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风险管理的概述范文

时间:2023-08-27 14:56:25

序论:在您撰写风险管理的概述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风险管理的概述

第1篇

关键词:干休所 财务管理 风险管理

财务管理是管理的一部分,其重点在于产生财务信息来提高决策水平。在私人公司(企业)或者是盈利性的机构组织中,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而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决策则倾向于实现机构组织的各种目标,同时保持令人满意的财务状况。

干休所是民政部门领导下的事业单位,承担军队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的具体工作,主要服务对象包括:军队离退休老干部(团级以上);在战争中和国防建设中,以及因公丧失劳动能力或工作能力的军队干部;在战争和国防建设中,以及因公战残伤残达到特级或一级的军人;离退休军队老干部的遗孀;已故离休军队老干部的父母(孤老)。干休所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以及以上服务对象提供便利,公共服务的这个动机,在财务管理的领域创造了许多特殊的环境,在我国,无论哪种形式管理的干休所,其所有的运转资金费用,全部来自军费,并且在我国的军费中占有很大比例,利润衡量不是他们的目的,财务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则是他们关心的问题。有效性是指干休所这个机构组织能否完成其任务;效率性指的是干休所这个机构组织是否是用最少的资源产生这个结果。

一、干休所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对于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来说,它的财务管理主要是指组织企业的财务活动、处理企业相关的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财务活动是以现金收支为主的企业资金收支活动;企业的财务关系指的是企业在组织财务活动的过程中与各个有关方面(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营运活动和经济利润的分配活动)发生的经济上的往来关系。相应的,干休所的财务管理指的也是单位进行财务活动、处理相应财务关系的综合性的工作,它是事业单位进行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和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的原则所不同的是,干休所进行财务管理的主要目标不是为了获取最大程度的利润和每股收益,由于干休所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国家的财政拨款,经济活动也是为了保障社会公益事业的健康发展,财务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为了向干休所服务对象提供令他们满意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促进和谐社会健康长远的发展;保证干休所的可持续性的发展。

1996年10月财政部出台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明确规定了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事前的预算管理、事中收入和支出的管理、结算管理及其结余的分配、专项资金的管理,资产负债管理、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以及清算管理。 其中,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对于如何获得资源和使用资源的描述,预算制定的过程包括:预算的备案;预算的审阅、修订和最终的采纳;预算的执行和事后的结果评价。其中最基本的管理责任则是对结果的控制,目的是为了保证预算的执行和目标的一致性。收入管理是将干休所收到的财政拨款和补助纳入到单位的预算当中;预算外资金性质的收入要先上缴到单位专项资金账户,然后再从专项资金账户中拨回纳入到预算。干休所的支出管理只要是对单位开展业务活动过程中发生的资金的耗用进行全程的控制和监督。结余管理是对单位年终的收入抵消支出后的余额的监督和控制的活动。

二、干休所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以及成因

作为事业单位,干休所的财务风险具有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特点,首先由于其财务活动过程当中会伴随有许多的客观因素,所以财务风险的存在和发生也具有必然性,这即是财务风险的客观性;其次,干休所的财务活动是复杂多样的,财务管理人员不能全部掌握财务活动的各个环节,因此财务风险的发生没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这就是财务风险的不规律性;再次,财务风险的不规律性不是说财务管理人员就没有办法进行风险管理,通过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可以对其进行科学的预测和预防,最大程度的降低财务风险带来的负面影响。最后,由于财务活动的多样性、复杂性以及变动性,财务风险也是可变的,不同的财务活动和财务环境可能会出现不同的财务风险,这即是财务风险的可变性。

不同的财务活动会伴随不同的财务风险,其表现形式是多样的,主要表现为:第一,

筹资活动中存在的筹资风险。为了满足需要或者是更好的保障干休所服务对象获得更好的服务,干休所需要进行规模的扩大,扩大规模所需资金一部分来自于政府的拨款,一部分需要进行筹集,但是在筹集资金的过程当中如果决策失误或者财务管理不当,就会使得筹资活动的成本过高,一致带来筹资风险。第二,投资活动中的投资风险。干休所的投资活动主要是为了购买服务设备或者基础设施而进行的,由于这部分资金数额一般比较大,超过了单位自身的资金承受能力,从而会造成干休所的资金周转出现困难,导致投资风险。第三,管理不善带来的风险。目前我国正在逐步向服务型政府的方向转变,但是由于各项规章制度还不够完善和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等制度也不完善,这就给单位的财务管理带来了很多不利因素,存在一定的管理风险。第四,核算过程存在的财务风险。会计人员自身的素质和事业单位的培训体系落后于会计制度日新月异的发展,这就导致单位财务管理人员在进行核算的过程中出现与会计制度和核算方法相悖的现象,处理不当就会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

