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简述德育的途径范文

时间:2023-08-30 16:26:43

序论:在您撰写简述德育的途径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简述德育的途径

第1篇

关键词:智慧图书馆智能技术服务途径

中图分类号: G25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2)06-0046-03

随着近年来“智慧城市”、“智慧地球”等相关“智慧”概念的提出及在学术研究及实践建设中的蓬勃发展,“智慧”一词已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如何将智慧IT技术如物联网、云计算等运用到所在行业的事业发展和建设之中也成为了人们思考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智慧图书馆”应运而出,并在被赋予了丰富内涵的同时,其也真正进入到了图书馆界学者的研究视野之中。如何看待“智慧图书馆”?与“智能图书馆”又有着的怎样的区别?作为以服务为其存在和核心价值体现的图书馆来说如何构建“智慧图书馆”的服务实现途径?等等。都将是“智慧图书馆”研究中无法逾越的一道难题。本文拟通过在对“智慧图书馆”的概念、发展、内涵、意义认识基础上去尝试解决上述问题。

1 智慧图书馆

1.1 从智能图书馆到智慧图书馆

新世纪以来,图书馆事业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技术在图书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技术应用于图书馆,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岗位开始利用信息技术,且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寻求新的技术,以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质量也因此成了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一种趋势。因此,当智能信息技术——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物联网等初具雏形且逐渐应用于公共交通、物流管理等领域以来,图书馆人就以职业的敏锐眼光看到了其在图书馆建设中的应用价值,如我国的深圳图书馆、东莞图书馆等多家与企业合作,早在2008年研发了24小时智能自助图书馆,成功的将RFID等技术运用到了图书馆的建设与服务之中,使得智能图书馆成为了当代图书馆的主要建设模式和存在形式。但随着2010年IBM“智慧地球”等智慧概念的提出,社会发展的信息化与网络化趋势以及绿色环保等理念深入人心,加之智慧图书馆建设所需的技术环境、人文环境等也逐渐成熟,于是,智慧图书馆被提出并快速的被人们所接受和研究。

1.2 智慧图书馆的提出与发展

虽然早在“智慧地球”等智慧概念提出之前的2003年,芬兰奥卢大学图书馆的Aittola等就在“人机交互移动设备国际研讨会”(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with Mobile Devices an)上发表了题为《智慧图书馆:基于位置感知的移动图书馆服务》论文成果,指出“智慧图书馆”(Smart Library)是一个不受空间限制且可被感知的移动图书馆[1]。2004年,加拿大渥太华的一些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和博物馆建立起了以“智慧图书馆”命名的联盟,但其服务较为单一,主要是利用同一个搜索引擎为联盟图书馆的读者提供一站式服务[2]。

我国图书馆界则对智慧图书馆的实践较早,如早已实践的智能自助图书馆、手机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网络图书馆等,尽管这些图书馆的服务形式不能完全定义为真正的智慧图书馆,但我们也认为这些都是智慧图书馆的主要存在形态。但研究相对较晚,主要是在2010年IBM提出“智慧地球”以后才开始的,且从成果来看对智慧图书馆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研究群体单一、研究范围狭窄、研究数量较少。主要的研究成果是严栋发表于《图书馆学刊》的“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图书馆”[3]、王世伟的“智慧图书馆”系列论文[4-6]等。且从这些研究来看,对智慧图书馆的认识与概念定义是在“智慧地球”等相关概念的理解上演化而来,研究也主要是对智慧图书馆的定义、特点等进行了探讨,尽管也有学者[7]对其服务模式、技术框架进行了构建与研究,但研究还不深入、不成熟。

1.3 智慧图书馆的内涵

学者王世伟[4]认为,目前全球的智慧图书馆尚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建设实践都有待深化。并认为智慧图书馆注重的是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整合集群与协同管理,注重的是新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泛在、便捷和跨时空读者服务,注重的是图书馆的创新发展、转型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笔者也非常赞同这些观点,同时认为,基于智慧图书馆内涵的理解,智慧图书馆的服务途径可从多时间多空间、以人为本、高度智能、基于“第三空间”理念及资源共享和集群式管理等五个维度去构建。

2 智慧图书馆的服务途径及其构建

2.1 多时间、多空间的图书馆服务途径与构建

多时间、多空间的图书馆服务是现代图书馆的基本服务形式,也是智慧图书馆的基本内涵要求之一。智慧图书馆除为用户提供了基于传统的物理图书馆建筑进行的基本书籍借阅等服务外,还能提供了延伸空间与时间的服务,“三网融合”也为这种延伸提供了便捷支持条件,利用网络、电视、新媒体享受基本的图书馆服务不再是难题,网络图书馆、手机图书馆、24小时自助智能图书馆都已保证了全天候的多时间服务。智慧图书馆在多时间、多空间的服务途径构建中,需一方面以实体的物理图书馆为阵地,增加以阅读活动、信息服务等为主要内容/主题的活动,另一方面还需增加手机图书馆、网络数字图书馆、24小时自助图书馆等服务平台,延伸和丰富图书馆的服务载体,使用户在任何时间(包括白天、晚上、节假日)、任何地点(如办公室、家里、地铁)都可以实现通过图书馆进行信息的获取与利用。可喜的是,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建设了网络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和手机图书馆。此外,截止2012年6月底,24小时自助图书馆也已在全国的38个城市得到了应用,随着第五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在2013年即将展开及将24小时图书馆列入评估内容之一,24小时自助图书馆将在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得到应用。再次,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及对信息价值的进一步显现,企业也敏锐的查看到了民众信息需求的迫切性,也开展了诸多的图书借阅服务,如中信出版社所推出的“云端图书馆”[8]。这些方式新颖、服务贴合实际、创建主体多元的服务方式也都进一步阐释了智慧图书馆的多时间、多空间服务内涵特征。

2.2 以人为本的图书馆服务途径与构建

以人为本、绿色发展是近年来我国中央政府提出和谐社会建设要求之一,而这一特征也是智慧图书馆的另一大主要内涵,特别是随着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越来越多的图书馆注重技术在服务与建设中的实践,这对图书馆服务水平、效率的提高毋庸置疑,但在具体的发展中很容易走入迷信现代生活元素而疏忽传统人文特色的歧途,如在馆舍建设、资源构建方面走铺张浪费道路,重馆舍面积及馆藏数量而轻服务,使得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传播、研究、储存的本职功能未能真正发挥该有的作用。智慧图书馆在以人为本的服务途径构建中,应重视原有的传统服务优势,充分发挥馆员及馆藏优势,开展如特色馆藏服务、学科服务、信息咨询服务、数据挖掘等充分发挥了人和信息相互结合而发挥作用的嵌入式、专业化服务,让图书馆真正成为社会知识组织、研究与服务的中心。2000年始于哥本哈根、2009年进入我国的“真人图书馆”[9],就是现代图书馆以人为本服务的一大创新典范,值得各个图书馆的实践借鉴与创新拓展。

