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经济产业发展范文

时间:2023-08-29 16:28:47

序论:在您撰写经济产业发展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经济产业发展

第1篇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的总体判断从全区情况看,近年来广西文化产业有一定发展。根据统计部门完成的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统计数字,2010年广西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80.21亿元(按国家统一口径调整,含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户等),比2009年增长26.89%,其中全区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为159.21亿元,占广西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68%,比2009年提高0.05个百分点,比2009年增长28.28%。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不仅提高了人民的文化生活质量,也推进了和谐广西建设。但从总量来看,2010年广西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的增速低于全国3.29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低于全国1.07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增加值总量、占全国GDP的比重和占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均落后于广西经济总量在全国的位置[9],文化产业发展亟待发力。就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而言,地区差异明显是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的另一个现状。在全区14个市中,2010年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在50亿元以上的只有南宁市(59.29亿元),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其余三市均尚未突破10亿元大关,防城港、钦州两市各只有2亿多元。法人单位增加值占本地区GDP比重高于全区平均水平的有南宁(3.29%)、北海(2.32%)2个市,防城港市、钦州市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不到1%。基于2010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各市文化产业增加值情况,有学者将广西主要城市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排名[11]。从排名结果看,南宁、北海、防城港、钦州四市分别排广西14个市的第一、第五、第六、第七名。南宁市的综合得分远远高于其他城市,这与实际相符,作为广西的首府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城市,其无论是在产业化发展的基础条件、市场化程度,还是在相关产业支持条件等方面都高于其他城市。而北海市、防城港市、钦州市的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较低,基础因子和发展潜力因子对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提高作用不大,文化产业还没有形成一定的发展模式。总体说来,目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文化产业还处于粗放型、初期到中期的起步发展阶段。(二)四市文化产业各有优势,互相补充,共同发展。从单个市来看,其对各自文化资源、文化发展目标还比较清晰。但从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来看,各市自成体系,未能实现区域合作共赢与有效整合。(三)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与思考目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文化产业存在规模偏小,产业链不完整、发展不均衡、结构松散、产出效益低、区域辐射能力较差等问题。但从区域文化产业视角分析,其主要存在以下的问题:1.资源未能有效整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内四市虽然有各自的规划,但就经济区整体而言,尚没有以经济区为一体的文化产业总体规划出台,没有形成贯通的产业链条,也未能在政策、社会氛围和资源整合上形成合力。四市文化产业发展缺乏互动与合作,交流联合少,未形成集约化和产业化开发的主体模式,一体化程度低。各市产业布局差异性不够,在产业政策、项目设置、发展目标、龙头企业设定方面趋同;区域特色资源的强势聚集与优化配置方面转化率和利用率低。其区域文化产业资源开发发展缺乏长期、规范、稳定、深入的联系,合作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多种优势叠加的特点。比如,特殊的区位优势,经济区开放开发的优势,在广西相对的经济基础优势,国际区域经济合作优势等。综合优势未能有效发挥,因此如何用好用足优势是其发展的关键。2.创新理念认识不足。根据波特产业竞争力四阶段①,虽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文化产业存在优势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与发达地区文化产业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其仍处于起步、探索、培育时期,即要素驱动向投资驱动发展的阶段。要在2015年实现支柱性产业的目标,按照文化产业发展的跳跃性程度,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文化产业发展应该走跳跃式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模式②。而其应如何创造条件,跳过工业主导阶段,直接步入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期,走出一条西部后发展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创新驱动的新路径,目前在学理层面缺乏探讨。如何以区域文化产业理论为指导,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作为一个区位文化产业整体进行分析、论证,特别是在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以及面向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桥头堡的战略地位来思考经济区文化产业发展,尚待分析探讨。3.区域文化产业特色不鲜明。评价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标准是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大而全并不是一个区域文化产业发展良好的必备条件。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应该有所取舍,突出特色。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四市文化产业规划来看,出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现象,市与市之间文化产业出现同质重构现象。从整个经济区而言,未能体现出作为区域文化产业的特色。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作为后发展地区,其文化产业发展更应该思考特色发展和错位发展战略。

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策略

第2篇

一、民族体育文化概念及其特征

(一)概念

民族体育文化系指一个民族在体育生活中展现出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人们在体育实践过程中,为谋求身心健康发展,通过竞技性、娱乐性、广适性等方式,以身体形态变化和动作技能所表现出来的具有运动属性的文化。

(二)特征

民族体育文化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在不断的演进过程中呈现出许多不同的特点,从而构成了民族体育文化自身的一个特色。

1.民族性

任何一种文化的产生与发展都有其存在的根源,并且基于区域的不同形成文化的差异,加之区域文化、习俗等不同形成不同的民族特色,这就是民族性。民族体育文化的民族性体现在:一方面,民族体育文化具有共性的一面,系指融合因素的一面;另一方面,民族体育文化又具有各自独特的一面。[2]不同区域的人类,创造了不同形态的文化,塑造了不同文化意识的群体,并且通过共同的生活把不同种类的文化差异逐渐缩小。在一定程度上,一个民族体育文化的产生与发展状况如何与本民族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经济条件、生产水平息息相关。

2.娱乐性

民族体育文化的娱乐性是一种以闲暇消遣、健身娱乐为主要目的,而又有一定模式的民俗文化活动。它是人类在具备起码的物质生存条件的基础上,为满足精神的需要而进行的文化创造。[3]民族体育文化正是被赋予了这样的一种娱乐性,在社会生活中才深受人们的喜爱,让大众群体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体验各种体育的乐趣,不仅锻炼了身体,从更深层面上讲,更是愉悦了身心。

3.竞技性

上述讲到的民族体育文化具有民族性,每个人的生活中被贴上了民族意识的标签,而民族体育的竞技是展现民族意识的一个象征性体现。通过不同形式的竞技活动,每个人的参与与积极性形成一个相互较量、相互磨合的局面,是体育文化形成的基本来源。[4]只有通过契合作用,达到一种融合的状态,才能凝聚成重要的力量。竞技性在人们竞争意识较量的同时,也促进了人们合作意识的攀升。

二、民族体育文化传承对体育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在民族体育活动当中,民族意识、文化心理、哲学思想、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规范、审美心理等都是人类精神生活领域的文化,更是民族体育文化的核心部分。而这些核心部分的形成与传承对于体育产业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作用。

(一)形成了体育产业发展的新理念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文化属于上层建筑的一部分,离不开经济的发展。任何一种文化的形成都有其产生并且发展的原因,其发展的状况如何一般由社会经济条件所决定,经济条件的好坏决定着文化的发展程度,反过来,文化的发展也影响着经济状况的改善。[5]民族体育文化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传承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任何一种产业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与之相对应的文化作为支撑。对于体育产业来讲,体育文化的发展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传承性是指民族体育文化在时间上传衍的连接性,即历史的纵向延续性。它通过特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要求而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讲,基于体育产业发展的需求,我们就更应当注重体育文化的传承性。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性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体育产业的发展,尤其是促成体育产业发展的新理念,即在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注入民族体育文化的因素。从内部上讲,吸收各个不同区域的优秀民族体育文化不断融合;在外部上,不断吸收外来先进民族体育文化,扩大体育文化在体育产业中的分量。

