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中华文化根本特征范文

时间:2023-08-29 16:28:37

序论:在您撰写中华文化根本特征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中华文化根本特征

第1篇

十九世纪末叶,满清政治腐败,国家积贫积弱,沦陷谷底,民族危亡,命悬一线。中国的命运、中国的未来何在,成为摆在人们面前严肃且无非回避的问题。学术界以及包括有远见的政治家们纷纷注意到,和西方列强的民族国家不同,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统一国家。而她的未来,有赖于对她的历史过程的深刻理解。因此需要就这个统一国家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进行一次正本清源式的研究。

丰富的历史文献,为我们提供了周秦汉唐以来的民族和国家较为详备的历史。但更早的时代,文献阙如。“疑古派”对上古传说整理之后发现,可信赖者寥寥无几,不足以仔细勾画这段过程,必须根据物质文化遗存进行这段历史的复原与重建。于是,考古学应运而生,考古学的任务也因此被规定了下来。

考古学对历史的复原重建有个循序渐进的程序。它首先需要寻找发现古代人们的文化遗存,按照年代排列起来,辨析耙梳其中的传承流变,建立一张按照物质文化面貌的异同特征标记的历史年表,进而再探讨创造了这些文化的人类社会之种种问题。通常把这个程序的前半段,叫作物质文化史研究。

1920年代,中国考古学产生以来,随着田野考古资料与研究的点滴积累,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到了1970年代,中国各地的史前文化演变谱系终于渐显轮廓。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苏秉琦先生在宏观把握中国各地人类文化的发展变化过程基础上,将中国史前文化概括成六个文化区。指出这六个区域里的史前文化各有特点,彼此之间有交流融汇,又自成演进发展谱系。苏秉琦先生还注意到,在长达万余年的史前历史中,各地文化始终保持相对独立的发展,就是进入夏商王朝,再以后春秋战国、秦汉隋唐的历史时期,尽管古代中国在政治上逐渐走向统一,但各地区之间文化的差异依然存在,甚至直到今天,地区文化见的差异仍旧隐约可见。针对这种现象,苏秉琦先生提出了中国文化起源和发展的“多元说”,形象的说法是“满天星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文化起源于黄河流域的一元说的传统认识。

哈佛大学著名的中国考古学家张光直先生在同意中国史前文化多元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史前时代的某个时刻,一些地区之间的交流明显加强和密切起来,也即在黄河和长江的中下游地区形成了一个文化的“交互作用圈”。处在这个交互作用范围内的各地文化之间不仅有风格、面貌的互动,可以推测其背后的社会在经济技术、社会经验乃至思想各个层面都有更为密切的接触。各种层面频繁和大规模的经验交流,最终导致这个范围内的文化及其背后社会的发展逐渐走向前沿,从而形成了一个产生文明的温床,用张光直本人的话说,即启动了一个长达数千年的文明化进程的程序,也可以看作是中国文明的史前基础。

北京大学资深教授严文明先生对多元发展的史前文化进行分析后指出,满天星斗式的文化分布中存在一种向心的、“重瓣花朵”式的结构。越靠近花芯的文化,发展程度也就越高而处在花芯上的中原文化占尽交通和交流的地缘优势,成为带动周边文化发展的核心。对于这个结构的形成原因,严文明先生做了深刻阐释。他认为,东亚地区因北方高寒地区、西部戈壁沙漠、西南的青藏高原以及东南亚热带雨林的阻隔,实为一个与旧大陆西半部分相对隔离的地理单元,不用说,东向的太平洋为这个地理单元划分出一道更为清晰的边界。对于古人而言,要突破这些地理屏障,实在困难重重,以致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东亚地区的人们不得不独自发展自己的文化和社会。如此就带来了导致日后东西方大格局的种种可能性。但是,东亚地区内部却十分广阔,自东向西,地势分三层台阶,自南而北,气候从热带依次过渡至寒温带。生态环境的多样性为文化的多元特点提供了最好的注解。重要的是,在东亚地区的腹部,有两条巨大的河流——黄河和长江。其中下游广阔的流域面积和平坦的地形,为居住于此的先民们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条件,这也许是交互作用圈得以形成的最重要条件。更为重要的是,这个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为了渡过食物短缺的冬季,需要开发某种可以储藏的食物资源,于是,这些地区率先发明了谷物农业。农业为人口增殖、社群扩大、文化发展提供了稳定支持。如此这般,东亚地区内部便出现了一个文化发展程度最高的地区。这个地区内部各地之间的交流明显多于与地区的文化,其结果,这个范围内的文化和社会在领先发展的同时出现趋同。严文明先生把史前文化这个趋势高度概括为“多元一体”。

不同水土既可以培育出不同的文化,也可以养育不同族群。对民族问题深感兴趣的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先生把考古学文化的多元性和古代民族联系起来,提出一个重要论断:“中华民族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利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在相当早的时期,距今三千年前,在黄河中游出现了一个由若干民族集团汇集和逐步融合的核心,被称为华夏,像滚雪球一般地越滚越大,把周围的异族吸收进入了这个核心。它在拥有黄河和长江中下游的东亚平原之后,被其他民族称为汉族。汉族继续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成分而日益壮大,而且渗入其他民族的聚居区,构成起着凝聚和联系作用的网络,奠定了以这个疆域内许多民族联合成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的基础,成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经过民族自觉而称为中华民族。”扼要概括即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多元说”和“多元一体说”一经提出,立刻成为学术界共识。进一步的研究围绕史前文化多元一体的若干关键节点展开,并在以下进程的描述上取得基本一致的意见:公元前5000年前甚至更早,黄河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各地方文化之间的交流由近及远,频繁起来,张光直先生所谓的交互作用圈显现轮廓。约从公元前3000年起,文化间的交流逐渐形成面对中原向心辐辏的主方向。进而在公元前2500年或稍晚一些,随着中原龙山文化出现并成为多元一体格局中的核心,史前文化从此便开始了“以中原为中心”运作的历史趋势。再进入夏纪年,中原二里头文化开始对周围产生大范围的辐射影响,这是一个中央王朝的气象。