2.3 高度智能的图书馆服务途径与构建

智慧图书馆强调图书馆的高度智能与智慧管理。高度智能方面,信息技术及系统的发展促成了今天管理系统广泛应用于图书馆的资源、人力、财务管理等各个领域,Web2.0、RFID等技术的应用也为图书馆智能化的资源定位、智能化的资源推送、智能化的资源定制、智能化的资源管理、智能化的办公等提供了条件和实现的可能。智慧管理方面,图书馆管理者既需重视文献资源的收藏、研究与利用及客户的知识挖掘、组织与服务,也需重视图书馆在社会文化建设中的社会责任:既需重视读者用户的服务环境、服务效率与服务水平建设,也重视将读者吸引、融入到图书馆建设中的作为图书馆可持续发展动力与要素的作用。智慧图书馆在智能化服务的实现途径构建中,可主要以实现智能化的图书存放与调度系统、智能化的图书馆安防系统、智能化的服务环境调节系统(如灯光调节、温度调节等)、智能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如个性化知识的智能化抓取、组织与推送等)为实现突破口,运用智慧管理,推动智慧图书馆对现代图书馆的一场发展理念、服务技术、管理形态的全新革命。

2.4 基于“第三空间”理念的图书馆服务途径与构建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及人们逐渐强调图书馆的文化休闲作用,图书馆从传统的以书为中心转变到未来的以人为中心,以实现阅读、休闲功能的“第三空间”成为共识[10]。“第三空间”这一词也准确表达了近年来人们对图书馆特别是公共图书馆的建设愿望,“第三空间”所反应的图书馆休闲理念也是智慧图书馆的主要理念之一,因为智慧图书馆也强调图书馆的休闲功能。智慧图书馆在基于“第三空间”理念的图书馆服务实现途径构建中,可以通过增加图书馆的如咖啡屋、音乐室、文化活动室等为主要方式来实现,再通过营造舒适的人文、绿色、休闲环境来凸显图书馆的休闲氛围,让读者在休息中阅读、在阅读中休息。

2.5 基于资源共享、集群发展要求的图书馆服务途径与构建

信息社会海量的信息量及用户信息需求的复杂多样化为现代图书馆资源建设提出了挑战,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资源的共享提供了条件。走资源共享道路、构建地方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也因此成为了近年来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趋势之一,总分馆、集群式、联合发展等资源共享模式已在我国东部沿海城市的公共图书馆得到了实践。智慧图书馆的服务由于是一种新型的以知识和信息进行共享整合、便捷利用、多维度服务的服务模式,因此,资源共享与集群式发展是智慧图书馆的一大主要特征。智慧图书馆在基于资源共享、集群发展内涵要求的服务实现途径构建中,需在借鉴已在国外发展成熟、国内迅猛发展的总分馆等建设模式基础上,总结、分析自身的特殊性与差异性,因地制宜,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资源共享、集群管理发展模式。

3 结语

自上世纪中后期以来,关于图书馆是否会灭亡、电子书能否代替纸质书的讨论不绝于耳,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不但证明了图书馆不但不会消亡,更是迎来了一个又一个新的发展高峰,创新的服务方式、服务理念层出不穷,智慧图书馆就是在这样的发展高峰期涌现出来的一个颠覆了传统图书馆认识、内涵的概念,是图书馆经过了一定的发展滞后实现科学跨越发展、转型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新实践。依据智慧图书馆的内涵和理念,构建图书馆服务的服务途径,将为现代图书馆向智慧图书馆的发展打造基础,为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带来更好的服务质量,能将图书馆打造成一个社会中更具魅力的公共文化服务结点。

参考文献:

[1]Aittola M, Ryhanen T, Ojala T. Smart Library :Location-AwareMobile Library Service[J].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with Mobile Devices and Services, 2003,(5):411-415.

[2]Can't Find What You're Looking for Using Smart Library[EB/OL].[2012-10-15].http://biblioottawalibrary.ca/en/main/find/catalog/looking/smart.

[3]严栋.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图书馆[J].图书馆学刊,2010,(7):8-10.

[4]王世伟.未来图书馆的新模式—智慧图书馆[J].图书馆建设,2011,(12):1-4.

[5]王世伟.论智慧图书馆的三大特点[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6):22-28.

[6]王世伟.再论智慧图书馆[J].图书馆杂志,2012,(11):2-6.

[7]乌恩.智慧图书馆及其服务模式的构建[J].情报资料工作,2012,(5):102-105.

[8]董一寒.中信“云端图书馆”引领书店新商机[].经济视野,2012,(Z1).

[9]星辰海真人图书馆.我们在建真人图书馆,你愿意成为一本真人书吗?[EB/OL].[2012-08-26].http:///projects/308126.

第2篇

【关键词】图书馆;图书馆精神;和谐图书馆

图书馆文化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含义与性质,它是一个在不断生长、变化着的有机个体。时下,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的重要战略组成部分,由于人们的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对图书馆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图书馆将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今,大力提倡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各个行业都在打造自己的文化,包装并树立自身的新形象,确立新的价值导向。在新形势下,图书馆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阵地,大力弘扬图书馆精神,构建和谐图书馆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图书馆精神与构建和谐图书馆的关系

(一)解读图书馆精神

经过长期的工作实践而形成的一种思想稳定行为风尚就是图书馆精神。它是馆员等各种群体在政治态度、思想情操、精神风貌和职业道德意识方面的总称。图书馆精神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我们将其简单的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事业精神,即每个公民都享有平等使用和自由利用图书馆的权利,图书馆要致力于办成国民大众事业,为每个公民提供免费服务并为公民提供基本权利保障;二是科学精神,即图书馆要事实就是、遵照科学原则办得越来越好;三是职业素养精神,即每个公民在享受到图书馆提供的便捷服务时,更要热爱国家、热爱图书馆、热爱每一本书籍、爱岗敬业。总之,正确的图书馆精神不仅要体现图书馆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实质内涵,还要体现图书馆与其他行业的本质差别,不断的发展追求,随着社会时代的不断进步,与时俱进,充分的体现时代精神。

