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德育实施的主要途径范文

时间:2023-09-01 16:37:20

序论:在您撰写德育实施的主要途径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德育实施的主要途径

第1篇

关键词:中学英语 素质教育 内涵 目标 原则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2(c)-0-01

长期以来,中学英语教学一直局限于词汇、语法知识的传授,这使课堂教学变得死气沉沉。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和推广,英语教学中开始逐步强调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英语教师的任务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交际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对此,该文以中学英语教学为研究背景,企图对英语素质教育进行深入分析,进而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英语教学模式,提高中学英语教学质量。

1 中学英语素质教育的内涵和目标

中学英语素质教育主要是发展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素质。素质(quality)是指人的基本品质,素质教育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的需求,促进其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提高与发展。在今天,英语作为全世界共同语,在各个领域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英语教学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英语素质教育是使学生掌握英语基础知识,获得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培养能够综合运用英语资源的人才教育。1999年,教育部制定的《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重申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为中学英语教育注入了无限生机。新课程改革后,中学英语素质教育具以下基本特点:第一,中学英语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学生英语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教育;第二,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使学生得到和谐发展;第三,中学英语素质教育强调教会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传统的中学英语教学目标主要是以知识传授为主,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和发展。而现代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知识、能力、素质的人,教育目标的价值取向也由知识教育转向以知识为载体的素质教育。中学英语素质教育目标体系应包括以下内容:其一,知识目标。这一目标是中学英语教学目标的初级阶段,主要以听说为主,着重培养学生英语常识。其二,能力目标。这一目标主要强调意义性仿效,加强基本训练,着重培养听、说、读、写全面训练,提高语言教学质量,创建英语角(English Comer),创设英语教学情景。其三,素质目标。英语教学素质目标是高级阶段,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发动学生进行多项训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自学能力,增进学生对英语国度的了解,提高语言记忆、想象、联想等能力。

2 实施中学英语素质教育的主要原则

首先,全面发展的原则。英语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语言交际在课堂上生动精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英语教学中,应多采用鼓励方式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提高教与学的成效。其次,整体性原则。中学英语教学要求对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进行全面训练,要求教师结合课文的语言实践活动去教授语言结构,采取以语言的功能、语音、词汇、语法结构等为主体的整体教学方法。再次,发展非智力因素的原则。动机、兴趣、习惯等因素都是非智力因素。作为英语教师,要及时地发展这些非智力因素,培养优良的学习素养。

3 实施中学英语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

3.1 提高英语教师的自身素质

实施素质教育需要复合型的教师队伍,高素质的教师要具有专业知识和广博的视野,掌握相关学科的知识。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英语教师的素质。根据我国实施英语素质教育的要求,英语教师应具备思想道德素质、汉语知识和能力的素质、科研能力素质、社会交际能力的素质等。要具备以上素质,英语教师要不断更新和充实自身的知识结构,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英语教师的素质,只有这样也才能真正地实施素质教育。

3.2 英语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使英语教师认识到英语素质教育的本质,要切实转变观念。第一,转变英语教育目的观。英语教育是提高全体学生的英语水平,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进一步深造打好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药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以和谐的发展。树立重视发展学生的交往力、表达、思维、自学和创新等能力的教育观念。只有树立这些教育观念才有可能使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英语人才。第二,转变英语教学质量观。教学质量观影响着人才的培养的规格。就中学英语学科来说,英语教学质量要大面积提高学生英语水平,重视了听、说、读、写等全面训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能力。第三,转变英语教学方法观。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突出交际性原则,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语言活动中枢,使每个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收获。

3.3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

第一,优化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优化可以促使教师变单纯知识传授为能力素质培育,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听、说、读、写及个性发展教育。第二,优化教学过程。在优化教学过程中,应注重问题的情景、知识的视野、探究的过程以及运用的效果。第三,优化教学内容。是指教学内容难度适当,贴近学生生活,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得到最大收获,达到培养英语综合素质的目的。第四,优选教学方法。选择教法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和智力情况来选择。同时,还要考虑教师自身的修养、条件和特点,教师应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提高教学效果。第五,改革教学评价。英语教学评价的原则应具有针对性、科学性、透明性、多样性等,评价方式灵活,包括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等。因此,改革教学评价就是能够及时检查、反馈、调整英语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失误与偏差,它对教学效果进行客观地检查或价值判断,从而促使中学英语素质教育教学目标的

达成。

3.4 加强多种教学方法多样化

教学有法,法无定法,贵在得法。必须选择一种较好的教学方法才能有好的效果。中学英语素质教育应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第一,因材施教法。因材施教法可以采用个别辅导、分组教学等。第二,情景教学法。教学情景教学法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学习内容,这是英语教学较为流行的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包括实物演示情景、音像表演情景、角色模拟情景、问题探究情景等。第三,课外泛读法。广泛阅读是带动语言学习的一条重要手段,在语言教学实践中是一个重要的方法。第四,教学方法还包括英语朗读法、英语表演法、循环记忆法等。总之,只有结合中学英语素质教育的理念,才能找到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孙远航.浅谈现代教师职业素质结构[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0(3).

