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教育教学基本理论范文

时间:2023-08-31 16:22:56

序论:在您撰写教育教学基本理论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教育教学基本理论

第1篇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模式基本理论是主要的理论表现形式,能够作用于管理实践中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优化开展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促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取得更好的发展成效。因此应该加强对基本理论的探索,争取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全面推进提供良好的支持。

1构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模式的基本理论

从理论研究角度进行解读,对中小学教师实施继续教育是促进我国中小学教育优化开展的重要保障。而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中,管理模式的构建是较为重要的内容,并且管理模式的构建将省级管理作为基础,希望能够借助省级管理工作的优化开展保证国家继续教育立法、方针政策等得到贯彻和落实,真正将继续教育理论和教育政策等全面执行,为中小学教育工作的全面优化提供相应的保障。从本质层面上进行分析,对中小学继续教育省级管理目标进行定位应该保证其与培训模式相适应,切实满足全省教师的实际需求,促进中小学教师教育培训工作的优化开展。这样在省级管理基本理论的指导下,继续教育省级管理模式能够将各个影响要素之间的动态平衡作为主要依据,将区域性继续教育的稳定运行作为最基本的要求,进而逐步建立将中小学继续教育行政和业务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二元架构。唯有如此,中小学继续教育管理模式基本理论才能够得到逐步的完善,在宣传机制、立法、业务管理机制、控制机制和行政管理机制的建设角度为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支持,保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能够在新时期取得新的发展成效,切实推进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优化。

2广西凭祥市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方面做出的探索

基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模式基本理论的指导,广西凭祥市教育部门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强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视,希望能够构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模式,并结合系统的理论指导对管理模式加以完善,促进继续教育工作的优化开展,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执教能力,为广西凭祥市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重要的师资保障。在具体实践探索中,广西凭祥市从以下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努力。

2.1基于“十三五”规划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进行创新

广西凭祥市为了增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际效果,全面贯彻落实安全区和凭祥市教育局关于教师继续教育方面的工作精神,基于“十三五”工作理念的指导对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进行改革创新,并结合该地区实际情况和未来教育改革探索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创新规划,以发展为主要追求,拓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覆盖面,提高工作影响力,希望在协同推进中改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情况,提高教育质量。

2.2全面推进网络研修,落实各项培训任务

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综合管理工作中,广西凭祥市为了能够保证网络研修工作的高效运行,并取得相应的成果,启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项目后,加强对管理者培训建设工作的重视,并明确各项工作标准,让各级参与者都能够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计划形成系统的认识,进而为网络研修工作的优化开展提供相应的支持,促进各项培训任务的贯彻落实。唯有如此,才能够切实加强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工作,促进继续教育管理模式基本理论指导作用的发挥,争取取得更好的继续教育成效。

2.3对多种继续教育项目进行整合

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中,广西凭祥市也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对工作进行了适当的创新,积极组织开展工作坊项目,并且将工作坊项目作为整体,联合网络和校本两个方面的研修项目、送教活动等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一体化探索,为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优化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持,对广西凭祥市中小学教师职教能力强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4多部门协同推进,增强继续教育培训力度

在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项目的过程中,广西凭祥市教育局和教育机构针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项目做出了共同的努力,希望能够从多角度采取相应的措施构建良好的继续教育队伍,保证继续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进而真正发挥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职能和作用,实现对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具体实践操作方面,广西凭祥市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构建了项目领导团队、培训管理者团队和研修引领团队,增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全面性,希望能够借助协同推进保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效果。

3广西凭祥市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中取得的成效

广西凭祥市在全面加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并借助系统的理论加强对继续教育工作的管理后,随着“国培计划”的贯彻落实,也取得了良好的继续教育成效。大量中小学教师参与到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中,网络研究项目实现了对464名中小学教师的引领,整体教育效果显著,中小学教师的职教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可见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进行研究和探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能够为我国教育质量的整体性强化提供良好的支持。

第2篇

生本教育的提出基于我国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由于我国传统课堂教学多以知识讲授或者说灌输为主,学生只是课堂教学的被动者,传统课堂氛围不活跃,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不高。与此同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对全球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教育应当培养学生的以下几种能力: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由此,全世界掀起了教学改革的浪潮。一些教育研究者提出,教育应当面向学生,重视学生科学文化素养的提高,力求实现五个方面的突破:其一,在学科为主的学习内容上有所突破;其二,在学习方式方法上有所突破;其三,在目标层次和课程多样方面有所突破;其四,突破传统的评价方法;最后,在研究方向上有所突破,即促进研究成果向教学实践的转变。生本教育理念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2生本教育理念的具体内涵

顾名思义,生本教育就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它是由郭思乐教授最先提出的一种教育思想、教育方式。生本教育是在全球教育改革的洪流中诞生的,也是适应我国教学发展的一种教育模式,其本质就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也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生本教育的内涵包括以下几点内容:首先,“一切为了学生”。这是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目标和宗旨。一切为了学生,就要求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制定、教学方式的安排等等,都要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最终目的都是要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其次,“尊重学生”。这主要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教学方式方法问题。学生也是有生命的独立个体,教师对学生一视同仁,而且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见解,甚至是疑问。只有教师和学生相互尊重,才能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才能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最后,“全面依靠学生”。这是说教师要把课堂和学习的任务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们要改变以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3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经济法教学改革实践

