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1 16:37:28
序论:在您撰写经济管理的二重性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 键 词】/管理二重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共性/个性
【 正 文 】
管理二重性理论,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有中国特色企业管理学的理论基础。只有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一原理,才能真正充分地从西方企业管理中分离出它所蕴含的同社会主义管理具有共同属性、应予吸取的一切有益的内容;才能真正地处理好批判与继承、学习与独创、引进与吸收之间的关系。然而,我国管理学界对马克思管理二重性理论存在一种误解,这种误解成为我们引进先进管理的理论障碍。
在我国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一般把马克思的管理二重性理论概括为“一方面具有与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又具有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1 ]即“任何社会的企业管理都具有二重属性: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管理的社会属性。管理二重性分别表现为合理组织生产力(指挥劳动)以及维护和发展生产关系(监督劳动)两种管理职能。‘指挥劳动’……表现了管理的自然属性。监督劳动’……表现了管理的社会属性。”[2 ]这种管理理论简单地把自然属性等同于共性、一般属性,是我们可以向资本主义企业管理学习和借鉴的部分;把社会属性等同于资本主义管理的特殊性或阶级性,是我们应批判和抛弃的。把管理的二重性理解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以及把管理的共性局限于管理的自然属性的观点,离开了马克思的本意,是对马克思管理二重性理论的误解。它阻碍了我们充分地学习和借鉴西方企业管理中一切有益的东西,尤其是社会属性中的先进经验,从而不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理论体系。
其实,“管理的自然属性”这一概念在马克思和列宁关于管理二重性的论述中并没有出现过,它只是我们的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加进去的。在马克思看来,管理本质上是对共同劳动的指挥和协调,是对人的(不管是被他人所管还是劳动者自己管理自己)管理。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时,对管理的二重性是这样论述的:“凡是直接生产过程具有社会结合过程的形态,而不是表现为独立生产者的孤立劳动的地方,都必然会产生监督劳动和指挥劳动。不过它具有二重性。”[3 ]马克思还指出:不能“把从共同劳动过程的性质产生的管理职能,同从这一过程的资本主义性质因而从对抗性质产生的管理职能混为一谈。”他认为,管理既具有一般性质,表现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又具有特殊性,是受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制约的。资本主义经济管理的二重性表现为:一方面,它是一般劳动过程本身所必要的条件,是生产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条件;另一方面,它又受资本主义攫取剩余价值的生产目的的制约,受资本主义价值增殖过程的性质制约。因此,马克思所说的管理二重性是特指“管理的一般职能”同“资本的特殊职能”取得的“特殊性质”之间的关系[3](23.367~368),也就是共性与个性之间的关系。结合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这一理论。列宁认为,无论从国民经济总体来看,还是从企业的局部来看,管理都具有二重性。它是一切较大规模的共同劳动特别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同时,它又是 维护生产资料所有者利益所必需的条件,是一定生产关系的体现。不同社会制度下的企业管理,都包含了管理的一般性和特殊性两个方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资本主义企业管理与社会主义企业管理按其一般性而言,在某些方面有共同之处。因此,社会主义国家可以批判地吸收资本主义企业管理的“最新成就”。列宁认为:“资本主义在这方面的最新成就就是泰罗制,同资本主义其他一切进步的东西一样,既是资产阶级剥削的最巧妙的残酷手段,又包含了一系列的科学成果,它分析劳动中的机械动作,省去多余的笨拙的动作,制定最适当的工作方法,实行最完善的计算和监督方法等等。苏维埃共和国无论如何都要采用这方面一切有价值的科学技术成果。社会主义能否实现,就取决于我们把苏维埃管理组织同资本主义最新的进步的东西结合得好坏。”[4]
至于指挥劳动和监督劳动,马克思和列宁也有过论述。人所共知,列宁不止一次地论述过社会主义社会劳动监督的重要性。在现实的社会主义生产过程中,质量检验、操作程序的控制,都需要监督。这些方面同资本主义管理无疑存在着共性。对于“指挥劳动”在马克思的论述中不止一次地提到“资本指挥劳动”、经理和监工“以资本的名义进行指挥”[3](23.367~369)。而且认为,指挥和监督劳动既可以是由“一切结合的社会劳动的性质引起的职能”,也可以是由“生产资料所有者和单纯的劳动力所有者之间的对立所引起的职能”[3](25.433 )。由此可见,指挥劳动的职能不是什么“管理的自然属性”,同样可以具有强烈的阶级性;而“监督劳动”即“管理的社会属性”中也有其共性。
因此,本文认为,对马克思的管理二重性理论应明确以下几点:
第一,所谓的“自然属性”或叫组织技术属性更为确切,是解决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组织与分工协作关系,主要是发展生产力。不同社会制度下的企业管理在组织技术属性方面没有区别。与生产力相联系的决不限于其自然属性或其技术方面,合理组织生产力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性的职能。
第二,管理的社会属性除了包括有与社会制度、生产资料所有制等相联系的阶级性之外,也包含着共同性。其共同性表现在:(1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同属于市场经济,而且都是现代市场经济,以现代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必然有其共性。(2 )企业管理本质上是对人的管理,而人的本质则是社会性的,其社会性包括两部分:一是对抗的阶级在物质生产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利益关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二是反映着人的一般社会性,如社会交往、友谊、自我价值观、归属感等。这正是近年来西方企业管理的重点,我们应加以借鉴、吸收。如果把管理的共同性仅仅局限于管理的自然属性,认为这才是可以借鉴和吸取的东西,那就会阻碍我们从管理的社会属性中吸取有益的东西。
总之,如果我们把企业管理的共同性等同于管理的自然属性,把生产劳动过程看成是单纯的技术过程而忽略其社会性方面。这样一来,就不仅否认了生产力的组织与调整方面的共性,也同时否定了生产关系与企业文化、上层建筑的调整方面的共性。而正是在这三个方面,现代西方企业界都在不断地进行着重大的调整与改革,甚至从社会主义企业管理中吸取许多重要经验而在管理现代化方面走在我们前面。如果我们不能引进现代管理,我们就会犯极大的错误。我们在彻底抛弃那种认为只有管理的自然属性中才具有共性的观念的时候,更应该在管理的社会属性中去研究管理的共性。现在我们管理落后,主要还表现在管理的社会性方面,而且,只有在管理的社会性方面把握现代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才会在管理技术方面达到先进的水平。
【参考文献】
[1]社会科学大词典.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633.百科要览上卷.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2.700.
