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网络文学影视化现状范文

时间:2023-08-31 16:23:22

序论:在您撰写网络文学影视化现状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网络文学影视化现状

第1篇

一、网络文学影视剧的现状分析

中国古代,文字随着时代不断变化,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变化。从最开始的口头传播的方式到甲骨文开始记载,到印刷术的出现以及现代的网络时代电子书的产生使文学的传播渠道呈现了多样化。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兴起到新媒体时代的产生和发展,从之前单一的传播逐渐转变成为交互性的传播方式。

随着影视的崛起,使当今时代,称为一个“读图时代”,也就是现在以影像和各种视像作为现代文化的主要传播方式。现如今,人们更愿意去接受那些简单愉快的方式。为了满足观众审美感受和审美需求,网络小说逐渐转向影视改编,小说已经成为电视剧改编的主要来源。

二、从网络文学到影视剧:从语言到视觉的转换

1.符号转换

从网络小说到影视剧之间有很大的差异性。由于媒介的不同,构成了不同的符号系统。网络文学是通过语言文字来进行传播,而影视剧是通过图像、声音的镜头语言来进行传播。在数字媒体时代,语言文学受到数字技术的影响,文学被解构重建。

由于文字符号是抽象的,其形象是通过人物的想象和联想创作的。对于小说到影视的改编要概括,分析其语言,通过文字的描述加以想象创作表现成视觉符号展现在人们眼前。但是这种语言转化成视觉语言一目了然的,可以直接解释所表达的意义却限定了观众的想象空间。

2.叙事转换

小说常用的叙事手段是叙述、描写、抒情和议论,电视剧最常用的叙事手法是蒙太奇。影视剧更能表现情节与戏剧化的冲突,更加有叙述故事、表达情绪和传递美感,影视剧的情节的都是用镜头的蒙太奇来叙述一个故事,通过视听的方式来表现情节,与小说不同。小说更加注重表达意念和阐释思想,但小说改编成电视剧更加直观的表现成图像。

在叙事时空上的差异,影视剧主要以空间的逻辑关系为纽带。例如,观众在观看影片的时候可以通过空间场景的变化使观众意识到时间的流逝,然而在小说中对时间的表达是通过一些表面前后时间变化的词语,例如,“时光流逝”,“一转眼”等等这样表达时间的词语。所以小说语言转化成视觉语言,影视的叙事时空的手法不应该在一个画面本身展现,因为一个画面使观众无法感知时间的流逝,难以区分过去和现在的生活状态。

三、网络文学到影视剧改编存在的问题

1.网络文学到影视剧改编的影响

从《步步惊心》到《甄嬛传》到《芈月传》,再到后来的各种网剧,不断的引发了收视热潮。随着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中国网络文学影视剧的改编成电视剧逐渐趋于成熟。

由于喜爱阅读网络文学的群体年龄主要集中在18岁到44岁之间,也是电影、电视剧的主要观众。所以对于网络小说搬上荧幕,早已经阅读过原著的人群更加期待影视剧的改编,人们的期待感提高了收视率。所以赶着这股风潮,越来越多的网络小说改编成影视作品。

2.网络文学创作道路狭窄化

由于网络文学题材新颖,所以在将文字语言转化为视觉语言是困难的。一些热门网络小说被改编成为影视剧,众多明星阵容会令等待多年的读者、影迷期待。技术方面的特效制作也不另观众满意,没有达到观众的预期效果。

由于网络小说在创作时就重视字数篇幅,在环境描写、心理描写、氛围烘托等过多的描述。然而在剧本中最重要的应该是人物的动作和台词,所以讲文字转换成为视觉语言要改编的非常细致,令那些阅读过原著的观众群体难以产生共鸣,制约了网络文字审美的发展。

四、网络文字到影视剧改编的研究意义

1.数字媒介的快速发展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

数字技术出现和发展,各种图像、影响和视像已经成为了时代文化的主要承载方式,文化形态发生了明显转向,视觉性也成为文化的主导因素。90年代,计算机和互联网在逐渐走进中国网民的生活,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使其快速成长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又一种重要的传播方式。

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读者心中都会有一个想象,创造出文字中各种故事的画面。网络小说改编成影视剧,满足了观众感官上的期待,影视剧可以将文字语言转化成视觉语言,将读者心中的想象具体化。

由于小说与影视的接受方式不同。小说主要呈现的是文字,给读者提供的是阅读模式,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只通过文字的理解和想象,来完成艺术形象的创造。对于影视剧来说,观众同样需要一定的想象空间,在观众观看影视剧作品时,直觉化的视觉听觉的刺激而形成。因此影视剧通过声像视觉语言展现了具体的形象,并非需要通过想象来完成。

第2篇

关键词:网络文学;超文本性;虚拟性;嬉戏性

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7)-12-0054-02

在这一个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时代,以数字化为主要特征的互联网和电子传媒正改变着人类的文化和生存状态,也快速地改变着文学传统的面孔,使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这一对”千古冤家”正成为“欢喜亲家”,这就是以网络文学为重要表征的当代文学新纪元的开始。

据统计,自1995年中国大陆开始有了本土的文学网站加入国际互联网(1994年国际互联网进入中国大陆)始,截止2001年8月底,“中国大陆有以'文学'命名的综合性文学网站约300个,设有文学栏目的网站3000多个,其中以'网络文学'命名的文学网站241个,发表网络原创文学的网站153个,小说的各类网站486个,诗歌的249个,散文的358个,剧本的75个,杂文的31个,影视作品的529个”。从这些网站上发表的文学作品更是不计其数。而仅“以专载网络原创作品的'榕树下'(rongshu.com)为例,它从1997年建站到2001年底,已登载原创作品61.9万多篇(部),达8亿多字”。 [1]

可见,随着网络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这种新兴的文学样式--网络文学已经异军突起,并蓬勃生长着,从而成为当代文坛不可忽视的一股鲜活的文学力量。

1.网络文学的概念

什么是网络文学呢?网络文学到底该如何具体定义呢?对于这个问题,当下文学界的说法纷繁复杂,而尚无定论。陈海燕先生认为:“所谓网络文学,按我的理解,一般是主要发表在网络上(文学网站或个人主页)的各类文学作品。”[2]著名的网络文学研究学者欧阳友权先生认为:“网络文学是网络时代的文学,也是网上的文学”。笔者认为古清生在《哪有网络原创文学--想起来说》中所归纳的是相对最为完善的:“网络原创文学首先必须是在线写作;其次,必须是文学,要有文学的构成要素和审美功能,起码网络新闻和新闻综述不是文学;第三,网原创文学还需要有网络写作的特征,如工业化革命之后的文学产生的变异,工具的变迁,是使写作人写作或者说社会心态总的嬗变的基础,它应该出现特别鲜明的网络人文符码,或曰信息等等。”

2.网络文学的特性

以独特先进的电子和网络技术手段为依托,将数字化的艺术媒介与网络时代的文化氛围相融合,这一切都使得网络文学与传统的纸质文学相比起来具有丰富而鲜明的特征,突出表现为如下三种特性:

