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08-30 16:26:39

序论:在您撰写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第1篇

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把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作为重要内容进行研究,保证金融创新能够作用于地方经济,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动力。每一项成功的金融服务创新机制,都会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实惠和收益。金融发展过程中针对前瞻性和全局性的创新,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引导服务模式转变,为区域经济发展根本性好转营造良好的条件。区域经济发展与金融服务创新需要形成互动机制,不断增强金融支持力度,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金融服务创新增强对金融改革会产生动力支持。从当前的情况看,在经济相对落后地方,金融生态环境都不是很好,当前需要改善落后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保证金融服务战略思想形成,对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具有重要的作用,区域经济发展和金融服务互动交流中需要政府给予配套支持,这样金融创新才能不走弯路,起到积极的效果。

(一)金融服务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中要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原则金融服务创新过程中需要坚持金融法规和政策,按照行业发展的特点制定正确的措施。国有商业银行需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根据市场需求情况进行业务创新,整合银行的优质资源,分层次推动金融服务自主创新工作不断前进。促使区域经济和银行收益能够形成良性互动。金融服务创新需要正确定位,一方面的微观金融服务创新,另一方面的宏观金融制度创新。只有二者结合在一起,才能推动金融工作不断前进。

(二)金融服务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机制金融服务创新需要建立适合中小企业要求的信贷管理办法,积极推动民营企业的发展,民营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紧密的联系,当前需要发挥民营经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实现金融服务创新,为优质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银行当前要不断拓展信贷投入渠道,培育新的经济效益增长点,不断改善企业经营结构,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民营企业需要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金融服务过程中需要坚持便捷化原则,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制定金融服务战略,形成良好金融互动机制,实现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服务创新过程中需要积极发展个人资产业务,全面推动地方经济增长。从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看,需要扩大投资、刺激消费、启动国内市场的各项政策,积极推动金融消费,全面控制金融风险,实现金融经济的协调发展。金融服务过程中需要整合客户信息,全面做好客户信息的细分工作,在支持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以客户为中心,对跨部门、跨产品、跨系统的个人信息进行有效的整合,制定符合客户信息发展要求的业务规则,保证客户信息形成关联,全面提升资源信息共享水平。金融机构需要加大网店建设力度,根据区域经济的实际情况建立合适的网店。保证客户服务质量全面提升,在标准化业务分流中,全面降低金融服务成本,全面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效益。

金融服务与区域经济相互发展的举措

加强银信合作,共同促进区域发展。信用社是县级机构的主力军,垄断着农村金融信贷市场,发挥着信贷支农主力军的作用。但农村信用社受科技落后、汇路不通、资金短缺等因素的制约,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为此,国有银行要利用产品和科技资源优势,多方位加强与农村信用社的合作,共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一)推广信贷新品种一是瞄准省、市重点建设项目,积极寻求上级行支持,加快有条件承诺函的办理速度。二是对已经成熟的建设项目,灵活运用项目储备贷款和流资搭桥贷款及时跟进。三是对银行重点支持的客户,进一步推广长期贷款分期偿还、整贷零还、循环贷款等新品种,大力推介非回购保理、法人账户透支、委托贷款等新业务,支持发展壮大。四是积极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升级。

(二)实现从“融资”到“融智”的功能性转变面对客户不断增强的投资理财意识、不断增加的对金融知识和投资理财咨询服务的需求,应及时推出知识服务。一是利用多种形式宣传银行的业务,尤其是新兴业务,增强客户对银行业务的认同度。二是大力发展投资银行业务。银行要利用人才、信息、科技资源等优势为企业计划投资的项目提供评估测算等“融智”服务,制定投资理财方案,帮助企业地把握投资机会,进一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从而促进企业快速健康发展。三是针对加入世贸组织后,一些客户与国外贸易增多,但对国际金融知识知之甚少的现状,为客户提供国际金融方面的知识,促进企业与国际接轨,增强抵御风险能力。

第2篇

(一)城乡学生课堂上英语教学资源使用存在差异在中原地区,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学生在课堂上使用的主要是传统课程资源,如教科书、习题册等;农村的英语课堂上使用的媒体教学资源主要是录音带或MP3,外加一个扩音器。学生学习英语使用的最传统的“跟读模式”。城市的英语课堂则主要使用电脑、投影仪、教学光盘、教学课件、语音室等媒体教学资源。相对于农村学校来讲,在技术上是进步不少,但是大部分媒体教学资源的使用权集中在授课教师手上,基本上由教师主导学生进行各个环节的学习和练习,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鉴于学生学习的差异性及对所学知识的消化能力不同,这样的课堂教学并不能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很多学习资源在课堂上几乎没有使用。

(二)第二课堂中现代媒体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利用不充分中原地区现代媒体教学资源和其他学习资源在课堂外的使用状况不容乐观。现代媒体教学资源,如无线电广播、电视、互联网等都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英语学习资源,这些学习资源涵盖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等各项实践应用技能,但大部分学生只热衷于英语电影、英语文学作品、英文歌曲等趣味学习资源的欣赏上,更多的学生沉浸在故事情节和音乐节奏上。而现代媒体提供的其他教学、学习资源,例如英文聊天室、英语美文赏析及录音、中英文化差异、跨文化知识等多种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的资源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利用。