第2篇

在实践中,推进素质教育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初始阶段,推进素质教育被等同于开设活动课。经过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关于实施素质教育的大讨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这一认识得到了普遍的认同,课堂也随之凸显出来。素质教育进入各学科的课堂教学是一个了不起的飞跃。课堂教学开始自觉地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努力,突出表现在:

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的受教育权最终要落实在课堂上,面向全体学生是课堂教学推进素质教育的首要体现,它要求教师要公正、平等地对待不同相貌、不同性别、不同智力、不同个性、不同出身、不同基础、不同籍贯的学生,一视同仁,不偏袒、不偏心,满腔热忱地关心每个学生,热爱每个学生,从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出发,全心全意教育好每一个学生。

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发展。学生的发展归根结底必须依靠其自身的主观努力,一切外在的影响因素只有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引起学生强烈追求和主动进取时,才能发挥出其对学生身心素质的巨大塑造力。为此,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通过自己的活动达到生动活泼地发展。这是启发式教学的思想灵魂,也是课堂教学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和教师超越,赞赏学生的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与表达。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这是在课堂教学中推进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

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核心环节

课堂是学校中最平常、最常见、最细小的细胞。强调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核心环节,意味着: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改革。本次课程改革绝不是教科书和课程文本的简单替换,它是一场由课程改革牵动的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变革,实质上是一场既广泛又深入的教育创新。课堂教学是这场变革和创新的根本落脚点,课堂变革和创新是本次课程改革的内在组成和必然要求。

课堂教学是课程内容不断生发、课程意义不断生成的过程。新课程强调,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等),而更是“体验课程”(被教师与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的课程)。这意味着,课程的内容和意义在本质上并不是对所有人都相同的。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对给定的内容都有其自身的理解,对给定内容的意义都有其自身的解读,从而对给定的内容不断进行变革与创新,以使给定的内容不断转化为“自己的课程”。课堂教学就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而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教学与课程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融为一体。课程也由此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从课程层面上给教学带来的一种“解放”,这种“解放”将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课堂教学是学生精神成长的家园

课堂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增长知识的殿堂,而且也是学生精神成长的家园。

课堂教学要成为学生探究的过程。探究精神是课堂的灵魂,唯有探究才能培养思想者和批判者,没有探究的教学只能是训练。为此,要着力弘扬探究精神,让学生在课堂过有意义的探究生活,在批判性的阅读、观察、操作和思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努力从不同维度解决问题,建构自己的思想和意义,产生和形成自己的观念。当然,强调探究,意味着学生要面临问题和困惑、挫折和失败,这同时也意味着学生可能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结果表面上却一无所获。但是,这是一个人的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能力和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一个人人性人格自由、健全发展的基本途径。

教学过程应成为学生的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对学科学习的态度是越来越积极还是越来越消极?学生对学科学习的信心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这一切必须为教师所关注,这种关注同时还要求教师必须用“心”施教,不能做学科体系的传声筒,要积极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课堂教学要成为学生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的过程。课堂教学潜藏着丰富的道德因素,“没有无教育性的教学”,这是教学活动的一条基本规律。教师不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课堂教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医生的真功夫在病床上,教师的真功夫在课堂上”。课堂教学不仅对学生具有生命意义和发展价值,对教师也具有生命意义和发展价值。

第3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建筑施工单位;建筑管理单位;成本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13-0191-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5.13.096

1 概述

显而易见,近几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呈现又稳又快的增长趋势,社会的急剧进步也是大家亲眼目睹的,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直接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发展,作为建筑施工过程中一项不容忽视的工作,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对整个建筑工程项目起着很大的影响,甚至直接决定着一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成功与否,此外,建筑物居住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建筑工程管理项目的影响,所以我们不难发现,做好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度重视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势在必行。

2 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2.1 成本管理

工程项目成本形式包括预算成本、计划成本及实际成本,成本管理是对其进行预算、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成本管理是与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直接挂钩的组成部分,专业成本人员根据业务分工,以生产经营为中心开展工作,形成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成本控制体系;科学的成本管理之下,按照已编制的短期和长期用款计划来实现对施工及各种费用的精细管理,能够确保工程项目的按时结算。

2.2 质量管理

对于一个建筑工程项目而言,质量是其灵魂和核心,评价一个建筑工程项目是否成功,质量的高低是最主要的一个指标,由此可见,必须做好质量管理工作。众所周知,质量管理工作具有系统性强、综合性强、复杂繁琐的特点,所以做好质量管理工作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此外,质量管理工作是否到位还影响着施工进度、施工效益等许多的方面,不同部分之间的联系是极其紧密的,质量管理的对象和范围是十分宽泛的,施工材料、施工所用的机械设备、施工人员、施工场所等都包括在内,做好质量管理工作,将直接激发现场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工作效率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也就从更大程度上得到保证。

2.3 安全管理

由于我国劳动力资源极为丰富,所以建筑行业对施工人员的数量大可不必担心,有目共睹的是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态势十分良好,发展前景也很广阔,但是从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这一方面来看,我们不得不承认做得不够,最有力的证据就是每年大量安全事故的发生和屡禁不止,安全事故的发生造成了人员和财产方面不可估量的巨大的损失。而要想切实彻底地提高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水平,需要施工单位和政府部门双管齐下,在密切的协作下才能取得意想中的效果。对政府而言,需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监督机制,依靠法律法规的强制性和约束力保证建筑行业安全管理,就施工企业而言,就是要依靠健全和完备的奖惩机制敦促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与实施,这样一来,员工自身的安全得到了保障,许多的安全隐患也被扼杀在摇篮当中,当业主正式入住建筑物之后也大可不必对自己居住的安全性有过多的忧虑和担心,所以做好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是有百利而无一

害的。

3 新时期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实施途径探析

3.1 提升重视程度,创新管理理念

理念的顺利实现有赖于完善可靠的制度和强而有力的执行,反之,制度的完善、机制的健全和行动的有效则要靠理念来支撑与指导。因此为切实加强建筑工程管理,首先要从意识层面提高对管理工作的重视,突破传统观念条框的规制,善于反思、敢于创新。对内,在信息技术视域下,建筑企业可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对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进行全方位、有深度的宣传。

3.2 完善现有制度,健全管理机制

第一,建立并完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和体系,但是一定要符合我国国情。第二,监督工作有待加强,以更加严格的监督工作来规范施工管理。依靠制度的强制性和约束力保证建筑施工管理机构和生产体系及其工作人员在其位谋其职,发挥实效,切实有效地发挥其保证安全、加强管理的作用,对机构和人员严加管理;施工企业把《建筑施工管理法》当作主要的管理法律文献,并针对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更为完备、明确的管理法律法规,而且要得到真正的落实。需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备的安全监督制度和法律法规,并真正执行。