(二)形成了以文化竞争为主导优势的新局面民族体育文化源远流长,在不断的演进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独到的特性,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当前,体育产业发展中存在着突出的问题,如体育产业的市场尚待开发,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社会竞争机制混乱等。因而,体育产业的发展需要创新,需要改变新观念,形成以体育文化为主导的核心观念,以促进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以体育文化为主导的竞争意识是全新的竞争形态,具有独特的体育思想意识和哲学思想。[6]它是以崇尚人的内在气质、品格、精神修养为价值取向的一种体育文化形态,有助于体现人文关怀。基于这样的有利形势,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将会在体育产业发展中形成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让每个运动项目都能够在充满文化气息的环境中得到最有效的发挥与展示,从而形成一种以文化竞争为主导优势的新局面。

(三)促进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新繁荣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说到底还是为了满足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的需要。对于物质文明来讲,民族体育文化一方面需要依靠物质上的支撑以维系发展状态,而反过来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则推动了物质文明的新繁荣。对于精神文明来讲,民族体育文化属于精神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有加快民族体育文化的有机传承,才能够给精神文明注入新的动力。体育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的支撑,可以说,体育产业发展的本质就在于如何创造出更多的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从而满足人们的需要。而创造出更多更为丰富的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的巨大动力存在于体育文化的优越性,而优越性则需要传承。

三、传承有道———体育产业发展之路

(一)推动民族体育多元文化竞相发展———百花齐放体育产业需要发展,需要改变新观念,就需要加快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形成以文化竞争为主导优势的新局面。然而,民族体育文化博大精深,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一个普遍的效应。而单纯依赖于一种固有的文化模式则未免有些过于僵硬与死板。因此,我们就必须推动民族体育文化朝多元状态竞相发展,实现优胜劣汰,形成独具一格的优秀体育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讲,需要鼓励不同区域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鼓励引进各种优秀的体育文化,兼容并茂。根据不同区域民族体育文化的多样性、自我约束性、差异性以及广适性,采取相互融合的方式,尤其为相对落后民族的体育文化发展提供较为便利的社会条件,促成较为公平的竞争局面,以提高多元文化竞相发展的积极性。

(二)以政府介入为主导———形成民族体育文化传承的普遍认识民族体育文化具有传承民族信仰、传授生存技能、展现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交流、抒发生活激情和培养审美情趣的功能。然而在传承过程中也会出现种种问题,尤其是民族体育文化的保护问题甚为突出。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加之市场自身的盲目性,使得人们在追求经济利益之时过度地利用民族体育文化,忽视了民族体育文化的保护。[7]与此同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尚不健全的情况下,更加难以有效地保护民族体育文化。因此,为了促进体育产业的有效发展,我们必须加快民族体育文化的保护,合理有效传承的普遍意识急需在大众心中尽快形成。我们应该建立起以政府介入为主导的模式,在体育产业发展的同时,加快政府的宏观调控及有效指导,尤其对于损害民族体育文化的行为坚决制止,在全社会中形成保护民族体育文化的普遍认识。

第3篇

(一)基本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政策,以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工业体系,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为目标,以提升发展三大支柱产业,培育壮大“四新”产业为重点,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及资源综合利用为着力点,积极发挥产业集聚优势,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努力实现全市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指导原则:

1、坚持市场调节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原则。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同时加强政府的协调、引导作用,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2、坚持老企业技术改造与招商引资发展新企业相结合原则。根据市场需求,立足现实,通过加大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投入,提升现有产业结构层次,促进优化升级,同时,通过招商引资,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不断强化技术优势和产业链整体优势,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3、坚持产业链延伸与产业集聚发展相结合原则。以片区经济为重要依托,抓住产业集聚这个关键点,延伸产业、产品链,完善产业化分工,着力打造一批产业规模、市场份额和创新能力、赢利能力居全国前列的制造中心和产业基地。

4、坚持自主发展与外向带动相结合原则。抓住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调整转移的机遇,加强外引内联,深度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积极吸纳全球资本、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引导企业“利用两种资源、开拓两个市场”,加快做大做强,不断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5、坚持适度扩张与提高质量效益内涵发展相结合原则。在招商引资过程中突出招商选资,选择引进项目时权衡项目规模与税收大小、产品与装备的技术含量及劳动用工、环境危害性、耗能与效益产出比等,以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降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为出发点,进行招商选资。

二、产业集群和区域布局

按照工业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和控降污染的要求,未来发展产业集群,优化产业区域布局,要充分利用紧临国际大都市和新型工业强市的区位优势,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合理定位,主动接轨大,进一步突出经济开发区、经济区、地区三块发展工业的主要区域,提高片区经济发展强度。经济开发区要以建设全市新型工业化的先导区和科技创新示范区为目标。加强与工业园区、高新区的产业对接,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巩固拉长产业链,发展电子信息配套产业,加快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建设,不断优化商务环境。重点发展以电子信息、精密机械、汽车零配件、环保设备、新能源产业、保健品产业等技术密集型产业和软件开发、商贸、房产、物流等生产业。经济区要主动呼应接轨开发开放,以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为目标,整合区内产业和资源,扩充区域经济发展容量,提升综合开发建设水平,扩大发挥全市经济新的重要增长极的作用。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日用化工、精细化工、新型建材、品牌服装、汽车零配件等先进制造业以及生态观光、研发机构、会展等服务业。地区要以新型纺织(丝绸)的研发、制造基地为目标进行规划和建设。在积极吸引国内外资本的同时,着力提升东方丝绸市场的功能和水平,加大产业整合力度,做强做大国际新型纺织(丝绸)产业基地,提升产业结构水平。

三、重点产业发展方向

(一)提升发展三大支柱产业

1、电子信息业。在重点发展计算机及外设、通信与网络以及配套元器件等已有一定基础和特色的产业的同时,适应世界信息产业发展趋势,着力推进集成电路、汽车电子、嵌入式软件等目前基础较为薄弱的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新型显示器制造,高度关注未来发展极有前途的OLED产业;立足于为地区和全国乃至全球整机配套、积极发展配套件产业。

2、新型纺织(丝绸)业。加快推进纺织原料结构调整,在提高现有真丝、亚麻、涤纶长丝产品技术质量水平的同时,注重棉麻类天然纤维及锦纶、氨纶类合成纤维的开发生产,突出新型差别化、功能化纤维的研发和使用。继续提高真丝绸的加工工艺技术,提高真丝绸纺织产品加工深度与精度,提高产品附加值,保持真丝绸产品在全国的领先地位。调整和优化三大纺织品结构,围绕品牌服装面料、家用纺织品和装饰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三大类支柱产品,突出原料、面料、最终产品三个环节,着力拓展家用纺织品和装饰用纺织品市场领域。大力推进毛衫针织业和亚麻业的发展,在引进装备、延伸产业链的同时,加强与科研院所的产学研联合,开发棉麻、丝麻等混纺纱及毛衫针织用纱生产技术,提高针织毛衫及亚麻织物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应用现代科学手段,引入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理念,加大印染后整理的技术改造与技术创新力度,把印染后整理加工转变为引导纺织面料开发生产的先导行业。重点培育恒力集团、盛虹集团、鹰翔集团、丝绸股份、新民科技、新申集团、华佳集团等骨干企业,使之成为新型纺织(丝绸)业的龙头企业。