3.1注重经济法教学的实践性随着高职高专学生就业压力的加剧,法律专业学生对司法考试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大。司法考试的实用性较强,对学生各方面要求也较高。那么,对司法考试应该怎样教学呢?其与法律教育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下面笔者针对这两个问题重新设计了经济法教学的内容和方式: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联结,尤其是要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将以往以教师讲解为主的课堂向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课堂转变。教师课堂上进行重点讲解,讨论专题案例。组织专题讨论和讲解重点时,要基本遵循“基本法理+比较法学习+法条研读+司考仿真题练习+案例讨论/模拟+综合点评”的形式,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在教学环节组合编排上,笔者在基础理论、法条解析、案例研讨、比较法学习等板块比率上进行了调整,适当降低了对基础理论的讲授,而比较法学习、法条解析与案例研讨等实践环节则列为课程的主要内容。第三,在研究性学习环节中,在全面、系统地阐述经济法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将近年来经济法学的最新理论研究和立法发展反映在教学中,对近年来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做出积极探讨,使教学具有鲜明的时代感。最后,优化课程考核评价机制,定期安排学生撰写论文、案例分析、模拟演练作为平时的作业,平时作业与期末考试分别占课程成绩比重的30%和70%,考核题目偏向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类型,引导学生关注与经济法相关的重大现实问题。

3.2注重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促进师生互动的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教学案例,让学生分角色扮演。传统案例教学方式是以教师讲解为主的,针对文本中出现的情况进行分析,对各情况所蕴含的经济法知识进行解剖,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并不能真正融入到案例情境中去。而通过角色扮演,学生会有明确的身份概念,也会针对自身所处的位置具有更加深切的认识,对案例中所包涵的经济法知识会有更加清晰的辨别意识。同时,角色扮演的形式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其实,角色扮演所产生的其他作用也很多,例如,师生之间或者生生之间的互动可以锻炼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从而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而且,学生无需走出课堂便可感受到现实社会的真实情境,还能在角色的矛盾与抉择中凸显自我的个性。可以说,角色扮演是进行案例教学的最好手段和方法。

4结束语

第3篇

关键词:基本原理概论,,思想政治,教学改革与实践

“05方案”实现新课程改革以来,《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以下简称“马原”)是思想政治课程体系的理论基石,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关于“马原”课的教学研究成果很多,有人从教材和理论性质和特点研究,有人从教学方法出发探讨如何做好教学;有学者对“马原”课教学中所遇到的各方面问题予以思考;也有人考察“马原”课在实施教学中的时效性、时效性如何。但大多都是理论化的探讨多一些,缺乏实践性的研究,提出的对策也缺乏操作性,对问题大多做以简单化表述,回避了很多关键性的问题。例如很多的学生和教师提出什么是;与我们国家和我有什么关系;我们需要学习吗;在当代有价值吗;能解释中国现实能引领中国的未来吗;今天我们还是否坚持的是等一些基本的常识性又是很重要的问题。经过长期对“马原”课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的问题予以调查和研究,对“马原”课的教学和管理两部分予以讨论。我们在教学中发现有两个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一是“马原”课教学具备科学,实践和批判的教学态度和理念。这是作为理论工作者必须必备的素质。在实践中,有必要重新认识以及“马原”课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马原”是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根本指导思想,其目的在于对大学生进行基本理论、立场、观点、方法教育,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马原”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到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关系到当代大学生如何正确学习和把握的大问题,而且也涉及到对整个科学体系的研究和理解,甚至也关系到我国当代中国化理论与实践的有效性如何。可以说,“马原”的教学直接关系到其他思想政治教育课学习的成败。所以,“原理”课教学要发挥好基础性作用,要真正使学生真学、真懂、真信,自觉运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认识重大问题,就必须加大学术研究力度,着眼学科发展前沿,以学术研究引领和推进“原理”课教学,用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支撑和丰富教学实践。帮助当代大学生学习理论对自己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讲清楚什么是?我们要不要学习?面对当代中国社会现实,的价值何在?对当代社会有无解释力?大学生学习理论的意义何在?使“马原”课真正地走进大学课堂,走进当代大学生心中,使大学生们真正感受到理论的现实力量,也是理论的“实践性”品质所要求。有了这样的理念,问题可能就相对的好一些。

当然,有的教师认为“马原”教材中不少内容与社会现实存在较大反差,对现实的解释力不强,再加上有的教师鉴于教学管理“严格”和社会环境的“压力”,讲课要“谨慎和小心”,在教学中不敢理论联系“现实”,照本宣科,降低和弱化了理论的生命力和现实力量。这其实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困境。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要我们回到理论中去,以科学的态度面对,实事求是的分析。其实这些问题,理论的科学性,现实性,实践性,时代性,群众性和批判性的特征都能给与很彻底的回答,应该不是困境,问题最终的解决也是在于教育和教学者是否坚持和怎样坚持。作为专业的教学人员在面临当前种种教学困境时应该以恰当的方式和很好的切入点来传授和讲解基本原理,有生命的鲜活的理论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欢迎的,它一旦为群众所掌握就会变成理论的武器。理论诞生170多年来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变化与发展也证明了此理论一定的科学性和预见性。