3.3 加强监管控制,确保施工质量

施工质量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由于其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而更加应该重视监管工作,确保工程项目施工的高标准、高效率和高质量。将成本管理工作在全人员和全过程上进行精细化、动态式管理,坚持贯穿始终。不能为节约成本而一味选择信任承诺最低成本的单位,低成本可能代表成本管理有效,也可能出现偷工减料的问题。

3.4 注重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措施

作为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建筑工程的安全施工是提高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具有比较宽泛的范围和比较全面的内容,在建筑工程的整个施工过程中处处都有体现,贯穿施工过程的始终,施工的质量受到施工材料、技术方法、机械设备、施工和管理人员的个人素养和安全意识、监管工作的力度大小等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如果想要保证施工的安全性以及施工质量、施工进度,需要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不断增强安全意识,做到防患于未然。

3.5 提高人员素质,规范施工过程

人作为各种机制、制度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对制度发挥的作用和产生的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若要保证建筑工程管理项目的质量,首先需要增强人的综合素质,既包括科学文化素质,也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施工中的设备操作人员是施工人员的主要构成部分,他们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成功影响巨大,所以要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在这里强调“定期”二字,因为只有定期的培训,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培训一定要具备很强的针对性,一方面着力于提升现场施工和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提升业务素质,专业知识是开展任何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必要前提,一旦缺乏足够雄厚的专业知识,开展施工和管理工作就会受到很大的阻碍;另一方面就是针对于员工的责任心给予足够的重视,建筑工程项目是一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工作,涉及到社会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利益,促使施工管理人员形成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人生观和社会观,从内心深处树立道德诚信的原则和理念,最终达到促进建筑施工单位和社会健康长远发展的目的。

4 结语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筑行业正如火如荼的发展着,建筑市场上的竞争也相当激烈,为了保证自己更稳地立足于竞争如此激烈的建筑市场,建筑施工和管理单位应该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能因为眼前的经济效益而忽略了长远的效益,坚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努力克服市场的落后性、滞后性、自发性的弊端,以道德求生存、靠信誉谋发展,任何使用不法手段谋求利益的做法都将遭到人民的责问和建筑市场的淘汰。综上所述,为了自己的健康与持续发展,更为了给社会创造更多的利益,建筑施工项目的质量首先要得到保证,坚持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并重的原则和理念。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农村市场 开拓 途径 措施

引言

开拓农村市场是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经济增长的一项重要举措。为此,要分析探讨农村市场的目前状况,采取切实有效开拓途径和措施,最大程度地释放农村的潜在需求,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农村市场的现状

农村市场有8亿人口,有2.38亿个家庭,是我国最大的消费群体。农民的收入每年不断增加,具有购买耐用消费品的能力。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2253元增加到2005年的3255元,五年平均递增7.6%;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5.2%。近来,随着国家农村政策的落实,农民收入将会进一步提高。但同时,农民收入增长十分缓慢。自1995年以来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和农村居民人均收人增长率都在下降,但由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增长率下降速度大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下降速度,使1995至1996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增长率高于同期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到了199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增长率开始低于同时期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两者的差距在不断扩大。而正是由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增长率连续多年的大幅度下降,使农村居民消费能力增幅减缓,从而导致农村有效需求不足。

农村市场有以下特点:有效供给不足,产品适应性不强,供求脱节;基础设施落后,消费环境差;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实际购买力有限;市场信息不充分;流通体系不健全;售后服务不及时。

二、开拓农村市场主要途径

(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提高农民的现实购买力。在农村一些原有收入增长点的优势相对弱化的情况下,必须开辟农村增收的新途径和新领域: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全面实施科教兴农方针;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加强农村小城镇建设等。

(二)建立和完善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积极发展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消费品连锁经营,建立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新型营销网络,构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

(三)引导农民转变消费观念。要引导农民破除小农意识,激发农民通过勤苦致富,换取生活的改善,提高生活质量,领略新的消费时尚,拓宽消费领域。同时,要着重提高农民的素质,引导农民追求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加大科技、文化、教育、娱乐、旅游等非商品性消费,改善消费结构,提高农民消费水平和档次。

(四)改进改良消费环境。推进小城镇和新村建设,是启动农村市场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要针对当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的实际,运用基础设施建设股份化、民营化、市场化的办法,多方位筹措资金,大力改造农村电网,建设自来水供应系统,改善交通条件,提高电视接收覆盖面,发展农村电话网,加强售后服务,努力创造有利于农村消费的环境条件。

(五)运用灵活多样的营销策略。如能充分重视农村这个潜在的巨大市场,结合其特点与企业自身实力,对农村市场进行准确的市场细分,选准目标市场,这对企业来说,将是一个获得全新发展的契机。

三、开拓农村市场具体措施

下面从构建流通体系和营销策略两方面讨论一下开拓农村市场的具体措施。

(一)建立和完善农村现代流通体系

1.加快发展农村连锁农家店。综合利用中央、省、市、县有关财政资金,大力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推动试点流通企业通过直营、特许经营等方式,加快整合供销、农技、邮政、粮食、农垦、新华发行等现有流通资源,在乡村发展经营规范的消费品和农资连锁农家店。

2.强化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科学规划,培育建成一批特色鲜明、辐射面广的产地和销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对国家级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积极争取中央财政专项资金补助或贴息;省级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产品绿色批发市场,按照省级现代流通发展资金、中部贸易发展资金和其他有关省专项资金规定给予补助或贴息;各市、县也要安排相应资金用于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充分发挥城市消费品批发市场聚集、辐射的功能,为农村市场供应适销对路的日用消费品,满足农村市场需求。