[2]中国企业管理大百科全书,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1990.156.
【关键词】/管理二重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共性/个性
【正文】
管理二重性理论,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有中国特色企业管理学的理论基础。只有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一原理,才能真正充分地从西方企业管理中分离出它所蕴含的同社会主义管理具有共同属性、应予吸取的一切有益的内容;才能真正地处理好批判与继承、学习与独创、引进与吸收之间的关系。然而,我国管理学界对马克思管理二重性理论存在一种误解,这种误解成为我们引进先进管理的理论障碍。
在我国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一般把马克思的管理二重性理论概括为“一方面具有与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又具有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1]即“任何社会的企业管理都具有二重属性: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管理的社会属性。管理二重性分别表现为合理组织生产力(指挥劳动)以及维护和生产关系(监督劳动)两种管理职能。‘指挥劳动’……表现了管理的自然属性。监督劳动’……表现了管理的社会属性。”[2]这种管理理论简单地把自然属性等同于共性、一般属性,是我们可以向资本主义企业管理学习和借鉴的部分;把社会属性等同于资本主义管理的特殊性或阶级性,是我们应批判和抛弃的。把管理的二重性理解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以及把管理的共性局限于管理的自然属性的观点,离开了马克思的本意,是对马克思管理二重性理论的误解。它阻碍了我们充分地学习和借鉴西方企业管理中一切有益的东西,尤其是社会属性中的先进经验,从而不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理论体系。
其实,“管理的自然属性”这一概念在马克思和列宁关于管理二重性的论述中并没有出现过,它只是我们的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加进去的。在马克思看来,管理本质上是对共同劳动的指挥和协调,是对人的(不管是被他人所管还是劳动者自己管理自己)管理。马克思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时,对管理的二重性是这样论述的:“凡是直接生产过程具有社会结合过程的形态,而不是表现为独立生产者的孤立劳动的地方,都必然会产生监督劳动和指挥劳动。不过它具有二重性。”[3]马克思还指出:不能“把从共同劳动过程的性质产生的管理职能,同从这一过程的资本主义性质因而从对抗性质产生的管理职能混为一谈。”他认为,管理既具有一般性质,表现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又具有特殊性,是受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制约的。资本主义经济管理的二重性表现为:一方面,它是一般劳动过程本身所必要的条件,是生产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条件;另一方面,它又受资本主义攫取剩余价值的生产目的的制约,受资本主义价值增殖过程的性质制约。因此,马克思所说的管理二重性是特指“管理的一般职能”同“资本的特殊职能”取得的“特殊性质”之间的关系[3](23.367~368),也就是共性与个性之间的关系。结合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这一理论。列宁认为,无论从国民经济总体来看,还是从企业的局部来看,管理都具有二重性。它是一切较大规模的共同劳动特别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同时,它又是维护生产资料所有者利益所必需的条件,是一定生产关系的体现。不同社会制度下的企业管理,都包含了管理的一般性和特殊性两个方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资本主义企业管理与社会主义企业管理按其一般性而言,在某些方面有共同之处。因此,社会主义国家可以批判地吸收资本主义企业管理的“最新成就”。列宁认为:“资本主义在这方面的最新成就就是泰罗制,同资本主义其他一切进步的东西一样,既是资产阶级剥削的最巧妙的残酷手段,又包含了一系列的成果,它分析劳动中的机械动作,省去多余的笨拙的动作,制定最适当的工作,实行最完善的和监督方法等等。苏维埃共和国无论如何都要采用这方面一切有价值的科学技术成果。社会主义能否实现,就取决于我们把苏维埃管理组织同资本主义最新的进步的东西结合得好坏。”[4]
至于指挥劳动和监督劳动,马克思和列宁也有过论述。人所共知,列宁不止一次地论述过社会主义社会劳动监督的重要性。在现实的社会主义生产过程中,质量检验、操作程序的控制,都需要监督。这些方面同资本主义管理无疑存在着共性。对于“指挥劳动”在马克思的论述中不止一次地提到“资本指挥劳动”、经理和监工“以资本的名义进行指挥”[3](23.367~369)。而且认为,指挥和监督劳动既可以是由“一切结合的社会劳动的性质引起的职能”,也可以是由“生产资料所有者和单纯的劳动力所有者之间的对立所引起的职能”[3](25.433)。由此可见,指挥劳动的职能不是什么“管理的自然属性”,同样可以具有强烈的阶级性;而“监督劳动”即“管理的社会属性”中也有其共性。
因此,本文认为,对马克思的管理二重性应明确以下几点:
第一,所谓的“属性”或叫组织技术属性更为确切,是解决经营过程中的组织与分工协作关系,主要是生产力。不同制度下的企业管理在组织技术属性方面没有区别。与生产力相联系的决不限于其自然属性或其技术方面,合理组织生产力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性的职能。
第二,管理的社会属性除了包括有与社会制度、生产资料所有制等相联系的阶级性之外,也包含着共同性。其共同性表现在:(1)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同属于市场,而且都是市场经济,以现代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必然有其共性。(2)企业管理本质上是对人的管理,而人的本质则是社会性的,其社会性包括两部分:一是对抗的阶级在物质生产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利益关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二是反映着人的一般社会性,如社会交往、友谊、自我价值观、归属感等。这正是近年来西方企业管理的重点,我们应加以借鉴、吸收。如果把管理的共同性仅仅局限于管理的自然属性,认为这才是可以借鉴和吸取的东西,那就会阻碍我们从管理的社会属性中吸取有益的东西。
总之,如果我们把企业管理的共同性等同于管理的自然属性,把生产劳动过程看成是单纯的技术过程而忽略其社会性方面。这样一来,就不仅否认了生产力的组织与调整方面的共性,也同时否定了生产关系与企业文化、上层建筑的调整方面的共性。而正是在这三个方面,现代西方企业界都在不断地进行着重大的调整与改革,甚至从社会主义企业管理中吸取许多重要经验而在管理现代化方面走在我们前面。如果我们不能引进现代管理,我们就会犯极大的错误。我们在彻底抛弃那种认为只有管理的自然属性中才具有共性的观念的时候,更应该在管理的社会属性中去管理的共性。现在我们管理落后,主要还表现在管理的社会性方面,而且,只有在管理的社会性方面把握现代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才会在管理技术方面达到先进的水平。
【】
[1]社会大词典.北京: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633.百科要览上卷.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2.700.