二是关于理论课程的管理、教育和教学的各种怪象,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管理制度不到位对理论课的教学也有直接影响,例如在实践中不重视这些课程,管理上的“歧视”。教育教学过程的随意性。安排课程不合理;全国统一的从事两课教学的经费有的学校落实,有的学校不落实。教学的条件和设备缺乏,尤其缺少多媒体教室,有教室无电脑;学科建设程度较低。从事理论教学人员的多元化,从事理论课的教学没有一定的进入规则和程序,导致课程的有效性大大降低,不是说跨学科不能从事这方面教学,而是是否对这一学科有所学习和训练。在教学课堂上,也有各种各样的偏离理论的教学,有的人重点介绍的是西方哲学,有的人重点介绍的是传统文化,不一而足,把必修课上成选修课,理论工作者自己并没有坚持好,那会大大的影响教学。教育教学都是个人的事情,没有集体讨论、学习、研究和交流,这些都是从事学科教学的怪象。这里的评价也主要是指学校对教师的管理与监督及学生的评价。我们认为这一评价对理论课教师很重要,甚至直接影响教学。很多人认为“马原”这类课对学生毫无意义,甚至是可有可无的课程。有学生认为这是“洗脑”课,是混学分的,还有一些学生直接反对上这门课程。有人认为是意识形态的东西,没必要重视。甚至有很多管理者和教师也这么认为。考试时学生普遍作弊,导致教学和管理不断向学生“让步”的情形,最终导致这门课程的有效性大为降低。当然这些问题也是受到当前行政化的形式主义的影响所致。这些问题的存在,会影响理论工作的积极性,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此学科教学负担。

总之,这一学科担当重要任务,但实践和理论差距很大。应该是从制度上严格落实国家政策,管理上积极支持教师们营造自由活泼学术氛围和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理论的教学与实践的有效性会有极大提高。

基金项目:兰州交通大学2011年理论课教改项目成果(项目编号:JG2011Y21);兰州交通大学2013年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12048)。

第4篇

关键词:教学规范;概率统计;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4-0182-02

概率统计课程规范是2011年在武汉纺织大学教务处的指导下,由武汉纺织大学数计学院概率统计教研组组织,经过多轮讨论商议制定的,旨在规范我校概率统计教学行为,提高我校本科生概率统计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该规范制定后在我校展开试点,经过2012年一年的努力探索和辛勤工作,概率统计课程规范在教学工作中起到了指导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一、进一步理清了概率统计教学的基本理念、基本思路

数学在专业教育中占据着显著的地位,它是其他一序列课程学习的重要基础。抓好本科阶段的数学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培养大批合格的工程师等社会需要的人才建立了第一个重要的基础。因此概率统计教研组负责人组织大家修订了概率统计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的设计思路、课程的总体目标以及分类目标、教学大纲等。我们的基本理念就是: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准确把握本门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作用和地位,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选择必须以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为依据,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一致。

2.全面贯彻实施“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人人成才”的学校教书育人理念。

3.课程教学目标和组织,与学校建设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定位相匹配,与学校理工科非数学专业的发展目标相符。始终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放在第一位,充分遵循学有所用及学有所需的原则,从能力培养出发,发掘学生潜在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数学素质。

4.要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全程渗通素质教育、个性化教育等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

5.教学内容设置上,让学生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外,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理念。

我们的基本思路就是:

1.课程规范要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人人成才”的现代教育新观念。

2.课程规范力求把学生能力的培养放在突出的位置。这些能力包括:认知能力、科学思维能力、运算和数学表达能力、创新能力。

3.课程规范要结合我校学生状况、教学资源等实际,要体现概率统计对学生数学素养、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及科学美感的培养。在此要求下,概率统计的设计思路及基本组成为:理论课、讨论及自学课、课后练习及习题课、总结考试。

4.在学生学习评价、成绩管理等方面要体现公平、公开等原则,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二、严格执行概率统计课程规范中规定的教学质量控制

在教学试点中,概率统计教研组为规范概率统计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加强了对概率统计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执行了青年教师培训制度。概率统计教研组在2011-2012年中一共引进了5名年轻有为的博士,为了使得年轻的博士能尽快的站稳讲台,我们给每位博士指定了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作为指定教师。在这一年内要求新进教师每周至少要听指导教师一次课,要求新进教师每半学期提交上课心得体会。在正式上课之前,必须进行预讲。在上课期间,还定期组织教师听课,课后组织讨论,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2.执行了课前的准备工作的规范。组织任课教师在正式上课前对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以及教学大纲进行学习。要求教师对大纲、规范及各项要求熟悉,要求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材宏观结构及重点难点,学习后,还组织了对任课教师对学习内容进行学习和电子测试以及上课前检查是否有完整的教案和教学进度表,不合格者不得上讲台。