3.加强农村连锁配送中心建设。加强规划,引导试点流通企业根据连锁网点布局、商品配送半径等情况,做好配送中心的选址和建设工作。对符合规划和建设标准的日用消费品、农资配送中心,给予固定资产贷款贴息或补助,或给予配送车辆等实物支持,配送中心的建设用地参照仓储用地政策执行。鼓励大型物流中心在满足本企业商品配送需求的同时,为其他企业提供物流配送服务。引导专业物流公司参与农村市场建设,为连锁企业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推动现有农产品物流企业改造升级,促进其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4.着力培育大型流通企业。支持大型消费品和农资流通企业通过吸引中小流通企业加盟、收购、兼并中小流通企业农村连锁网点等方式,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农村市场组织化程度。鼓励大型商业连锁企业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建设生鲜农产品配送中心和冷链系统,扩大农产品连锁销售规模和比例。支持大型连锁超市与优质农产品基地、农业龙头企业建立长期的产销联盟,推动农产品直接向连锁超市、便利店配送。支持大型区域农产品龙头企业到城市开办农产品超市,推动农产品流通标准化和规模化,提高优势农产品市场营销水平。

5.积极培育农村市场主体。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快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推进企业组织结构创新,充分发挥粮食购销企业的主渠道作用。加快供销社体制和机制创新,通过改革、改制、调整、重组,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管理体制、经营机制。

6.大力开拓农产品国内市场,不断扩大农产品对外贸易。组织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重点农产品生产企业、名牌农产品参加全国性、区域性农产品展览展销会,大力开拓全国市场。依托和利用各省农业资源,支持发展外向型农业,鼓励开展农产品出口贸易。

7. 优化农村流通发展环境。加大农村交通、电力、通讯、自来水等基础设施建设,降低农村市场商品流通成本,为家用电器和电信等产品进入农村市场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创建统一高效的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努力改善农产品物流环境。加大对农村流通项目的信贷支持,各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以及省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要针对农村流通的特点,创新金融产品,改善金融服务,尤其要加强对农村连锁农家店的小额贷款支持。整顿和规范农村市场秩序,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制止不正当竞争。进一步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促进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二)运用灵活多样的营销策略

1.市场调研、市场细分

要开拓农村市场,首先要了解其市场结构。市场调研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农村市场与城市市场的差异巨大,用开拓城市的办法去开拓农村,自然是行不通的。农村市场调研主要要弄清农村的消费缺口,消费环境,消费水平和消费心理。

2. 新产品开发策略

转贴于  ① 产品开发方面。根据农村市场的实际情况和农民消费心理,新产品开发应该增强基本功能,减少不必要的功能,适应农民实际需要的同时也大大降低成本。如康佳集团就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推出了功能简单、价格低廉的“福临门”系列彩电。它省去了丽音系统、画中画、超重低音、环绕立体声等在农村并不太适用的功能。

② 包装方面。产品的包装设计不要太过时尚,外观可采用农民熟悉的形象,采用品牌延伸策略发展已为农民认同的产品品牌,这样成本低,认可度高。同时企业设计的包装应该符合农民的文化教育水平和农村的习俗。

3. 价格策略

① 薄利多销的策略。价格是农民购买商品时最敏感的因素,企业应以低价投放产品,广泛渗透,尽快为市场所接受,并借助于农村巨大的市场容量与需求潜力的优势,大批量销售,不断降低成本,薄利多销,以多取胜,获得长期、稳定的市场,在农民心目中牢固树立起品牌形象。

② 价格差异化策略。农村市场前景广阔,但消费水平各有不同,有的甚至悬殊很大,企业应根据各农村市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价格策略。农民温饱型及过渡型是农村市场的主体,对价格敏感,应取低价策略。小康型的,其收入较高,在购买过程中考虑的就可能不仅仅是商品的价格,更多的是品牌、质量或时尚、潮流,这一部分群体,可使用中高价位的价格策略,满足其特定的需要。

4.销售渠道的选择

企业营销渠道的建设,是开拓农村市场的难点和重点。分销渠道长度影响到农民的购买成本。分销渠道宽度影响到农民的选择性。分销渠道的单调、低效是制约农村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必须努力改变这一局面。

① 提倡城市商业组织向乡镇发展。应调整竞争、经营策略,向乡镇发展,可以到乡镇建立中档的零售企业,可以以连锁的形式出现。就目前的情况看,连锁形式以特许连锁为宜。这样既可以减少企业的投资,降低了风险。又有利于利用乡镇的已有设施,而这并不会影响把大商店的良好信誉、优质服务、先进管理和丰富商品带到乡镇连锁店。

② 发挥供销社在农村市场的优势。供销社长期扎根、服务于农村市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独特的优势。在新的形势下,供销社要根据服务大农业,开拓大市场,参与大流通的要求,克服面临的一些内在困难,充分发挥其优势,到乡镇开办中档综合商场,利用基层社的场地和部分员工,立足中档,做到新颖、品种丰富和质量可靠。

③ 举办乡镇集市,动员大中城市企业参与展销。乡镇政府应充分发挥能动性,与大中城市的生产、商业企业进行合作,根据当地农民收入和消费需求状况,根据农时需要,给予城市生产、商业企业提供指导性参考意见,以便让厂商组织产品到乡镇集市定期举行产品展销会。

④ 收集购买意向,集中定向送货上门。 大中城市商业企业可与当地各部门如政府、消费者协会或乡镇商店联合,向它们提供自己所经营的产品目录,由它们负责向农民宣传,并接受订购。然后交由城市商业企业,以自然乡村为单位送货上门。这样节省了农民到大中城市购物在路途和选择过程中的损失,对商业企业而言,又做到了有的放矢,并保证销售规模。