多元说、交互作用圈说和多元一体说,都是源自对考古学物质文化表层现象中归纳出来的历史大趋势。文化是社会创造的,因而这也是史前社会演进的大趋势。

就在史前文化多元一体研究方兴未艾之时。一些重大发现,促成了对这种文化趋势背后的人类社会发展状况的探讨。

1970年代后期,随着的结束,各地考古工作者迸发出空前热情,在全国各地开展了大量围绕建立本地区文化发展系列的目的田野考古工作。过程中,一些有意无意的发现,震惊了学术界。例如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距今5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晚期大型宫殿式建筑、河南登封王城岗和淮阳平梁台距今4500年左右的龙山文化城址、距今5000年前后红山文化晚期辽西东山咀大型石构建筑和牛河梁大型丧葬祭祀遗址群,以及距今5000年以来浙江余杭良渚文化贵族墓地、大约同时期的长江中游湖北天门石家河城址等。这些重大发现多为无心插柳,却一次次给人们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蓦然回首,再看这个时代,竟已经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就!对此,苏秉琦先生指出,中华文明具有5000年的文明史。夏鼐先生也根据殷墟和夏代都城二里头遗址的发现,论断它们已经是成熟的文明形态,其起源,当在更早的龙山文化中寻找。

于是乎,中国文化起源、演变发展的问题悄然转化为了本质上是社会发展形态探讨的中国文明起源问题。

震惊之余,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距今5000年以来,社会发展究竟达到了何种程度?中华文明一开始就从这种定性式的研究展开了。借助有关文明标准的各种成说,人们评估中国大地上的这些发现。然而人们也很快发现这些大多形成于国外历史、考古资料基础上的所谓文明标准未必就那么严丝合缝地适用于中国的情况,甚至也不能完全适用于世界所有的人类文明。例如谁都承认中美洲的玛雅是一个灿烂的古代文明,但作为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准的金属工具,在玛雅文明中恰恰没有。又如对城市这个文明标准的把握上,歧义更多。新石器时代晚期以来各地发现的城址算不算城市?一时间聚讼不止,众说纷纭。

既然从概念出发的争论注定没有结果,文明的问题也绝非是与不是那么简单。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中国文明的形成实乃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个朝夕达成的壮举。它大致可分这样几个阶段:到公元前5000年或者稍晚,农业技术趋于成熟,各地社会也开始了复杂化的加速度发展,在公元前3500年前后,一些地区出现了明确的社会分层,公元前3000年,江浙地区的良渚文化等已经具备了早期国家的特征,进而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已然是天下万国的形势了。

不过,在这个大趋势中,有些现象令人百思不解。分别兴起于辽西和江浙地区的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都以高度发达的玉器、大型公共工程等醒目现象夺人耳目。与此同时期的其他地区却似乎乏善可陈。然而这些辉煌一时的社会却走向衰落,后继无人。相反,中原社会反而持续发展,后来居上,领导了日后千年以上的。总之,各地方社会的文明化步伐并非整齐划一,而是此起彼伏。

显然,采用一般进化论式的研究立场,并不能解释这种现象。因为当你使用有关社会发展的一般理论——例如从母系到父系之类的原理,是无法解释既然彼此间已经发生了较大面积和深度交流的各地方社会,为何演进时间、速率和命运如此不同!

第2篇

【关键词】中华文化;传承;特征;小议

我国一直承载着礼仪之邦的称号,这对于我们整个民族整个国家而言都是一个至高无上的名誉,不仅仅代表着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更加证明了我们祖先的智慧和优良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大的家庭,在这个大家庭当中所承载的文化包罗万象,正是这些丰富而独特的特性让中华文化变得更加灿烂,然而一个民族的文化需要被永久的传承下去,这不仅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延续,更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历史和底蕴,中华文化是伟大的更是是绚丽的,需要我们每个人都要铭记属于我们华夏人的文化,并珍惜身边的文化,只有将它完整的保护和传承下去,才不会在未来的发展和生活中失去华夏人的本色。

一、中华文化传承的地域性

作为一个文明大国来讲,中华文化在世界当中的声誉是举世闻名的,我国广大的地域孕育了我们华夏子孙,然而不同的地域所传承的文化是各不相同的,正是因为这个地域性的差别给我们的中华文化增添了绚丽多彩的颜色。不同的地域差别和环境导致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习俗和生活方式存在着差异,就像我们的民族一样,五十六个民族就有着五十六种不同的文化传承,地域性更是我们中华文化传承的最根本的特征。

(一)地域的差异影响着一方环境文化的传承

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承来讲,指的不仅仅是物质文化的传承,更包含了大自然留给我们最为真实的环境传承。我们每个人虽然都生活在同一片大地上,但是大自然的神奇并不是任何言语能够表达的,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的环境,就说说我国的南北地域差异,南方虽不能总体概括为四季如春,但是从自然的气候变化中,很明显的会与北方的截然不同,南方的气候温暖造就了种种奇特的景观,而北方又有着属于北方的环境特点,冬季虽寒冷,但却有着南方所没有的烂漫雪季。

(二)地域的差异影响着语言文化的传承

中华文化的灿烂是众所周知的,在我国不同的省份不同的城市中,所传播的语言更是独具地方特色,语言文化的不同就是受到地域的差异而受到的影响。我国的语言种类更是达到了八十几种之多,语言的传播承载的是我国古老文明的结晶和智慧,人们通过语言的文化,建立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联系,更加构建了这个统一的大家庭。

