编案例的基本要求是:案例结论的非显而易见性,案件结论的争议性,案例内容的现实性等,使选编的案例更切合学生实际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真正达到案例教学的最佳效果。

总之,案例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多细节有待完善。但随着地理教学改革的深入,案例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会逐渐发展成熟,不仅会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且会促进地理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

[2]嘉玛.案例教学及其在国内发展现状.中华读书报,2003,(8).

[3]周义.谈谈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应用与策略.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6,(5).

第3篇

一、调査对象

选择江苏省淮安市范集中学全体教师进行调査,基本能代表当前高中教育管理的现状。

二、调査方法

1.问卷调査法:本次问卷全部自编,运用系统抽样方法,向淮安市范集中学教师发出45份,收回45份,全部有效。

2.个别访谈法:调査过程中,从淮安市范集中学教师中随机抽取了个别任课老师进行面对面的访谈,了解存在的问题。

三、调査内容

在参考文献的基础上,编制调査问卷和访谈提纲。当前高中教育管理过程中存在什么样问题,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受调査或受访个体对此有什么想法?

四、调査结果

1.付出与回报不对等。长期以来,对教师道德水平的要求过度强调了奉献,常以圣贤的标准要求教师,要求教师照亮别人燃烧自己。如果教师提出条件或待遇时,则被认为是师德不高,为领导和社会所鄙视。教师的劳动(包括显性和隐性的、直接或间接的、校内或校外的)常常被人忽视,甚至被所教学生忽视,很难获得相应的政治经济待遇。当教师全身心投入工作后,但其劳动被无偿占有或者不被他人认可,不能贏得社会尊重,不能满足自己求生存求发展的愿望。

2.权利与义务不均衡。虽然有《教师法》、《教育法》等法律保障教师权益,但实际上教师权益并未真正得到落实。学校定罱和定性考核手法多样,无论怎么制定,都突出领导如何对教师进行管控,视教师为可操控的机器人,基本未考虑教师工作中如何行使权力,如何发挥主观主动。

3.工作负荷超标准。教师普遍超负荷工作。按人社部规定的“标准”,职工月平均工作天数为20.92天,时间为167.4小时。高中教师月工作26—28天,平均每天工作12—15小时,远超国家标准。大部分教师长年累月重复着每天“早六晚十”披星戴月的工作节律和“办公室一地一食堂”三点一线的生活轨迹,简单而枯燥。

4.评价制度与实际脱节。教学评价本该全面、客观、公平、公正,做到统一性和多样性、定量和定性评价相兼顾,而实际运作中,重智轻德,甚至不谈德。简单地把考试成绩、升学比例作为评价依据,忽视了学生和教师的个体差异性、多样性、复杂性。特别是行政干预、领导主观臆断、人为的感情好恶等严重损害了本该公正的教学评价,出现了钻营取巧者得利,踏实肯干者吃亏的现象。

5.竞争机制不公。由于教师职业性质的特殊性决定,绝大多数教师的政治生命黯淡无光,在晋级和提拔方面机会甚少,成为名师更是奢想,多数教师把眼睛盯在职称晋升、荣誉授予、奖金发放等方面。实际情况是由于没有具体明确的细则,留有太大的弹性空间,缺乏公开公正和透明的机制,严重地损害了荣誉、职务、职称的权威。这种现象虽然不普遍,但它对教育人文环境的污染,对教师人格的扭曲不可小视,招致其它社会成员的误解在所难免。

五、问题解决对策的建议

1.加大教育投入裂度。教育投入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越础性、战略性投资,是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物质基础,推动教育优先发展的重要保障,多管齐下促进发展。依法加大教育经费投入,逐步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市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同时,拓宽筹资渠道,积极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捐助教育,对教师额外的付出给以经济肯定,提高教师的生活福利待遇,以解决教师收入偏低现状的问题。

2.落实权利义务关系。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有两种含义,一是法律关系一方面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二是法律关系双方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权利和义务不是绝对的,有时权利也是义务,在不同场合下,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是互相交叉的,并可以相互转。

3.减轻教师工作罱。学校要力求科学地设定教师的工作量,为教师工作量设定上限,缩减非必要性的文案工作、正确对待展示性活动、引入适S的隐形教学支架如果教材前后铺陈效果好,学生也可以自学,减轻教师工作量。