⑤ 实行采购制。可由当地政府、消费者协会经过适当集中后,再代为农民采购产品。也可成立专门的组织来进行。购买前,这些组织必须向农民提供相关的产品品种、规格、性能、价格等方面的信息,让农民进行充分的选择,并提供咨询服务。这样可以避免因农民自己对产品知识的缺乏和对市场行情的不了解而可能遭致的风险和损失。而且由于采购具有一定的集中度和规模,农民即使要支付费用,但与自购相比,还是能节省总费用。特别是从整体而言更为有利。

5.产品促销策略

企业应针对农村市场的特点和自身的实力,选准开拓农村的切入点,逐步形成坚实的促销优势。农村市场分散性、差异性大,人员推销成本高且收效甚微,在开拓农村市场不太适用,而广告、公共关系和营业推广等促销方式效果较好:

① 广告促销。广告投入不足会影响供求之间沟通,企业生产就失去目的;而当企业广告投入超出了沟通的需要,广告的效益就会下降。与城市消费者不同,农村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的主要心态是“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对于报纸、广播广告,他们大都认为可信度不高。这与其文化素质、生活范围、媒体接触习惯等有关,所以对这一群体的信息传播要抓住其特点,有所选择,有所创新。

在广告形式方面,口碑宣传是最有效最重要的传播方式,其次,电视广告、墙体广告、平面广告也是很好的传播方式。在广告内容方面,农村市场广告传播的主要对象为青年人,他们是农村耐用消费品的主要决策者和购买者,大都有初中文化,眼界较其父辈开阔,对何种品牌较为畅销了解较多,也有使用技能,故能决定购买。广告诉求要考虑农村消费者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可使用说明、对比、现身说法等方式,模特选用要贴近农民,力求自然、可亲可信。

② 公共关系。公共关系策略的效果一般是潜在的、远期的,且很难量化,因此,公共关系策略的实施要特别注意投入的合理性。企业可通过公益活动,譬如赠送科技书籍、文体用品等,让品牌深深扎根于农村,传播企业文化,树立起品牌形象。此外,还可聘请当地文艺团体到农村演出,贴近农民。

③ 营业推广。针对农村消费者,可采用专门举办针对农村市场的展销会、交易会、大篷车下乡等形式,方便农民购买;另外,对大件耐用消费品,采用现场操作示范的形式, 教农民掌握操作技能,方便农民使用,也可考虑有条件的分期付款的形式,还可采取以物易物的支付方式,以满足经济能力有限的农村消费者的需要。

6.服务理念

服务是目前工业品农村市场营销最薄弱的环节之一,与城市市场相比,无论在广度还是在深度上均远远不足,使农民的购买利益基本上没有保障。而农民又是急需服务的,不仅需要售后服务,也需要售前服务。企业首先必须从观念上重视起来,从方式上行动起来。

四、结论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村市场在我国市场结构中的作用愈加重要,大力开拓农村市场将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但由于农村存在有效供给不足,基础设施落后,消费环境差,流通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农村市场的开拓任重而道远。当前,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建立和完善农村现代流通体系,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消费环境,并运用适当的营销策略是开拓农村市场的现实选择。

参考文献

[1]戴国强,影响我国农村市场启动的原因及对策[J]。经济体制改革,2002,(1)

[2]郭晓鸣,对我国农村市场经济发展问题的思考[J]。理论与改革,2002,(1)

[3]潘红梅,我国农村市场的现状、障碍及开拓对策[J]。江苏商论,2002,(2)

第5篇

在小学实行汉语授课时,语言应取决于教学对象,若在授课时,学生无法知晓老师在讲些什么,就谈不上学到多少相关知识,更不要说提高教学质量。很多民族地区的藏族学生刚入学时,完全听不懂汉语,所以要从民族语言入手,从入学开始实施成功之路,这对于学生个人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必然产生深远积极的影响。

一、实行双语教学的重要意义

实行双语教学是我国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重要体现。在民族地区的一些学校中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双语教学,有利于民族教育的发展。实行双语教学,学生可以在母语的帮助下,逐步学会汉语言,对汉语接触少的学生,减少了因直接进入汉语言环境导致的语言障碍而带来的学习困难。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提高了入学率与巩固率,有利于民族教育的普及,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语言不仅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在实行双语教学的学校中,不仅能够学习到其他民族的文化知识,还能通过本民族的语言文字的学习,了解本民族的文化与历史。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日益广泛,大量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信息主要靠汉语传播,学习好了汉语,少数民族便可以充分地借鉴、应用国内外的先进经验与技术,发展本民族的社会经济与文化。

实践证明,实行双语教学具有极重要的意义。我国少数民族中的双语现象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而双语教学是民族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正确地认识这一社会现象,恰当地解决双语教学中的问题,对于改善民族关系,增强民族团结,发展民族教育事业,繁荣民族经济,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在教学工作中要尽量做到因材施教

由于藏族地区大多是高寒山区,当地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很多方面都比较落后。当地小学生从他出生开始,都用本民族的母语进行交流,在这种语言环境下,我们要搞好当地的教学工作,就要多考虑利用当地民族语言来进行教学。因此,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学工作中,采用双语双文教学法是十分恰当的和适用的。

长期以来,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过程中,一些教师急于求成,课堂上过多地用汉语来进行教学,而往往忽视了利用双语言教学法把文中的重点和难点的词语、句子解释清楚。由此而产生教学质量差也就在所难免了。在实施双语双文教学时,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进行教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可以采取几步走的教学方式,例如:刚入学时要认真地抓好当地民族的母语教学,因为母语是他们的主要交际语言,也是民族学生学习记忆、理解、思考问题的主要方法;到了低年级阶段,既要抓好母语教学,还要一边采用藏汉对译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加强语言文字的积累训练,教师在进行藏汉对译教学时,要做到准确无误、语句畅通;到了中年级阶段就要和他们用双语对话、互动沟通,而且教师要鼓励他们大胆地开口说话、主动说话,要求他们用普通话来表达,给民族学生学习汉语打下扎实的基础;高年级的学生基本上能使用汉语进行听、说、读、写,可以用汉语和外界交流与沟通,所以高年级的语文教学就少采用或者不必要采用双语进行语文教学了,这时可以适当放开或者只用普通话进行语文教学。