[2]中国企业管理大百科全书,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0.156.
【正文】
管理二重性理论,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有中国特色企业管理学的理论基础。只有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一原理,才能真正充分地从西方企业管理中分离出它所蕴含的同社会主义管理具有共同属性、应予吸取的一切有益的内容;才能真正地处理好批判与继承、学习与独创、引进与吸收之间的关系。然而,我国管理学界对马克思管理二重性理论存在一种误解,这种误解成为我们引进先进管理的理论障碍。
在我国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一般把马克思的管理二重性理论概括为“一方面具有与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又具有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1]即“任何社会的企业管理都具有二重属性: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管理的社会属性。管理二重性分别表现为合理组织生产力(指挥劳动)以及维护和发展生产关系(监督劳动)两种管理职能。‘指挥劳动’……表现了管理的自然属性。监督劳动’……表现了管理的社会属性。”[2]这种管理理论简单地把自然属性等同于共性、一般属性,是我们可以向资本主义企业管理学习和借鉴的部分;把社会属性等同于资本主义管理的特殊性或阶级性,是我们应批判和抛弃的。把管理的二重性理解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以及把管理的共性局限于管理的自然属性的观点,离开了马克思的本意,是对马克思管理二重性理论的误解。它阻碍了我们充分地学习和借鉴西方企业管理中一切有益的东西,尤其是社会属性中的先进经验,从而不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理论体系。
其实,“管理的自然属性”这一概念在马克思和列宁关于管理二重性的论述中并没有出现过,它只是我们的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加进去的。在马克思看来,管理本质上是对共同劳动的指挥和协调,是对人的(不管是被他人所管还是劳动者自己管理自己)管理。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时,对管理的二重性是这样论述的:“凡是直接生产过程具有社会结合过程的形态,而不是表现为独立生产者的孤立劳动的地方,都必然会产生监督劳动和指挥劳动。不过它具有二重性。”[3]马克思还指出:不能“把从共同劳动过程的性质产生的管理职能,同从这一过程的资本主义性质因而从对抗性质产生的管理职能混为一谈。”他认为,管理既具有一般性质,表现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又具有特殊性,是受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制约的。资本主义经济管理的二重性表现为:一方面,它是一般劳动过程本身所必要的条件,是生产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条件;另一方面,它又受资本主义攫取剩余价值的生产目的的制约,受资本主义价值增殖过程的性质制约。因此,马克思所说的管理二重性是特指“管理的一般职能”同“资本的特殊职能”取得的“特殊性质”之间的关系[3](23.367~368),也就是共性与个性之间的关系。结合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这一理论。列宁认为,无论从国民经济总体来看,还是从企业的局部来看,管理都具有二重性。它是一切较大规模的共同劳动特别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同时,它又是维护生产资料所有者利益所必需的条件,是一定生产关系的体现。不同社会制度下的企业管理,都包含了管理的一般性和特殊性两个方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资本主义企业管理与社会主义企业管理按其一般性而言,在某些方面有共同之处。因此,社会主义国家可以批判地吸收资本主义企业管理的“最新成就”。列宁认为:“资本主义在这方面的最新成就就是泰罗制,同资本主义其他一切进步的东西一样,既是资产阶级剥削的最巧妙的残酷手段,又包含了一系列的科学成果,它分析劳动中的机械动作,省去多余的笨拙的动作,制定最适当的工作方法,实行最完善的计算和监督方法等等。苏维埃共和国无论如何都要采用这方面一切有价值的科学技术成果。社会主义能否实现,就取决于我们把苏维埃管理组织同资本主义最新的进步的东西结合得好坏。”[4]
至于指挥劳动和监督劳动,马克思和列宁也有过论述。人所共知,列宁不止一次地论述过社会主义社会劳动监督的重要性。在现实的社会主义生产过程中,质量检验、操作程序的控制,都需要监督。这些方面同资本主义管理无疑存在着共性。对于“指挥劳动”在马克思的论述中不止一次地提到“资本指挥劳动”、经理和监工“以资本的名义进行指挥”[3](23.367~369)。而且认为,指挥和监督劳动既可以是由“一切结合的社会劳动的性质引起的职能”,也可以是由“生产资料所有者和单纯的劳动力所有者之间的对立所引起的职能”[3](25.433)。由此可见,指挥劳动的职能不是什么“管理的自然属性”,同样可以具有强烈的阶级性;而“监督劳动”即“管理的社会属性”中也有其共性。版权所有
因此,本文认为,对马克思的管理二重性理论应明确以下几点:
第一,所谓的“自然属性”或叫组织技术属性更为确切,是解决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组织与分工协作关系,主要是发展生产力。不同社会制度下的企业管理在组织技术属性方面没有区别。与生产力相联系的决不限于其自然属性或其技术方面,合理组织生产力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性的职能。
第二,管理的社会属性除了包括有与社会制度、生产资料所有制等相联系的阶级性之外,也包含着共同性。其共同性表现在:(1)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同属于市场经济,而且都是现代市场经济,以现代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必然有其共性。(2)企业管理本质上是对人的管理,而人的本质则是社会性的,其社会性包括两部分:一是对抗的阶级在物质生产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利益关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二是反映着人的一般社会性,如社会交往、友谊、自我价值观、归属感等。这正是近年来西方企业管理的重点,我们应加以借鉴、吸收。如果把管理的共同性仅仅局限于管理的自然属性,认为这才是可以借鉴和吸取的东西,那就会阻碍我们从管理的社会属性中吸取有益的东西。
总之,如果我们把企业管理的共同性等同于管理的自然属性,把生产劳动过程看成是单纯的技术过程而忽略其社会性方面。这样一来,就不仅否认了生产力的组织与调整方面的共性,也同时否定了生产关系与企业文化、上层建筑的调整方面的共性。而正是在这三个方面,现代西方企业界都在不断地进行着重大的调整与改革,甚至从社会主义企业管理中吸取许多重要经验而在管理现代化方面走在我们前面。如果我们不能引进现代管理,我们就会犯极大的错误。我们在彻底抛弃那种认为只有管理的自然属性中才具有共性的观念的时候,更应该在管理的社会属性中去研究管理的共性。现在我们管理落后,主要还表现在管理的社会性方面,而且,只有在管理的社会性方面把握现代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才会在管理技术方面达到先进的水平。
【参考文献】
[1]社会科学大词典.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633.百科要览上卷.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2.700.