2.1超文本性

超文本(Hypertext)一词由美国学者尼尔森首创。网络文化的超链接性使得信息的组合方式很奇特。它是一种全局性的信息结构和文本模式,它将不同的文本通过关键词建立链接,使文本得以交互式搜索,形成非线性的网状结构。超文本文学将大量文本通过关键词的链接互联为一个树状的网络系统,超越了个别文本的局限。在这个系统中,不同的路径纵横交错,读者可自由选择路径进入文本。超文本文学将传统文学静态的封闭的线性结构转化为富有弹性的开放的网状非线性结构。非线性的书写系统代替传统的线性叙事,情节的原因和结果不再是严密的对应关系,文本内部结构松散,语意断裂,但又呈现相互关联和串通的特征。

超文本性突破了阅读与写作的界限,传统文学中的作者和读者角色受到了挑战。在超文本文学中,读者成为集阅读与写作于一身的作者--读者(Author-reader),“读者再生”得以实现。首先,读者可以直接参与超文本文学的创作活动,有限度地决定文本的结构和发展方向,作者只是为文本的路径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具体选择何种路径,这完全取决于读者。因此,同一文本,在不同的读者那里会呈现出不同的结构和面貌。从这个角度说,在网络文学中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且,读者还随时可以通过增添新文本--包括情节、人物以及自己的感想、评论、相关的参考资料等等--来创造新的路径;再有,超文本文学真正实现了读者与作者的互动交流,超文本文学可以通过网络实现一对一、一对多或者多对多等多种形式的作者与读者、读者与读者之间的共时交流。

总之,这种超文本性颠覆了传统文学中的“文本界限”、“文本独立性”等概念,通过文本将作者和读者有机地连接起来,并且将每一文本与其外部的文本联系起来,从而实现了作者、读者、文本、互文性之间的良性循环运动。

2.2虚拟性

网络技术通过数字化的方式为人类提供一个类似于真实的“现实”环境即赛伯空间或虚拟实在,人们可以借助这个“虚拟”的环境生活和工作,形成人类崭新的交往方式和实践方式。虚拟性只是指其存在状态无形,但它却以信息、图像、声音、文字等作为自己的形式。计算机与电子感应器等虚拟现实技术能比影视传媒更为逼真地再现视听信息。总之,在虚拟现实中,人们可以达到和实现物质现实世界中所不能达到和实现的。网络的虚拟现实的功能使文学作品的形态日益朝着多媒体的方向迈进。比如流传较为广泛的网络小说《火星之恋》,在主要用文字叙述的过程中,不断插入一些感性的外空音乐和图片,为我们展示了男女主人公如梦似幻的传奇般的爱情故事。这样的作品,我们不是阅读,而是进入其中,体验人物的情感,体味作品意蕴的丰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作家们孜孜以求而不得的所谓跨文体写作,在网络时代却轻而易举地得以实现。正如迈克尔・海姆说,人们在虚拟世界中的经验可能反衬出真实的世界,虚拟世界给了我们一个可能进行哲学式反思的地方,“最终的虚拟实在是一种哲学体验”[3],使得我们对人自身的存在本性、存在的根基和意义有更深刻、更自觉、更真实的把握。

2.3嬉戏性与游戏性

艺术就其本质是无功利而让人愉快,与游戏有着深刻的关联。但是从孔子的“兴观群怨”到贺拉斯的“寓教于乐”,再到文论的审美教育功能,文学尤其是传统的精英文学在历史上都长期被赋予一种教化民众、救国安邦的功能,都强调某种严肃的救赎感和文学背后所隐含的道德理想和伦理价值诉求。

在网络空间,作者进行文学创作则完全是一种兴趣和表达欲望的驱使。正如方舟子所说,“他们不曾把网络当文坛,也不会刻意追求什么文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之所以要张贴,或者是为了交流,或者是为了发泄,鲜有出于创作的冲动……而其特色,则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无所顾忌,也不会受到任何的限制、审查。”网络文学只注重文本自身所营造的虚拟世界,以及这个世界的真实表达。网络文学的创作者敢于打破一切表达禁忌和题材禁忌,各种戏说、大话、角色反串、无厘头风格的网络作品俯拾即是,追求的仅仅是一种符号化的能指狂欢和话语嬉戏。创作者只注重当下的现实感受,而不是与现实世界对比,它完全可以为自己营造一个虚幻而自由的世界,通过这种虚幻的真实实现自己的艺术想象和创造才能;他们更倾向于个体的自娱自乐,不必负担太多的社会使命,既不谋求得到社会权力话语的肯定,也不希望获取崇高的名望,因此对社会原则与社会责任便不屑一顾。因此网络文学在美学精神上消解了来自伦理世界的重压,更大地趋向游戏性。

3.网络文学的发展前景

网络文学既已成为文学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那么我国网络文学的发展前景如何呢?从我国网络文学的发展进程中,我们看到一些可喜的现象:一方面,网络文学作家及其作品不断涌现,较有影响的有蔡智恒、蓝冰、李寻欢、今何在等,另一方面,传统作家中的一部分人已克服了对网络的“技术恐怖症”,并以积极开放的心态开始介入网络文学,如张欣欣在“博库”网站开设了专栏。

但我们同样必须明白网络对文学的双刃剑效应。它一方面给网络文学的写作带来了方便快捷的方式和自由平等的空间,但同时也产生了不少的网络废品和文化垃圾。人人参与,众声喧哗,加上网上创作的随意和即兴化,造成了大量空洞的评论。随心所欲、淋漓尽致的情感宣泄,过多的形成为网络们毫无节制甚至是歇斯底里的自然情感和本能表现,失去了永久性维持与超越性维度的艺术精神,在本质上与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的文学是背道而驰的。因此有人预言:“如果某一天,网络创作彻底堕落成--无聊灌水,网络批评完全]变成--火焰战争,那么,网络文学被文化垃圾窒息而死就成了一种在劫难逃的宿命。”[4]因此,要使网络文学摆脱这种宿命,关键在于加强网络文学独立艺术品格的建构,比如说将网络文学的基本载体和表达方式落实于语言文字上;对网络文学进行技术管理;在我们的生活中营造一种自由平等的生存环境,并且以教育为促进手段提高大众的艺术修养等等。

4.结语

总之,网络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通过培植网络文学这一新兴的文学样式,对文学的创作和接受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由于自身存在的不足,决定了它目前难以从根本上动摇传统文学的地位。它弱化了了传统文学的精英色彩,赋予了文学以超文本性、虚拟性、游戏性等多种特性,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在网络文学文本中,有相当一部分缺乏对社会重大问题人类生存境遇等终极价值的关怀,还有一些只是纯粹宣泄作者本人生存的怨愤、迷茫与困惑,它们对畸形人生的不满与牢骚,远没有传统文学对现实的批判来得犀利。因此,就文学所应有的刚性和硬度而言,网络文学比不上传统文学。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如何相互取长补短,共同繁荣以至最终合流,当是今后文学重新走向辉煌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 榕树下网站,http://www.rongshu.com. cn.

[2] 陈海燕.网络小说的兴起[J].小说评论,1999(3).