3.执行了教学组织实施的规范。课程教学由数计学院概率统计教研组负责具体的组织与实施。在课程教学阶段组织任课教师对上课的方式的讨论,如讲授法、习题及习题课、开展课堂讨论式教学法、辅导答疑等教学方法,仔细商议了每一节课的上课重难点内容、课时,杜绝照本宣科、方法呆板、只放PPT、重难点不突出等弊端确保教学方法灵活多变;在辅导答疑方面安排了任课教师每星期四下午2点至4点在03-109的答疑,在数计学院主页上予以公布;在课程考核实施考教分离、集体流水改卷,确保考试的严肃性;在总结反馈上,一方面我们对每学期考试的总体情况和每个班的考试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好的经验和差的原因,对每学期考试前4名的班级予以表彰,对考试排名在最后三名的老师,概率统计教研组领导组织约谈,提出整改意见;另一方面规定负责人听课制、教师相互听课制及时发现上课中间的问题,还组织公开课、示范课等形式来提高任课教师的能力。

4.执行了作业批改、反馈制度。我们要求每学期任课教师必须布置作业次数不得少于15次,每次批改的情况要求教师登记,还在期中和期末组织2次检查,检查原始平时作业登记表,调查作业的批改和作业错误讲解情况,在学期中间,概率统计教研组在全校每个开设概率统计的班级随机抽调1-2名同学,由学生来反映教学中的问题,然后反馈给相应的任课教师。

5.执行了对教师授课质量评价。对课程考核结果进行评价,可准确反映教学质量的水平,我们建立教师授课质量评价体系,该体系分为四个部分,一是学生网上不记名打分;二是教师网上同行评教;三是学生的调查表,我们对所有概率统计任课老师的学生进行调查打分,在调查表中细分到教师的上课是否迟到早退和教态、板书、课堂气氛等各方面进行打分,客观的反应教师的授课质量;最后是学生的考试成绩的分析,通过学生的考试成绩来反应教学的高低。

6.执行了概率统计教研组的概率统计教学档案管理。教学档案包括反映教学管理、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等活动中所产生的有保存价值的所有资料与资源,是教学实践活动的原始记录,是反映教学过程的系统而完整的历史资料,对进行教学评估、教学研究和教育改革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教学档案记载了概率统计教研组的成长、发展过程,是概率统计教研组的宝贵财富。概率统计教研组公示了已有的重要教学资源如教案、国内外优秀教材、购置的优秀多媒体课件等,使年轻教师得以充分利用。

参考文献:

[1]宁桂英.独立学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2,(25).

[2]鲁大前.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反思[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19).

第5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8―086―03

我国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就业难的背后反映的是普通高校毕业生无一技之长、同质化发展与市场所需专业技术人才供给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促使我们对不同层次高校定位的思考。在我国现行高等教育体系中,研究型大学和高职高专院校的定位相对明确,而多数地方普通高校作为夹心层,定位常有“高不成,低不就”的困惑,以至于其所培养的毕业生也处于高不成、低不成的尴尬境地。为解决就业结构型矛盾,我国进入了现代职业教育时代。诚如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所言,现代职业教育非传统职业教育,现代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技术技能型人才,主要包括工程师、高级技工、高素质劳动者。显然,地方普通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要培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高素质的劳动者,即理论够用、技能过硬、上手即用的幼儿教师。

关于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培养涉及专业基本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本文重点阐述的是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必备的设计活动课程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活动课程设计能力的重要性

(一)活动课程的地位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类型主要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与学生本位课程,幼儿园的课程设置也无外乎此三种课程类型。其中,学科课程分为单学科与综合学科课程,幼儿园五大领域的课程属于综合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分为指定领域课程与非指定领域课程,指定领域的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等课程;学生本位课程是指融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于一体的新型课程。

学生本位课程在融合学科与活动课程对立特质的同时,从客观上也消解了这些特征,即在课堂上既要突出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又要体现儿童的主体性,通过活动,促进儿童主动探究。事实上,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两种课程的优势往往无法充分体现,这意味着原来课程的优势丧失或变得形式化。另外,如何做到对两种课程特质的兼收并蓄,对于教师来说的确是新的挑战。因此,学生本位课程作为一种新型课程,其设计在理论上是较为理想的,在教师的实际操作中是有难度的,其实施效果还有待于正在进行的教育实践的检验。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均为数年来被中外的教育实践检验的课程类型,各具优势与不足,正是这两种课程内涵和形式的对立性,更彰显了两者并存的必要性,进而促成课程设置的多样性。从儿童全面发展的角度看,既要有系统学科知识的学习,还需能力的培养,因此,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与学生本位课程的并举也许更能成全儿童真正生命的成长,不必盲目否定某一方以求进步。

鉴于我国长期以来学科课程一统天下的历史背景,尽管国家几度进行基础教育、幼儿教育的课程改革,然而,活动课程的开展仍不容乐观,且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

(二)活动课程的含义及范围

活动课程是根据儿童的经验或团体生活统合起来的课程,其理论基础是“经验主义”课程哲学观,所以又称经验课程。活动课程是儿童在活动中主动探究、实践,进而获得经验的课程。这里的“活动”有身体的活动,更有思维的活动。

活动课程不以幼儿教师的讲授为主,也不是幼儿教师用繁杂的问题控制儿童思维的走向;它充分发挥了儿童的主体性,有利于儿童能力的培养。活动课程契合当下的幼儿教育理念和现行的课程观,即幼儿教育应以儿童的发展为本,幼儿园课程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总和,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在我国幼儿园的课程设置当中,活动课程大致源于三个方面。