3、通信线缆业。通过技术改造、技术开发,推进普通光电缆向特种光电缆拓展,实现光电缆产业的第二次创业。完善产业链,发展光棒和拉丝生产,及光器件的研发,提高产业和企业的核心技术竞争力。抓住当前3G通信给光电缆产业带来的发展机遇,加快产品研发及市场研究。积极参与军民两用技术产品的开发,利用现有技术装备优势拓展配套产品生产。重点培育亨通、永鼎、通鼎等龙头企业。

(二)培育壮大“四新”产业

1、装备制造业。在产品设计上应用信息化技术,采用声、光、电、磁及IT等自动化控制技术,与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开展联合攻关,加快先进设计制造技术及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研究应用步伐,拥有更多自主知识产权。在产品性能上突出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重点开发高速无齿轮电梯、输变电设备、新型纺织机械等产品。零部件企业广泛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并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完善产业链。重点培育康力、万工、申龙等企业集团,促进做大做强,引领产业发展。

2、新材料产业。围绕我市工业经济发展需要,重点发展纳米材料及其在各领域的应用,提高电子用铜箔、电力用铜带、通信用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质量水平,加快发展纺织原料、新型精细化工材料,高效节能环保型建筑装饰材料。

3、新能源、环保及医药保健品产业。结合我市产业发展需要和今后发展重点,引入循环经济、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的发展理念,着力推进工业废水、废气的治理回收利用;积极开发节能、节水、节材新技术新产品;大力推进新能源、节能环保产品的发展。大力发展中药及中成药,引进保健品产业与项目,通过引进品牌与商务中心,逐步建立华东保健品产销基地。

4、生产业。首先,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重点是经济开发区、经济区、镇和东方丝绸市场的物流业,建立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促进物流信息、资源和物流网络互联互通,推进第三方物流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综合物流仓储中心、专业物流仓储中心和配送分拨中心。其次,完善构建为企业自主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科技成果产业化、专利技术产业化提供高效优质服务的创新体系,大力引进国内外科研院所、中高级专业人才落户,发展工业设计和工业产品研发机构,着力推进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的平台建设。第三,大力发展为企业提供商务服务的会展、担保、咨询、公证、法律、会计、审计、广告等中介服务业,引导规范中介行为,提高服务质量,拓展服务领域,优化投资环境。

四、产业调整的措施

(一)加强对集群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的调查研究工作。市、镇两级经济管理部门,要经常了解掌握产业技术走势与市场趋势,根据集群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扬长避短,制订培育集群产业发展的具体指导意见,加强对产业升级的指导与引导工作。

(二)编制工业发展项目鼓励类、限制类、禁止类目录,制定重点产业招商项目目录。市经济管理部门要编制市工业性项目鼓励类、限制类、禁止类目录,并颁发实施,引导工业项目投资。要以国家、省制定的产业导向目录为基础,根据实际情况,相应提高一些区域性标准要求,提出一些特殊限制性规定;根据我市重点鼓励发展产业导向,以完善产业链和提升产业技术层次为出发点,提出重点招商项目目录,指导全市的招商引资工作,优化招商项目投资结构。

(三)抓好行业排头兵典型示范工作。每年排出一批符合产业发展导向的市级工业投入重点跟踪管理项目,加强对项目前期工作的指导、引导和服务,每年组织重点项目向金融界推介活动,重点项目实施全过程跟踪管理,发现问题采用有效形式与办法及时做好协调工作,使行业排头兵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在实践中起到带头示范作用。

(四)发挥行业组织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要继续认真贯彻市政府《推进市行业组织建设的指导意见》,大力推进行业协会、商会等中介组织建设,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引导、指导、协调、服务、自律功能。一方面要加快产业集聚度较高的区域性行业组织的建设,形成较系统的行业组织服务体系,另一方面要通过争先创优评比表彰活动,加快提升现有行业组织的服务水平,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在指导结构调整、推进产业升级等方面服务企业的作用。

(五)加强政策引导,运用经济杠杆鼓励技术进步,限制淘汰落后。各镇(区)、各部门都要重视做好向国家、省争取政策支持工作,使我市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优质项目能享受国家、省的扶持性优惠政策。积极发挥市扶优扶强、鼓励发展政策和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持作用。对属禁止类、限制类的项目与装备、技术,依法采用必要的措施,使淘汰落后设备与技术真正落到实处。

第4篇

一、体育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作为矛盾对立体,二者是相对独立的概念,没有主次之分,其地位应是平等的

所谓体育的经济效益是指人们在体育投资这一经济活动中,劳动的占有和消耗与所取得有用成果的比较,即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的实质是指在体育劳务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以尽可能少的劳动消耗和占有,获取尽可能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在这一点上,与一般产品的经济效益没有什么差别。因此,它的上位概念大致属于经济学研究的范畴。

所谓体育的社会效益,是指体育产品大都是精神产品,其产品的主要功能是增强人民体质振奋民族精神,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其实质是体育产品所产生的社会效果。因此,它的上位概念大致属于社会文化娱乐范畴。

由于它们所属的范畴不同,做为相区别的一面,二者是没有主次之分的,其地位应是平等的。可长期以来,人们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把追求经济效益同“小人喻于利”,同“资产阶级的唯利是图”联系在一起,把追求社会效益同“君子喻于义”,同“社会主义优越性”联系在一起,本能地给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涂上了色彩,分出了等级。受其影响,体育被看成是纯粹的公益性、福利性事业,体育经费完全靠国家拨款,只讲投入不讲产出,形成了“居民低收入——政府投资——福利分配——投资萎缩”的经济流程。由于没有经济效益做基础,势必影响体育社会效益的实现。直到今天,在体育场馆实行多种经营,提高经济效益的问题上,“有27.5%的人认为体委部分领导对场馆实行多种经营,创收盈利心存顾虑。”〔1〕因此,要正确处理体育产业发展中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必须从思想认识上摆脱极“左”思想的束缚,还经济效益以本来面目。

二、体育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作为相互联系的一面,其关系地位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研究的领域不同而有不同的涵义

1.就微观而言,在体育产业的经营开发中,应该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兼顾体育的社会效益。

在这里,体育的经济效益就是微观经济效益,即体育单个经营单位的经济效益。同企业一样,应该把经济效益当作自己经营的出发点和归宿,把利润视为企业的生命。这不是由个人的主观意志决定的,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运作的必然结果。

体育作为产业进行开发,走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企业化道路,这说明推向市场的体育产品是商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必须遵循社会经济运行规律,即以利益为杠杆,通过公平竞争,等价交换,优胜劣汰,最终实现对体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保证体育产业的高速运作。因此,各体育经营单位必然想方设法,在尽可能降低劳动占有和劳动消耗的条件下,争取尽可能多的利润。与之相适应;经营者还必须兼顾体育的社会效益,要服务对路,增添花色,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档次,满足人们丰富多彩的体育需要,唯有这样,才能获得更多、更长远的经济效益。

目前,在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是那些由中外合资、外商独资及其他国内大公司,个人投资兴办的一些商业性俱乐部、网球馆、高尔夫球场、体育健身娱乐中心等体育产业。这些投资主体的共同特征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经营主体,他们经营体育的目的动机是显而易见的。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占领市场,一些有远见的投资者似乎并不急功近利而是在提高体育的社会效益方面下功夫,像高薪聘请外藉球员、本国优秀运动员,以及培养二、三线梯队等,目的当然是服务于经济效益。