(三)地域的差异影响着饮食文化的传承

我们都知道不同的地域存在着不同的饮食习惯,在饮食的口味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也就是造就了我国菜系的重要因素。受到地域性的制约,不同的农作物或植物种类让人们的饮食变得五花八门,虽然在经济发展的今天,人们可以随随便便的就买到当地所没有的产物,但是就拿一个简单的蔬菜来讲,不同地域的人就会做出几十种不同的味道来,这就是地域所带来的饮食文化传承。

(四)地域的差异影响着人们生活习性文化的传承

以南北的地域差异为例,地域的差异性造就了南北方人们的不同习性,从性格及特征的角度来讲,北方人的身材相对南方人比较魁梧,性格大多心直口快、豪爽而率真,南方人的身材比较瘦小,而心思细腻语言委婉,地域的不同让南方人的习性变得非常细腻而精致,而北方人却是简朴而粗犷,这种文化的传承正是人们不同生活习性的证明。

二、中华文化传承的时代性

如果说地域是文化传承中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那么时代就是中华文化传承的有力鉴证。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都具备着一定的时代色彩,任何一种有价值而具有深渊影响的文化,都是经过了漫长的岁月才传承下来的。夏商周时期的文化是我们中华文化的开端,甲骨文与明确的时间记录法是我国古老文化能够得以传承的重要前提;春秋常国时期,孔子与老子的思想与文化的传承,造就了中华文化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底蕴;秦汉时期的统一王朝,见证了制度的统一,更加造就了气势雄伟的长城建筑,为我们中华文化增添了风采;隋唐时期的鼎盛与辉煌更是我们古代文化的华丽彰显。时代的不同所造就的中华文化更是丰富而辉煌的,正是时代的传承让我们中国的文化得到了延续。

三、中华文化传承的社会性

对于任何一种文化的传承来讲,都需要依托于社会的发展而存在,文化的传承也都有着属于它自己的特点,就比如现代的社会而言,在当今社会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转变,这从时展的角度来看固然是好的,但是对于中华文化传承来讲,也都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发生了变化。现代化的社会在吸取国外思想的同时,人们的意识与行为也在改变,很多传承下来的中华文化与现代社会中的文化得到了交融,以陕西的刺绣文化为例,传统的刺绣起源于古老社会中农民家庭的,反映出的是浓浓的乡俗寄托和灿烂的民族特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种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逐渐的演变成了现代的艺术,不仅仅是农村家庭中精神上的祝福与寄托,更成为了当前社会中的流行因素,人们将刺绣慢慢的融入了现代的色彩,在中华文化得到传承的同时,又得到了转变和升华,这就是中华文化传承的社会性特征。

结束语:

中华文化是绚烂多姿的,对于文化的传承来说,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更是人类文明的的伟大成果。中华的文化更是源远流长的,由古至今,我国都是人类文明史上重要的文明大国,虽然中华文化在历史的风霜中经历过风吹雨打,但是中华文化的传承却从未中断,这也就让现代社会中的我们鉴证了祖先留给我们灿烂的文明。中华文化的传承所具备的特征更是丰富而含有特色,从文化传承的地域性到文化传承的时代性,以及文化传承的社会性都存在着各自的特点,足以证明中华文化是多么的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余春华.浅论中华文化传承的特征[J].长江论坛,2013,(2):91-95.

第3篇

打造“凝聚各族群众的大熔炉”,要求兵团更好地做好中华文化的传播工作,成为新疆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引领者和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先行者。

一、弘扬中华文化,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包括以汉族文化为主体的各民族文化。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身份的象征,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精神纽带。在长期的民族交往和融合中,中华民族文化深入人心。中华传统文化的各种理念、价值规范、审美追求等深刻地融入到了各民族的血液中,并形成了能体现各民族文化气质、为各民族认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勤劳勇敢、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和灵魂,集中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整体价值追求与信仰,是中华民族整体意志、整体思想和整体精神的高度整合。弘扬中华文化、培植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各民族群众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精神追求。

兵团在文化宣传中要更多地强调中华文化认同,更多地凸显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要和兵团教育、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通过整体规划,确保中华民族文化的弘扬和宣传。要和各族职工群众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增强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精神的亲和力,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兵团弘扬中华文化、培植中华民族精神要采取多种渠道,探索有效方式和方法。第一,利用传统教育手段,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在中小学校和高等院校的《中国历史》、《新疆地方史》、《宗教文化史》等教学中通过多种途径对中华文化进行较为系统的介绍,中文增强中华文化的普及,增强学生的中华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第二,采取综合信息传播体系进行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党报、党刊等媒体,采取专题、专栏、评论、访谈等多种形式弘扬中华文化。第三,利用互联网进行文化宣传,构建现代传播体系,形成传播中华文化的强大合力。第四,保护、发掘兵团各种形式的中华文化遗存,通过建设中华文化遗址公园、开展中华文化展和专题展览等形式弘扬中华文化。第五,通过生动活泼的群众文化活动使各民族优秀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如集市和各民族民间传统节日等。第六,充分利用兵团屯垦文化、军旅文化等各种形式的文化资源,在历史教育中、文化旅游中、文化交流中弘扬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

二、促进文化交流融合,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多元一体”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培养文化的“共同性”,建设各族人民群众的共同文化,是提高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基本途径。打造“凝聚各族群众的大熔炉”,要求兵团必须加强各地域、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共有精神家园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存在,是各民族以文化认同为基础而形成的共同文化寄托和精神归属,形成共有的价值信念、思维模式、审美情趣和理想追求等。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是形成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本途径。

解决文化认同的根本途径在于建设共同的文化,在发展兵团文化进程中需要更多地培养共同性,要充分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思想,使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要充分吸收各民族优秀文明成果,使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取长补短,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培育共同理想信念,最终建立起一个能充分体现各民族文化特色的中华文化。