对于事业单位而言,财务风险的发生主要原因在于:首先,我国事业单位的体制改革的步伐相对来说比较落后,出台的政策或者法规是针对全部的事业单位而言的,没有针对具体的事业单位具体情况,这就使得干休所等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管理的时候没有具体的规章制度可以遵循。其次,事业单位实行的是预算管理,我国的预算管理改革的进程也不断加快,取得了一些实质性的进展,但是仍然存在许多薄弱的环节。干休所等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没有较强的预算管理意识,没有从思想上重视预算的编制和执行以及最后的绩效考核;预算编制方法的不科学性也会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最后,行政事业单位的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力度不够,对于财务管理没有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与之相匹配。

三、休干所财务管理的风险管理对策

财务风险的管理首先应该让财务管理人员培养科学的风向管理理念。管理人员应该意识到风险是无处不在的,并且不同类型的风险有不同的应对方法。另外,由于干休所等事业单位和企业财务管理的方式不同,财务管理人员在进行财务管理活动的不同环节也要有相应的风险管理意识。

(一)严格控制单位的经费支出,设立风险警戒点,以防止经济活动超出预算

财务人员应该严格按照财经法规和会计制度进行财务活动,及时听取老干部在经费的收支中的做法,改进服务方式提高经费使用效率;干休所的财务管理人员要始终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将每一份经费都用到合适的地方,经费的开支也必须从服务对象的真正的需要出发,提高经费物资保障的最大效益。

(二)干休所内部要坚持党委集体管理财产和强化审核监督机制

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需要在干休所党委和老干部支委会的集体管理和领导下,坚持主观分工负责制,单位每一项重大的经费开支必须经过党委和老干部支委会研究决定,经费的审批开支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这种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经费审批权限的分散和混乱。

经费的报销和流向要有一个严格的审核制度来制约,每一笔经费的收和支必须要有合法正确的发票等凭证,并且要保证要素齐全、内容真实、手续完备,对于超出预算的项目,财务人员应该从源头上查出其产生的原因和资金去向。财务人员要根据干休所掌管经费预算和有关专项经费指标,按程序计划报批、借款和开支结算,切忌“过头保障”和超预算借款消费。另外,还要增强经费收支的透明度,按照规定的时间和内容定期进行公布,主动接受老干部的监督。

(三)加强财务的管理,确保国有资产的完好无损和不流失

干休所财务管理人员要及时的公布预算经费的执行情况和最后的结余情况,干休所老干部支委和“经委会”要充分发挥自己民主监督的作用,监督和协助财务人员及时对预算资金和其他往来长相进行清理,激发大家的管理意识。

对每一项资金账户的票据要严格审查。对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账项要日清月结,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保证帐证、帐实、帐帐相符;票据的使用应严格按照使用管理的规定,坚持预算外经费收支两条线管理。

为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对干休所实行报账制,每笔开支先报计划,再审批,后使用的管理办法。专项

收入主要用于干休所为老干部提供管理服务时产生的办公费及为组织老干部开展各种活动时的开支,做到专款专用,不得随意扩大开支。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风险;风险管理;预警;风险预警管理

一、风险

美国学者海恩斯(Haynes),最早提出风险的概念并对风险进行分类。他Ψ缦账下的定义为“风险是损失的可能性”。美国风险研究专家威利特(Willet),通过对风险理论和保险之间关系的研究,把风险与偶然性及不确定性联系起来。他认为,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其发生具有不确定性。威廉斯(Williams)在其风险研究论文中,对风险所下的定义为:风险是结构中潜在的变化。风险是人们预期结果和实际结果的差异。他认为,风险是在风险状态下,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差异大小或差异的偏离程度,这种预期结果和实际结果之间的差异越小或偏离程度越小,则风险越小;反之,则风险越大。而这种差异程度可以用概率的方法加以测度。风险发生的概率在0~1之间波动,概率越接近于1,则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概率越接近于0,则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越小;如概率在二分之一左右,则表明风险的发生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莫布雷(Mowbray),布兰查德(Blanchard)在其1969年发表的《风险管理与保险》一书中,将风险分为纯粹风险和投机性风险。并指出,纯粹风险存在于只有损失而无收入的情况下。而投机性风险则存在于既有收入可能也有损失可能这一情况下。

二、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的概念,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所罗门・许布纳博士于1930年在美国管理协会召开的一次保险问题会议上提出的。随后受到各国政府以及经济学家、企业家的重视,并迅速发展成为一门新兴的管理学科。传统观点认为,风险管理是企业六大管理功能之一。这种观点来自著名的法国管理理论学家亨利・费尧(Henri Fayol)。费尧在其1949年所发表的著作《一般与工业革命》中认为,风险管理活动是企业的基本活动之一。从风险管理发展的过程来看,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出现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动机,导致了风险管理的产生。