1.以单元主题活动、区域活动形式出现的活动课程。这里的单元主题活动与区域活动并不是学科课程之后的课外延伸或补充活动,而是列入课表的正规课程。单元主题活动是指幼儿教师引导幼儿,并与所有幼儿共同探究的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其呈现的形式为幼儿教师围绕某个主题,在一段时间内通过一系列的子活动,逐步达到主题总目标的过程。在实施子活动的过程中,幼儿教师关注的是幼儿的自主探究、动手操作与亲身经历,旨在促进幼儿的自我发现。区域活动是指幼儿教师在活动区内为幼儿提供每一个活动内容所需要的材料,让幼儿在操作材料的过程中探索、体验与发现。因此,区域活动并非无目的的区角自由活动。

2.引进国外的活动课程。如蒙氏课程、福禄贝尔课程及方案教学等生成性课程,这类课程属于以幼儿动手操作教具、主动探究发现为主的活动课程。诚如虞永平所言,只有将幼儿的经验和知识的获得看作幼儿主动建构的过程,幼儿园的课程建设才能从这里起步。

3.改造或创编的活动课程。幼儿教师将科学领域、社会领域等五大领域的课程改造成活动课程,即这些领域课程不再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而是以幼儿的动手操作、主动探究为主。但这类活动课程的产生需要较高素养的教师、相关的教学设施、社区资源等,以此种方式产生的活动课程在国内并不多见。当然,幼儿园还可以自行创编活动课程,这需要依靠本土化教育资源与高素质的师资团队。

值得注意的是,对某些五大领域课程只是改变了教学方法、手段或教学形式,适当加入一些游戏的做法,其实质仍然是以教师精心设计的诸多问题为主线,以层层递进的缜密教学环节作为轨道的学科课程,充其量贴近“学生本位课程”,但并不符合活动课程的特质,因为这种课程始终处于教师的高度控制之下,并非以儿童的自主探究、发现为主,因此,这样改造的学科课程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活动课程。

(三)培养学前教育本科生活动课程设计能力的重要性

活动课程是当前幼儿园不可或缺的一种课程类型,且应占据幼儿园课程设置的主导地位。如前所述,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与学生本位课程的并举更能成全儿童真正生命的成长,至于三种课程类型所占的比例,一般应依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不同层次教育目标的要求而有所不同。根据学前期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即第一信号系统占绝对优势,以感知觉、动作、具体形象思维为认知基础。而且,幼儿阶段的教育教学目标并非以系统的学科知识为主,主要是培养儿童的兴趣、能力、良好的习惯等。因此,幼儿园活动课程设置的比例应占课程设置总量的多数更为合理。

幼儿园活动课程地位的提升意味着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即职前的幼儿教师必须熟练地掌握不同类型活动课程的内涵、特点及其设计原则、要点。事实上,活动课程的设计能力也是学生就业、与市场需求对接必备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当前的幼儿园招聘往往要求应聘者设计一个单元主题活动、区域活动,或上一节蒙氏课,展示一个音乐活动的设计等,而这些课程同属活动课程的范畴或是以活动课程的设计理念出发进行设计的。可见活动课程的设计能力是学生经受就业市场检验的关键能力,是学生人职后设计活动课程、改造活动课程、开发活动课程的重要保证,是学生将来作为幼儿教师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必备能力,因为活动课程的设计牵涉到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应该并且有能力带给孩子们何种课程的大问题。

二、我国在职幼儿教师开展活动课程的现状

纵观我国的幼教机构,系统地设置并有效实施活动课程的幼儿教师并不多,仅限于一线城市或二线城市的部分优质幼儿园中少数的幼儿教师,如苏州市金家坝幼儿园教师尝试结合本土资源创编饲养活动课程;昆山市实验幼儿园教师尝试将单元主题活动与区域活动整合在一起,即以单元主题活动方案为理论指导,按照单元主题活动的子目标在各区域投放材料,实施有目的的区域活动。事实上,我国多数中小城市,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幼儿教师设计活动课程的能力明显不足,造成幼儿园活动课程的数量严重不足,其实施效果也令人担忧。

现列举2014年1月调研的绥化市15所幼儿园的第一手材料,对绥化市幼儿园活动课程的设置与实施加以阐述。在绥化市15所幼儿园中只有7%的幼儿园开展了单元主题活动,有13%的幼儿园开展了区域活动,且此两种活动只是学科课程的课外延伸活动,而非真正的活动课程。有7%的幼儿园开设了福禄贝尔课程或魔力猴课程;关于蒙氏课程的设置涉及的幼儿园相对较多,也仅占27%;至于改造或创编的活动课程并不存在。

在15所幼儿园中,有4所幼儿园开设了活动课程,占本次调研幼儿园总数的27%,其余11所幼儿园没有开设任何一种形式的活动课程。这4所幼儿园的活动课程占每所幼儿园课程设置总量的百分比分别为31%、15%、15%、8%。可见,此次调研的15所幼儿园在课程设置方面仍然是学科课程占据绝对优势,活动课程所占比例过小,甚至多数幼儿园均没有开设活动课程。即便是开设活动课的幼儿园,其活动课的实施效果也着实令人担忧。