[2]中国企业管理大百科全书,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0.156.
"控制",在中外文字中都不生僻。《资本论》第二卷郭、王译本和《马恩全集》第二十四卷译本都译为"控制",把它单纯理解并转化为"监督",总觉得难于概全面欠贴切,参考《资本论》有关章节的论述。“控制”似应理解为对经济过程的管理,监督和调节,就其本质来讲,它是紧密地联系着经济过程从实践到认识,又从认识到实践不断反复发展的一个辩证过程;就其广义内容来说,大致包括计划目标的选定(予测),实际过程的计量、记录和监督,实际过程经济信息的汇集、整理和传送,实际与计划目标差异的检查和分析,为实现计划目标采取措施的决定(决策),观念总结理解并转化为“反映”似又失之广泛和一般。因“观念总结”不仅意味着必须 “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而且着重于 “思维的统一”,即“概括”和“综合”。具体地说,就是经过会计程序分类汇集而形成总括性的财务成本指标体系,即以会计报表为中心的会计资料。没有这样的综合性的经济信息或概括性的数据,要对经济过程进行管理、监督和调节,那是不可能想象的。如果说会计在实践中是对经济过程的控制,那么,与之相对称,在观念上则是对过程的概括、综合和总结。
在一个经济集合体中,尽管会计是一个独立的经营管理职能,可是它并不是孤立的,更不是单独活动的。它是统一的生产指挥系统或经营管理系统中多种职能之一。在这个意义上,会计也可说是工业 “司令官”(或厂长、经理)进行指挥、管理、协调的主要手段或工具之一。无论在实践上或理论上,如果将会计监督过分强调到与生产指挥系统相对立的位置,那就违背了社会化大生产必须协作。应当服从统一的指挥的原理,也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会计产生的根源在于社会化大生产 “共同的劳动过程的性质”。劳动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高,它就越加必要。换言之,会计花任何一种生产方式中都是必要的。它和语言一样,虽然是一种社会现象,可是它作为共同的毋功过傀性质而产生的一-种经营管理职能,永远存在干;正何生产方式下的经济集合体之中会计,丛这个意义来说,是无所谓阶级性的。
但是,当前颇为流行的一种论点是:“经济管理职能论”就是 “两重性”,认为“会计不但有一定的技术性,而且还有阶级性”。他们的理论根据主要是马克思和列宁关于资本主义管理两重性的论述。我认为,关于会计的 “两重性论”是对马克思,列宁论述的误解,是将“会计”和“会计观”混为一谈的结果。
什么是不同于上述的 “会计”的 “会计观”呢?我的理解是,会计观是研究和运用会计的阶级立场以及作为指导思想的世界观。它反映着人们的资本阶级的立场、意志、利益和要求。例如资产阶级会计学家们议定的“公认会计准则”或“国际会计准则”,就是资产阶级会计观的具体表现。资本主义会计学是资产阶级会计观和会计的对立统一,就其内容来说虽然是 "二重的",但是,有阶级性的会计观和无阶级性的会计不应混为一谈。
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管理具有二重性的原因时指出:“如果说资本主义的管理就其内容来说是二重的,因为它所管理的生产过程本身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制造产品的社会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随后,他就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不应把二者混为一谈。他写道:·"他(指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引者注)在考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时,却把从共同的劳动过程的性质产生的管理职能,同从这--过程的资本主义性质因而从对抗性质产生的管理职能混为一谈"。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之所以将二者混为一一谈,是出于他们所处的阶级条件,也是他们的世界观因而也是他们的会计观的必然反映。这和另一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按照他们的世界观,把古代的渔具和现代的机器都称为"资本",从而荒谬地断言资本主义制度是永恒的情况一样。马克思的分析非常明白,前一种管理职能属于一般的共同的劳动过程的性质,是无所谓阶级性的,后一种则属于这一过程的资本主义性质,是兵有鲜明的阶级性的。会计,作为一般性质的管理职能,属于前者,不应与特殊对抗性质的管理职能混为一谈。
如果有同志说,上面讲的资本主义会计学的内容是 "二重的",就是会计学甚至会计的“二重性”那末,照此推论下去,不仅会计学甚至会计有"二重性",就连自然科学也有 "二重性",即既有技术性又有阶级性。曾经说过:“自然科学分两个方面,就自然科学本身来说,是没有阶级性的,但是谁人去研究和利用自然科学,是有阶级性的"。这类型的例子是不胜枚举的。如所周知,牛顿的力学定理是没有阶级性的,但是当他运用其定理馏 答 "第一推动力:问题而求助于"上帝"时,就显示了牛顿的有神论的世界观。还有语言这 种社会现象,公认没有阶级性,"可是,以沙皇宫庭为中心的俄国贵族,则以讲法语来炫耀仙 们的身份和社会地位,他们的语言观,使本来没有阶级性的语言玻上了封建贵族阶级的外 衣。 马克思、恩格斯在《资本论》第三卷中指出,资本主义发展到股份公司、卡特尔,托拉斯之后,“实际执行职能的资本家”已由拿薪金的经理来代替,“在股份公司中,职能已同资本所有权相分离……"。
过渡到社"会主义以后又怎样呢?马克思写道:“。。。是资本再转化为生产者的财产是联合起来的生产者的财产,即直接的社会财产。”另一方面,这是所有那些直到今天还和资力所有权结合在一起的再生产过程中的职能转化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的单纯职能,转化为社会职能…”。
社会主义会计作为社会化大生产的经营管理职能不仅必要,而且更加重要了。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与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不同,社会主义管理的生产过程也就不象资本主义管理叶 生产过程还有那样的二重性了。如果还要谈论社会主义管理职能的二重性以及会计的二。 性,岂不成了无源之水吗!
