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31 16:23:18
序论:在您撰写化学学习的方法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化学课程的学习主要包括:课前预习;听课;复习阶段。
1.预习阶段
预习阶段包括“读、划、写、记”。其中,“读”,是课前预读,在课程开始之前学生应该具备自己预习的意识,带着问题读懂教材内容,对于教材中涉及到一些具体概念性化学名词应该充分概括和了解其具体含义;“划”,是着重于学生认清重点和难点的能力。在教材的整体把握基础上,准确掌握教材内容的重点部分,这样有助于在教师讲授过程中更好的定位和学习。“写”,是写下自己对于教材内容中的疑惑或者问题,学生必须注重自身问题意识的培养,学会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才能够锻炼和培养自身独特的创造性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记”,是需要学生在上课之前,预习教材内容的同时记住一些概念性的知识点,包括化学名词的定义、性质和用途等解释。教师教授的不仅仅是学科专业性的知识,而且还应该教给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觉性,只有学生能够提升其问题发现和解决的自觉性,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认识能力。
2.听课阶段
课堂听讲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阶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会系统地讲解化学概念和规律,运用综合性的各种教学方式方法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化学教学中教师通过指导和演示化学实验,带动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小组讨论交换意见的方式,推进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索和解决疑惑的行为表现。教师在课堂上会侧重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和能力的提高,因此,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是十分必要的,紧紧跟随教师的引导和对知识的讲授和理解,加强获取知识和提升技能的效率,同时,开动思维善于提出问题,善思多学。
听好课的三要素:
2.1恭听
学生在上课的时候,要明确学习目的、严肃学习态度,以精神的高度集中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努力实现眼、耳、手、脑的并用。上课的过程中认真听讲是学习效率提高的必要过程,只有听讲效率的提高,才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教学过程效率的最佳转化。
2.2思维
听课时切忌盲目的单方面的听,学生还要积极思考,跟随教师的引导和讲授思路,当教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应该仔细分析和听取老师思路和方法,依照教师的相关解题思路和规范进行独立的问题思考和解决。
2.3记忆
在课堂上思考的过程同时也需要伴随着记忆。记忆要及时,并注意反复巩固,记忆也要讲究方法。听讲方法主要包括检查复习、讲授新课和总结巩固三个环节。听化学课必须做到全神贯注,力求达到眼到、心到、耳到和手到,关键是心到,即开发智力,积极思考,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体会理解教材和教师讲授的内容,根据化学学科自身的一些特点,而进行对应性的化学学习。眼到需要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学生必须认真观察老师在实际化学实验的操作过程中的具体步骤和操作注意事项及方法,通过教师直观的演示实验,获取实验的直观感受和基本实验步骤,在细致观察的前提下,进行自主性的化学实验。
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学习态度决定学习状态,好的学校状态是学习效率提高的重要因素。学生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观察能力,善于观察、勤于观察、观察细致而全面。化学学习是充满难度和挑战的过程,在化学实验过程中,细小的环节对于化学实验最后结果有很大程度的影响,每一个细小的实验步骤都关系到化学实验的最后结果的实现和实验的成功与否。在教师进行化学实验的演示时,学生不能够觉得实验过程简单或者步骤没有什么复杂性而不注重观察,其实,每个化学实验都是细节积累而成的。化学实验的操作需要保证每一操作步骤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实验总体流程的连贯性。
3.复习阶段
复习阶段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教学环节。学生通过复习,可以进一步巩固所学习的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和智力,培养学生运用化学所学知识解释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的适当引导,有针对地对化学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领域技能可能存在问题的地方做重点说明和强调,按照化学学科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和化学教材的重点难点,进行知识的梳理,使理论知识更加系统化、结构化。