(二)什么是和谐图书馆

“和谐”的本意是和睦协调。和谐图书馆就是指在图书馆各系统或部门在产生矛盾时,能互相包容、和睦相处、化解矛盾,使图书馆处在一个和谐、健康和富有生命力的环境中。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一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简而言之,馆员和读者与图书馆的工作大环境和学习阅读环境之间的和谐相处;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主要是指馆员之间的和谐、馆员与读者之间的和谐、读者之间的和谐;三是读者的需要与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和谐;四是开办图书馆的理念与社会发展目标的和谐。综上所述,构建和谐图书馆必须按照上述四个方面来进行,它们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

二、图书馆精神对构建和谐图书馆的促进作用

图书馆精神对构建和谐图书馆有大的促进作用,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增强图书馆的凝聚力,促进人与人和谐

凝聚力是一个集体团结的象征,只有具有强大的凝聚力集体中的全体人员才能朝着一个共同的方向努力,才会取得成功。图书馆的主体即馆员和读者。他们的关系又可以细化为三个层面:一是馆员与馆员,二是读者与读者,三是馆员与读者。图书馆精神能持久的激发图书馆全体工作人员的集体意识,产生同舟共济,荣辱与共的观念,强大的图书馆凝聚力促进了图书馆内部成员之间的和谐相处。读者是图书馆赖以生存的依靠,图书馆为读者提供良好的服务和丰富的储藏资源会加深读者对图书馆的喜爱和依赖,促使他们关心图书馆未来的发展,为办好图书馆提供帮助。

(二)提高服务质量,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图书馆要重视馆员的职业素养,着重强调事业精神,培养他们良好的工作作风与精神面貌,结合全体工作人员的智慧、思想和意志制定出图书馆的共同目标和理想,从而真正意义上的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在工作中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素质,挖掘自身的潜力,时时刻刻为读者着想,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为读者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

(三)搭建图书馆资源与读者之间的坚实桥梁

图书馆要全面了解读者的切身需求,为图书馆的资源建设与读者之间搭建一个坚实桥梁,发扬科学精神,建设一套适合且合理的读者馆藏资源结构体系,使这些丰富的馆藏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使用。所以,图书馆要尽最大努力为读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要主动地与读者交流、沟通,寻找读者遇到的难题,有针对性的、为读者提供更深层次的服务,从而创造图书馆资源与读者和谐相处的氛围。

三、弘扬图书馆精神,构建和谐图书馆

(一)用自尊构建图书馆内部和谐

构建图书馆的内部和谐主要包括各部门之间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馆藏文献资料比例结构的和谐。人是构成社会的主体,所以在众多的和谐关系中,最应该关注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图书馆工作人员是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做好内部馆员之间的和谐是图书馆内部和谐的重要标志。可以采取建立相关激励机制、矛盾解决机制和竞争机制等措施,来调解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以达到营造和谐工作环境的目的。在各种激励机制中,精神激励显得尤为重要。图书馆精神可以激发出馆员们强烈的自尊感和强大的自强、自信信念,凭借这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图书馆内馆员之间、各部门之间、上下级的关系都会变得更和谐。

(二)用自豪搭建图书馆外部和谐

图书馆在社会中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它与社会个成员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图书馆不仅要搞好内部关系的和谐,还要搞好外部关系的和谐。图书馆应用强烈的自豪、自爱精神不仅要处理好与读者的关系,明确读者就是“上帝”的服务准则,把弘扬图书馆精神作为工作动力,提高读者服务质量。还要处理好图书馆与各有关部门的关系,获得他们对图书馆未来长期发展的大力支持,使得图书馆能在社会的各种外部关系中和谐发展。除此之外,图书馆还可以利用馆藏的文献资料科学处理好与社会外部关系的和谐相处,同时馆员以优质的服务满足社会大众的需求,为图书馆的发展与建设构建一个健康、和谐的外部环境。

(三)用创新实现图书馆的和谐管理

图书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史时期,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管理机制存在着很多缺陷,比如说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低下,图书馆的教育功能长期偏离发展轨道,以及不合理的管理规章制度等都阻碍了图书馆的健康发展。所以,要改变图书馆的现状,就必须大力倡导改革、鼓励创新、大胆摸索、探究,把图书馆精神运用到实践中去,从而实现图书馆的和谐管理。图书馆要改变管理制度不合理的现象,要从图书馆生存发展的根源上去探索,利用人力资源和吉他有利条件,组成合理的管理制度和部门、人员构成方式,并尽量使各要素之间协调发展,慢慢的提升图书馆馆员群体的能力素养和图书馆自身的整体形象。同时,图书馆还应该建立一套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团队文化,并逐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从而达到图书馆内部观景的和谐管理;还要根据图书馆的发展目标和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建立一套不仅能充分发挥自身长处还能与外部环境协调一致的机制,进而达到图书馆与外部环境的健康、和谐发展。

(四)用服务营造图书馆的和谐氛围

图书馆要营造和谐的服务氛围,主要应从这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美化图书馆的内部环境,二是构建和谐的图书馆人际关系,三是做到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与读者的需求量和谐,四是优质的服务与享受知识获得的和谐。首先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无论是图书馆的内部环境美化建设,还是文献资料的丰富建设,以及馆员团队的素质建设,都应一切活动以“人”为出发点,来改革和创新图书馆的管理体系。把读者就是“上帝”作为图书馆的精神理念,把为读者服务当作是图书馆馆员们的最高人生奋斗境界。在这种强大精神力量的推动下,毫无疑问,图书馆工作人员为读者营造的是和谐、友爱的服务氛围。

(五)用坚持打造图书馆的美好未来

书是知识的源泉,不仅能提高自身素养,还能塑造健全的人格,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然而,书又是连接图书馆与外部社会的纽带,更是图书馆得以生存下去的基础。我们要追求热爱读书的精神,把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永恒的出发点,重视书对整个社会和人类产生的巨大作用。图书馆要继续、持久的发展下去,就必须关注社会对书的依赖性,并把这种强烈的依赖性作为图书馆未来坚持发展的巨大推动力。不管图书馆未来的发展道路如何艰辛,作为书籍的热爱者、作为图书馆的忠实追随者、我们都应当支持它,把它当成人类的最终知识宝库去爱护和建设它。不论是从事图书馆工作的人还是非从业人员,都应该有一种嗜书如命的精神,把建设图书馆当作自己的事,那么构建和谐社会,打造图书馆的美好为了就一定指日可待。

四、结语

当下,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面对这个浮躁的世界,构建一个令读者心旷神怡、舒适愉悦的图书馆环境显得迫在眉睫。加强图书馆的精神文化建设,创建一个安静舒适、充满活力、充满友爱、人性化的和谐图书馆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每一个公民的共同期盼。让每一个读者能够感受到图书馆浓浓的人文关爱,从中汲取丰富的知识养分,体会图书馆浓厚的文化氛围。从人文精神、管理和创新等方面去促进和谐图书馆的构建,从长远来看,大大促进了社会教育功能的步伐全面、稳定的推进。

参考文献:

[1]李云梅. 浅论图书馆精神与构建和谐图书馆[J]. 科技信息,2013,06:74.