"控制",在中外文字中都不生僻。《资本论》第二卷郭、王译本和《马恩全集》第二十四卷译本都译为"控制",把它单纯理解并转化为"监督",总觉得难于概全面欠贴切,参考《资本论》有关章节的论述。“控制”似应理解为对经济过程的管理,监督和调节,就其本质来讲,它是紧密地联系着经济过程从实践到认识,又从认识到实践不断反复发展的一个辩证过程;就其广义内容来说,大致包括计划目标的选定(予测),实际过程的计量、记录和监督,实际过程经济信息的汇集、整理和传送,实际与计划目标差异的检查和分析,为实现计划目标采取措施的决定(决策),观念总结理解并转化为“反映”似又失之广泛和一般。因“观念总结”不仅意味着必须“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而且着重于“思维的统一”,即“概括”和“综合”。具体地说,就是经过会计程序分类汇集而形成总括性的财务成本指标体系,即以会计报表为中心的会计资料。没有这样的综合性的经济信息或概括性的数据,要对经济过程进行管理、监督和调节,那是不可能想象的。如果说会计在实践中是对经济过程的控制,那么,与之相对称,在观念上则是对过程的概括、综合和总结。
在一个经济集合体中,尽管会计是一个独立的经营管理职能,可是它并不是孤立的,更不是单独活动的。它是统一的生产指挥系统或经营管理系统中多种职能之一。在这个意义上,会计也可说是工业“司令官”(或厂长、经理)进行指挥、管理、协调的主要手段或工具之一。无论在实践上或理论上,如果将会计监督过分强调到与生产指挥系统相对立的位置,那就违背了社会化大生产必须协作。应当服从统一的指挥的原理,也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会计产生的根源在于社会化大生产“共同的劳动过程的性质”。劳动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高,它就越加必要。换言之,会计花任何一种生产方式中都是必要的。它和语言一样,虽然是一种社会现象,可是它作为共同的毋功过傀性质而产生的一-种经营管理职能,永远存在干;正何生产方式下的经济集合体之中会计,丛这个意义来说,是无所谓阶级性的。
但是,当前颇为流行的一种论点是:“经济管理职能论”就是“两重性”,认为“会计不但有一定的技术性,而且还有阶级性”。他们的理论根据主要是马克思和列宁关于资本主义管理两重性的论述。我认为,关于会计的“两重性论”是对马克思,列宁论述的误解,是将“会计”和“会计观”混为一谈的结果。
什么是不同于上述的“会计”的“会计观”呢?我的理解是,会计观是研究和运用会计的阶级立场以及作为指导思想的世界观。它反映着人们的资本阶级的立场、意志、利益和要求。例如资产阶级会计学家们议定的“公认会计准则”或“国际会计准则”,就是资产阶级会计观的具体表现。资本主义会计学是资产阶级会计观和会计的对立统一,就其内容来说虽然是"二重的",但是,有阶级性的会计观和无阶级性的会计不应混为一谈。
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管理具有二重性的原因时指出:“如果说资本主义的管理就其内容来说是二重的,因为它所管理的生产过程本身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制造产品的社会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随后,他就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不应把二者混为一谈。他写道:·"他(指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引者注)在考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时,却把从共同的劳动过程的性质产生的管理职能,同从这--过程的资本主义性质因而从对抗性质产生的管理职能混为一谈"。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之所以将二者混为一一谈,是出于他们所处的阶级条件,也是他们的世界观因而也是他们的会计观的必然反映。这和另一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按照他们的世界观,把古代的渔具和现代的机器都称为"资本",从而荒谬地断言资本主义制度是永恒的情况一样。马克思的分析非常明白,前一种管理职能属于一般的共同的劳动过程的性质,是无所谓阶级性的,后一种则属于这一过程的资本主义性质,是兵有鲜明的阶级性的。会计,作为一般性质的管理职能,属于前者,不应与特殊对抗性质的管理职能混为一谈。
如果有同志说,上面讲的资本主义会计学的内容是"二重的",就是会计学甚至会计的“二重性”那末,照此推论下去,不仅会计学甚至会计有"二重性",就连自然科学也有"二重性",即既有技术性又有阶级性。曾经说过:“自然科学分两个方面,就自然科学本身来说,是没有阶级性的,但是谁人去研究和利用自然科学,是有阶级性的"。这类型的例子是不胜枚举的。如所周知,牛顿的力学定理是没有阶级性的,但是当他运用其定理馏答"第一推动力:问题而求助于"上帝"时,就显示了牛顿的有神论的世界观。还有语言这种社会现象,公认没有阶级性,"可是,以沙皇宫庭为中心的俄国贵族,则以讲法语来炫耀仙们的身份和社会地位,他们的语言观,使本来没有阶级性的语言玻上了封建贵族阶级的外衣。马克思、恩格斯在《资本论》第三卷中指出,资本主义发展到股份公司、卡特尔,托拉斯之后,“实际执行职能的资本家”已由拿薪金的经理来代替,“在股份公司中,职能已同资本所有权相分离……"。
过渡到社"会主义以后又怎样呢?马克思写道:“。。。是资本再转化为生产者的财产是联合起来的生产者的财产,即直接的社会财产。”另一方面,这是所有那些直到今天还和资力所有权结合在一起的再生产过程中的职能转化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的单纯职能,转化为社会职能…”。
关键词:会计属性;会计二重性;会计三重性
属性是事物固有的特性,是一种事物和其他事物相互联系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它是事物外在的表现。而本质是一种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是由事物内部矛盾规定的,它是隐藏于事物内部的,是要通过属性表现出来的。所以说会计属性是来表现会计本质的。由于事物的联系是具有广泛性的,同一事物就可以具有多方面的属性。会计也是如此,它可以拥有多种属性,所以当我们去理解会计属性的时就应该打开我们的思维。
一、会计属性理论研究历史回顾
(一)建国以来我国会计学界对会计属性问题研究的主要阶段
建国以来我国会计学界对会计属性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建国初期第一次讨论的焦点是会计有没有阶级性。在社会的基本矛盾由阶级性的矛盾转为非对抗性的、内部的矛盾之后,“会计是一种有阶级性的科学,是永远执行着社会统治阶级所赋予它的那种目的和任务的科学”这个说法显然已经站不住脚了。
