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30 16:26:49
序论:在您撰写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中国的传统节日意义深远,它从多方面满足了人们心理上、生理上等各种社会需要,传承者自强不息、贵和尚美、精忠爱国等文化精神。中国传统节日以及节日中保留的一些习俗经过几千年的风云变幻在现代社会仍然有立足之地,完全取决于中国传统文化自身所具备的的强大的文化生命力。尤其是传统节日春节,放眼中华大地,举目五洲四海,每逢春节,礼花绽放,龙舞翻飞,欢声笑语荡漾,春节热闹了中国,春节也正走向世界。
【关键词】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承;利用
1 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节日是最富有人情味的文化,深深扎根于民众之中,是传统文化的亮点,正如谚语中所说的:“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中国的传统节日是有规定的日期的,这是约定俗成的,正月初一是春节,也是所有传统节日的开始,每个节日都有一定的祭祀或纪念的对象,民间流行着春节祭祖,端午节祭屈原腊月二十三送灶王爷等等;此外,每个节日庆祝的礼仪形式也是有区别的,如清明扫墓踏青,端午吃粽子,中秋赏月等等;端午节主要是为了纪念屈原,中秋节主要是为了纪念嫦娥奔月,丰富的民间传说故事被融入到每个传统节日中。重要的是传统文化节日有文化内涵,有历史记忆,有文明礼仪的传承,还有一种情感的寄托,所承载的文化意蕴不仅存在于传统社会,在当代社会依然具有活力,在未来社会也会被传承。
中国的传统节日蕴涵着千百年的传统文化,而且每一个节日都有它自己的发展形态,融合了美妙的传说、源远流长的历史以及独特的情趣。传统节日习俗具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深深地寄托着整个民族对生活的美好愿望与憧憬。
中国的传统节日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不少节日自商周之后上升为礼俗,成为国家祭典。到秦汉时元旦、除夕、端午、七夕等节日基本已经定型了。之后由于各民族文化的沟通,节日文化得以加快交流,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节日内容不断地得到了充实,如:登高、秋千等新节日内容。道教的发展和佛教的广泛传播,也对节日内容有了新一层的影响,如:四月八浴佛节、腊月初八腊八节等都为佛教信仰的产物。自宋元起,有的传统节日已经成为礼仪和娱乐性质的活动,摆脱了宗教迷信的笼罩、压制,例如用来驱除鬼神的鞭炮,逐渐成为了节日庆典活动的必需品。所以说,节日是在发展中不断的有所补充、丰富、完善,又有所淘汰改进的。
中国传统节日体现了中华民族朴实、热情、勤劳等美好的品质特征,也凝聚着历代人民对生活的美好追求和向往,中华民族永不能忘记它那鲜明的文化符号和文化记忆,它已经成为维系中华民族融合与统一的重要纽带。
2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意义
从哲学意义上讲,传统节日文化浓缩了一个民族的精神,体现了一个民族的追求,凸显一个民族的价值。中国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缩影,是先人追求天人合一的产物,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体现着中华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更具有鲜明的特征传承着中国的几千年的历史文化。
中国人向来有“天下一家”的概念,这种古典的世界主义虽然与今天全球意识不同,但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事实上,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异国需要一个流动地适应、变化与变异成新的过程。值得中国人骄傲的是春节在某些欧美国家或是城市已发展成为一年一度的大型文化节,作为观光旅游项目供人欣赏。当地政府会组织与其相关的活动,市长还会在当天向民众致辞并一同参加游行活动,参加者不仅仅是我们的华人华侨,更多的外国人会参与进来,感受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让世界民众在享受快乐的同时,还能够普及世界文化知识,认识到中华民族的温厚与崇高,我们应努力让春节走出国门,影响更多世界民众。
当今不仅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同时也是文化重组与创新的时代,各国文化通过多种渠道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扬长避短,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人们在联系中对不同体系的文化重新做出判断,多一种文化样式,多一种文化选择,这已经成为一种时代的潮流,势不可挡。
3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社会功能及现实价值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现代城市生活相结合,对人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信仰、民俗活动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如今,中国传统节日与中国现代城市的生活息息相关,其社会功能有以下几点:
3.1 通过饮食文化来缅怀祖先,寄托思念
饮食文化是最易传承的,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家人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在现代城市生活中的人们仍保持着这个传统的饮食文化。
端午节也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这一天各地习俗不尽相同,要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悬艾叶、捣蒜芷,喝雄黄酒,还有的地方要吃油糕和绿豆糕。包粽子所用箬叶可疗咽痛或调女经;将捣蒜和雄黄酒洒在院落门庭可以驱蛇,挂菖蒲,悬艾叶可以驱邪祛病,净化环境。 可见,端午节既是纪念和缅怀爱国的诗人,也是一个驱除瘟疫的节俗。如今,古老智慧和灿烂文化融于一体的端午节已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被列入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与此同时,节日的饮食是饮食文化的精华,是中国自古以来烹饪技术的集中表现。无论人们的生活水平再日益的增高,但传统的饮食仍然经久不衰,一次又一次的出现在我们节日的餐桌上,受到人们的喜爱。
3.2 通过节日活动可以凝聚亲情、友情、乡情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节日活动可以让人们从巨大的工作压力和社会压力中暂时解脱出来,使得身心获得休息,调整心态,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协调相互关系, 缓和矛盾。节日期间,人们有大量的时间走访亲友、相会乡亲四邻,以获得较好的人际 关系,增进人们生活的快乐指数。
3.3 通过节日中的文化娱乐活动带动各个领域的经济效益
通过传统节日的庆典活动,能够影响各行业各领域的产业发展及经济效益;与民俗文化活动相结合,产生浓郁的地方特色。从其现实价值看,中国传统节日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方法,传统节日不仅能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促进节日消费,改善人民生活,还能够调节民众身心健康,是民众情感的寄托,更能够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社会安定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4 现代城市生活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利用