[2]吕广生.构建和谐图书馆的探讨[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6,S1:170-172+155.

[3]邱越秀. 试论和谐图书馆的构建与图书馆精神[J]. 河南图书馆学刊,2006,06:51-53.

[4]张文卿. 对构建和谐图书馆的探讨[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07:134+150.

第3篇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创新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19-0160-01

当今是一个计算机以及网络技术爆炸式发展的时期,相关技术的发展在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高校图书馆也不例外,在相关技术的帮助下,数字化的图书馆建设及在数字图书馆下服务内容及方式上相比起以前都有了较大的改变。数字图书馆也称电子图书馆或虚拟图书馆,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等多种手段将图像,文字,语音,影像和软件等信息资源数字化,并在网络上传递和检索,提供信息服务的信息中心或数据库。由此可见不仅文献的载体上日益多元化,而且图书的借阅范围上也突破了以往时空的限制,变得更加方便快捷。然而当前的校内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方面依然还存在着脱节于未来图书馆发展趋势的地方,具体来说就是馆内信息及人才的充足与读者需求满足上的欠缺这一矛盾状态。当前我校的图书馆数字资源在利用率上尚显不足,信息资源开发不够,网络的参与程度仍然有限,图书馆的数字化进程处于严重滞后的境地。因此,我校在数字化图书馆建设过程中如何抓住机遇将自己的馆藏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处理与整合,同时结合本校专业设置和教学科研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手段,将信息资源有针对性,有重点的提供给读者,服务于读者,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1 了解读者需要,做好读者分析工作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应量力而行,因“校”制宜,所以了解读者需要,做好读者分析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我校图书馆的读者群主要是校内老师,学生,科研部门人员及行政人员等。在接下来的读者分析工作中,要充分考虑到我校是一所理工类院校,理工类专业占主体,同时校内各专职科研人员、教师、博士生、硕士生、行政人员、教辅人员、本科生等等人员的不同读者需求,了解把握不同读者之间的差异,并最终将读者需求分析得出的结果运用到接下来的图书馆建设之中。

2 拓宽服务领域,深化服务内容,开展特色服务

1)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科技文献的数量获得了极大的增长,文献的载体也呈现出日益多元化的特点,这就使得科研人员常常会在做科研时遇到寻找资料困难的问题,难以在短时间内找到合适的文献,结果就造成了大量时间与资源的浪费,为此,我馆情报信息部主动与各学院及科研部门取得联系,派专人负责为教学和科研提供课题查新,查引,查收,事实与数据查询,课题跟踪,文献检索等服务。并紧密追踪当前相关领域的研究动态,获取最有价值的信息资源。

2)“以人为本”是图书馆的现代办馆理念,为此我馆格外重视对读者反馈信息的搜集工作,同时重视对读者个人的培训工作,图书馆是培养造就高层次人才的场所,能否提供高效优质的资源将会是判定图书馆服务水平的一项重要标准。要尽最大限度发挥数字图书馆应有的智能,重视对读者的培训工作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具体来说,图书馆应当积极引导读者接触掌握文献检索的知识,了解相关检索技巧,使读者能够运用各种手段检索自己所需资料。对读者的培训工作尤其要重视学校每年的开学季,在每一届新生入校时,我馆情报信息部都开设信息检索课,使学生刚入学即可掌握信息查询,检索的方法,通过对学生们的培训提高数字图书馆的利用效率。

3)我馆的网络信息部自主研发建设了FTP网上资源数据库。把学生在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常用的工具软件,学习软件等网络资源集中到FTP数据库中,方便学生及教师查阅,大大缩短了在网上检索这些资源所需要的时间。

4)面对图书馆数字建设投资有限的情况,我们更多的是从合理运用在手经费来完成数字化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由于馆舍和经费的限制,任何一个图书馆都无法完全满足读者对文献的需求,通过图书馆之间的互借机制,就可以圆满的解决这一问题。

馆际互借就是对于本馆没有的文献,在本馆读者需要时,根据馆际互借制度、协议、办法和收费标准,向外馆借入;反之,在外馆向本馆提出馆际互借请求时,借出本馆所拥有的文献,满足外馆的文献需求。适用于返还式文献和复制-非返还式文献。我校馆际互借可通过4种途径来获取文献:通过CALIS检索获取主要为自科方面的文献;通过CASHL检索主要为人文社科方面的文献;通过万方检索外文期刊论文;吉林省图书馆联盟。

5)我校图书馆还积极借助电子邮箱、电话等手段提供参与式服务与互动式服务。为确保工作的效率与效果,我馆与各院、系积极合作,以指定专人或者委托各院系资料员的形式,开展图书信息文献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同时也可以作为向各个学院、系部定期介绍图书馆新资源及新服务的窗口。

6)考虑到当前我校图书馆各方面制约因素的存在,为满足读者需要,提升服务质量,我校图书馆开展了有深度的定制式服务,也就是常说的个性化服务,通过向用户发送期刊及新书书目等个性化信息服务,以及自觉过滤信息垃圾的方式,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和推荐质量。

就信息递送环节,既可以是借助电子邮件的人工递送,也可以是借由智能软件实现全自动检索递送。智能软件的全自动检索递送环节,首先是用户将个人档案、欲检索信息及信息的关键字输入系统中,然后借由人工智能软件在网络资源中进行检索,然后将查询信息传递至用户,这一定制服务的特点就是申请者完成第一次请求输入之后,就会定期的不间断接受该领域最新消息,展现了信息服务的主动性特点与可持续性。

3 树立读者至上,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鼓励掌握多种服务技能

尽管我们强调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强调网络的发展迅速,但不应该忽略最基础的问题:计算机网的具体操作还是需要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来完成。因此,培养优秀的图书馆工作人员尤为重要。首先,作为图书馆馆员,要时刻有提高自身素质的意识,不断的学习,掌握计算机相关的多方面知识;其次,“读者至上,读者为中心”从来都是我校图书馆的办馆理念。随着办馆条件的变化,馆员队伍的壮大,人员素质的提高以及各种现代化设备与技术的配备,我馆已成为学校文献信息中心,在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中发挥越来越大地作用。