美国风险管理学家Gleadon,J.T.在其所著的《财务风险管理》一书中,强调了风险管理对企业之一组织的重要性并将风险管理内容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企业所面临的所有风险做出准确和及时的测量;二是建立一种过程用以分析企业总风险在生产经营业务范围内如何进行评估;三是在企业内部建立专门负责风险管理的部门,以控制企业风险和处理企业风险发生所带来的损失。

企业的风险管理,被西方风险理论定义为一种全面的管理职能,用以评价和处理企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的影响及原因。风险管理的目的,是对企业风险与不确定性进行主动积极的管理,从而使企业以最有效率、最富有成效的方式,实现其目标和使命。具体而言,是指在企业的整个管理活动中,建立企业风险管理的相应机构和人员,并借助于企业风险管理计划和控制措施,通过对企业风险的识别、估测、评价和处理,以防范企业风险事件的发生,花在企业风险事件发生后,把风险事件的损失和影响降至最小程度,从而保护企业的生存和持续发展能力,已取得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管理过程。

三、预警

预警(Early-Warning)一词起源于军事。经济预警最早产生于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上世纪 30 年代,美国经济统计学家穆尔采用多指标综合方法――扩散指数(DI)来构建美国宏观经济预警系统。至此,这种把经济指标分为先行、一致、滞后三种类型来反映宏观经济状态的监测预警系统的构成模式一直沿用至今。60 年代,出现了构造预警系统的另一基本方法――合成指数(CI)法。从 70 年代后期起,经济预警系统本身已初步定型,但在信息识别和基础理论研究方面仍在不断的发展着,特别是在国际化方面表现最为显著。

经济预警方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1888面在巴黎统计学大会上,就提出了以不同色彩作为经济状态评价的论文。20世纪30年代中期,经济监测预警系统再度兴起,到20世纪50年代不断改进、发展并开始进入实际应用时期。1937年,美国全国经济研究局选择了21项指标构成超前指数,而且还系统详尽地研究了一系列涉及景气监测方法的问题。自20世纪60年代起,经济预警方法逐步走向成熟。1961年,美国商务部正式在其刊物《经济循环发展》上逐月发表以数据和图表两种形式提供宏观景气动向的信号。研究机构与政府机关的合作使研究迅速向前发展,这一时期有以下几方面的发展:一是合成指数的引入;二是经济预警的基本方法有了较大进展;三是景气调查方法的引入,拓宽了景气监测的信息源;四是分析报警的信号指数的出现。20世纪70年代末期,预警系统本身已日趋成熟,为使景气监测结果更具有超前性,美国全国经济研究局国际经济循环研究中心等机构已着手研究长先行指标,将原来先行指数半年左右的超前期扩展至一年或者一年以上,便于政府和企业及早的为将要发生的周期波动作出反映。

第3篇

关键词:工程管理经济风险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F045.33 文献标识码:A

一、工程管理的经济风险主要分类

(一)投标报价管理时的风险

1、施工图的工程清单量高于招标的清单量

当前我国建筑市场发展迅猛,很多业主往往在工程的设计阶段就提前进行招标,由于初设深度的不够,施工企业所确定的综合单价不可能完全涵盖施工图的内容,工程施工图一般在工程开工后才能到位,这时施工企业就会发现初设施工图与实际施工图在数量上、内容上都有很大差别。

2、工程量清单的项目与计量规则存在差

是指清单的内容和项目与计量规则不相吻合造成工程招标报价时理解上的误差,另一方面是指业主在招标文件中并未提供相应的计量规则和技术规范,而实际工程量的计算由承包方自行根据招标图来计算,两者标准认定上的差异很容易造成工程报价失误。

3、低价竞标的风险

不合理的低价竞争现象在我国建筑市场大量存在,首先是因为业主对工程招投标制度认识不到位,部分工程业主错误地认为工程招投标的主要目的是压低投标报价。其次,建筑市场规则不合理,施工企业普遍处于弱势地位,业主常常通过各种不合理的条款将工程风险与责任转嫁给施工企业,如将2%~2.5%的工程总承包风险费视作转嫁所有风险的跳板,把二三类设计变更、非不可抗力造成的损失、不可预见的风险、增加工程量等均强加给承包的施工企业;再次,我国建筑市场处于僧多粥少的买方市场,施工企业为了最大限度地缓解企业设备闲置及人员窝工的情况,实现施工设备的现值化,不得不为了中标而压低报价。

(二)施工管理方面的经济风险

1、选择施工方案的风险

工程施工中无法避免会受到气候、水文、地质、设备、资金、工期、技术标准等因素的影响。工程施工方案技术含量越高,施工越复杂,其所面临的风险也越大。

2、工程安全与质量风险

工程施工中,由于施工人员未严格遵守施工技术规范、安全操作条例而导致工程安全质量事故的事例经常发生;业主临时提出加快工程进度,却不给予施工企业相应补偿,这些都会加大施工企业的经济损失。