我生活在古都西安,这是一个既现代又古老的城市,对待每一个中国传统节日都有不同的文化精神,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不仅仅是表现在思想上,更多的是对现代城市的衣食住行,信仰等方面的影响。如:“尚红”观念是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色彩精髓,这一点在西安现代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所体现。因为保护传统节日的意义是为了延续历史,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只有利用才称的上是传承保护。
今天的传统节庆其精神内涵越来越不受重视,反而更多地被视为物质享受和假日娱乐。究其原因,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葛剑雄给出了答案——传统节日失去了信仰的支撑。传承中国传统节日最根本的保证是将民间传统转化为民族信仰和公众共识,将传统文化中具有积极意义的信仰赋予新的内容,创造出新的有生命力的节日。
我们不能总让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停留在一种原始的质朴的社会生活水平中,成为一种仅仅是被人们记忆的节日,我们应该将其精神、内涵融入到现代社会之中,在满足对现代社会物质生活的精神向往的同时,更好地在利用借助中传承利用。因为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承利用的目的,仍然是为了发展。通过寻找一些曾经在历史文明中存在,现在已经渐渐消失的文化,或者是在现代文明中,仍然可以通过转型过来,发扬广大的传统文化精神,来推动其他各个产业的发展,真正的让节日文化带动经济,在发展中得到传承利用。
让人们了解到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及精神,传承利用要以文化产业为载体,直接为现代城市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将文化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更好的为现代城市的文化产业建设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露露,中国节—图说民间传统节日[M],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年3月第一版。
[2]李露露,中国民间传统节日[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
[3]张海英,中国传统节日与文化[M],山西:书海出版社,2006年6月。
一、电影中色彩的运用与中国文化的映射
色彩是最具有感染力的视觉语言。色彩作为电影艺术造型的一个重要的视觉元素,除了能像绘画那样还原物象的原有色彩外,还能传递感情、表达情绪。色彩不但可以表现思想主题,刻画人物形象,体现时空转换,创造情绪意境,烘托影片气氛,更是构成影片风格的有力艺术手段。在张艺谋的电影中,红色是最具有代表性的颜色。无论是电影《红高粱》还是《大红灯笼高高挂》都将红色演绎得淋漓尽致。《红高粱》开头,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大块的红色和黄色所构置的画面,影片中,十八里坡的贫瘠荒凉,红色的花轿在黄土飞扬中颠簸起伏,其中“颠轿”一场戏很经典,红色花轿与环境的土黄色形成一种反差色,红色布匹与染房的和谐、不同颜色的服装与沙漠对应所产生的不同的含义、回忆的色彩斑斓与现实的暗淡无光……就像一幅色彩画,整体大色调中细节处处都有不经意的对比,都体现出张艺谋对色彩把握的整体性构想。
红色本就是中国文化中最常使用的色彩,红色在中国人的意向中除了喜庆色彩之外,还象征着胜利、红红火火,象征着强烈的生命力和意志力,象征着人物敢爱敢恨、敢作敢为的情感特征。此外,以红色为基调,还可以利用色彩对人的视觉冲击,激起观众的爱国情怀,唤起民众的共鸣。
除了红色之外,在之后推出的电影中,张艺谋还在电影《金陵十三钗》中使用了灰色。此部电影摒弃了传统的中国红,而是在灰色调和十三钗们色彩斑斓的变化中,显示出影片中战争的残酷、人物内心的丰富色彩、价值观的转变和个人价值的升华,映射出了中国文化中对色彩的渲染和运用。
这些色彩的渲染和运用无一不是对中国文化的诠释,也象征着中国电影文化的进步,从最初最传统的单一红色的渲染到多种色彩对比的出现,中国电影业也从最初的展现中国农耕文化一方面,开始从更深层次挖掘中国文化,试图更理性、更深层次地唤醒国人对自身文化甚至历史的正视和探究。
二、电影主题从乡土文化向城市文化的发展
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农耕文化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传统中庸思想的禁锢和孔孟思想的深入,也使得大众甚至导演的视觉往往都落在中国的乡土文化中。因此,中国传统电影的视角也往往从乡村开始,农民形象深入人心,张艺谋早年的电影《红高粱》、《秋菊打官司》无一不是乡土电影的代表,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本质之一。电影中人物形象的原型大都来源于现实生活“现实中的人物往往比较复杂,具有多面性”乡村电影中农民形象的脸谱化,使人物形象的饱满度和故事情节的吸引力。但是乡村电影的内容往往会让西方文化认为中国文化中只有刻板、落后、愚昧甚至专制的中国乡土形象,因此后续的中国电影开始走向城市。
电影《金陵十三钗》则是站在历史的角度,还原了中国历史,从历史的角度,描述在非常时期,中国人对自己、对民族及对国家的理解和成长。中国的电影不再局限于对乡村生活的表述,而从国家、民族的视角映射中国的民族文化,映射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的转变。
三、电影中所折射的中国女性的个人觉醒与成长
无论中外在传统文化中,女性形象总是围绕两个对立面展开的:第一类是受歧视的女性。男人与女人从出现起,就被置于不平等的地位。长久以来,男人的价值总是高于女人,到处被赋予积极的意义,他们总是优秀的和受赞美的对象;而女性则处处劣于男性,所起的都是消极作用,她们不但魅力被否定,而且总是跟恶毒与放荡联系在一起。第二类是受到颂扬的女性。女性相夫教子的天职和为家庭自我牺牲的精神越来越多地受到赞美。
张艺谋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塑造体现了中国女性的个人觉醒和成长。从最初的电影红高粱,导演张艺谋遵从原作者莫言的思想,还原了他描绘的女性世界,在再现历史的基础上展现出女性在那个年代的压抑和顽强。《红高粱》中展现了九儿形象鲜明的充满生命的活力和努力向上的女性形象,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她努力掌控自己的命运,做自己生命的主人,她具有鲜明的独立意识和勇敢反抗世俗的精神。影片中的九儿勇于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形成鲜明的性格特点,她试图走出男人为自己划分的家庭世界,和男人一起抗击日寇,这个过程表现出了女性强烈的独立意识和愿望,同时也展现出了她的勇敢和前卫,颠覆了封建礼法的观念。同样是抗击日寇,电影《金陵十三钗》中从女学生对风尘女子的好奇、怀疑到怀念尊重,到风尘女子对女学生的不在意轻视到彼此之间的互助成长,让他们从世俗的视角中,从对传统的遵从和背叛中,共同成长,从社会的视角从民族的视角,体现中国女性的成长、觉醒和塑造新的女性形象。
四、电影中的伦理道德观与社会价值观
关键词:传统文化 消解 功利主义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1(a)-0240-02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进入了21世纪,不论是生活方式还是思想观念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生活方式上,物质的极大丰富无时无刻不在诱惑着人们,使人们目不暇接,注意力也随之不停地转移;在思想观念上,信息的极速传播不分昼夜地影响着人们,使人们难以分辨,陷入泥淖而无法自拔。经历欧风美雨的冲刷,受过“”的洗礼,如今很多人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已不甚了然了,甚至一提起传统文化,就联想到小脚长辫、三纲五常等,认为学习传统文化就是开历史的倒车,就是和现代文明为敌。这不能不说是对传统文化的极大误解,更令人担忧的是:持这种想法的人还不在少数。