复习可以分为新课中的复习、阶段复习和学年总复习。其中,新课中的复习是在学习新课新知识的过程中,在学习新课内容的同时对于涉及到的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复习。在新课中遇到已学知识点即复习的方式,可以大大提升学生掌握知识的联系性和知识学习的连贯性。“温故知新”的过程是学习不断积累、不断提高的必要过程。新课中复习注重利用已知引出未知,利用旧知导出新知的方式,可以在对旧知复习的基础上,减少学生学习新课的难度。阶段复习一般又可以分为单元复习、每章复习和学期复习。单元复习是将课程分为不同的单元,进行单元内的复习,将教材内容有机分成不同的单元,复习时注重分模块分阶段的复习,可以提升复习的效率。章节和学期复习也是阶段复习的分支,每章内容的巩固是为学期复习打下基础的,学期复习必然地以章节复习和单元复习为条件。
【参考文献】
[1]林承志.化学课程与教学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关键字】初中化学;预习;实验;复习
现在许多同学普遍认为化学的学习十分困难,需要记忆的太多,并且这些知识容易混淆。学生学习化学,是以实验、实物直观为基础,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和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学生化学学习的规律。化学学习原则是根据学习任务、学习规律和总结化学学习经验,而对化学学习提出的基本法则。它是用来指导和改进学习、提高学习效率、质量的。教材大纲明确表示教师要注意正确处理社会发展需求,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初中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顺序以及认知规律的关系,处理好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区别与联系、各模块内容的要求与结构,合理构建体系结构。
1 做好充足的课前预习准备
预习对于学习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任何一个学习有成就的人,都非常重视这一点。预习对于学生事先熟悉将要学习的内容,理解里边的重点难点,确定自己听课的目标和方向都有很好的作用。在化学学习中,面对一节将要学习的知识,学生要了解课本里边的知识点,并进行有效预习。要进行有效的预习就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学会读,读懂内容才能理解,首先要通过读弄明白课本讲了哪些内容,它要解决什么问题。然后根据初读要深入思索,对于这一章节的内容,自己哪些是比较熟悉的,是通过自学就可以明白的,哪些是不甚了解,需要在课堂上听教师点拨的。哪些是完全陌生的,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仔细讲解才会明白的。教师要教会学生在这些地方标上记号,以便在课堂上有侧重地听课。对于那些重点和难点尤其要仔细认真地听,不要疏忽,避免为以后学习留下隐患。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根据自己对知识的学习状况,去发现问题,并尝试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锻炼他们的质疑能力。
2 注意实验能力的培养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具有相当的可操作性,教师首先要让学生知晓这一点,再此基础上进行其他活动。作为一名教师,首要任务便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通过各种手段明确其学习目的。同时贯彻一个科学科目教师应有的义务,那就是引导学生认识到从事化学研究既有宏观的物质及其变化的现象、事实,以及各种化学实验和理论的知识。教材的内容注重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向科技发展的练习,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生活实践,尤其重视学生发展基础的普及。因而,通过不断地根据教材上的实验,让学生认识到动手动脑的重要。比如关于乙炔的制取以及性质实验,这是一个基础的实验探究,给出了实验装置图,但是却在药品的用量和配置上留有较大的空间给学生思考,还增加了出去杂志的装置,贴近绿色生活的概念,如此让学生在实验的目的下必须亲力亲为,减低其对教师的依赖性,增强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提高学习兴趣和热情。
3 系统地丰富自己的知识面
系统化和结构化原则,就是要求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体系,成为他们的知识总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孤立的、不相联系的。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一切事物都是有联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用到具体的学科上也是如此。比如哪些是放热反应,哪些是焰色反应,哪些常见的反应产生的物质是固体,哪些排除的是气体,哪些是分解反应,哪些是可置换反应。通过横纵联系、比较以及通过联系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多方位、多层面、多角度的联系,建立起知识网络和知识结构。同时学会分析各种反应的类型以及特征。比如“原电池原理”,教材指明给学生提供了所需要的实验用品,但是只需要学生根据所学的很浅显的电学知识从实验药品中选出适当的材料,独立设计一个原电池,并画出装置图,在课堂请学生做这个演示实验的时候,不仅让他们学得了原电池的原理,还让学生对电极反应跟原电池的形成条件有所了解,这就能从不同的角度去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4 重视课后复习,巩固知识