3、劳务分包风险

建筑工程的实施需要使用大量的农民工,即使施工企业对他们进行统一的培训,他们也会由于缺乏操作经验、对施工环境不熟悉等原因,存在质量事故和工伤隐患的风险。如果选择了错误的劳务队伍,还会引起合同纠纷。

二、工程管理的经济风险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强化工程经济管理的科学认识

工程经济管理工作是一个涉及全体项目工作人员、涉及施工全过程的系统性工作,无论是工程项目的管理层还是基层的作业层,都应该有成本控制意识,只有把成本、安全、进度、质量等科学合理的协调,施工企业才能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要正确处理工期与效益之间的关系。追求效益是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市场经济条件下,施工企业没有效益就难以生存与发展。 在我国现有建筑市场上,工程造价员大多不参与工程施工方案的制定,造成懂技术的不懂经济,懂经济的不懂技术的尴尬局面。为此,应该充分强调工程师与造价工程师的合作,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确保工程项目施工既科学又经济。

(二)建立完善的工程经济管理体系

1、施工企业要完善组织体系

为了适应招投标制度的发展,施工企业应该设立专门的工程技术管理部门和市场营销部门;为了增强工程经济管理,施工企业应该设立专门的工程经济管理部门,以负责测算和监控工程成本,加强索赔管理和企业定额测定等工作;施工企业的各个子公司和分公司也应该配备相关人员,成立并健全自己的工程经济管理机构。

2、实行管理层与作业层相分离

施工企业集团主要负责项目分包、采购机械设备与原材料、安排资金、制定施工方案、确定主要价格等工作;集团下属的项目部和子、分公司项目是项目执行的主体,他们主要负责工程的安全、质量和工期。

3、完善施工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

减少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漏洞与不规范行为的发生离不开完善的内部监督。建筑施工企业应该通过适当吸引外部单位参与投标、开展内部竞标等方式在招投标过程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招投标工作的效率和透明度。

熟悉和掌握工程施工阶段的有关法律法规

涉及施工阶段的法律法规是保护工程承发包双方利益的法定根据,建筑企业只有熟悉和掌握这些法律法规,依据法律法规办事,才能增强用法律保护自己利益的意识,有效地依法控制工程风险。

(三)强化投标阶段的经济风险管理

施工企业取得招标文件后,应当深入研究和分析,正确理解招标文件,吃透业主意图及要求;全面分析招标人须知,详细审查图纸,复核工程量,分析合同文本,研究招标策略,以减少合同签订后的风险。

(四)加强合同风险管理

任何施工合同履行过程都要加强合同管理,分析不可避免的风险。如果不能及时透彻地分析出风险,就不可能对风险有充分的准备,在合同履行中就很难有效控制,特别是对风险较大的工程项目更要强化合同分析,及时进行工程结算。施工企业应当综合分析、慎重决策,不能签订不利的、独立承担过多风险的合同。施工过程中存在许多风险,必须明确由谁承担。减少或避免风险是施工合同谈判的重点。通过合同谈判,对合同条款拾遗补缺,尽量完善,防止不必要的风险,使合同能体现双方责权利关系的平衡和公平,对不可避免的风险,应有相应的策划和对策。

(五)严控工程质量

产品质量是建筑企业的生命,是其发展的根本保证。尤其在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提高施工质量管理水平成为每一位项目管理者的首要任务。要认真研究建筑工程的质量、工艺和工期三者之间的关系,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大胆采用新工艺、新材料,即可加快施工进度,节省材料消耗,减少设备数量,又可降低工程造价。要因地制宜,靠不断加大企业自身的改革力度等措施来保证建筑工程的工期和质量,要真正实现投入少、效益高,使施工组织设计不但在工期、质量、工艺上有一个突破性的进展,而且要为降低工程经济风险做出更大的贡献。

(六)通过工程索赔将风险转化为利润

工程索赔是一种权利要求,其根本原因在于合同条件的变化和外界的干扰,这正是影响项目实施的众多变化因素的动态反映。没有索赔,合同就不能体现其公正性,因为索赔是合同主体对工程风险的重新界定。工程索赔贯穿项目实施的全过程,重点在施工阶段,涉及范围相当广泛,比如工程量变化、设计有误、加速施工、施工图变化、不利自然条件或非乙方原因引起的施工条件的变化和工期延误等,这些都属于可计量风险的范畴。尽管工程索赔的解不是唯一的,但却是可以计量的,利用合同条款或堆断条款成功地进行索赔不仅是减少工程风险的基本手段,也反映项目合同管理的水平。

总结:在当前难得的发展机遇中,如何做好建筑工程管理的经济风险控制,事关企业的经济效,建筑企业必须要积极探索项目经济风险控制方法,并通过努力使之不断优化,以提高企业的核心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志敏《建设工程经济风险防范研究》[J]. 财经界(学术版)2009(03).