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几千年文明发展史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形成、积累和流传下来,并且至今仍在影响着当代文化的‘活’ 的中国古代文化。它既以有关的物化的经典文献、文化物品等客体形式存在和延续, 又广泛地以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性格特征、审美趣味、知识结构、行为规范、风尚习俗等主体形式存在和延续。”[1]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历史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虽然也包含一些在今天看来很封建落后的东西,但更多的是今天人们应该继承的优良传统。而且考虑到当今大学生的思想现状,弘扬传统文化不失为一剂良方。
1 大学生崇尚功利的现状令人担忧
现代人越来越忙了,忙得很难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内心”,而是整天奔波着去争取金钱名利等“身外之物”。人们很少再为道义和信念而活,更多的是出于功利上的考虑,希望以最少的付出取得最大的回报。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对传统的道德观产生了冲击,人们倾向于通过经济的发展状况来衡量社会发展的水平,而对道德建设却难免有些忽略。有调查显示:“在对1000名大学生抽样调查中,关于‘知识、友谊、享受、金钱、诚实、创造、成才、奉献、责任感、关爱心’的选择中,63%的学生表示最重要的是金钱,30%的学生认为,‘钱是社会的奖章, 是价值的标准。’”[2|
功利主义充斥于各个领域,连教育也不例外。刘正正指出:“应试教育重学习成绩,社会看重文凭和学历,家长、教师客观上不得不抱着功利的心态来实施教育,甚至这种功利的态度使德育更加无所适从,所谓‘创新教育’、‘生态意识’等新理念成为德育的新时代要求,恐怕也是实用理性的体现。”[3]这种功利的心态影响着家长和教师,也同时在塑造着我们的青年学生。在学习方面,很多同学重视实习经验、绩点、分数和实践教学环节,但不重视理论知识;考试前突击复习,但在平时不注意积累;阅读的课外书以流行小说、励志书籍和人物传记为主,但传统经典名著则少人问津;奔忙于各种考级和考证,但基础知识的储备却很不够……部分同学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找工作,上大学不过是拿些学分混张文凭而已,在校期间学习、人际交往和入党都是为了给毕业和就业提供方便。在活动方面,很多同学只参加有“加分”的社团组织和活动,只争取素质学分予以认定的项目,社会实践只作容易引人注意事情,把大量的心思都用在了宣传炒作上。大家也习惯了以就业的难易和收入的高低作为评判专业好坏的依据,而专业的发展前景、社会意义和个人兴趣等反而都退居其次了。不少女生认为“学得好不如嫁得好”,傍大款已经不再是什么稀奇的事,而一年一度的“公考热”更是让人感到无奈和悲哀。张宏总结说:“不少大学生陷入了‘理想的真空状态’,‘实’与‘利’已当仁不让成为主导因素。追名逐利已渗入诸如交友、入党、各种集体活动等生活的所有领域。对‘实利’的享受满足了大学生‘利己’和‘对外物占有’的自然本性,而得利者颐指气使、众星捧月的场景,更强化了大学生对利益的即时企盼。”[4]大学生应该是充满理想和激情,铁肩担道义、粪土万户侯的群体,但现在暴露出来的功利倾向却是十分令人担忧的。
2 在高校中弘扬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这是对全社会发出的倡议,也是对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要求。
从理想人格形成来说,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在哲学、史学、教育、文学、科学、艺术等各个领域,乐以成道,追求人的完善,追求人的理想,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表现了鲜明的重人文、重人伦的特色”。[5]传统文化中的理想人格是反对过分地世俗化和物欲化,重视修身养性的。《大学》中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张衡的“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夥,而耻智之不博。”[6]等等,都可以作为典型的代表。这种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对修身养性的重视,使得人们在面对诱惑时多了些内心的抗拒,从而更容易摆脱功利的束缚。在高校中弘扬这样的传统文化,使“大学之道”得以回归,让学生们明白上大学不仅仅是为了拿文凭、找工作,而是为了使自己道德更加高尚,人格更加完善,可以使社会更加进步,人们生活更加美好。就像北宋大儒张载所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7]这是一个知识分子的使命和抱负,也应该成为所有青年学子的最高宏愿。
从对义与利的看法来说,中国传统文化主张超越功利或者说义利统一。《左传》中的“德义,利之本也”,《国语》中的“夫义者,利之足也……废义则利不立”,都强调“义”是“利”的前提和基础。孔子的“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孟子的“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8]虽然都不反对追求“利”,但也都把“义”摆在更重要的位置上。这种“义利观”对我们今天无疑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相应教育,使他们在追求“功利”的过程中能始终心怀一把“道义”的标尺,不因贪图小利而忘却大义,不因崇尚物质而迷失自我。
综上所述,在高校中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大学生们体会到传统文化中理想人格的魅力,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心中摆正“义”与“利”的关系,促使自己成为正气凛然、人格完善的人,这对于抵制与消解“功利主义”有着极大的作用,就像刘可在阐述中国哲学时所说:“中国哲学强调人的道德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和人生精神境界的追求,成为协调人际关系、改善社会风尚、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一种精神力量,中国哲学的宇宙观念、人生智慧、思维方法、行为方式等在现代仍然是全人类极其宝贵的思想传统和思想资源,是具有道德教育功能的完美体现。”[9]
参考文献
[1] 顾冠华.中国传统文化论略[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6):34.
[2] 薛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思考[J].前沿,2006(8):65.
[3] 刘正正.传统德育对现代德育的启示[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26.
[4] 张宏.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滑坡的社会原因探究[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20.
[5]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368.
[6] 范晔.后汉书卷五十九·张衡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99,3:1284.
[7] 张载.张载集·朱軾康熙五十八年本張子全書序[M].北京:中华书局,1978,8:396.