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关于会计的阶级性形成了3派意见。第一种说法是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虽然账簿和科目、反映的对象、目的和任务都不太一样,但是会计的主要方面是物量的反映,所使用的方法基本也是相同的。因此承认了会计是工具和方法,工具和方法是没有阶级性的。所以此派反对会计有阶级性。第二种说法是考虑生产过程总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中进行的,而生产过程中的数量关系则表现为财产关系,直接触及这个或那个阶级的利益,要根据一定的阶级观点来制定会计制度和会计方法,这样看的话,会计具有一定的阶级色彩。第三种说法就是会计是一种管理物质再生产过程的方法,而生产过程不单单是生产的技术过程,同时也是生产的社会过程,所以对生产的管理是具有两重性的。会计作为一种经济管理的方法,其本身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是可变的,我们不应该把它等同于一般的技术方法。会计作为一个学科,在对某个社会特殊需要的方法和对该社会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所做的理论说明,它的阶级性在有些地方是很明显的。
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鲜明的阶级性论和工具论都已经越来越少,管理活动论和经济信息系统论各有比较鲜明的观点和系统的论点(李孝林、孙芳城、邓腾江、孔庆林:会计基本理论比较)。
(二)建国至今对会计属性问题研究出现的一些其他理论
20世纪50年代还出现过会计是上层建筑论、会计是生产力论。持会计是上层建筑论的人们认为会计虽然运用各种技术方法,管理和核算生产力,与生产力有密切联系,但是这种联系是以生产关系为中介的,因而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而支持会计是生产力论的人们则是从各个方面去证明会计是生产力。例如,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管理也是生产力,而会计是科学技术又是管理活动,所以会计是生产力。
进入20世纪70年代,美国率先提出了会计是信息系统,从而引起了会计是经济信息系统论的风潮。与此针锋相对的是会计是经济管理活动论。在此之后就是把此两项理论进行了有机的融合,形成了会计是以处理价值信息为基础的控制系统论。
近年来,有些学者又提出了一些新的会计属性理论,如会计思维论。他们认为会计研究人员鲜有自己的理论,他们的理论主要源自经济学、金融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组织行为理论;他们没有自己的研究方法,他们所有的方法都来源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他们也很少有自己的研究工具,他们的大部分研究工具都来源于组织行为理论。但是,他们有着自身独特的思维。他们认为,会计的属性就是一种思维(宋京津:会计的属性――会计思维轮)。
另外有些学者将会计属性分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所指的是技术性,而社会性是说会计具有依赖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而存在的特性(孙树昌:会计属性辨析)。
在会计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这个二重属性被提出来之后,又有学者在它的基础上提出来了会计的三重性,即科学性、艺术性、利益性。并对这三个属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二重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说明。作者认为,科学性是艺术性、利益性的基础,艺术性是对科学性、利益性的协调,利益性则是科学性、艺术性的最终目标。科学性源自自然属性,而艺术性、利益性源自社会属性(干胜道、瞿晓龙:会计三重性与我国会计准则制定)
二、对各个会计属性理论的评价和看法
(一)会计是否具有阶级性
有这样一句话:存在的即是合理的。对于会计具有阶级性这个论断的产生我认为是有其时代原因的。建国初期,我国是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当时的社会矛盾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主要任务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在这种历史背景,会计学者产生会计具有阶级性的论断也不足为奇。但是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剥削阶级已经被消灭,阶级矛盾也不再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个时代背景下会计具有阶级性就显得占不住脚了。
(二)会计是否是上层建筑,是否是生产力
要弄清楚会计是否是上层建筑,首先应该弄清楚什么是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的总和。它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是指人们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建起的政治、法律制度以及建立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党派等国家机器和政治组织。显然会计不会属于这个行列。思想上层建筑则是指适应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哲学、宗教等。会计属于建立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上的横断科学,它是一种工具和方法,但是我们不能仅仅把它看作是工具和方法,它还有社会性。从这个说法来看,很像能与思想上层建筑靠近,但是回归到概念上来看,属性是事物的外在特征表现,本质是由事物内部矛盾规定的,属性是由本质来决定的,也就是说会计属性是由会计本质决定的,会计学者之所以认为会计是上层建筑就是因为看到了会计被附加了外界的意志、要求。但是他们没有看清楚这些并不是会计本身所固有的,也就是说这些不是会计的本质,自然也就不能是会计的属性。
对于会计是否是生产力,必须说的是提出会计是生产力的学者们,他们所做的逻辑推论是错误的。很多都是没有弄清楚逻辑主语,得出的逻辑结论也是不成立的。
(三)会计是否是经济信息系统、经济管理活动
两轮结合已被大多数会计学者所承认。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反映和控制,而职能内现结构和本质,本质的外在体现就是属性了,经济信息系统论体现的是“反映”这个职能,经济管理控制论则是体现“控制”这一职能。所以这个从逻辑关系上看是很严谨正确的。
(四)会计是否是思维
会计是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础上建立的横断科学。会计人员的理论源自经济学、金融学、心理学、社会学、组织行为学等,他们的研究工具大部分都源自组织行为学,他们有着自身独特的思维。这是会计区别与其他科学的一个特征,从本质的定义以及本质和属性的关系来看,这是正确的。