(三)学生对于多种资源的学习意识和主动性培养不到位由于中原地区人口众多,学生的学习压力、升学压力较大,进而导致传统的学校英语教育更多趋向应试教育。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认识还停留在对教材的学习和对习题的练习这一初级阶段,学习目标集中体现在通过课程考试及获得相应的外语等级或资格证书等外部层面上。因此,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意识不强烈,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造成多种学习资源闲置或浪费。

(四)教师在英语课程中的主导作用发挥不完全中原地区传统的英语应试教育导致英语教师无法从应试教育理念的束缚中走出来,教师没有真正理解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缺乏创新精神,不能开展研究性教学。虽然在课堂上,大多数教师都能用双语或全英组织教学,安排学生进行跟读、分析文章结构及主题、分组讨论、个体发言等互动环节提高学生使用语言进行交流的机会,但由于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英语表达缺乏自信,或者在表达过程中多次遇到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老师的帮助,进而失去了学习兴趣。在课外,教师的主要工作是为学生辅导答疑、批改作业等。虽然学生通过这些环节的练习,巩固了所学知识,但大部分学生却没有相应的环境实现课本的理论知识向实际的交际能力的转化。

二、创建良好英语环境的举措

随着我国大力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这一重要战略任务的落实,中原地区建设成熟、多元化的英语环境迫在眉睫。语言作为人类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具有价值、效用、费用和收益等经济特性。②因此,以语言经济学为指导,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以满足经济及市场需求为目标,建设中原经济区多元化的英语环境,既能保障英语资源的充分利用,又能为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持。

第一,从宏观与微观,即社会和学校方面创建良好的英语环境。语言经济学认为语言的宏观经济价值是指“语言在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实际使用地位、频率、语言变化、人们对语言的评价以及由此产生的语言政策”。③因此,作为宏观层面的社会在创建良好的英语环境方面有着重要的导向性作用。社会可以多向学生提供一些接触英语的机会,输入大量的英语语音信息。比如转播英文广播、英文电视节目、开放社区英文图书馆、举办地域性外联活动等,积极营造英语氛围。政府也可以设立专门的培训中心,使有就业需求的学习者通过专业学习获得各类英语职业资格证书。微观方面,主要从学校的培养角度出发。首先学校作为连接社会与学生的桥梁,尤其是高校,应该转变教学理念,促进学校这一学习场所成为外语教学的市场主体。结合中原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实际需要和学生发展志愿,设置不同层次英语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完善英语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形成特有的英语人才培养品牌,最终使创建英语环境的内部效益和外部效益,如学制、教学管理、课程设置、教师培训、教学内容与方法等微观方面与英语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创建良好英语环境的政策评价与规划等宏观方面实现英语环境资本效益的最大化。

第二,从投资费用和投资效益方面实现英语环境效益的最大化。语言经济学认为学习外语是一种经济投入。人们之所以学习外语,一部分原因是考虑到学习外语的成本及预期收益和效用之间的比率。英语的经济使用价值使学习者在我国出台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这一战略性目标的驱使下看到了英语带给他们的机遇和挑战。学习者应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学校资源,提高英语听说、写作、翻译等应用技能。同时,通过了解英语国家概况、阅读英语文学作品、分析中西文化差异,提高个人修养和情操,培养有效得体的交际能力。学习者在承担支出投资费用并学得用英语思维、推理、判断和分析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之后,就会向着预期的投资效益迈进。学习者具备了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和有效的语言交际能力,在就业市场上就会处于相对优势的地位。他们更容易受到跨国企业或外资企业的青睐,较一般人才有更多的出国深造、学习外国先进生产技术、发展对外交流文化等机遇。

第3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高校科技创新;区域经济

近年来,金融危机频繁发生,我国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困难。科技的发展使人们看到经济发展的新希望,利用高校科技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成为新的研究课题,受到社会各界普遍重视。因此,在金融危机视角下,研究高校科技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对于缓解金融危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1、高校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逐渐渗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科技在经济领域的巨大优势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各高校也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高校不断深入市场经济规律以及科学技术研究,积极培养学生的知识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进入经济技术前沿,丰富知识,提高创新能力。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新型人才,能够极大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2、高校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2.1投入力度小

高校极其重视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科技创新研究。虽然高校开设了许多科研项目,但是仍有一些高校科研项目投入力度小,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这使得这些科研项目的研究难以取得有效成果。

2.2科研水平不高

高校的科研项目大多由学校教授负责,而教授不仅负责科研工作,还要负责教学以及学生管理的工作,难以集中精力进行科学技术研究。另外,大学教授的专业知识相对与国家科技人员来说相对薄弱,技术知识的缺乏使高校科研项目缺乏专业的科研人才,科研项目的研究层次相对较低,无法满足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

2.3科技创新成效不明显

在高校进行科技创新研究的过程中,由于过分强调创新,有些科研项目存在研究时间长,师资力量投入大,科研成效不明显的问题。同时,高校的科技创新研究大多重视理论知识,缺乏实践锻炼。这使得高校科研成果在现实经济生活的使用中出现一系列问题。另外,高校教师同时面临繁重的教学任务,竞争激励的职称评估等压力,在科技创新的研究中,缺乏足够的投入,甚至出现应付上级的浮躁心理。这些问题造成高校科技创新研究成效不明显。