摘 要 跆拳道是一项内外兼修的体育运动,它不仅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强身健体的作用,且注重礼仪文化和思想品德修养,使练习者学会尊重、礼让、守纪、忍耐等优秀品质。本文就跆拳道礼仪与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进行研究,为培养大学生优秀思想品质、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跆拳道 礼仪文化 思想行为 一、前言
跆拳道起源于朝鲜半岛,近代起风靡世界各地,是一项集竞技、健身、娱乐于一体,内外兼修的体育运动。跆,意为以脚踢;拳,以拳头打击;道,则是代表道行、礼仪修炼的艺术。跆拳道不仅要求练习者学习技术,更注重礼仪和道德修养。跆拳道可以培养人的热爱祖国、谦虚礼让、坚忍不拔、尊重他人、守时守纪等优秀品质。
跆拳道运动在我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深受青少年的喜爱,全国各地跆拳道馆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出现。全国各高校中也广泛开展跆拳道运动,主要开展形式有跆拳道课、跆拳道训练队、跆拳道俱乐部,颇受大学生欢迎。在上课、训练中将跆拳道礼仪与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结合进行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在思想品德修养方面会起到不可忽视的积极影响。 二、跆拳道礼仪与精神
跆拳道礼仪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表现在人的行为上,高尚的、有价值的举动。外在表现形式为敬礼,表达尊重友好;内在表现人的自身修养。谦虚的语言、友好的态度、好学的作风是跆拳道的重要礼仪。练习跆拳道要做到“讲礼貌、重礼仪,尊敬师长、团结互助,谦虚友好、遵纪守法”。练习者在学习技术之前,首先要学习跆拳道礼仪知识,只有懂得并严格遵循跆拳道礼仪,才能练好跆拳道,从而达到更高层次。
跆拳道推崇“以礼始,以礼终”的精神,“以礼始”即练习者首先要向国旗敬礼,然后向教练致鞠躬礼,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师长的尊敬;训练比赛前,双方要互相敬礼,表达尊重。“以礼终”即训练比赛结束后,向对手、对方教练、本方教练致鞠躬礼,表示尊重、友好和感谢。跆拳道礼仪的作用在于提高练习者的道德修养,磨练其意志品质,使练习者能够始终在礼仪规范下学习跆拳道技能。
跆拳道精神主要体现在隐忍克己、百折不屈。跆拳道练习过程中注重培养练习者坚忍不拔的精神,练习者必须克服自身的弱点,全力以赴积极进取,战胜自己才能达到更高的竞技境界。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跆拳道的结合 (一)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中国是礼仪之邦,传承千年的传统文化在海内外广受推崇。“懂礼貌、重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基本要求,文明礼貌不仅是个人的事,它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风气。一个人无论智力如何高,如果个人修养不够,不会得到社会的认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孝、勇、信、忠”等一系列内容也积极影响着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培养。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跆拳道教学与训练中的实施情况
中国自古以来注重礼仪文化,跆拳道亦是如此,因此跆拳道礼仪与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具有一致性。一个人呈现在别人面前的最直观印象就是文明礼仪素养。有些人的成长过程中缺少礼仪教育,连最起码的尊重别人都做不到。跆拳道礼仪中的“尊师重道”有效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
将跆拳道礼仪教育加入教学和训练中,让学生内外兼修,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做到强身健体与礼仪规范并重,让中国传统文化通过跆拳道礼仪得到传扬。
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历年的跆拳道课及跆拳道队训练为例,教师十分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第一节课并非讲授跆拳道技术,而是向学生讲授跆拳道礼仪和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跆拳道的真正内涵。
跆拳道课及跆拳道队训练中,都有严格的礼节仪式。学生需穿着统一的跆拳道服装,按要求系好道带,每位学生在上课及训练前都需向国旗和老师敬跆拳道鞠躬礼,以表达对国家的热爱和对老师的尊敬。两人配合练习时,要互相敬礼,练习结束后也要再次敬礼,以表示友好和尊重。练习过程中出现动作不到位、气势不够等情况,教师示意后要行礼以表示歉意,目的是让学生的练习动作到位,减少伤害。教师讲解时,不得随意打断讲话,如有问题需行礼鞠躬,得到许可后方可提问问题,得到回到后行礼并说“谢谢”。对抗比赛中,每局开始前双方要敬礼,以表示尊重;如果对判罚有异议,需先向裁判敬礼后再有礼貌的向裁判提出质疑;比赛结束,双方需敬礼,并向对方教练敬礼、握手。上课或训练结束后将跆拳道器材整理归位,所有学生在教师指挥下整理队形,行跆拳道鞠躬礼后离开跆拳道场地。大家一起发声、出招、用力,互相配合,互助友爱,从一定意义上说,跆拳道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强集体主义精神。 四、跆拳道礼仪对大学思想行为的影响
通过在大学生跆拳道课和训练中实施礼仪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跆拳道礼仪的内涵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致,可以说跆拳道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形式。 (一)礼仪文化教育有助于大学生的文明礼貌培养
跆拳道课或者训练中,要求跆拳道练习者举止端庄,有礼貌,尊敬师长,团结同学队友。训练中队友之间比赛前后都要行礼,以表示友好和尊重。往往大学教育中注重社会规范,而对日常礼仪教育缺失,跆拳道礼仪教育恰巧对此进行了有效补充。从实际效果来看,接受跆拳道礼仪文化教育前后学生的表现有较大变化,言谈举止更符合当代大学生应有的气质。 (二)礼仪文化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
跆拳道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培养优秀的意志品质。练习跆拳道的过程必定不是轻松的,跆拳道练习是循序渐进的,只有练习到一定程度才能向更高级别晋升,每一级的锻炼都是需要付出百分百的汗水才能实现。在面对困难时,可能会有放弃和逃避的想法,此时练习者一定要以坚韧不屈的精神克服各种困难,战胜自己心中的畏难情绪,迎难而上。对当代大学生来说,这种精神是必不可少的,在今后从事其他领域的工作也一定会受益匪浅。
大学生无论在校学习期间,还是今后走向社会,都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能够在面对各种问题时迅速、准确的做出反应。相反如果缺乏好的心理素质,遇到问题时容易导致思维混乱,无法解决问题。练习跆拳道可以锻炼人的心理素质,因为在跆拳道对抗比赛中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这就要求练习者处变不惊,放松自己,时刻保持冷静的头脑,合理运用正确的技战术以打败对手。 (三)礼仪文化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现代社会任何活动都离不开交际,良好的沟通交际能力往往可以化繁为简,事半功倍。礼仪是人际交往的前提,一个具备较高修养的人更容易被别人认同,更能够在社会活动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跆拳道练习过程中,沟通交流非常重要,一个人闷头练习是无法得到提高的,这就要求练习者学会与教练、队友交流,发现自身问题及时改进。沟通交流必须严格遵守跆拳道礼仪要求,在一定的规范下进行。大学生在练习跆拳道的过程中如果掌握了跆拳道礼仪的精髓,就可以为建立人际关系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今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四)礼仪文化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提高自身修养
个人修养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约束着我们的行为。任何一个人只有具备良好的个人修养,才会被人们所尊重。古人曾经就提出过“修身养性”,现在我国也应把思想品德、个人修养作为学生的必修课。跆拳道教学、训练中要求必须遵守礼仪,因为跆拳道对抗是非常激烈的,故必须以礼为先,在不违反规则的前提下积极主动进攻争取胜利。在这个过程中,练习者身心得到升华,从而不断提高自我修养。 五、结束语
跆拳道既是一种格斗技术,更是锻炼个人修为的方法。跆拳道礼仪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跆拳道礼仪与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相结合,对提高国民思想文化素质有积极促进作用。在大学跆拳道教学中将技术学习与礼仪教育并重,缺一不可。对于当代大学生,应该大力发展礼仪教育,让专业知识学习、强身健体与礼仪规范齐头并进,能够更迅速融入社会,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丁燕.浅析跆拳道的礼仪与精神[J].体育世界.2012.4:102-103.