首先,坚定树立中华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文化的思想认识,提高中华文化认同感。要克服保守的民族文化观念,科学对待民族文化。其次,各民族之间互相学习、吸收彼此的优秀文化元素。再次,在现实工作中促进文化交流融合。在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文化宣传等过程中促进各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鼓励各族群众的交流,加强兵团和地方经济、文化、人员等方面的融合。

第4篇

[关键词]汉字 中华民族 文化 精神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体系之繁杂,包罗之广泛,可谓是亘古未有,在今天强势的西方文化下,中华文化能够独树一帜,并且走出国门,为世界所承认,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笔者认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爱好和平,并不是侵略和好战的民族,其之所以能够绵延五千年而经久不息,历经磨难而长盛不衰,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华文化的精神。而汉字作为汉文化的最基本元素,正如国学大师陈寅恪所言,体现出了中华文化的诸多特征,每一个汉字都是一部文化传承的历史,本文的讨论比起各位大师的研究固然不可同日而语,但是本文从一个新的角度研究了汉字所传达出的文化精神,也有着微薄的研究价值。

一、汉字与文化

汉字在中国历史上始终被称之为文字,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写道“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相传汉字为仓颉所造,虽然这缺乏具体的考证,但是可以证明的是汉字是描摹事物的外部形象、形状而创造出来的书写符号,其特征是“独体为文,合体为字”,“汉字”的说法最早见于元代,为了区别蒙、回等文字,而特有此称谓,汉字流传至今,从最早的象形文字到后来繁体字,从汉代初建其名,唐代形成标准的楷书,和建国以后对于汉字的简化,汉字成为了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文字,也是唯一的从上古时期传承至今的文字。汉族爱好和平,不喜侵略,五千年的文明传承至今,依靠的不是强大的武力,而是文化的优越性和稳定性,满人入关之后,自秦汉以来的衣冠服饰一应改变,但是汉字不但留存下来,而且最终取代了满文,满文作为一种语言至今能读写者不足20人,由此可见汉字的巨大生命力和魅力。

“文化”一语最早当源于《易经》。《易·贲·彖传》:“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后来又见之于西汉刘向《说苑·指武篇》,其辞曰:“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从本质上说,文化就是依靠文德进行教化,在现代社会,文化有了更加广泛的涵义,包括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信仰伦理,而笔者个人认为,文化是代表一个民族最基本的属性和特征,是教化一个民族的根本,以文化教化一个民族的过程,就如同治学修身的过程,文化不但代表了一个民族的最根本属性,而且还深深地影响了一个民族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二、传统文化在汉字中的传承

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传承都是在汉字当中表现出来的,汉字传承传统文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汉字体现了民族生活

汉字最早是源于绘图显意的形义文字,简言之就是以形显义。比如与钱币有关系的汉字一般都加以偏旁部首“贝”,这主要是由于最早的时候人们都是用贝壳作为货币的,而秦代以后,金属货币大量使用,于是“钱”这个字诞生了,宋代以后,纸币交子的诞生,逐渐演变为现在的“钞”这个词。解读每一个汉字,都能够解读当时的民族生活,这是汉字体现民族生活的重要体现。

2.汉字反应了民族思想

汉字深刻地反应出了民族文化思想,比如中国自古以来有着深刻男尊女卑的思想,因此,大量用“女”做偏旁的汉字都带有着贬义,比如,奸、妖、妒、婪、妄等等等,从汉字中我们可以深刻地看到汉民族克己复礼,坚持伦理道德,以及男尊女卑的思想根源。

3.汉字表现了民族思维方式

一个民族的语言从根本上反应出了民族的思维方式,汉字在这方面尤为显著,古文字乃“盖依类相形,故谓之文……文者,物象之本。”延续至今,汉字仍然是有着象形表意的因素,而且汉字端端正正,上下左右,有理有据,这充分说明了体现了中国人自古追求阴阳上下、工整严格的思维方式。这不仅体现在汉字本身上,还体现在诸如对联和文章等文化上,甚至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体系都离不开文武之道,这种张弛的思维方式和汉字是分不开的。

三、汉字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精神深入探讨

汉字是文化的根本元素,对于汉民族起着很大的教化作用,而且还从中国传播到全世界,进一步传播了中华文化,隋唐之际,中国的汉字就传播到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琉球,从而对朝鲜、日本、琉球的文化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后来又传播到东南亚的广大地区,从而形成了现在的汉文化圈。日本当代的民族精神就是深受汉文化的熏陶和影响,明治维新汉字的留存,使得日本保持了其民族自强精神和武士道文化,这避免了日本从本质上被西方化的厄运。

每一个汉字都能够折射出民族文化,从先秦时代,到如今的共和国,中国的方言至今彼此难以了解,和日本的单一民族不同,和美国的移民国度不同,和欧洲的城邦国家更不相同,中国民族众多,地域辽阔,文化属性繁杂,如果没有汉字,中国早在先秦时代就已经成为欧洲了。而后来的北方民族早就统治了中国,中国可能就是一个“披发左衽”的野蛮民族。

从汉字中,我们能够读出中华文化的中庸之道,中华文化的良构性,以及中华民族热爱和平,讨厌征战,渴望天下大同的盛世情节,“男女”,“阴阳”“文武”,中国的民族精神无处不存在一种二元平衡的思想。而且自古以来,汉字就具有一种文化传播性,这种传播性也可以称之为扩张性,但并不是强力的扩张,而是依靠外来文化对于汉文化的深刻认同来进行传播。

每一个汉字都自成为字,这种单元素的字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严谨精神,也体现出了中华文化对于道统的重视,体现出了在字的重心平稳中寻求使人心理达到平衡的东西,从而达到天地大化之道的中和。通过汉字的比划共同体现着阴阳生克同构的特征以及事物对立统一的法则。

四、结语

汉字弘扬了东方文化精髓,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理念与智慧,反映出了中华民族独到的民族文化精神。汉字所能够体现的文化精神必须要经过深入的研究方可有着切实的体会,本文浅尝则止,望起到抛砖引玉之功效。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九州出版社, 2006.