诚然,影响活动课程开设的因素众多,但不能否认的是,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影响幼儿园开设活动课程的关键因素之一。在调研中发现,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幼儿教师的来源一般为当地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多数教师只知道学科课程,不理解活动课程的题中应有之义。对于引进的活动课程仅停留在模仿、照搬的层次上,不能正确领悟引进课程的精髓,没有能力对其进行改造,更无法彰显引进课程的本土化和时代性,至于实施真正的区域活动、单元主题活动、蒙氏课程等也显然是勉为其难,这些教师的专业素养亟待提高。

三、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活动课程设计能力的培养

(一)现状

纵观我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培养,部分高层次院校的学前学生对活动课程的理解较为深入,其活动课程的设计能力也较强。如北京师范大学前专业的学生系统地学习了《幼儿园课程论》,教师采用案例式讲解,深入剖析了不同类型活动课程的特点及设计要点,同时充分利用见习实践,让学生对自行设计的单元主题活动、区域活动进行汇报,对蒙氏教法、多元智能理论在幼儿园中的运用进行研讨等,使学生将所学理论、技能与就业市场频繁对接,专业能力提升较快。当然,学生对于方案教学等生成性活动课程的涉猎仍然较少。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低层次院校,特别是2000年后升本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活动课程的设计能力亟待提高。以绥化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为例,此次调研共发放问卷220份,有效回收208份。调研结果显示,68%的学生不能准确理解活动课程的内涵、特点及其类型;75%的学生对幼儿园活动课程设置与实施的重要性认识不足;42%的学生不会设计单元主题活动;69%的学生区域活动的设计不符合活动课程的特点,仅为学科课程的课外自由活动;93%的学生对于现代蒙氏教育理解不够深入,仅停留在传统蒙氏教具的操作上,甚至还有40%的学生连传统的蒙氏教育都不能正确解读;85%的学生不会设计方案教学等生成性活动课程,无法给出任何建设性的意见;至于如何将幼儿园的领域课程改造成活动课程没有人能够提供恰当的思路,充其量就是将学科课程改造为学生本位课程。

(二)提升学前教育本科生活动课程设计能力的建议

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当中,可以系统地开设“幼儿园课程论”、“幼儿园活动课程设计与指导”、“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等课程,并将其作为专业必修课。为便于学生深入理解不同类型的活动课程,熟练掌握活动课程的内涵、特点及设计要点,可以采用案例式教学。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注意与一线幼儿园紧密联系,增加学生去幼儿园见习的频率及时间,突出学以致用,跟踪指导。关注见习后学生设计的活动课程方案,并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汇报、研讨,及时提升学生活动课程的设计能力。在学生的顶岗实习中明确授课要求,即以不同类型活动课程的形式设计并完成每一节课。

第6篇

第二节 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理念

一、教学设计概述

对“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涵义的认识目前还未能达成普遍共识。教学设计专家格斯塔弗森(K.L.Gustafson)指出,“教学设计”被用来描述包括分析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指导试验和修改及评定学生学习的全过程。

在我国,一般认为,教学设计是研究教学系统、教学过程和制定教学计划的系统方法。它以传播理论和学习理论为基础,应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确立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然后分析评价其结果,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一)教学设计的主要特征

教学设计以明确的教学目标激发、促进和指导学生的学习,帮助每个学生完成学习。它的主要特征有:

1.教学的计划、开发、传播和评价建立在系统理论上;

2.教学目的建立在对系统环境的分析上;

3.教学目标用可观察的行为术语来描述;

4.对学生的了解是系统成功的重要因素;

5.研究的重点是教学策略的计划和教学媒体的选择;

6.评价是设计过程的组成部分;

7.测定和分等依据学生达到预期标准的能力;

(二)教学设计的一般程序

教学设计的程序因设计任务及设计者的不同而呈现多种形式。对整个教育系统设计和课堂教学设计均适用的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和布里格斯的教学设计程序。他们把教学设计程序分为14个步骤。

1.分析需求、目的及其需要优先加以考虑的部分;

2.分析资源和约束条件及可选择的传递系统;

3.确定课程范围和顺序,设计传递系统;

4.确定某一门课的结构和顺序;

5.分析一门课的目标;

6.确定行为目标;

7.制定课堂教学计划;

8.开发、选择教学材料和媒体;

9.评定学生行为;

10.教师方面的准备;

11.形成性评价;

12.现场试验及修改;

13.总结性评价;

14.系统的建立和推广。

以上程序分别在系统级、课程级和课堂级的水平上进行。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较为适用于课程、教学单元和课堂教学的教学设计程序,如图示:

上述程序中包含了教学设计的三个基本要素:

1.教学目标(我们期望学生学会什么?)

2.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为达到预期目标,我们将如何进行这种学习?)

3.教学评价(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如何及时获取反馈信息?)

