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信用管理行业现状范文

时间:2023-08-31 16:23:05

序论:在您撰写信用管理行业现状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信用管理行业现状

第1篇

不良的贷款率和不良的资产是作为中国商业银行和监管体系的在经营和管理方面的有效指标,衡量着中国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这五个级别是中国银监会从2004年1月1日起全面推行的贷款分类制度所制定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数额巨大,不良存款持续增加,信用风险的加大,这一系列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商业银行的正常运行。2008年金融危机诱发金融市场流动性不足,不良贷款问题更加受到关注。中国银监会最新统计数据表明,2014年大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有回升趋势。从图可以看出,2009年以后,我国大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先降后升,2014年第三季度末不良贷款余额为4272亿元,较2014年第二季度末增长315亿元,较2013年第三季度末增长907亿元。其中,工商银行2014年第三季度末不良贷款余额为1154.71亿元,农业银行为1034.66亿元,中国银行为906.96亿元,建设银行为1053.2亿元,交通银行为408.72亿元。从图可以看出,不良贷款率从2009年以后一直下降,直达2014年开始有回升趋势,2014年第三季度末,大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由2013年第三季度末的0.98%上升至1.12%,低于全部商业银行平均水平1.16%。图2009年第一季度-2014年第三季度大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随着我国现代商业银行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大型商业银行都严格执行不良资产拨备制度,2014年第三季度,大型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为256.54%,高于同期的其他商业银行。其中,工商银行为216.6%,农业银行为335.07%,中国银行为207.70%,建设银行为234.47%,交通银行为201.29%,保持了较好的风险抵御能力,拨备覆盖率均在100%以上。

二、业务收入结构

利息收入占比高、手续费和佣金收入占比低是国内大型商业银行收入结构的一个普遍特征。截至2014年第三季度,工商银行利息净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高达74.28%,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为20.65%,农业银行利息净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高达78.45%,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为19.15%,中国银行的数据分别为68.94%和20.81%,建设银行分别为75.34%和19.53%,交通银行分别为75.74%和17%。

三、资本充足性

第2篇

关键词:大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目前,我国大型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较单一,核心资本比例很高,附属资本很少,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附属资本40%的比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最主要的资产是各种贷款,贷款总量从2009年以来一直稳步上升,贷款量占总资产的比重也一直居高不下,信用风险是我国大型商业银行主要的风险。我国大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现状如下:

一、资产负债情况

大型商业银行是我国银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14年第三季度,大型商业银行资产总额为70876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45%,占整个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总资产比例为42.21%,负债总额为65933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11%,占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总负债比例为42.17%。

银行金融机构资产负债情况表(法人)

二、信用风险状况

不良的贷款率和不良的资产是作为中国商业银行和监管体系的在经营和管理方面的有效指标,衡量着中国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这五个级别是中国银监会从2004年1月1日起全面推行的贷款分类制度所制定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数额巨大,不良存款持续增加,信用风险的加大,这一系列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商业银行的正常运行。2008年金融危机诱发金融市场流动性不足,不良贷款问题更加受到关注。

中国银监会最新统计数据表明,2014年大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有回升趋势。

从图可以看出,2009年以后,我国大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先降后升,2014年第三季度末不良贷款余额为4272亿元,较2014年第二季度末增长315亿元,较2013年第三季度末增长907亿元。其中,工商银行2014年第三季度末不良贷款余额为1154.71亿元,农业银行为1034.66亿元,中国银行为906.96亿元,建设银行为1053.2亿元,交通银行为408.72亿元。

从图可以看出,不良贷款率从2009年以后一直下降,直达2014年开始有回升趋势,2014年第三季度末,大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由2013年第三季度末的0.98%上升至1.12%,低于全部商业银行平均水平1.16%。

图 2009年第一季度-2014年第三季度大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

随着我国现代商业银行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大型商业银行都严格执行不良资产拨备制度,2014年第三季度,大型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为256.54%,高于同期的其他商业银行。其中,工商银行为216.6%,农业银行为335.07%,中国银行为207.70%,建设银行为234.47%,交通银行为201.29%,保持了较好的风险抵御能力,拨备覆盖率均在100%以上。

三、业务收入结构

利息收入占比高、手续费和佣金收入占比低是国内大型商业银行收入结构的一个普遍特征。截至2014年第三季度,工商银行利息净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高达74.28%,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为20.65%,农业银行利息净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高达78.45%,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为19.15%,中国银行的数据分别为68.94%和20.81%,建设银行分别为75.34%和19.53%,交通银行分别为75.74%和17%。