4.加强评价制度建设。加强制度建设、细化评审规则、规范运作程序、限制行政权力的过多干预、强化客观硬件、弱化主观色彩、加强群众监督、增加透明度、赋予每个教师申诉和辩解等权力迫在眉睫。

5.建立公平竞争机制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经验,遵循民主、公正的原则,教师是学校教学的主体,学校应该实施“教授治校”,教师应该有充分的权力管理学校事务,竞争机制不应该是体现某些领导的意志,而应该让广大教师们来制定大家公认的竞争机制。

第4篇

【案例主题】

教学内容:房龙的《〈宽容〉序言》

目标设计:①以个体阅读为经,以情感体验为纬,通过教师点评、学生质疑、小组讨论、班级交流等方式,促使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内蕴,体会先驱者、守旧老人、无知山民这三类人各自价值及其功过是非,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树立基本的评价尺度;②认识到对现实认识上的封闭、偏见、愚昧、守旧是悲剧发生的根本原因,让学生站在历史的高度,审视创新与守旧的对立与转化。

【实施背景】

①新课程要求我们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教学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②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学回归到人文精神培养这一宗旨,启发学生用自己独特的富有个性的阅读来体验文本的真情,容许不同思想互存乃至交锋,引导学生用生命去体验真善美,张扬大写的“人”字。在课堂上,从而获得情感上的深化与升华。从理性的角度关怀人类发展的历史,认识历史现象背后的意义,从而得到思想的净化与提升。

【片段描述】

学生:(解读全文之后,再次朗读房龙的《〈宽容〉序言》一文。)

老师:同学们读了很有感情。文章最后有这样一句话:“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过去,也发生在现在,不过将来(我们希望)这样的事不再发生了。”作者这句话到底有什么深刻含义呢?我想让大家谈谈自己的看法。这里我先作一个发言:无知山谷中所发生的事情,在人类历史上曾经不止一次地发生过,今天依然在发生,明天也许还会发生,历史最大的悲剧就在于悲剧的不断重演。同学们朗读课文后,对此有什么看法呢?

(整体感悟,激感。)

生一:我认为,先驱者走出山谷,这是一种勇敢的创举,为了发动更多的山民走出山谷,他又回来了。不幸的是他竟被守旧老人运用律法的权威以及那些无知的山民打死了。这是多么的可悲。但我们为这位先驱者的英勇壮举而敬佩而自豪。

师:说的多好啊。

生二:先驱者为了真理,为了理想,勇敢地走了。但他发出的反叛声音,演绎的悲壮故事,开创的开拓精神,却永存于我们心中。而那些僵死的律法,愚昧的山民,无知的山谷,守旧的老人,也将遗臭万年。

(小组讨论,班级交流。)

师:如果我们中的哪一位是守旧老人,哪一位是先驱者,哪一位是无知山民,那现在会产生什么想法呢?现在我们分小组,以这些不同的身份来讨论,同时准备好如何回答另一方的问题,并对另一方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

甲小组(守旧老人身份)代表一:山民们,我很后悔。我囿于自己的无知与偏见,也为了维护山谷的秩序与尊严,鼓动山民杀死了走出山谷又回来带领其他人一同离开山谷的人。这是我的罪过,我错了,在此我表示深深的歉意和深深的忏悔。

乙小组(先驱者身份(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然后小组代表分别发言)

代表一:你们不要给予我这样高的荣誉,其实我是个悲剧人物。作为一个先驱者有这样的结局并奇怪,人类的历史就是要许多这样的人。当时你们都不会理解,只有后来的人才能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就是要我们这样的人做铺路石,只有以我的死才能唤醒人们,使人们能勇敢地抛弃陈旧的思想,这是社会前进所付出的代价,我愿意做这样的人,并以此为荣。

甲小组代表二:先驱者的眼光敏锐,以至让人无法想象。他居然说,他的眼光看到了奇妙的景象,他居然怀疑圣书,怀疑祖先的智慧。你叫我怎能相信。我从自己的知识、眼见,以及圣书的记载是无法想象的。