(五)会计属性的二重性和三重性
近年来,会计学者将会计的属性分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之后又有人说会计有科学性、艺术性、利益性。把会计分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无疑是对的,因为会计本身是一种工具和方法,但是他不仅仅是一种工具和方法,它带有社会性,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下反映生产过程的,而且从哲学的角度看,将一事物的属性分为自然的和社会的也是比较完整的。
至于会计属性的三重性,它是在会计二重性基础上对会计属性的一个更为精细的划分。科学性是会计的首要属性,不论学界对会计有多少不同的认识都承认会计是一门科学;会计的艺术性表现为积极主动地分析会计环境,根据会计理论创设和选择恰当的处理办法对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但是,利益性这一点是存在争议的。会计属性是由会计本质决定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从提出会计三重性的作者叙述来看,其陈述的会计的利益性是会计目标的要求,指会计总是为特定的主体服务,其工作成果会影响所有相关者利益。可以看出来作者是从会计目标作为起点推出这一结论的。但是众多论证都不能说明会计目标是会计基础理论体系或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或研究起点,而会计属性正是由属于会计基础理论体系中的会计本质决定的,所以利益性不能作为会计的一个属性。
可以由新的三重性,即科学性、艺术性、思维性,来代替之前的科学性、艺术性、利益性这个旧三重性。而之前已被大多数学者接受了的经济信息系统论和经济管理活动论是隶属于科学性的。三重性与二重性的关系如图1所示:
综合来看,会计属性也遵从一般事物具有多种属性的规律,我们可以把这些属性具体划分为三种,即科学性、艺术性、思维性。
参考文献:
1、宋京津.会计的属性――会计思维论[J].财会月刊,2008(12).
2、干胜道,瞿晓龙.会计三重性与我国会计准则制定[J].现代管理科学,2008(7).
3、孙树昌.会计属性辨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10).
4、李冰.会计属性与会计国际化[J].商业现代化,2006(2).
5、李孝林,孙芳城,邓腾江,孔庆林.会计基本理论比较[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2).
6、宋京津.会计本质与会计关系论[J].财会月刊,2007(8).
7、王歆.浅谈会计的属性[J].集团经济研究,2007(4).
【关键词】《公司法》 经营管理 适应性
企业的存在完全是为了满足社会的某种需求。从一定程度而言,企业本质上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方式,这种资源配置的方式主要依赖于企业的权威关系。企业中的权威主要有两个源泉:一是治理权威,主要来自于法律、法规等基础性制度;二是管理权威,它是根据企业面临的环境及管理者个人的能力、魅力等内生于企业的。治理权威是整个企业权威关系的基础,但并不是全部,它对管理权威的形成和发挥具有重大影响;反之,管理权威对治理权威也有重要影响。而企业管理是一个协调运作的过程,是企业的内生器官,它的存在完全是为了以自己的职能服务于企业,实现它们的预期。企业管理引导企业的人力和物质资源进入动态的组织以达到组织目的,并且使服务的提供者同时获得一种高度的士气感和成就感。法律制度作为企业的制度基础,其与企业经营管理是融于一体的,二者对企业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
一、《公司法》与公司经营管理的联系
1、公司经营管理的属性
在社会化大生产中,企业管理是同生产力直接联系的,它是社会劳动过程的一般要求,是创造新生产力的必要手段。这是企业管理的一般性质,这种一般性质存在于多个社会经济形态中。但是,由社会生产力所产生的企业管理的一般性质,总是受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的制约,因而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关系中,企业管理又具有特殊的社会性质,它体现着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是实现生产目的的重要手段。这种由社会劳动过程的性质所产生的管理的一般性质和由社会经济关系性质所产生的管理的特殊性质,就是企业管理的二重性,即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公司经营管理同样具有这种二重性的特点。
2、《公司法》与公司经营管理的关系
《公司法》统一于公司经营管理的二重性。公司管理的自然属性要求《公司法》的制度安排能节约交易成本,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体现科学性和实践性。根据公司契约理论,公司被看作一系列契约的联结,从宏观上看,公司经营、管理的整个过程也就是各种经济合同或协议的谈判、签订、履行和解决纠纷的过程。企业的经营目标,要依赖于各个经济合同的正常、实际履行来实现,而各个经济合同或协议的谈判、签订、履行和纠纷的处理,均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市场规则。而所谓的公司管理,也只不过是公司持续性合约反复不断的过程。《公司法》是一种公共产品,在本质上具有合同的属性,它是由政府提供给公司的一种标准合同模本。因此,与其说公司在遵守《公司法》,还不如说公司其实在遵守它们所默认的标准合同的承诺。
3、《公司法》对公司经营管理的影响
(1)改善公司法制环境。我国《公司法》无论从批准手续、注册资本额、发起人人数,还是从出资形式、公司形态上来看,都比原来的大大放宽,既盘活了商事活动的潜力,又丰富了商事活动的范围,改善了公司市场准入的法制环境。
(2)指导公司经营。公司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而现代管理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使得公司在现实的经营中,一项预计能获益的安排并不总能产生预期的效益,从而导致交易成本的增加。《公司法》将公司的经营管理方式法律制度化,为企业提供一系列管理规则和标准,就经营管理中的重大问题进行预测,以避免公司经营中的无效率发生,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同时,在公司发生纠纷或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通过司法程序,依法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避免或挽回经济损失。