4 结束语

当今世界是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但是对于图书馆来说,服务创新是其永恒不变的主题,为此,我们必须坚持不断地探索,紧跟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新方向,努力将其建设成为一座能够胜任教育、科研以及学习的理想之所。

参考文献

[1]杨玛萍.论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

第4篇

论文摘要:研究发现。教育技术实践理论的建构途径是:关注一线教师的实践智慧,并与一线教师组成研究和学习的共同体,在合作与对话中能够实现教育技术实践理论的建构。

1实践理论解析

实践理论是教育技术学的理论主体,它体现了教育技术独特的存在方式和固有的教育价值。“实践理论基于规范的哲学理论与一般的科学理论,但并不是二者简单机械的拼凑。因此,不能把教育技术的实践理论看作是一般科学理论的逻辑推演与简单延伸,它是以规范的哲学理论和一般的科学理论为理论基础,在对纷繁复杂的教育技术实践经验进行提炼和合理的抽象中建构而成。教育技术实践经验主要指一线教师(包括信息技术老师和其它各学科老师,他们是教育技术重要的实践者)使用教育技术(目前也称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实践的过程和体验。信息化教学的实践领域是教育技术实践理论形成的领域,而这里的“实践领域”不是单纯的“理论”与“技术”的应用领域,它是基于教师固有的“实践性知识”与“实践性思考方式”基础之上的复杂的、丰富的活生生的现实存在。笔者认为,一线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育技术实践理论研究者值得挖掘的财富,因此,教育技术实践理论建构的出发点是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关于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在下文有详细阐述)。教育技术研究人员的使命在于,通过与一线教师的合作性的、实践性的讨论和反思性研究中,一方面指导一线教师开展基于信息技术的实践性研究(如行动研究,反思性教学)并参与到其中,一方面将这些实践性研究所形成的个人实践理论进行合理的提炼和抽象,在此基础上形成教育技术的实践理论。

2对话视角的教育技术实践理论研究

2.1关于对话

对话作为一个日常生活的基本话语,是人际交流和沟通的诸多形式之一。在学术层面上,它又是个重要的学术话语,其覆盖的内容极其广泛,研究的方向和角度也呈现多样化。

对话哲学家巴赫金指出:“一切莫不都归结于对话,一切都是手段,对话才是目的。两个声音,才是生命的最低条件,生存的最低条件。”对话理论家戴维·伯姆从社会应用的角度阐述了对话理论,在伯姆看来,对话是一个多层面的过程,远远超过了传统意义上所指的谈话和交流范畴,他认为,究其本质人类的思维并非是对客观实在的完全、真实再现,它只是一种有限的媒质,生成于集体之中,并在集体中维持。

狄尔泰式的主体间性对话、伽达默尔式的解释学对话、德里达式的互文性对话,哈贝马斯的交往式对话等等有关对话的种种理论都在不同程度上阐发了各自关于对话的基本哲学观点和理论视角。

“融合”构成了对话理论的一块重要基石。“融合”是主体在对话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多元的,多样性的交流样态,“理解”是“融合”式的交流得以进行的重要因素,理解需要对话双方搁置己见,闲置自身的思维假定,并对对话过程进行敏锐的感知,仔细的审视自身和对方的思维假定,对话的目的不是对话本身,对话的最终目的是对话双方的反思性实践,因此对话需要不断的反思和总结,在反思性实践中不断的自我超越。

2.2在基于对话的实践研究中实现教育技术实践理论的建构

教育技术实践理论的建构对教育技术研究者的研究传统提出了挑战,“多少年来,教育技术学领域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实验验证假说作为方法论核心的”。人们普遍认为基于假说验证的因果关系判明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然而这种忽略教师个体活生生的存在,仅靠因果关系推定式的独白思维,在一线教师的实践中会得到支持吗?笔者认为,对于一线教师,因果关系并不重要,而指出“今后该怎么做”却是一线教师迫切需要的,因此教育技术需要开展对教育实践起直接指导作用的理论研究(即实践性理论)而基于对话的实践研究开辟了一条教育技术实践理论建构的有效途径。

基于对话的实践研究需要教育技术研究者要克服停留在象牙塔里独白式的因果推定研究,需要他们走进教师的生活世界,在教育的真实情境中,体验教师的生活,以教师个体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生活体验作为研究的基础,从关注教师的个人体验和实践性知识开始,与一线教师展开“深度汇谈”,在相互合作的反思性实践中形成学习和研究的共同体,从而共同完成对教育技术实践理论的建构。

2.2.1关注教师的实践性知识

要建立教育技术的实践理论首先必须确认的是教育技术研究首先是实践性研究,其主体是教师,研究的目的在于改进教学,研究的内容在于创造性问题的解决,而教学问题的创造性解决往往与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具有密切相关性。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带有浓厚的个人私有色彩,它贮存于教师个人头脑中、为教师个人所享用。“伽达默尔曾经指出,实践知识与掌握一般规律的理论知识的根本不同在于它是针对具体情况的,因此它必须把握情况的无限多变化,并通过具体运用来发展和充实一般。日本学者佐藤学认为:实践性知识是在教师的专业领域中有别于一般大众的知识和各领域研究者之知识的教师固有的知识。实践性知识与其说是在“理论的实践化”中发挥功能的知识,不如说是在教师的实践情境中支撑具体选择与判断的知识。我国著名学者陈向明教授将教师的知识分为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她认为前者通过阅读和听讲座获得,后者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或表现出来的知识,实践性知识影响着教师对理论性知识的吸收与运用,支配着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不可或缺的保障。 一线教师使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实践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实践智慧是教育技术实践论研究的重要“素材”,它们为教育技术的理论研究赋予了实践性,教育技术究者在指导教师开展反思性教学,展开行动研究和叙事研究的过程中,引导并鼓励教师公开交流它们的个体经验和个体实践知识,与教师们展开平等的对话和交流,尊重教师的个体生活体验和个体实践知识,并将个体教师独特的关于个人如何实践的体验和反思进行合理的概括和抽象,在对这些实践经验的理论化研究中,形成一条“自下而上”的探索之路,产生教育技术对教育世界独特的理解视角,在这样的理解中教育技术说出自己的话语—实现教育技术实践理论的建构。