丙小组(无知山民身份)代表一:我们的老祖宗从很早很早的时候就一直在山这边过着平静的生活,在圣书的指引下,在智慧老人的管理下,我们生活得很满足也很幸福。我们从来没有听说山那边有盛开的鲜花,有茂盛的森林,有奔腾的江河,有智慧的大厦,有甜蜜的生活。难怪我们听说以后,我们以为他们是在骗人,是在散布谣言,妖言惑众。他们也太大胆,居然怀疑圣书,对抗智慧老人,于是,我们拿起石头,砸死了他们。

丙小组代表二:作为山民代表之一,我认为,这一悲剧的发生应该归结为山谷的封闭与落后。山谷与外面的世界应该保持经常性的交流。封闭造成愚昧,愚昧形成偏见,偏见杀死先知。

师:(适时点评)对,人与人之间要交流,国家与国家之间要交流,地区与地区之间要交流,思想与思想之间要交流,文化与文化之间要交流。所以,我们国家提出的改革开放政策是深得人心,也是符合历史潮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

乙小组代表二:在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先驱者,他们的结局虽然很不幸,但我们流芳百世。中国古代不是有商鞅变法,被五马分尸吗?西方近代也不是有布鲁诺否定地心说,在火柱上被活活烧死的事吗?

师:(补充事例)是呀,我们中国当年提出计划生育,也曾被迫害致死。(小结)由此看来,人类历史就是在先驱者的鲜血铺就的道路上前进,没有流血的先驱者是不存在的。人类接受一个真理需要一个过程。无论后来人为先驱者的死怎样的捶胸顿足,悲剧总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我们要倡导宽容,屏弃偏见;倡导理性,宽容异己;倡导开放,抵制封闭。

(总结)房龙站在历史的高度,以诗歌的语言告诉我们历史上曾发生过的事实,倡导人们要宽容相待,摒弃偏见,让不同的思想都能够获得生存的权利。理解万岁,宽容无价。社会在先驱者的指引下迈向新的征程,历史赋予我们唤醒民众、走出封闭、脱离守旧的职责。

【案例反思】

一、本教学片段试图通过三个教学环节(一整体感悟,激感;二小组讨论,班级交流;三拓展思路,把握精髓。),诱导学生深入文本,启发他们交流讨论,深入思考,独立解读,最终形成带有个性的阅读体验。教学片段显现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

第5篇

【关键词】学案教学;微学案的设计和应用;教育时机;教学有效性

【作者简介】王芹,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教师。

一、问题的提出

学案是指引导学生开展学习过程及内容的方案。新课程改革以来,为适应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我国许多地区中小学开展了学案教学模式教学实践,许多专家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学案教学进行总结,并进行了学案的编制及其应用的理论研究。我市较多中小学也深入开展了学案教学的课堂改革实践,开展了“生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我校作为实验校也参与了以学案导学的自主课堂改革,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是,在大量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案在使用时尚存在一些弊端。学案内容往往繁冗复杂,包含了预习、课堂学习、课堂合作探究、拓展延伸、反思总结、检测反馈等多方面内容。编写者的初衷是希望通过这份“沉甸甸”的学案,全方位、多角度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但实践表明,实际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对教师而言,编制这样一份完整的学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这就大大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对于学生而言,完整的学案虽信息容量大,环节完整,却容易使学生无法认清每节课的学习重点,使课堂学习失去了针对性;从教学的效果看,学案教学中过多预设性内容、相对固对的模式绑架了课堂教学的灵活性,不利于课堂精彩内容的生成。打个比方说,假如观众在话剧演出前都拿到了剧本台词,提前知道了剧情,那么还有多少观众对即将开始的表演感兴趣呢?

二、微学案的内涵

为提升学案教学的有效性,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对传统学案进行改编,学案不一定面面俱到,它也可以是为突破教学过程中的某一个重难点或重点环节而编制的内容方案。与之前的传统学案相区别,笔者将其命名为微学案。微学案不注重所有教学环节的完整性,而只侧重课堂中的某一个或两个重要知识点,通过学案导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目标明确,重点知识和能力得到有效落实。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微学案的使用能使课堂重点突出明确,使学生真正实现一课至少有一得的课堂效果。当然,能否实现高效课堂,不仅在于教师是否能够编制一份高质量的学案,还在于能否抓住使用学案的时机。在教育过程中,处处都面临着大大小小的时机问题,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应该要把握好教育时机,在一堂课关键的环节如能结合使用微学案,则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微学案编制与应用示例