第3篇

陈定家治学最大的特点是专注现实问题,脚踏实地,不务空谈。他的主要著作之研究对象,无不是中国文学现实的当务之急。譬如说他的《隐形手与无弦琴――市场语境下的艺术生产研究》(2007)以商品经济浪潮下的文学生产为研究对象,在对大量事实的分析和研究中,与时俱进地丰富和发展了传统“艺术生产论”学说。尤为可贵的是,该著作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学如何面对经济改革大潮的冲击等重大问题所进行的分析与反思,深入透彻,切中时弊,书中提出的许多建设性的学术观点,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时代针对性,即便今天也仍然具有极为重要的启示意义。欧阳友权在评论陈定家的专著《比特之境:网络时代的文学生产研究》时指出:“细读《比特之境》,给人留下的第一个深刻印象是作者‘选点持论’的眼光和以‘散点’成就‘焦点’的学术智慧”②。欧阳友权认为《比特之境》一书中研究的问题“都是网络文学理论必须关注和解答的课题,貌似随意的散点透视,实则是精心设计的‘焦点运思’,全书选择的这几个‘点’可谓‘点’到了问题的要害,触摸到的是理论的‘筋骨’”,“把网络时代的文学生产问题立体性推进到学术的前沿”③。纵观近二十年来陈定家网络文学研究的丰硕成果,笔者认为,在“散点”的广博和“焦点”的专深之间自由往返,这不仅仅是《比特之境:网络时代的文学生产研究》一书的研究智慧,实际上也是陈定家网络文学研究过程中一以贯之的治学策略和写作风格。

陈定家也曾多次论述过自己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扰及其采取“散”“焦”并用策略的原因与目的。他在《比特之境》一书的序言中指出:“1844年2月,马克思在《德法年鉴》上预告说,他要以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形式对法国和国家学进行批判。当其研究成果准备付印时,他发现仅仅把针对思辨的批判同针对各种材料本身的批判混合起来不甚妥当,因为这样会使阐述受到妨碍并造成理解的困难,而且他认为自己面对的题目是如此丰富多彩,只有采取帕斯卡尔式的‘纯警句体裁’才有可能将全部材料塞到一本著作里去,但这种体裁可能会造成一种任意建立体系的印象。于是他决定相继用几本著作分别批判法、道德、政治等等,而以一本单独的著作作为结束,来对整体的联系、各个部分的关系加以阐明,最后,再对这一切材料的思想加工进行批判。尽管马克思最终未能完成这个宏大的计划,但这样一种思路对我们的学习和研究工作却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早在着手撰写‘网络时代的文学生产与消费研究’课题报告的时候,我就已经清晰地看到自己面临的困难和马克思在《手稿》里所说的情况十分相似:讨论的命题是‘如此丰富多彩’,以致很难把多年来比较深入研究过和即将遇到的重要问题一股脑地‘塞进同一本著作里’。随着研究的深入,我越来越明确了这样一种认识,即要按照专题分门别类地逐一研究某一个方面的问题,然后像马克思说的那样‘对整体的联系、各个部分的关系加以阐明’,只有如此,才能将自己对研究对象的心得和想法尽可能全面而准确地表达出来。”④

一、“比特之境”:网络文学生产论

陈定家在《比特之境:网络时代的文学生产研究》前言中曾提到,从1998年《电脑艺术的兴起和古典艺术的终结》发表算起,其近10年的主要学术兴趣和精力都集中在网络文化与艺术生产研究方面,并于2004年开始主持中国社科院重大课题“网络时代的文学生产与消费研究”。2011年9月,《比特之境》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其实,早在2007年,陈定家博士学位论文《隐形手与无弦琴:论市场语境下的艺术生产》已出版。该著作在掌握大量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细致而深入地探讨了市场语境下艺术生产所面临的诸多问题,针对如艺术生产与一般生产的共同规律和特殊规律、市场经济冲击下作家地位的变化、作家文化价值观念的变化、艺术雅俗的分化与融合、艺术如何顺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走向市场,又适应文艺自身的发展规律超越市场等方面做了精彩论述,是对新时期以来艺术生产问题的一次诗学式总结,为解决市场语境下艺术生产中的种种问题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而后,陈定家在《隐形手与无弦琴――市场语境下的艺术生产研究》一书的基础上,更加清晰地意R到传统文学在数字化语境下生存所遭遇的本质性的变化,并逐渐将研究重点自传统文学生产过渡到网络文学生产这一论题上。《比特之境:网络时代的文学生产研究》一书立足于网络时代文学生产与消费的现状与动态,介绍网络时代文学生产与消费的技术文化背景,主要包括网络时代的媒介变迁、“后信息时代”的文学生存状况、互联网与文学艺术的革新等问题;讨论文学生产的网络化问题,重点讨论了“文本”与“超文本”、“超文本”的发展历程、“写读者”与互动性、“超文本”的局限与陷阱等问题;以博客写作与文学关系作为研究个案,分析包括博客写作的基本特征、中国博客的发展与趋势、“博客文学现象批判”等在内的现实问题,考察网络时代“博客崛起”与网络文学生产所发生的一些重要变化;关注文学消费方式的革命,主要涉及文学的影视化、文学的数字化阅读等问题,并以“手机小说”为例,对文学消费的新动向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数字化语境中的文学经典,包括市场化背景下的文学经典、作为文化资源的文学经典、经典数字化与新媒介诗学等内容,还具体讨论了网络“恶搞”“百家讲坛”“虚拟图书馆”等大众广泛关注的文化现象对文学的意义及其对文学生产与消费的影响。

在网络文学生产论的研究过程中,陈定家脚踏实地全身心地投入调查研究工作中去,从自己研习多年的艺术生产原理出发,对网络时代的文学生产,特别是网络文学生产状况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学理化描述与清算。《比特之境》一书中,陈定家在广泛吸收当代文论与美学研究前沿成果的基础上,从现代思维方式与科学研究方法的关系入手,对数字文化与网络文学的前沿命题――“虚拟现实”的文学意义进行“比特诗学”的深度探访,对文学虚构与网络虚拟之间的必然联系和本质区别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与探索,将传统文论中的形象思维、灵感、共鸣等经典文论观念,与网络时代的人工智能、计算主义、软件写作等所谓“灵境诗学”进行跨学科比较研究。从文学发展论的视角,对网络文学的来龙去脉,如起源与现状、特征与症候、生存困境与发展态势等问题作出历时性梳理,以逻辑与历史相结合的方法,对网络文学十几年的风风雨雨冷静地回顾与总结,特别是对文学的图像化、网络化、影视化、游戏化等具有时代特点的文学数字化生存现象进行研究与总结。从审美价值论的视角,对网络文学的生存与发展态势以及其在整个审美文化领域中的作用与地位进行全方位的、整体性的价值评估,从哲学与美学的高度,对文学的数字化和网络化转型及其相关后果总结规律。

二、“文本之舞”:网络文学文本论

陈定家网络文学研究中“选点持论”的学术智慧远非笔者的一己之见。王泽庆在《从看网络文学理论研究》一文中也提到,“难能可贵的是,陈定家能够对其中的个别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他的《比特之境:网络时代的文学生产研究》研究的是网络文学生产问题,他的新作《文之舞》则集中探讨了网络文学的文本问题。作者没有面面俱到地论述网络文学,而是从网络文学的生产研究转向文本研究,涉及的都是网络文学研究中一些较中观或微观的问题。⑤