第5篇

首先:说课标。课标对本课的要求是展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标识。会考考纲要求是理解中华文化的特征

其次:教材分析。本课主要教学内容是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第六课的内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在学习了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之路后,重新审视探讨我们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对于弘扬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部分内容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以历史事实说明中华文化具有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第二层,以汉字和史学典籍为见证,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第三层,以近代中华文化衰微的史实,说明再创中华文化辉煌的紧迫性和根本要求。三部分逻辑严密,层层递进,丝丝入扣。

再次: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教学,识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主要见证是汉字和史学典籍 ;文字的作用、意义;史学典籍。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发展过程,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能力目标:通过学生课外探究、信息资源的收集整合,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生活智慧与学习智慧、时代创新精神与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爱国主义情感,为将来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良好的文化思想基础。

最后:说教学重难点。重点: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基本特征之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确立的依据是学生只有深刻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才能体会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难点: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因为这部分是本框的落脚点,同时又是一个实践很强的问题,对学生说有一定的难度。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我国文化辉煌灿烂的历史还是有一定的探究兴趣。但高中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自我意识和独立性较强,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多,但是经过调查发现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有的冷眼相看,甚至采取蔑视和逆反的心理。针对这种情况,我决定从事实出发,少喊口号,采用学生搜集整理,老师辩证分析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达到较好的课堂效果

三、教学方法

为贯彻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我采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有:(一)直观演示法(二)情景教学法 (三)历史对比法:(四)合作探究法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比较、分析归纳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第一步:课前准备。生以小组为单位搜集关于有关四大文明古国古老文明的知识;中国各朝代在思想文化方面的突出成就。

第二步:堂教学过程。也是我本次说课的重点内容,我将从导入、课堂探究、课堂小结、思维拓展及课后作业以下四个方面展开课堂教学过程的说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音频《爱在西元前》,学生欣赏歌曲后根据歌词提出探究问题。学生回答老师概括古巴比伦是古老文明发祥地但已经消失,文字是楔形文字等。然后展示学生搜集的四大文明古国的材料进入新课的讲授。

此处环节设计的原因是: 周杰伦是高中生非常喜欢的歌手,这首歌对于他们而言也属于耳熟能详,将这首歌引入教学契合学生实际,会极大提高学生的兴趣。

二探究学习

1、在课堂教学过程的主体探究学习的过程中,首先由学生分小组展示中国历朝历代的文化突出成就。教师在学生搜集材料的基础上总结,并通过幻灯片展示中华文化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解决第一个重点问题――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板书)

设计理念是此处相关知识学生在历史中都已经接触过,通过这个环节的设计,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拓宽知识面,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和对知识的多方位的理解。此处教师展示奥运开幕式精彩图片,通过对丝绸之路、昆曲、京剧的欣赏,从情感上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达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统一。

2、为了解决第二个重点问题源远流长的两个见证。(板书)我采用了以下突破方式:利用《爱在西元前》的歌词“用楔形文字 刻下了永远”和余光中的话两则材料提出探究问题两个。引导学生理解文字的重要作用。然后由楔形文字引到我们的象形文字(以幻灯片展示)以及我们文字的演变过程。完成对见证之一的学习。

然后我以小调查的方式展开见证之二的学习:“同学们对你们的家谱了解多少?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后从家谱对家族的重要性延伸到史书对于国家的重要性,顺利完成对史书典籍的理解把握。然后学生以抢答的方式完成史书典籍相关知识点的学习。

完成对重点部分的学习后,学生完成对应练习。

对于重点部分教学我的设计理念是:此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但知识相对简单。最重要的是通过知识的学习能够实现学生情感上的升华,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此处考试基本以选择题为主,难度不大,所以在重点知识进行完之后,直接巩固,已达成知识目标。

3、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这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为了突破最后一个知识,我给学生展示了史诗电影《圆明园》的相关片段,学生在感受灿烂的文化后展示圆明园被毁之后的情景,并配以忧伤的音乐。圆明园在哭泣,中华文化在哭泣,我们祖先几代人的努力付之东流,我国的青铜器、瓷器、书画等2万多件躺在大英博物馆里,中国历代名画、编钟等3万多件古董在法国的枫丹白露宫……今天,敦煌研究院的专家只能一次次屈辱地从外国博物馆买取敦煌文献的微缩胶卷;2009年春,法国佳士伯拍卖行还在公开拍卖中国的鼠首和兔首。

通过强烈的对比,结合前面所学文化发展影响因素学生探究中华文化衰微的原因和表现。(板书)

此处整体气氛会比较低沉,展示学生搜集当代中华文化的发展的图片,形成鲜明对比并结合课本思考:怎样重铸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设计理念:作为本课的难点,必须要以学生的情感投入升华为突破点,调动学生的情绪后采用复习法图片展示法完成对教学内容的学习。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作为本框题内容的落脚点。

五、课堂小结

我们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在为我们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而骄傲自豪的同时,更应该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贡献自己的力量!

六、思维拓展和课后作业

阅读材料:

中华文明延续至今的秘密

为什么那么多历史悠久的文化全灭亡了,而中华文明却一直活到今天?她到底凭借哪些力量得以延续至今?