有人认为,体育劳务产品和其他产品不一样,是精神产品,具有公益性,即使是进入市场的部分也是坚持社会利益与经济利益相结合,以社会效益为主。不错,体育劳务产品是精神产品,具有公益性,但体育产品之所以能走向市场,成为商品,从某种角度而言,恰恰是因为它的公益性。广泛的社会性、权利性、公正性,才使得体育劳务产品具备了交换的价值。

综观当今体坛,高水平的运动竞赛已成为一种金光闪闪的商品。一些大商家、公司、企业纷涌而上,竞相为之大洒金钱。他们的目的和动机当然不是为了实现体育的公益性,而是把体育的公益性、社会性当做可利用的手段,通过现代传播媒介,让体育充当出色的广告载体,获取超额利润。像每年为体育投入3000万马克的奔驰公司的信条就是:对体育界投入的钱越多,获取的利润越多。

可以说,正因为有了体育劳条创造精神产品的这种广泛的社会性、公益性,才有了商家争先恐后的投入,带动了广阔的市场需求,才有了体育市场的开辟和繁荣,也使得体育商品的价格扶摇直上。就拿奥运会的电视转播权而言,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售价2.78亿美元,1988年汉城奥运会为4亿美元,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是7亿美元,身价之高令人咋舌。

再拿发行体育彩票来说,当今许多国家都把发行体育彩票作为扶持体育事业发展的支柱产业。它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筹集大量的资金,靠的就是体育竞赛商品的价值,其使用价值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公益性,因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并给体育带来滚滚财源。我国“自1994年3月起,截止到1996年底,已顺利发行了22亿元的体育彩票,除百分之五十直接用于返奖外,共筹集资金6.6亿元。”〔2〕主要用于落实奥运争光和全民健身计划,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由此可见,就微观而言,在体育产业的经营开放中,坚持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兼顾社会效益,这是一种客观存在,是市场经济规律运行的必然结果。就目前而言,我们只有承认这个事实,才能充分显示“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体育改革精神,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关心体育,投资体育,促进体育商业化的发展,为最终实现体育的社会效益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2.从宏观而言,发展体育产业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体育为人民服务,为国民经济服务的宗旨,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经济效益服从服务于社会效益。

从宏观而言,体育产品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不能作为商品推向市场,诸如学校体育、职工体育,其基本任务是解决人口素质问题,福利性、义务性突出。像人们健身必备的基础设施投资大、周期长、收益慢,若按市场经济规律自由支配,其生产建设将无法进行。这就需要国家无偿投入,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渐增加投入的比重。这一点我国体育法第41条已做了明文规定,即“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体育事业经费、体育基本建设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对体育事业的投入。”这里充分显示了人民政府把体育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无疑是英明正确的举措。但笔者认为这属于国家宏观调控的范畴。与微观领域的产业经营开发,坚持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并不冲突。我们鼓励微观搞活,追求经济效益、赚取更多的利润,这并非坏事。国家可以通过宏观调控的办法从经营者手中提取丰厚的利润,再把它投资到体育的福利性方面去,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样既可以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又可以加速体育商业化进程,使体育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

三、体育社会效益能否实现,体育产业能否健康发展,并不取决于经济活动本身,而取决于法制的健全和完备,取决于国家宏观调控的力度

在有些人看来,如果在体育产业发展中,坚持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势必会产生唯利是图、斤斤计较、金钱至上、腐朽堕落等不良风气,就会牺牲体育的社会效益,也不利于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而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上述问题似乎就可以避免。其实,事实并非如此。

众所周知,西方许多国家把追求利润当作体育产业发展的前提和归宿。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不顾体育的社会效益。比如,在全民健身方面,我们推出《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美国推出《健康公民2000年》,加拿大推出《积极人生》,英国推出《90年代体育——迎接新的地平线》……他们颁布的时间似乎比我们更早。在计划的操作实施方面,我们有实施的步骤,他们更有完整的目标体系。以美国的《健康公民2000年》为例,该计划700多页,通篇都是对实施目标的陈述,其中包括3个总目标,22个子目标,47个次子目标和300个再次一级的目标。这些规定似乎并不亚于我们。

至于体育产业能否健康发展,也不取决于经济活动本身。我们国家坚持把体育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样产生了为名利服用兴奋剂,为了金钱而弄虚作假、招摇撞骗等问题,同样不可避免地滋生了拜金主义思潮。这都有力地说明了,在物欲横流的市场经济大潮面前,体育产业能否健康发展,追求经济效益是否就必然牺牲社会效益,并不取决于经济活动本身是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还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而是取决于法制的健全完备。市场经济是利益的经济,同时又是法制的经济。在微观经营中,谁都可以为追逐利润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前提必须光明正大、遵纪守法。这就要求在微观搞活的同时,国家必须加强宏观调控的力度,即通过制定实施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政策去引导、规范人们的利益行为,再配之以有效的监督,就能妥善地处理宏观与微观领域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联系。

总之,在看待和处理体育产业发展中,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时,一定要注意,从思想观念上摆脱“左”倾思想的束缚,从理论研究上分清宏观与微观不同的领域。

注释

第5篇

一、低碳经济、林业产业及林业低碳经济的概念

(一)低碳经济低碳经济这一概念首次出现在2003年英国对外公布的能源白皮书中,其提出背景是可持续发展和全球气候变暖。所谓的低碳经济是指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理论指导,通过产业转型、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新能源开发等手段创造低污染、低能耗、低排放的经济模式,减少环境污染、能源消耗、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共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价值,是各国谋求新的经济发展空间和应对气候变暖的主要经济措施。(二)林业产业。林业是重要的绿色资源,是低碳经济的一部分。在低碳经济下,林业概念得以进一步丰富,被定义为是一项重要的基础产业和公益事业,承担着林业产品供给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任务。一方面,通过林木资源培育、种植、采伐、加工制作等方式制造各种各样的林业产品,创造直接的经济收益,是国家经济中的基础产业;另一方面,林业作为绿色资源,本身具备气候调节、环境保护、生态建设、森林景观等社会,是社会发展中的一类工艺事业。(三)林业低碳经济。林业低碳经济,指林业经济活动中利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技术手段及创新等,增加森林碳汇,减少林业碳源,进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提高林业经济产出,进而创造良好的经济效果。从其定义可以看出,林业低碳经济强调森林汇碳,主要手段主要是技术创新、科学管理等,最突出特点是经济活动低碳化,根本目标是不影响林业经济发展的情况下,利用低碳技术减缓气候变暖,发展林业能源,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林业在低碳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地位。2011年,联合国召开第九次森林论坛,会上明确指出林业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基础和关键,肯定了林业产业在低碳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第一,林业为低碳经济提供绿色资源,如木制材料、能源产品等,它们具备清洁、安全、可再生、可降解等优势,是低碳经济组成的重要部分;第二,林业在应对气候变暖、水土流失控制、涵养水源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有着突出作用,可以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需要的生态环境;第三,林业产业发展为社会提供了无数工作岗位,解决了人民生计,提高了人民收入,而且可以为人民创造健康的生活环境,是造福人类的重要途径。以上三个方面充分体现了林业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是林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潜力所在。要想发展低碳经济,必须重视林业产业发展。(二)作用。林业作为低碳经济组成的一部分,在低碳经济中自然发挥着巨大作用。第一,林业产业中的森林碳汇是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林业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森林利用自身的碳汇功能储存碳资源,减少碳排放;第二,缓解全球气候变暖。《京都议定书》中明确指出持续造林、减少毁林等在缓解气候变暖上起着重大作用。林木具备一定的吸收功能,可以大量的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是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渠道;第三,具备调节水循环和提供生物栖息地的重大功能,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遗传资源中起着重要作用。林业在低碳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已经得到肯定,人们的林业产业重要性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从森林的功能看,林业在碳汇产业发展和调节气候服务等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应当不断发展林业低碳经济。