2.2.2与教师组成学习和研究共同体

学习共同体的要素包括:共同的问题、为问题而聚集在一起的共同体成员,围绕着问题展开的反思性实践,问题是学习共同体的核心要素。共同体中待沟通和解决的问题是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而不是从国外的教育技术理论中演绎出来的问题。(目前国内的教育技术研究存在一个比较奇怪的思路,不是从自己的实际问题出发,寻求相应的解决之道,而是恰好相反,是从西方的教育技术理路出发,来寻求自己的问题。)共同体内部不存在专家学者自上而下的指导,也不存在一线教师自下而上的服从,不存在实践与研究简单的二元对立,教育技术研究者和一线教师之间形成的学习和研究的共同体是圆形的,动态的,互相渗透的,是平等的不分等级的,共同体成员之间围绕着待解决的问题展开各种复杂形式的沟通—表达和聆听各自的困惑、心得,互相纠正和补充。在平等的对话中,共同体成员成为每个人用于返照自我的一面镜子,他们之间实现着意义的共享,体验并分享着集体思维的强大力量。共同体成员特别是参与到其中的研究者需要闲置自身的思维假定,并对对话过程进行敏锐的感知。倘若我们只站在教育理论的高度远远的观望着教育实践,做教育实践的观察者,而不去做教育实践的参与者的话,那么教育技术理论永远也不会具备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能力。教育技术研究者只有亲身处于共同体中,他们自身方能感受到作为生命整体与教学生活世界融为一体的存在,才能理解教育中产生的问题,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2.2.3一个不该忽视的群体—信息技术教师

信息技术教师作为教育技术的实践队伍中的重要分子,应将之纳入到教育技术理论研究群体之内。教育技术理论研究者需要看到信息技术教师这一群体在对教育技术实践理论的建构过程中所起的不容忽视的作用,他们不仅仅是为其他老师做课件、打材料,不仅仅是上好信息技术课,不仅仅是提高自己的技术技能,理论研究者所看到的信息技术老师吏应该是教育技术实践理论的素材提供者,是教育技术实践理论的建构者和研究者,是教育技术实践理论应用的创新者和推广者。

就信息技术教师本身而言,他们要具有为教育技术研究服务的意识,能够在自身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挖掘自身关于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的实践智慧,加强和学科教师的合作,培养与他们沟通和对话的能力。目前信息技术教师与学科教师缺乏沟通和配合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很多毕业生在中学里的地位一直不尽人意,很多人埋怨学校的不重视,埋怨学校的条件差,埋怨客观条件他们的不利,我们是否更应该反省一下自身的问题。

第5篇

【关键词】建筑能耗;绿色建筑;建筑节能

中图分类号: TE0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建筑节能有狭义的和广义的两种概念。狭义上讲,建筑节能通常与建筑物结构部件的组合、加工及建筑的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关系较多,尤其是建筑运行过程中的能耗,是狭义节能研究的重点,与之相对应的是一般建筑的节能。广义上讲,建筑节能需要考虑建筑物整个寿命周期内的能源耗费状况,与之相对应的是绿色建筑的节能。要跟深层次的解决问题,既要抓住细节,也要从大局上做到整体节能。

2建筑能耗的状况和分类

2.1建筑能耗的分类

我国城镇建筑能源消耗按其性质可分为如下五类:

(1)北方地区采暖能耗

(2)除采暖外的住宅能耗(照明、炊事、生活热水、家电、空调)

(3)除采暖外的普通公共建筑能耗(办公室、中小型商店、学校等)

(4)除采暖外的大型公共建筑能耗(写字楼、星级酒店、大型购物中心等)

(5)工业建筑能耗

之所以把采暖能耗分出是因为此部分能耗有其特殊性;而把非住宅民用建筑分为普通公共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是因为这两类建筑的能源消耗量差别巨大。

2.2建筑节能的现况

建筑节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无疑是十分重大的,然而长期以来单纯依靠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强制性条文实施却难以得到推动,这既有政策法规的原因,也与缺乏深入地开展科学建筑规划与设计、加快节能新技术的开发及应用有关。

建筑节能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该立足于我国不同建筑的用能特点和建筑的全生命周期过程,在规划、设计、运行等各个阶段通过技术集成化的解决手段,降低建筑能源需求、优化供能系统设计、开发新型能源系统方式、提高运行效率。根据近30年来能源界的研究和实践,目前普遍认为建筑节能是各种节能途径中潜力最大、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是缓解能源紧张、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与能源供应不足这对矛盾的最有效措施之一。

2.3建筑节能的方向

根据现有的能耗问题,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探讨,建筑节能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

1、优化建筑设计

建筑造型及围护结构形式对建筑物性能有决定性影响。直接的影响包括建筑物与外环境的换热量、自然通风状况和自然采光水平等。而这三方面涉及的内容将构成70%以上的建筑采暖通风空调能耗。

2、建筑围护结构材料和部品

开发新的建筑围护结构部件,以更好的满足保温、隔热、透光、通风等各种需求,甚至可根据变化了外界条件随时改变其物理性能,达到维持室内良好的物理环境同时降低能源消耗的目的。

3、通风装置与排风热回收装置

对于住宅建筑和普通公共建筑,当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做到一定水平后,室内外通风形成的热量或冷量损失,成为住宅能耗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排风热回收而言,国内目前已研制成功蜂窝状铝膜式、热管式等显热回收器,这只对降低冬季采暖能耗有效。

4、各种热泵技术

通过热泵技术提升低品位热能的温度,为其建筑提供热量,是建筑能源供应系统提高效率降低能耗的重要途径,也是建筑设备节能技术发展的重点之一。

3 建筑节能的关键问题和误区

任何建筑都不可能面对的是同一问题,面对越来越多元化的建筑环境,我们所面临的建筑问题越来越多,许多建筑往往凭自己的“经验”来看问题,而不去寻求正确科学的方法,这为建筑节能带来了不少问题。

3.1建筑节能的关键问题

(1)任何一种技术都有适用性的问题

(2)没有一种包医百病的“先进”技术

(3)在西方国家是节能的技术,在中国可能就是不节能的。以用电为例:

欧洲大部分电力来自水电与核电,因此采暖的能源利用效率:热泵>电加热采暖>燃气采暖, 中国主要燃煤发电,电并非清洁能源,难道直接电热采暖是清洁和节能的?

(4)南方地区外墙保温不是建筑节能的重点,某些情况下,盲目的增加保温会增加建筑能耗‘南方住宅建筑节能的关键是遮阳,自然通风。

(5)不要凭自己的“经验”行事,你了解北方的建筑,难道来到南方还照北方的建筑经验吗?要因地制宜,不能忽略任何一个小问题。

3.2建筑节能易陷入的误区

盲目复制发达国家的所谓“先进技术”,导致消耗更多的能量!!!在热带地区应该推广高保温性能外墙和双层皮幕墙吗?在热带地区应该推广高保温性能外墙和双层皮幕墙吗?在热带地区高层建筑上大面积用光伏板合适吗?地源热泵、热电冷三联供一定节能吗?大型区域供冷系统节能吗?美国模式的大型不分区变风量空调系统是先进技术吗?