第4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

一、我国商业银行经营中面临的主要风险

1.资本风险,即商业银行的资本金不能抵补各项损失和支付到期负债的可能性。资本数量的多少直接反映了商业银行信誉好坏高低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商业银行经济实力的一项主要标志。银监会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表明在今后几年中,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但是,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均低于“巴塞尔协议”规定的8%的国际最低标准,而目前银行的资产增长速度远高于其资本增长速度,资本充足率还将进一步下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补充渠道十分缺乏,如果达不到这个国际性的要求,这将必然加大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必然影响到与外资银行的竞争能力。

2.信用风险,即获得银行信用支持的债务人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或不愿意遵照合同规定按时偿还债务而使银行遭受损失,造成逾期、呆滞、呆账等贷款风险。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客户特别是一些中小信用不良,存在着大量的逃废银行债务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普遍较差,不良资产比率始终处于一个较高水平。大量不良资产的产生和存在使得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资本加大成为了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最大金融风险。资本金的质量与数量是国有商业银行信用的最有力的保证。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大量不良信贷资产的存在严重降低了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金质量。使原本就自有资本不足的状况更是雪上加霜,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商业银行改革和发展的最大障碍。

3.市场风险,即金融机构面临在市场经营中的风险,在国际金融机构混业经营的大环境下,我国金融机构仍实行分业经营。由于金融混业经营业务日趋综合化,国有独资商业银行通过等方式进行保险、证券等业务的交叉。由于它们既是金融市场活动的主体又是参与者,国有商业银行就不可避免的面临着金融市场里存在的风险。缺乏来自外部的监管部门有效监管和规范经营控制风险的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商业银行将面临着潜在的风险。另外,投资市场运营不成熟以及相关的立法的滞后造成金融市场秩序混乱。投资市场的参与者主体企业缺乏有效的信用评级体制,从而危机到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这些都大大增加了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风险。

4.内部管理风险,即银行内部的制度建设及落实情况不力而形成的风险。产权不明晰造成的国有金融资产的所有者缺位使得国有银行在经营管理上缺乏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从而加大了银行的内部管理风险。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是银行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机构的基础。但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总分行制的经营管理体制降低了资产质量的责任,给总行的统一管理、调度、核算带来了层层阻隔,产生了许多方面的经营风险。尤其是由于银行“内部人”利益等原因造成的金融欺诈和盗窃案件,使银行资金遭受损失的风险进一步加大。

二、化解金融风险的途径

1.加快产品研发,进行金融创新。利率市场化的主要意义之一还在于促进金融创新,所有的经济主体都会受到创新带来的利好。利率市场化后,银行不仅可以根据存款的期限不同确定不同的利率,更可以根据存贷款的金额不同把利率分成不同的档次。另外,远期利率协议、利率期权、利率互换等交易品种都将会推出。

2.改善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从整体上对全行经营管理风险的控制和管理,构建以风险管理委员会为核心的全行经营风险管理体系,有助于对全行经营风险实行有序、规范的动态管理,完善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风险防范环节的权限控制、整体运作和信息支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积极推进我国商业银行的股份制度改造或完善。通过改善,力求建立决策、执行和监督分离的相互控股的公司治理结构,为银行对风险控制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解决所有权缺位,产权不明,制衡机制失效等问题。同时,按照业务需要调整分支机构的设置,建立经济、高效的分支机构网络,解决内部控制结构重叠,控制效力低下,控制成本高等问题。

3.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监督管理。为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监督管理,保障金融安全,需要立法机关和相关的监管部门共同努力。在立法过程中,应进一步加强规划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切实提高立法质量。银行监管机构应当要求银行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系统,以及时识别、度量、监督和控制风险的发生。监管者应对银行与风险相关的战略、政策、程序和做法直接或间接地进行定期的独立评价,还要监督检查商业银行是否建立了完善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是否按要求对相关信息进行了披露以及风险管理部门是否履行了风险监管职责等。

第5篇

关键词:家属区改建工程 项目管理 风险控制

在风险控制阶段,任何项目都存在不同的风险。风险的承担者应对不同的风险有着不同的准备和对策,这应把它列入计划中的一部分,只有在项目的运营过程中,对产生的不同风险采取相应的风险对策,才能进行良好的风险控制,尽可能地减小风险可能产生的危害,以确保效益。针对识别出来的风险及各风险的性质、相关因素以及项目所处的环境,学校改建工程项目采取的风险应对措施如下。