二、教学设计的模式及其理论基础

我们可将教学设计模式分为三大类,即认知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行为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以及人格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

(一)认知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及其理论基础

认知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的理论基础是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心理学、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说等都属于认知心理学的范畴,它们有一个共同的主张:致力于研究人的智能或认知活动的性质及其过程。因此,尽管认知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风格各不相同,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特征:教学设计以学生的认知发展为基础,以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水平为目的。

认知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包括布鲁纳的教学设计模式、以瓦根舍固为代表的范例教学设计模式、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设计模式、加涅的教学设计模式和奥苏伯尔的教学设计模式等。

1.布鲁纳的教学设计模式

布鲁纳是20世纪60年代学科结构运动的倡导者。在教学设计上,他提出了“发现学习”的主张,形成了独特的教学设计模式。

发现学习(discovery leaming),就是不把学习内容直接呈现给学习者,而是由他们通过一系列发现行为(转换、组合、领悟等)发现并获得学习内容的过程。这种学习具有以下基本特征:第一,注重学习过程的探究;第二,注重直觉思维;第三,注重内部动机;第四,注重灵活提取信息。

布鲁纳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由结构上的三类表征系统及其相互作用构成的质的飞跃。这三类表征系统包括行为表征、图像表征和符号表征。“即通过行动或动作、映像或图像以及各种符号来认识事物,它们的相互作用,是认知生长或智慧生长的核心。”在他看来,结构课程的开发及发现学习的指导,都必须与特定阶段儿童表征系统的特点相适应。

布鲁纳的教学设计理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开发智力和培养创造性的蓝图。

2.奥苏伯尔的教学设计模式

奥苏伯尔的教学设计模式是以其意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他认为,教学的关键在于学习是否有意义,有意义的讲解或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基本方式。

奥苏伯尔在代表作《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的扉页上写道:“假如我不得不把全部的教育心理学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惟一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为了激活新旧知识之间的实质性联系,提高已有知识对接受新知识的有效影响,奥苏伯尔提出了“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他认为,促进学习和防止干扰的最有效的策略,是利用相关的和包摄性较广的、最清晰和最稳定的引导性材料,这种引导性材料就是“组织者”。由于这些“组织者”在呈现教学内容之前介绍,有利于确定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因此称为“先行组织者”。

后来,奥苏伯尔进一步发展了“先行组织者”的概念,指出:“组织者”可以在学习材料前呈现,也可以在学习某一学习材料之后呈现;它的概括性、抽象性和包摄性水平可以高于或低于学习材料。

“先行组织者”用于教学设计是一项有效的教学设计技术。美国学者乔伊斯和韦尔把奥苏伯尔的教学设计模式概括为“先行组织者模式”。

第一阶段

“先行组织者”的呈现

第二阶段

学习任务和材料的呈现

第三阶级

认知结构的加强

阐明课的目的

呈现“组织者”

鉴别限定性特征

举例

提供前后关系

重复

唤起学习者的知识和

经验的意识

明确组织

安排学习的逻辑顺序

明确材料

维持注意

呈现材料

运用综合贯道的原则

促进主动积极的接受学习

引起对学科内容的评析态度

阐明学科内容

(二)行为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及其理论基础

行为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及其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在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众多流派中,对教学设计领域影响最大的是桑代克和斯金纳。这种教学设计模式以行为控制为基础设计教学,以完善人的行为为根本宗旨。

在行为指向的教学设计模式中,最杰出的代表是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模式。这是一种以操作性反应和强化原理为理论基础的,适用于个别化教学的自动教学模式,常被称为“机器教学”。

将“操作条件作用”和“积极强化”的学习理论运用于教学设计,就形成了程序教学设计。

程序教学的设计应遵循五条原则:

第一,积极反应原则;

第二,小步子原则;

第三,即时强化原则;

第四,自定步调原则;

第五,低错误率原则。

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影响了世界教学改革运动,促进了学习理论的科学化,加强了教育学、心理学的有机结合,推动了教学手段的科学化和现代化。即使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仍对我们的教学具有启发意义。

(三)人格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及其理论基础

人本主义心理学用一种整体论的视野研究人性,关心人的潜能和价值,探究解决人类问题和困境的出路,“完美人格”和“太平盛世”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憧憬的理想。人格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就是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因而,“基于完美人格、为了完美人格、在完美人格之中”是该模式的基本特征。

人格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的典型代表是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罗杰斯创立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学生的自我反省和情感体验,在融洽和谐的心理气氛中自由地表现自我、认识自我,达到改变自我、实现自我的目标。

第7篇

第二节 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理念

一、教学设计概述

对“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涵义的认识目前还未能达成普遍共识。教学设计专家格斯塔弗森(K.L.Gustafson)指出,“教学设计”被用来描述包括分析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指导试验和修改及评定学生学习的全过程。

在我国,一般认为,教学设计是研究教学系统、教学过程和制定教学计划的系统方法。它以传播理论和学习理论为基础,应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确立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然后分析评价其结果,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一)教学设计的主要特征

教学设计以明确的教学目标激发、促进和指导学生的学习,帮助每个学生完成学习。它的主要特征有:

1.教学的计划、开发、传播和评价建立在系统理论上;

2.教学目的建立在对系统环境的分析上;

3.教学目标用可观察的行为术语来描述;

4.对学生的了解是系统成功的重要因素;

5.研究的重点是教学策略的计划和教学媒体的选择;

6.评价是设计过程的组成部分;

7.测定和分等依据学生达到预期标准的能力;

(二)教学设计的一般程序

教学设计的程序因设计任务及设计者的不同而呈现多种形式。对整个教育系统设计和课堂教学设计均适用的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和布里格斯的教学设计程序。他们把教学设计程序分为14个步骤。

1.分析需求、目的及其需要优先加以考虑的部分;

2.分析资源和约束条件及可选择的传递系统;

3.确定课程范围和顺序,设计传递系统;

4.确定某一门课的结构和顺序;

5.分析一门课的目标;

6.确定行为目标;

7.制定课堂教学计划;

8.开发、选择教学材料和媒体;

9.评定学生行为;

10.教师方面的准备;

11.形成性评价;

12.现场试验及修改;

13.总结性评价;

14.系统的建立和推广。

以上程序分别在系统级、课程级和课堂级的水平上进行。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较为适用于课程、教学单元和课堂教学的教学设计程序,如图示:

上述程序中包含了教学设计的三个基本要素:

1.教学目标(我们期望学生学会什么?)