2014年,《文之舞――网络文学与互文性研究》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如王泽庆所说,这是一部集中探讨了网络文学文本问题的专著。“文之舞”三个字生动形象,充满诗意。面对电脑荧幕上下翻飞的文本,这个超言绝象的“舞”字,堪称画龙点睛之笔,足以抓住超文本和互文性的基本特征来描述读屏时代的文学特性,形神兼备。从读书到读屏的转化,是网络时代文学阅读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文学作品从白纸黑字的信息化石,变成了绘声绘色的表意精灵,文本的这种格拉忒亚式的觉醒,找不出比“文之舞”更准确、更生动的意象来描述当代文学网络化转向所给予的最直观感悟。作者选取《文之舞》为书名,隐含着对给自己互文性研究提供了许多重要的启示和借鉴的互文性理论大师们,如罗兰・巴特(《文之悦》作者)的致敬之意,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自己对网络戏仿风习的认同。“舞”不仅是既原始又现代的信息交流方式,同时也是我们所能想象得到的形式最直观、内涵最丰富的表意方式,尤其是以网络为背景的“文之舞”,既能不断开拓现代技术隐含的审美场域,又能充分激发人类与生俱来的视听潜能。从这个意义上讲,“文之舞”是一个跨越超文本技术与互文性理论的综合性概念,既不缺乏互文性所负载的厚重人文底蕴,又拥有超文本所隐含的高新技术理性;同时,它还是一个富有象征意义的麦克卢汉式的新媒介概念。

传统文学研究中的中西、古今、诗思、技艺等矛盾问题,在网络文学研究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甚至表现得更为尖锐。但如何处理好中与西的融合、古与今的转化、诗与思的互补、技与艺的博弈等问题,显然需要从学理上理清思路,需要求真务实地开辟出适应网络文学发展要求的治学路径。此外,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最大的不同是基于载体变化造成的“文本转向”,在传统文学的线性文本向网络文学超文本的转化过程中,有许多值得密切关注的学理问题被我们忽略了。对“超文本”这个从数字技术领域引入的新概念,除了一本孤峰峭拔的《超文本诗学》以外,文论界的相关研究还明显缺乏应有的人文烛照和审美关怀,更少见到中西贯通、文理兼容的诗学化深度阐释。《文之舞――网络文学与互文性研究》重点讨论超文本和互文性问题,弥补了文论界对这个问题的关注远远不够的缺憾。

从文论视角而言,如果f“超文本”研究是理解网络文学的关键词,那么互文性作为体现超文本本质特征的核心要素,可以说是研究网络文学的关键词中的关键词。《文之舞――网络文学与互文性研究》中提出,超文本作为网络世界最为流行的表意媒介,它以“比特”之名唤醒了沉睡于传统文本的“互文性”――即唤醒了书面文学的开放性、自主性、互动性等潜在活力与灵性。它以去中心和不确定的非线性“在线写读”方式解构传统、颠覆本质,在与后现代主义的相互唱和中,改变了文学的生存环境和存在方式。在“如我们所想”的赛伯空间里,网络文学所演绎的“文之舞”――即“话语狂欢之境”交织着欣喜与隐忧:它精彩纷呈、前景无限却又充满陷阱与危机。超文本的崛起和互文性的觉醒不仅是当代文学世纪大转折的根本性标志,而且也是理解网络文学的媒介化、图像化、游戏化、快餐化、肉身化、博客化等时代大趋势的核心内容与逻辑前提。更重要的是,超文本与互文性理论正在悄然改写我们关于文学与审美的思维方式和价值标准。

《文之舞――网络文学与互文性研究》中的“文之舞”更准确地说是“屏文之舞”,可以概括为互文性理论支撑下超文本的系统关联与普遍贯通。这些文字,仍然是以传统文论的基本概念描述和反思网络文学文本的产物。《文之舞――网络文学与互文性研究》从“互文性理论”的视角对网络时代的传统的“文学经典”和时尚的“身体写作”进行了新的阐释和批评,并结合西方现代与后现代主义理论,对读图时代文学从“互文性”快速走向“互视性”,进而走向“互介性”的大趋势进行了研究与探讨,提出了与传统文论不尽相同的心得与见解。

第4篇

一、网络文学审美价值的时代性取向

互联网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必然,也是时展的必然。作为审美对象的网络文学,虽然与纸质的传统文学不同,但是它与时代同样息息相关的。中国的当代文学在经历伤痕、反思、改革寻根等主题以后,一时出现了即时性。时代的变革使一大批年轻人不满足于低质传统文学的束缚和单一性,于是他们醉心于网络,或泄渲情感如早期的言情小说;或为了逃避现实充分发挥想象空间的幻想小说;近年来又迎来了现实题材的创作时期。这些网络文学的出现,虽然它开始并不为所谓正统文学史家、评论家、作家们的看重。但是它毕竟是时代的产物,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征服那些指三道四的人们。2010年4月6日,凤凰卫视的《铿锵三人行》中,当德国汉学家顾彬(wolfgancubiu)先生认为“网络文学质量低下”时,立即遭到了大陆许多网民的反对。有网友认为,顾彬自己说从来不上网[2]。既然从来不上网,怎可奢谈网络文学水平的高低呢?还有许子东先生认为,网络时代的中国作家过于关注受众。我们反过来说,如果没有受众,任何一种文学都会走入死胡同。因为文学的发展,离不开受众。作为有上亿读者的网络文学发展至今天,虽然有过坎坷,但其辉煌也是有目共睹的。据新华网报道“网络文学十年盘点”就评出了十佳优秀作品,并于2009年6月25日在北京落下帷幕。此外,来自晋江原创网小说《大江东去》,前不久还获得了颁发的“五个一工程奖”。网络文学在的获奖,说明网络文学已经得到大家认可。如今网络文学作为一种独特的形式,已为越来越多的受众关注,当然,这与作协,各大文学网站与门户网开设“文学”窗口的促进、扶持是分不开的。可以肯定地说,不久的将来,网络文学成为主流文学的一部分并不是空谈,而是指日可待的,而且现在已具雏形。因为时代的东西,它是有生命力的。作为具有时代特点的网络文学,其创作目的,就有意或无意间记录下了这一时代人的生存现状与发展奋斗的历程。这正如读当代传统纸质文学的《暴风骤雨》、《山乡巨变》、《红旗谱》、《红日》、《红岩》等作品一样。即使网络文学作者水平参差不齐,甚至过多地描绘日常生活,抑或过于关注生活的表面层次而难以达到一定的深度。不过,正因为如此,我笔写我心,我笔写我感。记录一个人的迁徙,一座城市的变化,一个时代的动态,一场情爱的过程,一个企业的兴衰……这些都深深地烙上时代的印记,它的审美价值就在网络文学上清晰而完整地记录下来。成为时代性的最好诠释。