[2] 魏箐河.试论跆拳道礼仪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耦合关系[J].科技创新导报.2012(26):243-244.
[3] 任晓凤.跆拳道礼仪内涵及其价值[J].中州体育.2012.2:13.
电视节目与传统文化二者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被人们认为是不容易交集的,甚至是对立、对峙、不可融合的。因为自电视节目产生以来,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人们对它的印象都是大众的、流行的、时尚的;而对传统文化的印象则是小众的、冷僻的、艰涩的、书斋气的甚至是过时的。这些刻板印象的导引,使得以往的电视节目中鲜有传统文化的呈现。近年来,随着中国电视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走本土化之路的道路自觉、文化自信的意识日渐增强,人们开始打破这种对电视节目和传统文化二元对立的刻板印象,以传统文化为资源的电视文化节目,得以超乎寻常的速度、广度和热度快速崛起,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掀起了电视文化节目的收视狂潮。
仅从 21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荧屏上出现的那些传统文化题材的电视文化节目来看: 2011年湖南卫视就率先发力,打造了一档以解读姓氏文化为主题的电视文化节目《非常靠谱》,在趣味互动之中为观众解读姓名深意,追溯家谱文化。但当时的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并未形成可观的体量,也未能引发人们对传统文化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持续关注。而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定位的各类文化节目真正成规模地在电视荧屏上陆续出现的时间节点应该是从 2013年开始的。首当其冲的是 2013年7月,河南卫视推出了一档旨在“体现汉字之美”的电视文化节目《汉字英雄》,从此打开了电视文化节目创作的新思路与新局面;紧接着同年 8月,中央电视台也制作播出了同类题材的文化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也同样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这两档以“汉字”为题材的文化节目所引发的收视热潮以及激荡起的全民文化热议,使得之后一段时间里,央视及全国各大卫视都纷纷将目光投向了“传统文化”这块电视文化节目取材的富矿,并持续发力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电视文化节目热潮。这些文化节目在题材上广泛涉猎了汉字、成语、谜语、诗词、姓氏、典故、书信、礼仪、习俗、戏曲、民歌、民乐以及特定的文化群落和文化系统等传统文化样本,可谓网罗广阔,定位精深。直到 2017开春之际,电视媒体再次凭借“诗词”和“书信”的文化魅力重新引燃了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与热情。
对此,一方面我们为电视文化类节目找到传统文化这一富矿感到欣喜,另一方面又对传统文化资源可能被过度开采感到担忧。电视文化节目应以怎样的姿态、方法与方式来挖掘、再现、表现传统文化?本文的核心命题就此提出:电视怎样应对传统文化?围绕这一命题,本文提出电视节目应对传统文化的三种理念:留存、体验、创造。
一、留存:电视节目对传统文化内容的探索与表达
所谓留存即是对传统文化的一N广普式的打捞寻迹、多层级的凝练提纯以及艺术化的精美再现。留存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保护,这就警醒我们要以一种敬畏的态度去遴选传统文化当中的优秀样本,使其更加真实、自然、美好地呈现于电视荧屏之上。对传统文化的原生态与本真性的追求,实是要谨防我们在留存文化的实践过程中可能对传统文化进行的有意无意的内容歪曲、形象毁坏甚至是价值颠覆,使得传统文化丧失本真而变得面目全非。中华传统文化体量巨大,内涵丰厚,不仅包含了文学性的语言、文字及各种类型的文体创造,还有艺术性的书画、音乐、舞蹈、武术、曲艺等丰富内容,更有着人伦德行、世风规约、价值观念等源远深邃的思想性文本。如此庞大的传统文化体系历经千载仍得以传承留驻并不断扩容增义的一个充分必要条件就是:世人都会在历史与当下的对视中,持续地从历史中搜寻到能够对接当下、启迪当下、激发当下的文化文本,并以此为基准创生新的文化样貌与机体,从而完善和焕新文化的图谱。因此,留存文化的实践路径中我们要层层推进地对传统文化样本进行鉴别、甄选和诠释。
(一)精心发掘
对传统文化的精心发掘是十分需要洞察力的。然而面对如葳蕤大树般繁茂的文化文本时,我们往往困于从何处着眼入手。其实,我们可以明确出三个传统文化发掘的基本定向:其一,从经典中采撷。经典之所以能被誉为经典,必定是在经历了岁月的淘洗后仍旧能够被人们接受、认可甚至是追捧。它体现的是“美”的穿透力,从文人诗词歌赋到名仕琴棋书画,无不体现着“美”的通融与包孕。其二,在传统中探寻。传统并非意味着刻板与严肃,反而是一种灵动与亲善的存在。传统包含着经典的文化艺术品类,更重要的是它体现在对思想道德、风俗典范的规约上。它蕴涵的是“善”的感染力,从美誉传说到佳节风气,皆在传递着“善”的温暖与感念。其三,到生活中体察。“传统文化”之“传统”与现代生活并不是断然割裂的存在。在现代生活当中我们既能观察到传统文化与当下潮流的融合,也会身临那些不断新生的文化样态之中。它显现的是“真”的生命力,这就需要我们从具体可感的社会生活中,以文化为主线去发现真切的情绪,探寻真诚的情感,见证真挚的情怀。以发掘民歌为例,这种凭借口口相传的方式延续至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既依靠从传统文化的富矿中去找寻成体量的民歌曲目,又倚赖寻迹经典中的记载来填补对它的认知,还需要我们从生活中发现它与歌者的踪影来完善对它的感悟。
(二)精细过滤
对传统文化的精细过滤是非常考验判断力的。在对传统文化文本经过了精心发掘的基础之上,就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对其去粗取精,过滤提纯以及推陈出新。首先是去粗取精,传统文化源于历史也行于历史,而历史的局限性也就必然会带来传统文化泥沙俱下的客观存在状态,这就要求我们要对传统文化样本有最基本的价值判断。而判断的标准即为它是否与我们当下的行为规范相贴近,是否与我们当代的价值观念相符合。陈旧的、落后的、封建的、迷信的文化糟粕皆应排除在电视文化节目的选题之外,这不单单是为了净化电视生态,更是在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其次是过滤提纯,这就要求我们对传统文化采取更加精细和精准的归纳总结,凝练提升。把相对松散和抽象的传统文化样本进行精炼概括,留取其中最闪光、最动人、最出彩的部分。最后就是推陈出新,这其实是将传统文化进行精简之后的再次增容,意在结合当下现实而对传统文化精华进行大力发挥和完善。从简明化到 “点”的传统文化内核出发,接着以 “点”连“线”的关联化到当下生活的相关议题当中去,终以“线”铺“面”地将传统文化进行系统化的再锻造,从新建构一套引领潮流、典范当下的文化体系和精神图谱,从而真正实现文化的激活与革新。
(三)精美呈现