第一,权衡利弊后,回避风险大的项目,选择风险小或适中的项目。

这在项目决策中就应该提高警惕,对于那些可能明显导致亏损的项目就应该放弃,而对于某些风险超过自己承受能力,并且成功把握不大的项目也应该尽量回避,这是相对保守的风险对策。

第二,采取先进的技术措施和完善的组织措施。

采取先进的技术措施和完善的组织措施,以减小风险产生的可能性和可能产生的影响。如选择有弹性的、抗风险能力强的技术方案,进行预先的技术模拟试验,采用可靠的保护和安全措施。对管理的项目选派得力的技术和管理人员,采取有效的管理组织形式,并在实施的过程中实行严密的控制,加强计划工作,抓紧阶段控制和中间决策等。施工组织设计作为现场技术指导性的文件,对施工管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做的工作首先就是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工程项目在施工前,开发公司需从项目整体角度出发,协助施工单位调整、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对特殊施工方案进行经济技术比较,从中优化出技术先进、安全可靠、费用成本低、方便施工的最佳施工方案。

一、合理安排工序工期

本工程总体采取平行流水,以一单元作为一个流水段,立体交叉的施工顺序,总体本着先地下后地上,先结构后装修,先土建后设备的原则。在施工中针对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施工顺序,上道工序的完成要为下道工序创造施工条件,下道工序施工要能保证上道工序的完整不受损失,以减少不必要的返工浪费,确保工程质量。

二、完善施工技术措施

施工技术措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施工质量,改建工程项目部首先在完善施工技术措施上下功夫,对主体结构影响至关重要的混凝土工程质量更是不容忽视。为确保混凝土质量采取了一系列施工技术措施。

三、采用先进施工技术

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与业主和设计单位协商,并经他们同意,采用一些新的施工技术和新的材料,达到既节约工程造价,又能满足建设设计的要求和用户使用功能的要求。在施工中,采用大模板施工工艺取代钢模板施工,虽然一次性投入大,但大模板面积大,周转快,机械化程度高,并且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滑,提高了混凝土质量,减少了二次粉刷。此项工艺,加快了施工进度,节约资金近8万元,不但为企业创造了经济效益,而且施工质量得到了业主和监理的一致好评。

四、加强质量管理

在质量控制方面,质量方面的风险是该工程面临的最大风险之一,它不仅会带来很大的保修费用,返工的损失也很大,最主要的是因产生质量问题或质量隐患给企业信誉方面带来的损失也是无法估量的。该工程为确保达到优良工程标准,首先要确保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认真贯彻落实各级质量管理制度,对该工程全部施工工序实行质量跟踪检查制度,对钢筋焊接、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回填土、模板支撑系统等分项工程的全部施工过程采用质量跟踪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原因,制定对策,立即进行整改,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

五、严格控制成本

现场管理主要指现场的材料、机械、劳动力等方面的管理。严格按照IS09001关于施工现场管理程序文件的要求,把好原材料的进出场、堆放、配料、下料等环节。对砂浆等严格按照规定计量下料,并且尽量减少中间倒运环节,减少原材料的消耗;对机械使用做到事先计划、统筹安排、及时保养,尽量将机械的使用率和磨损率降低到最大限度;加强现场施工人员的思想素质和技能素质教育,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最大限度地控制和杜绝工序的返工,节约劳力。通过强有力的安全保证体系,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节约医疗、劳保的支出。

参考文献

[1]杨海英 风险管理与保险原理[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9:34~50。

[2]傅纪军 工程项目全面风险管理.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3]许谨良 风险管理.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年版:189~201。

第6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防控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信息的重要性不断的凸显出来,信息的重要意义逐渐被实践所发现,对于信息的收集和收集信息的处理工作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在商业银行的经营过程中,这种信息的收集和分析也逐渐渗透到了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中去,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对于客户的信息进行有效的分析是进行风险控制的有效手段之一。如何加强信息的收集和如何对信息进行有效分析是成为银行风险控制的重要工作。

一、信息收集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基础

(一)信息收集的依据和指导

在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中,对于信息的收集和信息的处理是关键,通过信息的收集可以为系统性的风险分析提供基础数据,更好的进行风险控制。这是商业银行得以正常有效经营的基础工作,但是这种信息的收集工作会涉及到各方面的主体,可能会对部分主体造成影响,因此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信息收集的主要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监管核心指标》等相关文件。对于这些文件的遵守是实现信息有效收集的重要保证。