二、网络文学审美价值的快乐性取向

在哲学美学中,有人将审美快乐与美的本质相提并论,认为美只不过是这种快乐的客观化[3]。在今天这个网络时代,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创作的机会和欣赏的机会,具有很大的自由空间,它是一个不会因为种族,地域经济实力,军事力量,文化修养等的不同而产生任何特权和偏见的自由世界。人们能真正拥有创作的自由和与人分享的乐趣。我们知道,审美的乐趣,并不仅仅来自视觉和听觉等感官的感受,而且还要从这种感受一直贯穿到心理结构的各个不同层次。诸如情感、想象、理解等。这种贯通性,会使人的整个意识活跃起来,多种因素发生自由的相互作用,产生一种既轻松自由,又深沉博大的快乐体验。网络文学就是这么一种愉悦的体验。网络文学无论是创作者,还是作品与人共同享受者,都是“非功利性”的,是“自由”的。因为,自由是产生快乐的基础,欲望和意志在心灵上得到了摆脱。人们在网络文学的创作和享受中,享受的是自由的世界,没有物欲和意志的限制,有一种心理的平衡与满足。并且,这种快乐是自己内心的一种心理创作欲望和欣赏欲望的刺激而唤起的,在自由的网络空间或抒发和渲泄自己的情感,利用想象理解的心理行为阅读作品,从而产生愉快。互联网最大特点是给人们提供了极大的自由,尤其是言论自由。正因为如此,网络文学的诱惑正是基个这种自由带给人们的种种享受而产生快乐。网络文学与传统纸质文学相比,它没有投稿、审稿、退稿这一繁杂而挫人锐气的失败感。它对热爱文学缪斯的人来说,网络文学的自由创作是一种快乐,对于那些追求快节奏,多元化的受众来说自由的选择,以及与情感与理智的交流,同样在生活与艺术之间寻找到了一种可贵的平衡。况且受众与之间的自由交往,以及无功利性,更易让人对网络文学产生一种审美愉悦。2007年12月1日,由中国作家协会、中国国际经济科技法律人才学会等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讨峰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与会者一致认为,网络文学具有“表达的高度自由”,强烈的“个性化”和非功利性;有自由、宽容、真实、平等原则;有宽阔无比的向别人学习,自我挑战的空间;有无拘无束充分表达的民利[4]。这是对网络文学特质的一个基本认定。就是因为网络文学的自由、非功利性、真实、平等等特质,所以的快乐与受众容易产生一种情感上快乐共鸣。

三、网络文学审美价值的大众化取向

作为一种无国籍限制,超意识形态的文化现象,网络文学的诞生、成长始终栖息于网络这个平台,自然而然地走向大众,表现大众,服务大众,并成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据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2010年1月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人数达到了3.84亿人,普及率达到28.9%。博客作者2.21亿人。并且网民上网时间长,比上年人均增加了32.1小时,域名总数达到1682万个。网络娱乐和网络文学用户使用率排名第10位。据分析师解释,随着网络技术和应用的发展,网络表达和信息传递的渠道与形式更加丰富,传播方式更具互动性、自主性、多样性[5]。《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调查结果还显示,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到1.62亿人,使用率达到42.3%,并且有关专家认为,中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庞大,这一方面由于网络文学的开放性,使用户能够方便快捷地进行阅读;另一方面,网络文学传播的广泛性以及自由又刺激了的创作激情,实现了网络文学作者与读者的良性互动。并且读者与作者群的结构比较合理,年轻化、高端化倾向得到证实,作为精神粮食的网络文学已为年轻人,及有阅读能力的人所喜爱。1994年,国际互联网进入中国大陆,1995年“橄榄树”文学网站成立,1997年我国最大的文学网站“榕树下”使中国网络文学走出了发展的第一步。此后,一些知名网站,诸如新浪、搜弧、网易、雅虎、天涯、乐趣园、网虫等都开辟了“网络文学”版块,网络文学成为了网络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各网络文学网站的免费投稿、编审、阅读、助推了网络文学的迅速发展。至今为止有多少文学 网站,已经没有人统计,也难以统计,不过早在2005年,就有资料统计全球有中文文学网站3720台,中国大陆以“文学”命名的综合性文学网站约300个,以“网络文学”命名的文学网站241个,发表网络原创文学作品的网站268个,小说网站486个,诗歌网站249个,散文网站358个,发表剧本的75个,发表杂文的31个,发表影视作品的529个。其它各类非文学网站中设有文学平台或栏目的网站3000个,特别是各门户大型综合性网站都开辟了文学视窗,登录大量文学名着与原创文学作品,使网络文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正因为有互联网提供的平台,网络文学就有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局面,才被众多网民熟悉与接受。网络在拉近科技与人们距离的同时,也拉近了文学与人们之间的距离。不分性别与年龄,不分种族与民族,不分天南与地北,不分国内与国外,不分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这就成就了网络文学大众化价值取向的最根本原因与发展和客观存在的现状。网络文学的发展,使人们在网络这个平台上既可以是作者,也可以是读者成为现实。人们真正拥有进行文学创作的自由和与人分享作品乐趣,并且随着PC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发展,享有这种自由与乐趣的人越来越多。一般人认为文学高不可攀的时代已经结束,人人都成为文学艺术家的理想正成为现实。由此观之,网络文学无限的贴近大众,反映大众,服务大众,已成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这是当代社会意识和时代的一种反映,也是当代文学发展,繁荣的必然之路。

第5篇

一、网络文学审美价值的时代性取向

互联网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必然,也是时展的必然。作为审美对象的网络文学,虽然与纸质的传统文学不同,但是它与时代同样息息相关的。中国的当代文学在经历伤痕、反思、改革寻根等主题以后,一时出现了即时性。时代的变革使一大批年轻人不满足于低质传统文学的束缚和单一性,于是他们醉心于网络,或泄渲情感如早期的言情小说;或为了逃避现实充分发挥想象空间的幻想小说;近年来又迎来了现实题材的创作时期。这些网络文学的出现,虽然它开始并不为所谓正统文学史家、评论家、作家们的看重。但是它毕竟是时代的产物,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征服那些指三道四的人们。2010年4月6日,凤凰卫视的《铿锵三人行》中,当德国汉学家顾彬(wolfgancubiu)先生认为“网络文学质量低下”时,立即遭到了大陆许多网民的反对。有网友认为,顾彬自己说从来不上网[2]。既然从来不上网,怎可奢谈网络文学水平的高低呢?还有许子东先生认为,网络时代的中国作家过于关注受众。我们反过来说,如果没有受众,任何一种文学都会走入死胡同。因为文学的发展,离不开受众。作为有上亿读者的网络文学发展至今天,虽然有过坎坷,但其辉煌也是有目共睹的。据新华网报道“网络文学十年盘点”就评出了十佳优秀作品,并于2009年6月25日在北京落下帷幕。此外,来自晋江原创网小说《大江东去》,前不久还获得了颁发的“五个一工程奖”。网络文学在的获奖,说明网络文学已经得到大家认可。如今网络文学作为一种独特的形式,已为越来越多的受众关注,当然,这与作协,各大文学网站与门户网开设“文学”窗口的促进、扶持是分不开的。可以肯定地说,不久的将来,网络文学成为主流文学的一部分并不是空谈,而是指日可待的,而且现在已具雏形。因为时代的东西,它是有生命力的。作为具有时代特点的网络文学,其创作目的,就有意或无意间记录下了这一时代人的生存现状与发展奋斗的历程。这正如读当代传统纸质文学的《暴风骤雨》、《山乡巨变》、《红旗谱》、《红日》、《红岩》等作品一样。即使网络文学作者水平参差不齐,甚至过多地描绘日常生活,抑或过于关注生活的表面层次而难以达到一定的深度。不过,正因为如此,我笔写我心,我笔写我感。记录一个人的迁徙,一座城市的变化,一个时代的动态,一场情爱的过程,一个企业的兴衰……这些都深深地烙上时代的印记,它的审美价值就在网络文学上清晰而完整地记录下来。成为时代性的最好诠释。