四、资本充足性

第3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 信贷风险 信用风险管理 现状和问题

一、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信用风险是银行业的主要风险之一,也是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所面临的第一风险。因此控制不良资产率是商业银行主要的经营目标,也是监管机构主要的管理目标。从我国银行业的现实存量和潜在增量看,信用风险仍然比较严重。监管机构认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风险监管核心指标必须达标,努力争取将不良资产率控制在4%以内,银行业才能大幅降低整体风险程度。

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良贷款率过高

不良贷款率的高低,反映了信用风险的大小。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过高,其中主要是损失率较大的可疑类贷款和损失类贷款,主要集中在国有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尽管近年来,国家和各主要商业银行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来降低不良贷款比例,使不良资产的比率有所下降,但这并不能掩盖银行体系信贷风险积累的事实。从统计数据看,表面上看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继续保持双降。分析其下降的原因,即可看出问题所在。首先,不良贷款率下降主要原因来自新增贷款规模的稀释效应,可以看成一种“分母策略”,根掘安邦集团的测算,2009年我国银行不良贷款率由2.4%下降到1.58%的过程中,总贷款余额增加的“分母效应”占2/3,而不良贷款降低的“分子效应’’仅占1/3。其次,在分子方面,2008年信贷扩张以来,不良贷款总额下降并非由于银行资产质量突然好转。而主要是因为在2008年11月底农业银行股改剥离了8干多亿不良资产。再次,2009年银行信贷增长主要由票据融资和企业中长期贷款构成。2009年5月银行中长期贷款余额比去年同期新增了近5万亿元,其中很大部分以项目贷款的方式投放到各地方的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房地产领域中,高风险行业授信集中;集团关联客户关联交易存在风险隐患。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l -7月新增的7.73万亿元贷款当中,除了中长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外,剩下的只有1万多亿元,其中还包括居民个人贷款、企业一般流动性贷款。许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市场化程度低,未来收益不高,回收期较长,不确定因素多,难以保征企业未来有足够的现会流来还本付息。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例过高,必然会给银行业、金融业乃至整个经济的发展埋下巨大的隐患,经济环境一旦发生变化,潜在的风险将变为现实,严重的信用风险的发生将是商业银行不可避免的。

2、资本充足率虽有所提高,但还处于较低水平

一是,金融机构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总体呈下降趋势。2009年以来,金融机构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从年初的5.11%降为第二季度末的1.55%。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超额准备金率水平分别从年初的3.93%0、5.73%和10.12%下降到第2季度末的1.15%、0.95%和4.26%,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降幅较为显着,分别下降了4.78和5.86个百分点。2009年三家银行半年报来看,资本充足率出现集体下跌,交通银行、民生银行和华夏银行分别从2008年末的13.47%、9.22%、11.%下降为12.57%,8.48%和 10.36%。

二是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不合理。核心资本占比绝大多数高达90%,附属资本很少。附属资本又主要是来自于按年末贷款总余额的差额提取的少量普通呆账准备金,带有债务性质的资本工具缺乏,而且反映固定资产和证券的市值重估准备的也少,而西方现代商业银行的附属资本一股在40%左右。

3、国有商业银行占银行业市场份额仍然偏高

不论是从资产来看还是负债来看,银行业市场份额中国有商业银行都占有较大的比重。据资料统计,到2008年末,国有商业银行资产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达到51%,负债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负债达到51%;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占金融机构总资产只有14.1%,负债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负债只有14.3%。2004――2008年间,国有商业银行所占的市场份额虽然在逐年减少,但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因此,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国有商业银行贷款户的经营状况和个别产业兴衰就会直接影响到银行的生存和发展,难以在这样的环境中作灵活调整,导致银行信用风险加大,致使风险分散转移性差,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性就无从谈起。

4、贷款投向过于集中且行业重叠

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集中度较高,一是2009年前三季度中长期贷款快速增长占全部新增贷款的比重超过60%,二是贷款投向的产业集中度较高。2009年前三季度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主要投向基础设施行业、租赁及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制造业,占全部产业新增中长期贷款的比重分别为51%、14%、11%和10%。三是贷款客户的集中度较高。部分银行盯着大企业、大集团,专注于对央企、地方政府的贷款,不仅导致贷款客户集中度高,而且竞相利率下浮导致银行利差进一步收窄,部分银行贷款集中度距离监管红线仅一步之遥。此外,贷款过度集中在垄断性行业(如:公路、铁路、电力、电信等),这反映出银行贷款的快速增长与地方政府推动的投资热是密切相关。大量的银行贷款或进入地方政府推动的机场、铁路、公路、桥梁等基础设施,或成为政府积极财政政策的配套资会。在政府两年“4万亿”的投资计划中,中央财政承诺部分为1.18亿左右,其缺口需要地方自筹,各地政府通过银行融资,其投资额远远超过该缺口。其中有的投资项目是效益低下的重复建设,使得银行贷款按期归还成为难题,几年后将会变成银行新的不良资产。同时,贷款的过度集中迫使银行的生存与发展直接受个别贷款户的经营状况和个别产业的兴衰发展支配,缺乏分散风险的渠道,直接加大了银行的信用风险。