第一,统一而延续永久的文字系统。我认为这是中华文明没有灭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原因。字的灭亡,意味着文明载体的死亡。

第二,中华文明的主体部位在本质上是农耕文明,所以从来不主张远征。因为在古代,一种文明超越边界,变成军事工具,要在不同地方落根,这个文明就很难存活。中国没有发动过这样的军事远征,为文明的延续保留了实力。

第三,中华文明之所以没有灭亡,还在于它一直处于有序状态。“有序”的代价是使得整个国家比较保守,不太自由,但“有序”的同时也使得中华文明避免了“无序化耗损”(熵)得以有效延续。

第四,中华文明以“中庸之道”的核心思想避免了长时间陷入极端主义。中庸之道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弹性哲学,它对许许多多的社会现象,保持着一种宽容的接纳,有针对性的处置。国外有些地区的文明深受原教旨主义,即基本教义派的毒害,用极端的方式解释自己宗教当中的某些教义。这一点中华文明有很大的不同 .

当我看到和中华文明同年龄的文明逐一消失在废墟之间,就觉得我们的祖先真不容易。

余秋雨教授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演讲(节选)

必做题:以课本知识为主,结合老师所给材料回答,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有哪些原因?

探究:(选做题)

问题一:通过课前准备的中国的地理位置讨论余秋雨的观点的合理性。(特别是第一第二要点)

问题二:中华文化优劣之我见!

问题三:中华文化真的没有中断吗?

设计理念:素质教育最重要的是教给学生一种思维方式,特别对于人文学科,探究、质疑精神对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设计了上面这个题目作为思维拓展和课后作业,目的一是为了巩固基础知识,二是拓宽学生知识面,拓展学生思维,三是希望学生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有一个更客观的认识。

五、教学反思

第6篇

论文摘要:面对新的国际形势,弘扬中华文化,正确理解和把握我国音乐教育界提出的“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观”。把中国音乐文化传统作为当代中华音乐文化和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和资源,对我国音乐教育中的母语教育方面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Keywords:mothertongue;Chineseculture;musiceducation

Abstract:Facingthewholeinternationalenvironment,weinheritanddevelopChinatraditionalculture.Weunderstandthemeaningandtheviewpointof"musiceducationbasedonnativeChineselanguageandChinesetraditionalculture".Wedevelopmod-ernChinesemusicandeducationbasedontraditionalChinesemusiccultureandbyusingitaskeyfoundationandresources.Thepaperpresentssomeoftheviewsonmotherlanguageteachinginmusiceducation.

0.引言

自上个世纪以来,在“中国音乐落后论”、“全盘西化论”等问题上展开了学术争论。为此,我国音乐教育界提出了“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观,本文就我国音乐教育中的母语教育方面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期与大家共同探讨。

1.我国音乐教育现有体制的由来

中国音乐教育在清代以前占主体地位的是中国传统音乐。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着的推行和西方音乐文化的侵入,我国音乐教育便走上了西化的道路。西化的表现可以概括为:引用欧美学校歌曲曲调作为唱歌教材、乐理采用西洋乐理体系、教学方法照搬西洋。这时候兴起的“学堂乐歌”便成为我国近代学校音乐教育的起点。

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中国近代音乐教育的“西化”问题。中国近百年来的音乐教育有得也有失,正如福建师范大学王耀华先生所说,其“得”在于:引进欧洲近现代音乐教育体系,使中国音乐教育走上了系统化、规范化道路;提高了全民族的音乐水准;引进西洋近现代音乐及其理论,促进了东西方音乐文化交流;促使某些音乐形式的诞生,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音乐的发展。其“失”在于:在学校音乐教育中,以欧洲音乐理论体系为基础对学生进行教育,忽视了中国音乐理论体系的深入探讨和重建,不利于民族优秀音乐文化的弘扬和发展。主要表现为:在专业理论方面,以欧洲音乐理论为普遍真理,而取代中国音乐理论;在音乐创作方面,以欧洲音乐体裁为效仿的楷模;在价值取向方面,重西轻中,以西否中。[1]

在对我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得”与“失”思考的同时,也会引起对我国音乐发展的另一个问题——中国音乐文化发展主体性危机的思考。由于受西方工业文明价值观及音乐教育价值观的影响,我国一些人把东西方音乐关系纳入了古今关系,而不是把它作为人类音乐的成果来借鉴和接受。这样,也就使中国传统音乐的心理学、美学等价值被“削足适履”地纳入了西方音乐演进的轨迹。这一切都要求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整体的文化价值体系进行重新评价与重构。

由此可见,建立一个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体系,是一项严峻的课题,其历史必然性更不容置疑。

2.母语选择——中国传统音乐

所谓“母语”,就是指一个人最初学会的一种方言。[2]806本文这里说的“以中华文化为母语”中的“母语”,是借用了语言学的概念。美国语言学家布鲁克和特雷杰认为:“语言是使一个社会集团内部协调一致和任意的有声符号系统”。可以说,音乐也是人类社会“有声符号系统”的组成部分。音乐与母语有着密切的关系。声乐中的歌词本身就是语言,器乐也总是体现着母语文化的特征。另外,“一个民族的传统音乐必须要依靠民族某种具体语言和文字来交流、记录和传播,特别是没有文词依附的传统器乐曲,在民间仍然主要采用‘口传心授’的方法来传承”。[3]39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中华民族在语言特色、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审美情趣、民族心理素质等方面在世界上都独树一帜,是中华民族本体、民族尊严、民族意识的标志。如“自强不息”的人生哲学,“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立身情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道德品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思想等。虽然中华文化也含有封建性的糟粕,如君主专制主义思想、男尊女卑以及“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特权思想和“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因循守旧思想等,但占主导地位的还是中华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母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中华文化母体千百年来也孕育了传统音乐文化的成长和发展。

那么,今天的“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就应该指的是“以在中华民族历代生产斗争、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文化为深厚基础和广阔背景而进行的音乐教育”。[4]