(二)信息收集的主要内容

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信息的类型非常多,究竟哪种信息才能对风险控制起到关键作用,需要进行有效的甄别。商业银行在进行信息收集的过程中,主要收集的信息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硬信息”,这些信息是具有明显的直接关系的信息,可以直接的与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有关系的明显的信息。这类“硬信息”主要包括了企业生产经营的财务数据,资产负责表等各类报表,以及工商机关税务机关保存的各种企业相关资料;对于个人而言包括个人的收入状况,信用状况等。二是“软信息”,所谓软信息就是指那些可能间接的对商业银行风险控制产生影响的信息。这种“软信息”的种类很多,且不同的收集信息者会有不同的重点和不同的判断,一般包括了企业经营相关的辅助部分,例如供应商,与供应商的结算情况,企业负责人自身的素质和信誉等内容,这类信息的种类非常的多,但是在大数据的计算下,有些信息就会表现出种种联系。

二、信息处理不到位给银行带来的风险

从过去商业银行对于企业或者个人信息的分析来看,一般都是比较单一的或者简单的直观判断,比如公司的资金是否充足,查阅相关的账目即可;企业是否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查阅先关的税务状况即可。但是从实际状况来分析,这种单一的“硬信息”的分析是存在问题的,比如企业可以通过做假账等方式使得财务数据合理,通过其他手段偷逃税款。而单纯的“软信息”的分析又会出现过于主观的偏差,因此如何有效的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会直接影响数据的意义。

信息的收集不足和信息的使用不够给商业银行带来的风险是多样的。首先在信贷的准入角度,主要的问题表现在对于敏感性行业的判断不准、客户评级虚高甚至造假、客户评级的使用不严格、对于银行客户的经营状况不了解、对于客户的融资需求和资金现状不了解、对于有信用记录问题或者过度担保等角度。这些信贷准入的问题的发生主要是对于前期信息的收集不到位,因此导致信贷的准入被放开,失去了准入的限制作用。其次是在授信管理方面,在授信方面主要的问题表现为授信的测算不准确,偏离实际、在授信的额度方面控制不严过度授信等问题,过度的授信使得客户的授信额度被人为地提升。再次在信贷的调查方面,存在信贷调查不充分,调查方式单一、客户信息掌握不详实、客户财务信息和会计信息掌握不到位等问题。最后在担保和贷后管理方面,也存在着抵押物价值人为估值过高、担保保障过低、贷后资金的监管不到位、客户的还款不能有效控制等问题。从商业银行的整个贷款过程来看,由于对信息的收集不到位和使用的不完全,使得风险在商业银行的贷款过程中无处不在,因此必须借助有效的数据分析工具对商业银行已有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

三、对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进行改善

风险的控制要在对相关信息严格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整合进行,银行的内部各部门之间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合作,形成整体防控的格局。

(一)充分利用大数据

为了更好的实现银行风险的防控,实现对于数据的整合,很多国家在利用大数据方面走的非常前端,有美国的银行为了保证个人信用的优劣,选择在客户允许的状态下,将其银行信用申请上传到Facebook上,银行通过大数据分析对个人的偏好和行为进行分析,并结合互联网社交媒体朋友圈之间的评价,来综合队个人信用进行评价。这种利用社交媒体的方式是大数据分析的一种方式,其背后的核心概念是利用个人行为的轨迹进行分析,进而对个人的行为进行预判。

(二)强化风险数据信息系统

所有的信息收集和分析的目的都是对风险进行防控,从而防止银行资金面临各种风险,保障商业银行的经营过程能够顺利的进行。在商业银行的具体操作中,可以分为两个步骤。首先是需要充分进行数据收集,在风险发生前借助银行风险防控体系进行风险的预测,并对风险可能影响的程度进行分析,进而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从而降低风险到最低的程度。其次如果风险已经发生了,那么商业银行能够做的就是用各种方式尽可能的挽回银行的损失。二者相比,如果能够通过数据的分析,对风险进行提前的预判,则能够更明显的减少损失。

(三)切实从合作机制上实现风险管控

要正视的进行风险的控制,首先就需要从源头进行防控,而这个防控的过程离不开风险经理的参与,在风险经理参与的情况下,风险的识别就可以真实的成为风险防控中的一个环节。风险经理可以通过对企业的财务信息的观察,了解企业的真实的风险状况,还原企业的财务状况。要真实反映信贷资产质量,强化客户评级和风险分类动态管理,及时按客户评级和风险分类相关要求调整客户评级和贷款形态,防止客户直接违约,严控评级偏离度。对符合总行强制调整贷款形态的情形,必须及时进行形态调整,严控分类。

参考文献:

[1]韩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J].时代金融,2012(04)

[2]黄益群.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09(12)

第7篇

【关键词】应用服务提供商; 外包; 风险管理; 基础理论; 概述

一、引言

ASP模式下IT外包中的风险对ASP提供商和ASP客户双方都有影响,尤其是ASP客户所面临的风险极大,使ASP客户采用ASP模式进行信息化的信心和积极性大大受挫,给ASP模式潜力的发挥和ASP模式的发展造成一定程度上的阻碍。因此,对ASP模式下IT服务外包中的风险进行研究,是国内外ASP市场发展所面临的同一个问题,同时也被列入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要课题之中[1-3]。本文针对理论界在ASP模式下IT外包中风险管理研究中的主要基础理论进行概述。