5、存贷款期限配置严重不合理

根据吸收存款的期限进行合理配置自身贷款等资产的期限是商业银行经营的基本要求。理想的状态是,短期贷款/短期存款、中长期贷款/中长期存款的比例与各项贷款/客户存款的比例匹配。但从2007年以来,银行存贷期限错配趋势明显,严重不合理。从存款看,活期化趋势严重,银行资金来源变得越来越不稳定,而大量增加的中长期贷款给银行经营带来了潜在风险。

据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的资料,2008年新增本外币贷款5万亿元,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新增中长期贷款分别为165亿元、6748亿元和1.12万亿元,占全部新增中长期贷款的比重分别为0.7%、27.4%和45.6%,基础设施行业新增中长期贷款1.1万亿元,占全部新增中长期贷款的比重为44.6%,分别比2006年和2007年高出9.4个和10.7个百分点,同比增长23.4%,高出全部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速4.4个百分点。

2008年10月份以后,受国家刺激内需政策带动,11~12月份,商业银行加快了贷款的投放进度。2008年11~12月,金融机构新增贷款1.15万亿元,占全年新增贷款的23.2%。贷款主要投向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批发和零售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行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5个行业,以上5个行业新增贷款分别为2608亿元、1508亿元、1407亿元、1125亿元和1073亿元,占各自全年新增贷款的比重分别为25.7%、27.3%、36.6%、24.9%和20.7%,5个行业新增贷款合计占11~12月全部新增贷款的66.9%,新增贷款的行业集中度较高。

由于中长期贷款比短期贷款具有更高的信用风险,使得一向以发放短期贷款为主的商业银行积累了大量潜在风险。

6、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偏低

依据《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暂行)》,拨备覆盖率是贷款损失准备对不良贷款的比率,该比率最佳状态为100%。根据我国《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规定,银行应按季计提一般准备,一般准备年末余额不得低于年末贷款余额的1%;银行可以参照以下比例按季计提专项准备:对于关注类贷款,计提比例为2%;对于次级类贷款,计提比例为25%;对于可疑类贷款,计提比例为50%;对于损失类贷款,计提比例为100%。其中,次级和可疑类贷款的损失准备,计提比例可以上下浮动20%。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目前银行信用风险的潜在隐患是严重的。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资本充足率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相比,差距还很大。不论是按发达国家的经验数据还是按《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的规定估算,次级类贷款损失25%、可疑类损夫50%、损失类损失100%,那么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损失额就达全部贷款的10.8%;如果扣除按贷款余额1%提取的损失准备金,损失缺口占全部贷款的9%;如果按资本1:1的比例来填补这部分损失缺口,我国银行资本充足率客观上要求不能少于1 7%,但实际上资本充足率离这个标准很远。

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社会信用制度体系欠发达

我国整个社会信用制度欠发达,发展中的国内的信用市场急待完善。一是,中介性的信用评级机构很少,受证监会认可的评级机构数量就更少,获得国际承认的外部评级数量更是少之又少。而且这些机构国际化程度不高,在目前的信用评级条件下,如果按照新协议采用的标准法,非常不利于银行的风险管理;二是,社会信用文化缺乏,企业的财务数据的真实性令人怀疑,在贷款决策、贷款定价中,信用评级并没有起到核心作用;而基层信贷人员也没有对评级体系的重要性有充分认识和重视,没有动力去核准企业财务数据,导致评级体系中的财务数据不够准确全面,风险不能真实反映出来,以至于信用评级的结果与企业的实际风险并不一致。因此,这样不发达的信用制度下,信用评级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执行新巴塞尔协议的一只拦路虎。

第4篇

【关键词】中国农业银行 信用评级 信用风险管理

一、引言

所谓信用风险,即银行的借款人在规定时间内不能履行义务的潜在可能性,已成为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扩张加大了其潜在的信用风险,因此,商业银行必须通过对其进行管理,将信用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从而获取更高的收益。

伴随国内外金融形势的变化,我国银行业改革面临着一定的问题。其中,信用风险管理问题尤其突出,然而运用国外先进的管理方法还缺乏足够的前提条件,不论在监管,还是在防范方面,都存在较大的隐患。

本文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例,选取了中国农业银行2008-2012年年报,分析中国农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并根据具体数据做出客观评价,最后提出相应对策。