(一)微学案在新课教学中的应用

使用微学案时不仅要善于抓住课堂中各个阶段的教育时机,还应当根据不同的课型、文体来设计。每种课文、课型都有自己的特点,设计学案时一定要根据不同的重难点来进行。

以文言文《鸿门宴》为例。这篇课文很长,知识点多而分散,包括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多个重要知识点,如果将其一一放入学案中,不仅会使学生迷失学习方向,更会引发学生的烦躁心理,降低课堂的学习效果。在学生根据课下注解梳理完课文的字词后,教师可以就本课的重点编制一到两份学案。《鸿门宴》的特殊句式类型较多,尤其是宾语前置句式体现较为突出。学案的内容可以指导学生通过收集整理本课出现的所有宾语前置句,找出宾语前置句式的类型和形成规律,然后再通过其他课文中的宾语前置句进行验证,最后进行适量的拓展训练,最终真正落实巩固这个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先根据本班学情确定教学的重难点,再来制定相应学案内容。如果通过前期作业检测反馈发现学生有其他的薄弱点,也可以将此薄弱点编成学案进行重点突破。

(二)微学案在情境设置中的应用

如果说课前的导入有助于创设良好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那么课后的练习则是落实课堂知识的最有效途径。传统教学采用的是课堂细讲碎问,课后留大量作业的“课后练”模式,但是“课后练”因不在课堂上进行,容易受到干扰,也占用了学生大量的休息时间,所以“练”的效果会差一些。而如果能在课堂上当堂进行对应性练习,在班级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老师的监督指导下,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再加上刚讲完知识就马上进行练习,学生是在遗忘高峰到来前加以强化,记忆效果好,所学知识能得到及时强化和巩固。因此,在课堂及时配上对应知识点的练习学案来进行巩固或拓展性练习是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的。但因为是课内练习,时间有限,所以练习案的内容不宜过多,针对重点做一到两题的对点训练即可,时间应控制在10分钟以内。在这种时候,微型练习案就能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它短小精悍,针对性强,用时较短,不易引起学生的反感,而且方便课堂交流反馈,效果好。

示例:拓展变式

送何遁山人归蜀

[宋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

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

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

(选自《宋诗精华录》)

请简要分析首句中“入”字的妙处。

以上为2013年高考语文卷“诗歌鉴赏”题讲评课后的练习案,原题为: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本题属于炼字题,即考查诗中某个字(词)的使用效果,是对诗歌语言进行的一种鉴赏。这种题型有较为清晰的答题思路和步骤,如能掌握好,可以大大提高诗歌鉴赏题的得分率。笔者在设计学案时仅对原题进行变形改造,将“绿”改成“入”。因为课堂时间有限,如果是全新的题目学生还要重新读题,解读诗歌,这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影响到练习的容量。而原题改造变形后学生不需要重新解读诗歌,可以直接进行解答,这样既保证了练习的时间,又可让学生迅速体会到掌握知识就能答题的成就感。当然,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在练习案中再设计一道相同类型的课外拓展题,以便真正让学生将知识巩固到位。

(三)微学案在讲评课中的应用

以一堂课最主要的导入环节为例。正所谓“万事贵乎始”。一节课的开头如果没有上好,学生就会感到索然无味,因此把握好导课环节就非常必要。导课讲求的是“第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上”。

以笔者的一堂试卷讲评课为例。传统语文试卷讲评课通常是由教师将试卷从头至尾讲完,“满堂灌式”的讲评课内容多、耗时长,经常出现 “教师讲得津津有味,而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的尴尬局面。在省质检试卷讲评课上,笔者对以往“逐题讲解”的讲评模式做了一次大胆的尝试。在对学生试卷进行调查分析后,笔者发现有许多学生因为审题失误而造成大量失分,于是就从“审题”这一角度入手设计了一份微学案。学案展示了多份因审题而造成失分的病例,引导学生分析病例,参照参考答案给病例打分,找出失分的原因并进行归类,从而归纳总结审题的方法。通过学案的导学,学生不仅强化了审题意识,而且进一步掌握了审题的方法,提高了读题的能力。

在每分必争的高考考场上,提高考生读题能力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在一节讲评课前,笔者先编制了一份简单的微型学案。见下表1:

一场考试过后,学生最关心的是总分是多少,对讲评课却没任何兴趣,甚至连试卷都没有认真看一眼。在讲评开始之前,笔者以此学案作为导入,先让学生完成学案的内容,其实就是“逼”学生对自己的试卷做一次全面的详细地分析。这个活动需要学生动笔演算,学生对在语文课上做数学题的事情感到很新鲜,也十分有兴趣,做起来十分认真。完成计算后,笔者再将班级和年段各小题的均分情况用幻灯片展示出来。在直观的数据面前,学生的内心得到了相当大的震撼。这“第一锤”结结实实地敲到他们的心上。他们突然发现自己的试卷中暴露了这么多问题:原来自己在某些题目上是有优势或劣势的;原来自己在很多方面的失分是非智力因素造成

第6篇

关键词:导学案;课程改革;语文教学

“导学案”是教师编制的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案。它能极大地促进教学,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但是时间一长,弊端就暴露出来了。课改伊始,我校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外引内联,全面实行导学案教学。导学案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自主预习、合作探究、教师精点、自主测评、学习反思、拓展延伸等环节。对教师而言,导学案是教师精心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创新的依据,编写导学案本身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对学生来讲,导学案能培养学生主动思考、乐于探究和集体合作的能力,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

一、导学案能极大地促进教学

1.导学案能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它能鼓励学生提前预习、主动学习,坚持学习,独立完成作业,遇到难题,追根究底。课堂上小组内相互讨论,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归纳方法,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进行有目的的预习。学生初读课文、扫清障碍、掌握基础知识,为上课做必要的准备,在发现疑难问题时做好标识,以便课堂上能重点把握,减轻上课压力。这样学生“动”起来了,课堂也就“活”起来了。

2.导学案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在导学案上,学生首先看到的就是本课时的学习目标、重难点,一目了然,在学习时随时可以回顾目标,学习的指向性更加明晰。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就知道自己哪里不会,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就能做到有的放矢,不断突破重难点。在课前与课堂上留给学生时间,让其自主完成导学案上的“自主导学”部分,教师不再是教学中的演员而是导演,课堂上更多的是让学生去展示,教师只起到点拨的作用。教师把“教”的重点放在学生分层要求、分类提高上,把“导”的重点放在学生心理、思维的疏导以及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平等交流、教学相长、教学合一,能有力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导学案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以导促学”的“导学案”教学模式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导学案的出现大大方便了学生的学习,他们可以把以前需要在笔记本上记录的问题统统记录在导学案上,这种合二为一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能有效地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这样还能避免因资料过多带来的丢失问题。而且,学生定期把“导学案”装订起来,就是很好的复习资料,考前能进行系统的复习。

4.导学案信息容量大

如,精彩的导语、作者作品介绍、写作背景、相关的文学常识、解题的方法及技巧等等。这就能很好地解决学生(特别是住宿生)资料来源少、时间紧的问题,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总之,“导学案”给学生提供了展示的机会和舞台,能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二、导学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弊端

1.预习的真实性与实效性值得怀疑

没有思考的读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导学案教学模式让读书代替思考,导致读书和思考都浅尝辄止。这种“教科书+教辅”的阅读使人产生一种错觉,似乎学生只要认真看看和查找就可直接地获得知识,把学生在独立思考中所必然要碰到和解决的各种必要的疑问、障碍和困难隐蔽起来,这样的教学就失去了针对性,找不到它的着力点。学生在课堂上的展示也因此带有“泡沫”和“虚假”成分。

2.预习环节的时间难以保证

预习环节是使用导学案的基本环节,它不仅涉及学生的学习习惯能否养成,自学能力能否提高,还直接影响课堂展示能否顺利进行。如果学生的预习时间不是很充分,预习方式不落实,那么课堂展示就会流于形式。要么上成学生的对答案课,要么上成习题课,甚至上成教师的展示课,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本就会无法发挥。

3.导学案让学困生更加沉默,两极分化日趋严重

在课堂上,大部分教师习惯于采用小组合作交流、共同学习的方式。诚然,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确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很多发展的空间,但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来说,效果往往不明显,因为在交流的过程中他们只有听的份,没有说的份,因为很多知识他们不懂,又不愿意让别人知道或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错误的想法,只能听别人说,自己当一个被动接受的听众;而对于那些调皮的学生来说,讨论往往成为他们闲聊的时间,说话不少,却什么也没有总结出来,致使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两极分化日趋严重。