二、网络文学审美价值的快乐性取向

在哲学美学中,有人将审美快乐与美的本质相提并论,认为美只不过是这种快乐的客观化[3]。在今天这个网络时代,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创作的机会和欣赏的机会,具有很大的自由空间,它是一个不会因为种族,地域经济实力,军事力量,文化修养等的不同而产生任何特权和偏见的自由世界。人们能真正拥有创作的自由和与人分享的乐趣。我们知道,审美的乐趣,并不仅仅来自视觉和听觉等感官的感受,而且还要从这种感受一直贯穿到心理结构的各个不同层次。诸如情感、想象、理解等。这种贯通性,会使人的整个意识活跃起来,多种因素发生自由的相互作用,产生一种既轻松自由,又深沉博大的快乐体验。网络文学就是这么一种愉悦的体验。网络文学无论是创作者,还是作品与人共同享受者,都是“非功利性”的,是“自由”的。因为,自由是产生快乐的基础,欲望和意志在心灵上得到了摆脱。人们在网络文学的创作和享受中,享受的是自由的世界,没有物欲和意志的限制,有一种心理的平衡与满足。并且,这种快乐是自己内心的一种心理创作欲望和欣赏欲望的刺激而唤起的,在自由的网络空间或抒发和渲泄自己的情感,利用想象理解的心理行为阅读作品,从而产生愉快。互联网最大特点是给人们提供了极大的自由,尤其是言论自由。正因为如此,网络文学的诱惑正是基个这种自由带给人们的种种享受而产生快乐。网络文学与传统纸质文学相比,它没有投稿、审稿、退稿这一繁杂而挫人锐气的失败感。它对热爱文学缪斯的人来说,网络文学的自由创作是一种快乐,对于那些追求快节奏,多元化的受众来说自由的选择,以及与情感与理智的交流,同样在生活与艺术之间寻找到了一种可贵的平衡。况且受众与之间的自由交往,以及无功利性,更易让人对网络文学产生一种审美愉悦。2007年12月1日,由中国作家协会、中国国际经济科技法律人才学会等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讨峰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与会者一致认为,网络文学具有“表达的高度自由”,强烈的“个性化”和非功利性;有自由、宽容、真实、平等原则;有宽阔无比的向别人学习,自我挑战的空间;有无拘无束充分表达的民利[4]。这是对网络文学特质的一个基本认定。就是因为网络文学的自由、非功利性、真实、平等等特质,所以的快乐与受众容易产生一种情感上快乐共鸣。

三、网络文学审美价值的大众化取向

作为一种无国籍限制,超意识形态的文化现象,网络文学的诞生、成长始终栖息于网络这个平台,自然而然地走向大众,表现大众,服务大众,并成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据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2010年1月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人数达到了3.84亿人,普及率达到28.9%。博客作者2.21亿人。并且网民上网时间长,比上年人均增加了32.1小时,域名总数达到1682万个。网络娱乐和网络文学用户使用率排名第10位。据分析师解释,随着网络技术和应用的发展,网络表达和信息传递的渠道与形式更加丰富,传播方式更具互动性、自主性、多样性[5]。《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调查结果还显示,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到1.62亿人,使用率达到42.3%,并且有关专家认为,中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庞大,这一方面由于网络文学的开放性,使用户能够方便快捷地进行阅读;另一方面,网络文学传播的广泛性以及自由又刺激了的创作激情,实现了网络文学作者与读者的良性互动。并且读者与作者群的结构比较合理,年轻化、高端化倾向得到证实,作为精神粮食的网络文学已为年轻人,及有阅读能力的人所喜爱。1994年,国际互联网进入中国大陆,1995年“橄榄树”文学网站成立,1997年我国最大的文学网站“榕树下”使中国网络文学走出了发展的第一步。此后,一些知名网站,诸如新浪、搜弧、网易、雅虎、天涯、乐趣园、网虫等都开辟了“网络文学”版块,网络文学成为了网络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各网络文学网站的免费投稿、编审、阅读、助推了网络文学的迅速发展。至今为止有多少文学网站,已经没有人统计,也难以统计,不过早在2005年,就有资料统计全球有中文文学网站3720台,中国大陆以“文学”命名的综合性文学网站约300个,以“网络文学”命名的文学网站241个,发表网络原创文学作品的网站268个,小说网站486个,诗歌网站249个,散文网站358个,发表剧本的75个,发表杂文的31个,发表影视作品的529个。其它各类非文学网站中设有文学平台或栏目的网站3000个,特别是各门户大型综合性网站都开辟了文学视窗,登录大量文学名著与原创文学作品,使网络文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正因为有互联网提供的平台,网络文学就有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局面,才被众多网民熟悉与接受。网络在拉近科技与人们距离的同时,也拉近了文学与人们之间的距离。不分性别与年龄,不分种族与民族,不分天南与地北,不分国内与国外,不分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这就成就了网络文学大众化价值取向的最根本原因与发展和客观存在的现状。网络文学的发展,使人们在网络这个平台上既可以是作者,也可以是读者成为现实。人们真正拥有进行文学创作的自由和与人分享作品乐趣,并且随着PC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发展,享有这种自由与乐趣的人越来越多。一般人认为文学高不可攀的时代已经结束,人人都成为文学艺术家的理想正成为现实。由此观之,网络文学无限的贴近大众,反映大众,服务大众,已成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这是当代社会意识和时代的一种反映,也是当代文学发展,繁荣的必然之路。

第6篇

一、网络文学审美价值的时代性取向

互联网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必然,也是时展的必然。作为审美对象的网络文学,虽然与纸质的传统文学不同,但是它与时代同样息息相关的。中国的当代文学在经历伤痕、反思、改革寻根等主题以后,一时出现了即时性。时代的变革使一大批年轻人不满足于低质传统文学的束缚和单一性,于是他们醉心于网络,或泄渲情感如早期的言情小说;或为了逃避现实充分发挥想象空间的幻想小说;近年来又迎来了现实题材的创作时期。这些网络文学的出现,虽然它开始并不为所谓正统文学史家、评论家、作家们的看重。但是它毕竟是时代的产物,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征服那些指三道四的人们。2010年4月6日,凤凰卫视的《铿锵三人行》中,当德国汉学家顾彬(wolfgancubiu)先生认为“网络文学质量低下”时,立即遭到了大陆许多网民的反对。有网友认为,顾彬自己说从来不上网[2]。既然从来不上网,怎可奢谈网络文学水平的高低呢?还有许子东先生认为,网络时代的中国作家过于关注受众。我们反过来说,如果没有受众,任何一种文学都会走入死胡同。因为文学的发展,离不开受众。作为有上亿读者的网络文学发展至今天,虽然有过坎坷,但其辉煌也是有目共睹的。据新华网报道“网络文学十年盘点”就评出了十佳优秀作品,并于2009年6月25日在北京落下帷幕。此外,来自晋江原创网小说《大江东去》,前不久还获得了颁发的“五个一工程奖”。网络文学在的获奖,说明网络文学已经得到大家认可。如今网络文学作为一种独特的形式,已为越来越多的受众关注,当然,这与作协,各大文学网站与门户网开设“文学”窗口的促进、扶持是分不开的。可以肯定地说,不久的将来,网络文学成为主流文学的一部分并不是空谈,而是指日可待的,而且现在已具雏形。因为时代的东西,它是有生命力的。作为具有时代特点的网络文学,其创作目的,就有意或无意间记录下了这一时代人的生存现状与发展奋斗的历程。这正如读当代传统纸质文学的《暴风骤雨》、《山乡巨变》、《红旗谱》、《红日》、《红岩》等作品一样。即使网络文学作者水平参差不齐,甚至过多地描绘日常生活,抑或过于关注生活的表面层次而难以达到一定的深度。不过,正因为如此,我笔写我心,我笔写我感。记录一个人的迁徙,一座城市的变化,一个时代的动态,一场情爱的过程,一个企业的兴衰……这些都深深地烙上时代的印记,它的审美价值就在网络文学上清晰而完整地记录下来。成为时代性的最好诠释。