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步骤,它对于学生对知识查补遗漏,巩固深化有着重要作用,通过科学的复习,学生可以将知识总结概括,条理化、系统化地进行掌握,从而将书由厚变薄。因为化学知识繁多,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复习方法:例如比较法:化学很多知识点之间存在异同,如果在复习的时候能对其进行比较、分析,概括其共同点和不同点,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如物质的溶解度和溶液的百分比浓度,可以从定义、条件、范围、计算公式等方面来对比分析,找到联系与区别,以便灵活运用。再如联系实际法:要反复通过实例,联系实际,究竟联系什么和如何联系,逐步学会联系实际。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联系实际的重要方面,按上面所述,重视复习实验,对生产和社会主义建设,对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要结合教学加以联系,使学生逐步学会联系。
总之,初中化学学习以它特有的魅力为学生形成更大的吸引力,教师在探究各种方式的同时要钻研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同时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努力普及探究性学习,让化学课堂变得更有科学味道和趣味性,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前提下,发现各种学习方法的可行性并将之有机地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 安淑华.浅谈初中化学课学习方法的培养[J].青年文学家,2009(10).
关键词:化学教学 记忆方法 兴趣 遗忘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的显著特点就是需要记忆的东西特别多,化学实验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化学实验现象、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化学基本规律等都需要记忆,如果记不住这些知识,就很难有好的学习效果。
教学中向学生介绍一些科学的记忆方法,排除干扰,减少遗忘,从而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是完全必要和可能的。
一、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增进记忆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如果教师充分认识到,神经系统是记忆机制的基础,就会明白健康的精神对正常记忆的作用”。在记忆的艰苦劳动中,一定时间的休息好比是记忆的油,也是在给大脑冲电,补充能量,这会加快它储存信息的进程。而疲劳则会减弱脑细胞的活动能力,使接受、理解、记忆的能力变得迟钝。因此,提高学习效率必须劳逸结合,科学合理安排每分,让大脑松弛有度。
二、坚定信念,保持良好的心态
不要对自己的目标存有疑问,坚信自己能做到。有心理学家认为,记忆的关键,在于要有“我能记住”这种自信心。高尔基说:“人的天赋就象火花,它既可能熄灭,也可能燃烧起来。”意志消沉,懒懒散散,遗传素质再优越,环境再好,也是无济于事的。人的记忆力强弱,固然与先天因素有关,但更重要的是环境的影响和个人的努力,尤其是后者。正如肌肉越锻炼越发达,人的记忆力应该也是如此。
三、理解融会,增强记忆
化学知识比较零散、抽象,但也有章法可循。知识中一些复杂抽象和难以理解的知识内容比较枯燥无味,如果一味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不仅记不住,而且忘得快,兴趣是增强记忆力的窍门,通过对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的预习,并加强记忆理解;可选择一些有解题思路的指导书,将课本上的内容进行初步理解,提前背一些需要记忆的内容。学会去理解和揭示知识的本质联系,时时对自己的学习做总结和反思,肯定比死记硬背的效果好。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学必思,思则疑,疑然后能悟。理解了再背,就意味着增加了信息冗长量,就能触类旁通,作到终久不忘。如元素的化合价,如果都让学生全部靠死记硬背,所背内容不但容易忘记,而且也难于应用,达不到真正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要求。如果让他们充分认识化合价的来历及形成过程后再去记忆,效果就不一样了。
四、适当复习,强化记忆
“记忆之母”是重复和复习。有一种错觉,似乎复习是考试前的工作。其实,对于需要长时间保留在记忆中的信息,应该经常复习。通过反复温习,记忆的信息会越来越强。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关于遗忘的曲线规律(即遗忘先快后慢),教师可教育学生:及时复习,使记忆基础化;合理分配复习时间,使记忆经常化;多次复习,使记忆深入化;因人而异,变换复习方法,使记忆具体化。
五、浓缩知识,择要记忆