三、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林业产业发展策略

(一)优化林业产业内部结构。从整体上看,林业产业经济在社会经济中的比重持续下降,且自身产值增速缓慢,经济产出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林业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为促进林业低碳经济发展,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应当优化林业产业内部结构。主要思路是主攻新产业、发展传统产业、淘汰落后产业,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充分挖掘林业附加值,培育以低碳经济为发展形态的企业。具体工作操作如下:第一,加大林业第一产业的投入,大力发展森林培育业,加快森林增长,提高森林资源提升,有针对性的增加第三产业在林业产业中的比重,夯实低碳林业产业发展的基础;第二,对林业中的第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限制过量生产,节能减排。在林业产业中,第二产业主要有造纸业、板材加工业等,通过优化调整提高产能,促进第二产业生产效率提升;第三,加速发展林区文化产业、森林旅游业等林业第三产业,增加第三产业比重,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转移第二产业中的剩余劳动力。(二)积极开展植树造林。目前,人们对林业在低碳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已经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林业产业发展。为发挥林业的价值,重视林业产业发展基础上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工作,不断的扩大森林覆盖面,控制林业退化、毁坏等问题,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为林业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丰富的绿色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编制植树造林、育林等工作计划,按计划逐步开展绿化工程,对荒山实行封、造、管等措施,积极开展退耕换林、防护林等建设工作,提高人工造林工作步伐。适宜人工造林的荒山,采用植苗造林和直播造树相结合方式,统筹开展人工造林工程。对于哪些不适宜人工造林的荒山,应当先封山,恢复山地植被,增强荒山育林条件,使之可以进行人工造林。此外,加强植树造林宣传,增强人们的森林绿化意识,开创人人参与植树造林工作局面,确保植树造林工作落到实处。(三)加强林业产业经营管理。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林业产业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对传统的林业产业经营管理产生了极大冲击。为发展低碳林业经济,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加强林业产业经营管理是重要的。第一,加强森林火灾防范、病虫害防治等工作,保护森林资源;第二,严格控制工程建设方面的林地征占、使用,保护林地资源,减少森林砍伐;第三,增强林分质量,增强森林的碳汇功能;第四,树立林业可持续经营理念,不断加强育林、护林工作,提高现有森林资源的生长量和质量,维护森林的生态环境。(四)构建低碳林业经济体系。低碳经济发展形态的提出,为林业产业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理念和模式,应当树立大林业观,构建与低碳经济相适应的产业结构,全力发展低碳林业经济。基于这样的考虑,建立以低碳森林培育业、低碳林产加工业、低碳森林旅游业为核心的林业经济体系,使林业中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紧密的接合起来,形成一套新型的林业产业结构。其中,第一产业是低碳林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要利用科学管理方法、技术手段积极开展森林资源培育,扩大森林覆盖面、提高森林增长量,为低碳林业经济发展提供助力。(五)大力发展林业碳汇业。由于林业产业中的多数生产指标持续下降,危及林业可持续发展,有碍于低碳林业经济体系形成。这种情况下,必须需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林业碳汇业,为林业经济创收提供支持。林业碳汇指森林植被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将二氧化碳固定森林植被或土壤中,降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相关研究证明,森林覆盖面持续增加、林业资源退化减缓,可以明显控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为此,应当积极发展森林碳汇业。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庞大,占全球市场的30%左右,这为森林碳汇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在我国发展森林碳汇业是可行的。发展森林碳汇业,创造林业产业增值的新经济点,利于促进林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推动低碳林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想要发展森林碳汇业,就要增强森林的固碳能力,在这方面森林生长量最重要。日常工作中,注重山地植被恢复,积极开展植树造林,提高森林增长量,增强森林的固碳能力。同时,开发碳汇交易市场,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交易机制和收益分配制度,使碳汇市场活动有序进行。(六)开发森林的生物质能源产业。生物质能源是生物体经过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主要包括新兴能源植物和各类传统有机废弃物。生物质能源可以直接生产气体、液体、固体等能源,且本身是一种可再生资源,这为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条件。森林中的林木种类丰富、生物多样性丰富、生产力高,是生物质能源生成的主要场地。所以,低碳林业经济发展可以从森林生物质能源产业开发入手。在当前及未来林业发展中,坚持“不争粮地、综合高效、多元发展”原则,大力研发固体成型的燃料制取、燃料乙醇提取、气热电联产等技术,开发生物柴油基地建设,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七)加大政策与资金支持。低碳林业经济是林业产业发展的新形态,作为一类新兴事物,其发展势必需要国家提供政策、资金方面的支持。特别是林业经济活动具备弱质性特点,如果政府不给于政策、资金方面的支持,将无法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更高效的进行资源配置,所以低碳林业经济发展需要政府支持。第一,健全林业执法机制,使林业经营管理工作更透明、更公开,提高林业经营管理成效;第二,落实简政放权,优化林业产业内部的政务环境,减少对市场机制的干预;第三,加大经济投入,引进社会资本,为低碳林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四、结论

综上所述,林业在低碳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地位和作用,是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林业产业要引用低碳经济发展理念,积极调整内部产业结构,建立低碳经济体系,开发森林的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低碳林业经济。与此同时,加强植树造林和林业经营管理,争取政府的政策与资金支持,为低碳林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条件。

作者:彭辉 夏敏 单位:安化县林业局

参考文献

[1]辛姝玉,张大红.低碳经济背景下北京市林业产业结构及竞争力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2014(4):357-362.

[2]李平,张继梅,王作铁.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林业产业发展对策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J].林业资源管理,2014(5):23-27.

[3]徐亚军.基于低碳经济背景下四平林业经济发展初探[J].吉林农业,2011(7):203.

[4]杨芳军,杨振安,党鹏,等.低碳经济视角下凤翔县林业产业发展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2(3):84-86.