三、营造语言环境,推动双语教学

无论是母语的学习还是第二语言的学习,都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习得的。双语教学的不同类型都是根据不同社会语言文化生态环境而选择的,而双语教育的语言环境是双语教学成功必备的基本条件和基本保证。我县藏民族人口众多,而且聚居程度高,语言环境比较特殊,如果仅仅只是在课堂上用汉语授课,但是一下课,就开始用母语交谈,汉语成了仅仅在上课时才能说的语言,那么学习效果是难以保持和巩固的。所以,必须在更大范围内营造学习汉语的环境和氛围。学校要通过教学在更大程度上给少数民族学生创设出一种在学中用、用中学的良好的汉语环境与氛围。要让学生一走进校门,就感受到换了一个语言环境,时时、事事、处处看到汉字,听到汉语,使用汉语,逐步让汉语成为校内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际的手段。

四、师资力量配备要合理

我们要把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工作搞上去,首先就要从加强师资队伍力量的配备入手,要根据民族地区的特点,合理配备师资队伍,注重培养适合民族地区工作的民族教师,特别注重培养民汉语言都通、业务能力强的民族教师。

第6篇

孩子们总有很多为什么,喜欢问个明白。对于上科学课,孩子们总是能表现出很高的热情,但是对于很抽象的科学知识 ,孩子们真的能做到很好地理解吗?我想答案通常是否定的。所以我认为科学课的来源应该尽量生活化。越是贴近他们的生活,就越是能解答他们心中的科学疑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在教育史上,众多教育家都非常注重生活的教育价值,我国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生活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他认为“有什么样的生活便有什么样的教育”,因此,他主张“用生活来教育”。

一、实验效果简单明了

上好一节科学课免不了要做实验,但是如何才能让幼儿在实验中直观地发现老师做实验的用意。实验的选材一定要能较好地为实验服务,要能体现出实验的意图,必要的时候还要能有较好的对比效果,所以我们老师在实验材料的选择方面应该便于幼儿操作,投放的材料应该符合本年龄段和本班幼儿的认知水平。

记得以前我在幼儿园上过一节关于用不同的纸做成的船在水面上漂浮时间长短的科学课,为了能让幼儿更好地掌握这节科学课,我找了很多不同的纸,有报纸、餐巾纸、宣纸、普通的A4白纸和蜡光纸。因为要便于幼儿区分,所以我一开始就选择了蜡光纸,可是在选择另外两种材料的纸的时候我犯了难,因为A4纸的吸水性虽然比蜡光纸好,但是要在短短的20分钟里面让幼儿看到A4纸和蜡光纸做成的船谁先沉下去太难了,A4纸做成的纸船也能在水面上浮较长的时间,所以A4纸我排除了,可是剩余的几种纸种,基本上只要一碰水就会直接沉下去,基于幼儿的生活经验有限,宣纸又被我排除了,所以最后我选择了报纸、餐巾纸和蜡光纸。因为报纸和餐巾纸,两者做成的纸船在水面上漂浮的时间还是有区别的。所以一节科学课的实验效果的明显与不明显,将直接影响着幼儿对于科学知识的理解。

二、发现身边的科学现象,激发对科学的兴趣

单一的科学教育对幼儿来说比较枯燥、乏味,会减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而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通过创设有趣的生活情景,将学习与情景相结合,来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和情感,增强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持久性。创设生活的情景,可以通过故事、谈话、游戏等环境的制造,并加入多媒体课件的帮助来模拟生活,感受生活,让幼儿有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如《迷彩服》这一节课,我把教室装饰得像一个迷你的野外森林,并请个别幼儿伪装在里面,让幼儿们自己去发现、寻找,老师以此来导入《迷彩服》这一节课,这样的导入方式不仅新颖,而且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能让每一位幼儿都参与到科学课的活动中去,使科学课不再是单纯的老师讲述科学知识,幼儿接受科学知识,而是幼儿们自己发现身边的科学现象,老师在旁指导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并用幼儿能理解的方式进行表达,达到科学课的目的。

三、科学应该来源于生活

“教育应该是生活本身,生活和经验是教育的灵魂,离开生活和经验就没有生长,也没有教育。”科学也源于生活,启于生活,生活是科学教育的源泉,科学教育贯穿于幼儿的日常生活。

如今的幼儿都生活在信息化、全球化、网络化的时代,各种科学内容充斥于生活的各方面。因此幼儿周围世界中充满他们可以去探索和学习的内容。而幼儿好奇、好问、好探索的特点又形成他们不断自发探索和学习的动力。面对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丰富多彩的教育内容和积极探索学习的幼儿,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更加注意幼儿学习内容的选择。以幼儿的社会生活为基石,抓住幼儿身边的物和事来组织活动;通过利用幼儿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究的对象,从幼儿身边着手,结合幼儿实际探索的需要,使他们发现和感受到周围世界的神奇,体验和领悟到科学就自己在身边。

例如:我们人类为什么能提前很多天就知道未来的天气状况,每当教室外面在下雨,就有孩子在一旁嘀咕着我其实早就知道今天会下雨了,但是我问为什么的时候,他们总是会很直接地告诉我是天气预报告诉他们的,可是当我接着问天气预报里面各种符号所代表的意思的时候,绝大部分的孩子都发瞢了,正是因为看到这一现象,所以我设计了一节《天气预报》的科学课,但是大班幼儿的学习活动,不能仅仅停留在认知上,这一活动更重要的是帮助幼儿建立科学与生活的连接,幼儿如果能把课上所学的知识经验很好地运用到生活中去,就是这节科学课的极大成功。所以,在这个科学活动的设计中,我的核心设计环节是运用,让幼儿用天气表征符号记录当天当地的天气,并在“小小天气播报员”的游戏中进行模拟表演,这就是向生活迁移的表现。