3、提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途径

3.1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关键。金融危机的频繁发生对我国经济造成极大的冲击。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高校在进行科技创新研究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断提高学生创新能力。首先,要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在教育过程中不仅强调学生对社会经济生活的适应,也要注重学生自身的身心发展。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发现问题并加以思考分析。通过这种方式充分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另外,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大多以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为测评依据。这种评价方法使得学生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缺乏实践技能,造成大学生在走进社会后,能力受到质疑。因此改进传统的教学评价观念,在教学评价中,加入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测评,全面考察学生素质;其次,高校教育应面向大众、积极推广终身学习的观念。高校教育对于专业人才培养,道德素质提升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国家应继续实施高校扩招的方针政策,为我国经济发展准备人才。国家在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研究中,不仅要注重知识型人才的培养,还要注重技术型人才的培育,积极支持技术型学校的发展。同时,国家应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高校办学。社会力量能够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工作提供资金、就业岗位、科研项目等方面的支持,高校科技创新与企业经济利益挂钩,实现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区域市场经济发展相互促进;最后,开设网络课程,实施远程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趋势下,有些人缺乏系统的高校教育,知识技能不过关,无法适应经济发展。对于这种情况,高校应加大投资力度,开设网络课程。远程教育的实施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有利于人们在市场经济生活中及时充电,完善技能,提高创新能力。

3.2健全高校管理体制

由于传统的高校管理体制受政府限制,高校在管理上缺乏灵活性,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必须健全高校管理体制。高校应借鉴国外产学研相结合的科研方式,积极引入企业参与学校科技创新能力研究,建立完善的产学研合作体制。高校要加强科研组织之间的沟通合作,相互学习,促进科技资源共享。产学研合作有利于充分调动高校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为企业提供创新型人才。同时,高校应对科技创新提供制度保障,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积极鼓励高校教师进行科研训练,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另外,高校应将科技创新工作纳入教师评估体系中。在高校教师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方面加入科技创新成果测评,激发教师进行科技创新的热情。健全的高校管理体制是进行科技创新研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提。

3.3完善科研体系

首先,提高科研人员知识技能。高校在进行科技创新研究时,应注重提高科研人员技能。引进先进人才对科研项目进行指导,鼓励科研人员积极进修,完善自身知识储备,提高科研技能。另外,加强高校间合作,促进人才的流动,相互借鉴科研技术和科研成果,组织相同领域的科研人员进行技术经验交流;其次,高校应建立健全的奖励机制,将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同教师工作和经济利益评定挂钩。对取得巨大科研项目的教师进行资金和职位提升奖励,培养优秀的科研人员。

3.4高校科技创新工作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

首先,高校要认真审视自身特点,找准自己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位置。对于政府重要扶持的高校,应增加对这些高校科技创新工作的投入,引进先进师资力量、提供优质设施服,提高科研水平。对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处于辅助地位的学校,这些学校的科研水平相对较低。高校应正确对待自身特色和不足,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寻求新的科技创新途径。科研水平相对较低的学校应积极开展与其他高校及企业间的合作,在实行产学研合作模式,不断提高科研水平;其次,各高校应逐步推广科技创新工作,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有一些省份的普通本科院仍未开展科技创新工作,没有具体的科研项目。针对这一现象,高校应不断提高自身的办学水平,找到本校的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特长,逐渐开展相关科技研究。

3.5重视企业主体地位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高校科技创新工作大多采取与企业合作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因此,应积极重视企业的主体地位,加快企业转变经营方式,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充分发挥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主体作用。首先,政府应积极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工作。政府要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制定有有利于企业科技创新的相关经济政策,为企业的经济技术创新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同时,政府要积极完善经济生活中的各项制度,贯彻实施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对企业的经济技术创新予以充分支持;其次,企业领导应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建立健全企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将科技创新成果与员工的经济利益和工作岗位调动相联系,加快企业科技创新工作进程。另外,企业应加强信息建设,积极搜集市场经济信息和科技创新信息,深入探索科技创新与市场经济的相互关系,促进企业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最后,企业应加强制度改革,健全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大科技创新在利益分配中所占比重,促进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企业通能够过科技创新解决在市场经济中遇到的问题。

3.6积极发挥政府作用

政府应转变自身职能,积极探索适合科技创新的经济体制。首先,政府要制定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管理体制。政府要制定相应法律政策,支持区域经济发展与高校科技创新。为高校科技创新研究提供法律保障。另外,政府应放宽对高校的管理,鼓励高校自主办学,增强高校科技创新自;其次政府应针对高校的各项科研项目制定相应的政策,积极发挥政府作用。科技创新工作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从而获得社会的认可,得到相关部门的资金支持;最后政府要加强对产学研合作模式的监督和引导。政府要正确认识产学研合作模式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并将其纳入区域经济宏观调控规划。同时,对于产学研合作模式,政府应设立相关法律进行法律保障,规范产学研合作模式,使高校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有法可依。另外,政府应对产学研合作模式提供政策支持,减免相关税收,提供财政补贴,设立专项基金,促进产学研合作健康发展。