第6篇

关键词:总部经济;产业发展;重庆

中图分类号:F1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07)04-0152-05

21世纪的两个最重要的特点是经济的全球化和城市化,城市竞争趋势明显加强。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之下,作为城市化、工业化的产物――总部经济就成为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国际化水平的重要途径。

总部经济是中心城市一种新的区域经济形态,是在区域之间存在资源禀赋差异条件下,市场对区域间资源进行再配置的表现形式,是高级形态的产业集群。总部经济已成为区域经济增长和地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强劲引擎。

一、重庆发展总部经济的优势

重庆是中国西部地区打造总部经济的最佳场所,是西部对企业总部最有吸引力的中心城市。据来自国际知名的房地产调查、服务及投资管理公司仲量联行2005年对200家500强企业在中国投资战略以及扩张时间表的调查结果表明,在未来两年内,重庆市场对世界500强的吸引力将位居西部第一,在全国的排名甚至将会超过深圳与广州,仅次于北京和上海而居第三位。重庆有这么大的吸引力,是基于如下优势。

(一)区位优势

区位优势是最大、最本质的优势,其他优势都是派生的优势。重庆位于长江与嘉陵江的交汇处,地处中国的中西部结合部,承东启西。正足这种区位优势,是西方国家在19世纪选择重庆作为通商口岸的根本原因,也是重庆成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根本性条件,从而成为总部氽业高度聚集的最有利条件。

重庆直辖后,中央为了发挥重庆的区位优势、推进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建设,加大了重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数任市领导均把大兴交通作为振兴重庆的切入点,数次修订重庆交通规划,1997年规划到2020年实现“一环四射”,2000年改为到2020年实现“二环八射”,到2003年又改为到2010年实现“二环八射”,使公路交通建设不断提速。同时,黄镇东同志仟市委书记后,又十分强调重庆的水运优势,提出到2010年建成长江上游的航运中心的目标,为此实施了长江干线、嘉陵江、乌江支线的“一干两支”航道骨架的建设,及重庆主城、万州两个上枢纽港和涪陵、江津、奉节、合川、彭水5个重要港口的建设等,尤其是以寸滩港为龙头的集装箱港口建设。

交通建设的提速,提高了晕庆交通的便捷性、通达性,使重庆区位优势所积蓄的市场潜力进发出来。

(二)直辖优势

1.西南大区的撤销成就成都成为西部地区总部高度聚集地。1954年,西南大区撤销,重庆由四大中央直辖市变为四川省辖市。成都在成为四川行政中心的同时,也接过了重庆直辖时在西南地区所承担的经济调控职能,原设在重庆的西南地区的管理、调控机构如电管局、民航重庆处(西南管理局)等陆续迁往成都,设在重庆的大区银行的撤销增强了成都的金融调控权,设在成都的商业采购、批发机构层级均高于重庆;由四川行政中心地位所决定,各省政府驻川办事处理所当然设在成都,外省企业办事处也主要设在成都。由此奠定的良好基础,使得改革开放后成都继续受益,在相当长的时期,外商投资企业西南地区总部首选成都。使得成都成为西南地区总部高度聚集地。

2.直辖市确立了重庆在西部最高的政治经济地位。1997年,重庆再次成为中西部唯一的中央直辖市,确立了在西部的最高政治地位。重庆除了承担中央交办的三峡移民、国企改革等四件大事外,还要承担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重担,成为撬动西部大开发的支点。重庆这种地位的确立,将构成重庆成为西部地区总部高度聚集地的政治经济基础,增强对外地或外资企业地区总部迁移或设立的吸引力。

(三)市场优势

依托自身特殊的区位优势,重庆有着以川、滇、黔、陕甘南部等长江上游流域地区为主要辐射区的纵深的市场腹地。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区位优势逐步转化为市场优势,展现出强大的市场聚集辐射力。

重庆有西部领先的步行商业街群,创造了全国闻名的重庆模式。解放碑步行街为全国第一条商业步行街、西部第一街,2005年商圈以101.45亿元的社会零售总额在西部遥居第一;观音桥步行商业街是全国有名的“公园+广场+步行街”三位一体的生态商业街,2005年观音桥商圈社会零售总额42.92亿元,也超过成都第一商圈春熙路(36亿元);三峡广场商业步行街是全国步行商业街中有名的文化休闲商业广场。

拥有西部最大的商业批发企业及零售企业。即最大的批发商――重庆商社;最大的零售商――重庆百大楼股份有限公司;最大的零售超市家乐福;全国医药行业最大的零售连锁企业――和平药房。

市场优势及形成强大的的聚散力,加快推进着重庆长江上游商贸中心、金融中心的建设,是相关企业总部聚集重庆的有利基础。

(四)开放文化优势

开放文化具有海纳百川的包容性,吸收、融合异质文化的先进性,从而构成吸纳总部入住的有利文化基础。

1.大江大山造就了重庆开放的文化基础。两条大江交汇于重庆主城,水的灵动及人的亲水性赋予重庆文化永不停息、兼收并蓄的特质;群山包围着重庆主城,山的厚实赋予重庆文化包容力极强的品格。这都是开放的文化特质。正因此,重庆历来站在西部开放的潮头。

2.八年抗战成功进行了“海纳百川”的演绎。八年抗战期间,随着东部地区的沦陷,政府迁都重庆及抗日联盟的结成,工商各业、社会各界、各种党派、各色人种齐聚重庆,使重庆成为大后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带来东西方文化的大碰撞,国内齐鲁文化、关陇文化、三晋文化、吴越文化、荆楚文化、岭南文化、客家文化与巴蜀文化的大交融。尽管时间仅八年,但影响是深远的。

3.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建立将再现开放文化优势。重庆直辖,重新确立了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定位。经济中心的实质是区域内外各种商品及要素高度聚散之地,各种文化的汇集之地。开放的城市文化使多种文化能够相互碰撞、交流与融合,产生新思想、新技术、新理念。

4.完善的配套体系。(1)形成了良好的产业聚集平台。以重庆两个国际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北部新区、西永工业园区、长寿化工园及 30个特色工业园区为载体,搭建了高水平的制造业聚集平台,形成了汽车摩托产业、天然气化工、铝加工等优势产业链,正在加快形成电子信息制造业、家电业等完整产业链。(2)形成了与总部经济相适应的专业化服务支撑体系。国际化程度高、对公司总部吸引力强的城市,服务业在其GDP中所占比重都很高。在重庆城市的发展及产业升级的过程中,主城已基本形成了围绕总部的专业服务支撑体系与总部经济相适应的专业化服务支撑体系,覆盖了金融、保险、会展、商务、物流、电子信息网络等诸多领域。第三产业比重不断提高,都市发达经济圈2005年达51.82%,特别是渝中区达88.48%。

二、发展总部经济的意义及对产业升级的影响

(一)实现城市功能与经济发展协调统一的现实途径

发展总部经济符合城市资源特点,能够有效地发挥中心城区高级人才、科技、信息、市场等高端资源的优势,规避土地、水等自然资源短缺及一般劳动力成本较高的常规资源劣势,在实现城市功能定位要求的前提下,推进经济发展。

(二)提高税收贡献、增强政府调控力的需要

在总部经济模式下,总部经济对区域税收的贡献,不仅包括总部企业自身创造的直接税收,而且还包括其带动的相关产业创造的间接税收。

总部企业对所在区域贡献的主要税种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契税、资源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和印花税等。其中,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税种税源具有不确定性和流动性。与总部企业地域上形成分离的子公司、分公司贡献的税收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转移到企业总部,形成总部企业对其所在区域的税收贡献;总部企业可以通过资金的控制权、转移定价等方式,将总部企业自身创造的税收。从总部企业转移至其他地区的子公司、分公司。但不管哪种方式,从总体上讲,这些税收大量会留在总部企业所在区域。

总部企业给本区所带来的巨大税收贡献,无疑会大大提高地方政府的经济调控能力,更多用于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进一步增强城市的吸引力。