3.3典型错误

不考虑气候特征和建筑类型,盲目采用单一类型“不节能”的双层皮幕墙形式

南方,办公建筑,玻璃幕墙,内循环、热量全部带入、消耗风机电耗、住宅也采用“双层皮”。

分不清外呼吸、内呼吸幕墙系统对内、外层玻璃的不同性能要求,一律“外单、内中空”,

内循环:外层玻璃应用双层中空。

通风不畅,甚至无法通风:增加公共建筑空调负荷,夹层不设置水平遮阳百叶:性能无法调节。

结束语

建筑节能并不是一个小问题,特别是在中国,中国的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典型的人多地少,这就造成我国特别是发达地区人口密度和建房密度成正比!房子多意味着耗能大还不一定能达到建筑的最好效果。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环境、关注资源、关注健康。那么绿色建筑作为一种新的节能绿色的标志,也越来越被大众所接收甚至需求,所以如何节能,如何绿色成了建筑行业越来越重视的问题。

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第三产业比例增大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我国建筑能耗有可能增长迅速。若不采取有效的节能措施,到2020年建筑能耗将比2005年翻一番以上。当前我国开展建筑节能的工作重点应为:在农村大力提倡和推广可再生能源利用;北方建筑改善建筑保温、采取新型集中供热系统,大幅度降低采暖能耗;长江流域发展热泵采暖空调方式;在住宅和一般公共建筑中推广节能灯具和电器的使用,并提倡行为节能;大型公共建筑采用有效节能技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按照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要求,建筑节能已经得到了从中央到地方的高度重视。通过各部门的协调配合,探索出一条在满足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大幅度降低建筑能耗的道路,将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参考文献

[1] 陈红春. 住宅能耗现状及节能措施[J]. 南方建筑. 2006(02) .

第6篇

    论文摘要:研究发现。教育技术实践理论的建构途径是:关注一线教师的实践智慧,并与一线教师组成研究和学习的共同体,在合作与对话中能够实现教育技术实践理论的建构。

1实践理论解析

    实践理论是教育技术学的理论主体,它体现了教育技术独特的存在方式和固有的教育价值。“实践理论基于规范的哲学理论与一般的科学理论,但并不是二者简单机械的拼凑。因此,不能把教育技术的实践理论看作是一般科学理论的逻辑推演与简单延伸,它是以规范的哲学理论和一般的科学理论为理论基础,在对纷繁复杂的教育技术实践经验进行提炼和合理的抽象中建构而成。教育技术实践经验主要指一线教师(包括信息技术老师和其它各学科老师,他们是教育技术重要的实践者)使用教育技术(目前也称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实践的过程和体验。信息化教学的实践领域是教育技术实践理论形成的领域,而这里的“实践领域”不是单纯的“理论”与“技术”的应用领域,它是基于教师固有的“实践性知识”与“实践性思考方式”基础之上的复杂的、丰富的活生生的现实存在。笔者认为,一线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育技术实践理论研究者值得挖掘的财富,因此,教育技术实践理论建构的出发点是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关于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在下文有详细阐述)。教育技术研究人员的使命在于,通过与一线教师的合作性的、实践性的讨论和反思性研究中,一方面指导一线教师开展基于信息技术的实践性研究(如行动研究,反思性教学)并参与到其中,一方面将这些实践性研究所形成的个人实践理论进行合理的提炼和抽象,在此基础上形成教育技术的实践理论。

2对话视角的教育技术实践理论研究

2.1关于对话

    对话作为一个日常生活的基本话语,是人际交流和沟通的诸多形式之一。在学术层面上,它又是个重要的学术话语,其覆盖的内容极其广泛,研究的方向和角度也呈现多样化。

    对话哲学家巴赫金指出:“一切莫不都归结于对话,一切都是手段,对话才是目的。两个声音,才是生命的最低条件,生存的最低条件。”对话理论家戴维·伯姆从社会应用的角度阐述了对话理论,在伯姆看来,对话是一个多层面的过程,远远超过了传统意义上所指的谈话和交流范畴,他认为,究其本质人类的思维并非是对客观实在的完全、真实再现,它只是一种有限的媒质,生成于集体之中,并在集体中维持。

    狄尔泰式的主体间性对话、伽达默尔式的解释学对话、德里达式的互文性对话,哈贝马斯的交往式对话等等有关对话的种种理论都在不同程度上阐发了各自关于对话的基本哲学观点和理论视角。

    “融合”构成了对话理论的一块重要基石。“融合”是主体在对话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多元的,多样性的交流样态,“理解”是“融合”式的交流得以进行的重要因素,理解需要对话双方搁置己见,闲置自身的思维假定,并对对话过程进行敏锐的感知,仔细的审视自身和对方的思维假定,对话的目的不是对话本身,对话的最终目的是对话双方的反思性实践,因此对话需要不断的反思和总结,在反思性实践中不断的自我超越。

2.2在基于对话的实践研究中实现教育技术实践理论的建构

    教育技术实践理论的建构对教育技术研究者的研究传统提出了挑战,“多少年来,教育技术学领域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实验验证假说作为方法论核心的”。人们普遍认为基于假说验证的因果关系判明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然而这种忽略教师个体活生生的存在,仅靠因果关系推定式的独白思维,在一线教师的实践中会得到支持吗?笔者认为,对于一线教师,因果关系并不重要,而指出“今后该怎么做”却是一线教师迫切需要的,因此教育技术需要开展对教育实践起直接指导作用的理论研究(即实践性理论)而基于对话的实践研究开辟了一条教育技术实践理论建构的有效途径。

基于对话的实践研究需要教育技术研究者要克服停留在象牙塔里独白式的因果推定研究,需要他们走进教师的生活世界,在教育的真实情境中,体验教师的生活,以教师个体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生活体验作为研究的基础,从关注教师的个人体验和实践性知识开始,与一线教师展开“深度汇谈”,在相互合作的反思性实践中形成学习和研究的共同体,从而共同完成对教育技术实践理论的建构。