4小结

近年来,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发展造型严重影响。在探索新的经济发展出路中,科技创新能力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成为新的研究课题,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不仅能够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而且对于我国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出路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明杰 单位:河北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港口经济 区域发展 效应

纵观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港口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港口经济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有很大份额。比如,美国地东海岸经济圈依仗纽约为中心而繁荣发展,西海岸的洛杉矶,也受益于大西洋的港口贸易,日本一个区区岛国,却因为多面临海,形成了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我国同样也是如此,临近太平洋的城市,比如: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等城市,因为靠近海岸,城市发展欣欣向荣。具体分析来说,港口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港口经济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港口经济主要是指港口运输业的发展,其次是指因为与港口运输业相关的一些列经济发展。比如,港口仓库的存储、物流贸易的发展、服务加工业的发展、还有运输贸易的发展。这些产业因为港口经济的发展而一荣俱荣。港口经济的发展会极大地带动其他周边产业的发展,而且周边产业的效益比港口经济带来的效益有过之而无不及。它们的发展不仅可以为国民生产总值做贡献,而且可以为人们提供就业岗位。

二、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形成产业集群,取得大规模的经济效益

产业集群就是企业群落,这些企业部落并不是互无关联,而是因为中间有着一定的联系和支撑而形成的具有竞争力的群体。产业集群的优势在于提高了竞争力、可以实现各个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让企业之间资源共享、取长补短,企业不再是孤零零的个体,而是抱成一团的企业群体。企业在竞争中又有合作,能让企业实现大规模的经济效应,无形之中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港口建设能够促进一系列的产业发展,形成沿港效应的发展。首先,港口经济运输方便直达,减少了不少的中间环节,节约了很多成本。其次,港口建设中有许多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码头建设、方便直达的公路、铁路等,这些资源可以让临近港口的产业尽享其用。一系列的港口基础设施可以让与此有关的企业尽得其用,并在港口周围聚集发展,形成有竞争优势的企业部落,取得了集约型发展,取得大规模的经济效益。

三、减少了资源浪费,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虽然说中国地大物博,但是具体到每个人的身上,资源就非常少。对于这些有限的资源,我们应该实现可持续利用。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利用即让资源得到高效、合理地利用,有些资源是可以循环利用的。当今的经济发展模式应该是“低能源、高效率”。港口经济占据最优势的地理位置,最丰富的资源,因此港口经济中应该发展循环经济,早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世界看中国的窗口和发展贸易的主要集聚地,临港地区应该积极探索资源的循环利用,对各个地区之间形成示范效应。

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产业格局

经济发展依赖于自然资源这个丰厚的基础,由于资源分配在各个地区分配不平衡,就决定了交通在调解区域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港口作为海运的一个重要中转口,成为配置调解资源、调解地区产业结构的重要中转口。港口经济如果想要得到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可以依靠科技的迅猛发展,改变传统产业的模式,还可以开发新产品,吸引新客户,还可以加强管理,抓好产品的质量、增加产品的产量。同时,港口经济还可以加强对第三产业的支持和发展,提高服务业在三大产业中所占的比重。如此一来,尽可以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发展。而且,现代化的港口建设可以提高本地区在全球竞争中的竞争能力,并且为运输业的发展提供了便捷的通道,集约式的港口建设可以降低了资源运输的成本,为本地区的竞争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竞争能力。港口的周围聚集着许多竞争力强大的公司和企业,它们围绕着港口经济,形成了相关的产业链条,给许多的供应商提供了很大的发展平台,能够极大地优化产业结构的布局和分配。

五、加强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各个区域之间的产业实现优势互补,可以互通有无,降低经济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港口经济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可以形成密密的交通网络,实现经济、信息、资源之间的交流。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让企业形成集约性发展,企业之间可以一个产业链条,让区域经济得到丰富、集中的发展。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经济发展让整个区域之间的经济得以欣欣向荣。

六、港口经济可以改善周围的环境,带动腹地经济的发展

港口经济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原因,可以极大地带动周围经济的发展,改善周边的发展环境。一方面,在每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中,港口经济是经济中的一个重头戏,港口经济不但可以直接创造国民生产总值,提高国民升入、增加人民的就业机会,为国家提供税务收入,为国家的经济做出贡献。另外,港口经济的发展可以带动周围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区域的形象创设一个优渥的形象,让国内外的资金源源不断地涌向此处,有梧桐树自然可以引来金凤凰,有了优秀的环境,优秀的技术和人才自然也会纷至沓来,从而带动了周围腹地经济的发展。有了资金、技术、人才和优秀的环境,必然会形成良好的竞争环境,为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总而言之,港口经济本身具有丰富的经济效益,带动周围形成产业集群,并且引领经济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同时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了产业布局结构,同时带动了周边经济的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部分。

参考文献:

第5篇

1.增长极理论的提出

经济增长极理论是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关于一国经济平衡增长抑或不平衡增长大论战的产物。佩鲁最早提出以“增长极”为标志的不平衡增长理论。在他看来,经济增长是在不同部门、行业或地区,按不同速度不平衡增长的,经济增长首先出现和集中在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而不是同时出现在所有的部门,这些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常常在空间的某些点上集聚,于是形成了增长中心或增长极。它们会产生类似“磁极”作用的离心力和向心力,即极化作用和扩散作用。佩鲁的发展极理论虽然涉及产业和企业的不平衡发展,但最终归结为城市和区域的不平衡发展,并且强调聚集和吸引效应,扩散效应,以及地理、区位和中心优势。