2.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为达到预期目标,我们将如何进行这种学习?)

3.教学评价(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如何及时获取反馈信息?)

二、教学设计的模式及其理论基础

我们可将教学设计模式分为三大类,即认知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行为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以及人格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

(一)认知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及其理论基础

认知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的理论基础是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心理学、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说等都属于认知心理学的范畴,它们有一个共同的主张:致力于研究人的智能或认知活动的性质及其过程。因此,尽管认知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风格各不相同,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特征:教学设计以学生的认知发展为基础,以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水平为目的。

认知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包括布鲁纳的教学设计模式、以瓦根舍固为代表的范例教学设计模式、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设计模式、加涅的教学设计模式和奥苏伯尔的教学设计模式等。

1.布鲁纳的教学设计模式

布鲁纳是20世纪60年代学科结构运动的倡导者。在教学设计上,他提出了“发现学习”的主张,形成了独特的教学设计模式。

发现学习(discovery leaming),就是不把学习内容直接呈现给学习者,而是由他们通过一系列发现行为(转换、组合、领悟等)发现并获得学习内容的过程。这种学习具有以下基本特征:第一,注重学习过程的探究;第二,注重直觉思维;第三,注重内部动机;第四,注重灵活提取信息。

布鲁纳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由结构上的三类表征系统及其相互作用构成的质的飞跃。这三类表征系统包括行为表征、图像表征和符号表征。“即通过行动或动作、映像或图像以及各种符号来认识事物,它们的相互作用,是认知生长或智慧生长的核心。”在他看来,结构课程的开发及发现学习的指导,都必须与特定阶段儿童表征系统的特点相适应。

布鲁纳的教学设计理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开发智力和培养创造性的蓝图。

2.奥苏伯尔的教学设计模式

奥苏伯尔的教学设计模式是以其意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他认为,教学的关键在于学习是否有意义,有意义的讲解或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基本方式。

奥苏伯尔在代表作《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的扉页上写道:“假如我不得不把全部的教育心理学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惟一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为了激活新旧知识之间的实质性联系,提高已有知识对接受新知识的有效影响,奥苏伯尔提出了“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他认为,促进学习和防止干扰的最有效的策略,是利用相关的和包摄性较广的、最清晰和最稳定的引导性材料,这种引导性材料就是“组织者”。由于这些“组织者”在呈现教学内容之前介绍,有利于确定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因此称为“先行组织者”。

后来,奥苏伯尔进一步发展了“先行组织者”的概念,指出:“组织者”可以在学习材料前呈现,也可以在学习某一学习材料之后呈现;它的概括性、抽象性和包摄性水平可以高于或低于学习材料。

“先行组织者”用于教学设计是一项有效的教学设计技术。美国学者乔伊斯和韦尔把奥苏伯尔的教学设计模式概括为“先行组织者模式”。

第一阶段

“先行组织者”的呈现

第二阶段

学习任务和材料的呈现

第三阶级

认知结构的加强

阐明课的目的

呈现“组织者”

鉴别限定性特征

举例

提供前后关系

重复

唤起学习者的知识和

经验的意识

明确组织安排学习的逻辑顺序

明确材料

维持注意

呈现材料

运用综合贯道的原则

促进主动积极的接受学习

引起对学科内容的评析态度

阐明学科内容

(二)行为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及其理论基础

行为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及其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在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众多流派中,对教学设计领域影响最大的是桑代克和斯金纳。这种教学设计模式以行为控制为基础设计教学,以完善人的行为为根本宗旨。

在行为指向的教学设计模式中,最杰出的代表是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模式。这是一种以操作性反应和强化原理为理论基础的,适用于个别化教学的自动教学模式,常被称为“机器教学”。

将“操作条件作用”和“积极强化”的学习理论运用于教学设计,就形成了程序教学设计。

程序教学的设计应遵循五条原则:

第一,积极反应原则;

第二,小步子原则;

第三,即时强化原则;

第四,自定步调原则;

第五,低错误率原则。

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影响了世界教学改革运动,促进了学习理论的科学化,加强了教育学、心理学的有机结合,推动了教学手段的科学化和现代化。即使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仍对我们的教学具有启发意义。

(三)人格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及其理论基础

人本主义心理学用一种整体论的视野研究人性,关心人的潜能和价值,探究解决人类问题和困境的出路,“完美人格”和“太平盛世”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憧憬的理想。人格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就是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因而,“基于完美人格、为了完美人格、在完美人格之中”是该模式的基本特征。

人格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的典型代表是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罗杰斯创立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学生的自我反省和情感体验,在融洽和谐的心理气氛中自由地表现自我、认识自我,达到改变自我、实现自我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