2.2.1关注教师的实践性知识

      要建立教育技术的实践理论首先必须确认的是教育技术研究首先是实践性研究,其主体是教师,研究的目的在于改进教学,研究的内容在于创造性问题的解决,而教学问题的创造性解决往往与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具有密切相关性。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带有浓厚的个人私有色彩,它贮存于教师个人头脑中、为教师个人所享用。“伽达默尔曾经指出,实践知识与掌握一般规律的理论知识的根本不同在于它是针对具体情况的,因此它必须把握情况的无限多变化,并通过具体运用来发展和充实一般。日本学者佐藤学认为:实践性知识是在教师的专业领域中有别于一般大众的知识和各领域研究者之知识的教师固有的知识。实践性知识与其说是在“理论的实践化”中发挥功能的知识,不如说是在教师的实践情境中支撑具体选择与判断的知识。我国著名学者陈向明教授将教师的知识分为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她认为前者通过阅读和听讲座获得,后者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或表现出来的知识,实践性知识影响着教师对理论性知识的吸收与运用,支配着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不可或缺的保障。

   一线教师使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实践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实践智慧是教育技术实践论研究的重要“素材”,它们为教育技术的理论研究赋予了实践性,教育技术究者在指导教师开展反思性教学,展开行动研究和叙事研究的过程中,引导并鼓励教师公开交流它们的个体经验和个体实践知识,与教师们展开平等的对话和交流,尊重教师的个体生活体验和个体实践知识,并将个体教师独特的关于个人如何实践的体验和反思进行合理的概括和抽象,在对这些实践经验的理论化研究中,形成一条“自下而上”的探索之路,产生教育技术对教育世界独特的理解视角,在这样的理解中教育技术说出自己的话语—实现教育技术实践理论的建构。

2.2.2与教师组成学习和研究共同体

  学习共同体的要素包括:共同的问题、为问题而聚集在一起的共同体成员,围绕着问题展开的反思性实践,问题是学习共同体的核心要素。共同体中待沟通和解决的问题是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而不是从国外的教育技术理论中演绎出来的问题。(目前国内的教育技术研究存在一个比较奇怪的思路,不是从自己的实际问题出发,寻求相应的解决之道,而是恰好相反,是从西方的教育技术理路出发,来寻求自己的问题。)共同体内部不存在专家学者自上而下的指导,也不存在一线教师自下而上的服从,不存在实践与研究简单的二元对立,教育技术研究者和一线教师之间形成的学习和研究的共同体是圆形的,动态的,互相渗透的,是平等的不分等级的,共同体成员之间围绕着待解决的问题展开各种复杂形式的沟通—表达和聆听各自的困惑、心得,互相纠正和补充。在平等的对话中,共同体成员成为每个人用于返照自我的一面镜子,他们之间实现着意义的共享,体验并分享着集体思维的强大力量。共同体成员特别是参与到其中的研究者需要闲置自身的思维假定,并对对话过程进行敏锐的感知。倘若我们只站在教育理论的高度远远的观望着教育实践,做教育实践的观察者,而不去做教育实践的参与者的话,那么教育技术理论永远也不会具备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能力。教育技术研究者只有亲身处于共同体中,他们自身方能感受到作为生命整体与教学生活世界融为一体的存在,才能理解教育中产生的问题,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2.2.3一个不该忽视的群体—信息技术教师

    信息技术教师作为教育技术的实践队伍中的重要分子,应将之纳入到教育技术理论研究群体之内。教育技术理论研究者需要看到信息技术教师这一群体在对教育技术实践理论的建构过程中所起的不容忽视的作用,他们不仅仅是为其他老师做课件、打材料,不仅仅是上好信息技术课,不仅仅是提高自己的技术技能,理论研究者所看到的信息技术老师吏应该是教育技术实践理论的素材提供者,是教育技术实践理论的建构者和研究者,是教育技术实践理论应用的创新者和推广者。

    就信息技术教师本身而言,他们要具有为教育技术研究服务的意识,能够在自身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挖掘自身关于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的实践智慧,加强和学科教师的合作,培养与他们沟通和对话的能力。目前信息技术教师与学科教师缺乏沟通和配合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很多毕业生在中学里的地位一直不尽人意,很多人埋怨学校的不重视,埋怨学校的条件差,埋怨客观条件他们的不利,我们是否更应该反省一下自身的问题。

第7篇

1、为了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中学数学教师应首先需要提高自己的建模意识。这不仅意味着我们在教学内容和要求上的变化,更意味着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的更新。中学数学教师除需要了解数学科学的发展历史和发展动态之外,还需要不断地学习一些新的数学建模理论,并且努力钻研如何把中学数学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北京大学附中张思明老师对此提供了非常典型的事例:他在大街上看到一则广告:“本店承接A1型号影印。”什么是A1型号?在弄清了各种型号的比例关系后,他便把这一材料引入到初中“相似形”部分的教学中。这是一般人所忽略的事,却是数学教师运用数学建模进行教学的良好机会。

2、数学建模教学还应与现行教材结合起来研究。教师应研究在各个教学章节中可引入哪些模型问题,如讲立体几何时可引入正方体模型或长方体模型把相关问题放入到这些模型中来解决;又如在解几中讲了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后,可引入两点间的距离模型解决一些具体问题,而储蓄问题、信用贷款问题则可结合在数列教学中。要经常渗透建模意识,这样通过教师的潜移默化,学生可以从各类大量的建模问题中逐步领悟到数学建模的广泛应用,从而激发学生去研究数学建模的兴趣,提高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建模的能力。

3、注意与其它相关学科的关系。由于数学是学生学习其它自然科学以至社会科学的工具而且其它学科与数学的联系是相当密切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与其它学科的呼应,这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其它学科的理解,也是培养学生建模意识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途径。例如教了正弦型函数后,可引导学生用模型函数y=Asin(wx+Φ)写出物理中振动图象或交流图象的数学表达式。又如当学生在化学中学到CH4CL4,金刚石等物理性质时,可用立几模型来验证它们的键角为arccos(-1/3)=109°28′……可见,这样的模型意识不仅仅是抽象的数学知识,而且将对他们学习其它学科的知识以及将来用数学建模知识探讨各种边缘学科产生深远的影响。

4、在教学中还要结合专题讨论与建模法研究。我们可以选择适当的建模专题,如“代数法建模”、“图解法建模”、“直(曲)线拟合法建模”,通过讨论、分析和研究,熟悉并理解数学建模的一些重要思想,掌握建模的基本方法。甚至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自己选择实际问题进行建模练习,从而让学生尝到数学建模成功的“甜”和难于解决的“苦”借亦拓宽视野、增长知识、积累经验。这亦符合玻利亚的“主动学习原则”,也正所谓“学问之道,问而得,不如求而得之深固也”。转贴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