在知识总量成倍增加的情况下,删繁就简,筛沙淘金,提纲挈领,“浓缩”知识,就显得很必要,这也是排除干扰、提高记忆效果、防止遗忘的一个重要条件。如讲授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时,为了便于学生记忆,可概括为“动”(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正反应和逆反应仍在进行)、“等”(正反应速度和逆反应速度相等)、“定”(反应条件一定,各组分百分含量一定)、“变”(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化学平衡就被破坏了,此时正、逆反应速度不相等,各组分百分含量也发生变化,直到在新的外界条件不变时,又建立一个新平衡)。
六、语言用韵,利于记忆
1.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口诀:
固体需匙或纸槽,一送二竖三弹弹;块固还是镊子好,一横二放三慢竖。
液体应盛细口瓶,手贴标签再倾倒。读数要与切面平,仰视偏低俯视高。
托盘天平须放平,游码旋螺针对中;左放物来右放码,镊子夹大后夹小。
使用酒精灯,莫忘加酒精,点燃用火柴,切莫灯点灯,加热用外焰,切莫放灯心,熄灭盖灯帽,不可口吹灯。酸入水,沿内壁,慢慢倒,不断搅。
2.碱盐类溶解性表的规律可编成如下口诀记忆:
溶碱钾钠钡钙铵,其余属碱都沉淀。钾、钠铵盐硝酸盐,都能溶于水中间。
盐酸盐不溶银亚汞,硫酸盐不溶钡和铅。碳酸盐很简单,能溶只有钾钠铵。
3.制氧气口诀:
二氧化锰氯酸钾;混和均匀把热加。制氧装置有特点;底高口低略倾斜。
4.集气口诀:
与水作用排气法;根据密度定上下。不溶微溶排水法;所得气体纯度大。
5.常见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口诀:
氟氯溴碘负一价;正一氢银与钾钠。氧的负二先记清;正二镁钙钡和锌。
正三是铝正四硅;下面再把变价归。全部金属是正价;一二铜来二三铁。
锰正二四与六七;碳的二四要牢记。非金属负主正不齐;氯的负一正一五七。
氮磷负三与正五;不同磷三氮二四。硫有负二正四六;边记边用就会熟。
七、注意集中,容易记忆
从心理学分析,学习时注意力集中,大脑细胞兴奋点强烈,对事物的印象深刻,容易记忆。心理学家实验证明,集中注意力看两遍材料,比不注意去阅读十次的记忆效果好得多。因此,教师在上课时要设法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如课前布置预习提纲或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预先思考,以便使学生通过思考,在上课时有意注意教师的讲解,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教师还可加强课堂演示实验或运用多种直观教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八、不断运用,巩固记忆
人脑通过感知、识记保持的信息,再经神经通道联系分析器运用,每用一次就能使正确的回忆得到强化,错误的回忆得到纠正,遗忘了的再进行识记,久而久之终生不忘,其根本原因在于不断使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知识不应变成不能活动的货物,积累知识不能视为就是为了储备,而要进入周转,加以运用,才能巩固,才有效能。”
一、学会预习
课前预习对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初中学生往往自学能力较差,要想提高预习的效果,根据初中学生的学情,在预习前,给学生列出本节课的预习提纲和要求,要使学生有目的的去预习,这样可以大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在进行第五单元《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教学内容时,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这部分内容,我采用导学巩固的方法。在预习导引中给学生列出预习提纲: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是什么?2,计算的基本步骤分哪几步?3,你认为在计算的过程中哪一步是最关键的?4,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类型有哪一些?在预习中,学生能自我解决一部分问题,即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肯定,对未能解决的问题能有针对性地通过老师讲解来消化,减少了听课的盲目性,学习积极性也很高。长期坚持下来,学生就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和预习方法,同时阅读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自学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二、学会观察
初中学生对化学实验往往只是看热闹而不懂门道,只觉得好玩而已,他们不会观察实验,不会通过实验操作过程和实验现象获得化学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就要注重教会学生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如在教《氧气》的性质一课题时,教师一边演示,一边教会学生观察实验操作过程及现象,从物质的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等到化学性质――物质在空气或氧气里燃烧的现象。此时,着重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如何描述实验现象并从现象中得出结论。经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可基本掌握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而非死记硬背,为今后学好化学奠定了基础。