二、中国农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及问题

(一)中国农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现状分析

1.不良贷款率现状

高的不良贷款率,表明银行存在较大的信用风险。近几年,为了减少不良贷款率,农行积极采取措施来减少信贷风险的累积。从官方数据来看,到2007年末,农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高达23.6%,然而,自2008年开始,农行开始着手减少不良贷款,并将其比率降低至5%以下。

虽然自2008年不良贷款率不断下降,但是剖析深层原因发现,农行于2008年11月21日,处置了行内不良资产8156.95亿,当然,包括26%的可疑类贷款以及67%的损失类贷款。如果没有上述不良资产处置,农行2008年以后的不良贷款率将不会大幅降低。除此之外,贷款规模的扩大也导致了不良贷款率的下降。

2.贷款集中度分析

农业银行贷款集中度较高,从2008-2012年的数据来看,集中体现在三个特点:贷款投向的地域、产业以及贷款客户的集中度较高。因此,过度集中的贷款导致农行受到个别贷款客户和个别产业兴衰的影响极大,加之又没有相应的分散风险渠道,这样就加大了农行的信用风险。

从中国农业银行2012年年报来看,总体上讲,60%的贷款投向了能源、交通、通信、高效等领域,投放行业比较集中,如果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先前积累的信用风险就会展现,转化为不良贷款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同时,农行将贷款集中在大城市和大企业上,而忽视欠发达地区和中小企业,容易造成信贷领域的“马太效应”。

3.资本充足率现状

资本充足率,也称为资本风险资产率,集中反映商业银行面对资产损失前,能够以资本承担损失的能力。合理的资本充足率能够衡量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大小。农行自2008年以来,资本充足率呈不断上升趋势,而且其核心资本充足率虽然在2009年有所降低,但是其整体也是稳健上升。但是,从核心资本充足率来说,巴Ⅲ在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的监管上有所增加,并且该比率不得低于4.5%,此外一级资本充足率从4%升至6%,大大增加了农行对于资本充足率要求的压力。

(二)中国农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信用风险管理组织问题

农业银行实行客户-经理制,该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总行公司业务部负责全国范围内的大型客户,分行负责所在区域的大型客户。但是,这样就会导致道德风险的产生,总部的客户经理只剩下汇报和产品分析的职能,导致市场营销常常脱节。

2.信用评级体系不完善

首先,农行的信用等级评定采用综合打分法,与国际先进银行相比,农行信用评级的技术水平还很低。其次,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完善性和科学性较差,缺少全面的风险管理框架,风险管理政策的实施缺乏协调性。最后,内部评级缺乏广泛性,覆盖程度较低。

3.信用风险管理的技术方法落后

农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虽然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是与国际先进管理技术还有一定的差距。对于信用风险管理的有关技术如VaR、信用衍生产品的风险转移技术等还处于理论研究阶段,并未投入实践中去。

三、完善中国农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对策

(一)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和管理制度

首先,要根据不同的对象建立各自的风险预警制度,有针对性的预警体系才能发挥更好的预警作用。其次,尽快制定一套风险限额控制的比例。最后,建立贷款失败后评价制度。严厉惩罚不当行为,并在银行内部进行批评和警示。

(二)建立高效的内部评级体系

要完善内部评级体系,数据的收集首当其冲。之后再对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包含客户信息和符合管理要求的系统,为内部查询、监控等提供准备。

(三)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

积极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可以有效的对冲风险。农行要根据自身特点,有步骤的实行资产证券化,同时,对于接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制定对策,积极防范资产证券化带来的额外风险。

四、结语

目前,中国农业银行加强了在重点领域的信用风险管理,但是农行还需不断完善行业贷款的限制管理,加强客户关系管理以及不良贷款处置,推进我国银行体制改革顺利进行,为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侯金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视角下的农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2] 陈颖,甘煜.巴塞尔协议Ⅲ的内容、框架和影响[J].中国金融,2011(01).

[3] 刘晓勇.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机制研究[J].金融研究,2006(07).