(三)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有效举措

1.有利于优化制造业存量资源。由于受土地的制约,中心城区制造业企业开始纷纷向周边成本相对较低的区域转移。总部经济为这些企业的战略调整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将企业的“生产基地”从中心城区向周边区域迁移的同时可以把企业总部,包括管理、销售、售后、技术等总部职能依然留在中心城区。

2.带米第三产业与第一、第二产业的高效链接与融合,使第三产业得以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就可以实现产业集聚效应,不仅表现在某一产业对GDP的贡献,更表现在产业集聚的乘数效应对GDP的贡献。随着总部经济的发展,会带来第三产业与第一、第二产业的高效链接与融合,使第三产业得以大力发展,同时,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也会得到调整,新兴第三产业在第三产业中将居于主导地位。总部经济通过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中心城市产业结构由制造业重心转向服务业,从而推进城市产业结构向高度化方向演进。

3.对合理配套半径之内的生产制造提出需求,带动川边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反过来提升城市的中心地位及产业层次。总部经济有利于中心城区与周边区域之间构建“总部一加工基地”产业链条,从而进一步增强中心城市制造业竞争力。以重庆为例,可以住渝巾区、江北区为总部企业聚集区,强化研发、设计、营销和管理控制等方面的总部功能,以北部新区、九龙坡区等为制造基地;从更大区域看,以城市中心为总部聚集地,以北部新区、渝北区、长寿、涪陵、北碚等市内区县乃至四川省达州、广安等市外地区为制造基地。在带动这些地区制造业发展的同时,也提升了重庆的中心地位及产业层次。

4.有利拉动消费、增加就业。总部经济拉动消费主要体现在:一是总部的商务活动、研发活动以及保障商务活动和研发活动所必需的各种配套消费;二是总部高级白领的个人生活消费,包括住宅、交通、子女教育、健身、旅游、购物等,这种消费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总部经济的发展本身会充分利用该区域的智力人才优势,带来大量高智力就业岗位。同时,通过产业乘数效应,带动第三产业,包括知识型服务和一般型服务业的发展,提供相关就业岗位。

三、重庆发展总部经济,提升产业层次的战略举措

(一)总部经济发展的依据

根据区位特征、资源条件、发展水平等因素不同,总部经济的发展态势也应有所差异。重庆制定总部经济发展政策应依据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重庆城市的等级。一定层级的城市应吸引相应等级的企业总部。

二是重庆的比较优势。包括交通优势、人文优势、资源优势、资金优势、劳动力素质优势、信息优势、创新优势以及体制优势、特殊政策优势等。要瞄准产业对象,根据城市的比较优势制定总部经济促进政策。

(二)总部经济发展目标

立足重庆、影响中国西部,西部总部经济的高度聚集区。到2010年,构成西部总部企业密集度最高的西部最大总部经济基地。

(三)重点吸引的总部层级

1.跨国公司区域总部。跨国公司在西部或两南地区的制造业企业总部及研发中心、物流采购和分销中心,商业、金融及咨询等服务企业总部。

2.东中部地区企业区域总部。着力开拓西部市场的东中部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的区域总部或其营销总部、研发总部、行政总部。

3.以西部为主要市场的东中部地区企业总部。随着东部产业升级及西部市场潜力的逐渐挖掘,部分东中部企业会逐渐把业务重心放到西部。为了更好地开展业务,这类企业有可能将总部也迁移到西部。

4.西部地区企业总部。总部与制造基地的分离已成为普遍的分工模式。正如全国各地企业总部向上海、北京迁移一样,西部一些企业尤其是一些小地方的企业也会发生外迁。但是总部与制造基地有合理的配套半径,跨度太大不利于有效进行调控和配套。重庆优越的区位及完善的配套服务体系。是吸引西部企业进驻的有利条件。

5.市内大企业总部。

(四)总部经济的空间布局

以企业总部对城市区位及服务配套需求为依据,主要依托老城区,重点建设解放碑CBD、江北CBD、北部新区、观音桥商圈、九龙园A、B区。建成以商务写字楼、微型总部园、总部园(商务花园)为载体的各具特色的总部聚集区。

从国内外实践看,微型总部园土地占有不多(几十亩即可),一般处于市中心繁华地带,周边有良好的商务设施和便利的交通,由若干栋低层建筑组成,以独栋出售的形式吸引总部进驻。

总部园占用土地要求相对较多,一般在数百亩甚至上千亩,坐落在城乡结合部,要求交通方便、土 地成本相对较低,周边能够提供充足、廉价的劳动力,生态环境也较好;发展方式上,一般在原有高科技园区发展成熟的基础上建立,周边已有产业集聚和设施配套;资源配套上,要求软件平台和硬件设施并重,区域必须要有过相应的金融、证券、保险业、房地产业、广告业、市场调查、咨询业、会计、法律服务、信息服务业、交通配套,也应该具备完善的人居环境,要形成围绕总部服务的专业化服务支撑体系;建筑形态上,遵循商务花园的理念,注重生态,环境优美,以低密度、低容积率、高绿化率的低层办公楼群,周围环绕优美的园林环境为特征;租售形式上,采用独栋出售、出租或出租土地自建总部大楼的形式,突出个性化和品牌效应。

四、发展总部经济的保障措施

(一)完善软环境,提供高效的政府服务

树立务实高效的政府形象,为总部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软环境。政府精简高效与廉政务实的形象对于总部环境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重庆总部经济的发展中,政府应加快职能转变,提高政府办事效率,树立清正廉洁的政府形象,减少政府行政性审批,实行差别化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强法规制度环境建设,为跨国公司的入驻营造公平合理的市场软环境。

(二)调整有关政策,促进总部经济和区域发展的良性互动

一些小地方出了大企业,总部或者一部分总部的功能迁移,按照现行的政策,税源也要跟着走,这方面政策应该有一些调整和协调,在走和不走的部分之间应该有一个合理的收益分配。作为引入区,对总部迁移进来所可能得到的税收,不要有过高的期望和要求,要协调处理好总部转移过程中的利益关系,这样才能对企业发展有好处,对各个相关地区都有好处,使各个地区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进一步加强围绕公司总部服务的专业化服务体系建设

现代化的金融网络,专业化的咨询、会计、法律、研发、金融、营销、物流等知识和技术含量比较高的组织等,是企业总部进行有效的战略价值活动的有力支撑,也是满足总部人员对高质量生活环境的要求。

(四)加强总部聚集区与制造业基地的功能合作

加强重庆总部聚集区与港城工业园、北部新区经开园及高新园及其他周边乃至远郊区工业园区等制造业基地的功能合作,形成总部经济发展强有力的产业依托。

(五)全力推进城市建设,打造体现新重庆城市形象的增大企业总部集聚引力

1.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塑造便利重庆。加快交通设施建设。要着力建设便利通达重要交通枢纽如寸滩港、龙头寺客车站、太平冲编组站的城市道路等。

2.体现多元化的城市建筑风格,塑造靓丽重庆。通过别具特色商贸楼、酒店式公寓楼、星级酒店、写字楼、文化类博物馆、商业文化广场,充分展现重庆现代滨江都市新形象。将重庆中央商务区打造成现代都市和历史遗存风貌的集中展示区,通过别具特色的建筑设计,既要展示现代都市风貌,又要保留古城古迹与历史遗存,发掘历史文化内涵并体现在建筑设计上。重庆五大商圈建筑设计风格,要充分体现现代都市的繁荣。滨江路设计要体现动感风情特色,要通过建设公园、广场、亲水及观景平台、绿地、绿色步行通道等空间场所,通过可“古”可“今”、可“洋”可“土”的建筑风格,体现动感风情特色。各种专业特色街,要因名、因经营范围来体现自己的建筑风格。