第7篇

哈佛大学前校长科南特(James Bryant Conant)提出,大学应提供三种教育:第一,公民教育(education for citizenship),第二,良好生活教育(education for the good life),第三,职业教育(vocational education)。[1]第一种教育是使学生了解和认同国家政治理念和政治制度,成为负责任的好公民。第二种教育是使学生过一种积极、有品位、幸福的生活。第三种教育为学生毕业后的职业生涯提供帮助,并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三种教育的具体内容可能很不相同,但科南特对大学三种教育的概括具有一定普遍意义。

在我国,1950年代“院系调整”以后,高等教育被当作专业教育,专业教育主要服务于学生毕业后的社会职业,所以,职业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受到特别重视,教师、学生的主要时间和精力,学校的主要资源,集中投入职业教育。而科南特所谓的公民教育和良好生活教育,很长一段时间,重视不够,投入不足。1980年代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高等教育仅重视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缺陷,提出在高等学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2],这两种教育主要与公民教育和良好生活教育有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1998)要求高等学校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第四条),而不限于开展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高等教育重要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与专业教育一起,构成我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两根支柱。 二、我国高校通识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多数高校培养方案中都有通识教育部分,学校也多声称重视学生全面发展,重视通识教育。而在实践中,由于专业教育思想根深蒂固,学生就业压力大,学校、教师和学生对通识教育的重视程度依然不能与专业教育相提并论。至今,我国高校尚未形成稳定和有影响力的通识教育模式,部分原因也应归结为通识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较短的历史。

我国各高校通识教育没有统一的做法。不过,在多数高校,通识教育被当作专业教育的补充,学生通过自由选修或按一定要求选修规定数量的学分和课程,完成通识教育。很少学校通过认真、广泛的调查研究,经过严格、规范的程序,制定适合本校特点、具有本校特色的通识教育目标。尽管一般都对通识课程进行分类,但对课程开设,学校和教师都比较随意,经常以教师兴趣和工作量需要为据,造成课程分散,没有结构,缺少标准,与通识教育目标脱节等问题。通识课程教学方法陈旧,对教育效果缺少必要的评估。这样的通识教育和通识课程,很难保证质量,很难完成通识教育培养优秀公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任务。 三、通识教育目标

作为选修课程的通识教育课程,在不少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心目中,不过是让文科学生学点自然科学常识,让理工科学生学点人文知识,“通识”就是什么知识都知道一点。对通识教育目标的这种理解显然很肤浅。事实上,在信息化时代,单纯为学生提供知识的通识教育,其价值已经大打折扣,学生几乎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任何知识,在任何一个知识点上,他们甚至都可以与教师一较高下。通识教育不是风花雪月,不是为培养巧舌如簧的学生增加谈资,它有严肃的目标。

我们将通识教育理解为现代社会公民素质教育,为社会未来公民提供共同基础课程。我们强调“现代”,是说学生应具备适应现代生活的知识、价值、思维和能力。我们强调“社会”,是说学生不仅要成为国家政治事务的积极参与者,而且要成为社会生活的积极参与者,成为作为社会细胞的积极的个人。根据这个目标,我们将通识教育的主要任务确定为,促进学生一般发展,为他们未来的社会和个人生活做准备;在提升其个人价值的同时,促进社会进步和提升社会公共生活的品质。对于现代社会公民的具体素质,我们将其确定为:清晰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并能使用可靠知识和正确价值观认识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积极的价值观和科学的思维方式是现代社会公民素质的两根支柱,而在正确价值观指导下综合使用不用领域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现代社会公民素质的核心。

基于以上目标,我们将通识教育课程划分为三个领域:(1)公民:使学生了解和理解现代社会,培养公民意识和公民责任感。(2)文化:使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核心部分,培养文化素养和积极价值观。(3)科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方法,以及使用科学思维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和能力。以分部选修方式,要求学生在每个领域选修一定学分的课程。在组织和设置三个领域的课程时,我们努力使各门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法与通识教育目标相一致。 四、核心课程

在认真研究通识教育目标基础上,组织和建设高质量、与教育目标相一致的课程,是做好通识教育工作的关键。

首先确定通识教育课程的形式,课程形式需要适应通识教育目标的要求。主要的课程形式有学科课程、活动课程、核心课程、名著课程等。学科课程是教育实践中最为常见的课程形式,它以学科知识体系为线索组织课程内容,适合向学生传授系统的学科知识,这种课程具有简约性,效率高,课程编制相对容易,易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也易于评价学习结果。然而,由于我们确定的通识教育目标主要不是增加学生知识,所以学科课程并不十分合适。活动课程以学生从事某种活动的动机组织课程内容,这种课程密切联系学生的实践,但效率低,比较适合知识基础薄弱的低年级学生。名著课程具有综合性,也适用于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但名著讨论的问题一般具有时代局限性和情景性,经常脱离当前社会实践,与我们确定的通识教育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目标不一致。这些课程形式都不是很适合于通识教育目标。

有鉴于此,我们倾向于主要采用核心课程实施通识教育。对于核心课程,人们经常望文生义,理解成课程计划中最重要的课程。在教育学中,核心课程具有特定含义,是指以具体问题为核心组织的课程。核心课程的问题可能来自社会实践,比如“能源”、“转基因”、“环境”、“人口”等问题,也可能来自科学和理论领域,比如,“从牛顿到爱因斯坦的物理学”、“细胞”、“生态系统”、“科学史和科学方法”等。核心课程的内容通常是跨学科的,例如能源问题涉及科学、技术、经济和地缘政治等不同领域知识。核心课程很适合训练学生的综合思考能力。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学生需要使用不同领域的知识,需要考虑价值和伦理问题,需要采用科学、系统的思维方法。在学习和研究像“从牛顿到爱因斯坦的物理学”这样的课程过程中,可以通过考察物理学知识范式的变化,加深学生对科学思考方式的理解。