第5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对策

截止到2012年1月,我国商业银行体系内约有5000亿美元的不良资产。不良资产决定了银行公司的生存与发展。微观而言,信用风险作为金融市场最关键、最重要的风险形式之一,是每家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都需考虑的重要因素。宏观而言,信用风险直接影响着现代金融经济的各个层面,同时,也影响着国家的宏观经济决策和经济发展,甚至影响到全球经济的稳定与协调发展。

一、信用风险的定义

信用是借贷行为的总称,是以偿还为条件的特殊的价值运动形式,是从属于商品货币关系的一个经济范畴。信用风险又称信誉风险或保证风险,是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风险,指借款人、债券发行人或金融交易一方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履约致使金融机构、投资人或交易对方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从狭义上讲,指借款人到期不能或不愿履行还本付息协议,致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它实际上是一种违约风险。从广义上讲,信用风险是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对银行信用的影响,使银行等金融机构经营的实际收益结果与预期目标发生背离,从而导致金融机构在经营活动中遭受损失或获取额外收益的可能程度。

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和特点

1.商业银行实施信用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改革的飞速发展,商业银行面临着金融全球化的挑战。在金融全球化的新形势下,商业银行需要学习并借鉴国际上成熟的信用风险管理经验,加强信用风险管理,从而开发合适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型,以达到《新巴赛尔协议》所规定的要求。深入探讨并研究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问题,不仅是商业银行作为微观金融主体内部管理的行为,从宏观上看也是防范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导致银行信用体系和支付体系崩溃以及金融危机的迫切需要。

2.商业银行实施信用风险管理的特点和现状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实施信用风险管理还缺乏足够的前提条件。第一,信用风险计量模型存在一定局限性。信用风险的评定需要各类企业的大量数据资料,但由于中国金融市场信息披露制度的不健全,未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无从搜集,而已公开上市的大企业的财务数据也不时存在着虚假现象。第二,在运用信用风险计量的过程中缺乏专家的专业指导。因此,目前只通过股票价格来反应企业的信用能力并不可取,而实施内部评级法是可行的方式。内部评级法需要商业银行自主评定风险的测量和管理方式,这种评级方法既能够强化银行实施风险管理及进行有效内控责任,同时又增加了商业银行实施风险管理手段的灵活性。目前,内部评级法已经成为商业银行开展有效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

对于我国的商业银行实施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一方面按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实施信用风险管理有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识别风险以及风险管理能力。另一方面,商业银行面临着各种现实问题,其中大部分问题由于历史遗留造成的缺陷,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1)公司治理。委托机制不健全,商业银行缺乏以明晰产权为基础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和激励制度,必然会产生信贷约束软化、激励机制弱化等问题。(2)经营方式。经营方式单一,缺乏多样性。(3)资产质量。由于企业客户的经营状况不佳,造成资产质量低下,潜在预期的不良贷款包袱有可能加重。(4)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缺乏有效性,对客户的信息不能进行及时的动态跟踪与管理。

三、银行业信用风险评估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银行信用风险信用管理的实际操作来看,中国商业银行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落后的风险管理量化手段

风险评估管理模型是国外银行对客户公司进行信用风险评估和信用风险管理时通用的模型,国外风险评估模型已经在技术上凸显了先进的发展趋势,而我国目前所实行的风险评估及管理仍集中于资产负债管理和头寸匹配管理的水平上,在实际评估及管理过程中基本上还需依靠客户经理的个人工作能力和经验,而我国商业银行的客户经理的管理机制本身就不够健全,因此这必然导致风险评估的量化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2.缺乏专业的中介信用评级机构

国外有专业的信用评级机构为商业银行进行服务,专业的评级机构能为商业银行就客户企业的信用情况进行客观评价。以美国为例,美国信用风险评估实务设计和理论探索一直都走在世界的最前列,这和美国拥有世界级评级公司是分不开的。而我国信用风险的评级起步较晚,缺乏统一的标准,尚无专业的中介信用评级机构进行专业的评级,因而无法从整体上推动我国的信用风险管理。

3.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

国内企业财务及各方面的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一方面由于我国银行电子化管理的起步较晚,另一方面,我国的证券金融业发展扔不成熟,还缺乏准确的行业和企业的数据资料,因此,在进行信用风险评级和信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一般都会缺乏足够的、准确的、及时的数据,因此无法对客户企业的信用风险能力做出准确的评估与预测。

四、加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对策

1.强化信用风险管理意识

研究表明,强化信用风险管理理念比识别和评估风险更为重要。商业银行为实现其自身价值最大化,需要强化其信用风险管理理念,尤其需要在经营业务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形成适用于其自身对于信用风险的价值判断体系。信用风险价值判断体系包括信用风险的理念、信用风险的经营管理思想、优良的传统习惯、合理的行为规范等。其具体的表现形式包括风险管理的规章制度、员工的行为准则、文化教育交流活动等。核心是信用风险理念和意识,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他因素作用的发挥。

2.建立科学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商业银行内部需要根据其自身所理解的战略目标和一整套系统、完整的公司价值取向来划分出每个岗位清晰的责任,并贯彻实施;对于高级管理人员,其针对特殊业务领域的管理人员应发挥其监督的职责,承担起监督的角色,对每一笔信用贷款进行资格审批监督;同时,需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内审报告及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报告,对客户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有效的评估;另外,商业银行还需要保证其自身的补偿机制与其目标、战略相一致,只有把激励补偿与业务战略相联系才不会导致管理层只专注于短期利润而不顾长期发展;以公开、透明的方式执行公司治理机制。