对传统文化的精美呈现是极其需要调动想象力的,这也是电视应对传统文化的关键一环,它不仅需要电视人的智慧和才情,更需要其打开丰富的文化想象。类型和性质迥异的各种不同文化文本,如何在体量有限的电视节目中以最舒展的姿态进行表达和呈现,这是需要我们认真打量和精准对位的。电视对“精美”的追求一方面体现在传统文化本身所呈现出来的美学气质,另一方面也体现在其努力地对趣味性的精巧节目设置进行不断探索的各种尝试。如果过于偏重文化的知识性、艺术性传达,趣味性、娱乐性就会略显短缺,节目就会缺少更大范围调动全民关注和参与文化实践的能力。 2013年至今的历次电视文化节目热潮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实现了传统文化的轻娱乐化表达。从表一汇总的文化节目信息来看,这些富含娱乐性的电视文化节目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型:即以《中国诗词大会》为代表的“求知”属性的知识竞赛类,以《叮咯咙咚呛》为代表的“求美”属性的演绎竞艺类,以《咱们穿越吧》为代表的“求真”属性的体验竞技类。一个“竞”字,其实包含了知识性、趣味性和戏剧性在内的诸多精彩的节目表现形式,实现了传统文化在电视节目中的精美呈现。
二、体验:电视节目对传统文化意涵的认知与感悟
所谓体验即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临场式的观摩体察、多元化的亲历体味以及友好性的分享传播。体验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传承,肤浅的、表层的体验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只有带着情感和温度的对传统文化进行切身感受和深入体会才会更有效地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在体验的探寻中,实质上是一种人在文化面前的参与与回归。在对传统文化文本进行深度发掘的基础上,我们要进行一场与传统文化之间的精神之旅,以此来逐步深入到对传统文化意涵的体认、领悟与探索之中。相比对文化的“发掘”,这里的“体验”更注重人与文化接触过程中感性经验的获得与积累。电视文化节目的创作过程中,要谨防创作者对文化文本的二度文化阅读甚至多手文化寻览。电视人必须走出“闭门造车”的文化创作桎梏,这就需要创作者们走近文化的源头去获取第一手的感性认知,丰富第一手的文化经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体验到文化真正魅力与意涵的同时,将电视文化节目的文化地基夯实打牢,由此做出来的文化节目才会更有底气,更具风度。
(一)亲临触摸
文化并不都是抽象的,它也可以是具体可感的存在。电视文化节目的创作之初,特别需要我们走近传统文化的源头和原本,去与文化进行直接的静观对望。无论是观摩一幅古朴的画卷,聆听一首明快的民谣,品味一盏清冽的茗茶,还是打探一段非凡的传奇等,这些对传统文化的零距离“触感”都可以引起我们对文化最直接的感性认识。同时,这种以手、眼、耳、鼻、口等感官对传统文化进行的直接接触所获得的即时感性认知,也是激发电视文艺创作创新灵感的不竭源泉。在黑龙江卫视播出的《见字如面》节目当中,每一封跨越古今的书信被诵读的背后,都是节目创作者们从各路渠道收集的成千上万封历史信件中经过反复研读、判别而最终甄选出来的。更有文化学者在节目中担任“拆信人 ”的角色设置来为观众畅聊解读每一封信件背后的传奇故事与历史脉络。同样是文字信息,如果通过对信件原件的笔迹、墨迹、修痕、纸张等的直接览阅,就会得到丰沛的“触感”,那么在嘉宾诵读和解说的时候就会更加合情合景,入境入心。
(二)亲身感受
如果说对传统文化的亲临触摸,是我们对文化文本深入了解的输入过程,那么亲身感受则是我们在吸收文化经验之后对其进行输出过程中的真挚发挥和演绎。文化的体验者将自己对文化的理解和感受进行表达过程中最关键的还是以情动人,也就是将自己对文化的丰沛的感触借助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传递给观者、闻者。这方面,在电视已播出的部分文化节目中是有诸多节目样本可供参考的:《艺术人生》的动情访谈、《百家讲坛》的真情讲座、《文化正午》的深情评论、《开讲了》的激情演讲、《朗读者》的温情诵读、《传承者》的热情表演等等,都在电视节目与文化结合的探索中树立起了各种典范模式。一个“情”字,不仅将肺腑之情的文化感念进行了抒发,同时还囊括了专业性、艺术性和美学性等在内的各种内容延伸。相信观众们在屏外之端亦能够捕获来自传统文化的震撼心灵的魅力。
(三)亲切参与
电视文化节目的理想目标和追求永远都是为了让更多的观众通过收看文化节目,而受到心灵的陶冶、精神的洗礼,并持续关注和参与到现实的文化实践当中去。那么亲切参与,其实就是我们在将文化感受输出的过程之中,充分与观众分享和交流的实践。这种实践是为了让观众们能够最大限度的互动其中,实现电视文化节目真正的全民关注与参与。亲切,强调的则是观众参与文化节目收视过程中的友好体验。比如在文化体验的环节设置上,文化节目就可以置换文化体验主体。将学者、艺人、传承人、主持人等角色的文化体验过程让位给普通大众进行体验,让观众、各行各业的普通人走进节目,走近文化,并用镜头纪录他们的惊奇与动容。这种置换必定会更加贴合观的收视期待,激发观众的收视热情,因此能够更加深入地产生经验共鸣和情感共鸣。《朗读者》首期节目里的六位朗读人当中就邀请了两位普通素人来诵读书信,他们用平凡的文字来解读自己有意义、充满正能量的人生和传奇故事,令观众领略到了普通人平凡中的不凡而倍受鼓舞和感动。
三、创造:电视节目对传统文化价值的拓展与再造
所谓创造即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动态化定位立意、时尚化的重塑改造以及开拓化的融合创新。创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创新,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持续地激发传统文化的活力。“文化”之“化”除了润物无声的“感化”“教化”“净化”,更有与时俱进的“优化”“变化”“进化”之义。文化总是在伴随着时代的车轮不断地更新和扩容,以适应和满足当下日常生活对文化的需求与期愿。这就需要我们在电视文化节目的创作过程要时刻保持对文化文本的当下定位、立意进行清晰的理解和判断。只有在此基础之上,我们才能够使文化的创造有的放矢,有章可循。在创造文化的理念设计中,有三个关键词是要准确把握的:即日常化、现代化和开放化。
(一)日常化处理
文化对当下日常的关照总是文化最广泛意义上的价值所在。对传统文化的日常化处理有三个层面的释义:其一,是古为今用。传统文化是源于自古的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并在历史的长河中持续积淀、传承和创新。历经几千年的诸多文化文本可谓浩浩汤汤,而今天我们所需要的文化必定是能够与日常生活发生关联的,并对日常生活有着启迪性和引领性作用的。因此我们应当秉持电视文化节目关照当下日常生活的宗旨来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和表达。其二,是雅为俗用。电视文化节目要谨防文化的高谈阔论。电视是服务大众的艺术样态,因此对文化的表达要从精英视野走向大众范畴,着力将陌生化的、小众化的高雅转化为日常化的、大众化的通俗认知。其三,是殊为常用。一些传统文化文本有着特殊的面貌和形式,对日常生活来说也是较为陌生化的存在。如原生态的歌唱形式,虽有充满原始生命力的野性美感但并不都是悦耳动听的,我们若用现代化的摇滚、古典、流行等音乐形式对其进行艺术化的演绎,将会使其重新回归到日常生活中来,再次走进普通大众的视野当中。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在近几年来每逢春节这样一个特殊的节日时段,文化类的电视节目都会小成规模的集中呈现,聚力播出。应当令我们感到欣慰的是,这种借力传统节日的节目播出策略,确实能够在一定的单位时间内掀起不小的文化热潮,从而提振传统文化的传播度与接受度。但想要达到持续性的文化传播效果,还是需要以特殊性的节日节点来带动和活跃日常化的文化局面。