二、相关基础理论

(一)核心能力理论与IT外包

虽然IT应用对组织核心竞争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从核心能力理论的角度来讲IT应用不宜采用外包的方式,相反IT功能的外包在组织产品与服务的生产中得到了一致的认同。经过外包,可以让组织释放出更加有效的管理能力,同时可以把有限的资源充分利用到一些更重要的价值创造活动中。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核心IT能力是组织的最佳竞争优势,包括定义IT需求、监控提供商的IT应用服务交付、详细确定和管理IT外包合同的能力等。所以对核心竞争力理论而言,正确识别IT功能对组织战略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对IT外包时组织通常以选择性的方式进行,IT外包成功的关键就在于能否把释放的能力和资源都集中到核心能力上。

在对ASP模式下的IT外包时,大多数的中小型客户为了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通常采用ASP模式下的应用服务完成信息化建设。但由于这些中小型客户都存在一些普遍的问题,就是企业内部缺乏有力的管理模式,IT管理人才没有经过相关的专业培训,管理经验不足。从传统IT外包到ASP模式下的IT外包中,IT外包任然存在一定的风险,这些风险的主要原因还是ASP客户核心IT能力的缺乏,在ASP模式下的IT外包中这一问题尤其显著。

(二)委托理论与IT外包

委托理论是在人问题不断出现的过程中慢慢产生的。这个理论的起源来自西方企业管理理论中的一种假设,将经营者的人虚拟为“经济人”。即假设人都是“自利”的,在一定的环境和约束条件下人可以发挥最大的可能性去追求个人利益。委托理论的意义就是根据委托提出的问题,指定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对人的自私行为进行监督,同时还研究出一些激励机制,帮助人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益。ASP模式下的IT外包可以根据委托理论研究ASP客户与ASP提供商之间的管理和风险控制,将其自身的委托关系发挥到最好。

在ASP模式下IT外包中,ASP客户与ASP提供商都是两个完全独立的法人实体,通常会因为双方信息的不对称而引发委托问题。主要表现为三方面:事前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逆向选择、事后隐藏行为和隐藏信息所导致的道德风险。这三种问题发生的时期各不相同,逆向选择问题发生的时期是在对IT外包提供商的选择和评价阶段,由于产品本身属性的特征以及隐藏信息的情况,使得ASP提供商的整体素质和实际能力无法做出真实的评估,所以ASP客户掌握的相关信息并不真实和全面;道德风险其实是一种欺骗行为,通常在契约签订完成后发生。为了解决以上的这些问题,采取的有效方法有信息甄别和激励机制设计。

在ASP模式下的IT外包中,ASP客户与ASP提供商之间的关系是坚持以合作为中心,同时存在一定的竞争。IT外包的意义就是通过资源优化配置、价值链的整合使企业的竞争力得到整体提升,所以这对ASP客户和ASP提供商来讲都是实现双赢的最好时机。但是不可忽略ASP客户和ASP提供商都是两个独立的法人主体,这就难免会因为利益的分配不当、承担风险的多少时出现竞争和冲突。这个时候委托理论的实施就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委托理论的基础上研究出一个利益分享和风险分担的有效方案。

(三)交易理论与IT外包

交易成本理论包括新制度经济学和企业理论。长期以来大多数企业在管理上都存在相同的问题:只注重内部结构调整资源配置的思维定势。IT外包的实施直接摆脱了这些落后思想的束缚,IT外包从一个更现实更广阔的环境去分析企业的经济活动,为实现企业之间更好的合作关系,IT外包对其中的组织形式进行深刻研究并提出完善的运作机制。IT外包的出现扭转了企业与市场之间完全对立的关系,使之相互联结,共同前进。把理论与现实完美的结合起来,实现最大的利益效果。Williamson在交易成本理论中提出的诸如决定交易费用的交易因素和人为因素,包括市场的不确定性、潜在交易者的数量、交易的资产专用性程度、交易频率、交易主体的有限理性、机会主义行为倾向等为研究ASP提供商选择、外包关系管理及外包风险管理都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结语

ASP模式下IT外包风险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是核心能力理论、委托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在研究中需要针对不同的问题采用不同的理论,同时这些理论也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补充,相互支撑的。

参考文献:

[1] 任怀飞, 张旭梅. ASP模式下关键业务应用服务外包中的激励契约研究[J]. 科研管理, 2012,33 (11): 68-75.

[2] 任怀飞, 张旭梅. 应用服务提供商能力的第三方认证研究――基于改善市场效率的视角[J].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10, (8): 5-12.