(2)合理化风险管理组织结构

商业银行应建立监事会监督下董事会管理下的信用风险管理纵向的架构,从而应对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变化和新环境下的冲击和挑战。同时,需要进一步完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尤其对于信贷业务,需要成立专门的信用审查机构对客户企业的信用状况进行审查,进而对贷款额度进行审批。完善信用内控制度,强化贷款风险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在贷款发放前,商业银行需要通过对借款企业进行信用等级的评估,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判断之后形成结论,作为是否发放贷款决策的依据。同时,在战略规划、营销、决策、信息等方面,商业银行需要积极探索和尝试集中化、扁平化和专业化管理模式,从而明确风险管理战略,加快实施资本约束风险资产管理,提升信用风险量化管理水平。

(3)优化信用风险管理制度

优化风险管理制度是提高信用风险评估技术水平的内部基础。信用风险管理的有效实行有赖于合适的风险评估技术水平,技术与管理相辅相成,管理水平的提高有赖于先进的技术;同时,技术的有效实施需要完善的管理制度的建立,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的配套,技术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功效。因此,优化风险管理制度的建立应与提高风险评估技术水平同时进行,同时制度的优化也将促进风险评估技术的创新和进一步发展。

五、结束语

伴随着金融全球化、金融自由化趋势的加强,中国商业银行由于历史遗留及自身内部的各种缺陷,信用风险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问题,但通过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合理化风险管理组织机构以及优化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可以进行有效的信用风险管理。

参考文献:

[1]王静雅.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J].现代商业,2007.

[2]李维,刘晓鸣.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探究[J].理论研究,2011.

[3]刘海龙,王慧.金融风险管理[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4]马刚.商业信用风险研究[J].财税金融,2011(5).

第6篇

中国银行业的信用风险现状

从中国金融机构的资金运用情况看,各项贷款一直占资金运用的支配地位,因此,一个有效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对于银行业来说非常重要。从我国大多数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看,这种情况更为明显。根据《中国金融年鉴》(2003年~2008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占资产的比重近年来呈逐步下降趋势,但总体上仍维持在50%以上。目前银行业务收入中,85%~90%的收益还是靠存贷款利差而获得的,资金的主要运用方式为各种贷款,规模巨大的资产以贷款形式存在,如果风险管理体系不是很有效的话,必然存在着造成不良贷款的巨大隐患。

另一方面,从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情况来看,根据中国银监会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2季度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均出现下降,2009年6月末,国内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分别比3 月末的水平降低了314亿元人民币和0.27个百分点至5181亿元人民币和1.77%。2季度拨备覆盖率比1季度上升了10.4 个百分点至134.3%。所有主要类别的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均有所下降。

这两个指标双双下降主要是2009年上半年信贷大幅增长,在当前信贷高速扩张的过程中,信贷资产的集中度风险日益凸显,银行新增贷款可能出现行业集中、客户集中和期限中长期化的趋势,容易受到宏观经济波动和企业经营周期的影响,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可能出现系统性风险。总之,贷款资产的绝对占比以及贷款的快速增长极大地提高了信用风险滋生的势头,可能制约信贷资产质量的持续优化。

中国银行业信用风险

管理技术水平

面临国际竞争环境的发展变化,我国银行业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2002年,我国商业银行全面实行贷款五级分类方法,对每笔贷款按是否具有偿还能力归入正常、次级、关注、可疑和损失五个不同的级别,其中关注、可疑和损失这三类构成不良贷款。商业银行通过贷款分类及时掌握贷款信息,针对不同状态的贷款采取监督、限制、催收等不同的措施预防损失并尽可能地将损失降低到最人低水平。但国内仍然缺乏转移信用风险的必要市场和工具,商业银行一般只能发放贷款并一直将其持有至到期日。直到2005年4月,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颁布《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我国才开始进行资产证券化的试点,其他信用风险转移工具短期内还难以出现。

同时,我国银行业自身也逐步认识到采用先进风险测度模型和技术的重要性,各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上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总体来看,我国银行业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的水平仍然较低,与西方发达的国际商业银行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中国当前的信用环境、金融市场状况、银行体系基础,制约了银行实施模型化现代风险管理模式的进展。在内部评级法推进过程中,短期内大多数银行内部信用风险控制体系仍处于打分法阶段,信用风险管理的技术还得依赖于传统的测度方法。