(二)现代化展示
文化的生命力在于认同。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接受是有很大程度上的主观判断,没有流行外衣的文化内核是很难被广泛关注、认知和接受的。所以,电视文化节目在塑造传统文化文本的时候要借用最时尚的、最摩登的方式进行演绎,使其成为当下有机文化的一部分,甚至同样有可能转变为现代意义上的“流行文化”。央视猴年春晚上,歌手谭维维演唱的一首《华阴老腔一声喊》就是杂糅了传统的戏曲形式华阴老腔与现代流行音乐形式摇滚进行了生动的演绎,给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视听感受,同时也点燃了观众们对传统曲艺剧种的关注与兴趣,不失为一次对传统艺术进行现代化展示的成功案例。北京卫视 2015年底推出的一档传统文化竞演类节目《传承者》中,有很多古老而传统的曲艺文化被搬上了电视舞台。在被重新编排和设计的同时,一些传统曲艺表演会被伴以美轮美奂的舞美灯光、搭配动感流行的背景音乐,为观众带来了同样震撼的文化体验。这些节目案例足以说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艺术形式的适宜结合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一条可行路径。
(三)开放化对接
开放意味着广纳并存,这也是文化的一种自信的、包容性的姿态。追求文化的开放化,一是要将传统文化设定为一种多元的存在状态,让单一文化文本与其他多元的文化样态进行碰触、对接与融合,以产生新的文化样态、现象与景观。比如电视文化节目在内容创作上可把城市文化、青春文化、民族文化、“非遗”文化、亚文化等文化样态做相互之间深度的对接、碰撞、与糅合,这将会出现一种崭新的文化释读视角,以透视现代社会与现代人独特的文化气质,同时这种多元融合的文化创新也是作为主流媒体的一种文化引领姿态和倡议方式。二是传统文化的表达要力求开放和多元。如被誉为传统文化精髓的古诗词,除了文化节目中竞技性的背诵、默写、释义,还可以对接其他的文化艺术形式拓展出新颖独特的呈现方式,比如吟唱、戏剧化表演甚至是舞蹈演绎。只要以开放的心态大胆创新尝试,不断施展创意,就会有创造文化的新机遇和新领域。
一、英语学科教学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因此,我们必须加强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渗透,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从而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从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来看,传统文化对于培育和提高人的思想、文化、审美和道德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崇尚道德、重视智能、强调文化艺术修养、注重人文素质的培育等思想,有利于新时期的人的思想素质的提高。而在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中,通过中西两种文化的相互渗透和对比,可以提升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进一步认识,避免对西方文化盲目接受的行为,使中西文化在相互联系和相互吸收中实现融合,从而树立一种进步的、创新的、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2)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增强跨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现在的青年学生们对英美文化津津乐道,但对中华传统文化却只字不提。在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中,适时地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有助于青年学生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也有助于加强他们对异国文化的认识,增强跨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而对于一个价值观和人生观正在逐步形成的青年学生来说,英语课堂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要提高学生语言学习的能力,更要教会他们用英语介绍中华传统文化的语言技巧,从而提高他们的中华文化意识和传播中华文化的能力。我们在教学中,通过不同文化价值观的对比,还可以激发青年学生对中国优秀民族文化的自豪感、成就感与责任心,并指明中华文化对现实社会的指导意义,这是英语教学的重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有着五千多年的东方文明历史,对西方有着很强的吸引力,所以作为新生代的21世纪的青年学生有责任和义务去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因此,在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是跨文化交际的需要。
(3)通过渗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学习英语是为了交流,这种交流不但包括普通的日常交际,而且包括信息和文化的双向沟通。在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其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的知识灌输为主,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双边教学的体现不明显。而在现代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其教学模式采用更适合于学生的多样化的有效的教学形式。因此,在我们的日常英语课堂教学中,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适时地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提高我们教学的有效性。
在以上的内容中,我们简单地分析和探讨了在英语学科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那么,我们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呢?