三、学会记忆
记忆能力是人的基本素质,也是学生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在教学中,我常常教学生采用对比、归纳、总结的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比较是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它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点,使学生获得准确深刻的印象,有利于知识的记忆和灵活运用。在比较中,要特别注意找出相似物的差异以及相异物的共性。例如,学生学完元素、离子的知识后,我与学生一起对原子和分子、原子和离子、元素与原子分别列表比较,培养学生初步的对比归纳能力。学完酸、碱的知识后,要求学生自己列表比较盐酸和硫酸、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通过比较,学生对概念的深度、广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记忆能力也得到培养。
四、学会解题
【关键词】初中化学 学习方法 探讨
初中化学是学生学习的一新起点,趣味的化学实验、悠久的化学史,日常生活中生动的化学事实所展现的新世界,能引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种情况下,学生凭着一时的兴趣来接受化学这门学科。随着学习内容的深入,课程难度的增大,有的学生越学越觉困难,到学完初中化学了,仍会有学生说出"我怎样才能学好化学?"、"我似乎没有摸到一点学化学的门路"等类似的话。因此,我们在化学教学中,除了要"传道授业"、"供人以鱼",更重要的是"教给学法"、"授之以渔",使他们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受益终身。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浅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指导学生科学地预习
课前预习对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途径。但初中学生往往自学能力较差,认为自己看一遍书就是预习了,常常不能抓住重点,也不能发现问题。因此,上课时,仍然是"漫无目的"不能起到预习的作用。要使预习有效果,根据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在上新课时,一般都花了5~10min来指导学生预习。在学习预习前,我都给学生列出本节课的预习提纲和要求,使学生有目的去预习,这样可以大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在第五章第一节“碳的几种单质”一节的教学中,我给学生提出如下几个预习题纲:1.什么叫单质?一种元素只有一种单质吗?举例说明。2.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何异同点?3.怎样证明金刚石和石墨是同一种元素--碳所组成的?4.为什么金刚石和石墨有那么大的差异性?5.无定形碳通常有什么物质?联系生产和生活的实际列举它们的用途。在预习中,学生能自我解决一部分问题,即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肯定,对未能解决的问题能有针对性地通过听老师讲来解决,减少了听课的盲目性,学习积极性很高,同时有让学生跳一跳才摘到"桃子"的味道,既有重点,又与前面所学的知识有联系,富于思考性。长期坚持,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和预习方法、同时读书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自学能力得到培养。
二、通过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使学生初步了解探索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
初中学生对化学实验往往只是看热闹,觉得好玩而已,他们不会观察实验,不会利用实验操作过程和实验现象获得知识。在教学中,我注重教会学生掌握将实验作为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如:在教氧气的性质一节时,我一边演示,一边教会学生观察实验操作过程及现象,从物质的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等到化学性质--物质在氧气里燃烧。此时,着重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如何从现象到结论;在进行氢气性质一节的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回顾已有知识,如物理性质包括哪些方面等,然后每做一个实验就帮助学生得出一个结论;在二氧化碳一节的教学时,便与学生一起做实验,做完后,再要求学生由现象得出结论。经这样的引导,学生可基本掌握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而非死记硬背,为今后学习化学打下基础。
三、教会学生记忆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