3.搞好生态环境建设,塑造生态宜居重庆。搞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大力实施“绿、净”工程,塑造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的重庆新形象。

首先要搞好生态建设,建设山水园林城区。积极推进铁山坪生态区、鸿恩寺森林公园建设;增加城市绿地,注重城市中心区、滨江路的绿化建设,除在道路两侧绿化外,还要适当建设新的公园。其次,推进城区净化工程。加大创卫力度,注意市容卫生,建设一批垃圾处理场,建设卫生城市。控制水、空气污染,建设更大能力的污水处理厂。第三,规划建设生态产业园,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载体。

五、依托总部经济,支撑产业发展升级

(一)产业功能定位

在实现城市功能转换基础上,逐步实现制造业经济向服务业经济的转换。

(二)产业空间布局

1.以总部经济为引擎,全力打造重庆商务中心、重庆北部商贸中心。重庆市商贸业的发展,一定要对解放碑商圈、观音桥商圈、江北城中央商务区、北滨路做到高起点建设、高档次定位,以总部经济为引擎,以商贸为突破,建设重庆“北部商贸中心”。

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进行空间布局:第一,中央商务区。在由江北城、解放碑和弹子石滨江地带“两点一线”构成的重庆中央商务区中,江北城定位是商务中心区。重点发展金融保险、信息服务、会计、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商务办公、文化、体育等现代服务业。第二,观音桥商圈。观音桥商圈是多业态、多¨类综合性商贸、商务中心,要进一步完善布局、提升档次,并与解放碑商圈形成错位竞争。第三,专业性批发市场和专业特色街。扶持观音桥农贸市场,将其打造成全国一流的综合农副产品物流中心,经营规模向第一冲刺。精心打造各类专业特色街,包括花卉专业街、休闲娱乐美食街、建材专业街等,做足特色、做大规模、做优品牌。

2.以一港一站为依托,三园为载体,打造重庆的现代物流中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立足重庆寸滩港、太平冲货运编组站,打造寸滩物流园,着力引进跨国物流企业及国内大型企业参与建设和运营,形成以仓储、运输、货代及相关服务业为一体的中国西部物流中心。

以港城工业园及拓展区为主要载体,打造重庆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港城工业园重点发展点培育以汽车、电子电器和物流、装备制造为龙头的产业集群,积极发展日化、医药、新型材料等产业,引进欲挺进西部的国际或东部大型电器、装备制造企业。

综上所述,目前重庆缺乏具有高端品牌和国际竞争力的集团公司支撑,总体规模偏小,产业集聚度不高。需要组成专门课题组进行攻关,认真研究重庆产业发展的资源、环境和条件,深入跟踪世界500强等跨国公司的战略布局动态,积极寻求合作机会,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各再打造一个新的支柱产业。

同时,以世界500强为主攻方向,以市场化运作为主要方式,与国际权威的行业协会、投资银行和咨询机构联合,引进跨国公司参与传统产业改造,促进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形成能够带动重庆产业结构升级、体现长江上游经济中心水平、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学习苏州工业园的成功经验,探索与日本、韩国的类似区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在两区率先突破,取得成功。

第7篇

(一)科学安排明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经区委常委会研究,20*年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安排如下: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全社会工业总产值增长14%;财政总收入增长13.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3.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外贸出口总额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4.5%,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均削减3.5%。

(二)努力促进产业发展

一是抓经济增长点,继续采取推进月活动形式,加快在建产业基地建设进度,并抓紧规划、尽快启动民营科技产业基地建设,为我区经济适度增长提供动力。二是促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引导科技创新,发展现代企业,加大对支柱产业的分析研究力度,筛选出鼓励发展产业并予以扶持。以企业上市为抓手,引导民营企业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提升企业层次,确保年内1家企业上市。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机场扩建为契机,启动空港物流建设规划编制。争取引进国际名企大型连锁超市,为中心区生活配套服务,并提升带动商贸业发展。精选地块,以大地块招大商。加快发展物流等生产业,为我区工业配套服务。三是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加强节能降耗、污染减排的协调工作。通过技改提升、加大投入、综合效益,严格考核的运行机制和导向机制。

(三)加强投资综合管理

一是加大政府性投资项目的监管力度,完善概算审查制度,建立健全重大政府投资项目的稽察制度,加强项目竣工验收工作,加快完善和推进项目代建制,确保建设项目有效实施,提高投资管理绩效。二是高度重视重大项目前期,在项目安排上,根据科学性和适度超前性原则,把急需的、必须的和将对全区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项目优先纳入计划和项目库。请区委、区政府把这些前期落实到各部门、镇(街道)、开发区,形成“全员做项目前期”的良好氛围,并安排一定的资金,对先进单位予以表彰和奖励。三是强化责任,进一步落实政策处理包干制度,强化责任主体。

(四)注重民生,全力做好为民办实事工程

精心筛选一批符合民意,民心所向,惠及全民的实事工程,提请区政府审核确认,并落实责任单位,加强跟踪管理,确保工程进度。

(五)以虚促实,加强课题研究

一是对《“十一五”规划纲要》进行中期评估和修编。目前我区发展机遇、设施条件、发展基础等和3年前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为了更好的把握机遇,更加合理的确定今后发展方向,决定对规划纲要进行一次中期评估和修编,并对三产发展规划等配套专项规划进行调整。二是为区委、区政府当好参谋,着重谋划“一区三带”(即以瓯海大道建设为契机的行政中心区、以滨海大道建设为契机的沿海产业带、以半岛工程建设为契机的沿江产业带和以江滨路建设为契机的滨江商务带)发展思路。三是抓紧开展城区“退二进三”、“退二提二”研究,为市里出台政策提供参考。四是根据经济运行和建设推进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服务。

(六)强化价格监测预警功能,防范和应对价格波动

我局将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开展价格监测活动,及时准确掌握市场价格动态。特别是对市场价格异常波动和非结构性上涨的情况,力求能够做到及时了解信息、准确分析原因、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新变化,并提出相应可行的对策。

(七)行使价格监督检查的职能,化解社会价费矛盾

在检查对象上,我们将主要针对成品油、液化石油、食用植物油和各类涉农产品的市场价格,以及教育收费、医疗服务费用的收费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和巡查;在监督方式上,我们将密切联系群众,建立和完善价格投诉举报机制,提高检查工作的效率;在具体活动上,深入推进“价格服务进社区”试点工作。在工作探索方面,我们将积极加强对价格欺诈行为的查处力度。

(八)开展价格成本监审工作,完善监审机制

健全监审工作的规程和制度上,提高办事效率,保证成本监审工作的程序合理、论证全面、结果科学。同时,将严格按照监审目录,确定监审单位。实行制定价格前监审和定期监审相结合的制度、邀请专业中介机构参与成本监审工作制度和政府相关部门工作会商制度,为成本监审工作寻找新的突破口。明年的重点目标,是努力建立一套由本区特色农产品为重点的成本调查网络,开创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