(3)提升公司经营的专业化程度。赋予公司高度自治权意味着提高了公司管理手段的自主化程度。《公司法》将诸多权力下放到公司本身,股东会和董事会的决策权力加大,增加了公司经营管理决策的谨慎程度。在决定如何投资、与谁交易时要求管理者必须运用其专业技能和市场经验统筹规划,使得公司在市场瞬息变化的情况下能够规避法律风险,作出最优选择。
(4)完善公司激励机制。《公司法》设置有关董事经理等高管人员的注意义务和忠实义务的一般条款,进一步完善和强化董事义务,建立可供选择的健全的监事会制度和独立董事制度,增加监督的有效性,公司高管人员的权力受到限制。如何提高董事、经理对公司事务的积极性?公司必须重视通过设置有效的激励机制正确诱导他们的工作动机,使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继续保持和发扬下去。要想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壮大企业,软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正确运用激励方法,会使公司更有生命力、更具竞争力。因此,公司必须尽快出台一系列适用于公司高管的激励机制。
(5)增加公司控制风险的难度。放宽公司设立的同时,增加了公司的风险责任。因为市场的风险是恒定的,投资者的风险减少,相应的同公司交易对象的责任就会增加,债权人的风险增加。现阶段,企业改制重组汹涌澎湃,与之相伴的恶意逃债现象层出不穷,如公司出资显著不足或被抽空,导致空壳经营;公司名为“资产重组”,实则金蝉脱壳等,严重侵害了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公司参与市场经营的风险和控制市场的风险难度增大。风险信用是市场经济的灵魂,也是决定公司能否立足于市场的关键,这就呼吁公司应该更好地建立完善其内部信用制度和统一的信用备忘查询体系。
二、《公司法》对公司经营管理的适应性表现
不同的公司在组织运营、控制成本、筹集资本及回报投资者的方式上各不相同,甚至同一公司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也有差异。公司的管理者最有可能因势利导,设计出福利最大化的企业管理方式,能动性的《公司法》应当影响的是企业的发展进程,而不是其治理结构。我国《公司法》始终追随着公司所赖以生存的市场的变化,不断地适应公司的发展及市场的客观需求。《公司法》的适应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适应经济发展,鼓励投资
(1)降低注册资本最低限额,进一步调动投资者设立公司的积极性。《公司法》不再根据公司不同产业分别规定最低注册资本,而是统一将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降至3万元。
(2)改变资本确定制和单一的一次足额缴纳的制度。股份公司改为折中授权资本制,有限责任公司允许较大数额注册资本分期缴纳。
(3)增加出资形式的种类,适当提高知识产权出资比例。“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此举将会鼓励成千上万的投资者拿出闲置资本进行投资创业,强化了公司的资本和资产信用。
(4)允许设立一人有限公司。新《公司法》给予我国社会公众投资者与国有股、外资股同等的待遇,使得我国经济社会商事主体多样化。
2、以市场为导向,完善公司治理
《公司法》在涉入公司管理事务时,出于对管理的实际运作模式的考虑,也进行了适度的弹性应变。
(1)减少了对公司的干预。本着公司自治的理念,《公司法》进一步扩大了公司与股东的自治空间,尊重公司与股东自治、自由、民主的权利,大幅减少了对公司生活的不必要干预。一是扩大公司自治,新《公司法》允许公司及其股东对公司章程做个性化设计。如,允许公司在董事长、执行董事或经理中自由选择法定代表人。二是在公司的设立、经营、治理乃至于公司解散清算等环节大胆放手鼓励公司与股东自治,扩大公司的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彻底废除了转投资限制,对于公司向其他企业投资或者为他人提供担保的情况可由董事会作出决议,也可以由股东会作出决议。三是对股东以出资比例(持股比例)行使表决权和分配股利没有作强制性规定,允许全体股东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或者不按照出资比例优先认缴出资、允许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规定不按持股比例分配股利。因此,有限责任公司章程可以基于公司的人合性约定,允许股东之间不按出资比例分取股利,出资90%的股东可分取60%股利,出资10%的股东可分取40%股利。四是公司可决议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一人一票的表决方式。
(2)废除了公益金制度。为减轻公司的财务负担,增强公司的竞争力,顺应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新《公司法》废除了法定公益金制度。
(3)改进了多种规范形式。从规范形式上看,提高了民事规范、任意规范、促成规范、赋权规范和保护规范的比重,审慎拟定了强制规范,适度减少了禁止规范。
3、突出强调公司的社会责任,促进公司与社会和谐发展
《公司法》第五条明确要求公司从事经营活动时,必须承担社会责任,且在分则中设计了一套充分强化公司社会责任的具体制度。首先,《公司法》进一步完善了职工董事制度与职工监事制度。在公司内部关系上,加强了对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并且加重了高管人员的责任。其次,在处理公司外部关系上,作了比较严格的限制,引入了人格否认制度,加大了对债权人的保护力度。从不同的角度增加了公司的公信力,使公司能更适应社会的需要,体现了公司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理念。
总之,《公司法》对公司管理的适应性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问题。《公司法》的制定与修改不是为了使《公司法》好看,而是为了使《公司法》好用。公司管理的有效运作也应当在《公司法》的框架内进行。诚然,《公司法》依然有其缺漏之处,《公司法》的不断修改也在逐步的适应公司管理的需要,在此过程中,《公司法》也对公司经营管理提出了挑战,公司经营也在不断适应法律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将公司推向更健康的发展轨道。
【参考文献】
[1] Jeffrey L.Harrison:Law and Economics[M],West,Thomason Business Press(2003).
[2] [美]费兰克・伊斯特布鲁斯、丹尼尔・费希尔著,张建伟、罗培新译:公司法的经济结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 罗培新:公司法的合同解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 安学锋:现代工业企业管理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