记忆能力是人的基本素质,也是学生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在教学中,我常常教学生采用对比、归纳、总结的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比较是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它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点,使学生获得准确深刻的印象,有利于知识的记忆和灵活运用。在比较中,要特别注意找出相似物的差异以及相异物的共性。例如:学生学完原子、分子的知识后,我与学生一起对原子和分子、原子和元素分别列表比较,培养学生初步的对比归纳能力。学完溶液的知识后,要求学生自己列表比较过滤和结晶、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概念。通过比较,学生对概念的深度、广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都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记忆能力得到培养。为了使学生所学知识有系统性,我们在教学中还要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归纳、总结能力。例如在一至三章的学习中,我们以填空的形式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点的归纳、总结,让他们学会这种方法,后面的每章都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再由学生们讨论、老师总结,指出优缺点。
四、培养学生正确科学的解题能力
【关键词】化学 兴趣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5-0143-01
现在有很多化学教师抱怨现在学生的化学成绩越来越差,动手能力越来越弱了,更多的学生则觉得化学越来越难学了,学起来也越来越无趣了,那么学习化学的兴趣到哪里去了,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有妙招吗?现就高中化学学习兴趣培养谈一谈本人的体会。
一 巧设悬疑引兴趣
高中正是学生心智、身体发育的黄金时期,他们对外界未知事物充满幻想、好奇,强烈希望获得新知识,了解新事物。我在教学中抓住他们这一心理特征,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巧设悬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在教绪言时介绍化学与人类生存和社会文明的重大关系,通过展示各种生活用品、他们喜爱的工艺品,使学生体验“处处有化学”“化学使我们的世界绚丽多彩”的真实情感,同时又巧妙地安排几个趣味小实验如“水中生烟”“魔棒点灯”等等,让学生充分感受化学的神奇,使他们一开始就向往学习化学。
二 主动探究找乐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最感兴趣的是那些有所了解却又不是完全知道、能引起思考的东西。而教材中很多实验都局限于教师的演示,即使是学生实验,也是大多已知道操作流程和实验结果,因此没有多少的新奇可言。为了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很多教师在学生动手之前再三强调,等到学生真正动手时,只需照单抓药就行,完全没有思考的空间,更谈不上主动探究、把课本知识转化为一种能力。加上实验室开放时间有限,实验内容多而时间少,学生一旦实验失败,也只能依依不舍离开实验室。针对这些现象,我采取了一些措施:
1.改教师演示为学生演示
只要有实验的课,在课前,我会叫上平时表现一般的1~2位同学(每次都是不同的学生),教会他们如何成功地做好某个实验,然后再在上课时请他们上讲台给同学们演示。这样一来,这些同学认为教师对他们非常信任,同时又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非常自豪,兴趣一下子就上来了。即使有某些做得不对或不好的地方,他本人也印象深刻,对其他同学而言会激发他们积极地订正错误。此外其他同学也会产生“他们能行,我一定也能行”的心理,下次实验就会更认真,甚至主动要求上台演示,这既提高了同学们学习化学的兴趣,也促进了同学们进行课前预习,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和能力。
2.课余开放实验室
要求自己动手做实验的人多了,课堂实验时间又不够。于是我利用课余时间如午休、放学后开放实验室,给学生足够的实验时间。实验失败了我们一起分析失败的原因,再重新来做,甚至有同学提出更好的实验改进方法,很令人欣慰。当同学们看到自己成功地做出了实验,那种欢喜之情是难于言表的。
3.成立化学兴趣小组
由于实验现象的精彩,实验成功带来的快乐,给同学们一种全新的刺激,他们对化学的兴趣就不再停留在课本上。为此,我组织了一批学生成立化学兴趣小组,让他们做一些诸如调查周边空气污染、水污染情况,做一些趣味实验,或利用家中的东西替代实验室的药品进行一些家庭小实验,编化学记忆口诀、演化学小品魔术……活动多种多样,同学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提高了环保、节约意识,增强了安全意识,也真正地培养了他们的能力。
三 诙谐幽默有情趣
没有哪位学生会拒绝老师的诙谐幽默,正如没有哪个沙漠里的行者会拒绝水一样。当然诙谐幽默并不是想来就来的。俗话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需要我们平时多积累。也许是我坚持品读《幽默大师》《歇后语》《读者》《漫画》等书,甚至看电视广告有关,和学生交流起来就不会觉得语言苍白。在课堂上也能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如在讲解卤代烃的性质时,溴乙烷在氢氧化钠的水溶液中水解成醇,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中消去成烯,我用:“有醇则无醇,无醇则有醇”来总结,让学生大笑不已也跟着喃喃起来,显然是很有兴趣的,并且记住了。再如讲解原电池时,我用一个“魔术”引入,效果不错,所以我们并不觉得它有多难。我的引入是这样的:魔术般地变出个手机、手电筒、照相机等,既说明了电池使用范围之广,也强化了大家对化学服务于生活的印象,让同学们觉得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还提高了课堂气氛,可谓一举多得。