明确的通识教育理念、具体的核心课程标准、与任课教师的细致沟通,是建设核心课程体系的关键因素。

在对通识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任务和目标认真研究、广泛深入讨论,并在校内达成基本共识基础上,我们组成一个小规模的核心课程专家组,专家组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对于通识教育的基本共识,研究和制定核心课程的具有标准;审核面向全校征集的核心课程,并与任课教师就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认真沟通,保证课程质量并符合通识教育目标;对通识教育和核心课程效果进行评价。

关于核心课程的具体标准,专家组提出要“顶天立地”。所谓“顶天”,是说核心课程要有思想、有原理、有方法,要能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仅仅提供肤浅、零碎、拾遗补缺的知识。所谓“立地”,是说核心课程内容要结合具体问题,要与社会实践和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不能空讲理论、原理、方法。比如,我们不赞成单纯讲科学方法论,而应该将科学方法论与科学史结合起来;离开科学史,科学方法论是空洞的;离开科学方法论,科学史是没有灵魂的。将理论知识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将知识、原理、方法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结合起来,是我们核心课程建设的主要特色。

根据核心课程标准,专家组严格审核老师们提交的备选课程。少数课程直接获得通过,一些课程需要修改,另一些课程未获通过。对于需要修改的课程,专家组会提出具体修改意见,并与任课老师认真讨论课程内容及其编排方式、教学方法、参考文献、作业、学生学习量、考核方式等具体问题。

我们已经开出60余门核心课程,基本可以满足学生选课需求。为了体现对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视,“批判性思维”课程为全校学生的必修课。我们也开设了全校学生必修的“公益课程”。这些课程成为学校通识教育的特色。按照我们的理解,对于实现通识教育目标,核心课程不在门数多,而在质量高,一些重要的、体现学校特色,又有质量保障的课程,可以作为必修课开设。 五、问题、经验与教训

在通识教育和核心课程改革实践中,我们也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我国高校具有一定普遍性。突出问题有两个:

(1)高水平核心课程建设受到师资条件限制。“顶天立地”对于课程编制来说,是一个很高要求。要深入浅出,教师要对课程内容和相关问题有深入研究,梳理其中的逻辑联系,并结合对具体实际问题分析,展示给学生。学术水平不高的教师无法做到“深入”,而学术水平高的教师也未必能做到“浅出”,唯有既有深厚理论基础,又能熟练使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师,才可能做到深入浅出。就像“大手笔写小文章”,看似容易,实则需要很深的功底。而且,核心课程围绕具体问题跨学科组织知识,编制课程的教师要有广阔的知识背景,这对每一个教师都是一种挑战。顺便指出,不同学科领域教师合作开设核心课程,是一个很好的想法,但不同学科领域的教师共同讲授一门课程,容易把课程讲得七零八落。不同学科领域教师合作编制课程,在深入和充分交流基础上,由一两名教师完成一个教学班的教学工作,可能是更好的做法,但这需要学校的精心组织。不仅核心课程编制需要深厚学术功底,教学实践也需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高超的教学艺术。像鼓励学生实质性参与教学过程,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指导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和科学研究等等教学环节,都是很需要技巧的。

所以,开设高水平核心课程对青年教师来说是一个巨大挑战,核心课程更适合由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的高职称教师开设,并在课程编制和教学过程中,对青年教师进行悉心指导。但一所学校有多少教师能开出高水平核心课程,他们愿不愿意开设核心课程,都是很大疑问。我们在实践中遇到了高水平教师不足,且一些高水平教师不愿意或其所在院系不同意其开设作为公共课程的核心课程的困难。高水平、有经验的教师总是稀缺资源,而他们不愿意或其所在院系不同意其开设核心课程,则是认识问题,是高校内部管理制度和资源分配问题。具体包括:教师重科研、轻教学,教师和管理人员对通识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学校内部管理和资源分配制度导致校内各院系不愿其资源在全校共享等。

为了解决核心课程的师资问题,我们从国内著名高校邀请著名学者为学生开设高水平核心课程,举办通识教育讲座,但这终究是杯水车薪,且可持续性也是问题。核心课程还得主要依靠校内教师。

(2)学生喜选“水课”,学习任务较重的核心课程不受学生欢迎。选课时,那些课程内容相对容易、学习任务轻、容易得高分的公共课程(即所谓“水课”),似乎更受学生青睐。而我们邀请著名学者开设的核心课程,由于课程有一定难度,学生得分不高,经常要面临学生选课不足的窘境,校内教师开设的示范性核心课也常遭遇同样尴尬。高质量的核心课程,学习过程都不会太轻松。我国高校学生学习任务总体上较世界著名高校轻松,这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自然不是迁就学生不恰当的喜好,若所有通识课程都不“水”,学生便无“水课”可选。在核心课程专家组审核老师们提交的核心课程时,课程要求的学生学习量,是一个重要观测点,若专家组认为学生学习量不足,会与任课教师沟通。我们也邀集核心课程任课教师召开主题为“核心课程不是‘水课’”的座谈会,与老师们讨论提高核心课程对学生的要求的问题。

相对于核心课程师资问题,学生喜选“水课”较为容易解决,但解决第二个问题,需要先解决第一个问题。高水平师资是通识教育和核心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

在开展通识教育改革过程中,我们的主要经验是:(1)要有清晰的理念;(2)要与全校师生尤其是任课教师分享改革理念;(3)在每一个环节上,工作要细致,细节决定成败。我们的主要教训是:(1)要立足于学校的实际情况,不能太过理想化;(2)教学改革需要校内管理制度尤其是人事制度和资源分配制度的配合。

参考文献:

[1] 黄坤锦. 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美国心灵的攀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