提高中国银行业

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的对策建议

目前,来自国外商业银行的激烈竞争以及《新巴塞尔协议》的要求,对国内银行业的监管环境也逐步趋于规范和严格,许多银行都认识到了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加强信用风险基础建设,推进信用评级行业发展。信用评级体系是信用风险度量与管理模型中一个最基本的子模块系统,一个信用风险度量模型中所采用的信用评级体系是否客观合理,对信用风险的评估与预测的准确性,提高银行贷款的质量,降低不良资产等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基于广泛的信息集所建立起来的评级体系的代表是各类外部评级机构所提供的评级体系。这类评级体系对市场价格和宏观经济状态的条件依赖性较小,其客观性、公正性和权威性日益被各类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认同,愈来愈多的金融机构,尤其是中小型金融机构,在信用风险的度量和管理中对外部评级体系的依赖愈来愈大。在一段时间内,大部分银行采用标准法,依赖外部评级确定其监管资本的要求应该说是较为合理和稳妥的做法。因此应不断强化信用评级业的作用,致力提高信用评级的公信力和职业判断水准。

进一步理清信用风险形成机制与宏观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如何实现银行与宏观经济的共同发展和双赢对于我国银行业信用风险管理至关重要,一般情况下,对经济发展发挥更大促进作用的行业、部门或企业,越容易形成信用风险的集中,比如我国现在普遍存在的房地产行业贷款集中、政府主导项目贷款集中、企业集团贷款集中等。银行信用风险的大小是与实体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连的,虚拟经济只能转移而并不能消除信用风险,因此实体经济健康发展才是解决信用风险隐患的根本,银行的客户调查、评级授信、贷款评估、审查审批、贷款发放以及贷后监控必须以信用主体对实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为准绳,偏离实体经济发展方向只会加剧信用损失的产生以及宏观经济的下滑。

继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自上而下的风险管理理念和风险管理文化的形成,对于风险管理技术的实施和风险管理制度的建立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因此,要建立和完善现代法人治理结构,形成高层权力的监督和制衡;进行合理的职责分工,要通过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委员会总揽银行风险控制。在风险管理委员会下设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专业管理委员会。同时在微观层面加强各项信贷制度的建设,提高各项制度的执行力和可控度。从这次美国次贷危机中,最大教训从表面上来看是人们过度崇拜各种数学模型,但根本上是一个制度问题,银行的各级管理人员在何种情况下采用什么样的方式预测和防范风险如果没有严格的制度约束,再“精确”的压力测试也只能是纸上谈兵,无力于信用风险的控制。《新巴塞尔协议》追加的第二支柱指引的目的就在于解决次贷危机中暴露出来的风险管理实践中的缺陷,在很多情况下,这些缺陷表现为银行治理结构当中的根本不足。

第7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现状

风险管理与商业银行的日常经营管理紧密相关,风险管理能力更是现代商业银行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随着我国金融机构改革的日益加深,以及2006年12月起的金融业对外开放全面化,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中流砥柱,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在其长远发展中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巴塞尔委员会将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划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国家风险、声誉风险、法律风险以及战略风险类。其中,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与生俱来的一种风险,是金融市场上最为古老的一类风险,也是最重要最复杂的一种风险。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控制与管理对于整个金融市场乃至国民经济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我国现行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还处于传统阶段,主要方法有内部信用评级和贷款分类两种。

1.内部信用评级

所谓银行内部信用评级是由银行专门的信用评估部门和人员,运用一定的评级方法,对借款人和交易对手按时、足额履行相关合同的能力和意愿进行综合评价,并用简单的评级符号表示信用风险的相对大小。巴塞尔委员会于2001年1月了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第二次征求意见稿,要求商业银行在计算资本充足率时,根据外部评级结果确定资产的风险权重,并可以内部评级作为替代。可见,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和完善内部评级意义深远。目前,我国各大商业银行基本都建立了自己的内部评级系统,各银行的内部评级系统在评级对象、评级方法和评级程序等基本相同,对象为已有的或潜在的债务人或交易对手,方法主要是专家分析判断。

与国外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信用评级存在以下两方面不足。其一,评级方法与巴塞尔银行新框架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偏重于对受评对象过去而不是未来偿债能力的评估;权重的确定缺乏客观依据;缺乏对现金流量指标的预测和应用;缺乏对具体行业的分析。其二,在评估的组织和程序方面,存在分工不明确,人员素质不高的问题:评级人员和信贷人员在职责上缺乏必要的分工和制衡,影响评级的客观性和公正性;评级人员素质不高直接影响评级的准确性;我国评级制度还缺乏行业专家,这将会进一步影响评级的准确性。