我们在化学教学中,除了要“传道授业”、“供人以鱼”,更重要的是“教给学法”、“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不仅为他们今后学习化学这门学科打下良好、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是他们学习其他科学知识和今后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浅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指导学生科学地预习
要使预习有效果,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在上新课之前,都要给学生留预习作业,给学生列出本节课的预习提纲和要求,使学生有目的去预习,这样可以大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预习中,学生能自我解决一部分问题,即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肯定,对未能解决的问题能通过有针对性地听老师讲课来解决,减少了听课的盲目性,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同时让学生有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的感受,既有重点,又与前面所学的知识有联系,富于思考性。长期坚持,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掌握了科学的预习方法,同时读书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自学能力得到培养。
二、通过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使学生初步了解探索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
学生对化学实验往往只是看热闹,觉得好玩而已,他们不会观察实验,不会利用实验操作过程和实验现象获得知识。在教学中,我注重教学生通过实验掌握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如:在讲碱金属――钠一节时,我一边演示,一边教会学生观察实验操作过程及现象,从物质的物理性质,观察钠的保存方式、颜色、状态,用小刀切开感觉钠的质地等,让学生自己总结物理性质。再到化学性质――钠在空气中燃烧、钠在水中的反应,反应之前提示学生应该注意观察的几个要点。
三、教会学生记忆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
记忆能力是人的基本素质,也是学生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在教学中,我常常教学生采用对比、归纳、总结的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比较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它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点,使学生获得准确深刻的印象,有利于知识的记忆和灵活运用。在比较中,要特别注意找出相似物的差异以及相异物的共性。
为了使学生所学知识有系统性,我们在教学中还要帮助学生培养一定的归纳、总结能力。例如在学完元素周期律以后,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点的归纳、总结,让他们学会这种方法,后面每讲一章主族元素都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再由学生们讨论、老师总结,指出优缺点。
四、培养学生科学的解题能力
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离不开解题。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解题方法。
1.审题是关键。审题时要注意把题干中的已知条件、隐含条件和题目的求解用简洁直观的化学语言转化成图式符号,排除与题目所求无关的干扰信息。
2.解题时还要反复理解推敲题意,学会从条件到问题和从问题到条件的正、逆两种分析方法,明确解题过程中的知识点、公式和规律等,逐步提高分析问题的灵活性。
3.验证解题结果,反思解题过程,解题结果是否正确,能否验证,如何验证?同时还可以多角度地思考本题的不同解法,从而使学生逐步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增强其辩证性和创造性的解题能力。
五、精讲多练,提高教学效率
提高教学效率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这必须是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下才能真正做到。如果教学中形成“满堂灌”、“注入式”的局面,或者教师放任自流,学生各行其是,都不能保证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