4.导学案也助长了教师的惰性

第7篇

近日,珠江医院携手锐捷网络开始了对医院内部医疗网络的大规模改造,并最终把珠江医院打造成为目前国内医疗行业第一个,也是惟一一个全网万兆链路主干的信息化医院。万兆传输平台的建设实施从根本上保障了以结构化电子病历为核心的HIS系统的正常运行,这也为的全院FULL PACS系统和数字化手术示教系统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通过本次改造,珠江医院的医疗网络还在安全、管理等多方面进行了提升,这为珠江医院核心竞争力的打造作出了巨大贡献。

舒经扩脉 稳定高速

根据医院对网络的需求,锐捷网络对原医疗网络进行了深入勘察,发现珠江医院前期网络系统过于简单,只是通过简单的三层交换机和二层交换机组网,采用单核心单链路,全千兆主干系统,百兆接入到桌面,主干系统不够稳定,单台设备或链路故障都会对整个网络系统和医院的业务造成很大影响。

通过医院领导及锐捷网络的“会诊”认为,医院这种弱稳定、低速度的网络环境已经严重阻碍了未来珠江医院数字化建设的发展,舒经扩脉,打造高速稳定的医疗网络已经是势在必行。此次网络改造要部署双核心、双链路的全万兆网络,以此为珠江医院的信息化应用提供稳定、可靠的传输平台,保障各种业务的顺利开展。

此次,珠江医院网络方案设计三层网络架构。通过双核心双链路三层的网络架构设计,核心层的两台RG-S8610承担了整个珠江医院网络的高速负载。同时,两台核心设备通过互为冗余备份的架构设计,保障了整个医疗网络7×24小时的不间断运行。面向十万兆平台设计的下一代高密度多业务路由交换,满足了未来以太网络的应用需求,并支持下一代的以太网100G速率接口,为未来珠江医院各种医疗应用系统的开展奠定了基础。核心设备之间通过万兆链路互联,保证整个骨干网络数据交换的高速和稳定。

隔离净化 全网安全

通过珠江医院与锐捷网络的联合会诊,珠江医院原有的医疗网络虽然采取了内(业务网)外(INTERNET)网物理隔离,在安全性上仍存在较大的隐患。对于医院来说,内部网络可以说是核心业务开展的基础,但是由于原有内部网络由于设备和规划问题,整个网络存在着系统广播风暴、IP地址冲突、ARP攻击等安全隐患。因此,如何保证整个系统的保密性、完整性,如果提高医疗网络的安全性也成为珠江医院网络规划的重要一环。

锐捷网络认为医疗网络的安全不仅仅是设备上的安全,更应该放大到全网的协同安全上,通过锐捷独有的GSN(全局安全网络),不但通过骨干、接入交换机的硬件安全功能,实现对网络攻击和病毒的全网防护,更以多层面的协同安全,为医院提供了一个“纯净”的医疗网络环境。

在整个网络中,锐捷通过核心设备的 CSS 安全体系设计 ,确保了医院网络系统心脏的安全。全网设备集成的防 DDOS 攻击、非法数据包检测、数据加密、防源 IP 地址欺骗等技术 ,更是全面提升了网络系统自身的安全。其中,接入设备以安全智能交换机STAR-S2100为主,通过STAR-S2100的安全控制功能,在提供稳定可靠的数据接入的同时,还提供强大的安全控制功能,以分布式的策略部署,保障了整个网络应用安全,这不仅为医院营造了一个洁净的网络应用空间,更是为就医的患者提供了安全的医疗信息服务。

时时看护 全面管理

对于医疗网络来说,流畅、成体系的管理是网络规划的一大重点。通过有效的管理不但能够使医院节约处理的时间、增加时效性,更能对安全问题进行间接的遏制,从而打造一个健康的医疗网络。

珠江医院原有网络系统通过简单的单点网络管理实现,针对每一个网络设备进行单独的管理和维护,无法快速、准确的定位网络故障和问题。同时,对于可能出现的网络问题,原网络也无法进行状态、流量等监控,并提前对问题进行处理。也就是说,在注重传统的设备管理的同时,医院还需要考虑对与网络攻击、病毒及网络故障的提前定位,并提前进行处理,做到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