2.增长极理论的补充和完善

总体上看,佩鲁的增长极理论还有两大缺陷:一是过分强调发展极的正面效应而对负面效应不置一词;二是将发展极建筑在抽象的经济空间基础上。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和赫希曼,法国经济学家布代维尔弥补了这二方面缺陷。

(1)缪尔达尔的“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缪尔达尔提出“循环的或积累的因果关系”原理,即“累积的地区增长和下降”理论,并使用“回波”和“扩散”的概念,说明经济发达地区(发展极)对其他落后地区的双重作用和影响,因此而形成的“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论,以及相应的政策主张,丰富和发展了区域经济和增长极理论。

(2)赫希曼的“边际不平衡增长理论”。赫希曼认为,凡有关联效应的产业,不管是前向联系产业还是后向联系产业,都能通过该产业的扩张和优先增长,逐步扩大对其他相关产业的投资,带动后向联系部门、前向联系部门和整个产业部门的发展,从而在总体上实现经济增长。

(3)布代维尔的“地理性增长极”理论。布代维尔把增长极概念从抽象的经济空间发展成具有更广泛的区域范畴,将地理学中的“增长中心”这一地理空间概念引入佩鲁增长极,并正式提出“区域发展极”概念。认为创新主要集中在城市的主导产业中,而主导产业群所在的城市就是增长极,它通过扩散效应带动其腹地的发展。

3.增长极理论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至今,增长极理论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向新区域经济理论的渗透。在向新区域经济理论渗透的过程中,很多理论推动了增长极理论的发展,具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①内生增长理论,该理论认为知识资本或人力资本具有规模收益递增特征,不存在规模收益递减对经济增长的约束;②新经济空间(场)理论,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大空间是自然空间和经济空间的总和,内含各种事物,具有广泛性、叠加性、波动性、联系性和相互包容性;③地域集群理论,该理论指出增长极定位的原则是竞争优势而不是比较优势;④核心-理论,该理论认为核心和之间存在着一种不平等的发展关系,这种不平等的关系会阻碍核心区本身的发展,但随着市场的扩散和基础设施的完善,核心、之间的差距将逐渐缩小,空间经济将呈现一体化格局;⑤点轴理论,该理论更加强调非均衡发展、区位优势和区域效应,凸现凝聚力、协同力、聚集效应或规模效应,以及多种生产要素的互补,并力图打破僵化的行政区划的约束。

(2)向新产业空间理论的渗透。这里讲的新产业主要是指高科技产业,在向新产业空间理论的渗透的过程中,诞生的主要理论有孵化器(创新中心)理论和“粘胶效应”理论。孵化器(创新中心)理论强调:新企业尤其是小企业的崛起和繁衍是新兴区域发展的重要标志,政府应通过各种措施和优惠政策创造良好的孵化环境和生长机制,用以降低创新企业的创业风险和开发成本,提高新兴企业的成活率和成功率。为防止新兴增长极或增长中心资金、企业和人才外流的“空沿化”和“空壳化”,“粘胶效应”理论应运而生,同时衍生为四种类型的粘性区域:一是马歇尔或意大利式工业区;二是舵轮式工业区;三是国家拉动式工业区;四是卫星式工业平台区。

西方增长极理论经过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理论演衍和有力的经验验证,日臻成熟。它尽管有某些缺陷和局限性,但仍

不失之为发展区域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理论之一,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增长极理论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意义

1.合理选择增长极。增长极要能够完成区域技术的创新和扩散,资本的集中与输出,实现规模经济效益,产生聚集经济效果。通过极化和扩散作用,增长极不仅要促进自身发展,产生“城市化趋向”,并且以其吸引和扩散作用进一步推动其他地区的发展,从而形成经济区域和经济网络。

第6篇

一、资源环境问题

从水资源看,结构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问题并存,其对经济增长的制约越来越明显。内蒙古水资源总量排名全国第16位;人均水资源量为2081.4立方米/人,与全国人均水平持平,排名10位,处于中游水平。但是,内蒙古12个盟市人均水资源量差别很大。全区地表径流的90%集中于嫩江流域和西辽河流域的东部盟市。其中,呼伦贝尔市、兴安盟和通辽市水资源丰富,人均水资源量高于联合国安全警戒线,在人均综合用水量高于目前水平近30%的高水平下也不会出现超载。中西部盟市地处内蒙古高原内陆区和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为半干旱或干旱地区,水资源紧缺。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海市等大城市,水资源是区域人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长期以来内蒙古水资源利用较为粗放。如: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呼和浩特地区承压水水位下降40多米,集中开采区已形成数个不规则的降落漏斗,漏斗中心水位累计降幅达51米,目前以0.50―2.66米/年的速度下降,已引起不良地质环境现象。据专家测算,如果继续沿用现有粗放的水资源利用方式,到2020年,全区总需水量将达30.03亿立方米,可供水量19.02亿立方米,缺水量11.01亿立方米,很多重要城市将面临缺水的局面。