当今中国音乐文化处于中国传统音乐、中国现代民族音乐、外国音乐三种体系多元共存的复杂状况。每一种音乐体系都以不同的方式在人们的音乐生活中发挥着互相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各自的文化价值没有高低之分。它们都是人类创造的文化成果,都值得保存和继承。但是,在世界各国,音乐教育首先应该担负起本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构建。所以,最根本的“母语”选择应该也只能是中国传统音乐,正如当今一些研究中国的西方学者指出:“在中国面临的各种危机中,核心的危机是自信的危机,中国人正在失去中国之所以为中国的中国性(Chinesness)。”[5]梁铭越先生也曾经谈道:“一个民族的文化体系如若失去原生态演艺的存在,其传承也愈接近离失而无形中被埋没了。”[6]263也就是说,如果放弃中国传统音乐体系而选择其他音乐体系,则意味着否定了自我。那么,“弘扬中华音乐文化”就只是一句空话。所以,在“母语”音乐教育中,只能以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音乐文化为根本资源。当然,作出这样的选择,并不意味着排斥其它音乐体系,否定其它非母语因素。相反,还要把世界各民族的音乐文化知识列入普通教育的音乐课中。王耀华先生曾经指出:“以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音乐文化为根本,既注重继承,又重视发展,既继承一切优秀的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使之得以弘扬,又重视对其他民族优秀音乐文化的借鉴、吸收。”[7]

3.建立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的现实意义

当今,中国音乐教育界提出的“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观,要求把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作为基点,建立一个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体系。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音乐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史中,起着并且至今仍然起着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精神支柱作用。若要让这灿烂的音乐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这一历史重任也就自然而然地落到音乐教育的肩上。

建立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是增进中华民族情感交流、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进程的需要。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整体结构中,“乐”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孔子的乐贵移风易俗观,荀子的“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乐记》更是充分肯定了“乐”的美育社会功能,可见音乐的民族凝聚力十分强大。同时,建立这样一个体系也是增进中华音乐文化内部交流、继承发展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优秀传统的需要。如果没有把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保护好的话,就不能为人类音乐文化发展做出贡献。另外,在世界音乐教育界也出现了重视各民族传统音乐教育的趋势。面对这一世界音乐教育的共同趋势,我国的音乐教育要如何进行改革,不仅是音乐教育界,而且是整个音乐界应该重视的问题。

4.建立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的困难和可能性

尽管对建立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充满着信心和希望,但是,这一体系的建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还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其一,要建立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必须摆脱西方工业文明价值观及音乐教育价值观的影响,建立新的音乐教育价值观。

其二,必须改变中国传统音乐非系统化的现状,总结出适合我国音乐教育的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作为教材。

其三,要建立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必须打破原有模式的约束,寻求新的教学方法。必须找到中国传统音乐教学方法和当今世界先进教学方法的契合点。

其四,必须培养具有中华文化意识的音乐教师。虽然存在这么多的困难和问题,但实现“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建立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又有其现实基础。

在对历史的反思中,建立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已成为大多数音乐工作者的共识。通过大多数音乐工作者的努力,也取得了一些奠基性的成就,比如,对古文献、古乐谱、古乐种的研究、整理及中国传统音乐的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1985年,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第35条,明确提出了“加强美育”,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1999年,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对“美育”又作了更进一步强调。这一切都将会对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的实现具有实质性的意义。

5.结束语

弘扬中华音乐文化,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的音乐文化传统,是我国每位音乐工作者的崇高历史使命。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是弘扬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当然,弘扬中华文化仅仅依靠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是远远不够的。但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的建立将与西方体系形成一种平等的对话,为世界音乐文化沟通、互补与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耀华.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的得与失.音乐研究,1994,2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83

[3]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4]王耀华.根深扎于中华文化的土壤.乐府新声,1996,1

[5]管建华.重建比较音乐学.中国音乐,1995,1

第7篇

论文摘要:面对新的国际形势,弘扬中华文化,正确理解和把握我国音乐教育界提出的“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观”。把中国音乐文化传统作为当代中华音乐文化和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和资源,对我国音乐教育中的母语教育方面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Keywords:mothertongue;Chineseculture;musiceducation

Abstract:Facingthewholeinternationalenvironment,weinheritanddevelopChinatraditionalculture.Weunderstandthemeaningandtheviewpointof"musiceducationbasedonnativeChineselanguageandChinesetraditionalculture".Wedevelopmod-ernChinesemusicandeducationbasedontraditionalChinesemusiccultureandbyusingitaskeyfoundationandresources.Thepaperpresentssomeoftheviewsonmotherlanguageteachinginmusiceducation.

0.引言

自上个世纪以来,在“中国音乐落后论”、“全盘西化论”等问题上展开了学术争论。为此,我国音乐教育界提出了“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观,本文就我国音乐教育中的母语教育方面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期与大家共同探讨。

1.我国音乐教育现有体制的由来

中国音乐教育在清代以前占主体地位的是中国传统音乐。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着的推行和西方音乐文化的侵入,我国音乐教育便走上了西化的道路。西化的表现可以概括为:引用欧美学校歌曲曲调作为唱歌教材、乐理采用西洋乐理体系、教学方法照搬西洋。这时候兴起的“学堂乐歌”便成为我国近代学校音乐教育的起点。

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中国近代音乐教育的“西化”问题。中国近百年来的音乐教育有得也有失,正如福建师范大学王耀华先生所说,其“得”在于:引进欧洲近现代音乐教育体系,使中国音乐教育走上了系统化、规范化道路;提高了全民族的音乐水准;引进西洋近现代音乐及其理论,促进了东西方音乐文化交流;促使某些音乐形式的诞生,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音乐的发展。其“失”在于:在学校音乐教育中,以欧洲音乐理论体系为基础对学生进行教育,忽视了中国音乐理论体系的深入探讨和重建,不利于民族优秀音乐文化的弘扬和发展。主要表现为:在专业理论方面,以欧洲音乐理论为普遍真理,而取代中国音乐理论;在音乐创作方面,以欧洲音乐体裁为效仿的楷模;在价值取向方面,重西轻中,以西否中。[1]