2.贷款分类

贷款分类就是贷款评级。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中全面推行的是贷款风险分类管理。贷款风险分类也称贷款五级分类,指银行主要根据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即最终偿还贷款本息的实际能力,确定贷款遭受损失的风险程度,将贷款质量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的一种管理方法。它以动态监测为基础,通过对借款人的财务实力、现金流量、抵押品价值等因素的连续监测和分析,判断贷款的实际损失程度,对银行的信贷管理水平和信贷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这方法有利于银行及时发现放贷后出现的问题,能更准确地识别贷款内在风险、有效追踪贷款质量,便于银行及时采取措施。但也存在不足:

第一,信息不对称和滞后问题。该方法需要企业提供大量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而银行往往难以及时准确地获得这些信息。

第二,分类标准粗化,缺乏统一性。该方法只对五个类别进行了核心定义,内涵和外延不清晰,损失比例判断存在较大的主观性,不便于准确掌握和执行。

第三,会计基础信息薄弱、科技支撑能力不强,影响分类工作的时效性和真实性。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的度量和管理水平上还比较落后,而且不同银行对信用风险的管理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不可否认的是,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如银行内部已经建立起了企业信用评级制度,部分银行开发出信贷风险的评估方法等。但是,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先进的信用风险评估和管理水平相比,我们仍然存在着较大差距。

1.信用风险度量技术落后

(1)数据质量差。阻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识别能力提高的瓶颈首先在于数据基础。数据基础建设是商业银行信息系统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尽管我国商业银行在信息技术开发上的投入较大,效果却不理想。由于数据的一致性较差,所以不仅无法提高工作效率,还增加了工作量,工作量的增加又使统计数据的质量下降,如此以致恶性循环。基础数据质量不高不仅导致高层次的风险分析(信贷资产组合分析)难以展开,还对简单分析工具的分析结果的可信度产生负面影响。

(2)信用评级体系不完善。信用评级体系由内外两部分组成。目前,国内针对企业的外部评级机构刚刚建立,运作程序还不规范,没有形成规模,还不能对我国大多数企业进行信用评级。国外评级机构也难以对大部分的银行客户进行逐一评级。在外部评级不完善的情况下,我国主要商业银行近年来逐步建立起内部信用评级系统,但与发达国家银行的评级体系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识别和控制信用风险方面的应用。

(3)信用风险量化技术落后。现阶段,我国银行信用风险量化工作主要使用专家分析和计算信贷风险度的传统方法,尽管传统的风险计量方法由一定的积极作用,却也存在不可忽视的缺陷,难以适应现代银行进行全面和动态风险管理的需要。

2.风险补偿机制不完善

风险补偿机制是银行承担风险获取收益并能维持正常运营的保障。提取坏账准备金和计提资本金是最常见的风险补偿方式。坏账准备金提取不足、不能及时核销坏账以及资本充足率不达标是我国银行存在的比较普遍的问题。这使得银行信用过度膨胀,导致信用风险隐患。

3.外部交易制度不健全

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利率由中国人民银行控制,没有市场化。银行不能通过信贷定价来弥补风险损失。由于产权的不明及其他外部因素的影响,信贷抵押也很难成为有效地传递信号。银行对企业一视同仁,企业不分好坏同样得到贷款,大量信用风险成为事实。此外,当前我国企业破产制度不完善。企业破产,银行受损,清算破产成本对银行来说相当高,更加重了银行的信用风险。

三、加强我国信用风险管理的建议

1.建立健全内部评级系统,完善外部评级系统

大力引进和发展外部信用评级机构,并加快由内到外的更替步伐,由于目前评级行业的社会影响在逐步扩大,评级市场在逐步打开,社会信用评级机构将会得到越来越快的发展,外部评级取代内部评级必将是一个渐进、自然的过程。商业银行内部也要不断完善信用评级办法,并在时机成熟后,以外部评级逐步代替内部评级。

2.完善信用风险补偿机制

信用风险的补偿指银行用资本、利润、抵押品拍卖收入等形式的资金补偿其在信用风险上遭受的资产损失。商业银行除了提取普通准备金意外,还要提取呆账准备金,用于弥补贷款后的损失。

3.利用金融创新分散信用风险

一方面利用资产证券化转移信用风险。资产证券化是指,通过在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发行证券筹资的一种直接融资方式。通过向市场发行资产,将信贷资产进行交易和处理,最终实现融资,有利于商业银行现金回流,并提高其竞争力。另一方面,利用信用衍生工具化解风险。商业银行可以利用衍生工具自由控制所承担的风险,可将不愿意承担的金融风险转嫁出去。

参考文献

[1]吴彬.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

[2]王志强.银行系统内部信用评级调查与分析[J].河北金融,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