从土地资源看,内蒙古土地工业化的速度明显快于人口城镇化的速度,土地资源利用粗放和耕地资源不合理占用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例如,2000-2006年,内蒙古城市建成区面积由593平方公里迅速增加到830.09平方公里,6年增长了40%;同期城市人口由796.83万人增加到850.92万人,仅增长了6.8%。(见表1)

从生态环境看,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内蒙古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生态环境出现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态势。但是,荒漠化、水土流失、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排放等问题仍然制约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内蒙古地处祖国北疆,横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是黄河、辽河、嫩江等河流的源头或上中游,生态地位十分重要。但内蒙古也是全国土地沙化最严重的省区之一,境内有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库布齐、巴音温都尔五大沙漠和毛乌素、浑善达克、科尔沁、呼伦贝尔、乌珠穆沁五大沙地以及阴山北麓大面积严重风蚀沙化土地;加上长期以来,由于干旱少雨,以及森林过伐、土地垦荒、超载过牧、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等人为因素的影响,荒漠化土地高达4159万公顷,占全区国土总面积的35.16%,且分布于全区12个盟市的90个旗县(市、区);同时,内蒙古植被总量不足,森林覆盖率偏低,草原退化面积已占70%。土地荒漠化不仅严重地制约了内蒙古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更影响到了首都和周边地区的生态安全。

内蒙古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能源、冶金、电力、化工、水泥等高耗能行业所占比重较大,能耗水平较高。2006年,万元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为2.41吨标准煤,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9.1%,未来环境压力较大。近年来,全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是国家考核的两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的排放量均有所增加。如2006年,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比上年增长6.98%,化学需氧量的排放量比上年增长0.1%。

二、地区发展不平衡

地区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两个领域。

一是各旗县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旗县区之间的经济总量、人均生产总值和财政收人均有较大差距。2006年生产总值列前10位的旗县区平均生产总值为180.28亿元,生产总值列后10位的旗县区平均生产总值为9.5亿元,前者是后者的19倍(见表2)。如图1所示,地区生产总值100亿元以上的有12个,占全部旗县市区的11.9%;50亿元―100亿元的有16个,20亿元-50亿元的有42个,10亿元―20亿元的有27个,10亿元以下的有4个,差异较大。

2006年人均生产总值列前10位的旗县区平均为65343.5元,列后10位的旗县区人均生产总值平均为6200.2元,前者是后者的10.5倍。如图2所示,内蒙古101个旗县区中,人均生产总值5万元以上的有11个,3万元―4万元的有19个,1万元―2万元的有45个,1万元以下的有26个,占全部旗县市区的25.7%。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是指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程度,反映的是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异情况,值越大,说明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异程度越大,反之则越小。我们把人均生产总值作为经济发展水平的核心指标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全区101个旗县区,2006年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达到0.78,比2000年的0.56上升了0.22。

2006年,内蒙古101个旗县区中,地方财政收入10亿元以上的有3个,5亿元一10亿元的有12个,1亿元―5亿元的有47个,1亿元以下的有39个。(如图3所示)

二是呼包鄂地区和东部五盟市发展差距较大。2006年,呼包鄂3市生产总值达到2710.21亿元,占全区的比重达到53.2%,比2000年提高17.3个百分点;财政收入达到215.3亿元,占全区的30%,提高17.2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3070元,比全区平均水平高23017元;人均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273.4元,比全区平均水平高293.2元。同呼包鄂相比,东部地区整体发展水平滞后。2006年,东部5盟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578.06亿元,占全区的比重由2000年的42.1%下降至32.9%;人均生产总值为13395元,与呼包鄂的差距由2000年的4483.2元扩大到29675元;财政收入为101亿元,占全区的14.2%;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为790.1元,与呼包鄂的差距由2000年的407元扩大到2483.3元。(见表3)2006年生产总值列后10位的旗县区,东部占到6个。

三是公共服务差距较大。全区各旗县区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差距较大,一些地方由于财力不足等原因,教育、医疗和其它社会领域发展明显滞后。地区公共服务差异系数是指不同区域公共服务水平的差异程度,反映的是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异情况,值越大,说明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异程度越大,反之则越小。人均财政支出水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公共服务的能力。我们把人均财政支出作为经济发展水平的核心指标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全区101个旗县区,2006年地区公共服务差异系数达到0.85,比2000年的0.83上升了0.02。

以医疗条件为例,2000年,内蒙古平均每万人病床数为29.4个,12个盟市中每万人病床数最多的盟市是乌海

市,为45.5个/万人;最少的盟市是通辽市,为17.8个/万人,前者是后者的2.6倍。(见表4)

三、经济布局与人口分布不协调

以呼包鄂地区和东部5盟市为例。2006年,内蒙古GDP总量中,呼包鄂地区占53.2%,东部地区占31%。从国内外经验看,经济总量集聚的地区,应该是就业机会多、人口相应集中的地区。如美国、日本人均GDP的地区差距,最高的地区不过是最低的地区的2倍左右。日本三大都市圈,提供了全日本70%的GDP,集中了65%的人口,地区之间人口分布与经济布局是均衡的,区域之间的发展也比较协调。从内蒙古看,呼包鄂地区27.5%的人口拥有53.2%的经济总量;而仅拥有31.0%经济总量的东部地区却容纳了54.3%的人口。这表明经济总量大、经济高增长的地区没能相应吸纳较多的人口,而其他地区由于没有资金、企业的集聚,没有经济快速增长,也就没有增加就业和收入的机会。人口与经济分布的不均衡,直接的结果是按人均指标度量的地区差距过大,区域间不协调性增强。(见表5)