二、英语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1)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潜移默化地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对于一线的初中英语教师们来说,我们除了必须完成课标要求的知识传授任务以外,还要注重传统文化的渗透,也就是要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们在备课环节就应特别注意设计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这一问题。因为只有不断地熏陶、不断地学习我们的传统文化,学生才能在潜移默化的学习中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和精深,从而达到一种润物无声的良好效果。因此,我们在平时的英语课堂教学中,要潜移默化地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使我们所教的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就能润物无声地继承我们优秀的文化传统,并通过加深对西方文化的理解,从而实现中西优秀文化的融合。
(2)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教师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前提是我们教师自身需要不断提高认识及专业素养,不断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由此看来,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教师必须先要以身作则,只有教师重视了,才能无形中给予学生影响和熏陶,从而让学生能认识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需要新时代的新人类去继承和发扬,也才能让学生在掌握英语知识的同时学习更多的中华文化。
(3)在英语学科教学内容安排上,我们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与时俱进即指能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和实践前沿,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开拓进取,在大胆探索中继承和发展。因此,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必须与时俱进、以人为本,摒弃旧思想、旧文化以及传播的旧途径,即传播传统文化必须要体现进取性、时代性、开放性和创新性。
【关键词】高等学校;传统文化教育;方式;途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传统文化教育既要承传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明成果,又要结合现代社会的客观实际,对高校而言更是如此。高等学校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核心价值观的根本,抛弃传统、忘记根本,就是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离不开大学生的积极参与。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增加对大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要且长远的意义。
一、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素质的基本情况
当前高校大学生普遍为90后,他们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有着相对明显的特征。
(一)价值观偏差和信仰缺失。
90后大学生普遍成长在信息多元化的社会,各种价值观念和不同的文化意识形态相互碰撞与融合,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90后大学生在安逸的生活中,存在一定的惰性,尚未形成稳定而正确的价值观念。在崇尚个人选择、强调个体意识的90后大学生当中,近1/3的大学生处于无信仰状态。“对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大学生信仰的缺失,对大学生保持正确的价值观,明确个人奋斗目标,社会的不竭发展造成影响。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缺乏。
从教学实践来看,大学生普遍对优秀传统文化缺乏应有的认知,对传统文化中的基本内涵缺乏理解。从大学生对于优秀传统文化名著的学习和阅读来看,大学生普遍对中国传统文化书籍学习阅读兴趣不高,传承情况不佳,大部分学生没有完整的看过“四大名著”,对身边的传统艺术和民俗也了解甚少。刚入学的学生中文化品位有西方化的倾向,也证明了传统文化教育阵地的缺失使大学生很容易接受外来不良文化的侵袭。
(三)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心不足。
在与学生的交谈中,学生普遍更乐意谈最新的娱乐八卦等非主流文化和西方的流行文化,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大部分学生表示希望自己能够有较高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素养,但往往因为觉得传统文化学习较为枯燥,较难理解或者不够时尚等原因不能主动学习。对中国传统文化未来的发展,大部分学生能够谈到中国在国外设立的孔子学院将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起到巨大作用,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国内的不断发展也表示出了乐观的态度,但也有部分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未来的发展信心不足。
二、高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和不足
(一)课程设置的边缘化。
在市场经济和高校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校,尤其是二本以下的普通高校,课程设置越来越倾向于就业导向,在专业设置上更加接近市场需求,相应就弱化了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大学人才培养上更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教授,忽视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提高。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除了专业课程之外,接触更多的是外语和计算机,较少主动学习传统文化知识。高校自身对传统文化教育教学认识不够,缺乏明确的指导也是造成传统文化课程教育边缘化的重要因素。
(二)教育内容的附属化。
大部分高校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列为选修课,作为学生获得课外学分的资源,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只是作为主要学习课程的配角。另一方面,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工作长期以来是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来开展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要加强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是指出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比例。
(三)教学形式的简单化。
高校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几乎都是采取课堂教学的方式。近年来,部分高校开设了国学班,专门学习研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形式也相对丰富,但也是作为一个专业来开展教学工作的。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理解只限于课堂教学,尚未安排其他的教学方式来提升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对于中传统文化知识的感触也都来源于书本,没有开展体验式教学形式,不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形成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三、加强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和途径
(一)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改革传统文化教育方式
目前,各高校普遍开设有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但绝大多数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的,属于零散渗透式教学。在大学生中普遍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就是要突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零散渗透式的教学形式,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体系,完善教学课程和教材建设;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师资队伍自身素养,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二)以立德树人活动为载体,引导大学生形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
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与开展立德树人活动的目标相一致。世界各国文化融合日趋增强,文化在增进彼此的交流沟通,增进共识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同文化间的冲突。在高校中普遍开展立德树人活动,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大学生中深耕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大学生在对外交往沟通中实现,不断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交流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