二、网络文学审美价值的快乐性取向

在哲学美学中,有人将审美快乐与美的本质相提并论,认为美只不过是这种快乐的客观化[3]。在今天这个网络时代,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创作的机会和欣赏的机会,具有很大的自由空间,它是一个不会因为种族,地域经济实力,军事力量,文化修养等的不同而产生任何特权和偏见的自由世界。人们能真正拥有创作的自由和与人分享的乐趣。我们知道,审美的乐趣,并不仅仅来自视觉和听觉等感官的感受,而且还要从这种感受一直贯穿到心理结构的各个不同层次。诸如情感、想象、理解等。这种贯通性,会使人的整个意识活跃起来,多种因素发生自由的相互作用,产生一种既轻松自由,又深沉博大的快乐体验。网络文学就是这么一种愉悦的体验。网络文学无论是创作者,还是作品与人共同享受者,都是“非功利性”的,是“自由”的。因为,自由是产生快乐的基础,欲望和意志在心灵上得到了摆脱。人们在网络文学的创作和享受中,享受的是自由的世界,没有物欲和意志的限制,有一种心理的平衡与满足。并且,这种快乐是自己内心的一种心理创作欲望和欣赏欲望的刺激而唤起的,在自由的网络空间或抒发和渲泄自己的情感,利用想象理解的心理行为阅读作品,从而产生愉快。互联网最大特点是给人们提供了极大的自由,尤其是言论自由。正因为如此,网络文学的诱惑正是基个这种自由带给人们的种种享受而产生快乐。网络文学与传统纸质文学相比,它没有投稿、审稿、退稿这一繁杂而挫人锐气的失败感。它对热爱文学缪斯的人来说,网络文学的自由创作是一种快乐,对于那些追求快节奏,多元化的受众来说自由的选择,以及与情感与理智的交流,同样在生活与艺术之间寻找到了一种可贵的平衡。况且受众与之间的自由交往,以及无功利性,更易让人对网络文学产生一种审美愉悦。2007年12月1日,由中国作家协会、中国国际经济科技法律人才学会等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讨峰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与会者一致认为,网络文学具有“表达的高度自由”,强烈的“个性化”和非功利性;有自由、宽容、真实、平等原则;有宽阔无比的向别人学习,自我挑战的空间;有无拘无束充分表达的民利[4]。这是对网络文学特质的一个基本认定。就是因为网络文学的自由、非功利性、真实、平等等特质,所以的快乐与受众容易产生一种情感上快乐共鸣。

三、网络文学审美价值的大众化取向

作为一种无国籍限制,超意识形态的文化现象,网络文学的诞生、成长始终栖息于网络这个平台,自然而然地走向大众,表现大众,服务大众,并成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据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2010年1月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人数达到了3.84亿人,普及率达到28.9%。博客作者2.21亿人。并且网民上网时间长,比上年人均增加了32.1小时,域名总数达到1682万个。网络娱乐和网络文学用户使用率排名第10位。据分析师解释,随着网络技术和应用的发展,网络表达和信息传递的渠道与形式更加丰富,传播方式更具互动性、自主性、多样性[5]。《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调查结果还显示,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到1.62亿人,使用率达到42.3%,并且有关专家认为,中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庞大,这一方面由于网络文学的开放性,使用户能够方便快捷地进行阅读;另一方面,网络文学传播的广泛性以及自由又刺激了的创作激情,实现了网络文学作者与读者的良性互动。并且读者与作者群的结构比较合理,年轻化、高端化倾向得到证实,作为精神粮食的网络文学已为年轻人,及有阅读能力的人所喜爱。1994年,国际互联网进入中国大陆,1995年“橄榄树”文学网站成立,1997年我国最大的文学网站“榕树下”使中国网络文学走出了发展的第一步。此后,一些知名网站,诸如新浪、搜弧、网易、雅虎、天涯、乐趣园、网虫等都开辟了“网络文学”版块,网络文学成为了网络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各网络文学网站的免费投稿、编审、

第7篇

关键词:全版权 运营 市场 内容 合作 并购

中图分类号:F270;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8-112-02

全版权运营在文化产业生态中已经出现了很好的实践和案例,是文化与科技融合,文化拥抱“互联网+”,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一种趋势和有效选择。只是在目前的全版权运营实践中,相比民营企业文学网站做得风生水起,传统国有出版传媒企业多是参与产业链条的部分环节,其角色扮演不够活跃,市场表现应该更好。

国内目前“全版权”运营相对成熟的案例,多是网络文学作品。前几年的《步步惊心》、《甄执》,近两年的《花千骨》、《琅琊榜》等网络爆红小说,不同顺位地全部或部分完成了在线付费阅读、传统纸质书出版、影视剧和游戏改编以及其他衍生品开发(全版权运营的起点一般是在线阅读,但产业链条各环节的顺位不完全固定)的全方位传播和立体式的售卖格局,形成了对产品内容资源的一次生产和多次销售。

一、全版权运营的定义

版权亦称著作权,是指作者对其创作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依法享有的特殊权利。按照《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人可享有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摄制权、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以及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等17种权利。全版权运营指的是指将一个内容资源的所有版权,包括电子版权、线下的出版权、影视和游戏改编权以及一系列衍生产品的版权等进行立体化综合开发,实现全方位、全媒体传播,实现内容一次生产、多次销售。

全版权运营从版权(主要是著作财产权)的角度,也就是基于内容资源的角度来讲的。多媒体或全媒体开发是从内容资源的表达方式、传播手段和呈现载体的角度来讲的。全版权运营的过程和结果就是多媒体或全媒体呈现,多媒体或全媒体开发是实现全版权运营的有效选择和尝试路径。

二、全版权运营的市场条件和基础

全版权运营是业界发展趋势和方向,但是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全版权运营的成熟发展,需要具备以下的条件和基础:

一是版权经纪市场的成熟发展。职业版权经纪发挥交易中介和沟通谈判功能,维护作者权益,专职与文化企业进行版权交易和合作。只有版权经纪市场发展成熟,全版权运营市场才可能进一步发展壮大。

二是法治体系的更加完善。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只有成熟完备的法律体系,并充分发挥规范市场行为的作用,才能使社会诚信体系日臻完善,才能很好地约束交易双方(作者、内容开发商)和第三方(版权经纪、盗版者)的行为,降低交易成本和费用。

三是全版权运营的理念深入人心。从国有出版传媒企业的角度来说,企业和从业人员要普遍具备全版权运营的意识或理念,才能考虑到一次性获得全部版权,考虑到全版权的运营。国有出版传媒企业只有在资源配置、组织设计和管理运营等方面大力支持并积极实践,而不只是在产业链的某个环节发力,才能通过全版权运营,衔接“互联网+”,推进媒体融合发展。

四是资本实力的支撑。全版权运营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是资本实力的比拼,是传媒和资本的结合。只有大量资本注入,才可能取得全版权,才可能运营全版权,因为融通全版权产业链的各环节都需要资金支持。

五是人才的支撑。全版权运营产业链延伸长,涉及策划、制作和交易环节多,需要文化产业各方面人才的相互支撑和通力合作。全版权运营需要懂经营、会管理、熟稔文化产业规律的复合型人才,也需要版权交易、文化创意等专门人才。

三、全版权运营的核心

全版权运营的核心是内容。对于出版、影视、动漫、演艺等类别的文化表达形式来说,始终是“内容为王”。这里的内容是偏重于文学的内容,即好的故事。从这一点来说,全版权运营也就是“文学+”的演进过程,即文学和影视、动漫、游戏、演艺、文化产品的结合,把原始文学故事进行多次改编和再创作,进行文化衍生产品的创意生产,通过立体营销和多次售卖,放大社会影响,最终放大内容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适合于全版权运营的内容,在不断开发和经营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出版、影视、动漫、游戏等不同板块的相互作用,凭借广泛的社会和市场影响,成为一个文化现象或独立的文化品牌。

发现、积累和经营内容是国有出版传媒企业的优势。但是,从目前的全版权运营市场行为来看,相比于文学网站(或大型网站文学频道)这个内容资源社会化供给平台,传统渠道对于内容资源的开发处于相对劣势。网络文学平台具有内容资源筛选和价值发现功能,依托粉丝拥趸的鉴别、追捧,可以发现最具有挖掘潜力、市场开发前景和人气高的内容资源,获得了基本的市场认同和消费需求,是一种全版权运营的市场预热和前期宣传造势。网络文学平台的优势,还在于降低成本,节约资源,也通过流量和点击率给内容资源估价提供了数据支持。产业链不同环节或板块的附加值是不同的,线上阅读盈利最低,影视、游戏盈利较多,所以要从产业链条的源头――内容资源开始布局。

四、全版权运营的四种意识

全版权运营要求国有出版传媒企业的从业人员,要有全版权运营的理念,在策划选题和经营内容资源时,不仅要考虑到纸质书出版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还要考虑到、涉及到数字出版、影视、动漫、游戏、文化产品的设计开发与市场拓展。具体地说,全版权运营要具有市场眼光、品牌意识、合作意识和营销意识。

一是市场眼光。市场眼光要求策划选题和开发内容资源时,具有市场敏感,对潜在的读者、现实的目标群体的阅读趣味、文化体验需求有基本的把握和大致的判断,对娱乐市场流行元素具有敏锐嗅觉,能够预测到什么方向、什么类型的选题或内容适合全版权运营,可以在全版权运营中培育出很高的知名度和很好的市场效益。要立足市场,面向消费,在扩大文化产业消费、刺激读者购买需求的思维中寻找创意、作品、作者和机遇,契合市场需求和时代脉动。

二是品牌意识。品牌意识,就要求在全版权运营语境下的选题策划和内容开发,要寻找优秀作者、优秀作品进行合作开发,要寻找具有的潜力作者和市场前景的内容培育品牌,全版权运营的过程就是品牌培育、保护和综合开发的过程,全版权运营很大程度上就是品牌运营。品牌是作者和内容的标签,作者和内容是品牌的载体,品牌的培育关键是作者和内容得到市场高度认可和青睐。

三是合作意识。全版权运营涉及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涉及到影视、动漫、游戏、文化产品开发等不同文化领域或产业板块,是文化产业不同范畴之间的融合和跨界,不是单纯依靠某一板块的从业人员就可以完成的。所以,全版权运营需要通力合作:从文化企业内部角度来说,是团队合作,全方位开发资源,立体化运营。从文化企业与创作者角度来说,两方面要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合作共赢。从文化产业板块来说,即使某个文化企业拥有所有版权,但是其自身在全版权运营中很难操控全流程和各个环节,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角度很有必要与文化产业其他环节合作。

四是营销意识。全版权运营的过程也是营销的过程,是从线上到线下、从产品到服务的全流程、立体化的营销。图书出版、影视、游戏等的发行营销只是其中一环,一般来说可以是整个营销过程的起点,也可以是中段。总之是要培养、巩固、扩大目标受众,使之成为铁杆粉丝,连续消费纸媒介、电子媒介的文字内容,消费影视、动漫、游戏,消费其他文化产品。

五、市场介入模式

国有出版传媒企业积极尝试全版权运营,从目前的市场情况看,最好的介入或参与方式是合作,通过主动与网络文学平台合作,积极参与产业链条塑造。通过另起炉灶的自办网络平台方式,显然是不经济、不理性的行为。因为网络文学平台不仅具有前文所说的功能和平台优势,其本身大量的、更新迅速、互动性强的内容资源,众多的用户资源,稳定的受众黏性,在市场中的认可和品牌影响,不是自办新兴网站可比的。另外,依靠自身的资源配置,直接挖掘自身现有内容资源进行全版权运营,需要敏锐的市场嗅觉、较强的策划营销能力、较大的资本支撑和人才团队基础;需要著名作家的既有受众群体和品牌影响,代替网络平台的市场过滤、预热和造势,基于文化产业市场从来的不确定性和盈利不稳定性,具有较大的市场风险。

一方面,从内容提供商的角色,提供传统传播渠道积累的内容资源,作为原始资源参与全版权运营,还可以把部分内容资源放到线上,通过网络文学平台的内容筛选和价值发现功能,检验到自身已经储备的、适合于全版权运营的内容资源。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并购的方式,直接介入产业生态和链条中去。并购的方式是比较迅速的扩张方式,可以依托相对成熟的目标企业,规避自身直接参与竞争的市场壁垒,发挥资源整合和目标公司既有的优势,快速提升自身在市场中的议价能力和话语权。但是目标公司(主要是成长性和核心人才团队)的选择,并购价格(主要是溢价)的确认,也是需要解决的难题,并购后的团队稳定、管理协同、文化认同也是风险所在。

参考文献:

[1] 张妮.“全版权”运营:在探索中前行[N].中国文化报,2014.3.19

[2] 吴娜.中国“全版权”时代何时到来[N].西安晚报,2014.3.31

[3] 刘志伟.“全版权”运营有望成趋势[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4.2.25

[4] 黄子祺.网络文学全版权运营的现状、问题与展望[EB/OL].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