上述问题的产生,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空间开发秩序不平衡。按行政区推动发展的思路,导致许多地区不顾自身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区域分工条件和比较优势,都围绕地区经济总量的扩张、增长,盲目开发和发展不适合本地产业特色的产业体系。如,在环境敏感和脆弱地区搞大规模工业开发,在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区发展高耗能水产业,在能源短缺地区发展高耗能产业,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和荒漠化地区盲目开发农牧业等。这导致在短时期内局部取得一定效益的同时,造成长期和整体的环境和经济损失。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地区盲目推进城镇化进程,不论是否适合大规模发展,都追求扩大城镇的规模,部分严重缺水的地区仍然在盲目扩张规模。很多没有条件的地方都纷纷设立开发区。空间开发程序不平衡不仅制约了区域比较优势的发挥和各地形成合理的分工合作格局,也导致了资源环境问题,影响了资源的配置效率。

经济分布与区位条件不平衡,不利于提升区域竞争力与缩小地区差距;经济布局与人口分布不平衡,不利于公平发展;经济布局与资源环境的承载力不平衡,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按照主体功能区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进行战略选择,是适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经济社会所处的阶段和面临的问题,提出的旨在加强国土空间开发、规范空间开发秩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核心是要解决好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在空间上分布失衡的问题。对内蒙古来讲,这是一次重大的战略机遇。

一是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尽管内蒙古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采取了不少措施,特别是出台了专门扶持欠发达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但由于大量传统的区域调控手段如政府投资、财政转移支付等,仍以条条和行业为主,缺乏针对不同区域分类指导的政策措施,加之自治区自身财力有限,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地区差距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按照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精神,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根本目的不是单纯缩小区域间生产总值的差距,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的均等化,而是要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生活在不同区域的人民享有大体相当的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实现这一目标,就要继续支持欠发达地区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引导发展条件欠缺和人口超载地区的人口转移;同时,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提高当地人均财政收入和公共服务水平,这些都有助于更好地解决区域协调发展问题。

二是有利于促进可持续发展。内蒙古地域辽阔,全区总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2.3%。但是,在这片辽阔的国土上,真正可供开发利用、适宜人们生活居住和生产的空间有限。从地形地貌看,境内以高原为主,多数地区在海拔1000米以上,21%面积为山地,28%为丘陵。相当一部分国土空间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并不适合大规模集聚经济,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相反,可能带来生态环境的更大破坏。构建主体功能区,体现了尊重自然规律谋发展的理念,打破了所有区域发展经济的传统思维,也就是要在全区118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规划部分区域承担发展经济、集聚人口的功能,部分区域承担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功能,部分区域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功能。由于后者支撑了全区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生态功能区,保护就是“发展”。这样,才能既遵循经济规律,也遵循自然规律,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第7篇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烟台经济

[中图分类号]F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0020-02

目前,烟台市有工业企业6万多家,规模以上的有3000多家,年经济增长值超过4000亿元。201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627.04亿元,出现汽车及汽车零部件、手机电脑、黄金及金银首饰加工三个营业收入过千亿元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GDP连续多年位居全省第二,全国前二十,全市R&D经费总额占GDP的比重达到3.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8%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由119家发展到200家。全市专利授权总量累计达到35000件,科技企业孵化器面积达到10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500家。“十二五”期间,烟台市科技经济发展目标是使自主创新能力、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以及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省内、国内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新组建20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重点实验室;发展20个达到百亿元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争取获国家级科技奖励10项以上;进入创新型城市行列[3]。要实现这一切目标,必须建立完善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服务体系,从科研成果转化、人才引进培养等多方位为烟台经济持续发展提供稳定的科技支撑。

1 实现科技资源共享,加快科技要素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当前产学研合作中存在一个严重问题,就是供需脱节。研究机构的科技成果找不到转化单位或研究脱离市场需求,另外,企业找不到可以产业化的成果或理想的科技支撑,阻碍了企业的战略发展。如何最大限度的实现科研机构、企业之间的供需资源共享,是实现产学研合作有效推进的一个重要环节。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将会实现科技资源全国研企共享,加快科技要素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体系中的中科院山东综合技术网络服务平台是一个集技术需求、成果转移转化、专家汇集、产学研合作动态、专家评审、高精先进仪器共享为一身的烟台市唯一产学研合作服务平台。在平台建设过程中,通过不断的调研企业、走访科研机构、收集最新科技成果、完善专家库建设、设立专家评审窗口和高精仪器研企库等实现烟台市科技资源共享,为院地校企高效、准确对接打造了便利的通道,为我市与各个科研机构的全方位合作架起了畅通的桥梁,加快国内各地科技要素向烟台生产力方面的转化。