在对我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得”与“失”思考的同时,也会引起对我国音乐发展的另一个问题——中国音乐文化发展主体性危机的思考。由于受西方工业文明价值观及音乐教育价值观的影响,我国一些人把东西方音乐关系纳入了古今关系,而不是把它作为人类音乐的成果来借鉴和接受。这样,也就使中国传统音乐的心理学、美学等价值被“削足适履”地纳入了西方音乐演进的轨迹。这一切都要求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整体的文化价值体系进行重新评价与重构。

由此可见,建立一个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体系,是一项严峻的课题,其历史必然性更不容置疑。

2.母语选择——中国传统音乐

所谓“母语”,就是指一个人最初学会的一种方言。[2]806本文这里说的“以中华文化为母语”中的“母语”,是借用了语言学的概念。美国语言学家布鲁克和特雷杰认为:“语言是使一个社会集团内部协调一致和任意的有声符号系统”。可以说,音乐也是人类社会“有声符号系统”的组成部分。音乐与母语有着密切的关系。声乐中的歌词本身就是语言,器乐也总是体现着母语文化的特征。另外,“一个民族的传统音乐必须要依靠民族某种具体语言和文字来交流、记录和传播,特别是没有文词依附的传统器乐曲,在民间仍然主要采用‘口传心授’的方法来传承”。[3]39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中华民族在语言特色、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审美情趣、民族心理素质等方面在世界上都独树一帜,是中华民族本体、民族尊严、民族意识的标志。如“自强不息”的人生哲学,“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立身情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道德品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思想等。虽然中华文化也含有封建性的糟粕,如君主专制主义思想、男尊女卑以及“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特权思想和“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因循守旧思想等,但占主导地位的还是中华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母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中华文化母体千百年来也孕育了传统音乐文化的成长和发展。

那么,今天的“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就应该指的是“以在中华民族历代生产斗争、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文化为深厚基础和广阔背景而进行的音乐教育”。[4]

当今中国音乐文化处于中国传统音乐、中国现代民族音乐、外国音乐三种体系多元共存的复杂状况。每一种音乐体系都以不同的方式在人们的音乐生活中发挥着互相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各自的文化价值没有高低之分。它们都是人类创造的文化成果,都值得保存和继承。但是,在世界各国,音乐教育首先应该担负起本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构建。所以,最根本的“母语”选择应该也只能是中国传统音乐,正如当今一些研究中国的西方学者指出:“在中国面临的各种危机中,核心的危机是自信的危机,中国人正在失去中国之所以为中国的中国性(Chinesness)。”[5]梁铭越先生也曾经谈道:“一个民族的文化体系如若失去原生态演艺的存在,其传承也愈接近离失而无形中被埋没了。”[6]263也就是说,如果放弃中国传统音乐体系而选择其他音乐体系,则意味着否定了自我。那么,“弘扬中华音乐文化”就只是一句空话。所以,在“母语”音乐教育中,只能以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音乐文化为根本资源。当然,作出这样的选择,并不意味着排斥其它音乐体系,否定其它非母语因素。相反,还要把世界各民族的音乐文化知识列入普通教育的音乐课中。王耀华先生曾经指出:“以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音乐文化为根本,既注重继承,又重视发展,既继承一切优秀的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使之得以弘扬,又重视对其他民族优秀音乐文化的借鉴、吸收。”[7]

3.建立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的现实意义

当今,中国音乐教育界提出的“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观,要求把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作为基点,建立一个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体系。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音乐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史中,起着并且至今仍然起着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精神支柱作用。若要让这灿烂的音乐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这一历史重任也就自然而然地落到音乐教育的肩上。

建立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是增进中华民族情感交流、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进程的需要。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整体结构中,“乐”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孔子的乐贵移风易俗观,荀子的“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乐记》更是充分肯定了“乐”的美育社会功能,可见音乐的民族凝聚力十分强大。同时,建立这样一个体系也是增进中华音乐文化内部交流、继承发展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优秀传统的需要。如果没有把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保护好的话,就不能为人类音乐文化发展做出贡献。另外,在世界音乐教育界也出现了重视各民族传统音乐教育的趋势。面对这一世界音乐教育的共同趋势,我国的音乐教育要如何进行改革,不仅是音乐教育界,而且是整个音乐界应该重视的问题。

4.建立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的困难和可能性

尽管对建立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充满着信心和希望,但是,这一体系的建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还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其一,要建立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必须摆脱西方工业文明价值观及音乐教育价值观的影响,建立新的音乐教育价值观。

其二,必须改变中国传统音乐非系统化的现状,总结出适合我国音乐教育的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作为教材。

其三,要建立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必须打破原有模式的约束,寻求新的教学方法。必须找到中国传统音乐教学方法和当今世界先进教学方法的契合点。

其四,必须培养具有中华文化意识的音乐教师。虽然存在这么多的困难和问题,但实现“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建立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又有其现实基础。

在对历史的反思中,建立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已成为大多数音乐工作者的共识。通过大多数音乐工作者的努力,也取得了一些奠基性的成就,比如,对古文献、古乐谱、古乐种的研究、整理及中国传统音乐的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1985年,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第35条,明确提出了“加强美育”,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1999年,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对“美育”又作了更进一步强调。这一切都将会对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的实现具有实质性的意义。

5.结束语

弘扬中华音乐文化,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的音乐文化传统,是我国每位音乐工作者的崇高历史使命。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是弘扬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当然,弘扬中华文化仅仅依靠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是远远不够的。但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的建立将与西方体系形成一种平等的对话,为世界音乐文化沟通、互补与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耀华.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的得与失.音乐研究,1994,2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83

[3]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4]王耀华.根深扎于中华文化的土壤.乐府新声,1996,1

[5]管建华.重建比较音乐学.中国音乐,19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