目前,平台的建设围绕服务“蓝色经济区建设、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需求,已我市所有行业企业技术需求400多项。需求包括企业在研发、生产过程中急需解决的一些重大技术瓶颈、产品的升级改造、节能降耗、降低成本、技术转让、联合研发、新产品需求等。走访中科院40多个院所、国内高校50多所,并与其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收集科研机构最新科技成果4000多项,涵盖了5大传统产业、5大新兴产业、10大产业集群和我市经济“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重点发展的7大领域。促成合作项目100多项,许多项目销售收入一个多亿,技术和产品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引入一所驻烟科研机构——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烟台分所,这是中科院唯一一所国家级药物研究机构设立的首个分所,为我市新药研发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入库累计专家1000多人,实现科研成果网上审阅随机搭配,提高评价真实性。这些资源通过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化技术的整合,在企业和科研机构之间进行快速的传递,实现科技资源共享,推动各项科技要素形成组合体,捆绑式向烟台经济产业转化。

2 引进转移转化高新技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产学研的核心内容就是实现科技成果向市场的转移转化。自2007年,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筹委会会议召开之后,全国各地便开始建立各类产学研合作平台,探索各种产学研合作模式。在产学研合作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期间,始终坚持以企业需求为主体、市场需求为导向、促成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根据烟台产业经济的特点,以实际为依据、以创新发展为目的,通过科学分析,尝试从点、线、面多个角度出发,进行了多种服务模式的探索,加快高新技术引进转移转化的进行[5-6]。

2009年举办了校两分院高新技术成果洽谈会,邀请到清华、北大、中科院北京分院、沈阳分院共200多位专家在烟台了各单位的最新科技成果,600多家企业参加了会议,并进行了对接。现场达成40多个项目的转移转化,签署10多个框架协议和全面合作协议。2010年举办上海高校烟台科技成果洽谈会,邀请到上海17所高校的50多位专家在烟台进行科技成果,达成10多项合作。2011年进行了战略性新兴产业调研后承办了“中国工程院第121场工程科技论坛,邀请到了多位院士,组织了食品轻工业专场论坛。促成了多个研企对接。2012年通过进一步改变思路,举办了中科院力学所烟台成果会、中科院龙口成果洽谈会、清华大学创新型企业发展高级研修班暨技术交流研讨班等多种模式的服务方式,促成了多个项目的合作和多项先进技术的引进。这些项目通过技术引入转化、联合研发、人才输出等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企业强大的科技支撑,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市场角逐能力,给区域经济带来了很多的收益。

近几年,烟台经济虽然受到了全球经济危机和国内外市场萎缩的不良影响,但随着转移转化项目的逐年增加和大量先进技术的引进,整个经济体的科技含量不断提升,抵御不良风险的能力不断提高,经济市场始终保持稳定运行,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快速推进。

3 促进科技平台建设,提升区域经济自主创新能力

中科院产学研创新服务体系建设通过中科院山东综合技术转化中心烟台中心网络服务平台的建设,为烟台的经济发展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科技支撑体系。创新服务体系以国内重点科研机构为依托,通过双边或是多边合作,以项目为载体,以综合服务烟台经济社会为目的[7],在烟台地区建立各类研发机构,提升区域经济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新产品研发能力。

目前该体系以驻烟高校为固定科技支撑,以区域外其他科研机构为流动支撑,根据烟台经济发展的需求,逐步引进可以壮大和拉动某一产业的科研机构来加强固定支撑。为了保证创新服务体系能够促进烟台传统5大产业和新兴5大产学快速发展,加快“5510工程”、“8515工程”,科技创新“6个十工程”的推进,自2010年以来,在创新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组的推动下,烟台市不断加强与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先后引进了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烟台分所、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烟台分所,推动了“长效缓控释和靶向制剂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新药创制联合平台及开发基地”的成立。2012年随着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等5家院士工作站获批,烟台的院士工作站总数达到19家,其中与中科院合作的有8家,进站院士20人,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国家级企业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创新产业联盟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实验室76个,使烟台市的科技平台建设不断得到完善。

一个科研院所的成立,不单为烟台培养了大量高端人才,也向全国各地源源不断地输送了优秀人才,解决了烟台市引进人才难,留住人才更难的困境。烟台地区三大科研院所的相继运行,已为烟台市引进了二三百名优秀人才,为烟台经济解决了多个技术难题,使蓝色产业中的养殖、生物利用等方面科技含量明显提升。一个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或是重点实验室的成立,奠定了企业在国内市场上的龙头地位和产品销售潜在的领先优势,提高了产品市场竞争的话语权;一个院士工作站的成立不仅可以帮助一家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更可以解决整个行业共性的关键技术难题,为特定产业领域的发展方向提出战略性建议,推动区域产业集群和产业联盟的加速形成。

4 创新体系建设对烟台经济发展的长效影响

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的发展,离不开长期的科技支撑和人才支持。中科院产学研合作创新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的实施,为烟台市架起了随时与国内任何一个科研机构全方位科技合作交流的畅通渠道。在海洋生物综合利用、近海开发与保护、电子信息、智能控制、先进制造业、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不仅取得了区域外一流科研机构的全力支持,而且建立了本地产业集群化发展的长效催动力。在科技、科研、人才等方面可以对烟台经济发展实现有针对性的专项科技服务,对合力快速推进“蓝色经济区、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提供了长期稳定的支撑,对“三区”建设后续保持稳定的发展活力有着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